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

第1篇: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一)音乐教育的范畴

音乐教育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强调其对个人的修养以及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并将此作为培养一个人修养的标准。欧洲是最早将音乐教育融入教育体系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音乐可以培养人的善和美。在诸多的西方学者、名人中,他们都十分精通音乐,并且能熟练演奏各种乐器,这与国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全民整体素质不无相关。因此,音乐教育不仅能传播知识,让人们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发挥音乐教育给人们带来审美思想,陶冶情操,诱发人的精神价值的升华和培养健全的人格、丰富个性等方面的作用。从而逐步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提高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继而对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之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国民,成为社会发展的合格乃至优秀的成员。音乐教育的范畴:一是学校音乐教育,通过各级学校的音乐教学;二是社会音乐教育,大都承担培养社会公民艺术修养、丰富社会文化和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

(二)音乐教育的特征

音乐教育的特征是全民性和终身性。只是不同的国家在音乐教育上反映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上有所不同。以下以美国音乐教育的特点为例:

1.《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中指出培养完整的人,让音乐在公民的个性、推理、想象以及与人沟通交流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独特的培养作用。他们认为,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教育不仅在培养人的修养与审美方面,而且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注入了激情,缺乏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此外,音乐教育具有强大的精神推动力,对社会的经济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全民性。

2.音乐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变,并且始终贯穿于人的生命之中,即体现了音乐教育的终身性。我国在新世纪进行了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其中《音乐课程标准》确立了新的理念,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提高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和音乐文化素养。课程的内容表现为三点:(1)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2)过程与方法;(3)知识与技能。其特点表现为培养人的价值观念、想象力、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其特征仍是音乐教育的全民性和终身性。

二、音乐教育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一)音乐教育对人的情感因素和人格成长的影响

良好的人格品行是知、情、意、行诸多方面的协调统一,人格的发展不仅包括情感,而且贯穿于情感体验和情感行为之中。人的个性形成与情感历程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同时情感也为个性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条件。音乐可以引导人追求美好的理想,可以塑造完美的人格与品质。音乐可以培养人积极向上的心理,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表现在诸多个体之中,而个体的人格、品行综合表现反映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综合素质。柏拉图曾说:“音乐不但可以使灵魂高尚,并且可以使行为优美”,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音乐教育对国民素质和人格成长的影响。

(二)音乐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音乐教育注重于对人的思维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注重于对个性化和团队合作的培养,注重于对人的能力和品质的培养。民族精神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多元素交织沉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但近年来,中国的教育较注重文化知识、应试教育,音乐只是某些家庭作为孩子的爱好培养,大多数中小学忽视音乐教育的本质,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一些家庭的目标偏向物质利益,重视名誉与地位,对人格素质要求较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了经济上的巨大变化,然而一些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素养却在下滑。正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国庆在中法论坛上的讲话中所提到的,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正处在底线上,正处在一个断层期和转型期,显得富而不贵、不雅。功利主义四处蔓延,精神倾滑、人文弱化的现象,媚俗文化流行,这些不良的行为主导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和风气,使人们的整体素质低下,民族精神、民族素质提高迫在眉睫。

(三)音乐教育对和谐社会发展的影响

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发展时期精神面貌的体现,和谐社会不会自己产生和形成,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教育过程中的文化沉淀和积累,并加以引导教育的结果。音乐教育是和谐社会构成的重要元素,荀子曾说:“乐使人血气平和”,充分体现了音乐的教育价值,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功利、物质的心欲膨胀,竞争导致人的精神压力增大,人心浮躁,情绪因素越来越突显,导致社会伦理秩序失控,许多人缺失信仰,精神世界苍白无助,而音乐教育是调整这种状态、改变这种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音乐可以调节人体的精神平衡,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通过和谐的心理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情感和意识达到理性的沟通,从而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21世纪两个最大产业的发展,一是信息产业(高科技领域),二是艺术产业。目前,信息产业已被广泛认识并充分地运用在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但艺术产业在许多国家还没有被认识。欧美发达国家艺术产业开发已被世界所公认,同时各国对音乐教育非常重视,中小学三分之一的课时被艺术类所占据,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对其今后的成长发展以及成为有较高素质的国民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虽然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真正用于国家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为培养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国民素质的音乐教育手段和方式较少,加之目前国家的经济条件和大多数人趋利的心理,用于全民族的社会音乐教育资金匮乏,全民无偿的艺术培训、活动地点少之又少,丰富的文化资源长期未受到重视,利用率低,利用层次低。对大学生在音乐教育方面进行的调查,被调查对象的500多人中,喜爱钢琴占27.7%,喜爱吉他占31.8%,二胡占10.1%,小提琴占12.2%,访问的学生中全部受过不同程度的音乐教育,但调查表明56%的学生没有接受全面的音乐教育,70%的学生不具备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接触音乐而不是必要的学校音乐教育,大学活动虽然比较丰富,但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校园音乐缺乏高雅、清新之气,与学校氛围不符,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超过50%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音乐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没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特征,70%以上的学生认为,大学音乐活动设施和硬件设备较差。新世纪普及音乐教育,挖掘民族音乐,学习西方音乐,多元素交叉是艺术产业发展的直接要求。其不仅能保持国民精神上的产品丰富,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改善人民的精神面貌,同时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提供精神动力。构建和谐社会,人们的精神和道德上的高尚是基础。美学家朱光潜曾说:“美育是德育的基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因此,提高整体国民素质,音乐教育非常重要,其不仅实现了美育的诸多效用,而且表现在人的形体、心态、精神、行为等诸多方面。这些美集中在个人身上,使之成长为优秀的公民,集中在一个民族的身上,表现出良好的整体国民素质。

