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精选(九篇)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第1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一 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适用的教学手段,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利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但就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多媒体技术应用不佳,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一)“满堂灌”教学模式依旧没有改变

从素质教育角度来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应当摒弃此种教学模式。但因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比较落后,加之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深入,导致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没有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即便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多的被认为是接替教师的职能,直接呈现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学生依旧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此必然会导致历史教?W效果不佳。

(二)学生由接受者变为观赏者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不仅要发扬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巧用多媒体技术,使之引导学生学习;使之为师生沟通创造机会,以此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很多农村历史教学并没有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及其作用,导致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直接运用多媒体呈现历史视频、历史图片等,让学生进行观看,而不注重与学生就此展开讨论、交流,这使得学生从接收者变为观赏者,不利于学生有效学习历史知识[1]。

二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特点

参考相关资料及笔者工作经验总结,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良好的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就目前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应用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科学性强,效果好。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进而收获历史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基于此,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展开,可以结合历史教科书、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文字符号、声音、图像、动画等来呈现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而刺激学生的大脑,加快思维的互动频率,充分发挥大脑功能,有效学习。

第二,丰富而有趣。历史本就是一门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学科,良好的开展历史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实施,就能达到这一效果。因为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能够收集与历史人物、事件相关的信息,并且充分发挥功能,制作穿插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的课件,将其在历史教学中呈现,能够使历史教学丰富、有趣[2]。

(三) 多媒体技术辅助农村初中历史教学

(1) 融入多媒体技术的指导观念

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真正做到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首先需要校领导及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只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其才能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及其重要性,灵活运用此项技术。基于此,在利用多媒体辅助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注意将多媒体技术的指导观念融入到教学理念中,即强化技术工具观念,制定明确的多媒体技术教学目标,以便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于教学中;强化构建学习观念,以使教师能够注意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 创设情景化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还应当注意巧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某种历史情境之中,如此可以触动学生,影响学生,使之相对真确的感知历史,进而激发兴趣、情感,积极主动的参与历史教学,学习知识[3]。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辉煌的隋唐文化》教学中,在教学伊始利用多媒体来播放隋唐的建筑、雕版印刷术、杜甫的古诗及其阅读情境的图画,以此来营造隋唐文化观赏场景,如此能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兴趣,认真观看各种图片。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这部分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将紧跟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探知图片背后的故事,同时也使学生掌握这部分历史知识。

第2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高中历史课堂;应用

多媒体技术即以数字化为基础,将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载体相整合,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控制与现实的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媒体技术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于多媒体强大的交互能力以及全面的媒体表现力等优势,在教学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构建起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可以起到活跃教学气氛,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那么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呢?

一、引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在开展教学前,教师一般先要为学生介绍本册教材教学的内容和含义,概括整体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的线索,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学习与笔记方法,这就称之为导言课,导言课与其他的教学内容不同,有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和理论高度,在开展导言课时,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相关的新知识,对于教学目标也不了解,也不明确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的联系,这就给导言课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如,在开展《中国近代史》上册的导言课时,为了优化教学效果,需要向学生介绍大概的近代史知识,学生经过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中国近代史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此时,便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其中,使用图片和音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一些关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相关的信息,再尝试让学生来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大概的复述,并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待学生分析完成后,再利用多媒体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既具有趣味性,又一目了然。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内堂内容,营造出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单一传授知识的课程较少,大多数的课程都是综合性的课程,在整个课程的传授中,教师常常要完成新知识讲解、复习巩固、检查测评等多种教学任务,这种课程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类型。为了优化教学的效果,即可将多媒体课件穿插在教学课堂中,为此,在上课前,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尤其是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层次差异设计好针对性的课件,这种课件不仅需要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还应用要起到启发思维、设疑激趣、创设情景的作用,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的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优化多媒体课件。

如,在讲授《中日甲午战争》一课时,就可以将战火燃烧的动画、具有震撼力的交响音乐、中华民族奋力抗敌的图片融入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创设出一个中华民族不畏强权、勇敢反抗的教学氛围。这样,就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复习课,强化学生记忆

