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精选(九篇)

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1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责任制;效益;考核

Abstract: the safe constr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ube production must tube safety", make clear a regulation in the form of system of enterprise leaders at all levels and all kinds of personnel in the activities of production safety responsibility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how to achieve the "safety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to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safe production, further improve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environment, implement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safety construction step by step (projects, construction site, the shift), set up safety management idea is benefit, guarantee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state, enterprises, individuals, and is a major responsibility of security managers at all levels and the participants.

Key words: the safe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Benefit; Assessment of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安全施工责任制是电力施工企业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的制度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各项安全规程、制度得以实施的基本保证。电力施工企业(火电)一般从事电站建设的建筑及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安装工程,机组参数为亚临界、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其特点是建设周期较长(一般为15-25个月),技术难度大,参与建设的人数和工种较多,现场的大型起重机械较多,高空作业且工种交叉施工较多,施工环境较差(比如风电现场日常和瞬间风力较大,高寒地区气温较低,沿海地区地基松软或面临台风的威胁),属于高危险作业施工,因此对安全文明施工,确保人身、设备、机械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面对目前的市场竞争压力,在既得利益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保证安全生产就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已得到充分共识。下面就通过落实班组、工地、项目部三级安全施工责任制以解决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所面临普遍性的问题,谈一些具体建议。

一、项目安全管理方面所面临普遍性的问题

1.员工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一般发生在班组层);

2.员工安全意识不强,表现在个人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一般发生在班组层);

3. 对关键工序或岗位潜在的安全风险估计不足,监督检查不到位(一般发生在工地层);

4.受经营效益影响,安措资金和安全设施投入不足,存在较大人身、设备等安全风险(一般发生在项目层);

5.安全施工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监督考核不严格(一般发生在项目层)。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所以,必须针对班组、工地、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安全施工责任制并予以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才能真正实现“实施安全生产,人人事事保安全”,争取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认真落实班组、工地、项目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违章,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1)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人员的安全意识高低和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影响到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进行;班组安全施工责任制是长期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和教训的结晶,是生产正常进行和职工安全健康的可靠保证。

1)制定班组安全目标:一般根据本班组的施工任务,制定防止各类不安全事件(违章、未遂)的安全管理指标,内容涵盖本班组对施工任务中重要危险源的控制手段。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

2)班前交底和安全检查:由班长根据当日施工任务和上周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编写,进行全员交底并跟踪检查,建立个人安全档案,定期考核。

3)安全学习和培训:根据施工任务结合班组人员安全职责,编制班组月和周学习培训计划,对培训效果和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4)班组的每位员工依据岗位职责编写书面安全保证书,并张贴上墙,达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目的。

5)班组成员入场或转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

6)班长每年必须参加一次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工地安全管理

1)例行会议和例行检查:安全工作例会(一般每月一次),安全分析会例会(一般每周一次)。工地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工地主任每月组织一次工地范围内的安全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由工地领导适时组织安全专项检查。

2)安全技术措施:技术人员编写的安全技术措施要组织施工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质量人员进行讨论,使编写的技术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要有组织、有分工、有责任、有要求且全员签字。

3)中小型机械和安全工器具管理:中小型机械和安全工器具账目清晰,维护保养记录健全;安全工器具按周期检查试验并形成记录。

4)安全教育:负责组织入场人员(含分包队伍)二级安全教育;监督检查三级安全教育落实情况;每月组织评价一次班组(包括分包队伍)安全教育情况和班前交底落实情况,指导班组安全教育;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编制季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5)目标管理:专业工地以控制轻伤事故为目的,制定各种管理考核指标。

(3)项目安全管理

项目部一般是公司委托履行施工合同,对承接的施工项目代表公司进行施工管理的组织机构,是公司安全活动的主体,所以施工企业的主体安全责任必须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1)组织体系:项目要建立安全保证体系、技术管理体系、机械管理体系、消防管理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做到职责清晰。

2)制度标准体系:结合项目安全标准,针对现场实际检验项目标准制定。

3)安全目标管理:根据公司安全目标,结合项目特点,由项目经理亲自组织制定本工程的安全目标考核指标;根据目标组织制定完成安全目标的具体措施,指导工地和施工班组(分包队伍)安全目标的分解。

4)例行会议:每周安全部长组织安全监督会议,分析和点评本周安全情况,部署下周安全工作;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分析会,由项目经理主持,分析本月安全生产形势,查找存在的问题(针对某一项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例会,由项目经理主持,总结本月安全工作,根据安全分析会结论部署下月安全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委会,由项目经理主持,总结部署季度安全工作。

5)安全检查:安全管理人员每日例行安全检查,每周项目安全部长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安全专项检查,每月项目经理根据周安全检查记录组织一次综合性安全检查,针对检查结论组织召开安全月度分析会。

6)机械管理: 特种设备进厂必须进行内部验收和外部报验,由专业队伍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场内机动车辆列入特种设备管理。中小型机械由工地负责进厂验收,并负责日常管理,项目部机械专工负责监管,项目部安全部负责监督。

7)分包管理:由经营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管理部门、工程部门、质量部门根据职责审核相应资质合格者方可进场,并签订安全文明施工协议。

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项目部建立分单位、分工种的特种作业人员动态管理台帐。并持有效证件方可上岗。

