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饲料加工工艺范文

饲料加工工艺精选(九篇)

饲料加工工艺

第1篇:饲料加工工艺范文

高效配合饲料质量的优劣,除与所设计的配方及选用的原料有关外,还与所采用的加工工艺、设备和质量控制管理方法等配制技术密切相关。因此,为保证饲料的质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养殖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先进适用的饲料加工工艺及设备,对饲料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评价。各种饲料原料在使用前都应经过粉碎处理,以提高其消化利用效果和便于乌鸡采食,也有利于提高混合均匀度。经粉碎后的原料颗粒大小:雏鸡1.5毫米,育成鸡2.5毫米,成年鸡3~3.5毫米。颗粒大起不到上述的3个作用,颗粒过小呈粉状则会影响乌鸡的采食,而且加料时会因粉尘飞扬而造成饲料浪费及空气污浊。在同一时期内饲料颗粒的大小要保持相对一致,不能出现较大变化以免影响乌鸡的食欲。饲料的混合目前多是使用搅拌机,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使各种原料能混合均匀。混合时原料的添加顺序会对混合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先加大宗原料,再加经扩充后的添加剂。搅拌时间应以设备使用说明控制,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均匀混合。人工搅拌时要用铁锨至少全面翻动4次,否则难以混匀。搅拌不均匀会使乌鸡的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其生产和健康。人工搅拌的场所和工具应是专用的,使用前必须经过彻底消毒。

目前我国饲料厂都是通过加入蒸汽来完成调质过程。调质过程包括蒸汽供给调节系统和调质系统。蒸汽供给是由锅炉来完成的。常用的蒸汽锅炉有燃煤锅炉和燃油锅炉两种。燃煤锅炉操作复杂,污染严重,能量损耗大。而燃油锅炉操作简单,能量利用率高,污染小,目前被普遍采用。蒸汽供给量可按产量的5%来确定。锅炉工作压力应当维持在0.55~0.69兆帕。从锅炉出来的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调质器。对于反刍动物的制粒工艺相对比较简单,可以不用调质而直接进行颗粒的压制。

环模制粒机制粒工艺制粒机工作时粉料先进入喂料器喂料器内设有控制装置,控制着进入调质器的粉料量和均匀性,其供料量随着制粒机的负荷进行调节,若负荷较小,就加大喂料器转速;若负荷较大,就减少喂料器的转速。喂料器调速范围一般在0~150转/分钟。粉料由喂料器进入调质器,在调质器内粉料与蒸汽相结合。此时通入调质器的蒸汽量要根据粉料的物性、粉料喂入量来确定。同时,在调质器内粉料也可能与油脂、糖蜜等其他添加剂相混合。

平模制粒机制粒工艺制粒机工作时,物料由进料斗进入喂料螺旋喂料螺旋由无级变速器控制其转速来调节喂料量,保证主电机的工作电流在额定负荷下工作。物料经喂料螺旋进入搅拌器,在此加入适当比例的蒸汽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物料进入制粒系统,位于压粒系统上部的旋转分料器均匀地把物料撒于压模表面,然后由旋转的压辊将物料压入模孔并从底部压出。经模孔出来的棒状饲料由旋转切刀切成要求的长度,最后通过出料圆盘以切线方向排除机外。用于反刍动物如肉牛、肉羊育肥的颗粒饲料多采用这种工艺,相对而言,工艺简单,便于操作。

总之,对于饲料粉碎工艺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质后,调质均匀的物料先通过保安磁铁去杂质,然后被均匀地分布在压辊和压模之间,这样物料由供料区进入挤压区,被压辊嵌入模孔连续挤压成型,形成柱状饲料随压模回转,被固定在模外面的切刀切成颗粒状饲料。(本文作者:陆奇玉、郭秀玲 单位:昌黎县畜牧局)

第2篇:饲料加工工艺范文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生猪产品的国际化市场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利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来发展无公害生猪产业,生产绿色食品,已是我国生猪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寻找可替代抗生素及化学促生长剂的绿色饲料添加剂,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当务之急。现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养猪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个解决问题的建议,供同行商榷。

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主要功效

1.1提高猪体的免疫力

现已发现中草药中的多糖类(黄芪多糖、花粉多糖等)、有机酸(马兜铃酸等)、生物碱(小檗碱等)、苷类(人参皂甙等)和挥发油类(大蒜素等)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黄芪、党参、白术、大枣等可明显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

1.2防治疾病

养猪业近年来由于传染性疾病高发,抗生素因为耐药性及药残等原因已无法满足养猪业的发展需要。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双向调节、整体调控的特点,有标本兼治之功效,且效果优于抗生素添加剂。据报道,用马齿苋、鱼腥草、茯苓、山楂等配制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与抗生素对比饲喂断奶仔猪,结果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组比抗生素组腹泻率低69%;利用中草药添加剂治疗仔猪白痢,已取得良好效果;而利用马齿苋等中草药添加剂防治仔猪肠炎,比化学药物具有更好疗效。

1.3提高生长速度,改善猪肉品质

中草药一般均含蛋白质、糖、脂肪、淀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虽然含量较低,甚至是微量的,但其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营养作用并能补充动物机体所需的物质。通过研究发现,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育肥猪的生产性能。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张乔等研制的中草药诱食剂可提高仔猪采食量9.6%,提高日粮增重12.3%,使用效果明显。因此,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能促进猪只生长、改善猪肉品质。

1.4提高猪的繁殖能力

中草药本身不是激素,但是可以起到与激素相似的作用,并能减轻或防止、消除外源性激素的毒副作用。现已发现,香附、当归、甘草、蛇床子等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人参、虫草、淫羊藿等具有雄激素样作用。用益母草、淫羊藿等配成的“催情散”可促进母畜,治疗母畜不孕症,提高公猪的配种能力。

