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民族数学文化范文

民族数学文化全文(5篇)

民族数学文化

第1篇:民族数学文化范文

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

1.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共有特征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注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教学就是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践行文化多元发展重要举措的体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符号,承担着记录、传播和推广少数民族优秀体育项目的重任。故此,它们必然具有相同的文化属性:(1)它们都是意识性的存在,以反映客观世界的方方面面是其主要的功能;(2)它们都建立在具体的体育项目或是体育活动上。这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其得以持续存在的基础和前提;(3)凡传承下来并为广众所知的,无论是作为载体的体育项目还是作为抽象提炼出来的体育文化,都必然蕴含人类先进文化基因,也都必然代表了特殊时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例如,壮族的“板鞋竞速”,就是广西壮族民间精英为抗击倭寇而发明的。初时用以训练士兵运行速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后逐步发展为壮族重要的体育竞技项目。毫无疑问,无论是作为体育项目的“板鞋竞速”还是作为军事训练项目的“板鞋竞速”,它们的本质都相同,精神也必然相通。一个是为应对倭寇入侵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军事训练项目,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士兵运行速度,以便于对战运行速度同样风驰电掣的日本倭人,达到追击和退避随心所欲的目的。对于士兵而言,除了行进的速度外,团队协作是最重要的。一盘散沙的军队,其士兵作战时犹如一个人对抗一支军队,而凝聚力极其强大的军队刚好相反。传播到民间之后,“板鞋竞速”虽说渐渐褪去了军事训练的特殊用途,但其对速度追求和团队协作精神训练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又如,藏族的“赛牦牛”,它其实是藏汉民族融合的产物。史载文成公主入藏,藏族首领松赞干布以穿戴了各种染了色“衣服”的牦牛礼迎,并让骑牦牛的士兵驱使牦牛做出竞速、起舞等各种喜庆的动作,使得文成公主一扫旅途困苦,并将这一活动在“国书”中向母家大唐王朝提及,使得中原地区得知这一盛况。松赞干布遂决定将“赛牦牛”运动作为地区的活动,从而实现了该体育项目在整个藏区传播开来。再如,苗族与土家族的“高脚竞速”。在我国,苗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三省和新疆等地;而土家族则集中在湘西和鄂西。前者山高路陡,后者湿热多雨,因此,高脚竞速有爬坡、涉水之功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苗族和土家族外出生产和生活不便的困境,为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后来,中国经济纵深发展以后,苗族和土家族聚居的地方交通愈发便利,“高脚竞速”就理所当然地从交通利器变为体育竞技运动。

1.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差异性特征

1.2.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地域差异性研究发现,同一地域同一民族文化大致相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差异巨大。同样是彝族,贵州的彝族主要体育活动为火把节、敬酒、龙灯、元宵灯会;而滇西川东则主要以摔跤、骑射为主。远古以来,贵州丛林密布,耕种艰难。土著人以火为媒介,刀耕火种。火成了生存和发展的图腾,作为崇拜,彝族土著创设了火把节。不仅感恩火的恩赐,给土著人带来粮食和生存的根基,让彝族人们得以生存繁衍;同时还带有原始的图腾崇拜。以火为神,将其视作庇佑。在这里,火意味着光明,是当地人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希望;同时,火还是热情奔放的象征和代名词。在还没有通电且交通不便的20世纪,你若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做客,好客的苗、彝土著必然点亮熊熊燃烧的火把,全村老少夹道欢迎,安顿下来之后,必然是敬酒、篝火晚会、跳舞、拉歌等一系列少数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欢迎远方来的客人的节目,让你心醉和惊奇。另外,“牛王节”“尝新节”“四月八”等也是贵州少数民族较为著名的节日和体育项目。牛王节主要在贵州安顺布依、苗、仡佬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流行,不仅是一个祭奠和感恩耕牛的佳节,同时还是斗歌赛舞的重要体育活动。贵州经济以农业为主,其他产业相对薄弱,但贵州农业技术落后,耕牛是最主要农用动力也是贵州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因此,对于贵州绝大部分农家而言,耕牛都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当地人感恩耕牛,并以此为主题,举办各种大型的感恩耕牛的节目和体育比赛,这是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所没有的。

