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

第1篇: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三资”;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村财务管理情况

某市成立农村的财务清理组织,花费一定时间清理了行政村的财务,并将财务公章回收,统一交由农村“三资”服务中心管理。财务清查过程中,将资金的清查、核对作为工作重点,实施无死角的清查。该市行政村大于500个,总资金将近9200万元,固定资产1700万元,家庭承包地80万亩,林地33万亩,机动地2万亩,果园11万亩,荒废的山坡、地等40万亩。同时,还查出经济承包类合同1200份,涉及资金1800万元;村级债权7200万元,债务7100万元。通过对村级财务职责进行明确,构建了月份制的报账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财务审批监管制度等,全面落实“三资”服务,以村为单位分开管理财务档案的登记、审核等工作,充分了解村级财务[1]。

二、“三资”重要性和制度

1.“三资”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资金、资源大多归村级组织成员所有,资金、资源是提高农村经济的基础,做好农村资金、资源的管理,对于保护农民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这样几点:第一,强化“三资”管理,能提高我国农村的经济实力,强化村级组织在农村的职责、作用;第二,强化“三资”管理,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也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第三,强化“三资”管理,能建设农村的廉政党风,构建和谐的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的健康发展。总之,为农村建立“三资”服务中心,是经济体制改革下最为主要的工作,对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当然,“三资”模式建立前,需合理安排农村的经济事务,加大“三资”拥有者的保护度,从根本上规避“三资”服务机构给农村经济带来的损失[2]。

2.“三资”的相关制度

要想保证“三资”工作的正常进行,可在实施期间制定针对性制度,比如:《农村集体资源管理方法》、《农村集体资金管理方法》、《农村工程建设投标管理方法》等,其中,农村工程建设中的投标制度、公示等是基础工作,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步骤:首先,村委会召开期间制定工程的招投标方案,评估农村资金、资源;其次,村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进一步讨论,由村民代表制定符合规范的处置方案,并将最终方案上交至“三资”组织审批;再次,制定工程招投标公示后,提前10天将其公布于众;最后,开展招标会。工程招标村、“三资”机构共同举办招标会,成功超标后签订合同,当然,合同也需交由“三资”机构审核。

三、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和强化措施

1.村级财务管理问题

①村级财务人员任命不稳定。通常情况,村民委员会多为换届选举,人员流动过于频繁,流动量大;②财务人员工作素质低。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村级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工作经验不足、工作素质低等现象,无法适应现代化的财务管理需求;③财务管理制度缺乏,执行度不足。财务管理人员未及时做账,或财务票据不规范等;④农村村干部任命变化后,财务会计资料也发生巨大变化,再加上人员变动期间的后续未有效衔接,阻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3];⑤未及时、有效的管理农村资金、资源,低价承包、产权不清等现象频繁出现。

2.村级财务的规范化管理措施

①健全制度。根据村级财务管理现状,制定符合规范的管理制度,比如:《财务收入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按照审批流程执行存集体的支出工作,并落实限额支出、审批工作。若村集体活动中支出较大,需组织村民共同商讨后确定是否准许;村级财务管理中民族财务管理作为基础,一旦涉及村民经济效益的问题,应由村委会决定;②加大监管力度。村级财务管理中的监管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第一,农村“三资”管理。为农村建立局域网,统一管理农村“三资”服务机构,以满足实时查询、实时监控的需求,形成一体化的监控体系;第二,建立网络平台,为各农村设立特色页面,设置“三资”栏目,即时公开“三资”管理、运行情况;③强化财务人员素质[4-5]。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工作核心,工作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建立高素质的财务团队,规范财务管理行为,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加大培训力度,鼓励财务人员及时学习新型财务管理知识,提高工作素质;强化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工作责任心,树立集体意识,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更好服务于村级财务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④建立工程投招标中心,纳入市场竞争机制,出让农村集体资金、资源,对承包、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实施公开招投标,保证各工作处于公开、透明状态,提高农民知情权,保障农民权利、经济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的现阶段,做好农村集体资金、资源的管理工作,不但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能提高国民经济水平。这种情况下,“三资”模式、村级财务管理机构问世,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从村级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上来看,仍存在各种不足,比如:财务人员工作素质低、财务人员任命不稳定等,故需制定有效措施管理,以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财务人员工作素质等措施为主,以在规范化管理村级财务的情况下,更好落实“三资”服务,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刘钦钦.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2(15):3-4.

[2]陈庆新.村级财务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8(15):81-81,84.

[3]彭言根.望江县农村“三资”管理和村级财务管理浅议[J].科技视界,2016,14(2):287-288.