1.5促进泌乳,保证仔猪健康生长

相关研究表明,给产仔母猪喂食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苍术、陈皮、茯苓等中药添加剂后可以促进母猪泌乳,并能提高母乳质量,同时哺乳的仔猪发育好、生长速度快。

2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制备工艺落后

绝大多数以散剂和煎剂为主,精制型不多,制备工艺简单粗糙。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通常是将中药材原药直接粉碎后与饲料一起混合使用,一般添加剂量在5%~10%才会有较好的效果,用量大、成本高、操作不方便。

2.2适口性差

常用的中草药如黄连、龙胆草味极苦;干姜味辛;紫苏因含挥发油有特殊气味。猪的味觉发达,对含特殊气味的及口味不佳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一般少食,甚至拒食。

2.3质量难以保证

传统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一般以粉剂入药,只能从粉剂的粉碎目数进行产品质量控制。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同一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却有很大差别;即使同一药材,同一地区,采集时间、部位不同,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差别。因此,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质量不稳定,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药效评价,无法真正科学、合理、经济的把握其用法用量。

3当前发展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措施

3.1拓新中药材资源,开发复方中药制剂

我国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很多中草药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例如一些民间偏方、验方非常有效,但是药典没有收载,可以大力开发;一些尚未推广使用的中草药,也可充分利用。这样既可以降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成本,又可以扩大药源,解决药材紧缺情况。单纯一种中草药的作用十分有限,可根据中兽医学理论,按一定目的依据组方原则来配伍复方制剂,充分利用各类中草药的资源,开发出多种复方中草药添加剂。

3.2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中药材GAP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为达到“真实、质优、稳定、可控”的目的,而使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规范化。没有中药材GAP就没有饮片和中成药的标准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标准化,而且中药材GAP还可为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的规范提供可遵循的质量标准,为优选和改进生产技术提供努力方向和可借鉴的方法。中药材GAP的制订既要符合国际标准,又要充分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既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又要注意保护和发挥中药的传统特色,从而支持和带动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和规范化生产。

3.3固定中草药配方应采用稳定先进的制备工艺

中药配方固定和制备工艺稳定是保证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质量的前提。中药的配伍应讲究精而专,要根据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来综合考虑,不能随意组合。中药的配伍与中药的炮制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固定中药配方,才能相应的为其建立制备工艺。制备工艺是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关键。稳定的制备工艺可使生产出的产品在质量上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不会超过要求的范围,从而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饲用效果才会得到根本的保证。这将有利于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规模化生产,有利于统一管理和销售,有利于走市场化的道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选择先进的制备工艺,特别是在提取工艺中采用先进的提取技术使中草药的药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出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加强药物研究,提高中药利用率

第3篇:饲料加工工艺范文

1颗粒饲料成型机理与影响因素概述

制粒成型是饲料成型技术之一,是饲料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获得的颗粒料产品相对于粉料有很大的优越性:经过制粒后产品减少了分级现象,改善了动物的挑食情况,避免了饲料的过度浪费,同时也减少了由于粉尘多而引起的对动物饮水及环境的污染;另外,饲料原料通过调质、制粒等热加工过程能够杀灭部分有害微生物,使产品卫生质量得到保证,还可以钝化饲料中抗营养因子以保证其营养价值,同时热处理能提高饲料淀粉糊化度、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提高动物适口性,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1-3]。

1.1颗粒饲料成型机理与过程简述

饲料制粒成型的众多技术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为旋转挤压制粒成型即环模-压辊方式(见图1)。颗粒成型过程,主要建立在原料粉粒体间存在间隙的基础上。粉料在水分、温度、摩擦力、挤压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粉粒体空隙不断缩小;而在这一过程中,某些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或淀粉在水热条件下发生特定理化变化从而产生粘结效果,共同作用下使物料形成具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的颗粒。制粒机工作时根据粉料受挤压的不同状态,一般可以分为供料区、变形压紧区和挤压成型区[4]。调质后的粉体物料由送料机构添加到环模和压辊之间,在环模转动带来的离心力的影响下紧贴在环模内壁上;随着环模、压辊的相对旋转,依靠物料、环模、压辊之间的摩擦作用,物料进入变形压紧区,粉粒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而随着挤压力的逐渐增大,粉粒体间空隙逐步减小使物料产生不可逆的变形;在挤压成型区内,由于环模压辊之间的间隙大幅度降低,随之产生的挤压力急剧增大,粉粒体之间的接触表面积增大,伴随相应的水热作用,粉粒体间产生较好的粘结作用,并被压入模孔;挤入环模模孔的物料产生弹性、塑性变形等组合变形,并继续受到挤压作用从模孔外端挤出成型。

