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播音与配音专业范文

播音与配音专业精选(九篇)

播音与配音专业

第1篇:播音与配音专业范文

[关键词]配音 人才培养 现状 发展

广播影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交流方式,是各国进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锐器,配音艺术是广播影视艺术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然而随着广播影视艺术的迅猛发展,配音艺术却并没有进入相应的繁荣期,尤其是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在现状和培养路径方面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使得配音艺术近年来走入了前所未有、无法诀择的低迷期。诸如人才素质需要提升、薪资福利需要完善、社会地位需要提高、行业角色需要尊重等广播影视配音人才的问题亟待社会的广泛关注、呼唤学术学理的强势介入。

一、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的生存现状

配音演员虽然身在影视圈这个高收入群体,但他们的生存现状根本不能够与台前的演员相比,虽然同为演员,配音演员的名气、地位、收入都与台前演员有太大悬殊。他们年收入偏低,堪称挣扎在娱乐圈的底线。许多优秀的配音人才在这样的境遇中自然流失了,配音行业比影视业其他行业更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

1.公众关注少

艺术审美来源于视听,视与听应当是两条平行发展的直线,在艺术地位上应当是一致的,但从广播影视传播现实来看,好像并非如此。配音作为听觉艺术往往处于从属角色,远远低于视觉艺术。因此与台前演员的风光无限相比,配音演员虽然同为演员,观众对他们的关注程度是有巨大差异的,幕后的配音演员就好比是红花后的绿叶,默默无闻。在我国,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配音稍显神秘,与公众几乎处于完全脱离的状态,这也使得公众对配音、对配音演员缺乏了解,有兴趣参与到配音事业中来的人更是稀少,因此,配音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媒体的介入,加大宣传,也需要配音演员白身的多渠道发展,甚至走向台前进行透明化运作,揭开配音的神秘面纱,让公众关注并了解配音。

2.薪资待遇低

配音演员是个特殊群体,在形象上的低曝光率,让他们成为了娱乐圈的边缘人物,但在声音上的高曝光率,又让他们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不是明星,不是剧务人员,甚至不是群众演员,但他们对影视剧的贡献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然而他们却拿着低薪。即使是如童白荣这样的金牌配音员给《玩具总动员3》这样的好莱坞大片配音,收入也不到千元。而据了解,著名演员李幼斌的片酬达到了25万一集。同样都是大牌演员,虽然表演的方式不同,但收入差距之大让人无法想象。由于薪酬太低,许多配音演员不得不另谋出路以维持生计。如周星驰的御用配音员石班瑜转行当了导游,鲍国安老师演的曹操堪称经典。虽然不能与明星大腕动辄上百万的片酬相比,但至少应该让那些真正的优秀配音员凭着专业的水平就能过上有尊严的小康生活。如童白荣、石班瑜这样的金牌配音员的薪资待遇都只是如此,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配音员薪资待遇该是多么的惨淡。

3.主体素质差

配音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配音演员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语言表现力,要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表演技巧。然而,由于社会地位低,收入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现今许多配音员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只求完成任务,不追求艺术品质,应付了事,使得很多影视作品因配音效果不佳而黯然失色。这不仅是态度的问题,很多配音演员由于自身的语言功底不太深厚,很难快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表达习惯,赋予人物恰切的音色,难以迅速、准确的运用恰当的表达样式来配音。声音的可塑性不强,适应面窄。同时配音演员的个人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也影响了配音事业的大跨步发展。

4.部门管理乱

我国广播影视配音事业目前的配音形式称之为“项目管理体系”。一个译制任务就是一个项目,由制片人担任项目经理,对整个译制任务进行统筹管理,他委派一位导演,再由导演从那些分散于各个录音棚的配音演员中间挑出最合适的,临时组建一个配音团体。这种配音形式使得配音演员之间缺乏足够的默契,即使经常在一起配音,但由于没有剧团式的氛围影响,也很难达成共有的配音风格。另外由于对其他的演员特点不了解,以及对全片基调把握的不够,很多配音员在配音过程中都力求达到“不温不火”的程度,以便能和其他演员的风格达成统一,而不会使自己的表演太过突兀。这种管理方式使得配音从业者基本处于无统一组织和无统一管理的“散户”状态,配音行业难以形成规范的职业标准和执业要求。许多配音演员处于“职业”和“业余”的边缘,难以角色稳定化。

二、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培养的当下路径

我国目前培养配音专业人才路径主要是专业学院培养、社会团体选拔、文艺团体转入与自修成才,虽然路径较多但存在状况堪忧。

1.学院培训

我国目前只有同济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为数不多的几所高等院校开设配音专业,少量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湖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开设了相关的兴趣课程。培养配音专门人才,并没有较大规模的开展专业招生。我国的配音演员目前还处于职业化的初始阶段,行业基数非常小,与日本目前正处于偶像化热潮的日本配音行业相比,我国配音行业无论是职业化程度还是商业化程度都远远低于日本。在日本有130多家专业的声优(日本对配音演员的称呼)学校,每年培养2000多名职业配音演员,这些生源足以构成日本庞大的配音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基础。反观中国目前的配音行业,正处于青黄不接,良莠不齐的尴尬境地,没有建立有效的培养稳定后备人才的机制,搭建开放的平台,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使得配音事业的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因此,我国的配音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建立职业化的配音人才培养体系十分迫切和必要。

2.社会选拔

对配音演员的选拔日本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从中小学生的时候就开始作为童星从属于大公司的剧团,边表演边培养演技,在高中毕业的年龄开始从事配音工作,之后大部分都成为了第一线的演员和声优。第二种是在高中、专门学校或是大学毕业后在剧团作为舞台演员被动面相关人士发掘而成为声优。第三种是在高中、专门学校或是大学毕业后再去专门的声优养成学校深造。第四种是从原来其他行业或完全不相干的工作转行成为了声优。与日本专业化的配音人才培养相比,我国配音人才培养专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了弥补高等院校生源的不足,我国的一些社会培训班也会进行公开选拔,发掘可塑性强有发展潜力的热爱配音事业的年轻人才。例如由青青树动漫公司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合主办的“全优声”中国首届声优大赛就发现了不少有潜力,热爱配音事业的好苗子。不过虽然社会选拔不失为一条发掘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时间、技术等的限制,简短的培训出来的配音员质量并不高。

