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精选(九篇)

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

第1篇: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通过研读文献发现,国内学者关于休闲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休闲体育专业发展态势、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发展对策等宏观研究不多,本文主要通过网络查询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探究我国现阶段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招生情况和培养现状,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的重大需求。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目前国内开设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进行关键词搜索,输入 “休闲体育”、“人才培养”、“体育人才”等关键词,整理与研读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2、专家访谈法。通过走访休闲体育学和教育学等方面专家,初步了解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学生的需求现状,获得各高校在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并对论文撰写的可行性向专家进行了请教,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基础。

3、数理统计法。应用SPSS20.0软件对论文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量化指标更好地了解当前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4、网络调查法。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网站上公布的不同年度审批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统计2006~2016年度本科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开设情况。通过访问开设休闲专业院校的招生信息网,获取相应的招生信息,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数据支撑。

二、休闲体育专业发展历程及人才培养情况

休闲体育最早起源于英国且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快,国内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在国内主要经历了创建时期(2006-2007)、平稳发展时间(2007-2011)和快速发展期(2012年至今)。在2006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专业调整为主线,专业的设置要适应市场的需求,此时休闲体育专业应运而生,它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需求,为培养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而设立的新专业,通过查询教育部高教司网站发现,2006年教育部首次审批同意在武汉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设立休闲体育专业,但将其作为目录外试点专业,专业代码为(040207s),于2007年正式招收休闲体育专业学生。直到2012年教育部再次审批备案,才将休闲体育专业作为特设专业开设,专业代码为(040207T)。

随着国家对体育本科专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加,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审备案休闲体育专业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07年仅有的2所院校,到2012年布点数已经达到了17所,2013年达到35所。截至2016年6月,全国已有57所本科院校具备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资格,其中已有52所院校开始招生,从院校的分布情况来看,57个休闲体育专业分别分布在师范类院校12所,占总数的21.05%;综合类院校19所,占总数的33.33%;体育类院校14所,占总数的24.56%;财经类院校5所,占总数的8.77%;理工类院校4所,占总数的7.02%;而在医药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和艺术类院校分布较少,各有1所院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而在民族类院校和政法类院校均没有开设休闲体育专业。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57个休闲体育专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河北地区,在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分布较少。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来看,2007年休闲体育专业首年招生人数约为100人,随着国家对休闲体育专业的重视和社会对休闲体育的认可,该专业招生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到2011年增加至约550人,到2014年增至2,700人,而在校生的人数已经达到5,700人,截至2016年9月,休闲体育专业计划招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330余人,在校生人数总数已经达到8,100余人,人才培养的速度在不断增长,充分地体现了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在迫切需求的同时同样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对口就业难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

三、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国内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高校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尽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较快,但毕竟是一个从社会体育专业分支出来的新专业、新学科,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存在诸多挑战。笔者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网络查询等方式,发现休闲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第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矛盾。因部分高校是在开设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休闲体育专业,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原专业的认识上,缺乏实证调研。

第二,休闲体育本科生招生人数偏少,专业区域分布不合理。虽然教育部审批备案的休闲体育专业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状态,但仍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重大需求,主要原因是由于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不相符,且在区域的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在偏远地区布点较少,严重地制约了休闲体育专业的长远发展。

第三,师资力量匮乏,教学实践落后。休闲体育专业的教师过去多数是从事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等专业教学工作,因无相对应的专业基础,必然会导致专业师资力量匮乏,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师资力量,严重限制了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在实践教学方面,因师资的因素,实习的内容主要停留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等方面,缺乏休闲体育指导和休闲体育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习实训课程,进一步限制了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

四、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休闲体育专业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在国内属于新开设的特设专业,如何实现其快速良性发展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高校是使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场所,只有实现良好的人才转化,高校人才的培养才是成功的。第一,要解决培养目标的问题,在全面细致的人才市场调研基础上,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应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社会需求为主线”来调整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的发展方向;第二,依据地域特点,扩大招生规模。国家应从宏观政策方面进行调控,鼓励欠发达地区积极申报休闲体育专业,同时应降低欠发达地区的门槛限制,各高校应依据本校办学基础和文化特色开展属于本校特色的休闲体育专业;第三,优化课程结构、创新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上应走有别于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的特色道路,实现真正意义的休闲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第四,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夯实学生素质水平。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强实习实训的引导,扩大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增加外出实习机会,积极建立与企业的联系,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实习的过程中将产、学、研有效的结合;第五,确证休闲体育的时代价值、提高休闲体育的社会认可度。国家应从宏观政策方面继续加大休闲体育的宣传与支持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休闲体育不仅具有促进国民健康、减少医疗支出、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社会角色转变和传承文化等社会角色价值,同时还具备休闲娱乐、放松心智、沟通情感和促进身心健康等个体价值。只有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确证了休闲体育的时代价值,才能实现其良性发展;第六,增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外出培训机会。教师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学生的质量,但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多数是原有的体育教育专业或体育社会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且外出培训的机会较少,学校应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或者采用引进来的发展策略,聘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和学者针对教师的情况进行培训,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文化素养和科研水平等。实现构建应用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能够更好地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五、结语

第2篇: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 休闲体育专业 顶岗实习 课程构建

1.工学结合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2007年广州、武汉、上海、沈阳和首都5所体育学院嗅到时代气息、抓住先机,申办休闲体育专业,随后,有中高职、本科院校也陆续设置该专业。那么,如何构建休闲体育专业?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就业市场等一直是高校体育界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当前设置休闲体育相关专业的院校中,培养目标定位为“体育娱乐休闲的应用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等,这说明对专业市场判断和认识是相同的。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休闲体育专业的市场定位,我们在不断探索工学结合的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开发培养学生全面职业素质、技能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课程,其中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的实践见习和顶岗实习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本文从休闲体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着手,就如何加强社会实践和实习引导,建立紧密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机制、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展开探讨。

