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体育教师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体育教师教学论文

第1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首先要带着爱心去上课,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比如,上课时天气较热,教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活动量;天气较冷时,教师就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疼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次,上课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学生直捂着眼睛,我马上命令学生向后转,背对风站,自己却走到学生面前顶风而立。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上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尊师之情。其次,教师要有热心和耐心。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有一次,在教支撑跳跃山羊时,有位女生总是不敢起跳,急得直哭。她一哭,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沉闷下来。这时我马上走过去安慰、鼓励她,进行耐心讲解,并专门给她做了几遍示范动作,帮她练习了几次,这位女同学果然有了进步,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她也开心地笑了。

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一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以故事、演讲形式,讲述革命家、伟人们的体育锻炼事迹;简要地介绍我国灿烂的体育文化,中国健儿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教育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科学地锻炼与养护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二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球类、田径、游戏等教材,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锻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时,提出再加跑一定的距离,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肋木、平梯上的爬上、行走、跳下,爬杆时从顶部半握的滑落,都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四是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护公物观念教育。我们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劳动观念、爱护公物观念相对薄弱。体育教学主要以操场为课堂,每节课都有大量的场地器材准备工作,这是上好课的最基本的物质准备,也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培养劳动观念、爱护公物教育的有利时机。通过让学生轻拿轻放、不拖不摔、不踢器材,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通过号召学生自觉参加搬运器材,规划场地,洒水扫地,自己动手,亲身参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主动为大家服务的精神。措施上要建立体育课布置场地器材的轮流制度,方法上要经常开展评比、表扬,教给各种技能方法,使学生爱劳动、勤劳动、会劳动。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摘要】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关键词】体育;教学;爱心;品质

【参考文献】

[1]崔相录.《素质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

第2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投资多元化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新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若干意见》之后,“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比较规范、统一的名称就确定下来,目前,它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新的教育模式的尝试者,他们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第二批录取的本科学生相比,表现出如下群体特征:综合素质较高,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勤奋不够。社会活动能力强,但自信心不足;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上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上缺少自我约束力,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意识强;等等。

二、新时期独立学院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而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品质、道德、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道德水平如何,将关系到青年乃至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因此,师德建设不仅影响着教育,还对一个民族的未来起着深远的影响。

1.师德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周济部长曾经指出,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而一流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才能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从而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2.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古训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自古为师,当德才兼备。因此,师德建设应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是内涵性和基础性的建设。

3.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上。当前,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如:有的精力投入不足,教学应付等。鉴于此,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必须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4.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教师既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西方文化、价值观将随西方的影视、音像、书刊进入我国,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可能使教师在理想、信念和追求上产生动摇、困惑、彷徨,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实践中加强师德修养的主要方式

面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新特点,在实践中,如何根据我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合格的人才是一个体育教师应该思考、实践的重点之一。本人在总结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和新时期大学培养人的要求,结合体育课程的育人优势,在个人师德修养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效果明显。

1.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和广博的知识

第一,体育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热爱本职工作,辛勤耕耘,这是教书育人的首要条件。第二,体育教师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专业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创新。第三,体育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运动基础,精通的专业知识,这两点是衡量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标志。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要投入体力,还要投入智力,积极思维。因此,体育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只用体育术语描述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的作法,而是采用体育术语与大众语言相结合,以及用生物力学原理来分析动作技术的做法。这样的讲解揭示了健体的本质,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其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许多新的学科不断涌现,并渗透到体育学科中来。因此,体育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涉猎丰富的各学科知识,这样其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适当、准确、灵活地选择教材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2.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体育教学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固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为此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同班级的学生在体质上和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上课时,要充分利用上课的各个部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培养学生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的体现。

3.德育要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其身体全面发展,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理论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理论教材思想性强,教师通过理论课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观点、信念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但教师切忌脱离教材进行空洞的思想教育,也要避免只注重知识而忽视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的作法。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的意义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阐明体育课既要传授锻炼身体的方法,又要增强体质的双重任务。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生事物,其运营机制、学生特点与公办高校都有一定的差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适应独立学院的运营机制,了解学生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献身教育、服务学生的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而实现体育育人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宏斌.试论体育教师的师德[J].中州大学学报,2001,(8).

[2]张德顺.对加强教员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5,(6).

[3]张志会,孙小锋.独立学院学生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J].教学研究,2005,(11).

