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抑制理论论文范文

金融抑制理论论文精选(九篇)

金融抑制理论论文

第1篇:金融抑制理论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控制,综述

一、相关金融学理论简述

在详细阐述金融控制理论之前,我们先了解另外两种金融学理论——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通过对这两种金融学理论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金融控制理论。

(一)金融抑制理论

20世纪50年代,格利和肖开始关注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当一国的政府对本国金融实行严格的控制时,就容易出现抑制金融发展,进而抑制经济发展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调查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发现很多国家存在金融与经济相互抑制的恶性循环现象,他们称为金融抑制。金融抑制可以概括为:一国政府对金融业制定了政策,人为的降低利率,实行歧视性的信贷政策,以此促进经济发展,但却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使金融业处于一个没有效率的状态,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一种状况。金融抑制有几个特征:一是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不能反映实际价格水平;二是金融市场是分割的;三是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金融抑制有很多缺陷,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但很多政府依然采取金融抑制政策。因为他们的金融体系和税收制度还不健全,只有增强对金融的控制才能保持政府的财政能力,才有力量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这样虽然造成了资金配置上的低效率,但是却能掌控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麦金农和肖各自系统地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政府要放松对利率的控制,鼓励银行间竞争,以此最终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可以概括为政府放松对利率的控制,加深资产金融化的程度,逐渐形成一个发达的金融体系,使金融业具有充分的竞争性,从而使金融业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形成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一种状态。金融深化的标志有三个: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二是发展正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三是构建一个有效的中央银行系统。虽然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一系列问题,但对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没有足够重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不完善,信息传递效率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如果单纯鼓励银行间竞争,可能会引起恶性竞争,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与稳定。政府放弃干预推行利率市场化也会使发展中国家失去调控金融活动的能力。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进而波及全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过度的推行了金融自由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过度的金融深化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一)金融控制的内涵

宽泛的讲,控制是政府对经济的所有干预,政府实行金融控制政策是指在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采取有利的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政策工具,对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速度进行控制,而不是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实行过度的市场化措施,并最终在不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现金融的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对金融进行控制的时,由于执行力度、对象和步骤的不同,金融控制的效率也不同。本文认为金融控制是政府对金融领域的控制,即政府为了促进金融业发展、弥补金融市场失灵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以出台法律法规为主要手段对金融主体进行扶持、引导、规范和约束的总和。

(二)国外金融控制文献综述

金融控制一词,最早由麦金农提出,他指出财政控制应优先于金融自由化。麦金农的金融控制理论是一种财政和货币控制理论,该理论指出转轨时期的政府靠发行货币取得资源将导致通货膨胀,而不会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实行财政控制,并建立完善的税收机制。

1、金融控制内涵的界定

维斯卡西认为,政府控制是政府以法律手段,以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的一种强制力。丹尼尔·史普博对控制的界定结合了经济学、法学等对控制的定义,他指出,尽管市场是控制政策存在的理由和前提,但以往对控制的界定都倾向于把市场忽略掉,因此他把行政决策和市场机制统一了起来,认为控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政策的一种规则或特殊行为。

第2篇:金融抑制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发展中国家

一、金融抑制的基本观点

金融抑制是在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主要作用的情况下,为了使稀缺的资金资源更多地由国家集中配置,政府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进行过多的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其结果是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之初,由于资本匿乏,又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极容易导致投资不足,经济增长缓慢。面对这种情况,多数国家都会采用金融抑制政策,加强对金融部门的控制和掠夺。金融抑制的手段和表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名义利率的严格管制。发展中国家基于国内情况,一般都会对贷款和存款的名义利率进行压低控制。由于存在通货膨胀,使实际利率出现负值,减少了存款人的收益,从而抑制了储蓄;另一方面,贷款利率过低导致资金供求矛盾更加激化。

(二)对外汇市场的管制。高估本国货币的官定汇率,低估外币的币值,是金融抑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这种高估, 国内商品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政府便采取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国内企业扩大出口, 而且这种出口只能限定在政府规定的具有出口权的企业中,更多的没有出口自的企业得不到这种补贴,导致企业无法在同一水平竞争。

(三)对资本市场工具发展的限制。发展中国家限制本国居民购买外国金融资产,并实行外汇管制。货币市场主要是银行间同业拆借、票据市场等,处于落后状态。金融市场的落后局面,导致了资源配置和投资的长期低效益。

二、金融抑制的影响

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呆滞的经济又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和对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制约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具体来说金融抑制的影响主要有:

储蓄率的降低,导致了投资率的降低。官方对利率的限制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但同时限制了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增长,特别严重的是储蓄者可能放弃储蓄,转向非金融部门如房地产、黄金以及外汇,导致负储蓄效应的出现。

金融资源的价格扭曲,不能真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虽然说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落后,但同时低利率使得借款企业没有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的压力,企业无心关注如何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另外,国有大企业由于其和政府的关系,可优先获得银行贷款,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经常处于困难局面,不利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形成信贷垄断和大企业的垄断。

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降低了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抑制是以人为的力量替代了市场的力量,其直接成本是各项管理费用,间接成本是阻断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银行等金融企业效率的破坏。这会导致金融市场上缺乏竞争,金融效率低下。

三、金融抑制与金融发展及启示

麦金农和肖曾多次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主要在于“金融抑制”。他们分析了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一个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开创了金融深化理论的先河。金融深化理论是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的过分干预,并在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之后,使利率和汇率能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状况,进而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和金融体系的扩展。我们应该认识到:从自由化的进程来看,在政府放弃金融抑制后,世界经济和各国的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上保持了经济的增长,表明自由化的收益是大于其所付出的代价的。

各个发展中国家应根据金融抑制的程度、范围等实际情况推进金融深化进程,采取必要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相结合的金融约束手段。鉴于此,在整个经济自由化改革的第一阶段有必要采取金融约束政策甚至部分保留金融抑制政策,在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市场化改革到一定程度后,再采取进一步的金融自由化举措,最终促进金融发展与经济的振兴。针对我国渐进金融深化的具体措施有:

(一)加大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力度。应取消对金融体系的抑制性政策,允许外资及民间资本参股国有银行,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竞争程度和促使我国金融业效率的提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将会使银行这一金融中介机构能够更有效率地发挥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规范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健全金融市场制度,完善与之相关的金融法规,加强监管,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资本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解决了银行短借长贷风险、监督成本较高问题,从而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并发挥其管理风险、配置资源、控制公司等积极作用。

(三)逐步放松对金融市场中价格的管制,稳步推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发挥价格的信号指示作用,反映并调节资金供求。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还应防范金融深化可能带来的风险问题。充分注意商业银行竞争过程中的经营风险,正确处理好放松金融管制与加强业务经营过程监管的关系,把握好鼓励竞争与强化监管的尺度,以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依凭.金融学概论.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第3篇:金融抑制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金融抑制 经济结构 转型

0引言

观察人类经济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总会导致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先上升而后下降,并且导致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政府总会倾向于发展工业经济。所以,政府将通过采取金融抑制政策进行服务业发展的抑制,继而影响了经济结构的正常转型。因此,有必要对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的转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继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理论分析

在分析金融抑制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的问题时,可以进行非平衡增长模型的构建。首先,在部门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的情况下,工资水平将逐渐提高,而部门经济发展速度将逐渐放缓。而服务业技术进步较快,所以生产要素将逐渐流入该部门。但在金融抑制的影响下,服务业的工资水平又将受到抑制,继而使资源向服务业的流动受到阻碍。因此,两个部门产出比将与就业比相等,所以政府可以利用金融抑制政策进行工业部门的保护。其次,在取得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工业部门的就业份额和产出都会降低,服务业的份额则将上升,继而形成产业间的不平衡增长。而金融抑制的出现会导致服务业比重相对工业部门有所降低,继而使产业结构转型受到抑制。

2实证分析

为了更好的分析金融抑制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需要在模型中加入控制偏好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避免重要的解释变量遭到遗漏。所以,可以根据上述理论建立如下式(1)的计量模型,以便利用该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识别。式中,STRUCTUREit为国家i在时间t内的GDP中服务业份额与工业部门份额的比例,可以进行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衡量。而FREPit为这段时间国家的金融抑制程度指标,Xit为与偏好有关的一组影响结构转型的控制变量。此外,αi指的是国家特定效应,γi指的是时间特定效应,ζit指的是随国家和时间变化的误差项,而这三种效应或误差都是未观测到的。

在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逐渐得到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会逐渐增加,继而使服务业相对工业的份额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近20年内的主要变量的简均值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重更高,贸易开发程度也更高。在人均实际GDP方面,发达国家的GDP更高,而实际利率水平也相对较高。从总体上来看,工业部门的比例与收入水平呈现出了倒U型的关系,而服务业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所以,相较于工业比重,服务业与人均实际GDP呈现出U型曲线关系。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程度则更高,继而使经济中的服务业的比重受到了抑制,并影响了经济中的产业结构的正常转型。

3分析结果

3.1金融抑制阻碍了经济结构转型过程

完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后可以发现,在金融抑制不存在的情况下,资源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从工业流向服务业。而在这种情况下,工业部门的产出在经济中的比例将会下降,服务业的比例则会上升,继而实现经济结构的正常转型。但金融抑制的出现,使资源的流动受到了阻碍。而这样的阻碍将形成一种机制,对产业间的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继而对经济结构转型过程造成影响。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受到金融抑制的影响更为显著。具体来讲,就是在金融抑制阻碍效果为1%的水平时,发展中国家就会受到显著影响。而在金融抑制阻碍效果为10%时,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才会受到显著影响。但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经济结构转型都会受到金融抑制的负面影响。此外,从产业就业比的角度来看,金融抑制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也能够被体现出来。因为,金融抑制的出现将对劳动从工业向服务业流动的过程形成阻碍,继而导致服务业就业比例的降低。而服务业与工业的就业比变化过程遭到了阻碍,则将导致经济结构转型遭受阻碍。因此,通过影响就业比变化,金融抑制将给经济结构转型带来一定的阻碍。

3.2金融抑制政策成为了影响经济结构转型的手段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金融抑制政策成为了金融抑制给经济结构转型带来影响的重要手段。这些具有约束性的政策的制定,可以使有限金融资源得到直接配置,继而使市场失灵的问题得到解决,并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这样的政策的实行也将达成帕累托改进的效果,继而使金融的自由发展受到抑制。具体来讲,就是政府通过采取政策管制资本账户、限制银行业的进入和实现资本市场的管制,继而可以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流向工业部门中的关键行业。而在这种情况下,上下游产业链都将被带动,继而使整工业部门得到发展。所以,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金融抑制政策为偏好的行业发展提供支持,继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市场机制得到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金融抑制政策实行带来的金融资源扭曲效应会逐渐凸显出来,继而使金融效率损失和成本不断增加。

4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要素必将从工业流向服务业。所以,政府通过制定金融抑制政策阻碍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将导致国家的经济结构失衡,还将使国民经济承受一定的结构性风险。因此,政府需要实现金融改革,并推动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发展,以便使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得到解决,继而在实现经济结构的正常转型的同时,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秋运,林志帆.“欲速则不达”:金融抑制、产业结构扭曲与“中等收入陷阱”[J].经济评论,2015(03):17-30.

