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精选(九篇)

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

第1篇: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关键词】 老年患者;呼吸疾病;护理问题;方法

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比例占老年疾病患者很大一部分,这些患者大多年龄较大,时间较长,而且由于自身身体机能的衰退,比较容易复发。常见的老年人呼吸系统的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需求多样化也不断增长,这样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也逐步被重视起来。 下面就从一组数据中,来分析怎样对老年人患者进行护理。

1 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现状

在一个调查小组中有40例老年患者,年龄平均在60~85岁,大多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病时间平均在5~15年,同时很大一部分患者还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

2 在护理时遇到的问题及方法

2.1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人的年龄较大,各系统、组织以及器官功能的衰退,很容易会造成病情反复发作,再加上长期的治疗,不能有效的快速根除这些疾病,这样就造成老年人心理上对医院和治疗不信任,出现焦虑、恐惧、沮丧、不配合治疗等一些不良情绪。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医护人员要做到对老年患者心理的护理,关心老年人,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消除或缓解他们的不良心理压力。

2.2 专业的医护护理 老年呼吸疾病常伴随有反复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症状有无加重,注意痰液和咳血的颜色以及量的多少,如有病情变化,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老年人的病情容易突变,所以要重视老年患者的细微变化和出现的症状,及时向医生反馈信息。在做到对病情观察的同时还要对老年患者做到正确的氧疗护理。正确执行医嘱,根据病情的需要给患者采取相应流量吸氧,在氧疗护理期间,医护人员要注意巡视,多观察患者的缺氧症状是否改善,自信检查氧气管是否漏气,吸氧管是否通畅,定期做到对吸氧管的更换等。对有排痰护理的患者,也要重视。这是因为老年人肺功能低下等,容易使痰液阻塞呼吸道,影响肺通气功能。就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对呼吸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改善肺功能,这样对老年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患者明白排痰的重要性,教会他们有效的排痰方法,指导并协助患者排痰。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叩击患者的背部,以使粘附在肺部的痰液松动脱落,使痰液咳出。对病情比较严重或昏迷的患者,要及时有规律的对其进行吸痰,必要时采用气管插管吸出痰液等分泌物,以免窒息状况的发生。

2.3 老年人的生活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受到感染造成反复发作,要求医院保持安静的室内环境,保持新鲜的空气和适量的温度和湿度。针对病情较轻者可以让患者适当的做一些运动,对病情较重者,要加强对基础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和患者家属讲清翻身的重要性,并做好翻身记录。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同时还要对患有呼吸系统的老年患者的饮食护理。这类的老年患者由于感染、呼吸困难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身体机能处于负氮平衡,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容易受到外来的感染。因此就必须要给老年患者补充充足的营养。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饮食的注意,应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防止噎食;多引用流质、半流质食物,忌辛辣冷的食物,多食高蛋白和蔬菜、水果。

2.4 健康指导 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让患者学习并采用缩唇呼吸法、体力训练等一些基本的康复训练技能。通过缩唇呼吸法,可以延缓吸气时气流压力的下降,提高气道内压,排除肺内的残气,吸收新鲜的空气,增强肺泡换气,有效的改善了缺氧症状。体力训练也多主要是以呼吸体操和医疗体育等有氧运动为主。

2.5 用药安全护理 因为老年患者大多伴有其他的慢性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如果疏忽,就会造成漏服、少服、用药过量,甚至在服用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常常忘记吃药,或忘记已经服过又过量服用,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就要做到口服药由护士按次送服,并且监督患者把药服下。针对患有吞咽困难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最好把药物研碎溶解在水中服用。服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

2.6 老年人的日常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患者自己处理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介绍有关的保健知识、可采取的防治措施等。还要注意帮助患者积极主动地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多听音乐、阅读等,让患者保持舒适的,根据天气的变化添减衣物,常开窗换气。

因为康复期是呼吸系统疾病缓解期,这样就应该采取措施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对易患感冒患者鼓励加强锻炼,增强耐寒能力,增强体质,鼓励患者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膈肌活动,增加有效通气量。注意有氧呼吸,对有烟、酒嗜好者要鼓励戒烟戒酒,以利改善呼吸功能。

在入睡时,老年患者多患有睡眠障碍,这样就要求医院必须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护理人员也要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和关门轻。在入睡前让患者用温水泡脚,避免进行刺激性的谈话或节目,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用药物辅助患者入睡。

3 小结

呼吸系统疾病多是慢性过程,病情不稳定,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心理和日常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通过护理来改善对呼吸系统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重视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和环境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老年患者的体制,老年患者健康的目的才能实现,才能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好的全方面的护理。

参考文献

[1]全星.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水平分析[J].医学产业资讯,2007,4(34):37-38.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9.