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即(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涵盖5个主要部分(图1),其显著的特点在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全过程,凸显社会实践和实习的引导,实现“社会实践(见习)—在校学习—教学实习”这样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故我们称之为行动体系课程,其有别于学科体系课程(表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就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让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和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和融合在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职业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

3.顶岗实习构建

顶岗实习是指高等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顶岗实习需要实习生完全履行职工岗位的全部职责,独立开展工作,实习单位按照同岗位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学生支付实习报酬等。

3.1课程计划设计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课程模块设计,休闲体育专业在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时,应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相对应。实践类课程尽可能早地安排在课程体系中,通过定期的社会实践环节,学生到休闲度假村、高尔夫会所、健身休闲俱乐部、户外与拓展训练机构、体育旅游或体育咨询公司等休闲体育企业参观走访,了解工作程序,能增强市场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和职业创新意识。

3.2打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

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在校内建立了“社区服务实践和实习基地”和“首体健身俱乐部实习基地”。沈阳体育学院投资2100万元在白清寨建成占地670亩的雪上运动训练中心,用于冬季的冰雪运动教学和夏季的户外运动教学、拓展训练教学,并建立本溪大石湖、辽阳核伙沟等7个学生野外生存实训基地。这些自建校内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实现了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教育与行业发展的接轨。

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外部资源,打造休闲体育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如休闲度假村、高尔夫会所、健身休闲俱乐部、户外拓展训练机构、体育旅游公司、主题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学生实践与工作的平台。

3.3创办校属休闲产业

当体育成为大众休闲主流文化的社会中,高等学校、特别是体育学院的培养人才目标,应适应社会发展,根据区域环境,人们精神需求,发挥自己的特长,创办校属休闲产业。天津体育学院在探索新专业的办学模式下,变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办学,引资创办“天体休闲健身旅行社有限公司”;沈阳体育学院围绕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成立沈阳东方宜佳文化传播咨询有限公司、沈阳脉络文化顾问公司,这样既为行业体育、休闲体育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组织策划及科研工作,又为休闲体育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3.4建立校企订单式培养机制

高校培养出来的理论型人才与企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脱节,学生受过了高等教育却无法适应企业一个普通员工的角色,这已经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订单式培养”则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尴尬,因为其是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提供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并参与教学全过程,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到企业直接上岗工作。

3.5组织与管理

目前,体育院校的大多数专业的教育实习,采用分散式实习。这种实习的优点是教学成本低,实习的灵活性大,对学生就业有一定帮助,但最突出的弊端就是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由分散式向集中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休闲体育专业教学实施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专业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

建立专业社会实践与教学实习基地有利于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有利于坚定“集中式实习”思路以凸显专业特色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形成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人员共同管理的体系,进行统一管理和考核。

3.6挑战师资队伍结构

健身俱乐部、高尔夫球场、多功能运动休闲中心、SPA馆等休闲场所越来越多,休闲体育产业服务的逐渐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休闲体育教师队伍滞后于教学、行业人才发展需求,专业队伍结构合理化调整,除自我造血,培养“双师型”(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人才外,聘请企业人、行业专家,用“市场人”担任休闲市场调查、休闲产品项目检测和营销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十分必要。

4.结语

根据休闲体育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开发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顶岗实习教学,实现了“三化”(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四个结合”(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制订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同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视角。

第3篇: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改革 休闲 福建省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五周年,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更快速、更健康地发展,体育教育改革同样如此。中国体育正迎来迅速发展阶段,中国承办的世界性比赛越来越多,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狂热的体育运动旋风。现在体育教育界正在对上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在这个时候,认真审视福建省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我们总结前阶段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也有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身的发展。

(一)休闲体育的界定

休闲体育是相对竞技体育而言的,是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重新创造生活、完善自我的体育活动。美国Mull等【1】将休闲体育定义为:为参与及乐趣本身而安排参加的运动活动。也有学者【2】认为休闲体育是在空闲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良好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笔者认为休闲体育是指有别于竞技体育的,具有放松身心、促进健康、缓解压力的一种活动。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价值、功能和作用正在为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它对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意义。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中强调休闲体育教育,创造积极的高中休闲体育文化,将对高中生未来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二)休闲体育教育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在发展福建省高中休闲体育教育改革中,对于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但在改革前要先明确改革的原则,这样才不至于偏离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改革的推进。

1、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学校体育中开展休闲体育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指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休闲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以育人为中心。

2、兴趣性原则。我们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应是自主的,而非受他人强迫,更无任何压力,完全发自内心、根据自我兴趣而活动的行为。

3、实效性原则。通过这种体育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实在、管用、高效的休闲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增长知识、磨练意志,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

4、选择性和创造性原则。理想的休闲体育教育必须具有发展性,必须能够使人投入到休闲体育活动中,同时也能够创造性地用自己满意的体育活动方式来度过闲暇时光,并使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所改善的连续过程。【3】

(三)休闲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议

1、将休闲体育观念融入校园文化中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先导,《体育与健康》首先要更新观念,确立科学体育健身观,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积极在校园中开展休闲体育教育,形成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普通高中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应从校情出发,选择一些适应当代高中生特点和需要的休闲体育项目,满足高中生的需求,力求做到合情合理。

发展学校休闲体育应以终身体育为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习惯为首要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对其影响最大的时期是高中体育教学阶段,在这段时期里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特别重要。积极倡导高中生运用运动休闲作为休闲的手段,学会休闲、利用休闲,为日后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2、结合实际开展新兴休闲体育项目

