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金融信用管理范文

金融信用管理全文(5篇)

金融信用管理

第1篇:金融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融资;信用风险管理

1当前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的供应链金融主要是由“三流四体”,即需要融资的中小型企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物流企业以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因而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参与主体与业务模式都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也给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立法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度。从目前来看,我国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法律法规还远远没有达到全覆盖的程度,虽然随着《物权法》、《担保法》(含担保法司法解释)、《合同法》、《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等相关法律的逐渐颁布,债权人的权利主张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定,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漏洞。[1]例如在电子票据方面,现行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中关于电票行为的各项规定仍比较模糊,部分行为甚至完全处于缺失状态,在面对电子信息安全问题时很容易产生各种法律风险,这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2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低

信息流作为整个供应链的基础,对于供应链内部各企业间的协调交互以及整个供应链整体的共同发展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在整个供应链内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供应链内部的合作管理才能够有效展开,并使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其对于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相关先进技术的依赖性一直是比较高的,例如在物流方面,银行就需要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来获取货物的性质、状态、编号代码等信息,并通过与商品交易情况的对比,以及对在押货物市场价格、销量、供求关系的智能监控来为具体的融资服务决策提供参考。[2]然而从实际上来看,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仍然比较低,不仅各信息系统尚未实现有效整合,银行业务也未能完全接通,这对于银行融资方案的制定以及成本资金的获取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1.3中介机构监管缺乏力度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虽然是以银行为核心,但其经营主体却是非常多样化的,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企业、移动运营商都能够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作为经营主体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制度等多方面创新虽然得到了很大的促进,但金融中介机构的监管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金融中介机构是资金盈余者与融资服务需求者之间的信用中介,能够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整合、资源高效配置以及交易费用节约,但由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的经营主体具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因而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开始不断地出现。而面对大量的金融中介机构,相应的监管工作往往会具有较大的难度,金融中介机构具体的功能作用自然也就很难得到保障,这样一来,中小型企业如果存在融资需求,那么就会陷入选择金融中介机构的困境,甚至会因金融中介结构资质不足而给融资双方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未来的有效发展策略

2.1完善立法工作

面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保理业务等多方面的法律风险与问题,未来我国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亟须对立法工作进行完善,对第三者对抗条件、债务人对抗条件等信息进行明确,同时将各项法规与机制全面联系起来,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全面、清晰的供应链金融法律体系。例如,在《物权法》方面,我国现行的《物权法》在动产抵押上存在分别抵押与浮动抵押两种形式,但浮动抵押权相对于分别抵押权却存在明显的劣势,这使得供应链中企业往往无法有效利用库存作为融资的抵押品,进而完成融资、获取资金。针对这一问题,未来立法工作就需要对动产抵押的两种形式进行重新衡量,提高浮动抵押权的地位,并对浮动抵押相关的公示制度与运行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

2.2建设信用体系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是对供应链整体的信用评估,因而相关信用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来看,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首先需要从企业信息这一方向上入手,一方面,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对企业结算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从而为银行的供应链评估工作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扶持民间征信机构,促进民间征信机构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从而保证供应链内部各企业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并进一步促进信用数据的完善。[3]其次,要对供应链的所有交易过程进行全方位管控,同时通过对大数据分析、供应链控制和资产抵押等多种方式的应用,实现对供应链的多维度分析,对供应链的信用情况进行准确把握。最后,则要注意对各个供应链的具体产业情况进行了解,并对供应链外数据以及非交易数据进行整合,降低对企业提供数据新的依赖性,保持自身在信用体系中的主动性。

2.3强化结算管理

在当前我国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由于相应的法律规范、管理制度均缺乏力度,因而债权结算阶段的不确定性是非常大的,这不仅会影响信用体系的建设,同时对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于结算管理的进一步强化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将合同管理重视起来,在融资初期通过交易双方的协商对付款期限等信息进行明确,并通过合同条款来强制双方遵守约定,降低债权结算与支付的不确定性。其次,可以围绕电子票据来对网络平台这一资金筹措渠道实现付款约束,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这一渠道来进行融资,从而将企业到期付款的商业习惯与信用度培养起来。最后,还要对交易中的优势方设定义务和禁止行为,并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从而为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2.4加强各类技术应用

