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

第1篇: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1.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的统筹调整

从知识体系上来说,目前高校机械设计课程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涵了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两大块。传统上,非机械类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总的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通常在一个学期学习机械原理,随后一个学期学习机械零件。对于实践环节,非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课程之后,两周的时间内完成以减速箱为设计对象的课程设计训练;机械专业的学生则在修完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之后,三周的时间内完成减速箱课程设计。这种教学计划是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进行安排,在由教师到学生的知识传递过程中较多的体现出教学内容与知识的系绕陛和连贯性。

按照目前学科大类平台建设的目标,机械学科大类专业建设要求机械专业的学生和近机类工程专业的学生统一学习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完成基础课程内容学习后,学生根据选定专业,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大类专业建设面向学生角度,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面向学科大类平台建设,教研团队对机械设计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首先,组织有多年授课经验的教师对延续多年的传统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修订。面向全校学生,包括机械专业、汽车专业、材料工程专业、能源动力专业、环境专业、出版印刷专业、医疗器械专业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统一开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完成大类专业基础教育。而在三年级的上学期,主要面向机械专业学生开设机械设计课程,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相比,要求在专业内容理论层次上进行拔高。与此同时,教研团队组织人员编写了一本《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教材从规划到编撰依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面向高等院校大专业规划,综合考虑了各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2010年9月该书已在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上海理工大学学科大类平台建设的探索中,该教材已经使用两年。从课后学生反馈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过程,可以看出教材内容体系适合大专业建设要求。

今年,为了满足机械专业或近机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编写了一本《机械零件设计》教材,该教材区别于现有机械设计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该书以机械系统设计方法为贯穿主线,穿插了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的内容,加入了近年来的机械设计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而且补充了一些常用零部件的设计计算。以往学生在学习基本机构和常用零部件设计方法之后,对知识的掌握仍然是零散的,当设计一台机器或一个机械系统时仍然不能很好地掌握。该书使得学生从一个完整体系角度掌握机械系统的设计。目前该书已经在上海理工大学校内试用一年,反馈良好,目前正联系正式出版。教研团队在机械设计课程改革方面首先从教学内容和体系上进行了改革,面向不同专业的使用要求,重新进行了定位和调整,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层次划分,满足了各类专业的要求,体现了学科大类平台建设的层次性和优势。

2.教学方法与授课手段的灵活运用

随着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变动,教学容量和对象也发生了变化,要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多媒体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已经越来越普及。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下面一些优点:知识容量大;趣味性强,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象具体,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更为深刻。例如讲述机械传动结构时,其运动特性单凭口头表述比较抽象,而把机构运动过程做成动画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节奏较快,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处于被动灌输状态。如果老师不能“因课制宜”,灵活控制节奏,就成了照本宣科的解说员,学生课堂上无疑会缺少了主动思索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调整教学方法,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对于繁琐的理论公式推导,适宜采用教师板书启发式讲授,通过教师的节奏停顿、启发引导、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达到好的课堂效果。在面向大专业建设的机械设计课程改革中,学校教研团队应用AuthorWare、Flash等工具制作了CAI课件,设计了大量动画,录制了一些典型机械的工作录像。

此外,为了弥补多媒体教学中“听得好,忘得快”的缺陷,借助于网络资源平台,扩充师生互动渠道。通过学校的课程中心网,所有的教学课件、补充习题、动画和视频资料等都挂在网上。通过网上作业、测试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在线答疑,及时对知识难点进行疏通。网络课程手段的改进较好地协调了课堂教学授课时间少和授课内容多的矛盾。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内容灵活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做到内容与手段的最佳匹配,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锻炼培养

面向学科大类平台建设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课程设计的实践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近年来,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出现了知识容量膨胀、质量标准提高但学时压缩的矛盾,课程设计同样也面临着学时压缩的现状,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时间由以往的三个星期缩短为两个星期。为了缓解课程设计学时较少的矛盾,教研团队借鉴案例教学的方法,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安排进行了调整。传统上笔者学校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安排是在正常学期先进行理论课学习,穿插着进行试验教学或理论课成绩考核之后,然后在学期末或者是短学期再开始布置题目、讲解计算,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传统的教学活动安排如图1fa)所示。

重新调整的教学活动安排如图1(b)所示。采用理论授课和课程设计平行进行,即在讲述理论课程的过程中就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把课程设计实践作为一个案例贯穿于整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中。在学期上课之初就把题目布置给学生,讲课过程中每章内容都结合课程设计内容来讲,不但利于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具体,而且解决了学时较少的矛盾。课程设计时计算过程基本完成,主要再讲述工程图和零件图的绘制,说明书的编制内容,结果时间上更加从容,课程设计质量显著提高。这与传统教学安排相比体现出一些优点。首先学生带着实践问题来学习理论知识,增强了学习目的性和学习兴趣,教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也可以针对具体的设计对象,使得理论知识不是泛泛而空洞。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避免理论与实践出现断层,大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耦合程度,实践有理论的指导,趁热打铁,教学效果更好。最后,教学环节的调整使得两周的课程设计学时不再显得捉襟见肘。学生在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就可以完成相关设计计算和校核,课程设计开始有更充分的时间准备工程制图表达,学生课程设计的说明书和图纸质量普遍得到提高。通过课程设计题目可以把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多个零散的知识点贯穿起来,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融汇贯通,使学生达到系统把握知识点的效果,形成一种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避免了知识的零散和片面性。经过两年教学实验,在综合考评以后,学生的反应较好。

