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腔健康指导范文

口腔健康指导精选(九篇)

口腔健康指导

第1篇:口腔健康指导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口腔科的92例进行口腔检查儿童。纳入标准:年龄3~10岁;首次进行口腔卫生检查;既往无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史。排除标准:存在牙齿缺损;合并全身系统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存在认知障碍。儿童及其监护人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17±1.28)岁。干预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24±1.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儿童给予口腔保健的常规健康教育,调查儿童口腔清洁及牙齿保健情况、指导儿童正确刷牙、指导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与生活习惯等,每2个月进行1次。干预组儿童给予口腔保健的综合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手册、多媒体视频与图片、宣传讲座进行健康宣教,向儿童发放以生动趣味图画为主的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合理刷牙次数、正确刷牙姿势、不良口腔习惯及其危害等内容,向家长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手册,纠正家长如龋齿无需治疗的错误的口腔保健观念,指导家长正确刷牙方式、日常口腔护理内容、限制儿童吃糖果及其他零食等;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片向儿童及家长宣传局部用氟的好处、沟窝封闭的重要性,鼓励儿童积极提问,耐心、详细地解答儿童与家长的疑问;介绍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良口腔习惯,增强儿童与家长建立防龋齿意识,加强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的监督;介绍儿童常见不良饮食习惯,强调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向儿童与家长推荐健康合理的饮食方案,叮嘱家长严格控制儿童饮食,避免进食过多甜食、酸性食物;强调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叮嘱家长定期带儿童来院检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健康教育每2个月进行1次,每次教育2h以上,针对个别儿童与家长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6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刷牙情况(正确刷牙姿势、刷牙时间、每日刷牙次数≥2次)、不良口腔行为(睡前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龋齿与牙龈炎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刷牙情况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保持正确刷牙姿势比例73.91%、每日刷牙次数≥2次比例69.57%均高于对照组的43.48%、39.13%,刷牙时间(2.96±0.42)min长于对照组的(1.78±0.3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不良口腔行为比较

干预前,两组睡前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龋齿与牙龈炎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龋齿与牙龈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龋齿与牙龈炎发生率分别为4.35%、2.17%,均低于干预前的21.74%、13.04%,且低于对照组的17.39%、13.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龋齿与牙龈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第2篇:口腔健康指导范文

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双人双机录入数据,经逻辑核对后导入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一般情况调查对象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刷牙指导354名(100%),实施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184名(51.99%);龋齿检出率53.67%,软垢检出率98.02%。上前牙异常检出率18.36%.

2.2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前、后口腔保健行为知晓情况从表1可见,活动后儿童口腔保健行为知晓情况比活动前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前、后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从表2可见,活动后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比活动前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前、后口腔保健行为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比较活动前口腔保健行为知晓达到“好”者为18名(5.08%),“差”者207名(58.47%);活动后达到“好”者303名(85.59%),“差”者4名(1.13%)。活动前口腔保健知识知晓达到“好”者137名(38.70%),“差”者128名(36.16%);活动后达到“好”者332名(93.79%),“差”者11名(3.11%)。口腔保健行为、知识知晓在活动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资料显示我国儿童龋病高发,口腔保健行为不良。

口腔健康行为是预防口腔疾病的有力措施。做好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提高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增强其自我口腔保健意识,这对于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及预防龋齿、牙周病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龋均为0.54。本调查发现,354名6~12岁儿童龋齿检出率53.67%,软垢检出率为98.02%,说明该人群患龋率较高,口腔卫生状况很差。刷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自我口腔保健行为,通过正确的刷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减少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因此,对该人群进行有效刷牙指导十分必要。口腔保健行为是指从小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饮食行为、选择预防措施的保健行为(涂氟、窝沟封闭等)及口腔服务设施利用行为(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就医)等;口腔卫生行为包括开始刷牙的年龄、刷牙频率、家长是否监督刷牙、是否使用含氟牙膏等。儿童龋病与口腔保健行为关系密切。每天使用含氟牙膏是保护儿童牙齿的基础。