复习课是高中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内容,开展复习课能够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的结构化与系统化,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与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种课型的分类较多,包括单元总结复习课、考试复习课、单元阶段复习课、专题复习课等等,复习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复习课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开展《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课时,就可以先使用影视资料来向学生展示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待学生观看完材料之后,在展现出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表格图,教师则根据表格图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由师生共同来完成表格,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性、独立性、创造性的思维,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四、利用多媒体开展参与性活动,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开展各类专题探究活动、制作活动、辩论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动脑、动手与社会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开展这类活动,就可以很好的优化活动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寻访自己身边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将其拍摄成图片或者视频,制作为PPT课件,在课堂中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言,最后由大家投票选择其中的优胜作品,这样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达到活动课的开设效果。

当然,多媒体技术虽然有着很多的优势,但是并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度”,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席云.浅析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05).

[2]魏德才.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9).

第3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关健词:多媒体资源 历史教学 应用

一.历史课堂中多媒体资源的作用

1.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

历史事件对当代的学生而言有较大的距离感,学生难以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画面感,更不用说达成深度的认知。历史是一个国家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对我们创造未来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也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国富民强创造更大的价值。由于历史文化具有较为广阔的地域特征和风俗特点,通过多媒体将历史片段还原,是学生对其产生认知最直接的方式。例如,在讲授丝绸之路时,可以将沿路的图片以PPT的形式展示,并进行情境式教学,让课堂充分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引进一些独具特色的音乐,让学生产生牢固的认知印象。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历史事实,通过投影、屏幕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动态、静态结合,将历史教学内容以客观真实画面展现给学生,形式的多样化和新颖化,都能带给学生独特的视听感受,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和激起学习兴趣。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整个历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有机交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能充分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良好空间,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培养收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二次大战时,可以知道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通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所搜集到的质量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要求不同的小组所侧重点不同,如创设A、B两组,A组搜集有关二次大战的战胜方的资料,并自主制作PPT,集合A组所有成员讨论战胜方胜利的原因所在,并通过文字表述的方式在课堂中汇报出来;B组则收集二次大战战败方的资料,并予以充分讨论其战败的原因,同样制作PPT加文字表述。最后通过A、B两组的对比讨论,来分别总结出战胜或战败的原因所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深入学习历史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二.多媒体资源在历史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充实多媒体教学内容,避免过度修饰

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件设计时,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方式予以充分展示,从主观上而言,只能体现于教师的主观意识,而并没有将符合学生思维的教学元素融入,从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时,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将能够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元素融入到课件中去,避免课件的形式化,并将课件内容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凸显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在课件的背景、图片、音乐等方面,切忌过分修饰,应注重简洁明快的画面效果,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避免过于花哨而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2.教师为主、多媒体为辅

多媒体教学模式确实对提高教学效益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但必须要认清主次,历史教学的主导应是教师而不是多媒体,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历史课堂教学而借用的一种措施。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自身才是历史教学主导,在备课时,要有全方面的考虑,既要能驾驭教材,又要能驾驭多媒体技术手段,切忌过度依赖多媒体,导致历史教学主次不清,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氛围。

三.结束语

多媒体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点燃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但还需注意的是要注重充实教学内容,认清教学主次,才能深化历史教学的质量,推进历史教学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刚.巧用多媒体谱写新乐章――多媒体让初中历史课堂活起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1(7):25-26.

第4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优势与不足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1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具有综合性、交互性、实时性、复杂性等特点。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相宜的表现形式,将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

2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2.1改变传统的单调教学模式,引领新型现代教学模式

传统历史课堂中粉笔加黑板的形式单一、呆板,多媒体的引入将抽象、生涩的历史概念直观化、动态化,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如在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近代各时期的社会习俗,学生能通过多感官刺激,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史学观点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历史事物的全面、准确认识,达到认知的最高效率。

2.2改变单一教学形式,丰富完善教学内容

大信息量、大容量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多媒体能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图片、数据、材料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扩展课堂教学容量,突破教材文本的限制,优化教学结构,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展示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分布的示意图及工业结构的组成数据,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材料可以得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避免了传统模式下教师枯燥、抽象的理论分析。

