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精选(九篇)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第1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发展;

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点,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充分体现出我国的综合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随着科学技术被广泛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寻找出一条适应市场发展的农业经济模式,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要在把握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寻做好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策。下面结合实际对此加以探讨,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

1.1农业经济管理更加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思维向现代农业管理转变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药内容就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实践提示,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高、农民收入得以增加的重要物质保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趋势已经无法阻挡。此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确保农业经济发展,将着重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在注重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也将对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更多的重视。因此,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转变我国经济管理方式和思维也是大势所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今后必须重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1.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农业经济管理也需要顺应时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市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新要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当中,以提高信息交换的实效性,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高效性,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1.3农业经济管理生产化

随着农业合作政策的出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利益政策连接起来的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某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开始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不仅使大型企业的生产需求得以满足,也促使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充实了农民的腰包,增强了的农业经济效益。由此可知,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也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2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尚未建立健全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尚未给予农业经济发展高度的重视,且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工业发展,这样导致当前仍然未建立健全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导致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也和农业社会结构不相适应。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滞后性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失去了执行力,不利于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2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未充分认识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相关部门和领导都对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且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忽视农业经济管理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这样使得他们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够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要求的指导下有充足的执行动力,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原本应当避免的漏洞,对农业经济管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有待提高

不少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不能够及时吸取新政策的营养,不能够在掌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模式加以研究,缺乏工作责任心,缺乏主动探究新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积极性,不仅有的管理人员不具有比较高的执行能力,而且自身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水平低下,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当地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造成某种程度的限制。

3做好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3.1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想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为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就要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以优化和完善,建立一个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变化需要。此外,还需要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想,如应当更新农业发展观念,完善新型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想方设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

3.2重视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定期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他们对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全新的现代经济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知识能力素质,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

3.3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发展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想方设法引进更多的现代化设备,吸引和招收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合作社,注重原料生产加工,做好农产品原料加工的基地规划和特色产业园建设,使其符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体系的构建要求。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产业,促使农民、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相关部门需要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产业化经营商相应的优惠,促使其更好地发展,以促进相关专业化合作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4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

第2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问题;对策

前言

在当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础和前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资金严重短缺等金融问题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原因有农村融资困难、金融产品单一、农村信用环境缺失以及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消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约因素,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金融的内涵

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可以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工具,这个系统必须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中介、储蓄、信贷、汇款、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且能长期保持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农村金融包括农村储蓄、借贷、融资和减少风险的机会以及相关的准则和制度,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三个功能:一是生产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生产信贷来提高借款者的生产能力和收入;二是消费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消费信贷来平稳收入和平滑消费;三是保险功能,即通过提供农户获得信贷的潜在可能性来提高农户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

2.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2.1 农村金融中的贷款难

贷款难是一个困扰农村发展的难题,在统筹城乡建设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贷款需要抵押,这对缺乏固定资产的农民来说非常困难;另一方面,贷款有额度和时间限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这对传统农业生产确实足够,而现代农业生产周期一般都需要一年以上,一些附加值高的种植、养殖业及加工业周期更长,有的甚至要三至五年。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农村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一些地区的小额贷款逐步向大额贷款转变,虽然目前政府监管机构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大力推进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但农信社的小额贷款很难满足当前需求,致使农村金融资源匮乏的问题依然存在。

2.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的不足

现阶段发展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存在资金利用效率低、信贷投入减少并且结构不合理、金融品种单一,硬件基础薄弱、业务创新不足等问题。首先,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据统计在新增的存款中信用社约占2/3,邮政储蓄约占1/3,但邮政储蓄只存不贷,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同时农业银行存多贷少,吸收的资金倒流到城市,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其次,农村金融网点主要以存贷业务为主,有少量的收费业务,其他中间和外汇业务缺失,理财工具较少;信用社业务系统尚未全部纵向联网,存款业务普遍缺乏通存通兑功能,与邮政储蓄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第三,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相对滞后,许多金融创新产品不适应农村的新需求,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对各类经济主体的信息、技术、市场服务不能满足农村的需要。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

3.1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要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必须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是既包括商业金融也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既包括银行也包括保险、证券、期货、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信托等在内的完整体系。在农村地区也有很多适合商业金融活动的领域和项目,例如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项目等,商业性金融在这些领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3.2 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除法律环境外,最重要的就是政策环境。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国家对农村金融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扩大内需,减少金融危机对外贸大幅缩水背景下的国内经济发展的冲击力,国务院通过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九项金融政策,加强对农村信贷的政策支持。其中重点提到的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政策有:“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积极扩大住房、汽车和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积极发展‘三农’、住房和汽车消费、健康、养老等保险业务,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扩大国库直接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政府性补助基金范围,优化出口退税流程,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3.3 制度创新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应本着稳定和有利于支持新农村建设融资原则进行。降低农村金融准入的门槛,对整个金融行业进行市场化,允许各种实体在农村建立金融机构,注册资金的限制可以因地制宜。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退出机制,对于经营不善、制度落后、效益低下的农村金融机构,通过有效、安全的途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

3.4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同时,加强和改进监管,防范风险隐患。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而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兴则农业兴,农村金融活则农业活。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构筑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支持新农村建设有较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罗玉冰.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9.

第3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级干部;干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3-0086-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正处在巨大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些新的情况对村级干部原有的工作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如何把握农村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探索搞好农村工作的新规律、新途径,成为摆在农村干部面前的新课题。[1]如何建设一支能够有效贯彻落实新农村各项政策的高素质的村级干部队伍,是新形势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也是摆在当前村干部面前的一件大事。

一、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村级干部管理的现实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综合工程,是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核心部分的重要内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2]村级干部处在农村基层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和落实者,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项事业的直接领导者、管理者。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级干部管理,对于强化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以应有的重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发展农村的生产力,稳定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前提。农村干部应进一步提高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积极建设农村公益设施,改善农民饮水、能源、道路、居住、通讯等生活和生产条件。围绕村容整治和环境美化,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使农村改革有一个新的进展,农村社会面貌有一个新的变化,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到达小康水平,逐步形成农村经济繁荣兴盛、农村生活安定团结、农民居住环境和健康水平有较大改善、社会治安良好的新局面。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基层村级干部必须紧密联系群众,从小事抓起,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由于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缺乏对市场经济的了解,对于如何进入和适应市场缺乏明确的思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下,显得束手无策。因此,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村级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了解市场经济对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经济、社会、技术、资源、生态、环境及相应的政策与管理等综合领域入手,推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干部在掌握市场经济知识的条件下,了解市场,熟悉市场,增强市场意识,掌握市场规律,根据市场需求,带领农民群众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有效供给,引导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农村干部更可为他们答疑解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实现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

