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精选(九篇)

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

第1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损伤问题。文章首先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不够科学、教学场地或教学器材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体育任课教师或学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导致学生出现运动损伤问题的常见原因,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引发学生运动损伤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和建议,即:重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杜绝侥幸心理;加强安全教育,注意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重视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的及时维护和检修,重视日常的安全问题排查三点,希望对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损伤问题出现几率的降低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 运动损伤 体育教学 高中 损伤原因 预防措施

一、引言

高中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但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运动损伤问题,轻则会影响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重则有可能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以致于不利于高中体育教学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本文就针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损伤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预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问题能够有所帮助。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导致学生运动损伤问题的常见原因分析

(一)教学活动的组织或安排不够科学

如果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没有按照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教育教学的规律来科学的组织和安排教学,违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训练规律,就很容易引发运动损伤事故。例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高负荷、高强度的练习就很容易让学生在疲劳的状态下引发运动损伤事故。

(二)教学场地或教学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教学场地或器材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以致于引发运动损伤事故的情况十分常见。例如:体育器材存在质量问题、体育设施维修不及时或是设计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安全标识或是安全警示等等均有可能在体育教学中引发各种运动损伤事故。

(三)体育教师或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

体育任课教师或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使得其无法充分认识到安全事故严重性,在教学中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以致于常常因疏忽引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问题。例如:在知道体育器材存在一定故障的情况下,还要继续使用;对于运动开始前的准备活动抱着应付态度;常常忽略安全警示等等,均是安全意识不足的表现。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预防学生运动损伤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重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杜绝侥幸心理

重视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将“安全第一”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杜绝侥幸心理是预防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运动损伤问题的关键。

而要确保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最为关键的问题主要是如下两点:首先,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之前,应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组织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提前对教学活动中有可能引发运动损伤问题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将被动的运动损伤事故通过积极主动的评估变为主动管理,以降低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损伤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其次,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按照教学计划科学严密的组织教学活动。例如:严格检查学生的服饰和穿戴是否符合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控制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重视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注意课堂教学规范的遵守和落实情况等等。

(二)加强安全教育,注意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是预防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事故的有效措施途径。具体来说,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安全教育的方式十分多样,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体育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安全知识的传授或口头指导。体育任课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学生的安全教育方面也同样有着其它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安全知识传授和指导,能够给予学生科学的安全指引,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以提升学生安全意识的效果;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还要注意利用其它的,课外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学校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安全讲座,邀请专家来为学生做安全知识的专题报告。还可以通过安全知识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安全知识的学习中去。或是通过学校广播或是校报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传播等等,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中的安全知识以降低运动损伤事故出现的几率。

(三)重视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的及时维护和检修,重视日常的安全问题排查

安全的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是顺利开展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事故的前提条件,一旦体育场地或是体育器材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运动损伤事故的防范也就无从谈起。

而要确保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的安全性,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场地器材设施的及时维护和检修工作。学校可通过专人管理和维护的方式来定期的对学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特别是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仔细的对教学活动中所要用到的场地和器材设施再次进行安全检查,以尽可能的排除有可能引发运动损伤事故的场地和器材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学校在购置体育器材设施时,一定要确保从正规的渠道进行采购,而且对于存在一定危险性的器材设施,则要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以杜绝因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引发的运动损伤事故。

参考文献:

[1] 龚雪梅,关辉.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09).

第2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

报道深度:透过体育看社会

钟新:首先,请您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深度报道一个简要的定义。

普莱斯:深度报道需要对一个选题做很多采访,需要采集所有相关文献,需要采访每个可能找到的人,以便更充分地理解调查对象。如果要探索的选题是一个问题,问题的所有方面都要考虑到并且努力去研究。如果报道人物,你需要尽可能和认识他的每一个人交谈。调查研究的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而每一步、每次采访、每一点新信息都有助于最终理解所报道的问题和人物。

钟新:您用什么指标把深度报道与其他报道区分开来?报道的长度?报道面?报道所探究问题的深度?哪些指标更重要?

普莱斯:没有一定之规。所有指标在某种程度上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记者所能获得的对问题了解的深度。记者有时候花几个星期或者几年去探索一个问题或者人物,而所有花费的时间和劳动有时候凝炼为一页的内容,有时候可以写成一本书。报道对象决定报道的形式和深度。

钟新:我读了您2007年8月7日发表在《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上长达11页的报道《奥运中国》(Olympic China)。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您想告诉读者什么?我认为,无论写多长的文章,记者都应该能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报道意图。

普莱斯:我想要读者尤其是对中国了解不多的美国读者第一次获得美国人访问中国的体验,并且第一次感受到中国体育机制。我同意你的观点。

钟新:作为一名中国读者,我从您的报道中得到的一个讯息是,中国传统体育体制正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体育业内精英如于芬、体育学界专家如任海、体育人如大海(音)、卢昊(音)显然已经意识到旧体制与新环境的冲突,并开始致力于为职业运动员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在您的报道中,前马拉松运动员艾冬梅“除了跑步之外没有多少技能,去年在街上卖童装,并将她的奖牌放到网上售卖”。前国家队教练于芬“意识到现有的体制不仅培养了奥运会冠军而且制造了除了跳水以外没有别的技能的退役运动员,因而,她在清华大学创建的跳水项目不仅强调游泳池的训练而且强调教室里的学习”。在文章的结尾,您写道:“至少,中国明年将迎来一个清晨。”这个句子很有象征意味。我的理解是,中国体育体制必须直面市场经济的挑战并做相应的改变。我的解读是您预期的吗?您希望读者如何理解您的意思?

普莱斯:非常正确。那正是我的报道想传达的主要讯息之一。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既有字面上的意义,也有象征意义。我想说的是,北京奥运尤其是2008年将为中国迎来一个新时代。当然,我们有很多理由持乐观态度,不过,新的一天总是会带来没人能够预测的新挑战。是的,我相信,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正在经历市场力量与体制力量的较量。一个大的问题是:谁将赢得这场较量?市场还是体制?体制目前起主导作用。但我还相信,市场最终将成为难以阻挡的力量。奥运会可能标志体制力量的最高峰。至于你对我文章的理解和诠释,这不是我能掌控的。由于需求、观点、情感和期待的差异,每个人对文章的关注点都不一样。我只能根据我所见、所理解的来写报道。我希望文章的结尾预示着曙光。

钟新:您的文章可以归入体育报道类,但不是报道体育赛事本身。文章探讨了体育体制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如幸运数字,可以说是从体制、政治、经济和文化视角报道体育。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深度报道。您认为呢?

普莱斯:对我来说是典型的。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我喜欢做的报道就是这样:用体育去理解和诠释体育所在的社会。这是深度报道,但我不知道算不算是典型的。

钟新:您告诉我说您2008年将被派到北京报道奥运会。您是否打算继续做中国体育深度报道呢?

普莱斯:我将尽可能多地报道北京奥运会。因此,我旅行、采访和写作。

采访目标:理解报道主题、捕捉独特话语与细节

钟新:从文章看,您为《奥运中国》这篇文章至少采访了10个人并且引用了他们的话。您为该报道总共采访了多少人?

普莱斯:我大概采访了35-40人,包括运动员、学者、教练、体育记者、学者、工人、出租车司机、饭店招待员、街头路人。他们都努力帮助我理解报道主题。

钟新:中国有很多奥运会冠军,但您主要写了郭晶晶、田亮和刘翔。是因为他们有名气、美国读者知道他们,可以让您的报道吸引更多注意力吗?

普莱斯:他们在美国都不出名。我采访他们有各种不同的理由,因为我感觉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直接反映了中国体育体制以及中国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

钟新:在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演讲的时候,您说直接引语就像油,必须具有启迪性、独特性、新颖性,必须提供情感或者信息并且能将故事向前推进。在《奥运中国》里,哪个引语是您最喜欢的?为什么?

普莱斯:我最喜欢的引语是田亮形容他职业运动生涯结束的原因:“很难说是谋杀还是自杀。”这句话很具有戏剧性,有点幽默,也有点伤感。这句话让一个成功而富有的运动员突然变得非常非常像个普通人。

钟新:您最终没有机会面访刘翔。但您还是引用了他在另外一个场合说的话:

“我真的无能为力,”他5月在纽约市参加Reebok Grand活动期间到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时回答中国学生的问题时说,“运动员只有在睡觉的时候才能放松。”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我该怎么办?你能告诉我吗?”

您这样做是因为引语非常重要,您无论如何都想让他在您的文章里“开口”说话吗?

普莱斯:我引用刘翔的话是因为他说的话以及他当时说话的方式能够让读者看到刘翔通常不容易展示的方面。他在请求帮助。你能经常听到他求人帮助吗?

钟新:深度报道也应该是个有趣的故事。严肃的问题透过有趣的叙述和描写来探讨。因此,细节也应该具有油的功能。您这样描写郭晶晶:“她左腕戴着镶钻手镯,右手腕戴的是金表,肩上挎的是Christian Dior的包。”您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细节呢?

普莱斯:我选择这些细节是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表达了市场对中国运动员个人的影响,而且显示中国运动员与西方运动员的穿戴是多么相似。

钟新:您采访了为鸟巢工作的工人并且去看了工人的宿舍。您描写道:你来到426房间,看到12个人一个宿舍,床都依墙而设,床垫是胶合板,一周工作7天63小时,收入50美元。“能到鸟巢来工作真是很大的惊喜,”在鸟巢工作了两年半的钢筋工唐勇刚(音)说,“我简直不敢相信能有这样的机会。这是我做过的最好的工作。”您想通过这一段告诉读者什么呢?

