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

教育与教学研究精选(九篇)

教育与教学研究

第1篇: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观念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随着理论研究和教育政策的推进,研究性学习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强调学习应带有研究的性质,怎样的学习才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这需要我们对研究活动的特点有所认识。有人对研究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归纳,认为研究意味着学习已有的知识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知识的意识与努力。研究的特点:第一,深刻性,就是以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材料为依据,对要研究的事物进行本质性的认识;第二,专题性,即对事物进行专题的析理;第三,主体性,研究的过程是主体主动对客体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者的主体性表现得比较鲜明;第四,广泛性,从研究的对象来说,它包括的范围比较广。

研究性学习基本含义大体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落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上。即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是指学生要像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那样来进行学习,其本质是对科学研究的模仿或模拟。

同时,研究性学习也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形成的一种现代教育观和学习观。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著名的发现学习理念,即不能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而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基本结构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点:研究性学习是主要从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学习生活。研究性学习在结果和过程两者之间更重视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以个人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依靠学习团体智慧、分工、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在学习与实践中持续产生学习动力。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模式核心就是要改变以往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因此,作为高校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选题、搜集资料、实施调查或操作实验、撰写研究报告等环节,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学是研究性的;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与学生对所选课题进行共同研讨,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参考性意见,所以,教师的教也是研究性的;学生学习的形式多以小组合作进行,经过组员的通力合作完成研究任务;学生通过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思考能力和创新力;研究性学习是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并重的学习活动,尤其强调研究过程,强调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发现科学真理的正确方法,这与现在学生只注意记忆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具有本质的区别。

根据布鲁纳对学习的分类,研究性学习属于他所说的发现学习的范畴,与接受学习相对应。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两者常常相辅相成、结伴而行。现代教育中之所以突出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废除接受性学习,而是因为我国的教育传统中接受性学习一直居于中心位置,而发现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边缘化。

二、研究性学习与大学创新教育

大学的精神内核是创新精神。大学鼓励、倡导人们探索未知世界,是一个思想开放的地方,是追求学问的热土,它为人们提供知识与思想,形成自由气氛,培育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从而改变世界,改造人类自身。大学作为文化传播与增殖的重要园地,通过教育培养千千万万继承科学文化知识的主体,并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形成绵延不断的文化流,促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繁荣与发展。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阐释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和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不创新,中国就没有出路;只有创新,才能超越历史,超越自我,才能赢得发展、赢得未来。同志还从教育角度阐述了创新这一时代精神,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培育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教育的特殊地位、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教育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创新以创新人才为主体,而创新人才必须依靠教育来培养;创新以创新精神为先导,而教育是创新精神的动力源;创新以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为基础,而教育是生产传播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的主要基础。总之,教育是创新的先导和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大学的创新教育必须依靠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成为决定经济发展、保持经济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因素。社会发展向高校提出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世界各国都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1998年美国博耶委员会在《重振本科教学: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的报告中提出了“基于研究的学习”。认为基于研究的学习是建立在发现而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在发现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学习过程。其他经济发达国家也都纷纷采用旨在提高大学生研究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也先后三次(1999,2005,2007)以文件的方式强调高校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成为全体大学生一种重要而普遍的有效学习方式,唯其如此,大学的创新教育才能卓有成效。

三、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是指导当代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素质教育的内容涵盖了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在素质教育中,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是重点,道德素质教育是方向,身体素质养成是前提,心理素质是动力。大学教育注重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是大学目的理想的新飞跃,是指导当代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优良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人类的学习是一个自我认知、管理和调节的过程,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交流、合作,完善自己、促进发展,完成知识的社会化建构。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很强的活动,也是合作性很强的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大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在生动活泼的自主活动中,自觉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巩固对道德规范及执行意义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品格、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其次,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许多问题、困难都是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解决,从中可以得到意志的训练。这些经验对学生的学习、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会大有益处。再次,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大学生选择的课题都是从社会、生活等方面入手,如国际形式、人类和平与战争、饥饿等宏观的问题,又如女童入学、心理健康等微观的问题。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大学生自觉地认识社会,认识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自己的责任。最后,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个体在长期的对科学真理探索、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深化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而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表现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崇尚创新,倡导并体现为有所进步、有所贡献的人生取向与精神追求。通过研究性学习,大学生探索科学真理,认识科学本质,逐渐形成求真、求实、求新的科学精神。

四、研究性学习是大学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之路

近些年来许多大学将塑造“大师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进行了很多努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面向大学的各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中出类拔萃者稀缺难觅。同时,大学生对当前的大学人才培养现状的评价满意度偏低。据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北京、武汉15所大学近28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人才培养现状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评价为“一般”的占49%,居首位;“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21.3%和7.7%;而“满意”和“较满意”合计仅为22%。约50%的被调查者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效果持不置可否的态度,近1/3的学生提出了批评,只有两成学生予以肯定。

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未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与大学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目前的培养方式可以称为“外塑式”的培养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强调外在因素(如教师、教材、教育环境)对人才的塑造,因而重教不重学,学生在教育中仅仅被当作教育塑造的对象,把培养学生的过程等同于制作雕塑的过程。但实际上这两个过程存在巨大差异,其中一个最大的差异是用做雕塑的原材料是没有自主性的,雕塑家的意志可以完全地在原材料上得到实现。但是学生却是具有自主性的,外在的塑造仅仅是学生成才的一个条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外塑的结果。传统教学的塑造性与雕琢性使学生成了目的与手段的客体,人为地过分雕琢使学生处于一种畸形发展的状态。因此,有人提出“大学教育的生产与自我生产”的观点,认为大学教育的“自我生产”,是学生基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在一定教育“生产”基础之上,自行采取某种或几种相关的形式及方法,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及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的其他相关信息,进行自主消化、吸收、积淀和内化并通过实践进行演练、验证的过程,其特点是学生基于自身原因或环境原因,自觉加工知识和进行自我塑造。

对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理念的导入,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建构。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这种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自我塑造的过程或自我生产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才能实现学生的心理发展、能力发展和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只有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才能摆脱“被塑造”、“被生产”、为考试而学的被动局面。正基于此,大学人才培养必须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观,积极引入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实现自我塑造,使大学教育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人才,从而实现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升.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2、徐学福.“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3、蔡文书,王希辰.研究性学习与理想和现实的大学教育[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3).