第2篇: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农村财务管理始终是农民关心的热点。探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稳定农村社会大局,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 财务管理 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一直都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创建。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不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民主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村级财务管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探索村级财务管理的新模式,确保其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是当前的农村工作直接面对的问题。笔者就以所在的栾川县为例,探讨一下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村级财务管理现状

2009年4月,栾川县政府根据关于加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有关精神,出台了《栾川县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试行)办法》,各乡镇成立了农村资金资产资源服务机构(简称“三资办”)。目前,全县15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实行乡镇财政所“三资”管理业务,其余8个乡镇单独设立“三资办”,对村组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乡镇政府对村组资金监管的主体责任更加明确;二是通过对村组进行清产核资,使农村资产、资源家底更加明晰;三是借助财政信息平台、乡镇“三资办”入网,增强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的在线监管力度;四是建立完善了村组资金资产管理制度,有效堵塞了制度漏洞。

二、村组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村组干部和财会人员财务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

目前,作为村级财务直接监督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在参与村里重大财务管理过程中更多地停留在文字表面上。同时,不管是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还是村文书、会计出纳,对区分经济领域的“罪”与“非罪”的界限存在模糊认识。主观上认为临时借款、挪用集体资金只要及时归还、不让集体受到损失,就不算违法犯罪。

2、乡镇政府主体职责履行不到位,服务队伍建设滞后

在全面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后,作为接受委托方的乡镇政府,从法律关系上讲,对村级资金服务的主体责任更加明晰。但在实际工作中,乡镇政府主要领导重视不够,过问不多。作为村级财务服务主体的乡镇“三资”办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基本上全是从本乡镇政府临时抽调1-2名工作人员,且多数缺乏系统的专业财务知识和管理经验。

3、县级政府牵头单位缺位,审计监督手段缺失

2009年全面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前,县级政府监管牵头单位系农业局,村级财务审计监督职责由农业局所属的农业经济管理站承担。农经站的审计监督对及时发现和纠正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违纪违规问题、预防农村职务犯罪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全面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度后,县农业局作为牵头单位和负有农村财务审计职能的地位逐渐弱化,改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由于受职能转变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没有对农村财务有更多、更直接的业务管理,逐步形成了县级政府部门没有明确牵头部门。

4、“三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漏洞较大

从制度上看,无论是村级民主监督机构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还是乡镇 “三资”服务机构各项监管制度和财务制度都相对健全,缺乏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的管理机制。

三、加强村级资金管理的建议

1、加强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

要做到依法治村,首先要加强对乡镇“三资办”从业人员和村组干部的法制教育,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督促他们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坚持原则、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要开展财经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并加强日常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为群众谋利益。要贯彻、实施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村级民主理财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坚持财务公开,注重发挥村“监委会”作用,不断提升村民自治组织“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

2、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堵塞管理漏洞

乡镇政府要真正负起村级资金服务的主体责任。在强化“三资”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乡镇“三资办”队伍建设,尽快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要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从乡镇领导、“三资办”工作人员到村组干部,人人依法办事的“规则意识”, 必须严格执行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并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公款私存”“体外循环”等违规行为。

3、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大惩戒力度

根据法律授权情况,明确农村财务实施审计的责任单位,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预算、决算、资金的使用和收益分配进行定期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对集体资产和资源的运营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中查出的违规问题,责令及时纠正;构成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营造浓厚的“不敢为”的社会氛围。

4、加大村务公开力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采取便于村民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以填写财务公开栏为主要形式张榜公布。财务公开栏应建在便于村民阅览的公共场所。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

总之,农村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干群关系,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党的农村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广大基层干部要端正思想认识,在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上不断地提高自己,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要及时做出解释;对村民提出的要求,要及时给予答复;对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要及时予以采纳。只有在心里时时处处装着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参考文献:

第3篇: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充分认识推行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县在健全农村工作机制,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民主管理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但是,当前在村级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村级财务管理不到位,资产、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村干政策观念、法制意识不强等等,这不仅影响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安全和高效使用,也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甚至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行、切实加强“三资”管理迫在眉捷,这是对农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的深化和细化,是农村综合改革的客观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稳定;有利于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强化村级事务监督,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从夯实党的执政之基的高度,充分认识实行“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做好“三资”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县里的决策部署上来,主动作为,狠抓落实。

准确把握推行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推行农村“三资”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民主监督为保障,强化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努力推进农村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农村“三资”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推进农村“三资”管理,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对于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坚持做到“四个不变”,即集体资产所有权保持不变、集体资金的使用权保持不变、集体财务审批权保持不变、村民理财小组监督权保持不变。

二是坚持服务群众的原则。推进农村“三资”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农村“三资”管理