普莱斯:我想让读者对工人有一点感性认识,了解一些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感受。细节越多越好。

钟新:您说您不喜欢在采访的时候低头记笔记,而喜欢用录音机记录采访全过程。您说,尽管整理录音有点琐碎单调,但录音能将你带回到采访情景中并刺激你进一步思考报道。您为《奥运中国》采访做了多少小时的录音?您为这篇报道总共花费了多少天?

普莱斯:我花了15天采访,然后用10天写报道。

钟新:您在采访不能说英语的体育明星或者官员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语言障碍是很大的问题吗?一些中国记者也将采访国外的不能说汉语的体育明星、教练和官员。您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普莱斯:语言障碍是个特别巨大的问题,但是没有办法。语言文化把我们区别开来。我建议中国记者在需要翻译的时候,一定找一个你能特别信赖的好翻译,他能将谈话的内容和语气等采访当时的情况,原原本本准确地传达给你。翻译能造就也能毁掉这类需要依靠翻译的采访。我很幸运这次中国之行有个非常棒的翻译。

写作态度:你有义务做到公平

钟新:悲观者倾向于看到问题而乐观者倾向于看到希望。关于中国,您是哪种态度?

普莱斯:我有理由对中国保持乐观与悲观兼有的态度。这就是中国令人着迷的原因。

钟新:记者在报道中有时很难克服自己的偏见。您在报道奥运中国时有什么偏见吗?

普莱斯:我没有偏见。我对中国有先入之见,但绝大部分对中国的先入之见在我到达这个国家十分钟后就消失了。在那以后,我只是想如何沉下去更多地了解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体育。

钟新:平衡报道通常体现为让矛盾双方都有表达机会。平衡报道对于客观报道非常重要,而这是西方记者的重要报道原则。在《奥运中国》里,您写道:“田坚持说跳水队从来没有限制运动员商业活动的任何规定。他说,他从来没有收到过任何警告提醒他踩在危险地带。周否认这种说法,并说队里的规定很清楚,是田在‘找借口’”。这算是平衡报道吗?

普莱斯:我认为这是平衡报道。不过,我相信,“客观报道”的观点是一种谎言。没人能做到“客观”。记者看到的一切都是经过他的主观意识过滤的。作为记者,你有义务做到公平并且在试图理解你的报道对象时尽可能消除先入之见。

钟新:您在文章中大量使用了第二人称“你”,实际是叙述记者您自己的行为,如“您开车回到自己住的酒店”。为什么用第二人称而不是第一人称呢?

普莱斯:我使用第二人称,因为我想让读者感到好像他跟我同时在经历这一切。我想第二人称更加贴近读者。有人觉得这种写作方法不好,但我感觉这是我唯一的选择。

钟新:您上次对我说,雅典奥运会是回顾历史而北京奥运会是展望未来,而且北京奥运会应该是1972年奥运会以来最重要的一届奥运会,也是未来10-20年内最重要的奥运会,因为全世界和中国都处于转型期。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媒体的报道来衡量。《体育画报》计划明年派多少记者到中国报道奥运会?大概准备用多少版面报道?

普莱斯:我想《体育画报》将派大约15-20人到中国报道奥运会。目前不可能知道将用多少版面专门做北京奥运会。没有人现在能说得清楚整个奥运会需要多少版面去报道。

钟新:有没有什么重要的问题我没有想到,但对奥运深度报道非常重要的?

普莱斯:我的深度报道方法非常简单,阅读跟报道对象有关的每一份材料,采访跟报道对象相关的每一个人。观察所报道人物的言语、行动,甚至休息时的状态,记录下这一切。保持最大限度的公正。找到必要的方方面面。决定报道的核心思想。全身心投入地写作就像你的生命需要依赖它。明白报道的责任人是你而不是你所报道的人。告诉读者你所看见的。

思科特・普莱斯个人资料

第3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羽毛球初学者;高远球;常见问题

羽毛球是我国比较大众的体育项目,在我国的接受范围比较广。近年来,羽毛球在我国的发展不断壮大,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名将辈出,在世界范围内的比赛中成绩较好,国人受其影响,所以对于羽毛球的偏爱有所增加。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我国羽毛球的业余运动和还是专业发展都有着明显的进步,培训机构和高校教学都在不断的进行提升。虽然说我国羽毛球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培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还是不能忽视,比如羽毛球初学者在高远球处理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表现,积极的进行分析和并就解决措施作出探讨现实意义显著。

一、羽毛球初学者高远球常见问题分析

(一)判断不准

从目前羽毛球初学者高远球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判断不准是最常出现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初学者对于高远球的落地位置判断不准确所以往往在实战中发生移动较慢,救球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其实,存在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羽毛球初学者对于羽毛球的运动轨迹特征掌握不明显,在羽毛球的是运动中,落地位置和其运动的速度与轨迹有着重要的联系,如果不能准确判断其运行轨迹,那么救球就会出现较大的失误。第二是羽毛球初学者对于自我的灵活性和位移速度分析不够,所以很难找准自身移动和羽毛球运动轨迹的契合点,这就造成位移和救球的不合拍。

(二)力度掌握准确性不足

力度掌握的准确性不足也是羽毛球初学者在高远球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高远球在实际运行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高度比较高,速度相对较缓。因为羽毛球的运动在相对比较高的位置,所以其受到的空气阻力也较大,尤其是在室外的时候,受阻力影响,速度会有相对的放缓。第二是高远球的落地位置一般都比较靠后。虽然高远球的速度相对较缓,但是因为其受抛物线固有规律的影响,所以落地位置一般处于居中偏后的地方,这时候,要成功救球,就需要进行力度的运用。但是从目前羽毛球初学者的表现来看,力度的运用显然准确性不足,所以偏大和偏小的情况时常发生。

(三)处理技巧缺乏

处理技巧较为缺乏也是羽毛球初学者高远球教学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高远球的处理来看,其技巧运用主要有两个要点:第一是羽毛球运动轨迹和落地基本范围的确定。掌握了其运动轨迹和落地的准确方位,初学者自身的移动才能迅速跟上。第二是接球方式的运用。虽然同是高远球,但是根据其具体的高度和落地远近可以利用不同方式进行接球,比如拦截扣杀、高调、普通击打等。运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球,接球效果会更好,但是羽毛球初学者,对于技巧的运用明显的不足。

二、解决羽毛球初学者高远球常见问题的措施

(一)强化分析和判断

强化分析和判断是解决羽毛球初学者高远球常见问题的主要措施。分析和判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进行羽毛球运动轨迹的基本分析。通过羽毛球的实战经验或者是视频教学对羽毛球的运动抛物线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可以更加准确掌握不同抛物线的特征,这样可以更好 对羽毛球的下落位置进行判断。第二是进行自身位移和速度的分析。通过自身位移和速度的分析可以就自身的灵活性有更好的判断,这样可以将自身的移动和羽毛球的运动进行结合分析。通过结合分析,对高远球的位置判断更加准确,接球的效率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在实践中把握力度的运用

在实践中把握力度的运用也是羽毛球初学者解决高远球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就羽毛球的击打来看,不同的力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羽毛球运动的轨迹也会存在差别,所以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羽毛球初学者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对击球的力度进行掌握。比如在室内击球的过程中,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所以力度运用也相对较小。如果在室外,并且是在外界因素干扰比较大的情况下,力度运用也要相应的增大。简而言之,在不同的环境下掌握不同的运用力度,高远球处理的成功率会明显的提升。

(三)通过不断的练习积累技巧和经验

通过不断的练习进行经验和技巧的积累是羽毛球初学者高远球处理当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羽毛球初学者对于技巧和经验的重视度严重的不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练员对初学者的指点十分的重要。另外,经验是积累出来的,技巧是总结出来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练员要和羽毛球初学者做好沟通,这样,羽毛球初学者才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并在缺点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提升。另外,通过不断的实战,初学者处理球的技巧和应变能力都会获得较大的进步。

结束语:

羽毛球是目前我国一项具有大众化特征的体育运动,此运动的专业化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升和社会体育运动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全面分析羽毛球初学者在高远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可以提升我国的羽毛球初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建龙.羽毛球训练中初学者正手高远球教学方法的研究[J].运动,2013,24:58-60.

[2]王秋成.羽毛球反手击高远球技术与训练方法[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6:118-120.

[3]蔡犁,陈斌.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选手前四拍技战术特点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2:63-67.

