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范文

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精选(九篇)

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

第1篇: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课程目标;价值真理;价值维度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11-0108-04

On the Value Truth Target of Aims Selection of PE Curriculum

TIAN Guoxiang1,ZHANG Kai2,ZHAO Jing3,LI Bin1

(1.P.E.Dept.,Gansu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e zuo 747000,Gansu China;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 ina;3.Gansu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Lanzhou 730070,Gansu Chin 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on the PE course of the elementary educati on,the problems of inkling on the aims border and turbid levels have been gradu ally made prominent.The values on the PE course are the media for the transi tion of the physical functions to the aims of the PE course.The values of th e PE course show the truth of choosing the aims of the PE course also are the theoretical selfknowledge.With the area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on the base of the qualities of the course,from the different dimensionality,pursuin g the polybasic values tropism of this course is embodiment of the values truth target for the aims selection.

Key words: PE course;PE course aims;values truth;values dimensionalit y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的新一轮改革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须 产物,昭示着中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然而,基于外部挑战而发动的基础体育课程改革, 其思想源泉是外来的异质的思想文化模式而非我国同质的历史文化传统,改革主体是代表国 家的少数现代化政治精英或知识精英而非建立在社会普遍认同基础上的社会群体,他们确立 的体育课程目标能否充分表达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诉求?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代 表着学校体育改革成果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经过近10 a 的推广和实施,新《课标》中所阐述的体育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也被逐渐放大,这是否表明 体育课程目标不存在一个可公度的价值真理?因此,探讨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真理问题,对 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来说,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现实的意义。

1 体育课程目标及其价值真理指向性

目前关于体育课程目标定义的理论成果较少。周登蒿主编的《学校体育学》把体育课 程目标定义为: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目标的总要求,确定的指导各级、各类、各地区 学校进行体育课程编制的准则,也是指导各级、各学校体育教学的准则。[1]张学 忠主编的 《学校体育教学论》定义是: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在特定的教育学段,学校体育课程试图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以及在体育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指标等方面,在其主动发展过程中 试图达到国家所期望的水准。[2]文章所理解的体育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者根据自 己对体育 课程及其主体需要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的结果,是各个时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和教育价值的反映,是体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长期以来,学界对价值真理的问题争论不已,其原因之一是对“价值真理”与“价值 事实”以及“事实真理”的不同认识。从认识论的视角来看,事实真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 的把握,如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体能发展的适应性规律等,都是对体育课程生 物学基础的把握。价值是在价体与主体的关系体系中价体的内在结构孕育的功能对受体(主 体)的作用[3],体育课程价值揭示的是体育的功能、属性在课程的边界内与各主 体的需要 、能力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价值事实就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主客体关系事实的把握,如, 体育能满足学生娱乐的需要,“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在学生与体育或体育课的 主客关系中,价值事实关注的是体育或体育课满足或未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一价值事实的真 实情况。而价值真理是对客观价值本质的揭示,它关注的是体育(体育课)应该满足学生的 何种需要才符合体育(体育课)的本质,正如“快乐体育得到大部分学生的喜爱”反映的是 价值事实,但由此不能说快乐体育就是体育课程唯一的价值真理。价值真理指向性则强调价 值真理总是相对于特定价值关系(系统)而存在、是指向特定价值利益主体的真理[4 ]。在 三者的关系中,价值事实不一定反映价值本质,有些客观存在的价值认识即使是“正确”的 反映了价值事实,也不是价值真理;而那些反映了价值本质的认识,即便是与价值事实相悖 ,也是价值真理。 在体育课程中,由于主体生活的不同风格、价值的不同取向、个人的不同爱好、人性 的异质性都决定了体育课程及其属性的多维性对不同主体发生着不同的价值关系,正是这种 不同的价值关系(系统)才使体育课程目标的泛化有了存在论根据,并成为一种价值事实, 从而使体育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真理。但体育课程作为一个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教育活动, 承载着社会及学生个人的要求,其利益主体是确定的、明确的,因而客观上要求体育课程目 标的价值真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2 我国体育新课程目标选择的历史嬗变与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历史嬗变 在课程史上,从博比特的《课程》到查特斯的《课程编制》,经卡斯威尔与坎贝尔的《 课程开发》,到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种被称之为“程序主义”或工艺学取 向的课程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泰勒以后,从50年代末期史密斯、斯坦利与肖尔斯 的《课程开发的基础》,经60年代塔巴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到70年代坦纳夫妇的 《课程开发:理论到实践》,这种以自然科学为基础,遵循经验实证的原则,主张课程研究 的本质是经验的客观和价值的中立的课程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进一步完善,并逐渐在 课程研究中占统治和控制地位。 勿庸讳言,课程事实是教育事实的有机构成部分,是一种主体性事实,是价值主导的事 实。[5]试图通过课程研究而发现“价值中立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开 发规律与 程序是不可能的,用美国哲学家罗蒂的话说,我们没有一个“天钩”可以把研究者调离其价 值观。 自20世纪70年代,课程研究开始把目光投向课程价值,不再局限于对课程开发程序的论 争,而是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 界和生活体验来寻找课程对于人的意义。 进入80年代以后,课程研究领域广泛运用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 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哲学社会学思潮,把课程为一种弥漫的文化现象,应 用人文的研究方法把课程置于整体的层面,不仅注意课程背后的价值和规范,也注意学习者 的存在经验、学习主动性,注意学习过程冲突的意义。 纵观我国的体育课程历史,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其以高 度浓缩的形式展现着世界课程的发展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 课程目标的选择基本上是沿着“偏重三基――强调体质――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主 体性――注重学生健康”这一轨迹上发展前进的。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以“运动体 育”和“体质体育”思想为核心的体育课程在其价值选择上,强调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能力 ,注重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从改革开放到新课标的颁布时期,体育课程价值选择强 调以“怡情”为核心,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实现了体育价值追求的多 元化发展。到新课程实施以来,体育课程价值选择全面强调以人为本。这一轨迹清晰地显现 着体育课程价值选择从追求事实真理到追求价值真理的过程。