1.2颗粒饲料成型质量评价与影响因素

好的颗粒成型质量能减少饲料的粉化,防止动物挑食和饲料的浪费,提高生产性能。现行行业标准中,一般通过颗粒饲料外观、含粉率、耐久度、硬度、淀粉糊化度、沉浮性等指标衡量颗粒饲料的加工质量[4]。如颗粒饲料投喂前的含粉率直接影响颗粒饲料本身的优势的发挥,若含粉率过高则会大幅度降低饲料的利用效率。颗粒水产饲料含粉率过高还会造成水质的污染[6]。而颗粒的粉化率若过高则会导致颗粒饲料产品未经送达用户就损失部分营养,无疑是对饲料营养全面性、产品经济性的极大损害[7-8]。在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影响颗粒成型质量的因素主要分为加工工艺参数(包括调质工艺)和原料特性参数,国内外大量的学者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丰富的研究。林云鉴等研究了调质工艺的改善对鹌鹑料制粒效果的影响,发现颗粒饲料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含粉率减小了12.5%[9]。同时研究显示若调质时间过短,由于粉料之间不能充分吸收蒸汽,会使颗粒饲料的硬度降低,含粉率升高。若调质的蒸汽压力过小,随之产生的蒸汽含水高,不能使粉料充分糊化,最终影响到颗粒饲料的硬度,而含粉率亦会升高。S.E.CUTLIP等研究发现,高压调质(552kPa)相对于低压调质(138kPa)对基于玉米-大豆型日粮配方所生产的颗粒的耐久度并无显著性影响。而其后续研究发现对于提高颗粒质量,蒸汽调质中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程度要远远显著于蒸汽压力变化所产生的影响[10]。在制粒工艺中,环模及其相关工作参数也是影响制粒性能的重要因素。当喂料量不变时,提高环模速度,颗粒挤出模孔的速度不变,挤压时间不变,而颗粒从挤压点到切刀运动时间减少,离心力增加。这一工艺参数的调整使颗粒更短,从而使含粉率增加[11]。而R.LWE等研究发现,随着环模孔长度的增加,物料在模孔内停留的时间越长,增加了其通过模孔的摩擦力,提高了饲料颗粒之间互相粘结的可能性,使得颗粒饲料的硬度、强度增加,含粉率则降低[12]。MILADINOVIC.D等使用模孔直径相同(3.5mm)但厚度更大的环模(由50mm增加到60mm)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这一措施的确可以提升颗粒饲料的耐久度值[13],证实了R.LWE等的研究结论。由此可见,影响颗粒饲料制粒质量的因素很多,而除加工工艺参数、设备结构特点之外,饲料的原料组成也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14]。N.P.BUCHANAN等研究报道,当在玉米-大豆型肉鸡日粮配方中以50g/kg的添加量将玉米替代为大豆蛋白或纤维素时[15],颗粒质量有显著提升,其原因或为添加纤维素使得其吸水性能改善而提升了颗粒质量。而O.ZIMONJA等发现相对于小麦,添加燕麦后所制颗粒的耐久度有很明显的提高,并具有更高的抗破坏强度。这一现象或因为采用燕麦的饲料配方中含有更高含量的糊化淀粉[16]。而于翠平等国内学者发现,谷物含量的变化颗粒饲料成品含水量有重要影响,谷物含量越高,制粒前后的水分含量差异越小,并且谷物含量的高低影响颗粒饲料的硬度;而添加2%~3%的油脂的颗粒饲料与不添加油脂的颗粒饲料相比,其硬度没有明显的变化[17]。耐久度(PelletDurabilityIndex)作为衡量颗粒饲料产品在贮藏、运输与使用过程中抵抗外力作用能力的指标,一直是颗粒饲料成型质量的重要考察标准。ISRAELSEN.M等人使用甜菜根、大麦、葵花籽粕等不同原料替代原配方中的谷物和棉籽粉,发现某些特定成分的添加对颗粒饲料成型质量有显著的影响(见表1):如添加10%的甘蔗或甜菜根糖浆时,颗粒含粉率和产能有明显的提升;而相对于大豆粕和油菜籽粕,含棉籽粕的配方所生产的颗粒具有更好的耐久度指标(分别为94.5%、91.2%和97.2%)[18]。由上文论述可知,从宏观可控的角度看,可以主要从配方成分与种类和加工参数两方面入手,对颗粒饲料成型质量加以控制。

2质量预测方法概述及其在颗粒饲料成型质量预测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2.1质量预测方法概述

预测控制,亦称模型预测控制(ModelPredictiveControl),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技术。模型预测控制表述的是使用显示过程模型来控制和观测对象或过程未来行为的一类方法或手段[19]。一般意义而言,预测控制算法由模型预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乃至实际使用这几部分组成。整体上讲,预测控制综合利用历史信息和模型信息,对目标函数和结构不断进行滚动优化,并根据实际测得的对象特性输出修正或补偿预测模型。质量预测方法是指在各种加工领域中,使用一定的模型与技术将加工前可调整、控制或监测的参数如加工过程参数、配方特点或加工对象的特性等与加工后的产品质量进行联系,利用不同模型、方法结构特点等对这一联系进行描述和构建,从而可以在实际生产前对产品质量获得一定程度的估计,进而在实际生产前有针对性的调整各项参数,达到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的目的。以饲料行业为例,对其生产工艺研究发现颗粒饲料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产品的最终质量受原料品质和各个环节的加工参数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操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各操作参数进行不断的调节来实现对产品品质的有效控制,而当原料批次或品质发生变化时,操作者往往需要重新摸索规律以保证产品品质的水平和一致性,这一调整过程往往伴随着成本的大幅上升。而质量预测方法则可以在实际生产加工前对现行参数下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做出具有一定可信度的预测,从而对相关过程进行调整,可以相当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2.2不同模型与方法