第2篇: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86例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给予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结果:治疗4周后,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9%,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有助于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康复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68-01

康复医学已近百年的历史,相对脑病康复、骨病康复来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并未被广泛认知,对呼吸系统疾病康复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对本身存在各器官系统退行性变的老年患者而言,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临床价值[1]。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的86例65岁以上的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65-82岁,平均71.6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合并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氧疗、止咳祛痰及茶碱类药物等支持对症治疗。对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主动康复。教会患者进行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法。同时结合我国古代养生保健操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这些保健操可以带动胸背的呼吸肌运动,有助于缓解呼吸肌的疲劳,可增强下肢肌力及下肢的灵活性[2]。

1.2.2营养康复支持。肺康复患者病程较长,消耗大,患者体质虚弱,故应加强营养,尤其注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3]。我科室根据辨证施膳总结出一系列利于肺病康复的餐饮处方,同时嘱患者三餐定时定量,以餐后不感到腹胀为度,忌饮食过量,忌食用不卫生、不新鲜或生、冷食物。

1.2.3合理氧疗。肺病患者肺功能受到损害,加之肺部感染,进一步阻碍了肺泡气体的正常交换,结果引起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障碍,氧气又不能顺利地进入血液,因此大多数患者处在缺氧状态,要向患者介绍吸氧的好处,使其配合治疗。

1.2.4帮助排痰。支气管扩张、COPD、肺心病以及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感染时,均可出现痰液增多的现象,应告知患者原因,使其消除恐惧心理,使用药物后或推拿、拍背、引流等手法帮助患者将痰液尽快排出体外。

1.3疗效判定。疗效判定:显效:患者急性呼吸道症状明显减轻,基本无咳嗽,无喘息、呼吸困难。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1.4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X±S),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样本均数t检验。

2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两组相比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康复医学蓬勃发展的同时,肺病康复的诊疗方案也已成熟,在国内很多医院已将肺病康复作为康复科的一个项目进行临床科研,通过药物和呼吸肌的功能锻炼进行肺康复,已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

具体到本次研究,我们首先向患者普及疾病原、病情发展过程、治疗措施及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等知识,并且加强治疗期间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消除患者焦虑、悲观等消极情绪,使患者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合理氧疗、食疗、呼吸功能锻炼结合机体锻炼等。

我们为患者安排的主动康复主要着眼于呼吸功能的锻炼。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呼吸操练习以增加呼吸肌的肌力及耐力,改善患者的肺功能[6]。其次,由于此类疾病的慢性进程,患者能量消耗大,容易引发营养不良而使病情加重,及时补充营养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方面。它对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极为重要。因此,呼吸肌的收缩力受到患者全身营养状态的制约。对存在营养不良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将有利于提升其呼吸肌的肌力,改善疾病预后。

另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多存在长期慢性低氧,可引发肺血管广泛收缩及肺动脉高压,最终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对此应特别注重对患者的氧疗。长期氧疗能显著提高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消除组织低氧状态,防止甚至逆转低氧所引发的组织和器官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显示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有助于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掌握肺康复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促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应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青,余海滨,余学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3,28(5):642-645

[2]封玉琴,胡冰.营养补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促进作用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5):67-68

第3篇: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关键词】 疾病分布;流行病学;分析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是衡水市区惟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临床各系统专业分科较细,而贵宾病房(以下简称我科)是我院特设的一个内科综合科室,所收治的病例,其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疾病分布均比较广泛,没有做出特殊的规定与限制。所以,对于区域性的疾病分布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至2008年在我科所有的住院病例,共1 164例。其中男715例,女499例;年龄16~95岁,平均年龄63.76岁;<45岁168例,男77例,女91例;45~60岁254例,男151例,女103例;>60岁742例,男498例,女253例,城镇居民730例,农村居民434例。

1.2 方法 对入选患者按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标准(即:<45岁为青年,45~60岁为中年,>60岁为老年)进行年龄阶段的划分。得出上述基本资料。同时统计和总结各年龄阶段的疾病分布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疾病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见表1。表1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分类)