第3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体育教师的品德行为主要体现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与生活中,体育教师以身作则,表现出良好的品德。良好的职业品德会促使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对待自身的工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迟到早退等现象,无打骂学生等现象,对学生以及工作均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工作与一般学科的教学工作最大不同是,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主要是在室外进行,其学习的目的性并非指向学科知识,而是指向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及动作示范的模板,均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可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先决条件。身体素质,通常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自然也表现在体育锻炼方面。身体素质越强在运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也会越强,对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越有利。当前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身体素质偏弱,在进行动作示范,或在运动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技术水准。对身体弱的人,首先,不宜从难度大的项目入手;其次,贵在坚持,坚持经常,最好不间断,要做到这一点很难,要自觉,也要有毅力,如果对这些运动有兴趣的话,就会好坚持得多。我认为,这类运动是适合所有人的,也适合长期选择的项目。长时间坚持体育运动会使身体素质逐渐提高,逐渐使身体素质较差的体育教师胜任体育教学工作。

三、科研素质

科研素质指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学科研究的能力。体育教师进行的学科研究主要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发现的教学规律、新的教学方法,并撰写成文章发表在学术刊物上,以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参考,对于提高当前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具有一定意义。在众多体育教师的集思广益中会对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进行体育科学研究并撰写论文,也会促进体育教师职称的评审,有利于自身的晋升,可以看出进行体育学科研究既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又有利于自身。当前部分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师科研素质相对较差,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并不注意用科学的观点进行审视,从而在体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错过很多优秀的选题,这对于我国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不利影响。当然体育教师也不能将全部身心用于体育科研工作,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学校体育教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等主要工作。

四、结束语

第4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体育课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课程,它不仅要将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在40分钟内有效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认知,技能,情感等目标,语言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新课标下提升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来引导、启迪、激励、评价学生呢?

一、组识语言要有规范性

小学生上体育课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但同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该做什么,反对什么;练习中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什么活动在先,什么活动在后,有什么要求等等。这些必须借助语言形态清楚地表达出来,做到界限分明,使学生明白无误地遵循和执行。例如,在训练队列对形的时候,体育教师必须清楚地提示学生按照“四列横队”或者“四列纵队”站的站法,并配以正确的手势。在上课过程中,运用规范的组织语言,不仅能让学生明确老师口令的目的,做到“令行禁止”,更能在上课过程中合理运用时间,起到过程流畅,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动作阐述要有准确性

语言的准确是体育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要准确的运用语言,讲述动作要领,阐述动作概念,准确地把握中心,突出重点,强调要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能够形成他们脑子里完整的动作影像,那么清晰、准确的表达,就能够对这个影像作出合理的诠释,从而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例如,在教授篮球原地运球时,手型的动作方法是:五指自然分开,手指触球,手心空出,教师再配合正确的示范动作,学生就会在脑中形成运球时的正确手型,改正以往用手掌拍球的毛病了。

三、启发性语言启迪学生思考

启发性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主体处于积极自觉的学习心理状态。体育课中很多练习重复性强,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所以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当学生自身没有学习的内在要求时,教师要善于通过启发性的讲解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当学生有了潜在的学习需要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地把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变为活动状态的动机,使之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在启发时,往往设置“问题”情景,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不应一口气把话说尽。通过教师的提问,为学生开创了宽阔的思维空间,极大地吸引着学生,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启发性语言,改变了学生的被动接受角色地位,让他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四、激励性语言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当我们受到肯定、鼓励和夸奖时,心里觉得很舒坦,增强了信心;但受到否定、批评时,情绪便会沮丧、低落,失去了信心。在体育教学中,采用肯定、鼓励的教学方式,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肯定、赞赏的口吻来鼓励学生,会在学生心灵深处激发他们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评价学生的动作质量时,用“很好”、“不错”、“真棒”、“好极了”等肯定或赞许的语言,就会对学生产生鼓舞的效果,树立学生的信心。相反,如果教师用漫不经心或轻视的语言,就会刺伤学生的自尊,使之产生抵触情绪,甚至精神消沉,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反感甚至厌恶的心理,因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五、幽默性语言能营造学习氛围

第5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本研究对体育硕士教师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方式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8.9%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偶尔运用课堂讨论的形式,有21.7%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经常运用课堂讨论的形式,有19.6%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较少运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在运用学术报告形式方面,有54.3%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偶尔运用学术报告的形式,有30.4%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经常运用学术报告的形式,有15.2%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较少运用学术报告的形式。在授课形式方面,有21.7%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较少运用启发式的授课形式,有52.1%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偶尔运用启发式的授课形式,有26.1%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经常运用启发式的授课形式。有26.1%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从不运用研讨式的授课形式,有41.3%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较少运用研讨式的授课形式,有26.1%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偶尔运用研讨式的授课形式,仅有6.5%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经常运用研讨式的授课形式