9)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部组织编写项目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经项目总工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项目总工审核工地季度安全培训计划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性,监督实施过程;安全部负责组织分包队伍人员的一级安全教育,监督二、三级安全教育实施情况。

10)安全评价与检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安全评价检查计划,制定项目安全评价和检查计划,安全部具体负责实施;评价检查结束后,安全部负责组织编写本项目安全评价检查报告,项目主管安全的副经理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后上报

11)应急管理:项目应急预案体系: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总体预案:项目存在的重要安全风险、处置突发事件的总体规划,包括原则、组织体系和职责、对上(公司、业主、地方安监、地方医院等)联系汇报方式和要求等,总工组织编写。

专项预案:针对某一类重要风险制定的应急预案。重点是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工程部和安全部组织编写。

现场处置方案:单位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施工技术措施中要涵盖。

12)预案演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演练,演练要有计划、记录和总结。

第2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关键词:安全生产 责任制 重要意义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坚持安全发展,制度建设,科技兴安管理,是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中之重。而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安全发展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念和目标,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模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以制度约束人,所以作为企业来说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它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它明确规定了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做好本职工作,落实工作,落实好自己的安全责任。因为安全管理是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只有人人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下面谈谈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意义及主要内容。

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安全与生产,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忽略安全保护工作,必然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害,经生产者造成死亡和痛苦,给家庭带来灾难和伤害,给国家和企业生产造成损失,给社会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安全生产不仅是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有着和谐家庭、国家和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1、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是党和国家的一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国策,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中重要一点就是安全生产技术。因此,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要“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安全第一”,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安全生产方面频频出重拳,因为搞好安全生产就意味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就意味着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

2、搞好安全生产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条件,生产建设的发展要靠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根本的是人,是劳动者。因此,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就意味着保护了生产力,只有加强安全生产,充分调动和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发展生产建设,才能发展国民经济。

3、做好劳动者的保护是做好文明生产,实现企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4、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还有其特殊的意义:(1)做好安全生产,体现了我们“法规不妥协”的办企业原则。(2)做好安全生产,体现我们“做百年企业”的经营理念。(3)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4)生产安全是每一个劳动者的愿望。(5)安全生产,是维持正常生产秩序的基本条件,是文明生产的客观要求。

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可以分两方面:一是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即从上到下所有各级领导到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从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到每个岗位工人,分成相应的层次,然后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责任做出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按本单位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对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作出具体的规定。

(一)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其安全生产职责为: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并可根据上述六个方面,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出更具体的规定。

(二)施工企业其他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的职责是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如分管生产的、消防保卫的、技术的、经营的、财务的等)不同分管的负责人根据其分工的工作,对其在安全生产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具体的规定。

(三)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项目部和生产班组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项目经理是项目的第一责任人,班组长是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职责是督促本项目和本班组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切实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因此对他们在安全生产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具体的规定。项目部的其他管理人员也要根据分管的工作对安全生产负相应的责任。

(四)岗位工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岗位工人的主要职责是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同时要注意在工作中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本工种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五)施工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各职能部门都会涉及到安全生产职责,应根据各部门职责分工对安全生产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具体规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责是按照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能,组织本单位人员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并对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安全生产负责。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则是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并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六)施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施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建立责任制时,可根据本单位职能部门的设置和职能分工(如安全、工程、技术、劳务、设备、材料、培训、财务、宣传、人事、经营、党办、工会、团委等部门),分别对其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责任做出规定。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办法: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执行,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办法。

(一)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本岗位的安全责任,各单位必须以书面的形式与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及各职能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二)施工企业和职能部门必须认真组织本单位和本部门的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本部门和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在工作中严格的按照本部门和本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去执行,真正的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安全生产

(三)施工企业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专门部门要经常性的对基层单位、各职能部门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与经济挂钩,对认真落实责任制、效果明显的或避免较大事故的个人要给予奖励,对不认真落实本部门、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出现重大隐患或造成事故的要给予经济处罚。

虽然奖惩办法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但是要通过奖惩办法使各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人员牢记自己的安全生产责任,并认真执行,通过全员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达到降低事故频率,减少经济损失的,保证安全生产。

总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关键,因此建立和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是保护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保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企业的责任,必须认真做好。这就是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第3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abstract: the accident rate of coal mining is high, its risk practitioner is high,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is also high. therefore,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is the fundament of coal mining and the guarantee of coal mine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in coal mining process is explored.

关键词: 煤矿开采;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管理

key words: coal mining;safety management;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116-02

0 引言

煤矿安全管理是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安全工作及一系列法制、组织、技术、措施和管理工作,从专业角度包括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生产建设中的动态安全管理及安全信息化工作。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级部门召开多次会议,下达一系列关于煤矿安全管理的文件,事实表明这些理论上的工作是起不了太多效果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实践操作到每一个具体企业,每一个煤矿职工身上。

1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分析

煤矿开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实行和强化,煤矿安全状况有了很大改观,然整观我国煤矿安全状况,灾害事故仍旧频繁发生,如瓦斯煤尘爆炸、透水事故、冲击地压和顶板灾害事故。我国煤矿95%属于地下作业,地质条件复杂,我国开采装备的不良、科技水平低、自然灾害以及诸多主观原因等因素,是造成了我国当前煤矿安全状况差的现象。随着近年对煤矿的深度及强度上的开采加大,更多的重大动力灾害也随着开采条件的加剧复杂性而日渐频繁。

