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目标心得体会范文

目标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目标心得体会

第1篇:目标心得体会范文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所组织学习了"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专题会,我作为社区民警借此机会整理一下思绪,回顾工作以来自己各方面的表现,自我查找工作的不足之处。

我辖区的外来人口数量增多,流动加快,跨度加大,成分趋杂,外来人口违法犯罪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而我作为社区民警,对外来人口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的现状,我把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列入今年"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外来暂住人口主要集中的几个工地,力争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解决排查登记工作面临的困难,认真制订排查登记方案全面推进我所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

宣传发动到位。针对以往抓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工作中,广大房屋出租户、用工单位、暂住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配合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的现象。我所从三个方面强化宣传发动,努力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出租房主的守法经营意识,营造浓厚的排查整治氛围。一是强化社会面宣传。利用主动上门服务等形式,大力宣传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明确规定对拒绝、阻碍排查登记的人和事要依法严肃处理。

逐步实现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社会化、动态化管理,提高外来人口信息的鲜活性,努力使流动人口管理步入正常化轨道。二是强化高危人员管控。通过日常检查、网上比对、信息研判等方法,积极依托流动人口高危群体分析系统,建立健全高危人群的发现预警、重点管理、有效控制和精确打击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机制。采用民警上门服务、定时走访群众,走进群众家中办实事,增强群众与民警之间的民警意识。物建信息员、耳目布控、有偿举报等方法,查清其身份情况、前科劣迹、随身物品和活动轨迹等情况,切实落实防控措施,力争从中发现犯罪规律和线索,服务于打防控工作。

第2篇:目标心得体会范文

在对集体的理解上:通过这短短的20天,我了解到我们成套局原先在计划经济时代辉煌的过去,很多老同志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呕心沥血奋斗了几十年的青春。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我们成套局也经历了痛苦的阵痛,但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同志们还是拧成一股绳,舍小家保大家,做出了更加无私的奉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国际化的不断需要,我们也成功地借助改革的春风从搁浅的海滩上再次启程,把握以中央思想、以领导为核心的团队协作,以市场经济为准绳的方针,一步步地把中心发展壮大成现在的规模,实属不易。

在对行业的认识上:通过这次培训,深刻认识到招标不仅仅是贸易的一种特殊方式和渠道,而且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虽然属于服务业的范畴,但却同时具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更高层次的高度和思路,是一项需要公平心态地仔细的系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招标行业的生存更依赖于其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的严肃而宏大的目的。因此,我们更需要把握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踏踏实实的做好招标事,只有心平了,做出的事情才会平,做出的事情平了,才能获得社会各个组织的认可和信任,才能为团队、为集体、为中心、为国家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在对单位的前景上:通过这次培训,自己的心中又多了一份努力和期待。如今安徽的招标行业,招标单位也是百家争鸣,竞争可以说也是相当的激烈,费率也是逐年降低。但是在我看来,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我们招标行业既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又是在市场经济中得以如此的发展,就更不能在此时回避市场经济的作用。但同时也应当认识到,不能用老市场经济的眼光来看问题,不能只靠价格战来解决竞争问题虽然它最有效,应当象中心领导说得那样,以中心的原有辉煌为基石、为骄傲,同时抱着谦虚谨慎的作风,用严谨的态度、团队的精神,用我们的业绩,用我们的诚心,用我们的认真仔细树立我们中心的大牌形象,充分提升中心的无形资产价值。注重业务线的更新,力争开拓新的业务、新型的业务,抢蛋糕不如做蛋糕,国际招标可以说就是一个新的发展和方向。所以说根据中心领导的思路走下去,中心肯定会有大的发展。

第3篇:目标心得体会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zxyjy19”为你整理了这篇谋划“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专题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夺取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党中央在谋划“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始终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在部署“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发展中,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明晰党员身份,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以理论学习的新提升,不断开创投资评审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全面系统学。五中全会精神是博大精深、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一定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把握其内在逻辑、内在联系。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认认真真逐字硏读、深入领会。要结合学习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切实融会贯通,学深悟透。只有通过系统的学,才能提高我们干工作时全盘谋划的能力。对于我而言,在投资评审中心这个工作岗位,直接与民生项目打交道,面临的工作非常繁杂琐碎,与民生息息相关,必须提高自身的统筹、协调和沟通能力,才能为局、中心增光添彩和不辜负党员身份。

二是要深入思考学。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难点,加强研究思考,寻找对策答案,做到知其事、究其道、用其法。比如,如何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如何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如何深刻理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世界大势浩荡的脉动等等,都是十分重大的现实问题。要在学习中多思考、多研究、多领悟,努力寻求顿悟之道。再比如日常的评审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如何破解难题,如何保持与基层单位的良好沟通,如何不断提高评审报告质量,如何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通过深入思考的学习,相信一定能在会议精神中找到答案。

第4篇:目标心得体会范文

一、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前行的宣言书。100年的风风雨雨,100年的励精图治。学习的“七一”重要讲话,为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地质九队的基层党员,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各项工作中以“站排头,争第一”的精气神高质量完成,这是我们党员先进性的体现。我要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才能创亮点、出成绩。面对未来和挑战,我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为我们党的事业和中国石化的发展努力奋斗。

二、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指定学习材料收获和感悟

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充分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唯有自立自强、追求卓越,方能突破封锁和瓶颈,于危机中育新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从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更好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超越、追求卓越,锐意创新,开拓进取。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超越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一路走到今天,就是因为她总是能打破陈规、破旧立新,持续创新体制机制,从而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入新时代,党的创新优良传统不能丢,而是要继续发扬光大。打造世界创新高地,拼的就是创新。唯有坚持不断创新,方能培养高精尖人才,才能充分释放公司潜力,方能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实现与时俱进、走在前列。

三、对照党史学习教育目标要求查摆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一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在理论指导实践上还有不足。理论学习上,能够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但是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上做得还不够,将理论学习成果应用于纪检监察工作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二是看齐意识仍需进一步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对照上级部门的一些具体规范和具体要求,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二)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遵守政治纪律态度不坚决。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对上级决策部署采取选择性执行的情况,在工作落实上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觉得重要的就全力推进,觉得意义不大的就热情不高。

(三)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担当作为、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一是不敢担当、不负责任问题。在面对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思想上有时存在畏难情绪,行动上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二是存在求稳怕乱思想,责任担当精神不足。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愿意投入精力去触及难题和一些敏感领域,有时会有顾虑,怕得罪人、怕背包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5篇:目标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内部目标,外部目标,目标内容效应,心理机制 分类号:B848