二、吉林省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

吉林省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多数为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指导小组指导或二者相结合,多数院校对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实践、参加学术报告会、社会实践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施情况,研究生的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有待于改善。研究生教师在理论课程讲授中运用启发式的授课形式较理想,但在理论课程讲授中普遍较少运用研讨式的授课形式。

三、吉林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再构建

第6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一、体育互动教学意义和要求

1.师生互动是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高校体育课堂体育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行为是体育活动和教学过程最为基本的表现形式,只要教学行为存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行为就会产生,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能够很好的了解学生,感知学生基础和学习现状,很好地反馈学生信息,进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学生的及时反馈,对教师的教学成绩也是一种很好地肯定,从而很好的激发教师教学的潜力。学生和老师的互动,能够很好地向教师展现自己的基础、不足和需求,以便教师更好地指导自己;同时,自己的学成绩和体育基础能力的提升能够得到老师的及时关注和肯定,教师的表扬和激励能够激发学生更进一步努力,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迈进,提升自己的体育成绩。所以,教学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很好中介,能够很好地协调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2.师生互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是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互动过程中,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真正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才是判断一节课的重要标准,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才有效果。师生互动能够很好地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好地更高效地学习,在互动教学中合理的引导、及时的激励、科学的评价对学生都是很好地激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特征,在互动教学中扬长避短,很好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锻炼习惯,让学生尽可能的喜欢上体育课,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发掘学生的潜质,推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3.互动教学实施的条件

互动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要想真正实现教学互动,教师应首先改变教学观念,努力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只有在民主轻松的环境学生才能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很好地实现互动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高校体育老师在学生眼里是最为严厉的,每个学生都对体育老师有一种素来的敬畏心理,尤其是女生,都比较害怕体育老师,因此,大学体育老师首先应给学生展现自己温和、平易近人的一面,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敬而远之的习惯,拉近和学生的心灵距离;同时,更多发扬民主,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和自主选择的权利,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才会和老师进行很好地互动,更好地喜欢上体育老师、喜欢上体育课,提高学习成绩。

二、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策略研究

(一)言语互动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的主要的凭借都是语言,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但是语言教学的主体地位依然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教育中师生互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言语互动需要教师引导。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训练什么并引导学生合理练习,而教学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如何更好地借助语言进行引导。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被动接受,学生都会有一种受动心理,他们都很少体现出自己的意愿,一般都不敢和教师主动接触,不敢和老师主动交往,更多地是根据教师安排被动接受理论,技能训练。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尽可能地利用语言优势,从语言上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用语言来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来更好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用语言温暖学生,用语言传递感情,用语言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更好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锻炼,和学生形成情感共鸣。

2.语言互动需要体现师生的双向互动。

体育互动教学应是双向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更好地传递感情,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另一方面也应很好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教学。而学生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及时的向老师反馈信息,以便教师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在民主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生动轻松的双向语言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表达个人观点,反馈学习情况,提出合理要求,教师应具有很好地应变能力,学生的即时反馈能够增强语言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3.言语互动要增强感情投入

教学不仅是在教授知识,提升能力,也是在传统感情,进行情感交流,互动教学中,语言教学应突出情感性,没有情感的语言就是生硬的信息符号,而教师语言是情感和信息的符合体。要想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应改变刻板的说教,用更富情感的语言打动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意愿,反馈信息,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非语言互动

体育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非语言教学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的外界信息有将近80%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因此,非语言教学在大学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在师生互动教学中非语言教学互动甚至比语言互动更为重要,尤其是教学过程中一个眼神就能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学生一个表情就能很好地传递出自己对体育专项的好恶和理解程度,还有跟多的面部表情语言、手势语言、体态语言以及各种距离语言等等,都是师生互动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的。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一般都会涉及讲解提问、评价、观察,都会附有较为丰富的非语言信息,学生也会在听课和训练中很自然地流露出诸如紧张、自信、害怕、心不在焉等信息,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非语言反映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以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学生紧张时运用一些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可以很好地活跃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和单纯的语言教学相比,非语言互动教学更为丰富有效,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更爱体育,学好体育。

