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

目标与理想作文精选(九篇)

目标与理想作文

第1篇: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

关键词:目标管理; 以人为本; 创新方法; 创造和谐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96-03

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应当着意于其根本要求、基本理念、路径优化和理想目标,在管理活动中,应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强化目标管理,注重方法创新,努力创造和谐,以促进管理对象健康、和谐与全面发展。

一、目标管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基本要求

目标是用来表示对工作所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是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归宿,正确的目标反映了主观对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向人们展现的是人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这使得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与强烈的激励性,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倾向与强大的意志力量。目标管理的提出者彼特·德鲁克强调目标管理活动既要“以工作为中心”又要“以人为中心”,即应努力实现“关心工作”和“关心人”的统一。这一思想的启示是,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活动只有既关心工作又关心工作的人及学习的人,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关心人。”这主要表现为:其一,目标管理的个体参与性。目标管理要求目标的制定、实施与评价要贯彻全员参与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引导管理对象学生的积极参与,使目标从一开始就成为学生自己的目标。其二,目标管理原则的人文性。如目标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可实现性与底线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目标无法实现而导致学生产生挫折感以及避免在条件不具备与风险无法规避时的盲目行动。其三,目标价值实现的个体分享性。对个体来说,目标不是纯粹的外在之物,个体作为组织的成员,其利益与组织目标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体可以也应当从组织目标价值的实现中分享物质或精神利益。

“关心工作。”这可以概括为:其一,对工作的方向引导。管理活动的首要问题是目标导向的正确,正确的目标使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进而形成积极的结果,偏离正确方向的高效率无异于南辕北辙,是严重有害的。其二,对工作的协调控制。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目标的制定、实施与评价,包括统一思想认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控制各种“越轨行为”等,实际上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系统诸要素的协调与控制。其三,对工作的检查评价。即依据目标来检查评价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方法及实际绩效。

概括地说,目标就是方向,使个体从一开始就确知自己要做什么以及目标实现的前景,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寻求最便捷的路径,向着正确的方向迈进;目标同时是一种深思熟虑的理性决策,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始终需要个体和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掘与使用有效资源,促使人们把有限的精力集中于最紧要的事情,避免盲目的准备与忙碌。正是基于目标的显著作用及应遵循的原则所内蕴的基本思想,使目标管理成为目标实现的有力手段,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实践的基本要求。

二、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核心理念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2012年11月,中共十报告强调,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活动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是践行和落实这些思想的具体举措。

1.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以人为本的现实必要性

首先,市场经济环境下利益关注的凸显以及各种消极社会思潮的影响,增加了现实中人际关系的疏离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而人文关怀对于弥合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从高校现状来看,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如管理方法简单粗暴,频频发号施令,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作为铺垫;管理者高高在上,难以贴近学生,对学生的冷暖关注不够,甚至冷漠回避等。最后,从学生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学生要发展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适应者,就要求管理者要彻底摒弃用一个标准去裁减千差万别的思想和个性的传统做法,准确把握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针对不同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使学生成长为主体意识明确、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个体。

2.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工作既有事与物的层面,又有人的方面,但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其一,要积极肯定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管理者要积极肯定、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切实维护其基本权利。“要在认识上理解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行动上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使教育方法富有人情味,通过教育者的情感、人格、威信等影响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1]其二,注重管理的层次性。学生个体在思想素质、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客观的差异,这就要求管理者要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从而对整齐划一的教育与管理内容、目标和方法等进行层次性分解,力求满足学生层次有别、丰富多样的需要。其三,尊重并有效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日益凸显了人们对现实利益的关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个体价值就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发展,有效维护并力求实现其根本利益。

3.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具体对策

就实践层面而言,其一,构建和完善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体系。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体系就是要从学生学习、生活与发展的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其二,依托学生社团,全面搭建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体系。如:各种创业、社会服务、文体艺术表演等兴趣社团。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全面搭建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体系,促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其三,积极构建学生成功就业服务体系。如:学校为学生提供详尽而全面的就业创业教育、咨询与指导,进行社会能力、职业倾向等方面的测试与鉴定,以力求不断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提高其就业能力与生存适应能力。

三、创新方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路径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过去那种“我说你听”的教育方法、“我管你从”的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需要,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并不断推进方法创新,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路径优化。

1.实现由“他者管理”向“自我管理”的转变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要收到预期效果,最终还是要走群众路线,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实现由“他者管理”向“自我管理”,由外在管理向内在管理的转变,这种转变会引发学生思想深处发生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包括对“他者”管理目标的认同、价值观的反思以及方法的调整等,这就促使了学生自我身心资源以及思想价值观念的优化组合。传统管理将学生完全置于被管理地位,明显违背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情绪。自我管理通过使学生分享管理权,分担管理责任,能明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主体意识和管理效果。

2.开展管理体验活动

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开展“管理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体悟和领会管理的规则、目标与价值。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既包括在书本中求索,也包括参加诸如参观考察、勤工助学、公益劳动、参与文体学术社团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渗透着道德、法律、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伦理道德观念和管理品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要充分利用这些实践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管理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从直接经验中体悟和领会管理的规则、目标与价值。

3.建立“热点管理”机制

青年学生是社会上最敏感的群体,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热情。社会热点问题通常通过直接或间接两种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是指大学生直接经历社会事件、产生社会经验、进行社会认知、形成社会态度。而间接影响是指大学生通过感受社会心理气氛,特别是社会民众的社会情绪等,逐渐构成一定的认知和评价,继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态度。”[2]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要探索建立灵活的“热点管理”机制,及时结合社会热点,准确捕捉学生兴趣点,适时启动热点管理,及时加以引导,避免热点向危机的转化。

4.在软环境建设中嵌入隐性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除了要贯彻执行显性的管理规章制度外,尤其要注意把管理的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嵌入和体现在校风培育、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教师形象塑造等软环境建设活动中,使之发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隐性管理作用。

5.管理与教育、心理咨询相结合

把硬性的管理与软性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这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改善管理的前提,也是学生的现实需要。

四、创造和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理想目标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创造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依据同志的概括,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的社会。据此,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创造和谐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具体就学校而言,应该涵盖下述主要层面。

1.推进校园民主法治的发展

这主要体现为涉及学生权益的管理活动要力求做到民主讨论与依法管理。首先,管理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民主法治素养,在管理活动中要积极践行民主、严格遵纪守法;要多为学生提供从事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实践机会。其次,要始终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立足点,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管理者应将学生视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重视他们的意见,考虑他们的需要,保护他们的利益,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5]。

2.培养师生公平正义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价活动、制度贯彻、法纪遵守等,渗透和体现公平正义理念。管理者、教育者、学生之间应建立常态化的相互交流机制,围绕教育、管理与发展,共同谋划。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秉持行为的客观公正原则,注意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而营造一种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关系氛围,使公平正义观念植根于师生的意识深处。

3.促进师生诚信友爱品质的养成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诚信意识与友爱精神对推动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显得愈来愈重要。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既要通过思想教育,又要通过规范管理,培养师生诚信无欺、重承诺、守信用,引导师生真心诚意地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逐渐养成诚信友爱的品质。

4.促成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的形成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促成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的形成。首先,要坚决废除或有效改进阻碍学生发展的教育体制与管理机制,通过制度完善与机制创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的形成奠定必要制度条件。其次,要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创业、文体艺术娱乐等活动,为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提供全面的舞台,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为形成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创造现实的平台。

5.构建稳定有序的校园氛围

当前,高校稳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消极势力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渗透,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学生的读书成本上升、学习压力加大、就业困难等,所有这些消极影响都构成了校园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必须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有效解决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努力构建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

6.促进学生与校园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要推进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同时要进行深入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严格校园卫生环境管理,引导学生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维护自己生活学习的校园生态,实现与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友好相处。

参考文献

[1][5] 石书臣.现代德育理念与高校德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18-21.