机构,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始终。

三是坚持民主理财的原则。严格执行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民主理财意识,每项支出都要实行联审会签,公益事业建设支出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大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事情要缓办或不办,量力而行,不搞强迫命令。

四是坚持强化监督的原则。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涉农部门要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三资”管理机构的指导,确保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及财务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三资”管理机构在自觉接受监督的同时,还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农村财务进行严格审核监督。

明确推行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核算、统一公开、统一归档。

统一制度。农村“三资”管理机构制定统一的财务预决算、货币资金管理、开支审批等管理制度,特别是对农村干部报酬、福利、公务支出以及其他村级从事公共管理及服务的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等相关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保证村集体财务使用得当,收支有序。

统一审核。农村“三资”管理机构对各村的原始收支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并实行“谁审核、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对不符合农村财务民主管理规定的票据凭证,退回重新补办手续;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予入账,并迅速纠正。

统一核算。农村“三资”管理机构对所服务的村进行统一的会计核算,并统一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公开表。村报账员负责村日常收支活动,并按照财务制度及时到农村“三资”管理机构结算,严禁坐收坐支。村里必须将所有的财务收支(包括代收代支的款项)纳入农村“三资”管理机构统一核算,严禁任何形式的“小金库”存在。

统一公开。村级财务公开内容由农村“三资”管理机构统一提供,财务逐笔逐项每月公开,公开栏旁设置意见箱。农村“三资”管理机构和各村要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统一归档。各村移交的“三资”档案由农村“三资”管理机构统一建档管理。农村“三资”管理机构统一组建档案室,分村设立档案柜。凡群众要求查账的,须经农村“三资”管理机构批准,由群众代表和民主理财小组人员一起查询。

切实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领导

实行农村“三资”管理,是县政府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各乡镇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确保“三资”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把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当作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县监察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门人员,精心制订方案,并做好领导督促工作;各乡镇政府是这项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乡镇长必须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力做好这项工作;县政府各涉农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挪用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等违纪违法行为。

(二)成立组织,明确分工。为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指导,县里成立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监察局。各乡镇要成立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乡镇纪委书记兼任;设立农村“三资”管理中心,与乡镇村级财务中心合署办公,内设中心主任、审核会计、统管会计、资金会计岗位,中心主任由乡镇财政所长兼任。各村成立“三资”管理工作站,工作人员3-5人,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站长由村民委员会主任兼任,取消村会计岗位,各村明确一名财务报账人员。

第4篇: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官厅镇 农村集体 “三资”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047-02

为进一步加强保障村级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的安全,最近几年,建水县官厅镇把加强“三资”规范化管理作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做好三资监管的同时,深化“三资”管理内容,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有效监督,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有效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和谐运行。同时,把“三资”管理的重点锁定在加强制度执行力,落实“三资”事前监督上,在地区农村“三资”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

1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 资产家底不清晰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广,设计项目多,既包含资金方面的,又涉及到实物财产资源方面,既有可移动的又包含了固定资产,既包含了国家支农惠农资金和各项资金补助,又包含了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还涉及到地区筹资,捐赠等资源和物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管理难度较大,很难全面掌握一个村集体资产量。

1.2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力度不足

首先,在一些村集体中资金为实现全面由乡镇代管,只有少数村民自行对资金进行管理;其次,村集体备用资金超过限额标准,库存资金中白条抵库的现象经常出现。应收账款在回收过程中难度较大,集体资金长期被少数人所掌控,导致集体自己使用不清晰不透明,从而严重损害了广大村民的经济利益;再次,非生产性资金开支过大,村集体招待费用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村干部借助各种名义支出村集体资金,进行各种不合理津贴和补助;最后,资产、资源的发包和工程项目建设未能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招投标,项目建设存在违规不合法现象。不能按照合法程序进行,手续不完备现象经常发生,民主监督缺位,资源资产支出和使用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1.3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不完善

最近几年,虽然通过不断对农村财务管理进行科学规范化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在“三资”管理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村集体在资产和资源管理过程中同样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完善。一方面村民议事形式化严重,广大村民对集体资环管理和使用缺乏实际的参与和决策,另一方面村务公开不透明,避重就轻,内容含糊其辞,公开事项不全面。

1.4 产权归属明晰

首先,通过最近几年不断对农村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绝大多数村级企业都明晰了产权归属,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被激活,但是在一些村集体中,仍然存在一些村级企业的资产品种、数量、价值等缺少相应的产权明晰。村集体的一些组织没有较完善的记录,这样很容易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其次,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严重缺失。资产产权不明晰,长期闲置不用,导致出现了资产和账目不统一现象,同时,由于登记不全,导致资源在管理和开发利用存在很大盲目现象。

