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

城镇和乡村建设精选(九篇)

城镇和乡村建设

第1篇: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 美丽乡村 综合效应

中图分类号:F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31-02

一、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乡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乡村各种环境为代价,从农民利益出发,涵盖整个乡村,实现城镇与乡村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美丽乡村”第一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上。其实“美丽乡村”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体现和实践。十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城镇化是大势所趋,对解决当前贵州省“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利用城镇化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正面效应且抑制其负面效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城镇化对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综合效应分析

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城镇化的推进一方面有利于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又制约着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

(一)城镇化对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的正面效应分析

1.城镇化有利于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这种就业结构的转换本身就是产品结构变化与调整的直观体现。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的过程是潜在消费需求转变为现实消费需求的过程,随着需求的扩大和经济密度的提高,社会的分工和需求的层次不断变化升级,刺激着乡村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与变化。

2.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当大多数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承包政策的调整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还会带动农产品需求市场的扩大,促进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的改善,直接提高农民收入;城镇化的顺利推进还会增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直接或间接改善农村、农业的生产环境,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3.城镇化有利于乡村和谐。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矛盾,而我们会针对这种矛盾,制定各项方针和政策,促进城乡文化的协调和交融,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扩大乡村居民的参与渠道,严格征地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对无收入来源农民社会救助机制,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坚持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水等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发展的道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4.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乡村人才的培养。城镇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吸引了大批的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谋出路,经过技术岗位的锻炼,许多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变成了技术工人,有的人甚至成为了工厂不可或缺的高级技工。城镇里还有许多电大、夜大等学习机会,而且农民工的子女也获得相对较好的获取知识的机会,这对于乡村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同时,乡村人才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也可促进乡村面貌的改善。

(二)城镇化建设对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的负面效应分析

1.城镇化建设造成乡村劳动力短缺。相对于乡村来说,城镇集中了大量的经济、文化、科技资源,也造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年轻的不管知识水平高低的中青年,迫于生活压力转移到城镇而不愿意在乡村发展,同时加上乡村环境的恶化,使得许许多多村寨只有老人和孩子,不见年轻人。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使乡村可耕作土地的营养流失和荒芜,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使粮食保产增量受到冲击,更严重者,造成乡村原始村寨的消失。

2.城镇化建设对乡村环境的破坏。当前,贵州省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极大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是长期以来,在农村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一些地区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倾向,大规模不合理利用土地、对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工业污染程度加大、地区性气候被人为改变等问题日趋严重,为获取经济效益而牺牲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

3.城镇化建设造成乡村资源的流失。城镇化不但造成了乡村人力资源的流失,还使乡村的其他资源直接或间接地流出乡村。首先是资金的流失,由于城镇的投资机会较大,许多有钱的年轻人选择到城镇投资相对来说比在乡村收益大,加上乡村的各项政策措施不完善,进一步对乡村资金没有吸引力;其次是技术的流失,由于城市回报率较高,市场宽广,各项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乡村的技术也愿意到城市进行投资;第三,自然资源的流失,有一些自然资源,由于城市的需求较广,很多在政府的干预下,流向了城市,但是农民真正得到的实惠不多。

4.城镇化破坏了城乡的均衡发展。城镇集聚了大量的优势资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城镇聚集;相对于城镇,乡村失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产业聚集在城镇,城镇的基础设施比乡村先进和完善,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发达完善,大量的教育、培训机构聚集城镇,这使得乡村发展缺乏动力,缺乏竞争力。

三、城镇化对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效应的原因分析

城镇化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效应是有多方面的,要统筹好城乡的建设,就要对城镇化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综合效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既要认清产生正面效应的原因,又要看到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这样才会使我们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时利用好其正面效应,又可以让我们去制定政策措施,预防城镇化对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城镇化对贵州美丽乡村建设产生正面效应的原因分析

贵州是一个相对全国来说比较贫穷落后的省份,城镇化的发展带给美丽乡村的效应更多,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城镇化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过去贵州主要是以从事农业为主,城镇化的发展,第二三产业不断进入,经济发展模式不再单纯的依靠农业,从而转向依靠第二三产业的支撑,有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模式调整,发展高效农业,节约农业,生态农业。

2.城镇化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得以改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各种观念的进入,不但影响城市,也影响乡村,乡村居民也希望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外务工的农民,回家之后就会把居住环境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为了方便,更多的人选择选购私家车,这不但有利于乡村面貌的改善,也有利于乡村市场的打开,同时,更多人倾向于绿色化、健康化的生活。

3.城镇化的管理理念渗透到了乡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出现,也为了城镇化的更好发展,会出现各个政府部门职能进行改变重组,这些经验,会被乡村的政府或者群众所学习,有利于改变更好的服务群众方式,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加强乡村文明。

(二)城镇化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分析

1.城镇化使企业流向城市。乡村主要是农业经济,大部分农民只能勉强吃饱而闲钱不多,购买力不高导致市场不大,乡村通达性低导致交通困难以及运营成本大。

很多乡村在吸引投资政策上并没有多大的优惠,同时由于一些乡村干部存在腐败等行为以及村民的传统习惯影响,使原本已经引进的企业运行困难或建设到一半而半途而废的比比皆是。

2.城镇化使购买资金从乡村流向城市。乡村比较分散,经济来源是基本上单纯的农业收入,其他收入相对所占比例较小,人民相对来说没有城镇居民富裕,购买力相对较低,城镇化以后,加速使很多具有购买能力和购买愿望的人流入城镇,使原本不大的乡村市场进一步缩小。

3.城镇化使人力资源从乡村流向城市。城镇化使乡村人力资源流向城市,特别是乡村建设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使原本就缺少人才的乡村想要得到经济发展更加举步维艰。许多企业在进入乡村之后发现找不到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甚至单纯的工人,而城镇的又不愿意去就业,造成本来人力资源丰富的乡村的企业出现一个尴尬情况。

4.城镇化加剧乡村环境恶化。乡村本来就是一个环境脆弱的地方,在贵州石漠化比较严重,更容易引起环境问题,过去由于人多地少,使得乱砍乱伐情况严重,由于管理不规范,出现很多乱开采等情况,有些地方,由于县乡政府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不注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导致环境情况比较严峻,使得在环境方面的投资吸引力大大下降。

四、推动城镇化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那么,怎么发挥城镇化的正面效应,规避城镇化的负面效应,从而推动城镇化带动贵州美丽乡村的建设呢?

