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精选(九篇)

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第1篇: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1对护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1.1健康教育的定义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左月燃教授认为,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它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通过护理健康教育,使人们有能力做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1]。

1.2健康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教有学者认为,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交流、有评价的教育活动[1]。而卫生宣教是知识的单项传播,接受对象比较广泛,且不注重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王慧贤提出健康教育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交流教育过程,以人为服务对象,通过一定教育手段,使人们具有自我保健能力,对自己的健康从依赖医院逐步转向依靠家庭和自己[2]。

1.3健康教育应是一门专门知识与技术健康教育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虽已被广为重视,但极少有人把健康教育看作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1]。某些医疗单位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量。健康教育涉及医学、护理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3]。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护理人员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做好健康教育并使其成为专门的科学和技术的前提。

2社区已日渐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课堂

健康教育在我国较为广泛的传播和应用的历史并不长。目前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医院,少量在社区[1]。但随着社区医疗保健工作的逐渐深入、随着社区卫生工作范畴的逐渐扩大,健康教育的重点必将放在社区。苗惠霞等对社区中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通过心理指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肢体训练、培养遵医行为、预防并发症等多方面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并得到了广泛认可[4]。李娟等在对骨质疏松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强调社区应成为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医护人员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社区中老年人获取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医护人员者远比电视和报刊低[5]。这种现状不应再继续下去,医护人员丰富的理论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应该为群众提供比报刊更全面、更广泛、更方便、更有效的知识和服务。

3门诊的健康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患者到医院首先接触的是门诊,在医学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对首先碰到的医学知识和健康教育是印象最深刻、记忆最清楚的。林梅等认为,关心、真诚、努力营造良好的咨询氛围,热情,耐心倾听,语言通俗,是健康教育的基本基础[6]。而提供满意的咨询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手术相关知识,心理社会支持等是做好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朱婧等提出,分诊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中应把握如下原则,即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的原则;教育者水平与身份相符的原则;内容可靠,程序严格的原则[7]。在时机选择上,就诊前应以介绍医师情况、提供医师出诊时间、通报诊室医护进展、了解病情填写健康教育卡、预约教育项目、介绍就医须知,防病科学方法等,以解除缓解患者焦虑;离诊前教育应针对生活起居、饮食调节、并发症预防、识别危险信号及自救常识以及服药时间、日常护理观察、与医院联络方法等。

4对不同年龄、不同病种人群的健康教育应有所侧重

健康教育的原则应是让每一个患者具体接受到所需的保健、康复知识。要求具有针对性、特异性。文献中对不同病种、不同年龄患者不同健康教育方法介绍较多。如张莉等通过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依从性管理、心理护理四个方面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8]。郑一宁认为应加强对30-45岁年龄段的健康教育。并提出对此年龄段者应注重对某些特殊疾病的监测;健康教育应与社区保健密切联系。

其原因是社会对此年龄段健康问题的忽视及患者自身的忽视[10]。唐艳超依据调查发现癌痛患者所了解的健康知识非常有限。并认为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护理人员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量。从癌症渐渐成为人类主要杀手这一角度看,对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缓解、生命质量的提高,都还需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注[10]。邵博针对SARS的突发和病情危重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甚至悲观厌世等情绪,提出SARS患者应在入院阶段熟悉环境教育,住院阶段进行护理教育及诊治常识教育,出院阶段行指导保健教育。王晶等在透析中心依据透析患者的护理问题和知识需求,提出评估患者学习需求、指定教育计划、确定教育方式、选定教育内容,并实施责任制,收到了健康教育的良好效果[12]。

5健康教育的时机与技巧

掌握好健康教育的时机可使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而技巧的掌握则会使健康教育真正发挥作用,两者缺一不可。杨秀丽认为,1健康教育的时机要适宜,应在患者病情较稳定、心情愉快、护患双方“供”、“求”达到平衡时进行最好;2健康教育方法应得当:以问答疑问为最佳,因此时患者有求知欲望,精力集中易于接受,针对性吸引力强,还可激发患者的参与意识,便于双向交流和沟通,教育时应多贴近患者病情;3健康教育语言要标准:恰当的称呼、亲切的态度,语言应富于感情,推理严密、通俗易懂[13]。也有人认为,健康教育应依客观条件、依据患者需求,做好医护健康教育的衔接,加强出院宣教的力度[14]。

6健康教育的方法与质量控制

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贯穿到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成为检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并从管理制度、质控形式、质控内容及质控评分标准组织实施。这样做既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又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15]。龚春兰认为,护患关系从被动服从转变成共同参与的合作关系,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通过患者的学与教的互动过程来实现的[16]。程心涛提出,健康教育应包括4个因素:护理人员、患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任何一个要素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医院健康教育的方法有20余种,最主要的有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和电化教育4种,前2种方法的应用是后2种方法的基础[17]。张绍荣等通过健康教育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如研制出具有文字、图象、三维动画及视频技术的健康教育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18]。相信随着护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健康教育的方法将更丰富多彩,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将更科学、更有针对性。

7健康教育的问题、对策及展望

左月燃指出:健康教育从客观上评价其水平,大体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1]。如发展不平衡、观念和知识更新不够;知识缺乏、教育内容泛化、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够;管理相对滞后,对健康教育的管理评价基本局限在知识传递层面等。护士在整体护理应承担双重角色作用,即照顾者、教育者,才能在护理活动中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李桂萍等也认为,部分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概念模糊,在目标认识上有偏差[19]。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应引起重视。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加强培训,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强化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让一线的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懂得如何分析和评价,才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应拓宽思路、突破思想观念上的局限性;科学评价,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深入研究,建立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等[1] .

