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民族音乐教学范文

民族音乐教学全文(5篇)

民族音乐教学

第1篇:民族音乐教学范文

摘要: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同时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发扬的重要场地,需要传承并创新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本文通过探讨民族音乐文化的范围、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理清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文化两者的关系,提出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足,人们对精神文化追求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也随之提高。参加展览会、演唱会、观看历史纪录片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但是,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却没有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是民族文化的主要交流场所,通过开展音乐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并喜爱民族音乐文化,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让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及发展。

一、民族音乐的含义及种类

(一)民族音乐的含义

民族音乐,指在民间发扬、传播并体现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音乐。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源地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地域特点、传统习俗,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之魂。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并且地域广阔,民族音乐也因地域和民风而变化出了多种风格。西部地区的民族音乐更高亢嘹亮、南方地区的民族音乐则有温柔委婉的特点,各少数民族的音乐也具有浓厚的本地特色。通过对各地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的学习,也能够提升对我国各地民土民风及优秀民间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我国民族音乐的种类

我国民族音乐的种类繁杂,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首先是民歌类,民歌起源较早,《诗经》风部分中的诗歌就是民歌,民歌主要靠老百姓之间口口相传来达到传承的目的。其次是民间音乐,主要形式是以我国传统乐器进行纯乐器独奏或合奏,合奏曲有《江南丝竹》《西安鼓乐》《广东音乐》等,独奏曲有著名的《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除了以上两类,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也属于我国民族音乐的范畴。除此以外,还有像说唱形式的曲艺音乐,如《苏州评弹》《北京琴书》《凤阳花鼓》等;集说、演、唱、念、舞于一体的戏曲,如《牡丹亭》《西厢记》等,由此可见我国民族音乐具有种类繁多、百花齐放的特点。二、各高校音乐教育现存的问题虽然各高校响应国家课改的要求,在音乐课程的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就现阶段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实施情况来看,仍有两个突出问题:高校音乐教育忽略民族音乐文化的作品、高校音乐教学方式过于老套等。

(一)忽略民族音乐文化

现阶段,各高校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现代音乐乐理知识并培养学生使用音乐技巧的能力,而针对宣传民族文化而开设的民族乐器及民歌教学课堂少之又少。各高校长期以来不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忽略了民族音乐文化知识,造成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不高。与此同时,由于民族音乐本身的历史特点及曲调特色并不符合学生的现代审美需求,这就进一步造成了民族音乐在各高校音乐课堂的占比低的现象,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困难的问题。

(二)音乐教学方式老套

大多数音乐教师在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时,都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方式单一,音乐课堂枯燥无味,让本身对民族音乐文化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更加不喜欢甚至厌恶民族音乐文化。与此同时,由于民族音乐文化历史年代较为久远,音乐教师在民族音乐文化课堂教学时,往往无法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工作,这也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长此以往,也造成了民族音乐文化难以传承的问题。

三、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通过发现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两者的有机联系,明确高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使命,从而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全球文化交流进程的加快,需要大力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为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目标,首先要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工作。而各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场所,所以高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及发扬的重要载体。学生能通过高校的音乐课堂,系统地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更加精深和专业的了解,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发掘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能够真正的提升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所以,高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及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对增强我国文化影响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开展音乐教育工作的基础

现代流行音乐由传统民族音乐的产生、变化及发展而应运而生。只有传承好民族音乐文化,才能够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让民族音乐文化走进高校音乐课堂,能够充实并丰富高校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课堂,了解多种多样的音乐类型,并不断地丰富自身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提升音乐文化底蕴,从而能让学生的艺术情操及民族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文化一方面能让高校音乐教学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对高校后续的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高校开展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够脱离民族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离不开高校音乐教育这个平台,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让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引导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民间组织及民族音乐文化爱好者,主要通过网络及传媒的途径进行传播。然而这种传播方式的载体过于狭隘,并且受众过小,传播效果并不乐观。如果这些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群体或组织解散、消失,那么许多优秀音乐文化也可能随之消亡。而高校音乐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并且学生的数量庞大且素质高。如果高校能够有效地以高校音乐课堂为场所,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就能有效地扩大民族音乐文化的受众范围,从而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其次,由于现阶段我国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由于缺少关注度、相关学术研究缺乏、缺少传播引导等问题,导致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困难重重。各高校可以利用本校的音乐专业教师资源,开展民族音乐文化理论的研究及教学分析工作,并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从而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

四、高校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方法

通过上文详细地分析我国现阶段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两者的联系,为有效地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下文提出了几点有效方法:

(一)修订高校民族音乐教材

为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吸引力,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各高校首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校音乐教育教学需求进行民族音乐教材的修订工作。高校教研工作者在进行民族音乐教材的修订工作时,首先,需要充分地融入创新的元素并结合现代音乐的特色,选取具有潮流性、符合时代特点的曲子,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其次,音乐教材的内容需要突出我国不同地域及民族的音乐特点,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及知识,能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多元化特点。最后,民族音乐教材的内容需要充分地展现我国的优秀经典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对外来音乐文化持正确态度

