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文化资源范文

民族文化资源精选(九篇)

民族文化资源

第1篇:民族文化资源范文

1、单一族别站点:仅以单一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信息为主要内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有3O多个民族都建有自己的网站,[4]如中国藏族网、中国白族网、蒙古文化网和文山壮族网等。

2、民族学术站点:致力于报道学术动态、民族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各民族研究机构、各民族高校、民族地区图书馆和博物馆等部门网站,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站、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网站、中国民族图书馆网站、中国民族博物馆网站等。

3、民族论坛:论坛是更新速度最快、受关注度较高的网络信息资源。网络的普及使民族论坛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中央民族大学论坛、西南民族大学论坛、达斡尔族论坛、蒙古家园论坛等。

4、民族类在线期刊:这类网站是将期刊、报纸内容网络化展示。近年来建立网站的刊物逐渐增多,有《民族论坛》、《民族研究》、《中国民族报》等。

民族资源库民族网络资源库建设是少数民族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目前民族资源库主要是以两种方式建立,一是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将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作为各级数字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少数民族资源库”、内蒙古图书馆的“蒙古族文化艺术资源库”、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寄居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数据库”、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民族民俗数据库”等;二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博物馆或民族科研机构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建立专题资源库,如云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的“民族教育资源库”、云南大学的“西南民族研究文献特色数据库”、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民族服饰资源库”等。众多学者对民族资源库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喻虹以广西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广西民族民俗专题资源的建设依据、原则、特色、方法及资源结构与关联提出建议,并阐述了对资源建设整体规划、版权解决、著录规范、整合细节、检索功能、人员要求等六个方面问题的看法。[李永宁从目前我国多元文化资源稀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创建多元文化资源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以时间和民族为主线创建多元文化资源库的框架和思路。赵局建、杜钊、朱玲论述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原则,为后续建设工作提供了参考。苏云、康平根据东乡族的文化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东乡族民族文化资源库的建设方式及资源库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管理模式给出了建议。

二、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正稳步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主体众多,但却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资源建设标准,一些资源内容重复出现在不同的网站或资源库中,且这些网络资源在其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技术不尽相同,给人们在资源获取、资源共享等方面造成极大的不便。其次,我国少数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处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也会有语言、服饰、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要全面展示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任何一个机构来说都是一项耗资耗力的庞大工程。目前已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多以某一民族或某一方面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尚未建成任何可以涵盖所有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网站或资源库。再次,目前网上流传的少数民文化资源只是单向的向人们宣传、展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没有形成与广大受众的交流,缺乏互动性,吸引力不够,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的长期发展。此外,一些手工技艺、口承文化等存在于少数民族同胞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在网络中几乎不见踪影,面临逐渐失传的境况,这些隐性知识亟待整理、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出现的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必须关注的重点。

三、Wiki及其特点

Wiki是Web2.0时代的典型应用之一,中文翻译为“维基”或“维客”(与博客类比),是一种面向群体,提供协同创作环境的网络系统。通俗来讲,Wiki通过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知识交流共享的平台,人们可以在其上增加、修改或删除网页内容,从而达到共建网站、共享知识的目的。Wiki具有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等特点。开放,即Wiki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对页面内容进行创建、修改、删除等管理操作。这是保持人们的创作欲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促进了页面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可谓一举两得。合作,即Wiki是一个协同创作系统,页面内容由所有成员合作完成,并非由个人负责。平等,即Wiki的所有成员具有相同的使用和管理权限,承担相同的责任。共创,即Wiki的任意主题是由所有成员共同创建,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共享,即Wiki的所有成员可以不受限制地浏览页面内容和变动记录,还可以存取所需要的知识。Wiki简单易用,人们不需要掌握专业的编程技术,就可以利用页面上的编辑功能快速实现对页面内容的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有效打破了网络上信息技术人员垄断信息管理的更新维护工作的局面,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基于Wiki的网络资源建设。Wiki的这些特点,体现了Wiki的巨大潜力。目前,Wiki已经被较好地用在百科全书、专题知识库等领域,或几个分在不同地区的人利用Wiki协同工作共同写一本书等等。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即是基于Wiki的成功典范,截至2012年1月,维基百科已拥有282种语言的独立运作版本,总词条数突破2100万,总登记用户超越3200万人,而总编辑次数更是超越12亿次。

四、利用Wiki优化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构想

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开放、交互、共享成为当今互联网的新特点,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的建设也应改变传统的“浏览”模式,增强网民的参与性、互动性,才能使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更具影响力。因此,本文提出利用Wiki优化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构想,以供相关建设和管理部门参考。

(一)可行性分析

Wiki鼓励人们参与网络页面的维护和完善,采用与常用文字处理软件(如:写字板、Word等)相似的编辑界面,使用方便、技术门槛低,即使是初次接触也很容易上手。利用Wiki技术构建少数民文化知识库改变了以往由技术人员完成资源信息化、网络化的传统做法,使少数民族同胞自身、广大研究民族的学者等任何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个人都能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的建设中来。Wiki允许人们创建、更改页面的优势使网络资源得以不断扩充和完善,弥补了以往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难以面面俱到的弊端。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9%,规模达1.65亿,相比2012年增加908万人。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的普及为Wiki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综上所述,利用Wiki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预期目标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加之少数民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一座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宝藏。要在网络中充分展示这一资源丰富的宝藏,就需要借助Wiki技术开放访问、协同创作、资源共享的特点,鼓励、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收集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进而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形成可扩充、可增长、不断完善的动态化少数民族文化Wiki知识库。

(三)建设原则

为达到预期目标,利用Wiki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开放性原则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少数民族文化在网络中得以广泛传播,因此知识库应对全体公众开放,并使访问者具有足够的浏览权限和编辑权限,这样才能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

2、互动性原则共同创作、共同修改是Wiki的基本特点,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内容的创建和修改才能使知识库不断得到扩充和完善,才能保证访问者获取到最全面、最权威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3、易操作原则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的使用对象大多是民族领域的研究学者、少数民族同胞自身和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公众,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殊问题,在搭建Wiki资源平台时尽可能地避免过于繁琐的技术性操作,使每个人都能真正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来。

(四)功能规划

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1、知识共建共创功能在Wiki平台的支持下,广大网民一改往日“旁观者”的身份,成为网络资源建设的“参与者”,所有注册用户都有权限创建主题并参与主题内容的建设,使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得以不断扩充。这种共建共创的模式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聚集,大大降低了资源建设的成本,更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

2、知识交流共享功能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提供浏览、修改内容的功能,当用户对某一主题内容有自己的看法时可以使用Wiki提供的编辑页面功能即可实现对内容的修改,当用户想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与他人分享时也可以通过Wiki建立自己的内容页面。随着用户在Wiki平台上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也将日益丰富、日趋完善。

第2篇:民族文化资源范文

关键词: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开发;保护

一、前言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就经济层面上,保护原则下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能够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效应,通过文化的独有性和特色性,形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并能够通过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搞好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能够带动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就文化层面上,开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相对于单纯性质的保护措施更具有活力,通过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更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总体上来说,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即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二、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表