在颗粒饲料成型质量预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国内外有关颗粒或材料成型质量的预测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质压块/粒成型、冶金、橡胶等聚合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而针对颗粒饲料的预测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发展。由于加工过程、加工材料的相似性,生物质领域中以提高储存能力、燃烧效率为目的所进行的压块、制粒过程与饲料制粒成型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在生物质颗粒质量预测方面,段宇等使用以统计学习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生物质压缩成型质量进行了预测。研究针对样本量有限等情况,使用支持向量机模型中的LS-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以等式约束代替标准算法的不等式约束,即将二次规划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组求解,降低了计算的复杂性并提高了求解速度。模型以物料含水率、成型压力为预测模型的输入,以成型产品的密度和压缩比为输出,并将遗传算法嵌入到LS-SVM模型中对结构参数进行寻优。选取锯末为原材料进行了实际生产试验获得26组数据,并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见表2。各实验组针对两项输出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20],而实验值与模型估计值的线性回归分析也可以证明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国外相关学者则更多使用经典数学建模方法针对成型颗粒的成分、热值等质量指标进行了预测。GILLESPIE.G.D等使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在生物质颗粒混合物质量预测领域进行了应用。针对草本、木本等生物质原料,建立了预测水分、碳含量、灰分含量及总热值的模型,其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0.73%、2.74%、0.62%及0.4MJ/kg,在以实际值与预测值为横纵坐标的比较图中(如图2)可以发现,所建立的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5、0.78、0.82、0.94。预测结果说明近红外光谱结合数学方法具有预测生物质颗粒质量的潜力[21]。针对生物质颗粒质量关键参数如热值(HigherHeatValue)、机械耐久性(MechanicalDurability)的实时预测可以帮助使用者建立更有效率的产能系统。由此GILLESPIE.G.D等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针对热值和机械耐久性的预测系统。研究采用了包括松针、芦苇草、牛毛草等生物质原料生产颗粒,而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系统针热值、机械耐久性的预测决定系数分别可以达到0.99和0.94,预测误差则分别为0.08MJ/kg和0.49%,综合不同样品组的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关关系及相关评价指标(见图3),可说明这一预测系统的应用是可行并有效的[22]。而针对颗粒饲料成型质量,国内相关学者王红英等利用数学软件MATLAB中的NeuralNetworkToolbox模块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乳猪料颗粒质量的预测模型。模型以包括粉碎粒度、淀粉糊化度和膨化度的原料特性参数和包括喂料速度、调质温度、制粒机电流等在内的加工过程参数作为输入,而根据乳猪料特性选取颗粒淀粉糊化度和最终产品水分作为考察颗粒质量的指标。模型以SIGMOID函数为响应函数,并以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为网络结构算法进行预测,通过对网络权值wij和阈值α的不断修正,使误差函数E沿负梯度方向下降,网络经过16步运算达到预设的平均方差(MeanSquaredError)精度。随后作者以在某企业实地采集的基于不同乳猪料配方的48组生产数据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和检验,预测结果如表3,结果显示相对误差绝对值皆低于5%。当使用POSTREG函数对颗粒产品淀粉糊化度、水分的预测值和真实值做回归分析时,可以发现两个指标的预测值和真实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5和0.97603,说明预测值与真实值相关性较好,本研究实现的BP网络能够对其进行准确预测[23]。

3一种基于专家数据库的颗粒饲料质量预测模型

饲料原料是饲料颗粒成型、配方营养价值实现的基础,而不同原料的不同特性对产品最终的颗粒成型特性有着巨大的影响[26-27]。应根据原料的制粒特性,采用相应的制粒条件,才能更好地保证颗粒的成型质量。国内外相关学者从不同饲用原料特性角度出发,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总结提炼,建立了基于实际操作者经验及评价的原料制粒特性专家数据库模型。研究将原材料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如谷物、油籽及副产物等,并针对实际应用需要设置并建立了制粒品质系数(PhysicalQualityofPellets/Pressqualityfactor)、制粒能力系数(PelletingCapacityofthePelletPress/Presscapacityfactor)和环模磨损系数(WearoftheDie/Abrasivenessfactor)三项系数,以衡量颗粒饲料制粒成型效果。这一专家数据库对这三项系数采取0~10分打分制。其中,制粒品质系数考量原材料对颗粒成型质量的贡献程度,反映这一原材料成型的难易,评分越高说明其利于生产出优良质量的颗粒;制粒能力系数则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制粒机及相关系统的能耗、生产率等指标,数值越高说明这一原材料对制粒生产过程会带来更积极的影响;环模磨损系数则主要评价原材料的使用对环模损耗程度的影响,数值越高说明这一材料的使用对环模的磨损程度越剧烈,则环模在压制该种原料时的使用寿命越短。本文根据这一预测思路,整合总结了国内外各文献资料中有关这一专家数据库内容资料(见表5)。由此,当相关从业者在调整配方选择原材料时,欲预测新配方所制颗粒成型质量和生产过程相关情况,本文资料可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4结语

第4篇:饲料加工工艺范文

关键词:饲料桑;叶蛋白;提取率

中图分类号:S888.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10003

前言

近年来,我国畜牧产业发展迅速,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多、环境的破坏、耕地的减少,饲料资源严重不足,高品质蛋白质饲料更是严重缺乏,蛋白质饲料多年来都是以豆粕为原材料进行加工,国内豆粕产量有限,每年进口蛋白饲料超过2000t,饲料的缺口已经严重制约的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鲜植物的叶、嫩茎压榨后可以得到具有较高营养的汁液,这些汁液经浓缩提取,可以得到叶蛋白。叶蛋白含有 18 种必需氨基酸,且其组成比例平衡,是畜禽的优质蛋白质饲料[1]。

饲料桑,也叫雅津蛋白桑,是我国桑产业中效益较好的新型品种,区域适应性强,具有直接的生态价值和饲料价值,因其枝条和叶片中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逐渐在畜禽养殖中用于代替其他饲料,并且,饲料桑是提取叶蛋白的优良原材料,从饲料桑中提取叶蛋白,不仅能够缓解饲料短缺问题,也可以提高饲料桑产业的发展速度,增加农户的收益[2]。因此研究从饲料桑中提取叶蛋白的工艺显得尤其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饲料桑,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种植基地所产饲料桑嫩枝叶。

1. 2 方法

制备浸提液:精确称取饲料桑枝叶30g置于打浆机中,根据料液比添加提取液(NaOH溶液),打浆5 min,然后静止浸提,200目网筛过滤并洗涤滤渣,3000 r/min 离心5min得上清液,上清液经活性炭吸附脱色60 min,3000 r/min离心5min得上清液,即为叶蛋白浸提液。

1. 3 浸提液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GB5009.5-2010)。

1. 4 叶蛋白提取率的计算

提取率/%=蛋白质含量(g/mL)×浸提液体积(mL)

饲料桑枝叶重量(g)

