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

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精选(九篇)

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

第1篇: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党的十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于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协调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等方面,明确提出了下一阶段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和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决定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30条),这个《意见》就是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举措,围绕着高等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

高教30条重点强调七个方面: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首要工作,强调以夯实教学为核心的四个理念,即强调高校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人的社会需求作为检验办学的主要标准;建立德育为先、能力为主、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内涵发展是提高质量的核心,内涵发展就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三是体制机制改革是提高质量的根本出路,认真做好高考改革,完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把试点学院作为教改试验区,三改革一完善。四是教师队伍是质量的根本保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五是坚持评估作为手段,强调立标准、抓评估、抓项目。六是加强创新,把创新引领作为提高质量的动力源泉。七是对外开放是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始终着力于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当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由“象牙塔”般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之后,教育理念、教育价值体现,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都对高等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促使了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高教30条中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原来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现在拓展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对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作了界定。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善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由过去只注重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坚持集体备课和教研室活动,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对于高等教育教学方面好的做法要坚持,比如集体备课,开新课、新教师开课都要集体备课,倡导教研室基本教研活动,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使教学方法理论化、系统化和最优化,切实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探索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不断深入教学改革

内涵发展是提高质量的核心,内涵发展就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教学改革是教学基本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推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同时,教学改革能不断促进课程建设,拓展教学内涵发展,形成良好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机制,推动本科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推进考试制度改革,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高校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加紧迫的任务和要求。素有“指挥棒”之称的考试,对教育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针对过去对学生考核评价只重视知识性考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考试改革要结合学生情况,改变以往“一考定成败”的模式,创造多途径评价模式,注重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性评价的理念。这是一次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改革,意义十分重大,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创新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教育部“教育质量与改革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把创新引领作为提高质量的动力源泉。高教30条以创新为引领,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能有跨越式发展,靠的是改革和创新。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质量,仍然要靠改革、靠创新,所以鼓励校进行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多角度能力素质培养,激发大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科技创造活动的热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逐步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良好机制。

五、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创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教育模式,教学改革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变专业划分过细、教育过于狭窄的状况,培养适应能力强的人才,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二是为了减小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创新人才。努力改变目前国内教育界“重学习、轻思维,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激发大学生探索的兴趣,提高动手的能力,点燃创造的欲望,为他们日后在某一专业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提供可能性。三是为了改变重理轻文的现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扭转社会人文精神缺失的局面。

教育改革要改变以往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训练,轻视学生人格的塑造的做法,要加强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有利于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结构丰富,更有利于今后学生积极的走向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第2篇: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2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概念,部署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内涵式发展的新提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这是党与时俱进的又一重要科学决策。相对于传统的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更强调的是质量和效率。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实事求是,力求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最终达到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服务社会的目的[1]。

一、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含义与内涵式发展战略

进入“十二五”以后,高等学校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高等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奋斗目标,以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提高办学条件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内容,使学校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从而促进高等学校的长远发展。具体地说,内涵式发展就是指高等学校以自我为发展主体,经自我积累、由内而外的途径,推动高等学校有效和可持续地发展。

党的十报告对高等学校明确提出了要求,即“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将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列入党的纲领性文件,说明转变高等学校的发展方式已经迫在眉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提高质量是建设高等学校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使高等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全面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使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使高等学校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

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是关系到学校兴衰成败的战略性问题。我们现在所说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就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模式而言的,即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效率的发展和要素投入的发展。外延式发展是扩大学校总体规模的发展模式,即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扩大学校面积等方式来来达到发展的目的。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在学校经过外延式发展后,学校已达到一定规模,通过挖掘潜力,优化内部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等来推动高等学校发展的模式。因此,学校要实现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转移,就要结合自身特点,深入研究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尽快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从规模扩大转向功能提升,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二、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内涵式发展是解决高等学校发展弊端的根本途径

内涵式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发展弊端的根本途径。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多年来的外延式发展,使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扩大、硬件逐步升级,而在此发展过程中,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效率与质量建设拖后、专业结构不合理、教育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学生就业的问题说明了目前高等学校教育目标不能与社会相适应,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与社会形成有效对接。因此,要解决当前高等学校发展中产生的诸多弊端,高等学校必须进行改革,由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发展发展方式。

(二)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学校改革的动力

我国高等学校长期以来是政府改革政策的执行者,政府对高等学校采取全方位控制,学校缺乏活力,积极性没有被有效调动,忽视了学校发展的内在能动性[3]。内涵式发展能充分发挥学校的能动性,使其具有推陈出新的能力,并从持续发展出发,强调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知识的创新能力。内涵式发展更注重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而作出适时调整,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这些都支撑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更是外延式发展不可比拟的。所以,只有内涵式发展才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发展的根本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内涵式发展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三)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高等教育的理念、模式、目标等方面也要适时发生改变。为了应对现代教育的要求,体现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我国高等学校就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进行特色发展[4]。特色是高校的灵魂,特色发展是内涵式发展的取胜之道,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已在我国高校界达成共识。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探索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发展对策,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都彰显特色,争创一流。

