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短期交易策略范文

短期交易策略精选(九篇)

短期交易策略

第1篇:短期交易策略范文

策略的范畴也很宽,但核心的范畴就那么多。策略的核心为风险管理策略、资金管理策略、纪律管理策略。交易不只是分析,更重要的还有策略。市场中虽然看似遍地机会,但充满风险,风险管理的策略避免你被市场淘汰。决定你生死存亡的不只是你的进场或好的时机以及最佳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你的资金管理。即使你知道万卷书,如果不遵守纪律,那么再好的分析,再好的策略都是枉然。

分析的实质是判断概率的大小。市场没有绝对的事情,分析的方法和论据越充分,正确的概率就越大。分析的基础为判断方向和趋势。所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市场交易中体现得很明显。方向判断对了,趋势判断对了,你的分析就成功了大半。所以分析可以用概率来判断趋势的方向。大的趋势当然比小的趋势重要。通俗地讲即后市是涨还是跌,但不是单日,是一段时期的趋势方向。

判断市场趋势方向的概率大小,就是分析。分析的技巧有这么几个,看关键指数和相关交易品种的周K线,月K线,标志性K线,5周均线,5月均线。周K线收阴,月K线收阴,判断时点附近出现标志性大阴线,5周均线向下,5月均线向下,这几个因素符合条件越多,趋势向下的概率也就越大,也就是后市跌的可能性越大。周K线收阳,月K线收阳,判断时点附近出现标志性大阳线,5周均线向上,5月均线向上,趋势向上的概率也就越大,也就是后市涨的可能性越大。

或者再简单一点,以一条均线判断后市趋势方向,短期和中期之间的为30日均线,中期和长期之间的均线为60日均线。若30日均线或60日均线向下,则市场趋势向下概率相对更大。若30日均线或60日均线向上,则市场趋势向上概率相对更大。

一般的投资者努力的方向在于分析,过于看重分析,判断对错。其实判断市场没有绝对的事情,是概率的大小问题。知识多了,分析好了,对市场理解透彻了,但不能排除你仍可能被淘汰。因为其实分析也包括对市场的分析和自身的分析。一般投资者重视市场分析而忽略自身分析,忽略自制和约束以及自己交易记录的分析和总结。市场交易,最可怕的不是市场,不是所谓的庄家,是自己,往往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市场,而在于自己。

投资名家江恩说,大多数人在股市输钱的原因不外乎三种,一为交易过度或买卖过于频繁;二为没有下止损单或限制他们的损失;三为对市场知之甚少。只有第三个方面和市场分析有关,前两个方面其实都是交易策略问题。前两个方面谈的都是风险和资金管理策略以及纪律约束问题,而这往往是被一般投资者所忽视的。当你所有的知识都具备了,但是交易策略被忽视,则交易成功的概率相对会低很多。

市场看似机会无限,实则充满风险,当风险没有处理好的时候,机会的期望往往成为妄谈。风险是存在的,但也是可控的,当中长期趋势明显向下,当出现标志性大阴线,当市场交投清淡,都意味着市场风险的增大。如果不知道市场交易的风险,而进入市场交易,仓位很重,失败概率会高很多,属于缺少知识,即无知;如果已经知道趋势明显向下,风险很大,而仍然进入市场交易,仓位仍然很重,失败概率不会因为分析的对而减少,属于心理,手痒,缺乏自律。

当你拥有500万,你却在市场风险很大时,通过融资放大实际为2000万交易,就是超负荷交易,就是交易过度;当你拥有1万,却频繁做短线,2天一次交易,不断买进卖出,不辞辛劳又缺乏计划和总结,就是买卖过于频繁。当你原本认可短线或长线思路时,短线却变成中线,中线却变成短线;当你不知道交易必须要有止损,损失必须要有限制,则情绪易发生,不知道如何退场。资金管理的策略是核心的策略,反应的是交易中不只是股票,而是你的资金,资金首先要保值,而后才是增值。

第2篇:短期交易策略范文

近年来,证券市场中的反转与惯性现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价格反转是指早期收益率低的股票在之后的表现会超过早期收益率高的股票,价格惯性则指早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平均仍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超过早期收益率较低的股票。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这些能给投资者带来超常收益的规律性现象是对传统资本市场理论,特别是“有效市场假说”(EMH)的极大挑战;从投资实践的角度看,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过去的价格预测其未来的变动情况,从而获取超额收益。如果确实存在这一价格变化规律,那么,这就形成了两种投资策略:反转投资策略(contrarianInvestmentstrategies,简称反转策略)和惯性投资策略(MomentumInvestmentstrategies,简称惯性策略)。[2]

(一)国外反转和惯性策略的研究

1.反向投资策略

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由于股票市场经常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对反应过度的修正会导致过去的输家的将来表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产生长期超常回报现象。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现的结果,通过一种质朴策略(NaveStrategy)——也就是简单外推的方法,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为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DeBondtandThale(r1985、1987)首次提出长期内过度反应的证据,证明市场上存在价格反转现象,标志着对股市惯性和反转现象研究的正式开始。此后,Jegadeesh(1990)提出了在更短时间间隔内如月和周间隔内短期收益反转的证据。

2.惯易策略

惯易策略是指在分析股票过去相对短的时间内(通常是一个月到一年)表现的基础上,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规则(filterrules),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规则就买进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Jegadeesh和Titman(1993)最早发现的惯性策略,Hong、LimandStein(2000)注意到分析师覆盖度越低的股票惯性越强。Ahn、ConradandDittma(r2003)引入随机折现因子来评估惯性策略的收益,他们认为以CAPM作为解释的基准点可能是不正确的。

(二)国内反转和惯性策略的研究

王永宏和赵学军(2001)以深沪两市1993年以前上市的全部A股为研究样本,分别考察了1993年到2000年之间的惯性收益和反转收益,发现只有反转策略显著,而惯性策略不显著。[3(]P12-15)杨忻、陈展辉(2004)基于1992-2001年的沪深A股市场的全样本数据,采用Jegadeesh和Titman(2001年)方法,研究中国股市惯性和反转投资策略,得出短期内中国A股市场总体而言并不存在显著的惯性现象,过去的赢家或者输家在未来的表现并没有显著差异。[4]王晓国,王国顺(2005)通过300种惯性/反转策略,2个样本时段,3种样本容量.实证发现中国基金市场存在中期(52-78)周惯性现象.不存在(1-78)周反转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不是人为的结果。[5]谢赤、禹湘、周晖(2006)以偏股型证券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在交易策略上,证券投资基金整体采用惯易策略,但倾向于买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尤其是收益率高于同期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股票;不倾向于卖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即采用高买高卖的策略。[6]庄悉备(2008)对开放式基金重仓股的行为投资策略分析从行为金融的角度揭示短期动量现象存在的原因和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基金经理资产配置不合理会导致赢家经理增仓时采取惯性策略、减仓过程中投资策略不明显,输家经理减仓时惯性策略表现非常明显,而增仓时投资策略不明显。[7]

二、反转与惯性投资策略的模型与方法

(一)数据处理方法

考虑到我国股市波动幅度较大,短期内股票出现大幅度上涨和下跌的现象较普遍,因此,采用间隔时间较短的周收益率来检验股票价格的自相关性。周收益率的计算通常使用周收盘价对数的一阶差分作为收益率指标,以便更好地符合正态分布的要求。

(二)反转与惯性策略算法

本文对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研究采用比较简单的非重叠的抽样方法,这样更符合实际中的运用,而且也可以避免重叠抽样方法中收益率可能出现的自相关和异方差问题。由于我们采用的数据周期为172周,可以解决样本数据较少的矛盾。定义S为排序期(即投资组合构建期),H为持有期。下列步骤即为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基本算法:

1.从某一时点开始,以股票(在以前已经上市且在和之间有收益率数据的样本)前S段时间的收益率为基准进行从高到低排序;

2.将上述排序好的股票分成十个等份构成等价值权重组合,依次为Pl,P2,,P10。第一个组合P1称为Winners,最后一个组合P10称为Losers;

3.计算各个组合在从时刻到+时刻的累积对数收益,i=1,,10;4.在时刻+重复上面的过程,为时间滑动长度。

(三)反转与惯性策略的数学模型[8]

设初始投资时刻为t。()为[1,]时期市场上所有股票的集合,设()中的股票数目为N=N(t),在[1,]时期股票i的收益率为t(1),∈()。按[1,]时期收益率的大小将()中的股票从高到低排序,然后等份成10组,分别为1(),2(),10(),称1()为Winners,10()为Losers。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以及数据处理