(一)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

综合考虑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耕作半径、生产用具存放、生产用房、家禽家畜养殖等多方面的根本需求来进行。在对各村的地理环境、风俗风貌、产业布局、人口结构等相关因素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打造“一村一景”,宜居、宜游、宜业美丽乡村为目标,科学论证,合理规划集中连片居住点,采取市场运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风貌造型、统一房屋建设、统一设施配套。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配套、制度创新是保证

加大扶持力度,在村庄环境整治、小康示范村和贵州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全面整合乡村危旧房改造、农房风貌改造、政策性移民搬迁(库区、生态、扶贫、以工代赈)、天灾避让等政策,打捆使用各项政策资金,确保搬迁农户稳得住、搬得出、住得下。对于乡村专业合作化经济组织、特色“农家乐”、乡村休闲农业、乡村土地流转、农业科技研究与成果转化、社会力量参与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应给予税收优惠。

(三)政府政策多向乡村倾斜

贵州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全省经济在全国排名倒数,乡村更落后,而贵州是一个山多的省份,城市化的建设离不开乡村的支持,全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经济的支撑,只有政策向乡村倾斜,才会吸引更多省内外的企业到乡村发展落根,才会让乡村居民有奋斗的动力。同时,政策向乡村倾斜,才会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各项制度的公平,实现社会的和谐。

(四)对愿意下乡开设基地的企业实行优惠

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政府应当对愿意下乡开设基地的企业实行各方面的优惠,但是这种企业也要经过严格的把关,不能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而是应当引入对环境好的企业。在乡村引入企业,实现更多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五)对在外就业人才鼓励其回乡就业和创业

乡村人员出门务工,主要是家乡没有好的就业处和创业支持,同时,外出务工人员在技术上掌握了一些先进技术和在资金上有一定的积累,出台一些政策,引入企业在乡村发展基地,既能给企业带来人才,又能给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从而减少一些社会矛盾;给以愿意回乡创业人员政策上、资金上、税收上以及土地使用上的优惠,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和在外创业人员回乡创业,加速乡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和发展活力。

(六)政府牵头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工作

首先就是要修路,只有公路通了,各项物资和各种人才才能进来和出去;其次,做好教育投资,不但是基础教育,还有职业教育等各种技术人才培训机构;第三,做好其他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医疗、通讯、网络、社会保障等,只有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得以健全,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人才到基层去。除此之外,还要解决好乡村的环境问题,不但要山清水秀,还要村容整洁,通过政策引导使人们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切实做好生态林的建设,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和退耕还牧工作,发展节约型农业和可持续性农业以及生态农业,切实通过一系列政策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1)

[2] 安建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2013(26)

[3] 曹雪平.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J].农业与技术,2013(2)

第2篇: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

Abstract: Village and town construction has the significant meaning. To do well in the new period's village and town construction,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given to planning,because planning is creed and scheme for action.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development at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ac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from aspects such as town and country overall estimate、orientation of cultural creation in capital training,appearance of villages and towns and operation principles.

关键词:村镇建设;建设规划;意见建议

Key words: village and town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plan;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193-01

1村镇规划的发展情况

1982年国家建委及农委颁布了《村镇规划原则》,我国开始了“从只抓农房建设发展到对村镇进行综合规划建设”的新阶段。1993年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同年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1995年《建制镇规划管理办法》。各个地方政府也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地方法规及标准,至1996年底,全国78%的镇,59%的集镇,18%的村庄对规划进行了修编或调整完善。在1996年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98%的县(市)和67%的镇(乡)设立了村镇建设管理机构。2007年《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8年实施了《城乡规划法》,使城乡规划进入了完整规划体系的新时期。2008年新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已明确,城乡规划中的村镇规划也要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2村镇规划意义

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科学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任何重大建设事项的前提和基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农村的发展更离不开规划的指导。规划是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法律依据及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手段,具有配置空间资源、保护公共利益和协调社会利益的重要职能,关系到整体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影响作用。通过规划可以深入了解村镇存在的实际问题、农民意愿、村镇发展动力,确保新农村建设符合村镇的实际发展需求。

3村镇建设规划建议

3.1 注重产业的定位研究

产业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村镇规划的依据。因而我们要注重产业定位研究,做好产业分析,找到产业发展的规律、特点及重点。村镇在产业定位研究时,应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非农产业也应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

3.2 注重城乡统筹发展

从一般上讲,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这就要求村镇规划时,要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需要继续发挥市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层面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对重要水源涵养地、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的保护;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城乡统筹政策的落实与推进,也就使村镇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使城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3.3 注重村镇面貌塑造

近年来,城市设计的定义逐渐吸纳了“制造场所”和“公共领域”的概念,将城市设计作为“为人创造场所的艺术”。城市设计涵盖了空间作用的方式和诸如社区使用安全及外观在内的诸多因素。调整人与空间、行为与城市环境、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关系,并寻求能创造成功的村落与城镇的方案。当代的城乡环境普遍品质不高,缺少总体质量的概念,存在着种种批评。因此,将环境和场所视为产品,并推动环境和场所的设计进程就十分必要。以往,对环境场所设计的决定权往往取决于开发商,而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在经济利益和开发方式的问题上纠缠不清,却并非关注“场所”的质量。因此,城市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和这些矛盾,将不同领域和专业的意见综合起来,从场所和环境营造的角度去设计空间,从而提升城乡空间的质量。为村镇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也就可以利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并贯穿于整个村镇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适宜社会特征的空间组织方式,尊重原生态特征的空间设计,重视村镇特色空间塑造,使当地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结合,创造出宜人独特的村镇形象。另外,民居建筑的引导与选择也是村镇规划中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3.4 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村镇

村镇规划必须借鉴经营城市的理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做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乡经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经营环境。城乡规划与经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城乡规划利用其综合的观点和整合的能力,规划好城市的空间布局,就有助于防止城乡经营中某些不顾大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而城乡经营则发挥其驾驭市场的能力,成为贯彻实施城乡规划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规划的实施,通过正确的经营策略,既保证城乡长远的整体利益,又使得当前的局部利益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第3篇: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镇职能;小城镇建设; 新农村发展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in two sessions put forward "increas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dynamics, strengthen agriculture rur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National each township government should be in the area of a chess game foundation, according to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location features and resource condi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deployment, reasonable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realize its heal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town functions;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new rur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绪论

小城镇建设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阶段,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城乡兼顾,统筹发展。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建设小城镇,促进新农村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集中要求和体现。

2来安县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来安县是安徽省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是南京“1小时都市圈”的核心层,是安徽的东大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大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3万亩,辖12个乡 镇,130个村,人口49万。

改革开放以来,来安县辖小城镇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和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小城镇对周边村庄的辐射能力日趋增强,逐步成为带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对城乡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然而由于农村地区不太注重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成为新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2.1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进一步深化

依据来安县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了城镇发展的方向。根据城镇的现状等级和发展条件,确定来安县城为县域中心城市使各城镇从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现状地域分布出发,结合大滁城建设,根据各自发展方向,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步伐。

