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全文(5篇)

教育教学基础理论

第1篇: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会计基础理论;实践教学;教学设计

结合培养应用型、高素质财会人才的目标要求,总结《会计基础》的课程要求、特点及实践现状,能够帮助会计基础教师更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通过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价值的方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条件。在新时代背景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逐渐从传统的学历要求、理论要求转变为素质要求、能力要求,注重学生对会计基础方法、理论的实践和应用。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整合质量,拥有较为鲜明的显示价值和意义。

一、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强化应用性的价值

会计基础是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中较为基础的课程,可以通过阐述和介绍会计核算的方法与理论,提升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企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我国财政部门在《中长期人才规划》中,探讨并明确了会计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会计实务的复杂性、多样性;指出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突出“基础会计”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对我国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会计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掌握会计要素,明确会计账户与科目,熟练应用相关的借贷记账法。课程教学必须层层推进地展开,不能出现断层,不然将导致学生难以充分地理解和学习后面的知识。其中报表、账务处理、账簿、凭证等内容是会计教学较为薄弱的部分,需要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对其进行巩固和夯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能够通过凭证的审核、识别到记账凭证、对账、结账、算账、登账、编制报表等具体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磨炼实践本领。此外在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增强会计基础的应用性,还能切实满足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提升会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脱节

通常来讲会计基础课程必须紧密结合“实务性”和“理论性”两部分内容,互为依赖、环环相扣,所以在课程开展与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基础理论”的同向同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在理论中巩固实践,拥有较高的问题理解、分析及解决的能力。然而我国部分院校在课程设计及课程开展中,依旧将实践课与理论课分离开来,在理论课结束或完结后,再开设相应的实践课。容易导致会计基础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脱节、相互分离,进而带来诸多的教学问题。首先,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实践训练的机会,导致其对会计基础的方法、程序及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刻,无法形成“认识”。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轻学重教”的问题,致使学生的理论学习较为被动,难以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自主地探究、摸索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在会计基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脱节,导致学生很难通过填制资产负债表、登记账簿、记账凭证及开设账簿等方式,巩固真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且实践过程较为机械,实践质量不尽如人意。

(二)教学模式难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会计基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脱节,致使会计理论教学通常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习和理解知识,难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此外,由于会计理论知识多以公式、文字、术语等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难以通过课堂学习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学习质量和效果较差。而在实践环节,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或对理论知识记忆模糊,容易使实践过程变成“听教师指挥”或“自由发挥”的过程,很难帮助学生真正地融入实践过程。通常来讲,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积极地、自主地融入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进而独立分析问题、整理知识、反思问题,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很难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很难形成探究式学习氛围、实践氛围,严重影响到会计基础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秦红霞(2015)认为,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突出”和“彰显”的根本,在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不能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独自思考提供条件,进而使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训课的整合及教学设计

(一)实现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训课程的融合

通过反思“会计基础的实践内容”能够发现,会计基础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方式,将两者融合起来。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明确了会计实践与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逻辑导向及能力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学生对会计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然而在理论教学与实训课程相互融合中,教师应以“开设账簿、填制资产利润表、登记账簿、记账凭证为主,通过手工记账的实践教学,循序渐进地导入理论教学重点或知识巩固要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方式,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融合方法主要为课堂融合与网络融合两种,课堂融合主要指“做中学”与“学中做”。理论融合则指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践操作与实训训练。