2.2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统计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见表2。

2.3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 前十种疾病:在<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表2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急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胃肠炎;45~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障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食管癌;在>60岁的老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肺癌、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肝癌。见表3。表3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统计)

2.4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统计依据,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前十种疾病:<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泌尿系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脂肪性肝病、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5~60岁的中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后循环障碍、肺炎、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见表4。表4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2.5 出院的第一诊断和1种及1种以上合并症者 一体多病发生率(构成比):在<45岁占16.67%(28/168);在45~60岁占57.87%(147/254);在>60岁占56.47%(419.742)。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疾病构成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了解和掌握衡水市区域的疾病流行病学状况,故进行我院综合内科病房病例疾病分布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仍以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仍以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这表明,在青年阶段,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住院率高,这符合年轻人的内外环境特点。所以,年轻人要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为主。

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发病率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表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较青年阶段分布广泛得多,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17.72%)、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38.19%)和冠心病(25.59%)、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15.75%)和血脂异常(13.39%)。以上反映了中年时期即已经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故中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1]。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

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与高血压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说明,老年阶段的疾病系统和病种分布,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相近,均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25.61%)、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40.03%)和冠心病(30.46%)、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23.72%)和血脂异常(11.05%)。由此可见,老年时期疾病分布可能是中年阶段疾病分布的继续,即仍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所以,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同时也提示我们,老年期疾病的防治重点要做好中年时期疾病的防治[2]。

【参考文献】

第4篇: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无创呼吸机

[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7(b)-004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patient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 stable phase.Methods 100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 stable phase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ni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ulmonary function,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pO2),oxygen partial pressure (PaO2) and symptom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level of FEV1,FVC,SpO2,PaO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table period;Non-invasive ventila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咳嗽,咳痰,持续性、渐进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到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肺功能逐渐下降,再加上免疫功能、抵抗力的下降,易反复发生急性加重发作,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态,阻止疾病进展,防治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2],但临床中常规治疗往往不能获得较为显著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56.00%),女22例(44.00%);年龄46~82岁,平均(68.3±2.4)岁;病程4~35年,平均(14.6±1.1)年。对照组中,男30例(60.00%),女20例(40.00%);年龄46~83岁,平均(61.2±3.1)岁;病程5~37年,平均(15.5±1.8)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在医师告知下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本次治疗、研究方法,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进行本次研究。

1.2纳入标准

①根据患者病史、体征、临床表现,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②排除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③排除合并严重全身感染性疾病、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包括以戒烟宣教为重点的教育和管理、吸入ICS/LABA或LAMA、祛痰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选用新松牌无创呼吸机,采用S/T双水平压力支持模式,吸气压力(IPAP)10~20 cmH2O,一般为(14±2)cmH2O;呼气压力(EPAP)3~6 cmH2O,一般为(4±1)cmH2O;呼吸频率为10~16次/min;氧浓度为25%~30%;指脉氧监测SPO2维持在90%以上。辅助压力先从低水平切入,再逐渐调节到患者可以耐受的最佳水平。每日使用10 h,时间分配以夜间为主,一般早上2 h、下午2 h、夜间6 h。通气过程中可给予拍背协助排痰,鼓励咳嗽、咳痰,可正常进食、饮水。在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出现胃膨胀,可口服吗丁林、改用鼻罩;如出现面部皮肤坏死,可停用面罩2~7 d,皮肤伤口常可迅速自愈,面罩与皮肤接触处涂抹糊膏或垫塞干净敷料。两组连续治疗1年。

1.4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比较两组的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检测指标,同时检测并比较两组的SpO2、PaO2水平;②症状评分:采用呼吸困难评分(MRC)和圣乔治评分(SGRQ)进行判定,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FEV1、FVC、SpO2、PaO2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的FEV1、FVC、SpO2、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MRC、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RC、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中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肺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本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或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可为分稳定期和急性期,稳定期病情较为稳定,但如不积极预防和干预,可增加急性期发作频次,加快患者的病情发生、发展[6]。无创呼吸机是临床中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常用辅助通气方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FEV1、FVC、SpO2、Pa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RC、SG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黎小惠,叶彬,黄瑞珠,等.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2):172-174.

[2]王会芳,朱四民.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 17(11):66-67.

