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精选(九篇)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

第1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 西部山区 开发探索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国家课程校本化是重点,校本课程特色化是热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学校以优越的智力、财力、政策环境为支撑,成为课改先驱者,引领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课改革命,研发了许多“适合的、有层次的、可供选择的、促进个性发展的、提供不同学习经历的”校本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绝大多数西部农村山区学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课程改革总体水平堪忧。作为一所西部农村山区小学,如何因地制宜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资源,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一直踏实地行走在探索的路上。

一、科学开展校情SWOT分析

金山小学是一所典型的西部农村山区小学,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金佛山腹地。学校1200余名学生,生均使用面积约有6米2,生均1.5米2的泥土操场经常尘土飞扬,教学辅助用房极其缺乏,没有单设的功能室和先进的设施设备,教师平均年龄超过43岁,音乐、体育、科技等学科专职教师严重缺乏。学生90%来自农村,40%来自高山、高寒地方,50%属于全留守或半留守儿童,30%属于贫困儿童;70%的家长属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教育观念落后,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的习惯养成,培养艺术修养,促进能力提高。但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相当迫切,片面追求语数成绩,60%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觉有压力,差生、特差生约占10%。山区学校经费紧张,日常办公勉强可以维持,用于课程改革的经费严重不足。

这样的起点,多数领导和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困难重重,压力巨大,和上海、江浙一带的学校相比,如同实际距离一样遥不可及,害怕收不到场、合不拢口。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刻不容缓,校本课程必须开发,困难变成了责任,压力变成了渴望。

二、提炼特色教育理念和课程哲学

学校教育思想是校本课程的实际指导,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思想、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我校经过多次考察、认真研究、反复论证,提出颇具特色的“春笋教育”笋竹文化特色,确立“天天向上节节高”的核心价值观,提出“乡土根、民族茎、全球眼”三大层次培养目标,建立以下课程哲学。

课程即生活。关注生活,尊重环境,构建适合的课程。提供多样化课程资源,丰富童年生活,培养学生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启智、宏德、健康、向美的多种学习经历,促进艺术熏陶与技能训练,具有感恩向善、热爱自己、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思想品德,逐步形成“乡土根”。

课程即经验。关注生命,尊重差异,构建选择的课程。注重知识积累与思维训练,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行为规范、习惯养成、运动练习、诚信交往的过程,初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怀,逐渐茁壮“民族茎”。

课程即成长。关注生长,尊重个性,构建自主的课程。改变教学形式,拓展学生视野,拓宽学习空间,引导实践与创新,体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热心公益事务,形成社会态度,初步具有“全球眼”。

这样的课程哲学帮助教师用理性的眼光认识、反思教育,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为课程开发的创造空间提供了方向和路径。

三、三“因”举措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必须充分利用社区、学校课程资源,体现本校的教育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特点。我校通过对学生需求、家长需求、学校需求进行科学而综合的评估和分析,对地方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以面向每一个学生,发展科技、人文、艺术、体育等特长为方向,以地方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乡土体育文化资源三大着力点为开发途径,不断发展,不断充实。

1.因地制宜,彰地方文化资源为校本课程

成功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形成比较稳定的、鲜明的个性风格。我们在深入了解金山镇区域特点和细致分析学校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发现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打闹”,并把它作为校本课程的重点和亮点进行开发打造。

“金佛山打闹”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极高艺术价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历史悠久,起源于盛唐时期,原是地主阶级为压榨当地群众劳动价值而采取的手段,后来逐步演变成为劳动人民在播种、栽秧、除草、收割、采笋等劳作期间,为消除疲劳、促进生产、庆贺丰收而进行的嬉闹活动。但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消失,几近失传,后经过当地文化站的收集整理,使得这种原生态的、纯地方的文化在2010年成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内容丰富,采用平声和尖声的唱腔,以说唱、对白、盘歌、盘鼓、对唱的表现形式,配以铜锣、皮鼓的打击节奏,可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即兴创编内容演唱。

“金山打闹”就是得天独厚的校本课程资源,值得研究和挖掘、传承和发扬,这是让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生动内容,是让学生艺术萌芽、个性成长的肥沃土壤,对民族多元文化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弘扬有着深远意义。我们收集“金山打闹”纸质、音像资源,深入山乡僻野走访多位尚在人世的非遗传承人,反复调研论证形成“金山打闹”校本课程方案,2014年上期正式启动这一校本课程,聘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开课任教,选拔优秀学生成立“金山打闹”表演团,并逐步探索独唱、合唱、表演唱、集体舞蹈的表演形式,逐步创编符合时代特点歌唱内容。

2.因循传承,扬历史传统文化资源为校本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根据学校条件、家庭条件、学生特点,我们开发了竹韵诗词、传统诗词经典、童诗童谣、陶笛(民族音乐)、校园剧等课程。我们采用分年段、分层次的形式,选修与必修相结合,自主选择与优秀选拔相结合,基础掌握与特长培养相结合,成立“笋娃”话剧社、陶笛乐团、合唱团、诗歌社。