三、音乐教育对国民素质提高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音乐教育的特征是全民性和终身性,而学校音乐教育是培养全民音乐素质的启蒙和发展阶段,我国90%以上的学校,在中学和高中开设音乐课只是象征性的每周一节课,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教育从这时开始断层,正如对大学生调研所了解的,70%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此外,社会音乐教育普及程度缺乏,除了一些社区举行的秧歌、健身操和个别自发组成的广场舞外,社会几乎没有举办过各类的音乐教育知识普及活动,社会的活动中心多为老年人,年轻人参与很少。可见人们对于音乐教育对国民素质提高的认识不清楚,或没有从更深的程度去理解、思考这类问题,导致社会整体对音乐教育与国民素质提高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健全。我们经常提到发达国家国民素质高,他们体现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据了解,国外80%的公民都会一种乐器,高出我国国民近15倍,如此大的差距,不仅反映了国外公民的音乐素质,而且也反映了我国在现阶段存在物质至上、精神空虚断层的现象,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但要改变还需要一段漫长的路程。

(二)政府要从根本上重视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能提高国民素质,改变中国风貌,向全世界展现新中国新特色,政府必须从宏观层面上重视。

1.加强学校音乐教育的投入

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音乐教育设备的投入,同时必须开展素质教育,剔除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增加中小学、高中乃至大中专院校音乐教育的活动方式,选择具有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活动内容。普及高雅音乐和民族音乐,形成多元素音乐文化交融,使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掌握知识和提升技能,同时在音乐教育中汲取更多养分,为使他们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大社会音乐教育的投入

社会音乐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音乐教育是人生中受教育很短的时期,更多的时间是受社会音乐教育的影响,因此对一个公民而言,终身的音乐教育是属于社会的。国家和社会必须重视社会音乐教育,将其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补充,使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通过音乐技能、音乐知识的传播,提高全社会的审美能力、审美意识,进而塑造我们的精神世界,发挥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国民素质。

四、结语

第2篇: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民族预科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47-02

民族预科素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核心是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关键是促进这三者的协调发展。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大学语文教学,不仅需要“预”“补”结合的知识衔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素质教育问题。通过鉴赏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实用文体写作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本中人物的品德精神影响,提高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应用能力,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

一、 大学语文与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关系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少数民族预科阶段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学习理解生命的意义,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提高道德意识,提高审美情趣核对社会人生的理解。2006年9月,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语文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而语文学科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兼具工具性、思想性、审美性、趣味性等特点,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培养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接受优秀的文化熏陶,最终获得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必备条件。在大学语文学习中,为落实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理念并适应时展的需要,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崇高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合作精神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大学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人文性,在提高民族预科素质教育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天然优势。

教育部门曾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的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通过对大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加强对民族预科学生学科交叉渗透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古人早有“文以载道”之论,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应明确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通过知识传授、学习环境的熏陶以及学生的亲身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最终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素养,从而不断提高民族预科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虽然民族预科教育周期短,但加强素质教育任务刻不容缓。我们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民族预科教育不能理解为单纯接受知识,补习文化知识的不足,还要加大力度多方合作提高素质教育,最终为本科院校输送德才兼备的一年级少数民族大学生。

二、大学语文的现状与加强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语文虽然是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但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学生把更多时间用在外语学习和等级考试中,个人素质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现实情况是有些学生的考分很高,但不具备高尚的情操及高雅的审美情趣,缺乏责任感,有些人逐渐丧失人文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甚至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和人格尊严。其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忽视素质教育的问题。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一些学生只是在临近考试时才开始突击,考试结束后,没有多少学生向学习外语或其他课程一样勤奋苦读,想当然地认为母语学习不用花费更多时间精力最终也能有个理想成绩。在考核评价方面也主要以期末闭卷考核为主,评价的重心侧重于笔答试卷,忽视大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要求,即担负素质教育的重任。民族预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培养和输送文化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较好的,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较高人文素质的一年级大学生。如果不重视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并加以考核评价,势必会影响民族预科教育的质量。鉴于此,大学语文教学亟待加强素质教育问题。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阶段。正确把握民族教育自身的特有规律,把遵循普通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与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走出一条科学稳健的发展之路。有人说“世界贫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在导致民族地区落后的原因中,教育落后、人才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必须把民族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民族振兴、边疆巩固、祖国统一和团结进步的高度上来认识,要把民族教育从单纯的应试转变到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主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大学语文课就是通过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全面提高民族预科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教育名著《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每一种社会改善的先决条件要求每个人都要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可见,教育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应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大学语文的教学,从实际出发,发挥学科优势,注重挖掘学生的人文内涵,从而促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拓展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思路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高等教育殊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预科,同样不可忽视素质教育。但如何利用综合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加以解决,已成为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新课题。而大学语文课是民族预科教育阶段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旨在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对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精心选取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依据现有教材读本《大学语文》(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修订本〉)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分主题进行教学研究讨论,如“理想”“爱国”“学习”“修身”等主题,可以结合孔子的《论语》、陶渊明《归园田居》、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教材内容选取可对学生进行修身、做人、学习等方面教育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读者》《青年文摘》等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中选取适合的文章进行研读、讨论,实现教育资源多样化,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大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思维理念创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语文教学改革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延伸课内外教育,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乡和喜欢的城市进行课外的精神的陶冶,亲近自然,深入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到群众中去学习语文,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另外,在课上编成语文学习小组(五人为一个小组),主要进行讨论与课后实践。如学习小组到“七三一”部队遗址观看之后进行“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民族,不辱使命”,“中国梦,振兴大中华”等话题讨论。以学生讨论为中心,营造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课题氛围,形成预习、阅读、实践、讨论等环节的教学模式,老师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由“让我学”到“我想学”的转变。