(1)样本选择

本文的股票交易数据取自“巨灵金融终端”数据库,按照下述标准选取样本:①样本选取的时间包括中国股市一个比较完整的牛熊市,以2005年6月6日到2007年10月16日为牛市,以2007年10月17日到2008年11月3日为熊市,其后为另一个周期循环;②由于本文以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为研究对象,因此本文的样本数据采用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重仓股股票的周复权数据,样本期为172周(除去春节、“五一”、“十一”等长假股市休市);③从上述所得样本中再选择2005年至2008年中至少两年以上为基金重仓股,且基金持股占该股流通市值比例在15%以上的股票(并去掉新股、ST股),从而得到31个股票样本。

(2)数据处理

①计算样本期内31个股票样本的周收益率,即周收盘价对数的一阶差分,从而每支股票都得到171个周收益率数据;②将每支股票的171个周收益率数据按非重叠算法分别计算出持有期(3、6、9、12、24、36、48周)和排序期(3、6、9、12、24、36、48周)的数据;③为保证样本期限的一致性,将31只样本股中期限短于172周的5只股票的去掉,剩余股票中有11只股票在样本期内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大于0,将其视为Winners组合;15只股票在样本期内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小于0,将其视为Losers组合。

(二)实证结果

短期以排序期和持有期分别取3、6、9、12周为分析对象,中期以排序期和持有期分别取12、24、36、48周为分析对象。由实证结果我们可以看出:1.在排序期为3,持有期为3时,Winners有最大的超额收益率,数值为0.7989%/周;2.在排序期为6,持有期为3时,Losers有最大的超额收益率,数值为0.8886%/周,略微比Winners的最大超额收益率大;3.惯性策略最大收益率为0.9633%/周,其中Winners的超额收益率数值占38.9%,Losers的超额收益率数值占61.1%;4.反转策略的最大收益率为0.5326%/周,其中Winners的超额收益率数值占43.4%,Losers的超额收益率数值占56.6%;5.短期策略中,惯性策略的收益率(Winners-Losers)大部分大于0,表现出一定的惯;6.中期策略中,惯性策略的收益率则表现不明显,反转策略可以获得正的收益。

四、结论

从上述分析我们知道,中国证券市场在短期表现出惯易,而在中期则表现出反转交易特征,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第3篇:短期交易策略范文

而这种有趣的变化,却无心插柳地简化了房地产股票的投资策略,即在Shibor高涨区域买入房地产股票,在Shibor回落至底部区域时卖出房地产股票即可获取不错的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

利率波动缘起2008年,信贷毒瘾的戒断症状

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救援政策与海外市场有着显著不同。海外市场在动用央行的力量帮助企业降低杠杆,而中国则在动用商业银行力量诱使企业加重杠杆。这就导致了在政策效力衰减后,中国经济在官方利率下行通道遭遇经济体的降杠杆力量的对抗,从而使得市场利率出现与官方利率不一致,并且大幅上下波动的境况。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个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政策拯救经济,其中美国的QE与中国的4万亿一揽子刺激政策最为引人瞩目。

尽管表面看,两国政府都在向市场提供海量的流动性,但由于其资金来源的差异,两国政策有着根本的不同,其效果也大相径庭。

从美国看,美国流动性来源于美联储,其央行援助金融机构、购买资产、压低市场利率。但由于其银行系统、实体企业都具有较强的风险定价能力与运营水平,于是纷纷借助这次流动性洪峰降低杠杆(见图2),最终实现了经济体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使得经济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中国看,其流动性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商业银行对行政命令的执行,以降低贷款条件、承担更高风险为代价来向企业提供流动性。从贷款客户看,中国经济改革时间较短,经济体的风险定价能力并不是很强,错误评估了自己的负债能力。

我们将客户分为两类,一类为强势客户,比如地方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这些客户或多或少地带有国家信用性质,具备规模扩张冲动,贷款时较少考虑还款风险;一类为弱势客户,比如温州私有企业主等,在与银行的交易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突然遇到贷款洪峰往往受宠若惊,尽量贷款。

也就是说,这两种类型客户的风险定价能力都有偏差,在银行信贷的洪峰中狂欢,逐年增加杠杆,不知不觉中染上了信贷的毒瘾(见图1)。

简而言之,在美国动用央行力量帮助企业降杠杆的同时,中国在动用商业银行力量诱使企业加重杠杆,这就直接导致了现在利率市场的乱象,即在利率平稳(或下行)通道遭遇经济体的降杠杆(或压杠杆,又或不敢继续加杠杆)力量的对抗,从而使得市场利率出现异常的剧烈波动。这种情况,在以前经济周期中颇为罕见(见图3、图4)。当今中国之经济体,很像是一个产生信贷依赖的瘾君子,如果停止吸食,甚至是略有减量,就会给经济系统带来极大的痛苦体验。

戒断症状激发短期投资机会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在一个正常经济体中,作为利率敏感型行业,房地产股票会被长期利率上升压垮,而被长期低息环境激发出泡沫。所以一个长期投资者应该在加息通道的后半段卖出房地产股票,在利率见底并长期稳定于底部后买入房地产股票。

出于两个理由的考量,在房地产行业寻找短期投资机会或者执行反向交易策略都是不明智的选择。一方面,房地产行业走势一旦确立就难以更改,执行短期投资策略很容易错失投资机会(图5直线)。另一方面,房地产一旦趋势逆转,其下跌和上涨幅度都容易超出人的想象,执行反向交易策略很容易被市场击溃,从而难以长期坚持(图5圆圈)。

但是,呈现出戒断症状的中国经济,却赋予了投资者在房地产股票上执行反向、短期投资策略的机会。一方面,从大的环境看中国毕竟处于利率下降(或稳定)通道,至少不是处于加息通道,短期市场利率的飙升毕竟不可持久,早晚会向长期趋势回归。

另一方面,根据我们的压力测试,以月为单位的高利率环境并不足以给房地产的基本面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这就使得我们具备了执行反向交易的胆量与勇气,即在Shibor飙升期买入房地产股票,在Shibor底部卖出房地产股票。

追溯测试来看,假设我们从利率乱象开始出现的2011年7月起,我们简单地在Shibor高出均值2倍方差时买入房地产指数,在Shibor低于均值0.5倍方差时卖出房地产指数,其累计收益率可高达14%,打败房地产指数30个百分点,打败沪深300指数43个百分点,实现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的双赢。

因此,短期利率的异常波动是决定房地产股票走势的重要因素,依据Shibor的反向交易策略可以有效地打败市场。细化到股票交易的维度,我们倾向于选择对Shibor更为敏感,但是对系统风险相对迟钝的股票,以期在最大化收益的同时有效地防控风险。我们分别计算了股票池中房地产股票相对于Shibor和沪深300指数的贝塔,认为应该选择相对于Shibor的Beta较高,但是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Beta适中的招商地产和深振业作为重点推荐标的。

第4篇:短期交易策略范文

此文介绍教育金的创建过程,不仅适合教育金,也适合消费、养老等长期定投基金。本文以笔者为自己孩子创建教育金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一,定制计划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以后资金需求拟定教育计划。假如希望在孩子18岁时积累100万元左右的教育金,为了简化计算,第一年不考虑收益,从第二年开始上一年结余资金每年收益增加12%,从1岁开始只需要每月定投1500元,见表1。

建议:教育金越早计划越好,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家庭收入情况,制订合理的定投计划,教育金是长期投入,建议开设独立账户,定投期内资金只进不出,投入的资金都是长期不用的闲钱。

步骤二,选择工具

很多投资者不清楚选择工具采用场内定投还是场外定投好,其实场内场外各有优缺点。

场内交易 就是使用证券公司的交易软件进行买卖,与股票交易一样。

优点:交易方便,便于轮动策略;手续费低(可以低至万分之一);在大幅震荡时可以比收盘价更低的价格成交。

缺点:没有经验的投资者刚开始操作有一定难度;不能自动扣款;由于进出方便,容易管不住手。

场外交易 就是使用基金销售公司的交易软件进行申购赎回,比如支付宝、天天基金、蛋卷基金等都可以在手机APP上轻松完成定投。

优点:自动扣款定投不操心,可以设定每月、每周固定时间扣款;不受流动性影响。

缺点:手续费较高(打1折也在千分之一左右);进出不方便,不便于采用轮动等策略。

建议 有经验的投资者采用场内交易较好,没有经验也不想花太多时间去研究的投资小白,可以采用场外交易。

步骤三,选择指数

由于教育金是长期定投,选择指数时要考虑估值、成长性和稳定分红等因素,多市场搭配、分散也是我们要考虑的,下面以笔者创建的教育金为例进行说明,见表2。

教育金中搭配了股权和债券基金,A股、港股和美股等指数ETF基金,这些基金中即包含了A股等传统行业,也包含了A股的新兴行业以及全球的科技龙头股等,兼顾了分红和成长性,只要短期没有出现暴涨,就会长期持有。定投要想取得超额收益不能只投资传统行业,如果看好未来的发展,那么经济最具活力的板块还看创业板,但由于估值较高,目前并不适合定投,如出现大幅调整可采用网格定投法慢慢买入 ,但要做好长期不盈利的准备。