4、.论科学技术[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6-16.

6、刘振天.志当存高远――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大学理想的新探索[N].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2).

7、卫平.大学教育的“生产”与“自我生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

第2篇: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 教育叙事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 方法

一、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形式,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率先兴起,20世纪90年代末,丁刚教授将其引入中国,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中小学兴起。教育叙事研究以后现论、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现象学和解释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强调研究者“面向事实本身”,关注处于真实教育情境中的个人,试图描述和解释教师的生活故事,揭示事实背后的意义。教育叙事研究作为教育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质性研究形式,发挥自己的特长。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对有意义的教育事件进行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日常事件、行为、生活背后的意义,从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丰富教育理论;从狭义上讲,专指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教师对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中的事件、个人经验、个人传记进行叙述,以此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改进自己的行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将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引入学前教育研究中,主要特点如下。

(一)教育叙事研究资料来源的多样性。

教育叙事研究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这从资料收集的来源上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在收集资料时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捕捉研究对象的深层信息。日常中平淡的教育故事也许就隐藏着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和教师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周围环境、气氛、教师的行为动作也许就隐藏着个人的某种价值观念和理论修养水平,这都需要研究者仔细观察。另外,教师的“教育日志”、自传或传记、各种活动的图片、相关的学生的作品和日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也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内容的情景性。

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总是在特定的背景或情景下发生,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是对教育活动进行简单地描述与记录,而是将研究对象的行为与教育场景、背景相联系,对情景做细致描述,分析和把握处于情景中的个体是如何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事件的,并剖析事实背后所含的意义,将其融于事实讲述之中,只有经过这样的深度描述,才能引起叙述者和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帮助教师、学生、研究者有所发展和提升,促进彼此间的互动。

(三)教育叙事研究所述内容对人的关注。

多数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对象常常是单一的个体,每个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所以研究者对个体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个人生活经历、所思所想十分关注,通过搜集教育、叙述、重构个体在教育生活中的故事,达到对个体行为和经验的理解。此外,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时,不仅对事件本身、事件背景做各种记录和描述,同时还对研究者自身的信息做描述。因为研究者所叙之事处处渗透着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是生命中一种独特的亲身经历、体验和感受,有着不可重复性。教育叙事研究所述内容体现了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

(四)教育叙事研究强调民主平等。

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一线教师(或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作为叙事研究的主体,目前的很多中小学教师会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他们叙述的内容多是自己的课程、教学故事和自己对教育教学事件的理解。另一类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作为叙事研究的主体,他们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或访谈对象,对其所述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受“教师成为研究者”观点的影响,目前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更多地指向前者,认为教师身处教育情境中,不但容易观察和获取教育情境中的事件,而且在叙述过程中容易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其实我们更倡导理论者与研究者两者共同、平等地参与研究过程,两者之间互相学习、平等交流,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才能使教育叙事研究远离平庸。

二、教育叙事研究与学前教育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与学前教育研究有密切的关系,将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学前教育领域中的目的是揭示学前教育教育规律、充实学前教育知识和改善学前教育实践。①将叙事研究方法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使其成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一部分,是否具有适切性?其适切性表现如下。

(一)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彼此相互靠拢。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分工的影响,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少部分人从事的活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多数教育工作者不具备幼儿园教育工作经历、经验,不愿意深入到幼儿园实际中,由此导致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往往与教育实践场景脱离,对实际缺乏指导作用,成为学前教育研究中的一大弊病。幼儿园教师与专业研究者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现场,在现场中感受教育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而教育现场正是产生教育问题的地方。叙事研究通过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现场,把幼儿园作为研究基地开展研究,倾听一线教师叙述的产生于真实教育情境之中的故事,体会他们对学前教育最为深切的感受,教育工作者作为研究者,与幼儿园教师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建成,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学习。教育叙事研究作为沟通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丰富着学前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活动,促进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接轨。

(二)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科研兴校”、“教师即研究者”等理念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共识。目前,许多幼儿园已开展了许多研究课题,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开展科研,幼儿教师从事研究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方法,广大幼儿教师却不是十分清楚。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之所以鼓励幼儿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是因为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学前教育向前发展,如不及时解决,将使学前教育陷入难以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需求的困境。那么,什么样的研究才最适合幼儿教师呢?一些幼儿教师对科研抱有畏惧心理,认为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缺少可行的研究方法,而行动研究法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较合适的,行动研究中的教育叙事研究可称为“叙事的行动研究”,教师更容易掌握,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与教师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幼儿教师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需要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对日常教育生活进行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因为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描述和解释的方式本身具有很高价值,对故事的写作过程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索过程。当幼儿教师在对某一教育故事进行描述时,会舍去大量的无关信息,然后挑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准备关注和探究的教育问题,并把事件与背景和情境相联系,试图解释自己的认识。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教师对日常教育生活的观察能力提高了;有意识地、系统地探究反思能力形成了;倾诉、发泄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机会获得了;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儿童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让学前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本身。

教育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育必须回到一定的情境中,回归到具体的生活中,而不是被概括化、统一化。教育叙事研究倡导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个体生活史和生活实践的意义,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入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以教师的教育实践和经验为研究对象;要求教育叙事研究的另一主体,教师所陈述的故事不是其主观想象的,而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教育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完整的情节、与事件密切相关的人物、事件背后的意义都包含在教育叙述研究中,所以说教育叙事研究是最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给人一种亲近感。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无疑为学前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本身开辟了一条道路。对于倾听者和阅读者来说,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鲜活生动情节的具体描述,能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从多个侧面和纬度认识和了解学前教育实践,理解幼儿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儿童的自然成长发生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许多教育情景都是在没有刻意计划下发生的,掌握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可以让教师更加关注儿童的生活,在儿童生活的背景和环境中认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从而采取恰当的教育行动。

综上所述,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式,它真实性、行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被用到学前教育领域中,我们在强调它的同时,并非将它处于与其他研究范式对立的位置上,因为学前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需要运用不同研究范式,从多角度看待学前教育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深入认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论,了解它们的优势与局限,结合具体研究问题,科学地运用各种方法。

注释:

①徐琳.“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概念的静态语义分析及其动态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1,(1):49.