1为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文化产业方面所显示的人数状况以及旅游业收入的一览表。从中我们能够看到旅游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头,的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自治区重要的支柱产业类型之一。这与令人向往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旅游文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也带动了旅游的发展。但是在文化产业等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施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系统协调性较差藏区生态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生态承载能力较弱,开发难度较大。虽然国家在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上有很大政策优惠,但是由于市场需求不高,开发成本过高等因素限制了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当前对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还处于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开发与保护的体系和政策规定还没有足够的完善,再加上藏区当地的人口素质以及经济效益的趋势所带来的唯利心理的影响,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存在着过度开发,没有遵循应有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开发原则。整体上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在开发领域缺少相应的保护措施和限制。(二)财政投入和投资环境的不足近些年,自治区在国务院下发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指导下,在财政投入以及投资环境上都有了很明显的改观,文化产业逐渐成为藏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的支柱产业形式,投资环境的改善也吸引了不少投资商进行诸如文化传播,手工艺制作,以及特色农牧业等众多方面的投资建设。整体状况发展良好,但是综合当地地理环境开发恶劣、开发成本过高、本地市场的需求量较小以及当地居民普遍经济意识不高,再加上整体的营商环境还不足对该地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综合投资环境还有待提高。(三)开发与保护的思想理念过于落后,市场动力不足藏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藏区本身经济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导致了当地的文化程度较低,人们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意识薄弱。来此旅游的多为外来人员,文化、服务、娱乐等产业的输出主要依靠外来市场,再加上当地经济水平不高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市场动力严重不足。(四)专业人才不足,社会保障不高藏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不仅制约了当地市场需求的扩大,同时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导致了在当地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低水平,由此而降低了藏族地区对各行业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无论是从生活环境、个人发展还是从子女成长的角度考虑,大多数高质量人才更愿意将就业发展目光锁定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使得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没有充足的人员支持。(五)开发措施较为单一,保护力度还需要加强文化产业是新兴的经济产业模式,需要在社会、政府等各方的全面保护下,不断创新产品开发思路。但就目前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况而言,文化产业呈现出较低级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形式重复化、单一化。在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政府为主导通过文化产业带动社会参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是当前藏区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形式,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从人人做起,集社会各界共同的力量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而反观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情况,受人民文化水平不高,政府立法不严、监管不善,宣传不到位等方面的限制,导致藏区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受损的情况。

三、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关策略

(一)提升对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认识

1、要认识到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和可再生性首先,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资源呈现出经济可开发的特点,民族文化资源的这种特点能够依托产业的形式把文化的价值具体的体现和展示出来,并且由于民族文化资源的特色性,使得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和利用具有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文化产品的价值。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显示出更强的潜力;其次,民族文化资源的可再生性。民族文化资源不同于矿物开发、有限资源开采等,民族文化资源的产生本身是一定的地理因素以及生产水平因素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产生的,民族文化资源的生存依赖于文化传承的人群和相关的环境因素,而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能够保障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经济效应同时为文化传承带来持久的动力。2、正确看待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民族文化资源是对一个民族或者区域文化层面和生活层面的概括,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有助于当地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以及其他相关的方面的维持和发展,民族文化资源首先是要保护,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藏族妇女特色服饰和首饰的产业开发,既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能够把藏族特色服饰和首饰工艺的技艺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看待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认识到民族资源的开发是可行的,开发与保护统筹进行,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上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以及相关的开发与保护规范上给予特别的重视。确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确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科学性,实现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协调发展与统筹发展。

(二)关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上的一些策略探究

1、藏区民族文化环境保护的策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生态环境是藏区民族文化资源赖以生存的土壤,做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是确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工程建设,同时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对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首先要做好藏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工作,通过生态环境的具体状况形成优先开发、重点开发以及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划分。并且通过对生态环境承载上限以及相关的开发条件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其次,加大在藏区生态环境的人才资源以及财政投入方面的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和多方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生态建设以及文化环境保护上来。2、关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构想——建立全方位的文化资源开发体系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不仅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最根本的要依靠民族文化资源的所有者和继承者,我们鼓励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发展具有藏区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和特色产业目的是为了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把民族文化特色做成品牌,实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总之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民族文化存在的基本条件才能够实现经济和文化的两个发展目标。因此,关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我们应建立全方位的文化资源开发体系。不断唤醒当地人民的文化保护开发意识,指导当地人民进行自己的产业化发展。同时还要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作用之下,对藏区服饰、歌曲、舞蹈、特色建筑等文化资源以商品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开发,促进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研究有助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实际开发与保护工作的进行。在当前文化和经济相互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搞好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不仅是整个藏区人们的发展诉求,同样也是自治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出路所在。文化产业的强大驱动力能够发挥区域经济的产业联动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能够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当然,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复杂性很难用一种理论进行全面的指导,需要我们要深入藏区民族文化资源聚集地,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更好地更科学地开发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拓利用与保护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格茸立青 单位: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升平文化广电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唐剑,李虹.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11).

[2]杨振之,李玉琴.西部大开发中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以四川、云南藏区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

第3篇:民族文化资源范文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结晶,创造出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是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落实科学发展、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百色革命老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使我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得以更好的传承、保护并在群众文化的创新中弘扬和发展,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自己在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十年的实践中,就我市本土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救开发利用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一、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提高对非物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思想认识,切实加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大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社会宣传,社会各界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的意识逐步增强,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逐步提高,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多民族传统文化共容共存各具特色共发展的良好格局。

以某县地域民间传统文化为例:凌云泗城州府、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首先:有着近千年州府建制的凌云县,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据考证,从母氏社会起,凌云泗城地域就开始形成壮族巫术文化的存在。随着历史的的变迁、使这一民间艺术物种得以不断丰富、演变成为当今享誉海内外、被誉名为“*壮族巫歌音乐长诗活化石”的“凌云泗城壮族七十二巫歌调子群体系” 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距今约有7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地方戏剧的活化石”的“朝里北路壮剧及吼瞰歌圩文化”至今保持着古代民间戏曲的原生态,成为中外各地研究民间戏曲艺术和古朴的乡土传统民俗和谐民风,不可多得的活教材。始于明末清初,极具震憾力,体现游牧少数民族的玉洪蓝靛瑶族长号礼仪铜管民乐,以及体现瑶民族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的铜鼓舞、龙凤舞、蓝靛舞、丰收舞。有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布柳河漫歌”的古声乐民歌套曲,为研究古代壮族轮歌、比歌、蛮歌、“普蛮”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轨迹提供了最为可靠详实的资料。

第二,艺种丰富、类别繁多,涵盖面较为广泛。__县地处云贵高原余脉,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地,民族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遍及了凌云各地,几乎涵盖了民族民间手工艺制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民族民间风俗活动,宗教艺术,民间故事,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礼仪传承等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以及民居、服饰、器具等实物文化形态,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要有四大类二十个品种。一是民间工艺制作。主要有刚柔并济、纹饰巧致、巧夺天工、循势而建的“__古石桥群” “石刻工艺技艺”;有色彩葱翠、色泽柔和、温润精细、丰富多彩的“壮族蓝靛染织”民族服饰与格栏棉布纺织工艺;有因材施艺、因色取俏、形象逼真、书画并驾齐驱的“涯石刻群”;有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泗城土司文化”;等。二是民族文化风情。主要有两大风情:第一是流行于壮族主要聚居地的“壮族风情”,目前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壮、瑶族民间艺术有编织彩带、纺织工艺,瑶族巴岩香酿酒演绎、壮族夜婚、瑶族男嫁表演等;第二是“客家风情”,即“高山汉族文化”,集中反映客家汉族生产、生活和风俗情形,由__等客家人迁徒至__后,经长期繁衍发展而成的汉族民俗文化。三是地方戏曲歌谣。主要有流行于泗城、朝里、下甲等地,以演奏传统北路壮剧曲目的“平那祭祀古乐”;有清朝时期颇为兴盛、流行于泗城州府辖区等地的“依过街小调”;有源于耕农们生产生活、牧牛场景的“沙里牛王节”;有茶农们为庆祝茶叶丰收和期盼来年好收成而自发组织的“茶文化节”等。四是民间风土习俗。凌云民族民间风俗古朴丰富,主要有祈求风调雨顺、祭祀祈福所需的“舞龙”“舞狮”、“河灯”、“马灯”、“牛角”;有边走边舞的“瑶钱它”、“踩高跷”、“打托罗”、“关胜游祈”、“门神”、“ 正月初五抢头鸭”等。