三、高等学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措施

(一)创新制度文化,彰显内涵式发展战略的灵魂

高等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是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现代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高等学校的校园及建筑等物质形态不只是一个实体,应体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内涵,表现出一种锐意进取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因此,在教师和学生中培育大学精神,并将这种精神渗透于高等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创新制度文化,推进学校大学精神的培育。学校应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保障机制,建立一套公开、合理的优秀教师遴选和聘用管理制度,在学校相关制度文化中宣扬民主、自由和创新精神,宣扬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新的理念,让制度文化发扬光大,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战略。

(二)协同创新,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新途径

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是我国为了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具体体现。协同创新被视为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新途径,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需要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协同创新的实质是管理创新。协同创新与国家的教育、科技体制改革息息相关。从宏观上讲,管理创新涉及到国家科技、教育、人事体制改革;从微观上讲,涉及高等学校内部各种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确保协同创新平台高效有序运行的机制。其次,协同创新的新趋势要求办学主体多元化。多元化的办学主体顺应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问题的根本出路。当前,高等学校这个办学主体,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已出现明显的不足,但通过协同创新,可以与协同单位共建平台,加大投入,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说,高校协同创新,其实质是指具体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再次,高等学校协同创新成为开放办学的新途径,即学校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使办学实践更加社会化和国际化。协同创新,促进了学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也加快了学校开放办学的进程。

(三)提高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基石

高等学校要树立“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理念,建立质量保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高等学校应该制定与教学有关的一系列标准,如教学课堂、实验教学和专业建设等各环节,以此来引导和提升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强化危机意识,让更多的教师能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高等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校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与社会对接,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强国际交流,开拓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新思路

高等学校应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人才、合作科研攻关和共建实训基地,拓展人才培养的领域与规模,培养国际合作人才。这样学校不仅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同时还可以扩大在国际上的声誉,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新的形势与环境。高等学校应加大留学生教育宣传,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同时也可以学校的优势与特色学科推向海外,扩大声誉和在海外的招生规模,积极探索海外教育办学渠道,争夺海外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要积极探索双向互动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招收大批外国留学生的同时,也选派一些优秀的学生赴国外学习,鼓励广大师生出国深造,并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充实教师岗位,参与教学科研,为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增添新的元素,拓宽新渠道。

四、结束语

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改革高等教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内涵式发展聚集了各种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因素,激发了学校发展的活力,要求学校在发展中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真正发挥大学教育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邓蕙.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谱写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篇章[J].天津教育,2012(12):7-12.

[2].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科学新闻,2006(12):4-5.

[3]洪港.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19-21.

[4]张鑫.从国外名校的发展看我国高校改革的方向[J].大学教育,2013(1):5-7.

第3篇: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 红岩精神 共性 个性

井冈山精神与红岩精神共同孕育、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都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最终目标,都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基础,都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发展变化了的革命形势与任务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伟大升华,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强大精神武器,也是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同志2002年5月在重庆考察时所指出的“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井冈山精神与红岩精神在科学内涵及历史地位上,既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和继承性,又由于所形成的具体历史条件、革命任务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其独特的个性。

一、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

1927年,、先后发动了“4・12”和“7・15”反革命,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遭到失败。大批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的血腥镇压和屠杀,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中国革命形势转入低潮。但是,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变得十分暗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1927年8月1日,在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下,、叶挺、、等率领在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随后,党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于9月9日发动。在进攻长沙受挫后,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立足地。

1927年10月,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开始了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次年4月,、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会师后,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井冈山军民,逐步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提出了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三大革命任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建立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正如所指出的:“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发展红军和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逐步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推动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正是在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中,培育和形成了彪炳史册的井冈山精神。同志将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高度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因此,历史地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