第7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学;学科性质;教师教育者;教师教育学科群

近年来,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二级学科的呼声日渐高扬,研究者们撰文探讨了“教师教育学科”创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历史必然及其内涵、性质、研究对象、方法、知识体系等。然而,教育学界对“教师教育”究竟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一门“独立学科”仍不乏质疑,对教师教育独立学科的阐释和构建尚未形成共识,现实中更是存在对“教师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学”、“教师教育专业”等概念的混用、误用。因此,清晰厘定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体系的基本概念,深刻阐述“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及学科性质,对于凝聚学界共识、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教师教育学科群”与“教师教育学”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一词首次在国家政策文本中出现;2002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正式将“教师教育”界定为“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总称”。自此,“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话语转换成为不争的事实;“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也逐渐成为高频语词,但随之出现了不同的称谓表述及意

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210097。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校长境外研修项目”及“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涵指涉。早期倡导者使用的是“教师教育学科”这一称谓,强调“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不是一个纯理论的问题,而是教师教育实践的要求,是基础教育实践对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①,“在我们把教师教育与大学联系起来思考的时候,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成为题中应有之义”②;其后又出现“教师教育学”的称谓,强调“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是我国百余年师范教育演变史以及当今教师教育事业需求之必然产物,也符合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③这种称谓不一致现象也连带引出了对“教师教育学(科)”内涵及其语义的不同理解。最主要的认识分歧有两点:第一,关于教师教育学(科)的研究和服务对象。对教师教育学(科)“直接为教师教育实践服务”这一点恐无争议,但教师教育学(科)是否也直接“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服务”?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实践的困惑和热点问题等是否也是教师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对此,明显存在认识分歧。第二,关于教师教育学(科)的学科性质。教师教育学(科)究竟是“原理性或方法论”性质的学问还是“教学方法”性质的学问?始终见仁见智。

创建独立学科必须首先回答这些涵涉学科研究对象、知识体系、理论性质等诸多要素的重要问题,这些本源性问题关涉学科的边界及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见解必然会直接影响对学科建设目标、路径、策略等实践要素的理解及实际行动。而要回答这些本源性问题,则有必要首先厘清我国“教师教育学(科)”话语实践的特殊背景,进而区分“教师教育学科群”和作为独立学科的“教师教育学”。

(一)“教师教育学科群”与“‘教师’专业人才培养”

在我国,“专业”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是解放后学习苏联经验的产物,意指“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主要表现为对社会职业的分类,随社会劳动分工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学科”则是“学问的分支”、“科学的分支”或“知识的分门别类”,是划分科学知识的一种单位,往往表现为独立的知识体系,随知识生产领域的劳动分工而产生和发展。④

在我国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时代,师范院校内部虽然也存在各个文理学科,但并没有出现“师范教育学科”的话语实践;而当“学科建设”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主流政策话语逐渐兴起之时,师范院校也正行进在综合化的发展进程中,培养教师不再是师范院校的唯一任务。于是,承担“教师人才培养”之责的众多专业⑤是否需要对其学科基础给予明确界定的问题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的,在本科层次教师人才培养实践中也开始出现以“教师教育专业”替换“师范专业”的情形,但至今“教师教育专业”仍未获得合法的“专业代码”。

①李学农:《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与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的生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

②朱旭东、周钧:《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必然选择》,《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③陈永明、王健:《“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④事实上,在高等教育发展初期,专业与学科是重合的,甚至没有明确的专业和学科的概念,专业和学科都不过是社会职业分工及知识发展的产物,并且逐步走向分离。参见陆军,等:《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⑤即“某某(文理)专业(师范方向)”(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方向)”、“音乐学专业(师范方向)”等)以及“体育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等,这些专业(方向)在师范院校的管理实践中大多被统称为“师范专业”,修读这些专业(方向)的大学生则被统称为“师范生”。