2.2 全面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加快农村居民点建设

针对来安县实际,要求在村庄建设中应突出中心村发展,加大力度和迁移分散小村及自然村。按照“重点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适当兼并自然村,加快改造空心村”的发展要求。结合已编制的村庄规划,开始全面实施村庄规划;从2002年开始进行村庄环境整治,迄今为止已完成多个中心村及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并作为试点,同时又开展了生态示范村建设。

2.3依托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相互促进

来安县建立平台,以各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县里确定的工业园区均相继编制规划并逐步实施,把工业园区规划与小城镇规划融合起来,使得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流动,又拉动了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3来安县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

随着来安县小城镇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来安县小城镇建设也产生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对小城镇整体和长远发展构成了障碍。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3.1产业集聚程度不高

农村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有些乡镇企业不以镇区为依托,长期分散在广阔的村落,集中度很低,未能产生集聚效益,未能带动城镇发展,且浪费了土地资源,污染了农村环境。

3.2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

全县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规模偏小,城镇集聚辐射功能弱,对镇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3.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建设标准低,整体水平不高,城镇建筑式样单一。同时,沿公路两侧“骑路”发展浪费资源,影响市容。工业和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落后,物耗和能耗较高,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4推动来安县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发展

4.1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战略意义

小城镇是“农村之首”,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是实现来安县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4.2 树立“发展经济抓小城镇建设,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观念

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首先要兴建工业园区,优化投资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将工业向城镇集中,实现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扩张;其次,要积极引导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再次是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运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4.3实施“工业强镇”战略

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各乡镇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基础、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使投资有了基地,引资有了窗口,发展就有了平台,从而进一步推动各乡镇的城镇发展,并带动和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4.4突出“首位发展模式”的发展战略,带动中心村

所谓首位发展模式即采取以强化中心城镇为主导的不均衡动态发展方式,如强化发展水口镇、汊河镇等。在来安县的乡镇中,先发展条件好的中心城镇让其尽快成长壮大,然后带动周围其他城镇、中心村的发展,从而形成“马太效应”的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整个县域的发展。

4.5加强规划建设,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

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乡镇政府管理小城镇的最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城镇资源引导合理有序的建设、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规划建设,统筹安排城镇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实现小城镇和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4.6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投资力度,推行城镇建设用地“五统一”和“有偿使用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外地客商、城镇居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城镇和农村建设。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提高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

4.7优化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合理确定城镇绿化用地布局和规模,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分布均匀的城镇绿地系统,重点做好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加强城镇道路和城乡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结语

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小城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作为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点,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总体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炳坤.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民论坛.2006年第八期

第4篇: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都是我国建设城乡一体化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地认识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将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联系起来,实现城市与农村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大好局面。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城乡关系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保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在此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它们能够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一、“城乡一体化”思想下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提出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所谓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破解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同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首先,新型城镇化不是片面的重视城市的发展,而是强调城乡互补,相互促进,协调的发展。也不是单纯的增加城市人口比例和扩张城市规模,而是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其次,建设新型城镇化兵不是要造成城乡差距扩大,二元结构加剧,导致城市繁荣、农村凋敝的现象,而是要实现城乡统筹,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各种资源要素合理流通与分配,加强城镇与农村的联系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城镇与农村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片面的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的进步,这会导致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破坏社会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党的十六大具体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这是一个全面、立体的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具体包括: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宽裕,农村的管理民主法治等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直是重中之重。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只有农业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只有农民富裕才有国家富裕;农村是建设的关键,只有农村民主法治才有国家的和谐稳定。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三农”建设中的必要环节,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的辩证关系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就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而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发展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别,也要重视农村与城镇发展的关系,使其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城镇化建设会造成城市面积扩大,农村的土地面积缩小;城镇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而农业生产人员减少老龄化严重;城镇化建设大规模进行,如果不合理规划会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这些阻碍着新农村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以牺牲农村利益来换取城市的建设,也不能不顾城市的发展而只重视农村,要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设计,切实解决发展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关系。首先,新型城镇化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重要物质保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第一,新型城镇化调整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有拉动作用。城镇化的推进将极大地促进产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形成巨大的要素需求市场,进而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从而实现收入的增加。通过城镇的建设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繁荣局面。第二,新型城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实现城乡资源共享有带动作用。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能充分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镇基础设施如道路,经济适用房,垃圾环保处理系统,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延伸到农村,改善了农民衣、食、住、行等条件,带动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第三,新型城镇化完善城乡规划对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有引领作用。城乡统筹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指导作用。首先,城市规划须要结合周边农村的发展现状,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各项规划,充分利用城镇化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城乡规划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引领作用。其次,通过加强城乡不同领域与层次之间规划的统筹协调,保障规划的整体性,避免由于城市片面规划而损害农村的利益。其次,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有推动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这就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第一,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随着新农村的发展,通过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改革,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大城市的发展速度也不能满足流入人口的需要,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会选择向中小城市转移。伴随大规模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现状,大中小城市都需要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这会加快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第二,新农村建设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村闭塞的生活环境,加强了对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农民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上的转变。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才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都是建设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新型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而新农村建设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因此要正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将二者联系起来,使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产生良性互动,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共同繁荣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城乡一体化"思想探讨[J].人民论坛,2015(30).

第5篇: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

第二条凡在全县乡(镇)村庄范围内(不包括定昌镇及县城规划区内村庄)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乡、镇必须成立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明确村镇建设助理员,确定专门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本乡(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村镇建设助理员名单要到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助理员实行例会制度,每月对本辖区范围的规划、建设、施工、管理等情况进行汇报,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乡(镇)村规划编制和实施

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乡(镇)的总体规划,报县政府审批。乡(镇)人民政府根据乡(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乡(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县政府审批。

第五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编制单位编制乡(镇)总体规划。

第六条经批准的乡(镇)总体规划、新农村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由原组织编制机关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没有组织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规划要尽快组织编制。

第七条凡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国道、省道、县道两侧建设的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由建设单位和个人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由乡(镇)人民政府上报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现场勘察、规划后,经县政府批准,方可进行建设。其它村镇建设项目应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审查后,报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八条村庄新建、扩建、改建住宅,实行村委负责制,成立规划建设领导组,负责本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乡(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规划,并经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一书一证”(一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一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九条凡在乡(镇)村进行建设的项目,严格实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一)凡建设的单位(个户)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同意后报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审查;

(二)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审查通过后报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属新征用地的需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三)新征用地的建设单位(个户)在取得选址意见书后,到土地主管部门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建设单位(个户)办理转用地手续后,到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开工建设。

第十条在镇规划区内临时使用土地或者进行临时建设,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规划许可证;在乡、村内临时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临时用地建设期限二年,到期无偿无条件拆除。

第十一条禁止下列影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行为:

(一)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

(二)未按规划位置、面积和使用性质进行建设;