本调查显示:50%以上的儿童对每天刷牙次数、刷牙方式、刷牙时间,刷牙出血说明牙龈不健康,蛀牙需治疗,牙齿好坏与自身保护有关,细菌是引起蛀牙的主要原因等口腔保健行为与知识有正确认识,优于王琳等的调查结果,可能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集中来自城市,生活条件较好,受教育状况较佳有关;其次也可能与我国对口腔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和“爱牙日”活动的开展,一些基本的口腔健康行为和知识已被大多数学龄儿童掌握有关。但是,含氟牙膏防龋、正确使用牙线、甜食与龋病的关系、什么是“六龄牙”等相关知识,还没有被广大儿童了解。本研究结果提示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对该人群口腔保健行为与知识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本调查中,354名6~12岁儿童活动前对口腔保健行为知晓达到“好”者仅为18名(5.08%),“差”者207名(58.47%),口腔保健知识知晓达到“好”者137名(38.70%),“差”者128名(36.16%)。经有效刷牙指导、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后,口腔保健行为及知识知晓达到“好”者分别为303名(85.59%),332名(93.79%),活动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口腔医疗机构举办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对儿童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及口腔保健知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路芝映的研究也表明在儿童牙科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儿童及其家长口腔健康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本研究将“爱牙”杯钢琴赛融入健康促进活动,并采用口腔保健知识林探秘活动,增加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使儿童和家长更乐意参加和接受,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第3篇:口腔健康指导范文

[关键词] 中老年人 口腔卫生 问卷调查 口腔保健 常发口腔病

[中图分类号] R473.7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34-01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口腔卫生健康已列为全身健康标准之一。为了解中老年的口腔健康状况,使口腔医疗保健工作更有针对性及有效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预防保健措施的加强,人口的平均寿命必然越来越长。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牙病的危害不亚于心脑血管疾病,它给中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痛苦。近些年来,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针对中老年人的口腔问题,宣传口腔保健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保护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的任务。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吉水县的中老年人做受检对象;共计50例,年龄40岁-65岁,其中男25例,女25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问卷调查员由口腔专业人员担任,问卷调查员在口腔健康检查现场面对面询问的方法收集数据。调查现场环境独立、安静、等侯问卷的受检者不在问卷现场。问卷调查员提问并记录、填表、受检者回答。受检者不解题意时,问卷调查员对其可做与患者一致的解释,但不诱导或暗示答案。

2 结果 根据中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行为中刷牙次数,刷牙方法,牙刷的选择,一支牙刷使用的时间平均为5.69个月。其中有饭后漱口习惯者占调查人数的88.7%。龋病和牙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病,但从患者对龋病和牙周病的调查结果来看,约25%-33%患者对这两类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医务工作者应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这一项治疗牙周病的有效措施,这部分患者在农村中较多。牙龈出血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除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外,还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以利于牙病的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3 健康教育

3.1 一般牙周健康的人一天刷牙1-2次即可。正确的刷牙方法应为水平颤动法(Bass法):手持刷柄,刷毛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刷毛角度,把牙刷刷毛端放在直指龈沟的位置,刷毛约与牙长轴呈45o角。轻度加压勿使刷毛屈曲,轻度加压,刷毛端进入龈沟。颤动牙刷,以短距离拂刷;来回颤动牙刷,勿使毛端离开龈沟,至少颤动10次。重新放置牙刷,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注意重叠放置。重复拂刷,在上、下颌牙弓的唇、舌面的每个部位重复拂刷。刷前牙的舌面、腭侧面位置,将牙刷放在前牙舌、腭侧牙面,使刷毛垂直并指向和进入龈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仅能去除菌斑和软垢,并借助牙刷的按摩作用,增进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上皮组织的角化程度,增强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抵御能力,维持牙龈健康。如果刷牙方法不正确,不但达不到清洁牙齿的目的,还可造成牙龈萎缩和楔状缺损。

3.2 目前国内生产牙刷的刷毛多用细尼龙丝制作,有软、中、硬的规格,一般强调选用软毛牙刷。调查中近一半的中老年人选用硬毛牙刷,要大力推广使用软毛牙刷。

3.3 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氟化水源和氟化物牙膏,这对龋病发生率的下降起了很大作用。但在我县还未应用氟化水源,应在社区进行宣传,由于中老年人患龋率高,应该开发中老年人适用的产品,例如含氟口香糖或者氟含片。