旨在培养中学教师的大学本科专业,无论称谓为何①,作为一个“学业门类”是确定存在的,也是需要不断努力建设和完善的。问题在于,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背景下,新兴“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究竟是什么?同一个学科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专业领域,而一个专业则往往要求有多个学科的支撑、从而可以适应多种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显然,本科师范专业的支撑性学科是众多的,也就是说,支撑教师教育实践的学科并非单一的某一门学科,而是“教师教育学科群”②,其建构涉及各学科知识间的关系,也涉及选择各学科知识的标准问题。上海师范大学近年来积极探索“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工作,致力于创建“教师教育学”、“教育领导学”、“儿童学”三门新兴学科,通过新的学科增长点来提升教师教育学科群的理论研究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价值③。但笔者认为,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工作还需要全面加强,可以从“主干学科”和“支撑学科”两个层面进行。各文理学科领域的“学科教育学”(比如含“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内的“语文教育学”等)、针对特定年龄发展阶段教育对象的“中学(或小学、学前)教育学”以及“青少年(或儿童、幼儿)发展与学习心理学”可以作为“主干学科”;各文理学科④,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评价学、教育统计学等),心理科学分支学科(如: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辅导、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以及新兴综合性学科(如:儿童学、教师学、教师教育学等)可以作为“支撑学科”。关于学科群的要素、结构、层次以及蕴含在学科群层次中的知识系统化、学科群内部各学科间的关系、学科群的建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特别是考虑到近年来在我国教师教育开放化、大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改革进程中,以高师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为突显其教师教育特色、传统及优势,进行了“高校内部教师教育资源整合”、“综合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教育、二级学院实体化”等实践探索,而这些创新实践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依循“首先有一个学科,然后才有一个专业,有一个系,有一个学院”⑤的大学学科制度化的传统路径,高师院校某些系和学院的“诞生”亦非知识学意义上学科分化的产物;因此,提出并切实开展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努力实现“宽口径、厚基础与专业化并重”的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就更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作为独立学科的“教师教育学”与“‘教师教育者’专业人才培养”

如前所述,“教师教育专业”这一称谓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迄今不过十余年。然而,伴随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目前在实践中,“教师教育专业”这一“能指”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所指”:一是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各“文理专业(师范方向)”(即本科师范生所就读的专业)在实践中被统称为“教师教育专业”(修业合格者被授予各文理学士学位);二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没置的“教师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点(修业合格者被授予学术型教育学硕士学位),而“教师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的培养目标又出现过两种不同情形:一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二是培养“能够开展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从事教师教育实践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员”,人才培养

①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中,旨在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称谓是“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称谓是“小学教育专业”,尚未有专门致力于培养大学教师的专业。这里,暂不探讨旨在培养中学教师的大学本科专业的准确称谓应该是什么?是现行的“**(各文理)专业(师范方向)”还是恢复199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使用的“数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历史教育”等?抑或改称为“中学教育专业”?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对教师职业的“双学科专业性”(即任教某一特定学科的中学教师既需要具备“懂得教什么”的学科专业素养,也需要具备“懂得怎么教”的教育专业素养)及其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即教师的专业性所在)进行严格的学理考量,而且需要对获得各文理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与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要求、制度等进行统筹设计。

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教育学科群”并非等同于“教育学科群”,教师教育改革实践中,“教育学科群”的建设成果亦不能直接而简单地“挪用”为“教师教育学科群”的建设成就。

③参见陈永明,等:《教师教育学科群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④学理上,师范生学习的文理学科课程应和非师范生学习的同名课程不一样;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即在于如何真正做到这一点。参见林樟杰:《教师教育体制机制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⑤孟宪范:《学科制度建设研讨会综述》,《开放时代》2002年第2期。目标的不同又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及其相关评价的不同。显然,这里几个“教师教育专业”所指涉的其实并非同一个事物,据此进行的“教师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虽不能说大相径庭,但一定存在差异;而用同一个称谓指称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是违反逻辑同一律的。

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参照已有“高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的称谓表述,设置“教师教育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点,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为“从事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即“教师教育者”),而非“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师人才”①;具有独立知识及方法论体系的“教师教育学”便是教师教育专门人才培养中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学科和专业学位必修课程,但只是服务于教师人才培养的教师教育学科群中的一门支撑性学科。简言之,教师教育学科群直接为教师人才培养实践服务,作为独立学科的教师教育学则直接为教师教育者②人才培养实践服务并间接为教师人才培养实践服务,即通过培养“专业的教师教育者”进而培养“专业的教师”,归根到底是为“教师教育”这一专业性的实践活动服务。

二、“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及学科性质

迄今为止,明确对“教师教育学(科)”下定义的表述不多,但从行文中不难看出研究者们对学科内涵、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学科性质等的基本认识和立场见解并不尽相同。

(一)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在已有研究中,对于教师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教育学科研究就应当包括教师教育实践和教师实践中的一切问题”③;也有研究者主张“教师教育学”是“一门有关教师教育活动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或是方法论的学问”④;还有研究者强调“教师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重在探究当代教师培养与成长的特殊性规律”⑤。

参照瞿葆奎等学者提出的教育科学分类框架⑥,我们可以将“教师教育学”理解为“教师・教育学”,归入以“教育学”为母学科、根据教育的类型和性质而细分出的那一类子学科(例如: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比较教育学、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等);但能否将“教师教育学”理解为“教师教育・学”,将其归入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视角、理论体系、概念范畴、研究方法来研究相对具体而特定的教育现象、问题或行动者而形成的那类不同分支学科(例如:德育学、技术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教育评价学、教师学、儿童学、校长学等)之中呢?笔者认为是可以的,“教师教育学”即关于“教师教育”的价值立场、规律、原理与方法、政策与法规以及制度建设等的学问。鉴于“教师教育”是教师培养、任用和进修三个阶段教育的总称(包括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独立学科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所进行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等一切教师教育活动中

