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爱国主义故事范文

爱国主义故事精选(九篇)

爱国主义故事

第1篇:爱国主义故事范文

金秋九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氛围愈加浓厚,各种反映新中国成长和成就的献礼剧纷纷出炉,百花齐放,其中,外交题材史诗巨制《外交风云》将于9月19日登陆北京卫视、广东卫视,优酷、腾讯、爱奇艺同步播出;该片是2019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也是一部宏伟壮观的史诗巨片,更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它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全景式呈现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外交,真实地再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进程和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最近几天我把这部充满了爱主义情节的电视剧完整的看完。我就剧中涉及到一些重要事件我做个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剧情是以静态的对话,再现历史。电视开头就讲三大战役解放全国,接着谈到美苏较量,中国夹在中间,两个超级大国都想瓜分中国,把冷战的主战场放在这(意图,幸亏没得逞)苏共不会真心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它只会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而分裂的中国正是它想看到的(想想南北韩)。美国当然了也是这样,它支持的是蒋介石嘛?不是,它只是支持的自己在中国的利益,一方面把我们变成一个非传统意义的'殖民地',一方面借着这块土地跟苏联抗衡。所以蒋经国说的对,那时的中国局势就是美苏在中国利益的争夺。斯大林把国民党和平信附件给毛泽东何意,就是告诉你,一方面我们希望你们两个中国,二来你们还得依靠苏联。这不是在问你怎么办,这是在威胁你,告诉你听苏联的话。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就一句话,你们做梦,所以毛主席耿直拒绝,现在是什么时候?况且斯大林早就有答案了,他只是想给下马威。既顺着斯大林说又摆明中国立场又暗示中国不好欺负。斯大林这边也很有意思。

苏联不想让毛泽东领导中共,因为这个人物手腕厉害他们不好对付,所以他们想争取国民党,一方面利用国民党制衡美国一箭双雕。斯大林最后还是选择拒绝,可能因为早晚你们都得对立,斯大林更希望对立,这样中共依赖苏联,苏联就可以控制社会主义阵营,当社会主义陈营的龙头,在我们的立场看来,社会主义阵营走的艰难,如果苏联未解体,这头喂不饱的狼,还仍然天天在我们头上对我们虎视眈眈。

接下来米高扬访问西北坡,他借着来祝贺我们胜利实则打听下一步中共的计划:划地而治还是继续南下大一统?咱们这边就说的很巧妙了,一屋扫一个不剩我们就是要大一统,我们愿意跟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继续友好,你可以先进来帮我们,但你想跟美国一样来浑水摸鱼那我们不欢迎,我们可以欢迎别的愿意来我们的人。罗申同志你的判断很正确我们的确是强硬的民族主义者。好的,第二集直接不藏了,苏联大使馆南迁广州就是摆明了要分裂中国。美国大使馆决定留在南京,总统同意的,那就是摆明了要搅局,英法就是明面的让美国扛枪,实际就是自己也要分羹。这就与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把以色列大使馆迁到耶路撒冷一样:我已经不屑于暗地里玩你了,老子就是要大张旗鼓的搞你,把这趟水搅浑我好捞钱。美国另一方面想换个傀儡代言人,搞的老蒋头大。长江就像是南北韩的汉江,不渡江过去那就美苏划地抗衡了,中国就真的成为现在的南北韩了,所以江必须得渡江过去解放全中国。

英国军舰闯入长江,真的英国人是国际搅屎棍出名的,百年搅局老手。本来他是想让美国扛枪子的,他跟着捞钱,但是美国还没动静(也是西柏坡那边说还没等着美国呢),他先急了。当然,美国肯定少不了挑唆英国,他先看情况。为啥啊,因为英国在香港有殖民地,美国只是有钱死土豪一个,英国它还是个恶地主啊,它怕他在香港精营那么多年受到威胁,只要渡了江,南下解放海南都不是问题,英国不是真想跟你打,而是出来吓唬我们的,你敢打他,他还敢制造国际舆论说你先打他的,贼喊捉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你是强盗。这是很英国强盗逻辑。这个时候中国要是被他唬住了,那就真的南北分裂了,要是打他又免不了被贼喊捉贼,两难。但是舆论可以再造(虽然西方舆论你也指望不上能改变啥),时机错过就没了,杠他!英国要求解放军给紫英号军航救援,也是个难题。你不支援他,你就违背了国际人道主义,又要被人贼喊捉贼,本来国际舆论就很偏见了,你支援他咱又要花钱又会让人怀疑咱是不是怕他。专业国际挑事儿完再甩锅英国人,是鼻祖。所以宁愿花点钱把他们控制起来就不放人,完事儿你们谈判来赎人,我还怕你?另一方面也是实行人道主义免得落了口实。

外交部副部长黄华跟司徒雷登接触。毛主席这招太高明了“按照跟苏联的协议,一切外交措施跟苏联汇报”。看我怎么定义“一切”,还是我说了算。这就是以牙还牙,你之前用国民党和平提议来威胁我,我现在用司徒雷登会面反过来威胁你。一方面避免被苏联做文章引起社会主义国家不满,另一方面我告诉苏联你老实点,不然我就跟美国密谋,但我心里是确定答案(我不会跟美国沆瀣一气),我就是要还你下马威!斯大林这边接着跟你玩,意思是说,你跟美国接触他也不会给你经济援助的,你去碰一鼻子灰回来最后还得过来靠我们苏联。他要是真的给你援助了,那咱们远东真没有和平了,这不是你刚建国要百废待兴的政权想要看到的吧。

美国人并不是想甩开国民党,他只是想甩开老蒋,他想用接触中共埋汰老蒋:让你不听话。借着见面机会警告傀儡们要听话,同时制衡苏联。

老蒋说台湾在美国眼里是种平衡,如果打破了平衡美国人会再做选择。不过,所有的一切都是平衡,冷战其实也是平衡,苏联倒了,欧盟跟美国平衡,欧盟分家吧中国开始跟美国平衡,这是就国家综合实力而言的。但是平衡的方面太多了,千变万化。可能对于别的国家而言,贸易战也是目前世界局势的一种平衡。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话说,刚建国时被两个大国夹在中间生存的艰难,觉得有点像今天的日本,我当然希望东亚能够联合起来,但是这个国家我们需要警惕,暂且不谈曾经的历史,但是你看这个国家真的是有学有样,中国制裁某些国家的经济也让日本学去对付韩国了。细思有点恐啊。但是我并不专业研究这些国家或者历史或地缘政治,我只是偶尔觉得,对他可以选择不要敌对但是要保持警惕。

同时,这部电视剧还体现了周恩来总理崇高的个人品格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共产党人的明确目标及坚定作风。即使抛开一切政治家、外交家、革命家的光环不谈,周恩来个人的品格就值得我们学习、瞻仰。他少年时即豪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与现代中国的“庸才教育”大相径庭。他既能在外交场合义正辞严地据理力争,也能在“庆功会”上半开玩笑地说:“随你们怎么庆祝,别把地板弄塌了。”他曾说:“对自己应该自勉自励,应该严一点,对人家应该宽一点。”他诚然做到了。“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没有一个子女。”这是对他高度牺牲精神的中肯评价。