第4篇:金融抑制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金融抑制;农村地区;金融环境

金融抑制指的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各种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在金融市场中严重存在金融管制、金融资产单调、理论性限制等现象。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市场虽然比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较好,但是还是存在金融抑制,尤其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金融抑制的表现就更加的明显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我国要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村经济增长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消除金融抑制。

一、当前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

1、农村金融主体的缺失

在以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社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商业银行的金融组织形式已经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很多商业银行的仅仅限于粮棉贷款的发放,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一些商业银行逐渐将一些县级以下的金融服务机构兼并和撤销,对农村经济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削减。另外,对于农村经济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来说,由于其产权不明,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严密,导致不良贷款发生率不断升高。

2、农村资金外流

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来看,农村资金的外流导致了农村信贷业务的萎缩。第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四大银行在基层设立的金融单位将获得的资金上存,上层机构更愿意将资金贷款给商业活动。第二,从邮政储蓄来说,邮政储蓄金融体制中不仅存在资金上存,而且还有部分的只存不贷现象,这样邮政储蓄汇集的资金就大量的流入农村。第三,农村信用社在对存款管理中,因为考虑到贷款的收益,所以往往将吸收到的存款用到其他的行业中,将资金贷款给城市商业活动,导致农业资金减少。

3、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

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是我国农村经济长期缓慢发展的结果,农村金融发育不完善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第一,农村保险落后,由于农业生产中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较多,在生产中的风险比较大,所以很多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第二,农村金融机构在风险定价中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很多金融机构都是按照自己的经营状况以及贷款单位的还贷能力做出判断。第三,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工具比较单一,农村金融市场中使用的最多的就是贷款的储蓄,很多新的金融工具没有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不能满足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要。

二、当前农村金融抑制的解决途径

1、强化农业银行的功能

农业银行是政策性银行,要为农业的发展服务,但是当前农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办行的方向。要实现农业银行开办的初衷就需要强调农业银行的政策性银行功能,农业银行要在考虑当前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自己的金融服务范围进行扩展,新增一些农业项目及内容贷款,例如一些农村基础设施贷款乱,农村企业贷款等等。另外,在银行网点的设置中,农业银行应该本着方便农民的原则,合理设置营业网点。通过加强农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完善治理结构等措施,让农业银行能真正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功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2、建立完善的农村资金回流制度

针对农村资金外流的问题,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要建立资金回流制度。第一,要求开展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可以办理贷款业务,防止存款的外流。第二,对基层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适当加强,在充分了解贷款对象情况和有保证金的情况下,基层金融机构可以办理一些贷款业务,有效缓解农村资金需求矛盾。第三,对农村存款资金的使用要监督,尤其是农村信用社中的资金要最大限度的使用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对于各种农村信贷资金非农化现象进行有效的监督,保证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充足。

3、深化农业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是对农村经济进行有效补偿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农业保险成本高,效益差,可以组件专门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为了有效扶持农业保险的开展国家可以利用财政、税收补贴的措施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从而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展一些涉农的保险,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机制。

4、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消除农村金融抑制的有效方式。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我国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围绕农村企业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和间接性的融资市场。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利率存在的问题,国家应该积极推进利率的市场化,让各大商业银行根据农村贷款企业风险程度确定存贷款的利率。另外,对于金融市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构建诚信体系,为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创造好的环境。

结论:

因为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在当前农村金融抑制现象是非常普遍的,金融抑制现象的产生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我国应该对农村地区金融抑制问题有清楚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金融抑制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金融改革的重点进行明确,鼓励金融创新,积极建立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春梅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浅析[J] 时代经贸(理论版),2007(02

[2]李婷婷 基于供求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3]宋乾坤 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思考[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9)

第5篇:金融抑制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额信贷 理论

国际上对小额信贷并没有一个唯一的定义,一般意义上来讲,小额信贷指的是向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资金支持的持续性信贷活动。这一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目标客户特定,针对低收入或者贫困客户群体,并对这一客户群体提供适合的信贷服务,这一层面是小额信贷与传统金融服务以及扶贫项目的本质区别;二是小额信贷机构对目标客户提供资金支持,要求其自身财务独立,并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一层面构成了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支持活动与政府或扶贫组织的传统扶贫项目的差异。小额信贷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基于下列理论。

一、金融抑制理论及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在1973年由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提出。他们同时还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模型。他们认为,由于金融体系存在着二元性的特征,即现代金融和传统金融部门并存的约束,使得中低收入人群(大部分为农村居民)大部分被排斥在金融市场之外。然而,这部分人群又亟须生产资金来改善贫困的生活状态。因此,农村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并且,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市场失灵现象还十分普遍。在麦金农和肖的理论中提出,在诸如农村等地区的不发达经济中,普遍存在着金融市场割裂和金融抑制的现象。作为一种弱质产业,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和风险性的特征,并且,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导致了其融资的困难。这些特性使得农业获得的政府信贷支持较少。然而,贫困人口大部分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因此,贫困人口对信贷的需求和其自身条件匮乏所带来的信贷政策上的约束,使得金融抑制情况存在严重,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融资渠道,使得贫困人口能够获得足够的金融资金支持来改变状况,而小额信贷正是这样一种较为高效的配给方式。

二、不完全竞争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苏联的解体带来了一系列东欧国家经济体制转变,在经济转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拉美洲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危机频发。这一系列问题表明,现存的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在完善有效市场机制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政府承担一些非市场要素的支持。针对这一现象,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在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中认为: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以及正外部性在农村金融领域体现的极为明显。金融机构无法充分掌握借款人的情况,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建立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因此,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政府应承担一定的作用。

三、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经济行为都会产生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理论对农户和金融机构的经济决策都产生影响,因此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一方面金融机构即使有大量的资金也不愿意为贫困农户提供贷款,另一方面农户存在大量的贷款需求却贷不到款。对于银行来说,贫困农户贷款额度小、居住分散,通常银行很难完全掌握贷款户的真实情况,评估贷款风险;对于农户来说,由于金融机构网点不够分散,在很多农村地区无法方便的办理业务,且贷款审批手续繁琐,还不一定能够获得贷款,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宁愿支付更高的利息向附近的高利贷贷款,也不愿意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四、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指的是一种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转换或者交易的过程。它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制度的产生过程,还可以理解为在人与人的交易活动中,制度结构的改善的过程。它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产生过程。按照制度变迁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变迁是一种自然演进的过程,由国家法律、法规或命令等承认其的存在。诱致性变迁存在以下特点:一为盈利性,即制度变迁是逐利的,只有当制度变迁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相关群体才会推进其发展;二为自发性,当原有制度存在利益的不均衡分配时,相关群体会自发的推动制度的变迁,促使其向更公平的方向发展;三是渐进性,诱致性变迁是一种由点到面、自下而上、由局部到整体的渐进式变迁过程。与此不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一种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施的变迁。国家作为权力主体,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来推行新的制度。通过国家垄断力来促进新制度的实施。同时,国家在制度供给上相比一般的组织具有规模优势。

