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范文

大学化学专业课程精选(九篇)

大学化学专业课程

第1篇: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范文

 

本科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肩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职能。课程体系构建是本科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构成具有一些共性,比如:从课程模块来看,都包括通识课和专业课;从课程结构层次来看,都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从教学方法来看,都有讲座课程和研讨课程。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讲,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是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训练专业认知能力和养成专业思维方式的关键要素,蕴含和体现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特色。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思想决定了课程体系设置。近年来,南京大学以“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深入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人才培养思路上一直秉承戴安邦院士的全面化学教育思想,即“全面的科学教育要求教学既传授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围绕多元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分析借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英国剑桥大学等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设置模式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构建了“激发兴趣、注重能力、多元培养、个性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下简称“伯克利”)是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也是美国最自由、最激进的大学之一。化学是伯克利的传统优势学科,在O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中,伯克利的化学学科排名第二。

 

伯克利学制为4年,每学年有3个学期,分别是秋季学期(一般17周),春季学期(一般17周)以及暑期学校。本科生学位要求的最低学分数为120。

 

伯克利的化学学院有两个系: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和化学系。化学系的专业课程主要是按知识模块进行构建,由基础课和大量的专业课两大模块组成。根据修读课程的不同,化学系的学生可申请化学理学或者艺术学学士学位,或者化学生物学理学学士学位。本文仅介绍化学理学学士学位要求的专业课程。

 

上图是典型的化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示意图。可以看出,化学系本科生在第一年主要修读大学化学和定量分析这门课(含实验),或者根据需要修读与高中课程相衔接的化学课程。二年级主要修读有机化学(含实验)。三年级需修读高等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两门课。四年级的专业课较多,包括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无机合成及反应、有机化学.高级实验方法或者原子核技术中的化学方法,这几门课均包含理论课和实验。以上课程构成了化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这些课程一般为3~5个学分。

 

伯克利认为本科毕业生应该“熟悉艺术、文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能够收集、筛选、综合、评价来自不同领域并以不同形式呈现的信息;理解研究过程和如何创造新的知识;能够与人合作共事;能够创造性地转换其环境;具有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所必须的技能,并能考虑决定的广泛的社会和伦理意义;能够处理模糊性,能够灵活思考并具有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智识的技能”。因此,化学系本科新生需要参加新生导学课。一、二年级必修的课程还包括数学、物理以及15学分的BreadthElective课程(如阅读写作、外语、人文社科类课程),类似于国内的通识课。除此之外,化学系还开设了培养团队合作(如SupervisedGroup Study和Directed Group Study)和独立工作能力(如Individual Studv forAdvancedUndergraduates)的课程。

 

对于高年级本科生,除了专业必修课外,还要求完成15学分的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

 

伯克利化学系开设的高年级专业选修课有30多门,一般3学分,包括信息化学、生命体系中的无机化学、高等无机化学、无机合成与反应、普通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实验、高等有机化学机理、高等有机合成、有机化学一高级实验方法、量子力学和谱学、生物物理化学;物理学原理和生命分子、生物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伯克利能源讲座;生物质能、原子核化学、原子核技术中的化学方法、材料化学导论、生物化学工程实验、高分子科学与技术、大气化学和物理实验以及量子信息科技等课程。

 

化学专业建议选修的跨专业课程涉及大气、生物、土木和环境工程、计算机、地球和行星科学、经济、教育、电子工程、政策和管理、力学工程、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营养学和毒理学,物理、植物和微生物学、公共卫生、统计等多个学科分支,多达200余门课程。另外,本科生还可以选修多达50门的研究生专业课。因篇幅有限,本文不一一列出这些课程的名称。

 

二、英国剑桥大学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英国剑桥大学是历史最悠久的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之一,素有“诺贝尔奖摇篮”的美誉。剑桥大学崇尚自由、创造性、人文和科技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是将传统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的典范。剑桥大学化学专业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在2016 TIMES英国大学优势专业中排名第一,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中名列化学专业第三。

 

剑桥大学对学生的培养与管理是经典的学院制。该校有31个学院,负责学生的生活和本科生的业余辅导。教学由大学的科系负责,主要科系包括艺术和人文、生物科学、临床医学、人文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等。剑桥大学每学年的授课时间分为三个学期,包括Michaelmas学期(8周)、Lent学期(8周)、Easter学期(5周)。

 

化学系负责化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讲授,修读不同的化学课程前,要求修读相应的数学、物理课程。另外,学生也要学习计算机、语言以及其他人文学科。化学专业课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学年课程为模块IA,主要是介绍化学的基本原理,与预科课程相衔接,课程包括分子形状与结构、有机化学反应与机理、热力学与平衡、化学反应动力学、元素化学。另外,要求学生参加两周一次的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安排与理论课程基本同步,实验课程没有单独学分,实验成绩计入相应课程最终成绩。

 

第二学年课程为模块IB,课程更深入地讲解化学原理。学生有两种化学课程类型可选择,即A类理论与物理化学类课程和B类有机与无机化学类课程。继续修读化学专业的学生要全部完成两个方向的课程。其他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以后的专业方向分别修读A或B类课程。

 

A类课程包括量子力学导论、分子谱学、对称与成键、分子能级与热力学、电子结构与固体性质,B类课程包括重要有机反应、结构解析、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无机环化学、形状与有机活性、化学生物学导论。对应于A类与B类课程,学生要求每周参加一次或两次实验,实验成绩计入相应课程最终成绩。

 

第三学年开始时,化学系开设学生化学生涯指导讲座。大三学年学习模块II课程,是在模块I学习的基础上,扩展与深化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模块II课程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5门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其中,4门为必修课,包括无机化学I:结构与成键、有机合成基础、高分辨分子光谱、理论技术,另外一门课程物理化学中的概念为选修课。第二层次有8门课程,包括无机化学II:过渡金属与金属有机催化、结构与性能、化学生物学I:生物催化、化学中的衍射方法、材料化学、统计力学、对称与微扰理论、有机机理研究。第三层次有7门课程,包括:无机化学III:表征方法、有机化学中的控制、大气化学、高分子导论、电子结构、化学生物学III:核酸、核磁共振中的物理基础。

 

大三的实验课程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现代合成化学中的技术,主要是无机及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合成;二是与物理及理论化学有关的实验与计算。两部分实验均为必修。

 

在大三结束时,学校筛选能进入第四学年学习的学生。第四学年主要包括课程模块III的学习和课题研究。在学期开始时,学生接受实验安全教育及生涯规划指导。模块III课程包括18门化学课程以及3门其他院系课程(篇幅关系,文中不再列出这些课程名称),要求学生根据兴趣选修8门以上课程。