(二)制定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首先,提高会计基础课程的仿真性,通过丰富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方法的方式,使实践教学过程与社会发展实际联系起来。通常来讲仿真教学能够通过专业软件、多媒体等工具,使学生通过特定的短视频、情景课件,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背景和需求,更好地开展登记账簿、填制利润表和负债表等实训活动。譬如“1月12日收到山东电子器件公司前欠包装款64251元,1月15日向银行借入短期贷款20128元”等,通过营造真实情景的方式,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其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际问题,对相关问题或理论形成判断和理解,以此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后,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职业判断力,特别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会计教师普遍面对案例不足、资料匮乏、仿真性差等问题,因此在登记账簿、填制凭证、利润表及负债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丰富原有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在提高仿真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判断力。此外,教师应确保实训流程从建账、填写凭证、凭证审核、错账纠正、复式记账、资产清查及编制报表等环节出发,使学生对业务流程有更完整、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四、理论与实训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首先是教学方法。为切实提升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应用性”,教师需要从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选择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譬如微课教学和翻转课堂,都能帮助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任务性教学法则可以针对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结合教学情景、任务情景,探索相应的理论知识和要点,提升理论应用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方法,使会计基础教学更具信息化、现代化特征。例如在填制记账凭证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真实的会计核算情景,充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认知能力”。或者通过突出会计岗位任务与责任的方式,使学生在感悟和理解岗位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业务能力。其次是评价方式。会计教师可采用“个人单项考核”“学生考勤”“团队实训考核”等评价方法,综合分析学生的“填写凭证”“创建账簿”的能力。也可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评价的全面性与真实性。然而在能力培养的视域下,会计教师应提高“能力评价”在学生评价中的比重,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与素养的考量与评估。

五、结语

第2篇: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会计基础理论;实践教学;教学设计

结合培养应用型、高素质财会人才的目标要求,总结《会计基础》的课程要求、特点及实践现状,能够帮助会计基础教师更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通过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价值的方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条件。在新时代背景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逐渐从传统的学历要求、理论要求转变为素质要求、能力要求,注重学生对会计基础方法、理论的实践和应用。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整合质量,拥有较为鲜明的显示价值和意义。

一、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强化应用性的价值

会计基础是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中较为基础的课程,可以通过阐述和介绍会计核算的方法与理论,提升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企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我国财政部门在《中长期人才规划》中,探讨并明确了会计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会计实务的复杂性、多样性;指出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对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突出“基础会计”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对我国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拥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会计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掌握会计要素,明确会计账户与科目,熟练应用相关的借贷记账法。课程教学必须层层推进地展开,不能出现断层,不然将导致学生难以充分地理解和学习后面的知识。其中报表、账务处理、账簿、凭证等内容是会计教学较为薄弱的部分,需要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对其进行巩固和夯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能够通过凭证的审核、识别到记账凭证、对账、结账、算账、登账、编制报表等具体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磨炼实践本领。此外在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增强会计基础的应用性,还能切实满足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提升会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脱节

通常来讲会计基础课程必须紧密结合“实务性”和“理论性”两部分内容,互为依赖、环环相扣,所以在课程开展与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基础理论”的同向同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在理论中巩固实践,拥有较高的问题理解、分析及解决的能力。然而我国部分院校在课程设计及课程开展中,依旧将实践课与理论课分离开来,在理论课结束或完结后,再开设相应的实践课。容易导致会计基础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脱节、相互分离,进而带来诸多的教学问题。首先,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实践训练的机会,导致其对会计基础的方法、程序及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刻,无法形成“认识”。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轻学重教”的问题,致使学生的理论学习较为被动,难以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自主地探究、摸索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在会计基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脱节,导致学生很难通过填制资产负债表、登记账簿、记账凭证及开设账簿等方式,巩固真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且实践过程较为机械,实践质量不尽如人意。

(二)教学模式难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会计基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脱节,致使会计理论教学通常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学习和理解知识,难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此外,由于会计理论知识多以公式、文字、术语等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难以通过课堂学习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学习质量和效果较差。而在实践环节,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或对理论知识记忆模糊,容易使实践过程变成“听教师指挥”或“自由发挥”的过程,很难帮助学生真正地融入实践过程。通常来讲,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积极地、自主地融入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进而独立分析问题、整理知识、反思问题,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很难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很难形成探究式学习氛围、实践氛围,严重影响到会计基础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秦红霞(2015)认为,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突出”和“彰显”的根本,在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不能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与独自思考提供条件,进而使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训课的整合及教学设计