无论是万隆会议还是日内瓦会议,无论是和苏联还是和美国,周总理外交的目的都十分明确——维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以确保宝贵的革命果实不付之东流。而之所以将此作为目的,原因也很明显。新中国在初期如此脆弱,国内是个烂摊子,经济困难、技术落后、台湾问题,民主法治更是一纸空文。而国际上是一个更烂的摊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出于本国利益自然而然的对新生的中国种种压制且不承认。而社会主义阵营内,中苏关系也十分微妙,更何况“老大哥”苏联本身就暗存危机。而且,退守台湾的那个中华民国,在大部分国际事务中仍然代表中国。新中国如一个新生的婴儿,需要多方面的呵护,外交自然是其中必不可少又最为艰难的一种。而身为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以革命精神中那种强烈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斗争精神担此重任。

周总理对他所信奉的共产主义的坚定确实令人敬佩,相比于我们现在许多“一切向钱看”的领导来说,实在是天壤之别。周总理在那次因一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而著名的演讲中,还有一句“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他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与信奉于此可见一般,而这份坚定不移的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他本人崇高理想——救国救民相结合,便发出无穷无尽的光和热,成为他在外交工作上不竭的动力。

与现代中国的“搁置争议式”乃至弱势的外交方针不同,周总理的外交我理解为一种强硬外交。当然,这并不是说当时的外交是一味以武相逼。如果说那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是一种刚硬,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则是一种柔和。但总的来说,强硬的成份是周恩来外交的主味。这也不难理解,新中国需要的是一道铜墙铁壁,而非罗丝幔帐。这种强硬也不是狐假虎威,抗美援朝与对越自卫反击战作为强硬政策和延伸体现,同时也是一份宣告,“如果必要,中国不惜举国一战。”同时,两弹一星也代表着中国科技军事实力正阔步跟上,但当时之所以能采取一系列的强硬外交手段,最重要的是周总理那种敢于反抗,敢于打倒一切的革命精神。

总之,这是一部凝聚人心的爱国主义片子,看完之后我从心底油然而生这样的感慨:下辈子我还愿意做中国人,还是共产党员!通过观看这部爱国主义电视剧,使我明白了:我们有怎样的起点,我们是怎样**、砥砺前行的。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有一个多么美好的明天。

**

第2篇:爱国主义故事范文

[关键词] 现实主义;中国电影;社会影响;票房

近些年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从冷到热,制作从小到大,形成了一派繁荣鼎盛之势。各方力量聚集电影产业,“大片”不断涌现,他们汇集资本、独霸传媒、垄断市场、引领风潮。但是,当前中国电影的整体格局因此而走向失衡,中国的观众受到这些脱离现实的影片诱导,已经无暇关注当下周遭的复杂现实,只是沉迷于这些奇观的影像和零碎的故事中不能自拔。

当代中国,更需要大力宏扬、认真打造的应是“现实主义”电影,绝不能让纯商品化的“大片”独领风骚。作为一部成功的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必在票房或者口碑上至少占据其一。且不论能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仅在中国的国内市场上,能做到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便已经是难得的好作品。

一、“老导演”与现实

此处的老导演,指的就是曾在现实主义的创作生涯中,创作出大量优秀电影作品的电影导演。他们当中突出的当然就是张艺谋、陈凯歌与黄建新。wwW.133229.CoM

(一)“抓不住现实”的张艺谋

张艺谋在《英雄》后饱受恶名之累,却屡屡创造票房奇迹。我们来理清一下他的新作品的故事模式脉络:《英雄》模仿黑泽明《罗生门》的多视角叙事方式,讲述刺客无名等人企图刺杀亲王嬴政的故事。炫目的视觉奇观和强大的明星阵容,与一个毫无新意的故事和“一统天下”的思想一起,引发了人们的争议。

《千里走单骑》终于将故事挪到现代,一个日本父亲到中国来寻找儿子的傩戏梦想,却遇到了另一个被迫分开的父子的故事,波澜不惊中孕育着巨大的感情冲突。影片中的视听语言也有所回归,感情饱满而真挚。在监狱表演傩戏一场,虽为一个日本人所观看,却并没有仅仅将即使在中国也已觉稀奇的举动变成一个“奇观”。日本父亲与中国小男孩培养出来的类父子感情感人至深,百家宴和日本父亲的内心孤独,小男孩的送别与追寻与日本父亲内心对感情、亲情的坚守,厚重而真实。

继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请来了巩俐、周杰伦等更加豪华的阵容,并以黄金、琉璃等视觉效果,讲述了改变自《雷雨》的古代故事。情变与乱伦,夺权与忠诚,除了在片中加入了一个“儿子”外,新片对剧作无任何贡献。《雷雨》在民国年间反应了时代的躁动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让现代的读者依然动容。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二王子为母的叛变和起义,则成了纯粹地谋权夺利——可惜,其中无太多机变、阴谋可供观赏。

改编自《血迷宫》的《三枪拍案惊奇》,有前作在先,有当红的小沈阳和闫妮、孙红雷的加盟,却因为故事的粗俗和脱离现实,而遭遇口碑的滑铁卢。

改编自网络流行小说的《山楂树之恋》,似乎本应回归现实主义的大道,却在并不韩剧也不日片的伪纯情中收获了另一个尴尬。下乡的静秋出身不好,非常自卑,被来自军区司令员儿子老三的无私的爱唤醒了她的少女之心。老三的死成就了一个绝美的故事。然而,片中对于“不发生性关系”的态度,成为当下人争论的焦点。尽管张艺谋在采访中说,他并不赞成“无知就是纯情”,却只是想还原当时的境遇中的人的情况。因为,在那种环境下,人只能如此。那便是纯情。然而,除了在影片外的讨论中,与现代社会的爱情做做对比外,影片本身对现实的意义并不明显。

目前,张艺谋正在拍摄根据严歌苓小说《金陵十三钗》改编的同名电影。题材是时下正火的抗日题材——南京大屠杀是整个的故事背景,阵容依然是好莱坞大明星加盟不知名“谋女郎”,影片是否会遵循现实主义手法?对现实是否会有意义?