目前,我国乡镇煤矿安全事故最高,国有地方煤矿次之, 国有重点煤矿最低的特点,这种形势是由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以下问题导致的:①当前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监察、监督方式方面的不足。比如:现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配置远远不够,监察方式无法实现危险源的动态系统监控,以及大量煤矿事故企业对上面隐瞒不报。②安全观念、煤矿开采生产技术(特别是安全管理技术方面)比较落后,保护意识不强。比如,目前还有1/3以上的乡镇煤矿还采用落后工艺式生产煤炭,使得资源浪费且安全系数低。③缺乏安全科技人才,对职工合理的现场管理及科学的安全指导的不善,增加了煤矿事故机率。④安全投入未合理落实,缺乏安全人才培训与储备。

2 煤矿安全管理的任务、意义与作用

安全管理是指对相关安全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进行,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第一要素。煤矿的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的根本所在,是职工的效益保障,是煤矿发展的基本前提,其根本任务是预先发现各种危险,加以分析后,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控制或消除,其目的是保护广大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避免各种损失,防止伤亡事故发生,促进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

2.1 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 安全管理的缺失或失误,能致使人与物的不安全情况、环境的不安全,这一连串的因素往往也是国内外发生重大事故的基本原因,可见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杜绝煤矿开采过程中伤亡事故,必然从安全管理上加以控制,从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水平,以此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

2.2 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保证 经过长期安全生产实践工作经验和教训中,科学总结为十六个字“安全第一、生产第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也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方针。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增强广大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我防御能力,提高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落实,实施对各种事故的防止和职业危害的对策,切实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

2.3 加强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的重要前提 搞好安全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保证,安全管理涉及在煤矿开采中对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的利用。安全技术措施

需要科学的决策,包括对尘、火、易爆品、水等的防范处理;劳动卫生包括对尘毒、噪声、有害气体等各种物理和化学危害的防范。煤矿灾害防治水平的提高要改善煤矿的劳动条件,组织安全技术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并在开采先进设备,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是确保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企业管理改善和经济效益提升得到体现的根本。

3 煤矿安全管理常用的方法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对环境因素的研究、安全措施的思考、安全隐患等措施的解决技巧,归为安全管理方法。基于安全管理中安全工作的重要与复杂的特殊性,可以采用是一些基本方法,但必须随着社会和企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进步。常用的煤矿安全管理方法包括:安全检查法、安全目标管理法、系统工程管理法、煤矿系统安全预测法、煤矿系统安全评价法。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为前两种方法。安全检查,又称安全生产检查,是管理技术中一种很实用方法。包括查现场、查隐患、查领导、查制度、查管理、查思想六查。根据煤矿企业的生产特点,通过检查与整改相结合、自查与互查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来促进安全管理应用于煤矿企业中。

安全目标管理是一种指导性的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较为广泛,是实施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性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的目的和集中要求所在。通过工作任务的明确转化,既重视人的作用,又强调工作成果,提高了系统功能,达到降低事故发生率;通过定目标、定方针、排日程、自觉行动与严格检查,实现安全目标值,保障搞好企业安全生产这目的重要策略。

以上两种为煤矿管理中的两种主要方法。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工程的研究内容多、范围广的特点,也需要用到系统工程管理法、煤矿系统安全预测法和煤矿系统安全评价法,从安全痢疾专业技术、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及人的安全行为方面,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事故制定预防对策等,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实现系统安全化,从而达到最佳安全生产效益。

4 结论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原理就是研究煤炭生产过程中的自然条件、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与煤矿开采的矛盾和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实现煤矿安全开采及煤矿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重要保障。对于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需要把安全预防落到实处,安全管理必然务实,安全开采要强化细节管理,警惕不良习惯灾难,安全工作需要强化闭环管理,但最主要的还是需要从业职工的自觉、自律的学习安全常识、增加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自觉遵章守纪,才能保障煤矿安全管理各环节的安全开采。

参考文献:

[1]高崇辅.浅论煤矿开采安全管理之关键[j].经营管理者,2012.

[2]高平.论煤矿开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科学之友,2011.

[3]李志强.安全管理在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

第4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劳动者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护生产系统的良性运行,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生产的顺利开展。

1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劳动者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而这三者中,安全管理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任何事故的发生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的缺陷。

而人、物和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常常是安全管理出现失误或存在缺陷。因此,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生产中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与安全管理缺陷密切相关。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方针,是多年来实现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千方百计实施各方面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对策;另一方面需要广大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合理设立目标,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地规划、计划和决策,加强监督监察、考核激励和安全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才能够调动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才能使安全生产方针得以真正贯彻执行。

(3)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技术指各专业有关安全的专门技术。如防电、防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指对尘毒、噪声、辐射等各方面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治理。毫无疑问,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纵向单独分科的硬技术,基本上是以物为主的,是不可能自动实现的,需要人们计划、组织、督促、检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者,单独某一方面的安全技术,其安全保障作用是有限的。随着煤炭生产向集约化、集中化发展,煤矿机械装备向高效、安全、大功率、高强度、高速度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要求综合应用各方面的安全技术,才能求得整体的安全。硬技术的发挥,有赖于软科学的保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

(4)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必须从人、物、环境以及它们的合理匹配这几方面采取对策。包括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环境的整治和改善,设备与设施的检查、维修、改造和更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以及作业方法的改善等。为了实现这些方面的对策,势必加强对生产、技术、设备、人事等的管理,进而对企业各方面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反过来又为改进安全管理创造了条件,促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得好,安全工作也必然受到重视,安全管理也比较好;反之,安全管理混乱,事故不断,职工无法安心工作,领导人也经常要分散精力去处理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建立正常、稳定的工作秩序,企业管理就较差。

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改善,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必然会大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如果事故频繁,不但会影响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还要造成设备财产的损坏,无谓地消耗许多人力、财力、物力,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事故严重时,厂矿设备毁于一旦,生产都不能进行,还谈什么经济效益!