[2] 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20-22.

第2篇: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

一、总目标方面的传承与变化

在总目标上,新课程承续了旧课程中的培养目标。作为国家在高中进行思想与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思想政治课程必定会与意识形态相联系,所以在课程目标上,仍然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了思想政治课程目标里面的新内容。

(一)传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2002年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总目标体现在“序言”部分,具体的规定和表述为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新课程标准则专门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进行说明。各自具体内容的陈述见下表。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新旧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在表述上虽在文字上有一定的变化,但总的来看,实际内容却存在一致性,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思想政治课,顾名思义,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政治上的教育,同时与相关科目和其他各项德育工作配合,完成德育任务。思想与政治是与一个国家所倡导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约于意识形态。新课程标准分为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其前言明确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我们所比较的新旧两个课程标准在时间上的跨度很小,出于这样一种课程性质的限定,使得它们在总目标上不会产生大的变动。

(二)变化与发展

各学科课程目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现,其变化一方面是出于外在事物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也是其内在自身的发展。对于两个不同时期、不同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也存在以下一些不同的地方。

1.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呈现关注“学生发展”的趋势。一般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出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而设置的,就如在旧课程标准里面所提到的一样,“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在以往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里面,主要是从国家、社会的需要出发,制定学生在完成思想政治课程之后应该达到国家社会所预期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与生活实践的需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得以确立,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亦然有所体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思想政治课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强调思想政治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从而“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2.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现了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新课程标准的目标里面增加了要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的要求,体现了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以往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批判经常提到的一点就是课程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此次课程改革,也正是以此作为突破的方向,并将注重学生的成长和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必修课程的四个模块设计上,也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块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系统地整合在一起。

3.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与总目标的变化。旧课程标准里面强调思想政治课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新课程标准则强调,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加了要学生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里体现了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的课程理念。

4.总目标表述上的变化。对目标表述的不同,可以发现两者在课程目标理念方面的差异。新旧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表述有两大差异:一是旧目标中的“简明扼要的讲授”与新目标中的“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的表述差异。从“讲授”到“引导学生探究”的变化,是近年来一直提倡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引导”强调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二是旧课程标准里有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表述,在新的课程标准里则改变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表述。从“科学”到“正确”的,用词不同,是近年来全社会强调人文主义教育的结果。

二、目标分类方式上的变化与分析

在目标分类方式上,新课程超越了旧课程的“双基”体系。在旧课程标准中,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标准,同时也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志向”、“意识”等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突出地增加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维度,是对以前忽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发展的超越。

(一)由“双基”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转变

在课程目标的分类方式上,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有了较大的变化,将课程目标明确分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在各个维度里面提出了比较明确系统的目标。旧课程标准里面没有对目标进行明确分类,从三个年级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发现,其分类主要采用了我国教育界传统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体系,所不同的是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新课程标准采用的目标分类源自于西方的传统分类,即分为“事实、技能和态度”三个领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而言,这种分类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可以较好地表述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所获得的改变。

转贴于 在旧课程标准下,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抱怨多在于:政治课的学习就是在灌输一些知识,不能学到可以直接用于实际生活的东西等等。针对于这种抱怨与批评,新的课程标准里提出了能力目标,如“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要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关的知识只是基础,真正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变化,才能达到课程设置所预期的目的,因此这个维度的目标也是在三个维度中的高级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里面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明确提出了“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的目标,抛弃了狭隘的民族性,很具有时代意义。

(二)评价标准由侧重单一“认知”标准到系统化

受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旧课程在评价标准上采用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不过仅仅是采用认知领域里面的三个维度:识记、理解及运用。在旧课程标准里面,识记、理解和运用是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教学内容中的要点结合一起出现,具体到每节课都有对不同知识点的相关三个维度要求。学习评价被简单分为识记能力评价、理解能力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这种单一的认知领域的评价标准与考试的结合,造成了学生的厌倦心理与教师的无奈。课程目标里面强调要实现观念、态度等的转变,却用单一的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及运用”来进行测量与考核,要求与标准之间明显是相悖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评价理念,注重“发展性评价”“过程评价”等。相应的,在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里面,则强调了要“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等,并且分为三个方面:“对知识目标的评价”“对能力目标的评价”与“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建构起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在这样的新评价体系中,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或表现有:分析、讨论、模仿、调查、撰文等等,采用了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了评价方式变革对目标设计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分类的表述由“基本要求”到“提示与建议”的转变

对教师而言,“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旧课程标准中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成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硬性指标。这些“基本要求”分别是按“识记”与“理解”及“运用”三个维度来阐述的。在“识记”维度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识记“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理解”维度的基本要求是要会“说明”与“阐释”;“运用”维度的基本要求则主要是要会“结合”事例,进行“分析”等。

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师与学生在具体内容的教与学方面,不再提出确定的、较固定的“要求”,进而采用“提示与建议”的表述。这些建议与表述包括了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例如“分析”“演示”“讨论”“撰文”“模仿”“调查”以及“讲演”等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的具体建议。从“基本要求”到“提示与建议”在表述上的变化可以看到,新课程关注教师的自主权和学生的自主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和创造的空间。

三、内容标准的变化与分析

在内容目标上,新课程否定了旧课程中内容目标与时代相脱离现象,结合现实生活选取学生作为主体的内容目标。而且,新课程中体现出来了一种融合的理念,如承认多元、关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等。

新的课程改革是基于新的时代背景展开的,目的之一在于改变旧课程中内容陈旧的现象。对新旧课程在内容标准上进行比较,会发现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一)创新性

新课程必修课程内容标准中的“四个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是对旧课程中“三个年级知识常识”的发展。原先的课程内容是按年级来分的,分别分为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及政治常识三块,主要以渗透马克思主义教育为主。新的内容标准则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哲学生活三块上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关注到了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经济、政治及哲学模块的内容目标上试图突破单纯的意识形态教育,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采用“学习领域”的形式设置课程,每一领域由相近的科目组成,每一科目则又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模块,动态确定学习内容。

选修课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亮点。新课程选修课的内容是对必修课的扩展,分别设置了经济、政治、哲学及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强调“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是新旧课程都倡导的共同之处,这是由高中教育的定位与任务所决定的。选修课的设置,一方面照顾到了学生的需要,给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深化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选修内容模块的设置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更具生命力,更好地与高等教育相衔接。

(二)客观性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最敏感科目,新课程标准在内容选取标准上突破了以往因为浓重的意识形态所导致的主观色彩,较具客观性。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化进程以及思想的解放,使政府与民众对待思想教育的观念得到改变。新课程标准在内容目标上删除了以往“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具有明显意识形态色彩的否定性阐述,而采用中性词语对“市场”“商品”“政府”等进行恰当的描述。

(三)时代性

在内容目标的选取上,新课程更具时代性。在时间上,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跨度并不大,但在内容目标上呈现了较大的差异。新课程的内容标准中增加的东西,其一,经济学等学科内容新的发展。在经济生活模块里面,“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就是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而增加的新内容;在政治生活模块里面,则有近年来受到关注的“村民自治”等内容;而文化生活模块的设立是与文化哲学的兴起相联系的。其二,所选取的材料和案例与时代生活紧密相连。例如,涉及“非典”事件,内容的选取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第3篇: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

[关键词] 管理的终极价值;管理的工具价值;管理价值的二重性;人文管理学;中西方管理差异。

一、管理的终极价值、工具价值与管理价值二重性。

(一)管理的终极价值。

从存在关系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存在是作为生产关系的人类社会存在的,而维系这种生产关系的就是管理活动。从存在状态的角度看,存在是在关系中生成和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结构有不同的管理理念,或者说,不同的管理理念塑造了不同的社会结构,人类社会正是在管理活动和管理结构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管理本身必然渗透了人类对于自身如何存在的理念。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绝不会采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管理理念,反之,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也绝不会产生民主治理、现代企业等管理结构。