 

三、对两校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共性和差异性分析

 

从以上对伯克利和剑桥大学这两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共性:

 

(1)课程内容层次和梯度明显。伯克利化学系对本科生实行分阶段培养。课程设置分低年级课程和高年级课程。针对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部分课程设置了引导性或难度较低的课程。如大一年级学生可以先修读层次较低的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这两门课程,再修读必修的大学化学和定量分析这门课。而剑桥大学的化学专业课程则更多地从学科认知规律来体现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学生根据自身发展,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

 

(2)课程设置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伯克利基本采用化学四大基础课的模式,但本专业和跨专业选修课程非常丰富,涉及很多相关学科分支,这与化学系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有关,即“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石油、化工、食品、农业、摄影、制药、生物科技及矿业等相关行业的研发,或者化工贸易、质量控制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伯克利化学专业学生还可以选修本专业研究生课程。剑桥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前沿性选修课程多,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科前沿。比如大四课程模块III的蛋白质折叠、错误折叠与疾病、磁性材料、化学生物学与药物发现、固体电极等课程,本身已经具有研究生课程的专业性和深度。

 

(3)设置导学课程。伯克利和剑桥大学都有针对本专业的引导性课程,如伯克利大一新生需要修读的导学课,主要包括面向新生讲解化学系各个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学院的图书馆、计算机设备、校友和高年级学生的经验交流,以及学校和学院的资源介绍等。而剑桥大学在大三和大四学期初均设置了生涯指导讲座以及安全教育。这类课程的设置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与成长。

 

(4)重视实验教学。伯克利和剑桥大学除了专门的实验课外,很多课程都有相应的实验内容,并且内容与理论课程基本同步。

 

两校课程的主要差别在于:

 

(1)授课时段安排不同。剑桥大学化学专业基础课程不采用平行授课方式,不是从学期的第一周持续到最后一周,而是采取集中连续授课。比如用3周时间集中把A课程讲完,然后再讲授B课程。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在1~2个知识模块上学习,课后查阅大量的参考书与文献,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而伯克利则采用的是比较常用的模式,即一门课程贯穿整个学期。

 

(2)课程内容构建思路有区别。伯克利的化学课程,特别是专业必修课和国内大多数研究型高校的化学专业设置基本相同,是基于二级学科内容划分的传统模式。而剑桥大学的课程设置抛弃了传统的四大化学课程模式,改为按照知识结构和学科认知规律来设置课程,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讲授。

 

四、南京大学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知与行

 

对照伯克利和剑桥大学等国外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我国高校传统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满足科学发展、国家战略以及社会产业对多元化创新型化学人才的需求,具体问题包括:(1)现有课程体系缺少导学与衔接课程,缺少对专业的兴趣培养与认知,造成新生存在较长时间的迷茫期。(2)按传统四大化学设置专业核心课程,部分知识点讲授重复较多,学科前沿内容体现不均衡。(3)在传统课程体系中,交叉课程少,对学生交叉类学科的培养措施不到位。(4)对化学产业人才培养不重视,有关产业素养培养的课程缺失。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优化。为大一新生设置了衔接课程,开设新生导学课,以解答学生关于化学“学什么,怎么学,去哪儿”等疑惑。为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我们围绕不同主题开设了7门新生研讨课:化学与生命、化学与材料、能源与化学、化学与环境、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原子与分子的量子世界、高分子材料与社会发展等。

 

专业核心课程涵盖化学科学的基本及核心的理论内容和技能训练,是化学专业学生准出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南京大学化学专业学生通过自主招生及高考两种模式选拔录取,这两类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差异明显。对此,我们构建并实施了因材施教的两种核心课程体系。

 

一是普通核心课程体系。主要针对无化学竞赛经历和专业基础的学生。我们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思路进行了优化,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更新。主要是:合并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内容,设立大学化学课程;结构化学由大三调整到大二开设;增设高分子导论核心课程,形成以大学化学、结构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导论为骨架的核心理论课程体系。

 

二是针对学科特长生的课程体系。自主招生选拔的学科特长生通常具有较好的无机及有机化学基础。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对核心课程进行了调整:融合无机化学与基础物理化学知识,构建了一门全新的化学原理课程;压缩了有机化学授课学时;将结构化学、结晶化学、高阶物理化学内容整合为高等物理化学。通过数理课程学习内容的强化、化学核心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提升,使学生具有宽厚的数、理、化、生等理科基础,学科视野开阔,专业知识扎实,为在化学以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构建并实施了“基础一综合一研究”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并对相应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合并“无机化学实验”和“定量分析化学实验”为“大学化学实验”;取消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专门化实验,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开设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实验,形成了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这一新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为满足多元化人才培养需求,我们构建了多元选修课程体系:

 

(1)专业选修课。我们按科学知识单元组织课程,构建了知识体系完整、前沿性强的专业选修课体系,包括高等无机化学、有机合成、谱学基础、近代仪器分析法、高分子化学、化工原理、计算机与化学、化学文献、结晶化学、配位化学、催化化学、现代材料化学基础、分离科学、波谱分析、等离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物化、胶体与界面化学、高分子材料制备等。另外,我们委托生命科学学院开设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选择环境化学、材料加工、药物化学、能源化学、地球化学等相关院系课程为跨院系选修课。

 

(2)高年级研讨课和研究生课程。高年级研讨课包括化学与纳米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分子识别与分析、无机交叉领域的前沿发展、有机化学现代进展。另外,我们对本科生开放了部分研究生课程,包括配位磁化学、高分子结构研究法、电分析化学基础、高等有机化学、计算量子化学等。这些课程使本科生能系统了解学科前沿领域,让学生了解并思考科学问题的发掘与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3)化学产业类课程。针对化学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开设了化学化工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化学安全与防护、精细化学品开发与商业化、现代实验测试技术等与企业管理、市场需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认证等课程。我们聘请企业专家、政府管理人员以及外校师资为学生授课,以体现行业要素,培养学生产业素养和创业能力。

第2篇: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探究式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非工科类电工学课程是非电类专业学生(贸、经、管、法、外语、人文、艺术、体育等)在校获取电子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非工科类电工学教学面向众多专业,学生受益面非常广,教学改革关系到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电工电子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扩充,同时,各个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时数在不断减少,非电类电工学教学学时也在相应减少,面对学时减少和内容膨胀,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长期以来,各院校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非电工科类专业教学内容基本相同。教学内容侧重于使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使非工科类专业学生很不适应。主要体现在:

首先,教学内容不合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学理论性太强,过渡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定理的掌握和理解,侧重具体题目的计算分析,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