事实证明,有无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未来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20]。健康教育是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是全球推进“人人健康”的核心策略。健康教育起到了医疗卫生服务从观念转变到工作模式转变的作用,体现在:1有利于患者,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可以主动采取预防疾病、有利于健康的行为;2有利于医院发展,既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又提高了医院的效益;3有利于护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了护理学科的理论体系,培养了护理骨干队伍[1]。由此看来,尽快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层次与水平,将是护理工作者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 (6 ): 325

2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实用护理杂志,2001,17(3):55

3康艳超.癌痛止痛治疗中的健康教育.海军医学杂志,2003.2:155

4苗惠霞,刘萍.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健康教育.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 20(5):88

5李娟,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0):34

6林梅.门诊手术室开展健康教育咨询的技巧.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87

7牛婧,陈丽君,谢婷婷.分诊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效果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6):82

8张莉,李红,张海玲.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0):38

9郑一宁.如何对30-45岁午龄段病人的健康教育.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69

10张艳超.癌痛止痛治疗中的健康教育.海军医学杂志,2002.24 (2):155

11邵博.SAPS患者的健康教育实施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5

12王晶,李金香.在透析中心开展健康教育责任制的尝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 19(1):58

13杨秀丽.提高健康教育质量的做法与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 20(6 >:83

14杨骏.浅谈创伤骨科的健康教育.解放军部队杂志,2002.15 (1):59

IS孙茜.健康教育质量控制的实施与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 20(5):86

16龚春兰.护患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南力护理学报,2003.2:155

17程心涛.让健康教育成为和谐的教与学.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1

18张绍荣.视网膜脱离眼病健康教育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应用军护理杂志,2003,20(5):11

第2篇: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健康教育;课堂质量

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在近几年的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我觉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时,有以下好处: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具体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较好地突出教学内容及主题;让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听,易于感知。下面具体谈谈我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健康教育的一些感悟。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容易出现的问题,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及班主任共同编写心理健康校本教材下发学生学习阅读。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有问题时主动咨询心理辅导老师。这样对于一大部分学生都会起到心理健康预防作用,让学生不再为心理问题而惧怕担忧。学校每两周安排一节校本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主任主持并召开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判断怎样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心理。学会互相观察、辨别是否心理存在问题,会用简单的解决办法,以免发现太晚对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让学生童年留下阴影。我在近几年的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借助一些网络教育资源,包括图片、课件或视频影像资料等,并将这些相关资源合理整合应用于教学。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它自身的优势,其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性,能很快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DVD光碟、U盘或网上相关的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音乐,编排韵律操,让学生在喜欢的动画内容和舒缓音乐的感染下,认真参与健康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是代表着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手段仍以黑板加粉笔为主。学生主体性难以发挥,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则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小学生会对声、光、电等动感的课堂气氛感到更有趣。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方法。比如我教授的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的他们对教师肯定十分畏惧,上课也不喜欢好好地听,甚至有的会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等等。我利用课件放一些优美的乐曲,吸引他们的悦耳音乐使他们慢慢放松下来,愿意听一会,这个时候我在说上课,他们会在自然的情况下,放松的和我交流,不再害怕,大胆而且自信。

二、增强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理解

小学的健康知识主要包括:认识各种的常见食物的名称、种类及其主要特征,了解不同的食物的营养成分;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并了解各器官的主要功能及基本的保护方法,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卫生;让学生了解快乐的心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教育媒体如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等优点,合理应用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的调动,做到视听结合,讲练结合,动静结合,让健康知识浅显易懂,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在进行《我们的身体》健康教育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课件播放时,教室的电视屏幕上卡瞬间出现一个人的身体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视频了解自己的身体,并播放一些人体肌肉、骨额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增强学生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在自我建构中了解“我们的身体”的知识,让他们在自己的正确认知下,自觉地去爱护自己的身体。教学《高矮与胖瘦》,我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了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小亮前后的胖瘦对比,并在教师的提问和同伴讨论中,逐渐增进对体质健康的理解,得出结论:“胖不等于健康,要合理饮食,不挑食、偏食,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坚持体育锻炼,身体才会健康。”

