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范文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精选(九篇)

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

第1篇: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范文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现状;特殊性;原因;对策;辽宁清原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288-01

农村饮水安全的特点、现状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对保障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村饮水工程的特点是点多面广、供水量小。目前,清原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经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一大批饮水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现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重大作用。

1 清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现状

清原县共有14个乡镇,188个行政村,806个自然屯,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36万人。从20世纪80年代国家就开始对人畜饮水井的建设投资,但由于当时农民对自来水认识不足,国家投资少,群众自筹资金困难,管材不规范,材料市场又不正规等原因出现了人畜饮水工程无法落实的现象,即使落实也是国家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80年代一般1个村2万元,大村(1 000人以上)3~4万元。1990―2005年以前基本是饮水井,不论大小村屯都是3万元,因此,200~300人的小村屯还可以建成自来水工程,而500~1 000人的村屯只能建设吃水人口的1/3或2/3。2006―2007年防病改水工程每口人国家投资367元,2008―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每口人410元由国家发改省配套,加之群众自筹资金每口人可达500元。十一五开建防病改水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截至2010年底,共建成606项防病改水和安全饮水工程。清原县高寒山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农民居住分散,远离水源,农村小型饮水安全工程由于地理条件特殊,工程一般都比较分散,工程实施以村、屯为单位,解决人口一般在30~1 000人,每个自然屯为1个工程项目,项目为1个工程(1个自然屯)。

2 山区小型饮水工程的特殊性

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都是在山区,山区小型水利工程受地理条件限制,一般存在下列情况:一是交通不便。由于农村饮水工程地处山区,水源一般都位于山间的溪沟或较低凹处的沟谷;二是工程小而分散。饮水安全工程的特定地理条件的自然落差直流引水或建提水站提水,管径一般是32.00~90.63 mm,但长度少则2~3 km(主管道)、多则10余km,工程投资7万~20万、25万~120万元;三是施工条件差。几乎没有电路,大部分靠人力施工,很难使用机械施工。四是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季节受条件限制。清原县处于辽宁省东部高寒山区,与吉林省接壤,所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季节很短,很多地方无法运进材料,且人力2次倒运量大,甚至需3次倒运。工程单价低,群众自筹资金困难,大多是投工投劳折资。工程占地及青苗一般由所在村来解决调节和赔偿。水源井有明显的区域性,村与村和组与组间不能共用一个水源井。由于群众素质千差万别,一些群众工作很难做通,从而使工程不能动工,一个小型饮水安全项目要经过多次协调反复修改设计才能完成,甚至一个完整项目分多次,分几年才能完成。清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工程质量良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了社会和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农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的原因

清原县个别农村饮用水有3项未达到卫生指标,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达标。造成水质不达标的原因:一是个别地区水源地无保护措施、水环境恶化、后建的家畜养殖场污染等[1]。二是多数供水工程只有水源没有管网的消毒设施和沉淀过滤设施。三是农村小型供水设施落后,管网采用集中供水的农村供水工程大多数设施较为简陋[2]。四是缺少水质监测设备和人员,不能进行经常性以及定期的监测。五是水源井以上及周围无法控制农作物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后建的一些家畜、养殖场和生活垃圾等。

4 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与管理有效机制的对策

4.1 加强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产权的管理

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产权,落实产权和管理主体,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小、跨屯或单村供水工程形成的资产归受益群众所有,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或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中供水工程,由乡镇或县援权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3]。

4.2 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应组织农村供水管理人员开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专业知识实际应用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能正确维护管理和熟练使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熟悉供水工程相关技术的专业化队伍。特别是分散供水工程和单村、单屯工程,其专业化水平低,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供水单位和用水户提供服务[4]。为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科学技术保障,应重点加强符合农村特点的低廉、高效、简便的水处理和水质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促进农村供水领域的技术进步。

4.3 乡镇政府尽快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可对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起到积极指导作用,并由乡镇实施,以规范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保障供水工程的长期效益。对一些农民承受力有限、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及时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供水工程基金,采取一事一议形式,解决设备更新和管网维修的资金[5]。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议所有向农民供水的饮水工程,电价一律按农业生产电价执行。

4.4 抓好水源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在饮用水源井保护区内严禁排污和各项开发活动,在水源井上游严禁使用化肥、农药,以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安全[6]。一旦发现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的污染源,应坚决关闭或搬迁,严禁扩建、新建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建设项目,加强对农村自来水水源和水质检测管理工作,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必要的检测,保证生活饮用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

5 结语

加强水源保护,严格水质监测,合理确定水价,实行计量收费,制定有群众参与的运营管理机制,加大对农村饮水工程的扶持力度、服务和监管,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科学的技术保障。

6 参考文献

[1] 田振女.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措施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7):65-66.