回顾张艺谋再稍前的作品《幸福时光》,其作品中盲女孩与老大爷的故事,爱与欺骗的纠结,倒是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赵本山的加盟却让影片的风格受到诟病。《有话好好说》中张艺谋尝试了手持摄影,力图重现现实的粗糙感却也成了最大的被诟病之处。总结张艺谋“不再伟大”之后的作品,我们发现,他最大的问题在于:抓不住现实了。

(二)“失去现实”的陈凯歌

陈凯歌受人诟病的开端在《和你在一起》。《风月》等作品虽然一直受到争议,但《和你在一起》却是陈导遭受怀疑的发端。一个父亲为了收养的儿子学好小提琴,做了各种努力的故事中,还有他遇到的现代都市人的困惑。本来,这个故事是现实主义的无疑。却因为想说的太多和故事的薄弱而失败。父亲对儿子的爱显得模式化而煽情,儿子不想学琴和明白父亲初衷的过程毫无新意。而儿子对陈红饰演的美女的朦胧的性爱,又因为不能大胆描述而显得不伦不类。一个表现父爱和人性尊严的电影,最终的主题必须由观众自己得出。从此,陈凯歌踏上了不归路。

在电影《无极》中那相当于网络流行小说的情节和造型,将一个女人寻找真正爱人的故事,加入了魔幻的色彩,却将爱的动力和过程归结不到一个感人至深的情节点上。倾城与几个男人的故事,和几个男人之间的故事,其感情动力成为一个短路的循环。“满神”的存在又极为拙劣地给了故事一个宿命地解释,将可能产生的感动和诗意完全消解。夸张的造型和美学上毫不统一的表演方式、美术、摄影及故事情节,让《无极》备受争议。

此后的《赵氏孤儿》,改编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及戏曲。然而,一个舍去亲子、保全忠良之后的故事,在当下的现实社会到底有何新的意义,却没有被回答。陈凯歌在媒体上所做的所有解释,却被观众以“最大的主角是那条鱼”来一笔勾销。陈凯歌近年的拍摄履历,除了显示他已经抓不住现实外,还表现了他在美学风格上掌握的失衡。

(三)“脱离现实”的黄建新

黄建新的《脸对脸、背靠背》等作品,是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杰作。然而,在《求求你表扬我》之后,黄建新也失去了创作现实主义电影的真正能力。该片讲述的事情很典型:主人公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希望别人表扬他,却换来了一些尴尬的结局。这个有些荒唐和抽象的设定正好不是黄建新所擅长的,因为它非常的以主题先行。相反,黄建新之前的作品中,却是以日常的场景、人物和故事发展,来不动声色地发展出一个故事,在其中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荒唐。黄建新的表现似乎显示了他对把握现实的力不从心。不仅如此,在他擅长的题材中,他显然已经找不出符合时代现实的新的主题或者题材。

同样,导演何平继《天地英雄》之后的《麦田》,试图表现逃兵的故事,却因为没有故事而敌不过几乎同样题材的功夫喜剧《大兵小将》;孙周继《周渔的火车》后,回归银幕的《秋喜》,虽然搭了谍战片的顺风车,却让观众看了个不知所云。

二、成功的近期中国电影

与这几个“老导演”的经历相对照的,是我们应该加以分析的几部成功的近期中国电影。中国近来的电影市场,取得了巨大票房成绩和社会影响力的作品不可回避,他们就是:《叶问》《十月围城》《唐山大地震》《风声》和《让子弹飞》。

2007年的《叶问》几乎成了中国电影史的另一个里程碑。虽然其中的故事与史实并不相符,电影的内部逻辑也有问题(比如李队长为何“突然”会说日语,将军为何如此年轻等),尤其是它所煽动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为很多人所警惕和反感。但是,在中国电影疲软的多年后,是因为《叶问》,让中国的电影院里再现了起立鼓掌的盛况。作为一个历史故事,《叶问》承接了由《亮剑》等刮起的、其实也从未消失的“抗日热潮”,更是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推出,无疑符合高涨的民族情绪的需要。影片叙事结构的合理,与表演的对位,发扬了港片的一个传统优势:以并不那么尊重史实的手法来展现让观众认同的史实。对于历史的发掘并不是港片的长处,但是,影片中的情绪线索跟着日军对于大米等货物的控制、叶问一家由于日军到来而过上的悲惨生活以及日军挑动比武等展开。可以说,影片遵循的并非历史的现实,而是观众内心的、情绪的现实。“以一敌十”的非现实与乱拳痛打日军的暴力,正好对应了观众的情绪起伏和感情渴望。影片中的夫妻之爱、父子之爱、同胞之爱、兄弟之爱,又都以情节来展现,并简单地将主题归结在中国人对于武学与仁义的看法上。在无论是大陆还是香港观众都有的对于功夫片尤其是香港功夫片的观影培育下,对于比武的期待和武学观点的认同又恰到好处地和影片合拍。可以说,《叶问》一片具有大量的现实主义的要素,也正是它取得成功的关键。

《十月围城》讲述了孙中山先生为了民主事业赴港开会,清政府派出刺杀团队,香港的民主力量付出一起努力保护中山先生的故事。故事亦离现实很远,却因为大牌明星的加入而备受关注。而故事凌厉的风格和明快的叙事以及其中并不显薄弱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让它成为很成功的商业大片。

《风声》与《让子弹飞》恰好是尊重了当下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和风格。讲述为了抓出“内奸”,日军和伪军巧设圈套的《风声》,将故事的时空圈定在一个远离市区的城堡中。于是,虽然有爱国主义的情怀在片尾负责主导煽情,影片的故事却全然是时下人爱好的杀人和推理游戏,更与办公室政治息息相关。离开了抗日战场,抗日只是一个借口,片中人物的关系和钩心斗角的过程,和当代人之间并没有什么距离。片中对于当时的军服和旗袍的展现,甚至一针一线地描绘以及日军在城堡中演唱德国军歌的现状和所谓摩斯码的不厌其烦却又恰到好处地呈现,在展现历史现实的同时,照顾到观众的好奇心。而《让子弹飞》是驾着现实主义的马车肆意飞舞的作品。一个脱离当时社会背景的县城,一个豪绅、一个买官人和一个法外人斗争的故事,再次叙述兄弟情、爱情和豪情。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还能获得观众认可,就在于现实主义的根苗没有丢失。买官卖官、明争暗斗的情节,在现实中也没有过时。

《唐山大地震》则属于一个比较特别的作品。冯小刚继《夜宴》和《集结号》等大制作之后,接受了这个几乎是命题作文的任务。以如此大的题目,来拍摄小儿女的故事。尽管被人诟病为“中国式自虐”,片中浓浓的亲情、徐帆饰演的母亲对丈夫和女儿的不舍、李晨饰演的儿子与张静初饰演的女儿在新时代的生活以及对汶川大地震的反应,无一不紧扣现实。现实,并非影评人的专业素养,现实,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情感敏感区。

三、结 语

同样有重大影响或值得讨论的近期中国影片还包括《南京!南京!》《可可西里》《建国大业》《非常完美》等。这些与上述影片不同,既不是拥有完全的好评与票房奇迹,也并非完全的失败。他们获得关注都是因为与社会热点有关,与宣传的得力有关。而上述影片也收获了一定的恶评的原因则是,他们的宣传意义都大于影片本身反映现实的意义。当代中国电影应当从现实出发更多地关注现实,缩小影片故事和现实的差距,对时下更多、更深的观众心理进行挖掘。

[参考文献]

[1] 陈墨.中国电影十导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范志忠.世界电影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 陈晓云.中国当代电影[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第3篇:爱国主义故事范文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实践;德育

【Abstract】Carries on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to the elementary student is the moral educ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is a long-term project, after a considerable period of time needs the general teachers to carry on the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 How will this article discus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o carry on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to the elementary student。

【Key words】Patriotic education;Teaching practice;Moral education

金秋十月,正值新中国60华诞,这是所有中国人都为之高兴的事。作为一名小学人民教师,在高兴的同时也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个很有价值的课题,非常值得研究。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课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多讲一些与开国大典有关的事情,让学生深刻地明白:新中国的诞生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到来都是无数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勤奋学习,奋发图强,长大后报效祖国,建设四化大业。