(三)优化考核评价办法

大学语文的成绩考核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风向标,对教育目标会产生直接影响。以往的考试主要以期末闭卷的形式为主,考试内容也局限于传统试题模式,难以考察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重视期末一张试卷,缺少对学生平时的考核环节。为了全面提高民族预科素质教育,应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考核,注重学生个性发挥,避免出现整齐划一的具有标准答案式的考试类型,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成绩评价问题实行课上和课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并且创建独特的大学语文考核模式,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实现民族预科素质全面提高。

(四)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大学语文教育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的宣传,陶冶审美情趣,立足教育长远规划。大学语文不只是要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程的主导功能和作用,发挥大学语文学科优势,建立素质教育考核目标,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助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高。

民族预科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探索并实践这一目标需要不懈的努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关系到国家进步与发展。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内在品质,从而增强个人素养,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个人的尊严和使命感。对于促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来说,大学语文教育责无旁贷,通过独特的大学语文教学,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以及得体的教学方法,有效推进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Z].http:///politics/2006-09/13/content_5087533.htm.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25).

[3]艾比布拉・胡贾.少数民族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 国民素质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等必备内容,这是提高其个人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健康的、积极的和高尚的个人情操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使得受教育者可以增强自信心。因此,音乐教育与国民素质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互相辩证的关系。笔者在本文中将以“论音乐教育与国民素质的辩证关系”为话题进行浅谈,企在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一、音乐教育对国民素质的作用

(一)音乐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从而提高国民的素质。

音乐教育是可以体现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音乐教育在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很多教育专家所说,音乐教育是人们情感的表达,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在音乐教育中,受教育者通过乐曲或是歌曲中的歌词、音乐或是节奏旋律中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在无形中增强了其审美能力,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得以释放和升华,从而给与人们以感染力和共鸣。例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可以将我们内心中的民族情感激发,使得我们团结一心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释放,对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受教育者在其爱国主义得到激发的背景之下,发自内心的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是一种爱国主义式的教育,让受教育者在音乐熏陶下获得素质教育的实质性收获,自身得到升华。

(二)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完善其形象思维的发展和应用,这些都是有利于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推动力。

音乐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而服务的,有了这种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人们对于生活才会有着积极的、正面的认识,充分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音乐教育中,通过编写歌词的形式,受教育者会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释放等方面得到培养,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在歌曲演唱时,人们也会在无限的想象之中去感受着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各种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上的享受和共鸣。当人们在共唱《56个民族,56朵花》之时,大家会在祖国大团结和共同发展之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和谐,这种积极的、正面的思想会使得演唱者感受深切,这不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之教育吗?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完善其形象思维的发展和应用,这些都是有利于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推动力。当我们将这种积极正面的内涵应用到为国家服务和贡献之中时,我们自身的国民素质也在大大提升。

二、国民素质对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国民素质的提升可以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科学文化知识、科技水平等方面,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这种经常层面的需求之一就是音乐等美的享受。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表层的教育,还是一种人文知识的内涵和演绎,因此,国民素质的高低可以决定音乐教育内在的文化底蕴和基调,没有国民素质加强的保障何以促进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呢?国民素质的内涵可以通过教育者文化素质以音乐教育的形式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得受音乐教育者在接受音乐教育之时感受着教育者的文化素质内涵。当前,在一些人群之间流传着一些低俗和不堪的音乐,这种音乐正通过网络等形式向着青少年传播,有的已经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这就必须要通过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来进行抵制,我们必须要以高雅和健康的国民素质内涵来促进美好音乐的流传,只有保持自身的健康、良好的国民素质内涵才可以保持音乐教育的健康性和积极性。

(二)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音乐教育的开展程度和内容。一个国家中,如果国民的素质都在提升,那么,它会很需要音乐这种形式来给予正面引导的,无论是其艺术形式,还是其艺术内涵都会有着较为丰富的底蕴,在这种积极的国民氛围会影响更多人的参与和开展,使得音乐教育成为一种传播正能量和引导健康思想的媒介,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人们的思想意识提高了才会使得音乐内容有着积极的内涵、形式才会更加健康,否则的话,只会是一些哗众取宠、藏污纳垢的内容。所以说,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音乐教育的开展程度和内容。

三、音乐教育和国民素质相互促进和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繁荣,人们对于各种文化需求以及其它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音乐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民素质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反之,国民素质的提升又会积极影响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说,音乐受教育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水平,而国民素质水平的提升也无疑会积极提升音乐水教育水平的积极促进作用。两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重视音乐教育有利于人们对自身素质的提升,使得音乐可以作为一种媒介来激发参与者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的热情,还会提升其审美综合能力,在音乐中懂得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代百生.“音乐美育”的内涵与实质[J].美育学刊,2012,(04).

