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产保值增值率范文

资产保值增值率精选(九篇)

资产保值增值率

第1篇:资产保值增值率范文

《全国书刊印刷企业完成经济效益统计资料汇编》使用全国统一的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7项指标构建成一个特殊指数――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作为考核体系的核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不仅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产出效率、产销衔接等方面的情况,也为同一行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不同行业之间的经济效益比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尺度。

2015年书刊印刷企业经济运营分析就是通过对样本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及其相关各项经济指标的解读展开的。基于分析的需要,以业务同类、时间连续、口径统一、代表性强为参照,我们从2010~2015年《全国书刊印刷企业完成经济效益统计资料汇编》中筛选出88家企业作为样本企业。并根据主营业务、所有制和经营规模的不同,对88家样本企业进行了进一步划分:

①主营业务类别:根据企业印刷业务的特点,样本企业细分为5个板块。图书印刷(31家),以出版社所属印刷企业为主;教材印刷(39家),主要由各地新华印刷厂构成;期刊印刷(3家),以期刊印刷为主的企业;报纸印刷(7家);商业印刷(8家),以商业印件、票据印刷和特种印刷为主的企业。

②所有制类型:考虑到企业经营决策受市场因素影响的强弱,样本企业划分为两类。国有(含国有控股)印刷企业73家,非国有(外资、民营、上市、股份)印刷企业15家。

③经营规模:根据年主营业务收入,样本企业划分为两类。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等于或大于2000万的样本企业)73家;规模以下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小于2000万的样本企业)15家。

2015年书刊印刷企业经济运营统计指标的解读主要包括3个部分:2015年书刊印刷企业经济运营的基本情况;2015年书刊印刷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书刊印刷企业经济运营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5年书刊印刷企业经济运营的基本情况

2015年88家样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合计108.30亿元,实现利税8.66亿元,其中利润3.63亿元。与2014年相比,样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略有下降(-0.48亿元),实现利税基本持平(+0.00亿元),而利润则有一定幅度的提高(+0.77亿元)。

如表1,2014~2015年,样本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的企业47家(占样本企业的53%),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企业41家(占样本企业的47%)。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企业中,利润增长的企业34家,利润下降的企业13家;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企业中,利润增长的企业20家,利润下降的企业21家。

2015年,样本企业中盈利企业56家(占样本企业的64%),亏损企业32家(占样本企业的36%)。亏损企业中,教材印刷企业17家、图书印刷企业11家、期刊印刷企业2家、报纸印刷企业1家、商业印刷企业1家。

观察2010~2015年样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和盈亏企业数量变化的数据发现:

①亏损企业的比例在扩大。2011年样本企业中,亏损企业(25家)占样本企业总数的28%;2012年,亏损企业数量一度减少(17家),占样本企业总数的19%;之后,该百分比开始不断提高,从 2013年的33%、2014年的35%,到2015年的38%。

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在弱化,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样本企业中,有约60%的企业利润同步增长,还有约40%的企业利润出现下降;而即使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样本企业中,也有约40%的企业利润能够增长。

为了全面地反映了样本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产出效率,在此,我们将借助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及其相关指标体系对2015年及2010~2015年样本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和深度解读。

2015年书刊印刷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综合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方面在数量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总量指标。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7个单项指标(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报告期实用数值分别除以该项指标的全国标准值并乘以各自权数,加总后除以总权数求得: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某项指标报告期数值÷该项指标全国标准值×该项指标权数)÷总权数。

书刊印刷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计算中,各个单项指标的全国标准值和指标权数采用全国工业统一数据(如表2)。因此,在为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进行经济效益提供统一定量尺度的同时,书刊印刷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也为设立和判断企业(或行业)经济运营状态区间创造了条件。

根据2010~2015年《全国书刊印刷企业完成经济效益统计资料汇编》提供的数据,结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书刊印刷企业(行业)运营状态划分为3个区间:

①绿灯区-运营安全区(综合指数>140%):如果书刊印刷企业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于140%,说明该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衡,其运营处于安全状态。

②黄灯区-运营警示区(50%≤综合指数≤140%):如果书刊印刷企业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50-140%范围,说明该企业的一些经济指标失衡,运营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引起管理层的警示。

③红灯区-运营危险区(综合指数

上述运营状态区间划分涉及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具体数值与企业(或行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展阶段、业务类型相关,将会通过行业实践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1.样本企业经济运营状态

2015年样本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为132.01%,与2014年相比略有提高(+0.3个百分点),但就整体而言,样本企业经济运营状态仍处于黄灯区(运营警示区)。

与2014年相比(如表3),样本企业7项经济效益指标中有所改善的是资产保值增值率(+2.13%)、资产负债率(+0.91%)和成本费用利润率(+0.27%);基本持平的指标有流动资产周转率(-0.04次)和全员劳动生产率(-0.03万元/人);而下降的指标为资产贡献率(-0.33%)。

与全国工业标准值相比,除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外,样本企业其余经济效益指标仍有不小的差距。资产处于保值水平、资产贡献率不到全国标准值的一半。(说明:鉴于书刊印刷属于按订单加工制造行业,故将其产品销售率设为100%)

观察2010~2015年样本企业数据(如表3),过去6年样本企业经济运营状态均处于黄灯区(运营警示区),其整体经济运营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善。尽管从2012年起样本企业工业经济效益开始出现持续改善的势头。但是,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仍有上下波动,表明样本企业经济运营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2.印刷业务板块经济运营状态

根据业务类型不同,88家样本企业被细分为图书印刷、教材印刷、报纸印刷、期刊印刷和商业印刷5个板块。2015年各个印刷业务板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分别为,图书印刷136.71%、教材印刷113.48%、报纸印刷118.45%、期刊印刷115.04%、商业印刷241.79%。与2014年相比,经济效益得到较大改善有图书印刷板块和教材印刷板块;而经济效益趋于恶化的业务板块有期刊印刷、商业印刷和报纸印刷。

①图书印刷板块:2015年图书印刷板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6.71%,较2014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并保持了连续6年的增长态势。推动图书印刷板块整体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该板块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改善。2015年图书印刷板块运营状态处于黄灯区边缘,已经接近绿灯区。

与2014年相比(如表4),图书印刷板块7项经济效益指标中改善幅度最大的是全员劳动生产率(+2.25万元/人),其次是资产保值增值率(+1.89%)、资产负债率(+0.64%)和资产贡献率(+0.14%);基本持平的指标有流动资产周转率(-0.09次);而下降的指标为成本费用利润率(-0.33%)。

②教材印刷板块:2015年教材印刷板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3.48%,较2014年有近8个百分点的提升。成本费用利润率的提高是主要推动因素。2015年教材印刷板块运营状态处于黄灯区。

与2014年相比(如表5),教材印刷板块7项经济效益指标中改善幅度最大的是资产保值增值率(+6.02%);其次是资产负债率(+1.43%)、成本费用利润率(+1.34%)、资产贡献率(+0.33%)和全员劳动生产率(+0.23万元/人),基本持平的指标有流动资产周转率(-0.02次)。

观察2010~2015年教材印刷板块数据,过去6年教材印刷板块经济运营状态均处于黄灯区(运营警示区),其经济运营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2015年虽然教材印刷板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有较大提高,但该板块是否能够保持改善的势头,需要观察。

③报纸印刷板块:2015年报纸印刷板块的经济运营状况不如2014年,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下降了13个百分点(如表6)。2015年报纸印刷板块运营状态处于黄灯区。

与2014年相比,报纸印刷板块7项经济效益指标中有所改善的有资产负债率(+0.25%)、成本费用利润率(+0.12%);基本持平的指标有流动资产周转率(-0.01次);而下降幅度最大的指标是资产保值增值率(-3.17%);其次是全员劳动生产率(-2.07万元/人)和资产贡献率(-0.45%)。

观察2010~2015年报纸印刷板块数据,过去6年报纸印刷板块经济运营状态均处于黄灯区(运营警示区)。主营业务快速下降使得该板块企业经济运营处于非常艰难的状态。

④期刊印刷板块:2015年期刊印刷板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5.04%,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32个百分点,为历年罕见。该板块中的2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幅度超过10%,是影响该板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多年来,期刊印刷板块经济效益一直居出版物印刷企业之首。而2015年期刊印刷板块运营状态由绿(绿灯区)变黄(黄灯区)的现象值得业界关注。