1.2.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民族差异每个民族的发源地都不同,而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经过不断地迁徙和发展,最终形成了自身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大致也是如此,这也正是本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特征。朝鲜族酷爱跳板和长鼓舞,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哈萨克族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傣族是世界闻名的泼水节,藏族则有独特的晒佛节,壮族三月三,苗族芦笙节,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这些节日无一不将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生活传统以及民族信仰同体育项目融合起来,在进行图腾膜拜的同时彰显了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很强的区分度。而且这些项目已经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本民族的文化象征,由体育项目折射出来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确实已经成为少数区分少数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这也必然成为我们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点之一。

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

2.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长存的重要基因,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其最大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传播。如上文所言,教学是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反复地说道和教化,绝大多数学生必然会对于本民族乃至于自身民族体育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了解,并对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见解。而且学生是不断地新陈代谢的,一批走了,另外一批新生又进来,继续接受学校教化,这就是学校教育大大优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学校有自己的活动宗旨和教育教学的体系,有定制化的课程模式,这对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常规化的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归结起来,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文化多元发展的认识,在增加学生见闻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多样化有一个具体深刻的认识。

2.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模式

进行大范围、广角度、深起底的调查。调查学校所在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邀请专家学者撰写分析报告,最终反馈到教材中去。报告必须要有深度和广度,将学校所在地少数民族所独有的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再进行深度的解释。调查学校教职工对相关民俗体育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虑当地学生的素质基础乃至于当地人文社会伦理等,都要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同时还需要编撰教材。教材力求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最好做到体系化。单一教材务必图像、图画、图表、文字等内容充实,生动详实,并要求有在线资料的支持。对教学材料进行必要地筛选。建议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体育项目作为教材编撰的素材,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而那些未被选到的项目则作为补充材料作为测验或是考试材料入选进来,并且建议将它们放到相应的独立门户网站上,进行必要的推广和宣传,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在进行教学中,要求担任民族体育文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是研究型的优秀教师。只有教师具有雄厚的功底和深厚的民族体育文化底蕴,对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全面的了解,其进行起教学来才能够得心应手,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多和当地学生多家交流,以互动的方式来增进了解和认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另外还能实现课堂互动,最终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一定不要把民族体育文化的教学视为不重要的事情,而应该建构起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支持制度来帮助民族民俗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3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教学,首要先通过调研的方式,对学校所在地的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有深度和广度的认识,然后以此作为主要素材,挑取典型材料进行教材编写,然后培养或是选拔一批对当地民俗民族体育了解深刻的教师,作为授课教师,进行日常教学。另外,我们主张建构起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每一学年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建议这种评估是开放性的。实际上,对于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教学,大致要遵循这样一个过程,研究体育项目,抽象概括出相应的文化特质,然后开展教学,这个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一起完成的。

参考文献:

[1]秦言多.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20-124.

[2]朱忠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54-160.

[3]刘东渝.试论民族地区高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127-128.

第2篇:民族数学文化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途径

一、环境熏陶为依托: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学校是学生发展、进步的最重要阵地,也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首要场所。高雅且富有民族特点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时刻熏陶着学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校园文化环境不仅注重艺术化,更注重内涵,突现民族化、特色化、人文化的特点,实现用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彰显民族情怀的人文环境要齐头并进,合二为一。学校在建设校园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全力以赴深挖人文元素,让自然环境和人文元素实现和谐发展,以凸显民族特色,展示民族风情。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楼走廊以及校园围墙的各种元素,围绕相关的主题进行合理布置,建设“民族艺术走廊”“民族文化走廊”“民族风情墙”等主题鲜明的文化场景。以“民族文化教育”为着力点,让校园每一处墙壁、每一段走廊都在展示着民族的历史和未来。用民族人物、民族风情画及民族特色艺术作品作为楼层环境视觉形象,营造一种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展示民族个性及精神风貌,让师生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情。班级文化是班级班风、学风的缩影,展现着班集体的精神面貌。学校应积极倡导构建多元自主的班级文化环境,开创独具民族特色的教室文化,由学生结合班级自身特点布置班级民族文化阵地。如在教室内设置“民族历史”专栏、“我会说民族语言”学习园地等,让学生在自主设计和展示的过程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二、课程建设为核心:开发富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