参考文献:

第3篇: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是一种观测性指标,它在教育理论研究中起着为理论提供事实支持,进而

增强理论可信性或可接受性的重要作用。教育指标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问题需要从指标在教育研究中的作

用、应用形式、应用设计等方面来把握。

关键词: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指标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

作为汇集教育数据、监测教育发展和支持教育决策

的教育指标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几

年来,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者也越来越多地借助教育

指标这种“研究工具”分析教育问题,评鉴教育发

展水平,引导教育发展方向,提供教育发展策略。

同时,随着教育指标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

泛,有关教育指标及其应用问题的研究也引起学界

的重视,“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但从目前已发

表的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有关教育指标研究几

乎都集中在如何在教育评价、教育管理领域应用和

构建指标的问题,而对教育指标在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实验)中的应用研究却鲜有所见。为此,我国

有学者提出要“增强教育研究中使用教育指标的自

觉性”。

对教育问题进行科学研究须遵循科学的范式。

“科学被描述为逻辑(理论)-实证(观察)的。”在

这个结构中,对研究对象主观的理论构想到客观的

事实确证,在逻辑上必须借助一个“认识中介”才

能达成,而这个认识中介就是“指标(indicator)”,它

在科学理论研究中起着一种为理论提供事实支持,

进而增强理论可信性或可接受性的重要作用。因此

有必要对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指标问题进行探讨。

目前从已发表或出版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

育实验学”等一类教育科学研究文献中还缺乏教

育指标及其应用问题的研究。本文拟从方法论角度

对教育科学研究中教育指标的作用、形式、设计等

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同仁关注。

一、指标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笔者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解是,用科学的方

法认识教育规律。社会研究专家袁方教授指出,“科

学方法的核心是科学程序”,因此有关教育指标在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或必要性问题需要在认识

教育现象的研究过程中来把握。

对于其研究过程,我们无须穷尽所有的科学研

究文献,只须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文献中抽取若

干有关研究过程的描述进行比对,在比对中撇开具

体的研究内容,只在方法论层面上考察其“科学研

究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若以“假设、实验、

统计”㈣和“操作化”为主要方法,按照“逻辑-实

证”的范式可展开为五个步骤:1.理论思维:即针对

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提出理论概念和描述理论概

念间关系的理论假设。2.理论概念操作化:即把

理论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为可以进行观察和测量的

指标。3.观测记录:即对指标所指示的现象进行观

测和记录,获得支持理论概念/假设的事实信息。4.

加工整理:即对指标观测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和加

工,形成描述理论假设的统计分布和统计量数(统

计指标)如平均量数、相对量数、相关系数、位置量

数、差异量数等。5.分析判断:即对加工整理结果进

行分析判断、检验解释,形成理论是否具有实在性、

有效性的结论。

这个过程研究的起点是假设(hypothesis),它一

般来自对某一理论的演绎推理。例如,教育学认为

“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推演出两

个假设:“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则人的发展程度越

高”;“人所受教育的方式不同,人的行为方式或身

心素质就会有所不同”。再如教育学认为,“在遗传、

环境、教育三个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

用”,由此可导出假设:“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偏相关

高于遗传或环境与人的发展的偏相关”。研究假设

有两个基本性质,一是推测性,即假设对概念间关

系的描述是一种思维中的想象,是对所研究问题的

答案的主观推测,其正确性有待研究结果检验确

证;二是抽象性,即假设对事物间关系的描述,是用

抽象概念表述的,其实在性需要具体事实资料加以

充实。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求教育事物的客观

规律。“规律即关系”,显然,它与假设所表述的概念

间的推测性主观关系是不同质的,因此客观规律是

不能直接被假设的概念关系所直观,从而说假设就

是客观规律。那么如何在认识上得出主观假设与客

观规律相符合或不相符的结论?或如康德所说主观

符合客观“何以可能”?显然,这需要一个“认识中

介”,这个中介应具有将概念的主观性与事实的客

观性结合在一起的统一性,使主观的假设用客观事

实进行实证成为可能。从上述科学研究过程中可以

看出,这个认识中介就是研究过程第二阶段(概念

操作化)分析生成的观测指标。所以指标在教育科

学研究中扮演着连接理论到实证的关键角色,对提

高教育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至关重要。

关于教育指标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根据其

“直观性、可测性等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教育研究的客观性。指标是用看得见、听

得到、摸得着的具体现象、事件或方法表示概念(变

量)的,这就使得研究假设包含的概念成为可直接

感知、操作的东西,因而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客

观性。第二,使教育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在实际的

教育研究工作中,由于不同研究者对同一概念的理

解不同,常常造成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产生不同的结

果,使得研究结果之间无法进行比较。但对概念用

指标明确加以指示,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问题的研

究(可能选用不同的研究对象)结果就可以进行比

较、分析了。第三,保证研究过程的可重复性。对一

项研究假设包含的概念用指标给予明示,也就提供

了重复本研究的确切信息,从而有助于其他研究者

评价本研究,乃至重复本研究以检验研究结果的可

靠性。第四,确保教育研究结果的实在性。在实际的

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的结果通常要用反映研究对

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量数来表示,使之在总体上

证明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或普遍适用性。由于统计量

数在没有实际事物的情况下也可由没有实际意义

的抽象数字计算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统计量数只

是一种没有实际内容的空洞形式。但如果统计量数

是由对指标指示的具体教育事物通过大量观察的

信息汇集而成,这样统计量数就是有实际内容的研

究结果了,因而指标有助于保证教育研究结果的实

在性。

二、教育指标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形式

关于教育指标,即以教育为内容的指标。从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历年出版的《教育概