二、红岩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种时代精神,任何一种精神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党为了适应当时革命斗争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历史精神,其基本内涵也会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研究和把握一种历史精神的内涵,应依据当时历史的基本事实来进行科学的抽象概括,以区别于其它历史精神。如果说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那么红岩精神则是井冈山精神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高扬抗战、团结、进步大旗的时代之光。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这使得中共在沦陷区(敌占区)、国统区(大后方)的工作重新逐步恢复发展起来,需要中共中央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领导。为此,1939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正式成立,以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八办)名义对外开展活动。在书记的领导下,南方局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为政治使命,在国统区复杂艰险的历史环境中,高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为维护国共合作,推进抗战和实现和平民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方针,最大限度地争取中间势力,开拓统一战线新格局;开展国统区抗战进步文化运动,造就革命文化大军;突破外交垄断,开展国际交往,为新中国外交工作奠定基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国统区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并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凝聚各阶层的力量,为派阵营的形成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开创,从理论到实践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红岩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的重庆领导南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集共产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于一体的革命精神。同时又与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道德情操、精神风范紧密相联。所以它以南方局的驻地――重庆红岩嘴(时人简称红岩,今称红岩村)命名。

同志指出“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志的论述对我们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红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内在联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红岩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其灵魂和精神实质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范中最基本、最

本质的东西,在此层面上,红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同时,革命精神的生命力还在于创新和发展,历史愈向前发展,革命精神的内容愈益丰富,红岩精神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范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特定的革命任务、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必将在不断发展、创新中,呈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内涵。在当时的重庆,作为中国第一大党,是合法的执政党;共产党是第二大党,但并没有合法地位。就中共来说,党中央在延安,处于中心地位,有边区政府和根据地的支撑;而南方局在重庆,始终处于受制于人的不利地位,处于矛盾斗争的焦点。这就决定了南方局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南方局斗争的艰巨性,也铸就了红岩精神独特的个性内涵和历史地位。相对于延安而言,国统区是一潭“污泥”,南方局在此处于秘密和被压抑状态,党的工作开展起来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尤其是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身处“污泥”之中,“同流”又不可避免,否则,抗战救国大业难以完成。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在与“污泥”“同流”的过程中坚守自己的信仰,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等南方局领导人率先垂范,战斗在国统区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共产党人,始终保持了“出污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的政治品格。具体来说,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为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的时代使命;“出污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的政治品格;刚柔相济,相忍为国的大局意识;以诚相待,广交朋友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不惧讨扣捕杀的英雄气概,即是红岩精神的独特内涵。如果说井冈山精神是党在遭受重大挫折的白色恐怖中点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红岩精神则是党在曲折发展中走向成熟的时代产物,是党以全国性的政党公开走向国统区的政治舞台的重要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从“山沟”走向世界政治大格局的开端。因此,红岩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三、井冈山精神与红岩精神最独特的内涵和历史贡献

曾指出:“对于物质的每一个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它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它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因此,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井冈山精神与红岩精神的基本共同点,更要深刻分析和理解它们的独特内涵和历史贡献,才能更准确深刻地解读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4篇: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

摘要:延安精神形成于革命战争的特殊历史时期,它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推进中国梦实现的新时代,延安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时代价值。对于中国梦,这个不再触手难及的未来,继承、弘扬延安精神,是全民共筑中国梦的必由路径。

关键词 :弘扬;延安精神;中国梦

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经历了中国革命的考验,经历了中国建设的洗礼,更是乘着改革的风帆,激励中国人民干了一番大事业。如今,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崭新时代,势必不能离开延安精神的支撑和促进。在推进中国梦实现的新时代,延安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时代价值。本文将依次阐释延安精神的定义和内涵、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中国梦的内涵、从而说明延安精神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对于中国梦,这个不再触手难及的未来,继承、弘扬延安精神,是全民共筑中国梦的必由路径。

一、延安精神的定义及内涵

1.延安精神的定义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驻守了将近13年的时间,其间延安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总后方。在这13年的历练与积淀中,孕育了著名的延安精神,它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指导并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最终胜利。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心脏,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在极端艰难的斗争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和延安人民水乳交融,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今天仍然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延安精神。

笔者认为,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延安精神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延安精神的内涵

“延安精神”不仅是革命时期标榜的代名词,它还有着深刻的内涵。延安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的精神;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的精神;延安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⑴“延安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红军战士纪律严格,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只要不打仗的时候,就帮助乡亲们干活、劳作。这种纯洁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忠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拥护和支持。

⑵“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来都不是靠帮助、救济生存下来的。那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领导人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党和人民的自力更生的开创了如今的好陕北。

⑶“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延安时期,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贯穿整风运动的始终,同时兴起实事求是调研之风,并整顿了“三风”建设。⑷“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的精神。在延安时期,从党的领导集体到人民的战士,再到人民群众,自上而下都持着一种勤俭节约之风。这里没有铺张浪费,没有哗众取宠,有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干劲和简朴朴素的作风。

⑸“延安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开拓创新则意味着不断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促进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而延安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本质上科学的、革命的、开放的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之处。