(三)有利于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出现的社会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农村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是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差距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悬殊,使部分群众心理失衡,开始对市场经济不满,甚至对党的富民政策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农村干部在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使农民知法、懂法、学法、用法,严格依法办事,按章办事。通过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使市场经济具有的自主经营、平等竞争等运行规则进入农民头脑,激发人们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增强农村群众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应进一步增强村级干部的民主法制观念,提高政策水平,积极实践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缓和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是农村干部推动农村文明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有利于推进农村文明,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村级干部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推进农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村级干部通过向政府汇报当前农村群众的整体现状,使政府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在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过程中,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重视农村成人教育,使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改变、创新现有社会文化的内容与结构。因此,发展新农村先进文化是实现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基础。村级干部通过把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当做创建文明村镇的一项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村风民风进一步优化。从农民的需要出发,编发一些文明教育材料,让农民储备一些必备的健康文明知识。通过开展文明户、文明村等创建、评选、挂牌活动把家家户户都发动、调动起来,都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在参与当中接受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村干部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制定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标准,细化措施、充实内容,着力在提高农民素质上取得新进展,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村级组织是党和政府的领导在基层得以实现的组织基础,它的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级干部队伍中还存在同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现有村级干部水平不能适应农村发展

第一,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我国现有的村级干部,有相当一部分不具备履行相应职务的科学文化知识。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要求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但一部分村级干部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匮乏,又成为实现这一转变的制约因素。村干部大部分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小学文化,属半文盲。还有的连读书、看报都十分困难,无法有效地把上级精神传达和贯彻到群众中去;还有一些村级干部轻视学习,甚至放弃学习,只相信经验,认为书本知识不适合农村。

第二,政策执行能力较差。准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是对村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目前,有的村级干部对学习不够重视,接受教育的程度不能适应目前建设新农村的工作需要。有的村级干部政治素质不高,不能教育、引导和带领群众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的村级干部上任后,不能围绕党组织开展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有的村级干部丧失党性原则,,挥霍浪费,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由于村级干部不能及时地把握最新的政策信息,给工作带来被动,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3]。

第三,管理水平低,工作效率差。目前,村级干部的管理水平与现代农村对管理者的要求很不适应。不少村干部不懂得科学管理,不能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与党建工作之间的关系,有些村干部忙于应付日常事务,放松了党建工作,使村党支部出现了活动开展难、党员教育难集中、党的政策宣传难等一系列问题;有些村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工作与未来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还有部分村干部忙于解决村民之间的纠纷等事务,在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制定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使本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有些村干部缺乏协调能力,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自己说了算,不能充分调动班子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习惯用行政命令方式处理村内各项事务,在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善于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来引导、教育和帮助农民群众。

(二)村级干部经济待遇偏低

某些地区村级干部的待遇偏低,生活难以保障,抑制了村干部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承担着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任,但许多情况下他们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并不明确,也不平衡,存在着对基层干部责任上严格要求,但权利上又无相应保障,经济待遇上又不够关心的情况。这使农村基层干部难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上,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只是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影响了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村级干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村级党员干部的推荐、考察、选拔等程序环节执行还不够严谨。首先,对于村干部的考核制度不完善。对村支部和村干部的考核大多以综合治理和收款实绩为主要内容,工作被动应付,缺乏主观能动性与开拓进取精神。其次,现行的村级干部管理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有力监督少。广大村民群众由于缺少知情权和参与权,无法实施监督;村“两委”内部及相互之间由于缺少严格的监督制度,也难以实施监督。再次,对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力度不够,少数地方把关不严,把个别思想不纯、作风不正的人“选”进了村级班子;甚至有些地方上级领导随意撤换村班子成员,导致村级班子严重丧失威信;少数村干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生直至恶性膨胀;部分监督制度不健全,有些本来建立的制度也没有加以执行和坚持。

(四)村级干部储备力量不足

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是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为了夯实基层组织基础,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上级党委应该投入精力,正确地识别、考察村级后备干部,把那些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考察范围,为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奠定坚实基础。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村级组织很难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部分地方对村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硬性措施,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村甚至找不到合适人选来担任村干部。

三、加强和完善我国村级干部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村级干部自身素质

村级干部是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保障,他们的工作实质就是为农民办实事。作为一名村级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心系百姓、情为百姓,诚心诚意为农民谋利益、干实事。因此,农村干部要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上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加强对科技知识和经济知识的了解。村干部要切实发挥在发展经济上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有独到的见解,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村干部在为农民办事的过程中要讲究实效,尊重实际,加强对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农村建设工作中,问题大多出在宅基地、计划生育、土地承包等这些敏感而又政策性强的工作上,有的农村干部做了多年的农村工作却不明白有关规定,盲目决策违反了政策,使工作被动。实践证明,做农村工作同样需要学习,学习对农村干部同样至关重要,村干部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自身素质,诚心诚意地为农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

首先,树立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应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农村出现的各种问题中,经济欠发达是根本问题,部分村干部缺乏进取意识,缺乏干大事的雄心壮志,这些片面的、消极的思想,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与群众的愿望极不适应。因此,村级干部要增强发展意识,“树立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出点子、找路子、搞服务、引项目,带领农民群众发展本村优势,找准经济发展的路子,把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村党建活动中,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不断总结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经验做法,推动工作开展。

其次,树立“公仆”意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村干部要为群众服务,替农民群众办他们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村级干部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农村工作忙,任务重,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干不好工作,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当前,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增强,对集体的依赖性降低,出现问题找干部,如果问题解决不好,村干部就容易被误会、被埋怨,对此村干部一定要具备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要把创新作为增强“公仆”意识的重要途径,带领人民群众勇于善于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第三,树立民主意识。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级干部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开展农村工作。要正确对待群众和班子成员,在工作中把农民群众当主人,在决策中讲民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信任;要团结班子成员,坚持讲民主、讲原则、真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事,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在工作取向上注重扩大民主,落实党员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在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方法上注重体现公开、公正、客观、科学,注重干部选拔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在干部的选拔使用上注重创造一个好的用人机制,让能干事、愿干事的干部尽快成长起来。同时,积极疏通与社会互动共振的渠道,建立民主开放的决策咨询机制,建立组织工作社会评价监督机制,保证组织工作与群众的紧密联系。