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革命从“冷”认知演变到关注认知与动机、情感之间关系的“热”认知,与此紧密相连的是动机目标理论的悄然兴起。在以Little、Emmons、Klinger、Markus、Cantor为代表兴起了一场以个别化的、情境化的个人目标单元(personal goal units)为核心的研究热潮的同时,另外的一批研究者们将他们的研究兴趣放到了目标内容(goal content)上,试图通过目标内容来揭示普遍的目标类型,以实现个体间的比较,并以此来理解人们是如何组织他们生活。

目标在动机心理学中指的是个体预期自己行为所达到的结果,而目标内容则指的是有机体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目标。对目标内容的研究,是以如下构念为代表:Deci和gyan的“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Locke和Latham的“明确、挑战性的目标与模糊、非挑战性的目标”,Dweck的“学习目标与表现目标”,Bandura的“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Higgins等人的“积极结果为中心的目标与消极结果为中心的目标”。在这些构念中又以Deci和Ryan的“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的研究最为广泛、深入。而本文所阐述的目标内容效应及其心理机制就是在Deci和Ryan的“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基础上展开的。该理论遵循的一个基本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先天具有成长和发展的倾向,会努力征服环境中的挑战,整合自我体验,形成自我统合感。此领域的研究者们关注的是不同的目标类型是如何影响相应的结果变量的。他们采取的研究策略是:在相关的因变量(幸福感、学习与工作绩效等)的基础上将感兴趣的目标维度(内部与外部目标)进行比较。

2 目标内容效应

Deci和Ryan的目标内容效应理论是建立在自我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是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SDT对动机进行了新的阐释,将动机视为从无动机到外部动机再到内部动机的一个连续体,并根据自我调节功能和经验的不同,将动机进行了区分,发展了以往的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简单二分方法。SDT是关于动机的宏观理论,主要是研究个体行为调节(behavioral regulations)的原始成分和行为结果。自我决定论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为调节:自主调节(autonomous regulation)和受控调节(controlled regulation)。自主调节指的是个体干着自己想干的、愿意干的事情。而受控调节是指个体做着他们必须这么做的事情,是屈服于内部或外部的压力才这么做的。自主和受控调节指的是个体行为的动机或原因,自主和受控调节是用来回答“人们为什么产生这种行为”。与此同时,自我决定论区分了两个类型的目标,即内部与外部目标,研究者利用它们来回答“人们追求什么样的行为”。

2.1 目标内容效应的理论观点

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是两种不同自主水平的目标,如两名艺术班的学生正在潜心创作一幅图画,学生A是为了在作画过程中获得乐趣(内部目标),而学生B创作这幅作品是为了取悦他的父母(外部目标)。内部目标(intrinsic goals)是指反应个体的内在成长趋向的目标,所追求的目标内容与基本心理需求,关系、胜任、自主相一致。内部目标内容包括自我接受、亲密关系、健康等。外部目标(extrinsic goals)指如何获得外部奖赏或社会赞许,通过获得外部的价值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等目标,如财富、权力、地位等。内部与外部目标可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区分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如美国、德国、俄罗斯、韩国的实证研究表明,内、外部目标这一结构维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Deci和gyan认为,在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总结出了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需要(autonomy)、胜任需要(competence)和关系需要(relatedness)。自主需要,即自我决定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最为重要,个体在某个活动上的自主程度高时,体验到的是一种内部归因,感到能主宰自己的活动,此时从事这个活动的内部动机就高;胜任与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同义,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胜任该活动;而关系需要是指个体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其他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体验到归属感。

在此基础上Deci和gyan进一步提出,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效应。他们认为,相对于外部目标来说,追求内部目标是和较高的幸福感、良好的适应性等正性结果相联系(内部目标效应)。因为内部目标是和自主、胜任、关系这些基本的心理需求紧密相关的,内部目标在达成的同时,这些基本心理需求也得到了满足。相反,当人们对外部目标赋予更多的权重的时候,他们越是倾向于人际比较、获得表扬、获得自我价值的外部线索。外部目标定向和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是不相关的,甚至使得人们偏离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相对于内部目标来说,追求外部目标是和较低的幸福感、较差的适应性相联系(外部目标效应)。内部目标效应和外部目标效应统称为目标内容效应。Deei和Ryan还认为,自主、胜任和关系等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是解释目标内容效应的心理机制。

2.2 目标内容效应的实证支持

对目标内容效应的实证研究是Kasser和Ryan在1993年开始的,主要是研究个体的生活目标内容与幸福感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他们首先证实了外部目标与幸福感和适应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随后,他们采用不同年龄组的被试,使用相关研究的方法进一步证实内、外部目标之间存在不同的效应,即外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内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此后,一大批研究者被吸引到目标内容效应的研究中来。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人们对外部生活目标追求的抱负过高时,他们就会表现出较低的生活满意感、自尊和自我实现;较高的抑郁和焦虑。极具代表性的有Vansteenkiste等人进行的一系列的

研究。他们首先是在教育情境中,以教育学院和商学院的学生为被试,来研究外部目标内容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部目标内容上得分高的商学院的学生表现出更低的幸福感和更高水平的物质滥用。这一结论有力地批驳了“当目标内容与环境相匹配的时候,外部目标内容与幸福感应该是正相关”这一观点。随后,他们以工人为被试,在工作情境中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外部目标内容与消极的工作结果、较差的心理健康水平相联系(例如较少的工作满意感,较高的焦虑水平,获得成功后较短时间的满意感)。NWilliams等人则研究了外部目标与年轻人的吸烟、酗酒、吸毒等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报告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个体的吸烟行为与外部目标上的得分有着显著的相关;外部目标显著地预测了年轻人的吸烟、酗酒、吸毒等危险行为。除此之外,Duriez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对外部目标赋予更多的权重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抑郁和身体疾病症状,人际关系质量较差,较少的合作行为,较高的偏见和社会支配态度以及更多的社会攻击性。

研究者们除了对外部目标效应感兴趣之外,还对内部目标效应进行了研究,如Kasser和Ryan采用不同年龄组的被试样本,进行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无论哪个年龄组的被试,内部目标项目上得分较高的个体健康状况都更好,幸福感水平更高。而Sheldon等人则是用大学新生为被试来研究内部目标与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那些第一学期内部目标内容上得分高的大学新生能够更好地达到目标,目标的完成提高了他们的适应性。更为重要的是,第一学期的目标达成的同时导致了第二学期有更多的内部目标,这又使他们在第二学期有更多的目标达成,这些目标达成又会导致更好的适应性。这表明,通过不断的内部目标追求,人们能够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水平和适应性。