在信息时代下,企业信息逐渐与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联系起来,这对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因而在未来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发展中,必须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充分重视起来,为银行的供应链评估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支持。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银行能够实现对供应链全过程交易信息的记录,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本身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因而交易信息是无法被篡改或删除的,而银行则可以直接根据交易信息来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这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办理效率有着很大的提升。[4]而通过对智能合约系统的利用,供应链中的交易各方可以将交易条件写入“智能合约”之中,而银行则可以写入自身的融资交易条件,一旦智能合约系统判断交易条件达成,就可以自动执行合约、完成交易,并执行融资发放、贷后管理、风险缓释等一系列的措施,这同样可以提高金融业务办理的效率。

3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

3.1建立信用评分制度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主要是针对需要融资的中小型企业,因而为保证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建立相应的信用评分制度,对中小型企业进行细化的信用评级,之后依据企业的信用评级来对其贷款申请进行层次化的处理。具体来看,银行需要对中小型企业的不良贷款率、预期损失、风险集中度等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并保证调查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建立相应的信用风险指标与风险集中度指标,之后根据指标与调查信息的对比来确定企业的信用评级,最后为不同信用评级的企业制定相应的融资服务标准。

3.2优化信贷业务流程

信用风险管理不仅在与企业信用评估,信贷业务的办理对于供应链金融融资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针对当前过于僵化的信贷业务办理流程,银行必须做出相应的优化。例如在营销方面,银行需要将信用评级制度与企业信息充分利用起来,根据信用评分对企业进行筛选,并将其中供应链运营与信用情况均较为良好的企业列为重点营销对象,主动为其提供融资服务。此外,银行还可以根据企业信息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融资方案。在贷后管理方面,则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实时提醒机制,密切关注企业贷后的经营状况,并借助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技术对企业信用风险展开分析,以便于及时采取软收回等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3.3调整信用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中小型企业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在客户群体的特征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自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贷款模式方面,由于部分中小型企业的素质、规模以及信用意识已经比较高,因而银行在进行贷款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贷款模式,例如对于供应链经营较好、信用度较高的企业,需要提高风险容忍度,放宽贷款额度与付款期限,而对于供应链信用度较低的企业,则可以采取分期贷款的方式来有效控制风险。

3.4重视贷款风险补偿

近年来,我国中小型企业虽然已经呈现出了迅速发展的趋势,但由于企业规模、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其信用风险必然是相对较高的,尤其是在中小型企业尚未完全发展起来的当前阶段,如果银行完全按照供应链信用风险来提供融资服务,那么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政府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建立中小型企业风险基金,为其提供贷款风险补偿,实现适度银行信用风险的分担,从而使其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更好地完成融资。

4结论

总之,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已经成为未来银行面对中小型企业融资业务的必然途径,虽然当前供应链金融在融资模式与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只要能够在立法工作、结算管理、信贷业务流程、贷款风险补偿等放面采取合适的策略,供应链金融就必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方志,苏国强,王晓彦.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及其风险管理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12):34-43.

[2]张金蕾.供应链金融背景下融资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7(8):176-177.

[3]田美玉,何文玉.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以汽车行业实证研究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6):154-160.

第2篇:金融信用管理范文

引言

供应链金融具有参与主体多、契约设计复杂、融资模式灵活等特征,因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多重风险。风险问题一直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中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风险。对于顺丰控股而言,其开展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有完全基于客户信用的“顺小贷”;基于客户经营条件的订单融资;基于客户应收账款的保理融资以及质押物品的仓储融资,每一个融资模式都存在信用风险。而供应链金融又是顺丰开辟的一个全新领域,在风险管理方面缺乏相关的经验。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对顺丰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展开研究,通过对顺丰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分析,为顺丰信用风险防控提供相应建议。

1.顺丰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存在问题

1.1顺丰仓储融资下的信用风险问题

仓储融资是顺丰依据客户信用等级将货品放置顺丰仓库中进行抵押,顺丰为其提供100万-3000万元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但在质押过程中客户为了获得贷款将货物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问题屡屡出现,从而导致错估质押物价值,给企业造成损失。并且顺丰合作企业类型繁多,货物种类各式各样,对于某些特定货物顺丰内部没有健全的仓储质押规定,货物鉴定大多由客户自身提供,而信用等级低的客户甚至会联合企业内部员工对质押物数量、品质伪造虚假单据。

1.2顺丰订单融资下的信用风险问题

顺丰订单融资相比仓储融资信用风险较小,其针对信用等级良好的融资客户出具的用户订单凭证,向客户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金额。订单融资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如表1所示:表1不同节点顺丰订单融资存在的信用风险