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一些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如定向越野、软式排球、体育舞蹈等。根据地方特色以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将休闲理论与本土的文化习俗有机结合,兼顾不同类型形式的休闲活动,如秋千、爬竿等,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注重了不同群体的需求。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于运动场馆和体育经费不足的学校,建设一些小而精、多功能的场地设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积极营造休闲体育锻炼的氛围

通过开展体育科技专题讲座、体育沙龙、体育评论、体育俱乐部等,向学生传递休闲体育时尚信息,传授体育健身和保健运动知识,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休闲体育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并把接受体育教育视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促使高中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而积极投身到健康、文明、科学的休闲体育活动中来。

4、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发展高质量的的学校休闲体育教育,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是高中开展休闲体育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要从单一学科向多个学科的复合型方向发展,不断自我在职进修,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

应给教师提供休闲教育培训,包括针对这个领域的概念和研究活动而接受训练的教师。这样可以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休闲体育的教学,发展更灵活的教学风格,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

5、调动大学女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积极主动性

高中女生年龄一般为16-20岁。进人青春中后期,由于身体形态、机能、生理、个性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使她们产生好静害羞,胆怯等心理变化,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对体育存有偏面认识,锻炼不积极主动,上体育课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或是在高压政策下被动接受。要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必须在提高"健康第一"意识的同时,根据女生生理特点及爱好,制定一些女生普遍感兴趣的项目,如三小球、篮球、排球、健美操、武术、游泳等,吸引和激发其内在动因,让她们在教学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彭.休闲体育与体育教学.体育学刊(J),2001.9:120

第4篇: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休闲观的科学化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最关键的就是要改变指导思想。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兴起,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从原来单一化技术观、体质观以及健康观,逐渐转向现在的终身观,这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应党向休闲体育教学方向转变。对于高职类院校而言,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首先应当在体育意识上使高职院校体育逐渐向休闲体育意识转变,并将该种理念全面灌输给学生,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实现。在小康社会建设的今天,休闲体育的角色越来越突出,它以多样性、表现各异以及实效有趣等特点,迎合着当前高校学生的要求。基于此,建议当前国内的高职院校在改革传统教法的同时,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培养他们的休闲体育意识;改革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重视学习全过程中的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通过提高对休闲体育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来激发他们的休闲体育意识和习惯,从而使他们在走向社会后可将休闲体育作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自觉参与到各种休闲体育活动之中。

二、将休闲的元素主动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有效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

以知识技能培养为主导,以能力培养提升为重点,以教育育人为目标,以终身体育教育为方向,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及其改革的本质所在和要求。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不断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吸收社会上最受欢迎、最需要和最有价值的运动项目,积极主动地将时尚元素以及“休闲”符号融入到体育教育教学内容中,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改更具时代性。就教学内容而言,应当将健身、娱乐以及文化性和开放性融为一体,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是他们成为“真正的社会人”。休闲体育教学过程中,其内容应当多种多样,而且休闲体育活动应当课内、课外相互结合,校内、校外有效结合,全面考虑性别、年级以及学生性格上的差异。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展特色化的休闲体育活动,比如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建议开展高尔夫、保龄球以及攀岩、瑜伽和定向越野等休闲体育活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议将休闲体育与本土文化结合在一起,将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引入到教学中,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三、加强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力量

这里所要建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主要是要在传统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老师们的休闲素养。调查发现,教师在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活跃的因素,所以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提高老师休闲素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意义重大。第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思想观念。第二,强化老师的运动休闲技能,加强对新项目技能的培训。实践中,应当加强高职院校之间的特色休闲体育项目、经验交流,多学习和参与时下比较流行的休闲体育活动。第三,优化教育教学方法。老师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组织形式上,应当力求丰富多彩,并营造一种较为“休闲”的氛围,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并且使教学组织更加的人性化。对于授课方式而言,应当尽可能的娱乐化、游戏化们,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第四,科学的进行评价。高职院校休闲体育教学改革和评价,不能仅限于客观描述现象和对事实进行判断,而是应当讲评价重点放在价值判断上。比如,某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参加了一个俱乐部,教学评价时也应给予其一定的学分,而非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体育活动,才能拿到学分。

四、构建“休闲”的高职院校体育文化

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是休闲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丰富在校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还可以建立各学校特色文化,彰显出体育在现代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人的塑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且赋予其新的内涵。实践中可以看到,其可采用多种形式来实现和体现,比如早间操、小型体育比赛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和特色讲座等。以学校组织开展体育节为例,这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展的新型体育文化活动,而且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热点和亮点;体育节的风格非常独特,吸引着很多师生参与其中,使校园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此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起开放性、职业性。基于此,可将休闲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节中,针对各个专业的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比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为他们组织“手持托盘跑”的休闲活动;建筑专业学生,可为他们设计“爬肋木”活动等。上述活动项目不仅富有职业特点,而且“休闲”、“有趣”。同时,我们还可结合传统的一些节日,比如中秋节、端午节等,组织一些内容比较丰富的民族体育表演和比赛,通过组织开展多种体育休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同时这也是休闲体育教改的重要内容。

第5篇: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学科定位;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4-0059-04

体育心理学是我国发展较早的体育学科之一。早在1942年,萧忠国和吴文忠就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编译作。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心理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关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一学科也成为体育专业教育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由于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含混、概念模糊,致使体育心理学课程在不同体育专业教育中的差异性体现得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在不同的专业教育中使用同一种体育心理学教材。