将管理与人类的存在方式来联系起来,意味着如何理解人类的存在就会如何理解管理,而反过来,有怎样的人类理想,就有怎样的管理理念。人类的本性是在管理中实现的,管理及其理念代表了人类作为社会性存在的本质,正是管理构建了人类世界。人类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本质上是一种为了更好地协调社会活动而形成的管理结构,抽离其中的管理实质,人类社会将变成一盘散沙,正是管理构建了人类社会。

尤其是进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愈来愈以组织的方式而存在,现实的人们必定处于某一组织之中,而管理作为维系组织存在的关键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实践有着巨大的影响,人们生存、劳动、生活的意义与管理的理念息息相关。在这一理念中,必定寄寓了人们实现生存的最终目的或最高理想:即一种合适于人性理想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协调方式,这就是管理的本体价值或终极价值。

(二)管理的工具价值。

管理不仅仅是关于人类如何作为社会性存在的理念,管理必须有具体的目标。正如管理思想史家雷恩指出的那样,组织的管理必须要有一个目标,或者要实现的某件事,也许这种目标就是一年一度的采集果实、狩猎、播种农作物或者保护集体免遭游牧民族的掠夺等等。除了具体的目标之外,组织的成员还需要拥有工作或战斗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实现目的的资源或手段,其中包括人、武器、耕作工具或者其他任何东西;还需要对参加组织的人的各种活动作出明确的安排,其目的是在实现具体目标时,能使他们的行动相互作用和协调一致;最后,这个集体发现,如果有一个专门承担保证使整个组织不断实现其具体目标的任务,那么就有可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因此,管理除了渗透人类关于如何生存的理念之外,还必须关心“如何达到具体目标”的技术性问题。在20世纪初期,法国人法约尔提出,为达成组织的具体目标,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执行 5 项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为高效地实现具体目标,还必须遵循分工、权力、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团结精神共 14 条原则。

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表明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不断生成。从价值的这一定义来看,人类不仅需要有“理想”“信仰”等终极价值,而且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实现其具体目标,从所以,在管理中如何计划、如何组织、怎样协调、如何控制的方法和手段也当然具有价值。

历史上首先认识到管理具有上述价值的仍然是法约尔。法约尔所受的是作为工程师的教育,但是作为一个具有9000 多名员工的多部门大型企业总经理,法约尔认识到,组织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其领导人的管理能力而不是技术能力,管理具有与技术相互独立的价值。与管理的终极理想或终极价值相对,管理具体目标及其效率的价值可以称之为管理的工具价值。

(三)管理价值的二重性。

管理既渗透人类关于社会实践组织形式的最终目的或最高理想,也还必须确定组织的每一项工作内容和具体目标,以上二者同时构成组织中人们的需要,形成各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这就是管理价值的二重性。

1.管理的工具价值依赖于管理终极价值而存在。因为人是从狭义的动物界进化而来的,动物的知觉、好恶等等,都是着眼于功效性的具体目标,都只服从于“物竞天择”的进化论原则。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认知、道德、艺术都是手段,短期性的、具体的目标就是根本性的目的,如狩猎活动必须要擒获猎物,种植必须收获果实,人类的实践水平越是低下,与眼前的功效目的的联系就越密切。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水平的提高,生存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对与短期的、具体的功效无关的事物开始产生兴趣,逐渐发现这些区别于具体目标的事物的价值,这就是终极价值。例如,在实践中人们发现了社会中“人性的尊严”有时候比具体的目标更重要,为了维持人性的尊严,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宁愿舍弃具体的目标。再例如,人们发现人生价值的意义不仅来自于吃饱喝足以及维持生存,还可以有更高远的意义:即使人性变得高尚、更美好,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完善、更值得热爱,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偶然降临到世间来的人的目的和生命的终极价值。

脱离了原始社会的人的所有行为正是在这样的终极价值的指引下而实施的。在蜂蚁之中,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清楚简捷的劳动分工情形和一个惊人复杂的社会组织,即蜜蜂在建造蜂巢时,其精确性和准确性几乎与几何学家一样。这样的活动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协作系统”,然而我们并不认为蜜蜂和蚂蚁所做的是“管理”的工作———尽管这项工作无论从任何方面来说都是“有目的、协调的、群体性的工作”。

从与蜜蜂的对比中可以看到,管理具体目标的确立依赖于管理主体现有的观念以及对未来的理想结果所作的遇见和推测,而这种理想结果在管理活动实施之前还没有实现。因此,具体目标依赖于终极目标而存在,管理的工具价值依赖于管理终极价值。

2.工具价值本身渗透了终极价值。效率是管理最重要的工具价值之一,现代管理学奠基人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核心内容正是如何提高车间的工作效率:它包括著名的工时研究、差别计件工作制、职能工长以及任务管理制。

然而众所周知,管理史上就泰罗的效率主义曾经出现过激烈的辩论。在 1911 年举行的有关“科学管理”的意见听证会上,双方问题的焦点毫无疑问地集中于渗透在“管理效率”之中的管理终极价值之上:反对者认为,在科学管理制度下,作为一个工人,如果他不属于“头等”,在世界上就没有出路———如果他在某个具体行业里不是一个“头等”的工人,难道他就应该被毁灭,被赶走?而泰罗坚持认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不管是劳动还是偷懒,如果他们都有权过同样好的生活,这种现象肯定是不合理的,对效率的追求将使得他们的生活不会是一样好的,这是正常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效率”其实渗透了泰勒的有关管理终极价值的理念:在确保每一个雇主获得最大限度财富的同时也确保每一个雇员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这一理念体现的完全是资本主义早期的人性理想,即“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一理念当然具有进步性,但它忽视了组织除了效率之外,还有其他的追求———组织不单纯是实现效率的机器;而且实现效率的手段并不只有工时研究、计件工资制,还有其他更为“人性化”的手段。

3.终极价值也必须依靠工具价值而实现。虽然管理的工具价值是被终极价值所决定的,但终极价值并不能单独存在。管理的终极价值是伴随着管理具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

从价值哲学的观点来看,价值不是“为客体所固有”,价值是关系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价值的特点在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对主体产生意义。

因此,管理的终极价值一定与每一次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有关,它不能脱离管理的具体目标而单独存在,终极价值依附于工具价值之上,在管理的具体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实现自身。

二、管理的终极价值与人文管理学。

现代主流管理学对于管理的价值是忽视的,它甚至没有意识到在管理的具体目标之外还有一个前提,这一前提就是管理的终极价值———而具体目标依赖于终极价值而存在,具体目标亦渗透终极价值,这实际上是将管理与更广泛的人类生活与人类理想割裂开来。

首先,人类的实践过程就不是一个价值无涉的过程。

从价值的本质来看,“所谓价值不过就是人作为人所追求的那个目的物,而这个目的物也就是人的自身本质。”

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人类根据自己的价值理想对现有状态的改造,'

实践'

范畴,内在地包含了人的目的性与价值选择。

人的需求和对未来的期望和理想、改变现有状态的渴望,或言创造价值和享用价值,是实践的动力和目的。”

既然人类的一切实践都是价值导向的,那么管理活动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实践,自然也是价值导向的。其次,现代管理学没有看到,管理的终极价值才是人类管理实践的最终目的,它决定着管理的具体目标。

鉴于此,管理学不仅要研究目标的实现过程,也要研究管理活动中价值的实现过程。当然,这种价值指的不单是工具价值,而更重要的是蕴含在工具价值之中的管理终极价值。由于管理的终极价值是由各国各民族的人文理想所决定的,因此,管理的终极价值也可以称为管理的人文价值。

相应地,以管理人文价值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管理学分支学科可以称之为人文管理学。