[2] 赵国荣.浅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6):15-16.

[3] 郝金荣.多措并举推进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J].科技与生活,2010(23):200.

[4] 陈新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质量与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10(7):251-252.

第2篇: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范文

一、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强度、乡镇企业利用水资源的规模等不断扩大,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加上自然条件以及滥施农药化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水生态环境快速恶化,很多饮用水源被污染,水质超标情况严重,农村饮水安全及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从国家水利部的调查结果看,当下有超过3亿的农村居民面临饮水安全问题,氟、砷含量超标、苦咸水、血吸虫病等严重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尤其是站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角度,农村饮水的水质、水量以及方便程度等有待进一步改善[1]。全面实现宏伟的小康社会目标不但需要解决农村有水喝的问题,更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证农村饮水安全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 

二、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举措 

1)预防饮用水水源被污染。 

农村地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设置饮水水源保护区,并制定保护办法、实施保护措施。一是规范设置、管理饮水水源周边的排污渠道、排污口,针对可能影响水源质量的排污渠道、排污口要及时改道、迁移或加强防渗,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有效控制排污总量,达标排放;二是严禁高污染工业在农村饮水水源附近的发展,严禁在饮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从事围网、网箱等水产养殖活动,并禁止滥挖乱采;三是禁止工矿企业在农村水源附近堆放废料、废渣、废水等污染物,禁止堆放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聚集的污泥、工业垃圾等固体堆积物;四是在建设各类机井之前要落实科学论证工作,避免乱打井超采地下水,避免地下不同含水层出现水质混合问题,从而预防饮水中的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 

2)完善建立水质监测体系。 

各地区应单独设置农村供水管理机构,并专门配备人员,依法管理农村饮水安全;设立水质检测中心,专门配备检验人员以及仪器设备,负责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的日常水质监测工作,定期检验农村饮水水源地、管网末梢水、出厂水等的水质,随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一旦发现高砷水、高氟水等水质问题则要即刻开展二次检测工作,确保农村饮水水质達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提出的要求;主动探索对农村供水安全有利的管理模式,或由供水公司直接管理村庄、用水户,或建立并实施供水公司+乡镇水利机构+村水管员的模式,保证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要涉及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就不能拍卖供水工程所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对供水单位务必要严格执行供水许可制度,且供水单位要针对新建的供水工程,依法向卫生部门申请卫生许可,取得卫生许可证之后才能供水,已经建成但未满足卫生许可标准的供水单位必须按照标准的要求加以整改,保证其所供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为供水单位办理卫生许可证,切实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3)强化农村饮水工程管理。 

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由于各地区农村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单一的管理模式无法被简单套用,所以须遵守分类管理原则,依据当地农村饮水工程的投资主体、规模、工程性质等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但不管是采用哪一种管理模式,均要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责任,真正做到建管分离;政府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重点建设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创新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长效运行机制,确保饮水工程良性运行,保证收益,保证饮水工程设施不断产生效益[2]。在企业管理上要求农村供水企业不断强化内部的经营与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人员培训;在财务管理上则要科学计算成本、盈利,充分考虑农民承受水价的实际能力,科学制定农村供水价格,并加大收缴水费的力度,进一步规范用水计量;在水质管理上要完善建立水厂质量管理体系,保障饮水的安全与质量。 