2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基础薄弱,体制不顺,行业管理力度不够,还存有腐败现象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办事,才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制度等,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管理的目标。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要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

3.1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确定目标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可包含若干子系统,同时又可看成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现代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为了达到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从整体出发,对企业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企业大系统的总目标,协调各子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控制和管理。

在应用安全管理系统原理时,要把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看做一个系统,并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安全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和层次性,要系统、全面地进行安全分析和评价,制定综合性的安全措施,以实现系统安全为最终目的。

3.2人本原理

管理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这就是人本原理。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靠人来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上下衔接形成一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链。因此,一切管理活动均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使全体人员能够明确整体目标、各自的职责、工作的意义和相互的关系,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安全管理工作中遵循人本原理更为重要,因为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证人的安全。要以人为中心,在为人创造优良、安全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同时,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防止见物不见人、见利不见人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另外,有效的安全管理也必须是人人管理、自我管理。

3.3能级原理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各种管理的功能是不同的,根据管理功能的不同把管理系统分成级别,把相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者分配到各级别中去,各居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能级原理。

管理能级的层次可分为:经营层,确定系统的大政方针;管理层,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来实现经营方针;执行层,贯彻执行管理指令,直接调配人、财、物等管理要素;操作层,从事操作和完成各项具体任务。这四个层次不仅使命不同,而且标志着四大能级的差异,不可混淆。不同的管理层次应有不同的责、权、利,各级管理者应该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获其荣、惩其误。各级能级必须动态地对应,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3.4整分合原理

企业是一个高效率的有序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在这个原理中,整体是前提,不了解整体及其运动规律,分工必然是盲目的;分工是关键,没有分工,整体只是一团没有秩序的混沌物,系统不可能有高效率;只有分工而没有协作,又必导致各行其是,工作上相互脱节,不能保证各个局部协调配合、综合平衡的发展。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只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综合组织,才能保证最佳整体效应的圆满实现。

3.5反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系统的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和有力的反馈。

反馈控制对安全管理有特别的意义。一个运转中的系统,当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干扰时可能偏离安全目标,甚至导致事故或损失。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必须及时捕捉、反馈不安全信息,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以实现安全生产。实际上,安全检查、隐患监控、考核评价等都是反馈原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重要的是,要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使反馈控制更加灵敏、准确和有力。

3.6封闭原理

任何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这就是封闭原理。封闭就是把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加以分割,使各部分、各环节相对独立,各行其责,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他们又互相衔接,互相制约,并且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

坚持封闭原理,对于管理机构,不仅要有指挥中心与执行机构,还应有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这些机构应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权责明确,形成一个闭环回路。对于管理法规,不仅要建立尽可能全面的执行法则,还应该建立监督法则和反馈法则,这样才能发挥法规的管理威力。对于安全管理来说,执行、监督、反馈、奖惩必须配套实施,缺一不可。对于企业人员来说,必须有职、有责、有权、有奖、有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3.7弹性原理

管理是在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工作中的方法、手段、措施等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以保证管理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这就是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对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管理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事故致因是很难完全预测和掌握的,因此安全管理必须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弹性。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尽可能做到对危险源的预先识别、消除或控制;另一方面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事故防止对策,从人、物、环境等方面层层设防。安全管理还应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取得理解和支持,这样遇到意外情况时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配合和帮助。

3.8动力原理

管理必须有强大的推动力,只有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工作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理。管理动力有如下三种基本类型。

(1)物质动力。这是根本动力,不仅仅是物质刺激,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现代管理的最终目标。

(2)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既包括信仰和精神激励,也包括日常的思想工作。精神动力不仅可以补偿物质动力的缺陷,而且本身就有巨大的威力。在特定情况下,它可以成为决定性动力。

(3)信息动力。知识、资料、消息、新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动力,甚至爱好、志趣、好奇心等也是一种信息动力。

管理的三种动力要综合、灵活地运用,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要掌握好各种动力的比重、刺激量和刺激频度,并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关系。

4安全管理的原则

根据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要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4.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一贯方针,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

安全第一是指在看待和处理安全同生产和其他工作的关系上,要突出安全,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同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是主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预防为主是指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关系上,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所涉及的一切方面、一切工作环节和不安全因素,依靠管理、装备和培训等有效的防范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2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的原则

企业生产依靠全体职工,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依靠全体职工的自我管理,充分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促使其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自觉执行安全制度和劳动纪律,遵守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自我发现、防范、控制不安全因素。

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使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防止和控制各类事故,实现安全。

4.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我国安全生产最基本的准则之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法人和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全责。其他管理人员都必须在承担生产责任的同时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同时管理安全,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保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4.4“三同时”原则

“三同时”原则指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是党和政府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安全生产原则。