第4篇: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民 素质教育 思考

笔者根据自己在农村工作的一些实践,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农民素质教育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与时俱进,完善农民素质教育内容的布局

对农民进行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素质问题,我们党历来十分关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对农民进行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应当根据当前农民的文化状况和实际需要,有的放矢的完善农民教育内容的新布局,实现由过去单一的文化补习教育向文化知识、政策法规、科技信息、文明道德等综合式教育的转变。

首先,加强政策法规教育,提高农民的政策和法制观念。为了保证党和国家政策在农村贯彻实施,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尤其是与农民息息相关的“三农”政策,及时地、准确地、不折不扣的传达给农民,让广大农民完整地认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的发展方向,提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对农民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让广大农民知法、守法,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

其次,加强市场经济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知识教育,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农户是市场的主体,要不断强化市场主体意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农业经济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经济结构调整,走产业化之路。只有使广大农民明白和把握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才能适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其三,加强科技信息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生产能力。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广大农民的科技生产能力较之改革开放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据调查仍有半数以上的农民还不懂或基本不懂新的生产技术,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农民连传统的耕作技术也没有完全掌握。因此,必须加强农民的科学技术教育,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依靠科技致富的道理,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同时,还要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生产能力。

其四,加强文明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文明道德素质。新形势下的农民文明道德教育,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涉及政治、思想、文化、卫生、环境等诸多方面。但主要是教育农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集体主义观念,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自觉遵守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通过文明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道德素质,逐步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逐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净化社会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

二、强化措施,切实抓好农民素质教育

首先,坚持“四个结合”,扎实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工作。一是教育农民与教育党员干部相结合。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村工作的主力军,既是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在农民素质教育工作中具有领头雁的作用。因此,强化农民素质教育,必须首先抓好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提高带头致富的本领。只有党员干部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民素质教育工作抓好,才能头雁先飞带出高素质的农民队伍。二是日常教育与重点工作相结合。确立工作重点,以重点工作带动全局工作的开展,是我们党长期农村工作实践的重要经验。结合农村的重点工作开展农民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为重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能借重点工作之势深化素质教育,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三是点与面相结合。抓好试点,以点带面,是运用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的原理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探索新形势下农民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也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首先选择试点,进行精心培植,然后对试点单位的工作运行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指导面上的工作,达到“小树开大花,一户带百家”的效果。四是务虚与务实相结合。新形势下的农民素质教育,要根据农民需求的多样性,坚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方法,既要通过灌输、交流等方法进行政策法规、文明道德等内容的教育,还要通过课堂讲授、院户田间现场指导,手把手帮教等方法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其次,突出“两性”,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教育的实效。一是针对性。新形势下农民素质教育,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民劳动场地的分散性、文化程度的差异性,对实用技术需求的多样性。有的放矢的安排教育内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二是灵活性。新形势下的农民素质教育,要根据现实农民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可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电化教育,也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进行典型示范教育等,必要时也可以深入田间院户现场指导,手把手帮教。要建立自学互学机制,鼓励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第5篇: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教育 分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是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重大举措。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广大农民。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就业竞争能力强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1、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农民教育重大历史使命和大好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要依靠亿万农民。同志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塑造高尚道德情操,增强法律法制意识,使之成为新农村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这无疑对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是给农民教育赋予的艰巨而又光荣的重大历史使命。

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民教育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十一五“规划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没有千千万万具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就不可能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也不可能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亿万新型农民,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前提,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加强农民教育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农村有8亿农民,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但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其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等都比较低。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年。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占38%,其中还有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2006年4月国务院研究室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农民转移就业极不稳定,回流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着农民自身发展程度与生活状态,也影响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同时还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规模和速度,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代文明进程。因此,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最为迫切的要求和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的问题分析

1、农民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农民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来说一直是一种弱质教育,非常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但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对农村农民的歧视性管理,城乡教育政策的偏差失误等原因,导致最应该受到重视的农民教育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大力扶持,农村文化普及、职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等无法获得像城市那样大的投入和支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尚未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农民教育事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对农民教育的扶持与投入已有所增加,但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多元化投资体系和多元化办学机制尚未形成,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农,民教育经费紧张、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依然突出,城乡间、地区间公共资源占有和分配不公平不断扩大,城乡教育差距仍严重存在,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民教育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要求相比,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者就业技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和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各类农民教育发展不平衡,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就当前我国农民教育现状来看,各类农民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村成人继续教育低于正规学历教育,农业职业教育低于普通教育和其它职业教育,农民转移教育培训又不如国民教育。在农民培训内容上又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从总体上看,农村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不高,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普九”巩固和提高任务还十分艰巨;农业职业教育总体上看尚未找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政府行为过多又大多以学科教育为主,适应性不强,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转移教育培训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培训设施薄弱、师资短缺,实效性不强等问题,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对劳动力技能的需要,农民参培积极性也还未充分调动:成人继续教育和农村社区教育以及农民工文化教育仍处于农民教育最薄弱环节,尚需进一步加强。

而处于我国社会结构调整和变迁之中的大部分农民又以多业兼营为主,经常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动转移,就业并不稳定,这给农民教育带来极大困难,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多变性特点,培训内容要求更加丰富,培训层次、手段和形式要求更加多样,农民教育培训任务异常艰巨而又繁重。