(一)实现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训课程的融合

通过反思“会计基础的实践内容”能够发现,会计基础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方式,将两者融合起来。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明确了会计实践与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逻辑导向及能力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学生对会计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然而在理论教学与实训课程相互融合中,教师应以“开设账簿、填制资产利润表、登记账簿、记账凭证为主,通过手工记账的实践教学,循序渐进地导入理论教学重点或知识巩固要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方式,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融合方法主要为课堂融合与网络融合两种,课堂融合主要指“做中学”与“学中做”。理论融合则指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践操作与实训训练。

(二)制定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首先,提高会计基础课程的仿真性,通过丰富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方法的方式,使实践教学过程与社会发展实际联系起来。通常来讲仿真教学能够通过专业软件、多媒体等工具,使学生通过特定的短视频、情景课件,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背景和需求,更好地开展登记账簿、填制利润表和负债表等实训活动。譬如“1月12日收到山东电子器件公司前欠包装款64251元,1月15日向银行借入短期贷款20128元”等,通过营造真实情景的方式,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其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际问题,对相关问题或理论形成判断和理解,以此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后,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职业判断力,特别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会计教师普遍面对案例不足、资料匮乏、仿真性差等问题,因此在登记账簿、填制凭证、利润表及负债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丰富原有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在提高仿真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判断力。此外,教师应确保实训流程从建账、填写凭证、凭证审核、错账纠正、复式记账、资产清查及编制报表等环节出发,使学生对业务流程有更完整、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四、理论与实训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首先是教学方法。为切实提升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应用性”,教师需要从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选择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譬如微课教学和翻转课堂,都能帮助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任务性教学法则可以针对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结合教学情景、任务情景,探索相应的理论知识和要点,提升理论应用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方法,使会计基础教学更具信息化、现代化特征。例如在填制记账凭证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引入企业真实的会计核算情景,充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认知能力”。或者通过突出会计岗位任务与责任的方式,使学生在感悟和理解岗位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业务能力。其次是评价方式。会计教师可采用“个人单项考核”“学生考勤”“团队实训考核”等评价方法,综合分析学生的“填写凭证”“创建账簿”的能力。也可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评价的全面性与真实性。然而在能力培养的视域下,会计教师应提高“能力评价”在学生评价中的比重,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与素养的考量与评估。

五、结语

综合分析“《会计基础》强化‘应用性’”的意义,能够帮助教师更全面、更深入地明确会计基础教学的重点与方向,使其在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效率,实现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推动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红霞.构建《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讨[J].商业会计,2015(9):118-120.

[2]杜永川,郭颖.论基础会计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0):190-191.

[3]单今彬,路凤琴.加强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改革培养与社会实际接轨的应用型人才[J].中国电力教育,2008(S2):321-322.

第3篇: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采取鼓励即兴创编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在语文课程中有诸多复述、背诵、创编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即使出现一定的问题,也不会用过分严厉的态度批评学生。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初中学生大胆进行尝试,并且鼓励其积极表达,采用“口述作文”的方式进行作文课程的语文教学,形成学生积极向上、敢于表达、活泼乐观的态度和性格。学生就应当无忧无虑,对于未来充满希望,那种首鼠两端、几番思量的态度是成人为人处世的方式,过早接触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而语文课堂的开放性、灵活性正是帮助学生放松自我的有效方式,一定要利用起来。

二、树立“教学文化”,形成语文课程教学文化

语文课程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学文化,班主任的管理思想也应当有效地融入教育文化当中。“入班即静,入座即学”是班级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可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理念与方式。在教室环境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确实是不宜“动”的,教师可以给班级干部、管理初中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引导学生在班级中保持良好的秩序,进入班级之后就不再打闹、玩耍,铃声一响就要坐到座位上,坐下之后就应当投入学习的状态之中。在语文课程文化中,不妨加入一些“读书”的元素在其中。阅读是进步的阶梯,在电子媒介遍布的当下,能够手捧书本阅读,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为了让学生领略纸质阅读的乐趣,教师和学生在班级角落中设置了读书角,放置了一些图书,由值日的学生负责发放和回收。正是因为如此,下课时间许多学生更加愿意在座位上坐下读书而不是打闹、嬉笑。这小小的举措,不仅使班级的风气越来越好,还使学生在书香的沐浴下,更加文明、懂事。