参考文献:

第6篇:金融抑制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板;新股发行抑价效应;抑价

一、新股发行抑价理论概述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新股发行抑价效应,过高的新股发行抑价水平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IPO是指首次公开募股,是一家企业或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金融中介机构,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在股票市场上向公众出售,以募集资金的过程。新股发行抑价也叫IPO抑价,是指股票在一级市场上的发行价格低于新股上市首日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收盘价格,因此,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差可以使投资者通过认购新股获得超额收益。根据均衡原理,超额收益率会促进一级市场上股票发行价格的提高,从而使超额利润消失,使市场恢复均衡状态。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如果一级市场上股票发行定价是以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为基础,那么随着市场自动调节作用的发挥,IPO发行抑价现象最终会消失。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IPO发行抑价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发达国家IPO发行抑价的平均水平位于15%左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数据为60%左右,我国的IPO发行抑价水平更高。过高的IPO发行抑价使大量资金囤积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上资金萎缩,使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难以被有效发挥,导致了大量投机行为的出现。

国内外学者经过长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四种有关IPO发行抑价现象的理论解释,分别是控制权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市场制度理论。控制权理论包括股权分散假说和成本理论等。股权分散假说认为发行公司的管理层为了降低未来公司被收购的可能并维护自己对公司的控制,会设法分散公司的股权,因此他们会通过抑价发行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成本理论是指当发行公司决策者的目标和发行公司的利益不一致时,成本会增加,此时发行公司的决策者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更愿意接受较高的IPO发行抑价。行为金融理论包括投资者行为假说、从众效应假说和过度包装假说等。投资者行为假说认为IPO发行抑价是由于新股风潮或者投资者过于乐观而抬高了新股的交易价,并非是新股发行价偏低。从众效应假说指出在投资者认购新股的过程中存在着从众效应,因此,发行公司和主承销商会降低新股发行价格来吸引初始投资者,从而利用从众效应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过度包装假说认为大多数公司都会在上市前出现过度包装的现象,导致投资者过于乐观,使新股的市场需求过高,最终导致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偏高。信息不对称理论包括“胜者之咒”假说、投资银行信息垄断假说和动态信息收集假说等。“胜者之咒”假说将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根据他们所掌握信息的充分程度,分为“知情投资者”和“不知情投资者”。投资银行信息垄断假说是指由于行业优势,投资银行往往处于股票市场的信息优势方,因此很多发行公司都委托投资银行进行发行定价,投资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降低发行风险,往往采取抑价发行的方式。动态信息收集假说是指,在发行公司和主承销商通过“路演”获取市场需求信息时,投资者为了自身利益保留真实需求,导致发行公司和主承销商故意抑价发行促使投资者显露真实的市场需求。制度安排理论包括承销商托市假说、发行定价方式假说和政府管制及政治动机假说等。承销商托市假说是指为了防止新股的交易价格低于发行价格,主承销商会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二级市场,抬高新股的交易价格。发行定价方式假说认为新股发行的价格和发行定价方式有直接关系,固定价格定价和市盈率法定价格定价等方式难以反映股票的真实价值,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也使IPO发行抑价水平居高不下。政府管制及政治动机假说是指有些国家的国有企业发行新股不仅是为了募集资金,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动机,政府的介入使IPO出现抑价现象。

二、我国中小企业板的IPO实践

我国的中小企业板于2004年开办,最初的上市公司数为38家,总股本为32.23亿元,流通股本为9.58亿元,总市值为413.43亿元,流通市值为119.96亿元,2004年累计股票筹资额为91.08亿元,总成交金额为822.63亿元,加权平均股价为12.83亿元。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中小企业板以其对中小企业强大的吸引力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小企业板的实践情况来看,它为中小企业融入资本市场、募集金融资本搭建了平台,缓解了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其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表现出“东部多、中西部少”和“南部多、北部少”的特征。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和筹资额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和省份,上市的中小企业数量越多,筹集到的资金也就越多。在中小企业板首次开办的2004年里,浙江IPO公司筹资额占总市场规模的比例为33.03%,广东为23.23%,江苏为10.24%,贵州为4.90%,上海为4.62%,安徽为4.09%,河南为3.80%,四川为3,13%,山东为2.86%,北京为2.50%,其他地区一共占比7.60%。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特征如下:在截至2005年上市的50家中小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共41家,占82%;农林牧渔类企业共1家,占2%;电力生产类企业共1家,占2%;交通运输和仓储类企业共2家,占4%;房地产企业共1家,占2%;社会服务类企业共1家,占2%;信息技术类企业共1家,占2%;批发零售贸易类企业共1家,占2%。从股权结构来看,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单一,总股本也较少,流通股的流动性不够好且比例少。

中小企业板的IPO实践除了可以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和股权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利用相对指标进行分析。市盈率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也是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市盈率的最大值为23.75,最小值为10.18,平均值为17.88,总的来说偏高。中签率是指股票发行股数占有效申购股数的百分比,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签率的最大值为0.09%,最小值为0.03%,平均值为0.044%,总体偏低。首日振幅是指首日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差占首日开盘价的比重,用来衡量投资者对新股价值的预期差异。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首日振幅的最大值约为52%,最小值约为4.9%,平均值约为13%,总体较大,说明中小企业板投资者对新股价值的预期差异较大。初始报酬率在公式上等于上市首日收盘价与发行价之差占发行价的百分比,用以衡量投资者在上市首日买入卖出新股所获得的报酬率。中小企业板新股初始报酬率的最大值约为3.25%,最小值约为0.09%,平均值约0.61%,总体来看比较正常。换手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中小企业板股票换手率的最大值约为0.81,最小值约为0.23,平均值约为0.56,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板上的市场交易比较活跃。