三、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课中,若出现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时老师可以穿插情景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语文课中,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以和学生探讨,课文人物的想法对心理健康有利还是有害?应该怎样做?久而久之在学校各种学习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会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也就不会出现心理疾病。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可以将一些典型案例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录像机等设备录制微课,共享到老师、家长和学生QQ或微信群中。这样所有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既方便又具有教育作用。既让班主任学到了解决班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也让家长在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对自己孩子进行教育,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我在进行六年级健康教育教学时,通常要创设学习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他们喜爱的情境中进行教育,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健康教育活动中。多媒体的立体音响效果,精彩的图片能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就能在教学活动中很快进入角色,在快乐的学习中学习健康知识,促进他们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时,教师选择了《阿凡提》的动画影片播放给学生观看,用动画里话泼可爱的阿凡提形象、生动幽默的语言、说唱跳结合的形式深深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动画的内容讲解和提问,引导学生明白快乐喜悦的心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了怎样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在舒缓的音乐中体会快乐,激发学生开心快乐的情感。在最后的富翁和阿凡提的对话,体会快乐幸福源自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源自一个人的修养,源自知足。

四、突出教学重难点

第3篇: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一)教育内容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层面,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帮助其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在教育内容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能力、心理健康程度的自我评判能力及保持健康心理的调控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基本心理素质的内容,如环境适应策略指导、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性心理教育、智能训练、情感教育等;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行为矫正;学生潜能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开发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层面,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开展系统的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历史传统、民族精神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思想素养、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以遵纪守法为重点的法治纪律教育。

(二)教育主体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门人才,主要有三支队伍:一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辅导员能够较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因而辅导员能够发现并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他们能从专业课教师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和技能技巧的指导;三是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既从技术上支持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又以专业的技能和水准帮助前来咨询的学生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体包括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等;广义的教育主体则涵盖了高校的全体教职工。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一)教育性质的统一性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性质方面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在哲学意义上,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物质以外的所有事物都属于意识的范畴,其内涵非常丰富,既包括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还包括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意志、情绪等。从认识的阶段看,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感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理性认识,二者都是意识层面的教育。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分属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不可割裂。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外部世界,实现主客观统一。大学生只有正确、全面地了解自我和社会环境,才能进一步探索深层次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等问题,进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教育对象的统一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以大学生为对象,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运用心理学相关原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生活各方面研究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二者都强调将大学生的知、情、意外化成行为,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武装头脑,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行为,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生发展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三)教育目标的统一性

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等,教育目标是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有机统一,二者都服从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着力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调控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大学生在面对新环境和新问题时难免产生畏惧、烦躁等不良情绪,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态、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优秀品质。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重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鼓励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理想相结合,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可见,二者在教育方向上虽各有侧重,但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着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教育功能互补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领域,虽然在教育方法与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心理或思想层面发挥的育人功能和作用互补,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良好的巩固作用;心理失衡、心胸狭隘、思想偏激的人难以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相反,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能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直接相关,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引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和科学的理想,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人一般具有辩证思维,在遇到困难时心胸豁达、立场坚定,具有克服并解决问题的坚强意志,能积极快速地调整心态,保持身心健康。可见,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是拥有健康心理的前提和基础。从实践层面看,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前后矛盾有关,或是由他们面临的现实环境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冲突所造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教育内容相互支撑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互有交叉、互相支撑。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涵盖了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二者存在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帮助大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倾向性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基本原理与最终目标一致,在教育内容中都包含了知、情、意、行等元素,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紧密联系;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远大理想和高尚品格的人往往拥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能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耐力适应环境甚至改变不利环境,最大限度地维持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受到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身心健康的学生更有效,能使其更顺利地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内心信念,最终在日常行为中显现出来。高校中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纠正心理偏差、缓解心理问题、化解心理矛盾、促进心理健康,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紧密结合,从心理、思想两方面开展学生的知行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内外一致,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觉悟,使教育效果相得益彰。

(三)教育方法互通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过于强调大学生的社会属性,而应倡导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遵循个体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挖掘和彰显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教育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互相借鉴并融会贯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大多建立在心理学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测量、摄入性会谈等方法能帮助教育者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内心;运用尊重、共情、积极关注等方法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促进大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进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可见,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和方法可以获得大学生心理层面的接受,进而接受教育者传授的思想观念,将由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转化为学生内心的价值认同,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原理和方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及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向大学生施加影响,其教育方法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具有主流性和宏观性,能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因注重具体问题而局限于特定情景。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互相借鉴教育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并积极开创二者结合的教育新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在教育实践中互动

第4篇: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 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途径

由于各种思潮的碰撞,多元媒体及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导致诸如药家鑫杀人案、高三学生雇凶杀亲案、硕士生投毒案等当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了社会关注最突出的问题。众所周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并不能一蹴而就,常常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人力。同时必须营造特定的环境等等,也未必能取得预期效果;但是,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空间的学校,尤其是班级必须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对此,作为与学生关系较为密切的班主任、辅导员,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恰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可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危害降低到相应的程度。

一、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可以简单概括为:大中小学都设有心理健康辅导室或心理咨询专职辅导师;由于对心理疾病治疗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心理疾病往往被误认等同为精神疾病,从而导致患病人数额巨大而求诊者稀少,而且针对性心理干预执行力极为薄弱;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毋庸赘述,一言以蔽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的俞国良教授等人的研究和多项调查表明[1]: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高中生中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16%-19%。这些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

