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职学生是中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与普通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他们既有普通中学生所具有的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特点,又受到就业、人际关系等社会生活压力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如何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成为当前中职院校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力度,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 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虽然目前很多中职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大部分都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对待,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材缺乏实用性,过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中职院校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建设。首先,要高度统一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地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活动。其次,积极组织教师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材,提高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二 建设一支综合能力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师资队伍
教学队伍建设是加大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力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工作,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会组织和开展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且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咨询能力,并掌握基础的心理治疗技术。因此,中职院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完善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及时更新教师的心理知识储备,更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其次,要积极组织教师与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师等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座谈、交流,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 健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预防体系
心理健康预防体系建设能有效地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加大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力度提供良好的支持。首先,要健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调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成立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构成的指导中心,负责心理健康预防工作的具体落实。其次,要在学校的各个院系设置心理辅导站,指导中心的教师定期到每个院系为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最后,通过学生会成立心理健康协会,在每个班级中设置一个心理委员,学校要对这些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相关成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学校与学生之间良性沟通的桥梁。总之,形成班级、院系、学校从下至上的心理健康预防体系,将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全部纳入到心理健康预防体系中。
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中职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体现。轻松、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展现自己、张扬个性、释放压力,实现自我精神需求的满足。另外,学校还应当积极地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清现实、磨炼意志,正确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应有效地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五 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班主任是中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同时班主任也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主要力量。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高低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首先,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间,学会与学生沟通、做朋友,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重点对待,与学生一起分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与学生一起克服问题。其次,班主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正确地引导学生、影响学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
关键词:心理健康;职业认同;辅导员
G641
辅导员是高校直接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认同度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而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与职业认同的关系
多年来,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其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999年,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的报告中称,心理健康是心理运作成功的一种展现,它能使人民产生富有成效的活动,实现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并使人民适应改变及应对不幸。综合来说,我们可以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是指辅导员对其职业价值、目标等方面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期望和评价的一致度。但是,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出现了厌职情绪、职业认同感弱化,以及工作激情缺乏、迷失发展方向等心理亚健康现象。
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拥有健康心理的辅导员才能很好地担当起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维护者,他们自身的心理特质和健康人格对大学生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同时,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关系到其自身工作的顺利发展,影响着其工作态度、工作观念和工作行为以及工作效果,最终影响着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高低。如何提升和强化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对其岗位的认可和工作成效,进而影响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对职业认同度影响状况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和工作内容的变化,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发生了变化。通过相关文献和实证调查表明,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从略好于全国常模[ 倪亚红,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林泽玉,张相蓉,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08.(1)]到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和某些躯体化症状[ 杨雪龙,高校青年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发生机制――基于压力-资源模型的视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7);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4);黄阳,高校辅导员心理问题干预模式探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2)],随着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对职业认同度的影响也越发不容忽视。