1.3顺丰保理融资下的信用风险问题

保理融资是客户将货品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顺丰,顺丰根据应收账款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同时也需要承担违约风险。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顺丰无法完全获取债务方的全部经营信息,且客户与债务方作为中小型企业,生产结构混乱、经营模式传统、风险管理不到位等不确定因素较多,难以预防的财务风险随之产生。顺丰在对客户固定资产、运营能力等资质方面的评估采用自动化在线审核,对于存在风险人工审核无法在第一时间辨别。

2.顺丰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防控提升

2.1强化内部控制提升员工职业素养

对于信用风险,顺丰首先应该针对本公司内部存在的管理漏洞及时审查,制定完善的质押物管理、订单审核,人员管理等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预防因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产生的风险损失。通过岗前员工培训、制定奖惩员工手册,加强员工道德素养,避免员工做出与外部人员联合伪造虚假单据的违法违规的事情。顺丰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严格的操作规则和监管流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因内部管理漏洞和不规范导致的信用风险。

2.2搭建客户信用数据平台加强信用监管

顺丰公司利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通过与银行、法院、征信机构合作搭建完善的客户信用数据平台。一方面将失约、提供虚假单据、伪造公司经营数据的客户纳入信用平台,让其意识到违约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不断更新平台客户信用数据,及时核查客户资信凭证,顺丰通过平台获取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资质信息,快速的查询企业的运营情况和信用状态,减少信息不对称、自动化审核无法辨别公司准确经营状况所带来的风险。

2.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完善贷后管理体系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就是风险,即使链条上一个微小的风险也可能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顺丰公司则可以依据收集到的风险预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接收到具有风险的信号后通过预警机制采取预防措施;当出现信用危机,贷款延迟回收等情况时顺丰可以利用贷后管理体系减少风险伤害程度。风险预警机制和贷后管理体系对顺丰贷前、贷后环节全面监管,进一步保障顺丰正常运营,降低信用风险。

3.总结

本文通过梳理顺丰供应链就金融模式下存在的客户伪造虚假单据、客户失约、客户经营水平不稳定等信用风险为顺丰提出强化内部控制提升员工职业素养、搭建客户信用数据平台加强信用监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完善贷后管理体系三个防控措施,希望为顺丰防范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提供一定理论帮助。

引用出处

[1]李政道,任晓聪.博弈论视角下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信用管理[J].企业经济,2016,35(11):183-187.

[2]杨筝,刘放,夏义星.我国物流企业信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月刊,2017(21):45-50.

[3]朱玥.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6):193-194.

第3篇:金融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金融经济管理;现状;应用;创新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创新,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推动了各个领域的高效发展。尤其是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既可以有效提高金融经济管理效率,又可以优化金融经济资源配置,是金融经济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信息化的应用和创新需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经济管理方案,进一步推动金融经济管理的发展。

二、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受到企业金融经济管理信息化设备以及技术的影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都比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促进作用,使得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实施受到很大影响[1]。首先,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各企业都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企业经济利益增长上,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到发展企业业务以及技术能力等方面,缺少对企业金融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导致企业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信息化建设水平比较低;其次,部分企业认为金融经济管理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缺少对相关管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企业金融经济管理人才十分短缺。并且个人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无法发挥出相应的工作效能,不利于企业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

2.信息化管理理念以及应用方式落后

一方面,金融经济管理作为传统的工作内容之一,经历了多年的工作发展以及理念创新等,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传统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根深蒂固[2]。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容易出现固守传统的现象,缺少对现有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的创新,导致企业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出现偏差,两者之间出现十分明显的不契合问题[3]。另一方面,受到金融经济管理理念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企业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时候,长期存在应用范围小、精细化不足以及应用程度低等问题,使得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处处受阻,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方法

1.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金融经济管理效率

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与创新,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为此,想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发展,企业首先需要从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信息化素养。首先,各企业需要定期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型的专业知识讲座或者业务培训。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学者,为企业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等,以此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金融经济管理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4]。其次,企业要为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提供足够多的业务交流机会。例如,定期举办行业交流会或者经验探讨会等,让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和其它企业工作人员的交流,学习他人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认识到自身工作上的不足,积极改正,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金融经济管理水平。最后,企业需要为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机会。为其争取进入行业领先企业实习学习的机会,学习先进企业的金融经济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以此丰富自身的金融经济管理知识和专业素养,更好地为金融经济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