“竹竿舞”原是黎族、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舞蹈,又称为“跳柴”,被外国游客赞作“世界罕见的健身舞”。它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能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在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合作交往的能力,在舞动中体验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与本土融入度愈高的校本课程愈具生命力,更容易形成特色。金山小学四面环山,遍地竹林,尤以方竹盛名,所产方竹笋畅销海内外,笋竹与当地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凸显“春笋教育”特色,我们着力开发与笋竹文化有关的校本课程。“竹竿舞”在2014年上期成为我校校本课程,我们采用分班教学的形式学习基本节奏和动作,再进行花样练习,2014年下期融入大课间活动,成立“竹竿舞”表演社团,明快的律动给学校带来生机与活力。继“竹竿舞”课程之后,我们还开发了竹编、竹雕、竹蹴鞠、竹节绳、竹类种植和研究等校本课程。

3.因陋就简,变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为校本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浓厚的土壤和亲和力,具有竞争性、健身性、文化娱乐性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淳朴的民族精神内涵,能使参与者达到心里和生理的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促进了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我们立足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和方法,发展空间感知能力,体验传统文化快乐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有条件达到的项目设置课程,开发了跳皮筋、翻花绳、踢毽子、六子棋、象棋、竹蹴鞠等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今后,我们还将逐步增设滚铁环、扔沙包、斗鸡等课程。

第2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校园安全;校本课程;实效性;研究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写,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以及本校的资源优势,由学校自己确定,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以解决学校及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多样化发展的目标。区域农村中小学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属校本课程的一种,其开发的立足点基于区域农村中小学对学校学生的安全的科学评估,并充分考虑区域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体现学校安全教育的个性化和独创性。

通过多年对区域农村中小学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效性的研究,2013年,研究课题获得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学校安全专项课题立项(课题编号:JGZXAN1327)。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力破解当前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在以下几项研究内容方面获得有价值的成果。通过实验证明在这几方面的安全教育是可行的。

1.防教育

2.交通安全教育

(1)道路交通安全常识;(2)水上交通安全常识;(3)铁路交通安全常识。

3.用电安全教育

(1)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2)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4.消防安全教育

(1)基本知识;(2)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3)山林防火;(4)家庭防火;(5)灭火基本知识;(6)报警;(7)自救与逃生。

5.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1)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2)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3)外出或在公共场所自我防范;(4)被歹徒盯上怎么办;(5)做好学生宿舍的安全防范措施。

6.网络安全常识

7.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常识

(1)校内参加各项活动应注意的事宜;(2)校外集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3)参加集体劳动社会实践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8.饮食卫生常识

9.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1)预防与控制肠道传染病传播;(2)中小学生吸烟对身体的害处;(3)预防的侵害。

10.农村中小学学生安全防范知识

但愿我们的研究成果为全省校园安全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实践性成果资源。

第3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开发 校本化 环境教育 绿色教育

我校是"环境教育"特色学校,是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江苏省生态教育实验学校,我们一直把"优秀+特色"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提出"绿色教育"理念,将生态环境意识和行为贯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活动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学校环境教育特色从实践到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 我们的认识

近三年,沿小先后历经两次村小撤并,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样的生源,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使学校走向薄弱;第二,学龄人口的减少,学校办学规模的缩小制约学校的发展;第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些实际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原有的《环境教育》教材中有些知识深远,题材脱离生活,不适应农村小学生使用;如何促进学生的环保认识向环保意识转化,并养成环保习惯;教师在环境教育教学方面缺乏可操作的模式……

面对现实我们怎么办?

特色应该是一种坚守!

学校无法选择学生,只能适应学生、成就学生。学校占地25亩地,环境宜人,是绿色教育的好地方。二000年三月,学校的"环境教育"办学特色被县局确认;我校在承担"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环境教育校本化的实践与探索》和"十一五"课题《农村小学环境教育校本化的开发试验》中,已积累了丰富的、鲜活的经验,师生都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为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积淀了丰厚的底蕴……

只有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才能赢得尊严和未来!

2. 我们的实践

2.1 研究环境育人,打造绿色教育。

2.1.1 纳人计划,健全组织。

我校一直把环境教育纳人学校工作计划、教导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教科研计 划之中。建立了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校长亲自挂帅,分工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形成一个由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学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网络。它包含了学校各个管理层面,不留管理空隙,全方位、立体式地推进环境教育。

2.1.2 形成制度,管理到位。

教导处每学期组织一次渗透环境教育的优质课教案的评比,并组织一次渗透环境教育的观摩课评比。配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环保局组织环保征文、演讲赛、环保系列讲座、环保书画竞赛等,结合环保节日组织系列活动,由美术教师专职负责布置宣传画廊,组织各相关科目教师建立环保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并建立活动台帐。教科研组每学期组织一次环境教育的理论探讨,少先队大队部每学期组织一次校级的有关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并组织一次中队主题活动方案评比活动。为了使环境教育不停留在口头上,我们将环境教育纳人教学评估、教研活动之中,作为评价教师、学生的重要依据。

2.2 开辟实施途径,确保教育成效。

2.2.1 校园环境为先导,美化校园,环境育人。

学校把"建设洁净、文明、规范的校园"作为每年的中心工作之一。学校注意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校园绿化带,校园内专门设有宣传环境保护的橱窗,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珍惜资源,节约用水"、"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等有关环保的宣传画、大幅标语和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的墙报。大门口深酱色的墙壁上是我校绿色的校徽:绿色的松树、太阳、两只小帆船。她寓意我校同学在绿色环境中,沐浴着阳光,在知识海洋中扬帆遨游……教学楼、宿舍楼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井井有条,教室里除了图书角、艺术角,还有卫生角和植物角,绿意浓郁、鲜花灿烂。操场上芳草如茵,绿花带繁花似锦,枝桠间人工放置的小鸟巢里小鸟鸣啾……在有限的校园空间内,尽可能地营造优美的环境。我们还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欣赏、体验,培养审美情操,并顺应儿童性,带领学生种花、种草,用自已的双手打扮美丽的校园,让他们个性得以发展,人格求得完善,以自己的心灵、行动去关心自然、热爱自然。