4)鼓励村民主动参与管理。 

加强村民自治是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点之一,所以须建立饮水安全需求,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促使村民针对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主动发表意见,获得投票选择饮水安全保护管理措施的权力。坚持实施一事一议制度,促使农民间接或直接发表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看法;针对跨区域的大型农村饮水工程,则要由农民选举代表进行协调,及时通报协调情况,如有必要可实施专家听证制度,由地方人大表决决定。鼓励农民管理饮水安全的群众参与式管理已经实施多年,改变过去那种单向的、由上而下的决策模式,使决策自下而上,在增强水利部门行政能力的同时促进双向沟通,化解潜在矛盾,减少民怨,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强化村民对农村饮水安全等公益性事业的社会责任感。 

5)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各地区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尽快走上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大防治水污染的力度,尤其是农村饮水水源污染,务必要保护好饮水水源,保证饮水安全。随着对饮水水源污染的全面控制与严格治理,不仅要考虑控制水体污染,还要控制非点污染源,这是不容忽视的[3]。只是对非点源污染的治理涉及政策、农民配合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与技术难度大、农民利益协调问题、国情条件限制等有关,且农业生产中还面临农药、化肥等的滥用,这些限制因素很难被替代,所以务必要加大治理非点源污染的力度,走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一是充分考虑农村的地域特征,应用生态平衡施肥技术、生态防治技术,致力于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二是有效保持水土,防止水土被侵蚀,解决农村水土流失问题,控制水质退化;三是结合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肥的利用率。 

三、结语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仅依赖饮水工程是无法彻底解决的,必须把农村饮水安全纳入农村建设体系,吸引社会各界给予农村饮水安全更多的关注,从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参与环境保护等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氛围,保证顺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切实保证农村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林敬樟.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与自动化控制[J].科技传播,2016(04):116+143. 

第3篇: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饮水;供水安全;管理

1农村供水水源水质问题

(1)农村居民饮用污染水主要有2种,一是直接饮用渠水、涝坝水。由于饮用水源缺乏卫生保护,很容易受到牲畜粪便等污染,使水中含有大量病菌,饮用这种污染水容易引发肠道性疾病和病毒性传染疾病;二是饮用受污染的浅层地下水。近年来农业生产加大使用了化肥农药,通过农业灌溉残存农药、化肥入渗补给地下水。另外,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造成饮用水源严重污染,而且危害的范围逐渐向下游发展。长期饮用此类浅层受污染的地下水源,有害物质在人体内长期积累,易引发人体器官病变[1]。

(2)地面水多采用河水及水库水。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亦急剧增高[2]。

(3)氟病区居民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水,其临床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斑牙是氟中毒早期的反映,轻者表现为白垩样,有色素沉着或牙实质缺损,重者牙疼,磨损严重,或过早脱牙呈现未老先衰。氟骨症多出现在成年时期,轻者腰腿疼,重者骨骼变形甚至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劳动能力完全丧失,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生活、生产危害很大。

2饮水水质超标原因

(1)工程建设前期设计标准低,对水源水质重视不足,部分工程未进行水质化验分析就开工建设,设计中未考虑净化设施等原因,使工程建设初期就成为饮水不安全的工程。wwW.133229.cOM

(2)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农药、化肥用水的不断增加,相当多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特别是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成为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

(3)水质检测管理不规范,农村供水工程普遍没有建立水质检测体系,工程建设标准低,检测设备不完善。县市级水利部门没有水质分析化验室,工程实施中只注重了水量的解决,忽视了水质的科学分析。

(4)农牧民饮用水的安全意识淡薄。农村由于经济较落后,农民群众只求有水饮用就行,对水的饮用安全性认识滞后。

3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措施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另外,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过去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为水井、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江、河、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近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饮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为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为此,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需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合理规划供水水源。水源布局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供水工程实用和多样性。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3)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多形式的供水工程。

4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

(1)理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体制,形成州、县、乡、村4级管理体制。以农村水务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逐步将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移交到水利管理单位,对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实行统一管理。逐步扩大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试点面,为今后实行乡镇水务一体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以国家、地方和集体投资为主的新建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实行专管和群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乡镇集中供水工程、跨村工程入村后的管道及附属设施,由村镇用水合作组织自行管理和维护。对原有集中供水水源工程、供水主干管网经产权明晰后,按照农村一事一议逐步移交乡镇水利管理站(所)管理。由私人投资或股份制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并接受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也可委托农村供水管理总站管理。单村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由受益村(户)负责管理。加强对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做到工程安全,群众受益,承包人也得到实惠[3-4]。

(2)结合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现状,针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实施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对全州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轮训,确保管理人员持证上岗。

(3)建立管理责任制。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应根据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围,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乡镇供水工程应由乡镇水利管理站以企业的形式直接管理,农民个人所有的水窖、水池由本人管理。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内容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

(4)人畜饮水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维修养护,确保正常供水,发挥其效益。

5参考文献

[1] 张德荣,杨力,关家杰.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的几点探讨[j].管理观察,2009(35):78.