学科定位与课程改革存在一种相互依赖、互相支持的关系。学科定位是根,课程改革为末。学科定位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起点,课程改革是对学科定位的诠释和反映。学科定位与课程改革的内在关联,决定了课程改革必须以认识学科属性为根本出发点。本文从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谈起,在此基础上探究体育心理学的课程改革,从而使体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建立在牢固的学科基础之上。

1 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实践形式的分野日益突出,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三足鼎立的态势逐步形成。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这3种体育实践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与之相适应,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门学科的分离与独立发展,也大势所趋。这正如学者们指出的那样:“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即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这里的“体育心理学”是“小体育心理学”的概念,大致相当于身体教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或称健身)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其研究对象比“健身休闲心理学”狭窄。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体育的诉求,除了增强体质的需要外,休闲娱乐已成为大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休闲娱乐体育成为锻炼外,大众体育另一种新兴的体育形式。因此,研究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感受和体验,除了锻炼心理学外,还包括休闲心理理论与实践,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健身休闲心理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了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具体的研究内容外,还要有特定的研究方法。马启伟和张力为曾经指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不可能超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围,不过是在实际应用的操作过程中有些不同特点,但无本质的区别。”可见,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它的母学科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在学术界,人们通常把体育心理学界定于“科学”和“应用科学”之下。如祝蓓里等人认为,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身体教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启伟、张力为认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应用科学。不管是“科学”和“应用科学”,都不是体育心理学最临近的属概念,都显得比较宽泛。体育心理学是体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体育心理学的交叉性决定了体育心理学属概念的两重性:第一,相对于心理学而言,体育心理学是应用性分支学科;第二,相对于体育学而言,体育心理学是基础性学科。体育心理学是母学科心理学联系体育学的媒介,它既可以为体育学发展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科学基础和基本原理,又可以为一般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材料和应用基地。

综上所述,体育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用学科和体育学基础学科,具体包括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

2 体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方向

2.1 按专业需求编写教材满足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统计显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包括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6个专业,分别分布于248、60、143、25、3、34所高等学校中。在本科专业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是体育本科专业中分布最为广泛的3个专业,且这3个专业都针对具体的体育实践;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表现形式,可以被包含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活动中,且专业覆盖面小;运动人体科学及运动康复与健康是体育基础学科,与前几个专业不在同一层次上,且专业覆盖面小。因此,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实质上只应设置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3个专业。然而,由于“体育教育”一词使用的逻辑错误,“运动训练”一词内涵的相对狭隘,以及表示体育工作领域的概念――“社会体育”与其它2个专业在分类学上的逻辑错误,这3个专业还需逐步规范为身体教育专业、运动竞技专业、健身休闲专业。

身体教育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身体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运动竞技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运动竞技、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健身休闲专业以培养能够在大众体育领域里从事健身休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技术指导、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3个本科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要求不同的知识体系与之相适应。

体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科学基础,研究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形成了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个分支学科。这3个分支学科为学生未来从事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工作提供心理学知识与指导,分别成为身体教育专业、运动竞技专业和健身休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体育心理学3个分支学科对体育实践的适应性发展,要求在专业教育中联系不同的专业实际使用不同的教材,从而使体育心理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发挥得更充分。鉴于此,原有《体育心理学》教材的呈现形式和课程内容都要做一些调整。

(1)《体育心理学》教材不再使用,针对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3个不同专业,使用“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种教材。

(2)“身体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

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掌握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帮助所教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因此,“身体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包括体育教学心理、体育学习心理、运动技能学习、体育心理健康和团体游戏心理等方面。在以往的体育心理学教材中,比较重视体育学习心理,而体育教学心理、团体游戏心理和体育心理健康所占篇幅相当少。例如,在晋通高校“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体育心理学》中,共11章,除1章绪论外,10章中有6章关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关于体育教学心理、团体活动心理、体育心理健康仅各占1章。在由季浏主编的“十五”《体育心理学》规划教材中,这一状况仍没有多大改变。目前,颜军和邵伟德已经出版了《体育教学心理学》著作,对体育教学心理做了积极性探索,可补充到身体教育心理学教材中。体育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内容还需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本土化。此外,李莱的《团体游戏心理学》可以为身体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和补充。总的来说,“身体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仍需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3)“运动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掌握运动员的心理诊断与选材、心理技能训练、心理咨询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因此,“运动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包括心理诊断与选材、心理技能训练、运动竞赛心理等。目前,“运动心理学”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其分支学科现出端倪,如运动训练心理学、运动竞赛心理学、教练员心理学、运动员心理学等,为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4)“健身休闲心理学”应包括健身心理学和休闲心理学2个领域。目前,健身休闲心理学发展还不够成熟,有关健身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但休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较少。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体育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健身休闲心理学应以“健身心理学”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充实新近的研究成果。“健身休闲心理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应包括影响个体参与健身和休闲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健身和休闲对健身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等。

2.2 重视实验课程改革

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应用性是体育心理学最基本的学科特性。体育心理学的应用性。要求我们不止于学习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将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体育实践中,以解释体育实践中的心理现象、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从而为体育实践科学有效地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程,就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走入科学殿堂的重要依据,是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九五”、“十五”等已有的各版本《体育心理学》教材中,大都对实验内容未作安排,相关介绍有的作为辅助内容出现,有的简单呈现在研究方法的内容中。在组织形式上,大都由实验员先准备、调试好实验仪器,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实验内容、目的、材料、程序等,最后让学生按计划被动地进行。季浏依据“十一五”《体育心理学》教材体系,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身体教育专业主干课配套教材《体育心理学测量与评价》,选编了10个心理实验和27个心理问卷(量表),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但实验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基本知识和加强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开展实验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学过的心理学理论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方法和步骤,甚至把自己在实践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课题。在体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内,实验运动心理学对于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而言,具有基础性地位,因此,可开设“实验体育心理学”课程。