建议 教育金不适合选择分级B或商品期货等磨损大的基金作为定投标的,指数标的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组合投资可以减少收益曲线的波动率。

步E四,买入操作

对低估值指数采用按月定投,目前可以定投红利ETF,如采用场外交易,建议把一月的投入分成4份,每周固定一天扣款,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买入成本;如采用场内交易,定投日如果遇到指数大幅上涨,可以等指数调整后买入,坚决不追涨。

对有多余资金的投资者,除了每月定投一份外,当目标指数出现大跌时,还可以按网格定投法在目标价位处买入一份,采用越跌越买的方法。当某月所有标的都出现大涨时,可以停止买入。有可能我们在一个月会买入3~4份,也有可能一个月一份都不买入,但要保证一年至少买入12份,当某月没有指数可买时就把资金投入固收类产品。

假设我们选择4只指数基金作为定投标的,通常情况这4只指数基金不会齐涨齐跌。当某一指数短期涨幅较大时,我们可以选择其他标的定投。

建议 初级定投者建议采用固定定投法,有经验的投资者建议采用低位多买,高位少买或不买的策略。

步骤五,卖出操作

卖出操作是我们收获最关键的一步,对不同的标的应采用不同的卖出策略,我们可以制订如下的卖出计划见表3。

由于A股存在暴涨暴跌的性质,因此对红利ETF和创业板指数当牛市来临时出现连续大涨且市盈率进入高估区域时,我们应该慢慢卖出。上证红利指数从2014年10月启动,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翻倍,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止盈目标:比如在较短时间内指数上涨80%~100%就进行分批卖出操作。

对纳指和恒指等海外成熟市场的指数,一般都以慢牛走势为主,一旦买入后,可以长期持有,只有当短期出行暴涨行情并且估值进入高估区域时才考虑分批卖出。

建议 在牛市执行卖出操作是相当不容易的,即怕回撤又怕踏空,要结合市场估值和市场情绪,按制定的计划进入高估区域后就坚决分批卖出,轮动到低估指数或固定收益类产品。

步骤六,提高收益的策略

第5篇:短期交易策略范文

理论回顾

关于资产定价和市场有效性的大量实证研究发现股票收益存在一定的可预测性,特别是短期价格惯性现象和长期价格反转现象。这些现象构成了反转投资策略和惯性投资策略的实证基础。

反转投资策略是指购买过去2~5年中表现糟糕的股票,并卖出同期表现出色的股票。这种方法每年可获得大约8%的超常收益(DeBondtandThaler,1985)。尽管这个发现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这种超常收益的源泉却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这个超常收益可能是幻觉,是方法和度量误差的产物(Merton,1987);也有学者认为,这个超常收益可能是真实的,但是它是随时间变化的风险的理性补偿(Fama,1991);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同行为金融理论的解释,认为这个超常收益来自于投资者反应过度(DeBondtandThaler,1985)。

与此相反,JegedeeshandTitman(1993)发现了惯性策略的获利性:在3~12月的较短时期中,存在相当程度的股票收益惯性。惯性策略就是购买过去几个月中表现良好的股票,卖出过去几个月中表现糟糕的股票。这与反转策略正好相反。关于惯性策略的大量研究表明:(1)价格惯性策略是有利可图的。(2)这种超常收益与价格对企业收入突变的缓慢调整相关。(3)分析师们的盈利预测是缓慢调整的。这些特点表明市场对信息(特别是公司收入信息)是反应不足的。

传统金融理论把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解释为异常现象,Fama(1998)认为,股票价格对信息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是同样普遍的,这与市场有效性假说是一致的:这些异常现象只不过是偶然性结果。但是,这种解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怀疑。近年涌现出一些模型,其中包括Barberis,ShieiferandVishny(1998)的模型,Daniel,HirshleiferandSubrahmanyam(1998)的模型和HongandStein(1999)的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整合了关于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理论,这些模型对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解释已经超出了传统金融学的范畴。

1.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6)模型。假定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偏差,其一是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bias)或相似性偏差(similaritybias),即基于近期数据与某种模式(比如股票上升或下降通道)的相似性来预测,过分重视近期数据;其二是保守性偏差(conservatism),即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代表性偏差会造成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过度,认为近期股票价格的变化反映了其未来变化的趋势,从而错误地对价格变化进行外推,导致反应过度(overreaction)。保守性偏差会造成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不充分,认为股票收益的变化只是一种暂时现象,未根据收益的变化充分调整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当后来的实际收益与先前的预期不符时,投资者才进行调整,导致反应不足。此外,投资者在代表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之间的状态转移过程遵循贝叶斯法则。上述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短期投资收益惯性、长期投资收益反转等现象。

2.Daniel,Hirsheifer和Subramanyam(1998)模型。假定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偏差,其一是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其二是有偏自我评价(biasedselfattribution)或归因偏差。投资者通常过高地估计了自身的预测能力,低估自己的预测误差;过分相信私人信息,低估公开信息的价值。在DHS模型中,过度自信的投资者是指那些过高地估计私人信息所发出的信号的精度,过低地估计公开信息所发出的信号的精度的投资者。过度自信使私人信号比先验信息具有更高的权重,引起反应过度。当包含噪声的公开信息到来时,价格的无效偏差得到部分矫正。当越来越多的公开信息到来后,反应过度的价格趋于反转。

在DHS模型中,归因偏差是指当事件与投资者的行动一致时,投资者将其归结为自己的高能力;当事件与投资者的行为不一致时,投资者将其归结为外在噪声。即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英明,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一个投资者基于私人信息进行交易,买进股票之后得到好的公开信息,卖出股票之后得到坏的公开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自信心增加。但是当相反的情形出现时,投资者的自信心并不是同等程度地减少,即把证实自己判断的消息作为信息予以重视,把证伪自己判断的消息作为噪声予以怀疑甚至抛弃。这样,归因偏差一方面导致了短期的惯性和长期的反转,另一方面助长过度自信。

3.HongandStein(1999)模型。假定市场由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组成:“消息观测者”和“惯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公开信息中的一个子集。信息观测者基于他们私自观测到的关于未来基本情况的信号来作出预测。他们的局限性是他们不能根据当前和过去价格的信息进行预测。惯易者正好相反,他们可以根据过去价格变化作出预测,但是他们的预测是过去价格的简单函数。除了对两种投资者信息处理能力方面的限制性假设,第三个重要的假设是,私人信息在信息观测者之中逐步扩散。信息在投资者当中逐步扩散,价格在短期内存在反应不足。这种反应不足意味着惯易者可以从“追涨杀跌”中渔利。然而,这种套利企图必然导致长期的价格反应过度。

4.Barberis,HuangandSantos(1999)模型。上面三个模型假设投资者在作出预测时要么是非理性的,要么只能利用所有可行信息的子集。投资者所出现的偏差基本可以归纳为一类,即直觉偏差(heuristicbias)。heuristic的字典定义是人们自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采用试错的方法。试错的方法通常导致人们形成一些经验规则,但是,这个过程常常导致其他错误。行为心理学的一个巨大贡献是识别出这些经验规则的原理以及与它们联系的系统性错误。这些经验规则自身被称为直觉。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不仅存在直觉偏差,而且存在框架依赖偏差(framedependencebias)。后者正是BHS模型的基本假设。它从传统的基于消费的模型出发,结合了行为心理学关于框架依赖的研究成果:KahnemanandTversky(1979)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以及ThalerandJohnson(1990)提出的“前期结果影响(influenceofprioroutcomes)”理论。前景理论指投资者的效应不仅决定于财富水平,而且决定于财富变化,财富损失给投资者带来的痛苦比等量财富盈利给投资者带来的幸福大(约为2.25倍)。前期结果影响是指投资的前期结果对风险选择具有的影响。投资者从损失或盈利中获得的效用依赖于前期结果。例如,前期盈利可以缓冲后期损失造成的痛苦。这个模型非常贴切地解释了过度波动(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以及“股权之迷”。

本文采用1993~2000年间深沪两市数据分析研究了短期和长期交易策略的可行性。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1)现有关于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的多数研究是关于发达市场的,关于中国市场的研究比较少,而且不是全样本研究。(2)金融实证研究经常面临“数据挖掘(datamining)”的质疑。这里的数据挖掘指的是从一组数据中得出既无理论意义又不能简单推广的规律或结论。对中国市场进行类似研究可以进一步证实或证伪有关理论和假说。(3)这一研究显然对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制定投资策略具有借鉴意义。

下面详细描述这两种投资策略,给出主要实证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检验结果。

数据和方法

我们的数据来自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它包括了最近3年的所有股票的交易数据和复权信息。本文作者计算了复权数据。本文研究的时间区间为1993~2000年。样本包括了1993年之前上市的全部A股。由于至今中国没有出现A股摘牌现象,所以我们的样本在时间序列方向是长度相等的,在横截面方向是数目相同的。