3.文艺团体转入

以往优秀的配音工作者大都来白于电影制片厂、话剧团。虽没有接受专业的配音训练,但他们专业的译制经验和深厚的表演功底仍然打造了一部部配音经典。目前国内的配音演员也大部分是剧团出身,当今许多的影视明星、歌手也纷纷加入到配音事业中来,比如成龙和吴宗宪为《花木兰》配音,邓超、田亮女儿田雨橙加盟《神偷奶爸2》国语配音,谢霆锋为《风云决》配音。虽然明星加入到配音大军中来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扩大宣传影响,追求更大的商业效果,但明星配音毕竟不专业,往往配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观众并不买账,反映平平。相比于明星配音,我想专业的配音员应该更能做好配音这项本职工作,我们需要的是配音明星而不是明星配音。

4.自修成才

在配音演员中有一些并没有接受“科班”学习,但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走人了配音行列。在生活中,热爱配音、学习配音的人应该不少,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通过自学成才的,配音是一门艺术,除了需要孜孜以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还需要熟练的技术和各种“能人所不能”的能力才能创造艺术的极致。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对于配音演员来说要想完成好的作品就应先端正态度,加强自身修为,而绝不能以声音敷衍,粗制滥造。虽然目前国内的配音环境不尽如人意,但热衷于配音事业的演员应当以全“声”心的态度投入到事业中来。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掌握熟练的配音技巧,才能在此基础上追求配音艺术的完美。

三、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培养的发展战略

我国的配音事业处于基础阶段,虽然还不能发展成像日本声优事业那样人人羡慕的热门行业;但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声优产业发展的丰富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寻找适合我国配音事业发展的模式,建立起有效的培养稳定后备人才的机制,搭建开放的平台,为更多的热爱配音事业的人才提供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为配音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学历教育

我国目前除了四川音乐学院、同济大学等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了配音专业课程外,并没有开展较大规模的专业招生。因此无论是生源还是课程设置都存在很大的不足,随着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配音市场潜力巨大,需要大量的配音专业人才,然而我国的专业配音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高等院校应根据市场的反馈与需求,开设配音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配音专业,统一招生,在管理运行和教学资源上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音教学资源配置。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高校应与相关影视公司共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既为学生提供实践工作的机会,又为公司、媒体提供专业的后备人才。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理论或宽泛的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学与用结合起来,培养合格的配音专业人才。这样教――学――用相结合,建构配音教育完整体系。

2.学力培训

配音本身具有叙事性和记录性的特征,由于不同的个体对配音处理方式的区别,也会形成不同的个人魅力和人物性格。因此,有志于从事配音事业的配音演员自身不仅要加强个人业务方面的技巧,锻炼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博览群书,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配音工作因为其特殊的创作环境,对创作者的声音能力和创作心理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要提高配音演员的专业化,专门的配音专业或培训机构必须对配音演员经行科学的、严格的、系统的训练。从培养内容上使培养内容与之后的配音工作紧密挂钩,主要进行声音训练,包括气息、吐字、表达等基础声音技能训练;其次,对配音演员进行表演等方面的训练,培养配音员多方面的个人能力,力求使配音员能适应更多范畴的工作。除了为影视、动画、游戏作配音外,也可进行广播剧、舞台剧等其他有关工作。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配音演员的大众人气;第三,除了配音员个人自身加强文化素养外,专业教育也必须把对配音演员的系统的文化学习作具体的要求,以使配音演员能更准确的进行角色定位,更好的把握角色的情感和内涵。“有志者事竞成”,希望更多的年轻人通过白己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入到配音事业中来,为配音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充足力量。

第2篇:播音与配音专业范文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 人文艺术教育 教学内容改革

一、引言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来越多,近几年来,每年毕业的本科毕业生均高达500万以上。这些本科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家、政府、社会、家庭都在尽力解决高等教育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还是有些专业学生的就业非常困难。为此对专业就业进行统计公告,以利于群众对专业发展了解,就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每年省级政府都会公布本省就业难的专业榜单。该榜单从某些方面反映了该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名列榜单的专业教育者往往会对本专业培养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式进行反思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也名列在某些省的十大就业难专业榜单上。就业形势的严峻,促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定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培养方式进行反思,找出教育方面的原因,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1]。

二、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面临的问题与分析

1.人才供需不平衡

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并不十分乐观,多省公布的就业难榜单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均名列其中。甚至在《2013年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中表明,有70%的学生因就业不理想而改行。这是反映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确实是十分困难,即人才供需不平衡

为什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供需会如此不平衡?根本的原因在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但是招生时,不是必需艺术特长学生才可以报考。由于是艺术类专业对专业性的要求较低,因此有不少学校开设了该专业造成入行门槛降低,有大量的学生就读,造成毕业人数急剧增加。毕业人数增加进一步造成人才供需不平衡。

2.人的素质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从理论上讲,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就业是十分广泛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可以进行节目的主持工作,电视节目的采编、制作等,也可以进入国家机关的宣传部门从事宣传管理、企事业单位或者是高等学校从事新闻宣传、公共和教学科研等工作。但是,当前的就业调查却发现,毕业生现实就业很难达到如此广泛的就业范围。据对用工单位进行调查发现,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用工单位在实际用工中发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较低很难满足用工单位的需要。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教育素质低下是造成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这反映了在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发展时期,与专业人数急剧增加的数量相对比的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并没有得到提高。说明,当前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需要进行改进。同时,也需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特性,此专业对学生的现场表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现场指导。一般艺术类专业的培训本来就是以小班型组织教学为主。这样就会需要大量的教师,配置大量的教育资源。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大部分学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都是最近扩招而来。进行扩招的学校也很难配置足够的教师与教育资源。因此,大部分学校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

4.教育组织落后

通过一些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发现问题集中2个方面。

一方面是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的配置不均衡。表现在一些学校存在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动手培训不足。这些学校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对该专业的教育基础调查的不足,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教学以知识教学为主,而对学生的表现、语言组织的训练不足。还有一些学校则注重学生的表现,但是对理论教学不重视,造成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的支撑,综合水平迟迟无法提高。

另一方面存在教材落后的不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材本身就较少,从事理论教研的教师也较少,这些就造成了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使用教材的落后,无法适应当代播音与主持的迅速发展。

虽然现在在教育组织上存在大量的不足,但是,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研活动得到解决,也可以通过校本研究得到对本校教育问题的较为贴切的改进方案。

