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债券论文范文

金融债券论文精选(九篇)

金融债券论文

第1篇:金融债券论文范文

一、基础设施融资现状的分析

因此,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矛盾,如何拓宽新的融资渠道,实现融资方式创新,合理、经济、有效的筹集资金,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问题。

二、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运用分析

(一)债券融资

1、债券融资的优势分析

债券融资作为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能为有巨大资金需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来,债券融资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2009年企业债券融资总额为4252.33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地方政府投融平台的“准市政债券”占了很大比例,债券融资具有明显的优势:

(1)降低融资成本,提供稳定长期资金。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相比,具有融资成本低,期限长,融资额大等特点,跟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现金流稳定的特征相匹配。债券融资期限较长,一般多在5至10年,与银行贷款相比,能提供更为稳定的长期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周期也更加吻合。

(2)债券资金用途较广泛。不仅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而且也可用于收购产权(股权)、调整资本结构和补充营运资金。尤其是调整资本结构,目前,地方政府投融平台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较高,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不匹配,负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可以通过债券融资调整负债结构,使长期资产和长期负债,短期资产和短期负债合理配置,降低财务风险,达到最优的资本结构。

(3)税盾与财务杠杆作用明显。相对于股票融资而言,债券融资具有税盾作用,即债券利息支出计入成本,冲减税基的作用。这种优势直接给企业及企业的股东增加收益;债券融资只需按事先约定的利率支付固定利息,剩余部分经营收益将全部为原有股东所分享。如果纳税付息前利润率高于利息率,负债经营就可以增加税后利润,从而使股东收益增加。

第2篇:金融债券论文范文

一、 当前我国可转债会计实务及其理论依据

可转换债券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债券,即债券持有者有权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将债券转换成

公司股票,转换与否取决于转换条件成就与否,因此可转换债券可粗略地近似为一个普通债券加上一个看涨认股期权。为了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发行者的利益,通常可转换债券是可赎回的,即发行者可在将来的特定时间以特定的价格将可转换债券赎回。可转换债券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于欧美国家市场,由于其低资本成本、可以较为便利地获得长期资金以及调节权益资本与债务成本结构等优点,可转换债券在全球市场广泛运用,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金融品种。从我国的金融实践来看,自1992年琼能源发行了我国的第一笔可转换债券以来,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可转换债券日益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金融产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我国,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来规范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工作,而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实务主要是由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来规范,实务界影响最大的会计教材《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会计》在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实务方面也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来编写的。下面用具体的例子对我国可转债会计实务进行分析。

例:某股份有限公司为一项工程2002年1月1日发行5年期1.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按面值发行(不考虑发行费用),债券发行一年后可转换为股份,每100元转普通股4股,股票面值1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1.59亿元(面值1.5亿,应计利息0.09亿元)。假定债券持有者全部将债券转换为股份。

确认计量事项 发行方会计处理 投资者会计处理

发行方收到发行收入时/投资者认购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1500000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面值) 150000000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

(债券面值) 15000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000

计提利息时 借:在建工程 90000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应计利息) 9000000 借: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

(应计利息)90000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9000000

转换为股份时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券面值) 150000000

(应计利息) 9000000

贷:股本 600000

资本公积 153000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59000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可转换债券

(债券面值)150000000

(应计利息)9000000

由上面的会计处理可以看到,我国实务中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被认为是一项单纯债券,其会计处理同一般债券相比没有什么差异,只有在条件成就,投资者行使转换权时,发行方才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权益,所以基本上可转换债券包含的转换权价值无论对于发行方还是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没有进行初始确认,这种会计实务所依据的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即会计要素的确认必须符合要素的可定义性,资产和负债是建立在“过去交易”的基础上的未来经济资源流入或流出,那么对于转换权这种带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未来交易”因为不符合可定义性,所以不应该在债券发行时进行确认,纳入报表体系。这种会计实务虽然操作方便,但是因为使大量决策相关的交易信息游离于表外,严重地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给财务报表使用者带来比较大的潜在风险。

金融工具会计,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与传统会计之间的冲突在理论界已经经过十多年的争论,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就该领域准则制定的波折历程来看,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已经倾向于不去重新定义会计要素,撼动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石,而是提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等一系列特殊概念来构建对于这个特殊领域经济活动的描述体系,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这种做法是一种可行的现实选择。

二、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可转债会计处理的规范

财政部会计司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征求意见稿)》第三章专门专门规范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该征求意见稿对嵌入衍生金融工具作出这样的定义:“嵌入衍生金融工具指嵌入到主合同中,使主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现金流量,将按照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调整的衍生金融工具,如嵌在购入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中的转换权等”。这个定义清楚地表明可转换债券中包含的转股权属于“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相应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正式实施后,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必定受到其影响。根据征求意见稿第二十条的规定,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符合三个条件的,应当从主合同中予以分拆,作为独立的衍生金融工具处理,这三个条件分别是:(1)与主合同在经济特征及风险方面不存在紧密关系;(2)符合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3)相关混合工具没有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将这三个条件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的相关条款对比,可以发现,征求意见稿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前两条完全相同,但是国际会计准则的第三个条件为:“混合工具不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也不计入净利润(或净亏损)”。国际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我国的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第十条作了类似的划分,只不过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表述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这四种金融资产只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几类要么是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要么虽然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变动计入权益。所以我国征求意见稿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表述看似差异很大,但实际所要表达的实质含义与其是一致的。

《金融工具列报与披露(征求意见稿)》第六条提出了分拆的要求和分拆的具体指导原则:“企业发行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包含负债和权益成份的,应当在初始确认该金融工具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分拆。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入账价值,再按该金融工具整体的发行对价扣除负债成份初始入账价值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入账价值”,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第28条也有类似的规定。以下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

例:某公司a为一项工程发行10000张面值为500元的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价格为每张520元,票面利率为5%,期限为5年,同期国债利率为8%,利息年末计提,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溢折价按直线法摊销。某投资者b在发行日购入1000张作为长期投资。债券发行一年后可转换为股份,全部债券转换为5000000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

按照分拆的要求,首先要按照贴现现金流量法来确定债券部分的价值,即由pv=f×(p/s , i% , n)+ i×(p/a , i% , n) 计算得到债券价值=5000000*(p/s,8%,5)+400000*(p/a,8%,5)=5000000*0.681+400000*3.993=5001400元,可转换债券中含有的转换权的价格为198600元(5200000-5001400),债券溢价为1400元

确认计量事项 发行方a会计处理 投资者b会计处理

发行方收到发行收入时/投资者认购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5200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a 5000000

—债券溢价 1400

资本公积—债权转股权准备 198600 借:长期债权投资—投资面值 500000

— 溢价 140

—债券转股权 19860

贷:银行存款 520000

计提利息时 借:在建工程 24972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28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250000 借: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250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24972

长期债权投资—溢价 28

会计期末债券价格发生变动b 发行方无需会计处理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转股权 10140