要实现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目标,就必须在一定的路径上进行,这一路径便是课程。学校教育要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首先必须有系统课程的支撑,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探讨教材内容的精细化、精准化。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问题是构建课程体系。在校本课程中纳入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认知优秀民族文化成果,这对学生民族情怀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而且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效传承。除此之外,这也有利于强化课程对少数民族区域的适应性,有助于推动教师加深对地区民族文化的探究,激发教师主动投身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民族学校应以地区教育资源为依托,开发类型多样的、以实践体验为重点的课程,并尝试让学生享有课程的选择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蒙古族小学在一、二年级可以开展民族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在教育方式上应注意把学生文化的初步认识与情感的熏陶结合起来,在轻松愉悦的课程活动中引领学生感悟民族文化;三~六年级可以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将民族体育、民族艺术、民族语言、民族文字等作为主要内容,在实践体验过程中,促进学生优良情操的形成,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

三、多彩活动为平台:搭建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活动平台

学校一定要把活动呈现给学生,而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再现,使学生逐步领会活动的意义,并且能够在其中发挥个体的作用。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加入民族文化学习中来,并且积极地予以响应,这就需要学校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绚丽多姿的主题活动中去体验民族文化的无穷韵味,进而促进自己完善人格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活动是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校园母语节系列活动、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校园那达慕民族体育节系列活动,这些都是蒙古族学校适宜长期开展的特色活动。通过活动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在展示自己才华的同时,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四、多元评价为手段:构建民族文化传承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开展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学校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评价对象全体化。发展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既不是针对民族文化学科专业教育,也不是少数人的特长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接受民族文化教育。基于此,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评价应围绕受教育者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参与的程度及兴趣来进行全体性评价,力争要求学生做到人人主动参与,这是学校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进行评价的第一要义。第二,评价内容过程化。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新课程理念,实施过程参与评价的方式,具体方式主要包括自评、互评、激励性评价、成果展示评价(学科实践活动成果、诵读表演成果等)、学期等级总评等。总之,以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为理论依据,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第三,评价方式多样化。学校通过口试、观察、访谈、作品分析、活动情况记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以及学习的主动性。总之,从民族学校教育的内在发展层面来衡量,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元素纳入其中,不但对学生个体成长有益,而且对丰厚学校的教育内涵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民族数学文化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民族文化,融合途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不同民族由于发展历史、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这些民族音乐与其独特的文化具有直接联系,若将两者区分出来,一方面,将会导致民族音乐缺少灵魂,无法真正使学生掌握民族音乐的含义,另一方面,也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对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与提升民族音乐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一、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合的可行性

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来说,两者具备紧密的联系,因而可以有效融合到一起,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民族文化当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服装、生活、娱乐等,通过所有相关内容共同形成可民族文化。也就是说,民族音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族音乐的形成,基本上都是由民族生活的基础上得来的[1]。(2)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少数民族音乐具有很多功能,如祭祀、交流等,正是这些功能的存在,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载体,使很多古来的民族文化能够传承下来。以在生活在大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为例,流传下来很多与放牧相关的歌曲,如初中教材中《美丽草原我的家》、《牧歌》等;以祭祀、交流活动为例,如初中教材中《热巴舞曲》、《正月十五那一天》等。

二、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有效融合的途径

(一)转变传统音乐教学理念为了有效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进行融合,首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选择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应用,构建出民族文化的音乐课堂,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力度。对于选择的这些材料来说,可以使民族的服装,特定的民族节日,以及相关的影视作品等,例如在教授《热巴舞曲》这一课时,我会选用藏族特色的铃鼓加入节奏练习;在教授新疆地区音乐时,我会把具有民族特色的八角帽、手鼓等带入课堂。只要是与民族文化与音乐相关的优秀资料,均可以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应从计算机网络、图书等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对少数民族相关资料的收集,逐渐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特色等具有更加准确的了解,使其在参与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时,能够针对不同的音乐内容,构建出相应的民族生活场景,从而达到民族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目的。