与2014年相比(如表7),期刊印刷板块除流动资产周转率(+0.07次)基本持平外,其他经济效益指标均中出现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指标是全员劳动生产率(-3.90万元/人),其次是资产负债率(-2.97%)、成本费用利润率(-1.55%)、资产贡献率(-0.41%)和资产保值增值率(-0.20%)。

观察2010~2015年期刊印刷板块数据,2015年之前的5年,其经济运营状态均处于绿灯区(运营安全区)。而2015年期刊印刷板块经济运营状态由绿变黄,除了主营业务萎缩,促使其企业经营战略调整的短期表象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⑤商业印刷板块:2015年商业印刷板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1.79%(如表8),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31个百分点,同样是历年罕见。与期刊板块不同的是,2014~2015年商业印刷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尽管有增长(3%),该板块整体利润仍然下降(1%),进而造成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下滑。2015年商业印刷板块运营状态处于绿灯区。

与2014年相比,商业印刷板块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可谓大起大落。增长的指标有资产保值增值率(+3.97%)、资产负债率(+1.52%)和成本费用利润率(+1.02%);而下降的指标有资产贡献率(-4.82%)、全员劳动生产率(-4.46万元/人)。流动资产周转率(-0.01次)基本保持不变。

与其他印刷业务板块相比,商业印刷板块经济运营受市场因素影响更多、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会反映更敏感。透过2015年商业印刷板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变化是否说明,我们印刷行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节正在变得更加严峻?

3.国有印刷企业和规模以上印刷企业经济运营状态

①国有印刷企业:2015年国有印刷企业经济效益有较大提升(如表9),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121.67%;与之相比,非国有印刷企业的经济效益却有较大幅下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为177.95%,比2014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2015年国有印刷企业的经济运营状态处于黄灯区,非国有印刷企业的经济运营状态处于绿灯区。

②规模以上印刷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在书刊印刷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015年规模以上印刷企业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连续4年的增长,达到142.24%;同期,规模以下印刷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仅有16.92%。两者之间的差距巨大。2015年规模以上印刷企业经济运营状态处于绿灯区;而规模以下印刷企业经济运营状态则处于红灯区。

书刊印刷企业经济运营状态的影响因素

构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7个单项指标(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书刊印刷企业的经济运营结果和水平。本节内容将通过分析各个单项指标在样本企业整体、不同业务板块、国有与非国有印刷企业和规模以上与规模以下印刷企业的变化,了解各个单项指标背后的影响因素。

1.总资产贡献率

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2÷累计月数)×100%。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提供的全国工业总资产贡献率的标准值为10.7%。

2015年样本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4.26%,与2014年相比略有下降(-0.33个百分点)。观察2010~2015年相关数据(如表10),过去6年样本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徘徊起伏,表明其整体获利能力不要实质性改变。

2015年各业务板块总资产贡献率分别为,图书印刷4.22%,教材印刷3.46%,报纸印刷3.64%,期刊印刷3.17%,商业印刷10.16%。参照2010~2015年的相关数据,2015年业务板块总资产贡献率最大的变化是期刊印刷总资产贡献率的排序位子由以往的第二、第三位,下滑到2015年的最后一位。而相关企业2014~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下滑(超过10%)造成的利润大幅下降,是影响该板块获利能力的主要原因。

2015年国有印刷企业获利能力保持稳定,其总资产贡献率由2014年的3.79%,略增到2015年的3.90%;而非国有印刷企业的获利能力有所降低。但是,非国有印刷企业的获利能力仍然强于国有印刷企业。

最后,规模经济效益再次通过总资产贡献率的差别体现出来。2015年规模以上印刷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为5.38%,规模以下印刷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为-0.45%。两者总资产贡献率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资产保值增值率

资产保值增值率反映企业净资产的变动状况,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计算公式为:资本保值增值率(%)=报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权益×100%。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提供的全国工业资产保值增值率的标准值为120%。

2015年样本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率为99.91%,比2014年的97.78%略有提升(表11)。参照2010~2015年数据可知,近5年资产保值增值率虽有上下波动,样本企业这种保值、无增值状态基本没有改变。

在细分的业务板块,2015年资产保值增值率分别为,图书印刷100.92%,教材印刷100.18%,报纸印刷9 8 . 0 6 %,期刊印刷100.54%,商业印刷109.02%。2015年与2014年数据相比,5个业务板块中,教材印刷和商业印刷的资产保值增值率有所改善,图书印刷和期刊印刷的资产保值增值率基本持平,而报纸印刷的资产保值增值率则有所下降。

2015年国有印刷企业和非国有印刷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率均有所改善。国有印刷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0.29%,比2014年增加近2个百分点;非国有印刷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4.94%,比2014年增加近4个百分点。

与2014年相比,2015年规模以上印刷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达到102.73%;而规模以下印刷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率基本维持不变,为91.82%。

3.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提供的全国工业资产负债率的标准值为60%。

2015年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75%,与2014年相比,略有提高。而从2010~2015年样本企业整体数据观察(表12),其资产负债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与全国工业资产负债率的上限60%仍然有一定的距离。

2015年各个业务板块资产负债率分别为,图书印刷49.53%,教材印刷64.75%,报纸印刷34.34%,期刊印刷4 4 . 6 0 %,商业印刷47.85%。不同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是造成各个业务板块资产负债率数据之间差别重要因素。2010~2015年,以各省新华印刷企业为主体的教材印刷板块,在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方面比其他业务板块更大胆,其资产负债率呈连续上升的态势;而报纸印刷板块、图书印刷板块资产负债率保持基本稳定,也是其特有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具体体现;期刊印刷板块和商业印刷板块的资产负债率数据波动较大,其资金的使用情况受市场影响的因素会更大一些。

2015年国有印刷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48%,非国有印刷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03%。与2014年相比,这两类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有所提高。而进一步观察2010~2015年资产负债率数据的走势,国有印刷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不断增高,而非国有印刷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除2015年外)基本处于降低的态势。其中的原由值得探寻。

2015年规模以上印刷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68%,规模以下印刷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4.8%。规模以下印刷企业超警戒线(60%)长期负债经营的出路何在?

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它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反映资金利用效果和再生产循环的速度。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2÷累计月数)。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提供的全国工业流动资产周转率的标准值为1.52次。

2015年样本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18次,继续了从2011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如表13)。作为按需加工型行业,印刷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的降低是生产业务不足和货款周期延长有关。而后者可能是影响样本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5年各个业务板块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为,图书印刷1.06次、教材印刷1.17次、报纸印刷1.26次、期刊印刷1.62次、商业印刷1.38次。观察2010~2015年各个业务板块流动资产周转率的数据可知,从2011年开始,期刊印刷板块的流动资产周转率维持在1.5~1.7,居其他业务板块之首。而处于第二位的,在报纸印刷、图书印刷、教材印刷板块之间变换;最近两年(2014年、2015年)商业印刷以1.38次保持在业务板块流动资产周转率的第二位。

与2014年相比,2015年国有印刷企业和非国有印刷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略有下降,分别为1.15次和1.31次。同时,国有印刷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比非国有印刷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略低。从2010~2015年的数据观察,国有印刷企业和非国有印刷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都存在不断放慢的趋势。

2015年规模以上印刷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27次,规模以下印刷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为0.74次。从2010~2015年的数据观察,规模以上印刷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存在不断放慢的趋势,而规模以下印刷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则起伏波动,并处于较低的水平。

5.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全部生产投入与实现利润之比,既反映工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提供的全国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的标准值为3.71%。

2015年样本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14%。观察过去6年数据可知(如表14),2010~2014年样本企业成本利润率一路下滑,由2010年的5.27%,下降到2014年的2.88%;期间,尽管2012年有所提升,但终究无法抵挡下滑的惯性。2015年样本企业成本利润率的改善能否持续,有待进一步观察。