三、人文管理学视野下的中西管理差异。

(一)人文价值的多元性与中西人文价值差异。

就普遍的人文价值而言,作为人类,就是要对真、善、美三者进行永恒的追求,并且力图表现这种追求本身的自由品质,人文价值永远体现一种自由、向上的精神,体现人类对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的向往与追求。透过人性历史、民族、文化的多样形态而感受到一种普遍而崇高的人性,这始终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趋向的心态,失去这种统一性,人文价值就没有了统一的对象。

然而,在这种统一性之下,人文价值还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体现为不同文化传统之下中西差异。现代西方人文价值观主要来源于 14~17 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与 18 世纪的启蒙主义:针对中世纪贬抑人的现世及自然感性倾向,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资源,复兴并张扬了现世的自然欲望,对现世的自然欲望与古希腊罗马理性的结合,是近代科学技术乃至管理思想的重要源头。启蒙主义作为继文艺复兴之后扩展并奠定现代性的思想运动,把对神学信仰的批判和对理性的尊崇推进到了顶峰,可以说泰罗以来的西方管理完全体现了启蒙运动的精髓。

中华民族的人文价值则主要表现为伦理中心的道德教化,中西人文价值的最大差异在于对“人”

的不同理解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价值以古希腊的原子论和雅典学派的人性论为根据,强调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而中国的人文价值则将人看成群体的分子,不是个体,而是角色,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

(二)人文管理学视野下的中西管理差异。

撇开管理的终极价值,仅仅将管理视为一种工具,事实上就不存在中国管理思想或中国管理模式与西方的区别———从工具价值的意义上而言,管理确实是同质的。

然而,如前文所述,管理的具体目标依赖于终极价值而存在,管理具体目标的确立依赖于主体现有的观念以及主体对未来理想结果所作的预见和推测,而这种理想结果在管理活动实施之前还没有实现,管理的具体目标是人性理想与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只有从管理的终极价值这个角度,才能真正理解中西管理差异,而将这种差异仅仅归结为背景、某些特征是远远不能揭示中西管理差异的实质的,中西管理差异的根源是终极价值或人文价值上的差异。

结语:不存在人文管理,但存在普适性的人文管理学目前学术界提到较多的所谓“人文管理”,其实作为一种方式本身并不存在。由于管理价值的二重性,任何管理方式都是终极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没有脱离管理的具体目标而存在的所谓“人文管理”。但是,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人文管理”,将管理价值中的“人文价值”作为重点来进行研究却是可能的,这就是“人文管理学”。例如在经济学中,马克思舍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只研究商品的价值,而主流经济学并不关注商品的价值而只关心商品的交换价值。进一步说,将管理的人文价值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管理学是一门普适的管理学分支,如前所述,人类的一切管理皆包含终极价值元素,即使是泰罗的科学管理,也强烈地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追求。

[参 考 文 献]

[1]吕力。论管理的本体与本体价值[J].商业经济,2010(11):23- 25

[2]吕力。管理学的元问题与管理哲学[J].管理学报,2011(4):517- 523

[3]冯天瑜。中国人文传统与中西人文精神讲演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4]许苏民。人文精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4篇: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

《荔枝蜜》一课运用的是导悟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录像课曾获全国首届素质教学优秀录像课一等奖。执教的海城市西四中学龚俊杰老师,其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都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的教学思想和“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启发媒介,导悟结合”的教学原则。导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整体化学习目标为导学前提

《荔枝蜜》一课,教者设计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1)生字词,(2)文学常识,(3)词语的搭配,(4)记叙的线索,(5)写作手法,(6)文章的主题。2.学法目标:(1)记忆生字词的方法,(2)掌握记叙线索的方法,(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方法。3.能力目标:(1)培养快速记忆生字词及辨析词义的能力,(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的能力,(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能力。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样设计的学习目标(亦即教者的导学目标)体现了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为基础,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教学设计立足于素质教育,以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为依据,首先考虑知识点目标,围绕知识点目标研究学习方法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德育渗透目标。“知法能德”四大学习目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化结构,这样就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法能德”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前提条件。整体化教学目标的确立,科学地规范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改变了以往单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单线教学,代之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特色的立体式教学。

《荔枝蜜》一课,教者依据导悟式教学模式、整体化学习目标原则,恰当地确立了该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无疑对导学的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完整的教学结构和导学与悟学相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达标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达标训练阶段。经过第一课时的达标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明确了学习目标,对知识点目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的任务是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学习目标,并能够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达标训练,使学生主体的原认知能力得到强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教学分为四大环节:展示目标,创设情境,达成目标,总结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上下贯通,结构完整。

1.展示目标(指知识点目标,其它目标在训练中围绕知识点目标出现和达成)。幻灯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借助幻灯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请学生复述一遍学习目标以加深对学习目标的印记。

2.创设情境。配乐范读课文激情入境,教者扬己之长,采取了以语言情感创设情境的方式。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充满感情和富于表演力的朗读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将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引导到了渴求新知的境地,有效地完成了学习心理铺垫。由于读前教者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题,使读与思有机结合,这样就使学习心理铺垫与新旧知识同荒铺垫融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为达成学习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达成目标。本段教学的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导学的过程是:导读—导思—导悟—导行。学生悟学的过程是:读书—思考—领悟—操作。

教师的导读—导思—导悟—导行,构成了导学的全部内容,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这个导学过程由一条主线贯穿着,这就是以整体学习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训练为目的启发引导。本课教者将学习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了20个启发式问题,构成了知能训练,学法指导,德育渗透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立体式导学体系。这20个启发式问题是: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3.“我”当初对小蜜蜂的态度怎样?为什么?4.什么原因改变了“我”对小蜜蜂的态度?5.作者泼洒笔墨写荔枝林、鲜荔枝是不是多余之笔?为什么?6.“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不大喜欢的小蜜蜂”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读文并划出文中直接写小蜜蜂的句子,想这些句子的特点和作用?8.用文中的语言回答作者是怎样赞美小蜜蜂的?9.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10.文中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1.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蚂?12.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13.概括说出蜜蜂和农民有什么共同之处?14.结尾一段以“我梦见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结有什么作用?15.回顾全文,想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你是怎样找出本文线索的?16.说说本文主题、材料、线索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材料取舍上有什么特点?17.作者是怎样成功地表现了主题?这种表现主题的手法有什么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18.“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与“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有无异同?举例说明;19.谈谈《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材料、表现手法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20.讨论《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篇文章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这20个启发式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这些启发式问题都是由知识目标、学法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转化来的,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启发点从不同角度出发都分别设立在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学法指导点和德育渗透点上。这些启发式问题体现了知识目标的整体结构,即体现了具体篇章的整体结构。以这样的启发式问题为导向、媒介进行导学,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学法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都在训练的系统中。由于启发的综合性决定了训练的综合性、启发的层次性决定了训练的层次性、启发点的发散性决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这样设计的启发式问题使知识、学法、能力及德育多项目标的训练相互交融;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多层次学习水平训练相互交融,使导学与悟学融为一体。

其二,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知识训练与学习方法训练相结合的特点。每个问题不仅问知而且问法,知法结合。如第15句,不仅问出了线索也问出了找出线索的方法。第18问,不仅问出了写作手法的特点,也问出了理解写作手法的方法,使导知与导法融为一体。

其三,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科学性是指启发式问题本身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规律。所谓艺术性是指问题的提法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使学习主体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学习,从而带来教与学的轻松愉快,高质量和高效率。如第9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这一问,字词句段、语法修辞、写作技巧、作品思想都在问中,这就得到了综合训练。投石激浪,一箭数雕,这就是启发的艺术。教者启发的艺术性更高在第10问:“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这一句,画龙点睛,点出了作品的主题。第11问:“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吗?”这一句,由文章的表面进一步挖掘到了文章的深处,升华了主题。至此,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便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由爱蜜蜂、赞美蜜蜂升华到爱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从而收到了教者“缘文载道”与学生“循文悟道”相结合的导学效果。