[2] 洪盛林,李霞,王静.象州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农家之友,2008(10):1-2,4.

第4篇: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 安全饮水 发展战略

1、农村安全饮水现状

1.1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严重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同心县虽说是部级贫困县,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农村的吃、住、电力、交通普遍得到改善而且在进一步改善,而与农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家庭生活用水发展和改善速度较慢、相对滞后,影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

1.2 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自来水作为农村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尚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直到目前,我县虽建成了几项自来水工程,但在工程建设中地方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以及在管理权限方面一直缺乏有力支持,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导致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1.3 运行费用没有保障

目前,我县已建成的安全饮水工程都缺乏运行费用,收来的水费难以维持工程的运行,使工程的正常维修和更新改造难以保证,不仅影响了供水的经济效益,也不利于供水条件的改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农村安全饮水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1 大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生活用水质和量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同心县农村安全饮水作为农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基本处于一种初级发展状态,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形势脱节,已开始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加速发展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是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稳定农村社会的大问题,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2 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安全饮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同心县生态移民工作的推进,已建成十多个新农村式的移民安置村,移民安置村农民的吃、住、电力、交通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对移民的安全饮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农村安全饮水发展总体战略

3.1 总体思路

3.1.1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方针政策,在认真总结过去农村引水建设经验不足的基础上,调动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农村安全饮水事业,为广大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3.1.2 农村安全饮水作为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要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适度超前;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匹配,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要与脱贫和巩固扶贫成果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3.1.3按照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战略,在巩固、提高东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能力的同时,加大中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扩建和西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3.1.4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用市场经济手段,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措施,加强宏观调控,转换经营体制,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建设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2 战略目标

获得安全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人权。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水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为此,农村安全饮水首要目标是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的饮水,以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3.3重点布局

3.3.1 东部地区

同心县东部地区涉及张家塬、预旺、田老庄、马高庄、下马关、韦州6个乡镇,是典型的干旱区,目前已建成同心东部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大部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这些地方近期以饮水工程改造提高为主,今后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强农村自来水的建设,把农村自来水化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任务,加强领导,稳步发展。

3.3.2 中部地区

同心县东部地区涉及窑山、石狮、王团3个乡镇,是典型的干旱山区,目前已建成窑山安全饮水工程和王团安全饮水工程,但由于工程受益范围发生变化,因此这些地方近期以饮水工程扩建为主,扩大工程受益范围,确保已建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3.3.3 西部地区

同心县西部地区涉及河西、丁塘、预海3个乡镇,该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目前正在建设同心县西部饮水安全工程,因此本地区近期重点要发展农村自来水入户,抓好工程建设,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差别。

4、战略措施

4.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出现了新形势、新情况,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应尽早完善有关其建设、经营管理、融资和行业标准等系列的法规体系,使农村安全饮水事业稳步、持续发展。

4.2 建立科学的水价政策和水费征收体系

水价是农村供水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水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运行、管理以及滚动发展。目前水价偏低,水费计收困难,已经成为农村安全饮水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建立科学的水价政策和水费征收体系刻不容缓。

4.3明晰产权和管理范围,建立良性的经营机制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产权和管理范围,让农民参与到工程管理中来,坚持“谁受益、谁管理”的产权与受益政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水利建设需要的经营机制,把供水单位建设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形成供水建设、运行、管理、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4.4 农村安全饮水要实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