第4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 体育生活方式 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100―03

1 前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少年体质健康在国民体质健康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民体质健康的提升与维持具有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在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改进的过程中,体育、营养卫生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活动可直接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体育促进健康的最终目的是达成青少年的体育生活方式。本研究首先确定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基本框架,然后对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进行实证调查。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青少年体育生活为研究对象。为了顺利进行本研究,将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进行操作化定义: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为了实施研究,课题组将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的外延界定为青少年参与体育的方式、类型、手段、持续时间、体育消费等。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问卷设计:根据研究的需要,按照社会调查中对问卷设计的要求,参照“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和“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等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设计了一套封闭式问卷。

问卷的信度检验:前后两次向天津市南开中学的5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表明,两次问卷测量结果相关系数为0.86,P

问卷的效度检验:对于效度采用专家评判法,专家一致认为该问卷题目有较好的代表性,说明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调查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按照PPS抽样方法抽取16省市共计发放问卷11000份。本次调查历时2个月,共计回收问卷10465,问卷回收率为95.1%,剔出无效问卷后,共剩余9890份有效问卷,其中有效率为94.5%。

2.2.2 实地访谈法

课题组采取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对天津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小学、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在校生进行实地访谈,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功能认知:青少年对体质健康影响因素认识全面,体育作用非常重要,青少年群体感受“压力”表现突出

在课题组设计的10个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选项中,体育活动的中选率排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别为:19.7%的学生选择“睡眠”,15.5%的选择“营养与卫生”,16.3%的选择“压力”,“体育活动”以12.1%的比例排在第四位,后续还有“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等(见表1)。时以上者为25.9%和78.5%,少于8小时的比例为74.1%和11.5%,由上课日与节假日学生睡眠时间来看,上课日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而睡眠时间过少其实与学生所处的环境与压力呈现正相关(见表2)。

青少年群体应该处于个体成长的关键阶段,但是外在的期望等压力导致青少年健康问题呈现。因“压力”所选比例过大,超出课题组假设,课题组在天津某中学进行了随机访谈,后来得知青少年将“压力解释为约束自我发展的外在力量”,通过访谈得知,学生压力主要包括:升学考试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情感压力三类。而对舒缓压力的途径而言,体育运动排在听音乐、唱歌;上网;和朋友聊天;看电视等选项之后,处于第五位(见表3)。青少年缺乏积极应对的心态,很少向父母、老师等群体求援,更多地注重从自我所处的群体中寻找帮助,或在网络中找答案。

3.2 态度展示:青少年喜欢参与体育,对体育活动的功能认知中,增强体质处于显著地位,休闲娱乐等功能也受到重视

青少年群体喜欢参与体育活动,72.8%的青少年选择参加体育活动。同时课题组设计了包含十个选项的体育活动功能认知调查,增强体质以23.1%的中选率排在第一位,休闲娱乐、锻炼意志、掌握运动技能、健身健美、减肥分列2到6位。通过对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来看,青少年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偏好基本一致。在调研中,青少年群体现在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上升,这应该是传递着我国青少年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对学校体育课程运动量的调查发现,24.7%的学生认为学生体育课运动量过重,23.9%的学生认为运动量不足,50.1%学生认为运动适中,由此可见我国现在体育课程在运动量方面的设置是基本合理的。因此,基于青少年群体较为喜欢体育课程,目前体育课程强度适中,但存在体育课程被挤占状况,应引起重视。

3.3 技能准备:青少年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较好,基本上都掌握了一项以上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保障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因此运动技能的掌握对推动青少年群体参与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比例为21.6%,两项为27.7%,三项或三项以上的为36.8%。由此可见,青少年群体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还是比较好的。青少年群体参与的运动项目中,以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的参与率最高,其次为足篮排和游戏类项目等。街舞、攀岩等新兴类项目选择率较低,仅为2.8%,这与课题组以前的假设相左,通过实地访谈得知,这些新兴类项目需要特有的技能与专人指导,在青少年群体广泛开展尚缺乏一定基础。

3.4 外部环境:家庭、社区支持不够,学校体育课程偶被挤占,青少年体育锻炼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外部环境,包含家庭、社区体育器械,家长的态度和体育课等,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具有重要影响。调查显示,82.2%的家庭缺乏专门的锻炼器械,68.9%的家长支持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但是父母平常亲自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不高,仅为34.2%。由前期成果可知,家庭对体育参与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家庭的环境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青少年在家庭中不仅难以获取体育锻炼的物质支撑,同时缺乏必要的家庭成员引导,单纯父母支持并不能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的频率也不高,经常开展仅为10.9%,偶尔开展为62.2%,不开展26.9%,由此可见班级对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的支持度也不足(见表4)。

而对体育课程是否存在挤占或挪用的情况调查中,37.1%的学生表示学校体育课存在被挤占或挪用状况,49.9%的学生表示学校体育课程未被挤占,从统计数据来看,学校体育课程作为一项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在部分地区与学校尚缺乏足够重视(见表5)。

实地访谈中,当询问青少年对社区体育设施利用时,青少年表示现有社区体育设施基本上是为老年人健身准备的,这些健身器械不能引起青少年群体的锻炼兴趣。

3.5 行为实践:青少年群体尚缺乏清晰的体育锻炼计划,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足一小时的比例较高,超过一小时的比例较小

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计划的调查中,有73.3%的青少年表示没有锻炼计划,都是随机行为。这表明我国青少年对体育活动的自主意识尚未形成。部分青少年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体育参与时间是衡量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因此全国各地都采取了较多措施予以保障。但是调研发现,“过去一周”学生每天参与体育活动时间能超过一小时的比例仅为14.6%,少于半小时的比例为45.1%,介于半小时与一小时之间的比例为29.3%,过去一周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11.0%(见表6)。

同时对过去一周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调查显示也验证了上述调查结论,达到五次(平均每天一次)的比例仅为11.6%,参加1-4次的学生比例为73.6%(见表7)。

青少年体育消费也是衡量体育活动形成的重要方面,调查显示,过去一年无体育消费的青少年为19%,体育消费的额度在150元以下居多,达到了61.1%。调研中发现,青少年群体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缺乏劳动谋生能力,资源的获取需要借助父母等外在群体,因此在体育消费方面较低(见表8)。

4 结束语

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应该从体育功能认知、态度展示、技能准备、环境建设和行为实践等方面进行操作化。通过功能认知、态度展示、技能准备与行为实践调查后发现,青少年群体对体育具有较好的功能认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倾向性,在技能方面也有了一定积累,青少年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必要环境条件,青少年群体的体育行为实践方面,虽然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较高,但是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在体育消费方面支出较少。

参考文献: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0.

第5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

摘 要 见习是学校体育课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投入到体育课上来。然而大多数见习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往往无事可做,要么在一旁休息,要么三三两两散步聊天,在见习的一节体育课上一无所获。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见习的常见原因以及如何针对这些原因,让见习生在体育课上获得一些技能和体育知识。

关键词 见习生 身心健康 运动参与 对待

所谓见习生就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能或很少参加体育训练的同学。教师通常会把见习生放在一边,忽略对其情感及身心教育,久而久之会对见习生本身及其他同学形成不良影响。见习生也是班集体的一员,不但需要在体育课上掌握一定的运动文化,也应该有适当的运动体验。为了学生的健康,也为了正常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当尽量控制见习生的人数和见习次数,同时更要让见习的学生在见习的时候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一、见习的常见现象

体育教学课堂常规中有安排“见习生”这样一项任务,而且在体育课上“见习”生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但是。名为“见习”生,可学生真的“见习”了吗?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有意识的注意了这个群体一段时间,通过观察会发现在这些见习生普遍存在已下几个方面现象:

(一)聊天。在体育课上,一个见习生没有聊天的条件,但若有两个以上的学生同时见习,往往我们看到的最多的现象就是闲聊,那可谓是天南地北地聊,有的手舞足蹈,甚至发生激烈的争论现象。老师大多对这些学生视而不见。

(二)溜圈。体育课见习时溜圈多见于冬天的课堂上,由于静站受冻,学生可能会选择溜圈,也多为两人以上同学一起溜,沿着操场或校园溜,边溜边聊天的较多。这部分学生容易被老师忽略。

(三)逃走。这样的见习生比溜圈者更加无组织无纪律。这样的“见习”生往往是在老师不注意的情况下溜走,而且下课时不再和老师打个照面,这部分学生往往不是真的“见习”生,有可能是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学生,而不是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有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在上着课的时间到处去找这些“见习”生,因此就不得不被动的忽略。

(四)静观。显然,这部分学生静坐或静立在操场的一边,观看其他学生的练习,至于是否已经有所收获,有多大收获,由于没有任何检查监督机制,因此很难把握。但这部分学生与前面三类学生相比是确实做到了见习中的“见”。这部分学生除了观看以外,无事可做,很容易出现溜号,也就是说,如果操场上有两个以上的班级上课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他们四处观望,而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该班级的学习中去。结果导致收获甚微的现象,导致对学生老师所讲动作要领一知半解,对重难点毫无知晓。

(五)自练。在我的一节篮球课上,我的教学内容是高低手运球,在我上课的时候我看的本班一个由于手臂受伤的“见习”生一个人拿个球在旁边练习运球,看到这一幕我当时对该学生大加赞赏,希望以后其他学生都能向他学习。可是课后我一细想,如果学生见习时对老师本节所教授的内容视而不见只顾自己练习,那样不就会造成学生对老师新授的内容毫无了解,从而影响后面技术的学习了。所以这种只“习”不“见”的方法还有它的缺陷的。

除此之外见习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还有很多形式,诸如帮老师当裁判、充当标志物等等,但总之,不管有多少种形式的“见习”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见习”生几乎成了被忽略的群体。

二、如何对待这些见习生

面对这些“见习”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了许多方法,使他们真正达到“见”而“习”的效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采用了部分环节见习,部分环节参与练习的方法;第二,及时的明确“见习”生的见习目的,为下一步教学工作打好基础;第三,安排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轻微自主练习;第四、等到下一次课的时候及时提问上一次课上的“见习”生相关的问题。通过上述办法使得在我的课上由于各种原因而需要见习的学生,也能够及时的掌握我所新授的技术知识,这样一来对整个课堂教学管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学生能及时掌握新授知识也能有助于我们对教学进度的安排,最主要的还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及时掌握各种技

知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也杜绝了见习生“不见不习”和“见而不习”等不好的习惯。

由于见习生大都属于无法进行体育课学习的学生,诸如女生例假期有特殊反应者、头疼发烧等感冒患者、受伤运动不便者、其他相对严重的疾病未愈者等,但也不免有些学生是对某项运动不感兴趣也混入见习者的行列。面对的无论是何类见习生我们都要做到不但要“见”而且要“习”。我对我所采用的以上几种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一下。