三、教育的改进

虽然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面临许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育学方面的改进解决一部分问题,以获得提高毕业学生教育水平的较佳方法。

1.教学内容的设定

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迅速地发展。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必需进行改变以适应专业的发展。在当前,急需对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规划,平衡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之间教育时间、教育资源配比上的调节。并且也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的编写,以及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

2.教学方式的改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强调小班型的教育组织教学。一般的学校因教育资源的不足无法达到进行这种方式的教学。但是,当前教育的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学校完全可以尝试以采用新式的教育技术进行教育组织,做到教育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满足本校的教育需求。

3.充实师资队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迅速发展,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的是更高水平的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优秀的高等教育人才不再稀缺。各院校可以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4.提高教师学术水准

在已有的基础上,想要迅速提高学生的水平,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且效费比最高的方法。只有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水平才会得到提高。对本校教师设计在职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本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教学方法的水平是迅速提高教学水平不可缺少的一步。

第3篇:播音与配音专业范文

首先,陕西广播电视台目前采用按频率、频道配置资源与以节目体裁为标准和以专业分工为依据配置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合。按频率、频道配置资源可以使节目专业化,形成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以节目体裁为标准和以专业分工为依据配置资源,也被称为中心制。这种资源配置可以根据节目体裁设置新闻中心、制作中心、节目中心等,并可以根据各种资源的专业分工不同,由各中心统一调配,达到提高陕西广播电视台内部的专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广播、电视采编队伍两栖报道,突出广播现场连线优势。陕西广播电视台成立后,组建新闻中心,采用一个平台、一体化运行的模式,实现广播、电视在新闻采编上的资源共享,防止了资源浪费的现象。另外,广播具有传播迅速快、便于应急、移动性强、制作成本低等独特的优势,这些都是电视不能取代广播的。目前,陕西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们在采访时遇重大事件或者突发事件,需要将第一手消息在第一时间内播发出去,通常采用广播现场连线的方式。广播现场连线不受栏目、时间的影响,新闻记者只需要一部普通的手机就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现场接进直播间,通过电波将现场呈现给收音机前的广大听众。而如果采用电视连线,则需要配备3G设备或者电视转播车,技术复杂、成本消耗高,况且在播出上还会受到栏目、时间的限制,并不能在时效性和成本消耗上取胜于广播。因此,突出广播现场连线的优势在新闻记者采访时极其重要。

最后,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相互融合。陕西广播电视台自成立以来,为打造知名播音员、主持人,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势组合,广播播音员、主持人与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通过换岗,互相融合,让其成为采编资源整合的突破点。这样,可以使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全面了解广播和电视各自的特点,并能灵活主动地运用它去从事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创作,成为既懂广播又懂电视的复合型人才。

二、陕西广播电视台采编资源整合的未来趋势

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使之超过原有电台、电视台的优势,并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媒介,是每一位陕西广电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第一,实现“中心制”的资源整合模式。笔者在上文中提到过,陕西广播电视台目前采用按频率、频道配置资源与以节目体裁为标准和以专业分工为依据配置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合。这种模式具有它的优越性,但同时具有不足。按频率、频道配置资源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频率、频道专业化,这样就会导致所有频道、频率什么样的节目都要播,什么类型的节目都要生产,形成内部竞争的格局,以达到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目的。那么,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如果可以完全采用以节目体裁为标准和以专业分工为依据配置资源的方式(“中心制”),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实现专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这种方式可使广电实体内部的各种资源由专业分工不同的各中心统一调配,频道作为编播载体由宣传管理中心统一管理。[3]从而,可以实施科学的内部考核制度,把市场竞争的压力分配到各中心,以提高内部员工的创作活力和工作热情。

第二,要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实现广播、电视共同发展。两台合并后,实现一组记者采访,广播、电视两个窗口播出的模式。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一稿两用的问题成为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每一名新闻工作人员都必须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广播新闻稿件主要以听为主,电视新闻稿件则主要是听与看的结合。这就决定了广播新闻稿件在语言的描述上要更精细于电视,要用语言的艺术呈现给听众画面感。而电视新闻稿件则需要用简练的语言辅助补充画面,其文字内容不应与画面重复。但在目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记者先制作完电视新闻稿件后,将该篇稿件不加修改的移植到广播中去,完全不考虑广播、电视新闻稿件的不同特点。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影响了广播新闻稿件的质量,也削弱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遵循广播的特点和传播规律,新闻稿件写两版,并同步制作稿件。另外,广播具有很强的伴随性,许多受众由于工作忙碌等原因,没有时间去读报纸、看电视,而广播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可以随时提供给受众信息,而受众也只需要一部价格低廉的收音机便可以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而电视的播出设备、接收工具技术复杂、成本较高,与广播相比,在节约采编资源方面不占优势。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广播的资源优势,实现广播电视共同发展、壮大。

第三,实现广播播音员、主持人与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相互融合,需建立长效机制。目前,陕西广播电视台的部分广播播音员、主持人与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已经打破广播与电视的界限主持节目,但整体上,两者还是分开管理。在今后的逐步融合中,可以考虑建立统一的人才库,收录、共享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信息,比如: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特长以及音频、视频资料等。当某一档节目需要主持人时,可以在人才库中进行选择,打破广播和电视的界限。其次,也可以确立广播播音员、主持人与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定期相互交换工作岗位的制度。让相同类型节目中的广播人和电视人在相互交流学习中,进一步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增强自己对节目的认识,相互取长补短,提高工作水平。另外,还可以为知名广播播音员、主持人量身打造电视节目,为知名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量身打造广播节目。这样可以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合理利用多种媒介资源,打造有影响的媒体人物,扩大他们的知名度。