目前水利行业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如水权、水务等。同心县有基层水管所9个,有许多技术、管理优势,有一定的固定资产,但由于受本身业务、规模等的限制,普遍效益差,难于维持发展,如果利用现有水管所的这些优势,打破现行乡镇区划界限,在县域或更大范围内组建一定规模的供水公司或股份制集团,那么对稳定水利队伍,提高供水工程的管理水平,真正实现统一水资源管理,加快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4.5 大力推进节水,强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节水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取水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

要加强节水宣传和用水管理,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制定用水定额和节水考核标准,强化定额管理,限量用水、超量加价,降低管网漏失率。加大国家有关节水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力度,制定并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强制性标准,积极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应用,提高生活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

5、结语

第5篇: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建设高质量的农村饮水工程,并妥善管理,以确保其长期发挥效益,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供水设施、规模普遍较小且简陋,仍以传统、落后的分散式供水为主,自来水普及率低,管理落后。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农民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需要。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发展思路

1.1 统筹兼顾,科学规划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使农民群众早日喝上放心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2 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

防治并重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从源头抓起,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规划项目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除依托自来水公司扩网解决的饮水安全工程外,集蓄供水和深水井供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向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卫生的生活饮用水。

1.3 扶持引导,多渠道筹资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又是一项民心工程。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工程在政府的监督下进行建设。为解决好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就必须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制定有效的资金筹措计划。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农村实际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

1.4 加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质量负责人和施工安全负责人,经批准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施工过程中,应作好材料设备、隐蔽工程等中间阶段的质量验收,作好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验收等记录。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需要变更设计时,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负责完成。通过层层管理,确保工程发挥效益。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农村饮水工程是社会公益基础设施,管好用好农村饮水工程,是保证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利用,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建管并重,建一处成一处管好一处,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国家资金,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提高饮水群众生活水平和身心健康。因此,要管好用好农村饮水工程,在运行管理中,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2.1 建立健全各级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在运行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引入激励机制。目前,集中供水工程大多已实行水厂管理制,而单村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分别由村委会、农户代管,由于村级管理水平落后、专业化程度低、意识差,水费收取和支出比较混乱,有的工程带病运行而不能维修或不能及时维修,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运行,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2.2 大力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管理模式,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用水户参与管理是避免农村饮水工程“有人建无人管”甚至“无人建无人管”的有效途径。而且用水户参与运行管理,可以减少或避免搭车收费,减少农民的费用支出,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减少水行政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精力投入,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和农村的社会稳定,符合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方向。因此,用水户参与管理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应大力推行。村级管理人员由村委会、乡镇水利业务部门推选,供水管理站聘用。

2.3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用水户爱护供水设施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

管道漏水有的群众视而不见,有的还破管浇地,破坏水利设施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要通过广播、电视、标语等宣传工具,以及供水管理人员入村进户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饮水政策和教育用水户,让他们意识到节约用水和爱护供水设施的重要性,以及长期饮用污染水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的巨大危害,努力营造人人爱护供水设施,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2.4 科学合理地确定水价,加强水费征收、管理力度,为工程良性运行和更新改造提供资金保障

受传统观念影响,从领导到群众,缺乏市场运作意识,大多数人并没有把供水看作一项产业,也就不可能讲究投入产出、成本核算和按市场规律办事。在工程管理上,许多供水工程的水价只核定了动力费、年维修费、大修费,而运行管理费和工程折旧费没有核定或没有按标准足额核定,水价没有一次到位。有的工程虽然按规定确定了水价,但没有足额收取,水费收支管理较为混乱,没有定期向用水户公布,给工程正常运行和更新改造带来潜在威胁。

第6篇: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范文

1.1建设资金不足、农民负担较重

大量的实践和探索调查情况表明,按照党中央要求要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资金是十分庞大的。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但是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依然较低,这也导致农村饮水工程中让村民集资非常困难,这一问题在中西部尤其突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出现一些乡镇小水厂借机抬高农民的入户费标准的现象,有的地方甚至还规定每月最低水费消费额,这更是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1.2建设标准陈旧、水量指标偏低

很多饮水供水卫生标准由于编制年限太早,例如:1985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989年颁布的《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1991年颁布的《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1996颁布的《农村供水设计规范》等。这些建设标准早已不符合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与建设的实际。