三、我国中小企业板新股发行抑价效应的成因

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我国中小企业板IPO发行抑价效应具有两大特征:第一,我国中小企业板IPO发行抑价水平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第二,随着我国的新股定价方式由行政干预控制向市场化的过渡,我国中小企业板IPO发行抑价效应逐渐有所好转,新股抑价水平趋于下降。从理论上来讲,目前存在四种有关IPO发行抑价效应的解释,分别是控制权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市场制度理论。基于控制权的理论研究包括股权分散假说和成本理论等,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假说包括投资者行为假说、从众效应假说和过度包装假说等,信息不对称理论包括“胜者之咒”假说、投资银行信息垄断假说、信号显示假说和动态信息收集假说等,基于制度安排的理论研究包括承销商托市假说、法律责任假说、发行定价方式假说和政府管制及政治动机假说等。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国内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中小企业板IPO抑价现象的解释能力非常有限,“胜者之咒”假说部分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信号显示假说和动态信息收集假说并不能得到有效验证。中小企业板IPO抑价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供求失衡导致的交易价格过高。

另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影响中小企业板IPO发行抑价的主要成因还包括以下几个:首先,新股发行与股票上市之间的时间间隔会产生中小企业板IPO发行抑价效应。一般而言,新股发行与股票上市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则投资者在这段时间内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就越高,因此发行公司和主承销商就需要在一级市场上提供更高程度的抑价水平来补偿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反之亦然。其次,信息的不对称也会引发中小企业板IPO发行抑价效应,我国中小企业板IPO发行抑价水平与信息不对称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再次,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制度也会引发中小企业板IPO发行抑价效应,这也是造成我国IPO发行抑价水平居高不下的本质原因。最后,二级市场的投机行为、发行规模、市盈率、市场回报率、高管层持股比例、上市首日换手率、创业板、净资产收益率和投资者对新股的狂热投资行为等因素也会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板IPO发行抑价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慢,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这使得包括中小企业板在内的整个证券市场产生了比较严重的IPO发行抑价效应。为了降低我国IPO发行抑价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板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提高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政府监管,推动制度建设;(2)增加融资渠道,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3)缓解并解决一级市场上股票供求不均衡的问题,减少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的过度投机行为。具体叙述如下:

首先,加强政府监管,推动制度建设。证券行业的制度建设应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再加上我国中小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够完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能力不够成熟,我国要想尽快实现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有着很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证券市场上各交易主体的监管,确定证券市场市场化的长期目标,积极推动证券行业的制度建设。

其次,增加融资渠道,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在公司融资途径有限的情况下,发行公司为了提高融资的成功率,通常会选择抑价发行。因此,要降低我国的IPO发行抑价水平,就得丰富公司融资渠道,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要在优化传统融资渠道的同时,发展多元化的公司融资途径。

最后,缓解并解决一级市场上股票供求不均衡的问题,减少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的过度投机行为。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应在维持证券市场稳定的基础上,逐渐向注册制发展,证券市场应逐渐趋近市场化,以求实现供求均衡。另外,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对中小投资者进行基本金融知识教育和风险教育,使他们成为理性的投资人。

【参考文献】

[1]梁乐,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陈小敏,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6.

第7篇:金融抑制理论论文范文

从外生金融理论和内生金融理论的不同思想上,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各不相同。内生金融理论强调的是金融自身的功能对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研究;而外生金融理论则是从政府的金融制度以及金融调控等宏观方面研究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一)金融发展通过金融功能作用于经济的增长

20世纪90年代起兴起的内生金融理论,可以追溯到Pagano(1993)建立的简易内生金融发展框架。Levine (199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交易成本角度将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分为:配置资源;管理风险;监督公司治理;聚集储蓄;便利交易。金融通过金融体系的功能最终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的途径, 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如下图所示)

1、配置资源功能与经济增长

Walter Baghot(1873)指出“良好的金融系统能够把资金从地效率的投资导向高效率的投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展能够产生供给引致的效应,通过促使存量资本所有权及其构成的变化以及资本向高生产用途的转移来提高经济效率,推动经济增长(Hugh T.Patrick ,1966)。Goldsmith(1969)则认为,通过提升资本积累效率可以依次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将金融中介信息收集角色对提高资金分配效率的作用纳入模型。在模型中,资金被投资到安全但低产出的项目或高风险、高产出的项目。对高风险项目的回报存在着两种随机风险:总体和具体项目。但金融中介可以通过投资组合规避总体风险,因此资金通过金融中介分配更有效率,资金的高回报将导致高增长。

2、管理风险功能与经济增长

从股票市场形成的角度,Diamond和Dybvig(1983)建立了流动性模型,他们研究分析认为:当投资者在选择了是投资流动但低回报项目还是非流动高回报项目后,一小部分投资者会遇到不确定性冲击,这种风险刺激了投资者向流动性强、回报低的项目投资。除了股票市场,金融中介也能提高流动性,减少流动性风险。通过提供流动储蓄和选择适当的流动和非流动投资组合,银行也能减少流动性风险,向高回报项目投资,促进经济增长(Bencivenga and B.Smith,l991)。同时值得提出的是,由于金融系统与经济的耦合,金融风险被放大,并有可能导致宏观经济全局性风险,进一步引发经济危机。