3.4 中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普遍差,口腔疾病发展变化速度快,定期做口腔检查,不但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还可接受口腔卫生指导及口腔健康教育,适当安排治疗与功能康复。特别是烟酒嗜好者更应如此,因为烟酒的刺激容易诱发口腔癌的发生。中老年人一般反应较为迟钝,尤其对早期口腔疾病反应不太敏感,直到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有了明显的症状才去就医,这样往往会给治疗带来困难,并贻误病情。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至少一年一次。

4 讨论 针对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普遍存在的口腔卫生问题,开展各种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消除“人老就会掉牙”的旧观念,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注意饮食与营养,对牙病早发现,早治疗等,提高中老年人自身的保健意识。纠正不良习惯与生活方式,戒除烟酒嗜好,合理膳食、慎咬硬物、控制酸甜苦辣食物等,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举之.口腔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07-277.

[2] 初里楠,朱文昊,周红玲,等.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患龋状况调查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05,13(3):189.

第4篇:口腔健康指导范文

牙防工作汇报

我区于1997年相继成立了牙病防治中心、牙病防治领导小组和牙病防治指导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口腔医院。1997年口腔医院组织专业技术队伍进入学校、农村和社区为学生和居民免费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同时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大课堂,创建了“家庭----学校-----社会”牙防新模式,于1998年创建了第三批全国牙防先进县。2011年区委区政府将“实施儿童健康成长工程,免费为全区6—12岁儿童预防龋齿”列入为民所办十件实事;2012年区委区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民生保障体系的意见》(兖发【2012】27号)中将该项工作列入民生保障体系。

区口腔医院作为定点医院,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给全区适龄儿童提供舒适优雅的就诊环境,投入43万元建立了集口腔健康教育和牙病防治于一体的儿童牙病防治中心,将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以防促治,以治促防”的工作方针,以儿童口腔健康健康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目的,实施儿童口腔健康保健和疾病综合干预措施,专门设置了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特色鲜明,别具一格,通过宣教、演示、讲解、录像和现代口腔健康知识相结合、教育性和观赏性相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儿童及家长得到丰富多彩的口腔健康教育,从而,使口腔保健知识进入学校,带入社区,融入到家庭,使口腔保健知识得到有效普及,使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确保窝沟封闭质量,新购置了15台儿童专用牙科治疗椅和高档的封闭器械和材料,科学设置各职能科室,多次举办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培训班,对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范。按照要求统一印制了工作资料和宣传资料,发放了《致家长的公开信》和《***市6—12岁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知情同意书》等相关材料32万余份,并在全市小学相继开展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为主题的校园系列宣传活动,设置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栏200余块,发放口腔健康教育光盘200套,口腔保健知识答卷33000余份,口腔健康教育处方4万余份,安排流动影像宣传车在学校周边循环播放窝沟封闭光盘,充分调动儿童及其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市口腔医院为保证做好这项工作,制定了工作流程、工作手册和多套应急方案,安置了安全实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扎实做好“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医疗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充分考虑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又便于儿童就诊,窝沟封闭工作时间延长到晚9:30分,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完全保证了这项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这一举措得到老师和儿童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窝沟封闭工作中,口腔医院的全体职工在院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工作,密切配合,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为按时完成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工作,加班加点,毫无怨言,窝沟封闭工作涉及到17所市直学校和7个乡镇,共82所小学,共计45053人,检查人数33123人,实际封闭人数32751人,共接待学生及家长61573人次,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大课堂1000余次,使家长和学生得到了系统、正规的口腔健康教育,使口腔保健知识得到有效普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95%,建档率达100%,有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牙模型为儿童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步骤,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儿童达95%以上;市口腔医院在全年工作中做到了稳中求妥,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未出现一例纠纷、差错和事故,实现了“0”投诉的目标,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认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工作的各项指标达到市政府的要求,给区政府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第5篇:口腔健康指导范文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知识;行为

[中图分类号] R197.3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5(b)-136-02

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患病率高,并有逐年上升趋势[1],流行面广,危害性大。WHO将龋病列为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为了解我区小学一年级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适合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09年9~11月对5所小学,685名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铁西区5所小学,以每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685名学生,年龄6~7岁,教育前获得有效问卷629份,有效应答率为91.82%。其中,男生307名,女生322名;教育后获得有效问卷646份,有效应答率为94.31%。其中,男生317名,女生329名。

