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范文

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精选(九篇)

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

第1篇: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教育对象关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相对于教育对象来说是成熟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起主导和支配作用,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对象现实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引导教育对象养成与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科学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键在于是否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不具备主体性,即使身为教育者,也不能很好地履行承担、组织、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难以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具备了主体性,切实履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才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的强弱,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效率。因此,有否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必备条件,不断增强主体性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必要条件。

荀子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怀。”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建设培养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优良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知识素养,“以人为本”的良好动机和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巩固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教育对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认识和施加可控性影响的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客体既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客体,如每个干部、教师、学生等;也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群体客体,如共产党员群体、共青团员群体、学生干部群体、教师群体等。而狭义的客体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个体和大学生组织。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不成熟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受到主体的主导、支配和调控,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思想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和塑造下发生主体所希冀的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一般的物质客体不同,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他们在接受教育时,不是完全被动的,也具有主动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不同于一般物质客体的根本特点之一。正是由于教育对象能够主动地参与和接受教育,因而只有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当然,这种主动性是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它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客体性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不能因此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客体地位。

三、正确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微妙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两者的关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要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地位平等观念。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主体间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地位又是相互转换的。教育者首先是教育对象,而教育对象也能成为教育者,也往往要成为教育者。教育者之所以是教育者,不仅是因为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角色的安排;而且更是因为教育者具备了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具备了对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的掌握,事先进行了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和思考,才成为真正的教育者。教育对象之所以是教育对象,是因为他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义务。因为,每个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称职的国家工作人员,也才能转化为合格的教育者。因此,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除了存在着先受教育与后受教育,专职从事教育工作、兼职从事教育工作还是非教育工作岗位之外,没有其它的本质差别。

2.要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和谐互动观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思想、信息和情感双向交流、交互作用的过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起主导作用,通过灌输理论知识、启发觉悟、言传身教等多种方式影响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产生思想情感共鸣,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从而主动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教育对象起积极主动作用,通过参与教育过程,选择接受或拒绝教育影响,并进行信息反馈,以影响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教育效果的评价,从而调整教育活动。只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调动起来,并且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良性循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才能形成一种和谐互动的关系。

第2篇: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指导地位 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教育实践活动,必然打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烙印,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支配。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指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阶段定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时代背景,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多质多维的生态环境。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窘境和困惑很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焦点和矛盾问题在学生思想里的折射和反映。

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有的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一般的基础道德教育;有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有的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弱化归因于高校扩招而导致的生源质量的下降,有的则归因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素质的低下。这种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作孤立的系统,囿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谈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孤立分离的定位,或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过低评价或过高要求,必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脱离社会实际,解决不了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而陷入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实践、价值关系在观念层面的集中反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将长期面临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这些课题不仅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而且是大学生十分关注和关心的涉及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中不应该回避这些课题,而是应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丰富教育生态环境中积极汲取养分,激发起大学生对人生、对社会与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定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下,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追求。

2.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的目标定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深入进行基本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1]这一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2](P247)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如何培养人”强调的是教育的途径、方法。“培养什么人”则是强调教育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只有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个体系,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组成的”。[3](P12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大学生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动体现,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所应体现的精神风貌和青年气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解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的总领,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问题的明确回答,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目标定位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对“怎样培养人”这一具体实践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定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括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在内的多样、复杂的动态系统。其中,世界观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基础层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导层次,心理教育是中介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实践活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我们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指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党性即阶级性和先进性。2004年,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条件下,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依然十分尖锐复杂。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我国大学生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年轻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最终达到他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我们决不能丧失警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大力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同时,下功夫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高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阵地,直接承担着传承和创新先进文化,为党和国家输送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丧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性,那么高校的教育事业必将走上歧途。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创造必要的精神文化条件和道德、舆论环境,把社会制度中的价值规则和价值目标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和日常化,进而转化成为社会公众的基本共识和追求的理想,遂使社会的集体目标和集体行动成为可能,以此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促进杜会发展”。[4]由此可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

2、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化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目标定位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使大学生不仅在情感上,而且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5]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就是要引导教育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个人信仰与社会主导信仰的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体系结构上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提,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打造成为当代大学生共同的精神支柱。

荣辱观问题是大是大非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内涵的重申和完善,体现了先进性的导向和广泛性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侧重于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同时,当代大学生作为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的特殊群体,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而在思想道德上应有更高的追求,应体现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先进性。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导进行高校德育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解剖分析后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进一步强化。

3.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分层作用

“就表现形态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即特定的社会和阶级所要求、所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我们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Ⅰ;第二个层面即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根据相应的教育目的,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对教育内容Ⅰ进行组织、编制,以直接用于教育活动内容,我们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Ⅰ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Ⅱ更多地表现为由这种理论体系加工而成的教育信息体系”。[6](P342-343)

从思想政治教育分层角度出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具有紧密的契合性和互补性。《意见》主要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而展开,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组织、编制,加工而成的教育信息体系,可以划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Ⅱ的层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观念的规划,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统领和普遍的指导意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思想观念建设上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因而可以划归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Ⅰ的层次。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Ⅰ的规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准则。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具有真理性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具有普遍真理性特征。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价值导向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的包容性,既担负着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力量、振奋人心等多重使命,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因为具备了上述特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编制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体系才会有强烈的说服力、感染力,从而能够取得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新华网,2006-08-3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高静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J].新疆科学论坛,2007,(4).

[5]徐柏才,张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第3篇: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在教学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要重视学习者的积极性、建构性、社会性、反思性,强调学习是建构意义的过程等思想观点,对当今新型研究生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生是我国未来高层次建设人才的主要来源。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将来的发展和兴衰。但当前研究生德育状况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一些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的确立上缺乏层次感与系统性,脱离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实际、品德发展水平和需要。德育过程简单化,简单地把德育等同于知识传播。在德育方法上,传统德育模式背离受教育者道德认知规律,把受教育者视为社会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主体性未能充分发挥。德育内容狭隘化,只重视宏观的政治教育,忽视品德能力教育和个性化的健康人格教育。

现代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所获得的知识,而必须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当前的知识,建构当前知识的意义。第二,学习的建构过程是双向性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知识的意义,以超越先前的知识;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异性而获得重新建构。第三,学习者的建构是多样化的。由于知识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知识存在独特性,因而每个学习者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具有积极性、建构性、社会性、反思性的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观引起了现代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促进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建构主义也为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研究生德育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应是一种主体性德育模式,这种模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工具性德育模式,它将德育的现实性功能、超越性功能、个体享用性等功能有机地整合于受教育者主体性这一目标的培养上,既通过道德教育传授现时代的规范,又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它给出了今后德育改革的方向。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的过程。此观点强调学生不仅要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而且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这在本质上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给予充分的尊重,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方向。主体性德育模式即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德育的结合产物