览》和我国教育年鉴的教育指标来看,这种指

标在形式上主要是一种统计性教育指标,即一种

“旨在客观的显示教育实态及其水准的统计值”,

“系衡量教育系统状况或表现的一种统计量数”。

如学校数、在校学生数、教师数、经费数、识字率、适

龄人口大学生的比例、小中大学综合入学率、生师

比、学科测验成绩等。这种形式的教育指标是一种

对教育现象的特征,“通过大量观察”,对观察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后生成的反映教育现象总体数

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因此,统计形式的教育指标

在教育研究活动中所反映的是一种研究成果,而非

研究过程;是一种为指标使用者(如决策者、管理者

等)考虑教育问题提供指示的工具,而非研究过程

中搜集信息的工具。那么,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所用

的教育指标是一种什么形式的教育指标?从上述教

育研究过程看,它主要是一种在研究过程中用来搜

集事实信息,为证实或证伪研究假设提供事实支持

的观测性指标。在笔者看来这种形式的指标是一种

更为切合“指标”本性的教育指标。

指标一词是外来语,源于拉丁语中的index,在

现代汉语中它的基本含义主要来自英语中的

indicative(指示的、表示的),indicator(指示物、指示

者)等词语。汉语中“指标”是由“指”和“标”组合而

成的复合词,分而解之,“指”即指示、表示,含有指

出来、示之以眼前的意思。“标”与“本”相对,本意为

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外在的、现象的,含有

本质的外显标志之义。两字合为指标一词,因词释

义,可理解为指示内在特征的外显标志(表现)。

指标作为概念术语,属于科学研究方法领域里

的一个范畴。在以实验和调查为主要方法的教育学

研究中,一般是指为了验证某一教育学的理论假

设,用来搜集经验事实的工具,是一种能够与一定

的研究课题及假设中的概念内涵的某一方面对应

起来,可被研究者的感官所观测到的现象标志,属

于经验层次的现象,其形态包括任何一种能够说明

研究对象特征的东西:事件、事实、实物、操作方法、

行为、语言、文字、数字等,只要能够指示和说明对

象的某一特征或概念,它就成为一个观测指标。如

可用迅速辩认各类图形作为“智力”高低的一个指

标,用耐心回答行人问路作为“同情心”的一个指

标,用成人有目的地引导儿童进行或终止某些言行

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指标。正如《世界指标大纲》

一书作者所说:“是可以被观察到的一切。”指标作

为一种可被人的感官确认的经验层次现象,通过它

可以推知某些特定的事实,并从中得出特定的结

论,例如,对教学法的研究:学生的测验得分这一现

象标志常用来指示(反映)某种教育方法对学生学

习有无促进作用,或学生对某种教育方法是否做出

积极、有效的反应。再如,可用学生到校率、迟到早

退次数、旷课数和时数、守时程度、上课持续专注教

学内容的时间、积极提出和回答问题、作业干净整

洁的程度等作为学习态度的现象标志,指示和判断

学生的学习态度状况。指标正通过其现象标志指示

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特征,因此指标是我们认识教

育现象的基本依据。

教育学研究同任何一种科学研究一样,一般是

先确定观测对象的性质,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描

述,进而形成反映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概念,然后

通过考察认识对象的数量特征和关系来把握认识

对象的性质,揭示认识对象固有的规律性。因此,教

育科研中的观测指标既可以从质的角度来表述,也

可以从量的角度来表述。例如从质的方面表述是某

一教育方式对某种行为变化“有作用与无作用”,

“有效与无效”,“消极还是积极影响”,从量的方面

表述则是作用程度、有效程度、积极程度等。因此,

指标可分为定性观察的和定量观察的两大类。前者

着重指示研究对象在指标上所显示的属性或质性

特征,后者着重指示观测对象在指标上所显示的数

量变化或数量特征。从指标的定性观察中可以获得

反映研究对象出现或不出现某一属性的频数或比

率方面的资料,如统计具有或无某一特征的个体数

可以使我们获得具有该特征的个体有多少个,占总

观测对象个体数的比例是多少,从而使我们对某一

特征是不是所考察对象的普遍属性作出判断。如我

们可用“愿意承担成年人所承担的工作”这一现象

标志作为成人感的指标来观察初中生总体,根据一

个个初中生在这一指标上的回答比率确定“成人

感”是不是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普遍特征之一。

由定性指标获得的资料是用计数而不是用测量方

法,因此也叫计数资料。以这种资料为基础可以进

行属性统计,计算各种比率,进行x2检验,探讨属

性间的关系,揭示研究对象变化的规律。与指标的

定性观察不同,从指标的定量观测中可以获得反映

研究对象某种数量特征或对某一属性拥有程度的

数量资料。例如,用学生的测验得分作为指示学生

对知识拥有程度的指标可以使我们获得学生掌握

某一学科知识的状况,从中作出更精确更有把握的

结论来。由于用这种指标测量所获资料比较精确,

即多次重复实验测量所得结果变异(s2)较小,所以

实验观察次数或个体数(样本容量)可以较少,因此

指标设计应尽量选用可获得计量资料的量表现指

标,计量指标是计量统计借以发挥作用的工具,其

统计结果常用均数表示,常用z检验法、t检验法和

方差分析法进行假设检验。

不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教育指标都具

有四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可观测性,即它们都可以

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测量,二是具体性,即它们都是

反映一定具体学科(如教育学)范畴的,三是中介

性,即它们作为定性认识定量化的工具,起一种将

定性认识与定量认识、理论认识与经验数据之间连

接起来的桥梁作用,是所研究的教育现象得以转化

为数学方法、统计方法能够接受的一种认识形式,

四是客观实在性,即指标所指示或反映的是实际存

在和发生的客观事实。

三、观测性教育指标的分类和设计

在指标理论中,从不同的角度可对指标进行不

同的分类,了解这些分类对于在教育学研究中正确

地设计和应用观测指标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指标

自20世纪70年代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以前是社

会指标的一部分。社会指标主要有两种功能形式,

一种是用来“描述、解释、评价、监测和预测”社会

现象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统计指标;一种是用来观测

社会现象,对社会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的调查指标。

而教育观测指标相当于社会研究中的调查指标。因

此我们可借鉴社会研究中社会指标的分类框架,同

时考虑教育研究的特点对教育观测指标从不同角

度进行一些分类。在笔者看来下列指标是一些对指

标运用有重要意义的分类。(一)按教育研究的内容

可把教育指标分为三类:1.状态指标,有表示教师或

学生个体状态特征的指标,如年龄、教龄、性别、能

力、知识、经验、学历等;表示教育机构状态特征的

指标,如教学组织结构、师生规模、教育效率、课程

设置、教育方式、教育过程、教育秩序等;表示教育

结果的状态特征指标,如学生身心素质和行为的改

变、教育质量等。2.意向指标,如教育态度、教育观

念、行为倾向等。3.行为指标,如学生学习、参加活

动、加入组织,教师备课、上课,学校组织活动、制定

计划、安排工作、检查评估等。(二)按指标表达方式

可分为:1.量表达指标,如学生记忆量、注意的广度、

智力测验的分数、答题的数量等等;2.质表达指标,

如品德的好坏、熟悉不熟悉、反对与赞成、肯定与否

定等等;3.时表达指标,如学生发展的时距,记忆保

持时间、注意的稳定性、教育时数、修业年限等等。

(三)按反映对象特性的方式可分为直接指标和间

接指标。前者如可用“尽可能多的说出一个物体的

用途”作为直接测定学生创造性的指标,后者如用

听课学生数、愿意接续学习课程后续内容的表态等

作为间接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四)按反映事

物的专一性可分为综合性指标和专一性指标。前者

如智商,后者如数字记忆。(五)按度量层次可分为:

1.定类指标,如性别;2.定序指标,如上课认真听讲

的程度;3.定距指标,如学生测验得分的标准分;4.

定比指标,如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等。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指标设计是制定研究方案

的关键,不能不予以考虑。关于指标设计问题,我国

学者袁方、郭志刚、何玉琨、李方等在他们各

自领域发表的著述中均有关于观测指标设计的研

究成果。结合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和需要,摘其要

者归纳如下:

确定和设计观测教育现象的指标主要有两种

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演绎

方法,由概念演绎出变量,然后以变量的各种表现

(取值)作为指标予以指示。这种方式在具体操作

上,实际就是给概念下操作性定义,以定义的内容

陈述作为观测指标。简捷的做法是:从概念的“内涵

分析入手,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把这一属性

的现象性外观表现确定为指标”。例如,给学生的

集体主义精神确定一条观测指标,可采用如是程