二、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2009年11月,在陕西调研时强调:“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伟大的延安精神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延安精神作为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并不会因为它产生于战争时期而被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抛弃。越是环境复杂,越是条件优越的今天,我们越是不能缺少这种精神的鼓励和警示。况且延安精神本身也是同时展相适应的,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民的利益都是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不过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一切美好的成果都不是凭空出现的,美好的未来也不是空空口号,一切都需要我们持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勤劳奋斗才能获得。虽然我们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条件都很富足,但勤俭节约的精神依然不可丢弃。否则,我们只会浪费物资,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需要快速的发展,更要有积累财富的能力,才能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状况。笔者认为,在艰苦条件下勤俭节约是可贵之举。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够做到勤俭节约更是了不起的行为。习主席以身作则,以自己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榜样不仅证明党需要艰苦朴素精神更说明中国共产党比从前有了更高的觉悟。新时代,我党也做出了新举动,在党的建设、党的执政方式等方面都有创新之处。

三、中国梦的内涵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十八大结束后,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此之后,在多次讲话中又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中国梦”就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它是一个形象的概括,同时也是一个理论性的创新。

“中国梦”有着丰富的内容,归根到底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奋进的梦。伟大的梦想,属于伟大的民族。具有非凡创造力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伟大的中国文明,奋进在中国道路上的中国人民,一定也能创造出无愧时代和历史的新业绩。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让人民得到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让人民的生活充满阳光、尊严、幸福和希望。中国梦是和平的梦。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伟业,也终将成为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保障。中国梦更是实干的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个人继续付出新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四、继承弘扬延安精神、全民共筑“中国梦”

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物质基础极其丰富了才能成为实现一切的强有力的基石,进而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国家富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我们的民族复兴大业才能更好的展开。从前,我们闭关锁国,我们被封建专制制度束缚,我们有着被侵略的辛酸史,这一切都诠释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而今,我们在国际上都已成为经济强国,加入WTO,更多的国家朝我们打开大门,并积极与我们谈合作,谈贸易,我们站起来了,并屹立于世界之巅。民族的振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富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无论是国家富强还是民族复兴,都离不开人民的力量。

2013年3月17日,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用了“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确,实现梦想除了物质的基础,更离不开精神的动力。从党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直到改革开放取得卓越成就,始终鼓舞、激励党和人民的精神支柱就是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有着浓郁的红色情结,在新时代,延安精神不饱含着巨大的能量,作为精神向导指引我们党和人民艰苦奋斗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延安精神是革命前辈传承下来的,它也将在建筑中国梦的进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1.延安精神对民族振兴的启示

一个伟大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一定要有一种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不断发展积淀,形成了我们自家的中国精神,而延安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具体内容。在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需要的不是个人英雄精神,而是土生土长,经过长期实践考验的民族精神——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质朴就如同我们的中国梦一样,实实在在,可亲可近。延安精神心系民族大义,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让我们强大的中华民族无坚不摧。

2.延安精神对人民追梦的启示

人民的最大愿望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在人民心中,中国梦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可能是宏大的,但中国梦之中的人民梦确是人民实实在在想要的。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人民追梦更是离不开朴素的延安精神,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消除两级分化,缩小城乡差距。中国梦与人民梦不是割裂的,人人弘扬延安精神朝着人民梦的实现迈进,那我们的中国梦也将更接近我们。

3.延安精神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启示

“中国梦”的实现,对于我们这个日渐强大的国家也并非是件困难的事情,但在这个前进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艰难困苦,革命时,我们有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革命胜利了;改革时,我们有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改革成功了;如今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有些党员由于自身素质低,身在其位不谋其职,反倒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腐败,不仅污染了党的纯洁性,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地位、形象,更严重的是阻碍了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进程。此时,我们更是要学习、发扬延安精神,回想老一辈革命家们的艰苦朴素,当时条件是多么的恶劣,但是我们打了胜仗,现今,知识丰富,科技发达,工具先进,物质基础强大,难道我们还要因为缺乏斗志而延缓实现“中国梦”的步伐?这是不科学的,更是不合情理的!

4.延安精神对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少年强,则国强。实现真正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在这个伟大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一定要将“中国梦”这个伟大的梦想与自己的青春梦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延安精神植根梦中。然而现在青年学生中有种种不良风气,例如超前消费,铺张浪费,追求奢侈,贪图享受等。这与延安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延安精神要求青年在学习上,艰苦奋斗学科学,掌握科技、技能。生活上,艰苦朴素,培养自己勤劳、勇敢、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使是在资本主义、西方文化越来越渗透于中国的时候,我们依然能用近在咫尺的“中国梦”激励自己,能用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振奋自己,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勇于肩负重任,撑起国家蔚蓝的一片天!