2.2.2 课堂教学为阵地,传授知识,丰富内涵。

①专设课程 系统培养。

为了使学生能受到较为系统的环境教育,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我校在每个年级专门开设每周一节的环境教育课,并配备专门的教材和良好的师资。学期末开展环境教育知识竞赛,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查,以此评价学生和考核教师。

②学科渗透 整体联动。

学期初,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拟定切实可行的"环境教育实施计划",由科任教师对相关学科中适于进行环境教育的课文、章节罗列成表,并由教导处制成学科环境教育综合表,便于学期中对教师备课、授课的督促与检查,构成课堂实施环境教育的网络。

学校以自然、思品、语文、数学、社会科教师为主体,其他科教师共同参与,分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课堂教学。如自然中《怎样保护大自然》、《空气的污染相保护》、《两栖动物》等,语文课中《鸟的天堂》、《只有一个地球》、《黄河是怎样形成的》等。数学课让学生自编应用题(以植树、拾废品、处理废水等)内容为主;社会科中《保护我们的环境》都是渗透环境教育的好教材。为了互相吸取经验、取长补短、激发教师投人环境教育的热情,教导处每学期部要组织环境教育优质课评比,让绿色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工作领域。

③交流研讨 共同提高。

学校定期开展环境教育为专题的教研活动,老师们主动切磋教育技艺,积极创新教育途径,加强交流沟通,形成共识:"特色是品牌,特色是优势";学生环境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自生环保行为的习惯养成,学生自身 "绿色"习惯的养成,即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进而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大家称之为绿色教育,及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汇融合。

2.2.3 实践活动为载体,特色育人,培养技能。

①校内活动,掌握技能。

我校将地球日、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作为环境教育的契机,对孩子进行环境意识的启蒙,训练孩子的环保技能。自开展"农村小学环境教育校本化的研究"的专题研究以来,红领巾广播站的同学们精心设计每次播出的内容,有关环境保护的许多栏目由于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深受广大同学的欢迎。我们还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环境教育;每学期至少出一期环保黑板报和队角,利用队报、宣传橱窗宣传环境变迁和文明发展情况,每个中队都有精彩的主题活动,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们只有一个家》、《争做环保小主人》、《树儿对我笑》、《保护耕地》等等涉及到环境教育的各个方面。我们注意环境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校内,举行了演讲赛、环保手抄报竞赛、黑板报评比、环保知识抢答赛。校外,鼓励队员"3·12"每人种一棵树,每人养一盆花。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技能。

②校外行动,实践体验。

环境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校不仅组织学生在校园开展各种活动,还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考察学校周围环境状况,走上街头,开展环境保护咨询活动,深人农村进行环保采风,了解当地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请当地老人介绍环境质量下降的历史,学校还建立了家长联系卡,让学生直接向家长了解1996年来房前、屋后的树木、池塘、耕地面积的数目等情况。学校每学期都邀请家长和校外辅导员来校参加环保联谊活动,学校成立的"啄木鸟小队"、"红领巾环保中队"定期清扫街道、捡拾垃圾、负责检查学校周围、公路两侧的树木生长情况,为树木打药水、刷石灰水、浇树、剪枝……通过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的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拓宽了环境知识视野、强化了环境意识;培养了环境技能,树立了科学的环境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与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全方位地扩大了学校环境教育的整体效益。

3. 我们的成果

3.1 形成了可操作的校本课案集。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社区环境状况,形成了一套环境教育课案集,确定了可操作的小学生环保教育目标体系。环境教育各年级目标具体如下:

低年级: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家庭的、学校的、家乡的、祖国的环境保护常识,逐步扩大认识环境的视野,初步了解环境保护常识在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应用。

中年级:培养学生观察环境、认识环境、改善环境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环境的初步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良好的环境价值观。

高年级:对学生进行爱自然、爱人类的教育以及环保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增强环境意识。

3.2 形成了沿小环保守则,构建了环教校本化可操作模式。

在建立健全学校"绿色资料库"的过程中,我们发动了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形成了师生共同研制的沿口小学环保守则20条,在日常行为管理中,依据守则说话行事,已成为沿小师生的共同习惯。

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课题组成员的共同研究,我们构建了"校园环境--课堂教学--社会活动"三者立体的、全方位的环保教学模式,使环境教育落到了实处,把环保种子深深地播撒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环保技能,他们从小懂得了爱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增强了他们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成了孩子们的自觉行动。

我们在社区环境教育实践和资源开发中也有了很多收获:夏收时节,少先队员走入田头,向农民宣传焚烧麦秸的危害。据调查,本校学生家长在孩子的宣传劝说下,几乎没有焚烧秸秆的了,这几年本地区农民焚烧秸秆的也越来越少。