实验作为机械设计课程中另一个重要环节,近两年也进行了相应的跟进改革。实验装置由单一性、封闭性向着多样化和开放性发展。建立了开放式的典型零件陈列柜和创新案例展示柜,引入了新型的实验教学,实验方法上开展了虚拟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学习ADAMS软件和ANSYS软件进行机构和零件仿真分析。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21世纪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学校教研团队面向大类专业建设的机械设计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师成立了机械设计创新团队,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在该实验室分区展示了历年经典创新实例、仿生机构学创新、新型专利及创新案例,建立了创新设计平台,定期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为学生参与创新设计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由创新团队的教师组织学生踊跃参加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更加浓厚,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也增加了创新实践机会。讲课过程中将机械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教师的相关科研成果融人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兴趣。对于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目的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设计能力,更好的发挥了个人创造性。

第2篇: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数控人才培养

1背景和意义

由于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各级高职院校均开设数控相关专业和课程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不相同。国外具有代表意义的当属德国“双元制”,其指的是院校与企业之间一同承担着育人任务,主要围绕企业在人才方面的相关需求来落实培训计划和教学计划,学校主要承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承担。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纳入到终身教育的体系之中,完全服务于作为“主体”人的职业生涯。国内数控技术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都是围绕学校教育而展开,由于企业参与度不足,实训所用设备没有与企业同步,“双师型”教师匮乏等原因,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岗位需要。同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责任感不足,只是单方面人才索取;很多校企合作不深入,导致“闭门造车”人才培养局面。目前国家正在尝试开办应用型大学或职业大学,我国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拟解决问题

国内各类高职院校都开设数控专业,但很难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本文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2.1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所需知识和技能不匹配。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要是否匹配主要体现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上,其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主体是高校教师,专业调研不深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少,导致所制定出的方案只能满足部分企业岗位需求,既做不到“广”,又做不到“专”。同时学校通过三年时间教授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而培育一个成熟的而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五至十年,这是学校所无法完成的。2.2企业高档数控机床普及,但高校实训设备低端,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以浙江宁波为例,当地重点工程项目———宁海县的模具产业园区是由县政府以及宁波工头集团联手打造的以模具生产为核心的转型升级综合项目工程。在这里,数十万、上百万的高档数控机床在这里随处可见,大部分企业都需要用到高档数控机床,但是能够建模、操作、维护这些设备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学校无法提供上百万的数控设备进行理论和时间的教学,只能培养低端数控设备操作人员,更谈不上供给高技能人才了。2.3需要搭建什么样的校企合作平台,才能解决校企合作尴尬。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有合作,但是大部分仅限于学生实习和就业,真正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少之又少。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而企业又以生产利益为目的,企业不愿意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学校很难实现互利共赢局面。以上三个问题都是各高校数控类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意义。

3主要措施

3.1建立了“三位一体,四方联动”的政校企合作模式。“三位一体”中的“三位”指的是院校、对接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以三方之力来搭建实习平台。“四方联动”指的是院校、对接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以四方力量联合协同育人。具体来说,即结合宁海县当地的产业结构特征,积极做好紧缺专业学生引入工作。同时,由学校、企业以及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共同负责开发相关的教育课程,打造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实现培训师资、培训模式整合与优化,联合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根据市场的需求,运用“三位一体,四方联动”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学生培养模式,对在校学生进行企业定制式培养,使学生达到目标岗位所需专业技能的中级水平(有行业和企业制定的中级标准),并满足学生、学校、企业等各方的需求。3.2设计了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新型课程体系。3.2.1构建“2+1”、“1.5+0.5+1”模块化、技能化课程体系我院专业教师队伍会同宁海县公共实训基地(企业)的数控专家们共同制定机械制造与专业数控加工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定了以“2+1”、“1.5+0.5+1”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拟定了新的教学计划。“2+0.5+0.5”即前两年在学校就读,第五学期在企业开展跟岗(轮岗)实训,第六学期顶岗实训。“1.5+0.5+1”即前三学期在校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岗位基础能力培养,第四学期教学安排在宁海县的公共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应用技能实训教学(分为认知实训、跟岗/轮岗实训等阶段),第五、六学期进行顶岗实训。①模具设计模块。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能够独立设计出较简单的冲压成型模具,掌握各种典型冲压模具的结构特点;具备设计简单冲压模具的能力;具有一定创新精神,乐于扎根企业,吃苦耐劳。塑料模具结构与设计:能够独立的设计出较简单的塑料模具,掌握各种典型塑料模具的结构特点;具备设计简单塑料模具的能力;具备一定团队协作能力。机械制图与CAD技术、UG软件应用:能够利用常用的CAD/CAM软件对模具结构进行设计,掌握阅读和绘制零件图、产品装配图;具备利用常用软件(AutoCAD、UG)对模具结构进行设计的能力:热爱本职工作,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②模具制造模块。模具CAD/CAM和模具仿真加工:能够利用软件对模具零件进行编程和自动加工,掌握CAM软件进行数控铣床、数控车床的自动编程;具备利用CAM软件对模具零件的加工进行自动编程的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具制造工艺学、钳工操作实训、机加工操作实训:能够操作普通机加工设备进行模具零件加工,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本理论及常用测量技术;依据模具使用要求,合理选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方法;会机械零件测绘技术、会车、锯、锉、钻、铰、攻丝等加工技术;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数控加工技术、多轴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能够操作数控、电加工等设备对模具进行加工,掌握各种数控加工方法;具备合理选择各种数控加工机床的能力;具备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电加工机床程序编制能力;具备操作电火花线切割等电加工机床的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索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③模具装调模块。钳工操作实训、模具制造工综合实训:能够对冲压模具、塑料模具等结构较简单的模具进行装配、调试,掌握模具制造、装配、调试等理论知识;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具备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熟悉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履行工作职责,具有社会责任感。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能够对模具零件实效作正确分析、并进行维修和改进,掌握模具零件的各种实效形式;对各种实效形式的原因进行分析;具备分析模具实效分析的能力;具备维修改进各种模具的能力;能较熟练的查阅专业书刊、工作手册等技术资料。模具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够对模具生产设备进行维护调试,掌握机械机构和通用零件工作原理;会对简单的机械装置进行维护调试;具备对模具生产设备安装、维修、调试的能力;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3.2.2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入课程思政的新型课程体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反思教育实践中的盲区和误区,积极探索新时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打造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课程、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新型课程体系。3.2.3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合理渗入双创教育一是要开辟关于激发学生双创兴趣、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课程教育模块;二是要围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技巧来开设一些深层次的课程教育模块;三是要围绕双创教育内容,积极开辟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活动型教育模块,如案例实践、项目实践等等,并且要对学生双创学习中的疑问进行及时关注与指导,促使其双创能力得到有力提升。3.3开发了培训课程和实施了公共实训。①与汽车、模具等企业合作,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完成相关课程的培训,并完成后续顶岗实习。按照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用企业生产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开发《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技术》、《多轴加工技术》、《模具设计》等课程。具体需要按照企业生产内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共建教材、教学资源库、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②围绕浙江省公共实训基地,打造数控机床人才培养新基地。浙江省公共实训基地的主要效能:一方面是为专业教育提供诸如学生技能培训、学生技能研修、高级工培养、高级技师培养等服务,另一方面也承担着评价高技能人才、考核人才、举办科技成果战略会、开办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召开相关培训等活动。我校通过宁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持、与当地各类数控企业进行合作,为培养高技能数控人才助力。3.4在企业和学校分别建立教学中心和培训中心。在企业车间内划分一定区域建成教学中心,配备一定数量的企业高级技工和各类中高档数控机床,专门负责校企合作课程的教学,为学生走向生产岗位做准备。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培训中心,负责前往企业学生的基础技能的培训和企业员工的培训任务。3.5实现了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本专业实践教学由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企业教育为主体的轮岗实训组成。通过指引学生入企实训来深化学生对岗位工作环境、及工作要求方面认知,让他们能够深刻体悟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中养成科学态度、敬业品质、严谨作风等素养,培养出一批高技能与高素养的模具加工员、设计员、数控机床操作员、调试工。