在达成目标阶段,导学与悟学相结合还体现在导读与导思的结合,导读与导悟的结合,导读与导行的结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读书,读书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领悟的前提。所谓学思悟行的“学”即读书,“行”即操作。学生的读书—思考—领悟—操作的悟学过程,其前提是读书,其关键也是读书。因此,教者导学的前提是导读,导学的关键也是导读。本课导学的特点是导思、导悟、导行都是以导读为前提的。教者精心设计了七个层次的导读。一读——听读(配乐范读全文),想文章主题、线索、材料。二读——速读(读段),想“我”最初对蜜蜂的态度,划出体现“我”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句子。三读——默读(读段),想“我”为何对蜜蜂动了情,划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句子。四读——轻声读(读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词语,想这些句子、词语写什么?好在哪里?五读——配乐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赞美蜜蜂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读——齐读(配乐)激情入化,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读——听读(配乐)《花蜜与蜂刺》,想主题与材料的关系,与《荔枝蜜》一课比较写作手法有何异同。

这七读中,前面四读入理,第五、六两读入情,第七读是知识迁移。

这七读的设计与启发紧密联系,情理交融,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由于读前给思考题(启发),使读与思结合;多层次导读,使思与悟结合;边读边想边划以及回答问题,口头作文或写作等(不单指本课而言),使悟与行结合。这样,导读与导思、导悟、导行自然地融为一体,合理地完成了教师导学、学生悟学的有机结合。

4.总结评价。本阶段导学的目的是巩固达标水平,深化认知,进一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本课教者利用书后练习内容,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组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听读《花蜜与蜂刺》(读前给思考题),幻灯片出示《花蜜与蜂刺》请同学思考,讨论回答《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写作手法、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比较《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课的异同。这样的训练不仅检测了学生本课的达标水平,也强化了本课的训练重点。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向新的学习目标迁移。

前面我们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荔枝蜜》一课完整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紧密结合的特点,这是教学方法上“变教为导”的特点。

第5篇: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45-02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涌现、文明冲突加剧,导致高职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深入探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引导高职学生对社会现实与发展高度关注,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用生态发展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并有信心和能力去解决问题。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依据与必然性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理论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主要依据与理论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结构中的精神因素,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渗透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能动反作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究其本质属意识形态的教育。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局面,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注重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总结,进行理论创新,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思想轨迹。长期以来,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始终以不同的内容和要义贯穿于不同的时期与时代背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同样,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应该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断发展完善和求实创新。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党的十强调全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好。可见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作为全体社会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的核心,发挥着主导作用,必然要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目标决定内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前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投入生产一线。所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与社会发展接轨、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完善,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对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审视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亟需完善

一般说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本科院校有着较明显区别,应该体现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普遍滞后于国际与国内的l展形势,缺少相应的针对性与必要的前瞻性,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相脱节。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入转型期,“90后”大学生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精神生活的失调相对严重,表现出理想信念模糊、生态道德缺失等,而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现实生活根基,难以做到“以生为本”,让教育流于形式,变成了被动说教。而只靠“大道理”的说教往往达不到效果,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容易让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假、大、空”的误解。唯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关注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就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是真正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内容设计理想化,缺乏层次性,一般说来,对于不同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目标不相同,其要求应该不同,内容设计要有差别,做到因材施教。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本科院校无论是教材还是其它的日常生活教育,基本上没有区别,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存在过高、过急的理想化要求,外加片面强调政治功能,这些都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没有达到最优化状态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构成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形成了相应的体系结构。而这些结构关系中,不同的内容又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在不同时期与时代背景下,有政治主导型、思想主导型、道德主导型等。结构的不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的效果不尽相同,为了科学有效地实施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必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进行最优化,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从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没有达到最优化,虽然突出了其核心内容―― 政治教育,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其它内容在体系结构中相应地位却不明确,主次关系显得不清楚,尤其是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相应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回应。

三、建构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发展建设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目标:以生为本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整个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人才在道德品性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则是围绕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目标与要求来展开,是目标的具体细化;同时,充分考虑高职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二者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统一系统,主要受当前社会要求的特殊与综合性、教育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性、教育对象的层次与差异性所决定。教育目标决定着教育内容,具体的内容又体现着教育的目标。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思想的涌入、生态危机的爆发等,这些都影响着高职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牢固确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到核心位置,在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筛选和设计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尊重和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教育目标的设定要充分结合现实社会背景与学生的实际,切莫过于理想化和模式化。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计才能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如果内容选择适当,方法注重多样化,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具有实效。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理论为指导,通过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态文明思想。说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其本质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务必用马克思生态思想主导高职学生思想阵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夯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课中增加生态观教育相关内容,让学生逐步转变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自然观;改变传统的思维、生产和消费方式,明确生态德道准则,更好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与生态文明理念,将祖国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个人发展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的保障。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领域:生态伦理教育

把生态伦理教育引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既是社会环境不断恶化的迫切需要,更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管何时,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了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必须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经济服务的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另外,让生态伦理理论与意识、基本规范等教育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管理中,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引导他们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生命,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P注现实问题,提升时效性,保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锐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熊建生.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的辩证关系[J].理论与实践,2002(2)

【基金项目】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校级教改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研究”(XJJG201501)

第6篇: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

[关键词]中和文化管理

一、管理与文化

管理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管理大师彼德鲁克曾这样论述,“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管理是——而且应该是——受文化制约……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和技术都是建构在一定社会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任何一种管理制度或体系要起作用的话,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载体。

现代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暗合,当然也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差异。如果我们在吸收西方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承载该理论与技术的社会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与差异,那么这些管理理念或管理技术在实践运用中,其效能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从文化的视角去审视现代管理理念与技术尤为必要。

中华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尚中贵和”的中和思想。本文主旨在于探讨儒家文化中的中和思想与现代管理之间的关系。

二、中和思想的文化内涵

要理解“尚中贵和”的中和思想,首先要理解“中”与“和”的含义。从“中”字起源上,通常认为:“中之一字,本义为射之命中”。也就是说,中是人们对射箭“中”的认识派生,应为狩猎经济见长的部族观念,它是夷殷所形成。因而,理学家程颐在为“中”下定义时,就作出“不偏之谓中”的解释,反映了“中”即“正”的含义。而“正”有“不偏”之意,即不左不右,不上不下,恰到好处,无过而无不及。

“尚中”作为一种原则是孔子提出来的。在孔子看来,“过,犹不及”,凡事叩其两端而中便是正道。《礼记中庸》将“中”概括为处理万事万物的根本:“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通观儒家文化,“中”一般有中礼(或中道)、时中和适中之意。其中,中礼反映了循道的思想,主张遵循合理的制度和规律,讲的是“中”的标准或尺度;时中是“行权”的表现,即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强调要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要随时变通以合于中。至于适中,强调的是“执两”、“用中”,即不偏执、不走极端,它是“中”在行为层面上的具体体现。

在某种意义上,“中”是手段,“和”是目的,也是衡量“中”的最终标准。“和”的内涵主要是指和谐,它包含自然界内部、人与自然、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循道”思想是“中礼”的外在表现,这里的“道”就是“和谐”之道。在中华文化中,贵和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末年,周太史伯就得出了“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断。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也表示对“和”的重视。到孔子那里,对“和”的重视更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原则:“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自孔子之后,中国的思想家几乎都重视“和”的思想传统。