2.2 当前我国体育课程目标选择存在的问题

2.2.1 体育课程目标的边界问题 体育课程作为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方式之一,其教育要素包括体育 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经验、保健常识、健康、精神、思想、意识、情感、行为和审美等 ,其中前五项是体育课程的本质教育要素,属于显性教育要素,后六项等是体育课程的非本 质教育要素,属于隐性(潜在)教育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体育课程教育整体要素结构体系 。[6]从这一论断来看,“健康”只是其中要素之一,并非体育课程的本质要素, “‘健康 第一’是国家面向整个教育界提出的教育指导思想”,[7]不能成为体育课程的指 导思想。 在新《课标》“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远远超出了体育课 程教育的范畴,这两个“目标”可以设立到学校其它任何课程之中,也可设立到整个学校教 育目标或培养目标之中,其外延的宽泛程度已超越了体育课程目标的边界。如果体育课程把 与体育发生作用的一切联系,都纳入到体育课程的目标中来,不管这种关系是直接的,还是 间接的;是稳定的,还是松散的;是特有的,还是普遍的;是本质的,还是非本质的;是主 导的,还是次要的;是基本的,还是派生的,一概称之为体育课程的目标,这实质上是消解 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社会生活的系统边界与系统特质的差别,否定了体育课程独立存 在的必要性,丧失了体育课程的本质,从而迷失了体育课程的价值真理指向。

2.2.2 体育课程目标的逻辑层次问题 现代课程论认为,体育课程目标确立要体现体育教育的规范性、稳定性、概括性和指 导性。体育课程目标要进入课堂教学之中,成为体育教学目标,要经过分解与转换,并通过 体育课堂教学实施来完成。从体育课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所承担的教育任务看,体育课程 目标首先要突出本学科的教育属性,体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概括性和指导性,它是体育课程编 制和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合理性依据;其次要突出本学科的“育体”属性,体现课程 目标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它是体育课程编制和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合法性依据。体育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的表现形式,是体育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通常要求明确、具 体和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要具备可测量性和评价性。而体育新《课标》中,体育课程目标和 教学目标的层次不清,有些提法甚至有涵盖学校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之嫌。[8]同 时,体育 新《课标》把体育课程目标设立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有重复设立的嫌疑。