(三)未经村镇建设助理员验线擅自开工建设。

第十二条村镇规划区内的道路、广场、供水、排水、通讯、绿化、文物保护等公共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改变其使用性质。

第十三条乡(镇)范围内的管网建设必须经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批准按规划建设。

第十四条不得在村镇主干道两侧摆摊贸易、堆放杂物,影响交通安全、村容村貌,造成安全事故者,由乡(镇)、村负责。

第三章乡(镇)村建筑业和招投标管理

第十五条乡(镇)投资在100万元以下工程的议标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乡(镇)分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村镇建设助理员组织实施议标,最后乡(镇)长签字上报县招标办备案。

第十六条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必须按法定程序到长治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确定工程承包人,严禁私自确定。

第十七条村级以上建设工程,必须严格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

第四章乡(镇)村绿化管理

第十八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批准的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本乡(镇)绿化专业规划。绿化用地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其使用性质,确需改变绿地用途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乡(镇)人民政府要建设1个乡(镇)级、4至5个小区级公园绿地;要负责管辖村的绿化示范村建设,每年至少要建成一个园林绿化村,有条件的镇要进行园林镇建设;新建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改建区绿地率不得低于25%。

第五章乡(镇)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

第二十条乡(镇)区域内从事公共建筑、开发性住房及生产经营性建房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前,均必须到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注册登记手续,接受监督。

第二十一条乡(镇)区域内村民自建四层(含四层)以上住宅及生产性、营利性建房,必须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注册手续,接受监督。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在乡(镇)、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二十三条违反第二十条规定,未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责令建设单位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由本人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6篇: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

今天,我们在*市固始县召开全省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现场会。这是继20*年5月新县、固始县现场会之后的又一次现场会。会议将在学习推广*市、固始县经验的同时,研究如何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工作的意见》,扎实稳步地推进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市、固始县推进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的经验值得借鉴

今天上午,我们对固始县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工作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城乡风貌异彩纷呈,大家看了很受鼓舞。刚才,*市规划局长罗荣国同志、固始县政府县长方波同志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经验,我听了深受启发。

*市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引导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领导,凝聚村镇规划建设合力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责任。*市委市政府对村镇规划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市、县成立了规划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抽调精干人员,具体负责村镇规划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市政府下发文件,连续三年把村镇规划编制列入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实施目标管理。二是加强政策指导,提供资金保障。从20*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县区财政各投入100万元,专项用于村镇规划编制,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解决。同时动员市、县(区)直单位对口帮扶村镇规划建设。去年全市共投入专项经费2000多万元,保证了村镇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市、县(区)和乡镇召开村镇规划建设工作会议进行动员,市和县分别举办新农村规划建设知识培训班,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为顺利推进村镇规划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坚持标准,提高村镇规划编制水平

一是加强技术力量。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媒体村镇规划编制招标公告,面向省内外公开招聘了17家乙级以上规划设计单位。各县区把规划、国土、房管、水利等部门的设计人员进行整合培训,全力投入村镇规划编制。全市共投入规划设计人员320多人。二是严把规划质量关。为防止“另起炉灶”,拆旧村、建新村的简单化倾向,坚持严把“五关”,即:调查摸底关、征求意见关、方案编制关、技术评审关和依法报批关,有效保证了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施效果。三是规划建设特色村镇。强调村镇规划应结合当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情况,分别规划建设生态庄园式、城郊社区式、平原集中式、丘陵放射式、山区分散式等不同空间形态的村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比较优势,引导建设商贸型、工矿型、文化型、旅游型、沿边型、生态型等不同产业支撑的特色小城镇,避免了“千镇一面、千村一面”问题。四是严格规划审批。各县区成立了由规划、建设、发改、交通、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参加的村镇规划评审委员会,乡镇规划和村庄规划成果分别由市和县区新农村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评审,凡达不到规定标准和规范深度要求的不予通过评审。邀请省、市规划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评选出15个乡镇、30个村庄优秀成果。

(三)规范管理,保证村镇规划有效实施

一是规范村镇建设程序。认真落实村镇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和“一书一证”制度,凡不符合村镇规划要求的不予审批。*市中心城区内村镇建设,由市规划局统一审批;乡镇人民政府所地和沿国道、省道、县乡公路两侧的村镇建设由县规划主管部门统一审批;其它村庄建设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批,报县(区)规划主管部门备案。二是开展村镇规划效能监察。由市规划局、监察局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县区乡村检查村镇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有效防止乡村领导违法违纪干预村镇规划实施现象。三是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指导。市和县区村镇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深入乡村监督指导规划实施。市、县规划监察机构认真履行职能,及时查处村镇违法建设行为,保证了村镇规划的有效实施。

(四)示范带动,打造村镇规划建设亮点

全市确定了5种类型20个乡镇、100个村作为村镇规划建设和整治示范点。去年示范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16亿元,这些示范点已成了村镇建设的亮点。一是就地整理型。平桥区洋河乡、固始县郭陆滩镇和往流镇、淮滨县邓湾乡、商城县上石桥镇积极开发新街区,整治老街区,改善了乡镇整体形象。潢川县付店镇新胜村、商城县上石桥镇黄楼村大力开展“三清、五改”,改善了村容村貌;二是整体迁建型。淮滨县邓湾乡徐门村通过淮河滩区土地整理项目、平桥区邢集镇桑园村利用高速公路拆迁安置、固始县段集镇小畈村利用灾后重建项目,分别建成了高标准的农民新村;三是“城中村”改造型。新县新集镇坚持改旧村、建新村、出新貌,规划建设了2.5平方公里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金水新村。光山县城关镇上官岗村、潢川县老城区爱国村等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实现了农民生活城市化、管理社区化;四是产业支撑型。罗山县青山镇发展非金属和建材加工业,固始县三河尖乡发展柳编业,浉河区浉河港乡龙潭村等发展茶产业,增强了村镇经济实力,提升了村镇整体形象;五是交通带动型。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小庙村、潢川县仁和镇亚港村发挥交通优势,推进物流市场和农民新村建设,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亮点。

(五)创新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一是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加大协调力度,整合各部门力量,促进扶贫、交通、农业、水利等方面的支农项目、支农资金向完成规划的村镇集中捆绑投放,防止了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投资效益。二是创新村镇建设投资机制。全面放开村镇基础设施投资市场,通过以地换路、以地换城,盘活了村镇存量土地。鼓励外出务工精英“回归”投资村镇建设,房地产投资热点已从中心城区、县城逐步向乡镇和中心村延伸。三是引导农民自主建设家园。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导、农民主体建设新农村。鼓励经济实力强的村组集体投资建设农民新村,按需要分配给村组居民;鼓励村组对集体土地、房屋进行置换经营,所得赢利用于建设农民新村;鼓励群众依照规划“自修门前路,自通院前水,自栽门前树,自保门前洁”,调动了广大群众自主建设家园的积极性。