2015年各业务板块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图书印刷3.62%、教材印刷2.48%、报纸印刷0.46%、期刊印刷0.63%、商业印刷12.07%。与2014年相比,其成本费用利润率得到提升的业务板块有商业印刷、教材印刷、报纸印刷;而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的业务板块有期刊印刷和图书印刷。其中,期刊印刷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过去6年连续下降,已经逼近亏损的边缘。

与2014年相比,2015年国有印刷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有所改善,而非国有印刷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基本持平。另外,两类印刷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第2篇:资产保值增值率范文

增值税依扣除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三种类型,笔者认为还应增加一种类型:即“积累型”。

所谓“生产型”增值税。它是不允许将购置的固定资产的已征税额扣除,就整个社会来说,其征税对象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所以称其为“生产型”增值税。

所谓“收入型”增值税。它是允许将购置的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的已征税额,按当期计提的折旧额中所包含的已征税额分次扣除。就整个社会来说,其征税对象相当于国民收入,所以称其为“收入型”增值税。

所谓“消费型”增值税。它是允许将购置的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的已征税额,在购置当期全部一次扣除已征税额。就整个社会来说,一次扣除的,其征税对象相当于社会消费资料,所以称其为“消费型”增值税。

所谓“积累型”增值税。它是在“收入型”增值税的基础上,允许将劳动力价值(工资性费用)的支付额按一定比例计算,在支付当期一次性予以扣除。就整个社会来说,一次扣除劳动力价值,其征税对象相当于社会积累总额,所以称其为“积累型”增值税。

详见下述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

国民收入(NI)==GNP-折旧-间接税==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工资+利润+利息+地租(就我国则应含土地使用税)

社会消费资金==NI-社会积累资金

社会贡献总额==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净利润等==NI

社会积累总额==社会贡献总额-工资性支出==利润+利息+地租(就我国则应含土地使用税)==NI-工资性支出

实施“积累型”的依据

“积累型”增值税,就是在“收入型”基础上,将劳动力价值支付额(工资性支出)纳入扣除范围。可以理解成是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扩展到工资性收入,只是将对工资性收入征收的'增值税'称作“社会保障税”专用于社会保障事业,同时将已交纳的税款纳入扣除范围。具体做法是购入构成产品、商品成本所含的进项税额记入'待扣税金',期末时按当期销售成本占销售成本、期末存货的比率结转当期进项税额;购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亦记入'待扣税金',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按折旧额、摊销额中所含的进项税额结转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发生的工资性支出按一定比率(等于或小于社会保障税或费,视同进项税额)结转当期进项税额;最后是当期销项税额减当期进项税额即为当期应纳税额。实施“积累型”增值税的依据和意义是:

第一, 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工资性支出与劳动对象的购入,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或许就在于工资性支出没有已纳税金(增值税),没有有效的扣税凭证,这也正是下述实施“积累型”增值税的理由。开征社会保障税,并将社会保障税的纳税凭证或社会保障机构扣缴社会保障费凭证作为唯一合法的扣税凭证。社会保障金收缴难成为有目共睹的问题,据有关数据显示:1999年全国企业欠缴社会保障金388亿元。因此,应尽早开征社会保障税,以强化社会保障金的收缴。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社会保障税(费)仅指社会保障基金中的公共基金部分,其比率应相当于增值税税率,其征收范围可扩展到所有工资性支出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劳务性支出(以有无增值税专用发票为界)。

第二, 社会积累额是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积累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社会积累额(即增值额)。所谓积累总额就是各种利息净收入、除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费、税前利润、企业所得税和地租(就我国则应含土地使用税),应当看作是真正积累下来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社会财富。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剩余价值”部分。

第三, “积累型”增值税是促进投资增长、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有力措施。我国自1994年财税改革后,增值税在生产、流通领域得到比较普遍的推行,已成为税收总收入中占据最大比重(50%左右)的税种。目前的一大问题是生产型的增值税不允许企业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款得到抵扣,不利于鼓励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和鼓励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借鉴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考虑生产型增值税向避免投资重复征税的消费型或积累型转变。

第四, 适应我国“劳务输出型”经济特点的重要举措。我国经济属“劳务输出型”,其主要特征是: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劳动力成本相对比重较大、“三来一补”型多。我国出口退税低于增值税税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占出口产品比重较大的劳动力成本不在扣除范围内。实行“积累型”增值税的一大直接好处就是在增值税税率、出口退税率相同的情形下在境内生产的增值税税负率不仅低于在境外生产进口的,而且还低于境外生产出口到第三地的。这将大大有利于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和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五,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必然要求。将增值税征收范围扩大到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等营业税征收范围,即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除金融保险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等特殊行业外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是第三次税制的重要内容。然而这一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最大难题就是这些行业和业务的工资性支出占成本的比重很大、甚至是全部。若不允许按一定比例扣除工资性支出,则必然会这些行业和业务的实际税负率远高于平均税负率和营业税税率,从而抑制这些行业和业务的发展;若降低增值税税率,由于增值税的“链条”效应,则会使使用这些行业和业务企业的税负增加。

第六, 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特殊意义。我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要承担进一步降低关税的义务。而根据我国目前的关税水平,要承担的降低关税的义务仍是相当重的。虽然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发展中国家对幼稚的民族工业实行某些保护措施,但是这些措施总是有限度的。所以进一步降低关税,必然会对我国的民族经济产生相当大的冲击。实行“积累型”增值税,可在保持原税负的基础上,扩大扣除范围,提高税率。也就是说,对境内生产的产品而言,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其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实行“积累型”增值税,其计税依据相当于社会积累总额,为保持税负不变,可提高税率,扩大扣除范围;而对境外生产(进口)的产品,无论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还是实行“积累型”增值税,其计税依据都是进口总值,实行“积累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不变,税率提高,税负会增加。这可大大缓解因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而对国产品的压力。并且,这种增加进口产品税负的方式,完全属于一国国内税制的变动,是一种公平税负的税制改革,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又是多数征收增值税国家通行的做法,而“积累型”

增值税是在“收入型”增值税的基础上允许将已交纳“社会保障税(或费)”的工资性支出按一定比例加以扣除,并不违背增值税的基本原理,所以是完全可以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的。当然,实行“积累型”增值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对进口产品的超国民待遇而有利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还对于规范税制,降低税收成本,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七, 使增值税具有了所得税的特性。如前所述,“积累型”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利润、利息、地租(就我国则应含土地使用税)。一般而言,就绝大部分企业(除金融保险业)来说,利息都是利息支出;地租则主要是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部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出租及土地使用税。因此,主要都是利润,由此可见,“积累型”增值税具备了所得税的特性。这对于当前世界各国,所得税日益弱化、淡化的大趋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3篇:资产保值增值率范文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国有资产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相当重视。国家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决策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必须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管,保证地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笔者就地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措施做了深刻思考。

一、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有资产至关重要。但是,地方国有资产仍然存在着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浪费,阻碍了地方建设。必须实施相应的措施,挽回损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国有资产是地方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的松弛,许多单位未经批准将国有资产随意的变卖、转让。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企业内部也滋生腐败。国有资产长期被占用,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了无稽之谈。地方政府投入与各项事业的资金被削弱,使原本紧张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地方建设也会由于资金的短缺而停滞不前。

2.国有资产的配制不合理

由于没有公正合理的分配标准,我国国有资产的配制不均衡。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建设所需远远超过了配给,而有的单位却供过于求。这样造成了国有资产的随意购置和重复购置。实际上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却收不到应有的成效。因而,亟待政府合理规划国有资产的配制,使各单位的资产分配拥有一定的标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国有资产是非商业性的,直接投入与生产活动中。由于国有资产的使用是无偿的,因此许多企业单位不顾及资产的使用效率和获得的资产增值多少。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被断开,造成资产不能充分利用,短缺和闲置并存。投入的资产违背了计划的投入目的,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建设资金的紧张。低效率的国有资产运用丧失了地方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二、解决地方国有资产存在问题的措施

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的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效率低等问题,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措施,改革国企管理的人员配置,实行国有企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做出合理的决策,任用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实现国有资产的充分利用,投入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1.改革国企管理的人员配置