[3]陈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33-135.

[4]沈贵洪,张治,许灿龙,等.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827-1828.

[5]蔡明文.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3):474-475.

[6]钱利华.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2):2243-2244.

[7]齐向飞,韩志强,陈荣昌,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151-153,158.

[8]谢俊勇.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50-51,54.

[9]刘建民,Qiang Tu.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2):79-80,83.

[10]孟庆华,江城,孔彬,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肝损害的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9):601-603.

[11]吴小玲,陈娟,陈姣,等.无创呼吸机防护垫的研制和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71-372.

[12]王晓红,高颖.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81-83.

[13]李辉,杨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病人的疗效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 22(3):164-167.

[14]刘婷婷,康焰,许照敏,等.高频胸壁震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创通气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4):255-259.

第5篇: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摘 要 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使学生学会利用传统体育疗法,身体力行地为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服务,这对医学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职业实用价值。结合实践,对中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在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等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国传统医疗 体育疗法 应用

医疗体育不但能促进很多疾病的临床治愈,而且能加速各种功能的恢复。当前很多国家提出了“运动处方”来解决中老年人及某些慢性病患者的合理运动问题。研究发现太极拳、气功、按摩等中国传统医疗体育方法对治疗疾病有着明显的效果,通过锻炼可使疾病症状得到改善,用药量得到减少。可见,结合医学特色在医学院校开展中国传统医疗体育,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到医疗体育的国家。早在三千多年前已有应用体育运动治病的记载。传说在唐尧时代,人们已经应用舞蹈活动治疗关节活动障碍的疾病,比瑞典要早一千多年。

二、我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的特点

我国传统医疗体育不但强调局部治疗,而且重视整体治疗和提高人体的功能系统,同时把养生保健和治疗融为一体。中国传统医疗体育在治疗方法上丰富多彩,有导引,有行气,有按摩,有拳术。

广泛流传至今的气功、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不但吸取了的前代导引术的精华,而且强调“意念”的锻炼,要求“意气合一”,“意体相随”,它强调意识和呼吸、体操相结合,“法天地,重人为”的保健思想,“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预防原则,“节阴阳、调刚柔”的动静原则和医疗体育风格。还与按摩相结合,形成我国独特的风格和体系。

三、我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的应用

(一)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传统医疗体育疗法,对神经衰弱、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溃疡等病都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它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田,不存杂念,即要用意不用力和“心静”。这种意识和身体锻炼的方法,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的情况下完成的,它使大脑皮层形成一个特殊兴奋灶,而其它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这样就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打破疾病的病理兴奋灶,修复和改善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从而使内脏器官的疾患也获得修复和改善。此外,还调整了植物性神经功能的紊乱现象。

(二)心脏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传统体育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对心脏血管系统疾病起着非常大的调节和治疗作用。加深呼吸有效改变了胸腹腔内压的变化,使血液快速流回心脏,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腹式呼吸可以使肺毛细血管与肺泡换气面积增大,提高血氧含量。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的人,心脏搏动有力,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面色红润。经研究,经常练太极拳的老年人血压平均值为134/80mmHg,而普通老年人则为152/82mmHg。

(三)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传统体育疗法中气功、太极拳、导引术都要求呼吸配合,意气相随,吐故纳新。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人体的最大吸氧量,使肺组织中的毛细血管网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增加.使血液和组织中的碱度上升,从而改善机体的内环境。在所有的肺部疾患中,几乎都出现病变部位的机能障碍、患病区血液循环紊乱、癌血等现象。传统体育疗法对消除这些后果具有很好的作用,活跃了肺组织中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涣过程,使炎症尽快得到恢复。

(四)消化系统和物质代谢疾病中的应用

消化系统的疾病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精神抑郁、忧虑或情绪过分紧张,消化液的分泌就会减少,胃肠蠕动也不正常。胃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发生与人的情绪不正常有直接的联系。我国传统体育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皮层机能。腹肌和盆肌的运动,会使腹腔内消化器官保持正常的位置,加强平滑肌的蠕动功能,以防止内脏下垂和便秘等疾病的发生。传统体育能改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消化系统的腺体分泌正常。

中国传统医疗体育具有完整的医疗理论方法体系相独特的民族风格,它不但在古代占有特殊的地位,而且有现代医药学所不能取代的医疗价值。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国传统医疗体育的方法在对疾病现象、健康机理、生命本质的认识上,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上更加显示了其优越性。现代人“防重于治”的思想已经深人人心,所以选择中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则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 倪自全.中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的应用分析[J].体育科学.2002(3):62-63.