2 结果与分析

2.1 浸提时间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在液料比为10:1,浸提温度为35℃,提取液浓度为0.6%时,研究浸提时间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叶蛋白的提取率先迅速升高,在浸提时间为55min时,叶蛋白提取率达到最高,为1.81%。浸提时间短,蛋白质溶解少,提取不充分导致了叶蛋白提取率的低下;延长提取时间,提取率会得到提高,但是,过长的浸提时间并不能有效提高提取率,这是因为,当蛋白质已经完全溶出后,再延长时间也不会提高蛋白质的浓度,反而会降低生产效率。与浸提时间55min的提取率相比较,45min、65min浸提时间的提取率虽然稍低,但是差异不显著,从提取效率上考虑,确定浸提时间45min为最优浸提时间。

2.2 料液比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当浸提时间为45min,浸提温度为35℃,提取液浓度为0.6%时,研究液料比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随液料比的提高,叶蛋白提取率迅速增大,当液料比为15:1时,叶蛋白提取率最大,为1.86%,液料比超过15:1,提取率会降低。这是因为饲料桑原料较多时,浸提效果差,蛋白质难以浸出,大量蛋白质仍会继续留在饲料桑叶片或枝条中;在打浆的过程中,饲料桑叶片和枝条中的蛋白质水解酶会部分被释放出来,料液比低于15:1时,浸提液太多,虽然可以将更多的蛋白质浸提出来,但也使得蛋白质水解酶和叶蛋白接触的几率增加,一部分叶蛋白会被蛋白水解酶水解,从而降低了叶蛋白提取率。因此合适的液料比十分重要,在所做试验范围内,从试验结果看,液料比为15:1时,叶蛋白提取率最高。

2.3 浸提温度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当浸提时间为45min,液料比为15:1,提取液浓度为0.6%时,研究浸提温度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分别测定浸提温度为15℃、25℃、35℃、45℃、55℃及65℃时叶蛋白的提取率,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随温度增加,叶蛋白提取率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温度过低,会使得蛋白质分子热运动减弱,从而减少叶蛋白的溶出,降低提取率;当温度过高时,会造成蛋白质部分失活甚至是全部失活,也不利于叶蛋白的提取。试验结果表明,35℃时,叶蛋白的提取率最高,为1.92%。

2.4 提取液浓度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当浸提时间为45min,液料比为15:1,浸提温度为35℃时,研究提取液浓度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当提取液浓度为0.5%时,提取率有最大值为2.01%,提取液浓度0.5%时,提取率随提取液浓度的升高而减小,提取液浓度最佳为0.5%。这可能是因为过低的提取液浓度达不到提取效果或者提取效果很弱,过高的提取液浓度,使得体系碱性太强,引起蛋白质部分变形,从而降低了提取率。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浸提时间、液料比、浸提温度、浸提液浓度对饲料桑叶蛋白的提取率都有一定的影响,由单因素试验结果可知,浸提时间45min,液料比15:1,浸提温度35℃,浸提液浓度0.5%时,饲料桑叶蛋白提取率最高。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验证性试验,结果,饲料桑叶蛋白提取率为(2.11±0.03)%,大于所有单因素试验的最大值。

3.2 讨论

本文最佳参数仅为实验室数据,扩大生产进行中试是否适合,还有待下一步研究;此试验结果证实,在此工艺参数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桑叶蛋白的提取率,至于各工艺参数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也有待下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蒋美山,易兴友,李中伟.饲料桑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J].当代畜牧,2015(24):31-32.

第5篇:饲料加工工艺范文

近年来草食反刍动物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与之相应的牧草饲料缺乏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每年有巨大的牧草饲料缺口,需要异地调运。本文旨在探讨秸秆资源与其他农副产品,配以饼粕、糟渣和添加剂制成的肉羊颗粒配合饲料技术,此技术的应用既能满足当地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的需求,又可减缓秸秆不当处理对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秸秆;颗粒;质量控制

1研究背景

连云港市现有耕地590万亩,每年可收获农作物秸秆约450万t,小部分用来秸秆还田、燃料发电、工业板材、编制草帘及饲料牧草等,大部分被直接焚烧,利用率较低。近几年,随着政府部门对秸秆焚烧管理力度的加大,秸秆焚烧的现象在本地区越来越少,其综合利用得到加强,约占总量的60%,尚有40%左右的秸秆被废弃或焚烧,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秸秆综合利用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秸秆是一种非常规饲料资源,其共同特点是质地粗硬、适口性差、消化率低、营养价值不高,直接作为饲料利用率不到3%,原有利用技术相对落后,大多数为原始的铡切直接饲喂、堆垛或窖贮氨化,秸秆饲料加工的比例较小。当前,国内关于秸秆饲料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解决秸秆松散、容重低,储运困难及成本高等问题。发展秸秆饲料加工业,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实行农牧结合,形成节粮型畜牧业结构,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在本技术研究之前,秸秆用于饲料加工的主要是玉米青贮饲料和氨化饲料,这也是常规青绿饲料的生产方式,主要用于养殖场,秸秆基本上是通过洒在牛羊圈舍饲喂,既增加了劳动量,又造成秸秆的大量浪费,实现产品商品化异地销售难度很大。如何把农作物秸秆资源转化为商品,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率,形成产业化经营,是本技术研究的重点。

2研究内容

2.1技术难点

羊是一种反刍动物,复胃家畜,它的胃是由瘤胃、网胃、重瓣胃和皱胃四部分组成。饲料消化功能与猪等单胃动物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别。传统的饲养方式主要以牧草等粗饲料为主,牧草中粗纤维满足其四个胃的反刍生理需要,但日常饲喂中还需再添加精料补充料才能满足其生产生长需要,养殖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下,肉羊集约化饲养程度低。但秸秆饲料粉碎后,粗纤维被切断,容易造成消化道板结、梗塞,如何把牧草和其他维生素、微量元素、粗蛋白和能量饲料合理搭配,克服羊消化问题,既满足羊生长的需要,又满足羊反刍生理需要,是养羊攻克的技术难题。