①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践中,旨在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的“学术型学位点”有:“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方向)”等,“专业型学位点”有“小学教育”、“学科教学(各方向)”等。

②李学农教授亦撰文倡议“在教师教育机构中建立培养教师教育者的专业”,“专业名称似可取‘教师教育者教育专业…,“通过建立教师教育者教育专业,促进准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教师教育专业化”。参见李学农:《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12期。

③李学农:《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与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的生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

④陈永明、王健:《“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⑤王健:《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的立场与视野》,《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7期。

⑥参见瞿葆奎,唐莹:《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代序》,载《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中每一本著作,如: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 -18页。出现的现象与问题,以及教师培养与成长中的特殊矛盾和客观规律;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各级各类教师不同成长阶段的规律以及针对不同成长阶段所进行的职前、入职、职后教育的规律(包括这三个教育环节各自的独特规律以及三者间一体化发展的规律等),并指导和改善各个环节的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的基本问题源于教师教育的基本矛盾,即特定社会条件下教师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及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教师教育学服务于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并促进其专业发展。虽然教师对自我及自我专业成长的认识必然会影响对教育、教师、学生、学校、课程、教学等众多教育要素的认识,进而间接地为其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但教师教育学并不直接为各级各类教师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服务;虽然教师教育学研究不能忽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实践中的困惑和热点问题”等,但这些论题更多地是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等其他学科的研究问题。当然,教师教育学并非纯粹的新生事物,与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等学科之间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关联和交叉;但在知识学意义上,这些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领域及其功能,彼此之间既非上下位关系,亦非同位关系,而是教育科学大家庭中按照不同谱系和标准自立门户、不可或缺的平等一员,“在教育学一级学科所覆盖的科层体系中,教师教育学具有自身的学科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理应占有一席之地”①。关键在于,面对视角日益多元、主题日渐丰富、方法日显多样的教师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面对教育学人以“任何学科都可以从自身的学科视角出发研究教师和教师教育”为论据对教师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的质疑,澄清研究对象、划清学科边界、厘清知识体系是“教师教育学”学科与专业建设(包括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毕竟“不可渗透的边界一般说来是紧密扣连汇聚的学科规训社群的要素,也是那个知识范围的稳定性和整合的指标。可渗透的边界伴随而来的是松散、分布广泛的学术群,亦标志更分散的较不稳定的和相对开放的知识结构。”②

(二)教师教育学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是学科发展的核心,逻辑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更是学科合法性的基石;学科制度则是促进知识生产和创新的根本保障。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框架下侧重研究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一门独立二级学科,“教师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便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内容、形成专门系统的知识体系。虽然对此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但同仁们都在为构建有别于教育学其他学科的独特知识体系,为促进教师教育学早日成长为教育科学大家庭中一门具有深刻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独立学科而努力。笔者目前认为,可以从“本体论(教师教育是什么)”、“价值论(教师教育为什么)”和“方法论(教师教育怎么做)”三个层面构建“教师教育学”的知识体系。

第一,教师教育本体论研究旨在回答“教师教育是什么”,涉及“作为实践活动的教师教育”、“作为研究领域的教师教育”以及“作为独立学科的教师教育”的表现形态、发展历程等。这部分内容需要借鉴和运用教育史学、比较教育学等学科的视角、方法及相关成果,梳理和探究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实践、教师教育研究及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简而言之“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教师教育”在本质上是怎样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呢?约翰・洛克伦( JohnLoughran)教授认为,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是作为教师职业实践活动核心的“教(teaching)”,

①杨天平:《呼唤现代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7期。

②沙姆韦,等:《学科规训制度导论》,载[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编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2页。“教师教育”的本质就是“教‘教’(teaching about teaching)”和“学‘教’(learning about teaching)”,理解“教‘教”’和“学‘教”’便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主旨①。事实上,教师教育对未来教师、新手教师“学‘教”’的作用亦十分巨大,“教‘学教’( teaching about learning to teach)”也是教师教育的本质所在。可以认为,“教师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即“教‘教”’和“教‘学教’”。