2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途径分析

2.1 清产核资,摸清村级集体“三资”家底

通过对各村银行账户、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的全面核对及清理,做到了“三相符”,即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确保了村级账务的完整、准确和真实,建立新的“三资”管理台帐。

2.2 严格财务管理

镇村级财务实行季度结账制度,即每个季度月末由村报账员与三资中心的复核主任、统管会计、资金会计一起结账。村每项收入都开具统一发票,及时进账,每季度结账完成后,及时通知各村报账员将该季度的财务公开表进行公示并将公开的照片传递给三资中心工作人员。突出抓好财务开支申报审批、审计制度,填塞漏洞,拒绝不合理开支,做到“八个不付款”:即没有单据不付款、未经主管领导审批不付款、超越权限不付款、开支不当不付款、用途不明不付款、签名、印章不全不付款、数量、金额不清不付款、单据涂改不付款。现金支出严格执行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对于大额现金支出一律采取转账方式支出,并且要求票据正规,附件齐全,村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经手人签名,同时对于这些大额支出必须由联系村干部审核签字通过才可报账。同时,加强纪检监察、财政、农业等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统一协调,加大查处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坐支、挪用、贪污、处置不当、分配不公平等方面的案件,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

2.3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设

健全完善《官厅镇村级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村级重大事项报告和票决等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村干部年度考核、资产管理责任、集体资产网络化管理三项机制。通过完善多项制度,形成以制度约束行为的管理格局。针对农村“三资”管理,坚持每季度公开,明确公开事项,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及群众关心的事项及时公开。

2.4 加强村级财务公开

严格执行村级财务镇制,要求村级取得经营性收入、财政性收入、社会捐赠的收入及其他收入必须及时存入指定设立的帐户,不得坐支,更不得设账外账。村级集体列支的所有票据必须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后,才能报账列支,特别是对征地补偿费、一事一议等专项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并定期向群众公布管理、使用情况,不能巧立名目套取、挪用专项资金。各村将本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杜绝半公开、假公开等现象。同时,成立了农村“三资”清理及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各村成立理财小组,规范“三资”管理及财务报批程序,完善集体理财工作机制。成立“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建立财务制度,规范报账程序,使农村“三资”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戴卫华,孙颖,王艳,刘丽萍.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7)

[2] 余秀红. 对建立会计服务中心加强农村“三资”监管的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04)

[3] 田立丰,马艳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5(14)

第5篇: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农村财务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40-01

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山东省平邑县始终将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该县要求将村级农村低保,粮食直补及资产类、资源类、资金类“三资”等一系列财务开支、惠民政策公示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抽调纪委、组织、财政和农服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全程督查,对财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居),责成其限期整改到位,并对该村(居)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1 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 农村财务情况不透明

有有些村集体的领导干部在进行财务公开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避重就轻,只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农民群众真正关注的内容被村干部故意抹去,或者对内容进行相应的加工之后在村集体开支里面进行公开。很多村级财务公开及时,内容不明确,模棱两可。一般情况下,村集体财务收支内容需要一个月公布一次,村集体财务预算和计划需要在每个季度初期公开,财务决算需要在每年年末公布,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村集体不能按照上述要求开展工作,很多内容都是在上级部门检查前才临时公布,村民对村集体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的使用情况不明晰,很多实质性内容没有公开,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

1.2 农村财务管理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农村财务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工作繁杂,工作任务重。但是很多农村财务管理人员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打白条、坐收坐支、挪用公款现象十分严重。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农村财务管理队伍还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人员变更较快,财务交接手续办理不及时,甚至存在长期不办理,造成村集体出现抵账和死账。当村集体的村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也跟着更换。

1.3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最近几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村经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执行不严格,贯彻较为困难的现象。村干部掌握村集体财政大权的现象广泛存在,财务人员听之任之,造成了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规范性差。

2 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对策分析

2.1 严格财务公开

全面推行基层民主决策“五议两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村务、财务公开流程,严格公开时限,做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所有收支事项逐笔公开,至少每季公布一次(财务收支笔数较少的村),重大事项随时公开,公开时间为财务结报后的次月15号前,每次公开时间不少于15天。“三Y”收支事项逐笔公开推行以来,实现村级每一笔资源、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对全体村民公开,确保公开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通俗性,得到群众的充分认可。

2.2 抓监管队伍,促业务提升

各镇(街道)、村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组织体系。同时,以培训为主要抓手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换届选举后组织村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区农林局每年举办全区村级财务培训会,对全区各镇(街道)农经员、委托中心会计、自理村会计等人员专门进行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的政策的业务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整体队伍素质得到提升。

