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学校安全管理范文

学校安全管理全文(5篇)

学校安全管理

第1篇:学校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工作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有别于城市学生,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原因,导致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长期呆在学校内,这就让学校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更好地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过于形式化。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和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样学生才能够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进行学习[1]。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校都只是将安全挂在嘴边,并没有真正进行执行,在实际安全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校教学楼内的楼梯旁并没有竖立警示牌,学生在打闹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意外,还有就是虽然学校看似管理严格,但是相关的管理人员并没有重视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执行。就以学校的保安来说,大多数保安的年龄过大,这样就导致不仅不能够提前发现安全隐患,而且也无法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地解决问题。

2.学校条件无法达到要求。农村因为经济发展落后,这样就导致学校的资源无法均匀分配,一些地域偏僻的学校,学校的学生人员大多数较少,一些农村学生为了离家近就选择就近的学校,还有一些学校因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或者是资金投入不够,导致学校的基础设施无法进行完善,学生所在的学习环境非常简陋,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影响非常大,这样的条件甚至会影响到家长对于学校的印象,导致学生并不想在学校住宿,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统一管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安全[2]。

3.没有重视安全教育。一些学校为了改善自己学校的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这样的行为虽然能够提升下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但是却没有重视安全教育,只是将学校的外貌进行优化,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形象,但是其内在安全隐患还有很多,并没有进行重视。在学校内部所存在的各类消防设施学校并没有介绍给学生,导致学生对于消防设施并不会使用。学校在这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错误思想,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最重要,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才是学校的根本,安全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并不大,更不会开展相应的演练,这样就导致如果学生在学校期间发生安全事故,学生并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直接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3]。

4.缺少安全管理经费。相关部门和政府每年都会给予学校一定的补贴,但是补贴大多数都会用在规定的位置,因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的方面有很多,补贴在下发之后,立刻就会用在学校建设上,在这过程中却缺少对于学校的安全管理方面的补贴,大多数农村学校自身因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于补贴的使用的情况就是需求大于供给,无法考虑到安全管理上,所以当补贴下发时,都会用于基础设施完善方面,甚至有存在安全管理补贴的也会被用于其他部分,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开展[4]。因为缺少补贴阻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这样就会影响农村寄宿制学校保安的工作、值班教师的补贴等等,打击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无法保证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5.安全事故责任不明确。安全事故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来说影响非常大,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发生安全事故时,都会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出现问题以后迟迟无法解决,不仅会对学校的发展造成影响,还会延误事件的解决时间,这是因为学校在建设安全管理制度时并没有明确人员的相应责任,而且对于这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法律,导致当出现安全事故时,学生的家长就会进行争论,学校领导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大多数都会妥协,这样就会给予学校领导非常大的压力。

6.学校周围环境复杂。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多在农村中,周围都是农民居住的地方,周围的基民为了提升自身经济收入,就会开设相应的小吃部、网吧等等,学生因为在寄宿制学校内较为无聊,都会想在下课后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生活,虽然学校明令禁止学生私自出校,但是依然有学生跑出校门,相关单位已经明令禁止学校周边存在网吧等,但是因为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即使学校不断与周围进行沟通,效果却并不理想。

二、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转变教育观念。学校如果想要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要让安全教育贯彻整个学校教育中,要重视安全管理,这样才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学校出现事故大多数都是因为管理的疏忽,学校需要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安全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够保证教育效果,安全与学校的效益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安全得到保证,学校才会被学生、社会所认可。然后学校还需要认识到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发展,必须要将安全管理作为学校教育内容,对于安全知识方面的考核也需要纳入到学生评定内容中。学校的领导人员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提升教师安全知识水平,还需要让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也加入安全教育内容,定期对学生的安全知识能力进行考核。