三、结语

第4篇:播音与配音专业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突破创新实践教学定位规范

一、目标明确、定位清晰

由于广播电视及音视频节目内容的细化、形态的变革、渠道的多元,新世纪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更清晰的定位,在人才实用性和多样性上下足了功夫。新世纪,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上出现了三大转变:一是“有稿播音”与“即兴评说”并重。有稿播音教学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注重有稿播音的同时,更加重视播音主持人才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做到“有稿”“脱稿”“无稿”都能驾驭,使“稿”变为可参考的创作依据,而不是束缚和羁绊。经过多年的探索积累,对播音主持人才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已经基本走上了正轨,并已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思维和语言训练为主的较为系统和有效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业界对评论、现场报道、采访、脱口秀等多样态节目的播音主持需求。二是“标准化培养”与“个性化培养”互补。以往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以解决需求性为主要目的,比较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的多是一种标准化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功能型、实用型人才为主。进入新世纪,在注重基础能力训练、标准化培养的同时,人才培养更加重视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塑造,突出个人的专长与特点,在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分专业运用方向课程教学,扬长避短、突出个性,打破千人一腔、千人一面,大力发掘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高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特色上也更加鲜明。例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培养新闻主播为主要方向,着力打造学生的采、写、编、播、评等新闻业务能力;上海戏剧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培养综艺娱乐方向的主持人为主,注重提升学生的演艺能力;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设了礼仪文化方向、影视配音方向等课程。三是“实践技能”与“理论研究”结合。在注重本科播音主持技能教学、培养实践型人才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研究生层次的理论研究教学,重视学术思维、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人才,提升播音主持人员的全面业务素养,不断加强播音主持学科的理论基础,丰富学科内涵。

二、层次丰富、方向多元

新世纪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学历层次丰富、专业方向多元的特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播音主持专业不断完善学历教育层次,形成了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和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新世纪之后,两年的高职和续本学历培养层次逐渐取消,本科、双学位、研究生培养不断加强。在本科教学中,强化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形成了“分方向”培养的教学特色,即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后,分不同专业应用方向进行教学,如新闻播音主持方向、综艺主持方向、体育解说方向、影视配音方向等,增加了学生的实战运用能力,满足了一线实践的需求。双学位专业教学则更注重基础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使已具备某项专业知识的学生在播音主持业务上能快速提升,将其原有专业和播音主持专业有机结合,成为综合运用能力更强的播音主持人才。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培养发展得非常迅速,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度提升,在类型上也丰富起来,有了学术硕士、专业硕士、艺术硕士的区分,学制上也分为三年学制和两年学制,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随着全国各大院校开设的播音主持专业硕士点、博士点不断增多,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稳步增长,研究方向划分更加细致、科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研究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三、实践教学提升能力

媒体不断在发展变革,除广播电视外,网络媒体发展迅猛,从电脑端到移动端,从自媒体到网络直播,微信、微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自媒体、公众号拓展着大众的意见表达渠道,播音主持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上手和实战的机会,学生实习实践的平台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便捷。就学校教学来讲,播音主持专业历来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实践。进入新世纪,播音主持专业在已有鲜明的专业教学体系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思路,拓宽实践教学途径,不仅将实践教学纳入正式的培养方案,计算学分,而且也开始尝试与媒体合作,进行项目制教学,激发了师生的创作热情,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云南电视台联合制作早间新闻资讯节目《新看点》中的新闻话题评论板块《主播新鲜看》,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节目全部由在校学生担当主播,并完成选题、策划、采访、播报、评论、编辑等一系列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业务素养与综合能力。节目播出后收视不俗,成为校台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典型案例。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加深,也是对理论知识活学活用的有效途径,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具有创作活力、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目前在校生的实习实践课程基本分为四种类型: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项目实习。专业见习以观摩节目流程、了解行业概况为主,不直接参与节目制作工作;专业实习可以参与节目制作,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如收集素材、编辑稿件、采访、配音等;毕业实习与毕业分配相结合,是时间较长、参与度较高的一种专业实践,学生有机会直接作为节目主播完成节目制作;项目实习是较为灵活的一种方式,由学校组织、统筹管理,有计划地参与到节目录制中,根据节目需要安排学生参与其中。这些实习内容基本均纳入了正规的教学安排,有计划、有目标、有指导、有总结,相较学生自发进行的业务实习更加正规、系统、有效。目前,很多高校都与各大广播电视媒体及传媒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中心的合作过程中,采用了“双导师制”,业界导师与学校老师共同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加速了学生的专业进步,提升了实习效果。

四、制定规范、保证质量

广播电视起步阶段,由于事业发展的需要,很多播音员主持人只是经过了基本的业务培训就开始承担播出任务,因此出现了播音员主持人业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示范作用及审美功能的发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行业管理、业务评价的条例、规范,加强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与管理。2000年3月31日,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播音员、主持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进一步规范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岗位设置,加强对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日常管理,完善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工作;2001年12月31日,广电总局又了《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规定》,进一步规范播音员主持人的岗位管理,提高节目质量。2016年9月,针对网络主播准入门槛较低、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机构依法开展直播服务,对直播播出资质、播出内容、播出人员提出了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

第5篇:播音与配音专业范文

开发移动终端在教学中的多重应用

当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学生中非常普及。功能日益完备的设备大大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利用智能手机的拍照、摄像、录音等功能,学生可即时将教师的教学课件、讲课内容等记录下来,改变了原有的纸笔记录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信息失真,并易于保存、整理和课后复习。学生还可以借助各种社交软件,更方便、迅速地对课堂内容进行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丰富了师生沟通、交流的方式,不仅时间更加灵活,也摆脱了空问的限制,师生沟通真正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课程作业、教学安排等教学信息的提醒更及时;个别辅导、课外知识的补充更有针对性;课堂信息遗漏也可以做到及时填补。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立体,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就播音主持教学来讲,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备课,搜集口语传播训练话题、新闻播报稿件等,还可以借助与专业相关的手机APP等进行影视配音等课程的教学。如,全球首款手机配音社区“配音秀”,简单易学、素捌丰富、创意无限、娱乐搞笑。教师可以借助它布置配音作业、学生可以在该平台进行专业交流。

移动终端还是学生实践创作的道具和工具,在电视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借助平板电脑进行图片、音视频资料的展示,操作方便,可感性强,易于接受,节约资源。学生还可以运用移动终端进行视频节目的拍摄录制,当前部分智能手机的拍摄功能堪比专业摄像机,画质足以满足基本收看需求,携带方便,操作简易,为学生录制视频作业提供了便利。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展示的学生作品中,就包含学生的手机视频作业,这些作品结构完整,制作良好,具备电视节日的特征,主持人的语言功力和主持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完全可以达到教学要求。