贷:投资收益 10140

转换为股份时c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5000000

—债券溢价 1120

—应计利息 250000

资本公积—债权转股权准备 198600

贷:普通股 5000000

资本公积—普通股溢价 52520 借:长期股权投资 530112

贷:长期债权投资—投资面值 500000

—溢价 112

—债券转股权 30000

注:a.此处省略了“可转换公司债券”二级科目,下同 ; b.假设此处存在一个股票期权的参考市价30元(因为原来每张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权价值为19860÷1000=19.86元,所以相当于单位转股权价值上涨了10.14元); c.假设一年后全部可转债转为股权

上面的会计处理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可转债的会计处理,与现行的会计处理相比,发行方在发行可转换债券时,将嵌入其中的转换权价值分拆出来计入权益项目资本公积,在债务转为权益时该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入“资本公积——普通股溢价”明细科目,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之所以要求将嵌入式衍生工具与其主合同分拆是因为两者的价值由不同的因素决定,从而具有不同的风险,一般可转换债券的发行金额都非常大,发行方负债权益比例的改变会对投资者及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带来重大影响,所以分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质,提供更加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对于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来说,将所拥有的转换权价值分拆出来放在“长期债权投资—债券转股权”明细科目反映,而不是笼统地将投资成本超过债券面值的部分全部计入“长期债权投资—溢价”科目,虽然在购买该可转债时只是影响长期债权投资价值在明细科目的分配,不影响总额,但是在未来持有期间,溢价的摊销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损益,也将影响到投资方的账面资产价值,这些信息同样是影响决策的重要信息。除此之外,应该注意到在会计期末债券价格发生变动时发行方无需进行会计处理,而投资者则需要根据市价变化的情况调整“长期债权投资—债券转股权”及“长期债券投资—投资成本”的金额(上例中仅举了调整“债权转股权”的例子)。这是因为发行方对其所承担的负债不是按公允价值而是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者则相反,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要求必须在期末确认持有资产的浮动盈亏。在我国的现行实务中,长期债权投资在期末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公允价值降低带来的损失,而不确认公允价值增加带来的收益,这种非对称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不是严格意义的公允价值计量,只是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按照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原则,可以预见即将颁布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将会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会计实务方面将做出重大改变。

三、 我国可转债会计实务运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2001年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准则的历史上,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最为周折,经历了多方长时间的争论与协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金融工具对于传统会计要素定义的冲击,以及公允价值作为唯一相关计量属性的提出。前者因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等一系列概念作为特殊的会计要素补充传统会计要素已经逐渐在理论与实务界达到共识,衍生金融工具应该进行表内确认而不仅仅是表外披露也不再是一个有太多分歧的问题。但公允价值这个计量属性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这也是我国可转债会计实务运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难点所在。

第3篇:金融债券论文范文

中国债券市场无疑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金融市场之一。从1981年中国开始恢复发行国债,到目前包括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债券市场体系,无论是市场规模、债券品种,还是投资者队伍均得到了迅速的扩张。从债券托管量(2013年末为30万亿元)、发行量(2013年为9 万亿元)和二级市场交易量(2013年现券交易41万亿元,回购交易221万亿元)来看,中国债券市场已经进入了世界前五行列。

尽管30多年的发展成就毋庸置疑,但是目前中国的融资体制仍然呈现银行主导的格局。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直接融资占比明显偏低。2013年我国直接融资存量占比仅40%,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70%~90%的水平;在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比例也偏低。我国债券融资占整体融资的比重仅为21%,低于美国、日本50%~60%的水平。从债券融资规模来看,中国债券存量仅是日本的1/3,美国的1/9;与GDP相比,中国债券存量与GDP之比仅为50%,而美国、日本该数值分别高达220%、270%。现实表明,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无论从债券融资占比还是从债券融资规模来看,中国债券市场都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档、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关键阶段,亟需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通道,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各项功能,当然是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

在新的债券市场发展机遇期内,债券投资活动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在成熟的发达经济体,债券是与股票、大宗商品、现金、衍生品、贵金属、另类资产等大类资产等量齐观的投资资产。相对于股票和大宗商品,债券投资的现金流稳定,收益率波动较小,因此特别适用于稳健投资机构如养老金、银行、保险公司等。而在经济处于衰退、通货膨胀压力较小、货币政策放松时期,债券投资也有其积极进取的一面。经过精心的结构化设计,债券投资完全可以获得比股票和货币基金投资更高的收益率。