2.3 强化规章制度建设,严格落实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地方党委政府把村级财务管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三个文明”考核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使用和管理制度,实行会计人员凭证上岗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村会计队伍进行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培训;其次,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坚持村集体财产所有权、收支审批权、收益分配权不变的原则,全面实行村级财务委托制,即由镇“三资托管中心”在村民委员会的委托下,统一收支管理,统一集中记账,统一财务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财务收支事项全部纳入委托范围,实行村级集体收入计划到资金使用、资金监督的一体化管理机制;最后,严格监督管理程序。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严格实行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

2.4 严格理财

为进一步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村经济合作社重大管理事项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严格按照事前征询、集体决策、审查备案、上墙公布、报账审核的程序履行,实行民主决策,村级财务各项收支事项,严格执行分档逐级审核、限额授权的“两笔一章”审批制度,即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由经手人签字并陈述事由,送经正副社长联签,社长审批,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镇(街道)会计审查入账。所有入账票据必须做到“四字一章齐全”,即经手人、证明人、联签人、审批人签字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章齐全,进一步强化了民主监督,规范了集体“三资”日常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完善对策[J]. 郭光耀.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11)

[2]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史丽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34)

[3]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路径探索[J]. 陈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24)

第6篇: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农村财务; 规范化; 村级会计委托

一、前言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稳定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管理规范化可以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各级财务更具透明度和时效性,从而进一步充分调动和保护群众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三资”进行监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的财务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全国出现了村账双代管、村账乡管、村账站审、会计委派制、村级会计委托制等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内学者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充分研讨,张楚堂等(2006)认为,村级会计委托制是目前治理我国农村财务混乱的有效模式。

村级会计委托制是指在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委托乡(镇)经管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乡(镇)、村两级的双重监督。该制度下,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的“五统一”服务,实行多级监督,建立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这种模式目前在浙江、山东大多数地区实行,截至2009年2月,山东省79.6%的乡镇已实行村账委托制度,其中,青岛、淄博、东营、泰安、莱芜、德州地区100%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效果显著。

二、村级会计委托制下的规范化研究

农村财务规范化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保证财务公开,有利于实现电算化管理,规范财会队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

(一)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从机制上保证了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实行财务公开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的有力保证,是村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的基础。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后,需要对各村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查,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建立严格的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有利于农村财务管理的程序严格,制度规范,公开透明,便于监督,排除了村干部的干预,在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将村级的理财权和会计人员的监督权适当分离,使会计人员更好地依法行使会计职能,从机制上创造了敢于监督、便于监督和有效监督的条件,从根本上确保了农村财务收支的公开、公正、真实,满足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和愿望,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有力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二)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为实行电算化创造了条件,有效地规范了会计行为

该制度下区域集中,管理集中,应用集中有利于实现电算化。电算化可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摆脱了会计对村干部的依附,使账目更清晰、更客观,为农村数据和业务规范化提供了一个解决良机,使农村各级财务更具透明度和时效性;可以利用电算化进行预算控制和流程控制,避免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堵塞各种漏洞,遏制乱收滥支;可以利用电算化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三资”进行动态监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可以标准会计科目代码、资产编码,为实现业务标准化打下基础;电算化下可以实时查询,有利于上级部门实时监控、远程查询、及时决策;有利于完善财务公开内容与形式,可以进行触摸屏查询,电话查询,网上查询;电算化有利于实行网上审计,提高了审计质量与效率……总之,会计电算化可以有效地规范会计行为,达到有效监管、支持农村决策的目的。

(三)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财务人员队伍稳定,提高业务素质,从而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稳定财务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素质至关重要。传统村账自管模式下,选拔财会人员任人唯亲,全凭个人意志,致使一些素质低下、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调到会计岗位上来,账务处理不及时,程序手续不清楚,会计科目使用混乱,他们大多只能记记简单的流水账,很难满足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村级会计委托制下公开选拔农村会计,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任用、免职等必须履行公开选拔、考核、审报手续,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健全监管和考评机制,从机制上使会计人员认真负责,敢于监督,不因村委会换届和村干部变动而变动,形成一支稳定、精干的农村会计队伍,有利于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确保会计核算质量。

(四)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完善各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管理,提高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委托制下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有利于严格执行各项收支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基金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决算制度等;有利于集体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有利于严格按照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管理、使用资金;有利于规范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认真落实好专账管理和县级报账制的有关要求,严格支出管理。

(五)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强化监督,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促进财务规范化

该制度下可以实行多层监督。一是群众监督,每村建立3-7人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负责对村级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二是乡镇会计监督,会计对村里上报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审核是否符合规章制度,手续是否齐全等;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落实专人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和专项审计,对村干部实行任期和离任责任审计。通过多层监督,完善了民主理财制度与财务审计制度,有效促进财务规范化。