三、加强农民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分析

1、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观念,加大农民教育统筹管理和投入力度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形成全民重视发展农民教育的社会共识,营造有利于加强农民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国家应加强对农民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统筹管理,进一步理顺农民教育统筹管理机制,为农民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发展环境。各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农民教育工作新格局。要打破地方、部门、行业和学校等体制,推进各级各类农民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逐步走向城乡统筹、地域统筹、行业部门统筹,形成由各级政府统筹管理、各相关部门主动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农民教育协调发展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教育的投入效益和教育培训效果。与此同时,应坚持国家和各级

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同时落实好部门与企业承担技能培训的经费责任,积极鼓励、扶持并规范各种社会力量及公民个人办学或提供资助,多渠道筹措并大幅度增加农民教育培训资金,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和城乡居民素质差别。进一步体现教育公平与公正。

2、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明确农民教育主要内容和任务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又庞大的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又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使农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培养要求。首先要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后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避免新的素质低的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出现,这是农民教育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其次是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职成教育,提高农民农业科技素质;第三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前教育培训和城镇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素质i第四是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并把青壮年农民、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养殖大户等骨干农民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提高他们的农业实用技能素质,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之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第五是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民主法律意识教育和科学文化等社会化终身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综合素质。

第6篇: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的社会。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需要先进的生产力的支持,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但是,更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当今,由于社会转型、文化的多元、社会各个群体利益的冲突等等各种状况,使得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受到社会的指责:“有才无德” 、“有知识没文化”、“有知识没教养”、诚信缺失等等。有些说法固然夸张,但却有其来源的根据。这反映了少数大学生存在的不和谐状态:与自然、与环境、 与社会和他人,在个人身上表现为德与智的不和谐。说到底就是素质的不和谐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是缺乏人文素质,特别是缺乏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知识聚集的基地,也是向国家和社会输送各类人才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基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合格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种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即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应该是具有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坚定的政治信仰、丰富的人文精神、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完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勤奋负责的态度。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也是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形成精神支柱的重要阶段,此时,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将对素质教育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诸多文化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同志说“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为此,他一再强调和告诫“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由此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教育部长周济曾经说过:越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越要对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决定着他们能不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决定着他们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这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完成人生途中的重要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产生各种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问题。因此,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对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具有强烈的内在需求。这种内在需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条件。加强素质教育,首先和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四大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在学生的“四大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首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作为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道德素质的一个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熏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它是人的诸多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其之所以“最重要”,主要在于它对人的其他素质以及人的行为具有特殊的功能:第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素质可以引导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向着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成才和正确方向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思想政治素质“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第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培养和提升人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因为人们由此而产生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动力来自于信念。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又云“厚德载物”。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未来先进思想、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就是今天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素质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与否、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所以在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真正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弘扬,其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对大学生进行建设和谐社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三观”教育,即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也是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动力。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基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与关键。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切实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式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当代大学生能够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必须使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且不断光大。突出强调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注重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强调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素质教育作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载体,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上,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在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和统一性。人才的创新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全面发展是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创造性是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创造性人才必须是在精神上要勇于乐于创新,在能力上要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能进行创新思考,能进行创新性研究,这些都需要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科学,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和集体,正确对待国家。

当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党和人民对大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才能闪闪发光。”

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服从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以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要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学生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为振兴中华作出更大贡献。

在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曾庆红同志说:“要注意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基本观念:一是祖国观念,使大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认清祖国美好的未来,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爱国情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二是人民观念,使广大学生懂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人民最可亲可敬,树立为人民服务是最高的价值追求和道德追求的思想;三是党的观念,使广大学生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历史和现状,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深刻道理,树立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思想;四是社会主义观念,使广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积极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思想、文化、知识、本领的准备。”

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使受教育者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即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有道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

[2]《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4]周济:《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7篇: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郝文武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成为理想的教育模式的代名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 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 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现代世界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人才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归根结蒂是教育的竞争。“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然而,什么是素质 教育?它与其他教育模式有何区别和联系?它是我国最佳的教育模式吗?虽然许多学者进行了有准备的研究, 但其中不少问题并非十分清楚,还有必要继续深入、细致探讨。

一、素质及素质教育的含义

现代辞书指出,素即构成的基本成分,如元素、因素、要素、素养等。质即事物的根本特点,如性质、本 质、资质、品质、质量等。素质,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指素养、品质、资质。素养即平时修养而成的人的 知识、能力、品德等。品质即人的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资质,一说人的素质, 主要指智力;另说人的天资、禀赋。三为心理学所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综上可见,人的素 质就是构成人身体和心理的主要因素,基本成份,结构和功能,即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质量。民族素质就是一 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口基本质量。人的身体素质主要指人的骨胳、肌肉、神经系统的基本因素,结构和功能 。人的心理素质是指人的一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倾向、特征。用现代人本主义学者的划分方法讲,就是指认 识过程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力基本因素以及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与此密切联系的人格基本因素。从适应和 促进社会发展讲,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品德、科学文化、劳动生产等素质。这些素质又可概括和具体化为知 识技能、智力能力、思想行为素质和领导管理、民主法制、文学艺术、自立自强、艰苦创业、发明创新、无私 奉献等素质;还有公民素质和专业素质。公民素质是一个国家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一般素质。专业素质是从 事某种专业的人员必须具有的特殊素质。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的要求和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古 代人只能有古代人的素质,现代人必须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素质。现代教育在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质量 或素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的基本质量的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是提高专业人才基本质量的 教育。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技能,培养良好人格,充分发挥青少年潜 能,提高全体公民身心基本质量,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国家、民族人口的基本质量的教育,简言 之,公民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体公民基本质量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与现代社会、现代教育