2.2主要技术

2.2.1主要农作物秸秆和副产品营养价值评定

对当地主要农作物秸秆,大豆秸秆、玉米秸秆、花生壳粉及主要农副产品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和营养价值评价,主要测定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水分、灰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同时测定各营养成分的消化率评估其营养成分的有效成分,为后期配方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2.2.2农作物秸秆与其他农副产品最佳混合配比方案研究

根据不同草食动物的不同生育期、生理期对营养的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配合饲料。以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选择不同的农副产品做为辅料,设计出能根据不同副产品适时调整的混合配方。进一步通过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评定不同配方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确定3~5个最佳配方。

2.2.3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工艺研究

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主要是用工业化学和物理处理法,以玉米秸秆、大豆秸秆等低值粗饲料为原料,在秸秆晒干后,应用粉碎机粉碎秸秆,加入其他添加剂拌匀后压缩,在制粒机中,由磨板与压轮挤压加工成颗粒饲料。压缩时产生的温度和压力,使秸秆氨化、碱化、熟化,具有熟香味,使秸秆木质素彻底变性,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与消化率,成为反刍动物的基础日粮。加工的饲料颗粒表面光洁,硬度适中,大小一致,其粒体直径可以根据需要的规格调整。加工后的秸秆变为颗粒状粗饲料,俗称“牛饼干”,其粗蛋白含量从2%~3%提高到8%~12%,消化率从30%~45%提高到60%~65%,营养成分相当于中等羊草。

2.2.4主要配方及产品标准

以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NRC营养标准及羊的生理特点,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研究肉羊秸秆颗粒配合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流程及参数。研究表明,羊秸秆颗粒饲料加工质量指标:原料粉碎细度全部通过2目分级筛,4目分级筛上物不得大于20%;混合均匀度,其变异系数(CV)不大于10%;粘合剂为含水率15%左右的木薯酒糟按10%比例添加;环模制粒机高压制粒,制粒机稳压阀设定在0.35~0.50MPa之间,制粒温度在95℃左右,制粒后冷却机冷却8~10min,配合饲料直径约为6mm、长度1~1.5cm的棒状颗粒。

3研究成果

该技术以玉米秸杆、大豆秸杆、花生壳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青干处理,原料切碎,储存回性,输送上料,添加辅料,搅拌混合、均质,除尘,制粒等先进工艺生产秸秆颗粒饲料产品。成功研制出肉羊3个生长阶段秸秆颗粒配合饲料的质量控制技术,确定了粗纤维、粉碎细度、颗粒直径等几个重要技术指标,克服了容易造成消化板结、梗塞的问题,满足了肉羊生理消化的特点,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实现羊节约化饲养目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春末、冬初草食性动物饲料储存、异地调运难的实际,批量生产,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非常广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能大大推动和促进畜牧业的整体发展。

4社会效益

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人畜争粮的矛盾。近年来牛羊圈养比例逐年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大力发展,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粗饲料,在畜牧业上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对发展牛、羊等反刍动物为主的养殖业,实现秸秆“过腹还田”,减轻对粮食饲料的需求压力,促进农牧业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保持生态平衡,减轻环境污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秸秆饲料商品的需求也很旺盛,日本、韩国和东南亚都需大量的秸秆饲草饲料。以往,草产品大多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牧草生产大国进口。由于运距远、运费高、加上这些国家劳动力昂贵,导致草产品成本较高。秸秆颗粒配合饲料不仅实现了草业史上的一次革命,成为一种商品走入千家万户,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保证;还派生出大批农民秸秆收购的经纪人,以及大批量的秸秆粉碎加工企业,扩大了就业和增收。秸秆制粒后,利于长途运输,实现了农作物秸秆异地消化利用,使秸秆增值、农民增收;减少秸秆随处堆积状况,改善广大农村村容和村貌,提高新农村建设形象;变废为宝,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伤害;降低了肉羊饲养成本,为集约化饲养提供了技术保障。

5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6篇:饲料加工工艺范文

关键词:水产养殖;饲料;营养

我国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其教育则起步更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却发展很快。笔者经历了该课程的发展过程,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对其发展历史做一概述,希望对以后有关资料的整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水产养殖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养殖生产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58年,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总结了过去的丰富经验,归纳出了“水、种、饵、混、密、轮、防、管”八字精养法。在该精养法中,“水、种、饵”三个方面是构成水产养殖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水产养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饵”在“水”中通过“种”转化为水产品的过程,“饵”是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

二、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的发展简介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西部营养研究所J.E.Halver等人进行对虹鳟的营养和代谢基础的研究。这是全世界第一次用配合饲料养殖虹鳟并获得成功的案例,由此带动了世界各国对鱼类营养和配合饲料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但六七十年代没有坚持下来。改革开放之后,这方面的研究才真正开展起来。鱼类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也带动了甲壳动物等其他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促进了配合饲料的生产和水产养殖的生产,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的研究和生产也促进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产生和发展。

三、课程设立的历史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水产养殖工作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量多质优的水产品。在当时,“八字精养法”中的“七字”(即七个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饵”成了限制高产的瓶颈。要想实现高产高效,必须解决饲料的问题。当时研究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人很少,这就给水产动物配合饲料的研究、生产和普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水产院校相继将该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四、讲课内容

在本课程的开设初期,我国的专业设置不一致,有的学校设置水产养殖专业(包括淡水和海水),有的学校设置淡水渔业专业,有的学校设置海水养殖专业,也有的学校同时设置淡水渔业和海水养殖两个专业。海水养殖专业主要讲授鲜活饲料的培养,如单胞藻、轮虫、卤虫等的培养。配合饲料所占分量较少,其中主要是虾蟹的配合饲料。淡水渔业专业则主要讲授淡水鱼的营养与配合饲料。水产养殖专业则只讲授淡、海水动物的营养与配合饲料。课程名字也不同,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有学校将其改为现在的名字,到了90年代末期,很多学校将淡水渔业专业和海水养殖专业合并为水产养殖专业,此名也在大多数学校使用了。