在时代的洪流中,民族音乐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最主要的是其吐故纳新的特性。在互联网时代下,中西方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也有了融汇交贯的趋势。所以在高校音乐教学课堂中,音乐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对外来音乐文化持正确态度,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地区及国家的音乐文化之美,帮助学生接纳、了解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与优劣之处。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外来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地借鉴吸收外来音乐文化的优势,融合我国具有内涵和特色的民族音乐,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我国民族音乐。

(三)改进高校音乐的教学方式

高校音乐教学是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途径,只有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氛围,不断地改进高校音乐的教学方式,开展音乐课程改革,才能达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首先,各高校需要积极地开展民族音乐演奏比赛、戏曲比赛、民歌比赛等多种课外活动,鼓励学生提升自身实力,并积极参赛营造良好的校园内民族音乐教学氛围。与此同时,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及橱窗展示民族音乐演唱会、演奏会图片,包括但不局限于戏曲、民歌等,来达到宣传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音乐教师还可以在教室中放置具有民族音乐文化色彩的装饰或乐器,创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强烈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民族音乐课堂中去。其次,音乐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课堂教学时,需要创新民族音乐的教学形式,不断地丰富民族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比如,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中增加民族音乐的鉴赏环节,带学生领略民族音乐之美,了解民族音乐作品及背后的创作意义;还可以邀请当地民族音乐的创作者或艺术家进入课堂,讲授其音乐创作故事,为学生带来现场表演,让学生通过深度接触民族音乐创作者或艺术家来更好地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音乐教师还要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演奏或者示范活动,让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去,从而提升民族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带学生进行音乐采风运动,走访民间音乐艺术家,收集本地民间音乐材料,让学生对本地民族音乐文化能够有更深的认知及了解。

(四)加强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音乐教师作为各高校音乐教育的实施者,其个人的职业素养将会对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与民族音乐的传承起决定性作用。为发挥音乐课堂教学的作用,更好地传承及发扬民族音乐文化,需要提升高校音乐教师队伍水平。各高校可以定期组织音乐教师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研讨会、参加线上民族音乐教学知识培训课,有效地提升音乐教师队伍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还可以加强各高校的校校合作,集各校优秀师资来创办民族音乐文化教研会,定期地召开音乐教学会议,就各高校的民族音乐教学情况进行交流讨论活动,并针对音乐课堂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师的教研能力。与此同时,音乐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民族音乐知识,在音乐课堂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比如在为学生讲述民族乐器、民歌等内容时,可以通过适当地现场示范,弹奏或演唱相关民族音乐曲目或歌曲,引导学生参与到民族音乐课程中,与此同时,也能够倒逼教师本人加强民族音乐知识及文化的学习,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能力及技巧,从而达到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划分民族音乐的含义及种类,分析现阶段各高校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忽略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学方式老套等突出问题,并抓住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高校开展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够脱离民族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离不开高校音乐教育这个平台,两者相辅相成,阐明了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时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想要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去,首先,高校可以修订高校民族音乐教材,从根本上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吸引力;与此同时,还要开展多种培训活动,不断地提升音乐教师队伍的民族音乐素养和业务能力;其次,音乐教师要教导学生对外来音乐文化持正确态度,让学生能够借鉴外来音乐的优势来发展本民族音乐,还要不断地改进高校音乐的教学方式,丰富民族音乐授课形式,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作者:董文佳 盛况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民族音乐教学篇2

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在漫长岁月里,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精神的民族音乐;它是社会思想和艺术发展的历史沉淀,也反映出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民族音乐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起到的社会作用,对人民群众的影响不容忽视;它的出现不仅是各阶段社会主体现状的呈现,更是人民群众的一种民族文化载体。尤其是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过了音乐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与进步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欣赏者的思想和行为。

一、民族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各类文化碰撞交会的今天,各类音乐形式也大量传入中国,给高校学生们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受外来市场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多彩多姿的流行音乐形式以不可抗拒的潮流扑面而来,丰富了高校学生的视野。西方音乐风格作为当下主流音乐风格,为学生所普遍接受和追捧;他们在长期的感受和熏陶下,审美观也就有了一定的偏向。许多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怀有抵触情绪。我国民族音乐,尤其是民族器乐、民族歌舞剧、民间戏曲的听众越来越少;民族音乐的爱好者越来越少,导致民族音乐艺术淹没在主流音乐的喧嚣之下;它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也经常被一些紧跟时尚潮流的通俗音乐取而代之。另外,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比较薄弱,致使他们在民族音乐学习时往往束手无策,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态度越发冷淡。如果民族音乐独特的艺术形式得不到学生的喜爱与认可,那么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得不到学生的认识和了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起到的作用就得不到发挥,学生在思想上也就不会重视民族音乐文化。这些现状使得民族音乐在高校教学中存在多重阻碍,并对在高校中普及和传承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二、民族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优势