第三,技艺精彩纷呈,各种民间艺术推陈出新。凌云的民间艺术风格独特、精彩绝伦,尤其在工艺制作、地方民歌、戏曲和民间民俗等方面,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如在泗城境内不足十平方公里的县城地域范围,有大小不一26座石桥,类型丰富。从建筑材料来看,凌云石桥从造型上划分,又有石拱桥、石板平桥、水中桥、风雨桥。尤其是各种石桥结构独特,造型优美,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地方特色鲜明。还有各民族民间业余剧团多达36余家,完全依靠民间自发组团,长年活动,久兴不衰,民歌类别多达二十一种,__成了省、市艺术院校、艺术团体各门类艺术的采风创作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凌云各路民间艺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__各艺术门类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体裁上、品种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本区域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第四,以活动传播影响深远,各种民间文化艺术享誉海内外。在__民旅民间艺术的代表中,北路壮剧、巫调音乐、长号艺术达到了民间艺术的巅峰,成为__走向世界的文化纽带和桥梁,也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民族民间生态文化品牌,朝里吼澉歌圩文化是北路壮剧的发祥地之一,是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生态和谐文化,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物种,延续传承数百年成为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支柱,也成为区内外一年一度民俗朝圣的地方,20__年被自治区授予“民族文化艺术之乡”。被誉为“壮族民歌音乐长诗活化石”的泗城巫歌调子群音乐。以其丰富的音乐形式和象形听觉独具特色个性,赢得国内外音乐友好人士的赞誉,上世纪50年代一首以泗城七十二巫歌为原素的《水源洞》唱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唱进了中南海紫光阁,从中央广播电台向世界传播,用__壮族七十二巫歌音乐素材原创派生的许多作品,经过汇演、赛事、茶文化节、传媒等各种平台宣传,赢得越来越多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推崇和喜爱。

二、存在的困难

以__县现状为代表的个案来看,民族民间传统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社会共识还未有效形成,成效还不明显,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当前保护和利用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自觉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传承形式单一;三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资金严重缺乏。

三、对策和建议

(一)用科学发展观着力深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思想认识

首先是充分认识地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特有价值。保护地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不仅是保护区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需要,也是重建区域人文形象与精神内涵的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正确看待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的品牌,作为全市文化建设和品位提升的重要突破口来抓,认真做好抢救,挖掘整理、加工提高以及发表推广工作,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抓紧发掘抢救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传统文艺,热心扶持民族民间传统艺人的各种高雅优秀的传统艺术活动。

二是充分认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特色地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具有突出的社会属性,又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艺术价值。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越有地域性就越有全国性,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要从浓郁的地方风格、鲜明的艺术特色、较大范围内流传、在同一艺术门类中具有代表性等方面入手,科学合理确立一批我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类保护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各级抢救与保护范围,并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开发、保护和宣传工作,进一步凸现地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特色和价值。

三是充分认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独特规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作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流传和发展。要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合理利用,扩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继承发展,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民族民间传统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二)各级党委政府要着力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机制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建立健全全市以及各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工作机制。一是积极建立领导责任机制。要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城乡文化发展纲要;加强民族民间传统优秀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二是积极建立工作运行机制。要发挥政府文化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及时掌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传承开展情况,以市文化主管部门迁头,整合全市及各县各民间传统艺种的“土专家” 组成的专家组,深入各县基层调研挖掘整理统一操作,同时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与联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协作,形成共同推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艺术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工作。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工作。三是积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制定实施一些地方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项目,由市政府落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作所需经费,并纳入全市年初经费预算计划加以落实。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引入项目管理和绩效考评机制,合理使用并管理好资金。广泛吸收民间资本,投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四是积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发挥各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各种文化活动展演中心、文化馆、艺术院校、艺术表演团体,科研等单位人才队伍和资源优势,加强资源综合集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第4篇:民族文化资源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文化资本;转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Bourdieu Pierer)从象征支配角度对马克思资本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1]文化产业发展的事实证明,文化资本可以像经济资本一样用来生产或经营并获取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实现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顺利转化是文化产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核心要素。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具有巨大的产业和经济潜力。但是,由于地域隔绝、交通不便、缺少资金等因素,尤其是缺乏有效的资源进行资本转化的基础条件和途径,致使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守着金碗讨饭吃”,民族文化资源强大的经济潜力难以展现。事实证明,实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化是必行之路就是民族文化资源到资本的有效转化,其中转化路径是关键。以下四方面的实践是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资本转化路径的思考。

一、转化路径一:文化资源基础普查和测评体系的建立

进行资本转化前的资源条件和基础评估是实现转化的基础。首先是进行文化资源的丰度和转化类型评估。丰度指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并分类,转化类型的评估就是对可进行资本转化,可投资可营利的文化资源类型进行鉴别。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资源是指民族群体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并保留下来的文化物质和产品。包括:民族村落景观(建筑和生产、生活器具等)、服饰、手工艺品、餐饮、交通工具等等。物质文化中包括众多的生产资料,是资本转化的重要基础。非物质文化,指以物质文化为载体而显现的少数民族族群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质情操、民族性格、宗教精神等。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都能进行资本转化。只有最优秀、最先进的、符合人们需求的,并能够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可盈利的文化类型才具备转化的条件。比如,民族服饰、工艺品和民族特色餐饮。

其次,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建立详细成熟的评估和测量体系。要分别对价值可测性文化和价值不可测性文化进行分别的资源评估。需要从资源丰度、存量、品相、价值、效用、发展潜力等多角度进行。在资源描述的基础上更可引入其他学科进行量化测评,使之更具科学性。从而降低转化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转化路径二:优势产业开发条件的创造和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将可用的民族文化资源按需求加工成商品投入市场赚取利润的过程。此过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优势的产业条件作为支撑,二是依靠优势产业条件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必须进行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条件进行评估。在转化过程当中,除了优势文化资源的准备外,政策的制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集聚,龙头企业的带动,文化项目的优选,营销模式的制定,市场需求的调研等生产要素更是缺一不可。以上要素的完美组合直接关系到资源资本化的效率和资本的最大盈利,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各地大肆兴建文化影视城,最后弄的不伦不类,铩羽而归就是不进行产业条件预先评估导致项目失败的最好证明。而云南大理周城扎染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又说明了只有产业条件具备,才能实现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在转化后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再则,必须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持有阶层的参与度和利益分配的问题。文化持有者是资源资本化的主要参与者和“活态”的产业条件。他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真实传承和展示功能越来越受市场欢迎。比如丽江东巴古乐在旅游市场的火爆情形和《云南映象》受人热捧已然说明了问题。所以,在民族文化的资源向资本转化过程中必须要尊重民族习俗,杜绝文化持有人的“被参与”,最大限度提升参与面和利益分配面。

三、转化路径三:文化中间人的优选

“文化中间人”[2]是指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和体系最为熟悉的群体,他们肩负将本民族文化进行上下传承和向社会推介的重任。这个群体是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来自最基层的文化持有者,不同的是他们具有敏锐的商业眼光、掌握核心技术、懂得积累和创新、注重环保、既懂少数民族文化又懂产业策略,逐渐成为连接市场和文化资源的中间人,也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最有话语权的阶层,这一阶层构成了特定文化文本的主要的新受众群,[2]可称作“文化产业化的精英”。比如大理白族扎染的个体销售商群体,就是从最基本的扎染制作者通过资金技术的积累发展而来,如果没有他们,扎染技艺根本无法实现产业化运作。他们是链接各种生产要素的关键点,所以,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文化中间人(商)的培养和优选。

四、转化途径四:市场调研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消费群体购买能力和消费需求的调查。没有市场就没有供给,民族文化资本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购买力,市场规模和容量要取决于人口基数、购买力和购买欲望三个因素。[3]所以,有必要进行购买人群所处的经济环境的调查,比如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商业信用、消费偏好等。文化中间商必须做好其经营环境、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及时发现商机,不断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

最后一个环节是必须搞好售后服务,中间商以及文化生产者应该主动去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进行资源的反复优选,不断改进文化产品,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温洪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4.

[2]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2.