其次,是教学方法不妥。电工学教师都是长期从事非电类工科专业教学的。对非工科类的电工学教学无所适从,由于学生文理科均有,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对这类学生很不适应,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目前大学教育大众化的特点,我们针对理论教学环节进行改革。理论教学环节是非工科类电工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整个教学改革中应特别注重理论教学环节的改造。针对非工科类各专业(贸、经、管、法、外语、人文、艺术、体育等)的特点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其内容为:

1.科学定位并制订适合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教学的教学大纲。该课程的定位不同于非电工科类专业,它立足于电工学课程的基础性、科普性和综合性。着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融入适当有关电的基本知识,可以达到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为将来的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优化。建立一种电工学教学和教材新的模式,提供一个更能灵活适应技术发展要求的电工学教学体系和框架,更好地适应非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教学内容覆盖了电工及电子学科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为电工基础、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电机、继电接触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开关电源、可编程逻辑器件、通信与网络、光电与显示、消费电子等章节。我们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创新,以具体的技术专题为章节,对电工电子技术这一大学科进行概括。降低教学内容难度,拓展范围,结合实际案例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较少的学时里就对电工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更好的体现电工学课程的基础性、科普性和综合性。

三、非工科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1.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学内容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争论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2.将现代电子设计思想贯穿在非电类电工电子教学中,理论教学中,课堂讲解内容涉及需要实验演示电路时,调用事先建立EDA电路文件进行现场演示,提高讲课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3.适度使用多媒体课件,编制活泼、新颖的教学课件,寓教于乐。

第3篇: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范文

(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师生互动,教师以领路人立足于“授人以渔”,学生围绕讨论主题开展独立思考、充分运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知识升华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大班授课;小班讨论;自助学习;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 2015)01-0022-02

当前,“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方式在国内高校逐渐兴起,成为提高高校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探索途径,这种探索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方式的核心在于用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小班讨论增加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参与到具体问题的讨论中来,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疑问,加深或拓宽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对话、讨论等手段来为学生解决疑惑。

一、重视课程实施准备

标准化工程专业在国内属于新型专业,相关课程教学没有先例借鉴。“标准化入门”是标准化工程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实例讲解,辅以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中的标准化现象,使其掌握基本的标准化常识,建立初步的标准化概念,体会标准的重要性和其基本过程,促进学生标准化意识的形成,为下一阶段专业学习提供坚实基础。

(一)确定小班讨论程序

笔者按照小班讨论对课程大纲进行科学规划,设计讨论主题。首先,制定小班讨论实施程序,细化师生工作,对关键节点实施表格记录。小班讨论流程如下:(1)小班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5人,组内各角色分工鼓励采用轮岗制;(2)主讲教师布置每次讨论主题后,各组在规定时间内就给定主题开展收集资料、调查分析、案例研究、查找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3)在课堂讨论前各组内部先行启发、磋商,并将组内讨论过程、结果及主要观点制作成PPr上台发言;(4)小班讨论过程:由小组代表作主题发言,其他同学和教师提问和质疑;(5)指导教师就研讨问题的深度、发言者语言组织、团队配合等方面进行点评和总结;(6)讨论成绩由学生打分和指导教师综合确定;小组召集人根据每次讨论中各成员表现确定调整系数,最终由指导教师核实计入学生平时成绩。

(二)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讨论主题

按照讨论课时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开发设计4项小班讨论主题。(1)寻找身边的标准化案例分析其影响:该讨论考虑到学生新人校,对校园外环境不熟悉的问题,讨论对象以校园内的标准化或不标准化现象开展讨论,收集整理资料,思考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2)分析标准化推动人类进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追溯历史,查阅标准化发展史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相关的标准化案例在当时背景下的状况及对以后人类发展的贡献。(3)食品安全与标准案例讨论:针对目前食品安全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利弊不同观点的交锋,引导学生选取具体对象,收集资料,展开讨论,形成报告。(4)公众准化意识现状调查研究:要求学生围绕标准化意识,设计调研问卷对社会各层次人群展开调查,分析公众对标准化认识上存在的问题或误区,形成调查结论,提出具有建设性、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增强学生的专业责任感,提高学习兴趣。

二、把控课程实施过程质量

(一)加强教师间的交流沟通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模式是需要具备完整的教学链,必要时需增加“大班反馈”环节。因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设计、组织和安排;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主讲教师和指导教师的有机结合与交流。

首先,教师在学院领导的协调下不定期召开碰头会议,由主讲教师制定每次讨论课的方案,指导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调整,保持全体学生所授课程培养的一致性。其次,标准化系列课程必须提升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特别是随着“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标准化逐渐步入社会大众的视野,但仍存在对标准化的误解。这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拥有广博的标准化常识,更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此外,指导教师在讨论课后及时将学生状况汇总到主讲教师处,方便主讲教师对共性问题的梳理,有针对性地在大班授课时加以点评和反馈,进一步解决学生的困惑,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教师与讨论班学生的联系制度

实施“大班授课、小班讨论”要求学生通过讨论促进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模式中教师要做好研讨前、研讨中和研讨后三个环节中与学生的沟通工作。为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联系,每个讨论班选出一名课代表,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召集人。各小组召集人及时收集组员意见、讨论文案等汇总给课代表,;各班课代表将所在讨论班级的情况汇总给指导教师处理、反馈信息。在布置讨论主题后,组员间可能因想法多思路少而发生争执等情况,需要指导教师在讨论准备阶段就关注学生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化解学生难题,为其提供宏观上的指导,提高讨论前期准备效率。

(三)制定小班讨论质量评价方法

建立起小班讨论质量评价方法,科学评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是推进小班讨论的重要基石;也是避免“搭顺风车”现象而造成学生内部不公平。教师首先应确立教学流程规范(详见表1),对各关键点提出控制指标,并赋予指导教师、召集人和组员相应权限对各组讨论成绩及成员表现予以评定。指导老师全程跟踪各组进展,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反思与总结;各组组员有权评定其他小组的课堂讨论表现;两者分数根据一定比例确定各组讨论基础分数;召集人根据组员在本次讨论前后的表现确定其调整系数;最后由指导教师核实确定每位学生在某主题讨论中的最终成绩。

三、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笔者根据高等教育理论和改革研究思路设计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大班教学内容、小班讨论方法、课程教学效果、教师作业辅导等方面,向学生发放1 1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2,问卷有效比率为97.4%,学生对课程满意率达到96.6%。

(一)学生对小班讨论课的认可度

调查显示,96.6%的学生对“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效率非常满意或满意,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自主查询资料和研究能力有明显提高,完成标准化专业的入门进程,说明小班讨论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感觉非常满意,也反映出学生对于课程改革的支持和认可。