素质概念古已有之。《汉书·李寻传》中说,“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汉书·刘表传》中说,“越《蒯越)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就是素服、素食、素材也 有基本成份、因素之义。古代教育也是要提高人的质量,但由于它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整个社会知识系统比较 简单,因此主要是提高少数人的质量,所谓公民素质与专业素质,基本知识与非基本知识的区别并不明显,而 且又长期实行科举考试(在中国)、宗教教育(在西方),这在相当的程度上压抑了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 的质量的提高,所以不能称为素质教育。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越来越密切,现代社 会对人才的数量、质量要求有了新的变化,不仅需要大量高质量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人才,也要求全体 国民有较高质量的知识和能力。如果说古代社会主要通过扩大人口数量,增强人的体力,近代社会主要通过物 质投资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那么现代社会则更注重通过智力、人力投资,提高人口质量来提 高综合国力、经济发展。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就是研究提高人口质量的理论,他甚至把“人 力投资”理论直接等同于“人口质量经济学”。现代教育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充分 发挥人的潜能的教育,不是“应试教育”。一个人无论是否能上大学,只要他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尽心竭力 地学习、工作,就可以使其能力发展达到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应有贡献。如果一个民族每 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何愁国家不能富强。这其中体现了现代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但也应该是我国教 育确立的目标。此外,许多教育家认为,“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公民教育应该给学生传授具有广泛社会 适应性、能有效提高国民质量的基本知识。但何为基本知识?在西方,先后形成主张学习经验知识的实用主义 教育流派,主张传授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而不是传授未经历史考验的经验的要素主义教育流派,强调“共 同人性”,训练人的“理智”,把“永恒真理”、“永恒科学”作为教育课程核心的永恒主义教育流派,强调 品格教育的存在主义教育流派等。在当代,又有强调掌握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发现”能力的结构主义教育流 派,强调基本知识教学,促进学生“一般发展”和智力、能力发展的“新教育体系”教育流派,强调掌握具有 范例性知识的范例教学流派等。总之,重视提高人口质量、普及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强调充分发挥人 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现代人教育的重要特征。注重基本知识教学,发展学生智力、能力是合乎现代 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当代中国的素质教育也正是从中国实际出发,顺应现代社会要求和现代 教育发展潮流,吸取现代世界教育思潮之精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教育流派。

三、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但近年来,在我国官方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和专家、学者的文章、谈话中,“素质教育”概念的使用频率急剧增加,大有与“全面发展”的教育平起平坐 之势,甚至直接把素质教育解释为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很不合适。素质教育虽然包括公民的共同素质教育和专 业特殊素质教育,但更强调公民共同素质教育。而全面发展教育则既要重视公民素质教育,也要重视专业素质 教育。素质教育有全面的素质教育,也有强调某些方面忽视某些方面的素质教育。它本身并不含有全面之义。 被称为现代世界三大流派的教学理论,重视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和智力、能力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 这也是全面发展教育所要求的,但只强调这些基本素质教育,不讲全面发展教育是不科学的,甚至是有害的。 社会科学(教育科学),社会实践(教育实践)都已证明,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的智力的发展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增强是重要的,但“非智力因素”即人格素质的发展也是不可缺少的,其重要性绝不亚 于智力的作用。因此,中国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不能简单 等同于西方国家任何流派的素质教育,也不应该是重智商,轻德育,不要体育的素质教育,更不能是片面追求 升学率、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手段,它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基础,不能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相提并论,更不能代替和凌驾于全面 发展教育之上。素质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施中,既要借鉴布鲁纳、赞科夫等的思想精华,也要吸取苏霍姆 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阿莫纳什维利等人合作教育学理论及其他教育家的人格教育思想优点,更要从 实际出发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的素质教育理论和方法。

四、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我国的素质教育虽然与当代世界一些教育流派主张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提高人的基本质量的总目标有相似 之处,但在产生的条件等方面则有明显不同。新中国一贯坚持全面发展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是十分理 想,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一度被认为是与全面发展教育背道而驰的教育,是一直在努力解决而又没有彻 底解决的麻烦问题。中国的素质教育正是针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来的,其发展是以反对应试教育,实行全面提 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为直接目的和动力的。素质教育的某些研究者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的含义、意义及方法的区别是: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立足21世纪的全面的教育,不是以眼前的升学或就业 为目标的教育;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不是只注重个别优等生、尖子生的英才教 育,也不是平均主义的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既艰苦又愉快的教 育,不是压制学生学习兴趣,枯燥、单调及通过大作业量强迫学生学习的教育;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欲 望的教育,不是墨守陈规的教育。作者认为,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对改变应试教育有积极意义,但对其意义、 作用、方法及素质教育本身含义都只能作相对的理解,不能绝对化。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重大区别,但不是 水火不容毫无联系的,这种区别只是思想观念上的区别,是一种思想倾向,在实际中很难找到纯粹的两种教育 。如果硬要机械地对号入座、贴标签,只能导致理论和实际的混乱。考试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积极作用,是 必要的。人的素质不是靠考试考来的,素质教育不能频繁考试,但不是取消考试。考试虽不是衡量素质水平的 唯一方法,但它是一种比较简便、重要的方法。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的原因,也有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完善、生产力水平低,不良文化因素影响的原因。要改变应试教育就必须使有关各个方面 都有相应的改变,如果只改变教育,不改变导致应试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原因,素质教育也会变成应试教育 。