第6篇: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抢救室患者疾病分布情况我院急诊抢救室病种排在前五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这五类病种占全部病种的92.60%,具体见图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人机体随年龄的增长,生理状况逐渐衰退,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是造成60岁以上老人急诊人数多的原因[1]。

上述结果显示,我院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占58.16%,笔者之前做过研究,老年患者在抢救室的比例高,并且呈持续增长趋势。随着患者在抢救室留观时间的增加,抢救室的功能改变。因此,加强对老年人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才能不断提高患者的抢救质量和护理质量[2]。

本研究统计了我院2010年8月12日~2011年8月11日笔者所在医院的抢救室患者就诊情况,从统计资料来看,我院抢救室病谱排序中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3.32%)、呼吸系统疾病(25.09%)、神经系统疾病(16.13%)、消化系统疾病(9.07%)和中毒(8.99%)。我院抢救室病谱的结果与国内有关急诊病谱相类似研究成果不尽相同[3-5],抢救室病谱排列顺序提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根据本研究,病谱中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中毒五种疾病占全部急诊的92.60%,常见病、多发病仍是当前的主要疾病,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4]。

因此,在急诊科医务人员配备和技术建设上,既要注重培养全科人才,又要参考疾病构成梯次,做到一专多能。要突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将其作为急诊科学科建设的重点,不断完善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救治,以推动急诊整体医疗、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上述结果中,有76例次来院已经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占0.96%,平均年龄63.62岁。此类病例中,有12例次青年患者(44岁以下的人被列为青年),可见猝死呈现年轻化趋势。亦有研究表明,在1h内猝死的80%~90%为心源性猝死[4]。所以,除了急诊科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CPR)技术,此外也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正确的急救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对有关人员,如警察、消防员、驾驶员以及各种从事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第7篇: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关键词:老年;呼吸内科;感染;预防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药物感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老年患者由于感染而导致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在日益增加,尤其是呼吸内科感染极为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出线使得在老年患者中出现感染性疾病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再加上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并发多种慢性疾病,身体各种机能的衰老和退化,使得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的数量和比例日益提高。

2.老年呼吸内科感染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在老年患者中主要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也存在其他感染情况,如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详见表2-1。

感染情况分类

例数

比例(%)

呼吸系统感染

82

68.33

消化系统感染

41

34.17

泌尿系统感染

23

19.17

其他

11

9.17

2.1心理因素

呼吸内科感染后,老年患者常会伴随反复咳痰、咳嗽、气促、胸痛、咯血等症状,长期饱受这种状态的折磨,多数老年人都会产生很多不良的情绪,如烦恼、焦虑、恐惧、失眠、紧张、情绪低落,在长期反复住院的过程中,老年患者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部分老年患者还会出现生活不能自理,这些都会造成老年患者抑郁情绪。在这种情绪下,老年患者会对临床的治疗和其预防工作产生抗拒心理,而不能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以至直接影响预防的效果,这也加大了呼吸内科感染发生的概率。

2.2生理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上呼吸道带真菌率在15%左右。由于老年患者大多年龄较大,体质虚弱且有多种疾病并存,极易反复发病,长期反复住院治疗,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功能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减退,相比其他人群,真菌更易侵入下呼吸道而引起肺部感染,同时许多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其体内的敏感菌株被抗生素杀死、抑制,并且存在直接促进真菌不断生长繁殖和毒性增加的作用,进一步诱发全身性真菌感染。

2.3环境因素

老年人住院患者探视多、陪护多,导致空气污染重,同时同一病房的患者室内飞沫间的传播也往往难以控制,造成反复感染;医护人员实施了不适当的医源性治疗,导致患者的气道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真菌定植感染的机会增加,护理措施和病房管理不到位,食物、呼吸器械污染、手的污染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

3.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预防措施

3.1完善质量管理

老年人住院陪护多、探视多,空气污染重,室内飞沫间的传播往往难以控制而造成反复感染,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呼吸道感染、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可能性。因此,要完善呼吸内科质量管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对病房出入人员要进行严格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执行陪护制度,从而达到预防老年患者发生感染的目的,同时做好通风和空气消毒工作。