2.推动农村寄宿制学校权衡发展。相关的教育部门需要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比如对学校安保人员进行编制,聘用具有专业水平的人作为安保人员,并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保安人数进行调整,并完善相应的安全设施。还应该配备相应的医务人员,这样在发生事故的同时,能够尽快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医务人员配备相应的基础医疗器材和相关常见药品,这样才能够尽快解决学生或者是学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在这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分需要根据要求,对于学校人员非常少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保证遵循农民意见的同时,对其学校进行合并,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建立学校,为学校提供更好的资源和资金,更加能够稳定住生源,更加需要鼓励农村学校进行资源共享,不仅需要按照学校发展的原则进行,学校在这基础上更加需要分为不同阶段、层次进行发展,让情况较为良好的农村学校和一些基础设施较差的学校进行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够实现资源互通,学校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村学校管理人员在管理学校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师管理制度,保证教师对于工作能够始终保持着积极性。还需要创新思想,打破地域性,让农村寄宿制学校能够和城市学校有效融合,形成城市学校对农村学校的帮扶,鼓励省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教学、演讲。

3.落实经费投入。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安全管理上不仅需要有人员的支持,更加需要有资金的知识,学校可以实行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保证教师的责任心,还需要落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改造资金,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校在发展中不会因为缺少资源而阻碍发展,和社会、和企业进行合作,或者是向政府申请更多的补贴资金,这样的方法更能够避免因为缺少资金投入而出现安全事故的事情发展。相关部门也需要及时关注学校的发展情况,将各方面资源有效给予学校,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校更好地发展,不会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而出现安全事故。

4.重视学生的课余生活。农村寄宿制学校在管理学校过程中,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样的方法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不仅如此,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现如今,学生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体育比赛、兴趣班来让学生多方面发展,保证学生的全方面提升,这样农村学生才能够在学校中过得更加充实,更好地进行学习。

5.明确安全事故责任。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完善责任制度,保证每位教师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这样当出现安全事故时,才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负责人,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这过程中更加需要重视起自身的职责,对于自己管理的区域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在这基础上还应该建立责任管理制度,对没有明确自己职责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保证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保证学生的安全。

6.优化校园周围环境。农村寄宿制学校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学校领导就需要在这过程中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于学校周围存在问题的摊位进行整治,减少一些不法商贩的存在,更好地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还需要在这过程中禁止闲杂人等出入校门,减少劳动的工作人员,更好地保护校园环境。学校更加需要严加管理,禁止学生擅自离开校园,保证学生的安全,要求学校保安不间断地进行巡逻,保证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三、结语

总的来说,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要重视,更好地执行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家长担心。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从多个方面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更新教师的发展理念,还需要提升教师的安全管理意识,让教师能够意识到安全管理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这样家长才会满意,学校才会稳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贵生,贾汝会.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7):105.

[2]余谦.农村高中寄宿制学校学生安全管理实践探究[J].教书育人,2018(11):29.

[3]李洪超.县域寄宿制初中生活指导教师岗位管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第2篇:学校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化学实验室是高校学科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化学实验室的开放需求不断增大,化学类专业师生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危险化学品.依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性,它可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加压溶解的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1].为确保高校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有效管理已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2].

1地方院校危险化学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行为习惯欠佳

综观众多媒体曝光的高校实验室化学品伤害事故,绝大多数都存有操作人员的粗心大意、操作不慎和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掌握不全或欠缺、安全行为习惯欠佳等原因.而大部分地方院校受人员、资金、学时等条件的限制,很少系统地对危险化学品操作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宣传,也未对化学类专业学生系统地开设实验室相关安全教育课程,直接导致操作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教师和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习惯较差、操作能力欠佳[3].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师生存在或目睹操作不当的实验现象,如:不在通风橱中配制有毒有害挥发性溶液,实验过程中错用试剂而产生危害性化学反应,不规范取用危险化学品,私自简化实验步骤,独自一人做实验甚至还中途离开而出现实验“空档”期,把食品饮料带入实验场地等.对一些危险化学物品的储存和使用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常用的就代表没有危害、常做的就代表没有危险”,出现屡见不鲜、屡禁不绝的现象.可事实上正是这样的一些小问题若处置不当,很容易导致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出现事故.

1.2危险化学品安全储存建设投入不足,安全隐患突出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针.对于不同特性的危险化学品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设施和制定相应的防患措施,如消防水泵、自动报警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4].但目前很多地方院校并没有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建设管理专项经费,安全设施相对落后,预防建设严重不足,药品储存室环境潮湿,通风效果差,柜设备陈旧,甚至连排风扇等基础设施都有严重腐蚀现象,实验室环境达不到国家颁布的安全规范与标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性和私密性达不到现有的安全规定[5].