2.3改变学习方式,实现多样化、多元化学习

传统教育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而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做到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适当的知、情、意、行的环境,能让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学生能利用更多的资源,更完整地构建知识体系,更好地培养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多媒体教学中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在多媒体教学中,部分教师陷入了一种误区。如教学课件大容量,迫使教师超速度讲解内容,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变为播放课件和简单的介绍,学生应接不暇,只顾埋头抄写笔记,却不知所以然。当一些专业性历史术语不能透彻理解时,学生会顺应产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倦怠情绪。

3.2多媒体教学导致了教学手段单一性

在多媒体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课件,教学的组织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课件演示进行,这种机械操作的单一教学手段会弱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一旦教师参与的交流活动完全由计算机代替完成,一堂课下来几乎无板书,学生就无法真切地感受到教师与自己的交流,也无法体会历史学科的奥妙,间接减弱学习的热情。

3.3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个崭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它的独特性、先进性和高效性,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使用多媒体来达到教学最优化。多媒体教学始终只是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取舍,才不致于过分注重形式而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形象思维。只有将传统的“讲”与现代技术的“新”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历史课堂教学最佳效果。

4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4.1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自的优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互补。一是要转变旧观念,更新现代教育理念,既不能以继承传统教学为由而滞步不前,也不能片面刻意追求“高科技”多媒体教学。二是加强操作技能,主动去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操作技能,大胆、灵活、有效地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4.2根据教学设计,合理、灵活选取多媒体

各种媒体、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整体把握,扬长避短,注重实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合理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综合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有利于调动学生所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突破学科教学重难点。

4.3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和把握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合理组织、正确引导,而不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让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积极能动的参与者。如历史复习课中,设置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抢答题、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提高学生思维的质与量。

第5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多种教学媒体 初中历史 教学目标 课程资源 能力

初中历史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理论性,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完成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交流感悟的平台,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对生活中历史问题的处理能力。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例谈多种教学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网络平台优化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自主学习途径,丰富知识视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校已经实现了光纤到班。学校为每个教学楼安装了无线网络终端,在楼道为学生安装了电子白板,学生通过触摸白板上的网络地址就可以实现网络链接。这些教学手段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基本上每个家庭都能够实现网络链接。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网络资源进行课下学习,丰富学习内容。对课上的疑难问题,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再学习,直到弄懂弄通为止。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知历史学习不是那么枯燥无味,而是贴近生活,感觉就在身边,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教学“失误与挫折”一课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书,从书本中了解“、化运动、”中的相关信息,从中感悟如何正确面对失误与挫折。教材上的资源是很有限的,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教师可在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查询,了解我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复杂性,了解导致各种运动出现的原因和结果。教师可要求学生把查询的结果记录下来,整理到笔记本上,上课时进行交流。通过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很高,并且所列举的实例很经典,很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教材情境,渲染课堂氛围,通过视觉刺激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感悟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也承载这一种教学功能,那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初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对历史的学习感觉力不从心,其主要原因是历史教材时代性、专业性、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学生理解起来感觉很抽象。为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历史知识,体验历史教材的生活化、趣味化,教师可在历史教学中从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源,或利用教材配套的数字资源包,选出适合本节课使用的视频资源,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直观、趣味生动的展示,从而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教材的内涵,理解历史教材的现实意义。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提高了对历史课程的感悟能力,使学生牢固树立了历史责任感。

比如,在进行“初中历史大事年表”的教学时,教师应改变以往的读书教学法,在课前从网络上查找大量的教学资源,主要是视频资料和图片信息。上课时,教师可出示相应的资料,结合历史事件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一话题。教师除了对照教材上的历史大事年表进行承担责任感的教育外,还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历史大事件,如展示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大地震及震后救灾的视频画面,展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成功的视频,展示马航MH370客机失联的视频等。这样,学生就能根据现实中的历史事件谈自己的感悟。然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上要敢于承担责任,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通过视觉刺激启迪学生思维,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能力。