3 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理论基础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价值性,这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有意识人必然赋予自己的实践以价 值。自我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意识,它是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体育课 程既是人以自身的身体性练习为手段所进行的自我发展与提升的认识活动,也是规范和引导 人自我发展与提升的价值活动,是认识活动和价值活动的统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体育课 程目标的选择要如实地反映体育的本质和规律,明确体育学科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探究 方式、发展趋势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联。因为只有把真理理解为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对事 实本质、规律的把握,认识才具有真理的品格;作为一种价值活动,从价值客体来说,体育 课程目标的选择首先需要明确体育课程的功能,即明确体育课程具有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殊 价值或功能,也即体育课程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不同于其它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 特定作用,这些作用构成了体育课程只所以存在的根据。其次要明确体育这门学科所能起到 的一般教育功能。从价值主体来看,体育课程目标的选择要明确学生的需要和当代社会生活 的需要。当不同的价值主体站在不同的价值立场,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选择,形成体育课程 目标的价值真理“多元性”,这是体育课程目标之所以需要选择、建构、整合的根据。总之 ,体育课程是一种事实存在,其目标选择应体现体育课程的规律(事实真理),也应体现体 育课程价值各主体的价值本质(价值真理),是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的统一。任何单一方面 的结果不足以成为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根据。“如果过于强调某一因素,就会走到极端,课 程史上出现的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就是这类典型例子,它们基本上 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9]

4 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价值真理指向性分析

在现实体育实践中,人们惯于把从体育功能――体育课程价值――体育课程目标的选择 过程看成为一个纯粹的价值选择过程,并把这一过程的结果(体育课程目标)当作一个纯粹 主观的产物,从而否定了体育课程目标存在真理性的可能,这也是新《课标》体育课程目标 边界和层次等存在问题的深层根源。然而,生成于社会实践中的体育活动必然体现人的主观 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也即体育活动必然建立在一种事实判断之上,由此呈现出体育课程 目标价值的真理指向性。 首先,从体育课程本身而言,尽管体育课程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存在,具有属人的属性 ,但一经产生,它便成为一种凌驾于个体之上的客观存在。对于个体而言,体育课程目标选 择是一种基于客观事实的真理性认识。即基于对这一活动客体的相关信息以及主体需要的知 识性认识(真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 其次,从体育课程属性而言,育人是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规定。把体育纳入教育的范畴 之内,使之成为一门课程,体育便具备了课程的属性,由此决定了体育课程目标选择必然遵 循课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规律,也决定了体育课程目标边界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 。 再次,从体育课程主体而言,体育课程目标是主体(类主体和个人主体)需要的产物。 由于主体需要的多元性,单从个人主体的角度出发,难以确立一个相对统一的目标。但在一 定的时期之内,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应以相对稳定的类主体的需要为依据。在此意义上说, 确立统一体育课程目标应是真实的、可行的,且有明确的真理指向性。 再次,从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价值关系而言。一是体育课程价值表现的是体育课程与 各主体(学生、社会)的关系,而非体育与各主体的关系;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内,体育 课程的发展为体育课程目标选择所能提供的是现实状况,而非理想状况;三是体育课程目标 选择是为了满足特定时空的绝大多数主体的需要,而非少部分人的需要。因此,如果把特定 关系中的体育课程换成体育,体育课程目标的选择边界就会被无限放大;如果不立足于体育 课程发展的现实状况,体育课程目标的选择就会偏离主体的生活及真实需要;如果体育课程 目标只满足少部分人的需要,其选择必然存在“矫枉过正,失之偏颇”的现象。 再次,从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过程而言,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经历了从体育功能到体育课 程价值再到体育课程目标的二次转变。在第一次转变过程中,课程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尺度 ,以课程的属性为规定,把体育功能和体育课程价值联结起来,体育功能受到了体育课程主 体需要和课程属性的双重规定;在第二次转变过程中,体育课程目标制定者以体育课程类主 体的身份,以社会所能提供的条件为基础,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视角,在众多的体育课程价值 中重新选择和确立体育课程价值的过程,使体育课程价值成为体育课程目标。从体育功能到 体育课程目标的过程其实质是人对体育课程目标价值真理性的把握。 最后,从体育课程目标存在的形式而言,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真理是体现体育课程本质 教育要素的多元存在。真理区分为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两类。体育课程目标的事实真理是对 体育课程本质和规律认识成果的反映,它没有特定指向对象,这是一类脱离人的主观态度而 可以客观地加以判定的真理;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真理则是对体育课程目标价值本质的把握 ,是属于学生这个主体的,包含着人的主体性因素在内的真理性。“人类对事物的价值真理 认识要比对事物科学真理的认识更为重要、但也来得更为艰难。说重要,是因为人类对科学 真理的无知,只能延迟人类的进步,而人类对价值真理的歪曲,却可能导致人类灾难性的结 局;说艰难,则并非是因为价值本质掩藏的多么深,而是因为人们对价值真理的认识要受到 既定价值利益和价值观的干扰影响。”[10]这正是新《课标》体育课程目标选择存 在问题的主观因素,也正是需要研究体育课程目标价值真理的指向性问题的关键。 总之,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价值真理指向意在表明:确立多元的体育课程目标是对体育 课程属性的不同反映,是真实的和可行的,但决不能因此说体育课程是无所不能的,其目标 的选择是没有根据的,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真理指向性是体育课程利益主体对体育课程本质 属性的把握和展开,即在建构体育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以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为基础,把握 体育课程各利益主体的价值真理,将学生和社会的体育课程价值真理放在突出位置并设为要 主目标。由是,从体育课程的学科角度看,人是一种文化存在,人从自然人到文化人的基本 途径就是通过学校体育课程学习体育学科知识,继承文化遗产,因而体育课程必须要承担起 传承人类体育文化的责任,传授给学生体育文化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基础技术、培养学生 基本技能,是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价值真理指向之一;从学生来看,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也 是课程的归宿,体育课程目标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就是关注“完整的 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也即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由是,促成学生正常的身心发育,以及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人文素养的全面达成也是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价值真理指向之一 从社会来看,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也生活于社会之中,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 过程。因此培养学生适应下和未来社会化生活需求的体育实践经验和能力,也是体育课程目 标选择的价值真理指向之一。