首先,辅导员针对学生所要管理的事务量大、面宽、琐碎、要求高、责任重。教育部下发的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高等W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在调研中了解到,很少有高校能够实现这一点。可以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辅导员的工作状况,这也引发了辅导员的角色冲突。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担心学生的安全稳定,心理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而对本职工作即思想政教育无暇顾及,造成心理不良反应。同时,辅导员没有时间充电学习提高,很难达到辅导员工作的理论要求,不能较好地实现辅导员工作中的深度和高度要求,致使辅导员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清绪。尽管辅导员年轻、战斗力强,但工作负荷过重,不仅不能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反而会给辅导员职业认同度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辅导员在学校的地位尴尬。辅导员在大学里虽然属于教师队伍,既不是纯粹的教学人员身份,也不是纯粹的管理干部身份,在工作绩效考核时,大部分学校没有对辅导员另设工作考核制度,因此考核结果容易出现偏差,辅导员付出比较多的努力却没有被体现。同时,辅导员在学校做的都是基础性工作,不容易引起学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尽管辅导员工作劳动付出多,但高校、社会乃至学生家长对辅导员的工作价值认同偏低,辅导员容易出现自我否定、缺乏归属感等负面体验,导致辅导员心理失衡,从而变主动工作为被动工作,变积极工作为消极工作,严重影响职业认同度的提升。
最后,辅导员的发展前途迷茫。尽管教育部号令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作为教师,辅导员没有专业的发展方向,难以静下心来从事科研;作为行政干部,辅导员队伍基数大,职业发展前景并不通畅。所以,很多人只是将辅导员作为一个转行的跳板,而不是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但是,那些热爱辅导员工作、愿意将它作为终身奋斗事业的人,却会感到前途的迷茫,从而降低职业认同度。
三、改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高校辅导员群体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学校以及辅导员自身共同作用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从而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1.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促进辅导员群体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外部资源,系统中的个体能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这些交流使个体相信归属于一个互惠的、能相互交流的社会网络。这是维护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社会特别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关的政策,切实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从而使他们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学生的认同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为其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要梳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强化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以减少辅导员的角色冲突,真正发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能。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形成心理普查和动态追踪干预机制,帮助辅导员及时宣泄不良情绪,有效减轻其心理压力。
2.建立激励保障机制,降低辅导员心理压力
赫茨伯格的激励理论认为,对人的激励不仅包括工作成就和责任,还包括政策的制定、有效的管理、薪资水平以及人际关系等。高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解决辅导员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各方面的问题,是为辅导员减压增效、维护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制度。针对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对辅导员工作绩效认定和职称评审,要尽可能广泛和全面地考虑到各种因素,综合参考各种标准,重视青年辅导员对学校发展的实际贡献。二是学校或学生工作主管部门,应从提高辅导员待遇角度考虑,切实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学校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给予必要的工作补贴,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辅导员,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三是解决辅导员出路问题。发展前景是决定辅导员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机制和发展规划,给辅导员提供各种施展才华和体验成功的机会。
3.重视心理素质培养,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
从辅导员自身的角度来看,当自己面对压力时,不能逃避,而要学会缓解压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影响挫败感受的诸多因素中,人的主观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基本的是主w对目标的价值判断以及对挫折情景的理解[ 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72]。因此,辅导员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及时舒缓心理压力;正确地认识压力,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工作;做好个人定位,认识自我的价值,体会工作的真正意义,增强自我认同和事业归属感。运用积极认知,改变认知对于保持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能看到有利的方面,这样看待问题的方式,容易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学会把压力变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君玲.对高校辅导员认同感弱化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8):1
【关键词】 态度;精神卫生;统计学;问卷调查;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8-0948-02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Attitude Sca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ZHOU Jing.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408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mental health attitude scal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instrument for the measurement. MethodsBased on theory analysis, open investigatio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factor analysis, the Mental Health Attitude Scale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as compiled and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tested. Results The mental health sca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composed of cognitive bias, emotional support, knowledge requirement and seeking help and it had a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ConclusionMental Healthy Attitude Sca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a evaluation tool of mental health attitud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Attitude;Mental health;Statistics;Questionnaires;Students