总之,通过采用“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政校企合作的模式改革有效解决了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加工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所遇到的困难,有效提升了数控人才培育质量,通过政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合作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惠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9(05).

[2]余再新.“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04).

[3]刘惠坚.校企双主体”办学的内涵、路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8).

[4]姜涛,应一帜,巫修海,王卫兵,王国栋,黎华平.高职数控技术专业OBE理念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20(03).

[5]曾志斌.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

第3篇: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学生办厂;教师指导;企业化运行

中途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未来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大力支持并多次在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初期条件,结合小型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社会劳动力容纳量大的特点,选择以培养创办小型企业为目标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本项目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团队为主体,建立一个“广科机械加工厂”。为保证学生在项目训练中能获得预定的能力,制定工厂管理制度,模拟企业运作方式,将学生团队成员按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岗位进行分工,通过学生自己对本工厂产品设计制造以及生产经营的实施过程,使团队每个成员得到训练。

一、团队特色

学生团队方面:参与本项目的学生是通过自愿报名、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共同考查,指导组全体教师共同研究确定的。学生成员成绩优秀,基础知识扎实,求知欲强,对模具设计及制造或者机械零件加工有浓厚兴趣,对学习高新技术有着执着的追求。

教师团队方面:指导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有的直接来自机械企业生产一线,设计制造经验丰富,是一支“双师”型队伍;其中指导教师团队负责人兼具高级工程师和副教授职称,是一位曾经多年从事机械工业企业生产的中型国有企业厂长。

二、现有基本条件

(一)学院及系部领导高度关注并全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到学生团队成员挑选、指导教师队伍组成、实训基地的保证、训练耗材的供应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二)机械系现有一座1550平方米机械加工实训车间,内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及通用机械加工设备70多台,价值700百多万元,有由10人组成的实训教学团队及完整的组织机构。

(三)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团队成员专业知识及技能结构合理,有富于创新,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

三、项目特色及创新点

(一)立足现有条件,以本系机械加工实训车间为平台,挑选一批优秀学生,组织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指导教师团队,以模具设计制造、通用机械零件加工全过程为载体,组建一个 “机械加工厂”。

(二)本训练项目是借助一个虚拟的工厂组织机构,搭载机械系“机械加工实训车间”真实实体进行实际运行。在项目训练中,每个同学根据预定的角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老师的“全指导、半指导、零指导”进程中,分别获得模具设计、零件制造、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等技术技能,为走上社会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本项目具有“三实一虚”特点。即训练平台(机械系实训车间)真实;团队(学生和老师)真实;训练内容(外来生产业务加工)真实;组织机构(广科机械加工厂)虚拟。

四、项目运行方式

(一)运行目标

以机械系“机械加工实训车间”为真实平台,在虚拟的“广科机械加工厂”组织机构中,对学生团队每个成员加以训练,使他们分别获得模具设计、零件制造、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等多种技术技能及素养,为未来独立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二)团队成员分工

1.工作岗位设置。按照机械加工厂生产经营特点,将训练岗位设置为: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通用机械零件加工(含制造工艺设计和加工实操)、生产经营策划、质量管理、物资供应、财务管理7个岗位。

2.学生团队分工

将学生团队5个成员按前述设置的7个岗位进行分工:其中3人分别担任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通用机械零件加工(含制造工艺设计和加工实操);另外2人分别担任生产经营策划和财务管理、物资供应和质量管理。