固始县统筹城乡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协调发展的经验突出反映在这几个方面:

(一)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科学引导新农村建设

县委、县政府立足固始县情,把新农村建设列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完善领导机构,为村镇规划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为政委和指挥长的村镇规划建设指挥部,设立了办公室和专业工作组。出台了《固始县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年度责任目标和推进措施。二是统筹城乡规划,引导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一方面,做好村镇规划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衔接,优化县城功能布局,合理引导城市发展方向与时序。明确2020年县城建设“双50”目标,并明确“东引、西聚、北控、南进”的城市发展方向,“四轴、两心、五片区”和“两环、八线、六区”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态,进一步理清了城镇发展思路。另一方面,根据村镇规模、区位和地理环境条件,分类编制各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引导村镇区域特色和产业发展方向。组织各专业工作组深入试点村镇,配合郑州大学规划设计院完成了11个乡镇、1*年村庄的规划编制任务。三是抓住关键环节,保证村镇规划的顺利实施。建立健全规划审议审查、公示和效能监察机制,规范村镇建设程序。把城乡规划纳入目标管理,严格建设项目审批,认真落实“一书两证”和“一书一证”制度,加强规划监察执法,从制度上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同时,依据规划,积极开展镇容村貌整治。对县城规划区内的城中村、隔夜楼进行集中整治,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沿县城、乡镇周边和沿铁道、国道、省道的100多个村庄开展以“三清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工作,提升了村镇的整体形象。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梯次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城市、小城镇、村庄“三头并举”方针,梯次推进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支撑,以乡集镇和村庄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突出抓好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仅20*年就建设城市主次干道17条,新增道路21.7公里,城区道路总长达120多公里,城市框架拉大到35平方公里。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加快功能园区和市场建设。城南新区行政中心正进行主体施工,13家单位已建成或正加快建设;香樟苑、水云居等大型住宅小区正加快建设,将有效改善市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居住条件;信合集美建材市场等5个大型专业市场相继建成,逐步形成豫东南区域物流中心。二是加快特色城镇建设。推进陈淋子史河湾试验区建设,提升沿边城镇竞争力;加快段集火车站新区开发建设,完善物流仓储设施,打造固始南部次中心;打好“中国柳编之乡”品牌,把三河尖建成淮河上游商贸重镇;推动胡族、黎集、方集、往流、郭陆滩、陈集等重点乡镇建设,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往流镇以镇带村联动发展,建成淮河明珠花园和移民新村,并同时启动6个村庄规划与建设;方集镇小畈村筹措200万元,建设了规划先进、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新村,受到省委徐书记充分肯定;黎集镇南园村、张老埠乡薜桥村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改善了人居环境。全县已建成文明村庄127个。

(三)科学引导“三个集中”,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三个集中”,有效破解土地利用、人口流动、产业发展的“三大难题”。一是引导土地集约利用,解决村镇建设用地问题。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强化“三项整治”和“五统一”管理,建立了符合法律规定且适合县情的多元化有偿供地模式,通过国有土地年租制、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或入股、国有土地置换、集体土地农用地转用、整治空心村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潜和市场化运化,实现了占补平衡,充实了土地储备,满足了城镇建设需要,十年间累计实现土地资产收益7亿元。二是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创业,解决农民进城问题。一方面实施“金桥工程”,让更多的人出去创业,一方面实施“回归工程”,让更多外出的人回来发展。50多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年收入近40亿元,他们回乡投资创办企业或进行城镇基础与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20多亿元,提供城镇就业岗位6.5万个,劳务大军已成为富民强县的中坚力量。三是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解决城镇经济支撑问题。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民营工业园区已开发面积3.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50多家。全县重点工业企业达到80多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8家,产值5000万元至1亿元的10家。全县已形成五大产业集群,其中,以三河尖乡为主产区的柳编产业集群,产品远销86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郭陆滩镇、南大桥乡两个水暖城为依托的水暖器材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9000万元,成为中国第四大水暖洁具生产销售基地;以张广庙乡为中心,辐射周边4乡镇的医用银针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近8000万元,利税近500万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通过“三个集中”促进了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也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县乡加大财政投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引导农民自主投资和吸引社会资金,积极推进村庄建设和治理。2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公交车,全县已建成农村沼气示范户11036户,显著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总结*经验,研究“固始现象”,我觉得至少可以带来三点启示:

一是思路决定出路。*市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固始县缺少资源和区位优势,市县领导和城乡规划建设部门立足市情、县情谋发展,理清了工作思路。思路新则出路广,才能开创出城乡建设的一片新天地。二是创新激发活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如何整合力量,*市成立新农村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及常设办公室,创新领导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保证了责任目标的落实。固始县通过规划引导土地集约利用、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破解制约发展的“三大难题”,创造了具有标本意义的“固始模式”。三是人气成就事业。来到*、固始,除了山水美景,大家感受最深的是这里人气旺。人气旺则事业兴。正是这种艰苦创业的豪迈之气,开拓创新的锐进之气,乐于奉献的浩然之气,描绘了*经验、“固始现象”的多姿多彩。

二、从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农村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

总书记视察*时明确要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总理在参加*人大代表团讨论时强调,一定要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这是中央领导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大局出发,给*提出的新的希望与目标。我们一定要悉心领会并从一个传统农业大省实现新跨越的现实任务和中原崛起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农村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增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走出了一条在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子,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省来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一方面,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产粮大省,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全国的大局。另一方面,目前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一些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农村规划建设方面虽然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一是部分领导对村镇规划重视不够。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规划、重单个项目轻统筹安排、重城镇轻乡村的倾向。由于村镇规划滞后,导致无序建设严重,环境状况欠佳。二是政策保障不到位。村镇规划编制和村庄治理试点经费不落实,村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总体水平仍然很低。三是工作推进机制不完善。对各部门涉农项目缺乏有效的协调整合,个别地方缺乏统筹城乡的思路,忽视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使命,正视工作差距,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为实现跨越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从中原崛起的大背景下审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

一是国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政府投资方向由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重视农村建设,为农业大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财政支持。二是中央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支持中部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有利于我省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强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三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千亿元,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中原崛起正当时,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难得机遇,使其变成促进中原崛起的发展资本,变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助力。

(三)从新农村建设总的目标准确把握村镇规划的地位作用

一是完整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中央明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五句话20字方针,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要求。“生产发展”就是要打牢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生活宽裕”就是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乡风文明”,就是要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村容整洁”,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新农村建设的生产生活条件;“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农村建设的乡村治理机制。