学生作品播出平台的网络拓展

当前,播音主持业务课程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塑造个性主持风格,适应媒体工作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业务课程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拓宽专业内涵,借助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平台,让网络音视频节日的播音主持业务成为其重要部分。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度都较高,言论环境相对宽松。这为我们挖掘特点鲜明的媒体声音、培养个性化的主持样式、呈现多样的播音语体、表达个性的评论观点提供了机遇。传统媒体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作品的播出平台比较缺乏,展播范围只限于班内。学生只能通过“模拟播出环境”的作品,得到教师对节目结构、节目内容、语言功力等方面的点评,无法真正获得来自受众的反馈,导致他们的创作态度不认真,创作状态不真实。而借助网络音视频播出平台,我们可以将学生作品上传,真正“公之于众”,接受来自受众的检验和反馈。既展示实践教学成果,又可获得多方评价,反推创作过程的改进和创作态度的改观。

第6篇:播音与配音专业范文

对耳机发烧友来说,选择有的时候是比较重要的,因为选择某条发烧的道路,就需要有着更深入的研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一般来说,无外乎有正规化道路和混搭两种不同的选择。这两个选择表面看来简单,内里却还有些玄机。选择正规化的道路,实际上就是选择追寻品牌道路,对入门级的发烧友来说就是最安全的选择,因为不管怎么搭配,产品最后都不会有特别的异常,虽然不一定是最好听的,但却一定是彼此最合适。而选择混搭的道路则是更具乐趣的

今天,我们就为耳机发烧友带来两种不同的选择的配置,既有安全的品牌搭配,也有带点个性化的混搭选择,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亮点。

“充值信仰”索尼高解析度音频设备推荐

这是一套来自索尼的高解析度音频设备,带来的是索尼对高解析度声音的全面认知,也是最求极限高解析度声音的一次全新尝试。这套设备由耳机、播放器以及台式耳机放大器组成,售价高达50988元,是发烧友“充值信仰”的不二之选。

01索尼NW-WM1Z/NM数码音乐播放器

全新的旗舰级数码音乐播放器,不惜工本的材料选择是高品质声音的基本保证。全新S-Master HX全数字放大器带来升级的播放体验,LDAC无线高音质则保证了无线音乐聆听体验。另有遥控器等贴心设计配件可供选择,提升使用体验。

02索尼MDR-Z1R立体声耳机

配备镁质球顶振膜、强力钕磁体的70mm大孔径高清驱动单元,能够营造出细腻的氛围,充分体验到音乐带来别致情调。同时,精细的工艺也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和如收藏品的品质保证。

03索尼TA-ZH1ES台式耳机放大器

具备数字放大和模拟放大的功能,二者互为补充,带来更加细致自然的听感。具备全新的五种风格模式,满足发烧友不同的听音取向,充分展现不同音乐的魅力。

你还可以玩得更有品味

在发烧友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单一的玩法,各种不同的搭配才是发烧道路的乐趣所在。

01索尼PS-HX500黑胶唱片机

黑胶唱片的再次复兴,将怀旧与新锐的风格有机结合,配合索尼众多音频技术,带来更令人感动的音乐体验。除了播放珍藏黑胶唱片之外,还能将其翻录成符合高解析度音频规范的的数字文件,数码也能玩出浓厚的模拟味。

02索尼HAP-Z1ES硬盘音频播放器

旗舰级的音频媒体中心,具备DSD母带重制引擎,能够将音频信号转换成128 FS DSD信号,重现DSD母带的音质。具备便捷的无线连接和便利的操控方式,让发烧友也能变身专业人士。

0 3索尼专业线性数码录音棒PCM-D100

专业线性录音文件回放,追求真实的发烧友体验现场的不二之选。支持DSD格式专业录音室录音,记录丰富细节,还具备音频编辑功能,更有丰富配件可以选择。

发烧从入门级开始

发烧的道路上总是充满波折,完整的发烧方案总是不断的完善,或许可以先从入门级开始。

01索尼XBA-Z5圈铁结合耳机

混合式三位驱动单元代表着索尼音频技术对音乐的最新理解,将动圈单元与动铁单元的优势充分结合,完美呈现从低频到40kHz高频的全频音调变化,降低声音渲染,减少失真,还原更真实的声音。而经过精心挑选的线材能有效降低传输损耗,带来更好的聆听体验。

02索尼NW-ZX2高解析度音乐播放器

符合智能化风潮的高品质播放器,不惜成本的材料选择带来不一样的音乐播放体验。可执行音频信号的全数字处理,支持高解析度声音的回放。大容量、智能化、长续航及无线技术,是索尼对高解析度音乐播放的一次精彩诠释。

第7篇:播音与配音专业范文

关键词全媒体;播音主持;人才;需求;培养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飞跃式发展,加之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为媒体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播音主持专业作为受媒体行业影响较大的专业,其媒体行业的大变革,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为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探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之前,我们先一起分析下当前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及趋势。

1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影响

1)关注度受到冲击。当前自媒体、多媒体相互融合,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和手机得到了迅速普及,一些社交App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种媒体形式以其自由、灵活且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多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传统媒体移向他们。这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刺激了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让传统媒体行业中的播音主持关注度不再向过去那么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电视新闻收视率的下降,与此同时,全媒体时代也为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平台和新的就业机会,这就对过去播音主持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2)播音优势减弱。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分工中,播音主持只负责播报,专业性强,自身播音优势地位很强,然而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让新闻信息的采集和播出形成了一体化,更多的记者不仅能够上现场采集信息,同时也能现场播报,全能型的人才不断涌现,加之新媒体在新闻播报方面发展潜力大,形式多样,受众增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媒体下播音主持专业能力强,但综合能力不高的播音主持优势。3)媒体话语权发生转变。过去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新闻播音主持的地位自然显得尤为重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不再单纯是信息的接收者,而是开始参与到信息的环节,这就促进了自媒体的发展,人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分享,自媒体这种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传统媒体往往是在新闻事件不断发酵后才获知,大大影响了新闻资讯的时效性。以上种种困境都是全媒体时代下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提出的新挑战,同时也是转变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发展模式和培养模式的机遇,因此,要面对挑战,抓住机遇,主动转变,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时代特点。