3、监督公司治理功能与经济增长

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基于银行的治理模式和基于市场治理模式。

支持基于银行的治理模式的学者认为,富有远见的银行能使企业集中于长期的投资决策(Aoki和Patrick,1994;Porter,1992),同时银行能提供足够的资本帮助企业应付流动性需要,避免陷入流动性危机(Hoshi等,1991)。总之,他们认为当管理层经营不善时,银行干涉可以代替昂贵的、富有争议的接管行为。

而支持基于市场治理模式的学者则有不同的看法。Kang和Stulz (1997)认为,银行并不是有效投资的推动者,日本银行的预算软约束使过多的贷款流向那些需要重组的企业。Weinstein、Yafeh(1998)、Morck和Nakamura (2000)认为,日本银行并没有推动公司治理,而是窜通企业经理层阻止有威胁的外部控制并且从银行贷款中收受租金。对于德国银行,Edwards、Fischer (1994)和Hellwig(1999)同样证明了它们并不是有效公司治理的提供者。

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结构对于国有企业的帮助。

有意思的是Rajan,Zingales(199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更加有利于企业数目的增加而非平均规模的扩大,这意味着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之一是促进企业家精神。同时,金融发展使得对小企业的资金约束减轻,从而促进了大量技术创新型小企业的发展(Thorsten Beck等,2004)。

4、聚集储蓄功能与经济增长

Gurley和Shaw(1955)指出金融中介创造的货币供给额和借贷总额能够加速借贷双方的交易,从而促进实体经济迅速增长。

黄达(1984)从货币的交易媒介性质和贷款创造存款的信用扩张过程指出,让银行参与企业全额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对于加速经济增长是必要可行的。赵俊和,孔庆鸿(2001)通过讨论内外源融资以及经济货币化研究表明,增强经济单位内源融资能力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外源融资作为内源融资的补充,其作用不只是限于解决资本不足问题,也是增强经济单位的手段之一。在依据效率原则的前提下,扩大外援融资对扩大社会产出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对于经济的影响

金融制度与调控机制对于经济的影响,主要存在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Walter Baghot(1873)指出金融与经济在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是相互促进的,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金融体制和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两者相互抑制。McKinnon(1973)和Shaw(1973)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金融抑制。金融抑制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这些手段包括政府所采取的使金融价格发生扭曲的利率、汇率等在内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

McKinnon(1973)和Shaw(1973)的理论核心是每个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如何影响该市场运作的,把实际货币余额和物质资本的关系视作是互补的,即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将导致投资和总产出的增加。有学者通过对我国金融发展状况研究,提出金融抑制指金融活动过于受计划手段控制,不能按照市场竞争原则发挥资金配置功能,实现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优胜劣汰。并指出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制约、市场结构制约和资本市场主体制约。

二、金融从属于经济增长论

有学者认为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金融发展只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结果,即经济增长带动了金融的发展。事实证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实际支配的金融资源越丰富,随着实际支配的金融资源的丰富, 经济发展速度变快, 从而促进实际支配的金融资源增长更快。据此Patrick(1966)提出了金融发展“追从”经济增长的需求引致性观点。该种观点认为,实体经济的扩张增加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导致金融产业的发展。

依据这一观点,不少学者作出了理论证明。Robinson (1952) 指出,“企业引导金融”,经济增长创造了对特定金融的需求,金融体系仅仅是自动反映这些需求,事实总是表明经济增长引致的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才是促进金融发展的驱动力。Stern(1989)也得出了相同的观点:实物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张和金融资产的膨胀,而资产规模的扩张就要求风险的分散和交易成本的控制进而推动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所以经济增长带来了金融系统的发展,金融发展只是被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内方面,王林辉(2008) 认为:金融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各类成分关系存在非对称性,金融发展更多表现为经济增长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相对经济增长而言,金融发展的“跟随效应”显著。杨林等(2008)从两方面论述了经济对于金融发展的作用: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进而拉动金融发展;同时,金融功能的发挥是需要付出成本的,经济的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后盾支持。

三、金融发展抑制经济增长论

大多数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的增长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持肯定态度,但是,仍有一部分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金融的发展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Van Wijnbergen ( 1983 ) 和Buffie(1984) 等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可能是因为金融体系的发展反而减少了国内厂商可能得到的信贷额度,也就是说,金融中介存在与国内厂商竞争的局面,导致社会出现信用萎缩,降低社会投资和生产率。

也有一些学者提出,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强了其风险分担功能,减少了用于预防风险的储蓄,在内生增长模型中这将降低储蓄率而延迟经济增长。Bencivenga和Smith(1991)认为银行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风险分担,将减少储蓄率,这会部分抵消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但最终的效果还要看金融中介提高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否大于降低储蓄率带来的负面影响。M.Obstfeld (1994)的流动性与风险模型说明了通过股票市场分散分先机制可以是资金由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转向高收益的投资进而促进生产率颈部的同时,也意味着储蓄水平将因此而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小结

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从现有文献成果来看,国内外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纵观现有文献,笔者认为国内现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1、理论分析有局限性。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既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创新性的理论提出。现有文献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放宽新古典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上,但仍局限在新古典框架内。而且我国虽然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仍是建立在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而且研究方向、方法均没有系统性,条理性。

2、分析方法使用不够规范。尽管有大量的数据、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软件工具,但不同的实证研究所取得的结果是有很大差别的,随着研究的角度、方法或者研究的区域的不同会得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截然不同的结果,可能是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甚至两者毫无相关关系。由于分析方法运用的不规范使得出的结论存在着很多争议。

3、目的不够明确。尽管我们研究的主题是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但最终目标应该是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有很多种途径,金融发展只不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从现有的文献看, 多数研究成果从方法上是属于“供给主导”的,很少有人从经济增长需要什么样的金融系统去研究这个问题。虽然现有的文献中也有不少是利用内生增长理论的形式,但它由于受其自身的限制,对增长理论本身的贡献并不大。因此, 这个问题应该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或许,以后的研究重点会转到这一领域上来。