二是充分认识“村容整洁”在全面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性。从“生产发展”来讲,村容整洁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安居才能乐业、创业,农村同样需要良好的创业条件和安居环境;从“生活宽裕”来讲,村容整洁是农民生活富裕的基本体现。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让农民直接感受生活质量的富裕;从“乡风文明”来讲,村容整洁是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抓乡风文明,应该从农民看得见、得实惠的环境改善抓起才能见实效;从“管理民主”来讲,村容治理是农村民主建设的一种实践。村庄规划与实施充分体现了农民主体、群众意愿、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的过程。

三是准确把握村镇规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先,村镇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和法规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据。科学合理编制并经法定程序批准实施的村镇规划,具有配置空间资源、保护公共利益和协调社会利益的重要职能,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影响作用。只有依据规划安排村镇建设与治理,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其次,村镇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和先导。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统一的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引导村庄合理布局,要有科学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引导村庄整体发展和各项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事业,为农村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第三,严格实施村镇规划是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村镇规划的实施,既要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改善村容村貌,又要着眼于长远和全局,注重长期和整体效果;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又要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三、统筹城乡规划,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2007年我省村镇建设工作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工作的意见》,按照厅党组“贯彻省委精神更加自觉、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分类指导更加有针对性、管理服务更加精细化”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思路,以村镇规划为先导,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注重发展特色,强化服务协调,扎实稳步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二)统筹城乡发展,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计划

一是科学编制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乡)总体规划。2007年全面启动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每个省辖市确定一个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工作试点,并至少完成一个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建制镇、乡集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修编完成40%以上,国家和省级重点镇全部完成。要贯彻执行建设部印发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科学制定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构建以县(市)城区为中心、以中心镇为支撑、以一般乡镇和中心村为基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并注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居住、土地集约利用,统筹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合理确定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事业的空间布局与职能分工,推进城乡区域共建共享,科学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是合理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和治理计划。认真贯彻《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在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指导下,根据村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条件,区分山区、丘岭地区、平原地区及河流滩区、采矿塌陷区等情况,综合预测人口自然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合理编制村庄规划,统筹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布局,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风貌,塑造凸现新农村发展特色的村庄空间形态。2007年村庄建设规划完成10%以上,各类村庄治理试点在编制村庄规划的同时制定环境治理计划。

2007年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必须在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基础上,完成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

三是优化新农村建筑设计。在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农村自然与人文环境条件及传统习俗,合理规划宅基地和公共用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要注重传统与现念相结合,外观与内部功能结构相统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乡村风情,方便生产生活,反映现代文明。免费为农民设计安全经济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不同户型住宅,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农民的建房需要。

(三)狠抓落实,扎实稳步地推进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

思路已经理清,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振奋精神,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工作。

突出工作重点。一是突出重点部位。重点抓好处于郑开大道等重要交通线、旅游线、产业带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涉及地区的村镇规划建设和村庄治理工作,并与区域功能相衔接,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突出重点乡镇。以国家和省级重点镇为基础,努力把一批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建设成规划科学、规模适度、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优化,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三是突出重点内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重点解决农民在路、水、气、电等方面的困难和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问题,指导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积极开展以“五改”(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乱搭乱建)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治理,确保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卫生厕等基本需求,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注重发展特色。一是村镇规划设计要有特色。立足各个村镇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人文特点,积极探索特色化、个性化的规划建设和整治模式。村庄布局和住宅设计应结合当地自然与传统特点,推广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居设计,体现聚形相宜、错落有致的新农村风貌。二是发展村镇特色经济。立足资源环境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引导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休闲服务和乡村旅游等,推进特色经济产业化发展,为村镇建设与村庄治理奠定经济基础。三是搞好特色治理。注重保护农村自然生态和文化风貌,力求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保持了乡村原本具有的生态优势。注重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和自然遗存,对具有特色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纪念性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彰显乡村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着力发展一批具有特殊自然人文价值的特色村镇。拟于适当时机召开村镇“特色规划和治理”现场会,推广特色建设的成功经验。

加强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城乡自然环境与发展状况和各类村庄的不同特点,区分就地整理、整体迁建、古村保护、“空心村”治理、“城中村”改造等不同类型,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村庄规划建设与治理模式。对基础条件较好且经济实力强的村镇、村庄,通过规划引导,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典型示范效应;对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以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完善公共环卫设施,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庄,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引导群众在庭院和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果树,修缮、粉刷破旧房舍,搞好小环境美化,组织农民投工投劳整修村庄道路、沟渠,建设垃圾收集池等,逐步改善环境条件和村容村貌。工作推进要体现关注民生,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不盲目攀比,不贪大求洋,防止出现不顾客观条件、不尊重群众意愿强行实施现象。

坚持试点先行。一是积极做好各类省级试点工作。深入鹤壁、济源、巩义、义马、新郑、武钢等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县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镇规划的编制,积极探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认真落实省文明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配合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积极指导省委省政府“十县百镇千村”试点,帮助做好驻爱滋病村对口帮扶工作。二是切实抓好建设系统的试点工作。以600个康居示范村为重点,抓好不同发展类型、不同层次的村镇规划建设和村庄治理试点,总结推广各类典型经验。三是指导市县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努力使一部分试点村率先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

加大服务协调。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做好村镇规划和村庄治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一是继续开展规划、设计技术下乡服务活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建房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服务。组织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和《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指导手册》,推广《*省新农村住宅示范图集》,向农村普及规划建设和整治及建房方面的基本常识。二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开展规划设计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村镇规划设计水平和农村住宅的设计与建设水平。建立农民住房建筑工匠资格认证制度,研究制定资格认证管理办法,积极引导取得农民住房建筑工匠资格认证的工匠个人或由其组成的农民住房建筑施工队伍优先承接农民住房建设工程。三是指导有条件的县(市)组建农村建设技术服务单位。研究制定农村建设技术服务单位管理办法,多渠道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农民住房设计与建设、监理工作。严格依据规划指导农民住宅建设,对村庄各项建设把好规划选址关、施工许可关和建设过程的监督关,确保农民住房建设选址与设计建设的安全。

第7篇: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

中国城镇化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城镇化战略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各个地区、各个城市发展迅速,但却未能达成城乡协调发展目标,造成了地区之间差距加大,城乡之间差距加大的现状。城乡二元化程度加剧,城镇化脚步受阻,农村发展没有门路,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互补的有效机制,没有能够建立一个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给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桎梏,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中国城镇化现状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城镇化仍旧会是我国发展的主题,城镇化的大趋势势不可挡。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缩小城乡差距,减少两极分化,重视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不断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抓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及其原因。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是导致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主要的表现有:首先,在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发展水平不一致,尤其是小规模城镇发展潜力较小。根据调查,每年国家用于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中大城市占有90%以上的比重,对于小城镇的项目扶持力度可见一斑;小城市的人均GDP只有大城市的三分之一,较低的消费水平无法刺激小城镇产业的发展;对于小城镇的发展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规划,造成了小城镇整体的经济发展不景气,大量的劳动力闲置在家中,缺乏资源的有效整合,造成了小城镇发展的脱节。其次,在经济增长水平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导致了城乡收入水平持续拉大。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造成了恩格尔系数较高的现状。大城市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综合体系吸引了大批的青壮年农民来到城市打工,农村实际劳动力减少,与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收入差距成倍增长,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再次,城乡发展模式有待探究。大城市是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经济发达的代名词,以工业化和产业化为代表,但是缺乏有效的能源的供给,农村是粮食供给基地,是满足城市工业和产业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保障。农村的发展模式不是简单的城市发展框架的复制粘贴,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作为指导农村发展的大方向。