现今,许多民间团体虽为传承民族音乐做出努力,但始终缺乏完善的体系,其影响力也始终有限。高校是国家培养社会优秀人才的教育机构,能够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系统化总结,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教育。同时,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上是具备专业素质能力的。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进步发展的主力军。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重视民族音乐,是推进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有力举措。高校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环境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转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态度和看法。民族音乐是关系到民族进步、民族兴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中,音乐教育应竭尽全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通过有效途径在学校中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将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纳入音乐教学中;并通过学习和欣赏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民族音乐,使学生充分感受蕴含于民族音乐中的美,使学生体验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个性与人格得到提炼和升华。

三、民族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对策

1.将原生态音乐吸收到教学中,将中国风纳入到课堂上

近年来,很多人对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歌舞没有经过繁杂的雕琢修饰,是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反映了他们的实际生活状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些来自民间的原生态歌舞是艺术工作者进行创作改编的源泉和基础。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原生态歌舞,让学生对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让他们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音乐特点和艺术特色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当家乡熟悉的音乐响起的时候,往往更容易引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共鸣。尽管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一些市场,在课堂上引入一些中国古典风格的音乐作品,更贴近当今高校学生的审美,也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令他们欣赏和接受。

2.拓宽民族音乐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能够深入人心,是因为旋律特别优美动听。有的活泼热闹,有的典雅精致,有的悲情动人。想让学生感悟到民族音乐的美,单纯地讲解和欣赏是不够的;还需要把理性知识融入感性的体验之中;这既是学习音乐知识的目的,也是学习音乐知识的正确方式。因此,可以通过演唱优秀的民族音乐,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记住了经典旋律。学生们既动脑又动口,会对唱过的歌曲记忆更加深刻。除了要熟悉民族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外,还要跟学生多介绍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创作经历等。这些作品既有优美的旋律,又有动人的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

3.重视艺术实践,树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观

作为教师,要多寻找机会组织学生观摩一些民族音乐会;要多鼓励学生多参加艺术实践,多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现场感受民族音乐的特色和魅力。中华传统民族音乐博大精深,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音乐文化。如果有条件,能去实地采风,学生感受肯定会更深;这样在传统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与社会责任感。我国民族音乐是各个民族长期积累和发展的优秀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转变思想观念,极力避免民族音乐出现断层流失现象,将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将其融入高校音乐教学中。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将中西音乐文化进行对比融合学习,培养他们多元化的学习方法。还要加强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注重对音乐作品旋律、和声、曲式的分析,并结合这些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技术层面的学习。同时,要重视音乐作品的民族性和文化性。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特色。在讲授民族音乐风格时,要让学生明白它的精华和特点,对民族音乐风格作品进行精准的把握,学会聆听和分析我国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在我国不断地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校音乐教学要注重引入民族音乐,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保证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的开展中,顺应时展的需求;并进行不断地继承和创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还有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都可以通过实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来培养和提升。因此,高校教育传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也是其理应承担的责任。

作者:张晶 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民族音乐教学篇3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促进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只有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入手才能向社会主义强国迈进。文化是引领我国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能够不断推动我国向前发展。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不断推动我国前进,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但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普遍重视西方音乐教学,忽视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而在音乐行业中西方音乐依然占据半壁江山。因此,为充分发挥我国民族音乐的作用,笔者试图探究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的地位、作用,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发挥民族音乐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推动作用。

一、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形成于民间,是由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表现劳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歌曲。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奋勇前进,多民族文化不断交融发展,多民族之间的音乐受到彼此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主要通过我国的传统戏曲、传统习俗乐曲、儿歌、基于不同种类的乐器而形成的乐曲,如十面埋伏、二泉映月等,都是劳动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状况、个人际遇、自然环境而创造的表达人民群众内心情感和个人理想的乐曲。

(二)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我国的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我国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繁荣音乐行业。民族音乐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受中国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影响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底蕴、民族属性、实践基础,深深镌刻着中国人民的印记。而高校音乐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国开展并长期发展,就必须重视中华民族的民族音乐,如此才能为人民群众广泛接受认可,才能在未来社会不断发展起来。因此,民族音乐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音乐在我国广泛开展推行的基础。高校音乐教学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民族音乐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共同生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每个时代的音乐都具有时代的特色,既具有时代的封建糟粕、又具有时代的优秀文化。而当下,中华民族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华民族逐渐走向繁荣发展之路,而我国要传承中华传统民族音乐,应当首先对民族音乐进行研究,学习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有选择的传承,取其精神、去其糟粕,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积极意义,而要做到这些,高校音乐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高校音乐教学是集中统一传授音乐知识的,高等学校中具有专业的人才、先进的技术、充足的乐器、大量的同伴,在高校中我们才能专心的学习音乐知识,不用顾虑其他因素,可以和同伴互相探讨,接受教师的专业指导,更好地学习民族音乐知识,传承中华民族音乐。可以说,高校音乐教学是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方法,没有高校中的专业人士进行音乐教学,一些民族音乐演唱方式、乐器的使用方法就可能失传。

(三)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必要性及意义

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积累的浓缩,反映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劳动成果,凝聚着中华民族人民群众的心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一方面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加强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加强青少年对祖国的向心力;另一方面,学习民族音乐知识,可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了解民族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阶级基础,加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学习,而进行民族音乐的高校教学可以弘扬民族音乐,让西方国家主动学习我国的民族音乐,发挥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树立中国的文化强国形象。