1.3危险化学品管理细致化不够,闲置浪费严重

一般情况下,化学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多式多样.地方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较偏,为保证各实验课程的正常运行,在一定时期内必会采购储备一定量的化学试剂.虽然很多地方院校均采取了化学试剂统一申购、统一招标、统一订购、统一管理的措施,但一般各实验室使用的药品还是由老师自行申购和管理.由于有些试剂使用的频率较高,但每次用量却很少,从而导致各实验室的库存量较多,长年积累就会过期变质,化学性质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形成安全隐患.如磷化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吸水放出剧毒性磷化氢.长此以往,很多试剂的标签会发生掉落,重新鉴定整理也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1.4救援应急预案措施不完善,处突能力较弱

高等院校实验室建筑密度大、师生员工密集,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应急预案,能够确保学校稳定和发展.但地方院校很少设置有合格规范的防爆、防火、防雷、防晒、报警、泄压、消除静电、环境保护等安全装置[6].应急预案措施不完善甚至没有,或者是有成文的预案却纸上谈兵,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应急预案意识,产生意外事故后师生的处置能力普遍不强.同时,很多地方院校也未配备专业的处突队伍,一旦发生事故,无法迅速地完成人员的撤离以及事故现场的处理,造成人员与财产的巨大损失.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具体实施措施

2.1强化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任何人均惧怕事故的发生,更是不愿自身受到伤害和财产的损失.因此,大部分事故的产生是在于人们对安全认识的不足和心存侥幸心理.由此在高校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尤为重要[7].目前我院虽尚未专门开设安全方面的课程,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事例主题宣讲、安全管理现场指导与排查、安全知识宣传与竞赛,安全应急救助能力培训及应急处置演练等重视安全工作学习的环境氛围贯穿于师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形成了“教育为先,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理念.(1)大一新生入学时,聘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和专业的化学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纳入教学培养计划和工作任务,给予相应的课时支持,且学生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之后均要参加安全知识测试.(2)教师在各实验课程指导时,除讲解实验相关内容外还需指明实验所用试剂的危险性,适当结合各种危险品事故案例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严格意识,时刻强调师生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制度,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3)编写《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手册》《危险化学品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汇编》等宣传书籍,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和集中培训,并通过宣传栏、活动周等措施扩大宣传教育,组织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竞答、技能大赛等活动,强化安全教育.

2.2危险化学品的标准化储存与使用设施建设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条件是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完善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是确保高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的前提条件.我校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加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具体如下:(1)设置专门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岗位,引进具有危险化学品管理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实现危险化学品库房及相应场所的专人管理,规避因非专业人员管理不当的安全隐患.(2)依据危险化学品的易燃易爆性、易腐蚀性、潮解性和剧毒性等特性,聘请相关专家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危险化学品库房,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不同性质、禁忌关系和危险程度等进行分类、分区、分库储存.(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配备危险化学品使用实验室的试剂中和系统、应急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数字化监控系统等相应装置,降低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风险.

2.3健全管理体系,规范领用机制

规范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机制是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根本保证.学校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建设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如:《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防盗管理规定》等.在安全责任制方面,形成了由主管校长-校实验中心主任-二级学院院长-二级学院分管院长-实验室主任-实验员的层层责任制管理,为我院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建立危险化学品的电子台账管理机制和药品调剂信息平台,对于使用频率高、用量少的危险化学品由各老师到仓库统一领取使用,未用完的部分要求贴上标签、注明开封时间及剩余量等信息后统一放回,促进危险化学品使用的流动,减少危险化学品试剂的浪费,降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成本,形成危险化学品常用常新的循环机制,避免一些危险化学品长期搁置变质的问题.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明确岗位职责后,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实习,考核通过后才可上岗工作.对库存的危险化学品要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制度,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且必须与学院负责人三人同在的情况下才能取出药品[8],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领取使用登记制度:(1)对于一般化学品的领用,应严格注明单位、日期、药品名称以及领用数量,领用人领取时必须现场签名,要求归还的试剂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返还.(2)对于剧毒药品的管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危险化学品库内每一瓶化学品都打上条形码,利用软件信息库进行出入库的记录,详细记录化学品的数量、品类、领用者和其使用途径等信息,领取时需要院长、主管院长及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方能领用,并随时掌握化学品的流向,有利于控制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情况[9].(3)各实验室在药品互借的同时,及时做好信息登记,并做好余量的记录.