统筹城乡发展途径噬待考量。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加强城市和农村的相互沟通和联系,通过有效的手段,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进步的目的,那么,寻求一条可以有效的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途径显得尤为的必要。

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化滞后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加速城市化进程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战略性措施。城市化进程包括人口城乡迁移和土地城乡配置过程、产品市场的出清条件,同时,要提高工业产出比,不仅要增加资本投入,还应该提高城市化水平,还应增强城市化和农民进城动力,尊重要素所有者对高收益的追求,放松市场主体流动限制,提高效率,对经济增量进行重新的划分和分配。

还有的学者认为,实施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现有存量进行改革,更加的注重公平。城市化应避免“拉美陷阱”,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分割和分治的二元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城镇化体系,使广大农民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同时,避免采取强制性改革所造成的损失,渐进改变,立足于现有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的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消除城乡两极分化。

政府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在现在的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基础上,在市场自身所具有的调节能力下,通过库兹涅茨曲线的走向规律,城乡发展能够实现收入趋同的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征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社会隐患,因此,政府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采取了行政干预的措施,减少市场调节所带来的隐患,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比如,在一些西方的国家中,为了加大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实行农业调整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就中国来说,如何消除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介入显得尤为的必要,政府干预的力度成为了有效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城乡的制度门槛该如何的去定位,户籍制度该如何的去管理等问题,成为了消除城乡差异,加大政府干预的关键所在。

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于城镇化的意义仍旧存在误区,城镇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伪城市化问题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调整主要手段是政府行政措施,不少地方通过县改市和乡改镇、镇改居等形式提高统计上的城镇化水平,将大量当地户籍的农村居民统计为城市人口,这就造成了虚假的城市化问题。其次,城镇化程度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这些农民工消费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城镇定居,难以有效产生第三产业需求,无法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丧失了基本的劳作能力,沦为了在城市和农村的夹层中求生存的“夹生饭”。这就直接导致了城镇化程度低的现状。再次,城镇化质量低。农民工多在私营部门就业,其创造的财富多被私营业主攫取,缴税比例低,无法承载相应的公共设施。所以,农民工聚居区域,城市病容易凸显。

中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意义

农村是我国的根本,我国人口的多数都是农民,缓解农村矛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关乎国家安稳的重大规划,新农村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阶段的重要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我国的基本现状,为了有效的促进工业化带动农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大时代背景要求,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推行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最大限度的保证农民的利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行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局限在把现有的农村的房屋改建成为高楼大厦,它更是对于农民整体素质的要求的提升,这就需要加大对于农民的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不管是在硬件建设上还是在软件的思想文化上,都要与城市达标,真正的实现城乡差距水平缩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正确处理城乡发展关系,把农村发展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才是从根本上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够实现以农促工,以工带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动力。庞大的农民数量基数是一个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的消费能力的象征,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动力,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的打破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的桎酷,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综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途径

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城镇化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依托和载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充分发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功效的机制,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缓解两级分化的程度,促进新农村建设,保证经济全面平稳发展,建立和谐安定的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城乡发展不平衡,二元化程度加剧,是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桎酷,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一个“城乡一体,统筹规划”的新格局迫在眉睫,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摆在了首位。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最为激进的做法是取缔城乡隔离制度约束,这些管制主要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隔离城乡的制度门槛,户口就是人们身份的象征,严格的户口制度给农村户口打上了强烈的色彩烙印,直接导致了待遇歧视,就业歧视和社会歧视,淡化户籍限制,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进一步规范基本落户标准,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制定农村偏斜的政策性制度,加大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减少市场调节所带来的隐患,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认清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差异。由于城镇发展和农村发展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框架,认清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差异,明确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差异和关联,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把农民转化成为城镇人口,以帕累托改进的方式,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条件,建立起综合性的社会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政策是越过城乡隔离制度门槛,把部分财富从城镇移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较为保守但却稳妥的尝试。

理清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次序。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对于打破二元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理清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次序将会给社会的整体进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作为破除二元化结构的契机,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制度做为基点,以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要途径,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整合作为打破城乡两极分化瓶颈的根本出路。

制定有效的城镇化战略。城镇二元化结构对于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日益显现,并且不断的扩大,导致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制定有效的城镇化战略,通过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灵活机动的体制机制,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资源分配方式,消除歧视,加强城乡的良性互动,是解决和突破城乡二元化结构的根本方法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第8篇: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经济;影响

一、引言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总体得到了稳步增长,时至今日,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广阔。因此,我国仍然面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以及农村存在潜在的不安定因素。缩短城乡差距,解决以上问题,关键的办法就是加快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指导。高速公路开发建设是加快城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究

(一)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工业现代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以城镇化为方向,引领农村的社会建设,将城镇的公共建设引向农村,让农民生活向市民生活转变。要通过农村现代化建设,引导农民集约集聚居住,以市民社区化生活为方向,在乡村规划、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社区建设,既能节约耕地,又能改变农民散居的生活方式。在引导农民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加大投入推进水、电、气、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会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择业、就业机会从数量上减少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增加了农村人均自然资源的实际占有量,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农村工业、农业人均经营规模的提升,在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基础上,缩小城乡差距。另外,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仍然是农民,在农民收入水平低、居住分散、重视自给自足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之下,当然不会产生较强烈的消费意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规模式发展,增长农民收入,在改变农村人口自给自足消费方式挤出上,刺激农村的商品消费意识。例如,近年来,贵州某乡的多数农村劳动力纷纷在城镇上买车买房,通过彩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多种形式购买家用电器或者进行其他消费,为该乡的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推动农村经济消费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贵州省某市在加快建设过程中,除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户籍管理等民生发面加强政策,还树立了3至5年形成交通畅通的道路体系,树立形成在城镇地区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为中心,现代化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化的农村经济体系,全力建设领先全国的新型农村经济产业格局。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生产要素流通的枢纽