5 结 论

研究体育课程价值真理指向性是消解把体育课程的价值事实当作价值真理,并成为体育 课程目标,使体育课程目标泛化或超越体育学科边界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学理上正确构建 体育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代我国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一是必须要把体育放在课程这个 系统之内,确保体育的课程属性和课程的体育属性,这是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学科基础;二 是厘清体育课程目标选择中价值事实与价值真理的关系,克服把“存在”的体育课程价值事 实解读为“合理”的体育课程价值真理、把一般的体育课程价值真理解读为本质的体育课程 价值真理的现象,这是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价值基础;三是明确体育课程目标选择的价值真 理指向性,避免将体育课程部分利益主体的价值真理理解为全部利益主体的价值真理,或以 一类体育课程利益主体的价值真理代替另一类体育课程利益主体的价值真理,这是保证体育 课程目标选择方向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周登蒿.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2] 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4.

[3] 苏富忠.价值的授受关系说[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24 3-249.

[4] 杨曾宪.有关价值真理若干问题的辨析[J].理论学刊,2001(1):88.

[5] 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3).

[6] 张学忠,郝招,石高慧.试论体育课程的本质[J].体育科学,2003(5):33-36.

[7] 刘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531.

[8] 张学忠,乔梁,石高慧.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几个问题的反思[J].成都体 院学报,2009(35),6:78-79.

[9]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 3.

[10] 杨曾宪.有关价值真理若干问题的辨析[J].理论学刊,2001(1):88.

第2篇: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改革;发展;专业能力

1.前言

纵观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因素往往成为左右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任何课程都要经过教师的理解与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效果。课程改革的历史都证明,任何课程都必须包括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新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如何去解读新体育课程标准并能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呢?