企业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完善。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投入到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中。合理的人员配置才能将国有资产的能量发展到极致,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经营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做出合理的决策,任用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通过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来完成对国企经营管理人才的配置。认真考察和衡量人才和管理部门的切合度,将人才和资产的优势扩大到最大值。

2.国有企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

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专业化手段迅速成为企业组织运作的基础。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实行国企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使国有资产能够更好地运转,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地方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意义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有资产关乎民生,对于地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国有资产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来源。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缓解公共资金紧缺的局面,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与社会主义建设。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实现稳定社会,控制和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的目标。扩大了国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的主导地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全国人民,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是保障全国人民资产的保值增值,这对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国有经济的不断壮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国有资产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相当重视。国家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决策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必须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管,保证地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地方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有资产至关重要。但是,地方国有资产仍然存在着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必须实施相应的措施,挽回损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面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的资金流失、配制不合理、效率低等问题,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措施,改革国企管理的人员配置,实行国有企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和改组。做出合理的决策,任用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实现国有资产的充分利用,投入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在本文中,笔者对于地方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以及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的意义做了系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胡蓉.加强地方立法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保驾护航[J].湖北社会科学,2011,(9)

[2]邵学峰.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管机制[J].江汉论坛,2011,(4)

第4篇:资产保值增值率范文

所谓风险,就是损失的不确定性(Fishchhof (1985》。而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如何控制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采用2010年至2013年《中国保险年鉴》的最新统计数据和保险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会计报表相关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财产保险公司所面临的保险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通过实证数据进行数理分析,确定风险因素与整体风险及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提出相关参考意见。

二、保险公司风险分类及财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分析

(一)财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分析

1.保险风险

保险风险是指尚未发生的、能使保险对象遭受损害的危险或事故。保险风险的主要来源为承保风险,承保风险是在展业过程中缺乏健全的核保制度,对标的风险缺乏有效评估和风险选择引致的风险。诸多保险公司没有把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来作为提升公司声誉进而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而是以保费收入作为考核指标,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优化,存在降低放宽投保条件,擅自扩大自留额,超权限承保等无序与恶意竞争现象。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如利率变动、股价变化、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率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引起资产价格波动从而导致金融商品发生损失的风险,兼具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的双重特征。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波动、通胀压力和房地产市场泡沫隐忧等因素推高了保险公司的市场风险。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受信方)拒绝履约或无法按时全额履约给贷款人(供信方)带来的损失,它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且存在间歇性,不过一旦发生会产生较大损失和持续恶劣影响甚至引发连锁效应事件,因而信用风险具有离散化、发生频率低、破坏性强的特点。但信用风险具有非系统性风险的特征,可以通过风险分散化方式进行风险管理,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变量选择

1.数据选取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0年至2013年《中国保险年鉴》和各保险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财务会计报表相关数据。选择了25家财产保险公司的相关数据,这些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重占据全国总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95%以上,此外财务信息的全面性、有效性更高。

2.变量选择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根据相关监管准则、统计数据与参考文献,将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主要划分为四大类,即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这四类风险即为潜在变量,为衡量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四类风险,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11个指标作为显变量。

潜变量为保险风险n1、市场风险n2、信用风险n3;显变量为y1保险暴露、y2保险杠杆、y3准备金/权益逆差、y4认可资产负债率、y5偿付能力充足率、y6赔付率、y7权益资产占比、y8融资缺口增长率、y9利率敏感性资产比率、y10债权资产比率、y11债权资产增长率。

(二)参数估计

由结构方程模型输出结果,模型参数估计值分别为:保险风险n1中,保险暴露y1的估计值为0.893(17.4591)、保险杠杆y2估计值为0.916(15.738)、准备金/权益逆差y3估计值为0.427 (6.214、)、认可资产负债率y4估计值为0.414(3.843)、偿付能力充足率y5估计值为0.397(1.275)、赔付率y6估计值为0.114(2.703);市场风险n2中,权益资产占比y7估计值为0.672 (5.794)、融资缺口增长率y8估计值为0.425(4.137)、利率敏感性资产比率y9估计值为0.551(6.371);信用风险n3中,债权资产比率y10估计值为0.392(3.592)、债权资产增长率y11估计值为0.424(4.017)。

保险暴露y1=0.893,保险杠杆y2=0.916,这两个指标反应了财产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与保险风险正相关。准备金/权益逆差y3=0.427,认可资产负债率y4=0.414,偿付能力充足率y5=0.397,这三个指标反应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

权益资本占比y7=0.672,该指标反应了财产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权益资产占比越大,说明保险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的比例越大。融资缺口增长率y8=0.425,利率敏感性资产比率y9=0.551,这两个指标反应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利率风险,融资缺口增长速度越快,利率敏感性资产比率越大。

债权资产比率y10=0.392,债权资产增长率y11=0.424,这两个指标反应了财产保险公司的债权资产风险,债权资产比率越大,财产保险公司债权资产比重越大,信用风险暴露增多。

在衡量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时,r12=-0.021、r13=-0.047、r23=-0.039,数据输出结果没有充分把握表明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间线性相关。

第5篇:资产保值增值率范文

“营改增”自2012年开始试点以来,经历了一年多的实践检验,各试点地区实现了税制平稳转换,征纳关系顺畅,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结构性减税的达到预期目标,成效非常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期初存量资产的抵扣问题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消费性增值税,存货以及固定资产都可以抵扣增值税,但是“营改增”税收政策规定之前购置的固定资产、存货不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虽然目前营改增的大部分现代服务业期初存量资产比重还不太高,不可抵扣的影响可以通过加速和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来消除,问题还不是很突出,但还是有一部分企业在“营改增”之前购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等期初存量资产价值比较大,资产更新周转速度慢,大量的期初存量资产不能抵扣进项税,而当期购进增值税应税劳务或货物比例不大,无疑将造成这些企业可抵扣的增值额不足,缴纳的税款增多,税负加重,形成税收不公。这也是营改增期间有5%的企业由于增值税进项税抵扣不足而税负上升的重要原因,交通运输行业尤为严重。将来随着营改增扩围,一些存量固定资产或存货资产比重大的行业纳入范围,将造成问题愈加突出,可能影响“营改增”的效果、目的。 

部分行业固定资产巨大。电信、铁路、运输等企业,在前期需要进行大量基础设备、设施建设,以及购置大批的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这些投资额大、回收期长,一般都超过了10年,也不会短期内重新进行大规模改造,使得“营改增”后购置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非常有限,而固定资产折旧占了营业成本的很大比例,如中国联通公司2012年折旧占营业成本的32.2%,加上人工成本约有43%的成本不能抵扣进项税,除非给这些行业确定一个较低的税率,否则必将造成企业税负增加,也必会阻碍行业的发展。 

有些行业还存在大量期初存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储备的土地和房产是列入存货核算,保利房地产2012年土地占了营业成本的37.31%,如果是已经形成了房产,则成本已基本投入完毕,如果这些投入均不允许抵扣进项税的话,则销售额基本等于法定增值额,将按照销售额全额缴纳增值税。 

(二)费用性收费多 

我国目前行政性收费还比较多,2011年共有228大项的全国性及中央行政事业收费,据2006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各地还有7000多个红头文件收费项目,有些行业涉及的收费项目总数远多于税项总数,如房地产企业涉及的收费多达50多项,企业向建设、人防办、发改委、规划等部门缴纳名目繁多的费用,国土部门还一次性收取几十年的土地资源费用,土地价款和税费占到房地产总成本的50%左右。各种名目收费一方面导致高成本和高价格,不利于消费,另一方面由于费用性收费不能抵扣进项税,会使得部分企业在增值税改革后税负不降反升,阻碍了经济发展。 

(三)税率档次过多 

“营改增”改革,过于强调地区和行业差异,增值税税率在原来的17%.13%和零税率的基础上,增加了6%和11%两档税率,税率档次过多会削弱增值税的中性税收特征,加大了税制复杂性,特别是会造成经营业务较多的企业无法确定应税劳务或货物的税率,提高了税务稽查和企业申报的难度,同时也会造成低征高扣或高征抵扣的情况,形成税负不均衡,不利用生产流通,也促使企业加强避税动机。 