作为连接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城镇是大型、中型城市的“辐射和缩影”,新型城镇要求实现城乡一体、城乡结合、产城互动。这一城镇模式不但可以接受来自大城市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还可以确保多种信息资源、资金资源以及物流资源输入到农村城镇中,促进农村城镇发展,带动广大农村经济接收最快、最新的经济信息,提升农村经济的地位和重要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城镇具有集聚效应和吸引效应,城镇周围辐射的农村地区的生产资源和生产劳动力向城镇靠拢,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生产效益,在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中,获得高于农村成倍甚至数倍的经济价值,作为交通枢纽、生产要素的枢纽,新型城镇是广大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的服务中心和集散场所,是贯彻一乡一村一体化的支撑,建设新型城镇能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繁荣。

(三)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省人民政府出台了《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迫切要求。我省仍有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城镇扩容提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引导人口有序转移;有利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矛盾,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是促进城镇化空间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我省城市群发展尚处于培育阶段,城镇体系结构仍不完善。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形成体系健全、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有利于发挥黔中城市群和区域城镇组群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资源要素合理布局,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协调发展。

三、结语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广大农民收入,消除城乡差距、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重点关注的、与广大农村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民生民计政策,也是中央始终不渝贯彻“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只有不断总结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得失,及时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带动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高成全,焦 雷.基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4):112-114

[2]高利,杨子明.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3):245-248

第9篇: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

关键词:县域城镇化;美好乡村

“城镇化”被官方首次采用确认是在13年前。2000年10月11日,在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正式采用了“城镇化”一词。此后,对城镇化,在党的十六大到十的报告中都有提及。十更是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同步发展。到2012年12月15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的观点正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管理层次减少,省将直管县,县域经济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衔接处。截止2011年,我国县域单位(县、县级市、区)的国土面积为9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5%;人口总数为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县域经济的GDP约为6.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9%;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收入477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3.6%,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中国经济如果要保持高速增长,同时解决好不协调、不平衡和难以持续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好经济工作的重心下移问题,而下移的最好选择是县域,因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都可以在这个环节上和这个关键点上找到问题的症结,也可以在这个环节和关键点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除城镇化之外,县域经济还包括发展服务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解决城镇化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而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途径。由于当下全国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渐趋饱和,县域经济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增长点和城镇化进程的巨大推动力。

建设美好乡村,关乎城乡统筹、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关乎城乡人民福祉,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5年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迄今已七年,安徽省全省农村面貌和农业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四化”不同步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面对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为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2012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安徽省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合作协议》,明确了美好乡村建设的努力方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立足于美好安徽建设全局,以城乡统筹的理念加以推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内涵上延伸,不只是改善村容村貌,而是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民主管理等发展水平;在空间上拓展,不局限于单个村庄,而是着眼于农村区域,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应当说,这将是安徽“三农”工作历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

美好乡村与城镇化是什么关系呢?这很好理解。如果乡村不美好,农村问题搞不好,那怎样发展城乡一体化呢?因此,美好乡村建设是城镇化题中应有之义。“美好乡村建设”是安徽省的独特提法。虽然它仍属于新农村建设的范畴,但其内涵、外延都有进一步的丰富、发展和提升,也更贴近安徽实际。这也是“四化”同步必走的一步。 “四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经济理论界较为广泛的看法是:“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工业化是动力,城镇化是枢纽,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器。”那么,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载体又是什么呢?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安徽省则是“美好乡村建设”。 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和认识水平来看,至少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解析和阐释。主要是:

一、县域城镇化与美好乡村建设的现实基础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农业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潜力和优势正逐步显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民收入构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村改革由单项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加速演进,为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011年,安徽省户籍人口6675.9万人,常住人口5968万人,城镇化率44.8%;乡村常住人口329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5.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2元。全省共有行政村15539个,比2000年减少14206个;自然村228763个,比2000年减少63407个。全省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72%。安徽省村庄空间布局、乡村人口、经济状况分布不均衡。安徽省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经济以县域经济为主体,乡村人口逐年减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县域城镇化发展不够突出,布局不尽合理,乡村发展分区差异明显,还存在村庄体系不够稳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

二、关注“三要素”和“三留守”问题

所谓“三要素”,是指农村的土地、青壮劳力、农村储蓄,这是最宝贵的三项生产要素。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展,耕地大量被征用,失地农民一天天增多。由于城乡差距悬殊,农民到城市打工的日益增多,全国约有1.5亿农民工。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占60%以上,总量超过1亿人。这部分人都是知识青年,是农村的精华。还有农村储蓄,也是大量流向城市。安徽省农村三项生产要素的流出情况,预计还会高出全国比例。现阶段主要是城乡要素的配置剪刀差,这对“三农”的冲击尤为剧烈,在建设美好乡村中,不能不直面应对、科学应对。

所谓“三留守”,是“三要素”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据称,全国农村约有5000多万留守儿童、5000多万留守妇女、4700万留守老人。安徽是农民工输出大省,这方面的情况可能更为突出。“三留守”为城市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和牺牲,同时也引发许多社会问题。例如,每逢节假日农民工返乡高潮所造成的交通拥堵、社会治安事件增多,等等。有人认为,现有工业化、城镇化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严重社会代价并存。

解决好“三要素”、“三留守”、包括“空心村”等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城乡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美好乡村,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目前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是: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大量农民工不能真正变为市民,这就大大有悖于城镇化的本义。如果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就地就近市民化,加快县域城镇化,有序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就有了稳定可靠的内生力量,“空心村”社会问题就能有效解决。

三、县域城镇化与美好乡村建设道路相融合

我们发展的口号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摒弃“城乡二元”发展思维,一进入实际操作,往往是建城归建城,建镇归建镇,乡村美好建设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互相不统筹、不融合、不交集,结果还是“城乡二元”发展思维在起主导作用,那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新型城镇化道路。这在建设美好乡村中必须精心谋划,审慎考量,力求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升华,要正确处理好城、镇、村三者之间关系。

一方面要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要把握城镇化的大趋势,始终坚持膨胀城、发展镇、控制村的建设思路。我们一定要把握这个大势,把握这个大的方向。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我们美好乡村建设的思路应该是与县域城镇化的道路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的,我们要形成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这是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居住、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是改善民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扩大就业与内需的稳定持久动力源。

四、推进县域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县城及以下中心镇集聚式发展。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以发展特色集聚经济为支撑,以提高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目标,优先支持中心镇率先发展。二是加强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建设发展模式。三是要以发展产业为支撑。美好乡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既能为美好乡村建设积累资金,又能培育农民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一要因地制宜,理清发展思路。要借美好乡村建设之东风,引领农民根据乡村的环境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壮大乡村经济。二要解放思想,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农业人口将逐步减少,这为土地流转和规模农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创新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的运作,用招商引资的办法吸引外来资金,将资源变为资产。这样既能解决农民向城镇、社区集中的问题,又能解决农业要素向规模化集中的问题。三要整合利用好各级财政的涉农资金,将美好乡村建设与村庄整治、农业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集中财力,干一件事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