3.实训指导教师分工

将5位指导教师按前述7个岗位的指导要求进行分工并落实到人,形成文字文件后再在两个团队全体成员会议上宣布,在项目运行中执行。

五、项目实施计划

(一)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以对学生进行培训为主,学习安全生产基本规程和加工厂的管理制度,熟悉生产环境和实训车间,了解客户下单签订合同与组织生产的流程。因加工厂条件所限,客户可由教师扮演,预定生产加工两套难度适中的塑料件模具产品,模拟与学生签订加工合同,此部分工作主要由市场部人员负责。其中对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如:客户提品特性,所需材料的性能,产品大致设计方案,加工工艺,产品价格估算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做准备。

(二)项目训练阶段

借助机械系机械设计与加工既有平台,按照学生担任的岗位角色,进行岗位技术技能强化训练。

1.产品设计阶段

主要由工程部人员负责,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出具模具图纸,确定后续加工工艺方案,估算价格等。

2.备料,进行模具制造,加工模具零件,装配试模等。

3.产品设计汇总,总结解决设计问题。

六、训练方法

按照“全指导、半指导、零指导的”渐进式训练方式开展工作。初期,学生在教师的全面指导下进行工作;中期,学生自己工作,遇到问题时,老师给予指导;后期,学生自己独立开展工作并进行总结,老师给予评价。

七、训练内容

(一)技术类

1.根据用户提供的产品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模具设计;编制外购件、外协件、标准件清单;

2.按照模具零件图的设计要求,编制生产工艺文件;编制生产准备清单,包括工具、量具、刀具及其它外购物资清单;

3.根据用户提供的零件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生产工艺文件;编制生产准备清单,包括工具、量具、刀具及其它外购物资清单;

(二)生产类

1.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生产工艺文件,按照用户提出的时间要求,编制生产计划安排表;

2.根据生产部门的计划安排,按照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内容,组织实施生产。

(三)管理类

1.根据技术部门的物资清单,清点厂内现有物资,缺额所需立即购买,保证按时按量供应生产性物资。

2.按照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准确及时收付工厂资金。

3.对生产过程及出厂产品进行严格质量检查;

4.对外经营业务策划和实施。

八、项目进度安排

(一)储建阶段

按照《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管理办法》组建学生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撰写项目申报材料并按规定程序申报;项目获批后,与机械系机械加工实训车间共同商定车间及机床设备使用事项;宣告“广科机械加工厂”成立。

(二)训练准备阶段

对学生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学习安全生产基本规程,熟悉场地和生产环境。购置训练材料,做好训练准备。

(三)项目训练阶段

1.全指导式训练。借助机械系机械加工实训车间既有平台,按照学生担任的岗位角色,进行岗位技术技能强化训练。

2.半指导式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及其它方式对外承接简单模具设计制造和机械零件加工业务。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对外业务制造工作。

3.零指导式训练。由指导老师设定项目,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工作质量进行测评,学生自己作出总结。

(四)项目总结验收阶段

1.项目组成员将前期训练及实践进行总结,撰写总结报告;

2.将在项目训练中设计的图纸、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等技术资料整理成册;

3.撰写发表项目成果论文;

4.向学校相关部门办理“广科机械加工厂”物资及财务交接手续;

5.组织项目验收。

九、结语

开展本项目的研究,就是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将我校以“广科机械加工厂”的活动形式的创新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推广到全专业,扩大受益面,稳定并扩大创新设计教导教师队伍,同时借助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开展这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大力加强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创新作品的设计、制作及其竞赛活动,切实加强对我校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将教改教研的成果进一步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以期形成地方院校中富有特色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这一主题,以深化和推进创建“无毒社区”活动为主线,以营造健康、高尚、文明的社会治安环境,保障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立足点,全面落实以“禁吸、禁种、禁贩、禁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禁毒工作任务,并将各项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分解到基层,为实现“无毒社区”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加大禁毒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要按照国家、省、市禁毒委的要求,结合我处的工作实际,精心搞好禁毒人民战争各项专项行动的宣传发动,从广度和深度上狠下功夫,做到形势多样、声势浩大、知晓面宽,为行动实战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要在“6.3”国际禁烟日和“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开展大规模宣传。同时,结合重大节日,有组织地开展禁毒宣传。在村、社区出黑板报、墙报,在城区主要街道、十字路口、集贸市场悬挂禁毒宣传横幅、散发禁毒宣传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禁毒知识和开展禁毒人民战争的重大意义,以及党和政府对禁毒的方针政策和坚定决心。有计划地组织禁毒志愿者、禁毒宣传骨干,组成防范新型宣传小分队,深入学校、重点社区、歌舞娱乐场所、大型工地、车站、治安拘留所、看守所等场所,采取播放防范新型电视专题教育片,发放宣传手册,折页、张贴宣传挂图、招贴画、开展面对面讲解答疑等办法进行广泛宣传,使禁毒人民战争更加深入人心。

三、狠抓禁毒预防教育,提高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禁毒预防是禁毒人民战争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要坚持“面向全民、突出重点、常抓不懈、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在全社区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形成全民抵制、参与禁毒的社会氛围,增强全民禁毒意识,提高居民对及其危害的认知能力和抵御能力。一是抓在校学生的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禁毒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切实做到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教育部门要举办禁毒教育辅导员培训班,有计划地推进教师知识和预防教育技巧的培训工作,确保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教师兼职负责学校预防教育。通过禁毒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小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意识,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的目标。二是抓高危人群的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流动人口、失业人员、失学青少年、社会无业闲散人员等易染毒人群的法制教育和禁毒预防教育,提高其拒毒的能力。建立务工人员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的双向联系,以流入地为主,定期集中开展教育,努力减少新吸毒人员的滋生。公安部门要定期举办文化娱乐服务场所从业人员禁毒培训班,提高其禁毒意识;三是加强对治安行政拘留所、看守所收押人员以及刑释解教人员、戒毒出所人员禁毒宣传教育,司法所要在收押监管场所建立辅导员制度,每季度定期上一次禁毒法制教育课,防止这部分人出所后重新沾染。