1.2 方法

由口腔专业人员对这5所小学的5名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为期3 d的口腔专业卫生知识培训,然后由这些教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6课时(隔周1课时)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及其他干预措施。教育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包括:介绍乳牙和恒牙、牙齿的结构、种类及功能;了解牙菌斑和龋齿。第二部分内容包括:刷牙时间及正确的方法;多吃健康的食品,少吃甜食;提倡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病及早治疗。其他干预措施,①如“9.20爱牙日”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出刊口腔健康教育专题宣传栏及班报等)。②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并给家长印发口腔健康教育系列资料。③召开口腔健康教育主题班队会等。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自行设计了有关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的调查问卷,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部分选项配以图画,由学生圈出正确的编号。在教育前后分别发放同一种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在班级集中填写。调查时,先由班主任阅读问卷中的调查问题及其选项内容,对调查问题及选项内容中的部分字、词进行解释,再由儿童独自圈出所选编号。对问题和选项内容中学生不认识的文字,要求学生举手示意,由教师个别指导。

1.3 统计学分析

资料收集后,去除填写不完整和有逻辑错误的问卷。数据资料利用计算机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指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教育前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由表1可知,学生受教育前基本知道为什么刷牙、经常吃甜食对牙齿不好,但对怎样刷牙,刷多长时间好等问题正确回答率却较低。教育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各题回答正确率均显著高于教育前。教育前答题平均正确率为49.20%,教育后为90.49%,教育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 1 教育前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n(%)]

2.2 教育前后学生相关口腔卫生行为情况

由表2可知,教育后各项卫生行为正确率均高于教育前,特别是教育后大部分同学中午饭后知道漱口。教育前口腔卫生行为形成总项为1 210项,形成率为48.09%;教育后卫生行为形成总项为1 972项,形成率为76.32%,教育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2 教育前后学生相关口腔卫生行为比较[n(%)]

3 讨论

龋齿、牙周病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3],因此要积极重视儿童的口腔健康教育保健。本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教育后比教育前显著提高,通过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从而在行为上均有所改进。说明口腔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了一年级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形成。但调查结果也表明,教育后学生口腔卫生行为形成率还是较低,这可能与教育时间短,内容深度浅或者家长与老师的指导监督有关。所以我们的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并与家长密切配合,只有当口腔卫生知识和健康意识不断累积增加时,健康行为才能逐渐地形成。

低年级学生还处在儿童期,所以从一年级学生开始进行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使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的口腔行为习惯,由于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及嗜好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不健康的行为进行早期干预和纠正。另外家长本身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习惯对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家长会,对家长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并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带动自己的子女共同形成并保持自我保健习惯[4]。

笔者已将学校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核、常抓不懈。但各校校医或健康教育教师口腔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有待加强,建议设立专项培训与集体备课,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及能力。对于低年级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教学应以寓教于乐形式为主,并与家长密切沟通配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树立对牙病预防的正确概念,降低学生牙病的发病率,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袁欣芝,李志本.7376例儿童乳牙龋齿健康调查及其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6,4(2):75.

[2]邢海林,陈莲芬,王绍萍.三亚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J].中国热带医学,2005,5(7):23-24.

[3]杨春雷,陈薇,郭燕.北京市中小学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9):648.

第6篇:口腔健康指导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随机抽取我校2006~2009级在校本科生600人进行调查,收回问卷580份,有效问卷554份。其中,男生233人,占42.06%,女生321人,占57.94%;城市163人,占29.42%,农村391人,占70.58%;年龄18~24岁。

1.2 方 法

1.2.1 问卷调查

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学生的一般情况;②刷牙次数、时间、方法,牙刷、牙膏类型,是否喜吃甜食等;③龋齿防治知识知晓情况;④口腔卫生保健态度。在调查员的指导下自行填写调查问卷,当场发卷并收回。

1.2.2 口腔科检查及诊断标准

对调查的每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按照1997年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进行[3]。诊断标准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中龋齿的诊断标准。

1.2.3 指导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宣教

①利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每年大学新生健康教育课增加了口腔保健的内容;②在校园网上加强口腔健康行为的指导,在校医院网站上开辟口腔病防治专栏,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并与学生互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随时解答,并予以健康指导;③对每位就诊的同学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并要求其向同寝室的同学传授并监督;④通过板报宣传,张贴宣传海报,造出宣传态势,提高宣教效果。