二、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迈入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社会生活各方面蓬勃发展起来,涌现出来许许多多民族音乐的著名音乐家,如彭修文这样的指挥家和作曲家、刘明源(板胡)、刘德海(琵琶)、闵惠芬(二胡)等杰出的器乐演奏家,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涌现出来许多杰出的青年音乐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与世界的经济往来,伴随而来的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也逐渐向我国涌来,西方的流行音乐、快餐音乐、摇滚音乐等新鲜事物逐渐影响了我国的青少年,在青少年群体中影响巨大,大多数青少年更渴望学习西方国家的音乐文化,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的文化也逐渐传入我国,给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造成了巨大影响,我国的文化思想面临着巨大危机,同时作为影响最大的我国音乐行业也受到了巨大冲击,综上,为解决我国音乐文化行业面临的危机,笔者试图通过发挥民族音乐的作用,通过民族音乐营造的氛围发挥熏陶作用,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精神,但目前我国的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民族音乐教学的推进,主要在于下列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西方快餐音乐、流行音乐的冲击,民族音乐相对式微。民族音乐主要是由民间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劳动中形成的,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心血。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世界逐渐联系在了一起,世界各国文化相互影响,经济相互联系融合发展。世界各国都被联系在一起,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脱离世界而存在,可以不受其他国家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冲击,如何在保持我国自身特色情况下,基于中国的国情快速发展,应对国际社会的挑战成为中国当前发展的主要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就是独具中国特色、蕴含广泛的中国历史、中国精神的事物,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就是永葆中国特色的基本道路。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学习、传播民族音乐能让中国的特色文化传播开来,能够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思想素养,加强人民群众对祖国的向心力,建设中国文化强国,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但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音乐逐渐流入我国,现代的流行音乐广泛传播,民族音乐相对而言逐渐式微,发展面临困境。第二,高校音乐教学忽视了民族音乐的教学。近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西方文化逐渐传入我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音乐领域中,随着西方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的传入,西方音乐的表现形式、情感表达方法影响了我国音乐的创作、表现,同时冲击了我国的民族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诞生于我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特别是以中国的京剧、豫剧等为代表的民间戏曲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谦逊性格,带有本土色彩。而现代国家生活速度快,人们无法停留下来欣赏戏曲,且戏曲的遣词造句古朴、典雅,只有深入探究才能了解,大部分人理解不了古老乐曲的曲中之义,导致民族音乐无法大规模传播开来。第三,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缺乏人才。民族音乐反映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艰苦、奋斗特质,其特殊的产生背景更是赋予了它独特的生命力,漫长的历史发展赋予了民族音乐丰富的内涵,它值得人们去不断追求、探索。而现今世界,社会瞬息万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的行业不断涌现,人们执着追求经济利益,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奋斗,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求,而物质生活条件是现实的,精神生活则是虚拟且看不见的,常常被人所忽视。民族音乐作为一个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行业在社会中常被忽视,因此,要发展民族音乐,就要让人们意识到民族音乐的价值,发动群众的力量,让人们自觉学习民族音乐知识。同时,民族音乐是一个需要人慢下来的行业,只有仔细推敲、深入了解民族音乐字里行间的意蕴,研究乐曲产生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学习好民族音乐,而要做到这种程度,只有通过系统全面学习,而不是零碎化的学习片段,这需要有专业的教育机构中的专业高水平的人才进行专业教学。当前,我国民族音乐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已经基本健全,可以进行系统全面性的教学,但要大规模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推广民族音乐,发挥民族音乐积极作用,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三、做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第一,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观念。思想能够指引行动向正确的道路迈进,是行动的指南,高校教师与学生要想更好的传承学习民族音乐文化,首先应当转变自身的学习理念,以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民族音乐为荣,积极学习民族音乐,践行民族音乐,做民族音乐的传承者、传播者。高校教师、学生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肩负着传承民族音乐、传播民族音乐的伟大任务。因此,高校教师、学生要在日常的教学、学习活动中自觉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争做民族音乐的传承者、传播者,做民族音乐的践行者。第二,要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建设民族音乐文化专门人才队伍。人才是开展民族音乐教学、传播民族音乐、做好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保障,但当前,我国的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稀少,仅有的民族音乐的集大成者只有一小部分人,即使有许多人推崇民族音乐,想要学习民族音乐也无法找到合适的老师,而现有的高校民族音乐的一些教师水平一般,只能教授初级的民族音乐知识,学生无法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因此,我国要做好民族音乐文化教学,首先要提升民族音乐的教师素养、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教学人才,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传播做好人才保障。第三,创新民族音乐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民族音乐是基于我国国情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一些可以用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目前,要做好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民族音乐在高校教学中,可以将信息网络引进教学,利用互联网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演示,传播音乐文化知识,让更多的人有更广阔的途径学习民族文化知识,传播民族音乐,创新民族音乐的学习方式、传播方式,拓宽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途径,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民族音乐的传承者。

四、结语

民族音乐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的心血,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是我国音乐的实质和内涵,发展民族音乐对我国音乐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关联紧密,两者相互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做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就要做好高校民族音乐的教学,积极践行民族音乐,传播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成为我国对外发展的名片,提升我国的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徐亮.论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J].艺术评鉴,2019(09):96-97.