第5篇:民族文化资源范文

[关键词] 民族建筑文化 旅游开发 贵州

建筑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克服自然,改变自然的斗争的纪录。也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是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文化,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因此,民族建筑文化资源是贵州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有利资源。但贵州目前的旅游开发侧重于自然景观和民族节日文化,对民族建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贵州旅游开发应全面发挥资源的民族属性,系统研究民族建筑文化及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充分认识并挖掘其旅游价值,这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贵州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途径。

一、民族建筑文化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全省共有49个民族的同胞在这里栖居。其中,苗、侗、布依、仡佬、水、彝、土家、瑶、回、壮等18个民族是贵州的世居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8.98%。贵州各族人民,依山傍水,造就了风格迥异多彩多姿的民族建筑。“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与文化,特别是与物质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并且通过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同精神文化发生联系”。特殊的地理环境参与和影响了文化的形成、进程和传承,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环境中世代居民生产、生活的创造、传承及其延伸的结果。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民族生态环境,就有什么样的适应这种生态环境的民族建筑。建筑受环境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建筑的选材,民居建筑由于受才力、物力、人力及交通可进入性的限制,大多选择就地取材,民族地区的石头遍布,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首选建筑用材;其次,必须考虑地形、采光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贵州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房屋的建筑风格就出现了“干栏式”的建筑结构。河网密布,阻碍人们的交流,所以风格各异的桥梁建筑就是贵州民族地区居民生活和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实用建筑。

二、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

贵州民族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政治和经济制度,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1.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国家标准分类体系,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有古城镇、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传统与乡土建筑、古桥等基本类型(表1)。

2.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贵州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其次是黔西北、黔北,这些地区都有不同建筑结构的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民族建筑。其中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依山就势修建的“干栏式”建筑,比如,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吊脚楼。以及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建筑形式主要有石板房。在黔西南的清镇、安顺、平坝一带,这一地区的民族建筑多为砖石结构,呈平面布局,楼层多为4至5层。由于地形开阔也分布了一些防御性建筑和宗教建筑,如屯堡建筑和安顺文庙等。这些民族建筑形式都是其他省份所不多见的。

(2)资源内容丰富性。独特的民族环境提供了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原料,是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所。因此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如民居建筑、特色村落、古桥、古城镇、水工建筑等十多个基本类型。

(3)资源组合好。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风景相得益彰。在贵州民族地区,有黄平、镇远的舞阳河与古城镇、宗教建筑和苗族文化的组合;安顺屯堡建筑与中原文化相结合。

三、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对民族建筑文化缺乏认识

正确认识和定位建筑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位置,是民族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建筑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凝聚了人类对环境利用、适应的科学认识。从古人类的石器加工,到夜郎时期的“干栏式”房屋建筑,以及今天的民族聚落、村寨的布局等,都自觉和不自觉地遵循“因地制宜”的意识或原则。各种各样的民族建筑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建筑的选材和选址上,民族地区的居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尽量运用当地的资源,就地取材,使建筑和聚落布局、逐渐适应民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水文特点。具有相当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是,在很多地方却仅仅热衷于交通、宾馆、餐厅、茶楼、游乐场所的修建,现代旅游设施的建设重于对古民居和景观聚落的保护,对于大量急需维护的古建筑的价值缺乏认识,对周边生态环境也缺乏资金投入。黔东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古镇和苗王城、黔中六枝特区月亮河布依族民族生态园和紫云县格凸河景区、黔西威宁草海旅游区等许多地方,传统的民居建筑都已破败不堪,当地老百姓鉴于经济实力,只能用一些木柱暂时支撑行将倒塌的旧房,一些古老的寨门、城门、城墙、廊亭、祠堂、碉楼等公共建筑也大都缺乏修缮。

2.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保护

对民族古建筑的保护一直都是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因为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者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建筑的,而贵州的民族古建筑大部分都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不少画栋雕梁都在无名火灾中灰飞湮灭。而在旅游开发中经常出现违规搭建或者移为他用的现象,这就势必加速了古建筑的毁灭。其次,在旅游开发中为了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许多旅游开发者对待民族古建筑的态度是追求“修旧如新”而不是“修旧如旧”,每一次整修都不是局部修缮而是整体重建,这也造成了对古建筑的一次次破坏。不少古老建筑不论其始建朝代如何迥异,最后往往都变成明清建筑式样,甚至是上个世纪的面目。最后保护民族古建筑的一个关键是资金问题,在各地方政府近来纷纷制定出台的保护性政策措施中,大多将该建筑群的旅游收入抽取一定比例,作为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为数不多的民族古建筑又面临着过度旅游开发带来的伤害。

3. 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管理

目前,贵州各地相继建立大批以旅游为目的的民族村寨(镇)和旅游景区,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文化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凡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命名的民族文化村寨或古城镇内的历史遗迹和古民居建筑都保存得较好,而非命名的民族村寨及遗迹和古建筑都面临着破败、荒芜和消失的境况。黔中安顺市七眼桥共有八个屯堡文化村,唯有国家和省政府命名的本寨与云山屯得到较好的保护,而其他六个则是断垣残壁或被改建。位于贵州六枝特区新窑乡牛场坝苗族石头寨是一处以苗族石头房而闻名的村寨,老寨因其挂牌保护而被完整地留了下来,新寨则被现代新房所取代。另外,据调查很多村寨和景区的管理部门对传统民族建筑保护意识不到位,很多具有特色的古民居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有的已破损不堪,甚至废弃;有的被撤毁新建;有的古镇街巷原有的遗迹与新修的现代建筑相互混杂,完整的聚落格局和周边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四、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1. 开发原则

(1)确立各区域的民族建筑文化开发主题。贵州民族地区的高原峡谷地形与人文活动共同孕育了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类型。在旅游开发中,应结合区域实际,寻求鲜明的建筑文化主题,如兴义的峰林谷地聚落与田园耕作文化,黔中高原的石板房建筑等。

(2)自然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突显文化的多样性。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认识和了解民族自然环境,增加科学知识,培养正确的自然环境观。这样产生的旅游行为,是文化旅游行为。民族建筑文化是人类在适宜民族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人地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物态、心理等特殊独有的现象。旅游资源的开发将自然与人文的整合是任何地区所追求的目标。贵州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景,将与之和谐的建筑文化进行有机的叠加,必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原则。由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的差异和认同产生旅游,贵州民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有雷同也存在差异。在开发时在挖掘自身优点的同时,要防止其文化内涵的退化和丧失,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2.开发模式与对策

由于贵州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部,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80%以上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300 mm,全省湿度在70%~80%左右。在此条件下,修建的房屋必须具备防潮的功能,木架结构的“干栏”式建筑,采取上层住人的方式就避免了湿气,也避免了暖湿地区的虫蛇侵袭。贵州广泛分布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为民居建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提供了丰富的石料。由于在贵州地区,水系的二元结构特征,大部分地区缺水。因此,民居多布局在河谷和有泉水出现的地方。依山傍水的布局,不仅风景优美,充满诗情画意也达到了“木方水圆”的理想效果。因此,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建立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

(1)大力普及民族建筑文化知识,加强建筑文化旅游的生态意义。主要包括民族建筑的形成原因、建筑特点、科学价值、文化内涵、美学特征等基本知识。通过对这些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广大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对民族建筑文化的欣赏能力,引起旅游者对民族建筑旅游的兴趣。从而促进以贵州民族建筑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的发展。例如在介绍民族建筑的美学特征时,可以说明贵州民族民居一般为三间正房,以中间堂屋为中轴,两侧对称,圆直的木柱展现出挺拔有力的线条美和对称美,象征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若为两间,右边一间则为堂屋,堂屋用于祭祀祖先,一般不住人,体现了以礼为基调的礼乐和谐美;房屋构架的檩、梁、柱皆用圆木,保持了木柱生长的自然形态,堂屋的围壁木板不能倒立,蕴涵着“回归于自然”的象征意义。

(2)着力塑造生态旅游形象,确立各景区的民族建筑文化主题。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根据景区的实际,确立鲜明的生态建筑文化主题,如安顺屯堡建筑文化,通过对屯堡建筑的了解和认识体验600年前中原地区的民风民俗、花溪镇山村石板房建筑文化、西江千户苗寨建筑文化等。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造就了不同的地貌条件。总体上说,全省地势起伏大,山地多,平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在此条件下,各民族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尽量利用原始地貌环境中的坡、沟、坎、台等为地貌形态,随高就低修建住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旅游景观,因此可以在深入发掘地方文化的同时,整合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结合区域实际,丰富旅游产品的层次。