近几年,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健康观才能更加吻合社会的进步,更加符合国人的身心特点,已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问题[1]。心理健康观是心理健康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社会心理学家对态度概念的理解并未取得一致,但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3种成分,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注意什么样的对象,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于有关对象的体验性质,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倾向。全面了解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概念、内涵,一般心理的行为表现、影响心理健康因素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指导,对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信、效度较高的专门测量工具,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1 研究方法和程序
1.1 被试取样 被试为渝东南地区在校中学生。被试包括3个部分,第1部分是开放式问卷调查的被试,共100人,其中男生55人,女生45人。第2部分为初始问卷调查的被试,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80份,其中男生246人,女生234人;初二年级236人,高二年级244人。第3部分为正式问卷调查的被试,发放问卷720份,有效问卷708份,其中男生366人,女生342人;初二年级340人,高二年级368人。
1.2 开放式问卷 开放式问卷调查了5个问题:(1)你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最典型特征有哪些表现?(2)你认为“一个心理不健康或具有心理疾病的人”最典型特征有哪些表现?(3)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促进心理健康?(4)你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吗?(5)你在当前学校教育中获得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吗?笔者根据回收资料进行了内容分析。
1.3 问卷维度的理论构想 根据以往研究的资料,在开放式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理论构想。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态度的主要维度包括以下3个方面:(1)心理健康的认识;(2)心理健康的情感;(3)心理健康的行为倾向。
1.4 问卷项目的选择 根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理论构想,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编制了共32个题项(其中含2对4道测谎题)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初测问卷。项目采用的记分方法是自评式5点记分方法,由“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5分。对初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剔除标准差低于0.90、与总分相关低于0.20、因素负荷值小于0.40、共同度小于0.20以及不合乎因素构想的题目13个。最后剩余19个题目组成正式问卷。
1.5 程序 在理论构想的基础上编制开放式问卷。根据开放式问卷的回收资料和访谈资料编拟初始问卷题目。正式问卷的确定分2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的初始问卷进行团体施测。对初始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的因素结构,并根据相关指标剔除问卷项目,形成正式问卷。第2阶段对正式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用正式问卷对被试进行团体施测, 半个月后,抽取被试中的一部分,用正式问卷进行重测。检验问卷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分析被试反应的特点。
1.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探索性因素分析 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考察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问卷的因素分析的实切性。检验结果表明,KMO的检验值为0.777,说明样本大小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系数为903.300(P
表1 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题项共同度因素负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认知偏差(特征值2.29,贡献率14.31%)
14.孤僻的人心理不健康0.6150.766
7.不善交往的人心理不健康0.5670.745
11.害羞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0.5830.743
17.愚蠢的人心理不健康0.5730.652
情感支持(特征值1.98,贡献率12.41%)
29.扩大人际交往,有助于心理健康0.5630.743
23.有烦恼向朋友倾诉,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0.4860.670
3.自我压抑不利于心理健康0.4000.589
28.如果朋友出现心理不健康的行为,我会更关心他0.3990.483
知识需求(特征值1.96,贡献率12.22%)
16.我希望校园里经常有心理健康讲座或活动0.6680.815
19.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0.6550.795
13.我想知道有哪些方法能保持心理健康0.4320.553
寻求帮助(特征值1.94,贡献率12.12%)
10.有心理困扰去找老师求询是件难为情的事0.5420.715
21.当我遇到心理问题时,我会及时求助0.5520.683
4.父母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不够关心0.3650.597
6.如果我有心理问题,我会尽量不让别人察觉出来0.4030.585
18.如果我有心理问题,我会远离老师和同学0.3660.507
注:4,6,7,10,11,14,17,18为逆向题。
4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1.06%,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题项的最高负荷值为0.815,最低负荷值为0.483。因素的命名遵循2条原则:一是参照理论模型的构想维度命名。看该因素的题项主要来自根据理论构想模型编制的初测问卷的哪个维度,哪个维度贡献的题项多就以哪个构想维度命名;二是参照因素题项的负荷值命名。一般根据负荷值较高的题项所隐含的意义来命名。在原来的理论构想的基础上,把正式问卷的4个维度,分别命名为认知偏差、情感支持、知识需求、寻求帮助。观察实际的因素分析结果,与理论构想比较吻合。
经过初测问卷题项的筛选,共删除13个题项,得到包含19个题项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正式问卷,其中包括2对测谎题,题号分别为3与22,8与31。问卷题项采用5级评定法计分。
2.2 正式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2.2.1 信度检验 采用Cronbach alpha系数(同质性信度,又称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作为信度指标,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见表2。各维度及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较好。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作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信的。
表2 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量表的信度分析
因素Cronbach α系数分半信度
认知偏差0.7340.727
情感支持0.5980.562
知识需求0.6460.499
寻求帮助0.6060.521
总体问卷0.7410.601
2.2.2 效度检验 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主要是逻辑分析法,其工作思路是请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范围的吻合程度作出判断[2]。Maio等[3]认为,判断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范围的吻合程度高低有2个标准:一是确定好内容范围;二是对于已经确定的内容范围,测验的题项是否具备代表性。该问卷的维度构想和题项编拟是基于理论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几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在问卷初测前后多次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审查和修订,基本保证了问卷的维度和题项能够涵盖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各方面的特征,并具有代表性,因而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问卷的构想效度检验运用相关分析法。根据心理测量理论,问卷的各个维度之间应该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如果相关太高说明维度之间有重合,有些维度可能并非必要;如果维度之间相关太低,说明有的维度测的是与问卷总体拟测量的完全不相关的内容。一般认为,一个良好的问卷结构要求维度与总测验的相关在0.30~0.80之间,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10~0.60之间,在这些相关全距之内的项目为测验提供满意的信度和效度[4]。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各维度之间及维度与问卷总体之间相关情况见表3。各维度与问卷总分相关在0.576~0.716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在0.172~0.388之间,相关适中。说明各维度间有一定的独立性且又能反映总问卷所要测查的内容。因此,问卷结构是合理的。