1.2.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地区及性别大学生龋齿检出及治疗情况

表1显示,本次调查大学生龋齿检出率为46.39%;城市学生龋齿检出率为53.99%,高于农村学生的43.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61,p <0.05);女 大 学 生 龋 齿 检 出 率 为52.34%,高于男大学生的3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2,p<0.01)。大学生龋齿充填率为35.19%;城市学生龋齿充填率高于农村学生(χ2=9.493,p<0.05)。

2.2 各年级学生龋齿检出及治疗情况

表2显示,4个年级间龋齿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0,p<0.05);一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低,其次是二年级,三、四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最高,各年级学生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5,p<0.05)。

2.3 对龋病的认识

有54.87%的学生不能较全面的回答龋齿的发生原因,其中86.84%为低年级学生。有8.12%的学生认为龋齿是由缺钙所致;4.87%的学生认为是由口腔炎症所致;47.11%的学生认为是口腔卫生差引起细菌产酸所致;13.00%的学生认为由遗传因素决定。对于龋齿是否引起心脏、肾、关节等主要器官疾病,88.2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其中低年级学生占88.96%。

2.4 对刷牙的认识

被调查者中,99.28%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龋齿作用;70.22%的学生认为刷牙有预防口臭作用;79.2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保持牙齿洁白作用;51.44%的学生认为刷牙具有治疗口腔炎症作用;15.16%的学生认为使用牙线与刷牙同等重要,仅有12.09%的学生使用过牙线,71.84%的学生不知什么是牙线。其中高年级学生回答正确率(85.2%)高于低年级的学生(65.4%)。

2.5 刷牙的次数和方法

每天 刷 牙2次 以 上 的 学 生 有347人,占62.64%(高年级占41.23%,低年级占21.41%);1.26%的学生偶尔刷牙;36.10%的学生每天刷牙1次,其中有89.00%为早晨刷牙,11.00%为睡前刷牙。48.38%采用竖式刷牙法,48.92%采用横刷法。刷牙每次持续3min以上者仅占11.19%,有24.01%的学生少于1 min,用餐 后即刷牙仅 占7.40%。35.74%的学生非常喜欢吃甜食,其中女生占70.70%。仅有10.46%的学生能够在吃甜食后立即漱口或刷牙。

2.6 牙膏、牙刷的选择及牙刷使用时间

本次调查中,有31.23%的学生选择含氟牙膏,48.01%的学生选择保健牙刷。在牙刷使用时间上,40.61%的学生使用3个月左右,26.53%的学生使用半年或半年以上。各年级中,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选择率、3个月左右更换牙刷率3项指标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半年以上更换牙刷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

3 讨 论

第7篇:口腔健康指导范文

1明确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1)帮助飞行人员了解龋病、牙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疾病的危害、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预防方法,明确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2)指导飞行人员学会减少或避免发生口腔疾病的种种因素。

3)指导飞行人员学习口腔保健及疾病预防的相关

知识。

2健康教育实施的方式

根据飞行员大批集中入院体检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具体方式如下。

2.1体检时教育在飞行人员入院进行大体检时,根据体检发现疾病的情况,即时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教育。

2.2治疗时教育对前来就诊的飞行人员,根据其所患疾病进行针对性教育,并对其口腔保健提出明确建议。

2.3切身教育选择因牙周病或阻生齿致龋失牙的飞行人员,以其亲身教训对其他飞行人员进行教育,告知他们阻生齿预防性拔除的必要性和定期全口洁治对预防牙周病的重要作用。

2.4集中教育在疗养期间,组织飞行人员观看相关知识的录像或幻灯片,请有经验的口腔科医师现场回答飞行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

3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

1)通过图片、模型和实物,给飞行人员详细讲解口腔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危害及治疗方法等,让飞行人员明白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发病情况、疾病预后及治疗方法,消除他们对口腔疾病治疗存在的误区。

2)对治疗口腔疾病有恐惧感的飞行人员,医师应多与其沟通,可通过观摩其他飞行人员的治疗过程,减轻其焦虑情绪,增强对医师的信任和依从性,认识到接受治疗的重要性。

3)指导飞行人员正确地进行刷牙、叩齿、牙龈按摩等保健方法,改变不良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并持之以恒。

4效果

1)通过对飞行人员进行有效、深入、多方位的健康教育,使飞行人员接受口腔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有所增强。