2.要利用好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教师要适当地增加有关爱国教育方面的知识。如有一次班会,我就给学生讲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故事,使学生通过听故事深受教育,被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所深深折服。都纷纷表示要向周恩来学习,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学校还要好好地利用队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举行讲爱国故事比赛、庆十一歌咏比赛、迎十一书画大赛等。

3.推荐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爱国影片让学生观看

如《开国大典》、《南征北战》、《战上海》、《地道战》、《地雷战》、《敌后武工队》以及最新力作《建国大业》等影片。让学生不仅要用心去看,还要在看后写好观后感,学校还要进行观后感展示,并评出优秀的观后感予以奖励。

4.向学生推荐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让学生去读

第4篇:爱国主义故事范文

关键词:爱国主义;与时俱进;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4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8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尽管饱受磨难却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是与中华民族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密不可分的。曾说过,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只有在爱国主义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健康向上。

一、教学中遭遇几大问题

尽管从上到下,一直都在讲爱国主义教育,但落实到我们的中小学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课程标准”“窄化”到少数学科

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2015年小学语文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此明确地提出爱国主义,为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保障。但除此之外,仅有政治和历史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观点,其他各学科都少有涉及。

(二)实施环节“肤浅化”

思想品德的四大要素为知、情、意、行。知为道德认知,即理解和掌握某种道德规范及其意义。情,即道德感情,即人们对社会思想和人们行为的情绪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道德行为而做出的自觉努力。行,指道德行为,是人们对社会、他人的行为做出的行为上的反应,是知和情的外部表现。一般来说,知是基础,而行是关键。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重“知”和“情”,而忽视“行”。尤其是“知”,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中小学教学也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从课本上读到很多关于爱国主义的故事,看了很多爱国主义的影片,但却落实不到行动上,似乎爱国主义就是课本上的,高大上的,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

(三)教学地位“边缘化”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一直传唱不朽。在这个学校教育追求成绩,“衡中模式”被奉为神话的时代,除了各学科学习外,其他似乎一切都被请到了旁听席。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教育,没有任何考核机制,在学校的地位更是遭遇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

(四)学校教学“形式化”

中小学校每年都会在一些重要节日举行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陵园、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形式多样,热热闹闹。但是其效果如何呢?很多情况下,学生不懂得这些节日的深刻内涵,因此,活动形式虽然多样,内容也很丰富,学生也很忙,但却一直在“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只是形式,但活动的效果似乎只止于这些形式,并未深入学生的内心,未升华为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影响其行为。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建议

那到底该怎样在中小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怎么让爱国主义的思想如春风化雨一般滋润到学生心田呢?

(一)理解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个人所应该具有的公民道德之一。革命先烈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是爱国主义,科学家为祖国兢兢业业、埋头钻研是爱国主义,工人们为祖国坚守岗位、吃苦耐劳是爱国主义。现阶段,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为:(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在中小学教学中,也要从这几个要求入手,变宽泛的口头的“爱国主义”,为行动上的对祖国河山、身边同胞、灿烂文化、国旗国徽等的热爱与保护。将大的空的目标切分、细化、具体化到生活的细节中,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情感的伟大与美好,了解爱国主义就在身边,就在举手投足间。

另外,还要明白爱国主义教育不等于仇恨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知国情、明国史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给学生引入一些历史事实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百年的屈辱的近代史,“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圆明园被洗劫”“南京大屠杀”等,都可以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的斗志和激情,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富强繁荣而学习”的崇高理想。但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咒骂、仇恨敌对国家,发一些过激言论,更不能有过激行为。对于网络流行的很多过激帖子,不要盲目相信、传播,要理国。

(二)开展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讲爱国主义就是舍身炸碉堡、忍受烈火焚烧等故事,对于学生来说,缺少新意,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甚至出现有人在网上公开侮辱革命英雄的恶劣事件。革命英雄的事迹确实激励人心,但教育不当,反倒容易收到不好甚至相反的效果。

2016年,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不是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育、呆板式教育,爱国主义也应搭上时代的列车,驾着时代的春风,走进学生的生活。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方式和途径也应“微”起来,生动起来。如在微信、微博中开展热点讨论、网络投票、观点大辩论等,用鲜活生动的形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传播正能量,将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

(三)开展国学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1.国学的学习要结合历史故事进行。文化是国家的基础,国学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开展国学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得到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如今,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关于古诗文诵读的校本课程,这可以让国学更好地落到实处。但是形式有些单一,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以考级的形式进行结业考查,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国学的学习要结合历史故事,将枯燥难懂的古诗词名句与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相结合,让学生在欣赏故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记住古诗词名句。

2.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构成故事。要重视祖国的语言文字。《最后一课》中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文字有着丰富的表意功能。每一个字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挖掘汉字的构成故事,比单纯地写一百遍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理解,所以热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自然也热爱自己的祖国。

3.各种传统课程进校园。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京剧、象棋等传统文化课程,让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脚步迈得更加强劲。但也存在着缺少系统性的特点。传统文化的学习应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课程,不能只涉及一个年级或者一门课程,学完没有续接。学校应根据各年级的特点,设定一个阶梯性、系统性的传统文化课程,并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内部互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其内心对祖国伟大文化的认同与赞赏,才更容易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规范学生行为,将爱国主义落到实处

很多学生都觉得爱国主义是遥不可及的事,那些为祖国牺牲生命、研究宇宙飞船的人才配爱国,而自己没有机会爱国。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进行规范,让学生明白爱国就在身边,就体现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中:每周一升国旗,态度庄严、严肃、守纪律,唱国歌声音洪亮、感情真挚,是爱国。每天认真学习,完成作业,学好文化,写好祖国文字,是爱国。不随地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学校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干净整洁,是爱国。见到师长、朋友,积极主动打招呼,热情有礼来对话,是爱国。出去旅游,不乱涂乱画,不乱骑雕像,尊重文化古迹,是爱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好日常行为中的每一件小事,就是最实际最具体的爱国。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光荣的事业,任重而道远。中小学生生机蓬勃、积极向上,必能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激发起爱国的情绪,用旺盛的斗志学习文化知识,积极为投身祖国的建设拼搏奋进。

第5篇:爱国主义故事范文

一、 发挥历史故事会的作用

为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感,我经常结合教材进度举办历史故事会。其做法是让学生自拟题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与题目有关的参考书籍。故事会自始至终完全由学生自己来主持,讲和听的人都很投入和认真。由于准备充分,几乎每个讲故事的同学讲的都很生动感人,岳飞抗金、林则徐虎门销烟、孙中山的革命、李大钊的英勇就义------每个故事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同学绘声绘色的讲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郑成功率领部队渡过波涛汹涌的海峡来到台湾,得到台湾人民大力支持,终于战胜了凶残的荷兰殖民强盗,收复了祖国领土台湾------学生们完全被郑成功的英雄壮举感到了,因而也就由产生崇敬之情,到激发了爱国之心。