在孩子的影响下,许多家庭实现了垃圾分类,纸张、塑料、玻璃、金属制品等分别放置,定期出售,逐渐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和含氟的气雾剂;植树、节水……

3.3 环境教育提高了师生素质 ,彰显了"学校环境教育"办学特色。

通过调查,参加社会实践,参与课程开发等一系列活动,全校师生的素质不断提高。学生们自己动手办了一张张精彩纷呈的环境手抄报,写出了一份份生动鲜活的调查报告,环境教育测试成绩优秀;师生参加市以上环境教育方面的竞赛获等级奖20多人次;学校获过组织奖;《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保护共同的家园》等10多篇方案获市一、二等奖;10多篇在《中小学数学》、《环境教育》等部级刊物上,并在省创建绿色学校会上作经验介绍;九九年十月,学校被市教委、市环保局评为"环境教育先进学校";县电台、电视台、报社多次对我校环境教育的工作作专题报道。自二000年三月,学校的"环境教育"办学特色被县局确认以来,我们又挖掘学校的底蕴,共同开发了沿口小学环境教育校本教材,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环境教育的办学特色,环境教育成了我们的品牌,成了我们的优势。

4. 我们的反思

4.1 在教材实践中的思考和困惑。

我们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前瞻性,这是不可置疑的,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各科教师对环境教育在时间 、精力上分配不够;其次教师自身环境知识的匮乏,在教学实践中难以科学全面地把握环境教育知识体系,准确有效地传递环境知识,这些是我们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障碍。学校如何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加以创新来适应课题研究的需要,还要作进一步的探索。

4.2 在校本开发的实施过程中对专业引领的思考和措施。

第4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 农村校本课程 概念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A

1农村校本课程及其相关概念

校本课程的英文是 School - based Course,它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学校课程要以解决学校自身问题为目标,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放向。

农村校本课程是由农村学校以农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农村学校的传统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学校雄厚的课程资源,自主研发和实行的课程。它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了农村课程体系,是体现农村课程特色与内容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农村课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

应试教育使得农村教师过分关注教书本知识而忽视教实际知识。学生对有关生活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强烈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农村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显得愈加苍白。再者,很多学校根本不能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部分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只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严重忽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校本课程内容上的误区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同化和顺应的实现必须要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基础。学校认为社会最需要的、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如果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其结果是很难为学生接受并内化。因此,课程内容上,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并在需要评估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做出选择。

2.3作为农村校本开发主体的教师参与度不高

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力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 “惰性”心态,他们大多安于现状而排斥变革。另外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村教师的学历较低,有些老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教育,也很少能接受到一些高层次的省级、部级的培训。教师的课程意识、合作交流意识薄弱,课程专业素质较低,制约着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4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首先,对校本课程期望值很低,能符合要求地开设下来已经难能可贵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课程开设的科学性、成效性并不特别强调;其次,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不能给教师补贴,在教师评职晋级时也难以把这项活动作为参考;再次,对学生也缺乏相应的评价,仅限于教师上课时的口头表扬。这样一种评价机制下,教师的积极性何在?学生的积极性何在?校本课程会不会最终走向落空?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3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3.1转变观念,营造有利于农村校本课程实施的氛围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校本课程的宣传力度,可组织农村校长、教师一起学习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地开拓并实践别具风格的校本课程。校长可定期组织校本课程校研、专题研讨会,组织教师们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切磋、讨论。

3.2行政部门为农村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相应的支持

教育部门应多去农村学校观察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及了解教师、学生的需求,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在教育上同样要“城市反哺农村”,给予农村学校资金、物力政策上的倾斜,设置农村校本课程专项经费,为农村教学提供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更新农村中小学的图书资料。

3.3提高农村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及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农村校长必须意识到自己组织、领导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体,而告别“教书匠”的角色,对农村校本课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校长、教师可通过专题研究、培训、教学、远程教育等多种模式积极地学习与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编写、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3.4建立合理的农村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农村学校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有利于农村学校、农村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新课程要求对于教师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考试成绩上,不是全部集中在上级主管部门手里。校本课程的评价不应以考试评价为主,而应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特点、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以教师学生为评价主体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整体成绩时,更应考虑学生在校本课堂上的积极性及其创新、探索精神。学校在评价时不仅要对校本课程的设计进行评价,更要对其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并且要发挥评价的反馈与改进功能。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教育研究,2005(8).

第5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20―01

经过多次的新课程通识培训和改革实验,广大教师逐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落实过程中,能够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人才观、师生观、教育观,课堂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得以体现,学习方式实现了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明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变化。在推进课程改革实验中,农村小学作为参与课改的一大主要阵地,与城区小学以及乡镇中心校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何推进村小课改,实现课改的均衡发展,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

一、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现状

1. 学校办学条件落后,新课改缺少硬件支持。农村小学大多地处偏远,在地域和交通方面处于劣势,而且由于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学生转入城镇学校就读,导致农村出现了大量不足百人的“袖珍学校”。有限的经费很难维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致使学校办学条件非常落后,信息化普及程度低,落后的教学手段给农村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困难。

2. 师资水平差,课改进程慢。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好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异的农村小学教师利用近年来县城学校公开选拔的机会进了城,造成农村优秀教师资源外流;加之近几年农村学校新分配教师大量增加,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由原来的“两头大、中间小”现象变成了“年轻教师占多数”的现象。而年轻教师居多,虽则他们知识结构新,接受新东西能力强、速度快,但教学经验严重不足,而大量优秀教师外流则导致这些年轻教师缺少有效的指导和引领,他们只能在学习中实践探索,很难在短时间内担负起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担,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就很困难。