(二)打造民族音乐师资团队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直接关系到整个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效果,只有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音乐师资团队,才会有效将少数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融合到一起。对于现有音乐教师来说,还应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培养力度,通过相关的培训活动,提升其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掌握文化与音乐的融合方法等,从而为提升少数民族教学质量提供重要帮助。此外,由于我国传统教育当中,缺乏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并未对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进行考察,导致很多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较低,且未能主动进行提升,影响了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教育部门应转变这一现象,加强对教师民族文化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自主提升的理念。

(三)制定良好的课程体系想要确保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有效融合,必须要制定出良好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在编写教学课程时,应深入对各个少数民族进行研究,挖掘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并选择最佳的少数民族音乐,从而使音乐与文化具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当中,不仅要涉及文化、音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包括一些实践内容,如少数民族音乐相配套的舞蹈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将音乐与文化融合到一起。此外,在编写出教学课程之后,还应根据其他教学课程的要求,结合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数量,合理制定教学课时,以保证所有教学内容能够真正实施出来。

(四)构建科学的文化考核体系除上述几个方面之外,还需要构建出科学的文化考核体系,通过体系的引导与约束,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在这些体系当中,主要包括下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少数民族音乐中文化内容的考核,即与民族历史、风俗习惯相关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考核,逐渐提升各方面人员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情况。二是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考核,通过这类体系的应用,使学生产生更加准确的认知,从而为两者的融合打下良好基础[2]。三是少数民族音乐中民族文化的考核,主要用来考核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是否能够有效对民族文化进行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逐渐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提升该教学活动的质量,必须有效融入民族文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转变传统音乐教学理念,打造民族音乐师资团队,制定良好的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文化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白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专业课堂的实践[J].劳动保障世界,2017,(12):159.