表3 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问卷各维度之间以及维度与总体的相关系数
因素认知偏差情感支持知识需求寻求帮助
认知偏差1.000
情感支持0.2671.000
知识需求0.1720.3881.000
寻求帮助0.2120.2430.1931.000
总体0.6480.6670.5760.716
3 讨论
本研究首先在渝东南中学生中做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征求了教师和专家的意见。从信、效度的结果看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各项信度指标多在0.6以上;通过对因素结构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理论构想和实际研究的结果稍有出入,但这只是对其中一些题项的合并、筛选和重新组合,这更体现了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中,对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的4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可以认为,自编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问卷为探索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具体特点和规律提供了测评的工具和解释的参考,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作为测评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工具。
为了加快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尤其是叶一舵教授提出了“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每一个地区乃至每一所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开发适合具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就显得日益重要。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特点,考察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可以更好地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为各类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提供依据,更好地构建学生和谐的人格。
4 参考文献
[1] 金勇,郭力平.心理健康观的历史演进.心理科学,1998(3):465-466.
[2] 戴海崎,张峰,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93-95.
[3] MAIO GR, OLSON JM. Relations between valu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ttitude function. J Exper Soc Psychol, 1995,31(2):266-285.
[4] 戴忠恒.心理教育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82-414.
[5] 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读了《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一书,其中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体会很深!新时期的教育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我们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能力,必须吃透教材,把握标准。教学能力是后天获得的,教学能力是在实践中提高的。因此,实践就成了教师形成和发展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能力的研究是教师必选的科研内容,要想把实验升华到理论高度,没有实践一切都是枉然。经验对能力的形成起着核心作用。总之,教师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获得经验;在实践中检验,获得修正;在实践中创新,获得发展。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应当勇于在实践中探索,敢于吃别人没吃过的“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采用一定的策略与方法,勇于探索和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必须从交际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创设充满情趣的课堂,来让学生走进英语,热爱英语。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4B>时,在复习了B部分单词的基础上做个小游戏。我准备了一些道具,如头像,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画像。然后让学生们在黑板上选出五官的卡片,根据自己喜欢的样子贴到头像上,他们反应异常热烈,都举着小手喊Let me try。待他们贴出好玩的头像,如大脸,小鼻子,小眼睛,大耳朵时,很多同学都乐的哈哈大笑。在此基础上我正好引出句型,Who’s the boy with a small mouth Who’s the boy with big eyes Who’s the boy with small ears 在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我引出句型 who’s the girl/ man/ woman/ with …… 所以,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英语,他们就掌握的很好。又如,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10,我把教室布置成了小吃店,上面摆了食物和饮料,我扮成服务员,让学生们扮成顾客,同学们非常高兴,都争着要演顾客,有的来买a glass of milk ,有的来买bread,有的来买eggs,气氛非常热烈。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学生们就象真的在小吃店,他们有买东西的欲望,所以就愿意开流,所以创设真实的情境在英语教学,特别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心理干预;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and pathogenetic condition.Methods:The intervention group(59 patients)accep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lus medic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49 patients) accepted only routine medication.Each group was tested liver functions and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n found out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y comparing the test result.Results:There were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liver function and the HBsAg befor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hile after intervention, the two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T,AST,ALB and HbsAg.Conclusion:It's effective to improve chronic B liver sufferer's liver function and HBsAg by routine medication plu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Key words】Chronic hepatitis B;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Liver function;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发生炎症及肝细胞坏死的临床和病理学的综合征,约占总人口的8~20%[1]。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它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并且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亚太地区,乙型肝炎病毒(1-IBV)感染率高,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易形成持续性感染并诱发各种慢性肝脏疾患,大多数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易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应激反应,对病情的反复发作有影响。作为一组特殊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2、3]。因此,我们对病人进行一定的临床心理干预,使病人的心理障碍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我院感染科就诊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脱落者已排除),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55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36±8.2)岁。