1.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内涵。主体性在哲学上是指人在与一定对象的关系中所具有的主动态势、能动作用、积极态度和支配地位。因此主体性德育的职能就是要使学生的德行从他律变成自律.让研究生懂得既要发展自己,又要造福于社会。

所谓主体性德育模式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或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本要素,旨在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强调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的德育模式。L2]它的基本观点是重视人的主体性,在德育中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利用多种德育手段激发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

主体性德育模式涉及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但重点是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根据他们已有的德育经验,充分唤醒其主体意识,使之主动建构德育观念并自主能动地付诸行动,这一过程是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德育知识的传授者、德育环境的营造者、德育资源的提供者、德育过程的支持者。

2.实施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必要性。主体性德育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由个人主体性向群众主体性、人类主体性发展,谋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和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L3j

第一,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确立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也是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首先,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它要求培养人的主体性。因为受到市场经济某些消极影响,部分研究生言不离“金钱”,行不离“经商”,思不离“享乐”,从而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利益主义”的旋涡中,德育教育者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超越“拜金主义”等层面,弘扬主体意识,不断追求完美的人格。其次,科技的迅猛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培养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民主化、个性化。另外,网络资源的开发也迫使人们发展主体能力以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

第二,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确立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行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离不开学生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为特征的自觉接受德育、努力参加实践.主动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要走在素质教育的前列就必须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出发点,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难有创新.难以实现德育目标。

二、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构建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构建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合理定位。传统的德育目标的确立缺乏层次感和系统性,严重脱离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实际、品德发展水平和品德发展需要。它将德育的总目标作为起点,而没有将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时已有的道德认知结构作为德育起点,各级各类学校所设置的德育起点都存在整齐划一、大同小异的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已有的经验,致使德育定位发生偏差,因此构建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要科学合理定位德育目标德育目标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将德育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来实现,从而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系统的德育目标体系。

2.充实内容。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载体之一。它肩负着将研究生培养成自主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健康的人、创新的人的重任。因此,德育内容的设置,“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也要重视受教育者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2J。

第一,倡导人文教育,并将之定位于德育的基础。人文教育即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学科是人类思想和活动最有价值的记录,其中蕴涵了丰富的道德思想,为德育奠定了宝贵的基础。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学校教育经历了以人文教育为主、以科学教育为主、进而强调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历史发展轨迹。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往往偏重科学技术知识和实用知识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生教育也存在类似情况,所以要提倡导师多给予研究生人文关怀。著名科学家杨叔子就要求他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读《大学》、《论语》、《老子》等古典著作,既重科学教育又重人文教育。重视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是主体性德育模式的重要生长点。

第二,注重德育个性化。“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个性,注重学生的智慧潜能,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5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人的价值。以往的德育模式排斥个性发展,要求统一的德育模式,主要是割裂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事实上,个性和共性是不可分割的,个性是具体的,共性是抽象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因此高明的道德艺术是既保持个体行为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又能自觉地适应和维护道德规范。主体性德育模式正是注重将德育的共性与个性结合在一起的好的德育模式。

第三,德育不仅要个性化,还要生活化。德育的最高目标就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快乐地生活,所以要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规范出发。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泛化在其中。研究生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感悟生活的乐趣、意义,同时生活世界也能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念,使其更好地认识生活、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第四,新时期的研究生德育应以“世界意识”教育作为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新视点。“世界意识”教育体现了四个关注,即关注世界未来、关注人类命运、关注民族发展、关注人生价值;体现了三种精神,即民族精神、勤奋精神、竞争精神;也体现了一种思想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6J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现象日益显著,也必然带来很多的冲突,如环境问题、人权问题和贫富分化。世界意识教育能使研究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增强个人的使命感,促进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第4篇: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主体  主体性教育  教师地位 

教师的地位历来受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制约,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相联系。在我国古代,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极其崇高的。苟子把“天、地、君、亲、师”并称;到了近代,教师的命运如同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风云一样漂泊不定,教师生活没有保障,“八娼九儒十丐”,教师竟与沉沦的娼妓、讨饭的乞丐相提并论。新中国成立以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比,被赋予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取得了空前的提高。近年来,教育界进行了主体性教育的大讨论,主体性教育“从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人在自身发展中的地位出发,探讨和阐明教育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积极的能动作用。0在主体性教育中,教师处于何种地位呢?主体概念在哲学领域至少有三种理解: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三是逻辑学意义上的主体。本文使用的主体概念就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即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作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主体必须是有自觉意识的人,二是主体必须进行有目的的认识——实践活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对象化活动”。客体则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对象化活动的对象,是受动者。在对象化活动中,主窖体是相互依赖的一对关系范畴,关系的建立者和主导人一方是主体,主体和客体相互依赖、相互规定、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主体性正是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性,只有在对象化的活动中,人作为主体,使自己的活动指向客体,同客体相联系才能显示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性。从古到今,“人的主体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早在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尔就曾论述“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隐约地感觉到人在认识中的主体地位。接着苏格拉底又号召“认识你自己”,使主体开始进入人类的视野,此后,各历史时期的哲学家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这一主题。 

哲学界的主体性问题反映到教育领域,就是教育过程中“谁是中心”的闻题。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流振强调“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是他的学生们的心理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从而也是他们的性格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在他们看来,学生具有“中性而叉被动的天性”,固此,教师应该并且能够主宰一切,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听起来似乎教师的主体性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并得到了充分发挥,其实不然。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只不过是传递知识的媒介,他们受到体制的、思想的、文化的束缚,一般都把教育过程看作是知识的传递、传授和传播的过程,因而用已有的、统一的规则去要求受教育者,用最简单的方法——灌输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根本无积极性、创造性可言。这种教育思想造就的是“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局面,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只是一种依赖关系和等级关系,这种关系中的师生是没有主体性可言的,这种教育最终只会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派针对赫尔巴特学振的观点和主张,提出了“儿童中心论”,彻底否定了“教师中心论”。主张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从做中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成长。杜威等人的观点和主张中有不少东西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过分强调儿童的必趣和儿童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完全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取消学校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破坏了学习的系统性,结果导致了学校教学的混乱和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受到了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教育流振的批判和抨击。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提出,应该把教师放在教育体系的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教育的主导作用应当在教师,而不在学生。教育实践证明,无论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都没有解决教学中的矛盾,片面强调“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只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新科技革命浪潮此起彼伏。客体的发展、现代化,必然要求主体素质的发展、现代化来推动客观世界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是社会本位,它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而忽视个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其结果是把人客体化和工具化,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要求相距甚远。正固为如此,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为了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教育领域应运而生,迅速流行、发展起来了。通过这些年的讨论,主体性教育已成为一种思潮,深入人心,对于“谁处于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一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概括起来可分成三类:教师单主体论;学生单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