三、村级会计委托制下的财务规范化案例研究

山东省章丘市从2002年开始就成立记账中心,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历时七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908个行政村的账由83名记账中心的会计承担,全面实现了农村财务的电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其基本做法为:

(一)建立“农村会计记账服务中心”,实行会计垂直管理,实现会计专业化,高标准搭建农村会计集中记账平台

他们本着“规范、安全、方便”的原则,各乡镇(街道)在利于群众办事、交通便捷的乡镇驻地建起了硬件设施完备的记账服务中心,全市记账中心建筑面积达3 000m2,市里统一配备了微机和专用财务软件,实行电算化管理。为加大监管力度,市财政、农业部门分别建立了村级财务监控中心,利用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与各乡镇记账中心实行微机联网,实现了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了村级财务透明度。

(二)择优录用,选好会计人员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经全市统一考试和考核,选拔出83名会计,并设人才预备库,由市政府与其签订招聘合同,定期培训,由市、乡两级共同组织考核。高素质、专业化会计队伍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过去由于村干部直接任免会计而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监督职能弱化的弊端,为优化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三)清产核资,移交账款

各村清产核资后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征得群众同意后办理交接手续,记账中心以村为单位建立账簿,承担起会计业务的核算任务。

(四)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

所有集体现金收入一律进记账服务中心村级账户,所有现金支出一律从记账服务中心村的账户划出,禁止账外账和小金库的存在,避免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五)规范村干部权限,强化村级事务管理

支持和强化村级民主决策、民主评议、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村级土地发包、水利工程等村级事务,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民主监督落实机制,使办理的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抓好三层监督,实现监督多元化。一是群众监督。坚持由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实施全程监督,确保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村民若对本村账目有疑问,可以持本人身份证和村民理财小组介绍信,随时到记账中心查询。二是业务监督。乡镇记账中心和会计定期对财务进行业务审核,实行谁审理谁负责的制度。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组织专人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由于加大了审计力度,一些不合理开支被取消,全市每年节约非生产性开支达8 000多万元。

(六)建章立制,规范运作

为推动村级会计委托,章丘市在加强领导的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实施四个统一,实现运作规范化。一是统一制定了《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办法》、《会计人员职责》、《报账员职责》、《记账中心考核办法》等规定,用以指导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二是统一规定各村的报账员必须在每月的25日前,将集体资金收入全部缴入记账中心本村的现金专户,记账中心会计每月对各村的集体收入资金进行汇总并制作会计报表。各村支出的原始收据,在由当事人、村主要领导签字并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后,每月10日前由各村报账员到记账中心集中记账。三是统一全市农村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和程序,规定每月的15日各村收支情况要在记账中心和本村的公开栏同时公开,公开内容至少保留15天。四是各记账中心统一建立村级财务档案室,采用专门的铁柜,一村一柜,统一管理村级财务资料。

章丘市实行农村财务制度改革,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农村财务不清造成的种种矛盾,理顺了干群关系,堵塞了财务漏洞,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156元,同比分别增长16.1%、25.7%和7.9%,全市农村出现了蓬勃发展、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四、结束语

我国农村发展正处在结构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财务规范化任重道远,为了保证农村综合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从管理制度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村级会计委托制是符合目前国情的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农村财务工作从制度建设、人员建设等方面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对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楚堂,李超楠.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评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54-55.

[2] 李瑞芬.新时期农村财务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66-69.

第7篇: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从组织层面看,上级对村级财务管理监管缺失

一些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至今未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一些乡镇虽建立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但考核与奖惩不完全合理匹配,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形同虚设。缺乏培养财会人员的机制。基层财务状况复杂性,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目前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人员经常被抽调,忽视自身财会业务的进修,导致从事农村三资管理的人员不稳定。

2.从群众层面看,村干部思想认识误区

有些村干部不深入了解党的群众路线,没有严格按照民主理财办法,往往在财务开支上管理松懈,没有全面接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监督,切实做到民主理财、阳光操作。有的群众对村级财务管理知识的欠缺不会监督、不愿监督或甚至不敢监督;还有的村级理财小组成员素质低,对村级财务管理无法真正参与,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3.从管理层面看,三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有的村级自治组织制定的管理制度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实施过程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制定的制度依法可行,但具体操作不按制度执行,尤其是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项目预算评估等未能按照制度实施。此外,有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未能规范组建农村三资服务中心,尚未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三资管理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使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无法有序推进。