[2]郝宏图.论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9(04):34-35.

第2篇:民族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改革;创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有展开音乐教育教学,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也有展开一定的研究与分析,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将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之中。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环境下,我国音乐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以及艺术的影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也因此而受到了冲击而影响,我国高师音乐教学内容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西方化现象,这对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与传承而言可谓是十分不利,所以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有效在高师音乐教学课堂上传承下去,也就成为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重要手段,而本文也是基于此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高师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能够有效增加学生文化内涵。民族音乐文化本就是我国传统音乐重要构成,其中沉淀着世代群众的思想情感,也很深刻地体现出了百姓的民风与习俗,其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表现形式,本身就能够真实地将社会各个时期历史背景以及群众生活状态体现出来,而在高等院校音乐教学课堂之上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则能够有效增加学生文化内涵以及音乐素养,在音乐课堂之上,学生能够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下产生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学习兴趣,同时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文化内涵,让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思想价值理念[1]。(二)能够提升高师音乐教学质量。在高师音乐教学过程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本就是将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有效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模式下,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就能得到有效改善,整个音乐教学课堂也能因此而变得更加具有活力、教学内容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此,高师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提升高师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三)能够提高学生音乐修养。民族音乐文化本就是长时间积累、沉淀下来的产物,属于我国群众集体智慧结晶,所以在高师音乐教学课堂之上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可谓是意义非常。从狭义上来分析的话,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体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音乐修养[2]。从广义上来分析的话,民族音乐文化学习过程中,还能有效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拉近民族之间的距离,有效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发展。

二、高师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推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环境对于学生学习而言十分的重要,所以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此来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较为良好的环境。一般情况下,要想真正实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传承,最好是从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等多方面来进行优化处理。具体而言,在社会环境这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加强政策干预,对民族音乐传承加强支持与推广,结合音乐传承具体要求来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与体制,以此来为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明确的政策指导。例如,政府部门可以联合教育部门来就高师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改革标准,以此来有效保证民族音乐渗透与落实,这样整个音乐教学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方向性。其次,高校在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好音乐教学环境优化,结合民族音乐教学标准来对内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以及文化氛围进行优化,积极引进在民族音乐领域具有一定能力的教师队伍,同时及时引进先进的民族音乐演奏乐曲,以此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兴趣,让其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习之中。(二)树立起正确的教学理念,有效指导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学理念是教学行动重要支撑,要想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效落实到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音乐教学课堂之上借助于新理念与新思想来提出新的教学举措,这样就能更好地保障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与融合,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形成正确的音乐感知[3]。例如,《高山流水》就属于一首十分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其中也蕴含了道家思想内涵以及自然的魅力,这个时候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要求学生围绕着这一音乐作品来分析其中存在的文化内涵,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同时还能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此外,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时候,可以积极引进民族文化资源,自觉地采访、收集当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并且将其及时地引入到高师音乐教育教学课堂之上,或者是开设相关专业与课程。例如,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开设长调演唱大专班、南音演唱传习班、侗族大歌班等;另外,还可以将老艺人、民间音乐家以及地方戏剧团表演艺术家均作为活性资源来引入到高师音乐教学课堂,通过以口传心的教学方式来将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唱、奏等技巧传递给学生,从而真正有效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三)完善音乐教材内容,有效优化音乐课程设置。在高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材是较为重要的教育载体,教材内容是否合理也会直接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效果造成影响。为此,在对学生进行高师音乐教学的时候,学校一定要正确认识音乐教材内容完善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来对教材体系内容进行完善与创新,这样就能确保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面性,让学生更好地投身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之中。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设计,在音乐教材之中多增添一些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结合地方特色来融入一些民族音乐内容,这样就能让教材教育功能因此而变得更加完善,同时还能为学生民族音乐文化学习提供较为良好的参考依据,例如《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民族音乐学概论》《中国音乐表演艺术》等等,教师均可以将其增设到音乐教学课程之中,让民族音乐真正进入高师音乐教学课堂。除此之外,在进行民族音乐教材编写的时候,相关部门也可以积极组织全国民族音乐学界、高师音乐教育界专家与教师来一同编写民族音乐教科书;同时在编写过程中广泛收集与使用我国民族音乐学界对于我国优秀传统以及音乐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以此来有效满足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效果[4]。(四)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推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高师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实现民族音乐文化有效传承,教师在其中承担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其作为民族音乐传承活动执行者与引导者,其是否具备较为良好的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着传承活动的有效执行。为此,高师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高校还需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加强对音乐教师队伍的教育与建设。首先,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引进音乐教师人才,借助于新鲜血液来为高校音乐教师队伍注入全新的活力,这样音乐教师就能形成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而要想实现这一点,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的时候,一定要重点考察教师对于民族音乐的认知情况,以及其在民族音乐领域接收到的教育情况,以此来保证教师具备较为良好的教育教学需求。其次,高校对于内部音乐教师队伍,也需要结合民族音乐传承要求来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评定其不足之处,然后基于此展开培训与继续教育教学活动,让其能够树立起全新的音乐教育思想和理念,最大限度提升民族音乐文化有效传承。(五)积极借助科技手段,有效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在现如今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科技手段在教育领域之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民族音乐有效传承,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积极借助于科技教学手段来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学,基于此来为学生构建出现代化音乐课程体系,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科技教学手段十分丰富有趣,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课堂之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呈现出民族音乐之中所蕴含的文化情境,这样就能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化,而学生则能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民族音乐文化内容。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阿里山的姑娘》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呈现出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视频情境观看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民族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来对民族音乐教学渠道进行拓展,这样也能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师音乐教学过程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可谓是意义非常,其不仅能够丰富音乐课程内容与内涵,还能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同时让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一个较为形象的认识。为此,高校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时候,一定要正确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借助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将民族音乐文化有效贯彻落实到音乐教学领域之中,从而有效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注释:

[1]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音乐学,2004(01):101—115.

[2]刘永武.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J].艺术教育,2013(12):54—55.

[3]王建.论我国民族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传承[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03(04):70—73.

第3篇:民族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十分重要,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十分必要。

一、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间存在的关系

(一)高校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机构

我国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的同时,社会对于用人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就是高校,高校不但担任着教授学生知识、教授学生做人道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同时还担任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实现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间更好的结合,只有找到正确的切入口,才能够教授学生更多的、正确的音乐知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机构不但有高校,还有民间文化组织,但是民间文化组织具有非常不稳定性,仅仅依靠民间文化组织来弘扬以及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远远不够的。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成为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学生不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同时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高校学生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就更应该承担起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责任。高校不但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机构,在高校中传承音乐文化势必会有很好的效果。

(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点内容

高校教学不但要教知识,教道理,还要注重对音乐方面知识的教育。民族音乐文化是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十分重点的内容。纵观我国的高校音乐教学现状,很多的高校对音乐教育都十分的重视,并且很多的学校将音乐设置成为基础课程,对于使用的音乐教材也会经过严格的挑选,这些现象也是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体现。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涉及领域的不断扩大,能够在国际范围之内获得一席之地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这就要求充分的展现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由此可见,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就应该是民族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学完美的融合显得非常的重要。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具体方法

(一)创新教学方式,实现更好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也显得特别的重要,在教育教学当中也是一样的重要。因此,要想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弘扬和传承,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实现音乐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更好的结合。说到音乐技术层面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来让高校学生更好的了解该作品的演绎技巧,让学生能够增强对音乐的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还可以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分类,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民族文化差异的同时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价值以及独特的魅力。教师在对音乐的历史进行教学的时候,运用专门的音乐作品进行讲课十分有必要,通过以互动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等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让民族音乐文化淋漓尽致的展现在音乐课堂的当中。实现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更好的结合,有助于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音乐的发展规律,更好的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育教学当中最忌讳的就是出现死板的教学方式,教授死板的知识。当然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更不能死守旧的一套,要进行不断的改变。在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时候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中先进的部分要保留,对于落后的部分要剔除。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通过挑选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还要注意开放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密不可分性,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要吸收其他的先进文化,并且通过吸收的这些先进文化去创新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形成有力的教学队伍

能否实现好的音乐教学,能否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关键还得看教师的教学水平,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音乐教师在保障音乐课堂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去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因此,音乐教师作为高校音乐课堂的领导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要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要想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更好的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就要加强对高校音乐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有力的教学队伍,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还需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总之还要做出很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晶.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J].当代音乐,2016,02.

[2]魏韶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

[3]吴姿霖.中国传统音乐段落构成刍议[J].音乐创作,2015,12.

第4篇:民族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音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所具有的价值

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我国音乐多元化的发展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一方面,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爱国情怀与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在碰撞中实现了巧妙的融合,成为我国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通过将民族音乐进行教学与推广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认识,拓展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也可以提高民族音乐的受众范围,使民族音乐转化成为适用性广、发展多元化的音乐形式,促使民族音乐的顺利传承与推广。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民族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接触面,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良好基础。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

(一)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学习热情不足

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使得许多学生逐渐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产生了一系列“哈韩热”“哈美热”等文化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这也阻碍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使得民族音乐存在着受众流失、文化传承落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而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导致了多数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不足,对于民族音乐也缺乏基本的热情,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中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民族音乐的长期发展来看,民族音乐必须要通过提高自身的传播范围来促进民族音乐的持续发展与传承,而当前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本身并不利于民族音乐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中国受到外国物质文化和市场贸易运作的影响,如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占全国一半以上;再加上哈韩文化和港台流行音乐界的影响,一些学生团体也纷纷效仿,甚至出现过度狂热的现象。

(二)教学资源稀缺

文化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发展,但是民族音乐本身受众不足的缺点与其起步较慢的现状导致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加大了对于民族音乐的宣传力度,但效果仍然有待观察。民族音乐教学资源的稀缺主要表现为教材编制的不足、课程资源的不足以及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尤其是我国的音乐教学模式仍然主要以应试教育为基础,而在应试教育体系中民族音乐教育的成果有限,这一发展现状忽视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科学化传承与发展,更重要的是它破坏了我们珍贵的民间音乐遗产。当前社会中,许多学生盲目崇拜日韩歌曲或嘻哈风格的舞蹈音乐等,忽视了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