3.2严格控制抗菌素的应用

过多使用抗菌素是造成老年人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医院管理中必须严格控制抗菌素的应用范围和用量,防止和减少耐药菌感染,在感染疾病中,要严格按照病人的实际情况展开病原学检查并依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滥用抗生素所致菌群失调的现象;尽量缩短用药时间,避免扰乱和破坏患者的正常防御机制,以增强老年患者的免疫力。

3.3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力度

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主诉的任何不适都应关心,要能做到及时处理,还要注意对患者的态度。在日常治疗中注意操作细节,比如对反应迟钝者不能性急,对言语罗嗦者要有一定耐心,不要任意打断其话题,而应耐心静听,恰当地结束谈话。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要尊重患者,积极主动与这类患者交谈,耐心解答问题,并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状况,这样可以方便对患者的治疗和感染的预防。

4.结语

总之,预防重于治疗,降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内容。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控力度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应首先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提高机体抵抗力;其次,要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征和禁忌征,坚持消毒隔离制度,提高对老年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性的认识,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可减少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徐昕,许燕卿,左亚沙等.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肺炎细菌性感染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

学杂志,2002,12 (5):329- 331.

[2] 王剑.抗菌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继发真菌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7(6):102-104.

第8篇: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关键词:老年 呼吸道感染 病因分析 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09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74-01

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自身的抵抗力和机体免疫力也全面下滑,因此容易患各种病症,而一般性的呼吸道疾病在弱势人群中更容易发病且治疗难度较普通成年人的更大。近年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和季节交替变更时期,因此做好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会有效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患病情况,不仅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减少相应的经济损耗,而且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健康轻松的社会氛围。

1 呼吸道感染概述

呼吸道感染主要分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是冬春季节的多发病征,在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中发病较多。在临床研究中,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的范围较大,是对鼻腔、咽喉急性炎症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疾病,而本文主要是对普通感冒类的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来分析研究。

上呼吸道感染较多的是普通感冒,此类病症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呼吸道感染一般潜伏期长短不定,根据机体的免疫情况和身体机能的不同及病原种类不同决定的。病情发展较急,发病同时或短时间后如数小时就会出现打喷嚏、鼻塞、嗓子干痒、咳嗽、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在检查和诊断时除了对病症外在表现的观察之外,了解病史,进行血常规或者病原学检查等之后做出临床判断,再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用药治疗和护理。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2 老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因分析

从医院病患相关数据中看出,老年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感染,进而引起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老年人肺炎致病原是肺炎链球菌,还有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而老年人如果长期处于养老院、疗养院或者医院,尤其是长期医院治疗,会造成全身或者局部的免疫功能减退,使得各种病菌趁虚而入。环境因素成为老年呼吸道感染主要因素之一的原因除了它能使老年人身体机能减弱之外,环境内容的复杂性存在更多的致病病原体,种类和数量都较多。另外,大多数老年人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者其他对身体副作用大的药物治疗会使机体产生抗药性,在病原体的感染之后容易引起全身性的并发症。老年人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差或者体制较弱也会在普通的病毒或者真菌存在的环境中轻易患病,并且在后续治疗中维持时间较长,效果相对不大。经相关研究分析得知,老年人的心态和情绪对患病几率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秋冬季节,如果老年人长期处于悲伤、消极等情绪就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类疾病,而疾病的产生会加重负面情绪的发展,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3 老年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3.1 环境方面。老人的住所卫生环境和空气质量需要得到重视,经常保证空气清洁和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可靠的空气净化装置和监控设备。在秋冬季节尤其注意灭菌消毒,减少与各种呼吸道致病菌接触的机会。对于需要住院或者在养老院和疗养院的老人,需要从探视人群和医院管理上来进行环境改善。陪护多和探视人群多会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另外很多致病菌会在室内空气飞沫间进行交叉感染和反复感染,因此需要最大控制探视人员、陪护人员等环境内出入人员的数量和情况,并在日常管理中也做好定时通风和空气消毒。

3.2 老年人自身方面。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心态都与抗病力和免疫力的强弱有关,因此,老年人自身也需要积极配合调理身体,多活动身体,控制饮食,戒烟和少喝酒、少接触对身体有害的物品。在平常的生活中和患病的治疗时期中保证心情愉快积极和健康,改善自身已经产生的焦虑、紧张、悲伤和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不仅对患者早日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提高自身抵抗力。而周围人包括老年人的家人朋友和护理人员都需要对老年人多给予一些关注和尊重,及时发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和心理问题才能及时排解。