教育部、各省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如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后又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并委托北京、天津、上海、陕西、河北、辽宁、四川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进行研究与实验。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也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和领导,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书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各学校也普遍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取了各项措施,有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学校配备了1-3名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有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有的学校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共青团干部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等等。

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收效不尽相同。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只是流于形式和走过场。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落到实处并卓有成效,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必不可少。换句话说,如果与中学生关系密切的班主任能在班级管理中恰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有其一定的优势,可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班级管理的目标是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基础。班级管理的目标不是要把班级管成一个死气沉沉、班主任权威独大、学生唯唯诺诺的集体,而是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一个学生心理健康、热爱学习、乐于互助、乐观积极的具有民主、公正、友好氛围的团队。要达到这样的班级管理目标,首先就要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果一个班集体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较多,不但不能说那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而且也不利于其他同学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是班级管理的目标之一,对此,班主任责无旁贷。

2、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班级管理也是一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不是“制器”;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学会学习,能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人,而不是培养成没有情感、是非不分、乃至变态的考试机器或知识存储器。这也是教改和课改的目的。实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重视知识灌输的教育模式,采取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心理健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班级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管理不是统治,不是压制,而是以人为本。班级管理不是班级控制,而是以学生为本。因此要贯彻“管理育人”的方针。班级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常常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的状况。班主任通过班级管理了解学生的这些状况,加以引导和解决,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3、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必要途径之一

班级管理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没有健康的心理,根本就不可能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德育方面,心理健康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人格方面有缺陷的人,很难对道德规律有良好的认同,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在智育方面,健康的心态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意志薄弱、厌学、自卑、粗心、神经衰弱等心理行为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在体育方面,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不良心理状态,常常会使人产生身体疾病。此外,没有身心健康,也就谈不上美,因为健康是美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班级管理的必要和有效的途径。

4、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得天独厚

当前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宣传栏、墙报、广播等。学校里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人员有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干部和各任课教师等等。实践表明,在以上各类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人员中,班主任由于与学生接触最多,最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学生的各类心理困扰首选的倾诉对象和寻求解决的途径是班主任。而在以上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中,有的心理健康课程太专业化,或者太泛而不具有针对性;对于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热线,许多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自己往往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不能主动进行咨询或寻求解决与帮助。相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能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能有针对性地加以恰当地引导或解决,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最好。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既切实可行,又得天独厚。

三、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丰富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干预。研究表明[2],我国的心理学与教育学工作者所持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很不一致的,而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则更加模糊不清。例如,对于学生的厌学问题,有的老师将这类学生视为差生,有的老师则认为是思想问题。对于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退缩行为,有的老师认为不算什么,有的老师认为是私心,有的老师认为是性格内向而不是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的攻击性问题,有的老师认为是道德品质差。有不少教师将心理健康问题与德育问题混为一谈,常将一些道德标准、学校的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淆,把遵守纪律、不损人利己、热心学校班集体的活动、学习用功等道德标准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纳入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有许多老师也存在错误认识。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专业化或课程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学校的正规课程中,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心理学的概念、理论,课下则要求学生背书、作业甚至考试。总之,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治疗,将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看成是病人,过于重视心理治疗技术。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化,片面关心心理测试,片面依赖心理测试所得的分数,片面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外,还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有正确的认识。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的标准方面,要认识到:第一,从心理不健康到心理健康是连续的而不是二分的。很少有人是完全不健康,很少有人是完全健康,从而避免把学生截然分成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第二,心理不健康不是暂时的心理状态,而是问题的人格特质。这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对学生暂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性进行及时干预,避免它转化成其人格特质,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第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征来划分异常问题。有些看似异常的问题,是某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正常现象。第四,不要将个性等同于异常。

2、加强自我调适,保持健康心态

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尤其是班主任,每天需要面对各种琐事和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会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产生烦躁、沮丧等情绪。教师的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到学生。教师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果有失公正,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不良影响,甚至在学生内心造成价值观的冲突,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要加强自我调适,在面对学生时,始终保持健康心态。

3、多与学生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

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不让问题堆积起来,以致于让学生暂时的心理不良状态转化成永久的不健康的人格特质。尤其是那些根据成绩而言的所谓差等生和所谓优等生,有时比成绩中等的学生有更多的困扰。总之,班主任要尽量耐心了解每个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4、开展主题班会等集体活动,解决一些带共性的问题

对学生中存在比较普遍的,或某一特定时期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例如厌学、考前焦虑、性困扰等问题,要以组织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平等讨论,不要讳疾忌医,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教师加以适当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

5、与各科任课老师和学生家长联系,协调解决学生中突出的心理问题

当前的共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是强调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强调通过多种途径,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此各任课老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个科任老师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及时反映到班主任那里,班主任也要及时和各个任课老师联系,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这个学生,对其进行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此外,班主任老师还有经常与家长联系,一来便于更详细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心理状况,二来便于解决由于家庭背景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三来如果学生确实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及时联系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总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教育界有识之士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收效并不理想。班主任在对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教育科学研究,2001.7.