四、继续深入开展禁毒特色创建活动,推动我处禁毒人民战争纵深发展

禁毒特色创建活动是禁毒预防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继续开展“无毒社区”、“无毒村”(居委会)的创建活动,扩大无毒覆盖面。二是在全处基层工会中继续开展“职工拒绝零计划”、在基层妇联组织中继续开展“不让进我家”、在基层共青团组织中继续开展“社区青少年远离”,在城区和城郊乡镇学校中继续开展“无毒学校”等创建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禁毒教育模式。创建工作仍然采取街道办事处包村、居委会、社区包居民、学校包学生、单位包职工、家庭包亲人的动作形式,党政一把手为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领导实施创建活动。三是继续抓好禁毒宣传基础建设。

五、加强禁毒管理,完善措施,堵塞漏洞

要求外贸、工商、卫生、医药行政部门严格加强对、品、易制毒化学品监督管理,健全规章制度,措施有力,执行到位管理要规范。对“三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年内配合公安禁毒部门组织两次大检查,坚决堵住“三品”管理漏洞。加强对娱乐场所管理,要与娱乐场所签订好禁毒责任状,加大对这些场所涉毒违法犯罪的查处力度,做到管牢管严。

第5篇: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会计专业; 高职高专教育; “零距离”上岗; 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大量扩招,使得会计人才的供给大于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现状,伴随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会计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雪上加霜。究其主要原因乃是学校培养出的不是企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会计人才,于是本文提出了“零距离”上岗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零距离上岗”是社会对人才需求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衡量现代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标准。高职高专教育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零距离上岗”的衡量标准就是零适应期,即高职高专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到企业就能上岗并从事相关工作,这实际上就是现代企业用人的最佳标准。因此,我们要求高职高专教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毕业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与实践,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零适应期”人才,实现“零距离”上岗。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带领课题组成员作了一些探索。

一、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培养模式缺乏特色

当前高职高专很少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有些学校尽管也在教学改革,但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发展方面缺少突破性进展。事实上,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应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特点,在发展上应该有层次上的高低,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实践能力,很多学校目前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培养目标定位及课程设置过于落后

受传统的理论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校是重理论、轻应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的教学大纲多年保持不变,不适应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新的业务需要。许多学校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因为在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中部分课程独立开设,各自为战,教学内容出现重复;同时核心专业课开设重点不突出。由于受学时的限制,老师只能选择部分内容讲解,缺乏系统性,同学们只能被动地从书本知识中得知应该怎么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遇到新的业务领域时一片茫然。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这种课程设置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较差,很难达到“零适应期”上岗的要求,难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三)学生负担偏重,课时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把原来三年的课程压缩为两年半的时间,课程又没有做相应的调整,这样就使学生的负担较重,影响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在校生每周的课时应该在24节左右,而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每周达30节课,比国家教育部门要求的每周多出6节课,学生在校期间多学几门功课固然是好事,然而教育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利用自由支配时间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比匆忙学习几门课程重要得多。公共课580学时,占总课时近30%,实训课课时,仅占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的8%左右。作为数学、英语这样的公共课应适当降低课时数或分班教学。因为有的同学自中学时期对英语就不感兴趣,有的同学数学基础较差,这种状况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基础来开设这些课程,他们只能在课堂上说话、打瞌睡,这样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和资源。

(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不够健全

一些学校尽管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规模都不大,而且很多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形同虚设。因为没有与企业密切沟通,很多企业并不真正愿意让学生去实习:一方面,工作任务重,无暇顾及实习学生;另一方面,考虑财务信息的保密性,即使让学生动手也都是无关紧要的工作,实习收效甚微。没有意义的实习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致使学生浮躁应付,流于形式的实习,根本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效果。

二、构建“1234”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在课题的研究基础上,课题组成员探索出一套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其涵义为:1个培养目标――培养“零距离”上岗的会计专业的高技能人才;2个培养场所――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3个培养阶段――前四学期为专业平台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五学期为专业方向能力强化阶段,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分流,并针对职业岗位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第六学期为企业实践阶段,通过半年以上的上岗实习获得初步工作经验。4个懂得为一体――懂做人、懂做事、懂知识、懂方法为一体,懂知识是会做人会做事的基础,会做人会做事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使知识恰如其分的发挥作用,而只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自学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1234”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学校会计专业教育的特色:一是充分体现了“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原则,所培养的人才既有较为突出的专业特长,又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性,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二是针对职业岗位,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构建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半年以上的实习以及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等途径的结合,使教学过程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过程高度吻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职业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训练,达到上岗零适应期这一目标。

三、探索构建会计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在会计专业的职业教育体系进程中,始终坚持以“零距离”上岗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积极探索适应本专业发展的实用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措施有:

(一)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服务为宗旨

就业导向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要将市场需求、企业理念、职业能力直接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教材内容与企业就业中的实际“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融“教、学、做”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确保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长远发展,关键在于其与社会需求贴近的紧密度、就业市场的认同度和对就业市场的适应度。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课题组明确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把该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各个方面,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熟练的专业岗位操作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这一目标。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鼓励学生创业

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理应是创业大潮的领军力量。如何促进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已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和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大学生是否选择创业、创业的机会、创业的质量均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接受创业教育情况、经管知识、参与创业类社团情况、新企业创立政策、大学支持学生创业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新企业信贷政策、创业基金政策等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都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应该在大学教学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学校在这些方面也做了点尝试,比如在讲授《基础会计》资金筹措过程的时候,就引入若学生自己创业时筹措资金的渠道有哪些;讲授《经济法》时就教学生熟悉取得经营资格的程序,了解经营方面的经验和原则,防止违规操作。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培训工程”,开展了“产生你的企业想法”和“创办你的公司”培训,另外,经常开展“创办你的企业、公司”的活动与讲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三)优化课程内容,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课程