(一)部分环节见习,部分环节参与练习。体育课程不是整节课都是大运动量练习,因此,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部分见习生都可以参与其中的,即便就是基本部分的学习过程中,在老师讲解、示范的时候也应该随同全班同学一起听讲和观察,只是在做练习时尤其是运动量较大的练习时再退出集体。这就需要师生转变“见习一见到底”的错误观念。因此,对于那些轻伤轻病患者,适当的运动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有利于康复的。

(二)及时的明确“见习”生的见习目的,为下一步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在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方法尚未形成或尚不成熟的今天,学生见习往往不知道要做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很想学习,但由于身体限制而无法正常的学习,是无奈的见习,基于此,老师就应该在学生见习前提出明确的目的,告诉学生看什么,如何看?看的过程要思考什么问题?最好在课的开始部分给见习生也能提出几个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在见习的时候有所侧重,而不至于感到无所适从。

(三)安排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轻微自主练习。爱动、爱玩是青少年的天性,即便是运动不便的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给见习生分配一定的器材,安排适量的与本次课有一定关系的练习给见习生,也让他们在一旁能够做力所能及的轻微运动。如果老师能够考虑到这些,一般情况下学生是很乐意参与的,除非那些根本无法轻微运动者,或对体育完全缺乏兴趣者。

(四)及时提问课上的“见习”生相关的问题。这一点首先要建立在第二点的基础上,因为只有及时给见习生明确了见习目的学生才能有所侧重,这样等到下课总结的时候让见习生复述本节课所学技术的动作要领,模仿老师做个示范等,或者要求见习生帮助老师一起观察哪些学生做得认真,技术动作掌握的好,帮助老师推荐展示生等。这样做对见习生本人有好处,同时也能帮助其他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

三、如何减少见习生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为了学生的健康,体育课上应该加强学生的运动参与性,而见习生往往就不会参与课上的各项练习。为此我们应该要尽量的减少见习生的人数和见习次数,为了减少见习生,我认为体育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对学生情况我们要做足“功课”

作为一线的体育老师我们要第一步要从班主任那里了解班上学生的基本状况,第二在体育课上通过学生了解情况,第三可以做问卷调查询问家长,对有慢性病的学生要特殊对待。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区别对待,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锻炼,增强每个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体育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1.要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安排负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不同性质、难易程度的教材互相搭配起来,合理地安排负荷。进行适当的分层次教学,这样能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当的锻炼,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2.积极改进教材,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对单调、乏味、多次重复的教材,要适当进行改进,以诱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比如:利用游戏和竞赛,可较好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精神,激发自觉主动性,就可使他们克服“厌练”、“厌课”思想,自觉上好体育课。

3.引导鼓励和批评相结合。通过典型人或事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没病装病的个别学生,教师要适度批评,还可通过与轻伤也不见习的学生对比,教育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这样做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结

第6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体育思想;健身教育;竞技教育;竞技科学;林笑峰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6-0001-05

A review of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CHEN Qi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

Abstract: As a physical education scholar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professor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a kind, provided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can be summed up into dialectical true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unique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for fitness, advanced ideology about competition education and competition science, and innovative ideology about people education.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product of an era, provided with extraordinary academic influence, having an unusual referring and guiding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y;body-building education;athletic education;athletic science;LIN Xiao-feng

恩师林笑峰教授(以下简称先生)仙逝,杨文轩老师以一副挽联“立言立功无愧一代宗师求真求是堪为后人楷模”高度概括了先生的为人为学,是对先生毕生治学的真实写照。

先生是国内第一个系统深入阐释体育与娱乐、竞技、身体文化之间辩证关系的学者,是第一个提出加强竞技教育、建立竞技科学体系的学者。先生在体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很多原创性的观点,比如,竞技是娱乐不是体育、体育是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健身是体育主业、竞技科学与体育科学有别、运动文化体育手段化、体育多本质违背了哲学上所讲“本质”的4大特性(决定性,隐蔽性、长期性、单纯性)、要建设健身学及健身教育学,等等。可以说,先生对中国体育基本理论的梳理与发展有很多建树,影响深远。

所谓思想,属于理性认识,表现出“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先生的体育思想可以从他这些年一直倡导的真义体育为线索来思考、辨析。先生的体育观有很多辩证的元素,值得总结分析。关于真义体育的主业,先生认为是全民健身和健身教育,并就此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先生早早提出要加强运动员的教育,应该建立竞技教育体系,提高竞技科学水平。在育人方面,先生有独特的理念和方式,令众多弟子受益匪浅。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先生体育思想予以界定和评述,这在国内是第一次,愿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同行。

1 辩证的真义体育思想

先生成名于20世纪70年代末。先生有扎实的外语(日语、俄语、英语)基础,长期关注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现代体育科学化的进程,做了大量而繁琐的资料搜集、翻译、提炼等工作;先生有厚实的学术功底,一向注重从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角度去分析近现代体育的形成缘由与发展特征,进而在翔实论据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考证后,终于在1979年7月19日《体育报》上发表了《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1]的著名论文,作出了惊人的学术判断:竞技(sport)不是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这个观点,对世俗的体育观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顿时遭到来自传统观点的批判。发出“竞技不是体育”的惊世呐喊,是极需智慧与勇气的,但之后遭遇的狂轰滥炸式的大批判,是一个正直学者所始料未及的。这段历史磨练了先生执着的追求真理的不懈精神。在最困难的时刻,是华南师范大学提供了舞台,使先生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弘扬。

先生借用“体育的真义”强调体育的本质在于强身健体,而不在运动技能教育。先生的观点是经得起推敲、站得住脚的。“体育的真义”出自二十八画生的《体育之研究》(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发表此文),二十八画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忘记体育之本”的危害,说“提倡之者不得其本,久而无效,长是不改,弱且加甚”,原因就在于“今之提倡者非不设种种之方法,然而无效者,外力不足以动其心,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马克思是用bodily education来标记体育的。

先生认为,体育是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这是真义体育。现实中存在多个非真义体育,先生不赞成“金字塔”(大体育观),便把自己所理解的体育叫做“真义体育”。先生用真义体育的初衷,是区别多本质、多目的的所谓“大体育”。先生的真义体育思想继承了徐英超教授的体质教育思想,并予以创造性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先生就大胆用起“真义体育”的概念,借此区别于大体育。体育界向来用词不那么严谨,“体育教育”、“群众体育”、“金牌体育”、“体育”、“麻将体育”等不规范的用词满天飞,先生很是气愤,为此撰写过大量文章宣传“体育概念的规范化”[2-8]。“真义体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先生常常使用,用来区别“大体育”、“广义体育”。先生不同意他所说的“真义体育”是“狭义体育”,认为大、小体育的划分违背了逻辑学、哲学的常识,“大体育”是不合逻辑的连续统一体。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年来,在真义体育的呼唤下,国人的体育价值观在不断更新。以至于国人都认识到:把体育发展等同于争金夺银,把夺金牌当作强国符号,这其实是扭曲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本质,体育是什么?早就说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让体育回归增强人民体质的本质,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

今天看来,虽然“竞技不是体育”、“真义体育”的论断尚未被普遍认可,但它在引导体育观念更新、推进体育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可低估。在先生等一批学者的呼吁下,国家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促成体育行政部门推出了“奥运争光”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的战略,老百姓都认识到了金牌并不完全代表了体育,金牌强国并不等于体育强国。先生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曾多次提交有关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议案。那个期间先生与弟子见面时常谈的都是他提交的议案方面的进展情况。

2 独特的健身教育思想

先生对全民健身、健身教育格外重视,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健身学及健身教育学[9-11],说是“蓄意已久的夙愿”,并倾注大量心血。先生认为,健身这个命题的含义是建设人的身体或健全人的身体或增强人的体质。健身应该包括健脑,不应该仅是健四肢。先生强调,健身的手段包括了身体活动(基本体操、活动游戏、健身舞蹈)、生活制度(饮食、起居、劳逸)、优生措施、养生措施、卫生措施、自然力等。

体育界曾经一度批判单纯生物体育观。先生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从身心关系的剖析来支撑自己的学术思想。关于体质与精神,身心关系,先生有独立的见解。先生认为,人的体质含有精神的物质,精神离不开人的体质。精神发生于体质,落实到体质。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这些都是人脑物质产生的,没有人脑物质就不会有精神。精神变化万千,反映了人脑物质的复杂和奥妙。先生非常推崇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先生认为,体质和精神上思想错误的总根源在二元论与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背离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精神)第二性的理论看,要求“体质淡出”的观点自然是站不住脚的。先生1989年撰文提出体育思想的科学化问题,强调以运动为中心的体育思想过渡到以人为中心的体育思想,这是体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12]。体育思想的科学化,是我国体育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而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这是先生用厚重的人文精神关注体育发展的基本视点,岂可以单纯生物学观点强加于先生。

先生是在对发达国家体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运动项目的手段与目标一致性的理论,非常实用。运动项目是拿来作为手段的,既可以用作健身,也可以用作竞技夺标。判断运动项目的属性,就看拿运动项目达到什么目标。关于运动处方,先生极力推崇。认为在学校、在社会广泛推行运动处方,可以极大地提高体育健身的科学性、实效性。

先生认为,现代化有集约化的趋向,选择体育手段要遵循高质轻负的原理,要减小难度,在手段方面加大难度,就容易让人受伤,损害健康。今天人们讲“轻体育”、“软式体育”,正是先生独特健身思想的反映。在很多地方,先生的体育思想有超前性,这种前瞻性来自先生对体育发展的科学判断和始终站在体育的学术前沿做研究的良好习惯。