新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物欲横流,一个人的品质,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才是更可贵的。虽然精神力量并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但科学的社会意识能促进事物的积极发展,“中国梦”与延安精神又是一脉相承。因此,在推进中国梦的崭新阶段,我们要用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武装自己。延安精神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支撑,“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延安精神,同时,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更是渗透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之中。

参考文献

第5篇: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

筑牢信仰之基

——大别山精神学习报告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8年来,大别山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为价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被称作“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别山精神是鄂豫皖三省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和全体人民共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期全面继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仰之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感悟精神内涵,坚定理想信念。

曾形象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大别山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既一脉相承,又兼有区域特色。

1、解读精神内涵

曾形象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大别山精神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科学内涵,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坚守理想信念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所在。在当时残酷的大革命时期,大别山人民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守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怀着对中华民族美好明天的无限向往。一批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这个理想信念,牺牲一切、奉献一切。正是因为无数英烈坚守信念、前仆后继地奋勇抗争,才有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血色传奇。以坚守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宝贵资源。

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中国的前途命运,大别山人民不屈不挠、奋斗不息,牺牲了生命、奉献了子女,“九死换一生”。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大别山区人民都是坚决向党中央看齐,听党指挥,顾全大局,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充分展现了大别山区军民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高贵品质。

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深蕴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直至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向前。

2、领悟大别山精神的当代价值

大别山精神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科学内涵,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当前,正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党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对于我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大别山精神,有助于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信仰、坚定信念、坚定忠诚,充分发挥大别山革命人物的榜样力量,能够激发党员干部群众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在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能够做到正确取舍;能够激发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弘扬大别山精神,有利于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训;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的意识,牢记党纪党规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传承精神,创新发展。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自觉做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发扬者,时刻坚守对党忠诚的信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宗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弘扬大别山精神,要坚守忠诚刚毅的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继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秉承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不至于迷失方向,才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动力。其次,我们要扎实打牢科学文化基础,练就过硬专业本领,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而今我们正处黄金时代,把学习作为首要目的、精神追求,孜孜以求,终会扬起远航的风帆。再者,历史已经说明社会要向前发展迈进就少不了创新,创新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创新的发展理念得到世界的认可,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放眼当下,事业局同志应当认识把握创新规律,要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创立新方法、新体系,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传承精神,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要坚持群众路线,用大别山精神为民尽责。

弘扬大别山精神,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奋斗目标是如此宏伟、如此鼓舞人心,但实现的过程既不会顺风顺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充满曲折和艰辛,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越是曲折和艰辛,越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立下壮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宏伟目标就能成为美好现实。

弘扬大别山精神,要务实重干、勇于担当。大别山人民明知千难万险却义无反顾,历经千辛万苦仍不改初衷。我们今天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就力排众议、一干到底。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必须发扬大别山精神,有问题敢面对,有责任不推脱,敢于触及矛盾、迎接挑战,承担风险、破解难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第6篇: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护理;人文精神;践行;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6)12-0274-02

传统护理模式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不仅影响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限制了患者参与医疗的积极性。从医院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必须深入学习人文精神内涵,从多个方面开展人文主义护理改革对策,共同构建先进的医疗服务机制。

1广泛学习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精神”是当代护士人文思想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用其辅助护士教育活动具有时代性意义,加快了医院护理服务体制的可持续发展。医院必须深入开展人文精神的学习活动,向护士宣传良好的服务思想意识,努力提升护士个人的党政文化素质,更好地参与医院现代化建设活动中。

2深化人文精神的指导作用

护士是社会人才变革的主力军,对护士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人文精神”是当代护士必须深入学习的先进理念。与国家伟大事业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人文精神”肯定了护士群体的社会意义,要求护士努力学好个人的专业知识,并且注重思想道德品质建设,在人文思想教育中学习更多与党和国家的相关的知识内容。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护士思想文化及道德品质将会有很大的提升,树立了良好的护士形象。理论是一切实践的指导,医院开展“人文精神”主题活动必须符合时代特性,坚持与时俱进为中心原则,实时调整现有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案。为了改变早期护理服务教育的不足,医院需发挥组织的宏观调控力,以“创新思维、时代思维、人文思维”为指导建立优质护理平台。随着人文体制深化改革,护理服务教育活动也呈现了多元化趋势,医院护理服务管理有了新的指导方向。

3拓宽人文精神的改革作用

“人文精神”本质上是宣传党的思想理论的一种方式,在护士群体中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医院是社会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结构,医院内部思想教育工作对护士个人实践行为具有广泛的指导性,方便了护士学习各类思政政治理念。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约束,医院人文思想教育工作处于滞后性状态,一些先进的党的观念无法融入实际教育活动中。人文建设是医院管理重点内容,为了全面推进医院服务模式改革,各医院广泛开展“人文精神”主题活动,为护理服务模式改革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强化医院改革建设,号召护理人员参与“人文精神”教育活动,对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4发挥人生精神的服务作用