每一个历史故事,就是一段历史教材,也是一个爱国主义的话剧,它突破了历史课本的框框,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 利用电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如讲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时,我们曾组织学生观看了电视录像片《人民战争》。战争场面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当电视上出现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时,日寇那极其残忍的杀人场面,使学生们无不非常义愤,日寇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激发了同学们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憎恶和对侵略者的切齿仇恨。当电视上出现抗联英雄杨靖宇的形象时,英雄那以草根棉团维持生命,在林海雪原中与敌人拼搏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励了学生,从而使学生们受到一次革命传统和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历史课利用电视、多媒体教学有一定优越性,大多影像资料和电视片都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通过这种形式,可使知识学习、思想教育、艺术形式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 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我曾多次组织学生举办班级间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各班集体准备,选出几个代表队。参赛前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和阅读一些书籍,如《中国历史故事》、《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中国农民战争故事》等,通过阅读学生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受到了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此外,各班学生为协助本班参赛同学,相互间讨论、提问,从而也形成了一种学习的好风气。

赛题是老师多方收集自拟的,包过历史上重大事件、杰出人物、经济、科技、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内容,有一定思想教育意义。

竞赛中,各班同学都为代表回答好每个问题而鼓掌,又为答错一题而惋惜,学生们情绪活跃,气氛热烈。赛后评出优胜队和优秀个人,并颁发一定奖品,学生们极感兴趣。这种活动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扩大了视野,发展了智力和能力,也使学生通过竞赛了解了许多历史上的各项成就和中国历史上“世界之最”,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未来的责任感。

四、 参观历史博物馆

有一部分九年级学生学历史兴趣很浓,我建议他们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博物馆那宏伟的建筑,丰富多彩的文物使学生们开了眼界:秦朝技艺精湛的铜车马、唐朝富丽堂皇的唐三彩、宋朝色泽如玉的陶瓷器皿及那件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壁画、碑刻,都使学生了解品味到了祖先在艰苦条件下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 转贴于

第6篇:爱国主义故事范文

[关键词]斯蒂芬妮·梅尔 暮光之城 浪漫主义 纯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62-01

斯蒂芬妮·梅尔(Stephenie Meye,1973-),美国著名畅销小说作家,所著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被评价为“当代浪漫小说的一种极致”。“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以贝拉和爱德华的情感纠葛为叙述主线,同时作品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吸血鬼传说、狼人故事、校园生活和冒险经历等不同文学元素。斯蒂芬妮·梅尔毕业于杨百翰大学并获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正因如此,斯蒂芬妮·梅尔的文学作品中有着极为深厚的英国文学语言功底。在“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斯蒂芬妮·梅尔赋予作品以英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优雅,又因为作者加入了许多超自然的神秘元素,使“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不再只是讲述一个高中女生的爱情故事,而是在记录一段爱情传奇。

一、《暮光之城》中的英国式浪漫主义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斯蒂芬妮·梅尔因修习英国文学,其文学作品深受英国文学影响。在斯蒂芬妮·梅尔的文学作品中,英国式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表现得最为明显、突出。在“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斯蒂芬妮·梅尔继承了英国浪漫主义中“湖畔派”作家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继承了哥特式浪漫主义的神秘,更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英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中对于人物描写的细腻,文学语言的清新秀丽,小说情节的曲折性和情感表达的强烈性。

例如,“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暮光之城:暮色》中,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将故事的发生地点设置为偏僻、终年阴雨天气的小镇,男女主角在小镇相遇,并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早期,“湖畔派”诗人在文学作品中充分地展示乡村生活和异国风光的美好,斯蒂芬妮·梅尔借鉴了“湖畔派”浪漫主义诗人对于自然风光的讴歌,并通过对于故事发生地点的设定为男女主人公的邂逅增加了神秘感。然而,斯蒂芬妮·梅尔在“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对于英国式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应用,最值得一提的是,她吸取了英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强烈感情的表达,这很类似于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写作手法与创作风格。在“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斯蒂芬妮·梅尔没有将贝拉赋予拥有贵族血统、显赫身份的公主身份,而是将贝拉设定为一个普通平凡的高中女生。作者认为贝拉是最为理想的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她和许多女孩一样,平凡、普通但又很可爱。也正因如此,许多女性读者在贝拉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也因此在更多读者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二、“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的纯爱

在文学作品中对于“爱情”的描写和赞颂自古以来就极为常见,“爱情”似乎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元素之一,然而不同的作家对于“爱情”却有着不同的态度、看法和表达方式。斯蒂芬妮·梅尔自幼接受并遵守摩门教教规、教义,且一直生活在民风纯朴的乡村小镇,加之英国浪漫主义古典文学的影响,“爱情”对其而言是世上最为纯净的情感之一。于是,她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融入作品,用清丽、温婉的语言讲述贝拉和爱德华之间的爱情故事。

斯蒂芬妮·梅尔认为,伟大的爱情应该像小美人鱼那样,为了心爱的王子,不去考虑种族和结果等一切现实问题,在真爱面前,任何问题都无法阻挡真爱的脚步。于是小说中贝拉与吸血鬼爱德华相爱了。同时,斯蒂芬妮·梅尔将“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定义为“青春小说”,斯蒂芬妮·梅尔认为人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拥有最美好的一切,他们年轻又拥有成人的思想,他们会遇见自己的爱情,并愿意为这份感情义无反顾地付出一切,也唯有这样的感情是最纯净、圣洁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尽管贝拉和爱德华的感情若即若离,一波三折,充满了诱惑和挑战,却更加坚定了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作为吸血鬼的爱德华愿意为贝拉去和其他吸血鬼、狼人家族发生激烈的争斗,贝拉为了爱德华甚至愿意放弃生命,迎接死亡。在“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爱情是纯洁无瑕的,幸福简单又令人温暖。当然这样的纯爱又很柔弱,幸福又让人如履薄冰,来自于种族和现实社会的压力和诱惑、挑战无一不是在考验这样相爱的两个人,终于经过漫漫长夜,千回百转的爱情在斯蒂芬妮·梅尔的笔下拉下了帷幕,那些生离死别、恩恩怨怨也在《暮光之城:破晓》中告一段落。

综上所述,在斯蒂芬妮·梅尔所著“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读者既感受到作者英国式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魅力,又感受到了纯爱故事带来的惊心动魄。正如《纽约时报》所说,“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有若即若离的情感纠葛,有瑰丽奇异的超凡想象,有惟妙惟肖的场景描写,有惊心动魄的冒险历程,有一波三折的阅读,也有直击心灵的温情慰藉。”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全集[M].接力出版社,2011.7

[2]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官方指南[M].接力出版社,

第7篇:爱国主义故事范文

点滴“爱国”在身边

说起“爱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家喻户晓的爱国英雄。屈原的千古绝唱;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狼牙山五壮士的大义凛然;放牛娃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成就了惊天动地的爱国主义精神。读着他们的故事,常常会让我肃然起敬,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前几天看了一个故事,使我对爱国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故事的题目是《最稚嫩,最纯洁的爱国心》,患白血病的8岁女孩儿小欣月,在她生命的后期,当医生问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时,她说想去天安门看看升旗仪式,但是因为她的家住在遥远的新疆,如果满足她的要求,医生怕她经受不住旅途的劳累,于是一个由100多名志愿者和医生组织的集体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让小欣月亲临了“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当看到小欣月无力的举起她的小手向国旗的方向敬礼时,在场的人们全都流下了热泪… …。谁能说这不是最神圣的爱国之情?那100多名志愿者难道仅仅是善良地完成小欣月的一个心愿吗?难道这不是他们的爱国之情的最真实的表现吗?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爱国并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其实,它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每次升旗仪式,我们端端正正地站,恭恭敬敬地行礼,这就是爱国;我们现在认真学习,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这是爱国;我们爱护家园,保护环境,这是爱国;我们孝敬长辈,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这也是爱国。也许有人会诧异:“这些简单的行为是爱国吗?”是的!从这些简单的、身边的事做起,我们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义无返顾。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现在就应该脚踏实地的从身边平凡的小事做起,不断陶冶爱国之心,增强爱国之智,将来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力量!