五、素质教育今后应着重研究的几个问题

实行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要确定人、现代人和社会主义公民应该具有的素质内容、层次和结构。在这些方面 现在我国只有一些笼统的规定和主张,但如果只是大体上而不能全面、详细知道他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实际上就是不知道素质教育具体目标,素质教育就很难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现代人,社会主义公民应该具有 怎样的素质,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可喜的是已经有人开始了这项巨大工程的研究。今后应该继续深 入下去,成为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

第8篇: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人文素质,认同感

 

一个伟大的国家,除了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之外,还应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坚定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传统,而后者也可以称为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核,是支持这个国家不断发展与强大的根基。因此,组成这个国家的人民,除了具有先进的科学知识之外,更应该具备与本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民族性格。只有具有共同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核的民族才能够凝聚在一起,才能够一起沟通与交流,打破由于经济地位悬殊而产生的“巴别塔”,达成共识。从而从彼此“共同的过去”中认识到“共同的现在”,进而去期盼“共同的未来” [1]。免费论文。只有这样的民族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

因此,教育应该做的,除了积极发展科技之外,更应该将民族的文化内核深深地根植于大众的内心当中,使全民族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自觉性,“一个共同的历史的过去的基础,才会使每个公民意识到他不但有权利而且有对共同体成员以及共同体本身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不但人人有权利而且人人有责任的真正的文明共同体”[2][3]。免费论文。免费论文。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广泛地进行“共同教育”,即以本民族自古以来的历代经典著作为体的人文素养教育。美国是当今世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教育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20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通识教育革命。在此之前,美国也曾经历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断层,高等教育中充满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大学之道逐渐丧失。在一批有识之士的努力倡导下,逐渐在美国的高校中普及了通识教育。现在,美国的本科教育前两年主要是以通识教育为主,学生进校之后不分专业,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后两年才进入专业的学习。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实践,美国全社会都认可了通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可以说,美国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高度承担了美国现代社会奠定共同社会文化的基础,使得大学生毕业后无论涉足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能够有共同教育的背景,从而能够沟通,打造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熔炉”。

当然,美国与我国的国情不同,我们不能够照搬美国的经验。但是民族强大需要共同的民族文化内核,这是不言而喻的。当前,我国教育界已经开始认识到过早、过细的专业划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约束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也开始在一些高校中进行通识教育的试点工作,力图改变我国大学历来缺乏通识教育的状况。因此,把人文素质教育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值得我们高校工作者进行深入探讨。

一、我国高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现状

人文素质作首先要求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

但人文知识只是人文素质的表层,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和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样的人文思想;另外,与科学思想的操作性和精确性不同,人文思想还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即要浸润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充分领会人文思想。

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将本民族以及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人文精神具有全民性,即要靠本民族的每个人、甚至每代人去传承。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涉及到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能够传承,民族的精神是否能够稳定,是否能够成为支撑这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信念和力量。这就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普遍性,即只有普及性的人文教育才称得上是成功的人文教育。因此,人文教育从一开始,就有其内在的困难性。

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跨越式地进行了社会转型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生了断裂,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高校里批判的对象;建国初,又由于专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我国采用了苏联的大学体制,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实行专业教育,因此我国的大学历来就缺乏人文教育的制度与传统。

因此,尽管国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出台政策,要求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并从1999年开始批准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且各大高校都在强调“淡化专业”或者“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大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果仍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除了人文教育本身的困难性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正处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负面影响比较严重,不仅在校学生,就连许多高校也不得不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来规定专业划分及要求;另一方面是大学扩招后带来的困难,在生师比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很难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另外,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采取“概论”、“通史”的教授方法,很少涉及经典原著,学生即使主动选择了人文课程,也很难在这种纯粹知识化的灌输下真正领会文化内核。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素质教育的生存空间就非常狭小,步履维艰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如何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全校的“通选课”实现的。但是通常情况下,这种课程的实际效用不大,一个老师面对上百甚至上千名学生,依然采取“通史”或者“概论”的授课方法,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加上授课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充分给每个同学思考、实践的机会,因此导致很多人文课程成了学生混学分的捷径,加强人文教育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因此,要彻底改变高校人文教育形式化的现状,必须改变当前僵化的授课模式和选课制度。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将人文素质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制定出相应的修学要求和年限;对授课老师也必须进行严格要求,允许一部分硕士生或者博士生作为“导生”而参与到本科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来,提高人文教育的质量。