二、农村三资管理不到位的解决对策

1.加强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 建立健全财会人员考核激励机制

针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开展一系列培训和会议,确保镇村干部充分认识到农村三资管理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作用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把三资管理工作当作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来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对村干部、村报账员财务工作的考核办法,对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实绩、村报账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对业务精通、工作扎实、作风正派的农村财会人员要予以表彰和奖励,积极宣传典型、弘扬先进。

2.健全制度,实施民主理财监督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包含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如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民主财务公开制度、资产台账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还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资产清查制度。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定制度,凡村级重要建设、重大资金的支付,都要通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来决定,防止暗箱操作。建立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凡村级各业承包经营、资产租赁、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群众较为关注或金额较大的项目,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投标。

第二,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那些争议较大的固定资产经村集体组织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后,给予处理;对那些漏登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程序评估定价重新补登入账,使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并建立资产台账管理。

第三,确保村务公开内容的真实,完善村务公开程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公开内容真实完整、公开程序公正规范、公开方式及时长效的财务公开制度。公开内容上,做到村级所有收支、资产负债、债权债务逐项逐笔明细公开,财务计划、承包合同、分配方案等逐项公开。公开形式上,设置便于群众观看、设施牢固的固定公开栏。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渐渐走入农民群众的生活。这就要求通过网页信息动态,加大信息的透明度,让农民群众能够实现实时监督职能,防止出现的问题。公开时间上,做到按季公开,收支金额大、往来频繁的村实行按月公开,涉及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粮食直补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随时公开。

3.强化管理,提高财会人员的履职能力

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财会人员的管理。镇(街)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会计要按照规定配全并专职专用;村集体报账员实行聘任制,其聘任和解聘需经村民(社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经有关部门业务培训及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村主职干部配偶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村报账员。

另一方面,要规范管理村集体票据。村集体各项开支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各市统一印制的集体经济组织收款收据,严禁转让、出借、赠送、代开、代用、盗用等行为。

三、小结

农村三资管理问题一直是农村工作的焦点与难点,也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此外,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是加强民主管理建设、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理清思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而不断夯实农村集体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覃荣革.浅议农村三资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4(14).

第8篇: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建议

农村财务管理关系到农民利益的维护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历来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关注,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农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多年来,沾益县通过推行“村账乡代管”等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实行民主理财,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等工作的开展,逐步使我县财务走上了目前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的道路。

1、沾益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1.1基本情况

沾益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市中部,共有8个乡镇,115个涉农社区及村委会,873个自然村(队),共有91666户,农业人口363185人,有耕地面积44.36万亩。截止2011年年底,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547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61元,农村集体资产共计20499.28万元,其中:全县115个村委会均实行了“村帐乡管”,代管资金合计8031.65万元;410个村民(居)小组实行了“组帐村管”,代管资金合计12467.63万元。

1.2农村财务人员情况

我县目前实际从事农村集体财务工作的财务人员共计848人,其中:农经人员25人(乡镇19人,县农经站6人);村会计人员115人,其中副主任兼任86人;村民小组会计人员708人。

1.3沾益县农村财务管理现状

一是推行“村账乡管”和“组帐村管”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了村、组财务的集中管理;二是财务管理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道路;三是村级财务实现了多元化监督管理;四是农村财务实现了电算化管理;五是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债务监控体系。

2、沾益县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经人员不足,制约财务工作开展

各乡(镇)农经站承担的工作量大、任务重,而全县目前只有农经人员25人,人员缺口大。

2.2工作经费无法保证财务工作的正常开支

各乡(镇)农经站除每人每月100元的公务费外,无其他工作经费。其次,农村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培训经费难以落实。

2.3村会计人员报酬低,稳定性差

我县村会计工资报酬大多在300元/月,组会计工资报酬大多在200元/月,村会计由副主任兼任的大多无会计岗位报酬,村组财务人员工资报酬低,稳定性差。

2.4民主理财小组成立不规范

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干部组成。有的村甚至没有成立民主理财小组。

2.5难以坚决制止新增债务

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项目资金不足,欠款上项目,村级债务越滚越大,难以坚决制止发生新的村级债务。

2.6财务公开不透明

有的村级财务公开时间不及时,没有做到按季公开;公开内容或为检查避实就虚,或对公开的核心内容遮遮掩掩;公开形式存在张榜公布、口头公开等形式。

2.7财务管理不够规范,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一是取得的原始单据不够规范。二是库存现金过大,存在白条抵库、坐收坐支等现象。三是入账不及时。四是有的村委会隐瞒或不登记村上债权。

3、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主要建议

3.1加强领导,强化目标责任管理

建立农村财务管理目标责任制,对农村财务实行量化管理,把农村财务工作纳入各乡(镇)和各职能部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做到年初有部署,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考核。一要建立和完善乡镇党镇“一把手”责任制。二要落实职能部门责任制。