第4篇:民族数学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理论话语;再研究

一、起点:将研究状态作为研究对象

要从构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话语角度,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状态进行再研究,必须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这个本身具有理论特性的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形成研究之研究的起点。为此,在观念上必须明确,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状态中具有丰富的文学和文学理论内涵及价值,是一个值得进行专门研究的领域。首先,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状态以大量成果显示了作为研究对象的可能性。所谓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状态,指的是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状况,具体而言,是理论界和评论界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所作的各种研究,包括对研究状态的总结与反思。随着建国初期少数民族文学观念的明朗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开启了自觉前行的征程。1979年,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随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比较文学研究会等学术组织不断出现,研究队伍迅速壮大,很多优秀的学者贡献了杰出成就,比如梁庭望、王平凡、赵志忠、关纪新、朝戈金、李鸿然、张文勋、罗庆春、王佑夫、王弋丁、王治新、张公瑾、彭书麟、巴•格日勒图、张直心、郎樱、王希恩、曹顺庆、何联华、陈思和、丁帆、汤晓青、尹虎斌、刘亚虎、姚新勇、吴重阳、李晓峰、刘大先、尹晓琳、姚新建、汪立珍、王宪昭、毛巧晖、龚举善、杨霞、高荷红、阿地里、李长中、纳钦、欧阳可惺、李建平、黄伟林、雷锐、林爱民、张燕玲、何光渝、艾筑生、王颖泰、安尚育、倪明、何积全、郭家骥、史军超、王亚南、高发元、瞿明安、邓启耀、何明、纳麒、陈国新、陈庆德、吕昭河、王文光、蔡毅、李子贤、张直心、张永权、马绍玺、傅光宇、贺希格、陶克陶等等(因本人阅读范围所限,还有许多学者未及尽列),他们的研究工作,构成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具体研究和批评的丰富世界,在多个重要领域形成了有价值的成果。譬如,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观念研究方面,中国文学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学这种认识不断增强,各族别作家的身份意识在研究过程中得到肯定突出,民族文学个性与特色得到开掘彰显;在具体文学作品研究方面,55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都进入到研究视野之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关注、探讨;在文学内在要素研究方面,研究工作深入到了题材、主题、形象、体裁、结构、语言等内容形式各种因素之中,还涉及到创作过程各环节及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宏观与微观层面,民族文学发展的时代社会价值、多民族文学史的编撰书写等也成为关注的重点。其次,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状态在时间流程中不断充实,包含着强烈的历史意味,为自身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方式奠定了科学性基础。经过近70年的发展积淀,今天,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已蔚为大观,成果庞杂,就事论事难以看到这个丰富的研究世界对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建设的意义。因此,深入研究的重心必须放在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整体状态的细致梳理上,通过总结理论研究的演进规律,探寻研究状态的利弊得失,以形成更为清晰完整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历史叙述。在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理论学科构建中,历史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中指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1]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阐述了科学演进的方法规律。库恩从“范式”角度指出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能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从而使科学发展过程成为一个积累与飞跃、渐进与革命交替展开的过程。[2]据此省思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状态,可以发现这种研究具有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与此相类,德国学者汉斯•波塞尔在《科学:什么是科学》中探讨了“关于科学中的认识如何能够成为可能的理论”;英国学者约翰•齐曼的《元科学导论》重点总结“学术性科学”、“研究”、“有效性”、“交流”“准则与规范”、“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等。[3]这些基于观念与方法的思考,核心在于说明“科学也应该研究它自己本身”[4]。这些理论思考使我们意识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要增强作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并构建出自己的理论形态,有待于以省思的眼光系统梳理其研究发展历程,从中发现观念演进与逻辑自洽的内在规律性。第三,研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状态,建构研究之研究的理论化体系,是发现、追寻更多影响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因素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加深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积极价值,完善中国文学的整体观念和丰富当代文学理论话语。由于复杂的原因,过去“中国文学”观念所指狭小,很大程度排除了少数民族文学成分,成为仅仅指称汉族精英化文学的“中国文学”。这种偏狭的概念存在已久,在实践层面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这是不利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学、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的。中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人民共和国,“中国文学”当然应该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学,实际上各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文学实绩,只有以这个多民族文学整体及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对象,用开放的心态开展客观探索,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文学实践发展和文学理论建树。