(3)加强对现有建筑物的保护,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进行生态恢复。首先,体会“修旧如旧”的新含义。“修旧如旧”自老一代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以来,一直被作为古建维修的重要纲领。“修旧如旧”的原则关键在“旧”字上。“旧”实际上就是古老历史的代名词。“旧”并非狭义的旧,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表面上的陈旧破败,而应理解为过去。“旧”还应有更加深层的理解,它代表了古代建筑过去所具有的各方面的历史价值,《雅典》指出:“保护文物就是要保护那些饱含着千百年历史信息的历史见证”。维修古代建筑就是要让这些历史见证不致损毁,“修旧如旧”,应理解为:在对古代建筑的维修过程中,尽量保存那些含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成分,并使它们在维修前后没有任何改变。

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要进行生态恢复,主要可以从加固地基,增强结构,更换材料入手。但是这些措施都会对古建筑本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木结构能不落架的就不落架,能局部落架的就不全体落架。由于木结构建筑决定了它在自然条件下是会风化朽蚀的,所以建筑材料的更换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尽量保存原始构件,能加固的不更换,能墩接的不更换,能替代的则尽量保持它原来的位置和形象。

(4)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指旅游行业第一线的相关人员和建筑维护和保护的相关人员。我国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古建筑相当丰富,对这些古建筑进行研究调查,需要大量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以及有关文物、考古、历史、民俗、美术、建筑、规划、结构等各学科的专家。同时工作在第一线的导游人员也必须具备基本的建筑知识,这样才能指导游客欣赏和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

因此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不妨向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发达国家如日本、欧美等国学习,在一些高等院校中专门设立民族建筑保存学科、出国培训一批民族古建筑保护专业的专家学者、专门培养专业人才。在对导游人员的培训时也可以加强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学习。在学习国外先进的保护措施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创新研究,从而更好地保护传统民族建筑。

五、结论与讨论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区的各个方面的生活状况,政治和经济制度,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丰富性及组合好的特点,与民族自然风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必定增强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因此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建立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但是,它作为旅游资源,在开发类型上,又有一定的单一和局限之处;民族建筑的生态开发,在贵州尚无完善和规范的先例,因此如何对其开发利用和布局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著 林洙编.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 王恩涌编著,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7

[3] 熊康宁 杜芳娟 廖婧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M].省略ta.省略/22-zcfg/lvbz/zyfl/zyfl.htm

[5] 王正贤著,奇异的石头世界――贵州岩石载体文化[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6] 朱健,董恒信. 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保护[J]. 山西建筑,2005

[7] 杜芳娟,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地区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20(2)

[8] 杨明德等著,贵州喀斯特环境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9] 杨晓辉著,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10] 张帅华.,对当前古建筑修复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08

第6篇:民族文化资源范文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遵循一般文化产业集群的普适性规律,同时由于西部特殊的文化空间、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又呈现出不同于中东部文化产业集群的异质性特征。政府引导、行业协会推动、虚拟产业集群引入共同构筑起不同层面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集群

一、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现象

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具有一定关联的文化企业或机构同处一个地理空间,形成优势互补,并产生孵化、引领、示范效应,最终辐射其它文化企业的聚集体。民族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新领域,把文化事象纳入和嵌合到产业集群逻辑既需要传统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可融合性,同时,作为民族地区新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属于民族经济学的范畴,对其研究也需要民族经济学语境的可沟通性。一般意义上,学术界把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作为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起点,马歇尔认为如果一个大企业附近集聚了很多中小企业,则这一区域就可以称为“产业区”。不过当时的产业区只是相对于农业区而言的工业区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产业集群的的集群必须限定在一定空间领域,一定有关联性的机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聚,分享资源、组织间共通互补。“随着二战后法兰克福学派的日渐式微以及布尔迪厄、费瑟斯通等为代表的消费主义走向高潮,文化产业的合法性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得以解困,代之而起的,是世界文化市场的利益竞争潮起潮涌和文化产业财富的万众瞩目”①。尤其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经历“内需型经济、消费型时代”,各发达国家调整发展策略,积极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希望向再工业化模式转型,以顺应世界经济“再平衡”要求。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创新性强、高渗透性等特征,与目前强调产业结构升级、减少能源消耗不谋而合,文化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集群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集约、引领和示范作用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政策领域,改革开放后经济开发区和高新科技园区成功的经验映射到文化产业领域。同时由于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本质、产业化发展现状、意识形态特征以及知识网络的全球兴起也使得文化产业集群繁殖生长。在产业集群发展延伸的历程中,一方面产业集群的普适性规律自身不断嵌入经济社会中延伸发展,另一方面正如布迪厄所认为的:当一个结构元素要进入或者渗透另一个场域中时,必须先通过场域特有形式和理论特点的中介环节,预先历经一次重新塑造的过程,即是说只有遵循这个新场域的逻辑,转换成这个新场域本身的结构元素,才能渗入这个新场域。“文化产业聚集区具体称谓有‘园区’及‘聚集区’等,其实质是生产要素与产业的空间集聚,根本动因是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诉求”②。2007—2011年,文化部认证了一批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极大推动了全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文化产业集聚的意义排序和发展限项上有了清晰指向。文化产业集群遵从产业集群发展的普适规律:即规模合范围经济、创新驱动、知识溢出、人才资本集聚,但文化产业发展核心是创意与智力劳动,因此除了恪守产业空间集聚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受限于文化自身规律影响,不仅如此,与其它物质性生产领域的产业相比,文化产业还有意识形态功能,与一个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政府利用行政权利配置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集群化特征更加强烈。西部地区主要包括贵州、云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这些地区文化资源禀赋参差不齐,其中云南、贵州、甘肃、等地属于民族文化资源蕴含较丰富的地区,由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民族文化产业深深根植于当地的社会资本和文化中,这种根植性特点与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紧密联系,使得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呈现出产业化、集群化态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融合民族文化资本化、文化自觉和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构建有别于东部城市或发达地区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对这一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探究,对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产业的资本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意义重大。