4、现有理论过于强调金融体系有利的一面,而对于金融发展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例如对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传导途径和预警机制研究不够。现实世界中,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对其他国家的波及效应,以及起因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造成的全球金融海啸或许应当是经历惨痛教训之后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这些都需要有新的理论进行解释。

5、不同金融中介体制(市场中介体制、全能银行体制、专业银行体制)对经济增长的比较效应,以及经济增长对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机构的影响尚不充分。因此,需要在这方面的进行更深人的研究。

第8篇:金融抑制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综述

前言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与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的研究探讨始终未曾远离人们的视线。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

熊彼特1912年曾在他的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因素,并认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对推进技术的进步,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如此,人们认为熊彼特是比较早关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经济学家之一。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里,可以说,金融已拥有了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对于金融在经济增长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比金融与经济增长二者相关关系的研究成果,争议较多,但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不同意见:

一、无关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这种金融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观点也被称为需求导向,赞成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金融的发展只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被动反应。金融发展的这种反应可以解释为,经济主体伴随经济增长而对金融服务产生的需求。早期的研究如Joan Robinson(1952),莱文(1993),帕特里克(1966),Robert Lucas和Stem(1989)等[1]。

Joan Robinson(1952)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它只是被动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Khan和Senhadji(2003)通过对比一些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和经济数据后发现,银行的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起的作用简直可以忽略不计[2]。

国内研究方面,谈儒勇通过研究中国的股票市场和经济数据后发现,中国的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明显的负相关。孟猛也认为金融深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不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增长对货币化程度的起促进作用,但其对非金融机构能够取得的贷款量几乎没有影响。赵玉龙和庞晓波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工作。他们通过对动态数据的发掘,得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我国的因果性关系比较弱,这说明我国金融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因而我国的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可以通过完善金融相关服务,提升金融的效率方面获得[3]。

韩延春(2001)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基本没有太大作用,而他认为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二、促进论: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

这一类相关的文献著作比较多。熊彼特提出了别具特色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有赖于金融的相关因素结合产业资本。指出银行的信用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是金融活动的主要形式,196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Raymond W.Goldsmith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这一著作中,首次将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开创性地提出了一套指标用于衡量一国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并对35个国家1860~1961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了“在大部分国家中,假如对最近数十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不难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大致平行的。”这一结论。

King和Levine(1993)对80个国家1960~1989年间相关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不仅有联系,而且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他们认为由于社会中存在着信息成本以及交易成本,这些因素的存在推动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金融体系通过自身的中介桥梁作用,发挥了强大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从而使得经济得到增长[4]。

在国内,对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实证层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谈儒勇(1999),他采用1993~1998年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关的季度经济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线形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证明我国金融中介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米建国和李建伟检验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抑制以及金融深化问题,他们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金融抑制还是金融过度都会损害经济的增长,而实现经济最优增长的前提是金融的适度发展[5]。

丁晓松通过单位根和协整检验考察了1986~2002年间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关系。他的研究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比较积极的作用,但是,经济增长对于金融发展而言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6]。

运用产出增长率模型,赵振全和薛丰慧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发展之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揭示,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而对信贷市场的作用则较大[7]。

三、抑制论:金融发展抑制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这一观点被大部分的研究学者所认同,但是,仍然有部分学者对此种观点提出异议,在他们看来,金融的发展将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Van Wijnbergen(1983)和Buffie(1984)等人认为有限的金融信贷额度会因为金融体系的发展而使得国内厂商可得的份额减少。即社会投资和生产率会因为金融中介与国内厂商之间的竞争而降低[8]。

Diamond(1983)、Krugman(1998)等人认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供求的弹性较低并且经济结构上的刚性,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其供给以及相应需求的不足,这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尤为突出;而市场供给及相应需求的不足又使得与之相对应的价格参数不能行之有效地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按此循环,必然会使得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形成相互阻碍的关系[9]。

也有一些学者分析提出,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其分担风险的能力大为增强,如此一来必然会使得用于预防风险的储蓄相对减少,储蓄率的降低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可以推导得出经济增长延迟的结论。

四、互为因果关系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前,基于对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贷款利率是资本成本这一观点的认识,人们普遍认为比较低的贷款利率有利于促进投资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但是McKinnon和Shaw提出金融抑制论却对此持不同观点:政府对金融活动的过度强制干预,而受到政府压制的金融又会反过来阻碍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Mckinnon(1973)和Shaw(1973)基于这一观点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从中分析了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金融抑制”现象作为考察重点。Mckinnon和Shaw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约束行为和金融压抑现象。

Mckinnon的金融抑制论理论认为:对于经济发展而言金融变量与金融制度并非中性因素,它不仅能起到促进作用同样也能起到阻滞作用,关键因素在于政府决策部门的选择。Shaw提出了金融深化的概念:即金融资产的积累速度快于非金融资产的积累速度。他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从金融领域入手进行经济改革,金融市场应该减少人为的因素干预[10]。

在国内,陈军和王亚杰通过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同时深入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双向的因果关系[11]。

康继军,张宗益,傅蕴英通过对比东亚三国:中、日、韩的经验发现,实证中从长期因果关系上来看,日本GDP的增长中有金融中介发展和股市发展的带动因素,检验结果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假说提供了支持;韩国的GDP增长与股市发展不仅促进了金融中介的发展,而且,股市的发展也从GDP增长和金融中介的发展中受益,韩国的检验结果对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对中国的检验发现结果异于日、韩,在长期中,可以得出GDP增长和金融中介的发展对股市发展起带动作用这一结论,反过来,也能得出金融中介和股市的发展对GDP的增长起促进作用的结论,然而,这种关系只在长期中存在,在短期内并不存在,但是,这个结果揭示了长期均衡中的状态[12]。

五、小结

各个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巨大,且制度背景各异,研究手段的差别会使得研究得出结论会差异巨大。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研究资料,大体上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的深化,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也会愈发复杂,对这一领域的探讨研究也会不断完善。

实证研究方面,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还处于发展的阶段,目前为止尚且没有哪一种计量方法可以在实证上做出对错判断。这主要是因为:

1.“金融”这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很难也没有人能够做出一个较为完整而且准确的定义,在经济和金融创新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也处于剧烈的发展变化当中。因此,影响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键因素也较难确定,建立于历史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和由此做出的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也就值得推敲。

2.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除了金融发展这一因子以外还有其他众多的因子,并且,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考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这也使得我们很难以去否定其中的某一种假设。

总而言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考究都还路途漫漫。只有不断地完善理论研究体系,补充其中的不足,进而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使理论和实践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朴松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2009(21): 23~30.