三、利用电脑软件制作“思维导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引领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历史课程知识点相对比较繁多,很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很紧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这些知识点又具有对比性。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对比教学,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上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思维导图”,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对“思维导图”的理解,理解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和分析,提高了总结归纳能力,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比如,在进行“鸦片战争”的复习课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思维导图”,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解读。待每个知识模块学完后,教师再进行对比教学,可使学生准确了解每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日期、原因、内容等知识,感悟那段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通过这一教学方法,既使学生学会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总之,历史教学需要多种教学媒体的辅助作用,把抽象的历史知识直观化、生活化,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灵感,确保三维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6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一、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历史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扩宽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相关途径,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动态概念、历史的空间,将其思维激活,提高其对于历史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那么就能充分使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久而久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1.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与直观性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能够由播放历史地图、文献资料、文物图片、历史纪录片及历史事件的模拟动画等方式,将以前过去的历史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抽象的事情具体化、难办的内容简单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从而有效缩短了时空上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2.较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初中的历史教材着重于趣味性,讲述历史人物所发生的事件,以过程性的知识为线索,对于理论分析的要求较低,历史教材的编纂与初中生的不强的逻辑分析能力等心理、生理特征相吻合。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生动、一目了然、节奏紧凑、容量较大等优点,能够为教师提供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古今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创造了知识的迁移与内化的机会。学生从“被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重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历史的学习中体会人生,揣摩现实、展望未来,形成自己所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潜移默化中找寻属于自己的轨道。

3.节奏紧凑,涉及的内容广

历史课的内容繁多,头绪杂乱,并且因为课时的局限,教师在课堂上大多都在板书,为学生描述抽象的人与事,为学生解释难懂的概念,因此一节课下来,教师也只能完成传授基础知识这一环节,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锻炼学生的能力。通过多媒体,就能够在备课的时候将板书的内容准备好,还能从其充分补充相关的法律资料、影视音乐、图像图形等,除节省了板书的时间,还能将费解的概念全部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将所讲授的内容简单化、形象化,节省教学时间之余,还能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创建恰当的教学情景

精心创建的历史情景,不仅可以调动大部分学生的求职热情与学习兴趣,还能将学生引入知识的圣殿,让学生能够穿越时空、地域的阻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由心中接受并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念。以往都是依赖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创建历史情景,学生会觉得教师的描述过于单调与苍白。现在,多媒体的演示教学可形象地将历史重现,让学生恍如身在其中,使得自己的心灵更加贴近历史,有助于思维与形象的融合。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但也不能与课堂、师生脱节,更不可以将所有通通包办。要想多媒体技术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最主要就是怎样使用得当。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发现很多历史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存在一些问题,这样不仅掩盖了它的优势,还可以产生负面的影响。

1.“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改变

“一言堂,满堂灌”,一直以来都被批评,不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之后,有些教师错误地觉得多媒体能够接替教师的职能,直接用计算机唱“独角戏”,完全忘记了教师所要起到的作用。自然也没法体会教师的教学特色,导致课堂氛围死板拘谨。这样使用多媒体技术会有反效果,只不过将以前的“人灌”换成目前的“机灌”。

2.教师所设计的课件华而不实

课件作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教学质量直接受到其设计的好坏所影响。课件的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简单地流于形式。不过仍有教师没有留意到教学的最终目的,仅将书本搬到电子银屏上,没有很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除此之外,历史课的讲授一般会配合着大量的图片与视频,有些教师就单纯追求其视觉效果,让学生深刻地记住显示画面,完全脱离了历史的内在联系与本质特征,导致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3.学生由接收者变成观赏者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不仅要发扬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历历史的过程中通常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过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后,从来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重视学生是否感兴趣,将学生这一主体直接忽略掉。师生间的讨论交流都埋没在声、光、图像的展示中,学生不再是课堂的主任,而是观赏课堂的外来者,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仅沉溺在欣赏精彩画面中,而忘记学习实质性的历史,久而久之,就脱离了学习本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康权.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新课程学习,2009,(04).

[2]房君,武华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育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S1).

[3]俞毅成.浅谈多媒体教学及其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06).

[4]郑亚春.关注初中历史课堂中生成性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

[5]矫丽娜.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作用――初中历史“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J].山东教育,2000,(35).