DeBondt-Thaler的研究方法如下:(1)将一段时间分成组合形成期和检验期。(2)在组合形成期,首先求个股超常收益率、累积超常收益率,然后按超常收益率将股票分成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计算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在组合形成期的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3)计算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在检验期的平均超常收益率、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4)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分析。

Jegadeesh-Titman的研究方法与DeBondt-Thaler的方法类似。主要区别有二:(1)Jegadeesh-Titman的研究方法的组合形成期和检验期的长度相对较短;(2)Jegadeesh-Titman采用了重叠的抽样方法,即组合形成期出现重叠,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扩大样本容量,增加统计检验的势。缺点是导致抽样出现自相关性。而DeBondt-Thaler采用了非重叠的抽样方法。

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化,研究方法如下:(1)将一段时间分成排序期(相当于组合形成期)、检验期。(2)在每一个排序期中,首先计算个股的累计超常收益率,并进行排序,确定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3)在相应的检验期中,计算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的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4)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分析。考虑到中国股票市场历史较短,对于惯性策略,本文的抽样方法是非重叠的,即组合形成期非重叠;而对于反转策略,抽样方法是重叠的。

累计超常收益CAR的计算方法:首先采用对数差分方法计算股票和市场收益率。然后,对于股票j和月份t,从总收益Rjt中减去市场收益Rmt得到超常收益ARjt。市场收益采用上证指数收益。最后,计算股票j在n个月中的累计超常收益CARjn,它是股票j在n个月中超常收益的简单加总。

在排序期中,我们采用初始几个月的累计超常收益来对股票进行排序。最高的5、10、20只股票被赋予赢者组合;最低的5、10、20只股票被赋予输者组合。然后计算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中所有股票的平均累计超常收益CARn。最后,计算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的随后检验期的累计超常收益。

为了判断短期惯性策略的表现,我们买入过去赢者并卖出过去输者。按照这种构造,投资组合是零投资套利组合。排序期长度分别取值1、3、6、9、12个月,但在每种情况中,检验期长度取值为1、3、6、9、12个月。这样,我们就形成了25种投资策略,每种策略用数对(排序期、检验期)来代表。排序期的起点分别为月初、季度初、半年初、季度初、年初。这样避免了排序期重叠,从而保证了样本观测值的独立性。于是,我们得到了排序期为3个月的24个赢者和输者组合,排序期为6个月的12个赢者和输者组合,排序期为9个月的9个赢者和输者组合,排序期为12个月的6个赢者和输者组合。

为了检验长期反转策略的表现,我们研究了如下套利组合:买入过去输者并卖出过去赢者。从1996年到1998年,我们构造了基于1、2、3年排序期的赢者和输者组合。对于每个组合,随后的5年是检验期。

实证结果

我们首先讨论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实证结果,再进行结果评论和附加稳健性检验,最后简单评述一下投资策略有可能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

一、惯性策略

表1总结了主要结果。其中,排序期分别取值为1、3、6、9、12月。它们没有重叠;检验期分别取值为1、3、6、9、12月。检验了每种惯性策略的多个独立的重复组合。例如,对于3月排序期,有24个独立组合。表2给出了累计超常收益。

惯性策略的实证结果总体上表现出如下特点:

1.与我们的期望相反,赢者和输者组合都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收益惯性,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转。一方面,排序期为1、3、6个月的惯性策略组合(赢者组合~输者组合,10W~10L)在其后各检验期内的累计平均超常收益均为负值(图表略)。另一方面,排序期为9、12个月的惯性策略组合随着检验期增加,累计平均超常收益逐步降低(图表略),统计量显著性不断提高。例如,策略(12,12)的累计平均超常收益为-11.83%。即如果排序期变长,惯性策略组合的表现更糟糕。

2.多数统计量显著性不高。我们认为原因在于:(1)中国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所占比重过高,纽约证券交易所系统风险占1/4左右,非系统风险占3/4左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投资风险结构与此“倒置”,系统风险占2/3,非系统风险占1/3左右(波涛,1998)。结果股票价格普遍存在“齐涨共跌”现象,单个股票收益与市场收益难以出现分化,导致大多数股票的超常收益率比较小。(2)股票市场总风险过大,波动性过高,通过对1885~1993年道·琼斯工业指数和1992~1998年7月上证指数单日跌幅超过7%的次数统计比较看到,在超过100年的时间里,道·琼斯工业指数单日跌幅超过7%的日期只有15次,而上证指数6年之内就有23次。美国股票市场典型股票的年波动率(volatility)为20%左右(Hull,1997),而中国股票市场典型股票的年波动率为60%左右。这些无疑导致股票(超常)收益的标准差太大,从而t统计量不显著。(3)深沪两地市场早期走势的联动性不高,采用上证指数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市场指数。

尽管多数统计量在统计上不显著,但是,多种惯性策略中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在检验期中的均值高度一致地表现出反转特征。因此,我们可以相对比较安全地认为,惯性策略不仅是无利可图的,而且是赔钱的。这个结论至少对于无力影响市场价格的中小投资者是正确的。

二、反转策略

反转策略的实证结果总结在表2中,总体上表现出如下特点:

1、与我们的期望相同,赢者和输者组合都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反转。正如在表2中显示的,反转策略投资者购买过去1、2、3年的输者并卖出同期赢者。包含20个股票的策略组合在2年检验期内分别获得平均34.77%、43.58%和29.68%的超常收益,在3年检验期内分别获得平均38.23%、39.79%和27.51%的超常收益。这个收益主要由过去输者决定,过去赢者基本上与市场表现相当。

2.统计显著性比惯性策略具有明显提高。多数统计量在10%置信水平上是显著的,个别统计量不显著的原因与惯性策略相类似,这里不再赘述。由于我们的样本检验期发生了重叠,在表2中的t-统计量是经过序列相关和异方差性调整的(NeweyandWest,1987)。反转策略组合超常收益的t-统计量基本显著的。

3.反转策略的超常收益远远大于DeBondtandThaler(1985)所发现的。比如,排序期为1、2、3年的反转策略在其后两年中年超常收益分别为20%、20%和15%(图表略),这些超常收益远远大于DeBondtandThaler(1985)所发现的约8%的年超常收益。

综上所述,多种反转策略中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在检验期中的均值高度一致地表现出反转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反转策略是有利可图的。版权所有

上面我们分析了造成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实证结果的部分统计量不显著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系统风险所占比例高;二是股市总风险大,波动性高。那么,在这两个原因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

1.股票市场噪声交易者太多。中国股市投资者队伍素质偏低,他们不仅得不到信息(大多数只能得到噪声),而且即便得到信息,他们多数也不具备应有的分析能力。这注定中国股市存在大量噪声交易者。尽管换手率中包括股票大户对敲操纵股市的交易量所占份额,但是它基本上可以反应出噪声交易者所占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美国纽约交易所的年平均换手率约在20%~50%之间,即股票2-5年转手一次。这就是说,绝大部分人是持有两年以上的投资者。即使到了格林斯潘所谓出现了“非理性狂躁(irrationalexuberance)”的1999年,也只有77%。经济学家开始认为美国股市存在过度交易(overtrade),其中部分交易是噪声交易。而1998、1999、2000年我国沪深股市流通股的年平均换手率分别是395%、388%、477%(先计算“月成交金额/月末流通市值”再进行汇总,数据来自中国证监会网站),即上市流通的每一只股票平均每年要转手5次以上,停留在每位持股人手中的平均时间不超过两个半月。如果说美国股市77%的年换手率中已经隐含了噪声交易的话,那么中国股市近400%的年换手率中至少有300%归因于噪声交易。首先,噪声交易者的“从众行为(herdbehavior)”导致股票市场系统风险所占比例太高,同时导致总风险太大(DeLong,B.,A.Shleifer,L.Summers,andR.Waldmann.1990a,b;1991)。其次,投资者频繁换手股票本身就是一种“反应过度”。

2.个别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大户操纵股市。大户制造波动性从中渔利,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3.中国股市表现出的“博弈”特征。“补涨”是一个被投资者普遍认同的概念:如果在一次行情中,某些股票没有上涨,那么它们就具有“补涨”的潜力。没涨的要无条件补涨,没跌的要无条件补跌,这样造成股市“齐涨共跌”的局面。“补涨”现象其实是一种脱离了基本价值的交易现象,具有一定的“博弈”特征。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一、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研究都表现出收益反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股市只存在反应过度现象,不存在反应不足现象。这一结论至少对于排序期大于一个月的策略是成立的。