事实上,“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本质。在宇宙生命的流变中,任何现象即存在,都是一个生命的过程;每一生命的过程,都是由无秩序均衡结构的状态,到秩序均衡结构状态的完成与解散,而重新建设新均衡结构之过程。一切存在都有“求生的意志”,“总要求继续存在,总不愿意死,既然存在即生命过程,这一生命过程无论如何长久,终归是要死的、要结束的,因此所谓的“存在”,就是某一现象或某一事物相对保持一定的质、自产生到突变所持续占据的时间和空间,也即事物相对同一、和谐的发展状态或过程。换言之,只有和谐,万物才能生存;和谐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事物的灭亡。因此,和谐是存在之道,维持和谐,也就是维持事物的存在。

三、中和思想与现代管理

1.中和思想与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组织的决策层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本组织的具体情况,在广泛听取组织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整个组织的总体目标,然后逐级展开并落实到岗,变成每一个成员的个人目标和实施措施,形成一个全组织、全过程、多层次的目标管理体系,以达到激发和动员组织全体成员参与目标并为目标实现而奋斗的目的。

显而易见,目标管理深刻地体现出了中和思想的要义。有效的目标管理,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执两”、“用中”。“执两”就是要准确认识到目标之于组织外部与组织内部、组织整体与成员个体、上级与下级的价值的差异,“用中”就是要均衡“两端”的矛盾、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而有效的目标管理,其实施的过程则需要“行权”。目标规定了总的方向,以及具体实施的步骤与方法。然而,组织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有权变的意识与胆略。

而“和谐”则是衡量有效性的标准,更是目标制定的原则。所谓的“和谐”原则,就是要促使组织外部与组织内部、组织整体与成员个体、上级与下级均衡、有序地、可持续的发展。矛盾两端的失衡,必然会导致组织的动荡与混乱。因此,现代目标管理深刻地体现出了中和思想的内在要求。

2.中和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地域内的具有正常智力,能够从事生产活动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者,它与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共同构成组织的三大资源。然而,人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与经验上。正是这些差异,造成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劳动能力。而不同的岗位对人的劳动能力要求也是有差异的,因此让有用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让每一个岗位有一个合适的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在人才招聘、任用与激励的过程中,这一原则无不贯彻其中。而这一原则即人职匹配原则。人职匹配原则是中和思想的内在要求。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和谐”就是要使个体所具备的能力与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保持一种平衡。如果个体的能力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的话,那么就是“不及”,可能就会影响到工作的完成;而如果个体的能力大大地超过岗位需求的话,那么这就是“过”。这样的话,一会造成人才浪费,二会影响人才的积极性,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人才的选拔与配置必须要做到岗位与人的匹配,做到无过无不及。“过”与“不及”是矛盾的两端,我们必须要“执两”而“用中”,以达到“无过无不及”。

人才的任用一方面要遵循人职匹配原则;另一方面,要做到“和”而不同。管理的实质就是使各种管理要素和谐有序。在组织管理中,和谐的员工关系意味着企业有一种在各个方面都能够真诚合作的气氛,而这种合作表现出来的信念和力量,共同作用于企业的最高目标,是使企业具备最大活力的源泉。除此之外,和谐的员工关系也有助于满足员工对人际关系的需要、相互尊重的需要,并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的承诺度,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组织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从而使得组织获得持续的、稳定的和健康的发展。因此,和谐的员工关系是组织致力于达成的目标之一。但是,“和”并非等于“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与“同”异,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和的方面有所不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混合叫做同,同的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人才的任用,是将不同的人和谐的搭配,以产生最大的效能。人员激励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其实就是如何用好人才的问题。人的差异性,决定了激励差异性原则的重要性。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优势需要。不同的人,其优势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激励的首要原则就是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务,要制定有不同的激励政策;对不同的人,要实施不同的激励手段。这一思想既体现出了中和思想“行权”的主张,也体现了中和思想“执两”、“用中”的内涵。“行权”对于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激励手段;“执两”就是要根据个体的需要,把握住激励“过”与“不及”的两端;“用中”即是激励手段符合个体的需要。“过度”的激励是资源的浪费;“不及”的激励达不到最大的效能。

3.中和思想与信息管理

信息贯穿于管理活动中的全过程。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都离不开信息。准确性、及时性、经济性是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准确性是信息的生命。只有准确的信息才能保证分析和判断的正确性。经济性就是要考虑信息处理与效益的问题。获取信息需要成本,应该在确保管理者决策需要的前提之下,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信息价值。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经济性,必须要遵循“执两”、“用中”的原则。“执两”是一种全局的、系统的视野,就是要寻求到矛盾的两端:过与不及。过量的信息是“过”,其搜集的过程必然会损伤经济性原则,既耗时又耗力。过少的信息是“不及”,无法达到准确性的要求。因此,“用中”是解决信息管理准确性与经济性问题的根本手段。

及时性就是要迅速把握环境的动态变化,迅速地校正或调整管理策略或手段。组织环境瞬息万变,因此管理策略和手段必须要及时更新。如果环境变了,而管理策略和手段不能及时更新,就会滞后并阻碍组织的发展。因此,及时把握信息的动态变化,是确保管理持久有效运作的根本。事实上,尊重环境的变化,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策略和手段上的调整,这是“行权”的基本要义。

第7篇: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应从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目标出发,全面认识课程性质,调整价值取向,重新确定课程培养目标体系和教学内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朱慕菊同志在2000年10月由华东师大课程研究所主持的“课程理论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中,谈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时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我们认为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性改革的价值取向,可以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改革应就其性质、内容、教学方式等问题继续讨论,为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打好基础。

新中国50余年的语文教育发展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但分歧依然存在,论者各有持论的依据和思维方式,引起很多争论,至今难以达成共识。对各种观点的进一步反思、辨析,去伪存真,在母语教育观念上统一认识,为面向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可信赖的理沦支点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几个伺题试作探讨。

一、关于工具性

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以此推演出“语文学科就是工具学科”显然是不恰当的,反对工具性者也多从这种推演的逻辑问题为基点进行批评。但从语文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语文的工具性特征是不可否定的。批评者把语文教育实践中各种各样的偏失都归罪于主张.‘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不公允的。我们知道,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总是要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的,特别是其中的政治气候,社会心态,往往是教育的风向标,左右着学习者和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如重理轻文的风气,与科学技术至上,功利追求至上等社会气候不无关系。问题的关键是对工具性内涵的认识。工具性不是语文的全部,过去教育中出现的许多偏失是因为对工具性的某些层面片面夸大或机械理解造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基础工具性’、为基准的语文教学目标内容会更加丰富,需要联系时代要求不断调整目标结构。我们认为,工具性问题的偏失主要有两点:一是受考试和评估制度的影响,语文教学有主要对付考试的倾向,而各级各类考试的频繁,以考分给学校、班级、教师排队,考试方法僵化,更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目标发生畸变,成为“应试的工具”。二是有一些目标要求过高,过于繁杂,大大超过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社会上批评语文教学,原因之一就是连那些著名学者、教授、作家也做不好语文作业和试卷,这正反映了目标定位不当,要求过高,考试内容过难过偏。认真研究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接受合理的批评是必需的,但不能因为受到批评就全盘否定。“言语交际’目标是通过读写听说的全面训练,保证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具备良好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知识发展目标强调更新知识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些方面,众多的优秀教师(如钱梦龙、于漪、魏书生、洪镇涛等)、一些有特色的教材(如上海H版教材),坚持正确的目标,创造性地发展了语文教学,为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经验,认真学习和研究他们的经验,是新时期课程改革所必需的。

二、关于思想性

语文科的思想性间题比较复杂,处理不好,对语文教育的危害十分巨大,在这方面我们有历史教训。基础教育阶段,所有课程都负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其所担负的任务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特殊性。它既不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知识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明确的分工,也不像政治课那样,其知识教育本身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知。情、意、道相互交织,有机统一在一起,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只能是缘文释道,因道解文,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受到熏陶。正因为有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思想性问题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中有过各种各样的偏差、但是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否认或削弱这方面的要求,因为它是国家办教育的价值观念在课程中的体现。任何国家,不论实行什么制度,必然以其社会的主流思想,以其民族的文化传统来决定其课程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语文实际上是思想、道德、伦理、信念的一个载体,语文能力是做人的一个起码基础,技术的专精未必是合格的公民。语文教育必然渗透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个性心理品质和政治品质的培养,它们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必然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目标。