坚持“三同时”原则,可以促使企业按照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投资安全设施,避免因投资不足而随意砍掉安全设施,保证安全设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为安全生产创造物质基础。

执行“三同时”原则必须做到下列几方面:有关部门在组织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必须同时对生产安全条件进行论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能立项;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安全设施的设计,不得随意降低安全设施的标准;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计划和财务计划时,应将安全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入计划,同时编报;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5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管理

引 言

充分利用地下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改善农村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淮南市丁集煤矿沉陷区建设工程需搬迁安置凤台县关店乡陈庙村等11个自然村共1009户3400人。为做好此项住房安置工程,本文对如何优化该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1 建设工程基本情况

1.1 位置与交通情况

丁集煤矿住房安置工程位于淮南市淮河以北的凤台县关店乡政府西北部,紧邻关店集镇,东靠蒙凤公路,南有泥古路(距丁集煤矿工业广场1.1km),交通便捷。规划小区占用关店、大程、赵埔三村土地。

1.2 建设工程概况

建设工程以主要道路及小区形状,把该小区规划为“一心、三个组团”即小区主入口及主干路为商业服务中心和管理服务中心;及主要道路分割形成的南、中、北三个生活组团。小区内建筑总面积为180480m2,建筑占地面积为139780m2,其中:沿街商住楼36080m2、联排住宅楼135200m2、公共建筑9200m2,道路及广场面积为131042m2,绿化面积96099m2。小区主入口位于小区东北部,次入口位于小区东南部。建设工程分布情况详见图1。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优化分析

2.1 项目管理概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其内涵是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鉴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为了节约投资,达到节能减排和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建造符合需求的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2.2 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项目部首先应根据该住房安置项目的特点,编制质量控制书和指导文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通病详细说明,指明对策,明确责任并责成项目部责任人员限时整改。

作为项目的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项目管理人员应做好现场监督工作,对于施工作业中每道工序做到现场检查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并纠正。

同时项目部应建立项目的质量自检制度,加强项目质检员及各施工员(工长)驻工地监督施工质量,同时分公司质检员巡查项目质量情况,总公司质检部门组织定期质量验收,做到层层负责的监督,对工程质量把关。

2.3 进度控制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都对工程项目的进度产生影响。针对上述情况,作为该项目的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天气、人员以及其他资源配备情况,编制合理具体的进度计划,计划进度阶段至少应精确到月、分部精确到周、分项精确到日,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计划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计划不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而是施工的有效指导方向。

项目部应建立项目管理的模式与组织构架,形成严密的合同网络体系,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三级工程计划,加强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沟通联系,并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2.4 成本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形式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根据该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特点,施工成本管理要紧紧围绕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几个方面展开,在施工成本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手段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项目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项目成本的管理。

(1)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

(2)加强材料管理,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严格材料出入库管理,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

(3)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定期对施工机械检查、维修、保养,租赁的设备或周转材料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

(4)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5)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同时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

2.5 安全管理

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为做好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项目部应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根据该项目施工生产特点、工程特质制定详细的项目安全风险预测及相应的保证措施,并对项目风险进行分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班组及个人,以便在项目实施全过程更好地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做好生产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生产中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预案,做好监管。

3 结束语

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因此,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6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关键词:安全管理;重要性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safety is a national topic. It is a hard work involves all aspects. Safety management and labor protection has been an emerging discipline.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related work, it is good for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regulations, reveal the law of security management.Key words: Security Management; the importance of

中图分类号:TU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一、项目安全管理的概念:

 当前,我国正处在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建筑业的规模逐年增加,已经成为继工业、农业、贸易之后的第四位支柱产业。但是,安全生产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一直较高,部分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关心和维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没有安全的保障,便没有职工的高度积极性,就没有施工生产的高效益。因此,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也是非常严肃细致的一项工作。

项目安全控制是指项目经理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控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保证施工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结构安全、财产安全和适宜的施工环境。 确保安全目标实现的前提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木、关爱生命的思想,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专职(兼职)安全员应持证上岗,保证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实行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应由承包人全而负责,分包人向承包人负责,并服从承包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责任。这些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作业队长、班组长、操作工人、分包人等。

二、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

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分析事故的原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非正常行为,施工机械、物料、生产对象等生产要素都有释放和引发事故的可能性。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发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百分之十左右的是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不可抗拒的和原因不明的在百分之五以下,由此可见,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我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依据。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第一是思想上简单化,依赖性,选择性。经验主义,简单的推断和马虎的工作态度。第二是施工人员的素质,操作水平,熟练程度不一致,操作水平低,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就会较多的出现不安全行为。第三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如超体能,超负荷上岗,饮酒,内心压抑,精神过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障,反应迟钝而作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安全的行为。第四是由于外界环境刺激出现行为偏差。第五是非理智行为的原因,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投机、逆反、赌气等心理支配,在生产中表现为违章作业,冒险蛮干,违纪现象等;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那么,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和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三、安全管理核心及地位

安全生产管理中应引导员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遇到顺心的事,要乐而自持,不能忘乎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不为逆境所困,丢得开、放得下,及时解脱。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具有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志,才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保证安全生产。

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安全生产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强调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并密切结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贯标运作,工作从细,重在落实,切忌表面文章,杜绝工作中走过场,“报喜不报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现场安全管理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成两张皮,出事前万事大吉,事后“诸葛亮”、“马后炮”的局面。