会计专业学生即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财务岗位的技术应用能力,要求其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工作,完成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因此,课题组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到实训设施的配备及师资队伍的建设、考试考核办法等,都围绕会计专业相关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财务岗位的工作为基本目的,为此课题组设立了理论课与实践课为一体的课程,如《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与会计核算技能实训为一体,《税法》《纳税筹划》与纳税技能实训为一体,《成本会计》与成本核算技能实训为一体,《计算机文化基础》《office在会计中的高级应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软件应用技能实训为一体等;还开设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让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会电脑的基本组装、常用软件的安装等基本操作。另外,本着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原则,把一些相关课程合并在一起。

(四)专业技能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举

会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强调教育对象的人格教育,以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道德修养,以此作为会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由于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从而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必须在会计的源头上(即教育上)下功夫,从学校教育阶段就开始,学生刚接触会计专业知识,就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将其作为一种专业必修课。诚信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就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如果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无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上升到什么层次,公众的利益都难得到保护,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将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这才符合培养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双优秀毕业生的方向。

(五)突出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实训条件

为了培养学生会计操作能力,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开放模式,针对性地组织会计专业学生到各类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如参与修订审计工作底稿;协助审计证据、审计程序的审查(学校已与景德镇诚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会计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去企业实施企业仓库管理的会计核算;参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专业项目课题的社会调查。同时,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安排学生到签订订单培养的企业预就业顶岗工作等,重点突出培养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同时,本着互惠双赢的原则,采取优先向合作企业推荐毕业生、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开发以及员工培训等方法,主动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长期的供求合作关系,建立起一批稳定的学生实习就业基地,为学校与用人单位双方选择合作伙伴注入动力,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多年来,学校从地方、行业、学校三个层面,构建招生、专业、培养、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产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六)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在教学方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融合。第一,针对《税法原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把纳税申报、纳税筹划融入教学中,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法》、《财务管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取多媒体教学和电视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电视案例教学,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增添更深厚的兴趣;通过仿真模拟筹资、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经济业务活动,使学生身临实际,了解工作场景,发挥主人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让其轻松掌握知识。比较新颖的课程如《市场营销》等则可采用双语教学、现场操作的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并且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第二,针对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会计软件的应用》,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理论课占20%,在计算机机房上机的实训占80%,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三,为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每次上课之前利用10分钟的时间请学生对上一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尽量做到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样就促使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并进行教学内容的总结。第四,学校还建立了会计单项技能训练、会计分岗综合实训、模拟综合实训,到大三上学期给学生开设课程综合实验,即把《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综合实验,将同类课程的不同知识点或方法、技能综合起来设置系统实验,使其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通过课程综合实验,让学生全面掌握该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核算技能,使学生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手工方式到电算化方式的逐步递进的训练过程,会计核算技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为步入社会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从而达到“零距离”上岗的目标。

特别是学校早几年就选用会计从业资格考证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中级会计电算化》的教材作为会计专业通用教材开展课堂教学,将考证涉及的科目作为必修课全部成为专业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为学生在毕业时都能够拿到双证书,部分学生取得三本证书奠定基础,值得欣慰的是学校这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以2007级毕业生为例,考取会计从业证高达90%以上,不少学生还获得了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职称资格。

(七)设立案例题库,在校园网上会计有关资料和求职资讯

为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学校专门给学生建立有关案例题库。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们知识结构的巩固。此外,为适应当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求职的趋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学校利用了网络这一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提供毕业生的就业机会,逐步建立起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三方的联系平台,方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使毕业生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从而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八)充分利用往届校友资源,进一步扩展学生就业渠道

学校会计专业是一个开设多年的特色专业,积累了丰富成熟的教育教学经验,历年来培养和造就了大量财会专业有用人才,而且绝大部分人才成了部门的主管和骨干,这是学校一笔宝贵的财富。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加强与往届老校友的联谊,每届学生毕业前夕,适时适宜地举行校友会,或邀请已经在社会有成就或有名望的校友回母校讲座,这样不但能够树立毕业学生就业信心,还能提高学校声誉,而且这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地向其服务的单位或公司推荐校友,这样更加扩展了学生就业的渠道。

(九)定时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回访,努力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学校已经建立毕业生跟踪回访档案,定时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回访,学生就业的岗位是否适应、学生的能力是否胜任工作、学生创业的项目是否合理等等,学校都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对学生在岗位上出现的疑难问题给予及时解决。比如,就学生与工作单位的关系是否融洽进行沟通,若出现问题则给予心理疏导,努力营造毕业学生良好的就业环境。

四、结语

笔者带领课题组成员,通过对“会计专业零距离上岗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出了以上一些培养方式。在教学方面,实现了“四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社会需求与创业能力对接;在培养模式方面,构建了“毕业证+从业资格证+专业技术职称证”的培养模式”,即在毕业之际,同时获得会计从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证。通过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学生的适应岗位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强。笔者认为重实践重能力的“零距离”上岗培养模式,代表了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方向。“零距离”上岗不是一时的造势,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地坚持和发扬,改革和完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陈英.高校会计学专业校企“无缝”链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经济师,2010(11):93-94.

[2] 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06(3):12-13.

[3]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23-24.

[4] 刘太刚.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51-52.