二、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异质性

(一)现实环境:西部文化资源特点资源禀赋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有活力和穿透力的因素。经济区位理论研究者认为,地理环境、资源条件是决定企业地理分布的主要原因。Ellison和Glaeser的研究也表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更多来自当地资源禀赋或政策优惠。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以独特的地理空间为生存场域,地理空间与文化要素协调融合,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网状结构。1.地理空间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地形复杂多样,由于区域广阔、历史上交通不便等原因,西部生态系统中的遗产基因库耐受外部环境的“生态阀殖”高,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从而形成生态物种的丰富性与特色化,文化生态圈内不同文化群落的差异造就了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独有的建筑服饰、节庆演艺、民族民间工艺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2.文化要素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土地面积546万平方公里,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部。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众多文化类型相互交织,构成了地域生活的独特风景。这些优势的文化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的增值性,一旦搭上文化产业发展的快车,进行整体开发与集群规划,极易转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异质性: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文化产业集群现实效果描述异质性被频繁用于环境、医学等诸多领域。异质性与同质性相对应,也即独特性和个别性。东部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在资本、科技、人才等因素作用下集聚发展时,西部地区开始零散出现了部分小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这种集群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国家的投资以及一些区外因素推动,它的产生形成既不遵循经济学产业集群形成的一般规律,也与中东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有所区别。1.资源型集聚———普适性发展模式产业聚集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的重要条件是靠近资源地,文化产业所依托的文化资源具有的区域性、民族性和延续性,为文化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潜在的可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更多承接了以本地资源为重点的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的单方面依托使得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原始单一、运作和建设模式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新经济环境下市场、创新、集群企业间网络等相互作用下的协同效应未发挥,依靠科技优势和创新元素的文化集群较少,不利于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2.规律性偏差———违反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性特征集群倡导计划认为,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就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文化聚集的动力主要有社会动力、经济动力、政府动力等。在西方,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是产业发展辐射周边,形成产业群。西部地区计划经济痕迹浓,许多大型文化企业并不是本土内生力量发展的结果,而是依靠政府力量,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自上而下形成的,这类产业集群从一开始培育到最后形成,政府始终起到很重要的扶持作用。而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地方政府在培育本地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个典型的问题,即违背客观规律的过度干预和直接参与,对本地企业采取行政捏合手段人为建立产业集群,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文化产业集群自身的特色定位并不强,尤其是与所在区域的特点联系不够密切。3.梯度格局———非均衡式发展现状首先,西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等文化领域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和集团,基于国家政策扶持发展成效显著;依靠传统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风生水起;现代高新技术的新兴文化产业集群中动漫游戏在部分省区已初步形成产业群,但集群化发展不充分,处于成长型和培育阶段。其次,西部绝大多数文化产业集群属于原生型,即依托当地自然条件或该地拥有手工制作某方面的传统而形成的地域根植型,引进型较少,民营资本投入较少,没有形成多元化的集群投资格局。最后,西部文化产业集群呈现出集中性和不均衡性,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如四川、重庆文化产业集群数量和类型多、专业化程度强、资源配置效率高;而经济落后的青海、、新疆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滞后。总体来看,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集群虽然发展空间较大,但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集群仍有较长的路。4.效果性归宿———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文化产业集群的本质是通过集聚、孵化、引导示范功能产生规模经济。具有经济学属性的规模包括纵向和横向规模。纵向规模即企业生产环节的多少,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产业链和产业关联度。产业集群往往围绕一条或一组产业链展开,“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相关企业集合的新型空间组织形式。”①产业链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了研发、生产、营销,主体产品和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等。西部文化产业集群企业主要通过分立和效仿的方式产生,大多数文化产业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趋同、不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经营效率不高;从横向发展看:西部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企业形成内封闭系统,与其他地区协作化程度不高,联合行动效应与制度效应不明显;同时,西部文化企业小、散、弱的发展现状也使得这些企业难以受大企业的辐射,缺少信息知识交流,造成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

三、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一种产业经济模式。同样,文化产业集群的构设也有不同的类型和模式”②。当一种产业发展自己的产业集群时,必然把他的产业属性带到产业集群中,按照国家统计局2012《文化及相关分类》,立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现状,文化集群应从三类产业特色出发,差别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产业———重视政府引导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发行等类别是文化产业的基础业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也是实践发展中文化产业的核心构成和重要经济支撑。传统文化产业有极强的意识形态特征,对比其他产业,政府与文化产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这些产业门类还存在总量偏小、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和服务类型单一等问题。因此,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有赖于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注意生产要素的集约型、资源配置的倾向性、政策供给倾斜性。这种模式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征选择示范性企业或园区,通过成功的运作实践,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同、相近和相关企业聚集,最终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在集聚发展过程中政府努力建构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金融、税收、人才等优惠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资本进入;鼓励各地立足于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和市场条件通过高标准的规划,推动文化产业从无序、盲目发展向有序、自觉发展转变。尽管这种模式违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现阶段单纯的市场之路无法完成自身的有效集聚,只有在政府的统一号召和宏观管理下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对于目前发展得并不成熟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企业来说,对企业生存、发展非常关键而具有实际意义。

(二)特色文化产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经济学相对优势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在产业分工布局中相对另一个区域的产品生产处于劣势,应该选择劣势最小的发展,去换取发达区域劣势最大的产品。相比较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工艺美术品、休闲娱乐、会展节庆是凸显西部优势的主要领域,最能代表西部文化产业形象和特点。但这些门类的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乱”等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不完善,粗放型经营明显,生产组织方式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规模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集群并不是一种可以遍地开花的产业组织形式。在西部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文化产品内生于特定文化,如,云南很多民族民间工艺是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完成,地理上难于集聚,生产上不适于进行现代工艺和机械化生产,基本不按发端于城市大规模复制的路径发展,这一部分文化产品在产业规模上需要一个合理的空间。这种发展模式更多依靠行业协会参与产业发展,依靠同业自治的方式来保护地区行业的利益,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行业评比、行业培训、行业监督、协调会员纠纷方面的中介作用,搭建联系资源供给、产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促进各文化产业链上中下游、横向的渠道畅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产业运作机制。

(三)新兴文化产业———引入虚拟产业集群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中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是西部拓展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的基础。这些产业目前与先进发达省区相比,虽然实力和竞争力都还不足,但代表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许多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中,产业集群出现了虚拟化趋势”①。一般意义上,传统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地理位置上的集聚,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很多文化产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创意、生产、营销,在有形的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不在像一般产业那么显著。文化产品市场化的过程可以突破地理空间的约束限制;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的发展,也突破了集群在地理空间上的局限性,文化产业的集聚不仅表现为具体地理空间上的群集,还表现为超越地理空间的虚拟集群。

第7篇:民族文化资源范文

贵州民族文化生产力是贵州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贵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文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综合价值十分显著。本文侧重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来加以探析:

一、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实施产业化的理论探索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能自身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实现其产业化模式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贵州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变化是一个悠久的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滋养着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也渗透和作用与贵州各地域人们的风俗和行为习惯,客观上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民族文化资源具有文化内涵、构成要素、划分标准、功能作用以及相应的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即具有客观实在性、组织系统性、历史继承性、要素层次性、发展动态性等特征。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将“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2]。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这一过程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类似。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生产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生产力,并通过物化过程,具有了文化的物质化特征,从而对生产力产生重大的促进和变革作用。贵州民族文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了民族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科学技术、生产与经营管理和劳动组织等方面,所涉及的基本环节主要是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民族文化资源化的产业化过程贯穿于市场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具备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客观上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部分,是生产贵州民族文化产品、提供各类文化服务的一种生产能力,也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增长方式。比如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贵州一系列的苗族蜡染、扎染、刺绣等工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已经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产品一直远销到日本、东南亚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备受客户青睐。随着当今社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逐渐完善,贵州民族地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相互融合,对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不断开发与利用,将不断促进贵州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增加,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将使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化生产成为贵州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力量。

二、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实践探索

(一)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使贵州民族文化资源的文化功能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生产中,作用日益突出。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作为文化生产力,突出了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文化生产力包含了知识经济,并给经济系统注入了文化因素,只是对当前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内涵予以扩充和不断深化。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既有科学、技术和智力因素,也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观念、民族文化艺术以及民族习俗爱好等人文因素,是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和民族个性的有机结合。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作用是巨大的。它通过与经济、技术等相互融合,是贵州民族文化繁荣复兴的不竭动力,在发展繁荣贵州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贵州民族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生产力的价值。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繁荣和网络传媒环境下的现代传播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商品化生产已逐渐成为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客观上也成为现代化大生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以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等民族千百年来举行的节日庆典、宗教、文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休闲娱乐等一系列文化活动,都是富有特色的世界稀缺的民族文化资源,也是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富有绮丽多彩的魅力。近年来,贵州不少文化企业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规模的文化产业圈,如借助民族故事、传说来进行卡通动画、电影电视等的设计和播放等,并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文化企业正在贵州省市各级主管部门的不断扶持与自身不断努力下,逐渐有效地探索了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最佳捷径,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思路:以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文化产品为基础,有重点地扶持民族文化品牌,研究贵州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开发和推介模式与传播策略,充分地发挥出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在产业化过程中重要作用。