(-)学生对小班讨论的准备情况

经调查,学生对于小班讨论课准备认真,超过98%的学生在上讨论课的时候都准备得非常积极或者积极,没有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有部分学生希望在小班讨论时能错开讨论课时成为其他讨论班的旁听者,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也有部分学生提出要求增加小班讨论课时或次数的建议。

(三)学生对小班指导教师的要求

调查显示,98.2%学生非常欢迎和欢迎教师在小班研讨课时和学生一起讨论,说明在讨论课中学生非常期望教师能够适当转变角色参与到讨论中,并在讨论中积极鼓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对学生期望教师在讨论课上发挥的作用情况进行调查显示,学生对指导教师教学方法,对各组讨论的主题分析,与课代表、组长间的沟通反馈是学生对教师要求比较高的内容。各班对各自指导教师的综合评定显示学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期望,能够主动进入学生讨论课的内容,积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四、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运行需要师生的集中投入,尽管大部分参与者认识到该模式的意义与价值,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但是运行下来,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分组参差不齐,存在“搭便车”现象。虽然教师事先对学生分组考虑到能力、兴趣等因素,但课程是在新生第一学期开设,新生间了解程度有限致使学生自主分组出现参差不齐,学习能力,语言表达、沟通与合作能力等方面较强的学生未能有效地带动相对较差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组讨论的效果。

其次,小组成员间想法多,但实践研究能力欠缺。主讲教师布置某讨论主题后,小组成员在确定具体题目或研究对象时容易出现纷争,相互认为自己的选择更好,不能达成相互谅解而集中精力开展讨论学习。

第4篇: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制药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2-0088-04

0 引言

制药工程是化学、药学、制剂学、工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以及从事药品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在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开发型和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掌握化学、药学、制剂学和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对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等各个方面的训练,具备药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并可根据GMP和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以及环保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设计,从而最终达到药物生产企业所要求的具备药物生产、管理、营销、工程设计和改进等方面的人才目标要求。

国内制药工程专业是在1998年教育部调整工科本科专业时出现的,从1999年秋开始招生,招生层次为本科生;而国外第一个制药工程教育计划早在1995年就已产生,并且专业培养以研究生教学为主,起步时间和教育层次都较高,因此,国外院校对于制药工程专业内涵的理解更专业、更实用、更侧重于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等相关工程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国外院校多以西药合成的生产工艺、制备技术、设计技术为主体构建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但是,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和我国现阶段制药行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将制药工程的内涵延伸到从药品的研发到生产上市的全过程,这其中主要包括如下各环节:新药的研发与专利申请,药品的临床实验,药品的生产,药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等等。与传统药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更适合在新药的研发与专利申请、药品的生产、药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等环节发挥作用。

江苏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成立于1999年,2001年开始招生。从办学开始就始终紧抓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综合型人才而努力。在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始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强实践”原则,因材施教,培养能在制药行业各环节发挥作用的合格人才,为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经过十多年努力,在制药工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其改革思路和成果总结出来,以求对全国各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有一定帮助。

1 专业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向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重要前提。针对制药工程专业这个名词来讲,制药工程应为具有药物生产特点的工程技术,其中心是工程技术,因此,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应该突出制药工程专业工程课程体系,强调药物生产专业特色。所以,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必须体现具有药物特色的工程技术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制药工程专业的起源主要来自化学化工学院和药学院,少部分来自医学院。因为专业背景的原因导致在化学化工学院的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较多,而药学药剂类课程明显不足;在药学院和医学院的制药工程专业药学药剂类课程完整,而工程类课程缺乏。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各高校应当根据专业背景的不同,努力使得制药工程的工程课程和药学药剂类课程合理的分布,完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达到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实现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2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2.1 根据制药工程专业特点设置理论课程

制药工程专业为具有药物特色的工程技术专业,因此,制药工程专业其一应包括化学类基础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其二应包括化工类基础课程,如化工制图、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原理、电子电工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热力学等课程;其三应包括药物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如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等。在具备以上专业基础知识后,根据药物生产过程设置专业方向课程。药物生产过程从原料开始,经过反应前的预处理进入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分离,得原料药,原料药经过制剂便可以得到最终产物――药物。因此,制药工程专业课程应当包括制药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和生物工程、制剂工程、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设计等主要课程,但是这些仅仅是工程化的主要课程,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必须为药物特色开设大量的课程,如仪器分析和应用波谱解析、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GMP、制药工业三废处理技术等一系列课程。因此,上述课程应该组成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坚决杜绝根据教师能力和教师习惯开设一些课程,错误的专业课程开设理念会给专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便。

2.2 专业方向的淡化和体现

制药工程专业包括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三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遵循总体上淡化专业方向,个体上体现专业方向的原则,即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是不分专业方向设置的,所有的专业学生都必须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不存在因专业方向不同而课程不同的现象;而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来讲,都会有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方向,这时必须体现出个体的专业学习研究方向,为此根据不同的方向开设专业方向选修课,如化学制药方向开设药物合成反应、有机反应机理、药用高分子材料等课程;生物制药方向开设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发酵工程等课程;中药制药方向开设药用植物与生药学、中药学等课程。开设专业方向课程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学习,又可以深化专业的深度。

2.3 细化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江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曾经将制药工程课程进行高度的综合,将多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以节约授课课时,满足教学计划学时限制的要求。但实践证明,一门课程包括的内容太多,授课教师难免出现部分专业知识不精的现象,采用多位教师合作上课的方式,授课方式和前后的衔接等问题经常因为教师其他教学任务而无法实现完美衔接,致使授课的效果下降。为此,制药工程专业核心内容采取细化的原则,每一部分开设一门课程,既能突出其专业性,又能利于就业。因此,根据细化的原则,江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了制药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和生物

工程、制剂工程、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设计、仪器分析和应用波谱解析、药剂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GMP、药厂三废处理等课程,不再采用合并课程的方式,专业教育效果明显好转。

2.4 开设制药生产管理、销售和前沿动态类课程

制药生产除了专业知识外,必须增设制药生产管理、销售和前沿动态类课程。因为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工人,生产管理人员和销售方法和队伍等都成为制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开设医药营销学、市场学和管理学等课程;同时,作为一名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学生若不能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在就业和工作过程中必然会失去很多竞争的机会,因此,开设药物设计学、新药研发和制药前沿动态等介绍专业发展趋势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2.5 适应考研的需要