(三)完善村级干部管理机制

第一,完善村级干部目标管理机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以“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前提,按照“科学合理,突出重点,便于操作,注重实效”的原则,推行目标化管理,建立村级干部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对村级干部实行目标化管理,建立起良好环境和氛围。树立发展意识,村干部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对于任务目标,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严格考核,量化打分,对全年任务目标完成较好的进行奖励。同时,对全年任务目标完成不好的,给予通报批评、诫勉以至罢免职务的处理。在村级干部进行任务落实,明确职责,目标量化,严罚重奖等方面,充分调动广大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保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二,完善村级干部选人用人机制。在选人用人上,不仅要解决选什么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选人、如何以新的机制选拔优秀人才等问题。因此,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广泛宣传村级干部的“选人、用人”方法,使农民群众充分了解选人方法和过程。全面推行村党支部委员“两推一选”制度和村干部竞争上岗制度,鼓励农村优秀青年人才主动竞选村干部,有力地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为选拔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打下坚实基础。大力改革村干部选任办法,把竞争机制引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公推公选,择优用人。依法扩大基层民主选举,由村民民主推荐,再由党员和村民代表投信任票,确定初步候选人,初步候选人要求分别向村民和上级党委竞职演讲和竞职承诺,最后由领导小组确定正式候选人并提交党员大会选举。通过推行“选优”机制,基本实现了好中选优和“精干、高效”的选人目标。

第三,完善村级干部激励机制。认真落实村级干部的待遇问题,加大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村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一是规范村干部工资报酬。从根本上解决村干部的待遇问题,实行统一的工资报酬标准,规定村级干部工资由固定工资、考核工资构成,固定工资由区财政按照每个村核定的村干部职数负担,考核工资由乡镇财政依据村干部考核情况年终一次性发放;二是完善村级干部的养老保险制度,适当提高村干部的退休金。为了保证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切实解决离职村干部的生活待遇,可依据曾任职务、任职年限等发放标准不等的生活补贴金;三是推行村干部评比表彰制度。坚持对思想品质高尚、工作业绩突出、群众普遍认可、社会反映良好的村级干部,应给予政治荣誉、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激励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实现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第四,完善村级干部考核机制。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考核原则,由群众监督完善考核办法,定期考评奖惩。对于一年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对于村干部的政治品质、工作成绩、能力表现等情况做出鉴定,通过自评、互评、群众评议等评审,对村级干部素质进行量化考核,对于不合格的村干部要进行学习和培训。要把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工资、奖金、补贴等结合起来,实行绩效挂钩,奖励优秀者,对于工作不佳者给予相应的警告,并把考核结果作为以后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工作出现重大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村干部,要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给予免职或责成本人提出辞职。

第五,完善村级干部监督机制。村级干部在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党组织要监督村级干部的行为。村级干部在工作中,要实行村级政务、事务、财务三公开, 对村民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重大问题的处理结果应及时进行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对村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乡镇党组织要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建立村干部廉政谈话、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定期组织村民代表对村干部进行民主评议。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进一步整合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力量。

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在于村级干部;农村要稳定,必须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基层政府要把提高村级干部的素质融入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村级干部一定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提高村级干部的素质,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艾春香.新形势下农村干部面临的新课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4).

第4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1引言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政府根据当前我国农业现状提出的新要求,农民富则国家富裕,农民强则国家强大。因此,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优化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2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占很大比重,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下,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农业经济管理旨在结合农村农业的现实条件,合理利用我国农业生产的有限资源,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在深化农业改革的基础上,提高劳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产量和生产效益,最大限度满足人民对农业产品的需求。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制约因素

3.1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响应我国政府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前提下,各级村委、村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者,广大农民群众则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但是当前我国各地区村委相关负责人、组织者年龄偏大,接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政府对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在我国有一部分农村甚至没有村委及各级党组织办公场地,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再加上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土地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市场营销机制不够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3.2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处贫困状态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农业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进口农产品涌入,进口产品备受我国城市人民所喜爱。西方国家多数为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水平、科技水平较为先进,农产品产量较高,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但受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生产产品产量低,农作物品种单一,这就造成我国农民收入低,增收缓慢,目前仍然处于贫困状态。

3.3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但是,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还不够高,思想意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上,不能快速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方面,没有相应的创新精神,没有足够的能力将农业产业化进行推进;在文化素质方面,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弱,缺乏一定的认识;在技能方面,受传统耕作模式的影响,对新技能的接受程度较低,不能很快将新技能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城市劳动力严重短缺,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这就导致一大批农业土地荒废,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4.1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一方面,我国政府要为农业经济提供政策及资金支持,加强我国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兴修水利、加强农村的道路建设,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农业产业营销体制,建设农产品销售区域,做到农产品的市场化、品牌化经营。

4.2引进新型的农业产业项目,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今年来,一些试点农村不断引进新的农业项目,免费为农民群众做农业项目培训,不仅缓解了农民的就业压力,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4.3注重农村农民文化水平的提升,增强有关农业技能的培训

农民群众作为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就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自身的技能,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的教育体制,保证农民群众能接受到基础的教育;同时要大力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提升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技能,为我国农业经济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5结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要想长久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在世界上同发达的国家相抗衡,就必须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管理体系,深化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推进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我国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引导我国农村农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以此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缩小城乡经济差异,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庆娟.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6(6).

[2]邢慧茹.农村消费升级背景下的物流配送模式优化策略[J].农业经济,2015(12).

[3]李玉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妇女经济行为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D].东北林业大学,2013.

第5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体育;机遇;挑战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进入21世纪后,农村居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在经济上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够完善和基层工作力量的薄弱,农民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和农村现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差距,知识的贫乏导致了不良现象在农村中根植、滋生,麻将、扑克为载体的等不良生活习惯成为农民业余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一切,都有悖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在这种不容乐观的现实下,急需积极向上的文化取代落后的腐朽文化,而体育文化将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邻里和睦、抵制不良思想的渗透等,体育文化还可以作为社会的减压阀,减少社会矛盾。农村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文化追求,因此,在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着力发展农村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的发展机遇

1.1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做出的重大战略转移,正如所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决定》中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只有农民的生活彻底改善了,才是和谐社会建设最大的成绩。这种改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的全面贯彻和落实,这一历史需求为农村体育的开展提供了契机。

1.2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农村居民闲暇时间增多、精神追求呈现多样化,成为农村体育开展的需求基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新为农村解放出来生产力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农村居民在越来越普及的机械化农业革命中品尝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乐趣,闲暇时间逐渐延长,人们追求更多、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成为了可能。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精神追求也逐渐呈现多样化,这种精神追求可以被科学、先进的文化带领走向更加幸福,也可能会湮灭于腐朽糟粕的文化中而走向险途。和谐社会建设所倡导的先进文化必须占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阵地,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在这一抢占精神阵地的过程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因此,现阶段在广大农村开展农村体育具有现实需求基础。

1.3国家不断加大的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为农村体育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的颁布实施,国家对农村体育场地进行了重点建设。如2008年国家安排资金9 500万元,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选择2 5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全国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惠及5.1亿农民。国家建设农村体育设施的力度加大尽管不可能完全满足农村体育的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地方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协同作战,改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现状,为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