二、提升:反思的系统化与理论品位

以构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话语为目的,以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为对象的再研究,带有历史叙述中更为深入的反思性和更为鲜明的理论品位。在国外,关于少数族裔文学的研究已形成一个重要的理论走向,特别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第二次美国黑人文艺复兴”,少数族裔文学得到新的关注,“美国研究协会”不断探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与文化多元问题,1972年成立了“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跨学科理论刊物《批评探索》从“认同的政治”等角度专题研究美国少数民族文学。[5]这些探索形成了理论新走向,甚至构建了新的理论话语方式。在西方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对这种研究的反思是结合在一起的,许多理论建树与此有关,比如,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学》,沃特森的《多元文化主义》等在哲学观念和总体思维层面上突出了当代多民族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联;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与族群散居》、《多元文化问题》,乔纳森•弗里德曼的《文化认同与全球过程》,安东尼•D•史密斯的《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国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乔治•拉伦的《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以及米尔曼•帕里和艾伯特•洛德所开创的“帕里-洛德理论”关于口头诗学的重要研究等,从族群文化与身份认同等问题入手,显示了西方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的不同理解方式和新的价值。正是这些处于边缘的文学批评理论从西方主流文论中逐渐凸显出来,西方当代趋同、合流的文学研究趋势中才重新呈现出多元多样发展方向。我们要构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话语,应该注意到西方这些新兴的少数族裔文学研究观念、基本方法和理论成就带来的启示。在国内,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状态的关注从无到有,逐渐增多,体现了理论思考的清晰和深化过程。有利于整体认识的是一些概要性梳理,如李晓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现状的思考》、吴重阳《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断想》、南方思《中国民族文学研究概况》、龚小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概观》、张帆《解放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述评》、黄学军《浅谈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陈祖君《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述评》、贺希格陶克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等,其中梁庭望《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发展》和《20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用丰富的材料宏观系统地考察了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产生、发展、繁荣历程,尤其对新中国民族文学学科的建立及研究形成的促进作了具体概述,增添了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认识层面。有的学者在总结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状态的同时,表达了前瞻性思路,如赵志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姑丽娜尔•吾甫力《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回顾与瞻望》、刘亚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拓展》、刘绍卫和刘亚虎《构筑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殿堂》、苏利海《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一种新的文学史视角》等。杨荣和徐其超的《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联姻三十年》、黄伟林的《从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谈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问题》等则从较小个案观察切入,展现出思考的深入。世纪之交,受后现代文化影响,一些学者注意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观念新视野,出现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族性文化、民族主义》(欧阳可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公共性检讨:以文化多元论为视角》(李长中)、《从“小民族写作”和块茎理论看“中国多民族文学视野”》(杨喻清)等一类从新的角度进行的理论梳理。此外,还有许多专项工作积累了大量研究资料,产生了许多重要著作,并且具有研究之研究的深入性,这是理论升华的又一个基础。比如,1951年张寿康主编了《少数民族文艺论集》,1987年买买提•祖农、王弋丁主编了《中国历代少数民族文论选》,2009年中国作家协会组编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理论评论卷》,2010年汤晓青主编了《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梁庭望、汪立珍、尹晓琳主编了《中国民族文学研究60年》,2013年吴重阳著《中国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研究》等,呈现了研究的宽广与深厚。其中,1995年关纪新、朝戈金著《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理论进行了专门探索,其“独特而深入的学术思考,简洁而清晰的理论阐述”[6]对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深入性具有重要引领;另外,朝戈金、郎樱主持的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汇集了宏厚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过程提供了作为研究对象的丰富材料。对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基本状态,这类反思性再研究成效明显,优长各异,为构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话语体系打下了厚实基础。下一步应该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一方面择其主要方向,形成专门论证;一方面立足于文学理论的“积累与飞跃、渐进与革命”的发展规律,发现并强化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的科学色彩,在学科构建中探寻和彰显研究的内在逻辑,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形成更大的理论阐释与构建功能,从而融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整体结构探寻可行方式。概要言之,就是要做到史论结合,在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研究中形成整体、深刻与有效的表达,即理论话语方式。为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忽视文化总体观念与文学价值定位所具有的宏观规约之力、创作思路和具体方法等促成的特色与经验、文学理论后释与先导功能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等重要因素。可以肯定地说,只有通过研究之研究这个理性王国的追寻,才能发现更多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解,使其在完善中国文学的整体观念和丰富理论话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思路:再研究的主要方向与内容