第4篇:金融债券论文范文

内容提要:本文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角度,探讨了国债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着重分析了国债市场作为核心金融市场在提供市场流动性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就是,为了给我国的金融市场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的国债政策应当超越单纯财政的财政眼光。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来说,国债市场将长期成为重要的议题。这是因为,上世纪末以来,需求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常态,所以,努力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大进一步重申了这一战略方针。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财政赤字,以及相应的国债规模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加,都将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深入研究国债问题,应当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重点之一。由于国债兼有财政和金融的双重功能,围绕它的研究一向就集中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方面。本文将在这一背景下展开讨论,重点则在于分析国债的规模问题。一、从美国国债规模缩减谈起关注国债市场运行及其理论研究动态的人们一定会注意到,1997年以来,在全球金融界,掀起了一波新的关于国债问题的热烈讨论。讨论的因由来自美国:这个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时间最长,国债未清偿额规模最大的国家,预算开始出现盈余。1998年和1999年,美国财政盈余分别为690亿美元和1230亿美元,由此,美国财政部开始在市场上净额清偿国债,致使国债余额下降,进而导致其占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统计显示:公众持有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已从1994年的50%降至1999年的40%,而且还有进一步下降之势。在资本市场上,国债发行所占的市场份额已从1995年的38%降至2001年的14%,同期,其余额所占份额也从33%降至16%,并且首次落在抵押贷款债券和公司债券之后,在全部债券中名列第三。赤字的消除和赤字国债的发行额及国债余额的下降,固然使美国的国民经济和全体国民受益,但是,它也给财政证券的管理,特别是给金融市场的运行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新的课题。问题的焦点是:在预算持续出现盈余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协调?这个问题当然涉及很多方面,但其中最迫切需要研究的是国债的净额清偿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人们普遍注意到,财政部在市场上清偿国债,已经在金融市场上造成了严重的流动性不足。这是因为,国债已成为所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储备资产(所谓“二级准备”)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所要买卖的主要资产。所以,该资产的迅速减少,几乎使所有的金融机构均感到流动性不足,同时也使得中央银行感到缺乏有效的手段来展开公开市场操作。众所周知,美国财政证券具有信誉高、流动性强和可减免所得税等多种优势,它不仅是投资者的理想选择,也是其他固定收益证券的基准价格。规模庞大且交投活跃的回购市场和期货市场,更为投资者进行套期交易、规避风险提供了便利。财政证券余额的下降、发行规模及发行周期的变化,将对其流动性、交易活动和竞标差价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从而削弱财政证券基准价格的功能。在新的情况下,如何保障财政证券市场实现其三大目标,即,始终保持充足的现金余额、降低纳税人的融资成本,以及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以维护其基准价格的地位,成为财政证券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为了减少财政证券余额下降对其金融功能的影响,美国财政部在债券管理上做了若干新的尝试和努力。(1)降低发行规模,维持国库券定期发行的周期不变。1996年,国库券每周的发行规模平均为200亿美元,1998年降至140亿美元,降幅为28%,1999年后又有升降。(2)将定期发行有息证券的次数从每年39次减少至26次。为此,财政部取消了3年期和30年期国债,将5年期国债从按月发行改为季度发行。这种调整,为财政部继续发行大量的、流通性强的基准定价证券奠定了基础。然而,仅凭简单的规模调整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国债管理的需求。为维持不同期限债券的规模,美国财政部进一步启动了三种新的债券管理工具:(1)在一级市场上重新拍卖(reopening)已发行的债券品种,以增加此种国债的余额,提高其流动性。根据原有发行贴现规则(OID),只有当发行价格跌破一定幅度后,才可重新拍卖。按照新的规则,财政部有权在债券发行一年内重新拍卖,从而有效地维护基准价格债券的规模和流动性。(2)回购未到期债券。这种回购的优势在于:可以维持基准价格债券的规模和拍卖的规模;可以灵活地调整债券的期限结构,在不影响现有债券期限的情况下发行期限较长的债券;回购可作为现金管理工具,在一定阶段内(如四月份税收余额大于财政支出时)吸纳过量的现金余额。(3)尽管没有弥补赤字的需要,财政部还是发行了一种为期4周的短期债券,以缓解市场上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几年来,这种发行进行过多次。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政证券基准定价功能不断减退的同时,美国联邦机构债券的基准定价的功能却日趋显现出来。1998年1月,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就效仿财政部,开始发行投资组合大、不可提前兑现的“标准价格中期债券”(BenchmarkNoteProgram)。1998年4月,联邦住宅抵押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参照价中期债券”(ReferenceNoteProgram)。紧接着,1999年3月,农户信贷银行启动了“指标长期债券计划”(DesignatedBondsProgram),同年6月,联邦住宅贷款银行也推出了自己的“全球债券项目”(TapIssuanceProgram&GlobalDebtProgram)。1999年11月,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和联邦住宅公司还推出了“短期基准价格债券”(Short-termBenchmarknote)。尽管这些机构每次发行的基准价格债券的规模均比财政证券的规模小(约为国债的1/5—1/2),但是,经过若干年的此盈彼消,情况势必发生重大变化。1999年,公众持有的联邦机构债券余额为1.4万亿美元,国债为3.7万亿美元,后者是前者的2倍多;到了2001年,两者的规模分别达到2.2万亿美元和3.0万亿美元,已经相差不多了。预计,到2007年,联邦机构债券市场规模就可能超过财政证券市场。人们希望,联邦机构证券将取代国债,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上其他定期收益证券可参照的基准债券。从文献上看,因财政部净额清偿国债而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在美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若干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就是一次。当时,由于战争结束,生产得到恢复,经济增长强劲,运用财政赤字手段来筹集战争经费的必要性消失,政府预算开始出现盈余。面对此状,美国政府开始在市场上净额收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行的国债。当时就曾出现了金融部门流动性不足的现象。应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就是财政部紧急发行了一笔非赤字国债。我们看到,这一次,财政又一次出现盈余,同样的政府债券净额清偿的现象也开始出现,继尔,同样的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又一次出现,而且,财政部采取的补救措施也基本相同。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政府更多地借助了政府机构债券来填充财政部债券净额清偿留下的空白。如果考虑到这两类债券均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共同点的话,美国当局这一次采取的对策事实上是乏新可陈的。从美国的经验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三点认识:(1)国债不只是一个财政问题,甚至不主要是一个财政问题;它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金融问题。(2)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无论财政收支平衡状况如何,发行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市场,是维持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3)退一步说,如果财政部因种种原因一定要减少国债的发行,金融市场也一定要找到另一种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债券(在美国,即政府机构债券)。我认为,上述第二、三两点尤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因为它指出了用政府信用(通过国债和政府机构债券)来支撑金融市场运行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和可能性。二、国债的财政观点从理论文献上看,对于国债问题,从财政角度和从金融的角度所做的分析以及得出的结论,几乎完全相反。立足于财政角度展开分析,人们对国债基本上持比较消极的否定态度。普遍认同的看法是:财政运行必须遵循“谨慎财政”原则,即必须追求收支平衡,不到万不得已,政府不出赤字,当然也就不发行国债。与此相应,一旦财政预算有盈余,政府便自然地要净额清偿国债。不妨将此类观点称作关于国债的财政观点。与此相关的几个主要观点如下:(1)政府赤字以及相关联的发债有排挤效应,因此,发行国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这种观点认为,相比政府而言,市场和民间企业是更有效率的,它们能够更好地使用经济资源。政府通过发债挤占了民间的资金,因此会使整个经济的效率降低。这是关于国债的一个基本看法。(2)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现在的债就意味着未来的税,二者没有太大的差别。既然如此,政府就不应当发债。这种观点认为,债的经济效果和税对经济的效果是一样的。然而,最近的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表明,“李嘉图等价”成立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非常严格的。而这些前提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能完全具备。因此,李嘉图等价原理并不是经济的现实,我们不能用它来评判国债的经济影响。(3)从“代际交换”角度看,这一代人发行债券并安排支出,其实质是提前占用了本应由后人使用的一些经济资源。对这些经济资源的使用(而且常常是滥用),会给后一代人使用资源造成一些缺口;后一代人会因此而承担沉重的负担。在一定意义上,这种说法与李嘉图等价异曲同工,即,它们都特别强调,这一代人用发行国债方式筹集了资金,就要由下一代人用增加税收的方式来偿还。当然也有不同,这就是,“代际交换”观点更关注实际可用的经济资源的消耗问题,其讨论的重点在实体经济层面;而李嘉图等价则更多考虑的是资金的跨代运作以及带来的相应问题。(4)从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来看。在理论上,国债的增加容易导致较高的利率,货币当局若想降低利率,则须增加货币供应,因此,国债的增加将导致货币政策扩张,长期来看,则会引起通货膨胀和较高的名义利率。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却无实践的支持。以美国为例,至少在上世纪的肋、90年代,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没有明确的这种反应。(5)政府大量发债,会降低私人部门的储蓄意愿,从而降低全社会的储蓄率,并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这是因为,储蓄率,以及长期来看由之决定的投资率,究竟还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简言之,从财政角度出发,如果确认谨慎原则是健全财政政策的立足点,则对财政赤字以及与之关联的国债一般持否定态度。从总体来讲,虽经多年发展,这种财政观点依然没有变化。凯恩斯主义也罢,自由主义也罢,新古典主义也罢,一旦财政出现盈余,都是主张立刻要清偿政府债务的。可见,平衡预算,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等等,是财政当局根深蒂固的指导思想,是其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当然,在财政界也有其他的看法。比较重要的看法是,认为公债和私债不能等量齐观。这种看法认定,从国民经济总体来说,公债是从左口袋掏钱放到右口袋里,而且,发行公债,在整个国家中,并没有任何人感觉到增加了负担,相反,倒是很多人感觉到金融财富在增加。而私债就不是这样。私债虽然并不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负担(因为,在宏观层面上算账,债权和债务是相互抵消的),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主要是债务人),私债一定是净的负担,因而一定会改变很多人的行为方式。不过,在财政界,这种观点并不占主导地位。三、国债的金融观点与此相反,对于国债,金融界一般持比较积极的态度,至少,金融界的人们一般不会去讨论国债规模是否过大的问题。金融界对于政府债券市场的认识,是以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为基础的。在这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政府债券市场作为核心金融市场的特性,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两个主要内容。在金融理论中,“流动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在一般意义上,它指的是“资金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即金融资产迅速变现而免遭面值损失的能力。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流动性问题对于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因此,保持流动性,成为金融体系健全运行的基本原则之一。“市场流动性”尽管在原理上与“流动性”相通,但毕竟存在较大差别,如果说流动性着重刻画的是微观经济个体取得资金的便利性的话,那么,市场流动性则侧重刻画的是金融市场的运行状态。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解说,市场流动性指的是“市场的参与者能够迅速进行大量金融交易,并且不会导致资金资产价格发生显著波动”的情况。仔细体会两个定义的差别,大致可以这样认识:市场流动性是全体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状态的综合反映,它是一个更整体的概念。而市场“流动性”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基础性概念。刻画某一市场的流动性状态,人们通常使用交易规模、交易者数量、交易频率、价格波动幅度等一系列指标。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清算银行推荐使用密度(Tightness)、深度(Depth)、弹性(Resiliency)等三个指标来对之进行深入分析。我认为,相比而言上面的指标中,后三个指标有其更反映本质的优越性。(1)所谓市场密度,指的是交易价格偏离市场中间价格的幅度,它反映的是与市场价格无关的交易成本,通常可以用债券买卖价差(bid—askspread)来刻画。一般地,债券买卖差价越小,市场密度越高,说明市场竞争越激烈,市场效率越高。反之则相反。度量买卖价差的方法有几种:一是交易商报价的价差(quotedspread),二是一段时期中交易价差的加权平均(realisedspread),三是实际交易的价差(effectivespread)。从效果上看,后一种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价格的实际变化及其发展趋势。(2)所谓深度,是通过不会影响现行价格的市场交易量来加以反映的。实践中,人们一般用某一既定时期间做市商(market—maker)交易订单中的交易量来刻画,也可以通过债券的过手率(年交易量/未清偿量)来反映。一般地,不影响交易价格的交易量越大,说明市场越有深度,市场效率越高。(3)所谓弹性,指的是交易引起的价格波动恢复均衡的速度。从其实际意义看,市场弹性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刻画的市场深度。通常,人们通过观察、比较新的债券交易后市场恢复正常状态(买卖差价、交易量、价格水平)的速度来确定市场的弹性。显然,市场在新的交易冲击后回归其初始状态的速度越快,该市场的弹性越大,市场效率越高。