[2]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1.

【作者简介】

第5篇: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重要使命。为此,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课程教学模式的初探与改革,例如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学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模式、细化评估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②教学目标的拓展,例如积极心理学思想的运用、倡导积极人格的培养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中的定位,此前曾有人对此进行了诸如教学内容的需求等部分因素的调查。为了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获得更多的受益,使学生更直接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来,作者试图站在学生的角度,科学、系统地了解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及需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武汉某高校大二和大三学生,共182人,收到有效问卷178份。其中,文科72人,理工科106人;大三94人,大二84人。(在所选学校的学生中,部分大三学生上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大二学生全部上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本研究选取了没有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大三学生和已经上过课的大二学生进行对照分析)。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态度及需求调查表》,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态度,根据重要性、有效性和受欢迎程度进行五级评分;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形式的理解,进行单项选择,统计各选项人数百分比;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需求,根据需求程度进行五级评分。问卷集体测试,当场回收,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1.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态度。调查发现,根据大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有效性、受欢迎程度进行五级评分,结果所得均分都高于平均水平。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同度普遍较高。这与刘海燕等人(2010年)的研究是一致的。按照不同年级分类,结果发现大二学生在“课程有效性”和“课程受欢迎程度”上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三学生是没上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可见上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生对其有着更高的认可和喜爱。按照不同专业分类,结果发现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一结果显示,不同的专业背景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2.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的理解。①课程开设方式。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以何种方式开设较为合适”进行单项选择。结果显示,93.8%的被调查者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开设,其中37.4%的人认为应该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16.4%的人认为应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40%的人认为应该以“必修课+选修课”的形式开设。②开课年级。根据调查结果发现,34.8%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一开设心理健康课程,12.4%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二开设,10.3%的支持在大三开设,希望各个年级都开设者占39%。这说明学生也意识到每个年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所以每个阶段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③开课人数。根据调查结果发现,26.7%的学生希望心理健康课程的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45.6%的人希望控制在30~60人之间,21.5%的人希望在60~90人之间,仅有6.2%的人希望在90人以上,可见学生多数倾向于小班教学。④开课形式。根据调查结果发现,73.4%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以传统讲授、团体活动、案例分析、心理测试、多媒体辅助等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需求。从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需求角度进行分析,“调节心态”和“探索自我”是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完成的首要目标。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大三学生与大二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差异具有显著性。由此可见,大三学生在选修心理健康课程时更多的是带着问题前来的,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更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解决自身的一些疑惑;而大二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了解到心理健康课程不仅仅对他们当下的学习起作用,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也能够起到指引性的作用,所以他们更愿意将“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这类长远性的作用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在其他的目标上二者没有显著差异。从对教学内容的需求来分析,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的教学内容前四位分别是“认识自我”、“恋爱指导”、“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学习能力”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差异具有显著性。这可能是由于大二学生已经上过心理健康课程,普遍认可教师对“学习能力”这一版块内容的讲解,也认同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而大三学生对“学习能力”这一版块的内容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理解和猜测,认为可能很枯燥或者很理论化。文科生和理工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认识自我”和“生涯规划”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理工科生和文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心理知识”和“学习能力”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有所区别,研究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此也深有体会。从对教学方法的需求来分析,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的教学方法前四位分别是“心理测试”、“视听教学”“、案例分析”和“团体辅导”。大三学生与大二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心理测试;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团体辅导,差异具有显著性。这说明,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切身体会,学生对于团体辅导的教学方法比较认可。而没上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出于自身的好奇,更希望通过心理测试这样直接的方式来了解和帮助自己。文科生与理工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和情境体验,而理工科生与文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案例分析和心理测试。这可能是由于文科生更喜欢探索和体验的缘故,这也说明,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四、结论

第6篇: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095-03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成长和发展质量的需要。埃里克森(E.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不断向个体提出要求,在个体心理与社会要求之间就会出现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往往给个体带来紧张感,埃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这些危机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有深远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身体发育迅速,机能增强,心理发展变化大,智力发展快,情绪情感强烈,自我意识增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随着生活和学习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心理失衡的现象,特别需要心理方面的关爱和呵护。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应对心理失衡方式,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成长和发展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增进学生的生命完整性,促进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意义。心理健康属于生命的精神属性,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个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成长。樊富珉认为,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身体残疾的主人公保尔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无限的价值,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段话语激励着人们去拼搏,去奋斗,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因此,健康的心理是人精神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和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内在动力。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才能体验到人生存的意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保证精神生命的健康,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把对生命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纳入整个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命情感的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素质教育”以中央重要文件的方式所做的正式、完整阐述。这也意味着,在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有了新的变化,即由注重知识传授、注重升学考试、注重分数的应试教育,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大中小学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然而,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工作不规范的问题。要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还必须进一步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总的目标都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侧重点与其他教育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人格为目标,一是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寻求学生自我的发展;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的责任,扩展生活方式,使自己健康、有意义、自我满足地生活;三是注重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产生,对各种适应性问题进行适时的改变,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指导学生矫正错误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使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确立合适的志向水平,保持心态的和谐。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个性作为整个教育的出发点,认为个性的全面、充分发展是实现人的潜能与价值的基本条件。通过教育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信心,寻求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最终成为一个有自主自助能力的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与方法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对人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的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的教育。其基础理论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卫生学等。这样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的特殊性。