3. 校本培训举步维艰,教师素质提升缓慢。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措施,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开展起来。表现在:农村小学规模小,多数没有平行班,没有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来共同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互动交流,像“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就只能在跨年级同学科之间进行,收效甚微,对一些教材、教法的微观研究更谈不上深入、高效。要想提高教学研究、互动交流的实效性,就只能打破学校界限,在几所学校的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进行,但这样的活动根本不可能经常开展,否则,既不方便,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加之农村学校布局分散,经常性地开展校际之间的教学交流活动也不现实。

二、建议和对策

1. 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目前很多地区都存在着很多 “麻雀学校”,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 针对这种状况,应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各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并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让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小学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节省开支,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的作用,又可解决农村小学师资紧缺的问题和学生大量转学的现状,从而加快农村小学的课改发展步伐。

第6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

一、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育科研面临的困境

1.农村学校的规模小、压力大,校本教育科研的普及尚不广泛和深入

农村学校布点多,分布广,交通很不方便,尽管经过几轮的撤并,农村仍然有不少的小学甚至中学规模较小,有的村小还是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个教师,有的甚至几个年级一个班一个教师。按照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制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中小学教师编制根据在校学生数量核定。初中:农村为18.0:1,县镇为16.0:1,城市为13.5:1;小学:农村为23.0:1,县镇为21.0:1,城市为19.0:1。由于城乡师资配备标准不同,农村小学普遍规模小、班额少、师资紧,教师们的工作量是满负荷或超负荷的,多头兼课、包班现象普遍存在。我市县区的农村初级中学基本全有住校生,住校生的管理也牵制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值周的教师一般早上5:00起床,晚上12:00能安心上床睡觉已很幸运,中午还不能休息,一星期下来,往往身心疲惫。另外,多如牛毛的各类检查、验收、比赛、评比等也牵制了教师的大量精力,根本无时间进修。有相当一部分校长,对开展校本教育科研的必要性认识模糊,借口教师教学任务重、研究能力薄弱、专家匮乏等而对此项工作敷衍了事,加上具有“教师教书就行了,没有必要搞教育科研”,“只要搞教研,科研是专业机构的事”等认识的农村教师乃至校长不占少数,各项活动尽管也开展了,教师消极应对,仅有活动的形式,没有活动的实效。这些情况表明,我市校本教育科研在农村学校普及尚很不广泛和深入。

2.财力捉襟见肘,农村教师专业进修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于地方政府热衷于“面子工程”,教育政策喜欢锦上添花,不多的投入又放在县城等“显眼”地区,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到位不及时,生均公用经费投入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农村学校教育经费陷入了困境。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固定的教育科研经费,虽然不少学校有科研组织机构,但有办公室的寥寥无几。农村学校财力拮据,经费困难。学校连正常的水电费及办公经费都难以为继,教师的研训开支当然只能被挪用到“刀刃”上。在农村,老教师走出校门学习提高难,邀请专家到校指导则更难,不少乡镇教师一年到头根本没有机会外出听课(包括县区级的优质课),唯一比较有质量的信息来源便是少的可怜的几本杂志,再便是由中心校组织的二传信息,至于市级以上的课程、教育教学专家现场报告、莅校进行专业引领,对农村学校常常是“可望而不可及”。很多校长整天为教育经费犯愁,很难有时间、精力坐下潜心来研究教育规律、办学规律,什么“实施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只能是口号,事实上依然是“涛声依旧”地维持着往日“应试教育”的“宁静”,学校难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气息”。开展校本教育科研对不少农村学校来说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3.“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匮乏,农村学校校本教育科研推动难度大

办教育要以一定的资源条件为前提,城乡教育的根本差异在于资源上的差异。首先,人力资源的差异,而教师则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由于农村地处偏僻,优秀的教师不愿进农村,加上近几年,各地都在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教师聘任制,我市各县区每年都有许多农村学校的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进县城、奔市区或南方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抽水机效应”。由于缺乏合理的师资输入与交流机制,加之这种“一江春水向城流”与“孔雀东南飞”的无奈与尴尬,对农村学校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特别是由于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学校“人力”匮乏(“人力”匮乏不只是指数量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从事教育科研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修养和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使农村学校缺少了教育科研活动的“领头羊”,不要说开展校本教育科研活动,就是要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出现了危机。其次,信息资源的差异。信息资源对教育科研的制约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农村教师的教育科研受到信息资源匮乏的制约最为明显。一是图书资源匮乏。我市2005年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某县小学128所,图书资料132.4万册,校均1.03万册。而我们调查表明,校均实际占有图书不足五千册,其中80%以上为教辅资料、儿童读物和大众通俗读物,能够引导教师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反映教育理论发展前沿的书籍、期刊、光盘等非常少。二是网络资源平台不足。据被调查地区的统计资料,某县2005年128所小学全部落实了“校校通”工程,开通校园网,然而教师通过网络仅能查询非专业的、公共性信息资源,无法查询、利用一些专业的学术资源,比如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校园网难以充分发挥其突破时空限域、共享广域资源的优势。由于育人环境和信息环境的薄弱,农村教师的专业能力往往囿于同水平的反复,甚至有的教师还顽强地秉承着自己的“老经验”,教育科研能力的缺乏与萎缩又进一步影响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恶性循环。