2.3 心理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软着陆”

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体育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心理学与体育学的结合有两种形式:一是心理学以长驱直入之势进入体育学领域,将心理学强硬地套在体育学之上,称之为“硬着落”;二是心理学在与体育学的长期作用中,不断调适、变通、跟进、完善,使其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发展,从而推进心理学与体育学的结合,称之为“软着陆”。“硬着陆”在学科发展之初较短的时间内能产生很高的效率和很好的作用,但在学科深入发展之时会因其“生搬硬套”和“消化不良”影响学科的发展。“软着陆”在学科发展之初效果不明显,因为它要经历长时间的磨合而在短时间内难以奏效,但也因为其长期磨合而使新兴学科具有较强适应性、应用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体育实践的发展,体育心理学的分化之势越来越明显。但从当前体育心理学的教材建设来看,还存在许多“生搬硬套”和“消化不良”的现象,心理学的痕迹比较严重,体育学的特色明显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当前的体育心理学教材中既有身体教育的心理学问题,也有运动竞技、健身休闲的心理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对体育种种形式和现象的特殊性认识不清,从而使心理学理论含混地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各种实践形式中。

第6篇: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一、实践中休闲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休闲体育专业是紧密针对社会需求而开设的新兴专业。但是,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该专业存在严重的就业难问题。从高校视角反思,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对休闲体育人才的需求。

(一)高校中学科导向的传统使得培养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举步维艰

许多高校把培养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作为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然而学科导向的学术传统使得高校逐渐偏离“应用型”的定位,忽视“专业”的实质,而走向“学术”“研究”和“学科”的道路。学科是知识的逻辑体系,关心的是知识自身的理论体系、专门研究方法、专业研究人员和专项学术研究活动,而不够重视社会需求。专业是对学科的理性选择,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由此可见,专业是学科及其分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结合点或交叉点,因此,办专业必然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重视学生就业、重视社会需求,这同样适用于休闲体育专业的办学过程。我国高校无论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诉求,还是对学校教学组织的定位评价,抑或是对教师的考核评聘,学术性倾向和学科导向的传统依然是主流,作为新兴专业,休闲体育专业也诞生和成长于这个学术生态圈中,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困难重重。

(二)课程体系不确定,教学内容、方法与社会需求之间差距甚大

课程体系合理与否、质量高低、实施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休闲体育专业在我国开设的历史不足十年,缺乏办学经验,在课程体系设置、主干课程方向、教学内容方法、教学资源手段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与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休闲体育人才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与社会需求之间差距甚大。例如,与体育类相关专业的课程交叉和课程雷同现象严重,针对不同项目、不同岗位、不同能力需求,可能需要开设多种选修课程,这导致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更新快、内容多,使许多本专业学生和任课教师都感到迷茫、困惑。

(三)沿袭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均需大力提升

从目前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二十余所高校的培养方案来看,实践能力培养并未被充分重视。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中均含有入学教育、入学军训、就业指导、中期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内容,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仅仅通过这些传统方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到实际的单位实习实践”几乎是用人单位对休闲体育人才的共同要求。因此,必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提升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整体面临严峻的就业环境

研究表明,近几年大部分体育院校本科生就业率出现大幅度下滑。在这种整体就业环境下,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也不能幸免,加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教学资源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尚存较大差距,在新兴就业市场不占有绝对优势,又缺乏传统的就业渠道,所以可能遭遇更为严重的困境。

(二)休闲体育专业实际就业岗位有限

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小企业、私企、家族式企业多,存在着不稳定、不成熟、不规范等诸多问题,短时间内很难成为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有效的就业依靠。而政府、学校、国企和社区等对休闲体育人才虽有需求,但无论是数量和待遇都存在难以逾越的“制度鸿沟”,难以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

(三)应用型目标定位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定位。这就决定了人才培养必须贴近行业、企业,必须关注生产服务的实际需求,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休闲体育人才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注意教育性、职业性和技术技能性的协调发展,培养出真正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高校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者向合格劳动者转化的重要环节。只有实现了这个转化,教育才是成功的;只有实现有质量的就业,人才的培养才是成功的。因此,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人才培养。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规格细分

休闲体育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最早于2007年出现在广州体院和武汉体院。随后,许多高校也相继开设此专业。据统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去向主要为:社会体育指导岗位,主要服务于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休闲健身岗位,主要服务于健身俱乐部、户外拓展机构等;体育经营管理和营销岗位,主要服务于开展体育旅游的公司、体育产品生产和营销公司等;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岗位;体育服务业的自主创业岗位等。根据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我们可以对其人才规格进行精细化研究。人才规格主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进行细分。知识要素体现培养目标的知识结构,包括达到培养目标所应具备的与学历层次和专业结构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力要素主要指专业能力,是指系统学习了某一专业之后形成的具有专业特点的能力;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品质。根据就业主要去向,我们认为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人才规格应细分为如下三类:1.知识要素方面。不但具有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有管理学、社会学、休闲学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有益补充。2.能力素质方面。根据就业岗位,其最重要的能力为指导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指导开展休闲体育活动是诸多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包括技能传授、锻炼指导、方案策划等;组织管理能力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岗位的基础,主要指休闲体育产业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此外,由于休闲体育涉及领域宽广,从业人员还必须拥有社会活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经营决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及市场预测和风险防范能力等。3.素质要素方面。休闲体育人才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智能素质,并兼顾其他素质,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进取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等。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第7篇: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休闲视域;休闲体育;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68-02