2)医师在进行健康教育和治疗过程中,讲解耐心细致,治疗明确有效,赢得了飞行人员的信任,医患关系更加密切。

3)口腔疾病健康教育的实施,对口腔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口腔医务工作者进一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操作技能,从而提高飞行人员疾病矫治的质量,更好地为飞行人员服务。

参考文献

第8篇:口腔健康指导范文

关键词:贵州;老年人;口腔卫生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20(2016)04-0000-00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份,口腔健康状况不良往往会困扰人们甚至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口腔健康行为也是评价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贵州省居民口腔卫生健康行为情况,对贵州省12个县(市、区)部分常住居民口腔卫生健康行为进行统计分析,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抽样方法:结合贵州省人群的性别、城乡和年龄构成情况,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先随机抽取12个县(市、区),每县抽取4个乡镇(街道),每乡镇抽3个行政村(居委会),在抽中行政村中随机抽取66户常住居民,然后在抽中的居民户内,再用KISH表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样本人群中的1702名60岁以上老年人。1.2调查方法采用“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个人问卷”[1]进行调查所有调查人员均通过统一培训并考试合格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牙齿一般情况、看牙、洗牙及每天刷牙等口腔卫生行为。1.3判断标准看牙指到口腔医院、口腔门诊接受口腔医疗或保健服务;洗牙指口腔专业医疗从业人员用器械去除附着在牙齿上的牙石和菌斑。1.4质量控制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省级督导员在调查前、中、后期到现场进行督导检查,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县级督导员每天对所有问卷进行质量控制。1.5统计方法用spss19.0进行数据清洗、统计。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共有9280名有效样本,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702人,占18.34%,男性老年人804人,占47.23%,女性老年人898人,占52.76%。城市411人,占24.14%,农村1291人,占75.85%。2.2.刷牙总体情况每天刷1次牙的比例最高,占48.4%,其中男性48.8%,女性48.2%,城市51.9%,农村46.8%。每天刷牙2次的人占15.4%,男性12.8%,女性17.8%,女性高于男性(χ2=57.54,p=0.000),有21.3%的人群从不刷牙(详见表1)。刷牙城乡分布情况: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比例只有17.6%,其中农村和城市分别为13.2%、27.0%,城市明显高于农村(χ2=98.832,P=0.00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4.9%、20.0%(χ2=7.346,P=0.000)。每天不刷牙人群占21.3%,其中农村和城市分别为25.9%、11.7%,农村不刷牙比例高于城市(χ2=36.107,P=0.00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3%、19.6%,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02,P=0.058)2.3看牙频率特点有73.3%的人从没看过牙,城市63.3%,农村78.0%(χ2=67.044,P=0.000),男性74.9%,女性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8,P=0.130)详见表2。2.4洗牙情况60岁以上人群洗牙比例仅为5.3%,男性5.0%,女性5.6%。有94.7%的人未洗过牙,男性95.0%,女性94.4%,城市91.2%,农村96.3%。60岁以上人群洗牙比例仅为5.3%,男性5.0%,女性5.6%。不论男女、性别,城市人群洗牙的比例均高于农村。

3讨论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口腔健康行为影响着人群的口腔健康,正确的口腔行为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群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改变影响口腔健康行为方式的相关信息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4]。刷牙是口腔健康行为中最基本的口腔保健行为,正确刷牙可有效去除菌斑,增强牙周组织的防御能力,是保持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5]。本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老年人群中不刷牙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在老年人中每天刷牙比例及每天刷2次以上比例与甘肃省老年人刷牙情况相近[6],有21.3%的人群从不刷牙,应加强刷牙对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的健康教育。口腔疾病发展变化速度快,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老年人群中有73.3%的人从没看过牙,仅有5.3%的人洗过牙。看牙和洗牙比例农村均低于城市与全国研究一致[2,3],农村地区人群的口腔健康行为和意识较低。老年人自我口腔保健是保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基础,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是关键,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加强居民口腔健康意识行为的养成,提高人群对口腔健康的关注,掌握基本的口腔健康行为和技艺。才能使老年人群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预防或延缓口腔疾病的发生。注意饮食合理搭配,保持骨骼组织和牙龈健康。针对老年人群口腔卫生状况普遍差,口腔疾病发展变化速度快,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适当安排治疗与功能康复活。应根据老年人群的特殊性的特点,选择适合老年人的宣传教育内容及形式,加强对老年人口腔卫生宣教及口腔卫生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提高老年人自身的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天歌,王志会,王丽敏,等.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27-119.