金融活动是企业正常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此,企业在开展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之前,要立足于企业发展现状,对企业自身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金融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第一,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尤其是金融类企业,在开展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对自身现有的金融经济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和划分。通过查阅大量的信息资料,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对现有的金融经济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此实现企业金融经济管理的高效发展和信息化发展[5]。第二,企业在正常经营的过程中,要不断汲取同行业的经验教训,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态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有针对性的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金融经济管理方案,将企业的金融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保障企业内部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和高效落实。总之,企业想要有效提高金融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就必须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地利用和发展企业固有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资源。从信息化的全面实施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和重新分配,以此实现企业资源的利益最大化,全面推动企业金融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的创新发展。

3.搭建信息化平台,全面落实金融经济管理工作

在金融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企业想要健康、稳定的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顺应金融经济的发展潮流,对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进行有效地调整和创新,以此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各类型金融业务的主要发展特点就是多元化,不仅金融业务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金融业务的开展方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为企业金融经济管理工作带去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6]。为此,各企业应该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以及设备的支撑下,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信息化平台搭建上,改变企业以往单一的金融经济业务服务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企业在建设金融经济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平台的功能多元化,使得信息化平台可以更加高效、高质的为企业提供服务,进一步提高企业金融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4.强化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

从现阶段各个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信息化的实践应用是企业正常运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为此,企业在开展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同时,要以企业发展为中心,不断强化信息化的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朝着高效率、高质量的企业金融经济管理方向发展,将企业自身的多元化发展可能性彻底的展现出来。企业在开展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要找准企业的发展定位,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且实时地转变固有的金融经济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的管理手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全面提高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综合效果,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进而为企业的高速发展保驾护航。需要注意的是,在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中时,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要避免工作形式化的问题,不能走过场、做面子工程。而是要充分的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切实有效地应用到金融经济管理当中,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高效性以及推动作用,将金融经济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进而全面带动企业的良好发展。四、结论综上所述,企业在落实和实施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时候,依然面临着诸如工作效率低、落实不到位、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企业需要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不断提高金融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养、优化资源配置、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效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长久、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夕雪.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0):235-236.

[2]黄甫英.浅谈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J].新商务周刊,2019,(15):142.

[3]钱俊峰.试析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J].新商务周刊,2018,(24):10.

[4]薛利民.探讨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1):232-233.

[5]李之光.浅谈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1(1):30-32.

第4篇:金融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创新

为了更好地提升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扩大世界影响力,有效地将金融经济与信息化技术充分融合发展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措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但可以为金融经济中的数据提供有效的管理,还可以创新解决当前金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效果

1.1强化管理力度

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来讲至关重要。首先,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的变化进行及时地了解,监控行业发展,掌握各种信息数据,分析市场变化对企业和金融经济的影响,对各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有效地预防,开发企业发展中重要、有利的资源,提升企业的良好发展,也促进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在金融经济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突发状况、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为企业及时地寻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并进行故障发生数据的分析和自我检测,为故障排除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问题,减少故障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其更大范围的扩张,对金融经济管理中开展有效地监管,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

1.2强化资源配置

在金融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有利地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为了保证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配置,成立不同的子公司,实行分散型的经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尤其是在使用信息化技术之后,对于子公司的经济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管理人员通过使用电子技术,掌握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时地将各种资源实现良好的配置,保证企业在运用的过程中状况良好,可以更好地保障企业效益。除此之外,在金融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使各个子公司与企业总部保持更好地联系,对于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还可以最佳的状态保证每个子公司的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1.3强化市场竞争

在金融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国际上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使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为紧密,随着西方经济管理机构的不断涌入,我国金融经济管理机构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的竞争和压力,为了更好地提升管理水平,在竞争中占据优良的地位,金融经济管理机构不断地利用各种新进的技术提升各自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不管是在人才的竞争管理中还是技术的提升中,都充分使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强化了自身的竞争实力。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快速地实现各种金融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及时地进行分析,制定良好的金融管理方案,开展各种金融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有效地提升金融经济管理的水平,也更好地保证了金融企业的利益。