随着国民经济收入不断增长,提高生活质量与品质需求不断增强,休闲生活理念已被广泛接纳。将休闲生活与运动相结合,中国社会自古有之。早期社会赋予运动多层的意义,包括宗教、阶级等象征。同时运动也提供休闲娱乐机会,中国古代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将体育活动列为休闲生活学习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休闲的认知与定义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特别是在对体育认知逐步向社会现象为背景发展的条件下,休闲与体育的关系更为密切。李勤友认为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的一种文化层面的创造、欣赏与构建起来的生命状态与行为方式[1];卢元镇则认为体育休闲是人们自愿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以期望达到自身精神与身体上的轻松、愉悦、放松与享受[2];也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认为自由参与体育休闲的体验能够获得“畅”的感觉,唤醒人们心灵与肉体的能量[3]。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任。在休闲理念的影响下,重构体现休闲特性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包含对原有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破”与“立”,融合各类体育教学内容,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与形成积极休闲生活方式。

一、体育运动与休闲生活的耦合辨析

从功能角度分析,不管是以游憩、愉悦、精力恢复、社会阶层或实践等观点来说明休闲,还是以描绘现象学角度来看,认为休闲是一种经验的说法得到普遍认同。分析休闲运动在现代休闲生活所充当的角色,突显出它的价值,需要将运动与休闲的共同性发挥的极限,改变对体育的传统狭隘的认识。要想让人们将运动归类于休闲,必须让运动贴近休闲的本质特性,说明运动与休闲概念契合之处,才能让更多运动融入休闲领域。

(一)余暇时间与休闲生活的契合

余暇时间是指扣除人类维持生存、履行义务与责任或谋求生存以外所拥有的时间[4],它是休闲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从这一范畴界定,以运动来说,职业运动选手、专业运动员、体育教师、教练,甚至学生必修的体育课程时间所从事的体育运动,都很难符合这个条件。然而,公务员、事业单位、体育运动相关职业者工作或义务时间外,这些人如果愿意将他们的自由时间选择投入体育运动,这才是体育运动的难能可贵之处,也是运动对其产生休闲价值与情感所在。从当下社会生活实际分析,大部分参与运动实践与工作时间是相对性的,自然很容易将自由时间所参与的体育运动界定为运动休闲。

(二)体育运动项目与休闲功能的契合

从身体活动的观点来分析休闲现象,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什么是休闲活动项目,例如钓鱼、散步、拓展、远足、听音乐、看电影等,这是广义休闲的界定。而体育运动在广义的休闲定义中,将其归类于休闲活动的概率很高,即使是有目的地参与运动,例如参与健身、社交以及娱乐等。因为,人们从事休闲活动最终目的都是在均衡生活体验,丰富生活内涵,又或者提升生活品质,以改善身心,满足人的内在需求,这与体育运动功能与社会目标达到了殊途同归的谋合。而且,体育运动更是包含健康、积极、向上、乐趣等正面休闲印象。

(三)体育运动体验性是休闲目的达成的重要途径

从哲学社会学观点分析,体育运动当归属于竞技游戏类别,它属于体验取向的休闲[5]。这里的休闲体验观点多是强调参与个体对休闲活动及过程的主观感受,没有具体的微观量化标准。而对于那些乐于在工作的人,休闲定义则已经跨越工作范围,休闲感受变得无所不在。相对而言,即使在自由时间与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也有人很难达到休闲体验。体育运动能营造一种让人有暂时脱离现实压力的情景,其中最常被拿来讨论的就是运动流畅感,尤其在高技能的运动中或高水平的比赛情境中最容易出现。例如,篮球选手扣篮瞬间、羽毛球运动杀球时、有或者体操选手空中翻转完美落地前一刻,这种瞬间的满足感对他们来说,都是永恒的记忆与体验,成为休闲最高享受。

(四)体育运动的行动性与休闲行为形式的高度契合

获得自由感受是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重要目的,同时还必须是经由行动与实践所表现出来的,完成某些对个体生活有意义的事情[6]。体育运动除了带给人们生理、心理、社会等正面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它是多层面的外部行为与内在意识的综合表现。体育运动爱好者可以通过媒体或现场欣赏比赛,达到心灵与压力的舒展释放。大型运动活动的参与,更能激发与拓展潜能、培养兴趣与强健身体,是理想休闲行为形式的积极表现。

(五)体育运动自我实现性促进休闲行为的层次

自我实现是动机理论中的高级目标,它是在人们满足生理基本需求后,追求潜能与深层次自我发展的行为[7]。体育休闲运动可以根据个体动机与需求去从事,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愿望。同时体育运动提供替代与真实的情境与角色,让人有机会发挥工作以外的天赋与潜能,达到理想休闲境界。例如,建筑工人或者社区保安,在周末闲暇时可能摇身一变,成为社区球队的主力队员,在属于自己的球场挥汗如雨,酣畅淋漓,并赢得肯定与赞誉。对于一般人来说,各种体育运动参与,是一种休闲行为表现,且很容易获得休闲愉悦感觉,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提升生活品质以及自我实现等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体育运动休闲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休闲体育教育的实施理念的提出,是为适应当下社会发展以及满足学生休闲运动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习惯[8]。在上述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材内容应围绕休闲体育教育目标,实现休闲性和健康性的和谐统一,契合休闲体育的归宿[9]。学校体育教学要注重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性。一个好的体育课程设计,应要满足学生对参与体育课中的自由感、选择性与乐趣化的需求,并且能延续学生对运动的渴望,并通过教学手段,建立学生健康运动休闲生活观。