第8篇:爱国主义故事范文

【关键词】新疆蒙古族文学;传承与发展;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随着时代的变迁,爱国主义的内涵也在逐渐变化,还应包含为祖国繁荣、富强、独立献身的伟大精神。具体内涵概括来讲,有民族自信力、抵御外辱、反对分裂、维护统一、建设祖国等内容。不同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或者换句话说,不同民族爱国主义的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

蒙古族文学中爱国主义优秀文化的最初基调是讴歌新生活,赞颂伟大的党

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爱国主义精神都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主题。新疆解放之初,蒙古族作家们发表了符合当时党的文艺方针、人民心声的以叙事诗为主的诗歌以及民间祝词、赞词、谚语、格言、歌词等作品,主要是表达对各族人民带来自由、幸福生活的共产党和的感激之情;歌颂伟大胜利,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赞美富饶美丽的祖国山河;讴歌社会主义社会;歌唱家乡的新变化;描绘草原新生活和蒙古族人民新的精神面貌;号召人民珍惜新时代建设新家园;揭露牧主剥削人民的罪行;怒斥旧社会黑暗本质等内容的作品。

浩・巴岱怀着对祖国诚挚的爱写出的文字,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他的爱国情怀、赤子之心随处可见,他在小说《昵美尔山风云》中描写老爷根登巴音的二子乔龙拒绝父亲最后的嘱托时,就说过这样的话:“您不是再三表示过,要服从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吗?咱们可不能忘记,是穷人的血汗把我们养大的。”这样的话,是年轻一辈对老一辈权威的挑战,也是对他们顽固与腐朽彻底的反抗,同时,也是借乔龙之口,表达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热爱,更是代表一种新的年轻的思想发出的声音,他们对国家和社会都有一份自己的理解,相信的是看得见的东西,而不是走向末路的谎言。还有小说中莫尔根在包勒德和齐布嘎婚礼上说的一段:“旧社会,我们草原虽强大,穷人却连搭蒙古包的地方都没有一块,连肚子也填不饱,要背井离乡到处流浪,如今在党和的领导下,穷人才当了草原的家……”新与旧的对比,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来自普通民众的说法,更为真实地表达出牧民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他们犹如新生的婴儿,需要国家的关注与疼爱,对国家也有着热切的盼望和美好的幻想,他们相信在强有力的政权体制下,他们的未来一定充满希望,这种孩子般的依赖,使他们对伟大的祖国产生了深沉的爱恋。在《“傻瓜”贡且》的故事里,也有相似的情感表达,小说中,小伙子贡且运用智慧和力量,不畏艰险与反动派进行顽强的斗争,而这种勇气的来源,是对人民和国家的热爱,他想让牧民们远离苦难的折磨,想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和富饶。

在诗歌中,浩・巴岱的这种爱表达得更为强烈,《在喜庆的日子里》说:“论起过去与现在,歌颂今天的幸福生活,过去的社会多黑暗,现在的生活多幸福。”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家乡的变化,富饶的生活,对现在的满足,强烈的反差使作者对祖国的感谢溢于言表,在《开都河颂》中,作者也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爱恋和不舍,他这样写道:“即使走遍天涯海角,怎能把故乡的河水忘记!即使经历千秋万代,怎能把自己的故土遗弃!”对故土的爱已经到了刻骨铭心的地步,对伟大祖国的爱也就不言而喻了,这种感情在《迎接牛年》中就更明显了,“人民安居乐业,前途光明远大,国家繁荣富强,气象万千更胜一年”,是对祖国母亲更为诚挚的祝福。

在新疆大量优秀的各民族的文学作品中,普遍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它们的这种想象和情感在新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否定了旧文化价值规范,同时,也为新文化的价值规范体系增添了新的思想、新的情感形式以及更加丰富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新疆文学的小说创作中,对新时期的英雄人物的塑造,诗歌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讴歌,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使文化大系统更为多姿多彩,更加充实、丰富。

英雄精神是蒙古族文学的基本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基本的体现

这与北方游牧民族中普遍流行的英雄崇拜有直接关系。不论是蒙古人原始信奉的萨满教中的保护神,还是歌颂英雄的蒙古民间文学,以及蒙古人民对成吉思汗的顶礼膜拜,都不难发现英雄崇拜的盛行,更不难发现英雄精神的影响之大。

研究蒙古族文学,英雄史诗是不容忽视的,不管是长篇还是中篇英雄史诗,都刻画了一些虽名字不同但却有着相同历史责任与使命的英雄,他们的责任与使命就是用自己的英勇顽强同敌人战斗来誓死保卫自己的家乡与亲人。

当时社会以个人主义为文化价值的一部分,这种文化价值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对个人的能力和勇猛有一种强调的意味。而在蒙古族的英雄史诗中,刻画了不少这样的英雄,体现着当时的文化价值。作为一名英雄人物,是个有地位的人,要能通过竞技的测验,这是对其是不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英雄的基本评判标准,也是普通男子成婚的必修课――考婚(各种技能竞赛)。这或许是遗存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成人仪式。在上述考验的基础上,英雄们还要独自承担起保卫国土亲人的重任,借助于各方面的力量独自同敌人作战,最后取得胜利。

在新时期的蒙古族文学中,英雄“不再是孤立的、个人化的,而是时代的、社会的新英雄”,英雄“从神坛走向民间、大众,成为百姓中的一员”。长篇历史小说《奔腾的开都河》是继《命运》后浩・巴岱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揭露了反动派用反革命武装镇压革命力量,欺骗和拉拢民族上层人物,企图分裂革命队伍的反动本质。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热情地歌颂了土尔扈特蒙古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作者在作品中采用了生动的民族语言,记录了这场斗争的真实过程。作品展示了革命队伍中不同阶层人士对革命的不同态度和立场,充分证明了广大牧民群众是革命胜利的基础和决定力量这一真理。可以说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作品中塑造的一些英雄典型形象,身上具备了社会公有的文化价值,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于一身,同时集真、善、美于一身。这些典型形象具有文学教育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成为社会行动范式,对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嘎・贡巴在他的系列中篇小说《边防哨所》和《拜格孜吐山的雄鹰》里成功地塑造了达答、阿拉西加布等察哈尔蒙古部落的英雄形象,他们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不屈不挠地与沙俄侵略者进行血战,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概。长篇小说《小溪》以三区革命为背景,以额尔德尼领导的蒙古骑兵团战斗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居住在博尔塔拉一带的察哈尔蒙古人民悲欢离合、流血牺牲、不屈战斗的感人故事。故事之复杂,人物之多,在新疆蒙古文学史上是空前的。