第6篇:短期交易策略范文

套利交易,按通常的标准定义,是指利用一种或多种证券在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差异,通过买入和卖出相应证券,赚取价差收益的交易方式。套利交易最开始的时候只包括那些无风险或者风险非常小的交易策略,不过随着市场交易方式的多样化,一些事件易策略和短线交易策略也被冠以套利的名称,很难给现在市场上所有的套利交易模式个统一的定义。我们下文将着重介绍国内市场上已有可行的套利交易策略。

ETF套利

ETF,又称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它既可以像开放式基金一样申购和赎回,也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交易所交易基金份额。ETF通常跟踪的是一个特定的指数,如上证50,在申购和赎回时用的也都是该指数的一篮子成分股。交易所每]5秒公布次ETF的时点净值(10PV,Indicative OptimizedPortfolio VaIue),当ETF时点净值与其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偏差较大时,便可利用ETF一,二级市场的交易机制实现套利。ETF套利是国内使用最早,也是最为成熟的套利交易策略,常用的策略有三种:瞬时套利,延时套利和事件套利。

ETF瞬时套利

ETF瞬时套利可以分为折价套利与溢价套利:

^)折价套利。当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低于基金净值时,可以从二级市场买入ETF,然后在一级市场上申请赎回,并卖出赎回的股票。

2)溢价套利。当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高于基金净值时,可以在一级市场申购ETF,然后在二级市场上卖出ETF份额。从中套利。 ETF瞬时套利的流程如图1所示+

ETF瞬时套利的收益一方面取决于ETF的折溢价程度,另 方面取决于套利交易过程发生的成本。ETF套利交易的成本主要包含四部分:1)ETF申购/赎回费用,经手费。过户费,证管费,证券结算金;2)印花税,3)ETF二级市场交易佣金,股票交易佣金,4)市场冲击成本。

目前,第一部分的交易成本大概在3bp(1bp=0.01%)左右,第二部分的印花税成本为10bp,只在折价套利卖出股票时缴纳,第三部分的佣金费率的高低则有赖客户同券商的谈判能力,我们假设ETF和股票交易的佣金费率均为5bp。这三部分成本的总和通常称为固定交易成本,按我们的费率估算数值,溢价套利的固定交易成本为13bp,折价套利的固定交易成本为23bp。

市场冲击成本则有赖于ETF、股票的市场成交量和参与套利交易的资金量大小。

ETF延时套利

ETF延时套利方法也可分为折价套利和溢价套利。不同之处在于,瞬时套利要求投资者尽可能快的时间内完成套利流程的操作,降低价格变动的风险,而延时套利则允许投资者根据自己对标的指数未来走势的判断,适当延长操作时间。延时套利交易的收益部分决定于ETF溢价率的变化,而更多的决定于投资者对标的指数未来走势的判断正确与否。

确切的说,ETF延时套利并非真正的套利策略,而是通过ETF套利交易机制实现对标的指数的日内T+O投机,它需要投资者对标的指数的未来短期走势有较好的把握。由于ETF瞬时套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延时套利策略在市场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此外,因为溢价套利不用交10bp的股票交易印花税,ETF延时套利一般采取溢价套利交易方式。

ETF事件套利

ETF事件套利是指在ETF跟踪的指数成分股出现涨/跌停,停牌等事件时,通过ETF的申购/赎回机制变相实现“买八”或“卖出”本不能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得到的股票。根据事件对股价影响的好坏,ETF事件套利可以分为多头套利与空头套利。

例如,长江电力因重大资产重组,从2008年5月7日停牌至2009年5月18目,期间上证指数先跌后涨,投资者对长江电力复牌的后的价格走势也意见不一。那些认为复牌后长江电力将补跌的投资者,可以利用50ETF进行空头套利,即根据上证50指数成分股比重买入其它49只股票,并按照长江电力停牌时每股14.65元的价格配备相应权重的现金作为替代,一起申购50ETF基金份额,然后立即在二级市场上卖出ETF份额。投资者申购时用的现金将在长江电力复牌后由基金公司代为买入长江电力股份,多退少补,所以长江电力的复牌价比停牌时价格低的越多,空头套利者获利就越大。而那些认为复牌后长江电力股价将上涨的投资者可以采用多头套利策略,即从二级市场上买入ETF份额并申请赎回成分股,然后卖出长江电力以外的所有股票,从而可以停牌时的价格持有长江电力的股份。如果长江电力的复牌价高于停牌价,则多头套利者获利。而实际上长江电力复牌当天大涨了4.26%,空头套利者将会承受亏损。

ETF事件套利的收益需要投资者熟悉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对事件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外ETF的折溢价率大小也会影响到套利收益。

LOF套利

LOF(Listed ODsen-endedFund),又称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它和ETF一样,既可以在一级市场上申购/赎回,也可以在证交所二级市场上买卖。因此,LOF的套利原理也和ETF瞬时套利基本一致,利用的是LOF二级市场价格对其基金净值的折/溢价,当折/溢价幅度大于交易成本时,就可以通过套利交易来获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LOF套利和ETF套利有以下几点不同

1)ETF每15秒提供一个基金净值报价,而LOF是每个交易日提供 次基金净值报价,2)ETF在申购成功后,当日就可立即通过二级市场卖出ETF份额,而LOF申购成功后(T日)需等到T+2日才可在二级市场卖出LOF份额。因此,LOF溢价套利需承担两个交易日的价格变动风险,3)二级市场买入ETF后,当天即可申请赎回股票,并卖出:而二级市场买入LOF后,需等到T+1日才可申请赎回股票。因此,LOF折价套利需承担一个交易日的价格变动风险,4)在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时,ETF用的是“一篮子”股票,有最低规模限制,适合大资金投资者;而OF用的是现金,且规模上一般无限制,

最后需说明的是,LOF场内交易活跃度不足,限制了能参与LOF套利交易的资金量。

封基套利

封闭式基金长期以来的折价交易现状给投资者带来了潜在的套利交易机会,常用的封基套利方法有到期日套利

目前封闭式基全到期后都采取的是“封转开”的方式,封基

价格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将逐渐向基金净值靠拢,封基折价率将最终归于0。投资者可以在封基到期前,从二级市场折价买八封基持有到期,赚取折价的这一块收益。这种套利交易成功的前提是,基金净值在封基到期前的这段时间是上涨的,如果市场大幅下跌,那么套利收益就会打折扣,甚至亏损。为此,投资者也可以在买入封基的同时,做空股指期货台约对冲掉部分市场风险。

分红套利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封闭式基金的收益分配,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封闭式基金年度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年度已实现收益的百分之九十”。封闭式基金的分红采取现金分红方式,由于现金分红部分是不会打折的,在市场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折价的绝对数额不变,而基金的净值和价格却在同步下降,因此分红后封基的折价率会上升。该种套利策略认为,封基分红前的折价率是由市场决定,是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均衡值,那么分红导致封基折价率上升后,就有下降到原有均衡值的趋势,因此投资者可以在预期封基分红之前买入+赚取封基折价率下降带来的收益。不过此种套利方式也有赖于投资者持有封基的这段时间内市场走势,如果市场大跌,套利将有可能亏损。

分级基金套利

分级基金属于创新型基金品种,它把基金份额按预期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划分为优先级与次级两个子基金份额,前者享有基金收益优先分配权,以及多种收益和本金保护机制,收益相对稳定,适合低风险偏好投资者;而后者则定位于那些期望通过融资增加其投资资本额进而获得超额收益有较高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国内市场上的分级基金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1)分级封闭基金。该类基金只能在场内交易,如:瑞福分级,长盛同庆等;

2)分级LOF。该类基金既可在场内交易,也可以在场外申购赎回,如双禧中证100,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

套利策略主要针对的是分级LOF,它和LOF套利的原理类似,赚取的也是基金折/溢价超出交易成本的那一部分收益。不过与普通LOF套利不同的是,分级LOF多了“配对转换”机制,既将母基金拆分子基金和将子基金合并成母基金份额的操作,其流程如图3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溢价套利时,和LOF一样,投资者T日场外申购的分级LOF份额在T+2日才可查到,如果当日选择将母基金分拆,那么得到的子基金需等到下 个交易日(既T+3日)才可在二级市场上卖出,该类套利策略需承担交易期间(3个交易日)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而在做折价套利时,投资者从二级市场上买入子基金,如果当日选择合并成母基金份额,那么得到的母基金份额也只能在下一个交易日申请赎回。 (见图2)

此外,还有些分级封闭式基金,如瑞福优先,平常只能在交易所场内交易,但每年都设有个开放期,期内可以进行申购和赎回,从而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一些套利机会,套利机制与分级LOF相似。

股指期货套利股指期货期现套利

A股做空机制目前尚不完善,国内只能从事股指期货正向套利交易,即当股指期货合约价格高出现货价格的部分大于现货的持有成本和交易成本时,买入指数现货同时卖空股指期货合约,等到期货合约接近到期日,期现价差收敛时,同时平掉现货与期货仓位,完成套利交易。当然,在期货合约未到期之前,如果期现价差达到有利位置,也可提前平仓了结交易。期现套利交易成功关键在于沪深300现货的模拟和交易成本的控制。