前面我们曾表述过“只有在对象化活动中,人作为主体,使自己的活动指向客体,同客体相联系才能显示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我们知道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任何一方都可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固为他们各自把自己一方看作主体,把对方看作客体,也就是说,当他们把各自的活动指向对方时,他们总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把学生作为自己活动的对象,学生也把教师作为自己认识的对象,两者互为主客体。所以作为教师和学生都“身兼两职”,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笔者赞同师生双主体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教学活动看成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在这种对象化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着教学的任务,发动和维持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体现教学活动的结果,在这种活动中他们有目的地建构着自身的主体性,被此之间是一种主体和主体间的关系,因而也是两个互动的主体。 

在主体性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教师闻道在先,具有专门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品德素养和教育技能技巧,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教师又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并且不依赖于外在力量而具有决定自身的一切活动的意志和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变无知为有知,变知之不多为知之甚多,获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形成新的品质,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社会现实的人,在教育活动中,既要适应社会现实,又要批判地对待社会现实,既要接受教育决策者的决策和社会文化观念的导向,又含有自己的教育价值选择和主动创造,在一系列教育活动中,表现出了主体性的本质特征——能动性和自主性,因而必然处于主体地位。我们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即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认识改造外界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主体意识比较淡薄,主体性素质和能力较缺乏。只有求助于教师,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学生只是一个潜在的可能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使他们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从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学习,达到“不教”的目的,从而真正地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 

在主体性教育中.教师主体性水平的发挥是决定主体性教育成败的关键。主体性教育是教师个性创造的活动,是发展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主体性主导活动。如果教师本身都没有主体性,他又怎能教育出有丰富的主体精神的人呢? 

第5篇: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范文

自我教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自定目标,有效地调节、规划、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取得自我实现效益的社会活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1],“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2]。可见,个体的自我教育,是各种教育发挥作用的基础。而自我教育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是关系到自我教育实现的关键。然而,目前对自我教育目标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研究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为出发点,尝试探讨如何使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准确定位。

一、新形势下突显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只会吸收、接纳外来知识,接受他人教育已难以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了。在新形势下,更是需要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必然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带来了一个个性解放的时代,令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空前增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社会的发展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多维、多向、多极转化,呈现出利益多元性、价值选择多元化,它需要一大批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和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不需要也不可能将全部必需的理论、方法、技能灌输给学生,而自我教育则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自我教育所具有的能动性、自主性、主动性和调节性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基本要求,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获取生存发展的有效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3]。也就是说,未来的文盲,将是那种自我教育能力低下的人。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必须要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发和引导,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选择,自己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地对自己提出任务和要求,提高和完善自己。

(二)在“关系全局的战略性课题———自主创新”的形势下,要激励大学生励志成才,肯定学生的自主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十一五”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我们应该借此时机,进一步树立大学生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把创新贯穿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注重开发大学生的价值和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成才。学生受到鼓励与肯定后,更加会意识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及在集体中的地位,能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准则、学校的制度,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取得自我教育的积极效果。

(三)在高校“以生为本”的宗旨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促进他们自由全面发展“以生为本”,就是高校“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其内在学习的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性———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以促进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4]。它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来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以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自觉性;要理解学生,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作为有思想、有文化的大学生,这种被尊重的要求更是强烈。教师尊重学生,不但使他们得到这种被尊重的满足,而且促使学生自我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5]。大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他就越容易接受教师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育成为大学生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让大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在高校里,大学生一般都能简单地认识自己,但大部分学生却不能正确地引导自我发展,深入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将自我无情地压抑,承受着无名的痛苦,令人感到悲哀。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应该总是想告诉学生一些知识,而是应该培养学生总想知道些什么,充分培养他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由老师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情绪,关心学生的需要,第一个去帮助学生打开一个缺口,让学生自我的水奔流而去,冲破盲目、无助、压抑的心理堤坝,从而调动学生对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高校招生分配制度“转轨”,实行一种新的机制,“学生必须自缴部分学费上学,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选课、自选教师、自选专业,毕业分配不再‘统包统分’,实行自主择业”[6]。这种机制,不同以往的“压制式”管理、“包办式”管理、“片面式”管理,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主张,增强自我意识,体现大学生自我主体地位。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例如系统听课;系统读书,自教自学;边做边学;结交师友,相互交流等方法途径,合理安排时间、善于利用时间,主动地去索取知识、获得能力,学会能解决最有意义的问题,能掌握最基本的信息,而不必死记硬背条条框框。同时,实行学分制后,更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的兴趣、条件选择相应课程和学习方式,深化、拓宽自己的技能。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自学性,提高其效率。

二、目标对自我教育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目的性是人的活动特点之一,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人的本质特征。自我教育目标是指个体在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自觉地为自己的行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目标对自我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确定自我教育目标,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基本前提。自我教育目标,决定了自我教育的方向和任务,规定在一定时期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和考核自我教育成效的尺度。#p#分页标题#e#

第二,确定自我教育目标,是提高自我教育自觉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就能够使自我教育者自觉地按照目标要求去行动,避免走弯路,避免盲目性。“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就是没有明确目标的真实写照。一般而言,自觉性与有效性是紧密相联的,自觉性越高,有效性越好,自我教育自觉性有了,它的有效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所以确定自我教育目标,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性和有效性的十分重要环节。

第三,目标在自我教育中具有导向功能作用。这是由目标导向性特点决定的。在人行动进行的全过程中,目标通过对活动的各方面的控制和调节,使活动维持其稳定方向和完整的内容,目标为某个具体的行动导向,也为人的一生导向。自我教育目标一经确定,它就成为自我教育者的行动方向,指引自我教育的实现。在读小学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成为“伟大人物”的自我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贯彻在他的一生中,渗透在各项活动中。

第四,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动功能作用。这就是说,目标对人的行动具有“引火线”的作用,启动作用。人都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行动,都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这种需要又推动着人的行动,而它的前提条件是自我教育目标的确立,正是这种自觉的目标,促使人产生行为动机。没有目标的学习像是饭后散步,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像是运动会上赛跑。自我教育者要以这种启动作用促使自己确立目标,形成有实际效果的行动。

第五,目标在自我教育中具有激励功能作用。教育目标之所以具有激励作用,是因为目标反映了教育的价值,是人们期待获得的教育结果,它能满足教育主体的需要。学习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不只决定于需要、动机的动力状态,也决定于人对目标的期望,只是在“有盼头”的时候,人才会努力。而确立自我教育目标要有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分寸制定,即要有具体性、挑战性与可行性,才能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三、肇庆学院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的现状