就学校体育而言,先生非常担忧,认为学校里边的体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总是搞运动技能的传习式教育,而不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先生长期致力于强调学生身体锻炼的实践教学,自1992年退休后的近20年里,也不停地探索健身和健身教育的学问。对于竞技运动在学校里边如何发挥作用,先生并没有简单反对,而是从“运动文化体育手段化”的视角,积极倡导“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实践。受先生启发,笔者撰文《应该重视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研究与应用》[13],得到同行们的认可。从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看,尤其是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确需要将竞技运动的难度、危险度降下来,而增加竞技运动作为体育教材的趣味性、实效性。先生肯定了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

先生撰文强调,运动只是体育教师的工具。体育教师首先是教师,不能按照培养运动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先生关于健身和健身教育的诸多观点在今天依然非常有指导价值。

3超前的竞技教育与竞技科学思想

先生在国内是首倡竞技教育与竞技科学的学者。翻开1986~1989年先生的讲学笔记,先生的言谈及思想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先生认为,竞技教育(SPORT EDUCATION)这个词在发达国家用得很广泛。美国、日本等国家比较早对竞技教育与体育关系进行研究。竞技不是竞技运动的总称,不等于竞技运动。竞技、竞技教育均为过程关系概念。竞技过程和竞技的准备过程都有竞技的教育问题,体校搞的就是专业竞技教育。竞技教育、杂技教育等均属于教育范畴,但是竞技不能直接属于教育。竞技教育是为金牌而进行的教育,体育是为身体而进行的教育,二者同属不同种。学校里边除了体育,还有竞技教育。体育中包含了多种竞技教育,说没有是不符合实际的。学生掌握点竞技知识,会欣赏比赛,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喧宾夺主。现在的学校体育,有把体育竞技教育化的倾向。这要引起注意,要反对在学校体育里边搞竞技普及,以竞技教育代替学校体育。

先生指出,体育的科学化、现代化,要求我们不能把学校体育搞成竞技教育。学校可以搞竞技俱乐部,搞学校运动队。但应该明确体育与竞技教育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当然,反对在学校里边搞竞技教育,也不现实,应该理性认识和对待学校体育和学校里的竞技教育。先生的这些学术见解非常深刻,至今仍有很好的现实指导作用。如今,在美国的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学校公共体育、高水平竞技运动是分开的,有各自的管理机构和运作体系,既有合作,但又井水不犯河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先生治学的远见卓识。

先生一贯强调要加强运动员的教育,运动员不能得了金牌就什么都不管了。最近网络热炒前世界大运会体操冠军张尚武沦落到北京街头卖艺的事件,有人认为是体育的异化,这不无道理。先生曾一针见血指出,体育界要摒弃“卖艺式”的教育模式,对于竞技运动,同样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不能把运动员培养成只有一身技艺而没有正常人格、没有文化修养的庸才,运动员只有一技之长就没有出路。张尚武的悲剧不是一个个案,在他之前,才力、艾冬梅、邹春兰等人都曾因退役后的凄惨境遇而获得了广泛同情,并引发了对举国体制的思考。先生自己曾经是体操运动员,有切身体会,因此在自已的教学研究中常常关注运动员的教育问题,显现一代学者的无私情操。

先生坚持认为,科学是分科之学,不是大杂烩,不是多功能,大、小体育的划分是错误的。为什么不承认竞技教育?为什么不写竞技的目标任务?无非是想混为一谈,以体育之名行竞技之实。先生1984年就撰文分析比较竞技科学与体育科学的区别,指出国际上用科学来研究竞技问题是1914年前开始的,竞技科学被做为一门新兴科学来注意研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先生认为,竞技科学(SPORT SCIENCE)是以竞技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反映竞技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竞技科学所研究的是与国际奥林匹克竞技训练、比赛和管理有关的,为夺取金牌而努力的事情。先生是在国内最先提出竞技科学与体育科学相区别的学者,这不仅得有勇气,还得有智慧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学者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先生治学有独到眼光,对一些领域的发展趋势常有惊人的预见性。比如,竞技运动的职业化问题,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积极推介甚至鼓吹发达国家关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一些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学生们当时都觉得先生的言论太过超前,感觉离中国的实际差距太大,但时隔30年,当李娜获得法网冠军,国人围绕举国体制和竞技运动职业化体制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我们才猛的回过头来,不得不佩服先生的远见卓识。

今天,在李娜现象之后,引发的对于举国体制的大讨论,吸引了大批的体育工作者、教练员、运动员和无数热心观众的参与,相信对我国竞技教育的普及、竞技科学的发展,一定会起着里程碑的作用。

4创新的育人思想

先生在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方面亦有诸多与众不同之处。

一是先生奉行研讨式教学的先进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先生的课基本上是研讨式的,无一满堂灌的课。先生在研究生第一年的每个学期都要布置6、7个专题,让学生查资料、写文章。先生从选题、论点、论据、论证,到写作风格,甚至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一一评说,措辞严厉,从不留丁点情面。先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在中国超前了30年,现在看看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所倡导的和大力推行的都是这种“研讨式教育”。

先生在学术上特别注重创新,常常要求弟子们“进入学术前沿钻研”。先生特别忌讳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特别反对御用文人、缺乏独立思考。先生说,研究生的学习应该是发现学习而非掌握学习。学术研究是要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先生提倡学术批判,目的在繁荣学术。先生说过,在学术上,甜言蜜语非友谊,直言不讳出真情。先生一贯重视“理念”,教育要有理念,研究要选理念题来做。在学术研究上,不能止于“现象加想象”的水平,应该提高到理性水平上来,研究生要多做理念题。先生的这些教诲,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的研究生教育,太需要弘扬先生毕生倡导的研讨式教学、创新式教育了。

二是先生极力倡导通识教育,学好文史哲成为先生的口头禅。先生常常要求研究生要在语言学、逻辑学、哲学等方面补课,为什么用词不准确、不确切,跟文史哲的修养不够有关。先生教导我们学不通时多查词典,多思考,弄清原委。先生对弟子常说的话是,“学好文史哲,把握学术前沿”,“多读书、多思考、多辩论、多动笔”等等,几近口头禅。

先生对学生文史哲的学习出奇的重视。早在1987年,先生就请了吴翼鉴先生来给弟子们开讲《体育哲学》,在当时我国体育哲学研究成果还不多的情况下,吴先生欣然应允讲授“体育哲学”,实在不易,这需要极大勇气和智慧。可以说,吴先生的体育哲学课讲得很生动,深入浅出,后来在授课基础上出版的《体育的哲学思考》是我国体育哲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三是先生严谨治学,时刻不忘教书育人。先生的严谨是出了名的。凡是先生提出的学术观点,往往都要引经据典,有严格的出处,论点、论据、论证常常要反复推敲。先生在学术用词方面非常严谨,比如,“体育教育”、“竞技体育”这样的词汇,先生是不用的。先生认为,规范的用词是身体教育、体质教育,竞技教育。

在笔记本里找到先生1986年10月16日晚给我们研究生的教导内容,先生建议我们每天学习10小时,不要浪费时间,先生说自己最多时候一个晚上要写14封信。先生认为科学是以一定对象为研究范畴反映其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现实中的种种体育现象按照科学的标准来分析,经得起推敲的不多,搞研究不能认为“差不多”就行了,要精益求精。先生常常教导学生要敢坐冷板凳,甘当学术傻子,能达到王国维所说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那就进入境界了。先生的教导,弟子们终生难忘。弟子们多与先生有着深厚的感情,继新、文谦师兄远在东北,这些年却常常借着各种机会来看望先生,令人感动。先生的众多弟子,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先生对弟子们的严格教育、精心培养密不可分。

先生曾担任第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和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数十年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无私关注着国家体育、竞技事业的科学发展,为国家体育的发展多次递交提案,贡献其毕生所学,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执着的真理追求和拳拳的爱国之心。

先生的体育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我国体育界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这种崇高来自资深教育家、体育学者对先生的尊重。老一代的体育家徐英超、黄震、陶德悦、董安生、吴翼鉴等都是先生的至交。先生的体育思想在1982年受到批判时,这些体育界的前辈都非常支持他,大家都有很深的默契。有的学者原本是主张大体育观的,后来对体育的本质逐渐产生了新的认识,转而支持真义体育观。这种认识上的转变非常不易,这种转变并不是因为先生有权势,而是因为先生讲的是真理。

著名作家王蒙说,文化的强大需要一批有牛劲的专家。这话说得好,我们的先生就是认准了真理后大有10头牛也拉不住的劲。先生有着学术大师直率的性格,坚持真理,从不阿谀奉承、曲意逢迎。先生就是这样特立独行、深邃而富有远见的学者,即使在1982年遭到批判后,也从来没有灰心过,没有犹豫过,没有打退堂鼓。而这样极富个性的学术大师能够在华南师范大学得以发展、扬名,是与杨文轩老师海纳百川的领导胸怀及其创设的宽厚、宽松、宽容的学术环境息息相关的。

今天,回顾先生对国家体育学术发展的贡献,评述先生独特的体育思想,感恩先生的教诲,学习先生的治学风格,对于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和体育学术大家、推进我国体育的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笑峰. 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N]. 体育报,1979-07-19.

[2] 林笑峰. 体育跟娱乐竞技等文化活动相区别的问题[J]. 体育与科学,1981,2(4):14-17.

[3] 林笑峰. 自然体育和现代体育科学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17(1):54-60.

[4] 林笑峰. 析体育的真义――兼谈中国真义体育[J].中国学校体育,1989(2):60-61.

[5] 林笑峰. 拨开“金字塔”上的迷雾――坚持按体育的真义来领导和指导体育工作[J]. 教育科学研究,1990(1):11-14.