1.3供水分散且规模小、水资源缺乏统筹规划

由于农村地区的量大面广,导致农村供水格局目前还是以分散供水为主,并且兼有小规模少量集中供水。另外,目前我国已建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多由水利部门牵头实施,客观上存在的学科专业限制,导致未能将城市规划和给水排水等关键学科的前沿理念和专业知识融汇其中,造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方案欠缺整体性和系统性,水资源调配使用缺乏统筹规划。

1.4供水保证率达标困难、水质存在不合格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得到的调查质检情况显示,现阶段农村饮水工程不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基层技术力量的薄弱、管护不严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造成农饮安全供水设施难以长效良性运行,从而导致供水保证率很难达到标准要求。其次是现阶段农村的供水形式多且净水工艺过程简陋,常出现设施老化、供水可靠性差、藻类滋生等问题,这也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经调查发现部分饮用水甚至存在严重污染,例如饮用水存在水质色浊、味臭、表面有飘浮白沫等,这样不合格的饮用水严重危害着群众的身心健康。不少地区存在生活用水量不足和用水方便程度低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由于生活用水的不足迫使部分村民一水多用,这也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和管理基本经验

2.1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基本经验,通过多年来对农村饮水工程

建设实践的探索,总结了一些可贵的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首先要做好的前期工作就是是解决农村饮水,这也是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做好科学规划,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农村具体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规划方案,为农村饮水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提前做好资金筹措也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前提。在工程建设中为了确保资金的足额投入,必须要做到采取多渠道、多层面的资金筹措工作,以确保饮水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颁布的水利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进行项目建设的实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确保饮水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在建设管理上还要加强工程管护,加强工程管理,维护好工程的运行安全,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只有做好建后管理才能保证工程持久发挥效益。

2.2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管理经验

2.2.1建立责权明析的管理体制、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建设完成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一定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根据实际需要可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管理模式。同时注重管理体制的创新,责任和权益做到明晰管理,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使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长期生效。

2.2.2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学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引导农村饮水工程步纳入行业发展的正确轨道,提高农村饮水工程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质的监测,逐步建立社会化水质监测体系,以更好的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完善农村饮水供水水质保障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饮水工程饮用水源地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水污染。

2.2.3多渠道筹措资金、严格项目管理,据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投入原则,以国家投入资金为主体,但在地方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做好积极引导农村饮水建设工程中受益群众投资投劳工作,同时在工程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提入机制,从而保证项目建设资金足额且能够及时到位。为项目建设奠定基础,为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好高标准、高质量的饮水工程。

2.2.4加强新技术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施工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更要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以更好地提高其对饮水工程的管理水平。同时还要注重广播、电视等对用水、节水的意识提高的宣传力度,使农民群众深刻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深切关怀。

三、结束语

第7篇: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范文

一、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目标

通过对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重点湖泊()和小型水库达到三类水质标准。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市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农业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协调农业副主任、市水务局局长任副组长,市水务、水文、环保、建设、国土、农业、畜牧、林业、卫生、发改、财政、公安、工商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

(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单位行政分管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三、部门职责

(一)市水务局负责对农村饮用水水资源实施监督管理;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土保持和水环境监测工作;查处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水事违法行为;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建设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市水文站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监测工作,并定期报告和适时公布监测结果;

(三)市环境局负责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查处投放化学物品、肥料养殖鱼类、珍珠和未按规定排放工业废水等污染农村饮用水水源的违法行为和事故;根据农村饮用水水源建设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划分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四)市建设局负责城镇排污管网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管理,防止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农村饮用水水源;

(五)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土地管理,纠正、查处违法用地和非法采矿行为;

(六)市农业局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村发展有机农药,防止农药、化肥污染饮用水水源;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和清洁引用水工程建设;

(七)市畜牧水产局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养殖业的监督管理;

(八)市卫生局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卫生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定农村饮用水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卫生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加强对农民饮水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九)市发改、财政、公安、规划、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工作;

(十)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应教育和督促村民保护饮用水水源,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设立保护警示牌,支持、配合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处污染、破坏农村饮用水水源的违法行为;

(十一)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农村饮用水水源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四、农村饮用水水源水域划分

(一)湖泊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取水口半径500米范围内的区域;湖泊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