沪深300指数现货的模拟现在有三种方法全复制,抽样复制和ETF组合复制。其中全复制的跟踪效果最好,不过要同时按比例买到300只股票,实际交易操作难度会比较大。我们建议采用ETF组合复制的方法,可以用上证180ETF+深证100ETF来复制沪深300指数,不过上证180ETF的日成交量相对较小,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可以采用上证50ETF+深证100ETF来复制300指数,跟踪误差会较前者大一些,但能够保证足够的流动性。用ETF复制现货指数一方面会使得交易比较便捷,另一方面,利用ETF可以实现T+O交易,抓住一些日内的机会。

正向期现套利交易的成本主要包括:1)固定交易成本:期货交易佣金,股票或ETF交易佣金,印花税等;2)市场冲击成本:期货交易的市场冲击成本,现货市场的冲击成本,3)现货模拟成本现货模拟组合对沪深300指数的跟踪误差:

股指期货当月合约的流动性充足,且合约到期日较短,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适宜用作期现套利。当月合约的期现价差在40个点以上时,期限套利会有比较好的安全边际。

股指期货跨期套利

根据持有成本模型,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应该等于现货价格加上持有至期货到期日所发生的持有成本。在无风险利率,股息率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到期日的期货合约的价格差为常数。而实际市场上的期货价格受到流动性,投资者心理、交易费用、税收,流动性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价格并非总是围绕理论价格波动,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偏离。但总体来说,不同到期日的股指期货合约间的价差波动相对股指期货价格而言平稳很多。

跨期价差在2010年10月份之前走势总体平稳。10月份和11月份的波动较大,这主要是受到现货指数变动的影响。沪深300指数一个月左右时间从十月初的2935 57点涨到11月8日的3548.57点,涨幅达20.9%,之后两个星期内,又跌回11月23日的3107.18点,跌幅12.4%,相对当月期货合约而言,下月期货合约流动性较差,在现货指数大涨大跌之时,下月合约的价格反应更强,造成该时间段内跨期价差剧烈波动。另外在期货合约换月移仓的时候,当月合约的交割因素会导致跨期价差在当天出现异常值,此时价差虽然大,但是无法进行套利交易。

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目前的障碍主要在于远期期货合约的流动性不足,下单指令等待成交的时间风险较大,可以考虑在主力合约移月换仓时适当参与。

可转债套利

根据所含权证与债券是否分离+可转债可以分为普通可转债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对于普通可转债而言,当其市场价格小于转换价值,产生折价时,有两种操作方式实现套利

1)上述套利机会发生在可转债的转换期内时,投资者可以买入转债并当天转股(T日),在下一个交易日(T+1日)卖出股票。在这种套利交易方式下,投资者需承担标的股票价格变动的风险,这也是套利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

2)在标的股可以做空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先融券卖出标的股票,然后在买入转债行权,并用行权得到的股票平掉融券的空头仓

位。这种操作承受的股价变动风险较小,可转债转换价格的折价空间能够覆盖期间的交易费用时,套利就可获得正收益。

权证套利

对于认购权证而言,当权证接近行权期,如果价格处于负溢价状态,即认购权证价格

对于认沽权证而言,当权证价格处于负溢价状态,即认沽权证价格

市场中性套利

这里专指股票市场的中性套利策略,即是要通过在股票市场上分别建立多头和空头股票组合,对冲掉市场风险,获得相对平稳的价差,利用价差往复变动的特性,低位买入价差,高位卖出价差,从而实现套利。目前,国内很多机构都做过基于协整分析的成对交易研究,它是市场中性套利的一种,不过个股股价波动较大,利用日数据得到的两只股票的协整关系并不稳定。

商品期货套利

商品期货是国内最适宜做程序化套利的证券品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充裕流动,T+O交易制度,保证金杠杆交易制度和高效的程序化交易技术平台(如上期综合交易平台)。证监会去年四季度出台新规+商品期货有望纳入基金专户理财的投资范围,商品期货套利作为一种风险与收益相对均衡的投资策略,必将受到更多机构的重视。

商品期货套利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期现套利

商品期货的期现套利原理和股指期货类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不同之处在于,合约到期时它没有强制要求期货合约价格收敛于现货价格,而且交割时采用的是实物交割,因此商品期货的期现套利交易中需要估算标的商品的仓储成本,运输成本等,较为繁琐。

跨期套利

跨期套利是商品期货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种,是指在同一市场同时买入和卖出同种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将这两个交割月份不同的合约对冲平仓而获利。具体操作方法上有一牛市套利,熊市套利和蝶式套利。与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相比,商品期货跨期套利的优势在于市场充裕的流动性。2009年我国商品期货的成交量已经全球第一,占到全球成交量的43%,充足的流动性可以保证跨期套利交易顺利进行。

跨市套利

跨市套利主要是利用同一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以牟取价差变动收益的一种套利方式。这种套利方式一般是在两市相同或相近的期货合约上同时布下相反头寸,待价差出现有利变动后即同时平仓,按照价差正负又分为正套和反套。另外+也有套利者会在LME做多近月合约,然后在SHFE相应远期合约抛空(锁定利润),由于可能涉及现货交割和进口,所以这种方式的跨市套利实际上是介于套利与套期保值之间的一种实物贸易。近几年来比较流行在国内外铜市和铝市的跨市套利,尤其是前者。跨品种套利

跨品种套利策略认为:某些商品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例如两种商品是上下游产品,或可以相互替代等,品种虽然不同,但反映的市场供求关系具有同一性,相互之间的价差应该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在此前提下,如果品种之间的价差远远超过(低于)正常差价,则可以买进某 相对偏低的商品,卖出另一相对偏高商品,待其价差回归实现套利。常见的跨品种套利有两种,一种是相关商品间的套利,如小麦和玉米,菜油和豆油;一种是原料和成品间的套利,如大豆和豆油间的提油与反向提油套利。跨品种套利的风险较前两者要大,价差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套利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以上分品种介绍了相关的套利策略,主要涉及股票基金,期货、可转债和权证市场,但是从套利的本质来看,这么多的套利交易策略其实又可以分为五类:

1)低风险策略。该策略主要指ETF瞬时套利、股指期货期现套利和认沽权证套利,它们利用的都是同一证券品种在不同市场上的定价差异,只要套利交易能够及时顺利的执行,套利收益都是可以得到保证的,风险非常之小。不过由于当前市场上从事此类交易的投资者较多,低风险策略的套利机会越来越少,套利收益也相应较低。

2)风险套利策略。这类策略主要包括LOF套利、封基到期日套利,分级LOF套利、可转债套利和认购权证套利,它们利用的也是同 证券品种在不同市场上的定价差异,不过由于交易制度的限制,它们在不同市场上的交易不能同步进行,不得不承担期间市场价格发生变动的风险。

3)事件套利策略。当投资者有较大把握能预期到某一事件对证券未来价格的影响时间和深度时,可以采用此策略,它包括ETF事件套利封基分红套利等。

4)价差投机策略。低风险策略和风险套利策略是要通过套利交易直接赚取市场上已出现的价差,而价差投机策略则是要判断价差未来的变动方向,赚取价差变动的收益,它包括期货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和市场中性套利,由于相关联证券间的价差相对单个证券价格而言波动更平稳,因此价差投机策略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5)短线投机策略。这主要是指ETF延时套利+它利用ETF的套利交易模式来实现ETF的日内短线投机。

第7篇:短期交易策略范文

摘要:本文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研究对象,从一级半市场 和二级市场两个维度,结合不同的市场环境探讨了波段交易的原理以及实际案例操作,发现现阶段一级半市场为投机类交易者提供了较好的做空机制,二级市场更适合日常波段交易。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市场 波段交易 做空机制

波段操作概述

波段交易(swing trading)一般指日内或数日内的以博取价差收入为目标的短线交易,主要针对价格波动性较为频繁剧烈的市场,如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及外汇市场而言。波段交易实质为投机类交易,是在短时间内利用市场的波动以最小的资金占用获取价差收入的最大化。根据市场运行特征、投资者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波段交易期限可长可短。

 

传统意义上,债券风险较小、参与机构多、供给量大使得债券市场波动性较小,似乎短时间内的波段交易机会难觅,常见的波段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之久,更带有趋势交易的性质。发达债券市场如美国,有着良好的流动性,市场波动频繁但幅度较小,为小波段交易提供了温床,“以量补价”的短期波段交易频繁而常见。我国债券市场整体水平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债券市场建设也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年来银行间市场的深度 、广度、密度 不断改善,交易效率迅速提高,市场波动频繁,“单边市”状况有所改善,这都使得短期波段交易成为可能。