目标内容效应还得到了跨文化研究证据的支持。Kasser和Ryan研究了在美国与俄罗斯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对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外部目标这一结构维度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一致性,并且外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显著负相关。此外,Schmuck、Kasser和Ryan证实了德国与美国的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内、外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均存在不同的效应;Kim、Kasser和Lee证实了韩国和美国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目标内容效应均显著。而Sheldon等人研究美国、中国、韩国这三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选取被试来研究内部目标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每种不同的文化中,内部目标都正向预测了主观幸福感。

我们可以看出关于目标内容效应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关于内、外部目标与幸福感、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内、外部目标这个结构维度上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与此同时,有研究者用内、外部目标来启动学生的学习行为,即在学生进行与学习相关的活动时,用实验方法来操纵他们的学习目标,进而研究内、外部目标与学习表现之间的关系。

Vansteenkiste等人在一系列的现场研究中,让被试学习与生态学知识相关的一组材料,然后告诉其中一部分被试学会此类知识的目的是用来赚钱(外部目标启动组),而对另外一部分被试说学了这些知识是更有利于对社会作出贡献(内部目标启动组)。研究者认为,外部目标启动将分散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而干扰了对整个学习材料的理解,因此,在外部目标启动的条件下,将出现较差的学习和较低的测验分数。相反,当学习被描述为是对内部目标有用的时候,那么此类启动与个体内部成长的倾向紧密联系,并且很少关注外部价值指标,因此在内部目标启动的条件下,信息加工的水平和测验的成绩都要相对于外部目标启动条件下好。换句话说,内部与外部目标启动将导致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同,进而影响了信息加工过程和成绩。结果表明,内部目标启动促进了较深的加工水平(自我报告和观察的加工水平),并且测验成绩、持续性都是内部启动要显著好于外部启动。

在对上述结论进行验证性研究中,研究者们运用不同的内部目标,例如个人成长和健康;不同的外部目标,例如外表吸引力;不同的学习材料,例如商务通信;以及不同的年龄组,例如5~6年级,11~12年级,大学生被试组,都获得同样的结果。而且当被试学习的内容不是课本材料,而是体育技能的时候,也得到同样的结果。例如,Vansteenkiste和Soenens等人通过体育技能学习领域的一项追踪研究来探讨内、外部目标与绩效、持续性的关系。被试是10~12年级的学生,随机将他们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说,体育锻炼能使自己保持迷人的身材,增加外部吸引力(外部目标启动组);而对另外一组说,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内部目标启动组)。在接下来的实验研究中,主试就会在一个星期、一个月、四个月的时候分别询问被试锻炼的次数与时间。结果表明,内部目标启动导致更好的绩效,增加短期的持续性(一周的实验结果),并且,相对于外部目标启动,内部目标启动显著预测了被试在体育锻炼中的长期持续性。

目标内容效应研究的结果表明,内部目标定向将导致积极的结果,外部目标定向将导致消极的结果,然而情况是不是总是如此呢?Vansteenkiste和Simons等人研究了内部、外部目标启动对有意义学习(概念学习)和机械学习是否产生不同影响。三个现场研究的结果表明外部目标启动会削弱有意义学习的效果,但对机械学习的结果并没有产生影响。甚至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目标启动对机械学习有促进作用,提高了对文字和事实材料的加工程度。然而这个研究发现的结果并不一致,在随后验证性研究中,并没有发现外部目标启动促进机械学习的学习效果。但这种情形告诉我们外部目标启动对学习并非都导致负面效应,对机械学习来说,也许会产生正面结果。

2.3 目标内容效应与动机效应的关系

目标内容效应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是来自于Carver和Srivastava等人对SDT的批评。这些研究者认为目标内容效应就是动机效应。Carver等人认为外部目标与受控动机相联系,是受控动机而不是外部目标内容对幸福感和绩效产生效应。外部目标内容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负相关,只不过是人们在追求外部目标时,所感受到的控制感和不安全感在起作用。Srivastava与他的同事们则更加直接,认为目标内容效应完全可以还原为动机效应。因此,他们认为强烈关注如何变得富有或有名气的个体与关注如何形成有意义的关系或更好成长的个体,只要在追求这些不同目标的时候有相同水平的自主动机,那么这些个体身上的幸福感的程度是不会存在差异的。

针对这种批评,Sheldon等人提出,虽然内部目标和自主动机,外部目标和受控动机显著正相关,但目标内容和动机对幸福感等是有着独立效应的

。Deci和Ryan认为目标内容(内部与外部)和目标动机(自主与控制)的概念在本质上存在巨大差异的。目标动机指的是人们追求某个具体目标内容的原因。行为的目标类型能够从追求目标的原因上进行区分。例如,一个人为了使自己更具有吸引力去参加形体课程(外部目标),但是原因有:(1)受控动机:他的老婆希望他保持他应有的身材;(2)自主动机:个人的价值观就是希望自己有一个漂亮的身材。

如果Carver等人的批评是正确的话,那么动机在内、外部目标与幸福感、适应性、绩效之间会起完全中介作用。然而Vansteenkiste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目标启动对学习结果的效应,只能部分地被自主动机所解释。在控制了动机因素之后,内、外部目标启动对学习仍存在独立效应。面对目标内容和动机对幸福感等的影响的争论,研究者们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用数据来表明了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内部还是外部目标)和人们为什么追求这些目标(自主还是受控的动机)对心理幸福感各自有着不同的效应。

首先是Sheldon等人进行的一系列的研究来验证这些问题。研究一,被试内设计,让被试来评定当他们追求内部或外部目标的时候所感受到的自主的程度以及快乐的程度;研究二,被试间交叉设计,先让被试评定自己生成的目标内容及相应的动机,然后求它们与报告的当前的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三,被试间纵向研究设计,以将要毕业的大四学生为被试。让他们列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并让他们评定自己所列举的目标的自主或受控的程度以及当前的幸福感水平,一年以后重复测量一次,使得能够对幸福的变化进行预测。在这三个研究中,层级回归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动机因素之后,内部目标与幸福感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后来许多验证性研究结果都一致表明内部目标和自主动机显著而独立地预测了心理幸福感的变异。例如,Vansteenkiste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目标与自主动机、学习深度、成就、持续性等结果变量之间都显著而独立地正相关;内、外部目标启动对学习结果的效应,只能部分地被自主动机所解释。Deci运用高中和大学学生为样本,进行三个现场研究来验证目标内容效应,结果表明自主动机和内部目标显著相关,但对自主动机进行控制之后,目标内容与幸福感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相关。因此,目标内容以及相应的动机对幸福感、学业成就等影响在统计上是互不相关的,它们对幸福感和适应性有着显著独立的效应。