序:集体主义精神/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参加集体

活动次数(指标)。第二种方式是以经验分析为基

础,从丰富多样的教育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一些基本

的分类事项,由此建立指标,以指示教育现象。当

然,这只是从方法论角度称之为经验方式,因为它

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理论观念成份。例如,美国著

名教育心理学家瑟斯顿对智力进行研究时,从56

种不同的测验中,通过因素分析,先将智力定义为

语文理解、语词流畅性、数字运算、空间表象、机械

记忆、知觉速度、一般推理七种基本能力,然后对七

第4篇: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27-01

引言:中学数学的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逐步推进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锻炼缜密的逻辑思维,并为高等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进一步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学生综合数学问题处理素质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对中学数学的实际研究和探讨,通过逐步推进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回归数学学科的特点。

一、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促进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习惯是进行数学问题处理的一个基本逻辑形式,对进行问题的求解、讲解数学问题步骤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加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数学教学中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热情,刺激学生进行初中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中学数学学习中积极进行数学思维能力建设实践,在通过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建立数学思维习惯,加强实践结合数学理论知识,从而进一步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2、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促进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进行良好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中学数学教师在形成良好数学教学思维后,会对讲课的内容有更加清晰深刻的认知,并能在数学思维的转化下使教学内容更加简单易懂地传授给学生,能够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加强学生学习效率,保证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3、促进师生协同发展、互相进步

促进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教师形成良好、新型的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数学思维习惯,不仅对教师本身潜能的最大限度开发有着积极作用,同时能够在教师数学思维模式的带动下促进学生进行数学解题思维的形成,促进了师生协同发展、互相进步的良性循环局面,对于中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二、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措施

1、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是搞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实现讲授内容从追求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向实际应用型的转变,增强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教师应当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形式,以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积极讨论,自主研究科目,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转变教学指导思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针对教学内容采用实践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化,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小组式的合作教学方法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可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合作学习重点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将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便于理解。同时,能把数学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同时能够强化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交流思想,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

某初中深入进行的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该初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坚持贯彻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适当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该初中某班级的数学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以及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群体进行了分层,将基础较好的学生、基础中等的学生以及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针对式教学。然后改版机数学教师鼓励同学进行自由一对一帮扶,会在简单介绍数学教学内容后进行工作部署,鼓励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自主备课,让学生在进行相互合作探究后对数学教学文本进行充分的了解学习之后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授课。这样可以充分锻炼较优秀基础的同学的学习能力,同时加深该部分学生对数学课文文本内容的理解,并对知识的延伸拓展有更深入的研究,通过不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更加加强。除此之外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讨性课外数学交流活动,加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学生在进行交流活动时进行自主数学学习,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逐步建立起较坚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体系。通过将班级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进行有计划的合作交流式教学,使得该班级的数学成绩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进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日益增长。

三、结论

推进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有利于教学思维模式的形成,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以及学生的潜能。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能够切实提高师生双方的数学思维能力,并在掌握一定数学理论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运用实践,从而提高整体数学素质能力。本文通过对中学数学的实际研究和探讨,指出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难教的内容。从而推进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第5篇: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体育人性化;教学实践