近年来,受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影响,考研热门化,制药工程专业同样也不例外,因此,必须照顾考研的需要。首先,在课程开设方面,考研的课程适当增加课时量,加强理论授课;其次,课程学时和学期分布适当调整,即尽量降低各学期学时的差距,同时照顾到第7学期学生的考研和实习问题,将部分课程调整到第7学期开课,节省了学生考研复习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因考研复习而大量缺课的问题。同时,课程体系中应包含实验设计方法、计算机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及制药工程专业英语等重要课程,为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奠定基础。

2.6 加强专业实践体系改革

专业实践体系包括专业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专业开放性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内容。江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教研室一直都很注重实践体系的改革,专业课程实验选择经典项目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紧抓制药生产项目进行,训练学生的工程概念和工程分析处理能力,专业综合实验和开放性实验重在训练学生查询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和统计分析的能力,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重在训练学生对工业化生产的感性认识能力和理性感悟能力,毕业设计为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实践性环节,是学生走上社会前的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必须引起重视。同时要不断改进实践体系,提高实践体系对学生技能的训练,适应社会医药经济发展要求,拓宽专业就业面。如毕业设计的形式不要局限在制药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毕业论文上,市场营销类和管理类毕业设计的形式都满足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可以将毕业设计的形式多样化。

2.7 优化课程在本科各学期中的分布

在满足教育部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需将课程根据课程体系中理论的前后关系将课程合理分配到大学本科的8个学期中,避免学期间学分分配差别较大的现象,避免因此而造成学生在某一学期学习压力过大的现象。同时,制药工程专业包括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中药制药三个方向的课程,三个方向的课程必须合理分布,防止出现某专业方向课程在全面学分制中因选课人数不足停课的现象,并且合理分布还可以让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完成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多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2.8 理清课程间的相互关系

专业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理清,这对于专业教学效果的影响太大,搞不清楚课程的先修和后修关系,势必造成学生对专业课程体系内容的掌握不佳,因此,完善制药工程专业导学图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选课,意义重大。

3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注意事项

3.1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文档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文档有利于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的实现,同时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要实现规范化、稳定化和可变化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将成熟的教学内容规范地延续下去,而且可以根据教师的科研状况改变部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2 加强课程体系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后续工作,但是监督管理工作却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成败。首先,要加强课程内容的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授课内容的重复现象,在课时如此紧张的制药工程专业,杜绝重复现象可以节省很多的课时,让学生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其次,强调课程体系教学工作的落实情况,加强教学的监督,特别是实践教学的监督,避免应付导致课程体系改革形式化,失去专业改革的意义。

3.3 正确引导学生选课

引导学生选课的教师必须完全把握课程体系,防止在选课过程中误导选课,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专业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同时,摒弃专业课程必须由专业教研室担任的错误理念,专业课程未必一定由制药工程专业教研室承担,很多课程只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专业知识,即使专业教研室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正确选课。

3.4 加大专业教师的引进和竞争力度

学校应该根据专业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合理的加大教师的引进和竞争。一般情况应该根据弱势专业方向进行师资力量的引进和调控,促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进行。同时,要重视和加强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竞争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为课程体系改革的实现提供保障。

第5篇: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课服务功能;缺失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国家的重视使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在高职学院中全面展开,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职业教育中的普通文化课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职业院校的文化课如何彰显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如何体现时代、社会、地域特色,如何使课程改革朝着社会发展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笔者认为,那种急于求成,一味强调市场需求,重技能、轻素质的做法是非常片面的,拓宽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范围,开设丰富多彩的人文课程、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实现科学文化与技术专长、人文文化的密切融合,使文化课很好的为专业课服务,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职业院校文化课与专业课关系密切

当今,有个别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部门对职业院校文化课地位有偏见或指导不力,使个别职业学校“矫枉过正”,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过于突出“专业课”和“实践课”,甚至主张“文化课要为专业课让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教学任务和教学时数,盲目删减文化课教学内容,造成教学计划中“专业课”与“文化课”比例失调,致使文化课教学质量低下,甚至不能完成文化课教学大纲中的最低要求,造成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学习弱化,公共职业素质受到削弱,就业竞争能力不强,转岗和下岗再就业基础缺失,专业技能发展空间受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众所周知,文化课是基础,代表学生的基本功,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文化素质低的学生,对老师讲授的教育理论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就差,教什么只知道什么,不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对技能动作接受、理解、模仿能力差,反应慢,势必造成专业技能低下。文化课还是学生今后从事岗位工作、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基础,也是学生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融入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扩展知识和技能,继续学习、适应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实现文化课与职业技能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并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相得益彰。

二、职业院校文化课服务功能存在缺失

1、许多职业学校开设的文化课与专业课联系不大,加上文化课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不甚了解,直观按教学大纲对课程要求来讲解,自己讲得有滋有味,学生总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学这些东西与专业有啥关系?”或者“我们是来学专业的,开设这么多语、数、外干啥?”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文化课教学大纲没体现出为专业服务,与之对应的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只是按学科体系编写,与高中和本科教育没啥两样;另一方面是讲授文化课的教师对授课对象所学专业将来要干啥、需要什么知识不清楚,不能把所讲内容与专业需要联系起来。如,学机电的同学,对于钢板下料计算、轴锥面的计算经常用到三角函数,三相交流电则经常用到正弦函数等知识,在开设的数学课中,若能联系到这些实际应用,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目前职业院校文化课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渗透、融合不够科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体表现在:

(1)实用性不强

职业院校的文化课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突出应用价值,没有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选择文化课程的内容,缺乏实践教学,很少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

(2)缺少职业性

课程内容要服务于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要围绕着职业活动来组织课程内容,但许多学校开设的文化课课程体现这一理念不够。如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以及德、体、美类课程,都不能很好地和学生将来的职业相结合。

(3)缺乏生活性

文化课课程内容不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特别是目前的生活,没有把一些非常实用的、在以往的观念中不受重视的内容纳入课程,没能把这些课程内容按照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方式,用更加实用的话语进行阐述,使之离生活较远。

3、文化课服务功能缺失的原因如下:

(1)文化课教师的服务意识不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引导者,必须要储备丰厚的知识,职业院校的文化课教师还要加强专业服务意识、具有精湛娴熟的专业知识,真正掌握所教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决不能浅尝辄止、似是而非;要本着为学生着想,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思想,积极提高自身素质。现在文化课教师大都经过系统的本专业学习,所受的教育程度较高,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忽视了对新知识的吸收,尤其对所教学生所学的专业国内外动向和发展趋势了解甚少,不能适应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

(2)课程内容上没有要突出文化课的实用性与灵活性

在很多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学没有突出实用性,教学内容不符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没有研究文化课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点”,并以此作为探索进行文化课教学的“突破口”。即没有注重文化课教学的实用性,没有把培养学生应用所学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