第6篇: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导语】

市教育部门亮出2018年教育重点工作清单,我市将新建幼儿园26所,新改扩建中小学16所,实行弹性离校制度试点。同时,推进高中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继续执行招生工作“六个严禁”规定,实现零择校、零借读,义务教育学校实行阳光分班,均衡分班。

2018年,全市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学前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全面落实“1万人至少配建1所幼儿园”的要求。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幼儿园26所,创建省优质幼儿园20所、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2个。做好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和幼儿看护点建设工作。同时,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集团化办学、结对共建、组建学校共同体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化建设全覆盖。改造中小学、幼儿园校舍45万平方米,新改扩建中小学16所,新改扩建、加固改薄项目105个,新建、维修校舍和室外运动场地14.48万平方米,购置图书86.3万册、计算机5074台。

就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办法、自主招生政策等进行探索改革,完善出台新的中考改革方案,扎实做好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规范高中学校招生工作。严控学校规模,着力化解学校大班额问题,实行阳光分班,促进标准班额办学。在部分小学实行弹性离校制度试点。在25所小学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试点。

今年寒假,市县区联动,为初三,高三学生提供了在线直播名师专题讲座,包含期末考试试卷讲评,在教育信息化上出实招。

第7篇: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充分就业”;普通本科院校;“零适应期”

一、就业能力与零适应期

就业能力是考量学生学习能力及知识转化的重要的实践指标,而“零适应期”则是衔接高校毕业生学校知识学习与社会工作岗位的一项主要内容。

就业能力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就业能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零适应期是指高等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目标,采用科学的培养方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时就具备相应的工作岗位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用“适应”,马上投入“实战”,适应期为零。

二、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零适应期难题”

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4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整体就业率较低,就业压力巨大,普通本科院校就业情况也更是如此。除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数量众多、本省招生基数较大、本省就业为主要的就业模式成为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外,更为主要的原因则是各普通本科院校固守原有传统培养思想与模式,侧重理论培养,忽视实践技能训练,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普遍偏低,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工作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在劳动力市场成为买方市场之后,为在尽短的时间内给单位带来收益并减少培训费用,用人单位往往愿意雇佣素质和技能水平高、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的劳动者,而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遭到劳动力市场的排斥,这是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据调研显示,在大学生就业中,与当代大学生同样经历过“考证热”洗礼的用人单位,已经将各种证书作为常态下必须考察的因素,这些证书在选拔时并不会给学生加分,而实践能力则成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指标。因此,毕业生若想在初次就业中占有优势,就必须满足用人单位“零适应期”的要求,因此,如何变革各普通本科院校原有传统培养思想与模式,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打破就业“零适应期”的瓶颈,使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适应岗位需要的人才,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零适应期”的应对措施

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原有传统的教育培养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固化的培养模式,确立地方本科院校全新的以破解毕业生就业“零适应期”瓶颈为前提的培养理念,建构起普适于普通本科院校的,以“充分就业”为导向的学校理论培养模式,各类社会实践机制为保障的实践培养机制。通过与之相关的培养及实践活动,探索出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一)以破解毕业生就业“零适应期”瓶颈为前提的培养理念的确立

在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中应以“充分就业”为基本培养理念导向。

这就需要各普通本科院校应当对就业市场情况作出理性分析和判断,合理确定招生计划,并按照就业岗位需求,合理确定培养计划和任务,并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作出合理调整。

在培养模式的确定上,首先把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培养的根本所在,要求所有学生将之作为基本指标保质保量的掌握和实现。通过夯实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完全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不同学生的素质能力与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其目的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创业素质的提高;对部分科研能力和科研潜质较好的学生可在培养有意识的进行学术能力的训练和科研思维的养成,实现素质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打破原有的僵化培养体制,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的不同,采用必修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突出强化实践培养,通过加大实践培养的课时量、为学生多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学校培养与社会用人实践有一定的脱轨性,这也是学生就业“零适应期”瓶颈的关键因素。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建立各种实践能力实践实习的实践保障机制,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将来的就业更为实行无缝对接,设置是由学生直接顶岗实习。所以地方本科院校应借助于本校和社会资源建立起巩固实践实习基地。当然以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是一种比较好的实现学生实践实习的方式。

(二)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零适应期”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路径

在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零适应期”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路径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各普通本科院校依据自身情况提出衡量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要求公正客观,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要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与就业形势作出合理的、可行的方案;高等院校构建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学习成长型互动网络平台,其“立体”的培养模式,有望进一步破解就业市场“求职难”的困境,该平台创新性地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对黑龙江高等院校毕业学生个人就业能力的持续性、系统性的培养。(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

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院校教改工程项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毕业生就业“零适应期”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G2014010874)和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零适应期”的瓶颈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BC121304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第8篇: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大同市云州区城镇第二小学校 王校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城镇二小校长。学校安全,家长安心,校园稳定,政府放心。学校的安全稳定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关联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宁与幸福,也关系到全区社会的安全稳定。为此,我代表全区学校就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创建工作作表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是提高站位,细化责任。

学校从讲政治、保稳定、促质量的大局出发,将开展“三零”单位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网格管理体系,明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形成“层层负责、各司其责、人人尽责”的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完善24小时校园安保巡查制度,健全教职工安全值守制度,启动“一键报警”系统,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做到无缝连接、不留死角。确保师生有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是源头抓起,排除隐患。

学校进一步贯彻“安全至上、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人防、技防、物防三防合一,加大安全隐患和矛盾隐患排查力度,切实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经常性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活动。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有计划地上好思政课、心理健康课、安全教育课,将安全管理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从小事抓起,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教育师生树立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安全常识,尽可能远离危险,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是关注民生,提升质量。

学校努力做好教育扶贫暖心工程,建立有监督的教育资助体系;关爱关心特殊学生和问题学生,建设有温情的留守儿童之家和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严格招生政策,就近入学,阳光编班,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杜绝教师补课,为学生提供午托服务和课后延时服务,让家长减轻负担,为家长排忧解难。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家访活动,实施开门办学,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办学,努力改善家校关系,化解家校矛盾,促进家校共育。