2.4加强规范安全隐患排查,提高事故应对处理能力

我院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过程中,积极贯彻“规范排查、预防为主、安全监管”的思想,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的力度,解决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问题,具体如下:(1)学校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列为每年度工作重点,认真部署,全面落实.(2)学院定期组织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做好相应记录.(3)学校组织实验实训中心、保卫处等主管部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反馈安全问题,及时整改,力争做到不存死角、不留隐患.(4)学校加大对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的投入力度,在各实验室更换配齐危险化学品废弃物收集桶,设置专用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存储库房,定期联系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置公司对危险化学品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置,并制定了系列相关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置流程指引措施.同时,为了进一步树立师生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意识,学院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中也做了如下要求:(1)师生进入实验室前首先阅读安全规范,了解安全器材位置,遵守防护规则,禁止食品饮料带入实验室,在离开实验室时要检查关闭水、电、气等,设立对师生不安全行为处罚的具体规定.(2)教师在每次实验课准备过程中应该检查试剂的纯度以及是否变质等情况,预做每一次实验指导项目,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情况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3)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尽量在实验室不用或少用危险化学品.鼓励师生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模拟实验或降低危险化学品使用浓度、小剂量的方法,提高实验安全系数.(4)对实验中产生的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要分类进行收集存放,做好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回收清单,并注明废弃物大致的成分、危险性及存储搬运过程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存储回收环节的安全.(5)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对突发危险化学品爆炸火灾、危险化学品致人身伤害、剧毒化学品丢失、危险化学品污染等事故应对处理措施演练.

3结语

高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保证财产安全和师生人身安全的前提.近年来,我校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逐年加大投入,通过修订完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引进危险化学品专业管理人员及师生专业化培训、加强化学危险品危害的宣传工作以及建立危险化学品的电子台账管理机制和药品调剂信息平台、配备危险化学品应急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数字化监控系统等相应措施,我院师生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管理意识得到明显提高,降低了危险化学品管理使用的安全隐患,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个安全教学和科研的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颖,赵明明,王斓,等.浅谈高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6,19(5):215-216.

[2]岳芳华,谭凤玉.地方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思考[J].化工管理,2017(22):94-95.

[3]李聃,余定猛,邱军强,等.科研院校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0):291-295.

[4]臧红霞.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J].邢台学院学报,2012,27(2):191-192.

[5]徐东,阳辉.高校危险化学品仓库管理方法浅议[J].高校后勤研究,2017(12):60-61.

[6]李本一,栗继祖.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5):78-80.

[7]朱丹琛,梁杰.探讨高校实验室药品安全管理的策略[J].广东化工,2015(5):151-152.

[8]周德华,陈明尧.高校化工类实验室及库房的安全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1):109-110.

第3篇:学校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走班制;安全管理;挑战;对策

“走班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等个性需要的前提下,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分类教学。与传统行政班的教学不同,“走班制”呈现出新的特征。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走班制”对学校安全管理的挑战,多管齐下,形成新背景下安全管理的合力。

一、实行“走班制”面临的安全管理挑战

(一)学校的安全压力

一是当“走班制”成为新常态,课程将更加丰富,教学班级自然相应增加,教室、实验室、活动室等学习活动场所的需求量激增,对学校提出更多的空间要求,在设备维护、安全基础设施投入、安全管理覆盖物理面积上,压力陡增。二是“走班制”使班级功能逐渐弱化,进而弱化了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归属感及荣誉感,学校原本的以班级管理为抓手的安全教育、管理渠道面临新问题。三是实施“走班制”后,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管理任务大大加重,学校现有的人力资源不足,原本的以行政班班主任为主体的安全管理责任分散到全体教师,对教师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的要求更高。

(二)学生的安全隐患

一是“走班制”加大了学生罹患心理疾病的风险。虽然让学生有了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但高中生作为生理、心理都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缺乏相应的经验,在选课时难免会有失误,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同时,“走班制”可能降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深度和频度,较难形成相对紧密的人际关系,增添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难度。二是“走班制”要求学生更具自我控制意识,当班级“动起来”后,学生将忙于在各个教学班中奔波,如何进行高效学习,避免出现学习的无序混乱,将成为大部分学生的困扰,进而转化成安全隐患。