蒙古族文学爱国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家乡之爱

祖国是十分广大的,而每个人只是生活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里,人们对祖国养育之恩的体验,也总是首先体现在故乡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然后进一步上升为祖国养育之恩。从普遍意义上来看,一定的文化条件是文学作品产生的先天土壤,因此展示文化现象的文学作品,必须在作家具备一定的情感、理想、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作品创作工具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文化是文学作品的助推器,文化的演变直接助推文学作品的演变与发展。

早期的蒙古族文学的代表作有策・乌力扎巴图的《祖国――金色的摇篮》、《新时代的妇女儿童》,额・刊载的《我们的太阳》,玛・陶浩图和的《我们的北京》等诗歌,以赞美共产党、,歌颂祖国、家乡、社会主义社会和揭露、抨击黑暗社会为主旋律,这些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精神食粮,满足了他们渴望知识的需求,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斗志昂扬,勉励他们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以饱满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建设祖国的未来。

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尼・索苏尔先后发表了《好马・好汉・哥哥》、《蒙古人及其酒和歌》、《有一种声音总使我疼痛》等散文,主要是对故乡之爱。作者在“游走”家乡的“文化群落”、在9000多字的散文里,以动态的笔触――似乎带着读者一起骑着马,漫游在作者怀念故乡的思绪中,明写对过世哥哥的追忆、对兄弟深厚感情的回忆,暗写作者在都市生活中难以排解的个体孤独、人性思索;明写哥哥对牧马的热爱、对草原的热爱、对游牧生活的热爱,暗写作者内心深处埋藏着的对给予生命和爱的亲人及家乡的愧疚,对浸润在血液里的游牧文化的难舍难弃;明写哥哥作为一个优秀牧民对牧马的依恋和赞美,暗写作者对都市纷繁、浮躁的厌倦和对自由快乐的精神解脱的向往;明写作者寻找家中丢失的马,暗写作者捡拾心中失落的情。

另一位作家特・那木吉拉写有《春的思索实话实说》、《牧民话》、《希望・花・坟墓》、《留恋戈壁的诗》等长短诗200余首。他的诗歌在蒙古族读者中颇有影响。诗作大多是描写戈壁小村的风土人情,显示作者对家乡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作品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实简练、表现手法和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作者就像一个流浪的孩子,突然有一天,有人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他诚惶诚恐地抬头,才发现世间还有这样的去处,于是他紧随而行,并且矢志不渝,恰巧的相遇,成了维系一生的信仰,那个人就是我们的党,而那个家就是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他用一生的时间去感谢这样的一个归属,一片赤子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但是,仅有故乡之爱,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如果把自己的思想仅仅局限在“故乡之爱”,而不爱祖国,就是狭隘的。要把“故乡之爱”上升为爱国主义,就必须把对故乡的热爱扩大到对整个的祖国之爱。

新疆各民族共同形成的边疆文化,尽管尚处于一种“弱势者”的文化状态,面对外来的“文化霸权”的强势渗透,有时会表现出无所适从或盲目跟风,面对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新疆各民族共同形成的边疆文化,并没有进入“主旋律”。因此,在采摘能够引以自豪的所谓“文化资本”,比如有关狩猎、语言、建筑、音乐、沙漠、戈壁的知识,有关屯垦戍边、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这些初步构成了新疆人共同的生态观念、行为模式和道德范式,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各民族文化都要勇敢面对世界“大文化”的挑战,敢于面对冲突,积极反思,弘扬优秀传统,增加文化的新鲜血液。

综观新疆蒙古族文学,无论是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还是一个作家的各类作品,大多都包含有英雄题材,他们歌颂英雄、怀念英雄、崇尚英雄,这种英雄情怀,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变成了集体的地域观念,特别重视乡音、重视故土、重视历史遗留物,沉浸在“英雄”过去的恢弘时代。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大众文化的迅猛冲击,受到了文化量变和历史量变的冲击。如果说“文化”是一种习惯,是一个积极的过程,是从传统文化的内部发展出来,是以社会记忆的形式积累下来的集体知识,那么,面对开放性强劲的后现代文化思潮,积极行动起来,挖掘和传承优秀文化精神,使“英雄”永远光照世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本文为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批准号:10YJA751002)的子课题《新疆蒙古族文学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的前期成果]

第9篇:爱国主义故事范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情人》;解读

《情人》这部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十分浓厚,这种女性意识保留了原著《情人》的作者杜拉斯的一种女性意识,《情人》的主人公是一个15岁半的小姑娘的形象。她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个角色作为电影的主要人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生理学的方面出发,一个15岁半的女孩子身上有一种活力,有一种本能的女性意识和力量;第二,从文化构建的方面来塑造这样一个主人公的形象,因为作为一个女性,周围的男性以及家庭、社会等方面对她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而她的生活恰好又与传统的生活不一致,更能体现出她为了解放自己而对世俗发起挑战的勇气,也是一种女性意识的体现。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对《情人》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进行解读。

一、《情人》的简介

《情人》这部电影是改编自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自传体小说,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剧作家、编导,她的写作风格比较独特,别具一格,曾经还成为很多女作家模仿的对象。

《情人》讲述的是一个简单凄美的爱情故事,概括而言,即在当时的越南,还是法国的殖民地,一个十分贫穷的白人姑娘与一个很富有的中国青年之间的一场绝望的爱情故事。《情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原著中的很多情节设定以及场景的安排,很多人都说,将《情人》中的男主人公设定为一个中国青年,与杜拉斯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有一定关系的,在杜拉斯16岁那年,他遇见了一个中国男人,这个男人帮助她家渡过了一段艰难的时期,他也是杜拉斯这一辈子第一个,也是终身难忘的一个情人。所以在电影中,男主人公的角色定位仍然是中国籍男子,即梁家辉。

《情人》中的女主人公简是一个15岁半的法国少女,在西贡女子寄宿学校读书。假期的生活简会回家,当时简的母亲开办了一所小学校,简的两个哥哥一个吸毒,一个生性懦弱。在某天简乘船回学校的时候,就遇见了男主人公,即阔少爷东尼。东尼那时候是一个富翁的独生子,但是东尼的财富都是源于他的家族,他其实也算是一个比较懦弱的人。东尼喜欢了简便上去与简搭讪。简知道在她的学校中,有很多女孩子出于各种原因在外,为了生计,她也想试试,加上东尼那时候对她很感兴趣,于是便与东尼开始接触。短暂的接触之后,简和东尼就坠入爱河,东尼将简带到了公馆,简将自己的处子之身给了东尼,但是由于东尼受到中国传统的影响,不能与简结婚,而简也满足于当前的关系,两个人就一直保持着情人的关系,没有任何责任和压力。简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希望能成为一个作家,但是由于家里太贫穷,所以母亲很反对简的这个梦想,简和东尼在外幽会玩耍,长期不回学校,无奈学校只好通知了简的母亲,简向东尼要了钱给母亲,母亲由于很需要钱,也就纵容了简的行为。东尼对简的爱十分深,虽然简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不会爱中国人的,要不是被生活所迫,她应该不会和这个中国人接触,但他们之间还是有感情在的。故事的结局是比较悲惨的。东尼的父亲不同意东尼和简结婚,而需要东尼娶一个门当户对的中国女孩做妻子,东尼生性还是比较懦弱的,无奈,他只好和自己从未谋面的一个并不爱的人结婚,简和母亲也回到了法国,临走的时候,两个人又到公馆去,分别的凄凉一下子就涌上来,简发现其实自己是很爱东尼的,尽管在以前自己还是不承认这个事实,但要分别的时候,她才发现,这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爱。