[6] 林笑峰. “真义体育”之真义――兼答熊晓正同志质疑[J]. 体育文史,1996(6):6-8.

[7] 林笑峰. 我对“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认证与探究[J].体育学刊,1996,3(2):32-36.

[8] 林笑峰. 对中国体育问题的辨析[J]. 体育学刊,1999,6(5):1-6.

[9] 林笑峰. 健身与体育[J]. 体育学刊,1995,2(2):15-20.

[10] 林笑峰. 中国全民身体教育事业建设的历史使命[J]. 体育与科学,2006,27(1):32-35.

[11] 林笑峰. 健身教育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12] 林笑峰. 体育观的辨析[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89(2):70-73.

[13] 陈琦. 应该重视“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研究与运用[J]. 中国学校体育,1994(4):64.

[14] 杨文轩,林笑峰,郑俊武,等. 体育学原理论著选读[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5] 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 熊斗寅. 熊斗寅体育文选[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17] 李寿荣. 倡行真义体育――林笑峰先生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7,14(5):1-3.

[18] 张军献. 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眼中的体育――吴翼鉴先生访谈札记[J]. 体育学刊,2011,18(2):1-4.

第7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学术视野

一、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已有百年历史,它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组织、社会秩序与社会行为。顾名思义,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社会学理论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加拿大体育社会学家barrymcpherson沿用社会学观点是这样定义的: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与体育相关的社会单元(如个人、群体、组织、社会与文化)和体育过程(如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冲突、社会变化等)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但是,体育社会学并不研究某些特定的个人或群体,而是研究较宏观的社会结构、社会类型以及社会组织等。举例来说,体育社会学研究棒球队之类的体育体系、国际体育组织之类的体育组织、民族体育之类的体育文化现象,他们还研究社会层面的国家体育形态等。

实际上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还有更广的涵义。在20世纪的西方国家,人们就认识到在高度组织化的工业社会里,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会影响社会文化进程。当时,体育运动不仅是体育社会学家关注的对象,而且也是社会学家在研究和解释重大社会文化进程时常常提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虽然在该学科发展初期,“竞技运动”曾被看作是体育社会学的标签,其实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广,实际上玩耍、游戏、竞技运动等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如何对参与者产生影响及如何影响文化都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二、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历程回顾

在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西方国家,体育无孔不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很难想象没有体育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人们痴迷于橄榄球超级杯比赛,同时也为全美篮球联赛而疯狂。体育已经成为了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体育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对象不过是最近一百年的事,而体育进入社会学研究视野也不过是短短50年的历程。

(一)诞生阶段:20世纪20--60年代

有学者认为,体育社会学诞生于20世纪20~30年代,认为1921年德国学者h.里赛出版的专着《体育社会学》(soziologiedesspots)是体育社会学诞生的标志。这部专着第一次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详细论述了古代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中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研究了不同人群参与体育运动的问题,初次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体育运动进行了研究。

但从此以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美国,除了少数出版物提及,几乎没有学者再从社会学角度看待体育运动。在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方社会,体育运动虽然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还没有人对体育运动进行过严肃的思考,更没有人对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究。体育运动仅是供人们尽情玩耍的,或是供职业运动员和体育竞赛组织者赚取利润的,还仅是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的内容,没有成为被大众系统研究或给予批判的对象。同样,体育运动也没有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学术界普遍缺乏对体育运动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美国体育社会学家georgesage讲到:美国社会学学会在1950及1959年所做的两次调查中.很少有社会学家将体育运动放在教学及研究之列,体育运动也还没有进入社会学家的研究视野。

(二)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体育运动被学界忽视的局面有所改善。这一时期,许多西方国家都产生了值得人们探究和分析的体育学分支学科,如美国、新西兰、波兰等。其中体育社会学是最早产生的学科之一。体育领域的学者们开始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究体育中的社会问题。当然不仅学者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体育迷们对此也津津乐道。例如体育运动对参与者品格的塑造有何影响?体育参与是否可以被视为一种针对具有某种品格或能力的人的特殊选拔机制?体育是否有利于宣泄人们的不满情绪?拳击之类的体育竞赛是否加剧了运动员或观众的暴力倾向?诸如此类的问题深化了体育运动研究的内容并且拓宽了研究领域。虽然学界对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定论,但它们已成为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历久弥新的经典问题。

1964年,国际体育社

会学学会成立,截至1968年,它已吸纳了27个国家的代表委员。国际体育社会学会议的召开也引起了社会学家和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irss)于1966年开始发行,1973该刊物转为季刊。1968年,体育社会学十项专题讨论会(bigtensymposiumonsport)召开。1969年,体育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竞技运动,文化与社会》(spotr,cultureandsociety)由着名体育社会学家loy和kenyon编辑出版。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体育社会学研究已成为美国大众感兴趣的领域之一。例如流行杂志《体育画刊》(spotrillustrated)因揭露比赛、黑人运动员所遭遇的困境、高校竞技运动中存在的暴力问题等竞技体育问题而广受关注。关于运动员和竞技运动的书籍不仅公开发行,有的还成为畅销书。1976年,美国着名作家jamesmichener专门撰写了《美国的竞技体育》(sportsinamerican)的社会评论。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公众对体育运动社会学分析的高度关注。

(三)走向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早期,随着公众对体育社会学分析兴趣的进一步增加。一系列专着相继问世,为体育社会学学术交流创造了良好氛围。此时期产生的着名的刊物有《体育与休闲评论》(reviewofspotrandleisure)、《体育和社会问题杂志》(journalofsportandsocialissues)、《休闲科学》(leisurescience)和《体育行为杂志》(journalofspotrbehavioro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aahperd)设立了体育社会学学会;北美体育社会学学会成立并出版了《体育社会学杂志sociologyofspotrjournalo周内及国际范围的体育科学会议都包含了体育社会学方面的议题,该学科书籍的版机会也大大增加。公众对体育的兴趣以及体育学家利用社会学理论研究体育为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使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体育社会学已经成为体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亚马逊(amazon.conr)在2005年8月列出的体育社会学专着已达981本。在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在其50年的发展中已经随着其理论体系的日益健全而走向成熟。体育社会学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已经拥有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三、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内容

西方体育社会学目前正在研究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吸引了诸多有先见之明的国内体育社会学家的注意。我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也对上述选题进行了资助研究。仇军、罗锦文、佟呜利用传统文献分析的方法,在其《从混沌走向自觉:西方体育社会学制度化的发展》一文中指出: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社会变迁、社会化、社会分层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兴趣所在。如社会变迁中不同群体体育消费形式与变化,体育参与的形式与变化,与学校体育角色相关的的价值体系研究。社会化问题中的非社会化与再社会化问题。社会分层中:某一运动项目与另一运动项目相比是否更具社会威信,某一国家或地区中社会阶层差异是什么等。

陈俊钦、黄汉升、朱昌义在《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一文中指出:体育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体育全球化、体育组织的研究是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

该文作者提出的体育社会学发展趋势为:研究者更重视应用性研究;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如何组织开展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已引起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的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这一提法与仇军所提出的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的研究热点为社会变迁、社会化和社会分层方面的研究有所不同。

刘德佩参加2001年的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后,根据大会论文摘要集写出了题为《当代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参加第1届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的思索》的文章。介绍了该次大会的实况,并指出了国际体育社会学当前的研究热点为:关心体育政策的研究;对体育休闲、娱乐与消费的研究明显增多;宏观研究较少,中观和微观研究较多。2003年的第2届国际体育社会学大会的主题为“体育与社会秩序——理论与实践的挑战”,并围绕以下主题展开研讨:社会资本与分层;体育运动中的伦理道德与文化差异;体育俱乐部与组织问题;性别体育与大众媒体;民族特征与体育;体育与健康;体育组织的性别结构;体育与身体

文化;社会化与体育。

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目前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的看法并不一致。主要原因是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均为文献资料分析法。由于参考文献数量和发表年代的不同,不同学者眼中的国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热点有所不同。

苏小霞利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目前能够收集到的近10年《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和《体育社会学杂志》所刊载的论文或摘要进行了分析。之所以选择这两本杂志是因为前者是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的官方刊物,后者是北美体育社会学学会(nass)的会刊。两本杂志分别于1965年和1984年创刊,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权威和主流,所刊载论文能体现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对两本杂志共计76期,374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性别、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民族、种族、阶级、社会经济地位、国籍等因素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这说明体育社会学家不仅研究体育运动项目,而且应该对特定体育项目的参与者给予关注,而参与者的阶级、性别、民族、种族、社会经济状况等则是界定参与者特征的重要因素。由这方面研究主题占到刊载论文的28%可以看出,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对“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权力关系”的研究最为关注。此外,“兴奋剂、体育中的暴力、伤痛与冒险”方面的研究,占到了研究总数的9%,说明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也十分关注竞技体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如各种偏行为和攻击。对于“政治经济、国家体育政策、运动队组织”方面的研究占7%,居第三位。接下来,研究数量较多的是对“体育亚文化、体育情感与体育认同”方面的研究,占6%。“体育与传媒”方面的研究处于第五位,此外,“青少年体育运动”、“非参与性体育爱好者”、“体育与全球化、国际化、地方性议题”和“体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也较多,分别占刊载论文总数的5%

杰·科克利在《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中指出:自1990年以来,性别和性别关系成为体育社会学的最热门话题。苏小霞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在374篇文章中,虽然许多研究综合考虑了研究对象的性别、种族、阶级等状况,但主要研究性别、男女气质与体育的论文数量达62篇,占到了所有论文总数的17%。此外,由于参加体育运动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体验,获胜的骄傲、失败的懊恼。参加体育运动还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认同感,如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团体的认同感等等。他们构成了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另外一个热门。这也说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有社会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涉足到心理学的内容,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也扩展到心理方面。