(三)民族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资本,通过产业化的经济运行,直接影响贵州经济发展的效益。因为文化资本是一种积累的劳动成果。在产业化条件下转换为经济资本,具有与经济资本相同的功能。以如2013年上半年,贵州贵阳金黔在线网站推出了《贵州民族民间传说系列动画集》,就是充分汲取贵州民族民间传说优质内涵,组织专业人士认真展开对文化资源的转换工作。该团队通过挖掘贵州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独辟曲径地从动画形象、音像效果以及动态音乐表现形式来凸显贵州民族文化主题,将贵州民族性与地域性巧妙地融合起来,在角色对白、美术造型、动画配乐和音乐风格等诸多方面赋子动画作品鲜明的贵州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质。通过艺术设计,运用现代文化创意和表现手法,将其重新交错融合后脱颖而出,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包含着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民间系列传说动画片,这些人物形象饱满,画质优美的动画片,令人喜闻乐见,通过网络传播,让人们来解读远古贵州和了解贵州民族文化,获得了广泛的网络好评和丰厚的经济回报。因此,对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地开发、整合、创新并形成经济资本,是一个漫长与曲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与实践过程。通过民族文化资本所获得的利润是与持有者说掌握得客观形态资本是成为正比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21世纪的竞争将不单纯是军事与经济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市场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化为文化竞争。因此,充分利用文化资本来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运用文化资源必须是思想文化与资本的融合,使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第8篇:民族文化资源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现有模式.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组织转换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继承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历史之中的特质文化,其特殊性和丰富性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资源不断受到弱化,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富饶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濒临灭绝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进行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转换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为知识资本,为少数民族成员知识共享、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服务。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物信息资源。前者包括用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物(如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又称之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主要表现为储存在一些少数民族特殊人才的头脑里,他们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对这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没有一纸一画的存于侗族匠人头脑的鼓楼设计。(2)口语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是指无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传,并不被现代技术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这类信息资源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这类信息资源的转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体语信息资源:少数民族大量的文化的传承,是靠宗教仪式、舞蹈等这些特殊的体语表现进行的,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员认同的一种价值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识,其中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通过文献和实物载体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如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现有转换模式

    “转换”的含义较为广泛,包括交换、重新整合、功能改变等。厉以宁在《资源转化和西部开发》一文中,指出“资源转换就是资源资本化……要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把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是指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或管理方法,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为知识资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

    纵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其实质是系统内知识的转换。根据系统内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转换形式,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分成下列几种转换模式:

2.1实体展示模式

    实体展示模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一种常见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现实展示、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化。实体展示模式又可分为活动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2.1.1活动展示模式

    从文化产生的形式来看,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少数民族中的游牧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活动形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属于一种活动文化的形式,这种文化需要在活动中继承和发展,其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是一种活动方式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转换方式有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组织2种方式。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楼修建中,徒弟向师傅学习鼓楼建筑知识的习得过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节,通过一种悲壮的杀牛祭祖仪式来祭祀祖先的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黔东南南部侗族的萨玛节,通过祭萨活动,来增强村寨的团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这些都是属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展示方式。政府组织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组织的各种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庆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现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这种信息的转换方式,是民族群体成员之间获得和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的过程,成员获得这种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作为活动文化的展示方式其优点就是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这种信息转换方式取决于受众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现实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少传承人,它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消失,这种转换模式的发展面临挑战。要使这种模式得以继续发展,一是需政府通过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保存这种文化现象;二是把活动文化资源扩展成文化旅游、文化产品资源,扩大其受众群,让更多的受众感知和理解这种文化,使这些隐性知识在更广泛的空间传递,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社会化创造条件;三是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2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开物质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负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称之为传承物,它包括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等,对于传承物我们统称为实物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的转换,一是采用文物古迹实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馆信息软件,把文物、古迹和遗址数字化形成数字产品,通过多媒体形式或基于网络平台向大众传递数字化博物馆知识资源模式。

    文物古迹展示是通过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现象的地区和具有古遗迹的地方,兴建博物馆、陈列馆、古遗址展区或建立网络平台,让这些文化现象成为历史文化记忆。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风雨桥、台江苗族刺绣馆等。文物古迹展示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受到推崇,这种信息转换模式是一种通过收集少数民族民俗文物,对其进行解读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转换。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迹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将隐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转化的方式主要是实物和模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大量文物搜集,解读文物产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现象,用显性化概念和语言将文物隐含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这种转换方式其优点保存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物,但这种转换方式取决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鉴别以及对文物的解读提供的信息资源。

2.2数据库模式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发展迅速的模式是数据库转换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知识的融合,用各种显性化语言或符号将各种相关显性化概念进行组合、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是把记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筛选、归类并数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询的数字文档。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已经建设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数据库50多个,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因特网上还有大量的介绍一个或多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网站。一些商用数据库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信息资料。但由于这些数据库、网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平台与软件建设的各自独立的数据源,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仓储,所以其知识转换形式是一种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实体展示模式、数据库模式都是一种外部形态的整合,还不能形成一种内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分别属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识转换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将显性知识抽象化的过程,通过归纳和提炼使显性知识被民族成员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华成为民族成员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需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知识组织,将少数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经验、少数民族研究专家技能或蕴涵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通过数据挖掘、知识挖掘等技术将之发掘出来,从而提升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量和质量,并为广大的民族成员所共享。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表达和传递,而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和记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记录者必须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持有者的眼光来记录传统文化知识,而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觉来对传统文化现象做出记录和解释。该方式主要是语言和符号的比喻,可以将人的直觉或心灵顿悟表达出来,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转换。传统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和田园调查,形成研究性的论文和论著。这种知识转换是一种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的转换,但这些知识由于受众群少,难于在民族成员间共享,还不能形成大多数民族成员个体的知识。为此需要创建一种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建立的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换的机制,使创新的知识被民族成员所共享,从而实现由个人隐性知识推动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的发展,即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所谓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是在组织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概念关联,形成共享知识库。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资源转换的基本条件,如组织机构、软件工具和系统平台、标准和关键技术等,还要满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换的特殊条件。

3.1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组织模式需要有组织机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式的构建。知识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落作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广到整个民族社区。具体作法是通过民族研究人员长期蹲点记录或本村寨民族成员自己记录这个村落的所有生活现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记录这些生活现象,并整理、存储、加工、研究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库。文化信息源库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信息源的数据加工,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总库,只有一定量的资源库,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隐含信息的关联和知识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知识基地是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组织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直接体现;三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化,人的知识获取过程,首要是对知识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多的受众,成为有效的资源,需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概念化,比如说,“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人们就会与从江的芭莎联系在一起;鼓楼、风雨桥自然与侗族联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其他民族无法复制的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这些资源长期隐藏于乡间僻野,不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识的对这些资源概念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对这些资源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加速其知识的显性化,使之带来“取之不尽”的收益。

3.2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共享机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数民族成员中的知识、智慧和技能。这些隐性知识难于共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具有这些知识、技能的民族成员生活在乡间,外界了解甚少,隐性知识传播空间狭窄;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的年轻成员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员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让外人所知晓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传播。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转换,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民族成员能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应该有一个看得见的知识平台,使每一个民族成员和团体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团体有哪些资源,哪些民族成员贡献了哪些知识资源,同时知识基地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申请部分资金用于对这些民族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奖励;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要帮助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民族成员、团体申请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

    要建立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体系,必须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依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而建立的数字化数据库,它通过数据化知识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源,以及保存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员所产生科研成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规范、分类、标引后,按照开放标准与相应的互操作协议,允许机构及其民族成员通过互联网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

    在知识库的建立中,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库的建立应给与高度关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现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个别少数民族成员中,他们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们一旦离世,将会出现人亡艺绝的惨况。对这些特殊人才,要实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应的科研机构出资,由知识基地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抢救性的记录这些智力型资源,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智力型信息转换成可保存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组织,动态地调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数据库,依据知识挖掘技术自动处理数据库中大量的原始数据,从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价值的知识元,即对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个性化知识挖掘,然后系统对这些知识元进行关联、对比、评价,形成知识库,使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隐性知识显化,并为广大民族成员所共享。

3.4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

    本体具有描述特殊领域知识概念和关系的能力,能够对领域概念的层次、属性和实例进行描述,提供表示和交流领域知识的词汇,在概念层次上提供词汇术语的关系集合,并对语义描述结果作进一步的约束。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可以形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相关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开展该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数据源上的异构信息资源通过一套共享的术语进行重新编码、转换,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语义检索、知识表示、自动标引、知识导航、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的构建,可以通过知识基地组织本领域内的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概念及概念词之间关系的确定,信息管理人员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知识概念的组织,而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知识本体。