3 目标内容效应的心理机制

研究者认为基本心理需求是解释内、外部目标与幸福感、适应性、绩效之间关系的心理机制。内部目标定向的个体更有可能从事能够满足自己基本心理需求的活动,进而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积极的行为后果。外部目标的追求和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是不相关的,甚至使得我们偏离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相对于内部目标来说,追求外部目标和较低的幸福感和较差的适应性相联系。那么,基本心理需求(自主、关系、胜任)是不是解释内、外部目标效应的心理机制?Kasser的研究提供了间接的证据,而Vansteenkiste等人通过实证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验证心理需求(自主、关系、胜任)是不是解释内、外部目标效应的心理机制,就是要验证基本心理需求是否在自变量(外部目标)和因变量(幸福感、绩效)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Vansteenkiste等人进行中介变量路径分析时发现:外部目标(自变量)显著地预测幸福感(因变量);外部目标(自变量)显著地预测基本心理需求(中介变量);当控制了外部目标(自变量)之后,基本心理需求(中介变量)显著地预测幸福感(因变量)。当基本心理需求(中介变量)得到控制的时候,外部目标(自变量)和幸福感(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就不存在了。这表明基本心理需求(中介变量)确实在外部目标(自变量)和幸福感(因变量)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并且研究的数据表明,自变量(外部目标)和中介变量(基本心理需求)能解释14%~61%的总变异。

上述研究结果为基本心理需求这个中介变量假设的合理性提供了确切的证据。具体来说当基本心理需求被控制时,自变量(外部目标)与因变量(工作结果)之间就不存在显著的相关。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因为它表明了基本心理需求是解释目标内容效应的一个有效的心理机制。并且,我们就可以用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对目标内容效应进行解释。

第一,从内部目标定向的角度来解释。内部定向的个体会更多地去从事那些能满足基本心理需求的活动,这对内部目标的追求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因为内部定向的个体重视个人成长和自我发展,他们更有可能主动发起行为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使得他们能体验到参与、选择、自由等内心的感受。并且,他们的这些努力很容易得到承认,随之能体验到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同时,他们认为对社会或对他人提供帮助是很重要的,于是会用最真诚的方式去帮助别人,使得他们能体验到与他人的亲密感。

第二,从外部目标定向角度进行解释。外部目标定向个体倾向于对物质主义过分地理想化。这对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至少会导致三个不利的结果。首先,他们的自我价值就依赖于这些外部目标的达成,使得他们会失去行为中的自由和选择感。其次,因为对外部目标过分理想化,外部定向的个体就会持续的体验到理想的外部目标状态和现状之间的分离。因为外部目标的达成使得个体获得的只是短期的满意感,致使很快就形成新的外部目标,使得这类个体很少感觉到他们得到了他们所想要的。因此,他们会持续地体验到不胜任感和不安全感。最后,外部定向的个体把他人当成一种工具,通过这种工具用最有效的方式获得他想得到的物质利益,因此他们很少有可能形成信任和满意的人际关系。

4 小结与展望

以Kasser和Ryan为代表的研究者们针对目标内容效应所展开的研究,推动了目标动机研究的深入发展。通过大量跨文化研究,研究者们发现了具有广泛一致性的目标内容结构维度,即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在揭示了这一普遍的目标类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个体间的比较,研究者们采用相关与实验研究的方法,发现了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具有不同的心理效应。相对于内部目标来说,追求外部目标是和较低的幸福感、较差的适应性等负性结果相联系;相反,相对于外部目标来说,追求内部目标是和较高的幸福感、良好的适应性等正性结果相联系。

作为一项能够激起不同领域研究者兴趣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目标内容效应必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现有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完善。

(1)随着对目标内容效应研究的深入,在未来的研究中实验和相关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成为一大趋势。首先,从研究内容上看,由研究内、外

部目标与幸福感和适应性关系,发展到研究内、外部目标与学习绩效和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其次,从研究的范围上看,由生活领域的目标内容的研究,发展到对学习、体育、工作、失业、减肥、养育等领域的目标内容研究;再次,从研究的方法上看,由相关研究发展到现场实验研究。但是,不难发现,相关研究中考虑的主要是内、外部目标与幸福感、适应性之间的关系:而现场实验研究中考虑的主要是内、外部目标与学业成就、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特定的研究方法只局限于某特定的研究范围,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了这一不足。因此,综合运用实验和相关等研究方法将是研究者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第6篇:目标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社会领域 发展 目标 原则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涉及到个体社会往、行为、情绪、情感、人格、个性、社会适应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并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及整个人生。因此,我们认为幼儿阶段有比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为根本的教育任务,那就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儿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品质,增强社会适应性。我园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为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排除了障碍,为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提供了可靠保证,有力地推进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我们在制定具体目标时,坚持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目标的整体系统性

起初,有些教师认为幼儿社会领域是从常识中派生出来的社会常识,或者不过是将品德教育正式定为品德课程,因此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时往往偏重于社会认知与品德行为的培养。例如:将“参观百货商店”的教育目标定为“使幼儿知道百货商店里的物品各类及名称,了解几种主要商品用途”,重视社会认知的教育,忽略了社会情感和行为技能的培养。通过认真的学习与讨论,教师们明确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整体教育目标,认识到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三个方面,三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

由于社会领域也有其自身的体系,因此我们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尽量反映和遵循本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尤其是情感——社会性发展的规律,避免脱节、重复、前后倒置等现象。研究表明: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但自我评价水平低,往往受成人的评价所左右或影响;而中班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是笼统的、不分化的,是以外部行为为主的评价;只有到了大班,评价能力才逐渐由以自我为中心逐渐过渡到学会相对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因此,大班是培养幼儿集体荣誉感的最佳时机,而在小班提出此目标则不现实。同时大班在实施此目标前,必须使幼儿的分享、助人、合作等社会行为充分发展,在激发幼儿的自尊心、同情心、羞愧感、责任感等前提下,让幼儿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回顾大家齐心协力获得荣誉的过程,这样才能将激发幼儿集体荣誉感的目标落到实处。