第5篇:金融债券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司债券;企业债券;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2-0055-04

在资本市场中,公司债券同政府债券、股票一起列为三大基本证券,无论是从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结构、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还是从其在市场利率的确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公司债券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公司债券占三大证券每年融资总额的比重达60%以上;在欧洲市场中,公司债券所占比重更高达80%左右。这是因为与股票的高风险相比,绝大多数投资者更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的公司债券。同时从融资者的角度来看,股权融资是一种高成本的融资方式,通过银行贷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条件上都要受到众多限制,而发行中长期公司债券则可以在获得稳定资金来源的同时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公司债券从2007年才开始发行,发行规模较小,起步较为滞后,但发展潜力和空间很大。

一、公司债和企业债的区别

公司债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年以上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企业债是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为筹集生产与建设资金,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在中国,企业债券泛指各种所有制企业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和企业债的区别如表1所示。

二、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融资的优势

在中国的融资渠道中,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一直占据企业融资渠道的主导地位,上市公司由于具有直接融资的渠道,可以选择的途径更加丰富。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现行的法规,上市公司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发行新股、银行信贷、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表2从融资成本、融资期限、融资数量、担保要求、融资灵活性、流通市场以及融资前企业财务指标要求等7个方面对相关的融资渠道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公司债具有融资成本较低、无强制担保、发行灵活、流通市场渠道多以及无连续三年盈利硬性规定等有利方面,为上市公司融资拓展了一条新的渠道。

三、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出台有利于公司债发展

在中国的金融改革中,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尤其发展其中的债券市场已经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的要求。把发展债券市场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说明党中央把发展债券市场列为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债券市场的发展将得到政策的关注和支持,而且“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曾被反复提及。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企业的融资渠道应该是多样化的。作为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司债券市场,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7年8月14日颁布的《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标志着中国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正式启动,对于发展中国的债券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丰富证券投资品种、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是根据《证券法》、《公司法》制定,适用于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1年以上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债券的发行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全文共6章32条,内容包括发行方式、发行条件、发行程序、债券持有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与之配套的《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主要规范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信息披露行为,而《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申请文件》主要规范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申请文件的报送行为。

中国监管层对发展公司债也大力扶持。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08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年中会议”上表示,要积极解决促进债券市场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进一步优化市场融资结构。发展公司债券要从提高整个社会融资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出发。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要更多地从推动固定收益类品种角度考虑。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也表示,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不仅可以通过股市,也可以通过债券市场来实现。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债市一般都大于股市。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已将积极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作为2008年的重点工作安排之一。申报审核、创新品种、参与主体、市场连通等诸多方面都酝酿推出重大改革措施。这些举措将使中国公司债市场得到大的发展。

2008年8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大幅拓宽:其将第一百零九条第二款的“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修改为“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同时增加了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不动产的规定。其中,有价证券的范围很广,不仅指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还有保险资金青睐的公司债,这为保险资金投资公司债拓宽了渠道。

四、中国公司债市场面临大扩容

2008年上半年,受股市低迷的影响,股票市场融资额同比大幅下降,其中,IPO(新股首次公开发行)融资940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70%。不过,2008年上半年市场融资总额仍同比增加,增量则主要由债券融资贡献,包括公司债、可转债、可分离债在内的各类债券融资额合计占到上半年市场融资总额的50%,而去年该比例仅为10%左右(如图1所示)。