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均辅以休息、补充维生素、合理营养等措施等。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仅进行与肝炎相关的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包括:①健康教育:讲解本病的病因以及使病情加重或反复的因素,强调戒酒的重要性,同时应保持乐观的心态,指导病人尽量避免不利因素,说明在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休息是本病治疗的主要措施。同时介绍本病的传播途径及消毒隔离措施,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引起的副反应。②每天选择非治疗时间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关心、体贴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每天由责任护士与病人交谈,大约10~20min/次。接触病人时表现出我们的态度是诚恳的,愿意接受对方的感受并使病人感到我们是真心帮助他们;与病人交谈时掌握好说话的音调,流畅的程序用词的选择,脸部表情和动作等非语言,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按照整体护理的观点对待病人,给病人提供全面的照顾,创造治疗性环境,给病人提供一个舒适的、有利于健康恢复的环境,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舒适,真正使病人感到温暖而且愿意接受帮助。③认知-行为干预:通过会谈、家庭作业和认知治疗日记等形式,帮助患者识别、检验并改变负性自动性思维,打破负性自动思维和情绪障碍之间的恶性循环。帮助病人学习并实施有效的应对技巧、应激处理对策和沟通技术,强化良好的行为方式。④婚姻和家庭治疗:促进夫妻和家庭成员之问的沟通和理解,促进相互通融和协调,帮助患者建立利于康复的家庭氛围。⑤提供心理支持:提供一个场所或氛围,营造支持性的环境,运用鼓励、倾听、说明、指导等方法,使病人表达所有心理困扰及与疾病相关的害怕、悲伤、愤怒等情绪。通过会谈消除患者顾虑,缓解紧张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针对患者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等情绪给予鼓励和安慰。鼓励病人主动寻求社会支持。⑥借用森田疗法理论:使患者认识并体验到目前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对自然界的抵抗是无用的,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及肝功能恢复正常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方法。3个月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分别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乙肝表面抗原(HBsAg),由医院检验科在人院后和临出院前进行两次化验。
1.4统计学方法:各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及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及HBsAg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ALT,AST,ALB及HBsAg转阴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的肝功能和病情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见附表)。
3讨论
慢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不但给家庭经济、生活等带来巨大的负担,而且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成为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因此,我们在对病人实施中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使其了解通过合理治疗、饮食及休息可使病情长期保持稳定;改变病人的应对方式,帮助病人面对现实,变消极应对为积极应对,建立新的心理平衡;给予心理支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网络的积极作用,有效地稳定病人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整个心理干预过程简单、易行、经济、始终贯穿于日常护理工作中,能更好地体现了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易复发,目前缺乏能彻底治愈的特效药,患者往往有较多的心理问题[4、5]。心身疾病产生的负性情绪,影响了患者战胜疾病的意志,也影响了肝炎的康复,是给予心理干预的高危人群。CHB出现心理障碍有以下原因:①CHB疗程长,易复发和加重,是躯体化心身症状的主要原因;②由于认知的误区,认为CHB必然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加上工作、经济、家庭等负担,使患者不能自拔,出现难以自控的强迫、恐俱、焦虑症状;③病情久治不愈,对生活、交际出现自闭情绪;④病区重症患者的死亡,导致患者出现偏执、敌对症状;⑤反复住院及生活质量下降,使他们产生孤独、脾气怪异乃至精神症状,我们曾遇到多个产生轻生和精神症状的患者。这些特征均可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使病情反复乃至恶化。
医务人员对患者而言有权威感和信任感,故医务人员可合理运用沟通技巧,采用同情、支持、启发、疏导等方法,指导患者了解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特点、自然转归、治疗现状和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对乙型肝炎有正确的认识,改善不良心境。常用于忧郁焦虑型患者。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收集有关自己疾病、治疗情况的信息和资料,尤其是1~2个疗程后,患者希望得到医务人员肯定性的治疗效果评价。根据患者这一心理,医务人员可利用对患者心理活动有积极影响的信息,给其肯定暗示,从而影响患者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多用于患得患失型和焦虑型患者。教会患者有不愉快想法时暗示自己停止,通过想象美好的前景或听音乐来分散注意力。有研究表明,悠扬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导至大脑皮质后,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改变患者异常情绪状态,对情绪不稳、易冲动型患者效果较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后两组病人肝功能损害程度及HBsAg转阴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我们认为,支持性心理干预是一种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生活质量和改善病情的有效手段,能增强病人的依从性及治疗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利于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
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身症状[6]、改善肝功能。工作中通过劝导、安慰、暗示、指导,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各种精神压力;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毅力,改变不良情绪和行为,有效地控制心理功能紊乱,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病情的康复。鉴于CHB患者存在的心身疾病,临床医护人员应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提高CHB疗效的必要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理问题,给予积极的心理治疗及护理。
参考文献
[1]池肇春主编.实用临床肝病学[M].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北京:2001,145-147.
[2]周赛君,何金彩,金旭如,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身心症状对比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18.
[3]魏倪,王凯,颜迎春,等.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395-397.
[4]李菊兰,朱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抑郁焦虑症状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834.
【关键词】 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幸福度;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
当前国内学者在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时,往往不再单纯针对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而是 将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 一。宫宇轩在对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 面临压力的缓冲剂,多项研究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益于心身健康。”[1]陈华的研 究也表明 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因子与SCL-90总分间呈显著的负相关[2]。但是研究者较少专 门探讨心 理健康和幸福度之间的关系。杨宏飞等人对小学教师的一项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 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另一方面近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对社 会支持的 关注从原来考察其与躯体健康的关系转移到考察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发现各种社会 支持不但有利于人们的躯体和精神健康,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4]。那么在社会支持 、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呈现怎样的相互关系呢?社会支持直接提升幸福度或心理健康 水平吗?