二、目标的针对性

我园地处城区,受本地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与大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同时,由于受各班级教育因素的影响,各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不一。只有参照幼儿社会发展水平目标,确定稍高于本班幼儿已有水平的目标等级作为该班的学期目标,让幼儿“跳一跳,摘果子”,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发动教师对本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制定出适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活动目标。如中一班幼儿的分享水平及一些交往策略明显高于其他平行班级,但对社会环境的认识略滞后,因此,该班适当提高了幼儿谦让、助人、合作等社会行为技能要求,稍稍降低了对社会环境认知的等级要求,同时适当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促进幼儿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幼儿的社会性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和谐发展。

三、目标的可变性

制定好的目标并非就一成不变,还必须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儿童的个性差异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人们的某些观念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幼儿,有些影响对幼儿可能是健康有利的,也有些影响可能是消极有害的。针对社会环境的一些情况,我们在大班设计了一次专门的教育活动,目标是:①培养孩子初步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教育幼儿学会体谅长辈和关心别人;②让幼儿从小树立只要辛勤劳动,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人生信念和乐观态度。我们邀请全体家长参加了这次活动,从家长热烈的掌声以及激动的表情中,我们知道这次活动的受益者不仅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另一方面我们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适当增删目标,而且还根据当地的偶发事件,适当调整目标的顺序。本市近日内发生了一起奸杀6岁案,一时间全市人心惶惶,家长们纷纷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跟陌生人讲话,更不能跟他走,致使幼儿的交往范围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为了与社会大环境相呼应,我们将“小公鸡历险记”调到前面。活动目标为:①教育幼儿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应学会独立思考问题;②遇到紧急情况要想办法机智勇敢地与坏人周旋;③在幼儿园多交好朋友,有了困难会得到帮助。这次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得到家长的一致称赞,同时,也解除了幼儿交友的心理疙瘩。

四、目标的具体操作性

教育目标定得大而空,在活动实施中无从下手,在每个环节中也无从体现,这是我们遇到的问题之一,如每一次活动都将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列为目标之首,而幼儿究竟学到了哪些交往策略却无从说起,致使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也成了一句空话。鉴于此,我们采用的“分饼法”和“宝塔法”两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分饼法”即将大目标分成几块小目标,分别安排在几个月里。如大班:“让幼儿了解周围主要的社会机构、社区设施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劳动者、爱家乡的情感。”我们把这一目标则分解成:参观居委会、派出所——了解居委会工作人员和派出所民警们的工作内容,教育幼儿遵守公共规范。通过多次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幼儿爱劳动者、爱家乡的情感。

“宝塔法”是将大目标分面几个小等级,经过几个月的教育,让幼儿循序渐进,每月上一个“小台阶”,最后提高一级水平。如“发展中班幼儿班交往能力”可分解为:①让幼儿懂得对主人或客人的礼节,会使用准确的礼貌用语,愉快主动地与成人或同伴交谈;②自己有了困难实在无法解决,可向成人或同伴求助,知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地去关心帮助他;③通过培养幼儿的分享、谦让等利他,教会幼儿一些交往规则,使他们学会自己解决交往过程的矛盾与冲突,提高交往质量等等。活动目标制定得越具体,也越有利于实施过程中将目标再解剖成几个层次,层层深入,使幼儿顺利地达到活动目标。

由于我园在社会领域课程实施过程中,合理制定出符合本地儿童及儿童生长于其中的社会的合理性和促进性的教育目标,并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创造性地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并注重家园结合,使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幼儿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第7篇:目标心得体会范文

1《标准》的主要长处

《标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突出了目标,与《大纲》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

(1)教学内容与目标一致。

《大纲》学段目标(任务),对人的发展之要求是全面的,但过于抽象难以检验。年级也有目标,但与学段目标脱节[5]。配置的教材在达成学段目标上起什么作用不明确,即为何而教、为何而学不清晰。同时教材十分详细,甚至连辅助练习也插入其中。这样,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无法检验,大家只能用教了多少内容与学生把握的情况来说明执行《大纲》的程度。由于教材定得过死,运动设备差的学校,难以贯彻《大纲》。

《标准》分5个学习领域,各领域只有目标,没有详细的教学内容,各校因地制宜选择内容去达成目标。这样,为何而教,为何而学明确,也大大地增加教学的灵活性。

(2)教学方法与目标一致。

《大纲》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按教师的规定去练习———教师改正学生的错误与总结,不管学生体质健康与能力的差异,在运动技术与规格上追求大家一个样,在运动行为上一切听从教师的指挥。这限制了学生个性、创造思维与能力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也受到限制。

《标准》要求教师依据目标,启发学生独立思索、独立设计、独立练习,学生个人或小组能解决的问题,写作论文让学生想法去解决。这样,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考核的内容和方法与目标一致。

《大纲》重运动成绩与技术的评价,这与学段目标相脱节[5]。这样,运动能力好者轻易拿到优良成绩,运动能力差者虽很努力能否及格还难说,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与学习的积极性。

《标准》在考核内容上,既有技能、体能、学习态度、心理与行为的评价,又有终结性与过程性的评价;方法上,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自评与互评。

2疑虑

《标准》如何体现达到“健康第一”的理念,笔者认为:第一,学生具有科学加强体质健康的知识、意识与能力,而对健康问题上的歪理邪说具有批判性与抗拒力,不至于上当受骗;第二,学生运用《标准》之所学知识与技能,促进体质健康———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素质与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与加强。两者缺一,都难以全面评价是否达到“健康第一”的目标。《标准》是新事物,笔者对其内涵理解不深,实验一年多来,产生以下疑虑。

(1)众多目标,主次怎么分?

《标准》的目标有4个层次:第一,课程目标,即执行《标准》要达到的总目标;第二,学习领域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领域,各个领域又有多方面的目标,如“运动技能”领域有“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与应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和“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4个方面的目标;第三,各领域各方面的水平目标,从1至6,共计75个目标;第四,水平目标之下,还有“能够”做什么的详细目标,其数量更多。这个目标体系的好处,在于把课程目标层层分解,步步详细,最后达成课程目标。然而,执行起来有以下问题:首先,无法判定目标的主次,可能会造成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其二,目标多数是定性的,达成目标的程度难以正确判定;其三,没有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与加强的目标,所以笔者实验《标准》一年多了,不知道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否得到全面发展与加强。

(2)各个学习领域如何配置教学内容?