2008年,公司债发行出现“井喷”现象。据WIND统计资料显示,自从2007年9月长江电力首发公司债以来,截至2008年8月底,共有15家上市公司发行了18期公司债,累计发行量为341亿元。其中,2007年下半年发行112亿元,2008年上半年发行116亿元,而2008年7-8月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有7家公司发行公司债,融资总额为113亿元(见表3)。

此外,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石化、大秦铁路等大型上市公司分别提出了发行600亿元、500亿元、200亿元、150亿元公司债的计划,合计1 450亿元(见表4)。其中,中国石油600亿元发债计划已于2008年7月底获临时股东大会批准,该发行规模属公司债历史之最。公司债市场正面临一场大扩容。

五、发展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对策

当前中国公司债券市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的公司债券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从制度上看,影响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资本市场还严重受制于政府的管制,没有完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般来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一个良性互动和逐渐变化的关系。历史经验表明,政府过多的管制与干涉阻碍了公司债券市场的顺利发展。在市场建立的初期,需要政府制定游戏规则引导市场方向;但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政府的这一角色要慢慢退出,更多的是维持市场公正,也就是监管职能会显得相对更重一些;随着市场的不断进化,完善和制定新的规则就更为重要。中国应该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公司债券发行监管体制,即放松行政管制,建立以发债主体的信用责任机制为核心的公司债券市场体系以及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债券受托管理人等市场化的配套制度,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投资机构识别风险、分散风险和化解风险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2. 强化信用评级和信用定价,规范信用评级机构。债券信用评级是对债券偿还可靠性程度进行的测定,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依赖于一个高度发达的评级制度。在市场化导向的作用下,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对公司债的发行定价影响增强。公司债券的信用评级,应当委托经中国证监会认定、具有从事证券服务业务资格的资信评级机构进行。公司与资信评级机构应当约定,在债券有效存续期间,资信评级机构每年至少公告1次跟踪评级报告。中国的评级公司数目上不少,但真正发挥实效的却不多,因此,要不断规范中国的评级机构,真正发挥其信用评级功能。

3. 大力发展债券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壮大公司债券投资者队伍。在中国间接融资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下,银行、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等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要放开对利率的管制以增强投资者的动力,应当逐步放开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债券的限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公司债券交易的多层次市场。应借鉴国际经验并考虑中国市场结构的缺陷,在完善交易所这一场内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公司债券场外市场。除了将一部分优质企业债券推向银行柜台交易,形成企业债的零售市场外,应将企业债券纳入银行间市场发行与交易,以形成功能强大的公司债发行与投资的批发市场。

4. 加强对发债公司的信息披露,完善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债券发行的信息披露,要求公司及时、完整、准确地披露债券募集说明书,持续披露有关信息。必须为债券持有人聘请债券受托管理人,受托管理人有明确的义务来保护债券持有人利益。同时,要不断改进债券受托管理协议和债券受托管理人执业规范等方面的配套准则、范本和规范性文件,完善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

5. 不断对公司债条款设计进行创新。中国现行的债券市场以固定利率债券为主,而公司债作为由证监会主导发行的券种,公司债的相关法规没有对债券利息以及偿还方法进行限定,这为金融创新活动提供了相应的空间。在设计公司债条款时,可以考虑创新信用结构和期权结构,使用不同的担保方式,加入可回售、可赎回等特殊条款,为公司债券的发行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毛振华.公司债券与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调整[J].经济学动态,2004,(10).

[2]何志刚.中国债券融资功能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类承曜.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3,(10).

[4]王国刚.论“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的分立[J].中国工业经济,2007,(2).

[5]王怀林.关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思考[J].财经科学,2003,(4).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Corporate Bonds

Zhang Wei, Zhang Xiaodi

(Financing School, Central Financ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1, China)

第6篇:金融债券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债期货;最便宜可交割债券;期现套利

引言

20世纪70年代,由于先后发生的“石油危机”使美国的金融市场极不稳定,利率波动频繁,为满足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国债期货应运而生。随后,英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发达国家相继推出此金融产品。我国也于1992年开始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但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最终以失败告终。经过18年的准备,2013年9月2日国债期货正式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

一、最便宜可交割债

(一)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概念

我国的国债期货采用实物交割方式,然而国债有期限、票息率及付息方式的不同,因此同一种国债的数量有限,为避免卖方在交割日无充足标的债券而违约,国债期货的标的债券采用名义标准券,并规定在最后交割日剩余期限4-7年(不含7年)的固定利息国债均可作为可交割债券。一揽子可供选择债券的存在使国债期货空方可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及各种可交割债券的情况,通过一定的方法选择出交割时成本相对便宜的债券,这个债券就称为最便宜可交割债券。

(二)确定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意义

现实交易中,国债期货与其他期货交易一样,投资者大多会选择在未来某时刻平仓,而非将合约持有至到期进行实物交割,但这并不能说明确定最便宜可交割债券没有意义。

1.最便宜可交割债券可减少期货空方的交割成本

可交割债券通过转换因子将其标准化,转换因子实质是衡量一个交割券等于多少个名义标准券。可交割债券价格随着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两者的相对价格会发生变化,而转换因子却在交割周期内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可交割债券的价格差异仍然存在。基于上述原因,国债期货空方可选择对其最为有利的债券进行交割以达到成本最低。

2.最便宜可交割债券是国债期货理论定价的基础

由于国债期货空方具有卖方选择权,为降低成本,必然选择最便宜的可交割债券,通过国债期货定价公式得到的价格为空方愿意卖出期货的最低价格。基于此,多方也不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由此,可以看出最便宜可交割债券对于国债期货定价来说是极其重要。

3.确定最便宜可交割债券过程中的结果可作为判断是否存在期现套利机会的依据

当现货与期货存在价格差时,可同时在两个市场进行反向操作,低买高卖从而获得利润。根据确定最便宜可交割债券过程中所得的隐含回购利率与国债回购利率的比较或是净基差与零的比较,判断是否存在期现套利机会。

二、选择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方法

有三种选择最便宜可交割证券的方法:隐含回购率法、净基差法以及经验法。

(一)隐含回购利率法

其实质是买入现货、卖出期货到交割日的年化净收益率。隐含回购利率最大的债券为最便宜可交割债券。此种方法较其他方法更准确。假设在持有至交割日间没有利息支出,则可交割债券在时间t的隐含回购利率IRR可以表示为:

IRR=发票价格-购买价格购买价格×365T-t

=Ft*CF+AIT-Pt+AItPt+AIt×365T-t

其中,Ft是t时刻国债期货的价格,CF为转换因子,AIt是t时刻应计利息,AIT是T时刻应计利息,T为交割日,Pt为t时刻可交割债券的净价。

(二)净基差法

其实质是考虑融资成本的持有至交割日的净成本。差额大于零,表示期货空方的净损失,相反代表净收益。因此,最便宜可交割债券选择净基差最小的债券。公式如下:

净基差=基差-持有收益+融资成本

其中:基差=现货国债净价-期货报价×转换因子

融资成本=(债券净价+应计利息)×融资利率×T-t365

(三)经验法

其实质是两条规则:当市场利率大于3%时,选择久期最大的债券,反之选择最小的债券;当久期相同时,选择收益率高的债券。通过经验法可快速判断可交割债券,无须通过计算,但是准确性不如前两种方法。

三、确定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所公布的国债期货品种,本文选取2014年12月15日上市的TF1509合约作为研究对象,此合约共有25只可交割债券,基于2014年12月25日的市场数据,确定TF1509合约中的最便宜可交割债券。

(二)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确定

按照隐含回购利率法和净基差法对25只可交割债券进行计算,从结果中,可以看到根据隐含回购利率法得到的最便宜可交割债券是11国债15,而净基差法得到却是14国债03,两者得到结果不同。因此,在此基础上,运用经验法。市场利率选取上海银行间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5.1550%大于3%,两者的久期分别是10年和7年,故最便宜可交割债券为11国债15。

(三)国债期货的理论价格

期货空方具有卖方选择权,会选择最便宜可交割债券进行实物交割,由此根据国债期货的无套利定价,我们可以得出国债期货的理论价格。公式如下:

F=Pt+AIt×1+r×T-t365-AITCF

其中:r为无风险利率,本文选取上海银行间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5.1550%

根据公式,得到的国债期货理论价格为95.9895元,比12月25日的收盘价97.556元略低。得到初步结论,TF1509很可能存在套利机会。

(四)期现套利分析

结合上述过程,TF1509合约的最便宜可交割债券为11国债15,其隐含回购利率为7.42%大于3个月的国债回购利率4.869%,净基差为-1.976小于零,这时可以通过买入国债现货卖出国债期货获取利差,市场存在套利机会。

四、结论

国债期货其实质是一种利率衍生品,有利于建立市场化的定价基准,完善国债发行体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石。本文以我国国债期货为研究对象,针对国债期货中最便宜可交割债券,从理论方法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了如何确定最便宜可交割债券,并根据无套利定价模型计算出国债期货的理论价格。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当债券的流动速度、市场利率以及政策预期等发生变化时,最便宜可交割债券会随之发生改变。(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袁俊迤.国债期货最便宜交割债券选择方法探析[J].时代金融2013(10):242.

第7篇:金融债券论文范文

【关键词】 T型账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3-0109-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的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等内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难点:难以理解“摊余成本”这个概念和掌握计算“摊余成本”以及折价、溢价的摊销额,因此,在教学当中,运用T型账户这一辅助手段进行分析和计算,这样既形象又直观,简单明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发行日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

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利息收入核算时借记“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贷记“投资收益(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公司债券(利息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余额,其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余额(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计利息”、“成本”、“利息调整”三个明细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之差)减去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余额(不包括其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余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例1:A公司于2009年1月1日购买了B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600 000元、票面利率5%、期限3年、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支付价款(包括交易费用)为584 190 元,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对该债券持有期间产生的利息收入进行后续计量,假设该债券持有期间不存在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情况。

分析:本例的难点是确认实际利率和计算持有期间不同时间点上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就是该债券未来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折算为现值等于取得该债券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584 190元)所使用的利率,由于B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低于面值,因此,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一定高于票面利率。先按6%作为折现率进行测算,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和复利现值系数表可知:3期、6%的年金现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分别为2.673和0.840,B 公司债券利息和本金按6%作为折现率进行计算的现值如下:

债券年利息额=600 000×5%=30 000(元)

利息和本金的现值=30 000×2.673+600 000×0.840=584 190(元)

因此,实际利率i=6%。

(1)2009年1月1日取得债券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成本)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584 19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5 810

根据上述(1)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1所示)可以看出,2009年1月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84 190(600 000

-15 810)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84 190元。

(2)2009年12月31日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600 000×5%) 3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 051.4

贷:投资收益(584 190×6%) 35 051.4

根据上述(2)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2所示)可以看出,2009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89 241.4(584 190+5 051.4)

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89 241.4元。

(3)2010年12月31日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600 000×5%) 3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 354.48

贷:投资收益 (589 241.4×6%) 35 354.48

根据上述(3)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3所示)可以看出,2010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94 595.88(589 241.4+5 354.48)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94 595.88元。

(4)由于2009年、2010年采用四舍五入法计算投资收益,因此,造成省略部分尾数,而利息调整要在债券的持有期限内全部摊销完,所以,最后一年的投资收益倒挤出来,即:2011年12月31日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为5 404.12(15 810- 5 051.4-5 354.48)元,再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得到2011年12月31日确认的投资收益35 404.12(30 000+5 404.12)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600 000×5%)3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 404.12

贷:投资收益 35 404.12

根据上述(4)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4所示)可以看出,2011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600 000(594 595.88+5 404.12)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600 000元。

通过T型账户分析上述例1,很容易求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时点上的摊余成本。对于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摊余成本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每期确认的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越来越大,每期摊销的利息调整(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就越来越大。反之,溢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摊余成本越来越小,导致每期确认的投资收益越来越小,每期利息调整摊销额(应收利息-投资收益)就越来越大。在不考虑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无论是溢价还是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到期时其摊余成本等于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全部摊销完毕。

二、发行日溢价购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对于购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利息收入核算时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公司债券(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贷记“投资收益(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例2:C公司于2010年1月1日购买了D公司当日发行的总面值为500 000 元、票面利率8%、期限3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支付价款(包括交易费用)为520 800元,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当期利息收入,假设该债券持有期间不存在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情况。

分析:同样,本例的难点与上述例1的相同。实际利率就是该债券未来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折算为现值等于取得该债券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520 800元)所使用的利率。由于C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高于面值,因此,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一定低于票面利率。先按6%作为折现率进行测算,查复利现值系数表可知:3 期、6%的复利现值系数为0.84,D公司债券利息和本金按6%作为折现率进行计算的现值如下:

债券年利息额=500 000×8%=40 000(元)

利息和本金的现值=(40 000×3+500 000)×0.84=520 800(元)

因此,实际利率i=6%。

(1)2010年1月1日取得债券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成本)

5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0 800

贷:银行存款 520 800

根据上述(1)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5所示)可以看出,2010年1月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20 800(500 000+20 800)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20 800元。

(2)2010年12月31日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00 000×8%)40 000

贷:投资收益 (520 800×6%)31 24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8 752

根据上述(2)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6所示)可以看出,2010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52 048(520 800+40 000-8 752)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52 048元。

(3)2011年12月31日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00 000×8%)40 000

贷:投资收益 (552 048×6%)33 122.8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6 877.12

根据上述(3)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7所示)可以看出,2011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585 170.88(552 048+40 000-6 877.12)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585 170.88元。

(4)由于2010年、2011年采用四舍五入法计算投资收益,因此,造成省略部分尾数。而利息调整要在债券的持有期限内全部摊销完,所以,最后一年的投资收益倒挤出来,即:2012年12月31日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为5 170.88(20 800-8 752

-6 877.12)元,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得到2012年12月31日确认的投资收益为34 829.12(40 000-5 170.88)元,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00 000×8%)40 000

贷:投资收益 34 829.1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D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 170.88

根据上述(4)的会计分录登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的T型账户(图8所示)可以看出,2012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余额为620 000(585 170.88+

40 000-5 170.88)元,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为620 000元。

通过T型账户分析上述例2,很直观、容易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同时点上的摊余成本。在不考虑减值和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无论是溢价还是折价购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到期时其摊余成本等于债券面值和利息之和,利息调整全部摊销完。

三、结论

通过上述例1、例2分析可知,运用T型账户可以随时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账账户余额,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等于其总账账户余额(不包括其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余额)减去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摊余成本就是下期期初的摊余成本。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潘朝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比较对象辨析[J].会计之友,2012(2):85-86.