3.2加强农经和村、组财会人员队伍建设,保证集体财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一要单设农经机构并实行参公管理。二要增加农经人员编制。三要增加经费投入,县乡农经工作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四要稳定村、组会计人员。

3.3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实行财务公开

一是建立和完善公开制度。对尚未实行财务公开的村委会或村民小组,要督促其尽快全面公开;对已经公开的村、组,要建立健全制度;对公开比较规范的村、组,要巩固坚持。二是丰富和拓展公开内容。重点公开粮食补贴、土地补偿费、筹资酬劳、村级债权债务、税费改革等情况。三是加强工作检查和监督。四是加强农村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五是实行村、组财务公开风险抵押责任制。

3.4抓规范化建设,强化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一要抓规范化制度。应当重点抓好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资产台帐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二要规范工作流程。要制定规范的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和财务活动程序。三要规范科目、账簿、报表和票据。四要规范档案管理。

3.5认真履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职能,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

一要组织开展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重点是要搞好专项审计,特别是征地补偿费审计和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二要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要认真资产清产核资,建立集体资产台帐,制定和完善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法。三要加强征地补偿费的监督管理。四要建立县级农村财务监控中心和信息网络系统,与各乡(镇)实行微机联网,实现对村级财务管理远程监控。

第9篇:农村三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健全 农村 财务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45-01

搞好农村财务管理是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全面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的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才能促进农村干部廉洁履行村务,确保集体资金的安全运行,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才能防止因财务违规引发上访案件的发生,农村才能稳定,农村的经济才能不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从制度体系、具体操作流程、外部监管、内强素质这四个方面入手,形成网络式管理体系,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财务管理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农村财务管理机制,才是做好农村财务工作的根本。

一、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体系

财务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直接关系到农村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从制度上入手建立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如:《村级“三项费用”管理制度》、《村级财务、政务公开制度》、《农村财务收支管理规定及处罚办法》、《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办法》等等。加强民主管理,完善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机制,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坚持“四统一”,即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统一公开形式、统一检查标准让农民了解村集体的状况,把村级财务收支活动置于农民的监督之下。进一步明确五条基本规定,即:规范支出票据,严禁白条下账;严格收入管理,杜绝坐收坐支;统一规范票据,严格使用管理;强化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理财;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的素质。一系列制度的出台,一方面使国家、省、市的有关农村财务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其次也使农村的财务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增强了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二、规范财务流程、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操作规程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操作规程就为了进一步解决好农村干部在财务行为上“如何为”的问题,是农村干部在财务流程如何做到具体分解。1、明确职责,规范结算中心运转程序。农村乡镇的财务管理中心大概在2002年就都陆续建立了农村财务结算中心,村屯财务均已实现了委托,村集体资金、账目由乡镇经管部门同一代管。统一收支单据、统一进行会计核算、统一规范核销程序、统一财务公开时间。一方面要严格资金收入管理,另一方面要严格资金支出管理。2、严格规范固定资产变卖程序,村集体所有的固定资产,产品物资的变卖和报废处理,由村民委员会提出意见,经乡镇农经管理机构审查,村民理财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方可实施。手续中要有村委会的申请,由乡镇农经站的批复意见,有村民代表会议记录,并由区县农经管理部门制定统一规范格式。3、规范集体资源的经营、管理、使用的操作程序。规范集体资产、资源的经营、管理、使用的操作程序一是要求集体资产、资源的经营、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违法的经营使用权一律无效。二是要求集体资产、资源的经营使用方案,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保乡镇或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三是要求对依法可以实行招标承包的集体资产、资源、要公开进行招投标,禁止暗箱操作。四是集体资产、资源的经营使用,一定要签订规范的合同,经签证或公证后报主管部门备案。五是要求统一规范集体资产、资源的档案管理,实行“一台帐两附件制度”。“一台帐”,即集体资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及经营使用情况,逐项登记,一目了然;“两附件”即资产、资源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同时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防止集体资产、资源流失的现象发生。

三、加强农村财务审计,搞好村级财务的外部监管

搞好农村财务审计是健全和完善村领导班子和村干部监管机制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稳定的需要。要充分的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每年要定期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加大对农村财务审计的监督力度,力求审计面积达到80%。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如:未按规定建立会计账簿、无固定资产帐、白条入账、私发奖金、招待费、坐收坐支,随意变卖固定资产等问题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交司法机关,情节轻微的要限期整改,审计组要定期回访、跟踪问效。针对以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农经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如:规范支出票据;规范账簿设置;限制干部领取补助;严格规定固定资产变卖程序;严格鉴别招待费开支。

四、加强培训,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内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