二、“营改增”税制进一步改革的设想 

由于目前铁路、电信、建筑、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尚未纳入试点,一些潜在问题尚未凸显,矛盾还不是很尖锐,应未雨绸缪,充分考虑“营改增”扩围要求,重视一些难点问题,采取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手段,完善和修改税制,确保“营改增”在全国、全行业全面顺利实施。 

(一)期初存量资产抵扣设计 

依据增值税抵扣原理,期初存量资产所包含的税金应予以作为进项税进行抵扣。以前所缴纳的税金如果不能实行抵扣,那么货物或劳务被出售时,就会形成重复征税的问题,因为成本中包含的税金在售价中被新征收增值税,造成税收不公平;而企业为了弥补重复征税的损失,会把产品的价格提高,或者在实行增值税之前,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或存货拥有量,待增值税实施后才购进,这样将导致经营活动中断,引起瓶颈效应,初期会造成经济市场混乱。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正常运转,在新旧税制转换期,对存量资产含税金应给予扣除。存量资产的扣除应遵照以下原则扣除: 

1.2009年1月1日前购进的固定资产,应根据当期实际计提折旧额,乘以扣除率进行计算可抵扣进项税额,抵扣率由国家另行规定。例如:2009年前购进固定资产每月计提折旧总额为1000万,当月可抵扣进项税额=1000万×扣除率。 

2.2009年1月1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应当对根据固定资产净值,乘以扣除率,核定可抵扣进项税额,可抵扣进项税应按5年进行平均抵扣,当期抵扣不完的可以留下期进行抵扣。当月可抵扣进项税额一固定资产净值×扣除率÷5年÷12月。 

3.存货的增值税扣除,可以按照存货账面价值乘以扣除率计算可抵扣进项税额,存货账面价值应按照会计准则核算确定,可抵扣进项税额需分5年进行平均抵扣,当月可抵扣进项税额一存货账面价值×扣除率÷5年÷12月。 

第6篇:资产保值增值率范文

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很高,也正如人们所预料的,2006年3月1日人民币汇率走势表现为加速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首次突破8.04关口,虽然后期有一定的回调,但近日又破8.03再创新高。各方面因素,人民币在较长时间内还存在着较大的升值压力。贸易顺差、资本项目顺差、外汇管理体制的缺陷使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加突出。平淡的国内需求导致增长过度依赖于对外贸易,长期以来的吸引外资政策和市场的吸引力使得资本项目下的顺差难平;再加上廉价“中国制造”的强大价格竞争力,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成为可能,人民币汇率的近期表现足以证明了这一点。业界已形成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共识,升值的幅度如何把握、能否把握成为热门话题。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调整也被界人士视为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参照物,汇率变动适度关注美联储的利率增幅,用此来阻击国际游资的投机炒作,保护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安全,上是可行的。前段时间央行也作了一些调整,2005年3月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和房贷利率的操作,可称为是拉大两国利率差距为汇率改革做的铺垫,扩大美联储利率与人民币利率的差额,为人民币汇率改革预留空间。总之国际环境要求升值、财经业界正在讨论如何升值、央行也默许升值。

从预防人民币升值引起的投机风险这个角度,美联储的利率操作对我国的汇率改革有着程度方面的,其提高利率对我们的汇率调整有利。短期内美利率会大幅提高吗?升到足以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完全释放的程度?换句话说,美联储会将利率调至使美中利率差满足人民币汇率改革所需要的水平吗?我看不会,美国经济并非过热,美联储没有必要大幅度提高利率。人民币只有采取缓慢升值,年升值幅度小于中美利率差,而且还要均匀升值才能防范炒家投机。人民币之所以要升值是因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导致的,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贸易的不平衡;近期在人民币小幅升值的情况下,中美贸易失衡却进一步的扩大,更增加了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美国政府也进一步施压,想促成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并通过人民币大幅升值,来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综合各方面因素,美联储不会大幅升息,我们也没有大幅降息的空间,想安全地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难度很大。我国外汇管理部门接受人民币逐渐升值的做法,而且态度坚定。逐渐升值虽然也可以阻击投机,但是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会很难承受;严重点说,将面对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出口会受重挫,使生产萎缩或出现通货紧缩。管理当局推出的QDII对外投资,有可能在资本性项目上做文章,通过QDII的操作缓解资本项目顺差。但是有个前提QDII的回报率必须高于人民币渐进升值幅度,否则得不偿失,所以这个措施短期内不会见效。QDII事实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使我国的外贸出口锐减,结果很可能出现境内资本外流,境内大量失业的现象。所以还是要下猛药制止人民币升值,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二、低工资、低国内需求引来人民币升值压力。

仅依靠货币政策手段来制止升值是不可能,还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汇率改革不只是货币问题,还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密切相关,和我们的分配制度密切相关。我们从主要矛盾来分析,贸易的不平衡表面原因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廉价“中国制造”。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高,主要原因是内需不足,只能靠出口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产品价格低并不是我们的生产效率高,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多;是我们的劳动者工资低,单位工资生产的产品多;这不应该被称为生产效率高,而是工资利用率高。劳动力价格远远背离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价值。低工资、低消费、低内需,产品高价值、低价格、高竞争力、大量出口。劳动力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才是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

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首先要改革分配制度,解决低工资问题。一个常年离家的打工者,一年的工资勉强养活两口人,无力付孩子上小学的费用,这样的工资水平有利于吗?有利于国家吗?对谁有理?这种水平工资产出的产品出口必然引起贸易失衡,促使本国货币升值;这样的产品内销,必然引起通货紧缩。所以提高劳动者工资也是必行之策。

三、改革分配制度,价值回归消除升值压力。

我国的劳动力过剩矛盾突出,低工资问题通过劳资双方的博弈无法迅速解决的。国家必须通过立法强制适时的提高劳动者工资,建立工资随经济而主动上升的长效机制,否则工资上涨难以实现。立法涨工资会提高“中国制造”的价格,劳动者和中国产品的价值得到回归,缓解贸易失衡、消除人民币升值压力。涨工资之后,从宏观方面分析,涨工资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扩大了国内需求,也有可能带来物价上涨,但是物价上升应该在过剩的产能被释放之后,因为现阶段起作用的是有效需求,并非真实的需求总量,人们的消费需求被低收入和太多的后顾之忧压缩,当然也会由于收入的上升和社会保障的完善而释放。增大的有效需求,首先吃掉过剩的产能和出口的减少量,即便出现物价上升,也是前面所所提到的“产品价值回归”,是劳动力价值的再确认。这里需要说明:我们应该提高国内的价格水平,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价格至少要和国际接轨,这样才会公平和高效的利用国内资源,不要像现在这样,昂贵的资源被过低的定价错误的配置到生产中,使出口产品形成不应有的竞争力,导致贸易失衡,进而导致国际收支失衡产生人民币升值压力。开放的经济环境也使国内商品价格与价值的矛盾显现,国内商品定价与国际接轨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政府以立法形式确定劳动力和基础资源的最低价格,其它产品的定价让市场去做,纠正扭曲价格后公平参与竞争。消费需求上涨致使过剩的产能被充分利用,就算出现一定程度非价值回归性的通货膨胀,运用发行社会保障国债的财政调控手段也能控制(后面论述)。从微观经济方面分析,工资上涨会使企业产品成本上升,如果是产品寿命周期正处在成长期以及成长期之前的企业,其产品可以适度调价,即使不调价,产品销量也会随着短期内消费需求总量和层次的提升而加快增长,企业将受益于总量的上升而盈利。如果是产品处在成熟期的企业,由于短时间内消费需求总量和层次的提升,提高产品价格是可行的;如果企业有利润空间可以消化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增长,新增加的消费需求将扩大产品的销售数量,企业同样会获益。退一步说,前面述及的产品,市场不接受其涨价,企业因为涨工资利润下降也是应该接受的,这正是提高工资的初衷,是对劳方和资方利益分配重新定位,解决的是分配不合理问题,进而将培育出消费需求不断上升的健康市场,资方还是会从中受益。如果是产品正处在衰退期的企业,成本上升加速其转产,否则就让其灭亡,避免其浪费劳动力资源和资源。