无论工程大小与否,项目施工均应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在施工全过程中,不宜更换或调动,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与土建、安装工程师同样应受到重视,享受应有的待遇。已经有文献报道,随着建筑施工与国际接规,今后的项目安全管理必须要求注册安全管理工程师参与,企业应注意这方面的发展趋势,并及早培养一支专业的项目安全管理工程师队伍。

第7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1.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劳动者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而这三者中,安全管理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任何事故的发生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的缺陷。

而人、物和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常常是安全管理出现失误或存在缺陷。因此,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生产中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与安全管理缺陷密切相关。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方针,是多年来实现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千方百计实施各方面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对策;另一方面需要广大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合理设立目标,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地规划、计划和决策,加强监督监察、考核激励和安全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才能够调动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才能使安全生产方针得以真正贯彻执行。

(3)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技术指各专业有关安全的专门技术。如防电、防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指对尘毒、噪声、辐射等各方面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治理。毫无疑问,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纵向单独分科的硬技术,基本上是以物为主的,是不可能自动实现的,需要人们计划、组织、督促、检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者,单独某一方面的安全技术,其安全保障作用是有限的。随着煤炭生产向集约化、集中化发展,煤矿机械装备向高效、安全、大功率、高强度、高速度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要求综合应用各方面的安全技术,才能求得整体的安全。硬技术的发挥,有赖于软科学的保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

(4)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必须从人、物、环境以及它们的合理匹配这几方面采取对策。包括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环境的整治和改善,设备与设施的检查、维修、改造和更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以及作业方法的改善等。为了实现这些方面的对策,势必加强对生产、技术、设备、人事等的管理,进而对企业各方面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反过来又为改进安全管理创造了条件,促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得好,安全工作也必然受到重视,安全管理也比较好;反之,安全管理混乱,事故不断,职工无法安心工作,领导人也经常要分散精力去处理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建立正常、稳定的工作秩序,企业管理就较差。

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改善,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必然会大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如果事故频繁,不但会影响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还要造成设备财产的损坏,无谓地消耗许多人力、财力、物力,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事故严重时,厂矿设备毁于一旦,生产都不能进行,还谈什么经济效益!

2.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基础薄弱,体制不顺,行业管理力度不够,还存有腐败现象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办事,才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制度等,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管理的目标。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要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

3.1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确定目标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可包含若干子系统,同时又可看成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现代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为了达到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从整体出发,对企业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企业大系统的总目标,协调各子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控制和管理。

在应用安全管理系统原理时,要把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看做一个系统,并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安全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和层次性,要系统、全面地进行安全分析和评价,制定综合性的安全措施,以实现系统安全为最终目的。

3.2人本原理

管理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这就是人本原理。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靠人来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上下衔接形成一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链。因此,一切管理活动均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使全体人员能够明确整体目标、各自的职责、工作的意义和相互的关系,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安全管理工作中遵循人本原理更为重要,因为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证人的安全。要以人为中心,在为人创造优良、安全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同时,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防止见物不见人、见利不见人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另外,有效的安全管理也必须是人人管理、自我管理。

3.3能级原理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各种管理的功能是不同的,根据管理功能的不同把管理系统分成级别,把相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者分配到各级别中去,各居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能级原理。

管理能级的层次可分为:经营层,确定系统的大政方针;管理层,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来实现经营方针;执行层,贯彻执行管理指令,直接调配人、财、物等管理要素;操作层,从事操作和完成各项具体任务。这四个层次不仅使命不同,而且标志着四大能级的差异,不可混淆。不同的管理层次应有不同的责、权、利,各级管理者应该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获其荣、惩其误。各级能级必须动态地对应,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

3.4整分合原理

企业是一个高效率的有序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在这个原理中,整体是前提,不了解整体及其运动规律,分工必然是盲目的;分工是关键,没有分工,整体只是一团没有秩序的混沌物,系统不可能有高效率;只有分工而没有协作,又必导致各行其是,工作上相互脱节,不能保证各个局部协调配合、综合平衡的发展。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只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综合组织,才能保证最佳整体效应的圆满实现。

3.5反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系统的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和有力的反馈。

反馈控制对安全管理有特别的意义。一个运转中的系统,当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干扰时可能偏离安全目标,甚至导致事故或损失。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必须及时捕捉、反馈不安全信息,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以实现安全生产。实际上,安全检查、隐患监控、考核评价等都是反馈原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重要的是,要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使反馈控制更加灵敏、准确和有力。

3.6封闭原理

任何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这就是封闭原理。封闭就是把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加以分割,使各部分、各环节相对独立,各行其责,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他们又互相衔接,互相制约,并且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

坚持封闭原理,对于管理机构,不仅要有指挥中心与执行机构,还应有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这些机构应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权责明确,形成一个闭环回路。对于管理法规,不仅要建立尽可能全面的执行法则,还应该建立监督法则和反馈法则,这样才能发挥法规的管理威力。对于安全管理来说,执行、监督、反馈、奖惩必须配套实施,缺一不可。对于企业人员来说,必须有职、有责、有权、有奖、有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3.7弹性原理

管理是在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工作中的方法、手段、措施等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以保证管理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这就是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对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管理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事故致因是很难完全预测和掌握的,因此安全管理必须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弹性。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尽可能做到对危险源的预先识别、消除或控制;另一方面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事故防止对策,从人、物、环境等方面层层设防。安全管理还应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取得理解和支持,这样遇到意外情况时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配合和帮助。