第4篇: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伦理;教师伦理;伦理困境;教学情感;教学价值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以信息技术使用为特征的新型教学形态和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PPT课件的普及到网络视频课程的开设以及“慕课”的出现,都在深度改变和塑造着教学活动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关系。显然,这是一场全新的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教育教学革命,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课程组织、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教学哲学等都起到了颠覆性作用。但隐忧也随之而来,“当前教育管理者、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将教育信息化看成是外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技术设施建设和投资行为”[1]。此种误区在教学信息化实践过程中不乏“生动”案例,对此问题与现象应予以认真思考和分析。

一、信息技术使用下的教学模式特征

(一)教学关系的调整

教学活动具有特定的语境和场域,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而建构形成的社会交往关系,既是师生这两大教学主体之间的人际交互方式,也是教学关系及其内涵的价值表现形态。在传统教学关系思维中,教学价值以“差序性”呈现出来,教师地位尊崇,完全起到主导作用,所谓“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这种相对恒固的师生关系观念是维系传统教学关系的重要价值基础,其带有很强的伦理道德约束性,学生不大可能僭越这种价值关系来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创造力的培育,只能“臣服”于教师权威之下,被动地接受单向的知识灌输和观念传导。但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固有模式和观念,打破了以往建立在尊卑伦理价值观基础上的师生关系秩序,使得建构一种更加平等、开放、民主的新型教学关系成为可能。对教师而言,“新的教育技术把教师从大量重复性的教育活动中解放了出来,激发教师将创造力献给更便于学生学习的课程模块的设计和更具个性的师生交往”[2]。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弱化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控制意识,减少了教师“满堂灌”式的说教欲望,使知识传授可以以非在场式的技术方式来实现,这对教师无疑是很大的触动。对学生而言,因技术的革新进步而获得了主体地位和身份意识的解放与提升,使教学关系和知识传授格局更加平面化和多元化,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和学习的塑造,多维度激发和调动其积极性和兴趣点。信息技术的使用同时打破了以灌输性和接受性为特点的一元化教学模式,创造了新的参与型教学方式,使师生主体在教学关系中呈现出更具交互性和平面化的特点。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学理念主要指围绕教学活动而建构的教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包含教学目的、教学功能、教学机制、教学价值观在内的系统性的教学观念体系。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决定性意义。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学理念是教学认识论和实践活动的积累与反映,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系统性、理论性等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的塑造和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价值的确立上。一方面,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学活动所涉及到的主观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的组织、编排、定位等提出了新的逻辑建构。教学不再是单一的、静态的知识灌输和传授过程,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者和课堂主宰者,更多情境式和动态化因素被引入到教学中来,相对封闭僵化的教学观念日益被开放多元的教学思维所取代。可以预见,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必然推动传统教学理念的调适,同时也必然会催生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观念,这是一个双向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推动教学价值取向的更新和教学新观念的确立。从形式上看,教学似乎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专业讲解过程,教师以完成授课任务为教学目标,学生以接受知识为衡量标准,但实际上教学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活动的完成,更重要的在于真理、德性、价值的交换和传达。也就是说,教学不仅关乎知识传授本身,而且关乎知识传授背后的观念和价值,即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的同时也必须通过自身向学生主体传达育人思想,以实现教学相长,最终达到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信息技术本身不代表任何德性价值,但却为改善教学关系和更新教学理念创造了条件。