为能更清楚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我对肇庆学院政法系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60份,回收有效卷55份,其中2002级学生有20人,2003级学生有10人,2004级学生有20人;其中男生30名,女生30名。(注:原论文附有相关的调查问卷内容和调查结果)《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了解自己需求,教育目标较为明确,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首先,大学生自我教育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据《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调查统计显示,在义利观上,有100%的大学生赞同“正当的索取,积极的奉献”,完全不再是那种以前理想主义价值观所讲的“只讲奉献,不图索取”。另外,在大学里所做的事的动力方面,有40%的大学生是为了“完善自我”,有29.1%的认为最终的目的是要“成才”,有18.2%是为了“就业需要”。其次,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体现了社会与个体双重关注,但偏向于注重个体发展。据《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调查统计显示,在择业观上,有63.6%的大学生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注重职业的发展前景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而把“贫穷落后但又急需人才的地方”作为首选因素的大学生为“0”,作为第二考虑因素的有7.3%,作为第三考虑因素的有1.8%,作为第四考虑因素的有10.9%,不设为考虑的有80%。在设定个人目标上,有67.2%的大学生都考虑到“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但有60%的把“个人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上,32.7%的把“社会需要”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再次,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具有不稳定性。据《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调查统计显示,有63.6%的大学生“有时改变”树立的目标,另外,有56.4%的认为改变目标是因为“自己思想不稳定”,40.0%的是因为“家庭”因素而改变目标。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从《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思考》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所存在的问题———现实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目标不稳定,笔者试从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第一,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目标取向方面,主要受理想主义价值追求的影响。他们认为个人的人生价值,应服从于社会的主导目标(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甚至服从于最高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想主义的价值观普遍性、主导性大大减弱了。今天,不少大学生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个人的现实生活最为实际、最为实惠,大学生应更加关注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应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家庭、对现实、对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命运负责,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本领,创造实惠、美好的生活。所以,大学生制定自我教育目标时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

第二,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是以社会和国家需要作为单一目标追求。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地位逐渐得以现实的确立。于是,青年大学生既考虑社会环境因素,进行有利于社会需要,服从社会需要与社会利益的自我教育目标取向,动态地进行社会要求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又注重合理的个人利益,并积极地追求其个人价值、尊严和利益需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和自我价值实现责任明显增长。但现在的大学生并不是把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简单地放在同等地位上,而是更偏向于关注个人的需求,注重个人的发展。

第三,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生树立的自我教育目标是为了社会和国家需要,愿意服从于社会,除非是社会发生动荡,否则,个人的思想变动是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多种所在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条件下,各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维大量涌现,新旧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整个社会出现了过渡性的规范、价值“真空”现象,令不少大学在价值性准则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同时,在个人成长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渐增强,希望得到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追求自我发展,树立切合自身需要和利益的目标,因此,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影响下,大学生自身思想易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改变个人设定的自我教育目标。#p#分页标题#e#

五、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定位的有效途径

针对目前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出现的现实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目标不稳定的问题及其成因,为使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能准确定位,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发挥高校的引导和管理的作用

1.在时间上,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为大学生准确定位自我教育目标打下基础。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刚进人大学的新生中有不少人认为考大学花时间,耗精力,牺牲了娱乐,苦了自己,因而产生了“高考冲了锋,大学松一松”的心理;另外,他们还不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对于大学课堂讲授时间比中学相对减少的情况,不少新生误以为供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就是休息时间,不抓紧时间学习,而把许多时间用于吃喝玩乐、睡大觉。在高中阶段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进入大学后又怎么办?虽说大学应当提供“提供追求自己兴趣、发展自己能力,寻求自己目标的自由”[7],然而,因为绝大多数新生对大学将要学的专业了解也很少,还没来得及考虑,也无法考虑有关他们的目标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使新生尽快了解大学、了解专业、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等,以便他们能思考自己的自我教育目标。

2.在内容上,除了要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还有系统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作用。大学生涉世不深,生活经验较少,对传统和现实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思想精华被认为是过时的、保守的,而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却被当成了在时代意义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加强有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自我教育目标准确定位,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其一,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矫正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对学生要施行正面灌输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我们并不反对正当个人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8]。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是唯心论”[9]。但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照顾个人利益时,不能忘记把国家和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追求与人民需要联系在一起,制订自我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二,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一方面,要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起为社会主义事业、祖国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伟大理想,从而逐渐树立起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远离那种只求一己私利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奉献精神,要帮助青年学生既看到自身优势,又看到社会的需要*既立足当前,又着眼于发展。把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很好地统一起来,自觉地抵御对物质、权力、金钱的过分追求,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有了正确的观念,才会有正确的选择,才能使自我教育目标有准确的定位。

(二)发挥个人的主体能动性

1.自我教育目标定位要正确、难度要适中。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等各种行为,如果对其目的有清晰的认识,就会表现在行动上的积极主动性;反之,就会陷入盲目性和被动性。目标定位应定在适当高于估计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否则就会难以得到个人的进步。定位太高,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即使不懈的追求,也距目标十分遥远,这不仅会使自己终生不能获得有深度的成就感,甚至会使自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定位太低则会使自己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使自己的人性不能得到尽情的实现。这样一来,轻易就能达到目标,本来可以获得更大的满足和幸福,到头来觉得遗憾,感到悔恨。因此,“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在自我教育的具体过程目标中最合适的,这种目标不是完全不能达到,但决非轻而易举就能达到,从而它也能准确指导人的行为方式。当每个人对达成目标产生满足感时,就会有兴趣再设定下一个目标,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最后定能带来更美好的结果。

2.自我教育目标的设立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自我教育目标的设立不仅要难度适中,而且要符合自身的实际。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兴趣、爱好、才智、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各不相同;各人生活在自己的社会小环境之中,受到的影响不同;各人所能动用的物质力量不同;各人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同,等等。这些都制约着自我教育的目标和目标的实现,因而,确定目标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实现目标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应体现为一个个具体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相应的目标。每一个阶段,既是实现本阶段目标,又是实现下个阶段目标的步骤。由上至下分解阶段,由下至上实现目标,才能构成完成目标的实施系统,即积小目标为大目标、积下位目标为上位目标。这样,在实现各级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总的目标才有保证。

第6篇: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教育; 政治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88-03

党的十七大指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其对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重大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无疑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青年阶段是培养青年群体政治观的最佳时期,也是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激发期。因而,公民意识教育对于青年群体政治观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一、公民意识教育在青年政治观教育中的地位

公民意识教育是形成科学政治观的理想途径。公民意识教育是国家对各种政治主体的公民意识或各种政治主体自己对自己的公民意识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行为和过程。[1]从这个概念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公民意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重要性。它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当然这种基础性作用也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基础上的。虽然民主制度建设是政治文明之本,但是这个本离不开公民文化的互动,更离不开公民意识教育的作为。只有社会中的公民具有成熟的公民意识并了解政治规则,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也才能变成人民自觉的政治理念,进而形成科学的政治观。