3.8动力原理

管理必须有强大的推动力,只有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工作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理。管理动力有如下三种基本类型。

(1)物质动力。这是根本动力,不仅仅是物质刺激,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现代管理的最终目标。

(2)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既包括信仰和精神激励,也包括日常的思想工作。精神动力不仅可以补偿物质动力的缺陷,而且本身就有巨大的威力。在特定情况下,它可以成为决定性动力。

(3)信息动力。知识、资料、消息、新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动力,甚至爱好、志趣、好奇心等也是一种信息动力。

管理的三种动力要综合、灵活地运用,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要掌握好各种动力的比重、刺激量和刺激频度,并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关系。

4.安全管理的原则

根据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要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4.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一贯方针,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

安全第一是指在看待和处理安全同生产和其他工作的关系上,要突出安全,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同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是主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预防为主是指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关系上,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所涉及的一切方面、一切工作环节和不安全因素,依靠管理、装备和培训等有效的防范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2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的原则

企业生产依靠全体职工,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依靠全体职工的自我管理,充分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促使其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自觉执行安全制度和劳动纪律,遵守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自我发现、防范、控制不安全因素。

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使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防止和控制各类事故,实现安全。

4.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我国安全生产最基本的准则之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法人和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全责。其他管理人员都必须在承担生产责任的同时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同时管理安全,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保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4.4“三同时”原则

“三同时”原则指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是党和政府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安全生产原则。

坚持“三同时”原则,可以促使企业按照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投资安全设施,避免因投资不足而随意砍掉安全设施,保证安全设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为安全生产创造物质基础。

执行“三同时”原则必须做到下列几方面:有关部门在组织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必须同时对生产安全条件进行论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能立项;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安全设施的设计,不得随意降低安全设施的标准;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计划和财务计划时,应将安全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入计划,同时编报;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8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生产管理需要严格执行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教育工人遵守劳动、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生产管理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11、参与生产运营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并负责组织落实;

2、负责生产管理制度的制(修)订、执行督导与检查改善;

3、负责生产运营指标制定、重点工作计划统筹,分解、跟踪与评价改进;

4、负责组织生产能力规划与调整、资源配置、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

5、负责场地、人员、设备等生产资源的统筹规划、调整;

6、负责制造成本控制,制定并跟踪落实生产过程降本增效工作计划;

7、负责生产数据库的建立,开展系统性分析运用;

8、负责重大订单产供销、区域工厂产能联动与协调;

9、负责生产管理人才队伍的资格认证制度并组织落实培养计划。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21、认真贯彻执行相关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政策要求,定期组织分析安全生产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领导安全部门开展工作。

2、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实施和落实情况。

3、协助经理管理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工作,做好项目部召开生产、安全会议的准备工作,对会议决议事项负责组织贯彻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4、负责制定、审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计划,审核重大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落实。

5、负责项目部及分包工段、班组责任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宣传工作。

审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6、组织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发现重大隐患,组织有关人员现场研究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

7、认真听取员工的建议,保证项目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有效进行。

8、审核项目部重大风险清单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发生工伤事故,现场指挥,及时向经理报告,并按规定上报,组织员工做好抢救和善后工作,支持、配合事故安全调查组工作,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31.根据生产计划,预算生产材料,审核生产制单,安排加工厂生产,跟进质量监控,流程追踪,并根据生产负荷的分析核定交货期,协调工厂与各部门均衡生产,确保生产任务的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进行各项生产工作的安排,对订单生产工艺,技术资料、投产前的检查与核对。

3.对外加工订单的货期、品质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及时对生产异常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追踪,并提出合理建议。

4.解决和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并及时与上级领导进行汇报。

5.负责员工的培训和培养及相关工作指导;

6.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组织安全生产检验,杜绝工厂的生产安全事故;

7.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41、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和物料库存,拟定物料计划、物料申购单,并提交;

2、与生产计划对接,对生产用料需求随时跟进,保证物料使用需求;

3、与采购对接,及时获取发货、到货信息,并负责到货状态的跟踪;

4、负责库存物料的控制,提出物料呆滞后的处理方案;

5、根据产成品的交付计划按时完成产品的发货工作;

6、根据生产计划,督促仓管员做好物料配送计划。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51.根据订单制定生产计划,依据计划组织并协调生产,确保计划按期完成。

2.组织各项生产准备及生产工作,监督计划实施,寻求生产效率提高的合理化方案。

3.根据公司整体计划安排和要求,合理安排人员投入,统计并分析各类生产数据,依据数据结果及时提出改进方案。

4.负责把控部门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品质、安全、6S的管理工作,全面掌握部门生产情况及生产动态,异常时能及时、合理地做出对应。

5.配合公司落实部门人员的各项绩效考核,确保各项目标指标的完成。

6.负责部门内?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惫芾恚侠斫腥嗽辈季值裙ぷ鳌?/p>7.部门经理安排的其他工作。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61 安排生产计划,掌握生产进度,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2 根据生产计划和进度,协调好各车间生产排程。

3 定期召开生产会,分析生产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71.监控/管理/统筹整个饰品生产计划/过程