3.3 药物预防方面。对于一些可以进行药物预防或者其他医学预防措施的呼吸道疾病如老年人的肺炎,就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侵害。药物预防还体现在对生病老年人方面,如老年人在某种疾病手术后在医生的指导的下及时服用相应的消炎药和预防呼吸道感染药,将感染控制在未出现苗头之前。另外,一些患有高风险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人需要常备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防患未然。

3.4 护理方面。全方面的护理包括家人和护理人员对老人的身体健康维护和调养情况,也包括对身体有恙老年人的照顾。在饮食上注意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和身体机能调理,除了进行食物调养之外,也可以进行营养品和营养药品的补充;对患病老年人和重症老年人的护理则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家人也要经过专业医师和护理师的指导之后进行系统的正确的身体护理。

4 小结

本文主要对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和肺炎两类主要病症进行患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根据不同的病因来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预防,如针对患者所处环境病原菌较多而进行转换环境和环境质量清洁控制的处理,如果患者因为心理原因加重病情,就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来缓解这一原因带来的影响。老年人呼吸道感染一般病情较为复杂,在预防时需要进行全方面的防备,才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

参考文献

第9篇: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范文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老年人;临床分析;哮喘教育;哮喘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31-0023-03

Clinical analysis of senile bronchial asthma

ZHANG Xiaoji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feng College in Inner Mongolia, Chifeng 0240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results of senile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Eighty-one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According to the ag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lderly group and thegroup. Results The older group of patients had less family history of asthma (29.3%), and had more history of smoking (75.6%). It was a common cause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ccounting for 78.0%).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cough, wheezing, purulent sputum, and underlying disease, complications, severity of disease classification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based, clinical treatment was difficult, prognosis was poor. Compared with the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 The elderly; Clinical analysis; Asthma education; Asthma management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本质特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老龄人口亦越来越多,老年人群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社会重要疾病负担之一。由于老年人各种生理机能均处于衰退状态,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自我感觉迟钝,导致患者就诊晚、病情重、变化快,而治疗难度相对较高,预后不良。本文通过老年人与成年人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旨在加深对老年性支气管哮喘的认识,提高老年性支气管哮喘诊断及治疗水平,为临床正确诊治提供依据,重视哮喘教育与管理,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8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年龄划分标准(60岁以上为老年人)将所有病例分成两组:老年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67.2±7.3)岁;成年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9~40岁,平均(31.4±7.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喘息、气急、咳嗽或呼吸困难,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发作时可闻及双肺散在或弥漫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运动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或昼夜PEF变异率≥20%;1个月内患者未接受全身或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2008年修订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哮喘诊断标准[1],且均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述症状的可能。

1.3 研究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及临床表现特征、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中需要观察的内容:①家族史;②吸烟史;③诱发因素(包括变应原、冷空气、感染、运动、其他等);④临床表现(喘息气促、咳嗽、脓痰、夜间喘息、发热);⑤基础疾病及并发症;⑥疾病严重程度分级;⑦治疗结果。

1.4 疾病严重程度分级

参照2008年修订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1]:轻度:活动时气短,讲话连续,肺部散在哮鸣音,PaO2正常,PaCO2

1.5 治疗结果判定标准[1]

患者最近4周内是否有以下特征:①日间哮喘症状>2次/周;②夜间因哮喘憋醒;③使用缓解药物>2次/周;④哮喘引起的活动受限;⑤FEV1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家族史、吸烟史及诱发因素比较

本研究中,支气管哮喘家族史方面,老年组中有29.3%的患者有家族史,明显低于成年组(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临床表现及基础病、并发症比较

老年组患者咳嗽、咳脓痰、夜间喘息、发热等临床症状多见,明显高于成年组,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2.3 疾病严重程度分级

老年组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病情分级以中度、重度为主,而成年组哮喘患者轻度居多,两组间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4.56,P