在教育原则上,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帮助学生认清事实,澄清其价值体系中的矛盾,让他自己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在教育中遵循辨证性原则,引导学生不把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当作问题和危机来看待,而是将它们看作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良好契机,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个人所面临的困难与挫折,在危机中看到生机,在困境中看到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和矫正。为此,在教育的方法手段上,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局限于心理卫生知识的传授,而是强调心理的宣泄与疏导,注重倾听与沟通,调动学生的自觉主动精神。通过创设各种模拟的和实际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讨论、训练,获得亲身的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培养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优化心理素质。在教育中,教师没有任何行政手段,也不是泛泛说教,而是利用集体活动、角色扮演、团体心理辅导、系列讲座等方法,对学生群体进行健康心理意识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引导。同时,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讲究微妙的谈话技巧,对学生个体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缓解或消除心理危机。另外,由于心理学理论派别的不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中还有一些不同的方法体系,如行为主义的方法、人本主义的方法、精神分析的方法等。这些方法相互交叉,在不同的情境中有着不同的运用价值。

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在教育的内容上,与其他教育有明显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讲清楚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知识的来龙去脉,也不是各项技能的培养,而是需要教育者针对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内容和方法的设计,通过师生、生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领悟、感受中,获得情感的体验、行为的训练、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生成性,需要教育工作者细心观察和全面了解学生,把体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学生心理特点的一些典型问题以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反映学生关注焦点的一些典型事例作为教育内容,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让学生了解心理调适的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异常现象,预防心理障碍。重点是认知发展、学习适应、个性完善、人际和谐、社会适应、情绪稳定、职业适应、心理障碍的预防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要求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上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互动,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惑与烦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它既不是思想意识的灌输,也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角色有特殊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人际心灵的沟通,它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在角色定位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的说教者,而是学生成长的协助者、促进者,是学生真诚的对话者。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朋友,甚至是他的“同伙”,要给予学生支持和信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没有否定权,在学生面前不以势压人,不自以为是,不居高临下地训斥学生,不用粗暴的、强制性的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而是放下自己的主观态度,对学生无条件地关怀和接纳,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对待学生的问题要表现出真诚和关心,要把学生当作可以信赖的人,不论他表现出怎样的情感和态度都予以接纳。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轻松、自由地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真诚、尊重、理解的关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为学生保守秘密,是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在心理健康教师的任命上,学校不能有随意性,不能简单地将心理健康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德育教师、普通科任教师的角色相混淆。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心理健康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发展中的个体,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主体地位,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在理论知识方面,教师要掌握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掌握倾听、谈话、沟通、同感等心理辅导技术以及团体辅导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的经验。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培养、培训机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业培养、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第7篇: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 和谐 心理冲突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一、基于和谐视角的心理健康诠释

现代和谐理念是指事物与事物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均衡,以至整体的协调、功能的优化。人们对和谐理念的认识通常具有价值取向,蕴含“人本”追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在人的发展视域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的社会。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的心理健康实际就是要实现人的心理和谐。

实际上和谐不仅是建立在“同一”的基础之上的,而更多的则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之上,这正是其辩证统一的体现。只有将和谐与不和谐相结合,才能为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基于和谐理念的心理健康的核心应该是实现人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强调促进人的发展,突出以人为本。为此,对于心理冲突和矛盾,不应该视为消极和不健康,而应该从发展角度将心理冲突看为个人寻求发展的内在动力,辩证看待心理冲突的积极作用。不能仅仅关注心理冲突的化解,还要充分发挥心理冲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基于和谐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出发,注重引导个人的发展,为人的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与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典型心理冲突

卡耐基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学识和技术,85%靠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中指出: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身心充满快乐和放松。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靠保障。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学生心理健康是其创造性发挥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发展水平对提升人的认知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程度越高,人的认知能力越强,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就越深刻和完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有高峰体验的人的行为都是以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方式发生的。而所有高峰体验的前提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要面临着艰巨的心理发展课题。

(1)就业心理冲突。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强烈,对学生就业和择业观念产生很大冲击。面对即将踏入的激烈竞争的社会,许多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慌。此外,学生往往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较高,而现实与理想又存在较大差距,感到巨大的心理落差。

(2)人际交往心理冲突。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一些学生显得不适应。一方面,与人合作的能力较差,或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而另一方面,又希望获得认可。