第9篇:学校三零创建工作计划范文

但从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看,高职院校对“零距离”的理解还是相当混乱,甚至不乏片面之处,这种混乱和片面与国内职业教育的年轻不无关系,更与我们对“零距离”实质的理解偏颇有关。因此,要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零距离”目标,尚需对“零距离”人才培养方式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

一、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是高职教育“零距离”的根本目的

高职教育提出“零距离”概念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有鉴于此,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人,于1917年在上海发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翌年,中华职教社开展沟通教育与职业的实验,在上海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主要为民族工商业培养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学校以推行职业教育为宗旨,提倡“劳工神圣”,力求与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相结合,培养“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人才。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同步展开的。为了适应工业化需要,加速培养专门人才,从1952年开始,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按照苏联高教模式,取消原有系科众多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重点,将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分别集中或独立,建立新的专门学院;取消大学中的学院建制,改为校系两级管理,普遍设立专业,按专业培养人才。工科由此成为高等教育中发展最快、比重最大的类别。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其基本特点是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紧密相连,国家对高校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服从于、服务于整个高等教育的系统改制,但总体要求还是与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即服务经济建设的要求相一致。

上世纪80年代,职工大学兴起,作为专门概念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始复苏。到1991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根据90年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任务。1996年《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兴办或升格了一大批高职院校。直至目前,高职院校占到全国高等院校的50%左右。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掌握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已经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得以明确。

二、高职院校“零距离”人才培养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零距离”人才培养也成为基本理念进入教育的前沿阵地,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窒碍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1.高职院校本身的困境。(1)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模式滞后、教育环境脱离现代企业实际。由于历史的原因,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绝大部分是从原来的中专院校改制而来。这些院校至今大多仍保持着原来的体制、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职业学校的名称变了,教育内容却没变。首先,在办学方法上存在着较严重的“职教普教化”现象,一些学校仍实行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模式,主要还是参照普通本科教育的那一整套方法,强调学科性、系统性,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强化不够。此外,攀高升格现象比较普遍。许多高职院校将学生专升本的比例作为评判办学成功的标准,片面追求对口升学率;还有院校动用大量人力、才力、物力谋求升格本科院校,这一现象已经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升格运动已经叫停。(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所谓的“双师型”,是指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是其根本特征之一。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按我国过去及现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师中绝大部分仅限于毕业实习经验,几乎未经生产实践环节而直接进入教师队伍,对其所负责专业并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至多不过是考取某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但这并不能代表实践经验。按照西方比较成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院校应吸收社会各行业的“能工巧匠”参与教学和专业建设,由于种种条件限制,目前国内能够实现这一做法的高职院校可谓凤毛麟角。(3)尽管高职院校近期内投入了大量财力,构建校内实训场地,但由于当代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学校实训设备总是相对落后于企业实际。

2.社会制约因素。(1)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许多人仍然沉浸在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中,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我们的调查,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并非秉持学好技术,敢做优秀技工的目的进入学校学习,而是迫于高考成绩低,升不了普通本科院校。他们在学校并不好好学习技术,而是想方设法谋求深造或者仅仅谋得一纸文凭,再求出路。对他们而言,“零距离”不过是地位低贱的表现。实际上,目前包括许多本科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其根本问题也在这里。(2)在于各级主管部门未发挥职能作用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构建“零距离”平台。在计划经济时代,院校根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关起门来搞教育,与市场、企业少有往来,因此对企业需求一无所知,相应地,企业对院校的情况也不了解,一一找来,倍感艰难。如果仅仅依靠院校自办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职工培训服务,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作为院校主管部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作为企业主管的劳动、工会、工商等部门,未能沟通双方信息,并对院校和企业进行宏观指导,为院校的企业职工培训提供方便。由此造成的结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与市场不对口,进口不旺,出口不畅;企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而出现所谓的“技工荒”。

三、“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的出路

1.高职教育需要明确目的和方向。一般认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在某一具体工作岗位或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职业生活的成功不仅需要知识、技术和技能,还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指出:“大学水平的技术和职业教育,除了开设高级专业化课程外,……课程应包括:使那些在一些科技领域负主要责任的人,树立起经常把他们的专业工作与更伟大的人类目标联系起来的态度。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教给人们怎样做事,还要教育人们怎样做人。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的人才绝非工具式的“机械人”,尤其在后工业化时代到来之际,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共识,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应从培养单纯机械工具式人才的目标状态回到全面素质培养的正确轨道上。也就是,高职教育应当培养的人才既是合格的技能人才,也是具有极高创新平台的创新人才,这种创新一方面指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指人才自身能与时俱进,更新自我。

2.校企合作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更加合理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体系。除了注重严格基础理论考核外,更需要加强实践的训练和考核。各地区也要根据区域内的经济块状情况,积极组织行业协会,由行业权威、高等职业技术机构,共同制定科学的职业技术评价机制,使校企合作办学有章可循。按照这样的评价机制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不只限于满足某企业的要求,更能适应和满足一个行业,甚至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进一步来说,企业、学校和政府在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担负着不同的角色。企业是经济单元,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政府则是协调角色。作为培养人才基地存在的学校,应根据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加盟到当地区域内的各行各业中去,形成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的合作模式――企业+学校+政府。同时各地政府应以服务咨询、支持和协调的身份,主动地加强宏观指导。企业则应当尽可能敞开胸怀,释放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各种资源到高职院校,以影响和引导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调配、课程设置、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同时也要尽可能参与学校专业及学生评估标准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学校、企业、政府角色间的互动和合作,从根本上达到“零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