(二)小型水库保护区域水域范围为一级保护区水域边界外的水域面积;

(三)集中供水地下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为开采井周边100米的圆形区域;二级保护区为一级保护区外周边1000米的圆形区域;

五、工作步骤

(一)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由市环境局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会同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提出方案,经市政府审定后,报市政府批准。乡镇(街道)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各类污染源综合整治工作;

(二)从年月1日起在农村饮用水市级重点保护水源禁止投肥养鱼,按市市委、市政府对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会议精神,我市今年主要对所有小[Ⅰ]水库和部分小[Ⅱ]型水库(烂泥湾水库、长湾水库、东冲水库)禁止投肥养鱼,明年主要是对纳入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所有小[Ⅱ]水库禁止投肥养鱼,后年全面禁止所有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投肥养鱼。禁止投肥养鱼工作由市水务局统一组织,农村饮用水市级保护重点水源禁止投肥养鱼工作第一责任人为水源所在地乡镇(街道)主要行政领导,第二责任人为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第三责任人为水管站站长和管理单位法人代表,承包人为直接责任人,各相关责任人要层层签定责任状;

(三)在农村饮用水重点保护水源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新签投肥养鱼承包合同,年月日前解除农村饮用水市级重点保护水源所有的投肥养鱼承包合同。在农村饮用水市级重点保护水源范围内,已签定有投肥养鱼承包合同到期的,不得再续签投肥养鱼承包合同;未到期的,应对合同进行修改,在合同中增加禁止承包人使用投肥养鱼的条款并签定水质保护责任状,承包金额由管理单位和承包人再次协商;承包人不愿意继续承包的,终止合同,有关事宜由管理单位和承包人协商解决;新签定的养鱼合同,应在合同中有禁止承包人使用投肥养鱼的条款和签定水质保护责任状;所有修改和新签定的合同须报送市水务局备案;

(四)农村饮用水市级重点保护水源的水环境监测由市水务局负责,市水文站组织实施,监测频次为每季度一次,水源受到污染时,增加监测次数,由市水务局和市水文站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五)市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农村饮用水市级重点保护水源的管理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第8篇: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下;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 D26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及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政府的重视,资金投入逐渐加大,饮水安全工程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饮水安全工程的不断实施,在建设和建后管理过程中随之出现了许多建管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山区农村的供水保证率低,供水不及时,供水水量少,水源受到污染,供水水质差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生产及农村的稳定。因此,建设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及加强后续管理工作,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与问题分析

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当前水利工作重中之重。目前,农村饮水工程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还存在许多问题:

1.工程建设标准低

山区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均由项目所在乡镇水利站负责,具体实施的施工队伍多为项目村临时组建的施工人员,水平较低,不能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措施,再加上基层技术人员缺乏,质量监督体制不健全,检查监督不严格,致使工程不能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施工,影响了工程的总体形象,距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

2.建设与管理不协调

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部门的治理职责行使不到位。致使工程不能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以村为单位进行建设,工程竣工后,交由村集体进行管理,虽然已建工程都设有管理机构,但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日常的管理维护要求,再加上一般村都没有专项治理经费,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资金,导致部分工程设备老化,出现问题后很长时间不能解决,致使工程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效益,甚至废弃。

3.排水系统不完善

饮水工程建成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用水标准,增加了用水量,相应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也迅速增加,但部分村庄的排水系统并不完善,不能及时将污水排走而渗入地下,可能形成新的污染源,不利于农村饮水的长远发展。

4.水源保护不到位

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然都划定了水源保护范围,但因无人管理,水源保护措施等同摆设,饮水水质监测除了工程刚建设完工时进行过一次监测外,并没有再进行定期监测,使农村居民的饮水存在一定的隐患。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探讨

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做细做好的保障,,相关部门及工作者应结合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路。

1.明确农饮工程新定位

(1)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统筹城乡发展。新时期下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不再是简单的解决农村居民的吃水困难问题,而是把使农村居民能够像城镇居民一样及时、方便的吃上安全水,降低介水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作为初级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把农饮工程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与新民居建设有机结合、与空心村改造、土地利用有机结合。通过落实农饮工程,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2)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农村干部的责任感、凝聚力及在群众中的威信。借助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提高农村物质及精神文明水平,为其他工程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制定农饮工程新标准