2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地区与地区的交流不断,同时,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终端产品的普及,也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可能。这种频繁的交流也为我国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首先表现在就业机会更多,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都为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工作机会,其次,随着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和报考播音主持的学生也在不断增多,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主持工作,而迫切需要人才的公司也没能找到适合的人才,可以看出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可以看出当前媒体行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灵活的现场应变能力。传统媒体中的现场直播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类型,新闻类的播报很多时候要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这个时候就需要播音主持根据情况以客观的、公正的态度对问题进行报道,并且在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的情况下,有分寸地进行播报;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现场播报是多方配合下才能完成的集体工作,因此,播音主持不仅要能够随机应变同时还要学会与各部门沟通配合,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播报工作。2)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国际新闻播报和国外的电视栏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关注,人们往往通过新闻去获取海外的咨询,同时我国也不再将媒体发展局限于国内,而是开始关注通过新闻播报的方式将中国的声音传递给世界。因此,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注重其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开展语言方面的课程,增强播音主持专业的国际竞争力,树立远大的目标,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将中国的声音传递给世界,让世界来了解中国。3)个人风格突出。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是多元化的,除了新闻播报,其他一些娱乐性质的节目也是当前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发展,人们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更加多元的标准,不仅要求播音主持人专业性过硬,同时还要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如近几年央视的撒贝宁、尼克买提等新生代主持人不仅主持功底过硬,其独有的主持风格也深受大家的喜爱。那么如何定义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呢?首先在语言风格上具有自己的个人特点,有些主持人说话言辞犀利、幽默,有的主持人娓娓道来,具有亲和力,而这些风格的体现都与主持人后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现场主持中不仅考验主持人的语言功底也是主持人知识广度和深度的一种体现。同时,当前全媒体时代下,人们对播音主持的了解不单单是通过新闻或是电视节目,通过微信、微博和直播等渠道可以去了解,主持人也可以主动与观众建立互动关系,从而利用平台去展示自己,这些都需要主持人除了本身的工作也要将自己的生活的个人思想通过平台去展示给大家,来塑造自己的个人独特风格,进而提高人们对自己的了解和喜爱。

3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播音主持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同时激烈的竞争环境也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人才培养途径上也要与以往的培养模式有所改变。1)改变过去的培养模式。针对当前全媒体时代的要求,应该在注重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其他知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培养模式不再追求整齐划一,而是要注重对学生的个人风格的发掘和引导,在全媒体时代下能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而在新媒体的运用和使用方面也要加以引导,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特殊性,学校还应加强与媒体公司的合作,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让学生提早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加强播音主持人才的岗位培训。全媒体时代具有更新速度快、形式多样等特征,一定程度上为播音主持专业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更大的竞争,随着行业形势的迅速变化,工作中一味因循守旧,没有创新,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媒体行业要求,因此,已经开始播音主持工作的主持人也不能放松学习新的技能,当前新媒体不断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同时人们对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媒体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主持人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适应新媒体的能力,以及根据工作需要,增强与受众群体的互动能力。3)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当前的全媒体行业的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增多,人们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专业能力过硬,同时还要知识渊博、具有人格魅力等,因此,播音主持人才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努力修炼内功,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广泛涉猎,努力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和知识水平。为了通过更多的形式和渠道展示自己,还应该努力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社交平台和网络媒体,来展示自己,并注重建立和维护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还要注重对新闻报道其他工作环节也要有所涉猎,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金晔.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屈阳.民办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道路解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蔡昕蕴.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王黎明,孙会婷.内蒙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汉授)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1):101-103.

[5]周欣.浅析播音主持专业的招生热与人才需求现状[J].戏剧之家,2015(14):273-274.

第8篇:播音与配音专业范文

1手机播放无损音乐的应用选择

目前的普通智能手机一般也能支持顶级码率320Kbps的MP3音乐,对于APE、FLAC等无损音乐,许多手机自带的音乐播放器不支持或支持得不好,这就需要找到更好的播放方案。

网上下载的无损音乐有的是经过MP3反转、伪装而成的“假无损”。借助一款“无损音乐校验助手”软件,可以验证从网上下载的无损音乐是否有“诈”。

声音的比特率

声音的比特率是指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后,单位时间内的二进制数据量,是间接衡量音频质量的一个指标,单位是Kbps。

(1)无损播放 外来和尚好念经

在手机里播放无损高清音乐要依靠支持它们的APP。下面推介的几款适合于无损音乐播放的外来APP各具特色。

安装文件只有几百KB的轻型无损播放器 andless。可播放FLAC/APE/MPC/WV等无损音乐,支持苹果M4A无损格式;还能支持.CUE及列表播放

Android强力无损播放器 PowerAMP。自带解码器;支持APE、FLAC等无损音乐,支持多声道文件;支持均衡器EQ设置

可休眠无损播放器中子播放器Neutron Music Player。有定时休眠功能,具有专业高清32位音频渲染核心,能输出更好的音效

绝无仅有的DTS无损播放器XBMC。除DTS音乐外,XBMC还能播放APE、FLAC、WAV等无损音频格式,甚至能播放压缩在ZIP和RAR中的音乐

PowerAMP有Intel版和ARM版之分,要根据自己的手机处理器情况下载对应的版本。

公认的发烧级别的音乐播放器。支持音轨无缝连续播放,支持CUE文件分轨播放。简版软件少了EQ设置和其他数据,因此建议下载带数据库的版本

XBMC软件比较耗费资源,对于运行内存小于1GB以下的手机用户,不建议使用该软件。该软件占用存储卡空间预计在100~150MB左右。

注意CUE文件必须为UTF-8编码,否则东亚语言(中日韩)字符不会被正确识别。

苹果无损音乐播放器Golden Ear。支持FLAC、APE、WAV、AIFF、ALAC等常见无损格式,还可以识别内嵌在FLAC文件中的专辑封面和曲目评论

(2)土生土长 本国软件也不差

接下来再推介几款适合于播放无损音乐的国产音乐APP。

除天天动听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国产应用也支持无损音乐播放。

下载无损音乐

启动天天动听,在搜索栏里输入歌曲名称搜索,搜索结果介绍中有标示为无损的音乐,点击下载即可。

天天动听是一款拥有专业解码器和先进EQ音效的无损音乐播放器,均衡器可以自由选择播放效果

2分轨音乐的使用技巧

电脑中有的无损高清音乐是分轨打包的,看起来是一个文件,但在某些播放器中播放却能显示出单曲目录。但是,将这样的歌曲上传到手机里播放,有的手机无法播放;有的手机虽可播放,但无法挑选单曲。可通过如下两种方法来解决。