2目前农村体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模式、农村的组织机构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都将成为现阶段农村体育的发展面临主要挑战。

2.1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有待改善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相对固定的生活价值模式或心理定势,认为劳动就等于健身的观念在农村居民的头脑中任根深蒂固。这些传统而又陈旧的观念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最大阻力之一,在这种观念下,许多农村居民宁愿把闲暇时间用在麻将桌上也不愿意改变休闲方式而参与体育锻炼。这需要多方努力,充分发挥各种传播媒介的联合效应,让农村居民深刻认识体育在提高生活质量、营造和谐氛围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或亲身体验到体育文化特有的魅力。在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中受到感染,产生对体育的兴趣,触发运动的激情,弥补农业劳动对机体锻炼的不足和片面,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2体育组织机构建设严重匮乏

农村中的组织机构以村委会和党支部为基本构架,机构简洁,但组织工作复杂,工作量大,农业生产、集体经济发展、协调村民关系、甚至计划生育工作等,使农村干部基本没有精力兼顾更为细致的精神文明建设,更不用说农村体育的开展了。在这种组织现状下,相当数量的农村体育开展基本处于空白情况。

2.3基础设施建设仍难以满足群众的体育需求

近年来,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农村小城镇发展,农村健身场地设施严重不足,远远无法满足农民健身需求,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在对河北省石家庄、邢台、保定等地区的农村走访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农村没有专用的体育活动中心,一般的村落中的体育场地往往存在于村小学中。近年来体育公益金支持的全民健身路径等体育器材设施也只是在村子里找到相对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只有极少数的经济条件优越的村子中能看到村民健身中心的形态。体育设施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同时,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本应拥有的体育设施因为基础建设不足而不能对农村居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他们锻炼的冲动和热情。

3当前形势下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乡镇先行,带动农村体育开展

与农村相比,乡镇一级的组织机构相对严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体育资源相对丰富。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把乡镇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向周边村落辐射,用丰富的乡镇体育活动形式来影响周围村子的体育热情,无疑是当前发动农村体育活动的便捷途径。

3.2市场激励,拓宽体育投入渠道

体育开展需要基础建设、需要组织经费,钱从哪里来?在当前形势下,完全由政府承担似乎难度很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农村体育的融资渠道必须多样化,一方面加强地方政府对农村体育必要的资金投入和适当数量的健身设施建设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创造政策环境,号召城镇、农村的个体、私营业主通过对体育健身项目的投入,通过合理的收费,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农村体育市场。在组织县一级的农村运动会时,完全可以把面向农村的众多商家拉进赞助的队伍,如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经销商,在破解农村体育活动资金难题的同时还可以扩大宣传、繁荣农村市场。

3.3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项目

在广大的农村中,存在多种地方特色的、以节日庆典为主要形式的活动,以河北省为例,沧州的杂技、武术、舞龙、舞狮,石家庄的正定常山战鼓、井陉拉花,邢台的南和社火等项目。但是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加强,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在这些地方特色活动的传承和发扬中难当重任,许多地方的这些特色项目逐渐弱化。在农村体育的开展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传统特色内容的凝聚作用和感召作用,通过地方组织加以扩大化、规范化、常态化,在这些活动有效组织的同时,逐步推广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项目。因地制宜,形成适合地方体育活动发展的农村体育项目群,撬动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

3.4立足现状,优化配置体育资源

农村中体育物质资源主要集中于本村的学校中,但随着适龄儿童数量的减少,许多地方的学校化零为整,几个村子的孩子集中到一个学校学习,原有的学校逐渐被废弃,但其中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完全可以经过适当投入加以修葺,使其重新焕发运动魅力,整修、扩建成为本村的体育健身中心,为村民的体育活动创造空间。此外,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农村中党组织和共青团以及妇联的作用,把退伍军人、体育爱好者、返乡农民工组织起来,成立体育活动的先锋队,营造全民体育的良好氛围,带动全村居民进行体育活动。还可以走农村体育和当地大学相结合的道路,同当地大学中的体育系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机会,传播体育文化,传授运动技能,弥补农村地区体育人才的短缺。

参考文献:

[1]江亮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1462―1463,1467

[2]柳若松,郑文海,雷福民等.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1999.(2):18-20.

[3]赵晓红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5):17-22.

[4] 吕树庭,裴立新.关于小城镇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3):8.

[5] 袁宏,李皿,李霞扩等.对我国开展农村体育有效方式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25-27.

[6]虞重干,李志清.加强农村基层体育文化研究的历史契机与现实需要[J].体育科学,2005(2):16―20.

[7] 李继伟.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重组与和谐乡村社区体育的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6,27(4):42-46.

[8] 田雨普.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J].体育科学,2005,25(4): 3―6

第6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文

一、新农村建设及其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内容。建设新村镇是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使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清洁安全的生活饮水、道路交通、电力电信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近几年来,为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国进行了大量的新农村规划,具体有村庄布点规划、镇区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专业性规划。新农村规划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原则,这一原则对新农村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这些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策略

(一)空间布局规划

村庄从形态集聚性角度可分为集中式布局、分散式布局。集中式布局为现有大多数村庄布局,是村庄按照历史发展肌理形成相互围合、集聚的空间,具有强烈的向心性以及地域感。开敞式布局主要是由于地形或农业耕作半径等条件形成的村落居住点相互间由自然环境相分隔的多村居组团的布局空间。但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散式从地域特征上可归类为平原式、丘陵式、水网式三类。对于这三种不同的地域特征,应对相适应的形态布局策略,建构与自然地域特征切合的村庄建设布局模式。

石家庄主要为平原地区,其村庄建设形态的布局策略:依托村庄主要道路纵向展开,绿色空间和公共交流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于村内几何中心位置布置;依托外部道路横向展开布局,平行于外部道路布置村内主干道和公共服务设施,对外出口集中设置;规划布置垂直于主干道的村庄主要交通干道,网络化布局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开敞空间结合自然环境横向布置一至多处。

(二)乡村特色规划

乡村规划应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具体来说,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前期,应重视并切实作好规划调研工作,挖掘出村庄特色。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做到:(1)注重对村庄周边自然景观环境整体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延续村庄与山水田园相互映衬的格局,避免“不城不乡”。(2)注重传承地方建筑特色和街巷空间景观格局,注重对地方建筑材料和传统适宜建造技术的继承与发扬。(3)保存并维护好村庄中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传统建(构)筑物,坚持村庄建设有机更新,空间形态和建筑风格充分与环境相协调。(4)切实贯彻因地、因时制宜的规划原则。应充分尊重村庄的自然和历史环境,保持村庄发展的持续性,以准确客观地评价村庄的现状条件,合理安排村庄建设的时序。(5)采取征询、听证等多种方式方法落实村庄规划过程的公众参与,这也是了解和挖掘村庄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6)对于历史文化名村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以大西柏坡规划为例,大西柏坡规划整体目标: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河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与新经济板块,旅游强省的强力增长引擎。