第6篇: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范文

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专业课程只有福建师范大学开设,其他高师均将其置于公共课程中。在专业学科课程的设置方面,各高师、各专业有所不同,但都包括按学科大类划分的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以提供给学生专业学习必须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如福建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其学科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专业教育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基础、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及相应实验等。教育专业教育课程提供给学生的是“怎样教”的学习内容。近年来,高师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开设微格教学、汉字书写、教师口语等,但主体仍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教学见习、实验设计、毕业论文等。前期各校一般以学文、大理的通识课程为主,中期和后期转向专业课程学习,进行分流培养模式,最后一年完成实践性环节。新世纪以来,高师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管理诸方面进行了改革,如福建师范大学从2007年起着手充实和调整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的内容和结构;闽南师范大学在2001年全面实施“一次分流+相对主辅修制”培养模式,2002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2006年修订培养方案;泉州师范学院于2003年启动了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宁德师范学院在2006年实行学分制。这些改革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各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

二、福建省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福建省高师范学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类别不全,比例失衡”。

(一)教师教育课程类别不全

1.教师情意教育课程缺失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结构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化的标志是职业自,高深的专业理论、成熟的专业技能只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专业情意才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和灵魂。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说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调的是教师会不会、能不能,那么,专业情意则强调的是教师爱不爱、愿不愿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情意主导着学术性和职业性素质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是维系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遗憾地是,福建省各高师对教师专业情意培养研究有待完善,尚未专门开设相关课程。

2.通识教育课程科类单一

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养成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课程设置应强调基础性和广博性。福建省各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艺术、近现代史、法律基础、专业基础课、教育学、心理学等。分析其学分构成,可以发现,“两课”(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和“工具课”(英语、计算机)学分占50-56%,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分占7-12%(福建师范大学除外)。总体说来,通识课程科类单一,门类不够广泛,不能较好地发挥通识课程的功能。

3.缺少面向基础教育学科的课程

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内的专门技能。高师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应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然而,各高师课程片面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学术素养,缺少针对基础教育的课程,对基础教育及其新课改研究不够,课程设置与中小学教育实际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教育观念、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和中小学教育不合拍,致使毕业生从教后传授老内容、沿袭旧方法,缺乏引领新课改的意识和能力。尽管基础教育新课标从学科的角度对广大教师的课程理念、知识结构、教学行为等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但是高师学科专业课程依然固态自持,缺少面向基础教育学科的课程。4.教师专业教育课程类别单薄。高师教师专业教育课程一般要包括教育理论课、教学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其中,教育理论课提供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技能课训练学生从教的专业技能,教育实践课锻炼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建既体现专业课程性质,又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同时保持学科内在逻辑系统的教育学科课程体系,‘应由理论层面、技能层而和实践层面三方面构成’,每个层面的课程又由若干学科课程和实践活动构成相对合理的模块。”福建省各高师教师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教育理论课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育实践课主要是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教育技能课主要是普通话、教育技术,课程类别显得单薄。

(二)教师教育课程比例失衡

1.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衡,选修课比例偏低

福建省各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课程(公共课)和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专业课)为主。各校普遍把通识教育课程分成必修、限选、任选三类,把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从学分所占比例看,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约占64.9-80%不等(注:此数字不含实践类课程),选修课(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约占5.1-11%不等。尽管各高师不同专业情况有所不同,但大部分专业必修课学分所占比例都在70%之上。相对而言,必修课比例较高,选修课比例偏低,对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支持不够。

2.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师专业课程比例失衡,后者比例偏低

长期以来,高师教师教育课程在学术素养培养上向综合性大学看齐,着力培养学科专家型的中学教师。这种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的做法导致教师专业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过低。据计算,福建省各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学科专业课程占总学分的60-72%不等,而教育专业课程仅占7-12%。这一比例低于国内有些省份,更远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一般水平。尽管和原先相比,各高师教学计划中教师专业教育课程比例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并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高师教师教育优势的彰显。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衡,实践课程比例偏低

从逻辑上说,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实践课程应包括教育实践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目前,福建省各高师教育实践课程主要采取利用4-6周时间集中到中小学进行实习的模式,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验、调研和设计等实践性活动(有个别高师的个别专业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所占学分比重一般不会超过16%,而理论课程则占到总学分的76%之上,这使得各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衡,实践课程比例偏低,实践课程在地位上从属于理论课程。

4.教师专业课程类别比例失衡,教育技能课程比例偏低

教师专业教育课程是师范院校“师范性”的集中体现,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保证。福建省各高师教师专业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过小,课程构成类别比例失衡。其中,教育理论课占教师教育课程总学分的16%左右,教育实践课占10-15%不等,教育技能课占不到2.6%(有高师甚至没有开设这类课)。可见,高师教师专业教育课程中教育技能课开设严重不足。教育技能课开不足会影响学生对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掌握和运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三、完善福建省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若干建议

(一)以“教师专业化”理念为指导,扩充教师教育课程类型

“师范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出训练有素的、达到专业化标准的教师,以教师的专业化实现教学的专业化,确保未来学校对教师‘量’和‘质’的需求。”课程设置作为体现教师教育专业特性、支撑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途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调整要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指导思想。“要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改革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拓展学术视野,增强综合能力,提高学术性、研究性,营造教师培养的宽厚学术氛围,改进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性培养的有效性。”根据教师专业化理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至少需要要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临床知识。其中,普通文化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旨在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术性”素养,教育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临床知识意在增强学生的“职业性”素养。据此,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提供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提供学科专业知识)、教师专业教育课程(提供教育学科知识)、实践课程(提供教育教学临床知识)四类。高师可以以此为线索,围绕发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扩充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课程类别,如将这四类课程中基础课分解为相关的若干课,将核心课拓展为学科群,增设新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设置演示课、活动课、技能课和实践课等,以完善课程结构,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适应能力。