青年政治观教育是青年科学政治观形成的不二法宝。政治观是人们对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在政治问题上的具体表现,是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2]国家政治活动的主体是该国的公民。在我国,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公民这个定义本身不仅是个法律身份,更是一个政治身份,是一个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载体。身为公民的青年,作为一个国家的希望、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国家对其政治观的教育是国家政治功能中重要的环节。政治观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把国家和社会所要求和倡导的主导政治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的政治品德。政治观的养成是离不开这种教育的。也只有通过青年政治观的教育,才有可能达成青年群体对社会及其政治的信任及认同,科学的政治观才能形成。

公民意识教育也正起到了青年政治观养成的重要作用。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同。这种认同构成了政治观养成的重要基础。对青年群体公民意识的教育也正是其政治观养成和教育的重要维度和契机。李慎之教授认为:“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3]青年一代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事业的生力军,他们政治观的养成对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民主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重视青年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二、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要素建构

政治观养成是外在教育和内在认同的统一。公民意识教育也是如此,在知、情、意、行上来增强青年群体的公民意识,来进一步形成符合党和国家社会倡导的政治观。当然,政治观养成的体系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并不完全相同,政治观养成主要从政治认同、政治情感、政治行为等层面来展开,而公民意识教育则主要围绕公民的权利、义务、责任、伦理等方面来进行。在此本文仅来探讨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切入点。

1.国家观教育

国家观念、国家意识是现代公民政治观念和公民意识的首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公民身份是同国家紧密相连的。国家观念的认同和成熟对于当代青年群体尤为重要。对青年群体进行国家观教育就是要培育其政治心理,产生对国家及其政治统治和社会制度的认同和信仰,同时对于国家所赋予的权利和要求的义务能转化为合格公民和优秀公民的行为,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权威、国家利益、国家荣誉、国家安全等。这种对青年群体进行国家观教育,也是青年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政治社会化是阶级社会统治者维持和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个体通过学习和接受政治知识、情感、信念、能力的过程”,[4]因而国家观的教育对于青年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部分青年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能力缺乏,这种教育尤为重要。当前一定要加强对青年群体的国家观教育,特别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主体观教育

在现代国家中,公民毫无疑问是国家民主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个体公民首先就要有对自身主体意识的确认。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认识,即人对自我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能力和价值、权利和义务、使命和责任、自由和尊严等方面的自觉和感知、体验和认识。[5]这种主体意识的获得正是公民教育和政治观教育的首要内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当代青年的广泛参与积极贡献,青年公民群体既是民主政治文明成果的享受者,更是民主政治文明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因而,培育和强化青年公民的主体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改变当前部分青年主体意识缺乏,参与政治生活较弱、热情较低的现状,在公民教育和政治观的教育中,大力培育主体精神,并在此层面上去更好地提高青年公民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等各个方面的公民素养。

3.权利义务观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既是权利承载者,又是义务承担者。可以说,权利义务观念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国家和社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公民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成熟和自觉。权利是一种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用的必当得到的利益,因而也就是应该受到社会管理者依靠权力加以保护的利益、索取或要求,说到底,也就是应该受到政治和法律保障的利益、索取或要求,义务概念不过是颠倒过来的权利概念,义务是具有重大或基本社会效用的必当付出的利益,是一种具有重大或基本社会效用的必须且应该的服务、贡献或付出,因而也就是应该受到权力、法律和政府保障的服务、贡献或付出,是不服从便会受到权力和法律惩罚的必须且应该服从的服务、贡献或付出。[6]青年公民群体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具备良好的权利义务观念也是成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无论在公民教育、政治教育还是法制教育中,权利义务观念的教育都是重中之重。在这种意识观念的教育中,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是最基本的。在当前的青年权利义务观教育中,出现了权利出位、越位,而义务则缺位、少位。这种不良倾向必将导致自利膨胀、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缺乏热情,不利于民主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在注重权利意识教育的同时,务必强化义务意识的教育。

4.民主法制观教育

民主法制是社会政治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的特征和内容。理所当然也就构成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教育中也正好契合了政治观的核心教育内容,即对民主政治的体认。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和谐社会进程,必须要提高全体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尤其是青年公民群体。民主法治意识简单讲就是要确立民主政治、民利和法律制度的观念,要有平等意识、主人意识、参与意识、法律至上意识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建设的发展,青年公民群体的民主法治意识也有了很大进步:能够积极“参政”、敢于提建议揭问题、主动用法律去寻公道等,但还存在着对民主法治错误的认识的和理解。如,不能正确理解民主的本质和过程导致政治热情低,过于强调宽松和自由导致泛民主化言行,权利崇拜过度导致义务漠视和规则藐视等。因而,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治意识教育,积极探索民主法治教育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从而确实提高青年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品格,以及科学理性的政治行为能力。

三、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路径

公民意识教育已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也逐渐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它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它已融于培养人的现代化综合素质和能力中。当然,在培养“现代化”的人中,政治角色的“人”也已包含在内。因而,在实践中,探索在青年政治观养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方式路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1.要进一步探索教育机制

政治观养成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都先要确立科学的教育机制。公民意识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是有区别的。因而要针对其异同,要充分探索二者相结合的机制和相关制度。既要尊重实现青年公民群体的主体地位,重视他们的个性、人格尊严和个体价值,实行主体性教育。同时也要把意识形态构建纳入教育中去,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来实现政治观教育。从而强化青年公民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合理化、合法性的内化和认同,并确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政治信仰,在根本上促进青年群体的公民意识和政治养成。

2.要进一步拓展教育渠道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公民教育和政治观教育都要丰富和扩展既有的教育渠道,从而为提高其教育的实效性建立良性的基础。我们以前比较重视学校、政党、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而其他渠道的教育功能则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父母对孩子公民意识及政治观的影响,政府形象的教育作用、社会第三部门的教育桥梁,同辈人的交往影响等等。特别是网络强大的教育功能,网络中的生态是社会生态的一种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的反映。针对网络中的信息化、民主化和青年网民占有绝对数量的特点,我们应当重视网络在青年公民教育和政治观教育的作用,让网络成为培育良好公民意识和科学政治观的有力武器。

3.要进一步丰富教育手段

要确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必须在教育手段上积极研究大胆创新。既要有相关理论的灌输和直接教育,也要有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暗示和间接教育。既要有社会相关机构的外在教化,也要有明确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既要有权利义务民主法治等相关理论教育,也要有积极的公民实践教育和有序的政治参与。让每一位青年公民正确熟悉和理解公民和政治的理论,同时在实践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成熟的公民人格和政治行为能力。

最后,要进一步净化教育环境。任何教育都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想在公民教育中实现和推进政治观教育更是如此。必须要加强社会生活环境的治理和优化。从宏观上来讲,要政府加强各方面制度建设,要推进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的进程,要大力发展宣传文化教育事业,要确实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和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在微观上来看,每一个教育单元内部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要有包容的态度、理性的表达、自觉的诉求,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李荣娟,施雪华.公民意识教育正当其时[N].中国教育报,2008-3-11(04).