四、建立保障释放需求,根除人民币升值压力。

除了立法增加劳动者工资以外,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只有如此才会真正释放消费需求,减轻或根除人民币升值压力。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体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体制,解决掉人民群众的养老、医疗,等于去掉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加上工资上涨的长效机制的建立,会使普通消费者对未来有一个乐观的预期,人们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很容易的被调动起来,扩大内需拉动国民增长,同时也让普通百姓感受到经济的好处。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市场化变革非常快,政府职能也要适时转变,政府要做政府该做的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是市场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

五、绕过国有股减持贴现国有资产,健全社会保障体制。

当前,社会保障制度非常不完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解决很多矛盾,最突出的是资金不足以及经济转型之后的欠账。建立社保资金征集机制是问题的关键,应当立即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社保资金的固定征收机制;至于社会保障资金的以前欠账,可以通过直接动用外汇储备和国有资产变现操作来补充。如此使用外汇储备比用它注资国有银行和拯救股市更加公平,国际社会更容易理解,还可以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国有资产变现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缺口,仍然是解决历史欠账问题的最佳方案,只不过要选择一个正确的实施办法。前些时候,国家想通过国有股减持形式将国有资产变现,由于国企信用缺失和股票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不足,结果引起股价暴跌,使该计划搁浅。鉴于此我们应该另寻他策,我建议发行社会保障国债。让国债介入国有和投资者之间,解决国企信用缺失和投资者抗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国有资产贴现筹措社保资金。

政府先按照合理的利息率发行筹集社保基金的国债。国有企业和出资人之间插入社保基金国债(国家信用),国家继续持股并控制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正常运营努力赚取利润,国家以投资人的身份获得企业分配的利润,用该利润支付社保基金国债利息。这个过程中被贴现资产是国有资产,等于企业中的国有股权加上其分得的利润;贴现机构为购买债券的出资人,贴现金额就是国债收入金额,贴现息为国债利息,贴现利率当然就是国债利率。国家把社会保障国债收入投入社会保障事业,补偿以前的社会保障资金欠账。假如国有股股息率大于社保基金国债利率,国家还会拿到大于国有股账面价格的收入。存款利率很低,银行存款总额很大,人们都在抱怨买不到高收益并且免税的国债,国家大量发行社保基金国债正是时机,国内外都很容易接受,还可以适当抑制通货膨胀。

社会保障基金国债期限为一年(如果数量太大,多年也可),每年发行一次;利率高于其他投资品种的税后收益率并参照通货膨胀率确定。其总量可用下列公式:

社会保障基金国债总量=社会保障基金国债利息额÷社会保障基金国债年利率

社会保障基金国债利率,遵照宏观调控目的由政府财政部门来定,国家有主动权。

社会保障基金国债利息额,按照该国债计划总量和利率,参照国有企业年盈利额和其他财政收入来源确定,国家依然有主动权。

第7篇:资产保值增值率范文

【关键词】 增值额; 增值表; 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全国上下正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增值表是反映增值额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公司的年报中。其后,荷兰、西德、丹麦、法国、意大利、挪威、瑞士和瑞典等国公司亦纷纷编制,有的向社会公布。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社会各界在经济利益上和谐,换句话说就是纯收入(增值额)在社会各界的分配要公平合理。而增值表反映的内容正是增值额(纯收入)在所有者、员工、债权人、政府四者之间分配情况的报表。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应当编报增值表。

一、编报增值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编报增值表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对劳资关系的看法太左,认为他们在利益上绝对对立,不可调和,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解决,采取的措施是消灭资方(消灭非公有经济)。改革开放纠正了这种观念和做法,各地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十分注重吸引投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对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没有相应地跟上来,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情况越加严重。例如:拖欠甚至逃废工人工资,不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障,任意克扣工人工资,使用童工,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强迫工人加班加点而不给加班费,要求进厂前先交一定金额的押金或集资,安全设施、劳动条件极差以致酿成伤亡事故等等。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程度比欧美严重,因此,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时,员工往往忍气吞声,而这种状况反过来又使一些老板变本加厉地损害员工权益。

忽视员工的合法权益在财务会计上表现为:公然提出财务管理的目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不把“提高员工收入”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三个会计报表主要是为所有者设计的,也兼顾了债权人和政府的要求,唯独没有考虑员工利益的要求。

增值表中有“员工所得”的资料,而且放在增值额分配的第一项。它把职工看成是企业的合作者,是企业的一部分。收入(增值额)是四者合作创造出来的,因而员工是分享收入(增值额)者,而不是被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即员工不被看成是雇佣工人,这与我国“工人阶级是企业的主人”的理论是一致的。而利润表把企业仅仅看成是投资者的。在我国应用增值表会增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淡化雇佣思想。只有员工的地位提高了,才会提高他们生产劳动、节约成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

劳资两方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如果还像过去那样,不给资本任何报酬,就不会有人投资办企业,没有企业工人就没有工作,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反过来,如果资方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工人的合法权益,残酷剥削工人,工人没有劳动积极性,资方也不能得到更多的利润。要想解决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使二者和谐相处,关键看增值额能不能在二者之间合理分配,如果分配比例公允,二者各得其所,双方都得到了自己应得到的份额,既没有多得也没有少得,那么资方就没有剥削劳方,或者说剥削程度较轻。工人就没有不满情绪,或者意见较轻。如果资方心太狠,手太毒,拿走得太多,员工得到的太少,员工就会不满、反抗,甚至罢工。增值表上既有“员工所得”的资料,又有“所有者所得”的资料,为计算、分析这个比例提供了条件。计算、分析指标如下:

1.员工所得/所有者所得

2.员工所得/增值额

3.员工权益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

不同行业这三个比例是不相同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高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小一些,分析时要注意在同一行业进行比较。可以把这三个指标现在的数值与过去进行动态比较,看员工所得所占比例比过去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以此来衡量这三个比例是趋向于合理,还是趋向于不合理。有不少私有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只涨利润不涨工资”。前些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农民工工资多年没有增加,上面三个比率都比以前降低了。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本身是不会自行增值的,利润只能由员工的劳动创造出来。要想使员工多为老板创造利润,就要注重提高员工的收入。只有员工们的利益也有所提高,他们才会有积极性,才能把蛋糕做大,员工和所有者才能都多分得蛋糕。愚蠢的老板老想着蛋糕给自己多切一些,尽量让工人少得一点,蛋糕老是做不大,到头来他也不能多得。增值表便反映了“蛋糕”的切割分配情况。把今年的增值表与去年的增值表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蛋糕”是否做大了,增大这部分在四项之中是如何分配的,员工和政府是否也多得了。有的国家利用增值表创造出一种“生产率”奖金,规定工资薪金与增值额的标准比例(增值额/工资额),超标准给奖,超额越大,奖金越多。员工越是努力工作,越是节约物质和能源消耗,每元工资薪金所创造的增值额就越多,员工分得的奖金也就越多,所有者得到的报酬也就越多,这真是一个“双赢”的办法。这个办法我们也可以拿过来使用。

还可以把我国的这三个比例与国外、世界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以衡量我国员工所得份额是否合理。

通过对增值表附注及对增值表的分析,可以衡量评价一个企业员工收入水平的高低。附注说明中应当有本企业月(年)平均工资的数值,员工可以把它和本市、本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本企业工资水平的高低;还应有工资拖欠日数、拖欠率,社会保障的上缴率,员工权益增长与所有者权益增长的比率等数值。这些指标应当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人们可以对各个企业这些指标评头论足。这对企业领导层是一个压力,可使他们在提高所有者收益的同时,也注重提高员工的收益。另外,通过比较不同行业、企业的月(年)平均工资,可以看出不同行业、企业收入水平的差距,分析评价这个差距是否合理。比如:大家都反映我国垄断行业平均工资畸高,如石油、电力、金融、烟草行业等,但到底平均工资有多少,不得而知。全面实行增值表制度后,这些都可以大白于天下,供人们评议。可以说,增值表制度增加了工资的透明度。

(二)编报增值表是和谐企业与政府利益关系、评价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需要

增值表有“政府所得”项目,通过两项指标可以说明政府从企业拿走的份额否合理:

1.政府所得/增值额

2.政府所得/所有者所得

可以分析这两个指标近几年来的增减变化,从而得知企业的税负近几年是加重了还是减轻了。可以把我国的这两个指标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从而得知我国企业的税负相对来说是轻还是重。有人说,在我国,政府拿走的太多,企业的税负过重。这种说法空口无凭,要用数字说话。可以预见,随着所得税率由33%下降为25%,我国企业的税负会进一步下降。

经济效益包括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两种。现行的三个会计报表只能用于分析、评价微观的企业经济效益。前几年曾公布过衡量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两个指标:一个是企业社会贡献率;另一个是企业社会积累率。企业社会贡献率=企业为社会贡献总额÷平均总资产,社会积累率=上缴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其中“企业为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员工所得、债权人所得、政府所得和股东所得,与增值净额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编报增值表,这四个所得以及贡献总额无法得知,所以无法用“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进行考核评价。如果编制了增值表,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编报增值表是构建和谐银企关系的需要

增值表有“债权人所得”项目,通过下面的指标可以分析债权人所得的份额是否合理:

1.债权人所得/增值额

2.债权人所得/所有者所得

这两个比例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很大关系,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这两个比率也高;反之,这两个比率也低。

(四)编报增值表可以使评价企业经济效益指标的体系更加完善

目前的企业财务分析有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综合分析四种,它们依据的是现在的三大报表,主要为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服务。由于没有评价企业为员工、为社会贡献的指标分析,所以不完善、不系统。有的私营企业利润率挺高,但工人工资非常低,还偷税漏税,你能说它综合经济效益好吗?如果编了增值表,就可以进行后两项的分析,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就完善了。

(五)编报增值表是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的许多数据来自企业会计资料,如国民(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现行的三张报表中没有这些数字。国家要想得到这些数字,现行的做法是由统计部门下发表格,由企业会计填列,然后调整汇总计算。如果编制增值表,增值表中的增值毛额基本上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增值净额基本上就是国民收入,企业将增值表报送所在地的统计部门,很快就可以得到国民(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的数额。

增值额还是衡量企业规模和重要性的一个绝好指标。如果用销售收入,一个小批发部的销售收入可能比一个大工厂高;如果用总资产,资本密集型企业沾光;如果用职工人数,劳动密集型企业沾光,因此还是用增值额最客观。大中小型企业都编增值表,为衡量、比较企业规模提供了方便。

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而调整产品结构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抛弃附加值低产品的生产,改为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附加值和增值意思相近。可按产品计算编制增值额和增值表,为企业调整附加值结构提供决策依据。从现行的三个会计报表中看不出哪种产品附加值高,哪种产品附加值低。

二、增值表附注及说明应披露的信息

(一)职工所得: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各自的金额,加权平均月(年)平均工资,工资发放情况(拖欠率和拖欠日数等),工资增长率,员工社会保障金的缴纳率(实缴/应缴)等等。

(二)政府所得:所得税、其它税、各种收费。

(三)债权人所得:银行利息、债券利息、职工集资利息、融资租赁利息等。

(四)股东所得代扣股利所得税、股东实得股利。

(五)企业主要产品的单位增值额和增值率。

三、增值表的报送对象

(一)要向所在企业的职代会、工会报送。法国的《法兰西公司法》规定,凡职工人数在250人以上的公司,必须编制年度增值表,报送职工委员会、工会代表和法国劳工部。笔者认为我国也应这样做。

(二)要向所在企业的党政领导报送。因为他们要代表企业广大员工及股东的根本利益,就需要了解员工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情况以及股东所得情况。

(三)要向所在行政区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报送。报表附注及说明中要有职工社会保障金的缴纳等详细情况。

(四)要向所在地政府的统计局报送。因为统计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企业规模等需要增值表。

(五)上市公司要向社会公布增值表。

【主要参加文献】

第8篇:资产保值增值率范文

根据税基的宽窄不同,增值税分为消费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生产型增值税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允许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扣除,以及允许扣除多少。按国际通行惯例,消费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额时允许把当期购买的固定资产价值在当期全部予以抵扣;收入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额时,仅允许扣除当期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的那一部分固定资产的价值;而生产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额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固定资产的价值。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

一、现行增值税制度的实施和成效

我国从1979年开始在部分行业进行增值税的试点,现行增值税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产物。1994年的增值税改革主要集中在扩大征收范围、简并税率、简化征收方式、实行价税分流和发票抵扣等几个方面,并且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而没有选择消费型增值税,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消除经济发展的过热状态。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投资预算软约束,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投资饥渴症”以及非理性投资行为,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过热状态。为了抑制当时过热的社会经济,我国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

(2)聚集财政收入,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79年的28.4%下降到1993年的12.56%,年均下降1.2%.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先升后降,从1979年的20.18%上升到1984年“利改税”之后的40.51%,此后,又逐年下降到1993年的22.02%.财政收入的这“两个比重”偏低,使得中央财政赤字压力陡增,宏观调控能力受到制约和削弱。在这种情况下,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提高“两个比重”,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生产型增值税由于不能对购进固定资产价值进行抵扣,有利于扩大税基、增加税收收入,因而成为当时的选择。

此外,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所含税金,客观上有利于资本有机构成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这一点也是当时选择生产型增值税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生产型增值税实行的情况来看,应该说,达到了税制改革时设想的目的。从消除经济发展过热状态来看,由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所含税金,较好地抑制了企业的“投资饥渴症”,降低了我国过高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和通货膨胀率,为我国1996年底顺利实现经济“软着陆”提供了税制上的保证。从聚集财政收入的效果来看,1994-2001年,我国gdp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率达到13.6%,而同期财政收入总量则增加了两倍多,年均增长率高达18%.2001年底,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7.1%,比1993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1994年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2001年为52.38%.在促进财政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增长因素,但政策因素和税收征管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生产型增值税制度的采用可以归于政策因素一类,应该说,这一制度促进了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可见,1994年税制改革时,我国选择生产型增值税,切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选择,而且,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现行增值税制度的缺陷

与1994年税制改革时相比,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出现通货紧缩趋势。从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大部分商品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商品供给过剩,物价持续走低,企业投资不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二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迫切要求减轻税负,轻装上阵,并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世界性减税浪潮愈演愈烈,减税成为各国增强本国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面对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政府适时做出了扩大内需的战略举措,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图通过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生产型增值税本身固有的缺陷越发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产业的角度看,不利于三次产业均衡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目前的增值税征收仅限于工业和商业领域,在农业领域征收农业税,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增值税链条在农业和服务业中断,致使其“道道征税,税不重征”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不利于第一、三产业扩大再生产和三次产业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基础产业(如能源、交通、通讯等)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2)从地区的角度看,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建国初期产业结构布局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重工业相对较多,资本有机构成高,由于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不能抵扣,客观上加重了其税收负担,挫伤了企业技术更新和改造以及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西部地区企业的发展,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悖。

(3)从需求的角度看,影响了出口需求的扩大和投资需求的增长。对出口产品彻底退税、实行零税率是各国的通行做法,而生产型增值税不能对购进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税收抵扣,出口产品中还含有这部分税收,并没有实现彻底的出口退税,影响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扩大出口,也不利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扩大投资规模。

(4)从企业的角度看,各种类型企业之间税负不均。现行生产型增值税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免征进口设备的关税及进口环节的增值税,购买国内设备也可以退税,但内资企业不能享受上述待遇,造成了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现行增值税把纳税人分为两类: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规定一般纳税人可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凭发票注明的已纳税额进行抵扣;而小规模纳税人采取定率征收办法,不能抵扣已纳税款。这一规定使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商品所含税款得不到抵扣,一般纳税人不愿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商品,阻碍了两类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加重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另外,现行增值税对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工业企业征收6%的税收,而对商业企业征收4%的税收,二者之间税负也不均衡。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消除现行增值税的缺陷,需要对现行生产型增值税进行改革和完善,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并扩大实施范围,把增值税的征收链条扩展到三次产业,这对于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确立和宏观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转型中的难点问题和对策