(三)教学方式的变革

优化教学方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之一。教学方式是教学思想和理念的体现,是完成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传统教学方式围绕书本教材、粉笔板书等工具进行情境建构,注重教学秩序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强调教学技巧和语言技能,突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和示范性。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具备强大的课堂掌控能力,具备对授课内容的熟练把握能力,包括备课能力、教案撰写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来评价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个人能力和课堂魅力始终是关键因素。而这种能力和魅力基本上是封闭的,是通过自我探索和积累以及结合个性化塑造而成的,不具有摹本化与程式性意义。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信息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其使用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教学情境空间,建立起立体化、多维性的知识传授方式。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和预设了与知识特征相符合的教学镜像,营造了一个使师生“共同在场”的课堂语境,增进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认知力度,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信息技术使教学活动管理内涵和流程更加规范化、程式化、个性化,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确化分配和管理,为探索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使教学情境更加贴近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多样性思想的实际。此外,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的改进还表现在其互动性、协作性、启发性共存的教学特征上,图像、视频、远程或线上等要素不仅带动了思维的活跃,也促进了师生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实践证明,优质和有效的教学,总是与师生主体之间的协作互动密切相关。教学手段的技术化使教学方式弹性化,极大地改变了相对单调的教学模式,也必然会带来关于教学和学习的新观念和新思维。

二、信息技术使用导致的教学伦理困境

(一)教师言传身教示范性的弱化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进行知识灌输和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和价值传递的过程。传统教学理念所强调的“言传身教”、“教学相长”、“教书育人”等思想实际上说明了教师所赋予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意义。换句话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参与教学的互动程度,往往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示的个性与魅力有关,包括教师形象、教学技能、语言特征和个人气质等。这些要素构成了教师言传身教的基础。“言传”指教师教学语言运用水平,体现了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授课能力;“身教”指教师教学的行为或行动能力,反映了教师的总体素养和思想品格。在没有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环境下,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成效,主要还是看其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和对讲授能力的综合把握,也就是言传身教的示范性程度。显然,当教师意识到教学效果系于一身之时,无疑会强化其教学责任感,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但当信息技术能够部分甚至全部替代教师“现身说法”的作用时,教师的主体行为有可能受到技术的客体行为的限制或剥夺,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性也有可能遭受一定程度的削弱。试想,如果一种新的技术工作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否有必要或还会保持固有的价值和逻辑呢?答案是否定的。当知识传授的方式可以由教师主体性的“出场”发展为主体性的“缺场”,多媒体、网络课程、PPT课件、教学视频等不断纳入以口头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体系,人的主体性就会日益受到技术工具性的影响和制约,并最终导致“技术在使用中成为完全独立于人类的存在物”[3]。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主体在教学关系格局中的形象和地位必然有所弱化,其言传身教的主体示范性也必然被技术的示范性所取代。

(二)教学授课过程情感性的淡化

教学活动是感性和理性、工具性和价值性兼而有之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不仅建构知识和真理,更要创造价值和情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当然,教学又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技术活,不仅需要良好的授课技能,也需要丰厚的教学积累和情感体验。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要讲课生动传神,能够把自身的价值性和情感性体验及经验融入教学全过程,善于把抽象转化为具体或形象,较好满足学生的知识性诉求和精神性诉求。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和“推销者”,教学也不是机械地“答疑”或“注释”。教师和教学活动的目的与指向都是围绕育人而展开的,这就决定了教师授课过程情感的重要性。很难想象,教师情感和价值倾向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或者是只见“物”不见“人”。显然,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实践活动,教师通过思想和语言讲授所展示出来的教学魅力和人文情感,能够全方位地展现出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影响力,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同。一个富有情感的教师或一节富有情感的授课是任何技术性工具都不能替代的。虽然教学信息技术使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会导致教学过程情感性的淡化尚未有可信的实证依据,虽然教学信息技术客观上确实增进了教师教学的丰富性和便捷性,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略一种现象和事实:以往必须要通过课堂讲授的功能现在或许只要通过点击鼠标就能完成,学生对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情感期待被消弭于“人机”界面之上,教学主体面临“人人”界面的疏离与分裂,其内在的教学价值及情感的传递与交融也会因此而淡化。教学技术本身是用来为教学主体和教学活动服务的,而不是喧宾夺主或反客为主,技术使用应该有机地融合到教学主体的思想创造和情感表达过程之中,成为教学活动的有力助推者。