当前,医院教育机制与党政教育不断融合,人文思想政治工作逐渐成为医院改革的重点内容,“人文精神”也着实起到了多方面的决策作用。医院编制思政教育方案阶段,参照人文精神对当代护士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操控方式,进而加快了人文思想教育体制的优化进程,为在校护士提供多方面的思政学习平台。医疗事业发展是社会关注焦点,护理服务受到了各界人士普遍关注,强调了护理服务对社会医疗建设的重要性。护士护理服务教育中,需将“人文精神”与日常护理服务、医疗改革、服务建设等有效结合;引导护士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正确价值观引导实际工作。

5践行人生精神的创新作用

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以创新体制为中心实现劥服务革新发展。“人文精神”为医院护理工作提出新要求,面对新时期党组织建设遇到的调整,必须全面落实“人文精神”指导思想。医院作为社会医疗服务的主要机构,更应该积极培养积极知识分子,号召医院党员、干部、群众等三大主体,共同参与到“人文精神”学习活动中,以科学价值观为引导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号召护士人员参与人文活动,为护士建立更具特色的职业学习平台,以护理服务价值观为中心思维,跟随时代步伐不断调整与革新,积极参与护理改革活动中。总之,护理制度是医院经营改革的重点内容,要加强医院护理体制的改革力度,不断调整现有的护理服务机制。深入学习人文主义精神内涵,能够提高医院护士人员的思想认知水平,体现个人在护理岗位中的工作价值。医院要号召护士人员参与人文主义学习,从“指导、改革、服务、创新”等四个方面践行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当代护理体制建设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徐伍莲,孙会欣.护士的人文精神及其培养[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9).

[2]周瑞,张美红,杨志娟.护患双方对人文精神内涵认知差异的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9(05).

[3]刘玉芬.人文教育的方式对焕发护理人文精神的思考[J].吉林医学.2007(02).

[4]项嫣.加强人文精神素质教育,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J].中国民康医学.2013(04).

第7篇: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价值影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 “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

2、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和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的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有利于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引领建设道德风尚。建设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利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国富民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梦。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体现,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使中华民族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 房广顺,张宏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探析[J].理论探讨(上半年刊),2015(01).

第8篇: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内涵式发展;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数量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以扩大规模为主旨、强调数量增长的高职院校,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凸显,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要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 [1]教育部教高[2008]5号也再次明确:“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2]而高职院校如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3-6]

1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概念界定

“内涵”与“外延”是逻辑学的一对范畴,原义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概念外延则是所指对象的范围[7]。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在办学硬件改善的基础上提高领导能力与管理水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出特色,造品牌,提升学校的整体“软实力”,从而使学校的管理、质量、水平、效率、效益等产生“质”的飞跃。

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为外延式发展,其实质为“量”的扩张,强调的是“改变形象”,主要表现在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加、教师队伍的扩大、校园面积的拓展、教学设施的改善等;另一种是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以追求是“特而精”为最高目标,强调的是“脱胎换骨”,主要表现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学校规模适度,专业设置合理,文化底蕴增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等方面。内涵式发展是量的科学发展,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 医药类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模式的途径探索

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模式具有其建设的动态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体系改革、产学研结合、文化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以笔者所在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阐述医药类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模式的主要途径。

2.1 办学理念个性化

办学理念决定学校发展,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之大,品位之高,在于至高至大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人类精神。[8]高职院校在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忽视精神文化的内涵,一定要更新观念,以开放、宽容、理性、创新的胸襟和精神,秉承学术自由、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必须科学、准确定位,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以保证高职院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对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与内涵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六十年的办学传统进行了较好的传承与创新,理性设计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十分注重办学特色的打造,强化重庆医药高专人精神家园的培育,学校形成了七个办学共识,即先进的办学理念是灵魂,科学的办学定位是前提,专业建设是核心,队伍建设是关键,打造特色是生命,强化创新是动力,政策支持是保障。

学校秉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弘扬“笃学求真,懿德善能”的校训,发扬“求同存异,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知难而进、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负重自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懿德善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遵循“弘德善教、爱生律己”的优良教风和“修德勤学”的优良学风。

我校坚持紧贴重庆和西部地区(办学区域定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药品生产经营行业、健康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办学面向定位),培养具有良好医学人文素养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重点办好普通专科教育,积极开办继续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专业为主体,带动相关专业群发展,主干专业优势比较突出,行业特色比较鲜明,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2.2 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