(一)小学体育教学应注重体育游戏化教学设计

在休闲视域下,小学体育应注重学生乐趣与身体机能的发展,可以不拘泥统一规范的教学模式。运用跑跳类型的体育运动游戏,并注意各种平衡、敏捷、协调、速度基本运动能力的均衡发展,应避免太多、太早规则限制的体育比赛。教学过程应强调运动熟练性及普通的能力目标,以免学生因技能学习压力而产生排斥运动。游戏化的体育教学设计,是小学体育教学阶段的发展重点,个人及团体的游戏化运动,不但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充分享受运动乐趣,课余也能让学生容易自发参与,这是小学生把身体运动与休闲情境结合的最佳体会。

(二)中学体育教学应强化体育课的社会化功能

而到了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则应根据中学生自我主见强,同伴影响大的成长心理特点,应建立体育运动项目的次级团体与加强运动比赛观念,培养学生形成体育运动项目的归属感。然后,可以结合社会大众媒体的传播,让体育运动渐渐成为中学生生活的话题,适当引导其正确运动观念形成,达成以发展竞技性运动与体能性运动,发掘个体潜能的目标。而且,通过运动训练与参与,养成守法的观念与参与运动精神的发挥,以及形成良好体适能,并具有欣赏运动竞赛能力与兴趣,让运动与休闲生活结合,通过体育课程传播健康生活的休闲运动观。中学体育课程教学规划,应将健康与竞技体能并重推进,例如,在体育课程开发中配合流行的运动话题,像职业篮球、足球世界杯、乒乓球锦标赛以及奥运会等,充分引起学生对该运动的关注与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体育运动榜样模仿行为更能让学生专注在这些运动项目的发展上,并且通过努力找到运动的同感,发展中学生在该项运动的个体潜能与运动团体归属感。

(三)大学体育教学应引导学生体验体育休闲的乐趣

大学阶段学生课余生活自主性大大加强,对闲暇时间规划较有自我发挥空间,应进行正面适时引导,从而建立正确的休闲观念,避免网瘾、手机微信生活以及电影迷等消极生活状态的出现。于是,大学体育课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健康休闲观念所扮演的角色发挥更重要。自从教育部大学体育课程,实行“三自主”选课以来,许多大学传统体育课借机调整,除强调运动技能传授外,建立正确的运动休闲观与拓展运动在休闲领域的市场,成为大学体育课程设计与发展的新思路。大学生选修体育课的优先考虑因素以兴趣为最多,因此,提供多样的体育课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化运动需求与选择,例如乒乓球、定向运动、攀岩、健身舞蹈、街舞等,便成为大学体育课程吸引学生的重要指标。大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除注重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规律与积极体育运动参与态度外,提供多元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自由选择最喜爱运动项目与形式,充分体育休闲乐趣,并与大学课余生活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勤友.休闲体育:社会文明语境下的人类和谐情结[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7-110.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广林,王俊奇. 论休闲体育的价值[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137-139.

[4]徐明宏.休闲城市[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7.

[5]许凤.休闲体育的概念空间和现实意义[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5):27-30.

[6]任海.南京青奥会与我国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重塑[J].体育与科学,2011(7):1-3.

[7]程序,柳鸣毅.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发展现状与焦点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5).

[8]贾文伟.高校休闲体育类教材建设思路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4(4):93-96.

[9]李克森.浅析休闲体育视角下的高校公体课太极拳教学[J].思想战线,2013(S2):403-404.

收稿日期:2014-10-22

第8篇: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体育作为“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休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实现,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的迅速推进,大学体育教育则应积极融纳新理念,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时展要求的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1大学体育休闲教育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

从1995年5月起,我国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又推行“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现在我们已有法定假日114天,这意味着人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闲暇之中度过。这一国家行为提出了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即休闲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经济现象正逐渐浮出水面,并成为我国社会进步面临的新课题。

休闲学专家马惠娣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绝非仅仅是政治概念。从深层次看,它所体现的是我们的国家更注重文化引导的作用和人文关怀的力量。而休闲生活应该看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手段,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毋庸置疑,休闲在今天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已经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休闲这一话题已经关系到了我们每一个人。

与休闲时代平行的是“身体”时代的来临。所谓现代是“比脑力和数码而不是比体格和体力”的说法颇值得怀疑。健康和强壮的体魄,从来未像今天这样重要。在休闲时段,大力发展个人意义上的“体育”活动,非常重要。‘2]P2O5一232体力劳动在减少,而身体运动是人的本性。人在参与运动、欣赏运动时身心“酣畅淋漓”的体验,是对这种本性的最好设释。

从语源学的角度讲,英文中的leisure一词来源于古法语leisir,古法语源于希腊语。“休闲”,在希腊语中为“sochle’’,意为休闲和教育,引申为发展娱乐,从中得益,并与文化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可以看出休闲和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凡是用本人的智慧享受悠闲的人,便是受教化最深的人。‘3]休闲教育的内容很广泛,通常表现为智力、玩的能力、对美的欣赏的能力、价值观判断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体育以其观赏性、娱乐性和积极健康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并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在今年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人文为本、健康第一”、“没有高水平的体育工作,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在体育锻炼中品味健康向上的高质量生活”的新理念和新观点。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大学开展体育休闲教育已由理论建设转变为现实要求。

多直接有关。’6]高校开展休闲运动,既能丰富体育运动的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学生的健康幸福紧密联系。因此,高校开展体育休闲教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选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终身教育和终生体育的重要形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学体育休闲教育应以体育为载体、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贯彻终生体育的思想,在休闲体育现有相关理论的视野内教会学生“聪明”的休闲方式,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实现大学教育对学生发展终极关怀的目标。