(三)民族音乐本身断层严重

中国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音乐文化史源远流长。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而言,不仅具有着各种各样的民族音乐,而且还有许多音乐资源。但如今,只有一小部分音乐文化传承得到了广泛传播。例如,民间艺术技巧或与民间音乐相关的独特技能逐渐消失或丧失。据说这些包括一些民间技巧,宗教音乐或仪式音乐。具体来说,就像蒙古族乐器“潮儿”一样,道教音乐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代音乐、北京白云观,甚至包括昆曲、古琴和统治者频谱等东西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大多数传统文化音乐类型或遗产已经面临毁灭危机。此外,如宫廷音乐,歌曲等应着重保护,目前的全球竞争正在加剧,帝国主义国际的文化输出更加明显,我们更要加强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传承和弘扬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

(四)国民普遍缺乏“文化危机感”

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道路上,中国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和科技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民族文化建设方面略有不足。面对异国文化的传播或外来文化的影响,我们缺乏“文化危机”感。虽然地方政府已经考虑到继承和建设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也强烈主张创建当地的文化和艺术品牌。但是,大多数民族品牌的建设只是为了兴趣和效率,或者是为了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富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的民间音乐,当前民间音乐的推广是远远不够的。

三、高职院校中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梳理整合民族音乐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要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不仅要将其引入到课堂之中,提高学生对它的了解程度,还需要不断加强民族音乐的丰富性,通过梳理整合民族音乐的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热情,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纷繁复杂,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互联互通的性质,在网络上下载有关民族音乐的具体内容,提高学生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与具体的民族联系起来进行呈现,使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民族音乐的具体特色,从而提高自己将音乐与特定的民族联系起来的能力。

(二)确立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地位

民族音乐文化要实现自身的传承首先要确立其在我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民族音乐的价值和意义。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风格,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在民族音乐学习中的正确态度,向学生传递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从而提高民族音乐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地位。

(三)加大对于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力度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民族音乐的发展仍然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资金、人才等方式来提高民族音乐的保护程度,同时通过保障民族音乐传承者的基本生活收入来使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民族音乐的创新与传承过程中,不断提高民族音乐的发展质量。此外,教师也需要向学生传播一定的有关民族音乐发展现状的具体描述,使学生可以了解到民族音乐发展道路的曲折,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音乐,提高对于民族音乐的保护程度。

四、结语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走进校园,提高学生对它的了解程度,通过新生力量的保护与传承来提高民族音乐的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民族音乐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通过一代一代传承者的创新与发展来提高民族音乐的受众群,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民族音乐发展不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冯睿.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因地制宜的把本土少主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音乐课堂中[J].大众文艺,2011,(12).

[2]刘显波.高校多元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分析[J].当代音乐,2017,(01).

[3]陈伟.高师声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艺术评鉴,2018,(21).

[4]安璐.对高职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探讨[J].艺术评鉴,2017,(24).

[5]杨扬.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黄河之声,2016,(18).

第5篇:民族音乐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在中国的历史演进中,民族音乐依托其自身魅力在几千年的历史之中处变不惊,静静沉淀。民族音乐拥有仙乐一般的优美旋律,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延续提供了精神血脉,积蓄了精神力量。民族音乐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时代流行元素,不断丰富自身的音乐内蕴。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致力于突破音乐教学的陈规与窠臼,积极借鉴国外民族音乐教学的成功经验及先进理念,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优势。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现状

网络文化元素盛行为学生开拓了更加宽广的视听娱乐渠道,在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学生审美观念的肤浅化甚至低俗化。面对纷繁复杂的视听娱乐潮流,学生并不能精准而理智地作出正确选择。面对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高校学生在教师引导缺位的情况下难以深刻地体悟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底蕴。众多高校学生沉迷于歌颂情爱的流行音乐而无法自拔,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对欧美音乐以及韩国音乐多有青睐。原本极富魅力的民族音乐受到高校学生的忽视甚至冷遇,因不能得到时代和大众的青睐而式微。有鉴于此,高校有必反求诸己,对学生加强民族音乐素养方面的培训,同时加强对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视,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来。高校学生只有静下心来认真探求民族音乐中的独特文化、底蕴与旨趣,方能在感受民族音乐魅力的基础上重振民族音乐。目前相关高校并未给予音乐教学以足够的重视,这导致高校音乐教学活动不仅单一沉闷,而且教学方式也较为单调乏味。高校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单一且枯燥的音乐模仿中学习民族音乐演唱技巧。这种教学模式逆向强化了民族音乐在学生心目中的枯燥形象,与形式丰富且熠熠生辉的多元化音乐文化活动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教学现状不利于将学生融入到对传统民族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来,容易导致学生在心目中形成对民族音乐的刻板印象。对此,教师首先应当从自身做起,尝试真正走入民族音乐深处并深入理解民族音乐本身的内涵。民族音乐发展迟滞的原因之一便是高校并未给予民族音乐应有的师资配置以及充分的预算经费,这便导致民族音乐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能及时吸收新鲜的民族音乐理论。教师队伍自身的教学素养与时代脱节进一步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得到富含时代元素的民族音乐熏陶,这种教学困境不能促使学生从心底真正爱上民族音乐。因此,高校应当加大对民族音乐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以建设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基础进行民族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为民族音乐教学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频繁培训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有助于壮大民族音乐教师队伍。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策略