第二,教师教育价值论研究旨在回答“教师教育为什么”。如果说“教师教育为的是‘培养教师…,那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什么样”等关涉“教师教育目的”的问题便成为题中要义;而要回答“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则需要了解“教师是谁”、“谁可以当教师”。这里触及的具体研究主题有: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职业及其专业化(包括“教师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哪里”、“教师工作是一份职业还是一项专业”等);教师身份(包括“教师是谁”即教师法律身份及社会地位、权利与义务等的认定,以及“我是谁”、“做教师对我意味什么”、“我为什么选择做教师“等教师自我身份认同);教师从业资格(包括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专业自力等教师专业素质及其专业发展);教师教育目的(包括古今中外教师教育发展中出现的诸如“技术熟练者”、“反思性实践者”、“公共知识分子”等不同目的定位及其未来发展)。这部分内容需要借鉴和运用教育哲学、教育法学、教师社会学、专业社会学等领域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第三,教师教育方法论研究旨在回答“教师教育怎么做”,这至少涉及教师教育主体、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评价以及教师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等。具体研究主题有:教师教育主体(包括教师教育机构及其认证、教师教育者及其专业素养等);教师教育模式(即探讨通过什么途径、模式进行优质高效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教师人职教育模式和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历史演变、国际比较及未来发展等);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即教师需要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如何评价教师的学习成效等,涉及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核心要素);教师教育评价(涉及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以教师专业标准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确立等);教师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教师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等。这些核心论题的探讨需要借鉴和运用课程与教学论、教育评价学、教育政策学、教育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以及教育史学、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三)教师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随着交叉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研究方法已难以成为考量学科独立性的主要依据,学术界不再坚持一门独立学科必须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因此,一方面,在研究范式和具体研究方法上,教师教育学完全可以依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如定性研究(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定量研究(调查统计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以及质性研究(观察法、访谈法、叙事法)等。另一方面,在研究视角上,鉴于研究对象的系统性、研究内容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面对“大科学时代”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特点,现阶段旨在探究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特殊规律的“教师教育学”在坚守学科边界、寻求学科独立的同时,亟待加强多学科视野的研究及其相互间的沟通、互动和融汇,迫切需要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层面对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与探究,努力夯实“教师教育哲学”、“教师教育社会学”、“教师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经济学”、“教师教育政治学”、“教师教育文化学”、“教师教育生态学”等研究,致力于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进行“教师教育的哲学”、“教师教育的社会学”、“教师教育的心理学”等研究,促进教师教育学研究视角的多元化,而不是简单地

①参见J.Loughran,Developing a Pedagogy of Teacher Education: Understand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out Teaching,Lon-don: Routledge,2006.汇编“教师(应具有)的教育哲学(思想)”、“教师(应掌握)的教育社会学(知识)”、“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等,也不是依循“教育哲学与教师教育”、“教育社会学与教师教育”、“教育心理学与教师教育”的思路进行已有学术成果的“拼贴”。而这些不同学科视角研究不断深进的过程也正是作为二级学科的“教师教育学”不断发展、壮大其下各门三级学科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者”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作为专业建设核心的课程建设过程(即不断促进“教师教育哲学”、“教师教育社会学”、“教师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经济学”、“教师教育政治学”、“教师教育文化学”、“教师教育生态学”等课程的发展与完善)。

当然,研究方法的真正成熟在于形成一套从认识论、方法论到具体方法的研究方法体系;只有方法论的区别及其指导下具体方法的不同,才能形成学科在整个研究方法体系上的差异,形成学科内多元研究范式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因此,从上述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视角出发所进行的教师教育研究(也包括从教育政策学、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学等教育学分支学科视角出发的研究),如何避免对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整体做出任意切割或片面概括,避免相关研究对教师教育所作出的诠释和论述仅仅是缘于研究者的专攻偏爱或志向兴趣,则是教师教育学知识体系建构中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

(四)教师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是在学科分类基础上对某一学科基本形态与本质特点的界定,比如“理论学科”与“应用学科”之分。只有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教师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才能明确其发展方向。在已有研究中,对于教师教育学(科)的性质,有研究者认为“教师教育学”是“一门有关教师教育活动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或是方法论的学问”①;也有研究者指出“教师教育学”是“融科研、教学、育人于一体的专门化、应用性知识体系”,“是一门艺术理论”,“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就是要寻求并找出种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使从事教师教育的教育者因此可以少教,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广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则可以多学多练,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加快自身专业发展。”②可见,对于教师教育学究竟是“原理性或方法论”性质的学问还是“教学方法”性质的学问,仍是见仁见智。