2大学体育休闲教育的内涵

长期以来对休闲体育的叫法不一,一个重要原因是“休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参与者个体的理解。有人认为“休闲体育是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1有人认为体育休闲,并非是一种新的体育形式,它是人们利用余暇时间为了达到休闲、健身、消遣、娱乐等多种目的所进行的各种身体活动方式;‘5j还有人认为,如果把休闲的功能分为精神的、肉体的、发展的、恢复的等方面,体育主要侧重于身体发展,是锻炼身心的活动。’‘l虽然学者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有关强调休闲体育不能以增强体质为唯一目的、应该“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一致的。

什么是休闲教育呢?就是对人的休闲行为的选择和价值的判断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判断能力、选择和评估休闲价值的能力。’21大学的教育功能不仅是培训、培养专门人才,更在于造就人。据调查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另外,对全国68所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质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所测大学生的体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这与目前高校较重视课内体育教育,课外休闲活动开展尚不够。

3大学体育课中休闲教育实现的基本途径

3.,更新观念,树立新型的体育观

长期以来,我们把“增强体质”作为体育的唯一标准,并视之为体育的本质功能。由于把体育效果误解为体育目的甚至是终极目标,因而产生了种种狭义的体育理论,在上一世纪末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7]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的体力失去了在生产力中原有的重要意义,体育对劳动的重要性在下降。但与此同时,体育在人类健康幸福生活中的地位却在提升,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服务方面的作用也大大增强了。因此,摆脱传统的身心对立的体育、走向身心统一的人文体育是现代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虽然有关休闲体育的概念及定义意见不一,但有几点学者们的看法是一致的,其中包括“休闲体育应该是精神活动的、追求内在满足的”,这一观点和“新型的体育观”是不谋而和的。高校体育课实施休闲教育,对于充实课程内容和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等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体育文化属性的回归。

3.2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过去的教材内容过分强调以传习运动技艺为中心,偏重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过分强调体育竞赛,许多项目缺乏让学习者终身受益的内容。‘川而在选择休闲体育活动的项目时,首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突出体育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元化需求。

大学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充分考虑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差异性。如适合课内开展的武术、气功、散步、跑步、体操、三大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还有一些新潮、时尚运动如高尔夫、保龄球、攀岩、定向运动、探险、滑雪、滑船、潜水、冲浪、滑翔、跳伞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3.3因时因地制宜,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第9篇:休闲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休闲体育 教育教学改革 精神文明建设

休闲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作为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和完善。休闲体育是一种身体锻炼活动方式,能够增进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并实现自我完善。休闲体育具有文化性、自由性及主动性等特点,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还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强化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也具有推动作用。结合现阶段休闲体育教育发展实际,探索适宜教学模式,对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休闲体育教育价值分析

休闲体育不受练习场地、体育器材、技术要求及规则规范的严格限制,可单独进行练习,也可参与到群体性锻炼活动中。休闲体育具有非功利性特点,重点强调乐趣与健康并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并享受体育运动带给人的积极意义。在专科体育教育中开展休闲体育教学,并将其引入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不仅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相符,也能不断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休闲体育观,并树立终身体育锻炼观念。对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休闲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潜在障碍

(一)思想认识障碍

“休闲”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有时被提倡,有时又被制约,直到二十世纪,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被充分显现出来,并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支持和认同[1]。现阶段,休闲在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有人质疑将休闲与体育教学联系起来,是否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严肃性构成影响。实质上,出现这种质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教育模式长期受到固有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仍然深深植根于多数人心中。

(二)技术实践障碍

正确开展休闲体育教育教学,须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专科体育发展总体趋势,准确掌握休闲体育教育教学理论成果向实践转化方式,并不断克服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包括:①利用现有资源,更好开展休闲体育教学;②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休闲体育健身性和娱乐性,保证相关运动的技术性和规范性,并重点突出教学严谨性和统一性;③明确教学内容,正确协调技能型体育教学与休闲体育教学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技术实践障碍具有随机性特点,实施者应做好良好心理准备。

三、休闲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专科体育教学应以“终身体育”教学思想作为行动指导,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体育锻炼能力,并将其应用在技能型运动之上。

(一)整合资源,将休闲体育与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专科体育学校在选择和设置教育教学课程内容时,应将“运动”和“休闲”两种特性充分展现出来,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目前,专科体育学生主要休闲活动为户外运动,如郊游、游泳、爬山等。实际上,具有竞技性质(足球、排球等)的团队活动也在休闲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开展休闲体育教学活动时,选取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体育运动,不仅会加强学生锻炼兴趣,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如,瑜伽、太极、健身操、轮滑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要大力将休闲类运动项目引入教学中,但竞技类运动的注意地位不能被弱化。总体来说,休闲体育教学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继承与发展,属于一种“重构”行为,因此要对其教学内容和整体功效进行研究和评价,使其更好服务于专科体育学生,促进学生休闲体育锻炼方式的养成[2]。

(二)创新模式,合理开发专科体育教学场地

休闲体育教学通过体育锻炼实现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需要依靠具有针对性和娱乐性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因此,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对提高休闲体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成立体育教学俱乐部(属于建制教学组织)。体育教学俱乐部以专科体育学校相关运动场馆为依托,以某种项目作为具体选项,将把兴趣相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并在教师有效指导下开展休闲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俱乐部形式的教学模式可将体育教学与学生课余生活充分练习起来,既突出体育教学的统一性,也注重提高学生体质和个性化发展。另外,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打破班级和时间对学生的限制,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兴趣,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现阶段,我国部分专科体育学校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俱乐部形式,并取得良好成果[3]。

四、结束语

休闲体育的开展为专科体育教学带来新契机,也使得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更多挑战。应该利用专科体育学校的优势,不断将休闲体育理念传递给每个学生,为强化学生休闲体育观念、提高业余体育锻炼意识提供指导,为学生更好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彬.休闲体育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整合与发展研究[J].体育师友,2011,2,(28):92~9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