(三)课堂情境建构在场性的隐化

相对封闭的教室、各种教学教具及辅助设备、教学媒介、教学主体共同构成课堂教学的独特情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情境的安排和设置,是保证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教学情境又可以分为主体情境和载体情境,主体情境决定和影响着载体情境的效用水平。传统课堂教学对教师建构主体情境的能力要求较高,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形象和较高的教学素养,才能保持教学主体情境的持续营造和教学过程的“在场性”。这种“在场性”不仅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责任心和专注力,同时也反映学生课堂学习的融入度和参与度。“在场性”特别能体现师生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共鸣和认同,“在场性”强的课堂其教学效果往往普遍较好,师生能动性和主体性则得到进一步凸显。在信息技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对课堂情境的组织和把握能力部分被辅助技术所削弱,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陷入一种技术化的“路径依赖”,其课堂情境建构的努力正被过多的信息技术嵌入所抵消。课堂情境建构“在场性”逐渐隐退幕后,板书为PPT课件所取代,教材、教案等教学内容早已沦为一个个附着于技术载体之上的“物化”模板,教学行为也成为教师在教学前按照技术思路模拟设定好的“规定动作”,缺乏生机与变化,学生看到的“知识”是一个已经完成的教学产品,课堂教学情境由“主体发声”转为“他者代言”,由此产生了一种类似镜像的教学失真状态:看得见“知识”的“样子”,但不是直观的“知识样子”,而必须通过信息化媒介才能看见。教师和学生从原先的主体间性的交流互动转向媒介间性的交流互动,在此过程中,信息化媒介只是起到对知识的“展示”作用,而不具备建构或塑造的能力。毫无疑问,缺少主体间性交流的课堂情境,不管信息技术营造出如何精美变幻的课件或载体,充其量不过是没有灵魂的“知识展览”。

(四)教学价值取向人文性的退化

工具性与价值性始终是一对矛盾关系。从科学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技术风险问题,进而引发人类主体对技术理性的道德拷问。探讨价值性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为技术发展和使用确立正确与合理的价值维度,使其在适当的轨迹内前进。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一样,教学活动通过信息化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改变,也使知识传授方式和接受方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拓展。然而应用伦理学的理论思考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技术发展和使用,都有可能带来超出人类价值底线的道德风险。教学作为教书育人的根本环节和主要方式,正是处在这样一个交叉节点上,集德性与理性、价值性与工具性于一体。教学不单是知识的灌输,还应肩负人文性价值观的培育。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既是教师职业生命所在,也是学生人格养成和成长成才的基础。从本质上说,教学应该是一个“知识场”、“生命场”、“情感场”、“人格场”,展现的是科学知识的真理和生命价值的真谛。但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信息技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大量配置的数字化设备被用来做‘黑板搬家’、‘教科书搬家’,与教师中心主义的课堂讲授一起构成了‘人灌+机灌’,加剧了学习的异化和‘非人化’。”[4]客观地说,用信息化技术设备作“高级搬运工”的情况并不少见。根本原因是教学理念未能伴随着信息技术化而同步转变提高,无法建立价值性衡量尺度;部分原因是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对信息技术使用只停留在“赶时髦”的阶段。教师应该努力开掘教学本身的人文性价值观,以学生的智育和德育的提升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向,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的关系,使教学回归自身意义。

三、以价值建构引领信息技术合理使用

(一)增进教学价值认识

教学作为一种兼具“人为”和“人文”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独立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准则。教学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内涵特点。但不管如何变化,教学价值总是离不开教学主体的现实需要,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基本规律的制约与影响。教育教学界对教学价值的认识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观点,工具论和技术论观点长期影响教学价值的建构,这些观点倾向于把教学当作一种“器物”层面的教学技术方式,缺乏从“道”的层面去思考和认识教学的价值和本质。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教学活动是教学主体通向知识世界并进而建构精神世界的主要通道,其所承载的价值不仅赋予教学的合理性,而且确证“为人”的意义。“教学活动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手段的性质,但教学活动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具有生活的意蕴。”[5]在教学实践层面,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内在趋势,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大多数情况是,教学改革或教学管理的改进,也只是注重技术方式的改进或局部完善,或以信息化作为教学管理程序化、机制化的辅助手段,较少涉及教学价值的探索与创新,更谈不上教学价值的自觉。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学价值的建构反映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关系的辩证把握,也体现教学主体的价值定位和实践诉求。如若处理不当,信息技术就有可能割裂原本统一的教学价值体系,造成教学主体对教学价值理解的边缘化或碎片化。在信息技术日渐深入教学活动的今天,尤其需要保持对教学价值的清醒认识,进一步从价值哲学层面来推动教学活动的信息化发展。