四、当前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面对的主要困惑

(一)能否做到价值中立

与其他科学研究类似,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同样要面对研究者所处的立场问题。有人认为科学研究应当是价值中立的,不带有个人的偏见,不带有个人的的价值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学研究的客观、公正。早期的体育社会学先驱人物kenyon和johnloy在其文章中强调,作为新兴学科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应当与从其中脱胎出来的体育学研究有所区别,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体育社会学家们既不能传播流言蜚语,也不能传播参与体育锻炼带来的福音。他们的功能不是让人们对某事形成一定的态度,而是对他们进行描述和解释。”

但是,这些传统的观念也受到了同一领域其他学者们的质疑。例如另外一名体育社会学家sage就认为:任何一种研究方法的采用以及立场的选择都会涉及到价值判断问题,这些都应当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能想象着实现价值的中立。通常来说,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确存在许多来自外界的干扰,例如政治的干预。这种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声音遮蔽了更加理论性的或者研究取向的问题,使他们不能进行严格的学术讨论。这样的问题在我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同样存在,例如许多获得了政府资助的课题,其研究结果通常不得不与上面的声音保持一致,使得科学研究仅仅是为现行政策进行注解和阐释,而不能起到指导政策制定的应有作用。

(二)研究方法是否客观

科学研究是否能够与价值中立相伴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是否能做到客观准确。首先人们需要考虑的是自然科学的方式或者社会科学的方式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孰优孰劣。随着科学权威地位的确立,从19世纪30年代诞生的实证主义开始泛滥。实证主义以实

证化的方法,把世界当作对象来把握,旨在达到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认为研究就是运用实证的方法,检验一种假设是否与客观事物的属性相符合。知识就是要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者在认识活动中要排除自己的成见,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身。因此知识不应夹杂任何个人的见解,与认识者本身的知识、能力、经验等个体因素无关。与主张客观、中立、实证相对,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是人的行为,而人是具有独特个性、各不相同的复杂个体,因此实证的、客观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是不适合的,主张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而适当辅以量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是极具个体性的一项工作,从选题到研究设计无不体现研究者的思想和心理预期。在科学研究中,杜绝个体的主观之见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上述主张也受到质疑,认为在研究过程中过分体现研究者个人的见解、主张、情感、经验等主观的内容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三)理论导向还是实践导向

体育社会学研究是建立理论还是指导实践的问题也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体育社会学研究到底应当是对那些源于理论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进而建立相应的理论体系;还是应该针对体育实践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展开研究,最终促进这些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目前,两种类型的研究并存,不同类型的研究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从传统来看,许多大学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倾向于理论性的,他们更多进行的是宏大的理论的建构,从另一面看则是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实质上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都亟需体育社会学家对此作出回答。作为教练、体育赛事的组织者、体育教师,他们更希望体育社会学家是一个社会批评家,是一个社会改革者。体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成为体育社会学家们进行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而体育教师、体育教练、体育经营者也非常愿意听取体育社会学家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即便如此,仍然会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造成一些冲突,因为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不同,导致大学里面教授们的观点可能与职业领域的人对同样问题的看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五、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对我们的启示

(一)抽象研究与具体研究相结合

体育是一项有规则的身体活动,个人所从事的体育活动也具有不同的形式。然而体育社会学家通常却只关心抽象意义上的体育,而不涉及具体的体育运动形式。根据klausheinemann(曾担任《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杂志主编)对1966一1990年间《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发表的457篇文章的内容分析结果来看,48%的文章涉及到了具体项目,涵盖了26种运动项目,而且此类研究多属于北美国家对集体项目的研究。

在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常常出现就体育论体育,通常都是采用宏观叙事的方式来研究,缺乏对具体体育项目、具体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关注。虽然缺乏对这方面研究的具体数据,但是我们不难看出,纯粹的理论研究仍然脱离了具体的运动实践,即使有些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涉及到了某些运动项目,也都是常见的普及性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对于网球、高尔夫球、保龄球等运动项目的体育社会学研究鲜见文章发表。对于皮划艇、赛艇、射箭、标枪、铁饼、拳击等项目进行的社会学研究更是几乎没有。另外,我们也缺乏对某些土生土长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形式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一些新生的工业化国家并没有对其民族体育以及特定的身体文化进行保护和发展工作,而是正在逐渐被西方的现代化浪潮所湮没。武术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代名词,对武术的研究占据了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大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新生的体育运动,研究者也寥寥无几。在国外非常流行的远足、橄榄球、棒球、垒球、壁球等,因为不是奥运会项目,国内也没有大力开展,因此也得不到体育社会学家的重视,未能进入他们的研究视野。

(二)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比例要适当

根据klausheinemann对457篇文章的内容分析,在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中(占34.4%)将“体育运动”本身,也即如足球等某一类型的体育运动看作是一个社会系统来进行研究。多数研究集中在社会系统的宏观层面,如体育组织、机构、俱乐部等,这方面的研究占到了14.5%。对于初级系统也即中观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运动队、个人组织方面。研究很关注环境与体育等较大的社会系统,如工作环境、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政治、体育与文化、体育与休闲等。关于体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方

面的文章占到了7.9%。因此可以看出: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将注意力比较多地用于关注初级系统,研究微观社会的体育参与问题。而我国体育社会学则比较注重对大型的社会系统及体育科学的研究,偏重宏观叙述而缺乏微观叙述。

(三)注重对母学科理论的运用

许多国外社会学家对于体育这种社会设置都有精辟的论述,法国着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曾运用他有关资本、惯习和场域理论对体育中存在的分层现象进行了研究。许多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就运用了布迪厄的理论。此外西方体育社会学家还运用德里达的结构主义理论、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以及埃利亚斯构型社会学中文明化进程的相关理论等对体育与民族认同、体育与全球化、体育与社会性别以及体育中的暴力行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虽然,体育领域中的社会性别问题、体育在民族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形成中起的作用以及体育与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等问题都是当今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比较关注的议题,但是国内的体育社会学家缺乏对这些理论的了解,在研究中很难体现出对上述具有世界范围影响作用的理论的应用。

(四)实证主义仍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同时非实证主义研究已经兴起

从klausheinemann对1966~1990年间《国际体育社会学杂志》发表的457篇文章的内容分析来看,约75%的研究有系统获得并经过检验的数据作为支撑。尤其是北美和西欧的体育社会学家的研究,大多属于实证研究的性质。可以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仍然是坚持走实证主义路线的,因为刊物中多数文章都有数据支撑。

但是,苏小霞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997~2006年间《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irss)和《体育社会学杂志》(ssj)发表的374篇论文进行分析后发现:近年来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多数文章属于定性研究,其中,采用传统文献分析的研究方式得出的文章占多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近年来非实证主义研究增多是受到了西方社会学研究中解释社会学、构型社会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等非实证主义思潮兴起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这些“从文本到文本”的研究大多都有坚实的社会学理论作为支撑,而且其参考文献的数量通常都在百篇以上。

而我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则多采用非实证研究类型,偏向于理论的建构。即便如此,也缺乏通过理论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假设或者理论模式,构建体育社会学理论模式、假设和系统作出贡献最大的仍然是北美的体育社会学家们。我国体育社会学家应该力避凭空炮制出来虚假数据,要注重数据的根由和说服力,并将逻辑实证与数理统计有机结合起来,走一条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道路。

(五)避免研究方法的单一化

问卷调查是体育社会学研究常用的方法,由于节省经费和时间,可以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数据,而在国内外都被广泛使用。在社会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心理和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因此,仅仅凭借问卷调查难以收集到真正有效的数据,因此难以反映真实情况。而进行实地考察不仅可以确保问卷本身的真实性,还可以获取问卷了解不到的信息。访谈法是对问卷调查法的有益补充,可以直接与调查对象进行沟通,获得问卷难以反映出来的心理变化、思维过程等信息。观察的使用更是为质的研究所推崇,但是由于耗时和不经济,目前观察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对文献资料分析、内容分析等“案头方法”的热衷。

国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要防止问卷调查过多、实地考察偏少、文献资料研究偏多而现场观察偏少的情况。目前质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质的研究方法也被一些体育社会学家采纳使用。

六、结语

第8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

问:这些年,男性不育症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吗?

答:男性原因导致的不育症的发病几率现在逐年增加,从前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在20%~30%左右,近年来已经达到50%左右,而且,还有继续增高的趋势。

问:您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生长发育的过程吗?

答:可以。要了解产生的过程,就要先了解一下与生精有关的男性内生殖系统的组成,这个系统包括、输精管、前列腺、精囊腺。是由曲细精管组成的,其中含有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分别用于产生及分泌雄性激素。附睾紧附于表面,是发育成熟的场所。输精管连接着附睾与前列腺,是运输的通道。前列腺与精囊腺分泌的液体组成了。是由中的曲细精管产生的。男性达到成年后,内的支持细胞开始分泌雄性激素睾酮,在睾酮的刺激下,整个的发生过程在曲细精管中开始进行,各级生精细胞按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的顺序,从曲细精管的基膜向管腔排列,当发育完善后即从曲细精管脱落随液流入附睾内,由精原细胞发育成的时间约为60~70天。每克组织每天大约能产生一千万个,这些需在附睾内一些特异蛋白质的帮助下逐步获得运动与受精的能力,这个过程需要19~23天左右的时间。这样加起来,一个正常的从产生到完全成熟,需要90天左右的时间。

问:中全部成分都是吗?