核心思想:一抹红色带七彩。紧密围绕做大做强“西柏坡”品牌,通过“梳理、整合、控制、提升”,推动大西柏坡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和谐社区建设、就业与民生改善,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功能区布局:一带、三区、两特、多点。一带――环湖休闲产业带;三区――北部农副产品加工、红色旅游与教育培训发展区;西南特色种植与生态休闲发展区;东南商贸服务、特色种养与休闲度假发展区;两特――西柏坡镇、温塘镇两大特色旅游城镇;多点――多个旅游功能点。

重点建设5个引擎项目:西柏坡学院、西柏坡主题陈列馆、“原村”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实景推演、白鹿温泉高端旅游综合体。 

例如在西柏坡镇霍家沟村,新建成的一大片二层别墅式新民居样式新颖、特色鲜明,更有规模、更显气派。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是大西柏坡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建设涉及霍家沟村、讲里村、西坡村三个行政村,272户,879人。小镇占地230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希望小镇的落成,将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对提升西柏坡景区的品位,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按照建设规划,西柏坡镇的所有16个村都将建成集新民居、旅游、现代农业等为一体的新农村,不仅可为西柏坡红色旅游置换出巨大的发展空间,还可彻底改变各村散居、散乱现状。

(三)建筑节约规划

在建筑设计中,讲究“坚固、美观、实用”的基本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也同样需要遵循实用节约的原则,减少农村社区建设成本、减轻村民经济压力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考虑的问题.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忽略村民经济承受能力,盲目开展高档住宅区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林立。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却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失去了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反过来导致了农民积极性的下降。例如,某市在建设农村社区时,将高档别墅建设作为了主体,以新农村建设为掩盖进行别墅开发.这不仅违背了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而且触犯了国家相关法规,致使当地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惨淡收场.规划工作者应该结合农民收入情况和消费水平,设置合适的社区档次.尤其要避免形式主义的公共建筑的出现,使建设出来的农村社区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同时又适应当地的经济负担水平。

如藁城市廉州镇五里庄村新民居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要求,将满足日照、享受阳光、保温防寒作为住宅布局的基本原则。新民居住宅采用行列式布局,多层住宅楼间距控制在28.5~35米,可保证每一户有较好的朝向和日照。为避免住宅布局过于呆板,采用了不规则的邻里空间组织手法,以形状不规则的组团绿地和游园来调节室外空间。

(四)产业规划

村域经济的发展中应以第三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来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

第7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合作社;发展探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苏联的影响下在农村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全国各地涌现出了大量的农村合作社组织,对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总要素生产率开始不断下滑,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也进入了困境。如何妥善解决农业合作社在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使其继续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业内学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特点

1、兴办主体多元化

当前,自主创建农村合作社的农户大多为具有一定经济规模且农产品生产商品化、市场化程度较高、长期进行农产品销售的农业大户来创建。有调查显示,由农业大户牵头建立的农村合作社可达半数以上。除农民自主创建以外,创建合作社的主体还包括基层政府、龙头企业、供销社、农技部门等非农民群体,农业合作社的兴办主体呈多元化发展。

2、生产经营行业多

当前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范围较大,但仍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且种植业比重明显大于养殖业,其主要原因为我国大多数地区种植业所占农业类型的比重远大于养殖业,且种植业商品率较高,农户所需承担的市场风险大,对合作需求较强。就当前的种植业而言,农村合作社的经营行业普遍以所在地优势产业为主,集中在水果、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种植业上。

3、服务类型多样化

有调查现实,农村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大多为技术信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和产品推广销售,而农产品粗加工服务和精加工服务则相对较少,绝大多数农村合作社仅在产业链的初级阶段展开业务活动,交易对象也局限于农产品加工市场与企业。

二、当前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

1、合作社规模小,服务能力较差

很多地方的农村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户对此较为谨慎,导致不少农村合作社的规模偏小;其次,有的农村合作社未能充分带动农户,制定发展生产的长期计策,将目光局限于国家惠农政策,入社农户甚至不足十户,很难令农户相信其能为自己的产品提高竞争力,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与市场营销,实现规模化农业生产。农村合作社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其社员,很多农村合作社注册资金少,或以固定资产注册,普遍缺乏流动资金,服务水平、范围有限,缺乏区域带动力。

2、经营管理不善,缺乏专业人才

民办、民管是农业合作社的重要原则,在决策时通常为一人.一票,然而,很多农村合作社却未能严格执行,其原因在于农村合作社大多为某个个人或部门所发起,成员被分为“核心成员”与“普通成员”,导致决策权发生偏差,很多合作社章程均流于形式,合作社和员间的利益关系不紧密。合作社牵头人大多为农业大户,年龄老化,学历不高,缺乏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骨干与管理人才。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很多学历高的人才不愿意进入合作社,使得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不少之约,研发能力差,标准化程度低,直接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

三、农村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因地制宜,促进规范发展

各级政府应依据自愿和互利原则,处理好发展和规范的关系,根据合作社所在地区的产品特点开展服务,保证社员的合法权益,将盈余分配给绝大多数社员。还应定期选择潜力大、基础好的农村合作社进行定点帮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解决经营难题,充分利用网络、新闻等媒体宣传经验,普及农村合作社法律知识,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选准主导产业是发展合作社的基础,应围绕当地农业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促进优势产业规模化,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收,积极鼓励有能力的农户或组织创办合作社,加快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2、加强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政策、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在落实帮扶政策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对以特侧产业与主导产业为主的农村合作社进行财政扶持;其次,对拥有注册商标、知名品牌的农村合作社进行扶持;第三,对育种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村合作社进行扶持,并积极鼓励农村合作社的申报,主动为农业科技项目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还应完善信贷政策,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等特征增强贷款投放,完善担保机制,简化担保手续,降低担保条件,为农村合作社提供多种渠道的金融服务于资金支持,与偶款抵押方式,解决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资金困难。

第8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措施,意见中多次提到要加强农村图书馆(室)、文化站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图书馆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建设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事业,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同样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乡镇图书馆现状