(二)培育教师教学伦理

教学伦理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主体间价值关系所建构的依据与准则。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地位并不平等,可以说,教师主导着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教什么、怎么教”完全是教师决定的事情。学生负责把教师讲授的知识体系接收过来并加以吸收消化,至于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并不重要。这种“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建构基于师生关系平等基础上的教学伦理。当然,强调师生平等,并不是要否定师生在知识建构中的“差序格局”,因为就知识传授而言,师生地位本来就是不平等的,而是要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即教学活动乃是师生共同的职责和伦理所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遍使用,尽管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及教学格局,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教学气象,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此处,信息技术的使用再普遍,也仅仅是工具而已,其仍然无法嵌入到教学伦理的建构中。教学伦理指向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而不是作为工具意义的信息技术。换句话说,教学信息技术要为教学伦理培育服务,而不应成为课堂教学中光鲜靓丽的装饰品。培育教师教学伦理,一方面要把握教学价值的基本理念与教育价值观,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出发,积极建构充满人文性和道德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形成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约束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的内在冲动,要把构建教学伦理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把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放到教学理念的提升和教学伦理的完善上面,而不是放到片面熟悉信息技术使用上面。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充分认识培育教学伦理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教学伦理作为教学技术使用的重要价值基础,不断提升教学活动的价值性和伦理性。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人类发明和使用技术的目的在于解放自身,让人类主体获得更大的自由。当前教学信息技术使用并无合理规范,使用程度取决于教师个人喜好或需要。但教学对信息技术使用的宽泛却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这么说,凡是基本能够实现教学信息化的地方或者有条件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普遍都把信息技术要素当作不可或缺的教学要件来对待,也普遍认为教学信息技术的使用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课堂效果的前提条件。事实上,这种普遍认识或做法也会给不善于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带来某种胁迫感,有时也会造成教学提升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的认识误区。尽管教育技术使用的泛化不会必然导致人的主体性弱化,但很显然,过多依赖技术来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价值性就会被技术性、工具性所替代,主体性和客体性、价值性和工具性之间的关系就会失衡,教学理念和教学价值发展的正确方向就有可能发生偏差。因此,合理规范使用教学信息技术,是教学价值建构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需要认真思考的命题。“对于技术使用来说,合理性不仅关乎使用的目的、价值、形式和效应,而且涉及到利、真、善、美的和谐统一。”[6]而教学活动正是让学生明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根本手段,是让教育对象真正“成人”的必要方式,不管教学活动方式如何变化,也不管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其根本宗旨都不应该脱离“真善美”这个育人的灵魂。信息技术使用的趋势无法改变,但应以合理性为伦理尺度,即技术的工具性不能替代人的主体性,教学活动的价值实践过程不能变成教学技术专制过程。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使用,要从以人为本出发,合理使用与价值建构并行,才是克服信息技术使用伦理困境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7):16-17.

[2]刘春惠.论信息技术对大学教学过程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4):19-20.

[3]赵慧臣,张华,文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技术使用问题的哲学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4,(12):60-65.

[4]桑新民.教育信息化的新潮流与攻坚战———大规模网络课程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9):22-25.