三、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缺失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全体学生的心理全面和谐发展。但是目前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多数缺乏发展理念,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治疗模式上,以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疾病为目的,出现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教育者以医生眼光看待学生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解决学生心理危机,或者是对少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咨询和治疗,人为地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常常变成了传授心理知识的课程,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实践性、活动性和互动性弱,教学形式单调,课程考核流于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重心理问题诊治解决、轻预防引导工作,重心理问题的调查、轻心理教育方式的调研,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更有甚者,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出现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教育者往往用德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容易将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演化为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教育极为贫乏,严重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1.创建和谐校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尤其是对学生个性品德的陶冶和导向功能。应努力挖掘其环境潜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尤其是要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发展的时空和有利条件。必须正确认识校园文化活动的性质和意义,合理、统筹地安排,认真引导与管理,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心理需要为切入点,以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为龙头,形式、内容的设计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具有针对性、教育性和可行性,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注重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和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为学生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异常现象。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体心理调节水平。要教育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健全心理防卫机制,矫正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3.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就业心理指导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愁,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心理教育者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怕吃亏的奉献精神和亲和协作的团队精神;努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发展个人志趣,修炼综合素质,避免求职择业过程中的盲目性,成功地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由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第8篇: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 社区健康教育; 因素;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我国学者王茂泽认为:健康教育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知识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大卫生的观念的建立,预防工作在整个卫生保健事业中占重要地位,社区健康教育作为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与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了[1]。因此,根据伊犁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特点很好利用本地社区资源,探讨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对策。

1 我区社区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1.1 社区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不足 伊犁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的护理人员来自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临床护士。民营医院的护士大部分是合同制护士,受教育程度低;公立医院护士大部分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社区护理工作的经验。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健康教育未纳入社区护士继续教育必修课程,多数护士上岗前仅经过短期岗位培训,未经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培训内容还没有摆脱医院护理模式。因此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把健康教育活动停留在“卫生宣教模式”初级阶段健康教育[2]。社区健康教育方法主要通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或宣传拦的方式,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服务范围窄,方式单一。同时习惯用“卫生宣教”替代健康教育,使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停留在知识普及、宣传层面上,得不到深入发展。

1.2 社区各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和理解 伊犁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刚刚起步,一方面与社区护理工作各相关部门不了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服务内容,认为只是各医院设立的进行看病打针的方便门诊,以增加医院收入为目的。另一方面社区各相关部门不了解健康促进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重要策略,没有认识到健康教育的意义,认为社区健康教育是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事,社区健康教育开展时,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1.3 社区不同群体的依从性影响社区健康教育顺利开展 研究对象的依从性也是影响社区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校学生及3岁以上的在园幼儿比较好组织,依从性较好,可顺利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退休、老年人群对健康教育的作用、意义不了解,对民营医院转型及市级医院下设的卫生服务中心(站)缺乏信任,有实质优惠的服务项目才肯参加健康教育活动,依从性较差,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否顺利需要技巧;在岗的工作人员、打工人员、流动人员的依从性最差,是最难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人群。

1.4 专业理念的局限性 伊犁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一部分由民营医院转型,一部分由各公立医院下设组建,因此单纯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方式和观念依然存在。在转型前,大部分卫生服务部门的护理工作者所受的护理教育以医院和临床护理为主,现所具备的知识和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缺乏健康教育的理念,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沟通技巧交流方法的掌握上还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3]。

2 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针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培训,提高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一方面通过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项目或培训班的形式在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具体指导,让在第一线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根据社区护士知识的需求增加常见病的预防与护理、社区护理概论、社区卫生服务概论、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康复、社区传染病的预防、社区紧急救护等知识[3];另一方面,进行进修学习,到内地观摩学习,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技能;三是通过讲座、小组讨论、模拟等方式以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最后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是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基础,社区护士只有掌握扎实的方法和技能,才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达到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2.2 加强各相关部门的沟通理解 加强与辖区社区街道(居委会)、学校等机构建立友好信任伙伴关系,首先,让他们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首要对象,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通过加强沟通、广泛宣传,改变各相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识。街道(居委会)在社区服务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他们熟悉社区环境,了解居民情况,因此应多与他们沟通,征求意见,有利于社区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2.3 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法 3岁以上的在园儿童较容易组织,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以做游戏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在校学生可根据生长发育的特点变化,开展适合于他们的健康教育讲座。退休、老年人群以健康体检项目为主,向社区居民讲解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处于初始阶段,国家的卫生资源很有限,对社区健康服务投入有限,各项政策落实需要一个过程,以热忱、耐心、热心、关心的态度宣传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取得该人群的信任,以座谈、书写板报、图片、幻灯、组织参观等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岗的工作人员、打工人员、流动人员集体集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是非常不现实的,应改变健康教育的方法,比如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报刊杂志、计算机多媒体等方法,有利于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3岁以下幼儿可利用预防接种的机会向幼儿父母,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逐渐建立一个良性的健康教育环境。

2.4 转变专业理念,突破思想上的局限性 社区护理人员要真正以健康为中心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健康知识的传播,应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使受教育对象通过知识改变、态度转变并逐步实现行为转变,健康教育最终目标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这一过程实现是长期的、复杂的。