第9篇:民族文化资源范文

关键词 文山州图书馆 民族文化 资源品牌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追求。结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情况,州委、州政府提出了继续发扬“科学发展,开放和谐,穷则思变,后来居上”的发展思路,号召全州各族人民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文山而努力奋斗。和谐社会是人人参与的共同行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建设来为其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图书馆是知识和文化的集散地,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辐射源,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指导、示范和带动作用。作为拥有地方民族文化资源馆藏较丰富的文山州图书馆应因势而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出发,积极挖掘、整理和利用馆藏民族文献资源,努力打造民族文化资源品牌,开展特色报务,为构建和谐文山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1宏富的文山民族文化资源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是我国西南各省区特别是云南省连接泛珠三角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重要陆路通道,自古以来就有“滇桂走廊”之称。千百年来,居住在这块红土地上的壮、苗、彝、瑶等11个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所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心理、宗教、习俗、服饰、饮食、建筑、工艺等文化现象。文山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传统文化灿若星辰,是各民族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结晶,亦是极其宝贵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所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地方文献、、民族节日、民族民间歌舞、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故事、传说、经书、饮食文化、房屋建筑等等,如文山壮族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其语言文化中,而且在其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花街节”、“杆栏式”民居建筑和展示壮族风情的“手巾舞”、“纸马舞”中表现更为明显。11个民族就是11朵鲜艳的花,壮族“三月三”、苗族“踩花山”、彝族“火把节”、瑶族“盘王节”以及新近发现并唱响全国青歌赛的富宁“壮族坡芽歌书”等,无不展示着文山州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无论是文献资源还是口承流传资源,都是极其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既凝聚了前人的劳动创造,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又可以通过现实的转化和开发利用,重新创造出新的价值。如文山丘北普者黑彝族“花脸节”的抹花脸,已随着旅游的发展成为游客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动之一;广南坝美“世外桃园”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壮乡文化气息,成为文山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文山作为铜鼓之乡,铜鼓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壮族、彝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庆活动中,都在使用铜鼓,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位居全国第一。文山铜鼓不仅仅是庆典的器物、吉祥的象征,它已成为一种文化具象,在各民族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文山又是一块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红土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哺育出了国家领导人和著名社会活动家楚图南、被主席称为“狂飙诗人”的柯仲平以及清代有名的文学家方友石等杰出人物。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孕育出了让文山各族儿女引以为豪的闻名全国的“老山精神”和“西畴精神”,净化着人们的心灵,推动着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可见,自古及今,文山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积淀非常丰厚,文山州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加工,编制文山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信息目录,着力构建文山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整合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

2发挥优势,利用地方民族文献资源服务地方

民族地区图书馆是党和政府为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地方少数民族经济而专门设立的文化事业机构。因此,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图书馆,文山州图书馆清醒地意识到民族文化资源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独有的功能作用,一直把创建特色馆藏、开展特色服务作为在社会和同行中树形象的主要资本和途径。民族文献资源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藏,这些文献资源历史悠久、载体类型多样,品种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如《壮族通史》、《壮族简史》、《壮族经诗译注》、《壮族风俗》、《勐僚西尼故》、《壮族民间故事》、《幽骚――壮族民间叙事诗》、《壮剧舞台艺术》、《苗族史诗》、《苗族装饰艺术》、《云南苗族、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彝族简史》、《文山彝族民间诗歌集》、《彝族传统禁忌文化研究》、《走进彝区》、《瑶族文化史》、《靛村瑶族》、《瑶族民间文学集》、《句町神韵》和《跳文山》、《音乐共融》等等。这些民族历史文献,涉及到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美学、文学及艺术等各个门类,内容有音乐、舞蹈、民居、服饰、民间游艺及传统节日、庆典活动等,是研究文山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从2001年开始,文山州图书馆就组织专业人员对馆藏民族地方文献进行分类、编目,并联合县级八个基层公共集中统一编目,初步搭建了文山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并针对文山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面临和各种现实问题和读者需求,加紧对馆藏民族文献进行专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录入工作,主动为社会提供服务,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著名社会活动家楚图南先生的有关资料成为特色馆藏之一,吸引了州内外的很多地方史学者、文人学者和高校师生前来研究、学习;文山州文化局艺研的同志利用州图书馆丰富的壮族历史文献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壮剧著述;原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文山学院)教师在进行该校《广南府志点校》、《开化府志点校》、《民国马关县志校注》等课题研究时曾多次到州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许多在州内外读书的大学生、研究生也利用假期到州图书馆查阅相关民族文献资源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州图书馆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收到一些读者无偿的捐赠。一位读者在看到州图书馆收藏的民族历史文献是如此丰富,且编目、保管又比自己专业时,主动与州图书馆联系,把自己收藏多年的用苗文记载的苗族v史文献共八册捐给了州图书馆,从而丰富了文山州图书馆民族文献资源的收藏品种和内容。

3地方图书馆开发利用民族文献服务地方的几点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影响和现代文化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正发生变化,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文山地区的各民族中,现在的年轻人会说民族语言的越来越少,着民族服饰的更少,会唱本民族山歌、跳本民族舞的更是寥寥无几,对本民族的节日也不重视;一些地方的民族语言、民族习俗和民间音乐等濒临绝境。由于资金短缺和缺乏人才、技术设备,大量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也难以得到妥善保护和收集,民族传统文化正处于自生自灭状态。2008年4月,随着文山州图书馆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文山州公共图书馆事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契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作为身处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山州图书馆,应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最佳机遇,把州图书馆建成州内最大的集收藏加工、开发利用、流通服务于一体的文山民族文献资源信息中心,最大限度地为构建和谐文山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1转变观念,增强民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实力

3.1.1拓宽民族文献收藏范围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最具有价值的。要想使所收藏的民族文献成为研究级的,必须使本馆所收藏的民族文献在整个藏书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且民族文献的采购寻访不仅仅局限在本地区,凡属论及本地各民族的其他地方出版物,均要通过多种渠道对其进行收集、收藏,整理加工。此外,还要留意本地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整理保存和开发利用。

3.1.2打破图书馆之间的界限,真正实现文山民族文献资源的优势互补

加强与文山州所属八县公共图书馆的协作,建立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各馆的联合行动,共同编制文山地方文献目录,着力构建文山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整合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文山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网”,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

3.1.3加强与地方科研机构、高校的联系

图书馆要主动与本地区有关科研部门、高校及民族地方文献收藏机构的联系,整合地方民族文献资源,为促进文山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全方位开发作出贡献。

3.2加快地方民族文献资源信息现代化建设步伐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地方文献的网上需求越来越大,开发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势在必行。为此,图书馆要根据读者需求,逐步建立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专题索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让地方文献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山州图书馆既是挖掘、收集、保存文山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场所,更是研究利用、宣传展示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州图书馆要组织力量,有计划、有系统地将文山各民族人民千百年来积淀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精华进行数字化加工与融合,建成有特色的资源数据库,并在文山数字文化网推出和提供服务;要加快整合地方文献资源步伐,建设快捷、高效文献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协调地方史志办、党史办做好地方文献数据录入工作,形成一个统一的文献内容摘要信息及录入形式,并按统一的编制程序编制出地方文献书目、索引和题录,推送上网,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同时,利用网络环境,加强网上民族文献资源的融合,弥补现有藏书和信息储存量的不足。

3.3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人本观念,积极开展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收集收藏地方文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的开发利用。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地方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中来。图书馆可与旅游管理部门合作,依托图书馆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建立地方民族旅游基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馆藏资源,包括各类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图片、影视以及实物等开发旅游资源等。文山州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少数民族群众,要努力从提高各民族自身素质着手,为他们提供民族文献信息服务和各种研究指导,并根据他们的需求不断改进工作,如调整开放时间以方便读者借阅;利用少数民族集会活动和不同的喜庆节日等设点服务,送书上门,提高民族文献的利用率。

作者简介:刘红(1970-),女,云南富宁人,云南省文山州图书馆采编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采编工作。

参考文献

[1] 喂敏.浅谈文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