2.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向

2.1 体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强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从“增强体质”到“增进健康”,体育课程目标实现了由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到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观的转变。这也意味着体育课程将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课程目标已经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终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教育一直是一个过程,它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无论在何处,教育总是贯穿于全部生活之中。”渊源于终身教育的终身体育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体育工作应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用体育来减少现代文明病的发生,缓解和消除身心的疲惫,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体育课程改革应十分关注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为他们打下爱练爱玩和会练会玩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体育,它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必须强调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广阔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

2.2 体育课程内容日益多样化和弹性化。体育课程内容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载体,体育课程目标要顺利实现,内容的选择很重要。一直以来,由于受竞技运动的影响,人们对竞技运动与学校体育的本质区别认识模糊,于是,竞技运动项目就构成了体育课程内容的主体。诚然,竞技项目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无疑具有正面的作用。但如果不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任何改造就直接搬到课堂中,就难免会造成课程内容的竞技化、成人化倾向。此外,我国以往对每一项教材规定具体的学时比例,目的在于全国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事实上却造成了统一性有余而灵活不足的结果。

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样化和弹性化。通过对教育部95年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与2000年《体育健康教学大纲》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大。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行)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一个显着区别,是课程标准着重构建了本门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

2.3 体育课程评价日渐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手段。体育课程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收集体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有关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体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体育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它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体育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首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时,要努力构建旨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评价的诊断功能、改进功能和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在对教师的评价上,以发展性教育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改进为目的,强化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和改进,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再次,体育课程建设评价的目的,是对体育课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发现课程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促进体育课程的不断完善。

3.建立新理念、改变旧观念

3.1 体育教师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师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作用必将发生变化。体育教师将被看成是一个“教育与健康的咨询者”,或是促进所有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引导者”。为适应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应成为一个“体育学习方法方面的专家”,一个“体育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体育教师将不再是为了满足少数学生的需要而单纯地传授运动技术,他们将帮助每一个学生分析并确定自己的体育需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和方法。体育教师将变成导师和咨询人员,而不是继续充当高高在上的绝对正确的权威。体育教师还应成为体育诊断方面的专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工作中,他们都应能够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实现的可能性等诸多方面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3.2 体育教师是健康心理品质的塑造者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者。体育课程改革赋予了体育课程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在体育课程目标多元化的进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已逐渐被纳入到体育课程目标的范畴中。大卫?奥麦基曾说:“真正的教育决不是从科学、历史、文学以及艺术中拮取一些事实,而重要的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相对过去我们十分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言,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该更加强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公民。

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向表明,体育课程不应仅仅注重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操练以及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发展,而应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此,体育教师不应仅仅是身体健康发展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还应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塑造者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者。

3.3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研究者和体育方法的创新者。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贯彻,体育课程建设将面临迅速发展的新局面。在此新形势下,加强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既是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也是建设一支适应新世纪体育课程发展的高质量体育师资队伍的需要,还是全面优化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以科研促进体育课改革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学校体育工作者。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养成的环境和条件。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和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等方面的特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的要求,体育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创新型的体育教师。

4.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整合、创新与设计

4.1 优化整合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单单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不能与现在的教学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来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并加以整合和优化,现今的教学模式很多,如:“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分层递进”、“合作式”教学模式等。为此,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些模式,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好,是体育教师们应该较好地掌握的。笔者认为,要想较好地掌握和合理的运用这些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模式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要分析其优缺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其运用的价值有多少,是否值得运用和借鉴;其次,要对模式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整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的需要从这些教学模式中选择出适合教材内容的操作性强的、实用的、价值高的、效果好的,还可从各种教学模式中选择出各自的精华部分再进行整合,进行创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出符合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模式,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不断修正,逐步完善,做到选择模式、优化模式、整合模式、创造模式。

4.2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任何教学都是一门艺术,体育也不例外。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这样才能融益智、健身、添趣于一体,从而启迪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体育教学应以活泼、自由为主,将封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发展成为开放的现代教学形式,在此基础上加强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本单调的教学内容具有新意,唤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学练时做到入趣、入情、入境,获得生动的主动体验。例如教学生跳远,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可以先不讲解跳远的有关动作要领和要求,可以根据学生的相象自由发挥,让他们自己思考,怎样的跳跃动作是比较合理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提示,要求学生对各自的跳远动作进行评价,教师再进行讲解几种不同的跳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自己的跳远技术,这样就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跳远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3 多方位、多角度的设计课堂。随着中学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也越来越重要我国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序进行的,即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总是整理队伍、报告人数、宣布课的内容,准备部分是让学生慢跑和做操;基本部分是让学生按大纲规定的两个基本教材进行学习和复习;结束部分要求学生做放松练习和教师课后小结情况,这样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实际上限制了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扼制了体育教师的创造性。