2金融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的问题

2.1理念落后,限制了管理水平

在当前的金融经济管理中,存在着部分管理工作理念落后的现象,影响了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管理理念的落后,主要是由于进行金融经济管理的管理者过分地注重眼前利益,而不注重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考虑,长远规划。在整体社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依守传统,不能进行紧跟时代的创新发展,任何行业都是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的。在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更要紧跟时展,从思想上进行创新意识,保持与经济发展相适宜的管理理念,开展各种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金融经济管理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由于管理理念的落后、严管的短浅,部分的管理者不重视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和发展,过分地重视传统的管理手段,导致信息化技术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2人才缺乏,限制了管理水平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人员,才能保障信息化技术在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结合运用过程中,在金融经济管理专业的信息化振业人才非常匮乏,在大多数金融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着兼职人员代替工作的现象和一人担任多个岗位的现象,虽然这种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人的成本投入,但是也严重影响着专业信息化金融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管理专业,并提供专业的教学和社会实践,提升在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中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保障。但是,在当前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技术人才的短缺,严重影响了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质量和效果,限制了整体金融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2.3平台落后,限制了管理水平

在当前的金融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影响不断深入,在金融经济的行业发展中,需要的各种服务更多,要求也相应的更高。在进行金融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系统管理,开展对客户各种需求的数据统计、搜集整理工作,然后进行定制化的服务,满足用户要求的过程中,使金融经济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但是在当前的工作中,还不能对信息化的技术运用建立一个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平台,各种相关金融经济管理的数据资料不能实现有效地衔接和统一,计算机数据系统之间也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不能很好地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效果,不仅严重影响了对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经济管理水平的更好发展。

3创新金融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的措施

3.1优化配置,提升管理水平

创新金融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可以对资源进行更好的优化配置,提升管理水平。首先,针对当前金融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的现状,要在创新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社会上的各种相关政策进行详细地解读,时刻地灌注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对经济的影响,结合使用信息化的自动分析作用,实现对金融经济管理的合理资源配置,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不仅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练习,更使企业内部的员工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各个岗位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进步发展。其次,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将企业内部的资源与社会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地融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取长补短,进行转化。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与管理理念相符合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管理工作更有效的开展。最后,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各种资源的优势,进行数据的综合分析,为决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保证管理水平的提升。

3.2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管理队伍

在进行创新金融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技术运用过程中,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对专业金融知识和专业的信息化技术知识进行有效地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具备基本的金融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信息化设备的操作技术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用强大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保证工作开展的效率,减少出现失误。其次,在进行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信息化技术进行相关的专业实践操作,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是符合应用的信息化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进行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提升相关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能力提升,保证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技术操作。再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高校的教育作用,要有效地将金融经济管理专业和信息化专业进行充分的容和教学,提升金融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促进金融经济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最后,相关的金融企业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进行充分的人才保证,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岗位分工,确保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技术运用,提升整体队伍的信息化水平。

3.3建设先进平台,提高管理效果

在创新金融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针对信息化平台建设不统一、不完善的现状,可以进行专业平台的开发建设。在进行企业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技术发展优势,结合不同的金融经济管理信息数据,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分析各个平台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更好地创新改良,加大各个平台之间的有效联系,深入地开发相关平台的服务机制,强化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归纳作用,进行分析,保证企业的员工在平台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各种定制化的服务,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保证数据平台建设的后期维护和不断的技术更新,使平台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供各种基础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金融经济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术,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与突破。通过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金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京伟.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思考[J].中国商论,2020(01).

[2]张玉凤.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32).

[3]孙建枫.金融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及创新浅谈[J].时代金融,2019(09).

[4]吴晓阳,任晓雪.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建议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02).

[5]徐天云.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认识[J].纳税,2018,12(35).

第5篇:金融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创新

为了更好地提升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扩大世界影响力,有效地将金融经济与信息化技术充分融合发展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措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但可以为金融经济中的数据提供有效的管理,还可以创新解决当前金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效果

1.1强化管理力度

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来讲至关重要。首先,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的变化进行及时地了解,监控行业发展,掌握各种信息数据,分析市场变化对企业和金融经济的影响,对各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有效地预防,开发企业发展中重要、有利的资源,提升企业的良好发展,也促进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在金融经济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突发状况、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为企业及时地寻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并进行故障发生数据的分析和自我检测,为故障排除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问题,减少故障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其更大范围的扩张,对金融经济管理中开展有效地监管,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

1.2强化资源配置

在金融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有利地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为了保证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配置,成立不同的子公司,实行分散型的经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尤其是在使用信息化技术之后,对于子公司的经济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管理人员通过使用电子技术,掌握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时地将各种资源实现良好的配置,保证企业在运用的过程中状况良好,可以更好地保障企业效益。除此之外,在金融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使各个子公司与企业总部保持更好地联系,对于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还可以最佳的状态保证每个子公司的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1.3强化市场竞争