第8篇:金融债券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资本结构;融资偏好;长期趋势分析;移动平均法

一、相关概念

(一)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一般长期资金来源包括长期债务资本(如公司债)和权益资本(如普通股)。在许多理论分析中,一般假设企业只以普通股与公司债券两种融资方式筹措经营所需资金。

融资偏好是指导行为主体对于不同融资方式进行选择的排列顺序。

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有四种,包括美国财务管理学家大卫·杜兰特(daviddurand)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莫迪格莱尼(f.modigliani)和米勒(m.miller)著名的mm理论、以mm理论为基础的权衡理论、迈尔斯(my- ers)和马吉洛夫(majluf)(1984)的如今称为优序融资理论的资本结构理论。如今影响最大的是优序融资理论,它认为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部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

(二)长期趋势分析和移动平均法

所谓长期趋势是指客观的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较长时期内持续发展变化的趋势。

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它除了受长期趋势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季节因素、循环因素和不规则因素等变化的影响。长期趋势分析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趋势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影响,加以消除,使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独自显示出长期趋势,为探索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统计预测提供重要的条件。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移动平均法和最小平方法。本文拟以中国的公司l2年数据为例,运用移动平均法,来分析中国的资本结构是否符合国外的优序融资理论或国内学者提出的股权偏好理论。

二、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分析

(一)数据的选择和处理

1.样本的选取。本统计以中国全部企业为统计对象。涵盖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我国对于长期资本的取得主要是依靠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股票。而这都属于外部融资的范畴。由于对银行提供的借款划分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工作难度较大,故此加大样本范围。

2.内容的选择。在选择内容上,以每年的银行信贷增量、债券融资额和股票融资额为对象分析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改变以往只以普通股与公司债券两种融资方式筹措经营所需资金分析资本结构的假设。

3.时间范围。在时间窗口上,为了能对中国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纵向对比,本文所选数据的时间窗口为1996—2007年。期间共持续12年。

4.理论假设:不规则变动是由偶然的随机因素所引起的。若从—个较长时期看,则各种偶然因素的随机因素所形成的偏差会相互抵消。故本文采用移动平均法一三项移动平均进行数据修匀来测定融资偏好的长期趋势。

5.数据来源。1999-2007年的信贷数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的数据整理,1994-1998年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债券和股票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oo1)>,2001-2004的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李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07的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和中国债券信息网《中国债券信息市场年度分析报告>整理而成。

6.银行信贷数据说明。1994--2007年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39974.77、50544.1、61516.6、74914 1、86524.1 93734.3、99371.07、112314.70、131293.93、158996.23 177363.49、194690.39、225285.28、261690.88。依次得出1995---2007年各项人民币信贷增量数据为10569.33、10972.5、13397.5、11610、11610、11610、7210.2、5636.77、12943.63、18979.23、27702.3、18367.26、17326.9 30594.89、30594.89。

(二)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问题l2年数据分析

我国金融机构发放给企业的人民币信贷规模,企业的债券融资额及股票融资额如表2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融资的顺序,首先是贷款融资,其次是股票融资,最后是债券融资。从合计数和平均数来看,我国银行信贷占据绝对优势,银行信贷、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所占的比重分别是87%、11%和2%。银行贷款融资大概是后两者的6.7倍。从增长速度来看,银行信贷要相对稳定,债券和股票增长的幅度比较大,股票增长最高达到2倍以上,下降最多也达到四成。这很大程度上和当时的政策或市场环境相关。比如,2004年11月,我国允许证券公司可以在由人民银行主管的银行间发行短期短期融资券,使2005年债券融资量有所增长;我国2005年10月通过新的《证券法》和《公司法》之前,对债券融资主体的限定是:“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新法出来后,适当放宽了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不再将公司债券的发行限定在股份有限公司或国有有限责任公司中,尽管仍对公开发行证券公司的净资产、可分配利润、累计债券总额等作出具体规定,但这些新法的出台,无疑对债券的发行增加有着积极的影响,在2007年仅新推出的品种公司债券就发行112亿元;对于股市,由于2006年工行和中行上市,导致企业融资明显增多,2006年5月份起,恢复a股发行后,企业在股票市场融资步伐明显加快,a股和h股筹资占同比明显多增较多。

为体现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偏好的长期趋势,下面应用三项移动平均对我国数据进行计算(为的是既能体现数据的真实性,又能得出比较客观的长期趋势),见表3

根据表2,在三项移动平均法下,由总额来看,贷款融资与债券融资是先降后升的趋势,而股票是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由于三者融资额的数据相差太大,做成图表表达不够理想,故以在三项移动平均法下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各自的年增长率,做成表3,再以表3为基础,做成图1,以此来判断融资的发展趋势。

由表1可以看出,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同,只是在前期,贷款融资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比债券融资的要大,但在后期,贷款融资上升的幅度大大低于债券融资。这说明,债券市场的融资能力有所增强。股票的增长速度几乎与前两者是相反的,在后期有几年,三者的增长线是一致的,都是上升的,股票融资的增长还超过前两者的增长,但最后一期,股票融资没有继续增长,而是下降。三者增长的变化,基本上和表2的分析结论一致。

(三)基于12年数据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问题分析总结

1.我国企业外部融资以贷款融资为主,占据绝对优势。由表2得出,1996-2007年这12年的数据显示,银行信贷所占的比重是87%,是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合计的6.7倍。

2.我国债券融资的规模一直很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条件、利率确定及投资方向都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一是明显向国有企业倾斜;二是对企业债的管理思路是,仅把企业债当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缺口,而非从企业融资和资本市场金融品种的角度来管理。

3.股权融资的比例随市场行情而波动。从不同年份对比来看,股市行情好的年份,比如2000年、2005年和2006年,股权融资的比例偏高,而在股市行情不好的年份,如2001年和2002年,股权融资的比例就偏低。这个结果也验证了市场机会假说,即企业总是偏向于选择在股市行情好的时候进行股权融资,因为这样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