国内学者在对幼儿教师的进行研究时,往往只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而较少对心理健康 与其他因素之间关系开展讨论。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和幸福度三者之间存在紧密 的联系。本研究以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和幸福度 之间的关系,为国内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国际参照。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马来西亚40名华人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 问卷36份,全部为女性。
1.2 方法 ①采用Derogatis,L.R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心理健康状况 。该量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在国内也已应用于临床研究[5]。②采用肖水源的《 社会支持 评定量表》(SSRS)测试社会支持状况。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3条)、 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3个维度[6]。③采用《纽芬兰纪念 大学幸福 度量表》(MUNSH)测试幸福度。该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包括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 (NA)、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总的幸福度=PA-NA+PE-NE[7]。以上 量表均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工作者使用标准化的程序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
1.3 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SCL-90总均分、社会支持和幸福度之间的关系 对SCL-90总均分、社会支持、幸福度 三者作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SCL-90总均分、社会支持
表1和幸福度之间的相关
从表1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 ,与幸福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幸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可见,马来西亚华人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与幸福度也越高;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幸福度也越高。
许多研究者们在对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或心理健康与幸福度进行研究时,均忽略了社会 支持和幸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三者进行偏相关分 析。
2.2 SCL-90总均分与社会支持、SCL-90总均分与幸福度之间的偏相关分析 首先,控制了 幸福度变量,对社会支持与SCL-90总均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发现:SCL-90总均分与社会 支持之间的相关由原先的显著相关变为不显著相关(r=0.0691)。 在控制了社会支持变量后,对幸福度与SCL-90总均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它们之间的 相关系数仍为极其显著的高相关(r=0.7427**)。以上结果见表2。
表2支持和幸福度的偏相关
可见,在除去幸福度的影响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在除去 社会支持的影响后,幸福度与心理健康之间依然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由此,我们有理 由对前人在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之间关系的结论表示怀疑。我们认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 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来实现的,即主观幸福感是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中间 变量。
2.3 幸福度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的回归分析 既然幸福度对心理健康有如此高的相关, 我们以幸福度各因子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对心理健康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幸福度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的回归分析
由表3可知,在幸福度的各因子中,只有负性体验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预测力达到了0.7 29。
3 讨 论
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幸福度有显著相关,这与宫 宇轩[1]和陈华[2]等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进一步进行的偏相关分析中发 现,幸福度是社会 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我们认为,社会支持只是一个 客观的外在因素,而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引起个体主观体验的改变,特别是影 响心理健康方面,主观感受才是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真实反映。因此我们认为社会支持对心 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来实现的,即主观幸福感是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关系的中间变量。
在对心理健康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中发现,负性体验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这就 提醒我们,在关注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时,要关注她们的主观体验,尤其是负 面的消极的体验。即要提高马来西亚华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要特别注意减少她们的 负性体验。
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低效问题
(一)工作面广、内容杂、人员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低效的关键。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笔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教学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危机排查预警干预工作、团体辅导工作、心理拓展工作、心理社团管理指导工作、心理培训工作、大型心理活动组织实施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等,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的配备绝大多数是1~2名,配备比在1∶3000、1∶5000或更高。如此庞杂的工作,这样稀少的人员,只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顾此失彼,本该把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展性教育,而被迫蜷缩在问题性教育中。
(二)管理关系未确立,权责利不明确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运作。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运作需要院系两级的积极配合,院心理健康工作的计划与目标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系(部)。然而,由于院系两级没有建立相应的隶属关系和联动机制,致使院系两级管理工作脱节,形成“两张皮”现象,工作效率低下。以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为例,理论上,“周汇报月排查、紧急情况及时汇报制度”能有效地预防恶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班级心理委员的隶属关系弱,奖惩措施影响小,使心理委员对相应制度也不当回事,从而影响了工作实效性的发挥。比如,此项制度要求心理委员每周召开一次寝室长碰头会并到心理健康部签报本周班级心理动态,每月做一次班级心理危机排查并将结果上报。但调查显示,到心理健康部签到者不足90%,且签到者90%是流于形式,这样测算实际有效率不足10%。