在金融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国际上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使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更为紧密,随着西方经济管理机构的不断涌入,我国金融经济管理机构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的竞争和压力,为了更好地提升管理水平,在竞争中占据优良的地位,金融经济管理机构不断地利用各种新进的技术提升各自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不管是在人才的竞争管理中还是技术的提升中,都充分使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强化了自身的竞争实力。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快速地实现各种金融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及时地进行分析,制定良好的金融管理方案,开展各种金融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有效地提升金融经济管理的水平,也更好地保证了金融企业的利益。

2金融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的问题

2.1理念落后,限制了管理水平

在当前的金融经济管理中,存在着部分管理工作理念落后的现象,影响了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管理理念的落后,主要是由于进行金融经济管理的管理者过分地注重眼前利益,而不注重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考虑,长远规划。在整体社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依守传统,不能进行紧跟时代的创新发展,任何行业都是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的。在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更要紧跟时展,从思想上进行创新意识,保持与经济发展相适宜的管理理念,开展各种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金融经济管理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由于管理理念的落后、严管的短浅,部分的管理者不重视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和发展,过分地重视传统的管理手段,导致信息化技术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2人才缺乏,限制了管理水平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人员,才能保障信息化技术在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结合运用过程中,在金融经济管理专业的信息化振业人才非常匮乏,在大多数金融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着兼职人员代替工作的现象和一人担任多个岗位的现象,虽然这种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人的成本投入,但是也严重影响着专业信息化金融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管理专业,并提供专业的教学和社会实践,提升在金融经济管理工作中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保障。但是,在当前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技术人才的短缺,严重影响了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质量和效果,限制了整体金融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2.3平台落后,限制了管理水平

在当前的金融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影响不断深入,在金融经济的行业发展中,需要的各种服务更多,要求也相应的更高。在进行金融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系统管理,开展对客户各种需求的数据统计、搜集整理工作,然后进行定制化的服务,满足用户要求的过程中,使金融经济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但是在当前的工作中,还不能对信息化的技术运用建立一个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平台,各种相关金融经济管理的数据资料不能实现有效地衔接和统一,计算机数据系统之间也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不能很好地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效果,不仅严重影响了对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经济管理水平的更好发展。

3创新金融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的措施

3.1优化配置,提升管理水平

创新金融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可以对资源进行更好的优化配置,提升管理水平。首先,针对当前金融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的现状,要在创新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社会上的各种相关政策进行详细地解读,时刻地灌注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对经济的影响,结合使用信息化的自动分析作用,实现对金融经济管理的合理资源配置,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不仅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练习,更使企业内部的员工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各个岗位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提升整体管理水平的进步发展。其次,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将企业内部的资源与社会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地融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取长补短,进行转化。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与管理理念相符合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管理工作更有效的开展。最后,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各种资源的优势,进行数据的综合分析,为决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保证管理水平的提升。

3.2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管理队伍

在进行创新金融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技术运用过程中,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对专业金融知识和专业的信息化技术知识进行有效地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具备基本的金融经济管理理论知识、信息化设备的操作技术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用强大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保证工作开展的效率,减少出现失误。其次,在进行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信息化技术进行相关的专业实践操作,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是符合应用的信息化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进行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提升相关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能力提升,保证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技术操作。再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高校的教育作用,要有效地将金融经济管理专业和信息化专业进行充分的容和教学,提升金融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促进金融经济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最后,相关的金融企业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进行充分的人才保证,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岗位分工,确保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技术运用,提升整体队伍的信息化水平。

3.3建设先进平台,提高管理效果

在创新金融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针对信息化平台建设不统一、不完善的现状,可以进行专业平台的开发建设。在进行企业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技术发展优势,结合不同的金融经济管理信息数据,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分析各个平台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更好地创新改良,加大各个平台之间的有效联系,深入地开发相关平台的服务机制,强化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归纳作用,进行分析,保证企业的员工在平台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各种定制化的服务,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保证数据平台建设的后期维护和不断的技术更新,使平台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供各种基础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金融经济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术,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与突破。通过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金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京伟.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思考[J].中国商论,2020(01).

[2]张玉凤.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32).

[3]孙建枫.金融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及创新浅谈[J].时代金融,2019(09).

[4]吴晓阳,任晓雪.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建议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02).

[5]徐天云.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认识[J].纳税,2018,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