《情人》中的背景就是在越南,与原著中作者出生的地方是一样的,那时候越南还是法国的殖民地,作者在原著中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以及殖民地的情况,而且所占的篇幅还比较大,这与文章的主题是有紧密联系的,因为这些都是这个故事展开的背景。因此在改编成电影的时候,依旧保留了对原著的尊重,里面也有大量反映当时殖民地生活状况的场景。女主人公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如果不是因为贫穷,她或许就不会出去抛头露面解决生计,也不会为了钱和中国的情人来往,电影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以爱情这条主线为讲述目的的,但发展到最后,这个姑娘是爱上了那个中国情人,也就成就了爱情故事,但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另外,电影中对殖民地的上流社会和底层社会的生活都进行了描写,这种对比也是故事的背景之一,导演将这些背景和衬托加入进去,增加了这部电影作品的深度,这些背景被作者冷静地描述出来,而正是这种宁静,也衬托了那段爱情故事的不寻常。这也使得这部作品与一般的爱情电影不同,没有落入十分平常的爱情俗套的泥沼中去,而是赋予了这部作品更加广阔的社会意义。

二、对《情人》中主人公形象的解读

(一)《情人》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形象

正是男人和女人之间在生理方面存在的差异,才导致了两性之间的感知是不同的,男人和女人在意象和思维方面也是不同的。而正是由于这样的差距,才产生了性别的概念。在电影《情人》中,那个女孩子的形象则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女人与孩子的结合,在《情人》中女主人公虽然只有十五岁半,从生理的角度而言,她现在还处于从女孩向女人过渡的时期,在生理方面有很多特征还不能算是一个女人,但同时,她被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国男人爱着,这个男人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这个富有的中国男人与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因为爱情有时候是可以跨越年龄的。在电影中,女主人公对中国男人,也就是她的情人始终是一种无动于衷的感情,他给她提供了物质,而她带给他的却是精神上的安慰。他对她是有一种接近疯狂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但是女主人公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她的特立独行让这个男人有时候无所适从。男主人公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有些自卑也有些懦弱,所以在与女主人公相处时,他们之间是缺少了一种浪漫的情愫的,女孩子从一开始就掌握了一种能够掌控他的力量,两个主人公在性格上的差异非常明显,因此在第一次打照面接触的过程中,这两个人之间就存在了一种隔阂,是一种无法被理解的隔阂,尽管中国男人对女孩的爱是那么深刻,但终究是一个绝望的爱情故事。

(二)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两性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一直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是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在任何一个国家,几乎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才出现了女权运动。在《情人》这部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的安排,是对传统男权主义的一种颠覆,处于主导地位的就是“我”,即一个十五岁半的女孩的角色,女性的地位发生了逆转,这种转变出现在女孩与男人的情人关系中。电影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在传统的两性关系中最核心的问题上将传统的观念进行了颠覆,让人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形象,即在社会中,女性一样可以处于主导地位,女性不只是从属的。

人的地位往往由某种“身份”标出来,但是在同一种身份下,也会有不同的内涵。在女孩和男人之间,不同的是性别,人种,经济状况,但是在这三种元素中,在电影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人种之间的区别,即白人女孩和中国男人,这是一种种族差异的体现,中国男人因为自己是有色人种,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他的内心也还是感觉自卑的,在此基础上,女孩的性别以及贫穷的状态反而被弱化了。此外,在个人素质方面的构造上,也与传统有些不同,一般我们对一部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能力进行猜想时往往会根据他的性别或者年龄来界定,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年龄大的人不一定就是成功的人,男性也不一定就是成功的人。所以在这个故事中,女孩虽然只有十五岁半,但是她是一个很有主见、成熟、意志很坚强的人,她身上所有的一些特质与她的年龄是不相符的。而中国男人虽然是一个成年人,但是他的财富都是来自于父亲,可以说他是依靠父亲和家族在生活,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这与人们传统思维中的形象形成一定的差距。正是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产生了两个人之间的情人的关系。可以很明显看出,在电影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一直都将男人的弱势以及从属的地位凸显出来,他以一种胆怯者的身份出现,相比而言,女孩则更加勇敢,从初次见面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奠定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女孩是一个满怀着优越感、态度很高傲的女孩,尽管贫穷但意志不穷。而中国情人则是一个卑躬屈膝的求爱者,他尽管腰缠万贯,但他内心以及意志却是十分贫瘠的。中国情人的形象描述中有一些如“畏惧”“颤抖”“哭泣”等性质的词语,更加凸显了男人的一种懦弱,而这时候的女孩的形象则更加高大起来,她作为一个勇敢的主导者,对男人的那些行为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在看的,这也是一种女性意识的体现。

在世界女权主义运动出现之前,女性意识还没有怎么觉醒,女性始终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的,但是在电影《情人》中,导演和编剧对故事的把握很准确,对原著很尊重,基本保持了原著中的主题思想,原著的作者就是以一种全新的女性意识的视角去写这个故事的,在改编成电影的时候,一个十五岁半的白人女孩改变了这种状态,在她与中国情人的关系中,她是处于一种索取者和主动者的姿态在与情人交往的,中国情人反而成为一个被动者。在《情人》中,那个敢作敢为的白人女孩正是从女性主义视角下描绘出来的一个“看”者,而中国情人就是在这样一种视角下的一个“被看”的人。

三、结 语

《情人》是根据杜拉斯的一部同名代表作品改编而来的,在原文中的女性意识体现得比较详细,而改编成电影的时候,依旧保持了这种主题,在《情人》这部电影中,塑造的是一个自信的、理想的女性形象,尽管是一个只有十五岁半的女孩,但敢于和这个世界传统的男权思想进行对抗,是掌握话语权的一个新女性,这也是女性意识的一种重要体现。这个故事的结局似乎是比较悲戚的,但细想起来,这也不失为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参考文献]

[1] 赵婧.杜拉斯《情人》反叛意识的根源和表现[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2] 木子.“新小说”派观念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J].外国文学评论,1994(03).

[3] 沈大雷.杜拉斯与陈染作品中的女权思想比较――以《情人》和《与往事干杯》为例[J].文教资料,2008(28).

[4] 张卫中.女权主义・另类生活・青春赞歌――杜拉斯《情人》主题内涵阐释[J].名作欣赏,2004(08).

[5] 宋学智,许钧.简论杜拉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与接受[J].当代外国文学,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