《标准》是根据5个学习领域的第3与第4层次的目标,自行配置教学内容去达成的,例如,在体育运动中加强自尊与自信(水平4),为达此目标,选用的教学内容为:走过体操凳,钻过跨栏架,跳过跳箱盖,滚过体操垫(练习顺序自定)。用这4个练习,可以提高自尊与自信心,用其他练习行吗?肯定可以!那么,用这4个练习去达成“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的目标行吗?或用这4个练习去发展平衡、应激能力与神经系统灵活行吗?用这4个练习,以巡回锻炼法连续运动10~25min,脉率控制在120~140次/min,以提高心肺功能、耐力和减肥行吗?当然都可以!这样一来,今天用这4个练习达成某一目标,明天、后天及以后只用这4个练习去达成各种各样的目标,能说不行吗?所以,如何处理5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关系与教材配置,显得混乱。

(3)修完《标准》学生具有终身体育能力吗?所谓终身体育能力,笔者认为:一辈子能用加强体质健康的手段去改善自己体质健康状态的能力。其手段有身体锻炼、营养、卫生(含环境)、作息、自然力应用、心理调控与优生,任何手段发生问题,都会危害体质健康[6]。除了把握上述手段的基本知识外,还要把握人体解剖与生理常识、体质测量与评价方法及国家对人民体质健康的保障体系与法规等。这样,在不同时期与环境中,才能针对实际去改善自己体质健康状态,碰到在健康问题上的反科学、、反人性的歪理邪说,具有批判力与抗拒力,不至于上当受骗。《标准》“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虽然也有卫生与营养等知识,但又偏向于运动中的卫生与营养,比起《探索》的知识面狭窄得多。这样,学生修完《标准》,能具有终身体育能力吗?碰到健康问题上的歪理邪说能抗拒吗?

(4)通过《标准》的身体练习学生的体质健康能加强吗?运用身体练习来锻炼身体,必须根据体质健康发展规律、个体差异与环境条件等去选择身体练习,并按锻炼的原则与方法持之以恒地锻炼,才有效果。如提高心肺功能,或提高某个运动素质,或提高某方面的心理素质,都要长期针对目标进行锻炼,才能产生锻炼效果的累积。《标准》是按5个学习领域的第3与第4层次的目标去选择身体练习,这会出现今天学甲练习,明天学乙练习,后天学丁练习……这样的运动,不能产生锻炼效果的积累,难以达到加强体质健康的目标[5]。

3建议

(1)目标应注重于获得“健康第一”的基本知识与实践。加强体质健康,涉及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如何保护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应有基本的途径与方法。《大纲》在学段的3个任务,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很好!问题在于年级目标与教材配置和学段目标脱节。假如能解决这个脱节问题,有定量与定性的指标检验目标达成的程度,既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贯彻了教导目标,这应该是《标准》所要解决的。

《标准》的目标过多、过细、过杂,如“观看现场体育比赛与表演”、“观看电视体育比赛与表演”,这对加强体质健康能起什么作用?这是“健康第一”所必须的吗?因此笔者认为,《标准》的目标应注重于获得“健康第一”的基本知识与实践。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健康的效益与能力。

(2)学习领域应有载体。《大纲》把教材过于详细化,《标准》却又无教材化。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时怎样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是需要我们很好研究的。《标准》的5个学习领域,只有“运动技能”与“身体健康”有载体,“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的目标实际要在“运动技能”与“身体健康”的教学过程中去达成,把它们单独配置教学内容达成单一的目标的做法,非常勉强,也给教学造成混乱。学习领域可否只用2个,即健康基本知识学习领域与健身运动文化学习领域?过去运用运动文化时,是按竞技运动的结构配置教材,如跑,分为起跑、疾跑、途中跑、终点冲刺与辅助练习等教材,这使教材竞技化,与健身的需要有所脱节。现在能否按健身的目标来配置教材?也以跑为例,分为提高生活能力的跑,提高敏捷、应激能力与神经系统灵活性的跑,提高心肺功能、耐力与减肥的跑……这样,既因地制宜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又与“健康第一”直接挂钩,学能致用。“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不直接地单一配置教学内容,其目标通过“健康基本知识学习领域”与“健身运动文化学习领域”的教学过程去达成。这样做,或许更能符合中国体育教学的实际,也好操作。

(3)健康教导的内容应拓宽保护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空间,仅靠“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难以实现。应依据“教导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人民体质为目标来设计《标准》的教学内容。日本的《保健体育》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第8篇:目标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学习困难 目标定向 教学干预

学习困难是指“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目前,每所高校、各个年级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习困难生。作为一个异质群体,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因此,对学习困难大学生的充分重视以及针对性的教学干预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普通学生相比,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成绩明显落后,并具有独特的心理动机。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与非学习困难生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面对挑战性任务或遭遇失败时,他们显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倾向。非学习困难生表现出“适应性学习倾向”,他们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任务,认为困难和失败是一种学习过程。相反,学习困难生则表现出“非适应性无助倾向”,对新知识新任务感到厌倦和反感,往往对困难信心不足,惧怕失败。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适应性学习倾向的学生越来越自信,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和运用掌握的技能可以不断解决问题;非适应性无助倾向的学生则越来越自卑,认为即使付出努力也不能解决问题。这种具有显著差异的学习动机与学生的目标定向(goal orientation)密切相关。

一、目标定向

目标定向是个体在成就情境下的心理解释和反应,能够影响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成就追求、行为方式以及行为结果。个体在成就情境下有两种隐含的目标定向:一种是学习目标定向(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指通过吸收新技能和掌握新情况来发展个人能力;另一种是成就目标定向(performance goalorientation),指通过寻求正面评价并避免负面评价来证明个人能力。

这两种目标定向与个体对能力和努力的不同认知有关。第一,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和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在个人对个体特征(如:智力)的控制力上持有不同的内在假定。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对能力持渐变论的观点,认为能力具有能够通过努力和经验提高的可延展性。相反,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对能力则持实体论的观点,认为能力是一种固定的、不可控制的个体特征。第二,目标定向会影响个体对付出努力的看法。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认为努力会带来成功,努力是一种激活个人现有能力以完成任务的途径,也是一种发展个人能力以很好完成未来任务的策略。但是,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则认为能力是一种固定的个人特征,高努力意味着低能力,因为高能力的人不需要如此努力来完成任务。