[2]王玄武,郑永廷.政治观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3-5.

[3]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改革,1999(3):6-7.

[4]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14.

第7篇: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德育教育 探讨

小学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承担着引领素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使命。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其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开展义务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的大环境背景下,负责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主题,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中心,深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认真分析的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管理面临的大形势,把握机会,革新理念,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地位的弱化和德育目标的错位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普遍存在,班主任在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过于形式化,活动形式多样但是内容空洞,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随意应对,这就使得德育教育处于一种“战略上重视、战术上忽视”的尴尬局面,德育地位日益弱化,得不到基本保障。再加上,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目标过于笼统化,缺乏一定的梯度,小学阶段普遍都是在对学生进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德育教育目标过于单一化,逐渐出现错位发展现象,这就使得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显得空洞,德育教育成效也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德育主体的缺失和德育内容的刻板

学生是接受学校教育的主体,为此学校应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融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贯彻到学生教育体系中去,力求把学生的德育发展放在教育管理的第一位。班主任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往往会站在自身的角度进行思考,所拟定出来德育教育制度也是以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为主导,极少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落实到位。这样一来,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被教育,长期下去,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体现,逐渐变成道德知识的接受器,学生开始变得没有情感诉求,也没有自主建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体现时代性,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薄弱环节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德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通过对小学生强化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习惯,并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入手,循循善诱,以一颗充满爱的心,让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在班级内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德育教育氛围。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举办时事主题教育活动,用鲜活的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这样一来,班主任就可以引领学生们积极向上,形成时代的潮流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最美的精神之花在小学校园绽放。

(二)准确把握规律性,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

2.1努力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

作为一所教书育人的学校,始终无法脱离以学科教学为主导的班级授课制,要想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就必须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各科教学中去。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理念的学科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各个学科教研组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出发,有计划的对教材内容中的核心价值观元素开展谈论活动,对教师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遇到的难点进行重点研讨和有效指导。最后,还要构建多元化的学科教育体系,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并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加以锻炼和培养。

2.2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有效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

文化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校应从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入手,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强图书馆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一些具有时代性、教育性的德育书籍,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在此基础上,再安排各班级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对时代性的德育教育理念进行熟练背诵,在背诵中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时间、学生入团仪式以及重大民族纪念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地域文化以及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进一步深化德育教育。

(三)大力增强实效性,夯实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保障

第一,改进方式方法。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应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入手,立足实际,注重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把德育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做到润物无声,同时,还要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注意观察学校的行为表现,引导学生把学习中学到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第二,完善督导评价。只有从评价体系入手,完善各项评价制度,才能使德育教育有章可循,从而达到提升德育教育质量的目的。故此,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和作用,把学生的过错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同时,还要建立德育素质评价制度,从教育部学生德育素质评价标准、测评标准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测评,并把测评数据纳入学生成长档案归档。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推进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要脱离传统管理理念的禁锢,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举措,深入钻研科学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强化教育工作,优化德育教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乐观、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第8篇: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范文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网络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是时代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育任务。

关于高职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活动,党和政府相继颁布多个文件予以明确和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以上文件为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明了前进方向。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的讲话精神揭示了高职院校开展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践行爱国主义实践教育显得刻不容缓。

二、爱国主义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模式构建思路和调查分析

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模式构建思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分析。首先,拟定有关爱国主义的题目,对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大量资料。其次,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为后续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第二阶段,提出“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和构建途径。“三位一体”是指三个方面,即爱国主义校内实践、爱国主义校外实践和爱国主义网络实践。三个方面各成w系相互独立,但又互相联系,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融合成有机整体,成为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

基于以上构建思路,首先实施第一阶段的调查分析任务。为了理清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现状,根据本次研究的需要,编制了调查题目,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自愿和不记名方式,题目都是客观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9份,回收有效率为93%,其中一年级学生143人,二年级学生157人。统计数据具有合理性、有效性和可信性,符合问卷调查的相关要求。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爱国主义状况得以明确。调查得知,学生对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有不同态度(见图1)。14%的受访者对课堂教学方式表示满意,47%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16%的学生回答不满意,还有23%的人回答无所谓。调查分析的结论显示学生对目前课堂教学基本满意度以上的比例只占61%,表明爱国主义教育采用单纯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必须寻找其他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调查分析得知,学生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采用实践形式兴趣浓厚,持赞同态度(见图2)。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与95后大学生的具体情况严重脱节,必须要采用适宜的方法改进爱国主义教育,而实践教育模式恰好满足这一要求。有19%的大学生认同开展爱国主义校内实践活动,23%的人赞同开展校外实践,14%的学生同意网络实践,还有高达44%的大学生喜欢以上三种实践活动同时开展。统计分析表明,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实践形式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实践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三、爱国主义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模式构建途径

(一)大力营造教育氛围,校内实践形式多样

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内部易于开展,有诸多有利条件,不易受场地、资金、人员等因素限制。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利用学校方方面面的资源,在校园内部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1.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得到重视和凸显。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出台了许多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措施。首先,在“软件”方面,学校制定校歌、校徽、道路楼宇命名和修改校训、学院精神时,不仅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地方特色,而且赋予了爱国主义内涵,使师生无形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学院在校园内树立宣传标语牌,内容涉及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以此来宣传党的施政纲领。另外,还收集了大量爱国人士的名言,放置于宣传橱窗、教学楼过道等区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在 “硬件”方面,学校为了便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建立了多个教育场地,如校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最后,校园文化的其它部分也对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周的升旗仪式是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时机,校园广播是宣传爱国主义的重要媒体,可以播报有关的时事新闻和校园先进个人事迹。另外,学校在爱国主义纪念日开展文艺晚会,也能有效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年召开的校园运动会和校园艺术节也逐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提升了学院办学水平;另一方面,也使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实现了无缝对接,真正实现在校园内爱国主义教育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覆盖。

2.新生入学教育中凸出爱国主义国防教育

大学生入学教育是大学学习生活的开端,对学生的影响巨大,此时开展以国防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国防教育包含新生军训、部队指战员作报告和学生入伍等内容。新生军训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纪律性,磨炼坚韧的意志品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例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期间,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先后组织全体新生集体观看阅兵式直播,举办了抗战胜利70周年“我的抗战”纪实摄影展、主题团会、升旗仪式、张贴宣传海报、制作了专题广播稿、LED播放宣传标语等纪念活动及氛围营造。这些活动种类繁多形式新颖,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效果非常好。