在新时代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背景下,通过史实梳理和专项阐述,构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话语,重在厘清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基本线索和整体轮廓,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角度为完善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整体性提供实证;同时要在史实基础上,解决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资源和发挥作用的路径等问题,这样所谓理论话语构建才会具有价值内涵和理论品位。为此,应将现象研究和理论思考相结合,以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时间演进为序,在充分依据近70年研究材料的基础上,从不同时代影响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入手,在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状态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明确的专项再研究方向。在这点上,可特别重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总体观念、思路及方法嬗变;少数民族文学内涵及中华多民族文学观念的演进;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理论主体的身份意识及文化认同;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语言状态和表达方式;少数民族文学的特色追寻与交融互鉴的比较视域;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与西方文论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科建设与实践路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联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在具体内容构成上,首先,要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整体变化中探讨丰富民族文学理论的问题。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有近70年历史,在具体时段,研究的侧重和体现是不同的。新中国成立至90年代前,这是现代性影响明显的阶段,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主体都力求融入主流文化规范之中。90年代后受到后现代文化思潮影响,少数民族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民族作家身份意识也不断增强,文化交融、矛盾与价值选择过程中利弊杂陈,情况更为复杂,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未来如何发展?如何获得理论逻辑自洽方式?有无民族文学理论的构建空间与必要?这些问题具有总体性特点,需要更为审慎的对待。其次,要在充分的族别文学研究中发掘理论资源。今天55个民族的文学都进入了研究视野,得到了不同探讨,问题是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理论主体身份意识及文化认同应保持何种更合理的程度?少数民族文学内涵及中华多民族文学观念将以怎样的方式加强融会、共同演进?各个民族的文学特色追寻与交往互鉴如何克服冲突并在交融中实现更大价值?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如何改变观念局限和表达困难,更多接纳少数民族文学?这些问题涉及的是多民族文学、文化关系,具有文化尊重和文化选择的多重内涵。第三,要在丰富的文学要素研究中彰显民族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应该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及相关现象研究已基本涵盖了文学理论所应涉及的宏观和微观因素。那么,在新时代,怎样才能使这种研究更具意义更为有效?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准怎样才能摆脱主流观念限制又切实得到提升?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科建设与实践成就怎样才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这些问题涉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向理论话语升华的理论合法性等因素,只有在文学理论建设的规律和逻辑中才能找到答案。完成上述探讨是艰难的,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基本状态进行归纳、整理并形成较为全面的总结,涉及面广,需要依据大量文献材料和宽阔的视野。“人文学科肯定是从文化的传统和文化的普遍相关之中得到它们的力量、它们的营养以及它们存在的理由。”[7]尤为突出的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由来已久的隔膜状态,要在每个方面的研究中突出理论构建的可能性,即发现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的文学理论建设资源因素,必然面临理论过滤、提纯等诸多复杂环节。但是,再研究的价值正在于理论诉求之上,只有透过现象沉潜规律,才能实现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构建,形成理论话语方式,从而能够阐明少数民族文学克服既往局限产生发展新动力的途径。为此要充分汲取库恩等理论家那种理论反思精神,以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建设的内在关联为主导思路,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中思辨其利弊,汲取其精华,加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价值辨识、形态分析,促进其进一步改变边缘弱势状态,为实现中华文化合而不同、多元共生的交融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总之,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虽然已经成为一个丰富的领域,但对该研究的历史过程梳理还缺少宏厚成果,史论结合的深入阐发亦有待深化。惟其如此,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话语构建才充满了意义和广阔前景。我们致力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内外动因的探讨,总结其发展规律,彰显其理论逻辑,带来的必然是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新收获。因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话语品位和话语体系的提升完善,必然要增加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本土文学特质,这是中国文论在新的发展中最为渴望的特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20.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

[4](英)贝尔纳,麦凯.在通向科学学的道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4.

[5]杨荣.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J].当代文坛,2012(2):130.

[6]汤晓青.1995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1996(3):79.

第5篇:民族数学文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

一、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的重要性

(一)提供了丰富资源

在各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大量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和杰出的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涌现,为中国音乐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尤其是其地理环境、语言、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差异,丰富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高校的音乐教学是民族优秀文化重要的传承和发展之地,具有秉承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利于丰富高校的教学资源。

(二)民族文化传递的纽带

作为民族文化古老的艺术形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艺术形态,为我国民族文化提供了传递的纽带,使得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屹立在世界音乐文化之林。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在成熟发展,其判断能力和接受能力非常强,实现高校音乐教学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增加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提高了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都具有旋律优美、感染力强、教育价值高、能够塑造意境、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统一等特点,所以人们欣赏后都会产生启发性。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会给人们营造一种欢乐愉悦的心境和轻松的氛围,这也是其陶冶人们情操的重要体现。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很多爱国主义情感的内容,这是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四)推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文化,并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展其视野,培养其全方位多方面的选择。这也才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差异性要求和多样化的需求,让学生更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实现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现状

(一)教学体系落后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对教学体系改革还不彻底,其声乐教学运用的还是传统的声乐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美声教学体系,演唱的歌曲主要还是国外的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