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课堂教学程序要以生理学、医学和心理学为依据,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因此,新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程序是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潜能,设计出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并具有丰富多彩的、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程序的课堂教学效果来。学生上体育课主要是想通过参与体育活动释放身心能量,调节紧张情绪,获得愉快体验。

因此,课改后的体育课不能再成为军事课,要避免过去动不动就让学生站军姿、罚跑步和体能训练,尽量少搞队列队形训练。所以,体育教师要转换观念,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运动场地和器材等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程序。

5.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训与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体育课程建设中的进一步确立,体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性。体育课程的隐性功能也越来越显性化。它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更加强调健身性与文化性的结合和统一性与选择性的结合。如此改革,迫切需要培养适应新需要的体育教师,也更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体育教师的培养模式。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新课程知识的专业培训,根据各地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本地需要的继续教育模式。

6.结束语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基础上,更重视体育对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作用上。如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锻炼的能力等。在深化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下,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围绕“健康第一”的宗旨,教育出“健康”的,高素质的人。为此,体育教师在组织与实施中需转变传统观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成为创新型和科研型的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2.

[2] 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陈琦、杨文轩等.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体育科学[j].1985(5).

[4] 李锋、孙向燕.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学与管理[j].2002(10).

第3篇: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相互关系;体育教师

[作者简介]郑培萍,徐州工程学院体育部,江苏徐州221008

[中图分类号]C,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0-0231―03

新课程的实施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课程改革实验区体育教师的充分肯定。由教育部组织的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新体育课程正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前进和发展。在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对学习内容按学习领域进行划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形式上与体育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五个学习领域的划分体现了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利于体育课目标的实现。然而,由于一些体育教师受落后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加之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使得体育课程在改革中碰到了一些新问题、遇到了一些新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程的阐释,为新课程进一步实施提供借鉴。

一、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与目标的制订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使体育教师更新观念,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中去,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第一,新课程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相对于原有体育课程来说,突出的一点在于其提升了课程的健康目标。第二,新课程进一步阐述了课程的具体方面的价值。指出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新课程在保持原有体育课程中体现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的特点外,尤其重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第三,要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第四,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目标变得更具体化、明确化,注重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同时,新课程将其每一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至于如何实现教师可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灵活掌握,即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只提出若干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这给学校、教师、学生留有很大选择余地和空间,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选择什么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只要有助于达到学习目标就可以了。

总之,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一门以体育实践活动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基础课程,它已不再是拘泥于原来只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体育课,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拘泥于课内教学。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深入认识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功能的拓宽,由原来每周二节体育课变成由体育学科课程教学活动和非学科课程教学活动以及健康教育活动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实行课内外教学一体化。体育与健康教育综合行为一体化,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使“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结构体系的变革。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是以课程目标为宗旨,以适应培养2l世纪人才的要求为依据来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坚定不移地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体育与健康学科则遵照它的教学特点和一般规律,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切实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二是掌握2~3个体育项目和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强身健体、卫生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参与体育活动、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三是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要实现上述课程目标,就必须对现有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革。当然课程结构体系改革不是对以往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的否定,而是在继承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的创新与超越。体育课程由原来的体育课改成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部分,将单一的学科类课程体系变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种改革,使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娱乐有了时间、空间和课程的保证;使健康健身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运动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学生体能,的发展得到很好的结合;使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课知识传递形式,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加深对健身、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动的体验,发展个性、活跃身心、增进健康,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信和自我发展。两类课程相结合体系吸收了国外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又切中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结构的弊端。笔者认为,两类课程相结合的理论到现在仍然是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应重在学会体育技能、增强体质上,在此基础上再来实现其他更高的目标,不能为追求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而忽视健身这一体育课的基本功能。如当前一些体育公开课场面轰轰烈烈,无运动量、无技术可言,脱离了原有体育课的三基,这是不可取的,也是对新课程的错误理解。