[2]王春晓,包鹤龄,申涛,等.中国成年人3种预防性口腔卫生行为状况及分布[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6):489-491.

[3]宋为真,王瑞.吉林省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1,10(4):336-337.

[4]江汉,台保军,杜民权,等.湖北省人群的口腔健康行为的调查分析[J].JournalofOralScienceResearchFeb,2008,24(1):88-90.

[5]刘国慧,甄天民.济宁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现状调查[J].JiningMerUniv,2012,35:48-50.

第9篇:口腔健康指导范文

1.1一般资料

对某小学进行分层随机抽取100名小学生,其中三年级学生有34名,四年级学生有35名,五年级学生有31名。男同学有48名,女同学有52名,他们的年龄在8~12之间岁,平均为(10.69±1.25)岁。

1.2调查方法

(1)口腔保健知识、行为的调查:用问卷的形式对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知识以及行为进行调查,其评估标准是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饭前饭后洗手,饭后刷牙,每天刷牙的次数在两次以上,牙刷应该选用小头软毛牙刷,因为这能够有效避免牙龈出血以及龋齿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局部细菌的滋生。(2)口腔检查方法:对全部儿童进行口腔体检,评估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口腔监测标准,监测儿童进食前口腔的牙菌斑指数,然后对所有儿童的评估结果建立档案。

1.3健康教育内容

1.3.1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就是宣传口腔的基本知识,主要请专业的口腔医师为儿童进行讲解,其讲解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如儿童乳牙、恒牙的概念,还有牙齿的基本结构,以及牙齿有几种类型,同时介绍不同类型牙齿的功能;除此之外,应该着重向儿童介绍有关牙菌斑和龋齿的知识,明确告诉他们导致龋齿的主要病因就是细菌、口腔内碳水化合物等。

1.3.2其次是指导儿童要养成正确的生活饮食卫生习惯: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饮食习惯,合理饮食,禁止暴饮暴食,禁止食用大量含有糖及淀粉的食用,同时要明确告诉孩儿童口腔卫生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邹玲1,赛玉拉2(1.新疆阿拉山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博乐833418;2.新疆博州蒙医院口腔科,新疆博州833400)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口腔保健的作用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某所小学中的小学生共100名进行研究,然后进行为期一年的口腔卫生疾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并对教育前后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状况的了解进行对比,评估结果。结果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儿童普遍缺乏对口腔的知识,在经过为期一年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之后,儿童对口腔知识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其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儿童对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同时也能够纠正其错误保健习惯,从而显著提高口腔卫生状况,降低口腔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关键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21.180子牙菌斑的主要致病因素就是糖类和淀粉,他们会在结合后产生酸性物质,造成牙釉质的受损,并最终形成龋齿。此外,禁止儿童在睡前吃含糖较高以及淀粉的食物,因为在夜间这些食物残渣会腐蚀牙齿。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控制食物的进食量,饭后坚持刷牙或者漱口,用温开水或者淡盐水漱口,防止糖分以及淀粉积聚在牙齿上。此期儿童可以多食富含高纤维食物,例如瘦肉和水果蔬菜,因为这些食物能够清洁牙齿比如蔬菜以及瘦肉等,因为高纤维的食物可以对牙齿产生摩擦而起到清洁的作用。

1.3.3指导儿童学会使用正确方法刷牙:最先要大力宣传进行刷牙的目的,明确告诉儿童坚持刷牙能够去除牙菌斑,同时也能够保障个人口腔健康。最好使用小头软毛牙刷进行刷牙,因为这不但适合儿童口腔的大小,而且能够充分接触到孩子牙齿的周围,可以彻底对牙周进行清扫。牙膏的选择应该使用含氟牙膏并且定期更换品牌。坚持每天刷牙两次,采用竖刷法。

1.3.4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每隔半年去口腔医院检查一次口腔卫生,做到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卫生习惯,防止疾病的发生。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对实验中的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然后对比教育前后儿童的口腔卫生知识、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状况,结果教育后儿童对于口腔知识的了解,口腔保健行为以及口腔疾病状况均大大优于教育之前(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