1体育个性化教育背景分析

长时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过分注重强调生理学指标,如技术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使体育教育带有过多的强制性,教学过程也过于程式化,从而非主观性地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忽略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心理需要,因而降低了体育教育的强身效果,尤其是育心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个性化教育”概念被提出并陆续展开实施。虽然体育个性化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容易产生片面认识,教师只有充分理解个性化的概念及其特征,个性化教育才能顺利开展,从而探索出一些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

2体育个性化教育概念分析

体育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帮助其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使终身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体育个性化教育必须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承认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爱好、兴趣和需要,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心需求,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觉自发地找到能够“表现自我”的体育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显示“自我”的存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相同或相似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发形成学习团队,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并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习效果,摒弃单纯的考核式方法,最大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其发展个性和开发潜能。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展示、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1〕。

3体育个性化教育特征分析

3.1公平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化准则,它以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为指导思想,主动变换教育模式以适应学生个性,并促进其个性良性发展,培养出具有完善个性的社会人。传统教育模式在面对个性不一的学生时,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完全忽视了其差异性,因此,个性化教育更具公平性。

3.2主导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强调教师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引导性作用,教师应该对学生施加各种有利因素以促进其个性良性发展,这种主导性表现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就是: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体育活动设定一定的目标和内容框架,并提供各种评价方式。

3.3多样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不仅包容多种有益的教育方法,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方位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以适合个性不同的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内容涵盖: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块构建和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等。

3.4全面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强调各种要素和谐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体育个性化教育,让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和情感意志等多种素质全面发展。

3.5社会适应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要能够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个人发展的结果,人的个性化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过程。

3.6主体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强调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注意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主体性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学生可以自主开展活动,可以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可以进行带有自我教育性质的活动〔2〕。

4体育个性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4.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体育个性化教育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在课堂方面,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大纲,并以此为指导设计教学模块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教学的重要延伸〔3〕,或者说课堂体育教学的目的正是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外进行正确的锻炼。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功能,学院应定期举办各种竞技体育赛事,比如:“阳光体育运动”田径运动会、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等,并定期举办非竞技性的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展体育沙龙、体育评论、体育知识竞赛和趣味体育运功会等。此外,学院应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体育协会,如健美操协会、篮球协会等,并鼓励其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学院还要定期为学生开放体育场馆,供学生锻炼,并配备体育教师现场指导,鼓励教师根据专长开设各种体育专题讲座,举办各种体育项目培训班,宣传体育知识。

4.2积极谋划,全力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体育个性化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空间和时间供其自我发挥,为此,我院体育教研室精心筹划,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法,比如准备活动允许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练习,小组可以自选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多采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器材的潜力,一物多用等。需要指出的是:学生之间性格和能力存在差异,在课堂上表现及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个性化教学不能盲目地顺从学生,更不能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放任自流,否则,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比如:当学生稍微有点分心,我们会温和地纠正他,让他重回课堂中来,我们体育教研室规定对学生禁止使用斥责与惩罚的方式,因为这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效果将背道相驰。

此外,校园体育必须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我院积极推进体育场馆建设,为体育教学提供了舒适、安全、现代和充足的运动场馆和器械。

4.3注重因材施教

体育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它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其基础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需要从不同的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具体来说,课堂组织应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形式。下列三种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较为普遍:①兴趣分组。按照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学生组成不同的班组或组别,同一小组中,由于成员都是因为喜欢某一项运动而自愿参加的,所以学习会非常积极,也会全力配合教师的课堂组织与安排,教学任务易于完成,学生们也能够尽情地运动和享受,心情格外开朗。②性格分组。在进行技术学习和练习时,按照两种性格类型(内、外向型),结合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分组教学。该教学方法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做到了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教师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课程密度和运动负荷,避免伤害事故发生,让全体学生在心理、身体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③友伴型分组。在教学班内让学生自愿组合分组,教师注意宏观调整,保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样有利于组内的互帮互学以及组间的公平竞争。分组时,要设立组长、副组长,平时可以多发挥组长的组内和组际间的协调能力,让学生的管理能力也得到锻炼,甚至可以实行组长轮流制度。

对于兴趣分组的组织形式,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兴趣,我院体育教研室尝试引入了快乐体育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体验。比如在健美操教学中〔4〕,我们先给选择健美操专项的学生播放健美操录像,引导学生欣赏健美操的优美舞姿,并介绍其健身价值,增加其对健美操的兴趣,让学生在感官上接受健美操运动,课堂教学中,我们精心选择伴乐,在轻松的音乐氛围里,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健美操动作,更加深了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在快乐体育课堂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4.4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方式

体育个性化教育注重评价方式的全面性和系统性〔5〕,摒弃以几个竞技运动项目的成绩作为统一的评价指标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和定性评价,注重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结合,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而不是定论功能,把评价作为一种期待,尤其对学生暂时表现出的不尽人意之处,更要巧妙地运用综合评价方式以使学生体验到老师对他的期望,而不是失望,目的是使学生采取积极行动。

4.5注重教师的个性影响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教师良好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能够起到有益的示范作用〔6〕,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把个性化教育落实到行动上。为此,我院有计划地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并鼓励体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我院体育教研室十分注重将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同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相结合,要求教师充分挖掘体育教学的人文内涵,在进行技术、技能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身心、情感的协调发展,把体育教学从生理学层面提高到心理学和社会学层面,引导学生通过技术动作的学习转向更高层次的体育精神的领悟,启发学生领悟体育所蕴涵的人生哲学、人文学、美学等意义。比如健美操教学中,我们不仅讲授健美操动作,还尝试和学生共同研究其美学意义,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健美操的美学价值,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学生热爱生活,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4.6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师生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个性化教育要求切实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这就要求将被动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接受过程变为主动的、双向的、交流式的认识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包括人格和自尊心,做到在尊重个性中发现个性,在发挥个性中发展个性,在发展个性中完善个性。

4.7正确处理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在重视个性发展的同时,还要明确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培养的辩证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下列准则,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不能只肯定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否定了严格的课堂纪律,要认识到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不能不分场合地肯定学生个性的极度张扬;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而放弃对学生意志和信念的培养,比如,不能取消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队列队形与中长跑练习;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喜欢不喜欢和主动不主动来肯定或否定一堂课,应该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也就是说,在肯定学生评教结果积极意义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评教结果的局限性,不能单一地利用学生评教结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质量,要建立校督导室、教研室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三结合的评价原则。

参考文献

〔1〕岳书蕊.高校体育教学贯彻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必

要性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4):139-140.