(三)社会的安全疑虑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高考则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节点,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新高考改革相适应的“走班制”改革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一些地区处于观望状态,即使尝试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学校能否成功完成机制转变,公众对此心存疑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教学改革的试验品。在这样的社会心态之下,“走班制”容易引发舆情危机。

二、实行“走班制”的安全管理策略

(一)基础:加强技防

一要立足于优化学校资源,构建安全技防网络平台。学校需要因地制宜地挖掘本校资源,通过科学谋划常用资源、合理盘活闲置资源,对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安全基础设施予以重新分割、优化,并合理安排课程顺序来提高利用率,达到充分发挥资源效益的目的。二要争取行政部门的支持,借用改革时机转型升级。学校现有的教室、图书馆、功能室、信息技术设备等硬件资源及其安全设施,是基于行政班模式设计、建造、使用的,该设施的不足将制约走班制的推广。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财政支持,加快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添置配齐教学用具,为“走班制”的顺利实施提供物质基础。

(二)关键:夯实人防

一要做好前期的借鉴学习。“走班制”在我国已有多年的探索尝试,在某些地区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新高考改革先行者———浙、沪两省市有了相关实践经验。在安全管理方面,我们要主动找寻可供学习参考的对象,结合各校实际,有效学习“走班制”的安全管理经验,避免走弯路,以便走稳、走好、走远,加快学校安全管理的适应与转型。二要积极完善安全管理模式。一是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并行的模式。行政班主导德育和安全管理,教学班主导教学,二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管理合力,提升一岗双责效能。二是探索班主任专门化、任课教师班主任化。“走班制”下,班主任的安全管理压力增大,把班主任从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专门负责班级的管理会大大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同时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之外,也应该承担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三是继续深化平行结构的级部管理机制。年级组、部等机构分解安全管理的压力,构建安全管理的中介结构。三要着力提高教师的安全管理水平。学校师资队伍的水平是决定“走班制”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校一方面应加大人才引进过程中安全管理素养的筛查,另一方面应创设新形势下安全管理技能提升的平台,包括鼓励教师开展讨论、交流心得、外出学习等,着力提升学校师资的安全管理水平。

(三)核心:领导、指导

第4篇:学校安全管理范文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校长不能够只抓教育工作,同时还必须要重视到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明确校长是食品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小学中,学生们的社会经验与分辨能力本就不足,对于有问题的食品基本不能够自己进行分辨,因此,学校的领导阶层就必须要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环境。学校必须积极相应教育部与省教厅的号召,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并建立期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适当的压力才能够转化为执行的动力。

学校领导阶层必须要转变观念,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纳入到领导班子的视线,进入校级领导的日常工作范围内,并要形成一个主要领导日常监督、分管领导亲自上阵、其他领导积极配合支持、所有部门密切配合的管理体系。学校必须要树立起“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安全为前提”的理念。在进行分工时,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须要在科学发展关的指导下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在行政分工上,必须要分配一名副校长主管安全和后勤工作,党委分工上,校长必须要用于担当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将可以更好的保障食品卫生工作的开展,具体的管理责任是保证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关键所在。对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要坚持以管理为主线,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可以成立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主要行使学校的行政职能,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副职领导为副组长,各个科室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另一个则是由专门分管食品安全的副校长为组长、分管食品的主任为副组长、承包人为成员的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相关小组相互监督配合,具体负责好食堂和学校超市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二、加强多方合作,构建食品安全防控体系

食品安全防控体系是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要加强区、校合作与校校合作的食品安全,共同搭建期一个全新的作食品安全防控平台,通过共同的努力最终达到一个“互动”的、“双赢”的方式。学校应该与其他学校共同合作筹建起学校食品安全协作组,并积极的与周边的学校进行合作,最终构建起区、校合作,校校合作的食品安全防控体系。协作小组要以“平安校园”为主要宗旨,共同打造出“区——校”“校——校”联合、互助合作平台,并让协作小组发挥以下功能:

(1)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工作,落实与学校相关的各项卫生安全的政策;

(2)及时掌握周边区域内各个学校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及动态,并相互配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预警制度;