(二)缺乏民族韵味

高校音乐教学的民族唱法中,教师不重视民族韵味的教授,只关注学生的声音技巧,使得学生不了解独具民族风味的润腔等技巧,所以容易陷入“技术”的泥潭。而且学生自己在演唱时也更重视气息、共鸣、高位置等技术层面的技巧,没有认识到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民族风格,所以其在演唱上具有民族韵味的作品时就会出现把握不准的情形,难以再现作品的原味。

(三)缺失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目前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内容主要是艺术歌曲,有时也会涉及歌剧。但是其中缺失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尤其是我国优秀的地方民歌。

三、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

(一)改变演唱方法

在戏曲、歌剧、民歌、戏剧中,气息的稳定性、柔软性和弹性都非常重要,作为发声的内在驱动力,其与音色、音质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有紧密的联系。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着不同的理念和气息调节方式,比如高音唱法可以将气压成一条细线,在演唱时通过冲击声带来运用头腔的共鸣表达高昂的演唱情绪。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歌曲难度比较高,这就需要发挥气息的作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就要学习少数民族的演唱方式,比如在练习高音时,就可以学习壮族山歌中的“高腔唱法”,通过腔体共鸣来解决女高音气息缺乏弹性的问题。因此,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不同民族的唱腔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合适的演唱方式。现在流行音乐中渗入了很多民族音乐,很多歌手也开始改编民族声乐的唱法,比如王力宏、凤凰传奇等,其很多歌曲中都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增加了生活气息,并通过哑音、顿音、滑音等演唱方式来进行情感传递。《壮族大歌》就是在壮族原本五声式的基础上实现了汉语与壮语的结合,其中有现代流行音乐中大调式的运用,所以这一歌曲更具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

(二)改革表演形式

高校音乐教学中要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所以可以适当的进行表演形式的改革。比如位于广西三江县的侗族,其大歌拥有2500年的历史的,而且与一般民间歌曲相比,其音律结构、演唱技巧和演唱场合等都有所不同,主要的音乐表现形式是琵琶歌、芦笙曲等,演唱方式为“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主旋律是低声部,需要众唱完成,所以高声部为辅,由一到三个歌手共同完成。在广西不同地区的瑶族和壮族的表演方式也有所区别,其增加了对唱、多声部自由加入演唱等多种演唱形式,高校音乐教学中就可以借鉴其不同特色的演唱形式,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改革,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大大提高,这也有利于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三)讲解背景知识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时,要着重讲解其背景知识。因为教学知识是教育改革的载体形式,学生受到多元化教育背景和丰富的音乐知识的影响,使得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非常有必要,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根据课程对教学知识进行深入挖掘,使得学生可以进一步把握音乐知识。比如在学习《小河淌水》时,教师就要对其背景知识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包含的浓厚的少数民族山歌的特色,提高学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了解的兴趣。

(四)创新教学形式

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重视拓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内容,包括其音乐教育资源和音乐教学形式。结合乡土音乐教材的特点,教师要引入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而且学生也要积极搜集身边少数民族的音乐,通过各种各样音乐文化形式的把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乐器,全面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同时也要在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情感因素,注重对学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欣赏能力的培养,因为我国传统教学中一直忽视了教育的情感因素。因此,高校的音乐教学改革要对教学思想进行转变,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通过传递音乐知识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这样学生就会更好的赏析音乐,提高其欣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趣味性和审美能力。

(五)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过程要对传统的“板书”教学进行改革,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少数民族中的音乐文化。教师要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了解调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等,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并深入把握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灵感,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比如在学习彝族的小三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就了解小三弦的发展历史,根据小三弦音乐与彝族文化进行想象,这样才能刚来深入的把握彝族音乐的特色。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实力的竞争已经不是其主要的竞争内容,文化水平的竞争逐渐成为各国的竞争要点。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因此,必须要认识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并在目前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这一文化,不断丰富其教学内容,也可以促进其改革,提升了我国音乐艺术的生命力和文化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彭沛.高校声乐教学融合少数民族音乐的改革探索[J].北方音乐,2015,10:119.

[2]王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分析[J].北方音乐,2017,23:200.

[3]刘方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分析[J].北方音乐,2017,1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