〔2〕韩坤.优秀运动员个性化培养的特点及意义解析

〔J〕.辽宁体育科技,2011,33(3):118-120.

〔3〕王林.建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个性化教学范

式〔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95-97.

〔4〕李冰.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河南科技,2011(9):35-36.

〔5〕黄敏.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

展望〔J〕.体育学刊,2011,18(5):78-81.

第6篇: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常见问题

一、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在衔接上的常见问题

1.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差异过大

中学生呆在学校的时间比小学生长,这就意味着早上更早出门,晚上更晚回家,与爸妈呆的时间就短,有的孩子还不适应这种生活,刚入中学时难免会有想家的念头。中学在让孩子有归属感这方面却非常薄弱,只一味强调学习,既没有抚慰孩子的心灵,还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其次,小学生在午自习期间一般是休息时间,中学生在午自习期间多是被作业包围着,且下午课间休息时间只有5分钟,这就意味着中学生的活动时间较少。

2.学习负担差异严重

小学阶段,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童年,课程设置上主要以活动为主,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就轻。而中学则比较重视孩子的升学率,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大。为此,很多孩子在作文中写道:外面漆黑一片,万家灯火已熄灭,独我一人与灯火为伴!在这样的学习负担下,学生如何才能健康成长,学习成绩如何有效提升?

3.学习方法的差异

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听、说、读、写,孩子习惯于听从老师指挥。中学在抽象思维的引导和成绩的催促下,学校和老师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以期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4.部分教学内容的缺失

就语文而言,在新型教学的倡导下,为了避免知识的老旧,现在很多小学都忽视了拼音、笔顺笔画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基础部分完成得非常差,分不清声调、前后鼻音,不注重笔顺笔画。在这样的基础背景下,学生还要去补小学阶段的基础部分,无疑是给学生增加了学习量。

5.行为习惯重视程度之差

小学阶段,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注意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都会进行2—3周的入学教育。中学阶段,学校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行动,没有入学教育,只重视成绩,忽视了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以致孩子升入中学后突然失去了行为习惯的约束,易滋长恶习,阻碍孩子成长。

二、原因分析

1.小学学习“多元化”,中学学习单一化

小学阶段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机,于是就赋予小学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多元化”。活动多元6、7岁到12、13岁的学生正处于孩提时代,天真懵懂,活泼可爱,是天性使然。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为此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重要时期。同时他们整天精力充沛,学校都会开展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课程设置多元孩子在小学阶段其学习能力比较强,且兴趣广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视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学方式多元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清楚、深刻持久”。我们知道一节课40分钟,半节课之后学生注意力就会减弱,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经验的教师都会依靠各种教学工具,如彩色卡片吸引学生的兴趣。评价多元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下,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多元,并不仅仅看成绩,更多的是看到孩子的长处。与小学的多元化相比,中学则比较重视孩子的升学率,即成绩,为此学校举行的活动比较少;中学老师由于升学压力,也会拔高学习任务;因为作业量太大,学生每天晚上都会熬夜做作业到很晚;在真实的评价过程中,评价的标准也似乎只有——成绩。

2.小学学习指导性强,中学学习自主性强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活动,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依靠教师和父母的监督和指导。而中学则注重孩子学习的自主性,教会孩子方法,鼓舞孩子独立自主地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3.小学学习易而简,中学学习难而繁

首先是课程设置,小学以语文、数学、英语作为主科,其他学科仅作为兴趣课程,为此小学生的学习就比较简单、轻松。中学阶段不止语文、数学和英语是主科,还有政治、地理、生物、历史等学科,就意味着学生学习的课时数增多了,其学习内容就比较繁。其次是教学内容,小学的教材内容具有基础性和趣味性,难度比较小。中学的教材内容则趋向于科学化、规范化,且概况性强,教学内容随即增多,难度加大。如语文学科在识字与写字板块,小学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中学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临摹名家书法,并能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三、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必须靠多方努力,才能帮助孩子平稳渡过关键期,开启崭新的明天。首先,学校是承担着学生学习的场所,为了帮助孩子平稳渡过关键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中学与小学应该多联系,多联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加强小学生对中学的了解;制定合理的六年级和中学初期的生活作息制度;在中学初期做好小升初的入学准备和教育引导;多鼓励并实行多元评价方法,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其次,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小学高年级老师应该加强与中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交流;坚持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习惯;接着熟悉并关心孩子,因材施教;同时给予孩子鼓励式教育;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实行多元评价方法。再者,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强的后盾,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经常和老师进行沟通;在家督促孩子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为了帮助自己平稳渡过关键期,学生要保持对中学学习殿堂的向往,不断鼓励自己;坚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自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时向父母和老师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

作者:陈婷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惠.浅谈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J].成长之路,2008年07期.

[2]李克兴.小学教育的三个特点:“小、活、乐”[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3年11月11日.