(3)让校内的卫生安全自查与互查以及经验交流成为一种制度,共同维护;

(4)积极寻找并推荐优秀的、有保障的食品供应商企业与学校合作,为学校供应食品;

(5)各个学校必须要培训出自己的卫生管理部与员工,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师生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6)建立起一个较大范围的区域性合作平台,开展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第5篇:学校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教育;安全管理

目前,在小学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将德育教育应用于小学管理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规范教师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高小学管理水平,建设和谐校园。

1改革管理理念

1.1重视德育教育,把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小学管理中。

传统小学教学管理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弹性与自主性不足,管理者在思考问题和分配任务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则主要是遵守和执行,缺乏自主性,这实质上是刚性管理,虽然有利于保证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但是也存在很大弊端,如教师参与管理积极性较低、灵活性不足等,导致管理工作僵化、呆板,并且在管理过程中易出现矛盾,对学校长远发展不利。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学管理理念正在发生变化。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必须重视德育教育,以人为本,激发和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小学管理贯彻人本管理理念要求充分重视教师的作用。人本管理理念要求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小学管理贯彻人本管理理念,即要求尊重信任教师,理解关心教师,积极激励教师,赋予教师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管理活动之中。从这个角度看,德育教育和人本管理理念实质上属于柔性管理[1]。重视德育教育,把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小学管理中,赋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积极为小学管理献言献策,同时又可以使他们适应小学的发展,满足小学管理的需要,这对于提升小学整体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1.2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小学管理工作亦是如此,以往主观化的管理方式完全凭借个人经验,是导致小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传统管理方式,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势在必行。小学民主化管理是指由全体教师共同行使管理权力,其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首先,学校管理者要有包容之心,积极听取学校教职工意见。其次,学校管理者要增强民主意识,合理分权授权,信任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三,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集思广益,以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民主的关键是对人的尊重,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就是充分尊重学校教职工,形成民主、平等、融洽的管理关系,这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学校内部管理关系好了,教职工就会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管理效率自然会提高。

2严格规划安全管理措施,建设和谐校园

在小学教育管理环境中,首当其冲需要注意的就是校园的安全管理,它对校园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安全管理就是小学进行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把安全管理搞好了,教师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小学生才能够在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中完成学习。再次,我们必须注意的一点就是,由于年龄及阅历的限制,年纪尚幼的小学生对很多问题都没有充分的意识,同样地,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导致稍不注意就会有不可预测的危险情况发生,受伤情况也在所难免。因此,学校的管理人员要对安全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高度关注校园安全管理建设,以周密科学的考虑和措施来全方位消除安全隐患,使得小学生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其打造一个安全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安全管理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给予全方位的重视,以科学的思路对学校进行各方面的管理和建设:第一,校风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根本建设,良好的校风能够培育出更加优秀文明健康向上的学生,有效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杜绝学生之间发生不文明现象,诸如打架斗殴等行为,校风可以说是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大前提;第二,奖惩分明的校园规章制度,是严格规范校园行为的标尺,它能够使师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行为适当哪些行为是明令禁止的,一旦有了明确的依据,师生的各种行为才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标尺来丈量。校园内任何行为的实施要有理有据,才能够使一切顺利有序地进行。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行为的安全管理和和谐建设非常需要一个奖惩分明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警示学生以足够的分量引起他们的重视,不仅如此,对于教育者和管理者来说,制度也是一把明确各自责任及职责的标尺,若是发生什么状况,就能够按照制度规定有章可循[2]。第三,一个及时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是小学校园所必须具备的,除此之外,校园内要定期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小学校园内,要认真贯彻有关于防火防灾的基础知识,让小学生对灾害及一些急救措施有所了解,与此同时,增加一些动手的安全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小学生安全技能所急需的。在一些小学校园内,定期组织安全抬升演练,以平时的训练有素来预防危险来袭的可能,将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故损害率降至最低。

3结语

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措施都是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和规划的,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将民主化、科学化融入教学管理是极其必要的,以科学的眼光审视传统管理模式进而改善现在的小学校园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等问题。积极思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管理工作,以建设和谐校园为重要目标,加强各方面管理,努力协调好校园各方面工作,真抓实干,保障校园安全,为小学生的德育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国勇.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学周刊c版,2014,12期(1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