第7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有效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也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因为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图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对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讲述“原始的农耕生活”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原始的农耕工具,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尤其运用多媒体技术讲授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愿望,探索问题的激情。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林则徐“禁烟”“销烟”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项正义的行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主动发言。通过这样的教学,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利于化难为易,有效突破难点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任何思维,不论是多么抽象的或那么理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难以展开抽象的思维活动,影响了对教学难点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而多媒体技术在辅助历史教学中,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内容,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如在教学《璀璨的文学艺术》中关于唐朝的诗歌时,先借助音配画的动感效果欣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优美的诗歌,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李白诗的特点: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这是任何评议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任何教材所无法书写的。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科学性性强、实效好

初中历史教材侧重趣味性,以历史人物事件过程性知识为主,理论分析要求不高,它的编写符合了初中学生重直观感受,逻辑分析能力不足的生理心理特点。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手段教学是符合初中历史教材特点和初中生心理生理特征的,是具有科学性的。融文字符号、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符合对人脑的科学使用。科学证明人脑左右半球是有分工的,多媒体教学可使大脑两半球功能互相结合共同参与信息处理,同时刺激大脑两半球,使思维交往频率加快,较之传统的讲述法更符合科学,更能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且历史的功用在于借鉴和启迪而不在于记住那些陈尸枯骨、琐碎的事件,学生也不是装载知识的书橱。传统教学中,教师常疲于完成教材上基本知识的传授,较少顾及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而多媒体教学有容量大、节奏紧、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为教师灵活机动的教学、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创造了条件,学生不再是一个书橱,而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品味人生,思索现实、预测未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潜移默化,影响其人生发展的轨迹。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直观形象生动

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幅海峡两岸科技、体育、文艺、商业、民间交流的照片,通过准确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的“看本”,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极大的优化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课堂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在知识的传授中辅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展示历史的风云变幻,重现难忘的历史时刻,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感,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多重感观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领悟历史,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潜移默化地把爱国主义精神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植根在学生的心里,使得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源源动力,焕发出巨大创造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能增强信息的集成性、虚拟性和可视听性,既能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又能深化感知、节省时间,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手段,也有其局限性,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更不可能完全替代历史教科书和教师的课堂讲授,而是在现代技术基础上对传统教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 丰富内容 重难点突出 趣味教学

历史是永不枯竭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它往往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当下,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大多数国家现在都成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以保护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许多地区也加大了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宣传力度。各学校也渐渐对历史这一学科重视起来,开设了许多有关历史的趣味课堂,但初中历史作为历史方面的基础学科,似乎并没有受到社会太多的重视。在初中教学中历史没有受到学生和老师充分的重视,且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历史成绩不容乐观。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转型。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当下较为先进的一种教学工具,现在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帮助同学们学习,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洁、舒适的教学环境,教师不再因吸入过多的粉笔灰而影响身体健康,学生也不会再因其他事物而影响听课的注意力。给予了历史教学非常大的便利性,下面我就着重分析一下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增加课堂信息量,丰富学习内容

与传统板书教学不同,多媒体教学工具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色彩多变等优势,而且省去了清洁黑板这一步骤,教室里不再有漂浮在空气中的粉笔颗粒,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益处。并且,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多维性的特点,能有效的与现代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向学生传递大量的历史信息,学生仅仅依赖教科书的学习无法将整个历史脉络贯通起来,不利于学生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因此需要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在课前收集整理相关课外拓展的历史信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了教材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后,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课件展现给学生,达到拓展学生知识水平、开阔眼界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省去了教师板书的环节,节省了课堂时间,学生可直接通过观看PPT课件来完成知识的扩展,可将教师板书省下的时间让学生就多媒体课件内容重要部分做笔记,以便课后复习。

二、重难点突出,便于学生识记

对于初中历史的学习往往有太多的信息量要接触,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往往在讲解课本重难点上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只有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来说时间实在太紧,结果往往是老师为课堂重难点教学费尽了心力,可还是达不到预期的完美效果。短时间内记忆接受如此大的信息量往往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了耐性,课堂效率大大降低,但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帮助下,一张张精美的PPT美轮美奂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无论重点、难点都用鲜艳的色彩重点标记,甚至可以用动画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三、视频动画展示,增加课堂趣味