三、新课程中健康教育教材的定位

新课程从体育扩展到体育与健康,内涵扩大了,增加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教育内容,把有关身体发育、增进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都纳入教材中。这里就有一个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孰重孰轻的问题。课程虽然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但健康教育教材并不是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的简单合并。如何对健康教育进行定位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它重视的是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而且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内容强调的是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地联系起来,基础是学好体育基本技能,增强体质,然后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我们说体育教育(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目标服务,但对学生进行的健康教育不能单纯地用体育训练方法来进行,必须采用体育与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创新的手段结合来完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最后,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知道健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在现有每周2~3课时必修课教学时间的条件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教材内容只能是精选其中与体育密切相关的一部分内容。因为影响人的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体育锻炼只是增进健康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就可以代替如营养、医疗、睡眠等条件,转而成为影响健康的首要因素。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材料内容,决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与体育有关的医学知识,而应扩展到使学生能理解健康是取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特别要注重学生健康观念、健康意识的培养,积极地保持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能力与状态。最后,对于不同健康状况的学生,教材中的健康教育内容要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合理定位。

四、对新课程中体育教材的理解

传统体育教材选编是“依据社会的需要,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的”。其实仅以这三个方面为依据选编教材是不全面的。影响教材编选的因素很多,有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的历史的文化传统影响等等。传统的体育教材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材选编者往往考虑较多的是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所选内容是否符合科学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是否严密、是否为下一阶段学习打好基础。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要的、恰当的,缺乏从学生身心需要出发的考虑,脱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其次,选编教材对学生群体共性心理特征和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考虑较少,更多的是从学生生理和体育项目着眼,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明显存在不足。

最后,教材体系的封闭性与教材内容的绝对权威性。由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经济、文化内容的不同,也使学校实施教材条件的不同。因此没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强制性的统一要求。

新课程的体育教材选编恰好弥补了以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教材内容的灵活性。教材的灵活性主要指内容灵活、对象灵活、层次灵活,让所有学生都进退自由,各得其所。重视对学生的研究,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加大教材的选择余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其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从而让程度、爱好、个性不同的学生发挥最大的潜能。(2)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材内容强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具有时代要求的体育新知识、新技能纳入教材内容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3)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教材内容增加了身体锻炼知识、锻炼方法、健身运动处方知识,切实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达到培养学生体育生活化的技能素质,对学生情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具体化、显性化。(4)教材内容的标准不同。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文体差异的特点,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这便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教材内容的人文性。1998年有学者在《体育科学》杂志上撰文认为,学校体育不能光把目光盯住跑步、跳、投、打球、踢球上,光这样就不是教育,体育教育的根本基础在于体育文化,没有文化就形成不了教育。新教材注重增加体育运动文化知识、体育人文知识内容。强调体育人文精神的渗透,提高了材料的文化性和可读性,把教材变成为学生与体育心灵沟通的读物。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体育素质,也将大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6)教材内容的多样性。以往体育教材单一化,不管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个性有什么不同,一律用同一种教材、同样的教学法、同样的技术要求、同样的考核标准,造成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因此,我们认为教材的内容应更多考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弹性设计,体育项目、锻炼手段要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五、结语

第4篇: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课程目标;目标层次;有限元集合

关于课程目标结构层次,目前国内尚未统一的认识,从而导致新课程目标的结构层次众说纷纭。这给新课程目标的顶层设计、全息管理和教学评价、新课改成果交流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建立新课程目标结构层次的范式,我们首先基于课程目标的结构层次理论的分析和归纳,然后提出新课程目标的结构层次。现在,与各位同仁交流,谨请不吝赐教。

一、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界定[1]

教育目的(aims of education),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个教育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它明确规定了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指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由此可知,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其特点如次:⑴理想性。教育目的是确定培养人才的一种理想的规格,是教育工作所追求的最终统一目标,但教育工作实际的结果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理想的水平;⑵层次性。一般有这几个层次:国家(或政党)的教育目的,学校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校长的思想),学生(包括家长的)教育目的,教师的教育目的。尤其教师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各层次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受到国家的教育目的的指导和制约;⑶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教育目的里既包含培养人的共性,也包含培养人的个性两个层面,或侧重于培养人的共性,或侧重于培养人的个性,或兼而有之,这与确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有关。