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是指积极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承担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政、校、企(院)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为推进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要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积极性, 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多年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联袂153家国内知名职业院校、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成立了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 。该集团是由政府、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药类学校和行业协会等单位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集团发挥成员各自优势,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办学格局,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医院)、学校等各方面合作办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合作平台,在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章程框架下,采取理事会的运作模式,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模式的互惠互利合作,实现深度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职教集团组织机构,先后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建设委员会、 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招生就业指导委员会、社会服务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职教集团的框架下,分别制定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社会培训服务管理办法等11个管理办法或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校企合作的长效体制机制。

2.3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就业本领和社会适应能力。[9]创新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修订和完善了顶层设计,固化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模式及与之相匹配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2.3.1 “校厂一体”模式,走产、教、研、开发和社会服务等“五结合”的发展道路。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就开陆续办了重庆渝生制药厂、重庆医学检验试剂研究所、重庆市明泰医药器械有限公司等校办企业。明确提出走产、教、研、开发、和社会服务等“五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校中厂、厂中校”的“校厂一体”的办学路子。具体做法:一是师生依托校办企业的生产车间、经营场地和设备,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二是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以教师科研项目实施带动学生实践培养;三是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的生产现场紧密结合,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生产实际应用的距离。近年来学校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了重庆市首家校内GMP模拟药品生产实训车间,生产实训车间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余名学生进行高仿真实训。同时也可为企业提供粉末直接压片、干法制粒压片等中试试验的服务。实现了教学、生产、科研、开发、社会服务的五结合。

2.3.2 “引企入校”模式,增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企业化元素。 学校与职教集团常务理事单位联手,成立“太极学院”、“迈克学院”、“康曼学院”。在大一新生中,学生自愿报名,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进入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纲。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和学生管理团队,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行共同执教、共同管理。学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直接进入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并免试用期。合作企业设立奖助学金及特困生帮扶基金,并给予每生一定金额的安家补贴。

2.3.3 “办校进院”模式,实现 “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校院合作新格局。近年来我校与部分医院(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璧山县人民医院等)开展了“1+2”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第一学年在校内完成基本素质能力模块课程、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的教学。第二学年办校进医院,进行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及部分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的教学。第三学年在联合医院进行临床顶岗实习。其核心是:校院共同组建专业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共同搭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专门机构,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共同组建课程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及集体备课;共同组建由行业、医院、学校、毕业生及家长参与的多方质量评价体系。该模式实现了“病房里建课堂”,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校院合作格局。

2.4 课程体系改革特色化

课程体系改革特色化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是指根据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技能性与职业性的特点。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或更新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注重工学结合教材、精品开放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项目等的建设。

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为例,本专业以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充分利用行业办学优势,改革传统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院校共育“1+1+1”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模式,构建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五个对接,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学习环境与工作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知识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按照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原则,探索教学内容无缝衔接的系统化课程改革。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整合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联合行业专家编写特色教材,并开设“系统化教学”改革试点班,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校通过近几年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与探索,在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家长和社会反响较好。如2012年我校新生一志愿录取人数率为98.7%(重庆市、四川省为100%),分别高于2010年1-7个百分点,2012年新生三本线以上为34.5%,分别高于2010年7-14个百分点。2012年新生报到率为86.69%,分别高于2010年1-3个百分点,名列全市高职高专院校前茅。2012年我校招生情况在中国教育在线和中国教育网全国高职高专报考热度调查中排名第六。2012年年终就业率为95.33%,分别高于2010年5-7个百分点。2012年度,我校在二级以上医院就业人数,占医院就业率的42.97%,分别高于2010年3-12个百分点。就业对口率均超过95%。社会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均超过90%。重庆市各大医院现任护士长中有50%以上为我校毕业生,如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21名护士长中有15名为该院与我校联合培养的学生,西南地区医疗机构药学、检验技术业务骨干70%来自我校毕业生。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校友,有担任国家部委、市级部门重要职务的管理精英,有获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有领衔学术研究的博导,有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等。在企业界,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和药房销售总监、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迪康药业董事长等均为我校毕业生。

3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想要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想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

求,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为本,转变学校发展方式,由以前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上来,坚持内涵式改革与发展,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以“特而精”为最高追求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并以竞争力高低和能否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我们深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将得到社会及学生、家长的认可,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也一定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美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R].2006.

2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R].2008. [8]

3黄保德,康思琦,李桂霞. 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 教育与职业,2007,(17):12.

4谈松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5李忠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 年10月号(下).

6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7期.

7董刚,杨理连. 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模式的要素解析与途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0,(27):8.