(二)依据“实践取向”的教师价值观,调整教师教育课程比例

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依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进行调整。参照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做法,各类课程比重应调整为:普通文化课程30-35%%,学科专业课程30-40%,教育学科课程25-30%(其中,教育理论课15-20%,教育技能课占10%),实践课程15%(其中,教育实践课占10%);必修课占50%,限选课占30%,任选课占20%。针对福建省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中比例失衡现状,我们建议:一是提高选修课程比例。加强普通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选修课,如增设一些能沟通科学和人文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作为限选课或任选课;增加教育学科选修课程(具体做法下面有论述);加大基础教育学科课程,如增设新课改专题、基础教育学科研究专题、国外基础教育等选修课。二是加大教育学科课程的比重。提高教育技能课程的比重,在内容上进行拓展,如开设教师职业技能(含三笔字、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等)、学科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发技术、教育科研方法、学生学业与生活指导、教育评价技术、学习方法指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等作为限选和任选课;拓宽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育课程,如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家传记等作为教师专业情意教育限选课,开设教育评价、班级管理、中小学德育辅导、中小学心理咨询等作为选修课,将教育学、心理学分解为现代教育学基础、现代心理学基础、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等作为必修课。三是加大实践教育比重。延长实习、见习的时间,积极试行顶岗实习制度;创新实践课程,如增设教育调研、教育科研、教学设计竞赛、第二课堂、学困生辅导等教育实践活动;与中小学合作,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邀请一线教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

(三)肩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使命,创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第7篇: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范文

论文摘 要:根据材料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材料化学学科专业特点,通过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修订完善了材料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更好地体现了材料化学专业的特色,体现了“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要求。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许多高校纷纷设立材料化学专业。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于2003年增设了材料化学本科专业,并在当年正式招生,目前已经有5届毕业生,学生就业情况良好。材料化学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二级学科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理科人才,所以材料化学专业学生不但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及材料学科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必须接受更多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教育。如何完成这一培养目标,使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是高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革新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才能办出高水平的材料化学专业,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1 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从“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出发,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我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大部分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活动,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等。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等知识体系。

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材料化学专业方向性选修课程。

实践性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材料化学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

2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材料的制备、表征、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基本能力。在构建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一直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将所有教育环节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个知识体系。其专业课程体系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基础,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作为本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在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之后,陆续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特色方向。并通过开设材料科学导论、纳米材料导论等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淡化专业界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施按大类培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平台。在2011年修订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633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与我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一致;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有区别的开设,更加突显材料化学的特色。

3 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3.1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优化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层次,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是测量实验层次,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了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实践层次,注重综合素质训练,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2 更新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在2011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为35学分,占总学分的22.7%。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和重组了原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将实践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教学,确立了基础实验、测量实验和专业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教学内容。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强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24-25,39.

[2] 宋金玲,蔡颖,王瑞芬,等.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273-274.

[3] 易清风,申少华,肖秋国,等.教学研究型高校材料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广东化工,2011,38(10):174-175.

[4] 郭琳琳.材料化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初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115-116.

[5] 孙建之.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66.

第8篇: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 文化基础课 课程开发 数控 数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175-02

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中职学校要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大批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的工艺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数控人才。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数学关系十分密切,数学学不好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试想如果数控专业的文化基础课教师对所教专业的认识较为肤浅,甚至连普通车床、数控机床都不认识或者根本不知道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那么他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指导必然会感到力不从心,无从说起。恐怕也只能是对一些学生早已熟悉的、普遍认知的大道理进行空洞的、苍白无力的说教,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文化基础课教师要了解所教知识在学生所学专业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在教学中贯穿“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体现文化课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专业应用特色,以区别于普通中学的文化课教学。在新形势下,建立起数学与专业结合的机制和模式,由专业提供案例,数学教学将其消化于课程内;切合学校实际实行数学课程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尽管数学课程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有一定难度,但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坚持与专业结合的方向,强调基本数学思想,引入简单易懂的案例,依靠集体的智慧来共同推进改革的进程。工科类的数控专业,大量的专业课必须以扎实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文化基础课既要满足人对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也要服务于专业课,针对实际情况,顺应新形势下职业课程改革的理念,数学课程应做出重大变革。本文侧重对工科类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中的数学课程进行开发。把专业需求作为数学课程及其研究的出发点,围绕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制定课程目标,重组课程内容,将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结合。课程开发是一项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一项工作,专业程度较高且影响范围大,应遵循固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

一 开发团队的组织

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中职文化基础课程的开发注定要与专业紧密联系。故此,某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相应的文化基础课程开发宜同步进行。例如:学校和企业在合作建立数控专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小组的同时,应组织面向该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程开发小组。数控专业课程开发前的企业调研、专家对本专业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等活动,文化基础课程开发小组有必要列席参与。这样做不仅能更合理地配置资源、降低开发成本,而且能共享课程开发前的需求调查和开发前期的分析论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实践专家、教研员、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团队协作,结合本校、本专业实际,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协调好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处理好学生就业与学生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 课程目标的确定

在对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再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特点,选择某一现代化建设试点中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数控技术专业)进行个案分析,试图建立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化基础课程体系。对课程目标、知能结构、课程体系的分析,归纳确定基于该专业下的文化基础课程(数学为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确定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和实践课之间的关系,使整个课程体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基于数控技术专业下的数学课程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学好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具备从事数控技术加工、编程、数控设备安装与调试和数控加工技术管理等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 课程内容的甄选

由于数控行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较容易转换为数控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为数控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前期分析准备。但数控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往往只涉及数学某一方面的知识,两者互不包含,无法互化。部分文化基础课程目标属于隐性能力的培养,无法具体说出或写出来。这就需要文化基础课程开发小组根据行业专家、专业课程开发小组提供的前期分析论证材料,将数控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领域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分解、从中抽取出相关数学知识点,找出支撑这些工作任务和过程所需的数学能力和知识,并根据培养过程将所需内容按序进行重构,达到对原有数学学科的解构,而产生适用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人才培养目的重构了的数学。因此,要甄选出符合工学结合课程要求的中职数控专业数学课程内容,必须做好学生水平、专业需求、企业和社会、生活等全方面的需求调查。

四 相关教材的编写

数学校本教材编写的教师可尝试以项目任务驱动为主要的编写形式,以宽、浅、新、作为基础,体现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功能。教材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任务内容按照工作流程线性排列,减少重复内容,节省教学时间。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原则,淡化数学的概念体系,重视应用,联系实际;教材要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增强数学知识与各专业的密切联系,体现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功能,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

第9篇: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范文

【关键词】 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

一、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当前,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课程设置遵循本科模式,专业技能训练少,缺乏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

在目前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中,课程设置普遍遵循由“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审计――校内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校外毕业顶岗实习”的规律。其中,校内专业实训的课程仅仅包括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个别学校会在基础会计之后再增加一个“基础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校外毕业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极低,所以当学生拿到毕业证找到一份手工会计或电算化会计工作时,适应期较长,单位满意度低,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本科模式”,增加校内技能训练课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二)专业扩展课的设置必修多,选修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要及就业市场的变化,灵活性差