4.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表现并不明显。由于缺少其他的股权再融资渠道,配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随着配股门槛的提高,2000年后我国上市公司纷纷选择增发股票这一新的融资渠道.针对增发过多、过滥的问题,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又提高了新股增发的条件,2002年和2003年申请增发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减少,已增发的上市公司数量减少且融资额也大为降低,上市公司“增发热”逐步降温。股权融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的结果。

5.融资方式随着政策环境变化而依次变化。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明显,随着企业、财政和金融制度的深入和资本市场的建立,融资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融资渠道不再以过去单一的政府财政或银行融资为主导,而是充满竞争的多种资金来源组成的集合体系,既可以通过银行间接融资,也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还可以发行债券融资。政策成了企业融资偏好形成和演进的深层次原因。

第9篇:金融债券论文范文

 

关键词:债券银行;开发性金融;国家信用证券化

 

截至2006年11月末.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债券发行突破3万亿元。毕业论文开发银行用8年时间突融债破券第发一个行1万亿元,用3年时间,登上2万亿元台阶,又用2年时间,突破3万亿元,其在筹资领域的成功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债券银行在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国家重点建设方面所发挥的得天强厚的优势。

一、“债券银行”的求素

1994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投融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产物诞生了。国家将开发银行设计为“债券银行”模式,反映出国家在经历了建国以来投融资领域从“财政拨款”到“拨改贷”的历史沿革后,在尝试一种新的效率更高、资源配置更合理的融资模式

受当时经济环境与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硕士论文 为保证开发银行起步运行,国务院决定由人民银行以行政派购方式为开发银行组织金融债券发行。派购发行保证了开发银行信贷资金需要,支持了开发银行的发展,也为开发银行日后的市场化筹资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行政派购发愤的弊端逐步显现。此外,从外部环境看,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需要依托高效、规模较大的债券市场;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后,也需要一个新的投资场所,开发银行抓住历史契机,在人民银行的积极支持下,于1998年9月在银行间市场率先开始了市场化发行会融债券的尝试

二债券银行”的启示:国家伯用证券化的转化

开发银行金融债券被视为准国债,尽管在管理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与国债共同担负着为国家筹集大额、长期建设资金的职能。

开发银行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1998年前的政策性金融和之后的开发性会融。拐点始于1998年开发银行的自身改革,而指导这一改革的理论正是开发性金融。开发银行开始在政府主导下,研究制度建设的规律,与政府一道承担起制度建设的义务,在主动建设市场、培育市场中,探索解决中国“两基一支”长期融资的困境,这正是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胸,开发银行依托而不是依靠国家信用,注重以市场行为和一流经营业绩努力推进市场建设,从而实现国家信用证券化的目标。

一是与政府共同建设市场。在开发性金融的指导下,医学论文 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实现了市场化发行债券,推出了大量债券创新品种,这对于推动和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及活跃债券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同时表明,在市场建设中,不能被动等待,而应主动承担引导与建设义务,尤其是存一个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这种主动引导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在创新中谋求双赢。开发银行的创新理念更多强调双赢,与政府监管部门双赢,与投资人双赢。基于此,当市场发育不足时,开发银行积极参与培育市场。在央行票据发行前,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长期拥有近半的债券市场份额。开发银行债券曾一度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由于“适销对路”在市场拥有比较活跃的流动性,深受投资人欢迎。当2003年市场出现波动时,开发银行主动维护市场大局,坚持按预定计划发行金融债券,并通过创新充分保护投资人利益,实现了发行人、投资人与临管部门的多方共赢。

三是在共同建设市场中实现开发性金融目标。十二年来,开发银行在主动建设市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经营目标。“三峡工程”是开发银行融资的成功案例之一,其特点是贷款需求量大、期限长、技术难度高、公益性功能明显,在工程初期一期融资方案遇到极大困境时,开发银行给予了鼎立支持。度过了一期融资的艰难,商业银行纷纷开始进入。在三峡工程发行企业债券时,主承销商也成为竞争热点。在三峡案例中,开发性金融的融资导向作用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三债券银行的成功

(一) 人民币债券发行日趋成熟

开发银行在中国债券市场取得“旗舰”地位,首先来自于在人民币债券发行领域的日趋成熟。1998年9月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国债券市场迈出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脚印,从率先在银行间市场实现市场开发行,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助推,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标准系列债券发行,建立中国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为市场基础建设提供重要定价参照基准;从创新发行具有历史功勋意义的浮动利率债券,解决中长期融资工具困境,到创新具有期权性质的选择权债券,不仅为市场提供了避险工具,也为开发银行在次级债券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开发银行每一次创新对市场都具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外汇筹资能力迅速增强

近年来,为充分利用国内外汇资金,减少从境外筹集外资,减轻国家外债负担和企业债务成本,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置换高成本外债,控制外债风险。同时鼓励发行境内外币债券,用于外债结构调整。开发银行于2003年9月成功发行首只境内美元债券,开创了境内外币债券市场。目前,开发银行共发行了7期境内债券,外币债券的余额为37.3亿美元。

境内外币债券的成功发行,还拓宽了开发银行的外汇资金来源渠道,职称论文 增加了国内市场的美元投资工具,对有效利用国内外汇资金、抑制结汇需求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开展人民币掉期业务,开创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

2005年10月,与光大银行完成了我国第一笔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实现了双赢目标。开发银行对冲了浮动利率贷款和固定利率发债之间的利率缺口,降低了融资成本;光大银行通过利率互换开拓了固定利率房贷业务。此次交易确立了开发银行在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开拓者、建设者、领先者的地位。2006年以来,开发银行相继向全球交易商推出了期限最长达10年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和人民币外汇掉期的双边报价,目前在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占据70%以上的份额,是最大的做市商;在人民币升掉期市场上担当主要做市商,以及国内唯一一家提供10年期报价的金融机构。

(四)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连通信贷与货币市场2005年12月,开发银行成功发行国内第一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abs产品的成功发行,既是开发性金融优良经营成果的社会共享,同时对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也具有重大意义。abs产品打通了信贷市场与货币市场,实现了两个市场的对接。它将原来基本无法流动的信贷资产转换成具有高度流动性、能够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标准化证券,这对于银行中长期信贷资产的风险转移,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以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可谓一举多赢。

(五)积极开展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不断提高信贷客户的直接融资能力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直接融资比例过小。工作总结 为培育、完善信贷客户的退出机制,开发银行于2000年获准进入企业债券承销市场,并且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企业债券、短券融资券和财务公司金融债承销资格的金融机构。开发银行债券承销业绩连年位居市场前列。通过证券市场的严格监管,帮助企业改善了治理结构,有效降低了开发银行的信贷风险;通过承销业务的积极创新,帮助客户拓宽融资渠道,将重点信贷大客户逐步培养成新型商业主体,为其连通资本市场、实现融资结构合理化搭建了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