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明确语文教学要强调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确立哪些思想教育内容。道德价值观念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学者把它分为如下几类:“价值标准:合作、正直、和蔼孝敬长辈、社会正义、尊重他人、公民精神、负责任、尊重人类尊严、人权、劳动尊严等;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忠厚、诚实、守纪律、宽容、有条理、襟怀坦荡、上进心强;有关国家和世界的标准: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任、国际理解。人类友爱、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等;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等。”中小学语文课是母语教育,课程内容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更应该重视本民族的伦理道德标准:伦理道德传统是有继承性的,弘扬优良的传统道德,对于改善社会风气,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形成适应新时代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都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改革应注重研究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取其精华,体现在课程内容设计当中。张岱年先生说:“中国伦理道德的优良传统主要有四点:(1)爱国主义;(2)人格价值观念;(3)人际和谐思想;(4)社会责任观念。”④这些价值观应该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之一。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个性心理品质是多方面的,中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目标,至少应包括:热爱生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观念、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吃苦耐劳,顽强坚毅,奋发果敢,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等品质在内的意志发展目标。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并非语文一科所能承担,但是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我们如何把它落实在读写听说的训练中。如阅读,对过去时代的言语作品,是停留在那个时代的认识水平,还是站在新的高度作历史的分析;写作说话,是一味地要求反映大好形势,要求思想健康,还是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必须为自己所说所写承担责任,调查研究,用事实支持观点。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会了编造感人肺腑的假故事、假感想,这对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是极为有害的。

政治品质的发展目标也必须是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部分。因为历史上出现过政治挂帅的恶果,有些人“谈政治而变色、’,主张淡化政治思想教育。其实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人不管愿意与否,自觉与否,都与政治有关系,所谓不问政洽,其实也是一种哟治态度。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奠基工程,社会主义觉悟是中小学生政治品质发展目标的核心,同时应跟上时代步伐,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政治路线为根本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停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中。语文课程教材中政治教育范围的内容应该旗帜鲜明地进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三、关于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最近十几年中被提到突出的地位,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人文’一词在古语中与“天文”相对应,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主义在西方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指当时兴起的与中世纪神学相对应的,以人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的俗文化研究,也称为“人文科学”。一是指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与宗教神学体系相对立的,强调人权、人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体系。我国语文教育界提出人文性要求,与上述情况不同,李震指出,人文性提出的背景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社会上出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三位一体’的消极现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贩毒贩黄.见利忘义等现象毒化了社会风气,以‘文化工业’为主要标志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以不可抵御的态势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人文学术和精神各个领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失落。.’⑤语文教育人文性的提出,既与此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有关,也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有关,同时有对把语文课变成应试工具和教学中的某些“科学主义’.倾向进行纠偏的意味。它主要强调语文教学中要进行思想情感的陶冶,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领悟民族文化的精髓。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探讨人生、社会、世界的意义。人文性的主张高度重视语文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相对于把语文教育技术化、应试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以”人文性”来给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是不确切的。中小学各门课程教育都要关注人的生命的整体性.重视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掘。就内容而言,不仅政治、历史、语文等科具有人文性,数学、地理、物理,生物等被称为科学课程的也有人文性,如数学文化、数学美、人文地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是文化,再者,科学求真、求实、创造等本身就具有文化价值。因此,人文性也不能概括语文的全部特征,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四、关于科学性

第8篇: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

[关键词]EAP;思想政治工作;探索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20-02

党的十七大以来,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EAP(员工帮助计划)的精髓就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它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给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崭新的视角。

一、EAP的内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中文翻译有多种:员工帮助计划、员工援助计划、员工协助方案等。学术界对EAP概念主要有三个理论出发点:心理学视角、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和综合视角。笔者认为EAP是组织运用科学的方法,积极主动地通过规划、宣传、调研、辅导、干预、评价等精神福利服务,澄清员工职业价值观,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心理资本,营造支持性组织文化,解决员工在社会、心理、管理与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最终达到发掘员工潜能、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项目。EAP激励注重人文关怀,重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整合,注重内在激励,属于精神激励范畴,十分符合转型期员工的需求,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内在持久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活动。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关注人的发展、解读人生的终极意义、建构人的精神家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EAP的内涵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终极使命的具体体现。EAP从以人为本出发,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当前正处于一个深刻社会变革的时代,转型期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化,造成各种无序和失范行为,容易使人产生价值缺失、精神焦虑、职场危机等。因此,压力疏导已经成为时代的热门话题和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将EAP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延伸到正确妥善和谐地处理工作压力与人际关系,这就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得到了扩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易于落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处。人文关怀缺失的不足是制约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执行力与效果的重要原因,而人文关怀缺失根本原因在于工作对象的错位。一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什么,是“人”还是“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既然以疏导人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化、净化人的精神情操为主旨,它就必须以“人”为视点和立足点。目前市场经济容易给思想政治工作的人际交往蒙上功利色彩,加上情感沟通、道德感化、生活关怀等比较缺乏,思想政治工作容易停留在规范工作对象“必须怎样”、“禁止怎样”的管理层面,极易陷入简单化、物化和非生命化,而管理制度普遍缺乏充分的人本思想,严谨规范强序有余,情感沟通关心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品质的进一步提升。EAP可以有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回归,思想政治工作运用EAP的策略路径去提升人的心理资本,通过沟通、宣传、支持等方式来积极影响员工的精神状态,改善人们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EAP的功能

(一)EAP的直接功能

EAP的直接功能包括EAP减压功能、EAP发展功能和EAP人文功能。EAP减压功能从组织环境营造、事前预防、积极干预、事后援助等环节全方位地帮助员工应对压力。减压EAP还可以通过向个体员工及其家属提供行为测评、咨询辅导等服务,直接作用于员工个体,帮助他们掌握处理压力的方法,减少或降低由压力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消极影响,并提高员工应对处理压力的能力。EAP减压功能体现在个人层面、个人和组织的相互关联层面和组织层面。个人层面主要关注提升个体应对压力能力,组织层面关注积极组织文化的塑造等工作环境上,而个人与组织关联层面着眼于二者的相互调节,包括工作角色、环境匹配、人际关系等。EAP发展功能主要是规划员工职业生涯,EAP可以帮助员工制定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建高素质与高效率的组织团队,形成组织发展的巨大推动力。EAP视阈下的职业生涯规划具备可行性、适应性与持续性,从而有利于组织发展,能促使组织资源得以更合理分配,协调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EAP人文功能则是体现组织对员工的全方位人文关怀,满足员工精神层次需求。人的行为常常受情绪情感的影响,它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正面情绪可以对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促进作用,负面情绪则会产生阻碍抑制作用,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是否被真正科学激励。EAP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调节营造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及时科学疏导员工不良情绪,帮助员工树立理性认知,EAP有利于从根源与载体上,缓解化解员工的不良情绪,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场”。