 

波段交易虽然不是最好的盈利模式,但对于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无疑十分有效。有效的交易方式必然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投资类账户专注于对经济周期的分析来进行投资决策并优化配置力度与节奏,受会计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不承担盯市损益的压力,更看重数年内的资产回报率,对短期内的收益率变动不为所动,不适合进行波段交易。交易类账户投资周期短于投资类账户,一般都有资金成本约束、风险指标控制、持有期限制、盯市止损安排等要求,对于交易员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央行货币政策把握、债券市场趋势与短期波段预测能力以及交易员个人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交易类账户更适合也更有动力开展波段交易操作。

 

在交易实践中,波段交易者也应根据所在机构各种约束,个人交易风格与习惯设定较为严格的交易纪律,以纪律保障策略成功,以结果优化交易纪律。下面笔者列举数条被广泛应用的交易纪律。

 

第一,准确的分析预测。交易员首先应该是一名研究员,只有具备扎实的研究分析能力才能够较准确地研判市场走势,才能在波段交易中占得先机。

第二,独立决策,果断实施。市场信息纷繁复杂,各种研报各抒己见,机构交易动机千差万别,如果不能根据既定计划果断进行交易,人云亦云的“随大流”,只会成为市场埋单者。

 

第三,进出场时间。正如巴菲特的投资信条: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交易之前应该选择好进出场时机,不盲目追涨杀跌,选择合适的离场时机。有经验的交易员都不会期望在收益率最高点买入并在最低点卖出,这种理想的状态可遇不可求,并且较为单边的市场会使得机构行为趋同,破坏既定进出场时间。这就要求波段交易者适当早进场早出场,在市场超卖末期进场,在市场超买时离场。

 

第四,严格止损。波段交易属于投机类交易,需要严格控制风险暴露,并设置好止盈止损位置,达到止盈位置时卖出,落袋为安;触及止损线时敢于认赔,果断沽出离场。

第五,韬光养晦,一击制胜。OTC市场的特点决定了交易成本较大,交易机会转瞬即逝,及时正确的进出场时机也不一定能够如期获利,特别是在市场波动较小或大幅波动时。因此,波段交易要求交易员:市场不明朗时少交易,“牛皮市”时少交易,发现交易机会及时操作,市场走势与策略相反时果断中止交易。

 

波段交易的机会发掘及策略

按照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运行模式,本文所指的波段交易可细分为二级市场波段交易和一级半市场波段交易两种。此种分类主要依据债券所处的阶段不同,波段交易基本原理并无差异。

 

(一) 二级市场波段交易

我国现行银行间市场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做空机制缺位使得收益率曲线变动仍然以单边变动为主,机构需求同质化强,极易形成追涨杀跌行情。

近年来市场出现了几款可用以做空交易的产品,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不甚理想。买断式回购体现为两笔真实的债券买卖交易,逆回购方获得回购期间债券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如果判断后期市场会下跌,正回购方可以将上述债券现行卖出待接近回购到期时再买回相应债券返还逆回购方。但是目前银行间市场资金融通交易方式一般采用质押式回购,融出方一般为大型银行,缺乏做空动力。而买断式回购限制较多,且存在到期时无法买回相应债券用于交割或价格较差造成做空交易损失的风险,现实中大多数只作为融资功能,做空操作者甚少。

 

债券远期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未来时点做空机制,但是由于制度设计、会计准则等制度安排以及交割时点市场风险难以控制等原因,远期交易清淡,逐渐演变为代持交易性质,失去其应有的风险管理内涵,做空功能尽失,成交渐少(见图1)。

 

债券借贷具有做空功能,但由于商业银行等大机构缺乏做空动力、会计税务处理以及市场风险考虑,该业务交易量小,市场认可度不高,做空交易难以实现,逐步被买断式回购取代。国债期货能够提供良好的国债做空机制,虽然已经过多轮仿真交易,市场预计今年下半年有望推出,但具体时间尚不得而知。

 

因此,银行间二级市场波段交易便落入了传统意义上的交易范畴,即把握市场趋势,低买高卖并真实交割以赚取持有期间利息和价差收入。本文将重点分析日内到数日内的短期波段交易,较长期限的趋势性交易的操作原理与此类似,本文不做过多探讨。

 

短波段交易的核心是预测市场的短期快速波动之方向与幅度,这就要求交易员深谙引起市场快速波动的扰动因素。笔者认为目前引起债券市场快速波动的扰动因素主要有:国内外经济数据的市场预期及最终数据公布,资金面的冲击,一、二级市场相互影响,突发事件的冲击,股票市场涨跌,止损盘扰动,市场非理性的跟风效应等。这些扰动因素或单独影响市场,或某几个同时作用于市场,使得不同券种、不同期限段券种产生不同的波动方向与波幅,为交易员提供了良好的波段交易试验场。

第8篇:短期交易策略范文

在对冲基金家族,既能防范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又具有在熊市中赚钱能力的类别,非CTA(Commodity Trader Advisor)基金莫属。

CTA基金,又称管理期货(managed futures)基金,主要通过在基本和技术分析中导入数量模型,并借助计算机系统根据数量模型产生的买卖信号进行投资交易。巴克莱对冲数据显示,2011年底,采取程序化交易系统的CTA基金占到82.61%,只有8.58%的采用非系统化的手工操作。

CTA基金策略完全通过不同期货合约及调期合约多/空头寸进行投资,起始于商品期货市场,后发展到股指期货、外汇期货及调期、债券期货、利率期货等杠杆性衍生品市场,而鲜少投资于股票现货市场。其有时候被划归为全球宏观对冲策略的子分类,但更多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策略而存在。

在这个领域,文艺复兴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是开山鼻祖,而布里奇沃特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Winton Capital及Man Group都是其中的鼎鼎大名者。布里奇沃特公司是在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中赚钱最多的基金,旗下绝对阿尔法基金(Pure Alpha fund) 2011年为投资者带来138亿美元的回报,超过保尔森基金在2007年创下的119亿美元的纪录。该基金创始人Ray Dalio分析指出,全球正面临一场类似上世纪30年代的去杠杆危机,CTA基金可通过将基本面分析量化成各种指标输入计算机系统而获利。根据LCH Investments的统计,布里奇沃特绝对阿尔法基金自1975年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358亿美元,目前资产管理规模(AUM)为720亿美元。

巴克莱对冲的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CTA在管资产规模高达3146亿美元,相比1980年的3.1亿美元膨胀了1014倍(图1),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5.02%。“CTA基金30年来急速成长的根本原因,是因为CTA通常与传统市场无相关性;一般在趋势市场(上或下)表现较好,而震荡市场表现较差;CTA通常斩仓比较快,而让利润继续滚动。”中国绝对收益投资协会理事长、盛诺金基金(Synegy)合伙人聂军称。

业绩平稳

在所有对冲基金策略中,CTA基金的回报并不是激动人心的最高者,也不是令人失望的垫底者,属于不温不火的平稳派。对冲基金研究机构HFR的数据显示,1994年1月至2011年11月,CTA策略指数共录得183%的回报率,年化复合增长率为8.4%,既不及全球宏观策略(Global Macro)的682%,也不及受压策略(Distressed)的478%,但高于做空策略(Short Bias)的-47%、股票中性策略(Market Neutral)的144%,及固定收益套利策略(Fixed-Income Arbitrage)的149%(图2)。1980年以来,其表现最差的年份是2011年,亏损3%,但业绩平稳度仍远胜于其他策略基金。

与股票、债券等传统市场

及其他对冲策略的低相关性

管理期货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CTA与其他资产类别相关性极低,这令CTA成为很多机构投资者分散化投资的资产配置标的。1980年至2012年2月3日,CTA指数与标普500指数、美国债券、世界债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1、0.12、0.01,年化收益率为11.16%,夏普值0.4,最大跌幅15.66%。苏格兰皇家银行给出的数据略有差异,但也表明CTA与其他资产类别低相关,甚至负相关,如与MSCI全球股票、标普500指数和Eurostocc指数等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89、-0.153和-0.173(表1)。

更重要的是,“CTA策略不但与传统投资市场相关性很低,与其他对冲基金策略的相关性也同样低,是投资组合中分散风险的理想资产配置对象。”聂军指出,管理期货策略与可转化套利策略、新兴市场策略、事件策动策略、受压资产策略、并购套利策略、固定收益套利策略,以及股市多/空头策略,均为负相关,而与股市偏空策略、全球宏观策略的相关性也很低(表2)。需要注意的是,股市偏空策略和管理期货策略一样,与其他绝大多数对冲基金策略的相关性为负值,但为何管理期货策略更加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相比而言,管理期货策略在传统的股市‘熊市’中对投资组合下行风险的保护比股市偏空策略更有效。更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它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盈利,但股市偏空策略难以持续盈利。”聂军指出。