2.制定各项相关的生产管理标准及制度

3.控制各项成本及人员的管理

第9篇: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范文

一、我国煤炭行业安全现状分析 

在2005年前,我国煤炭行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一年之内多场大型事故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是安全大国,面对这么严重的安全问题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国家必定会采取行动,整治安全问题。我国开始加大力度对高危煤炭进行整治。安全隐患一天不消除就一天不生产。终于煤炭行业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但由于我国国情复杂,技术及地质等客观原因导致安全顽劣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 

按照事故起因分类,总体来看,因瓦斯问题造成安全事故及人员伤亡的比重较大,所以防治瓦斯安全应该放在首位。而其它因素造成的事故,其中由水灾及顶板事故相对比重较大。火灾、运输、煤尘等因素或多或少存在。 

从根本导致事故的因素分析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地质条件因素。我国辽阔土地,地质分布,地质条件不尽相同,地质煤层条件复杂,高瓦斯矿井居多,透气性差,瓦斯在密闭空间内难以提前抽取;所以进行煤矿开采时,由于这种地质条件,应力条件以及地下瓦斯分布和流动情况无法提前预估。极大增加了开采难度,导致开采时产生瓦斯事故,盲目开采无疑会导致事故的大增。所以如何防治瓦斯问题,降低煤矿瓦斯事故是不断去研究思考的问题。 

(2)经济效益促使生产者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安全投入。大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人都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而违背了经济本身质量的保证,还要保证安全生产。减少安全投入的方式成为很多经济人使得自己经济最大化的途径。 

(3)管理层人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一线工作人员作为煤矿身边及煤矿安全的基本。矿上领导的带领,指挥都预示着整体煤矿发展的方向,很多工人及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欠缺,技能水平不足。从根本上不重视安全问题,觉得有无安全并未对产业及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其实造成了重大的安全隐患。而很多领导方向不正确,理念不正确,注重生产,忽视安全问题。但是出现问题,就是安全隐患的大问题。 

(4)社会环境因素间接引起。在社会大环境来看,煤矿行业就是高危行业,所以人们本身就很惧怕,胆怯。这就导致了很多不安全行动,无法正确的安全预防。久而久之,安全隐患日益严重,到达不可收拾的局面。相反,而这些安全事故的诱因又成为人身不安全的条件,事故主要由两个方面造成,一是不安全生产,二是生产不专业。也就是说事故的出现是工作上出现隐患,在加上人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二、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对策 

如何对待我国煤矿安全问题,以及解决安全问题的对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针对瓦斯、突水、顶板这些事故多发的特征,经过总结分析得到以下几点对策: 

(1)国家应针对煤矿等高危行业设置相应的法律,完善与之相关的制度,并明确的指出安全生产各项严格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上管理,对煤矿生产情况加强监督,用法律手段,立法形式建立完善煤矿安全监督体制。要想煤矿行业生产安全得到解决,那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依法生产,依法管理,依法监察。 

(2)根据情况适当加大煤矿安全投入。煤矿产业重要责任就是保证生产安全,要想保障生产安全,无疑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保障安全投入。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确定能够保障安全生产的费用支出,并且有能力提高安全保障。 

(3)培训员工安全生产专业素质。煤矿员工自身缺少安全培训,生产安全知识欠缺,如何保证生产安全完全不了解,出现问题担心,胆怯,惧怕,不汇报;导致安全问题很难保证。针对这个问题,要加强对员工安全知识要求,提高员工专业知识,专业技术,降低对安全问题的恐惧,熟知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实际案例对员工进行培训讲解,进行模拟演练,将员工在安全知识与技术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增强员工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增强安全意识,保障产业安全也是保障自己人身安全。 

(4)学习国外经验 

很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不妨借鉴。运用包含整理(SEIRI)、整治(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的“五S现场管理法”,具体化、系统化地将安全水平提高上来,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将这些经验学习过来用到安全生产中去,保证质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证安全的问題。 

三、实现安全管理政策 

安全高于一切,对待煤矿行业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管理政策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在安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形成完整系统,一体化的标准安全管理体制。 

(1)标准工作程序闭环。以时间为单位,以此形成作业闭环。做到一天,一周,一月,一年闭环系统。即组织会议、现场督察、完善程序、会议反馈、贯彻落实。 

(2)目标分解。目标是实现近期计划的标准,逐步实现安全目标的管理。整体为动机目标,分解目标,反馈目标,落实责任人,奖惩政策。 

(3)隐患管理。从发现隐患到检查隐患,最后隐患消除形成闭环。隐患排查、分类整理、进行整改、审查监督、反馈情况。煤矿管理人员及煤矿安全监督人员每天检查各种隐患,将每一检查过的隐患系统输入,及时报告,将发现的隐患系统输入计算机。在第一时间,领导班组开会商讨,组织人员消除隐患。 

(4)安全事故管理。发生事故我们要整体做好万全补救措施,从整体事发周期形成闭环。即事故报告,事故分析,事故处理,事故报告,事故预防。把伤害及损失降低到最小,做好补救及防范工作。 

四、结语 

我国作为安全大国,安全是重中之重。关乎个人的安危和一个家庭的幸福。在生产安全方面我们要对煤矿企业提出要求。安全是社会的保障,安全是寻求发展的基本。因为安全才能稳定,因为稳定才能发展。因此,在煤矿产业中最重要的是保障安全生产,无论是领导,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工作者,都要从根本思想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鑫.亭南煤矿204工作面瓦斯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 

[2]王福厚,张军.远距离下保护展开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8,(09). 

[3]杨晓雨.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