1.营养部分

在本课程开设初期,我国对本土的水产动物的营养素需求的研究很少,相应的规律也没归纳出来。所以,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理论性知识。随着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在2000年前后,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也逐渐显现出来了。尽管以后还会不断发展,但总的来看这部分内容已趋向成熟。

2.饲料部分

第7篇:饲料加工工艺范文

关键词:甜高粱;畜牧业;市场期望

中图分类号:S56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3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餐桌食品中“肉、蛋、奶”需求比例日益提高,传统淀粉类食物的比例下降,供求关系中主要矛盾已经由数量转换为质量。畜牧业的质量很大一部分由饲草所决定。罗城乡地处黑河张掖段最下游。乡域总面积1284km2,其中耕地面积1922.93hm2。乡域内地势低洼(海拨高度介于1260~1500m),光照充足(年日照3088h),年平均气温7.8℃,年均降水量105.9mm,年蒸发量1923.4mm,无霜期150d左右,属北温带干旱气候。

1 种植效益分析

罗城乡畜牧业所需牧草为传统牧草,且有一部分为农作物秸秆。对于维持“小农户”养殖模式足够,但对于规模化的养殖小区饲草量则是捉襟见肘。从目前该乡畜牧业发展情况来看,饲料的缺口将越来越大。这个缺口将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种植(保证口粮及商品粮种植面积)的前提下用牧草种植来填补。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陆地1份动物产品,大约需要10份食物源的支撑,称为“十分之一”法则。2013年该乡引种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培育的甜高粱1.33hm2。经试验该品系甜高粱在该乡平均每667m2产6000~8000kg,以最低产量计算种植667m2即可提供30只羊(羊重20kg)的当年饲草量(包括青刈饲料和青储饲料)。若是用玉米代替,667m2地可提供15只(羊重20kg)的当年饲草量(包括青刈饲料和青储饲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先生关于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提出4项建议中有1项值得深思,在同一地区内部,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农牧“小结和”,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成本效率。在甘肃具体条件下,农田作物区的农牧“小结和”可挖掘35%~45%的生产潜力。在该乡换算为货币计算则为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

2 经济效益分析

近年来,甜高粱的下游产业日趋成熟主要体现在乙醇发酵。世界范围内目前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能源。由于石油储量的有限性和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寻找石油的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研究表明,采用乙醇产品替代石油能源将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制乙醇项目属于新兴产业,对实际工程中的经济效益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甜高粱制备乙醇的方法共有2大类3小项:籽粒制备、茎秆汁液发酵、茎秆纤维素发酵。由于目前国家对于粮食制备燃料酒精持否认态度,故现在只能采用后2种发酵模式。

2.1 茎汁制乙醇

甜高粱茎汁制乙醇是将茎秆糖汁榨出,利用其所含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直接进行液态发酵生产乙醇,其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发酵工艺为液态发酵,目前生产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榨汁率降低榨汁成本改进发酵工业和设备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发展。甜高粱茎汁制乙醇的优点是工艺简单,缺点是榨汁需要耗能,残渣中残留糖分一般为新鲜茎秆或茎汁的存储问题、废水处理问题等这些都会增加乙醇的生产成本且生产容易受到收获季节的影响。

2.2 茎秆纤维素制乙醇

利用茎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水解生成可发酵糖,再经发酵制乙醇。多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发酵方式有分立糖化发酵同步糖化发酵同步糖化共发酵等。目前生产工艺的研究重点是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产可发酵糖的产率,改进发酵方式和发酵设备,如提高装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等提高产物乙醇的转化率、提高经济可行性等方面。

2.3 发酵乙醇所带来的次生产业链

甜高粱在生产乙醇的过程中,其副产物也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如果综合利用可以发挥更高的经济效益。甜高粱渣可以造纸;叶片做青饲料售卖或直接还田作绿肥;高粱渣后续深加工可与味精工业联产;酿酒后的酒糟可做饲料喂牛也可以做有机肥改良盐碱地。

罗城乡天然草场载牧量根据1986年甘肃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编纂《甘肃省农业资源调查汇编》为1.57万头,而罗城乡实有牲畜量为168484头,羊的数量占总量的绝大部分,总量一致的条件下,饲养羊所需的牧草最少(每只羊所需牧草为400kg),则饲草最小缺口为6111.4万kg,若是由本地传统牧草提供则各牧草种植面积。

3 总 结

甜高粱种植规模小的情况下可以满足畜牧业的发展,在满足畜牧业的情况下可以带动甜高粱工业。罗城乡地处黑河下游,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在现有耕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增收、发展畜牧业过程中的“粮草争地”“粮草倒茬”倒茬等问题,种植甜高粱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8篇:饲料加工工艺范文

在水产饲料行业中,不管是生产工艺上还是饲料配方上,都是水产饲料产品关键因素。但在大多数的中小型水产饲料企业来说,饲料质量稳定性不够好,这主要是生产工艺上投入不足,对生产线的改进需要大量资金,而中小型企业本身资金就有压力,往往是以牺牲产品质量来进行过渡发展。缺乏整体养殖技术服务。目前,大多数水产饲料企业主要的产品服务就是帮助用户正确使用产品,解决因为饲料加工、市场营销与管理而带来的投诉等,这种服务虽然是必要的,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需要,也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养殖全程技术服务的目标是帮助养殖户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这一服务是针对养殖全过程提供的一套应对市场变化、养殖过程变化以及环境变化的主动的解决方案。它要求从事技术服务的技术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提升湛江市水产饲料企业竞争力的措施