(1)分轨转换法转换单曲

可以在电脑上用支持无损音乐分轨转换的软件来完成专辑文件的分轨转换。

如果使用百度音乐软件来转换一个由“班得瑞.-.[20年精选].专辑.(ape).ape”和“班得瑞.-.[20年精选].专辑.(ape).cue”文件组成音乐专辑。在电脑上启动百度音乐软件,将“班得瑞.-.[20年精选].专辑.(ape).cue”文件拖入播放列表窗口,这时播放列表中马上会显示出该专辑的所有15首单曲名称。全选15首单曲,右键单击选区,然后依次选择“转换格式”(图8)。进入歌曲格式转换窗口,选择输出格式为APE,选择输出目录,点击“开始转换”即可获得需要的单曲APE文件(图9)。然后将这些文件拷入手机里用任何一款支持无损播放的软件进行播放即可。

(2)APP直接分轨播放

上面我们讲述的Golden Ear播放器、XBMC播放器、Rockbox播放器,均可以支持直接将专辑单文件以分轨信息的方式进行播放。只不过这些软件都是“大块头”,低配手机可能用起来不爽快。不过,对于目前配置较高的主流手机来说,这样的“大块头”也不成问题。

除了可用以上方法外,还可以用一款Medieval CUE Splitter专用工具将单一打包的APE专辑音乐文件,按照CUE音轨文件中的时间信息切割成单曲文件。

具体选择用更换软件的方案还是用电脑转轨播放,要根据自己所用手机的配置情况来定。如果配置较低,则建议使用上面介绍的分轨转换法。具体可在尝试后确定。

3云藏音乐与播放技巧

现在许多人习惯于在自己的云盘中收藏音乐。移动云盘里收藏音乐很容易,无论是采用离线下载还是在线上传,只是存储方式的不同。但如果要直接在云盘里播放音乐,则不一定每首歌都能放出声来。通过给云盘安装插件或安装与某种音乐格式配合使用的音乐播放APP可以解决问题。

(1)安装插件解决云盘音乐直接播放问题

目前的云盘多能支持普通MP3或其他几种开放格式的音乐播放(图10),个别不支持直接播放的云盘可以通过安装插件的方式获得播放支持,但对于无损音乐普遍无法支持或支持不够好。

(2)安装APP解决云盘中任意格式的音乐播放

对于无法直接在云盘中播放的音乐格式,可先点击下载到设备中(图11),然后点击下载列表中的文件,会提示选择打开文件的应用(图12)。这时,如果设备中安装有能够打开无损音乐的应用,选择一款即可播放。否则,需要安装一款上文介绍的无损音乐播放应用。

4写在手机播放之后

Q:普通手机有必要将APE等无损高清音乐转为MP3听吗?

A:这主要看所用手机的容量、音频处理能力、播放格式支持等实际情况。如果手机存储卡的空间足够,装上无损播放软件可以支持APE高清无损文件的流畅播放,则说明手机本身的声音处理能力可以胜任。这时,没有必要费工夫去转换音频格式。反之,如果播放不流畅、安装无损软件运行不正常,或手机存储空间紧张,不足以存放希望的音乐数量,则将APE等格式转换为MP3很有必要,但只需转为128Kbps或192Kbps的MP3,即完全可以将一般手机的播放性能用到极致,同时可大大节约存储空间。

Q:手机听歌出现卡顿现象如何解决?

A:出现卡顿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可能是手机硬件性能较低,处理能力有限而造成。若是此前能正常播放,但后来出现卡顿,则可能是内存占用或后台程序运行所造成的。这时,可先关机再重新启动一试。

第9篇:播音与配音专业范文

关键词:音乐传播人才;实践教学;传播手段;人才培养

一、实践教学对于音乐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实践对于理论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已经有目共睹,也得到了教育界各学科的广泛认同。然而,随着音乐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和音乐交易方式的不断革新,音乐传播的实践性愈发凸显出特殊的意义,这主要是由音乐传播人才培养自身具有的跨界性、时代性和合作性等内在属性所决定的。

首先,音乐传播人才培养过程呈现出鲜明的跨界性。音乐传播学是音乐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其显著特点为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对比相关院校的培养方案可以获知,音乐传播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置通常分为三大类,音乐素养类:如,和声、曲式、视唱练耳、音乐史、电子音乐制作等;经济管理类:如,传播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统计、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等;音乐传播类:如,音乐传播概论、音乐传播调查方法、音乐项目策划、艺术管理、艺术市场营销学等。前两类课程属于传统学科内容,要想在音乐传播各链条中发挥作用,只能将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通过实践过程,“内化”为综合能力和素养;第三类课程本身就是建立在突破传统学科藩篱基础之上的跨界产物,所以对实践性的要求更高,相关课程的完善和检验同实践的关系就更为紧密。

其次,音乐传播人才培养途径印刻着强烈的时代性。在媒介手段层出不穷、音乐交易方式日益更新的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传播方式被无线音乐、在线音乐等更加时尚、快捷的新兴传播手段所取代,音乐聆听习惯、音乐制造手法和音乐传播模式的变革成为大势所趋,因此,音乐传播人才不仅要充分了解最新音乐交流平台,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和多种音乐编辑手段,而且要知悉最新音乐制作和录音软件。这些操作能力的运用与熟悉,同样离不开实践的鞭策和锤炼。

第三,音乐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被赋予很强的合作色彩。这同它与生俱来的“传播”特性是息息相关的。所谓的“人类传播”,是指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一种分享信息关系。音乐信息的传播过程衍生出来各种复杂的社会连接体,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多元合作与相互牵制,仅仅依靠闭门造车的理论思考和琴房训练,是无法真正实现传播效能的。音乐传播教育者需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创作与合作过程中,真正提高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

二、当前音乐传播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对毕业生的追踪调研中发现,音乐传播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为四个领域:传统唱片行业、演艺传播公司、新媒体数字音乐行业和以音乐传播为职能的企事业单位。然而,学生在这些领域中的实习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首先,传统唱片行业越来越不景气。唱片行业在盗版冲击后,被日益兴盛的网络平台打击。有的全球性大唱片公司的员工也都纷纷离职,即使在职也无所事事。所以这种境况就难以培养出业务能力较好的实习生,从而造成内部的恶性循环。

其次,演艺行业作为传统音乐中仅存的繁荣领域一般也不愿意接收实习生,因为演艺行业具有时间灵活、地点不确定、工作强度大的特点,而实习生受到学校课程的限制,只能在固定城市以兼职的形式参与到演出活动中,专业性和参与度不强,因此,演艺传播公司往往倾向于使用比较固定的专职或团队成员。