第9篇: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范文

从国家角度来说,“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从企业角度来说,文化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能够带领企业走向快速发展之路。新时期国家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鼓励广大企业落实文化建设方案,从多个角度提出精神文明改革对策。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经营实况,提出符合战略改革机制要求的方案。

一、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改革重点,按照内部经营需求编制人力规划方案,有助于提高精神文明的综合利用率。为了摆脱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以文化建设机制为中心,编制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方案,有助于实现精神文明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本文展开研究。企业现代化改革阶段,要普遍关注精神文明战略调整与控制,坚持人才第一的发展理念,从多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体系。结合文化建设机制提出改革对策,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与实效性。

二、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点

(一)奖励制度

“创新化”转型是文化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必然要求,要结合“文化建设”平台完善区域规划平台,进一步落实地方经济发展与改革策略。没有精细化管理是无法准确的对风险计量,全行由上至下贯彻风险量化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多种奖励机制鼓励完善数据信息,有效合理的计量是推广文化建设的前提。企业作为区域性股份制企业,近几年正逐步完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并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文化建设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建设已经稳步展开。文化建设转型是企业服务优化的必然要求,结合“新常态”视角下,对文化建设服务改革提出指导方向,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效益增收。

(二)考评制度

当前,企业从规模经营转向价值经营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改变考核机制进行约束,企业在借鉴国内外企业实践基础上,尤其是在国内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普遍坚守的原则上,构建更为切实可行的精神文化改革模式。基于精神文明管理指导下,由传统的关注利润转向关注利润和风险的平衡,这对企业在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中产生了较大影响。新经济体制改革趋势下,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必须转型与创新,才能体现出考评制度改革的先进性,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机制。面对传统考评模式存在的不足,要构建更为全面的考评服务体系,从而提高考评规划与发展水平。因此,企业要结合考评服务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等分配关系。

(三)升级制度

面对早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要吗落实人才规划与改革方案,从文化建设角度实施管理决策,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人才建设活动,维持整个管理机制的可调度性与可发展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经营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坚持对企业实施综合内控管理是提高收益的保障。“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阶段的内控构成,其要在某个周期之后才能兑现,因而要重视文化建设的风险控制。在市场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全面完善文化建设服务机制,有助于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效率,实现文化服务模式升级与转型,带动经济产业规划与发展。

(四)创优制度

坚持创优企业,树立创优思想,开拓创优平台,这是当代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原则,也是提高区域经济战略改革的重点。为了提高精神文化建设内涵,要从多个角度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案。“精神文明”是企业长期规划与发展的根本,按照文化建设体系建设要求,全面落实文化建设机制与管理对策,体现了精神文明改革建设的发展性。同时,实现精神文明信息化、效益化、持续化等发展目标,全面实现地区精神文明产业信息化转型与发展目标。结合新常态理念,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提出符合企业发展趋势的文化建设模式。

三、新时期文化建设创新对策

(一)整合管理模式

面对精神文明信息化改革趋势,地区要构建新型战略模式,精神文明开始建立“人才信息化”技术创新模式,坚持技术创新战略依旧是各个地区精神文明经营改革的关键任务,积极完善技术创新对策是精神文明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整合管理模式中,需将文化建设部门的部分职能(如招聘、?T工晋升和降级、绩效考核等)进行弱化,使之向直线管理部门回归,由直接部门直接管理,重新整合于直接管理部门的一般管理之中。

(二)分化管理模式

新时期全球进入经济扩张时代,精神文明要保持着先进的战略模式。当前,“个性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精神文明销售模式达不到客户满意度标准,阻碍了精神文明与大型精神文明客合作流程的执行。由于“文化建设”尚处于推广阶段,国内地方企业运营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网络化平台失去了可操控性。分化管理模式中,将文化建设部门的某些职能进行分化,使之进行社会化运作。

(三)发展管理模式

除去回归了的和社会化了的职能外,文化建设部门的其他职能就必须强化。如通过制订适当的精神文明政策影响和引导员工行为;为支持组织文化和实现组织变革提供保障;通过参与组织的战略决策和对员工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和发展等。我国地方经济步入信息化改革阶段,以“文化建设”为平台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人才布局与调度系统的升级改造。针对“文化建设”经济战略存在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改革方案,构建符合地方企业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四)激励管理模式

人才是商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先进模式,凭借“文化建设”优势可以实现市场战略优化,带动地方经济收益持续增长。知识经济时代,建立“以能为本、按知分配”的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大势所趋。作为实现精神文明资本化的有效途径,股权激励成为越来越多非上市公司激励核心人才的战略举措。“文化建设”促进了文化建设发展,对地方经济战略转型提出严格要求,把握文化建设经济趋势是地方经济转型的重点。面对文化建设对地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政府及企业要构建协调性的战略模式,为地方经济转型与发展提供指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