第5篇: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范文

关键词:图式理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仿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模仿写作内容,还可以创新写作。这种英语写作练习不仅降低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写作的困难程度,而且带动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写作的热情。

一、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教学具有的特点

初中的英语写作内容要多针对学生们的真实生活,让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能够有话可讲,有真实事件可以写。英语写作运用的材料应该是从简单慢慢过渡到复杂,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注意到英语写作练习的形式一定要具有多样化,将培育学生们英语的听说读写配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将听到的英语说出来,将说出的英语可以写下来。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合理将英语教材组织利用起来,在上课之前进行认真仔细的备课,将每一堂英语写作课都精心设计。在教授学生们英语写作的时候,英语教师不仅要讲解英语语言的基础性知识,加大英语语言的输入,而且伴随着初中生所接触到的英语知识面不断的拓展,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在写作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们英语写作技巧和英语文体性知识,让学生们可以真实地做到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展开自由的思想表达,进而能够真正有意义地提升学生们英语写作的实力。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当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英语教学研究,不断地研究出顺应学生们和英语教学目标的新方式方法,依照新课改的要求,顺应时展的需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进程中,英语教师要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对学生们进行高效的英语写作指导,学生们的反馈练习也要展现出渐进性,以此明确学生们的课堂主体位置,来帮助学生们得到英语写作的成功,由此增加学生们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有效利用

(一)图式理论对于英语写作的促进作用

1.图式理论下的层级构造对语英语写作是十分有利的。许多英语教育学家都认为图式理论是将信息能够长期储存在大脑里的一种方式,是由于一个相同话题或者主题形成的大规模的信息结构。最为典型的图式构造是将信息分层次,这样的图式认知构造对于英语写作进行文章构思是非常有用的。英语写作构思的时候,写作者要从之前的头脑记忆中找到和写作题目相关的内容图式,这也是写作者在英语写作主题的指引下产生的信心逻辑安排,进而创作出英语文章。2.图式对英语写作预期的指引功能。形式上图式的增加能够指引学生们根据所给出的英语写作主题运用相应的写作形式的整体性构架和写作段落结构。并且精确的英语写作图式能够让学生们避免在英语写作时出现汉语写作思维,创作出正确的英式思维文章,进而可以让写作者和阅读者在创作出的文章上产生共鸣。3.图式可以提升学生们英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初中英语写作的当中,由于新型的英语知识在不断地产出,图式理论的特点结构可以让旧知识和新知识相互关联,经过图式理论构造当中的空隙吸纳新的英语知识,或者采取图式理论构造进行调整顺应新情况的发生,大量的变化可以形成新的图式结构,在英语写作当中又产生出全新的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

(二)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应用

图式有着不同的种类,需要说明的是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写作内容图式、写作形式图式、写作语言图式一定存在当中。写作内容图式指的是和英语文章内容上有关的相应背景知识,其中包含各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一些方面,还有一些牵涉到学科知识。写作形式图式包含相关的英语语法知识和相关其他类型的英语知识,比如写作风格上的区别,说明、描写、议论、报刊等问题结构的区别。写作语言图式说的是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地表达方式、英语语义结构等的了解,这和不同民族的思考形式有关联,是英语语篇理解的基础。1.英语写作语言图式英语写作语言图式是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的能力,这些都是初中英语写作的基础。这样的能力主要包含学生们对英语词汇、英语语法以及英语习惯用法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时候,英语教师要懂得构建大量的英语写作语言图式,加大利用学生们的认知心理学当中的顺应论,促进学生们对英语语言特点的理解,进而让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可以将脑海中储存的英语资料和英语写作主题所需要的语言资料进行结合串联,再进行重组或搭配。2.英语写作形式图式英语写作形式图式指的是有关英语篇章结构方面的写作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英语语篇知识。英语写作形式图式是储存在学习者脑海里的关于不一样类型的英语语篇修辞、构造和形式角度的知识。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结合进行研究会发现,初中生在对英语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中,进而在英语教师的引导和讲授下,在大脑中会出现,英语文章是什么以及英语文章如何的形式图式。依靠与学生们自身已经有的、较为完备的英语形式图式知识,学生们将更轻易理解英语命题间的关系,更容易将英语语言资料组织成英语语篇结构。经过上文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能够知道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展现的积极促进作用。图式理论引导下的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教学形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练习的时候也觉得更加放松。

参考文献:

[1]陈丽.图式理论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6.

[2]葛娜娜.基于图式理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D].渤海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