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实现我国税制与国际税制接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现实选择。但是,我国现行增值税制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以及转型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制约着增值税的转型。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本着未雨绸缪的原则,加强研究,妥善化解,以促进增值税转型的顺利进行。

第一,财政减收的风险。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短期内面临的风险和代价,莫过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由于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大于消费型增值税税基,增值税转型后,税基减少,税收自然下降。据有关部门测算,一年约减少税款700亿元左右。但从长期和动态的观点来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刺激投资,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提高产生积极作用。

短期内,为了缓解转型带来的财政减收风险,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办法:(1)分步实施增值税转型。先在一些税负较重和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如高新技术产业和交通、通讯、电力、能源等基础产业,待时机成熟后,再推向重复征税矛盾不很突出的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以及直接面向消费的行业如餐饮业、旅游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等。这样做,也与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相适应。(2)对固定资产所含税金的抵扣进行过渡性安排。消费型增值税条例可以规定对纳税人新增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一次扣除,而对以前的固定资产存量中所纳税款分期、分批给予抵扣。(3)调整税制结构,扭转增值税比重过高的状况。目前,增值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的比重超过30%,是名符其实的主体税种。为了扭转税收收入过多依赖增值税的现状,要积极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和个人所得税制,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稽查和清欠力度,减少税收流失,充分挖掘所得税潜力,提高所得税收入比重,增加财政收入。(4)适时开征新税种。为弥补增值税转型后的财政收入缺口,要加大税费改革力度,适时开征燃油税、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环境保护税、资本利得税等,促进财政收入增长。

第二,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协调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分税制体系中,营业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值税转型后,征收范围扩大到第三产业,势必挤占其原来交纳的营业税,导致地方税收收入的减少。由此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地方利益受到一定影响,二是对现行的国税、地税部门的征税范围形成冲击。为此,要妥善处理增值税转型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利益关系,为保证地方财政收入不受大的影响,可考虑适当调高增值税地方分享的比例,由目前的25%调高至30%—35%,此外,要加强地方税体系的建设,确立新的地方税主体税种。

第三,对资金需求和劳动就业的压力。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相对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将对我国的资金需求和劳动就业造成压力。为此,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微观经济主体资格,使企业投资预算约束逐步得到强化,以此遏止对资金需求的巨大压力,消除投资膨胀现象。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虽然税收政策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并非决定性因素,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而且,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把增值税链条延伸到服务业,有利于减轻其税收负担,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多、最大的现代经济部门。因此,要通过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和大力发展服务业,有效减少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

第四,农业和金融保险业征收增值税的问题。根据理论设想,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其征收范围应涵盖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增值税“道道征税,税不重征”的优点,但扩大征收范围必须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水平。从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来看,对于农业和金融保险业,目前不宜将其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之内。(1)对农业的征税问题。世界各国对农业征税的处理方式不同,有的国家将农业纳入了增值税征收范围,有的国家因为农业生产组织状况较差、账薄记录不全而将其排除在增值税征收范围之外。从理论上分析,要对农业征收增值税,应该符合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农业的市场化货币化程度较高,二是农业生产采用了全面、准确的会计核算和账薄记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两个条件并不满足,因而,目前还不具备对我国农业征收增值税的条件。(2)对金融保险业的征税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由于金融保险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大多数国家把金融保险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之外。从我国税收征管的现状来看,由于金融保险业涉及企业数目多,税额抵扣管理的难度大,因而,目前不宜对金融保险业征收增值税,征收营业税较为合适。

第五,税率的设置问题。理想的增值税应是税率单一化的,并且尽可能没有减免税的优惠,而我国目前增值税率有一般纳税人的17%、13%和0三档,小规模纳税人的6%、4%两档,还有为数众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这一点不符合增值税的税收中性原则,造成了税收抵扣链条的中断和抵扣的不充分。因此,增值税转型后,宜实行单一税率。考虑到转型后税基减少带来的税收收入减少,可以适当提高增值税的税率。此外,尽可能取消增值税的减免,对确需税收政策扶持的纳税人,代之以所得税政策优惠或采取“先征后退”、“即征即退”等办法。

第六,小规模纳税人征管中的问题。按照我国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衡量,小规模纳税人在所有增值税纳税人中占有80%—90%的比例,对其征管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现行增值税制能否顺利转型。目前,对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征管中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1)小规模纳税人的起征点偏低。根据我国现行增值税的起征点,月销售货物600-2000元就要缴纳增值税。考虑一个从事商业零售的小贩,以月销售额上限2000元计算,若毛利率为15%,月毛利只有300元,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标准,对如此低的收入还要征税,显然不太合理。(2)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较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工业企业为6%,商业企业为4%,表面上看,低于一般纳税人17%、13%的征收率,但由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因此,其税负实际上重于一般纳税人。测算可知,当小规模纳税户销售利润率等于35.3%(工业企业)或23.5%(商业企业)时,二者税负才相等;当销售利润率低于35.3%或23.5%时,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平均利润率的不断下降, 销售利润率能达到35.3%或23.5%的小规模企业很少,因而,较一般纳税人而言,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较重,客观上造成了小规模企业大量偷逃税款。(3)对小规模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规定不合理。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经营上确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由税务机关代开,而且只能按征收率填开应纳税额。这造成了购货方因不能足额抵扣进项税额而不愿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使小规模纳税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9篇:资产保值增值率范文

从表面上看来,依期末与期初之比,能确定这一比值是大于1或小于1来判定是否保值。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欠妥。因为企业期末所有者权益中,不仅包括企业新增“未分配利润”额,更主要的是它包含了法定财产重估增值部分和企业接受捐赠部分所形成的资本公积,而且所有者在年度内新投入企业的资本(实收资本)也增加了企业期末所有者权益,即使国家不再投人资金给企业,而企业实行“内部职工控股制度”,职工新增股部分也增加了期末所有者权益。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弊端。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财务评价方法——权益资本附加经济价值法,以供探讨。

一、权益资本附加经济价值的涵义

笔者经过实践体验和理论研究发现:

E=税后利润+利息×(1-所得税率)-资本成本用

(l)式中,税后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额;资本成本费用=总资本×综合资本成本率;总资本=权益资本(所有者权益)+负债资本(企业负债);综合资本成本率=权益资本成本率×权益资本结构+税前负债资本成本率×负债资本结构。

(1)式中E可称之为企业权益资本附加经济价值。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企业权益资本在具体营运时的成本费用列人考虑之中(即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所以(l)式中的E能真正体现企业经营期间(每一会计期间)是否保值增值的涵义。

二、权益资本地加经济价值评价方法的运用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风险最小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只有在企业资产能保值的情况下其目标利润才会有意义,否则企业的利润计划是盲目的,特别是那些“微利”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有资产流失主体。

由(l)式可知,要使企业具有存在的价值,其最低利润目标是满足本文E=0的税后利润。即:税后利润=资本成本费用-利息×(l-所得税率)…………(2)

(2)式的税后利润是企业财务计划的基本点,满足(2)式的税后利润才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保本点,此时企业才能保值。如果企业财务计划不从这个最低目标利润开始,企业的所谓目标利润具有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

通过传统的“量本利”分析方法可以测算企业的固定费用和产品的边际贡献以及边际贡献率,可以得出:

保值销售收入=[企业固定费用+资本成本费用-利息×(1-所得税率)]/单位产品边际贡献率……(3)

(3)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本点。(2)式是企业的最低利润计划目标。

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只求得保本,而是在保本的基础上追求实现一定的利润水平,企业在最低目标利润水平基础上追求的更高利润值就是企业的目标利润,此时企业需要达到一定的销售水平和产品生产量,否则企业的财务目标就难以实现。企业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水平由下式来确定:

目标利润销售收人=保值销售收人+(目标利润标责任制- 最低目标利润)+单位产品边际贡献率…………(4)

(4)式中保值销售收人由(3)式来确定,最低目标利润由(2)式来确定,目标利润是企业在最低目标利润基础上的奋斗目标。

三、权益资本附加经济价值的评价及意义

企业利润目标计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点,计划的实现才是财务管理的业绩。所以,用科学方法来评价企业业绩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