第7篇: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2-4107

国内刊号:23-1064/G4

邮发代号:14-33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4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8篇: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德育教育;结合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中职院校已经认识到自身的特点与不足,现代化市场的实际需求迫使中职院校立足于自身独特的教育理念,培养出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中职院校需要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要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让学生的德育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以求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二、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相对而言,中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这种差异性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竞争力。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具有更强技术能力、更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成为职业院校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实现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不但是全面优化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更是塑造学生人格、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的主要方式。体育教育拥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挑战,也拥有足够的正面能量,这种特质符合德育教育的内涵。因此,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具有充分性与必要性的。

三、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迎接挑战

调查显示,中职学生与全日制高中学生相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抗压性都相对较差,这也是造成两种体制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换言之,中职学生在面对挫折与挑战时更容易退缩,学生没有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意识、素质和能力。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使学生的人格变得丰满和完美。这就表示,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正视困难与挑战,逐步改变畏难的心理和情绪,使学生能够坦然面对困难,并积极的寻求应对措施。因此,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将体育教学中的困难与挑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正视这些困难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和面对,最终赢得挑战。以长跑教学为例,由于身体素质的限制,多数学生并不能完成800米长跑,无法坚持到最后。显然,学生需要面对的挑战同时来自于心理和生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挑明这一点,在开始训练前引起学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长跑中的具体感受提前告知学生。可以向学生描述在体力耗尽时自己心里的想法以及身体的不良反应,并向学生传授如何做好心理工作以及如何更好地面对这样的困难。此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描述克服这一生理极限后的收获。有经验的体育教师会将人体的第二次呼吸告知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正视体育中的挑战,并逐步去适应和克服挑战。这就有助于学生克服内心畏难的心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生处处充满挑战,只有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这就达到了扭转学生价值观的目的,实现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互结合的目的。

(二)传递正能量

此外,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传递正能量,通过正能量的正向力将学生引导成为具有正向意识、充满正面能量的优秀学生。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宣导体育精神。体育精神的本质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值得推广值得学生借鉴且拥护的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有意识的教学设计,同时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宣讲体育文化。具体而言,体育精神体现的是公平、公正的竞争。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有意识的设计体现体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要在比赛前讲述比赛的要求,并做好公平公正的裁决。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感受到体育竞技具有的特点,才能感受体育精神。同时,教师也应该增设文化课程,通过宣讲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产生、体育精神的内涵等。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影响力,要在学生面前塑造自己正面积极的形象。简单地说,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这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不但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与模范。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要在教学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正能量。教师在体育教学的示范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以更高的要求约束自己,而不是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思授课。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在示范时可能出现失误。此时,教师应该向学生道歉,并且更详细的讲述投篮的细节,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和动作,向学生展示出自己严于律己的形象,并将这种意识和思想传递给学生。教师树立正面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言行举止,在无形中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实现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实践不断研讨,提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魏建强.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6(21).

第9篇: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ESP 专门用途英语; 旅游英语; 教师;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248—02

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针对通用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而言的,常见的ESP包括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ESP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产品,它的研究基础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即为什么学习者需要学习一门外语?这个基础决定了ESP的教学要以学习者的需求(learner—centered)为主,采用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Hutchinson & Waters 1987; Dudley—Evans & St. John 1998)。这就要求教授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师不仅要精通语言,而且还要熟练掌握所教专业的专业知识。近些年,在国内学者不断强调研究方法对于现代学科的重要性及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同时,ESP 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着实证研究比例偏低的问题。实证性研究在过去24 年的110篇文章中,仅仅占了10%(5.5%的质化研究和4.5%的量化研究),仅为非实证性研究的1/9(姜毅超,李娜,2010)。本研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旅游英语为例,对ESP教学中教师教育背景与教学效果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文献回顾

ESP指的是英文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通常被翻译成专门用途英语或专业英语等。ESP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兴起,60年代语言学家使用需求分析、语域分析和语篇分析等语言本体和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使其成为一门特别的学科分支(肖凌,2012)。目前ESP教学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师资的严重不足。英语语言专业出身的教师对ESP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懂专业的教师又缺乏驾驭语言的能力。虽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有些学者建议让大学英语教师参加师资培训班(刘润清,1999)或进一步攻读其他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蔡基刚2004;陈冰冰,2005);有些学者建议采取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相结合的跨学科合作教学(collaborative teaching)来解决问题(Coffey,1984;邵玉铮,1992;王艳,2010),然而,因为国内高校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方法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或收效甚微。以哈尔滨市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为例, 80% 的外语教师均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旅游专业知识欠缺,双师型教师匮乏(李德志,2012)。既然一直以来教育界都在强调双师型人才在ESP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到底ESP教师教育背景的不同与其在实践中显示出的教学效果是否相关?以旅游英语为例,本文尝试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给出答案。

二、研究方法

分别来自于包括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在内的9所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四年级学生被选择作为研究对象。为了避免研究结果因为研究对象的英语水平起点不同而导致的误差,入选者的高考英语分数被限制在95—115分。研究对象被分成两个小组,第一组学生在大学期间旅游英语专业课的授课教师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而没有接受过任何旅游专业培训的教师,他们的人数是86人;第二组学生的旅游英语教师则是既通晓外语又熟悉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人数为73人。

由于ESP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特定的工作岗位,所以研究中教学效果检验的体现形式被设计成研究对象工作半年后用人单位和学生本人对其英语能力满意度的调查数据。调查针对研究对象工作的单位和他们本人设计了两份问卷。第一份由两组学生工作的人事部门填写,第二份问卷由研究对象本人填写。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填写者对研究对象的英语技能水平的满意度进行评估,采用五点衡量法,由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5个维度,以1—5评分,非常不满意为1分,非常满意为5分,得分越高代表研究对象的ESP教学效果越好;反之,得分越低,代表被测人员的ESP教学效果越差。第二部分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问及受访者对研究对象英语水平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及产生原因,并希望他们对高校旅游英语的教学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没有选择就业或就业方向不属于旅游业或相关行业,所以此项研究的最终有效数据仅为第一组59份,第二组47份。验证ESP教师教育背景的不同与其在实践中显示出的教学效果是否相关是此项研究的最终目的。

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后,得出两种调查的满意度均值、标准差,列入表1。

表1 样本调查数据的概括统计值

本文要检验的假设是“双师型”教师的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好于单纯英语语言文学背景的教师,即第一组学生的满意度均值(x1)要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小于第二组学生的满意度均值(x2),设立如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一般来说,满意度评分服从正态分布,即第一组,第二组,且在抽样过程中两组学生是相互独立的。和未知,用其无偏估计量和代替后,有

(1)

t*服从自由度为l 的t分布,其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