(一)利用网络元素,多渠道开展教学民族音乐相较于流行音乐,其内涵隐藏在“枯燥”的外表之下。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努力尝试富有趣味的教学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初步将学生吸引到学习民族音乐的轨道中来,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民族音乐的信心。高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逐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之后教师就可以顺利开展纵深教学。例如,多媒体便是高校教师可以选取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形式及其与音响效果的配合可以为学生营造民族音乐表演气氛,立体的音响效果可以最大限度还原舞台表演的真实状况,促使学生沉浸在如《好一朵茉莉花》等民族音乐所营造的音乐氛围之中。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为学生提供便捷式民族音乐教学体验,通过不断为学生展示有关民族音乐的影像与音乐作品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珍贵的民族音乐影像资料,给予学生足够空间和时间就民族音乐展开讨论,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及与同学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程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引导学生在体会两种民族音乐文化不同之处的同时加强对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之前,可以为学生展示课程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这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学习自觉性,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民族音乐文化。

(二)利用课外传播,多方面实施教学随着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民族乐器也渐渐回归到高校学生手中。教师应当以此为契机推进民族音乐教学,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把握好学习节奏。多方面吸收民族音乐的营养。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民族音乐的有关知识时,应当把握好教学力度与教学节奏。学校可以定期邀请民族音乐专家进入课堂给予专业指导,保证学生借助专家的知识力量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对课外知识的学习攻克学习民族音乐的难题,助力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开展户外访谈和知识搜集活动,让学生在校园课堂之外仍能及时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此外,教师还应利用好课余时间为学生讲述《东方红》等民族音乐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只有当学生心目中充满着对民族音乐的深厚感情之时,学生才能从根本上体会到民族音乐的巨大魅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强化课外民族音乐知识学习之际,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探索。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民族音乐乐器表演比赛,为学生营造出积极向学的氛围,借助比赛强化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素养。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乐器比赛时,应当密切关注赛况,应当对学生的比赛情况及时记录,以便在赛后对学生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关键建议。只有教师和学生团结一心,共同为学习民族音乐付出实际行动,民族音乐才能行稳致远。

(三)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全方位设置课程当今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面临种种挑战,其中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左倾趋向,高校的课程设置不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爱好,在课程设置上形式主义突出,如此难免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存有抵制情绪,因此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课程培养方案与课程结构。例如,在民族音乐课程设置方面,教师应当从民族音乐本身出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课程设计与时代潮流紧密结合。课程的内容设置应符合新时代的主流审美需求,引导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民族音乐课程进行学习,感受民族音乐的精神脉搏。张延武老师上世纪末创作了竹笛独奏曲《乡歌》,其创作大量运用陕北民歌素材,且利用竹笛等一系列民族乐器生动形象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同时作品达到了婉转动听、扣人心弦的效果,其民族音乐与西洋大小调相结合的模式为陕北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在讲授民族音乐课程时,可以与陕北民歌变奏钢琴曲进行对比赏析,让学生体会其各自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分享感受。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学习竹笛,使之在无和弦复调伴奏的情况下表达真挚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借此展开竹笛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演奏方法等方面的教学。如此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之中去。在讲授和欣赏课程内容的同时,还应大量加入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学习并亲身感受民族乐器和文化,将其融入课堂才能更好地继承、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让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

(四)创新教学手段,多层面打破陈规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相关课程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学校的教学方法往往徘徊在讲授和赏析层面,导致实践性课程偏少。民族音乐的传承重在运用与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手段上理应打破常规。例如,教师应当开展创造性教学,促使音乐与文化进行有机结合。首先,教师应该选择优秀且符合学生审美需求的民族音乐作品,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尝试演奏且在演奏的同时感受声音和振动的手感,以此强化学生对于民族乐器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师在校园课程之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进行分组,成立小型民乐团或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曲目进行演奏。如果学生能力不足,教师也可以选择西方音乐或者自己创作的和声复调作品进行基础练习,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和基础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并彩排演出一些小型的民族音乐剧,通过改编一些熟悉的课本剧等形式,用手中的民族音乐不拘泥于曲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具有个人魅力的音乐作品。高校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应该在旧有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上推陈出新,将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手段革故鼎新,将班级授课制与导生制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大量利用情景法展开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感和情景体验,让学生爱上民族音乐,由此更加顺利地推进文化传承。民族音乐饱含中华民族先辈数千年的心血和希冀,处于“娱乐至死”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肩负起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重任。教师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当开创新型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共同为传承民族音乐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兰晓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12):113-115.

[2]申展,刘咏莲.浅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4,(17):10.

[3]李巧伟,张天慧.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音乐教育[J].艺术科技,201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