1.增强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广东饲料行业的不断成熟,湛江水产饲料的发展也日渐成熟。饲料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品牌优势越来越明显,从而加速了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目前,湛江市的水产饲料企业也是随着整个饲料行业,处在于整合提升阶段,中小型水产饲料企业被吞并,大型水产饲料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联合体,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注重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污染、无残留的安全食品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新时尚,因此,饲料生产企业必须为养殖户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产品,才能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才能增强人们对畜禽产品的消费信心,通过消费量不断增加,推动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饲料生产企业要生产出安全、优质、高效的产品,就得加大企业科研开发投入,提高自己产品科技含量,为生产绿色饲料创造条件。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集体采购原料。目前,在广东甚至全国先后出现了饲料原材料供应商“寡头垄断组织”的萌芽,而饲料企业依靠自己的实力去与其抗衡,力量会显得很单薄,而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无疑又增加了饲料企业的采购风险,因此水产饲料企业可以依靠行业协会的作用实行集体采购原料,增强议价能力,保证原料质量。湛江市饲料工业协会就是这样一个组织。此外,饲料企业也可以通过原材料期货购买的方式来控制原料价格,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使饲料企业能更有效地稳定经营发展。4.建立“水产企业+养殖户”发展模式。饲料行业的依存度比较高,需要养殖业发展起来才能带动其发展。一方面,由于养殖业是一个高风险、投入大、低回报的行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相对于养殖户来说,饲料企业的资金实力具有一定优势,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管理水平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饲料企业往往又是靠赊销的方式去占领市场,养殖户的风险便成为饲料企业的风险。这些优越的条件与风险正好符合发展养殖业的要求,两者的特点具有互通性,化解风险便成为双方共同愿望。因此,以饲料企业为“龙头”的产业一条龙的生产模式便成为饲料企业和养殖户的必然选择。这种饲料、养殖、加工整体联合的模式,通过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了企业抵御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5.分析原料价格规律,进行战略性采购。做好淡季备货、旺季使用,从而获取合理的原料价差。原料储备充足可以保证饲料品质的稳定,避免在原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临时寻找替代原料,造成品质不稳定。保持水产饲料的品质稳定,不但考验企业的技术,更加考验企业家的良心。现在的水产饲料企业不是因为没有技术做好品质,而是由于在水产饲料原料波动剧烈的过程中.没有充足的原料储备。为了追求利润就只能在旺季降低品质以抵消原料价格上涨的因素。做好水产饲料主要原料的季节性价格规律分析,进行战略性采购,是企业采购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三、结语

第9篇:饲料加工工艺范文

(哈尔滨市阿城区畜牧兽医局繁育改良指导站150300)

教槽料是一种为代替全乳而配制的饲料,主要原料是乳业副产品。代乳料的营养指标为蛋白质不低于20%、脂肪不低于6%。其主要功能是早期诱食,锻炼胃肠,补充3周后母乳营养不足。教槽料易消化、防腹泻。教槽料是给出生7~10天到断奶后7~10天阶段仔猪饲喂的高营养、高免疫因子的专用饲料。最初使用教槽料是为克服因母乳不足或母乳质量差,导致仔猪生长发育缓慢,体重下降的问题。?

1原料选择?

从原料方面来看,注意原料的品种和新鲜度,重点考虑猪的消化率、适口性和可消化氨基酸的平稳,如优质鱼粉、乳清粉、血浆蛋白质、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等原料适于仔猪料,特别是玉米要经过玉米初清筛,清除杂质、霉变和破碎粒,严格把关玉米的水分和霉变。豆粕含有抗原性物质,易损伤小肠绒毛,引起腹泻,应尽量减少豆粕的使用量,用量控制在15%以内,建议用部分膨化大豆粉,不论从营养或适口性方面都是很不错的。玉米可以考虑部分膨化,乳清粉、蔗糖、葡萄糖可考虑适当搭配使用。血浆蛋白粉的可消化吸收率、氨基酸组成、降解产生小肽的速度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其是优质的仔猪蛋白质原料。其本身就含有很多的小肽,氨基酸组成与猪的氨基酸接近。油脂的选择以豆油、玉米油、椰子油等为主,要求纯度高,并使用抗氧化剂、添加乳化剂和优质胆碱。其中豆油、椰子油的配合使用效果更好,一般添加量为1%~4%。碳酸钙作为饲料钙源的主要原料之一,对仔猪的胃肠道pH值影响很大,添加量超过0.8%时会影响仔猪的适口性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甲酸钙是一种含甲酸的钙盐,含钙31%、含甲酸69%,在胃酸作用下可分离出游离的甲酸,降低胃内pH值。有利于激活胃蛋白酶原,弥补仔猪胃中消化酶和盐酸分泌的不足,提高饲料养分的消化率。阻止大肠杆菌及其他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同时促进一些有益菌,如乳酸杆菌的生长。乳酸杆菌等有益菌能覆盖肠黏膜,使之不受由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的毒素的侵入,从而防止与细菌感染相关的腹泻发生。?

2配合比例?

从饲料配合的比例来看,要达到营养平衡;从能量水平来看,要尽量做好能量水平,建议做到消化能14.212MJ、粗蛋白质20%、赖氨酸1.45%、可消化赖氨酸1.3%,平衡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适当的添加油脂会提高适口性,大豆油要好于玉米油、棉籽油等油脂。?

3加工工艺?

优秀的配方和原料并非意味着好的教槽料。加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无论是颗粒料还是粉状饲料,都应保证某些原料充分熟化,达到最高的消化率和最佳口感。注意在加工过程中保护原料的有效含量、投料顺序、调质温度、粉碎粒度、调质压力、环膜压缩比、水分控制、混合均匀度、配料过程中的原料污染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