(二)积极增强参与意识,校外实践行之有效

爱国主义校外实践主要在学校领域外展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高职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进而磨练意志, 提高自我能力。学院在中央文件精神指引下,在学校外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1.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中宣发〔2004〕22号)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基本要求,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按照《意见》精神,学院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建立了多个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内江市范长江纪念馆、内江市革命烈士陵园和双才革命烈士陵园等。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社会实践,可以把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大学生能更好的把握书本知识,最终把知识转变为能力,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流程,制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手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实践时,严格按照既定的实践程序进行。实践程序主要有四个环节:第一,明确实践目的,教师要讲解每次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的目的,给学生说明实践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二,带队教师进行实践指导。在实践之前,提前确定安排参加实践的学生,对学生进行相关安全培训,讲解实践要求。第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第四,学生按要求完成实践题目,教师评分。

2.组建红色考察团

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于1997年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两批20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关部门和地方也陆续命名了一批教育基地。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加快红色旅游发展,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教育资源,有效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学院建立了红色考察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创设了“细看 、倾听 、深思、领悟、践行”五步考察法。红色考察团成员从学校表现优秀的学生中间产生,每年组织两次大规模的考察实践,时间集中在寒暑假,考察对象主要针对省内外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该项目以“走红色故地看红色经典做红色青年”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过程中,学院思政部负责编订实践手册,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心得体会,教师严格考核评价。通过几年的考察实践,学生都表示认同该模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持续高涨,由此带动了建优良校风、班风和学风的良好氛围。

3.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是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自愿组织。服务队以“关爱、服务、奉献”为行动指南,密切联系群众,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服务队在思政部、学工部和院团委的指导下,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关爱孤寡老人”“义务支教”“义务维修”“文明劝导”“保护母亲河”等公益活动,并积极参与市、区、镇、社区(村)的大型服务活动。这些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体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时代精神的风貌。

(三)不断拓展教育形式,网络实践丰富多彩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正视这一现状,认识到网络实践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实践主要依托网络进行,用四通八达的网络触角把学生和爱国主义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自己乐意接受的网络实践方式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利用各种网络途径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微信、QQ、学院贴吧、网站、LED电子屏和校园电视等。利用微信群、QQ群,可以与学生互动,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化;利用学院贴吧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调整爱国主义教育思路;利用LED电子屏和校园电视,可以直观宣传爱国主义,让爱国主义思想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的坚定信念。其次,建立爱国主义专题网页。设置与爱国主义相关的图片、视频和书籍等,可以根据重大事件制作数字展览馆,方便学生学习。最后,开设爱国主义教育在线课堂。学生可以选择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在线学习,也可以开展网上征文活动和网上爱国主义知识竞赛等。

总之,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要让他们树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和践效国之行。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爱国主义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模式,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今后,学校将汲取各方面有利因素把“三位一体”实践模式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莉,徐国锋.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低效的社会原因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王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王晓军.“90后”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10(6).

[4]林松,林艳.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新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5]王熠珏.略论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重庆市高校为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1).

第9篇:体育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语境;文化语境;文本语境;教学语境

中国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问题,由于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但如何切实贯彻落实这些文件精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进行深入研究。所谓“合理语境”是指具有合理性并被成功接受的条件和方法的总和。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

任何理论的产生和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时代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工人阶级解放从而全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除了德国古典哲学和一系列科学发现提供创立新世界观的前提条件外,工人阶级的日益壮大和其受残酷剥削的地位之间的反差,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时代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阶级进行启蒙教育的现实基础,是工人阶级进行解放斗争的现实需要。聚集在工厂的大批工人的极端贫困,引起具有自由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的同情,进而成为寻求解放这些贫困工人的条件的探索。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工人阶级解放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但他们有责任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己悲惨境地的原因,并指出其走出悲惨境地的道路。

在工人阶级改变自己受剥削压迫地位的革命时代,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切身需要。工人阶级有了解自己处境的思想亲和力,他们的受剥削压迫地位容易使他们以一个阶级整体来意识自己。

恩格斯在描述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时说,他们的“阶级的生活条件本身就给他们一种际的教育贫困教人去祈祷,而更重要得多的是教人去思考和行动。英国工人几乎都不会读,更不会写,但是他们自己和全民族的利益是什么,他们却知道得很清楚。”种阶级整体感正是高昂的政治生活和高度的理论教育所需要的精神氛围。这意味着他们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和理论意识远远走在他何的文化和技术教育前面。而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战友们对工人生活的各方面极为了解,能够将理论的深度和鲜活的生活细节充分结合起来。后来,列宁把对工人阶级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称为“灌输”,这实际上只注意到了这种教育的一个方面,即教育者的主动性,而对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有所忽略。

随着工人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工人阶级被迫作为一个阶级整体出现的条件不存在了,解放了的工人比受剥削压迫时期获得更多自由,他们现在更关注的是他们自己作为个人的现实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不是他们的阶级地位。“工人阶级”这一概念不再像革命时代那样所指清楚,鲜活亲切,而变得所指模糊,干扁抽象。这时,工人们对政治生活的关注和理论教育的需要大为降低,革命时代用于教育工人父辈的那些道理已经与解放了的工人有相当的距离。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占统治地位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理论上是直接的,而对于现实的个人来说却是间接的,因为理论与现实的一定距离是统治的自然需要。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工人阶级个人还能够保持革命时代的阶级意识、精神整体感和理论亲和力,那就是社会主义国家都经历过的强大资本主义世界外部压力下的状态,这种外部压力仍使工人阶级个人处于革命激情中,现实的物质生活可以退居次要的地位,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仍能被他们接受。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直到冷战结束前,社会主义国家受资本主义世界直接压力,使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处于这种状况下。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冷战时代的结束,这是中国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语境中的两个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类型,也不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冷战类型,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需要了,而是说在理论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必须进行新的理解和设置。显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没能对这一新的时代语境做好充分准备。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意味着个人更多从阶级整体中游离出来,原来维系工人阶级个人为一个整体的直接被意识到的因素,逐步转化为由市场和法律来规范的不被直接意识到的因素。个人的文化和技术教育,以及直接的生存竞争和幸福,远远超过了阶级意识、政治意识和理论意识。社会成员“主要面对一个首先是按利益原则为评价标准的社会,面对一个完全由量化的契约关系重组起来的社会”。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时代使中国的这种转型不断得到强化,资本主义的威胁从直接压力变成优势地位的逐步渗透。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能对这种渗透起防护作用,使受教育者有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政治理论意识,又要能鼓舞面对生活的个人,使他们更能独立地面对现实。