笔者认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是教师教育研究的动力和源泉,教师教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实践驱动、以实践为导向,但这并不意味独立学科“教师教育学”的发展无需去关注和加强理论性。“教师教育学”是从教育学一级学科分化出来、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的二级学科,是有关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学问,是介于宏观理论学科与微观应用学科间的一门中观学科,兼有规范理论、科学理论和实用理论的多重性质,具有综合性和复合应用性的特点,而非单纯的应用学科。建设教师教育学既需要根据实践需求来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体现其“实践教育学”的意蕴,也需要注重知识体系构建的逻辑严密性。

在教师教育学的知识体系中,既有为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场景下的教师教育实践提供的价值选择和规范确立(比如,关于教师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的确立等,这属于规范理论),也有对教师教育经验世界的解释以及从中揭示出的教师教育内在规律(比如,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知识能力等专业素养提升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规律等,这属于科学理论),还有对如何开展优质、高效的教师教育所提出的具体操作技术等(比如,有关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实践策略,这属于实用理论)。教师教育学研究既需要“学以致用”的实践理性精神,也需要“为知识而知识”的纯粹理性精神。如果说,发展“教师教育学”、加强“教师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根本①陈永明、王健:《“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②杨天平:《呼唤现代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7期。目的在于为教师培养、教师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实践提供行动指南;那么,学科知识体系理应具有充分的理论抽象性,在话语表述和行文论证上也应展现独特的理论魅力,并非简单地为教师教育实践“开处方”,而应该是提供“学习开处方”的学理依据。这恰恰是教师教育学最根本的建设任务,也是教师教育学能否持续发展、走向成熟的关键。

第8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教师教育;

作者:林添胜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

(2)综合学习。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综合性特征要求职前教育课程内容建构要注重学科知识整合,同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综合学习的理念,学会综合学习的方法,找出关键知识点,打通不同学科知识联系以及教育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联系。同时,还要注意把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情景化地引入课堂现场,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第9篇:体育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1.社会风气对体育教学艺术的影响。社会风气会对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产生间接的客观影响。体育教师不是隐士,是一个社会人,社会风气的好坏对教师个人素质有决定性影响。首先是重视人才,只有在重视人才的社会中,人们才会不断地热爱科学,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其次是崇尚审美,体育教学艺术本质之一是符合审美原则,其形成过程同样是体育教师追求教学之美的过程。再次是提倡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在一个漠视甚至仇视创新精神的社会,体育教师只能照本宣科,任何细微的创新都会被视为背叛。最后是注重情感,一个麻木不仁的社会,只有宣传、灌输,不会产生教育。2.社会舆论对体育教学艺术的影响。社会舆论是指公众对某种事件或人们的行为方式公开表达意见和言论,它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社会议论分为积极正向和消极负向的两种。开放的社会舆论会产生多元的社会文化,对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一个积极进步的社会中,每个公民都会积极进取。坚持开放、鼓励进步、支持改教的正向社会舆论有利于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反之,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人们很容易固步自封,抵触外来的行为和思想。在一个得过且过的社会舆论下,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都会奚落追求进步的人。可见,体育教师追求进步的生活态度是体育教学艺术形成的必要条件。支持教学改革的社会舆论促使全社会重新审视我们对教育的态度。3.社会文化对体育教学艺术的影响。社会文化是经过长久积淀而成为的认为文明的形态表征。我国的儒教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其中的很多内容崇尚中庸,崇尚克己复礼,崇尚传统。这种文化有其积极的作用,然而,其消极的影响会使人失去主观能动性,失去创新意识与能力。一个处处坚持中庸、服从的体育教师,只会是一个中庸的教师,我们更不能指望他能形成高超的体育教学艺术。

二、教育系统因素

1.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艺术的重视。首先,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政策对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作用巨大,重视体育教师发展的教育政策有利于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其次,教育行政决定校长人选。我们的研究发现,体育名师所在学校的领导都是重视体育教师、努力发展体育教学的。校长对体育教学和教师的重视,无形中促进了体育名师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只有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发展观,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才能得到发展。2.学校对体育教学艺术的研究与推动。学校是体育教师发展、体育教学艺术形成的最主要、最直接的环境。办学理念、管理机构、校本培训是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重视学生身体健康、重视体育教学的办学理念有助于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例如,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组织的实施,开始于2008年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资培训”。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体育师资培训,但参与的教师业只是全国40万体育教师中的极少数。参加全国和省级培训的体育教师,回到学校后如能积极促进体育教学发展,对体育教学艺术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三、体育教师的家庭与自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