(二)EAP的间接功能

EAP的间接功能包括EAP凝聚功能、EAP导向功能和EAP满意度激励功能。EAP凝聚功能体现在EAP有助于建立“以人为本”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与重视。EAP不仅强调员工的心理健康,而且将全面科学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组织机能的和谐发展作为目标,所以EAP可以使员工产生对组织的认同感,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增加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良好的组织公民行为表现在工作团队中帮助他人,自觉自愿增加自己的工作活动,向工作团队和组织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EAP导向功能体现在EAP能够帮助组织员工构建心理契约,能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推动力,引领人们把自己的行为都集中到既定目标,使组织与员工双方的效用最大,所以EAP对于人们在工作中的动机、需要、目标和行为具有突出的目标导向作用。EAP满意度激励功能具体体现在EAP从员工的工作、生理、心理、家庭等多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工作上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生活上建立完善的健康体制,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培养员工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员工家庭的和谐美满,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的满意度,从而间接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满意度功能。实际上满意度的提升,员工心情舒畅,对组织有归属感、责任感与主人翁精神,员工会为工作投入更大热情,进而又间接地提升工作绩效,产生“新”的生产力。

三、EAP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领域沟通,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需充分把握工作对象心理规律与心理需求,合理运用EAP,充分发挥EAP的各种功能,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一)建构精神家园,实施EAP价值激励

帮助人们建构精神家园,引导人们确立终极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最终使命。建构精神家园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哲学话题,从人的精神内核来看,建构精神家园的具体表现就是建构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实施EAP价值激励,就是澄清价值观。澄清价值观,辩析个体价值目标是澄清价值观的第一步,其中认识深层志趣是开始。深层志趣概念(deeplyembedded life interests)最初由哈佛商学院心理学家布而特(Bulter)D1等人提出,是指人们长期拥有的、由情感驱动的各种激情,超越常规的兴趣与爱好,与性格交织在一起。深层志趣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挖掘深层志趣可采用问题陈述法结合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 Event Inter―view)及日常工作行为判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在此基础上,整合个体价值目标与组织价值目标,实现组织价值目标与知识员工深层志趣之间的相对平衡。基于EAP价值激励策略把胜任特征模型开发与和谐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从组织战略的层次探索胜任特征模型的功效。这与时勘教授嚷出的和谐健康型组织(Healthy Organization)建设构思,把健康型组织的主要功能归纳为正常的心理状态、成功的胜任特征和创新的组织文化三方面基本一致,内化组织的使命与愿望,增强职业忠诚度,运用责任激励,营造积极的组织公众形象。实施EAP价值激励,让人们心有所依,神有所寄,思想积极,人格健康,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目的。

(二)关心人的需求,实施EAP成长激励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的人,其内在的尺度首表现为人的需要,12]现实中人都存在各种不同具体的需要。EAP成长激励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切人,结合组织规划,融合合作伙伴管理职能,贯穿于整个组织动态运行,能有效抑制学校与大学生个体在目标整合上偏差,避免知识退化、激励下降等,实现学生、学校的和谐发展。通过个体认知与规划、环境认知与规划、职业生涯“年检”,不断提升职业发展的适应性,及时反馈并调适生涯策略,及时修正规划的目标、策略、行动、方法等不切实际的部分,调整认知,完善生涯发展规划,推进职业生涯科学、灵活、规范、有效地发展,建立职业生涯预警机制,预防职业枯竭。通过EAP成长激励的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设计和敏感性辅导等成就动机训练。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成就动机,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追求的目标。

(三)提升精神品位,实施EAP减压激励

第9篇:目标与理想作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12-02

江苏有线苏州分公司是2009年新组建成立的国有文化信息传媒企业,在企业发展上,坚持一手抓市场经营、技术创新和客户服务,着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着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有效推进企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路,将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于企业发展,做到“五个强化”、力求“五大实效”,不断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一、创新工作理念思路,做到“五个强化”,培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

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充分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有地位,努力构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创新培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

1.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作为一个新组建的国有企业,企业的改制重组,使企业在社会环境、经营环境、体制机制、利益诉求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使员工队伍迅速有效地整合凝聚成为一支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相互尊重与支持的优秀团队?如何使江苏有线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更好更快地被全体干部员工高度认知并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自觉行为?对此,我们深刻认识并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生命线和保障线”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干部员工更新理念、凝聚力量,化解矛盾、平衡心态,激励精神、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动员引领和团结企业全体干部员工,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动力支持。

2.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自觉服从并主动服务于企业的发展目标。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打造导向正确、安全高效、双效共赢、国内一流的广电网络综合运营商这一企业发展目标,把“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为目标,以打造政治强、作风正、纪律严、业务精、服务优的企业团队为核心,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经营、生活和工作秩序,着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保持企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任务,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在工作中一以贯之,不断强化。

3.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格局。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企业党委和群团职能部门及专职政工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各级党政工团组织,以及全体党员和干部的共同职责。我们通过实施目标管理、责任管理和制度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体系、工作网络和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了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主动协同配合,党政工团同心齐抓共管,专职政工干部为骨干,党团员群众广泛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目标明确,职责清晰,关系协调,渠道畅通,高效运行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4.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运作理念。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地融入到企业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等各个工作环节之中并取得实效,就必须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运作理念和运作机制上坚持与时俱进。对此,我们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渠道创新、载体创新、队伍创新;注重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机制和渗透机制,变指令型为指导型、变督促型为服务型、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变单向型为互动型;注重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注重突出以人为本,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亲情化、层次化、个性化和效益化。从而,真正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干部员工的思想情绪诉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紧密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5.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现代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党群工团组织、各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作为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教育的手段进行有效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在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评估中,注重把近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把刚性的规章制度和柔性的规范要求结合起来,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加以综合评价,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

二、融入企业发展目标,力求“五大实效”,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融合”意识,将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入于企业实现各项发展目标的推进过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交相辉映,求得实效。

1.把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入于创建一流企业目标,在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上取得实效。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面对“三网融合”,江苏有线各项基本业务、增值业务和新业务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此,我们将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入于企业经营效益提升,着力强化干部员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深入开展企业使命、发展愿景、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教育,使干部员工进一步明确方向、凝聚力量、激励斗志,并清楚地认识做好本职工作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清楚地认识企业的兴衰存亡与个人前途命运的关系,从而充分激发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齐心合力,风雨同舟,为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把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入于创建文明企业目标,在培育企业先进文化上取得实效。企业文化集中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观。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有线作为新组建企业,积极培育先进企业文化,是企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我们将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入于企业文化培育,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作为企业经济工作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粘合剂和催化剂。并注重在企业文化培育过程中,拓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形式,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和渗透力,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彼此互补,实现共同创新发展。

3.把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入于创建诚信企业目标,在塑造企业品牌形象上取得实效。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江苏有线作为文化信息传媒企业,主要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各类视讯内容产品和网络技术服务,这一特性决定了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强调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对此,我们将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入于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切实加强企业干部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操守和服务规范教育,狠抓文明服务、规范服务、诚信服务、便捷服务,倡导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尽责服务、高效服务和廉洁服务,恪守服务承诺,不断强化“专业创造价值,服务感动客户”的服务理念,满足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全面打造江苏有线企业形象品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江苏有线”社会知名度、经营诚信度和服务美誉度。

4.把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入于创建现代企业目标,在强化企业制度管理上取得实效。随着企业的改制重组,为更好地适应“三网融合”和市场竞争,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江苏有线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对此,我们将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入于企业制度管理强化,在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深入细致地做好竞聘竞岗、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教育,以及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诠释和解读,引导干部员工正确对待岗位变化和利益调整,严格遵守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导向,有机融入到企业制度和考核的刚性规定之中,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和制度约束相辅相成,刚柔相济,虚实结合,推进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入。

5.把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入于创建和谐企业目标,在维护企业员工权益上取得实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维护和保障企业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永葆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对此,我们将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入于企业员工权益的维护,通过规范企业劳动用工,建立健全企业职代会制度,畅通员工信息反馈渠道,企务公开等,注意倾听员工的呼声,关心员工的疾苦,为员工排忧解难。同时制定科学公正的岗位薪酬制度,保障员工的各项福利待遇,建立企业效益增长与员工收入增长关联激励机制,让员工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使广大员工在敬业奉献的过程中,充分领略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体面工作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