在现代众多教学工具中,多媒体教学以其突出的多重优势赢得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先拿传统的板书教学来说,板书教学浪费时间精力,甚至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且其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仅靠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获得知识,教学方法太过单调老套,无法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多媒体教学工具,拥有视频、图画、音乐、音效等多种教学方式,色彩绚丽的图画、生动形象的视频、近在耳边的声音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历史图片需要学生观看,并且这类历史图片往往在考试中占较大比重,许多大题都是以图片的呈现方式展现给学生的,因此,学生必须要养成看图记图并能认图的能力。课本上虽然有大量图片,但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记忆欲望,导致学生成为历史图盲,在考试过程中因为无法将图片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导致答题正确率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图片这一优点来对学生进行图片教学。教师在课前准备工作中就事先收集整理好本节所要用到的图片信息,并归纳整理,有条有理的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各种色彩对学生眼球的刺激,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图片的理解与记忆。

第9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课程;信息技术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改变为由他们自己探索知识的过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电子白板的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历史教学的理念也得到更新,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被引入历史教学之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中激发兴趣无论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面临新课程的改革冲击,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历史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构建起“自主、探究、合作”型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历史课程有机的结合呢,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一些体会。

1、运用多媒体,做好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离不开有效的导入,有效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运用多媒体是提高导入环节的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如导入课时,笔者将古希腊神话、体育、艺术、哲学、建筑等文化领域的图片,宙斯化身公牛将欧罗巴载往克里特岛、掷铁饼者、雅典学园、苏格拉底、雅典卫城等设置成网页“辉煌的古希腊文化”并配以声音解说。让学生在浏览古希腊文化的同时,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进而设问:“是什么因素造就了古希腊如此辉煌的文明?”引出孕育古希腊文明和决定古希腊文明成长历程的因素是其民主政治。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开始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和学习,通过感知历史达到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升华,这是以往传统教学不可能做到的。

2、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好课堂设疑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搞好多媒体课件设疑,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首先,开始上课时设置悬念设问,如“鸦片战争”的教学开始时可设3个问题:1)如果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观点是否正确?2)西方资本主义在16世纪就得到发展,为什么直到19世纪40年代才大规模侵略中国?为什么由英国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3)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44年清王朝建立,二百年两国强弱对比如何?此时再展开小组讨论,一是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是能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集中到掌握重点化解难点上,比教师在那里泛泛而谈鸦片战争的背景效果要好得多。第二,创设情景搞好设问,如讲述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的危害时,设问:如果你是清政府的一名官员,你该怎样做?通过讨论,学生提出许多设想,一部分就是当年一些清政府官员建议的再现。这样通过历史生活来理解历史就要牢固得多。

3、运用电子教室资源,关注热点,博古通今

恰当运用网络资源,通过电子教室等电子设备,找到结合时代的热点问题,用史分析、理解和运用,效果较佳,而且学生也非常喜欢。例如,电视台播放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学生喜闻乐道。在教学“中国古代历史”时就可充分利用一些金庸小说与史结合的特点,激发学生急于了解历史的兴趣,区分历史与小说。这样一来,既使历史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意识到艺术作品与历史的区别,在愉悦中掌握历史知识。

在复习美国的霸权主义时,利用美韩联合军演的热点导入,布置一个讨论题:美国的霸权是怎么回事?要求学生用事实来揭穿美国的霸道嘴脸。讨论从一开始就非常热烈,学生从美韩联合军演到北约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再到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从美国侵略朝鲜到发动越南战争;从海湾战争到北约轰炸南联盟;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废除《京都议定书》到极力推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学生所举的例子充分地揭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紧接着笔者又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如此霸道?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去了解美国战后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冷战政策”是如何出台的,探讨应该怎样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种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把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学生既学到系统的历史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特长等都得到应有的施展。这些对于他们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是非常有用的。

可见,利用热点问题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同时又可以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4、利用网络资源,搞好课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