4.校本教育科研真教假研,专业发展缺乏行之有效的途径和策略

从对我市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育科研活动的方式方法来看,比较普遍地存在下列情况。⑴交流合作的话题少。在内容上往往是政策、会议的“传达式”,“纲要、标准”的“灌输式”,组长部署和专家指导的声音很多,教师间互动交流很少。表现出的教师问题可以概括为:真教假研,教研回来一无所获;能教不研,教为份内事,越教越死抠知识;愿教不愿研,越教问题越多,甚至越来越厌教;会教不会研,视野只有课本,对新教材、新学生越教越不会教。⑵关注课堂教学的实境少。教育教学研究或在课程层面上“引经据典”,或授课教师与专家演“双簧”,或教师也脱离“自我”而“附庸风雅”。结果,脱离课堂、脱离教师、脱离学生。⑶问题解决的研修少。校本教育科研必须紧密联系任职学校实际,从教师的课堂起步,从教学新问题入手,从具体操作策略着眼,从师生主体的生命意义出发,承认课堂与教学的真实情境,边教边研边修。而农村学校校本教育科研中真正解决问题的研修寥寥无几。⑷把握课程目标的研修少。课程目标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九年一贯制的内在优势在于课程目标的内在重组,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教师仅着眼于课堂目标,而忽视课程目标的探究和把握。

5.缺乏高质量的专业引领,农村教师在职教育形式亟待创新

现有的教师在职教育有多种形式,总结起来有短期课程培训、教学观摩研讨等,所有这些形式都要把教育理论的“高科技”转化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生产力”。实际上,学校领导常常是培训的主体,他们自上而下地决定培训的内容、形式,教师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失语”状态,缺乏创新意识和长效机制,使培训活动事倍功半,甚至走形式,搞花样,劳民伤财。大部分农村教师在参与了这类培训后,都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农村学校更多存在的是同事互助指导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了纵向的引领,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先进的理念如若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研究者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助只能是“近亲婚配”,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低层次的反复。

二、解决农村学校教育科研面临困境的初步设想

以上面临的困境,已严重束缚着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进而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新课程顺利实施、推进的瓶颈。而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以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对于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王建磐教授所说:“保障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既是农村教育的需要,也是开拓教师教育最广阔市场的战略之举。”[1]我们传统的教育科研文化需要革除弊端,转变理念,提升职能。我们必须直面现状,因地制宜。上海青浦的经验、长沙开福区的做法、深圳南山的方案等,我们可以借鉴,特别是一些行之有效的运行方式和推进机制甚至可以移用,如“教师备课――问题说课――集体讨论――上课听课――评课反思――专家引领――行为跟进”、“自修反思式”、“大学课程中心与农村学校联合创建模式”等。但我们是苏北欠发达的地级市,一些地处偏僻的中小学校,学校的规模、师资条件、经济状况,开展校本教育科研缺时间、缺理论、缺信息,使得我们更需要拓宽专业引领的渠道,创新我们的校本教育科研方式,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校本教育科研的质量,保证我市农村学校教育事业尽可能的均衡发展。我们的初步构想如下。

1.推进区域间的校际合作

用小校联片的方式,集中资金和研究优势,用“走教”、“走研”的方式参与他校的校本教育科研活动,联合解决共性问题或者重要问题,以点带面,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促进区域内教师的均衡发展。

2.着力加强信息资源库建设

农村学校除了必须拥有一些对教育科研素有心得的“领头羊”外,还必须本着“需求优先”和“量力而行、逐步发展”的原则,科学配置和完善相关的信息资料库,并实现区域间资源共享,使教师能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并能从鲜活、适切的成功案例中“汲取”营养,触类旁通,提升经验,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以确保研究工作的全面、客观与可靠,促进教师自主的专业成长。

3.拓宽专业引领的渠道

特别是要引进地方高校的学术力量,提供专业服务,提供咨询、技术、思想的支持。用专业人员“蹲点”的方式,引领教师开展与校本、师本、生本相关的教研活动。专业引领人员要变“教育理论”的专家为“问题解决”的专家,帮助教师找准焦点,破解教学困惑,增强引领的适切性。要设立一些子课题研究项目组织农村基地校、教师申报,进行课题合作研究,提升农村教师科研层次,提高农村学校科研质量。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整套符合本市农村小学实际、切实有效地推进农村学校校本教育科研的基本策略,并培育一批富有本市农村特色的校本教育科研示范学校。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研究项目“促进农村教师校本研修策略与区域性推进机制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为B―a/2006/01/032)

注释:

[1]王建磐.中国教师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J].教师教育研究,2004,(5).