另外,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中,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在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缺乏人文教育的基础,因此,指望在高校中完全实现人文教育的成功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在初等和中等教育中夯实人文教育的基础,尤其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需要改变我们目前的人才观念,改革考试制度,这需要国家、社会以及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因此,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不能仅仅成为高校的事情,这是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工程,同样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从基础做起,在全社会当中形成重视人文教育的风气和氛围。只有这样人文素质教育才可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引自甘阳,陈来,苏力 主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2、丁钢著 《大学:文化与内涵》,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王啸著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第9篇:教育对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是应对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势所趋。当前,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性与多变性。正如有的学者描述的那样,转型中的当代社会呈现出模糊、交互与多变的状态,“所谓模糊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形成时间短,人们对其本质、功能、规范的认识及心理适应,尚处在探索之中;所谓交互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相互交叉与渗透,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多;所谓多变是指社会新的要素与领域还在不断扩展、延伸,不断衍生出新情况、新问题”[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主体性随之增强――这也意味着要满足的利益诉求也要增大;自主选择性随之增多――这也意味着要满足的需求口味也要增多。同时,社会环境影响的不断加大,多样的社会思想观念也在侵袭着人们,人们更容易接受一些不良的思想观念以满足自己“被制造出来的虚假需要”。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转型以服务于人在社会转型期的自由全面发展。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定型的关键阶段,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重要。如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么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实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武器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形防御阵地就显得尤为必要。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须面对的几个基本问题

2.1 教育功能的异化

异化一词的法文是aliner(动词)和 alienation(名词),其本义是转让和出卖。在继承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对异化理论做出了新的突破。在马克思那里它主要指劳动异化,即“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那么在阶级社会,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然也存在异化现象。教育异化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本身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人培养下一代使之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使人的发展成为达到教育目的的手段,人失去了其本来面目,被教育所操纵,教育把人异化了”[3]。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异化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功能的失语。我国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本质在于促进社会成员实现全面发展,这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往往片面夸大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宣传、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功能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功能。如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德育等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灌输的手段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者只是负责说教,然后用考试的形式来绑架受教育者。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功能的失语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使得其成为受教育者异己的力量,甚至造成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偏见。如社会对马克思主义专业的轻视与偏见。

2.2 教育魅力的不足

身边经常有学生戏称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最适合上课睡觉的课程,这侧面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不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可以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上找到原因。

首先,有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与其所承载的教育任务不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是指“教育者在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坚实的理论功底、完善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工作技能、优秀的品德风范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吸引力,具体包括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4]。然而现实中有教育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多为资深党政干部与高级教授。这些教育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身兼数职,他们被行政事务与科研课题所牵绊,很难将时间和精力专职的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其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由于自身素质、经验、实力等的局限限制了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魅力;同时由于高校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养力度不足,也影响了这些未来具有教育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成长,这特别体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38份有效问卷中,“有近半数的人,认为辅导员人数的配备没有按规定配备,在职称晋升、相关的激励措施的采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5]。再次,这些年来,我国高校呈现出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以及学生个性多样化和专业结构复杂等特点。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魅力不足问题。

2.3 教育公平的缺失

谈教育公平的问题,则涉及一个教育补偿的问题。这就是说弱势群体都有可能从教育制度本身得到补偿,实现整个教育事业公平、健康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平问题在于教育对象中弱势群体的覆盖不足,特别是对高校的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重视。高校虽然对贫困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但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同时,却忽视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贫困生群体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弱化、组织纪律性不强、集体荣誉感弱等不良现象。因此对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另外,当前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强调的是管理的秩序如何,而缺少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的方法。贫困学生在生活上比其他学生困难,当经济困难、就业困难这些实际问题出现时就会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也不利于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不加强对高校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得到贫困学生的认同,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公平的实现。

2.4 教育评价的缺乏

评价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活动,是人把握客体,对人的意义、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人类任何有目的的活动都是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的,评价对目的活动起到保障和反馈的作用。建立起可行、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使得活动的预期和目标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必不可少。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如邱伟光、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专辟一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其中初步性的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在我国高校的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评价工作仍亟待加强,特别是缺乏针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评价实践。总体来看,操作性的、总结性的经验居多,而系统性的、创新性的研究较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相对独立的框架体系基本未建立起来。同时成熟的测评题目也亟待探索。这跟社会转型的要求、学科理论建设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以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这些也是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转型必须回答的几个问题。那么这几个问题该如何着手解决?该研究者认为应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将眼光投向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领域。

3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借鉴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水平。1999年国家启动2049计划,目标是于2049年,使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达到与中等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水平。时至今日,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对公民的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有了许多成果,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可借鉴的经验。

3.1 转变为能力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有明确的纲领性文件。2006年,国家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纲要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它还指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明确了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这种以能力为导向的科学素质模型强调科学知识与方法被人的内化,注重的是人运用科学知识知识方法的实践能力,其有助于我们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失语的弊端。该研究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也应以能力为导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的功能。即培养受教育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思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问题的能力。而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思想部分本身就包含科学精神、科学思想,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导向的新模式就有可行性。

3.2 精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分工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十分重视非正规学习。科技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桥梁,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科技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目前,大部分高校比较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如成立学生科技社团,设立学生科技活动节,构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各类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甚至开设创新实验班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非正规学习。缩短两课的课时,将多出来的时间举办如教授讲坛、思想政治教育辩论赛、关于社会现象的讨论会等非正规学习活动,并且由高水平的教育者负责这些活动,而青年教育者则专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内容的讲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魅力同时使得师资力量物尽其用,各取所需。当然这只是笔者一点朴素的想法。

3.3 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

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公民二字是为了体现科学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在广泛性的同时兼顾重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明确指出要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如未成年人注重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民注重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城镇劳动人口注重职业培训、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注重科学领导、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

纲要还特别指出要使得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而且特别要兼顾农民工的科学素质问题,这体现了公平教育的思想,是关注弱势群体的表现。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划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对相对的弱势群体要特别关注,如贫困生、残疾生、同性恋等,切实的关注他们的实际状况,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3.4 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测评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