实证研究表明,学习目标定向与个体对新知识技能的开放态度、努力的意愿和成就等正相关;而成就目标定向与个体对测试的焦虑感和对来自他人负面评价的焦虑感正相关,与乐观和努力学习的意愿负相关。因此,对于学习目标定向的大学生而言,学校教学意味着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个人能力,对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教学,他们都乐意参与和投入精力,表现出适应性学习倾向。而对于成就目标定向的大学生而言,学校教学缺乏价值和吸引力,无论何种形式和内容的教学,他们都难以长期集中注意和积极思考,表现出非适应性无助倾向。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中,他们无法进行有效的系统思考和知识迁移,逐渐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从而造成了学习困难。

二、学习困难生的目标定向

当面临学习任务时,学习困难生与非困难生表现出不同的目标定向。学习非困难生的目标是学习新知识,他们关注自身能力的发展,对学习充满兴趣,喜欢挑战性的任务,认为挫折和失败有助于改进学习策略和获得学习技能。学习困难生的目标则是良好表现或者避免失败,他们在意外界的评价,看重所取得的成绩,认为成败是评判个人能力的标准,担心失败,逃避挑战性的任务,不大会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因此,与学习非困难生所具有的适应性学习倾向和学习目标定向不同,学习非困难生表现出非适应性无助倾向和成就目标定向。这种目标定向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学习困难生的心理认知。与非学习困难生相比较,学习困难生的自我概念水平较低,往往自我认识模糊,价值体系不健全。学习困难生认知结构的不健全使得自我评价过低,从而对自身能力和今后发展缺乏信心,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强烈,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马虎,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自卑和退缩,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并最终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这种习得性无助感一旦形成,就会发生迁移,即在一种学习情境中形成的习得性无助感会迁移到另一种学习情境中。学习困难生心理上的习得性无助感使得他们表现出自暴自弃和“破罐子破摔”的学习状态。

学习困难生的行为表现。首先,学业技能欠缺。具体体现为:注意能力易分散,课堂纪律较差,思维随机性强,缺乏逻辑性和灵活性,难以形成综合系统的观点,解决问题存在困难等。学习困难生在学业技能上的不足导致其难以形成持久和有效的学习行为。其次,社会技能发展不足。学习困难生交流能力缺乏或缓慢,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低下,社会交往范围狭窄。对学习困难生同伴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在社会信息加工方面存在一定障碍,而这种障碍对其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另有研究发现,与同等条件的正常学生相比,学习困难生的社会交往较少,而且社会情感调节能力明显偏低。

目标定向理论认为,个体的目标定向将影响其内在心理动机和行为结果。因此,学习困难生所特有的心理认知和行为表现与其目标定向具有密切联系。若能针对学生的目标定向进行教学干预,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学习困难生的内在动机,并更加有效地修正他们的不良学习行为。

三、基于学习困难生目标定向的教学干预策略

学习困难是可以借助恰当的教学指导加以改变的,因为它与智力落后、感官损伤所造成的学习问题有着根本不同。学生的不同目标定向将对其学习行为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能够想法解决难题;而成就目标定向的学生则难以集中精力学习,不会主动了解新知识,学业成就较差。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习困难生进行干预的目标应当是,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促使他们形成学习目标定向,进而,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业成就。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立以下三层次干预体系来实现:

第一层次:营造有益的学习氛围。教师针对学习困难生的目标定向进行干预,其教学出发点应当是营造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估成功和失败。这种有益的学习环境应具备三种要素,第一,能够帮助学习困难生提高自身能力;第二,学生从现有的环境条件当中能够获得支持和帮助,从而将不利的环境因素转化为有助于取得成功的学习条件;第三,必须提供给学习困难生学习、展示自身能力和成为决策者的机会。一些研究证明,在强调学习目标定向的情境中,个体更倾向于接受学习目标定向。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习困难生建立起有益的学习氛围,对其目标定向进行干预,培养学生形成学习目标定向。

第二层次: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Ames曾提出了影响学生学习目标定向的六种课堂结构因素:任务设计(task design)、权力分配(authority distribution)、认可活动(recognition practices)、小组安排(grouping arrangements)、评估活动(evalua-tion practices)和时间分配(time allocation),简称为TARGET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参照这些因素来探索有利于形成学习目标定向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习本身而非自己的表现或能力,是一种学习目标定向的课堂教学结构。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力,学生可以在指定的学习任务范围内自行确定学习进度,并且只要取得显著进步,学生就可以获得教师的肯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的学习动机。

第三层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除可以运用TARGET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以采用直接指导和策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习困难生形成学习目标定向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直接指导是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学习困难生传授知识技能,策略指导是指向学习困难生传授一些学习策略,强调方法和步骤在具体学习任务中的应用。Swanson在对180项学习困难干预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结合直接指导和策略指导两种模式对学习困难生的效果优于二者分别产生的效果。这种方式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有:每次讲授的要少些但要具体;重点讲授那些便于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的知识技能;解释将要学习什么内容和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讲解新知识技能前先复习旧知识技能;提供充分的练习和实践的机会;经常提问并提供正确的反馈;教学前要做充分的准备等。

总之,对学习困难生的目标定向进行系统的教学干预,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为这些学生建立起有益的学习氛围,将有助于引导他们形成学习目标定向,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业成绩和社会适应技能。

参考文献:

[1]闫嵘,俞国良.美国成人学习不良研究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04,(6).

[2]张冲,孟万金.国外对学习困难大学生的教育和关注及启示[J].大学:学术版,2011,(8).

[3]阮美飞,姚向珍.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

[4]Sideridis,G.D.,Morgan,P.,Botsas,G.,Padeliadu,s.&Fuchs.D.Prediction of students with LD based on metacognition.motivation,emotion,and psychopathology:A ROC analysis[J].Joum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2006,(39).

[5]王振宏,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学业的成就的影响[1].心理学报,2000,(1).

[6]姜兆萍,张雅明.成人学习不良的认知特点与教育干预.心理科学进展[J],2005,(5).