(三)系(部)间学生心理特点差异性无法体现,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弱。不同系(部)因专业的差异,学生的心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和电力工程系为例,虽然两者都是工科类专业,但因就业方向不同,是否是学院的“拳头”专业不同,招生就业状况不同,导致两个系(部)的就业心理就不同,这样在就业心理辅导上就必须分开。但目前,高职院校在院级层面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相对有力,而系(部)环节薄弱,这样就导致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只强调共性,而忽略系(部)的差异性,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减弱。
二、构建院系两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破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低效的关键策略
(一)重心下移、界定权限、明晰职责,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活”起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力根源在系部,而要有效调动系(部)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必须将工作重心下移,界明院系两级的权限和职责。首先,在系(部)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心理健康成长辅导室,建立机构,明晰责任人。然后,明确院系两级工作职责。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协调、指导、服务各系(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展。具体为负责规划和组织实施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制定并对各系(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考核;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组织、安排各系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指导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并对系(部)上报的重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回访和跟踪辅导;负责安排、实施重点关注学生个别和团体咨询与辅导工作;负责指导院心理健康教育协会,指导开展各种校园心理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制定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计划,对系(部)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与专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开展面向全院学生辅导员、心理信息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为需要危机干预的学生及父母提供家庭心理指导;结合工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究,为学院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制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展板、宣传单页等;组织完成上级心理健康部门安排、布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系(部)心理成长辅导室作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负责本系(部)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规定,大力支持和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工作。具体为全面负责本系(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和活动开展,制定心理成长辅导室各项规划、制度;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形成系(部)、班级、寝室三级纵向预防体系;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心理危机排查工作,严格实施《周汇报、月排查制度》和《寝室长会议制度》,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大型的心理危机排查;组织、实施本系(部)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心理档案,并做好回访、辅导和上报工作;组建系(部)心理健康协会,建立系(部)心理委员工作机制,指导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每半年至少指导其开展两次心理班会;系(部)心理健康协会服从院心理健康协会的领导;负责安排、实施本系(部)学生成长辅导和咨询工作,并有详细的辅导记录;对辅导中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学生,适时转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做好学生后续帮扶工作,对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第一时间报告中心,通知家长,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每学期组织2次以上学生问题研讨会,并有详细记录;建立完善的针对本系(部)朋辈干部、辅导员(心协成员、心理委员、寝室联络员等)的评估制度和奖惩制度;做好本系(部)的朋辈干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节点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制作本系(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展板、宣传单页等;组织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排的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重心下移,权限和职责的明晰和界定,使院系两级管理关系清晰,工作针对性强,能有效调动系(部)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使心理健康教育整盘棋活起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策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07-02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入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谐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要服从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将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为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4.科学布局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写有心理教育格言的各类标语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黑板报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校内刊物等。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特殊的感召作用,使其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相互生辉。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外部环境分析
教育政策的环境分析可以提高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对于改善具体教育政策的环境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构成了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对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做出制定、执行、调整或终止具体的教育政策等决定,不断改进教育政策的实施,使教育政策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同时为其他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政策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国际环境4个大的范畴。本文从这4个方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引起相关政策制定者的重视,不断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对其他教育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影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具体如下。
一、政治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因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对国民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等方面,反应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中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目的的要求、性质的要求、方向的要求等。