CTA属方向性投资

大多数CTA策略基金投资人都是“追逐趋势者”,当市场运行方向被计算机程序确认后,才会采取行动,属于方向性投资。如果计算机程序确认运行方向往上,则买入,反之,则做空。在这种对冲策略下,如果是基于基本面分析而进行交易,则持仓时间较长;而如果是以捕捉中、长线趋势为主的基金,如Man-AHL、BlueCrest和Aspect,其中、长期模型往往来源于惯性分析的趋势追逐方法。所以,一个有明显中长期趋势的市场环境,更有利于CTA策略获得正回报,而2-3个月以内的短期趋势不容易给基金带来盈利机会。

又由于CTA策略通常应用在股指、期货、期权、外汇等杠杆性市场,而鲜少用于不能使用杠杆或杠杆倍数过低的股票现货市场,因此,严密的风险管理是管理期货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常有严格的止盈止损策略及执行流程。比如,计算机系统一旦发出止损信号,或者由系统即刻自动执行斩仓,或由交易员根据系统交易信号完成操作。

曾在1987年创立AHL(7年复合报酬率138.5%,于1994年被Man收购),并于1998年复出创立Aspect的马丁・卢埃克(Martin Lueck),在AHL和Aspect均负责交易策略研发及程序系统开发工作,马丁曾指出,Aspect以追踪长期趋势为交易策略,因为市场反弹速度太快,计算机数量模型来不及捕捉交易机会。美国超级基金常务董事保罗・维格多也曾表示,“我们不会第一个进入或退出市场,但我们通常能抓住趋势的80%”。2010年5月6日,道琼工业指数曾瞬间掉了1000余点,但随即迅速反弹,反应敏锐的投资人反而蒙受损失。

通常CTA策略会开发出许多交易技术指标,如移动均线、布林通道、费波纳切黄金分割、Ichmoku云图等。有时候,这些技术指标异常简单但却有效,以移动均线为例,如果20日线在50日线之上,20日线和50日线向上穿越200日线,代表向上趋势确认;反之,则是向下趋势确认。

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无论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且趋势持续时间超过2-3个月,管理期货基金的业绩则明显优于其他基金。2009年后,市场波动较小,许多CTA基金表现不如对冲基金。因而CTA基金具有在“牛市”或“熊市”均有盈利机会,可以实现“绝对收益投资”的特点,但在震荡市中表现不佳。

当然,并非所有CTA基金都跟踪中长期趋势,也有一些是通过跟踪以秒为单位的趋势来盈利的。这些基金通常会使用比较复杂的统计模型分析,来判断具有统计意义的短期市场非有效性,方法包括模式识别、短期惯性、逆趋势分析、价格突破技术指标等。

熊市逆行者,牛市跟随者

CTA策略基金最大的优势是熊市中的本金保护能力。在全球股市、全球债市和大宗商品市场表现最差的几个年份,绝大多数CTA基金均录得不俗回报。如MSCI全球股指在表现最差的2008年、2002年、1990年、2001年和2000年,年度亏损幅度在13%至41%之间,但巴克莱CTA指数均为正回报。大宗商品领域也一样,1981年,标普高盛商品指数下滑23%,而巴克莱CTA指数上升23.9%(图3、图4、图5)。

据管理期货网站统计,在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五只基金中,Winton、Man-AHL、BlueCrest、Transtrend和Aspect在2008年均齐刷刷地提交了靓丽的年度成绩单,其中BlueCrest的年度回报达到43.33%,表现最逊色的Winton的年度回报也达到了20.25%(表3)。

不仅在熊市中逆行而上,CTA基金在牛市中的表现也体现跟随特点,但表现逊于股指(图6)。1980-2011年,CTA基金只在1980年、1983年、1987年和1988年的四年中回报高于股指(图7)。

震荡市盈利不易

对于中、长期趋势跟踪系统,至少需要两周时间来调整持仓方向,因而在震荡市中,CTA很难有所作为。然而,在2009年,市场2-3个月以上的中、长期趋势并不明显,预测方向难度升高,而且,当程序确认一个趋势且投入资金后,市场又出现转变,程序会立即发出止损信号,这时候,发生亏损不可避免。

Winton、Man-AHL、Transtrend和Aspect等基金均在2009年发生亏损,而Man-AHL和Transtrend在2011年也发生了亏损(表2)。其中,1997年成立的Winton基金在2009年首次发生亏损。1990年设立以来的22年中,Man-AHL只在3个年份中令投资者发生损失,其中包括2009年和2011年(表2)。

2009年之后整体回报下降

虽然在CTA领域,有文艺复兴和布里奇沃特这样的不败神话,它们仅凭借交易系统就能战胜市场,但通过CTA策略赚钱其实并不容易,而且在1992年之后其回报总体而言是下降的。管理期货网站的数据显示,1980年至2011年的32年间,CTA基金年化回报11.16%,而1992年至2011年的20年间,其年化回报下降至5.48%(图8)。随着大量外来者的蜂拥而至,CTA的整体回报水平快速被压缩。尽管如此,这一收益率仍然能满足许多国家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捐赠基金、慈善基金等长期资金的需求,它们仍然对CTA的平稳业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也能够解释,CTA回报下降但资产管理规模仍然持续攀升。根据EurekaHedge 的统计,2011年,在所有对冲基金策略中,管理期货策略和全球宏观策略吸引了最多的资金净流入,分别为190亿美元及170亿美元。

波动率变窄影响CTA收益率

除了新进入者的增多拉低CTA回报之外,波动率指标透露了CTA回报下降的另一层原因。彭博数据显示,2007年3月至今,除了2008年11月左右,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指数)达到约75,其他时段均在20上下波动(图9)。如前所述,如果趋势持续时间少于两个月,很难依靠计算机系统捕捉交易机会,就可能发生刚建仓便趋势逆转的情况,从而导致亏损的发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较低的波动率也导致了CTA基金在2009年和2011年的回报率不理想。

CTA策略在中国运用环境已成熟

第9篇:短期交易策略范文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上证指数始于2029点的维稳性上涨行情只是市场大熊市调整中的反弹走势,不是市场根本性大趋势的逆转,即大盘指数及个股走势至今还没有任何经济面和技术面迹象能证实2029点是熊市的底部;第二,上证指数9月5日的2029点低点应该是熊市调整中比较重要的次级阶段性底部,市场展开持续反弹的概率在不断增大,因此上证指数盘中分时图上的震荡回调是短线买点;第三,今年以来股市下跌的时间较久、跌幅较深,市场需要一个修复性的反弹上涨,这是一个值得投资者参与交易的波段性机会。

回顾2009年以来的上证指数走势,我们发现市场出现了两波明显的下跌:第一波是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下跌至2010年7月2日的2319点,在空间上总共下跌了1158点,在时间上总共下跌了222个交易日;第二波是2010年11月11日的3186点下跌至2012年9月5日的2029点,在空间上总共下跌了1157点,在时间上总共下跌了446个交易日。在价格空间和时间空间上,二者具有技术趋势对称性,即空间几乎完全相同,时间上呈现完美整数倍数关系。因此,上证指数在2029点附近是一个重要的波段反弹底部低点。

技术分析在金融投资市场的最大作用是能够观察到“市场正在做什么?一支股票正在做什么?正在处于什么样的价格波动状态?”当交易者身临其境地进行实战交易时,我们只能用动态变化的思维来使用技术分析工具,所以,股票实战交易的最有效办法是动态跟踪市场、追随市场和服从市场价格走势。上证指数9月7日大阳线短期突破走势,造成股指在周线上也同时形成了周线中阳线向上突破,成交量有所放大,8月27日的周线向下小型跳空缺口迅速被有效回补,即上证指数3186点以来周线下降趋势线上轨也有突破迹象,面对市场这种短期向上突破型走势,投资者唯一能采取的较佳操作策略就是跟随市场的突破,顺势操作。

本周上证指数9月7日大阳线短期突破后略有震荡回调,虽然目前股指反弹上涨仍然受到10周均线的压制,但经回调后再度回升的概率较大。从周线MACD上观察,周线中阳线促使上证指数周线MACD的绿柱线缩短,到下周基本上可完成周线MACD在0轴线以下的金叉,一旦金叉形成,则上证指数周线趋势上的阶段性反弹力度将会明显强于日线,所以无论盘中如何震荡,在未来数周内选择低点介入市场是比较安全的交易策略,上证指数从2029点开始的阶段性反弹走势也不会马上结束。

日线级别走势上,上证指数已有效突破并且站在5日、10日和20日均线之上,这是大盘短期走强的一个重要技术信号。30日均线已从空头排列趋向走平拐头向上,5日、10日和20日均线已逐步扭转了空头运行的弱势趋势,并转为逐渐强势的多头排列趋势,预示着市场至少在国庆长假休市前将震荡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