第9篇:目标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企业员工;认知能力;职业规划;共同愿景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0-0048-02

研究企业员工的行为及影响行为的因素,是建立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影响企业员工行为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影响企业员工行为的认知因素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作以下探讨。

一、影响企业员工行为的认知因素分析

认知,原指人对世界的认知加工过程。本文所说的认知更多地特指人的社会认知或社会感觉,也就是指个体对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的行为的原因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就企业员工这一特定群体而言,就是指他们对本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的认识,对所在企业现状、发展前景及自己所在企业地位(如自己能为单位的发展做出哪些特殊的贡献、与同志的关系及其单位为其发展所提供的空间)等方面的认识。

个体认知的内容的形成以其生活的环境和工作环境为现实基础。这就决定了个体认知内容具有社会的制约性。但人在社会现实面前不是被动的,人总是在主动选择、适应和创造现实。个体的人正是在这种不断的选择、适应和创造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或人生理想。

个体的认知是影响其行为的重要原因。人的价值观念、态度体系、行为策略等的形成都与人的认知密切相关。人在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理想、愿望、目标等指向未来的因素,为人的行为(行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驱使人选择适宜的条件,发动、组织和维持一定的行为,努力使理想变成现实。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健康的人格是由对未来的计划和意向在前面拉动。人格的中心部分是努力指向未来的意向――希望、志向和理想。他说:“拥有长远目标,对于我们个人的存在来说,被看作是主要的。正是它,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把成人和儿童区分开来。”一般来讲,个体的心理目标结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但环境因素对心理目标的激活及其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决于他对当前情景因素的认知,并总是和当前优势目标保持一致。由于优势心理目标的内在驱动,人的理想是有限的,个体的行为决策遵循满意法则。同时,心理目标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我认为,情绪、情感就是由当前面临的事件引起个体目标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生理反应。心理目标的形成、变化与发展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所以个体认知内容的形成不仅影响到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而且对工作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也会产生根本的影响。

影响企业员工行为变化的认知因素很多,主要有:一是个体对自我才能的认知、对自我在企业工作职位的满意度。当其认为现在的工作与自己的知识、技能相匹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他就更容易获得工作的成功、取得成绩,而事业的成功会大大增加其满意度,对其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是对工作绩效的自我判断、对报酬的满意度。员工所期望的报酬不仅仅指工资一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及晋升的政策与机会,都是员工体验公平的认知来源。当其认为这些方面是以公平、公正为基础的,是与他的工作绩效相符的,他就会提高满意度。三是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员工对工作环境的关心,既是为了个人舒适,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研究证明,员工希望有安全的、舒适的工作环境。太热、太暗、噪音、污染、工作场所与家庭的距离等都直接影响其认知和行为。员工同时也希望获得职业、疾病、养老保险等基本生活保障。四是对工作环境中人际关系的认知。工作还意味着对人的社会交往的心理的满足,因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员工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五是对企业发展目标的认知度、对企业为其提供的发展空间的认知与期待。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生非常重要也是最高的心理需要,这对员工行为、尤其是知识员工的行为影响更大。所以个人理想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或者是正相关性对其认知及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二、用“知”导“行”的实践构想

管理的功能就是影响个体的行为,以便有效地实现群体组织的目标。所以,我们在制定企业目标时就一定要以员工的认知为切入点,制定符合员工心理特征的规划。

1.实行人本管理,尊重员工已有的心理目标,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管理以人为本是现代优秀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学者认为:人本管理的特征就是“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所谓人性的光辉就在于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渴望和追求;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实现心中的目标,并不断形成新的目标,从而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能力、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共创幸福与未来”,则意味着企业的管理应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让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发展中共同受益,从而不断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幸福和发展。因此,人本管理的本质在于:企业用系统的观点看待自己的目标与使命,尊重和调整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包括员工、顾客、社会。必须全面关注员工的共同利益,用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式领导和激励员工,把促进人实现其合理理想的愿望和梦想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在尊重、真诚、信任和支持的环境中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让员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在工作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促进员工基于生存的心理目标向自我超越的心理目标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是搞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从角度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即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组织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对于企业而言,它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治理工程,因为它涉及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组织机构的设置、企业文化、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和晋升机制等;同时,随着个体价值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职业期望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它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于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我们经常提到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所设定目标的实现与否,目标是决定成败的要害。个体的人生目标是多样的:生活质量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对外界影响力目标、人际环境等社会目标……整个目标体系中的各因子之间相互交织影响,而职业发展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引起成就与挫折、愉快与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响着生命的质量。企业的管理必须关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要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列为企业工作的战略组成部分,并让员工认知到这些规划对他们个人的意义,用“知”导“行”,以此来组建更有凝聚力的职工队伍,更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创新管理机制,引导员工建立与企业目标同向的新目标,建立共同的愿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我们应该关注各层次员工心理目标的教育和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员工按照企业的发展方向构建新的心理目标。

首先,建立与企业一致的愿景。这个愿景是企业员工内心深处一种渴望,一种期盼。是员工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熏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熏愿景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愿景在本质上揭示目的、指引方向、激发热诚、汇集力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愿景必须是共同的,但员工个体是有差异的,所以企业的领导者要让愿景活起来。要让员工分享自己的希望与梦想,从而使他们能明确地理解和接受企业的愿景并与个人的愿景结合起来。

其次,对员工有看得见的好处。这可以巩固已建立起的积极认知。多数企业的愿景最终沦落为老板一个人的愿景。原因是,没有让员工感受到看得见的好处。而随着更多、更自我的“80后”新时期员工的加入,如何让愿景成为大家衷心认同的奋斗目标,就更具挑战性。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企业与员工利益的一致性,展现出大家能够从逐级实现企业愿景的过程中得到的阶段性价值、利益。例如,在世界500强企业的3M公司实现企业愿景的过程中,就很好地将员工的个人愿景与企业愿景进行了统一。比如,你要当发明家,要做自己产品的操盘手,你就可以向公司申请资金用于启动自己的个人项目,时间在工作时间的15%以内即可,公司也允许项目的失败。正是这种将企业愿景与个人愿景相互转化的做法,让3M公司在100多年历史中开发了6万多种高品质产品,并总能快速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

第三,对员工时刻灌输其愿景,这可以强化积极认知。愿景要得以实现,就必须让它牢牢地驻扎在大家的心里。这需要我们时刻地宣讲,持久地灌输。这也就是许多成功企业的领导者,会时常通过邮件、会议、谈话、员工培训……从不停止宣讲、解释企业愿景的原因。而对其中的一些企业来讲,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通常还都会关注应聘者的个人愿景与企业愿景的匹配性,以确保企业愿景能更好地得以理解和实现。

三、用“知”导“行”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影响员工认知的途径是通过制度创新改变其行为背景。因为个体的行为取决于他对当前情景因素的认知,并总是与当前占优势的心理目标保持一致。这意味着,改变个体的行为背景不仅可以改变环境的变量,而且可以激活不同优势的心理目标,从而改变人的行为。行为背景的改变是管理者所能控制和支配的,比较容易实现,而员工的个性变量相对稳定,试图直接改变往往阻力很大、难以实现。因此,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影响和塑造员工行为的更有效途径是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改变其行为背景,而不是通过教育塑造新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