第三,数字音乐行业实习力度不够。相对于数字音乐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滞后,实践时间极为有限,实习生缺乏足够时间和能力介入行业内部。还有一些数字音乐行业,管理方面相当严格,一般不轻易接收实习生。

第四,以音乐传播为主要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容纳能力非常有限。由于近年艺术管理专业升温迅速,很多高校开始扩招,且数目甚多。由于招生人数庞大,为数不多的企事业单位无法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即便有些零散的实习机会,也由于管理困难,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检查体系,而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这一系列原因也带来了连锁性的负面后果——“学生实践积极性的急剧下降”。一方面,学生希望参与同专业关联性强、能展示自己业务能力、并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担心学生眼高手低耽误工作或者担心其时间不能保证,而拒绝把比较重要的工作交给实习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双方的游离关系。

此外,属于新兴学科的音乐传播实践教学本身存在师资薄弱的问题。音乐传播专业的大部分教师属于非科班出身,师资队伍很难像传统老学科那样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其次,从事音乐传播事业的年轻教师所占比例大,实战经验比较缺乏,这也使相应的师资队伍缺乏具有能够直观生动地指导学生实习实践的资深教师。

三、音乐传播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应对之道

鉴于实习实践对音乐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难看出,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音乐传播教育就无法达到新的高度,整个音乐产业也很难规范、健康地发展。因此,根据某大学音乐系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实现或落实的一些手段与方法,结合兄弟院校在音乐人才实践教学中的经验访谈,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之道。

(1)建立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所谓音乐传播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体系化,指的是将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场所通过某种课程途径、在某一段时间做到质量监控等具体实践因素程序化、规范化和步骤化。只有着眼于长远教学计划设计,结合课程建设、基地建设、教师建设、政策制度建设,才能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宏观性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环环相扣,落到实处。

下面是传媒音乐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形成。音乐传播人才的实践教学分为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阶段,三者共同完成对学生实践业务能力的塑造:第一阶段,认识实习。通过大众传播引论、音乐传播调查、类型调查、音乐编辑、音乐批评等课程,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考察、基地参观,使学生对业界内部的组织机构、职能、运作、经营、管理等环节获得感性认识,提高专业敏锐性,强化学习自主性,为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激发作用。第二阶段,专业实习。通过音乐传播调查、行业调查、音乐传播调查方法、音乐项目策划、音乐编辑、音乐美学、音乐文论写作、音乐市场营销、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课程和项目,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强化其市场调查能力、策划能力、编辑能力、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音乐传播所特有的专业素质。第三阶段,毕业实习。通过音乐批评与鉴赏、音乐传播调查、职业调查、艺术演出管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课程成果推广等途径,参与完整的音乐项目运作,强化其组织协调能力、入际交往能力、专业技术素质运用能力等。

当然,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行与质量监控离不开政策、经费和时间的保障,只有以相应的政策与经费体系进行相应的配套,才能够积极有效地鼓励和帮助音乐传播实践教学体系高质、有序地落实和完成。

(2)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既然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优秀的音乐传媒人才的重要环节,那么创造相关的实习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与消化就成为院系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从目前与音乐传播专业相关的各院校来看,实习机会的创造主要来源于校外实习基地的培育和以导师制为主体的校内实习渠道的开拓。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资源和条件的补充和拓展,是学生提升动手能力的核心阵地,也是学生日后与社会行业相结合的重要延展平台。相关院校十分重视基地建设,积极主动地和与音乐传播相关的平面媒体、乐器厂商、培训学校、演艺机构、电台电视台、唱片公司等建立联系。并与多家歌剧院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当然,针对扩招以来庞大的学生群体,要想个性化、兴趣化、深入化地满足实习需求,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必须依靠创造校内自身实践机会来缓解此问题。

大多数相关院校,都是以导师制为主要模式,进行校内实习机会的创造、补充和拓展。所谓导师制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即以学生小组为单位,服从于专业老师的自主引导、安排、组织的专业实践。导师制的实践活动,能帮助不同特长的同学取长补短,根据兴趣与专长进行自由分工,责权明晰,既便于组织,又能深入实践,摆脱了“只有依靠实习基地才能完成实习”的制约,拥有了更多有效的机会。例如某些音乐学院的“音乐推广活动”“现代音乐周”“音乐季”“艺术周”“爱我所爱,原创地带,歌曲大赛”等项目,都是以导师制为模式的校内实践活动的成功案例。

四、增添课堂的业界气息

不管如何努力,校外实习基地或者以导师制为模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数量上仍然比较有限,并受到较严格的时间制约,而课堂教学却能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因此,将课堂和业界紧密结合,增添课堂的业界气息,是建立音乐传播人才实践能力和行业敏感度的关键一环。例如,某些学院艺术管理专业设置了“业务实践课”,每周4课时,由专业教师分配角色,学生进行业务模拟实习,前瞻性地预见工作中发生的困难,并依据教师的从业经验进行分析,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借助这样的课程指导,同学们不仅学会书写策划、计算传播成本和传播效果,还学会了预见性地清除音乐传播过程中的障碍,有技巧地促成协议的商定和执行。

再如在某音乐学院的“艺术管理学”课程中,以学生是否能完成一场音乐会的策划、创意、组织、推广为教学考核标准和培养目标,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策划组织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此外,在“音乐传播调查”课程中,任课教师有组织地引导同学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产业板块,如唱片业、数字音乐、乐器商、音乐培训学校等,要求学生搜索具体产业背景、探查运营组织架构、寻找相关的政策法规,并分析其行业价值潜力,最后由一个行业典型人手,详细说明上述理论架构。这种形式的课程教学切实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现代传媒行业的认识、理解及相应的数据采集分析能力。

除此之外,很多院校已经或准备聘请音乐传播行业有声望、有经验的人士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他们的工作职能、业务范畴、从业心得,这同样是加强专业实践意味的有效举措;同时,一些教师还建立起音乐传播自身的信息平台,将之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总之,音乐传播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音乐传播人才的输送,而优秀传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元、丰富、深入的实践教学。实行合理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培育实习基地、改革实习方式、增添课程业界气息,这一系列举措的最终实施与贯彻,都将有效促成优秀音乐传播人才体系的建设,并能在根本上推动我国音乐传播事业健康、稳步、迅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传播新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1).

[2]教务处.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教学质量报告[J].中国传媒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