第7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课改 困境 对策

全国从2001年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校也在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新课程。众所周知,小学教育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小学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小学课改的进程怎样,教师参与的热情怎样、状态怎样,效果如何呢?据调查了解,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在农村小学激不起多大波澜,只不过热闹了一会儿“涛声依旧”罢了,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们不得不感叹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敢问路在何方”,不得不思索农村小学实施课改如何“把根留住”。下面,我就农村小学课改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存在的困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阻力,尤其是农村学校遇到的难点会更多,笔者认为,目前农村小学新课程的改革存在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传统教育模式、学校基本条件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众所周知,目前,部分教育部门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好与否,往往是看学生考试成绩怎么样,学生考高分多就证明教学水平高。因此,有的老师就误认为:只要自己的学生考高分就行,而忽视了其他对学生发展的因素。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论不多,自身素质没有得到提高,以致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因此,部分老师还存在“等、望”的态度,不敢冒险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现在,虽然教师的教育理念结构有了调整更新。但是还是不能完全地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在运用新课程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时,容易受到旧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教育教学行为常常会处在新旧模式中。

2、教育设备及资源使用率低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也是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小学也进入课改的行列,启动了新一轮的课改。农村小学的教师,进入第一线进行课改实验,是一个成长的机会,但同时实验教师要承担的很大的压力,在摸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急切需要解开的困惑。

目前,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学能给大家的只有一只粉笔,一个黑板,一本教科书,可想而知怎样上好一堂课;环境的限制,信息不发达,条件的不允许,这让老师们只有按照教科书进行教学。

要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必须实现农村小学教学信息化。因为,大家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没有对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作出相应的措施。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当中,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缺少学习的机会,所以在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对信息技术的知识处于浅层。学校因受到资金的限制,没有能力支付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费用。

二、课程改革对策

农村小学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明显地制约了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的进度,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法,以缩短城乡之间课改的距离。

1、建立全面的、科学的适应课改需要的学生、教师、学校评价机制,做到导向明确,增强课改实施的目标性,提高贯彻课改的自觉性,做到课改实施动力强和方向明。我们不能再跟过去那样只围绕着“分数”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评定教师的工作业绩,而转为多项、多元的评价。如评价学生我们可以从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学科成绩、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学科知识、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走出单评分数的局限性、功利性的误区。

2、随着农村小学生源的减少和优质教育的需要,校网调整已势在必行。加大校网的规划、调整力度,形成适度办学规模,凸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功效,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3、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为实施课改保驾护航。如制订倾斜农村教育发展的优先政策,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数额和使用监督的力度,保证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又如,撤拼后的闲置校舍由政府通过转让、拍卖、出租等渠道筹措资金,再用于发展农村学校教育事业。

4、实施“支教结对”工程,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拓宽培训的途径,注重培训的实效,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塑造适应课改的农村教师队伍。如:(1)、完善支教制度,扩大支教的面,增加支教的时间,通过乡镇、农村轮回调配,使支教者在当地的学校中起引领作用,发挥其在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中的作用。(2)、经常性组织名师、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让农村教师在家门口便可以学到先进的课改经验。(3)、实施结对子工程,帮助农村教师提高素质,帮助农村学校发展,可以实施骨干教师与农村教师、示范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将指导任务和实施情况纳入名师、骨干教师、示范学校的考核指标等。

5、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的差距,这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留住农村优秀教师,保持农村教育活力最实在的手段。在同等条件下应让农村教师先享受、高享受必要的待遇。如,职评的时候农村小学教师优先推荐,优先安排或单独安排农村教师体检,外出学习培训予以减免,提高农村教师的岗位津贴,统筹城、村的教师福利等,设立农村专项教育基金用于农村教师奖励等,使他们享受更多的实惠,留住他们的“心”,激发他们工作的内驱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随着农村课改的继续推进,课改的步子势必加快,力度势必加大,课改中新的眼光观察问题,用积极的态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新课改必将像幼儿学步,日胜一日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奚东升.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06)

[2] 刘艳芳,张迷. 农村小学课程结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沧桑. 2009(06)

[3] 徐永生. 农村小学新课改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中国教师. 2005(03)

[4] 蒋爱红. 农村小学数学课改的现状[J]. 新课程. 2007(07)

[5] 张新旺. 农村小学课改的问题及其解决[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7(Z1)

第8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

XX小学是一所农村定点小学。2006年以来,学校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农村落后,对家乡缺乏深厚感情的现实,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尚农意识、培养学生爱农情感出发,充分发掘和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开发与实践校本课程《尚农》,达成学校“建个性化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教育者、育有智慧的实践者”的办学目标,走上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之路。

我校《尚农》校本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个方面。显性课程为《尚农》课。学校凭借乡土资源优势把各学科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科学化整合,编写并实施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教材《尚农》,利用综合实践课课时实施教学。在《尚农》教材编写过程中,学校发动学生搜集课程资料,参与教材编写,并在《尚农》一书中编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品,插入学生的绘画、摄影等美术作品。隐性课程是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入农耕文化,开展学科教学活动。通过多学科的渗透实施,学生在大课堂、大氛围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进一步了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为使《尚农》课程顺利实施,学校专门在校园开发出了课程实践基地——“庄稼园”、 “生态园”、 “植物角”。“庄稼园”主要种植本地的粮食、经济作物与时令蔬菜,由教师负责管理,学生课余参观教师的种植过程,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与管理。 “生态园” 分班级承包,由班主任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栽植与管理,按季节栽植小学课本中出现的、在当地有生长的植物。“植物角”设置在各班级教室里,盆栽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花草。盐城教育网、射阳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我校的尚农教育作报道。

新的学年,我校将进一步把校本课程《尚农》的开发与实践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开展尚农教育,要做足措施、做大规模、做出特色,争取更大效果。