2.4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吸入激素加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合并细菌感染因素者给予抗生素,合并呼吸衰竭者根据病情给予吸氧、机械通气治疗,老年组哮喘完全控制11例,占26.8%,死亡3例,占7.3%,而成年组完全控制23例,占57.5%,死亡0例。两组间哮喘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1,P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结构细胞(如气道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2]。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随病程延长产生的气道缩窄和气道重塑[3]。一般认为哮喘的患病率儿童高于青壮年,在成年时期下降,而老年阶段再次呈升高的趋势,即老年阶段是哮喘发生的第2个高峰期[4,5]。老年性哮喘一般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新发生的支气管哮喘,而国外的年龄界定在65岁以上,也称晚发性老年性哮喘;广义上,老年性哮喘则包括早发性老年性哮喘和晚发性老年性哮喘;早发性老年性哮喘是指始发于儿童、青少年时期,或成年以后发病,未经规范治疗而持续发病至老年的哮喘患者[6,7]。

老年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与普通哮喘相同,诊断与治疗原则基本一致,但老年性哮喘亦有其独特性,根据本研究临床分析总结其特点如下:①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咳嗽、喘息、脓痰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心源性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从而导致临床诊断不足;②呼吸道感染为老年性哮喘发作最常见的诱因,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气道清除防御机能减弱,容易并发细菌及病毒感染,反复感染损伤气道上皮细胞,致神经末梢而出现气道高反应性[5];③长期吸烟是老年性哮喘在晚年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吸烟可导致气道净化能力减弱,加重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和炎症过程,使气道重塑更明显,加速肺功能下降,另外,吸烟可降低哮喘患者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8-10];④大多数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导致临床症状复杂化,如同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需加以认真鉴别;⑤易出现并发症,如肺心病、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等,需仔细观察病情变化;⑥疾病严重程度分级以中重度为主:老年人全身及呼吸系统功能减退,气道反应的刺激阈值降低,加上基础肺功能储备不足,一旦发病易导致中重度哮喘发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11];⑦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由于年老体弱,全身抵抗力下降,肺功能降低,肝肾功能欠佳导致的药代动力学异常,对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治疗反应差,加上患者自我感觉迟钝,社会和自身重视不够而未能及时就诊等,使其与成年人哮喘病相比,预后差,病死率也较高。

由于老年患者的自身生理特点,老年性哮喘的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复杂,且各种因素交错影响,使疾病的诊治较为困难。老年性哮喘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且大多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在临床诊治中易发生漏诊、误诊,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全面查体,对具有呼吸道症状的老年人应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测,进行诊断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以指导正确的临床诊治。尽管哮喘不能根治,但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哮喘的教育与管理,通常可以实现哮喘的良好控制[12,13]。2014年GINA的哮喘管理的长期目标即为包括当前哮喘症状的控制和对未来风险的预防与降低[14,15]。哮喘症状的控制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而对未来风险的预防与降低主要是加强哮喘教育与管理,故给大多数患者建立“预防为主”的坚定信念尤为重要。哮喘教育和管理形式有哮喘知识讲座、哮喘联谊会、哮喘之家、成立哮喘协会等,科普哮喘的医学相关知识,提高老年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16-20];哮喘教育的目标是增加对哮喘的理解、掌握正确的吸入技能、增加疗效满意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哮喘教育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专业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实施,以达到哮喘的长期控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2] 殷凯生. 气道炎症评估是支气管哮喘控制评估的核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5):324-325.

[3] 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36.

[4] 冯晓凯. 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D].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5] 郭岩斐,孙.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2):97-98.

[6] 陈欣,林江涛.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治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3-176.

[7] 蔡绍曦. 老年性哮喘[J].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7):569-570.

[8] 王雯,庄冉. 吸烟与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J]. 国际呼吸杂志,2012,32(1):59-61.

[9] 喻昌利,刘飒,党萍,等. 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08,48(19):61-62.

[10] 张莉,杜永成,许建英,等. 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J].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3,7(1):22-26.

[11] 李有香. 老年哮喘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7):2592-2594.

[12] 柯勰,刘先胜.2014全球哮喘处理和预防策略解读[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12):863-864.

[13] 林江涛.达到哮喘总体控制是实施有效哮喘管理的核心[J]. 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594-595.

[14] 何权瀛. 2014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简介[J]. 浙江医学,2014,36(19):1588-1589,1600.

[1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13,52(5):440-443.

[1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林江涛,沈华浩等.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60年回顾与展望[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2):907-910.

[17] 陈有华. 36例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2013, (11):36-37.

[18] 王卫星. 36例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23):122-123.

[19] 方志良.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9):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