1.目的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国际化趋势也更加明显,政治上的快速发展有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方面,但也产生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压力加大、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等问题,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大量新的社会心理问题、个体心理问题及精神卫生问题。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来保障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缓解因心理健康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目的的确立是首要环节,贯穿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始终。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咨询、辅导等方式,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性质的要求。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首先必须符合我国政党的先进性,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在这些基础上,将国内外心理健康领域所获得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应用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变化,主体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性质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酝酿期,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地学校纷纷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或机构。90年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规范、政策,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21世纪,各类学校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3.方向的要求。
我国当前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国民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素质,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指导作用,这反映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要求。
二、经济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经济因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等方面,反应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中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财政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等。
1.财政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将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大。财政投入,也是各级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部门的必要支持,有了财政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场地、经费等都可以落实,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顺利执行。
2.社会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极大地改善,从最初的基本满足温饱,到现在基本实现小康型社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后,人们便开始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是其他一切需求的中心。人们从意识层面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排斥到接受,心理健康不断受到国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如雨后春笋,在国家投资开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各种民营、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工作室也开始繁荣发展,形成了一个全社会互补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文化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机构、场地和教育培训设备等。物质文化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同时发生关系,具有个体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不同主体却具有同样的价值观,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创建健康、有序、和谐的社会。
3.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制度文化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直到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出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民间推动向官方主导发展, 从基层探索上升到国家有计划地推进。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质量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政策依据。
四、国际因素分析
从心理学独立于哲学开始,国际上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尤其在当代国际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是重视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国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反应了一个国家的先进程度。国际因素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全球化趋势加剧了全球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断出现、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分支机构和教育体系扩展到国内等。
1.全球性心理健康问题加剧。
人类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近100年的发展超过了以往所有时期。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纵观各国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和报道,抑郁、焦虑、自杀等都成上升趋势,各国都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学者也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地解决社会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但相对而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较其他国家更完善,国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可度也比较高,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理论和实践仍然不能解决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2.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经验层出不穷。
从心理学独立于哲学学科开始,在美国、德国、俄国等就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学派,在相互辩论和融合中不断推陈出新。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最初的几个学派到现在的百家争鸣,成立了很多理论支持的心理学会,不断提出具备实践价值的理论,以此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引入。
国外心理学的发展较早,所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和体系,很多国际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始到国内设立分支机构,以扩大其理论的影响力。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可以更多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研究,逐渐提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不够健全,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明显不足,需要我国心理工作者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并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同样加以重视,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和政策评价等过程全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管理,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