参考文献

[1] 刘佳艳主编.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第9篇: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和谐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人们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仍存在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即没有心理疾病。这是早期心理卫生运动的基本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心理功能得以维持和发挥。因此,那些存在心智障碍或“心理问题”的人是其主要关注的对象。现在看来,这种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显然是表层和片面的,也没有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第二种观点以马斯洛(Maslow)的“自我实现者”模式为代表,认为心理健康要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健全人格的潜能,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但这种观点也认为,健全人格是个体自身内在固有潜能充分发挥的结果,从而忽视了个体经验的习得和后天训练在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包含积极和消极方面的结合体。这种观点最初来自源于布兰德波恩(Bradburn)的情绪、情感研究[2]。认为,心理健康不仅包括正面积极的,也包括负面消极的,而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则取决于二者的平衡和调节。可见,这是从心理健康评价的角度而言的。

由此可见,以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主要是从研究者的角度,侧重于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者的外在特征及行为的描述,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对于主体人的意义,而这才是理解心理健康本质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首先,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属于个体精神生活的范畴。因此,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与个人对自己心理生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密切相关。一个尊严而体面的富翁,可能饱受心灵孤独的煎熬;一个苦读耕耘的学者也许正享受着内心富足带来的幸福体验。正如狄纳尔(E.Diene)曾指出的,幸福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3],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学会了自尊自信,对他人谦虚宽容,对外物理性平和、宠辱不惊,对生活充满热忱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而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心理健康反映的是个人心理生活的积极、协调和适应的方面。长期以来,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习惯于从心理健康的对立面去描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将心理疾病作为心理健康的范畴来理解。事实上,消极情绪、心理疾病、问题行为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正如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指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4]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个体对自我积极、全面的态度、体验和评价,是个体表现出来的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忱的、进取的心理状态。[5]

最后,心理健康体现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心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心理生活的不同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整体心理功能的发挥。因此,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个体心理生活的个别方面,而且体现为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来说,它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二、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从发展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发展受阻或产生障碍则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不一致或失衡状态。[6]因此,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良好适应关系。“适应”的本质在于个体与环境达成的平衡协调,即和谐状态。

心理和谐,是就个体的心理生活状态而言的。简言之,指的是构成个体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平衡、协调和良好适应状态。从心理活动的指向上分析,可以划分为内部和谐与外部适应两个方面。

内部和谐主要指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和适应状态,如生理状况与心理功能、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人格系统等。身心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石。身体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功能的水平。另外,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是一个认知、情感和行为协调一致的人。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心理结构。其中,自我是人格系统的核心成分,它对心理和谐具有统摄和调控作用。自我和谐一般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尤其对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具有保护作用。

外部适应指的是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事、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等等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即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也是个体良好外部适应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认知相容性、情感亲密性、行为接纳性以及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等。

总之,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和谐中最重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三、促进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1.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澄清

回顾20年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7]这些问题,与其说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偏差,还不如说是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扭曲表现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等同于普通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课程化的不良倾向。其后果,不仅将生动鲜活的心灵探索活动演变成死气沉沉的空洞说教和机械诵记,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意识的养成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意识和能力只有经过个体经验和内化过程才能形成心理素质的“合金”。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心灵的教育,社会实践和内化过程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二,在于过分强调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并将是否建立心理档案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的必要指标。目前,开展大中小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中高危个案进行跟踪随访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行做法。而这恰恰反映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本末倒置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关注少数危险学生的咨询和复原,却忽略了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发展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心理不健康(者)的教育。我们认为,了解学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但这必须立足于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时代特点,立足于心理健康危险性的预警和评估,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这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性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三,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界限,简单地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建立心理门诊室或咨询指导室。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或治疗是有其前提的,专业化或许并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主,即在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价值扭曲现象,其实是价值异化和泛化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功能。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解决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不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走上健康的轨道。

2.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青少年和谐心理为价值取向。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完整人”的意识。从发展的动态系统理论来理解,个体是作为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系统整体而存在的。“完整人”是在于特定的时空维度上,个体的身心、知情意、人格行为之间,个体与他人、团体和社会之间互相作用,相对平衡,构成一个稳态的整体。“完整人”还表现在在一个发展的时间维度上,一个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心理系统彼此交迭,影响着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树立“完整人”的意识,就是要从发展的稳定态和变动态的角度,把个体放在动态系统的时空坐标中来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重新强调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无心,教育无人”的倾向而言的。以人为本,要尊重每一个独特个体的存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尊重他人存在的独特性如同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一样,都是同等重要的。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尊重和真诚同感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人为本,还要充分理解每个人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在对待自己或他人的时候,既要认识到自己的特定情绪体验是合理的,也要从这样的立场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这样,接纳自己、移情他人,才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乎心灵成长的工作,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归宿。个体心理成长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能存在统一的运行模式或方法。着眼于青少年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考虑地区与学校差异,不搞一刀切,而且还要注意处理好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心理教育与主动参与、同伴干预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在内容上注意内部自我和谐与外部适应协调发展,在形式上注意游戏、活动、体验和调适等方式相结合。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Bradburn, N.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Chicago: Aldine, 1969.

[3]E.Diener.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2).

[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

[5]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2(5).

[6]Bronfenbrenna,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