答:不是的,在射出的中,前列腺液占量的30%左右,余下的70%左右来自于精囊中的精囊液,只占1%左右,在中含有很多营养成分,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说,柠檬酸可以加强的运动能力;柠檬酸盐参与的凝固与液化;果糖是运动的能源;前列腺素可以使子宫松弛,增加运动和穿过宫颈粘液的能力。

问:那么目前男性不育症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呢?

答:男性不育症的病因主要有五大类:第一是生成及成熟障碍;第二是运输通道病变;第三是不能正常排入女性阴道内;第四是男性附属性腺异常;第五是由于免疫因素引起的。在这五类原因中以生成及成熟障碍与男性附属性腺异常最为常见。

问:平时我们所说的少精症、无精症这些不是病因吗?

答:这是一种概念上的错误,少精症、无精症指的是男性不育症的类型,常见的类型有少精症、弱精症、死精症、无精症、不液化等。

问:您能详细的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些类型是如何区分的吗?

答:当然可以,少精症指的是密度≤2000万/ml:弱精症指的是活动率低下,A级不足25%或是A+B级不足50%:死精症指的是中有存在,但没有或者只有少量活动;无精症指的是中没有存在;不液化指的是在排出体外半个小时后没有液化。还有免疫性不孕,指的是体内抗抗体呈阳性,影响了的成活率及运动能力。

问:正常是什么样子的呢?是通过何种方式检查出来的呢?

答:正常的检查要求在禁房3~5天后进行,可以通过或是法取精,将全部射入干燥、清洁的容器内,取出的要在30分钟内送检,如果天气比较冷要注意保温,尤其要注意的是取精过程中不能使用,以避免内所舍的杀精成分影响质量。

正常的从十个方面进行检查:

①量:2~3m1

②酸碱度:7.2~8.0

③液化时间:<30分钟

④液化状态:完全液化

⑤密度:≥2000万/ml

⑥成活率:≥60%

⑦活动能力:A级≥25%或A+B≥50%

⑧畸形率:≤20%

⑨炎症细胞:少于一个加号(+)

⑩色泽:乳白色

问:发育成熟障碍如何引起的?

答:的产生到成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质量出现异常变化,常见的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大类。外在因素又分为四种:第一是环境因素,目前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各种有害物质日益增多,比如说水污染、饲料添加剂等等都会损害的生精功能;第二是生活习惯问题,比如经常洗热水浴,穿紧身裤,长期骑车、开车,缺乏锻炼等;第三是烟酒因素,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早已表明,烟酒会使生精功能严重受损,并造成畸形增多;第四是性传播疾病的引起的生殖系统炎症,不但造成质量下降,还会影响到的运输。

问:您所说的内在因素指的是那些呢?

答:这指的是男性生殖系统的自身作用的影响,包括前列腺、附睾、精索静脉等。

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属性腺,其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的重要成分之一。正常的前列腺液内含有大量的枸橼酸和磷酸酶,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以及大量蛋白质,主要作用是促进的生成,维持活力,保证的正常液化。前列腺的炎症改变会使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进而抑制的活力,引起中毒、凝集、死亡。

附睾是成熟及贮存的场所,附睾炎症改变不但会影响的正常发育成熟,严重者还会阻断运输的通道。

精索静脉曲张会影响的血液循环,使缺少必要的营养及供氧;使内部温度升高,影响间质的雄性激素分泌引起慢性中毒,进而造成数量减少、活率下降、畸形增多,严重者会出现无精症。

问:运输通道异常是怎么回事?

答:运输通道异常指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输精管不通。包括输精管先天发育缺如或闭锁,输精管附睾分离,炎性输精管堵塞,结核性输精管堵塞,外伤性输精管堵塞及输精管结扎。这种情况阻断了向体外输送的通道,使中没有存在。打个比方,就像是鱼池中只有水没有鱼一样。

您举的这个例子可真是形象。

问:为什么不能正常排入女性生殖道内?

答:这种原因是由于男性生殖系统发育畸形所致。包括、尿道、、精囊、前列腺畸形四类情况。常见的发育畸形有完全缺如、无、组织不全、小等,其中以小最为常见。尿道发育异常又分为先天缺如或闭锁、尿道上裂、尿道下裂、尿道狭窄等。常见的发育异常有无睾、隐睾、发育不全。精囊及前列腺的异常,临床上最多见的就是先天缺如及囊肿,这些情况有些是无法治疗的,有些则需要手术纠正才能恢复部分或全部功能。

问:男性免疫因素是如何引起不育的?

答:男性的免疫性不育主要是由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而导致的。作为一种免疫抗原,正常情况下不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引发免疫反应,当生殖系统出现损伤或炎症反应时,就会与免疫系统接触,触发免疫反应,产生抗抗体。抗抗体会作用于生精细胞影响的生产,也可作用于而引起活动力下降,凝集,阻止穿透宫颈粘液及卵子透明带,还可作用于受精卵引起胚胎的死亡。

问:通过那些检查来明确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呢?

答:常用的检查有九大类。

1、男性生殖系列体格检查

2、常规检查

3、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4、内分泌激素检查

5、免疫抗体检查

6、穿透力试验

7、精浆生化检查

8、活检

第9篇:体育运动中常见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 体育安全 安全管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假如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发生了安全事故,就违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初衷。在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压力下,怎样避免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我们每位安全管理者需要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小学体育安全教学管理手段现状

在对待体育教学、竞赛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这样的现象。把体育教育中体操跳马、单、双杠,田径的标枪、武术的刀、剑、棍这些普遍认为教学难度大,危险性系数高的项目减掉,有的学校甚至把跨栏、足球这些项目都不开设模块了,还有的把攀登架拆除(小学占多数),单杠只用来做引体向上。大多数学校体育课中取消标枪、铁饼教学内容,运动会中标枪和铁饼项目也不见了。一些学校在非教学时间,部分体育场地进行关闭,器材限制使用,更有甚者,一些学校下午一放学就轰学生出校门,还专门有老师在楼道清场,“学生都出校门了,校长当天心里就彻底踏实了。”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始终把体育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它是顺利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保障。体育教学中某些项目存在隐性的危险而禁止或限制教学,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将是无助的。

二、小学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策略

(1)强化内务管理,体育教育教学制度的组织化、程序化、规范化,理清权利与义务 。依据《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确保体育安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装备正规的体育场地、器械,规划好各个场地器材的布局,增加安全保护设施。建立体育工作安全管理条例和执行操作规范。建立各种与学校和学生体育安全有关的应急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安全卫生知识的学习和指导培训,理清各个部门、人员相应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使制度组织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为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第一层保障。我校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扶贫助学助难基金组织,学校每年定额投入,专门为学习贫困学生和因意外事件需要经济救济的个人或团体进行救助。

(2)加强学生体育运动暴力行为认知教育和意外伤害自我救护能力的培养,提高认识,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在体育健康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安全常识、医学常识、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等安全知识的讲解和示范。提高学生的危险认知和自我救护能力。比如肌肉拉伤后怎么包扎,小腿痉挛运用强直法或刺激穴位法解救,崴脚后冷水泡脚等应急救护方法。对体育运动暴力行为的性质、现象、常见形式以及危害进行普及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有意识地进行避免人身攻击,减少对器材设施的损坏,文明用语,增进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大力发展体育教育软硬件建设和管理。首先,学校场地器材应定期按照安全标准,进行彻底的摸底、检查,尤其是对大件体育器械,如篮球板、篮球架、跳箱、单双杠等做重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其次,在上体育课前,应充分检查各个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能,对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及时解除,上课的组织过程中注意场地器材的布局,保持合理的练习空间,减少无意间的身体碰撞。对不同教学项目中有危险隐患情况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针对性的防范,比如排球救球后膝盖半月板容易受伤,救球后采用前滚翻的动作就可以有效避免。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盖、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第三,在上课内容、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方面要科学合理,技术动作难易程度得当,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防止因错误动作或技术动作不正确而造成受伤。体育教师自身加强体育安全卫生教育的学习,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4)分流措施,体育课安全保险进学校,预防机制先上好。给学校的每个教师和学生买份意外人身保险,给学校体育的安全教育提供社会保障,减轻学校、教师、学生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因意外事故带来的风险和心理压力。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全面开放和开发,张扬学生个性,提高体育人口质量。对于在体育课出现的学生受伤事故,究竟由学校负责还是由家长负责,目前法律上还没有进行非常明确的界定。在未建立相关法律来维护学生体育课安全的权益的时候,我们要充分重视保险这个社会体制来给学校和学生减负。我们学校有个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被气排球网绊倒,在倒地的过程中手臂向后支撑,造成前臂尺骨意外骨裂,学校老师把他立刻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最后的医疗费用是由学校、家长和保险公司出的。因为学生在开学时就交了保险。学校也处理非常及时,学生家长对学校处理的态度和方式很满意。

三、小学体育安全教学保障措施

(1)创造合适的体育教学场所。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要求相应学校修建一定规模的体育教学场所,必要时购买一定的教学设备,保障生的安全;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该对班级进行分组,人数不要太多,不要造成学生的拥挤现象,这样就有利于体育教师对其安全的看管;必要时,学校应该进行资金的筹措,建设一定的体育场所体育场等,加强锻炼学生的体育素质。

(2)改革体育教学的评价制度。对于学生的成绩不仅仅单看文化课的成绩,而应该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体可以把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平时出勤情况以及最终测试成绩纳入学生的期末考核指标,让学生和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另外除此之外,还应该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考核之中,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自身的安全问题,这是保障学生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重要保障。

(3)解决体育教师问题。小学校缺少对体育教师的编制,使得体育教师在思想上对体育教学不重视,进而也不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基于此,学校应该尽早解决教师的编制问题,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心,提高对学生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