[2]蒋茂玲,蒋晓洪.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外研究综述;中国经贸导刊;2009,06.

[3]张旭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近期国内文献综述,嘉兴学院学报,2007.1;19(1).

[4]李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综述.生产力研究,2005,10.

[5]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4):23~30.

[6]丁晓松.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64~65.

[7]赵振全,薛丰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4(8):94~99.

[8]李芸,谭中明,杨慧文,张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文献综述,金融经济.

[9]王圣达.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10):5-22.

[10]朴松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2009(21).

[11]陈军,王亚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8):48~51.

第9篇:金融抑制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业发展;金融理论;金融抑制;存在问题;金融改革措施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涉及到农业投融资体制、资源配置、成果转化机制和风险投资在内的金融系统创新等基础制度建设问题。这些要素也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也是金融理论研究的焦点。我国在大力提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村深化发展的第一要素,需要运用银行、保险、信贷等金融机制,推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我国农村的改革,最大程度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就金融基本理论和金融抑制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究如何农业发展金融深化理论下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

一、金融基本理论及其分析

金融基本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金融专家的实践总结中主要阐明了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这些理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展开的,对我国的金融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一,金融抑制问题的核心是利率的管制,简单的讲就是将存款储蓄在银行所得的实际收益很低,且银行不会根据实际风险程度对利率进行调整,一些高风险的金融项目将无法获得信贷配给,导致社会市场中出现较多的非正式信贷现象。第二,金融深化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主要是理论方法是放松对银行利率的掌控,降低金融审批难度,促进金融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实现资金的良性流动。第三,金融约束理论主张政府通过制定金融政策,促使利率维持在低于竞争性均衡水平的实际利率,推动发展中国家金融机制的深化,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金融抑制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抑制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政府对利率的管制,会造成严重的金融缺口,所以很多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只能通过信贷配给获取资金,导致农业发展所需的融资主体不能列入正规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1.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动力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深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农村金融商业化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利润导向性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准确定位农村金融活动的风险。另外,信用社贷款支农的动力不足,信用社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农村金融活动的数量有限,甚至农村信用社经常表现出“非农化”的经营特征,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不良影响。

2.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虽然我国在政策上高度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四大国有银行也针对农村地区开设了大量的金融业务和金融项目,但是下设的机构网点往往只具备吸收存款权,没有贷款权,导致农业发展中资金筹集的难度增大。另外,农村金融发展的下设资金一直是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导致这部分资金根本没有投入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上面,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3.金融服务机构缺乏金融技术和产品

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定要承担一定的金融风险,只有强大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基层的金融机构不具备抵御自然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且现在农村信贷受到行政干预的行为较为严重,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形成具有抵抗风险的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难以真正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4.农业保险缺位

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险公司主要是实现了商业化的经营,立志于追求经济效益,并且现在我国农业保险赔付率高,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大部分保险公司没有参与农业金融的意愿,导致农村金融供给紧张,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支持农业发展金融深化理论下的金融改革措施分析

现在我国在农业金融发展中首要解决就是金融抑制的问题,激发农村金融潜力,发挥农村金融的核心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在“三农”发展的实际需求基础上,将金融深化理论深入农村金融发展中,切实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1.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我国政府要正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不断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例如,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动力不足,对农民服务不够深入,国家应该深入改进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拓展农村金融市场,重新改组农村信用社,让信用社以具有独立性的金融组织角色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尽量减少行政化的干预。其次,制定必要的金融法律框架,鼓励农村信用社充分吸收民间资本,拓宽发展空间,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动力。

2.建立农业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深化

农村金融的发展推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城镇中小企业的贷款方式,在政府主导支持的基础上,构建农业金融服务中心,作为科技发展贷款和科技成长贷款的专营机构,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实现农村专属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的提供,最大程度的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主导农村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3.深化商业银行的改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对主要针对农村金融的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可以实施股份制的改造,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增强风险收益,为农村信贷市场提供有力的信贷业务支持,增强利润的激励和约束力。政府组织要积极组织改制,为正规的金融机构设立微信贷业务,将这种信贷业务模式,有力的贯彻到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中,扩大微信贷业务规模,积极吸引外部资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4.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解决资金流失问题

农村金融发展资金是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导致这部分资金没有投入在农村金融的发展上,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收缩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资金投放,推进农村资源向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集中。同时,政府没有完全限制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投入,所以可以开放部分资金到农业领域,结合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防止用于农村金融建设的资金外流。

5.建立农村贷款抵押担保机制

国家政策要向农村个体户,以及农村中小型企业倾斜,建立农村贷款抵押担保机制,鼓励金融业务在农村展开,配套支农惠农政策,发放政策性优惠贷款,同时可以建立农村保险,实现潜在金融机构风险额转移,提高农村信贷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可以放宽信贷规模控制,对小额农户贷款实行奖励政策,调动村居民进行货币积累的积极性,扩大资金供应;最后,可以建立灵活多样的监管机制,结合当地农村的金融特点,推进吸引非农资金流入,最大程度的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村深化发展的第一要素,需要运用银行、保险、信贷等金融机制,推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的发展,推进我国农村的改革。农村经济发展要正视金融抑制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建立农业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深化;深化商业银行的改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解决资金流失问题;建立农村贷款抵押担保机制,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智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