目前,大多数山区地区农村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标准。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者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符合适合的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标准,如机井房、阀门井、管道等,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可靠成熟的工程标准图纸,用来规范及指导山区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

3.采取农饮工程新措施

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分散,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工程的良性运转。

(1)健全工作职能

应由县级领导牵头成立由水利、财政、国土、发改、电力、环保、纪检、督察、审计等相关单位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程建设、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财务监管、竣工验收、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机构,明确各机构的组成单位,并将责任分解到各单位,促使各单位切实履行其职责。

(2)严格建设程序

应该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按照基建程序进行实施,对主要材料设备及重要的工程进行公开招标,选择有信誉的材料供货单位及工程建设队伍,确保主要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工程建设的水平。对工程的建设实行监理制,设立现场工程监理人员,以合同管理为中心,控制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等目标,加强信息管理,协调好建设各方的关系。

(3)加强制度建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使用后,应鼓励用水户参与工程的运行管理,建立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成立工程管理小组,建立用水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制度,设立岗位职责,完善工程管理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实行水费征收制度,增加用水户的节水意识,避免浪费水的现象发生,科学合理的制订供水价格,落实工程折旧费和日常维护费,确保工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一改“重建轻管”的传统毛病。

(4)推进水务一体化

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与农村排水工程统筹进行解决,杜绝农村生活污水的入渗,并应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将农村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农村饮用水源的安全。逐步有序的关停供水水源控制范围内的原有水井和用水户饮水自备井,确保饮水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5)加强水源地保护

农村饮水工程建成后,应合理划定水源保护区,依法加强水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保护范围内再进行取水工程的建设,与饮水工程抢夺水源,并且严禁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开展任何污染水源的活动,严防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水质监测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关键工作,应定期对已建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标准,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三、结束语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将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将会使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看齐,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用水,改善农村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进一步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安定团结和两个文明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建强,金丽,韩同县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2):79-80.

[2] 刘成祥,刘新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2,(1):64-66.

[3] 张蕾,朱胜蓝.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258-258.

第9篇:农村生活饮用水管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 TU99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水是生命之源,发展农村供水、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村居民生存的基本需要,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农村供水系指向乡镇、村庄和分散农户供水,以满足居民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用水。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干净的生活饮用水,其评价指标包括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保证率等四项指标。

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质问题,造成水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已有的集中供水工程大部分没有水处理设备和消毒设施;另一方面分散供水导致的水质问题更多。目前我国农村直接饮用的地表水如池塘水、沟道水、河道水等都存在着水质问题,水源污染比较严重,部分地下水有害矿物质成份过高,如氟、砷、铬+6或含盐量超标,饮用水的水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农村居民健康的首要问题。二是水量问题,水量问题也是我国农村供水面临的重要问题,有资源性水量不足问题,也有工程性水量不足问题。三是保证率低,即季节性缺水。

2.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成因 造成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水源污染严重。由于受工业“三废”污染,农业的化肥、农药污染,水面养殖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生活的垃圾污染和塑料制品废弃物污染,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质越来越差,有些地方几乎到了“有水不能用”的地步。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大,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民集资积极性不高,政策引导乏力和新的投资体制尚未形成。三是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强,对饮用水安全程度仅凭主观判断,对水质超标问题,普遍都存在习以为常的麻木思想;缺乏水资源忧患意识,节水观念极为淡薄。没有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喝水不花钱的思想根深蒂固。

3.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方法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要提高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认识。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工作的领导。三是要抓紧理顺水务管理体制。四是要广泛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3.2科学规划,分类实施。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水质安全问题。从长远考虑,规划要体现分质供水的理念,有条件的区域,在设计管网时,应该把饮用水系统和非饮用水供水系统,同时铺设设计,分步实施。

3.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农村饮用水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议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首先,各级政府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将农村改水改厕项目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并逐年增加。其次,对大型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要积极组合包装立项,争取国家、省、市支持。三坚持“谁投资,谁受益”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介入饮水安全项目建设,采用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解决饮水安全资金不足。四是从村集体资金中提取一部分和由用户自筹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