在上述的会计专业课之外,大部分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依旧开设 “统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证券投资”等必修扩展课程,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会计相关的就业岗位在增加,“纳税筹划、办公自动化、EXCEL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可能对学生将来就业更有帮助。怎么办?再增加必修课吗?将来还会出现更多的与会计相关的就业岗位,与此相关的课程也要设为必修课吗?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还实行的是三年制,将来可能全部改为二年制,课时够吗?所以将专业扩展课全部设置为选修课是课程改革的方向。目前,许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也都开设有选修课,但其选修的内容主要是“文学欣赏、公共关系、普通话、书法”等课程。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设置不科学、不合理

就全国来看,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开设有会计专业,而所有的会计专业都开设有会计电算化课程,但都是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通常一周六节课,个别学校一周四节,一个学期上完。学院硬件条件好的院校,周六的课时里面,四节上机,二节理论;硬件条件不好的院校,二节上机,四节理论。实际上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很多,一个学期周六的课时学生根本学不完,很多学校的教师只教了学生“总账”系统,个别院校最多再增加个“职工薪酬”系统或“固定资产”系统,而还有“往来账”系统、“供应链”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均没讲授。其中“供应链”系统包含内容很多,而这些内容在企业应用非常广泛。另外,中级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开设也势在必行,但几乎没有一个学校开设了该课程,社会上这方面的考证过关率非常低。

(四)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脱节

学校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没有紧跟职业与就业岗位要求而动,造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职业资格证书相脱节,造成学生考证过关率低,对口就业困难。会计证是会计专业学生将来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砖。在校期间,需要通过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会计职业道德和财经法规、会计基础的考试。而许多院校没有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的课程。中级会计电算化证也没有对应开设课程。另外,各院校之所以开设一些专业扩展课,也是从学生个性出发,方便学生更好的就业,但课程设置并没有与学生考证结合起来。

(五)课程评价方法以知识把握为主,能力突出不够,且评价方法单一,学生就业没有纳入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但多年以来,各高职高专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仍实行一张理论试卷定成绩,只关注结果不考虑过程,只注重理论不注重能力的单一课程评价方法。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就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能力、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质量。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都普遍没有把学生就业纳入课程评价体系。

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需求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不同人才规格的需求。因此,深化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

二、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特征

尽管高职高专课程与中职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在性质功能以及总体框架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教育性质、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存在差异,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具有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中职课程的本质特征。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一)课程目标的高职定向性

课程目标最集中和具体地反映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在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会计电算化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要体现其“高、职”的特性,应明确地导向培养对象较强、较高、较多的就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职业知识,而且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其“高、职”方向,从而使人才培养规格适应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

(二)课程内容的适应性

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会计方面的技能型、实用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内容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适应学生个体的需求。当今世界,新的业务层出不穷,会计的职能、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必须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来开发课程,不断吸收会计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计的实践性

高职高专不同于普通教育,也不同于中职教育。它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技能,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而工作中所依赖的知识大部分是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只有转化为实践知识后,才可能被应用到行动中去,因而把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就成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内在要求。所以,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是以实践知识为主的课程,实践性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显著特征。

(四)课程实施的个性化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别较大,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地区,各校的教学实际也存在着一定差异,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难以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实施需求。因此,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在课程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五)课程范围的广域化及内容组织的模块化

当今社会,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就业流动率逐渐增高,劳动力市场变化莫测,这些趋势要求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必须尽可能拓宽课程内容的范围,以提高劳动力的就业适应能力。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要不仅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

课程模块化是高职高专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MES课程模式、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等在课程开发中都显示了这一点。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也采用模块化结构。

三、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一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需求,二是满足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需要。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应设置分散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二种形式。

1.分散实践课程。分散实践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初级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内的分块实训和学生毕业前的岗位实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初级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内的分块实训包括:基础会计中针对原始凭证的实训、针对记账凭证的实训、针对日记账的实训、针对明细账的实训、针对总账的实训、针对资产负债表的实训、针对利润表的实训、针对现金流量表的实训等;财务会计中针对存货核算的实训、针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实训、针对无形资产核算的实训等;成本会计中针对品种法的实训、针对分批法的实训、针对分步法的实训等;初级会计电算化中针对工资子系统的实训、针对固定资产子系统的实训、针对总账子系统的实训等。这些实训都应安排在各自理论内容之后,需要老师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体现,并配有相应的实训教材。学生毕业前的岗位实习则是另一种分散实训,包括出纳工作实习、成本核算实习、固定资产核算实习、往来款项核算实习、存货核算实习等。

2.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包括会计基本流程实训,复杂业务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会计基本流程实训包括手工会计流程实训和电算化会计流程实训。手工会计流程实训是在基础会计课程之后进行的基础会计综合实训,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经过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最后编制基本业务的会计报表。该实训应安排在基础会计课程学完之后进行。电算化会计流程实训从建立账套开始,经过账务初始、日常账务处理、期末处理,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该实训应安排在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学完之后。复杂业务综合实训,是在财务会计课程学完之后,模仿企业的会计环境设立各会计岗位,针对财务会计课程的复杂业务对学生进行实训,定时轮岗。专业综合实训是在学生学完所有理论课程之后,到单位社会实践之前对学生进行的一次阅兵大检验,主要由学生来做,实训内容应涵盖所有会计课程,实训教材应专门编写。

(二)课程体系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模块化课程模式不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开设应分为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选修课模块、毕业论文(设计)模块、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模块、顶岗实习模块。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新业务不断涌现。本着“科学合理、注重实用、优化调整”的原则,根据学生就业需要,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角度出发对课程设置进行经常性修订,增加必须的专业选修课,同时设置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现专业课程的时尚潮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初级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时、内容,开设中级会计电算化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人文因素和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对技能性课程尽可能实行项目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体现技能的针对性、实用性、完整性。对专业基础课程本着“面宽”的特点,扩大学生的思想视野,拓展能力范围。与企事业单位联合,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动向,适时调整好专业课程设置,实现课程设置的动态化。

(三)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

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应进行以下衔接:

(四) 建立合理有效的多元课程评价体系

构建合理有效的多元课程评价体系是开展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同时也体现了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向。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多元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和评价标准多元化。课程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用人单位、行业组织、专家委员会等。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检验课程的有效性,用人单位的评价检验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情况,社会评价检验学生的社会适应度,行业评价检验学生的职业适应度,同行专家评价是从教育、心理角度检验课程的科学性。课程评价应采用符合能力本位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形成以口头与书面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作业、社会实践、实习报告、向学生问卷调查、向企业问卷调查、访谈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表现在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每一次评价或测试要尽可能地覆盖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并将课程质量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丁锡民. 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

[2] 侯丽平.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会计之友,2007(10)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