在党和政府多方面积极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图书馆建设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农村图书馆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得到了较快发展,而中西部及边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真正能按照公益图书馆模式运转的农村图书馆凤毛麟角,且当前农村图书馆(室)从总体看,数量少,覆盖面小,现有的图书馆(室)中有一部分处于瘫痪状态,广大农民看书难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一花独放”现象、“充数”现象、“锁门”现象等都有存在。纵观乡镇图书馆现状,导致以上所说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农村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健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乡镇图书馆未列入国家公共图书馆事业体系,也就没有国家保障的固定拨款,而除少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的乡镇财政都非常困难,自然也就不会有乡镇图书馆的经费预算。没有购书经费,图书馆就不能采购新书,也就无法更新、补充资源;没有资源,图书馆就形不成服务能力;没有服务能力,图书馆就吸引不来读者;没有读者;图书馆的社会使命就是空谈;看不到图书馆的作用,奢望政府增加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就是水中望月。如此,我国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2.上级领导思想模糊,对乡镇图书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些领导者对乡镇图书馆的作用认识不足,他们看不到乡镇图书馆给广大乡镇和农村居民带来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没有把图书馆事业摆在应有的位置。他们认为图书馆可有可无,因而在人、财、物等方面不予保证,在精简机构、人员、紧缩银根时图书馆却首当其冲,视图书馆为包袱,舍不得投入。部分乡镇的图书馆即便设备完善,也成为了当地政府为了完成政治任务,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3.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服务问题积重难返

乡镇图书馆长期隶属于乡镇文化站,这使得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经常为完成乡镇政府的中心任务而奔波,无暇管理图书馆,因此很多地方的乡镇图书馆没有专职人员,图书馆工作处于涣散状态,人员素质状况不理想,文化骨干流失,在这些问题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谈有效的图书馆读者服务无疑是痴人说梦。就目前来看,不说业务咨询和服务指导,即便是基本的图书借阅也让很多乡镇图书馆力不从心。由于人员紧张,工作任务繁重,很多乡镇图书馆连正常的开馆时间都不能保证,书刊资料更新缓慢,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也就吸引不了广大农民走进图书馆。这一切都成为制约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

二、乡镇图书馆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乡镇图书馆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建设

乡镇图书馆面向的是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广大农民接受再教育的重要场所,理应担负起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因此,乡镇图书馆要发挥知识收藏和大众传播的社会职能,对文献信息进行保存、积累和利用,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其次,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机会,开展参考咨询服务,让农民及时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方法和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力求使他们少走弯路,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收益。

2.乡镇图书馆建设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有10亿农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应该在农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乡镇图书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乡镇图书馆定期举行各种读书活动,能够给农民朋友营造一种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乡镇图书馆是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阵地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图书馆通过对地方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可以使这部分人类文明成果得以传承和利用,同时促进当地群众了解自己的知识和文化遗产,增强地区自豪感和归属感。如笔者家乡的海阳大秧歌就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不可多得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当地的农村图书馆就肩负着保护和传承这部分文化资源的重任。

三、发展乡镇图书馆的策略

1.把乡镇图书馆建设目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相结合

乡镇图书馆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乡镇图书馆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的领导。把乡镇图书馆发展列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亦可加入到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中,各级政府应对乡镇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建设给以大力支持,还应把乡镇图书馆建设及发展作为文明乡镇评比的硬件指标之一,结合文化先进乡镇评比、检查,促进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2.运用现代技术使乡镇图书馆建设网络化

乡镇图书馆由于馆藏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应该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借助网络资源,突破传统的借阅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快捷、便利的网络化服务,乡镇图书馆还可以加入到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网络中,利用资源共享来弥补自身馆藏的不足。

3.建设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员队伍

第9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文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06 年 2 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之后连续八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关注三农问题,将农村的建设推到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城市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同时也是经济建设政策上由农业支援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故而这些举措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引发研究热潮。学者们在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中发现诸多矛盾与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建议,形成较多的文献资料,为新农村建设及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提供相应理论依据。但将这些文献理论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并分析的研究凤毛麟角。因而对一定时期的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性的文献稍作整理、分析、总结具有必要性。

此外,笔者在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实地调查的时候发现,某些地方存在以下情况:

农民方面拥有积极因素:关注农村建设、有经验、有想法、部分具有经济实力且愿望强烈,但是,家庭经济能力限制、难以得到村委会支持、对村干部不信任三重因素制约着积极因素的发挥。以村委会为组导的组织机构方面主要表现:村委会急切的希望把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做好,他们提出各种建设方案,做出宏大的规划,农民却始终感觉不对胃口;或者在村委会引进建设项目后,村民又在暗中避开村委会的领导。总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家园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村委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机构,却得不到村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两种矛盾,形象地体现了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困境。当然,在这个时期也不乏有成功的案例,部分基层干部结合当地自然、人文特点,在充分把握政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此,笔者对长期以来我国对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性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合笔者对四川境内的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进行了深入考察,以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完善理论,这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即有利于相关理论的完善;有利于理论实现对实践的指导;希望能找到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力所能及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文献综述

1.我国农民主体性发展历程的考察

(1)推行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激发(1950-1952)

这一时期推行的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社会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免缴地主地租700亿斤粮食,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并以此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国民经济水平迅速恢复到1936年抗战前平。

(2)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农民自主性换取国家自主性(1953-1978)

1953 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家开始实施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资金所需只能依靠农业剩余,所以中国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就转向了农业和农民。1953 年,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主要针对粮食及其他主要农产品:使用较低的成本,把农民和农业的剩余价值向国家工业化体系转移。当时的中国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现,是通过组织化控制农产品(工业的原料)来实现的,是以牺牲农民自主性作为代价的。实践证明,这种简单的变革农业生产关系的做法,不仅不能将农业生产力解放出来,反而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重视农民主体性,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978—1988)

以农民主体性的回归为基础,1978-1988年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从包产到户、分田单干,到发展多种经营,再到发展乡镇企业、农民进城,相对于以前的人民公社体制而言,实际上是不断分权给农民,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民的主体性。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分地后,于1984年出现了卖棉难,农民开始发展多种经营,客观上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市场增加了农民的财富,进而产生了内需;这一时期,国有企业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出现物资短缺,农民顺势开始发展乡镇企业。所以,整个20世纪80年代,归根到底,是农民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农民自主性在回归过程中,同时推动着国家自主性的完善:不仅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还形成良性内循环,本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4)农民的主体性再次被削弱,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1988-2001)

这一时期,经济建设倾向于国家工业和城市化,政策发生急剧变化:第一,财税包干,大量财力向上集中服务于国家工业化;事权下放,财权上收,基层政府难以承受,负担转给农民和乡镇企业分摊。第二,拿走土地权,农民对土地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不能再享有土地权增值收益和土地资本化收益:乡镇企业丧失土地权,银行便停止给乡镇企业贷款,乡镇企业相继倒闭,农民的生活水平开始急剧下降。