一、合理布置校园环境,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以“文化品位、农村气息、人文精神”为理念,以“美观、简洁、实用、尚农”为设计路线,着眼于学校的总体布局的和谐统一,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校门两侧围墙出新装饰“绿色新农村,未来文化人”的标语;教室内墙裙绘上由学生亲自参与创作的新农村宣传卡通画;把校园里的每一寸墙壁都利用起来,绘上具有新农村特色的农民画;加上时常更新的横幅标语、宣传栏和黑板报等,为学校开展尚农教育创设更好的外部环境。教室一年四季生气盎然,教室前后绿地苗圃,处处体现新农村的气息,使置身其中工作学习的师生们受到美的熏陶,增添一份做农村人的自豪感,潜移默化地滋生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

二、发展完善尚农课程,推进学校课程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年初已经颁布,我校要以尚农教育为突破口,加强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学校将利用新农村建设这一独特的文化背景,找准文化与育人的契合点,进一步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编写组将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进一步修改完善学校原有的校本教材《尚农》。新教材将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力争语言更活泼、画面更绚丽,内容更丰富。既要重知识的介绍与链接,又要有引发互动的“活动”与“实践”,具有更强的可读性与操作性,能受到师生和家长的喜爱。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扎实开展,学校将安排全体班主任老师任教校本课程,并在设置课程时统一时间安排,专时专用,同时加强检查督导,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推行。除了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尚农教育,学校还将要求各学科教师继续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以新农村里的“事”、“物”为主题内容,渗透尚农教育,把尚农教育推向深入。

三、探索全新德育途径,培育学生尚农情感

学校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开展尚农教育特色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在每一活动中都能受到熏陶。要通过每年一度的校园“农耕文化节”活动,以实物展示、图片展览、科普宣传、征文、演讲、绘画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对新农村的热爱之情。学校将推出农民画、剪纸等富有尚农教育特色的兴趣小组,并配备有特长、有热情的老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为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动力。少先队要开展各类以体验新农村生活为主题的“新农村阳光小队”活动,让少先队员在体验活动中,从身边小事做起,在一点一滴中进步,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尚农的情感。在假期里,将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实际,制定详实的活动安排表,积极开展童眼看家乡、体验家乡巨变的亲农爱农活动。要以与学生最亲近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为主要内容,满足小学生对活动的一种天然需要,使学生在愉悦中体验,在体验与实践中快乐成长,为学生的发展拓展空间。在活动中,我们还将谋求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形成共教同育的效果。

第9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农村 小学校长 教学管理 对策

目前,小学的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但是我国农村小学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许多的阻力,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如何化解农村小学校长在教学管理中的实际困难,按新课改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校长的教学管理策略,成为当今基础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大问题。

1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困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传统的农村小学教学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后的现代化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因此,从目前的农村小学校长的教学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

1.1 教学管理的手段落后

目前农村小学在新课程的实施中,由于教学所用资金的短缺,普遍面临着教学管理方式硬件跟不上的现象,影响了校长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知识的更新,由此,造成的农村小学落后的教学管理手段给新课改的实施带来了重重困难。

1.2 教学管理的理念与实践脱节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校长在教学管理方面有了更大的自,校长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对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农村小学校长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

1.3 教学管理的工作围绕“分数”进行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学习的直接目的就是升学,教师的教学也是仅仅围绕升学考试范围来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教师的负担也丝毫没有减轻,相反还增加不少,可见新课程改革后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明显加重,压力明显增大,当然新课改的理念是先进的,但新课改实施的制度还不健全。

1.4 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矛盾重重

现行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应试性教育评价,仍以应试的观念、考试的方式、分数和升学率为尺度去评价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评价逻辑为高分数一好学生一好教师好学校一好校长好教育。传统的考试评价制度严重滞后于课程改革。

1.5 教学管理的对象素质滞后

农村教师已经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新课改则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且要求教师做科研型教师,在这种新型理念的冲击下一方面使农村教师感到自身的素质与之相差甚远。

2 新课改下影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因素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系列新的理念,其先进性是无疑的,但它一旦在农村小学付诸于具体的操作中,就遇到两难的境地,给农村小学校长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造成这种困境既有外在原因,也有校长的自身因素。

2.1 新课改下影响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外在因素

1,社会因素2,政府因素3,学校层面的因素4,农村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因素

2.2 新课改下影响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自身因素

2.2.1 教育观念的保守

农村小学校长自身教育观念的保守,相当多的校长还仅仅停留在认识水平上,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更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2.2.2 教育理论的缺乏

新课程改革要求校长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功底,教育理论的缺乏导致农村小学校长对新课程改革所带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变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难以解决。

2.2.3 科研意识的淡漠

当下的农村小学校长片面追求考试成绩,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搞残酷的应试教育,不去反思工作,去真正研究课堂,研究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意识相当淡漠。

3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对策

3.1 转变农村小学校长自身的观念

农村小学校长要转变学校管理观念,按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树立为小学推进教学改革服务的教学管理理念,从传统的以应试教育的小学教学管理理念转变为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小学教学管理理念。

3.2 转变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内容

新课程改革后农村的小学教学管理应以教学为主,坚持走质量内涵发展的道路,集中精力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3 转变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方法

新课程的改变要求校长从传统的刚性的小学教学管理方法转变为弹性、对话式的小学教学管理方法。

3.4 转变教学管理的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