防止资本主义渗透的关键是培养中国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独立公民,主要在于养成能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中生存的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这两个任务,从根本上说都依赖于营造的社会环境,而不是直接教育,也就是说,依赖于不知不觉形成的教育环境,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进行的宣传。爱国和爱社会主义,做一个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公民,必须从现实文化气氛中加强,必须变成从小就从其中感染的生活方式。由于教育语境的转换,我们对“政治教育”概念、“政治”概念、“理论”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教育成效的检验,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一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养成的政治认同感,往往在重大的政治情境中才能被焕发和显现出来,而在平常情境中显现出来的则是独立公民的合法行为。因此,我们要营造导致政治认同感的各种环境,并使其产生长远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初不仅产生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比较尖锐的西欧,而且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后如何与中国文化合理对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切实建立在中国厚重的文化土壤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严肃问题。

依照马克思主义原理,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对政治和文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西方文明中工商业从一开始就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导致社会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相对比较发达,政治集权化受到一定的约束。与此相反,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农业始终在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导致血缘宗族关系和自然地域关系在社会关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工商业及其组织没有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和中国文明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上的这些不同关系导致文化上的不同特质,这些文化的不同特质对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在非常时期也许不是很突出,但在社会正常发展时期就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

首先,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与群体的分离比较彻底,个人有比较强烈的归属群体的自觉追求,这一倾向发端于希腊文化,在基督教文化中发展到极端,由此有利于培育个人的自我意识,并发展了较高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尤其在宗教影响下)比较强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是西方几千年追求理想社会传统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尖锐对立的新时代条件下的继续。西方文化的这一传统无疑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贫困民众尤其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工人阶级中唤醒并延续西方文化中对未来理想的、公正的社会的渴望。而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与群体(主要是血缘宗族,地缘关系不过是其延伸)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人对群体有一种自发依赖(或者天然地被束缚着),有比较好的亲缘归属感,容易建立一种伦理文化。这种归属感积极的方面是容易与反对宗教、追求现世理想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亲密关系,但这种社会关系不利于人的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完整地从理论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容易采取实用主义的理解态度。对个人来说,个人与群体的自然亲密感可能在个人心中会积淀一种挣脱自然群体束缚的潜在的文化心理倾向(现代化过程无疑在不断加强这种倾向),这种潜在的挣脱心理一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其“灌输”方式所产生的逆反心理结合起来,便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成效的极大障碍。

其次,在西方文化中,从古希腊开始逐步培养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先是古希腊——罗马自由民的平等.然后是宗教原罪面前的平等,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和法律面前的平等。古希腊文化强调自由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和责任感,其结果是社会伦理规则高于自然伦理关系,这些方面尤其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和法制机制的进一步强化,有利于培育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无疑是西方文化中最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探寻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条件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从自然关系和不公正的社会关系中充分解放出来的“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过程要求极大地提高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基础上的更高要求。而在中国文化中,几千年封建生产方式使农民束缚于小块土地上,社会的公共生活从组织到规则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社会的正常发展时期,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比较弱。因此,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切实关心公共事务,建立个人的社会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由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在西方文明中的充分发展。社会民主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能够看到经济关系对社会其他关系的决定作用,依此来划分社会阶级,分析社会结构,规定阶级斗争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比较合法的斗争形式为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存在着采取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这种文化和社会状况下,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所采取的方式和内容的重点都有西方文化和社会的特点。而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形成了高度的集权和专制,经济之外的政治关系、宗法关系等因素长期包裹着经济关系,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某种程度加重了这一文化特点。这导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一开始就有两点变化: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上有一些重心的变化。例如,对于究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决定论重要,还是作为自觉社会活动的阶级斗争重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最初接受苏联革命和列宁的影响,坚持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正如西方学者评价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时所说的:“只有相信自觉政治行为的创造力,他才能看到尽快将中国从落后和社会苦难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李大钊的影响下,也出于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现状,毛泽东也自觉地赞同阶级斗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甚至将这一关系延续到解放后,超出经济关系来划分阶级和谈论阶级斗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吸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时的理解不能不受当时中国革命的出发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中国工人阶级争取权利和地位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教育,没有民主的、合法的渠道,只能走武装革命的道路,反过来更激发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阶级斗争重要性的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遇的革命特点和文化语境至今仍影响着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人到改革开放这一段时间也许是个例外,先是西方殖民化力量对中国的强大刺激,后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封锁,救亡图存和保卫新的革命果实的需要,激发了全民尤其作为社会脊梁的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激情,这为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和思想氛围。迄今为止,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引发的爱国之心仍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本语境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文本上看,不仅存在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完整准确问题,而且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文本与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关系问题。在各种理论和价值观都在传播的时代,不能客观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倾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不能从其他思想倾向中吸收借鉴有益的东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说是一大缺陷。

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有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所以,不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需要整理出版和翻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的作品需要翻译出版,而且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也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文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或稍晚的准经典作家对于阐释和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有他们的文本,可以使我们更系统完整地、有时也更容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本对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影响,对于我们提高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对于我们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树立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方面的工作还很不系统完整,这对于形成全社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氛围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不仅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而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经历先是极端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后过度赞赏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过程。这当然都不是合理的态度。

在否定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方面,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一种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屑一顾的固步自封的态度。这种固步自封态度的形成,可能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和压力这一客观因素有关。这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我们并没有持续地追踪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线索,对其进行系统的、合理的比较研究,对其文本进行有序的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造成两个不良后果: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较少外部刺激的条件下变得越来越僵化,缺乏理论创新的活力。二是由于没有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有效争论,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成接受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挑战的自我维护能力。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以前和以后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未加批判和引导地涌人思想界和教育界,出现了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过度赞赏的倾向。据统计,中国20多年来出版社所出版的哲学文化论著,非马克思主义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几十倍,因而受教育者所阅读和接受非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几十倍于阅读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机会。而且,由于学科、教育和研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存在着极大的隔阂,很少有人横跨这两个领域并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评价、分析批判和吸收借鉴,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语境

除了社会大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氛围外,对于教育者来说,还有一个在可控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问题。这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的最直接因素,也是首先可以改进的因素。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材所归纳的原理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与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形象相脱离。一是20世纪30代形成的教材体系沿用至今,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分割为不同的课程,而且每_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材都大同小异,主要是抽出来供考试和记忆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出发,不辅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考和实践的生动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容易变成教条。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学中脱节。一种理论只有深深植根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中,才有新鲜的血液不断向顶层理论结论输送,马克思由于深入研究政治经济学才使其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鲜活的理论。而要将从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受教育者引导到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必须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某一或某些具体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谙熟具体科学到达抽象理论的通道。没有这种修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可能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所以,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路径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