(5)新世纪的探索(2001年后)

中央在2001年的北戴河会议上,提出前一时期模式(指1988-2001的模式)行不通,经济建设还是要依靠内需。随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等,我国再次走上了农民主体性探寻之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自 2005 年实施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连续九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关注三农问题。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政策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保护农业产业安全为着力点,处处体现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近中期中国农业政策的总体走向是继续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农民的主体性重新得到重视,但在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方面还存在困难。2015年关于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指出农民新村建设主体意识比较淡薄。

从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历史体现了如下规律:当农民获得了自主性的时候,国家经济建设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就能明显提高,如上世纪80年代。当农民失去了自主性的时候,即使中国经济在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也得不到提高、甚至出现倒退,比如上世纪90年代和人民公社时期。因此,笔者得出结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之一,在于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主要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进行研究。

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媒介手段,搜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提出问题,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实地考察法:笔者利用暑期实践机会,深入实地进行调查,了解新农村农民主体性的实际现状,为研究提供真实有利的例证支撑。

逻辑分析法: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和实际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利用逻辑思维整理,最终形成文字。

2.研究内容

对长期以来我国对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性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合笔者对四川境内的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进行了深入考察,以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完善理论进行研究,这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农民

传统意义农民被定义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毛泽东经济大词典中农民是指个体或集体占有或部分占有生产资料,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即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题,是劳动的主题。我国目前法律确定标准为:具有农村户口的居民(不论职业)就是农民。在学术研究的主流中,目前学术界有三大评判标准:户籍、居住地域、职业、人际关系。据此可将农民分为三类:一类农民在农村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地位,充当着农村非正式事务的管理者角色,比较关注农村各项建设;一类农民是农村事务的积极倡导者,但地位和声望没有前一类农民高,但绝对是农村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一类农民占据着农村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是农村建设的绝对依靠力量,但是对农村建设缺乏主动的关注和参与。

(二)对农民主体性概念的解释

要想理解农民主体性问题,必先了解何为主体性。在百科词典中对其从多个角度进行定义:人作为主体的基本规定性,是人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属性。具有主动性、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的特性。专家学者们在对农民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上紧扣这一特性,其中吕耀鹏认为农民主体性是指农民在新农村的建设实践中所展现出来的创造能力、积极作用和主人翁地[1];成涛等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的领域,并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2];从层面上分析农民的主体性包含了“价值主体、创造主体、决定自己命运的主体”三个层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指农民充当新农村建设的主角,主动发挥自身的勤劳、智慧,在表现形式上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探索:吴敏[3]、王国敏[4]等着眼于“独立性、能动性”上,王国敏,邓建华[4]、阎占定等分析了农民主体性的“自主性”、“创造性”问题。多维度的分析,呈现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创造能力、积极作用和主人翁地位的体现。因此,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对农民如何充分实现或发挥主体性的问题上集思广益。也体现出在对农民主体性的研究上紧密结合着民主性的主要特点展开,并认识到本质属性与现实实践的矛盾等关键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我国农民主体性研究成果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多,工作重。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主体性地能否得到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总结近期国内关于农民主体性的部分研究如下:

(一)对农民发挥主体性的现状的说明

由于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我国城乡发展还不平衡,农村仍然远远落后。如范金波在其文章中指出“由于缺乏对农村基层的调查,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单一的搞工程建设[5],具有一定盲目性,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没有的到充分发挥。”种情况下,不但劳民伤财,新农村建设也未能取得成果,甚至导致城乡差距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

基于现实,学者们对新农村建设下农民主体意识的研究主要由内外两个维度展开。

一、从外部客观环境看,农民积极参与建设,投入极大热情,但在实际生产中农民的积极却受到打击,主要表现在农民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弱;农民实际受惠程度有限;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二、从农民自身来看,杨国柱,高嵩[6]等分析指出农民自我决策程度低;非试点村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较被动;农民主动参与建设的热情低;其依靠传统经验生产,对外不闻不问的“事不关己”的政治冷漠心态,少反思、无计划的生活方式,对社会当前的流行现象缺乏理智的分析而盲目地跟从等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从自身导致了主体性缺失。通过以上问题的了解,可总结出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在制度的保障上存在管理与实际脱节等问题,农民自身还欠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素质,理性分析不足,难以保障长期建设的需要。

(二)对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阐述

又因发挥农民主体性是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经济建设需要、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党的路线的要求,所以必须要探讨其产生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1.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农民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贡献巨

大四川是农业大省,“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城镇化率仅有45%左右,农村人口接近4500万,且居住分散,因此新农村建设任务相当繁重。加快经济建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国家经济战略的基础保障。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与获益者,其主体功能的发挥是新农村建设有效与否的决定因素。如李丽君、姜作培认为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是新农村建设力量之源,是加快建设新农村和市场化农业的内在要求(李丽君,2007;姜作培,2006)。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由封建农耕文明进入的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是进步也是历史的选择。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共同组成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因而有了农业的大力支撑,农民群体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中国才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才拥有现代化建设良好局面的今天[4]。如泸州市江阳区西岸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蔬香园、异果园、渔歌园、玫瑰花园、生态植物园等观光休闲“五园”和农耕农俗文化长廊、农耕文化体验区、婚纱摄影基地等景观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实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江安县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引进企业采取“六方合作”的方式,即“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支持、保险兜底、政府帮助”,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带动发展年出栏500头商品猪的养殖户500户,让农民也能通过发展现代化养殖业增收致富。2013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95元,比上年增长12.8%。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411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对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和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业发展都予以支持。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又促进农民主体意识与主人翁意识的加强,新农村现代化建设。

2.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

四川辖区面积大、区域类型多,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既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城市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同时也是经济建设政策上由农业支援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三农问题不能永远靠外界接济,必须让农民自己站起来 [7]。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新村建设为有效载体,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坚持规划先行、产村相融、分类指导、农民主体、合力推进,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科教文卫广电同步跟进,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路子。2014年,省委、省政府还作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决策部署,力争到2020年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截止2015年6月底,全省累计新建成新村聚居点10972个、涉及农户112.3万户,改造提升和保护修复村落15354个、涉及农户90.3万户,启动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1242个。全省6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2033个、新农村综合体2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307个;连片发展种植业603万亩,规模养殖户23.7万户;累计硬化农村道路18297公里,农田水利渠系建设17589公里。

3.党的路线要求发挥农民的主体性

农民当主体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农民充当主体是实践党的根本路线的集中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民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从农民自身看,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身为主人翁的农民,在家乡环境综合治理,逐步改善生活空间等方面,应发挥主体行。:如遂宁市全面推行农村垃圾“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新模式,组织、宣传,积极调动居民自居性,全市65%的村庄实施了建筑立面清理和风貌塑造工程,75%的村达到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化要求。

(三)我国农民主体性存在问题的因素

1.具体表现

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新农村建设也一样,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新的问题。农民主体性的发挥受制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因素影响。大多数的研究者对发挥农民主体性道路的探索,有不少是以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出发点进行的。但是,有少数的研究者将农民发挥主体性不足的原因归于农民个人,指出其组织性不高、个人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思进取等。而从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功案例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看,这种研究将农民主题性问题孤立起来看待,是不合适的。从笔者考察的小金县的案例来看,当地农民也存在文化素质低的情况,但也没有成为其发挥主体性的阻碍,其反而在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表现出了让人惊叹的创造性:例如其创新的扶贫资金自主管理模式,即做到了资金分配合理,也做到了操作的透明,扶贫资金也被贴上了圣神的集体标签而显得不可侵犯。如此一来,资金的用途变得灵活多样,充分满足了个体需求,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评价,这就是最大限度的因地制宜。因此,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是农民主体性发挥不充分的阻碍,而组织性不高、不思进取的表现,不应该是导致农民自身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的原因,相反,其组织性不高、不思进取是因为其失去了主体性所造成的。

2.制度因素

由于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劳动合法权益常受到侵害。村委会急切的希望把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做好,他们提出各种建设方案,做出宏大的规划,农民却始终感觉不对胃口;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王国敏邓建华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管理有待改进,二元结构下“城乡藩篱”未除,“ 小农意识”依然存在,使得农民经济地位的缺失、政治地位缺失、社会地位的缺失[4]。

3.政府因素

调查发现,政府部门和官员未能深入领会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内涵,村委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机构,却得不到村民的支持和拥护,理论性文件与实际情况有偏差。如有的地方政府既搭台又唱戏,大包大揽,让农民成为局外人、旁观者;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集中建房,打着节约土地的旗号,实则暗藏着支撑土地财政的玄机,无端盘剥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有的地方工商资本强势进入,搞大集中,建小产权房,剥夺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发展权(关于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调研2015)。主要表现在农村政策的偏差,忽视农民的需求和作用、扩大内需政策的偏差、温锐政策执行有偏差;切入点和建设方式不科学,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偏低、社会尊重和保障没有落实到位等一系列脱节问题,需政府深入基层,矫正偏差。为此四川省政府一直在努力着,如2015年省委一号文件就“三农”从三个方面作了安排部署,即完善涉农法规、加强法律法规实施和法治宣传、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就继续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支持4个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建设。已经开展的省级层面农村改革各类试点工作要深入推进,力争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上率先取得突破。

4.自身因素

在农民自身因素问题方面,文献显示存在农民的教育科技文化素质低、思想道德素质低、组织化程度低、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全面、有偏差。一些地方群众缺乏主人翁意识,投资投劳积极性不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实地调查也发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有着积极一面:关注农村建设、有经验、有想法、部分具有经济实力且愿望强烈,但是,家庭经济能力限制或者在村委会引进建设项目后,村民又在暗中避开村委会的领导其结果造成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家园的愿望得不到实现。

(四)改进对增强农民主体性道路探索的对策

1.总体要求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家园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村委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机构,却得不到村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两种矛盾,形象地体现了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困境。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受益者、管理者。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让农民唱主角,努力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在农村住房尤其新建聚居点空置率很高,除了规划不科学,更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想法和农民的意愿不一致造成的。只有正确处理好“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关系, 才能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周智健,2007)。因此,在新村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参与规划、选址、建设、管理全过程,切实保护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决策权。对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公服管理等项目,采取由下而上,让民作主,自主决策,自主实施,实现农民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加强相关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法制,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王才茂,2009)。同时,政府也要从中发挥导向作用。我们大英县探索“申建制”值得推广,新村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农民自愿申请,达到一定数量就开工建设,建设工程中始终依靠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完善制度和体制

从管理角度上,学者们指出应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改革干部选拔与考评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建设与完善保护平等权和保障农民自治权的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村务公开,缓和新农村建设内部矛盾。

3.政策制定

针对政策与实际偏差问题,必须从政策灵活性入手,完善相关鼓励性政策(陈巧玲,2007)、如伏春兰、蒲忠建等人建议应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建立保护农民产权的制度等。因此相关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农民主体特性,激发其积极性与能动性等方面着手。在此仍问题上早在2007年我省就编制印发了《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和11个分项规划。各地也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编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设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制度,加快城乡制度接轨步伐,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但仍需继续完善相依的政策补充。

4.对农村工作者的要求

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村“两委”职责和村务决策管理程序,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乡镇、村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开展专项审计监督检查。基层干部要发挥起示范引导作用,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联系群众,引导群众发挥主体自觉性,同时尊重民意,结合建设需要,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加强宣传教育、定位好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与职能。

5.农民自身能力建设

众多专家学者摘农民素质建设问题上一致指出应加强民主教育,农民应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素养;加强主人翁思想意识提升,提高参与意识,培育自助精神。这是新农村建设对农民自身的要求,也是农民充分发挥主体性的要求。                     

四、文献述评

(一)相关研究者中,农村工作实践者参与比例较少

这一时期,相关研究人员数量较多,研究成果异彩纷呈,研究者中,农村建设有关的学者、政府官员和记者占较大比例,但数量庞大的基层农村工作者和实践者群体较少参与农民主体性的研究,较为遗憾;但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趋势是,研究者正在逐渐走向基层,呈现出喜人的势头。

(二)实践指导逐渐被重视,理论研究仍然是主流

研究的内容上,在对农民主体性的研究中,对农民主体性的涵义、现状、发挥主体性的必要性、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分析,以及增强农民主体性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就农民对主体性的认知,以及农民主体性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许多研究者对此研究之前,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显得“空口无凭”,但也有一些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农村工作实践,并从农民自身对农民主体性进行探讨的作品,让人感到不凡的意义。

(三)从农民自身角度出发的研究应该提倡

研究视角上,大多从现行政策要求出发,或参照国外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研究来探讨国内农民主体性的相关问题,而从农民自身的视角来研究主体性,即对他们的主观感受、自我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对农民践行主体性的研究也较为少见,这个角度的研究虽难度较大,但作为对发挥农民主体性道路的探索,任何角度的研究价值都不可忽视。

(四)为农民着想,但也存在对农民看待便面的情况

大多数的研究者对发挥农民主体性道路的探索,有不少是以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出发点进行的。但是,有少数的研究者将农民发挥主体性不足的原因归于农民个人,指出其组织性不高、个人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思进取等。结合实际成功案例分析这是不正确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