(二)教育目的的分类[1]

即:⑴ 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个体本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的自然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有助于个体发展时才有价值,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等人。社会本位者认为个体只是教育加工的材料,个体发展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代表人物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人。⑵按照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传统的教育目的和现代的教育目的。前一种教育目的,指的是“制度化教育”即传统教育体系的目的;后一种教育目的则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教育目的。③按照文字表述方式,教育目的可以分为纲要式的教育目的和详列式的教育目的。纲要式的教育目的的特点是方向单一,静态统一,以理想的人的构建为教育的追求。详列式教育目的主要是美国自1918年以来形成的教育目的格局。它以美国式的民主制度为教育目的,又把这种过于笼统的教育目的分解为若干教育目标,进而又把每项教育目标分解为若干更为琐细的目标。⑷按照约束力,教育目的可以分为强制性的教育目的和建议性的教育目的。前者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后者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例如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

文献[2]认为,“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基本上是通用的,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因而有集合:①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或者,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该文献指出教学目的可以派生出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行为目标,因而有集合②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行为目标}。该文献还认为教学目标可以“递次分化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不同系列”。由此可以建立集合:③ 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如果,集合①∨集合②∨集合③,则有集合:④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或教育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行为目标}。文献[2]教学目标可以分为最广泛的一般目标、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前者包括国家教育制度、方针规定的目标。中者包括各学科的目标、教学单元的目标。后者仅限一堂课的目标。如果突破既定界限,则有如下集合:⑤ 教学目标={国家教育制度规定的目标,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各学科的目标,教学单元的目标,一堂课的目标}。

上述分析表明,教育目的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的总体要求,因而它制约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的制订,即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的制订不应违背教育目的,但又不等于教育目的。同时,教育目的也影响、制约着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根据集合①,并且观察集合④和集合⑤之中的元素,可知集合④=集合⑤。集合④之中的元素“教育目的”、“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依次同质于集合⑤之中的元素“国家教育制度规定的目标”、“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各学科的目标”、“课时教学目标”、“一堂课的目标”。如果将集合⑤之中的元素全部同质替换,并且,集合④∨集合⑤,则只有集合④,即集合④涵盖了教育目的的基本元素,且展示这些元素的层次关系。即:教育目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行为目标。

因此,由集合④和前述文献提供的理论依据可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等,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总与分的关系。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的界定

文献[3]认为,课程广狭两说。广义课程是指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展和安排。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高级中学课程,其含义包括教学科目、科目的教学顺序和科目的教学时间。狭义课程是指某门学科,如数学课程、生物课程等等。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有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三种形态。教学计划包括学科设置、学科设置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标准包括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教科书一般包括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标、注释、附录等等。

(二)课程目标的界定

文献[4]认为,它包括广义的课程目标和狭义的课程目标。广义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简而言之,它就是教育意图,包括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等等层面。教学目标还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学生的关系,即课程的预期结果,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可以确定两个集合,即:⑥ 广义的课程目标={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⑦ 狭义的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三)课程目标的层次

引进教育目的集合,即:⑧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行为目标}。我们选择集合②作为研究对象,并且认为:教学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如果,将先行集合②和集合③同质替换,再行集合②∨集合③,并删除年级教学目标(不合时),则有集合⑨ 狭义的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行为目标}。这个集合⑨,就是课程目标。

三、新课程目标

(一) 新的课程目标的层次

新的课程目标大致同构于集合④狭义的课程目标,由于课时目标要借助课题落实,行为目标要借助教学事件来落实,并且课程分模块呈现,因此,将集合④转化,即可得到为集合:⑩ 新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题目标,事件目标}。因此,新课程目标元素及其层次关系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题目标事件目标

(二)新课程目标元素的解释

下面,以某些新高中课程标准为例,对新课程目标的元素进行粗浅的解释。

1.教育目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前言》引言说:“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可知,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这里突出了中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第一,高中语文教学,要“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这体现了高中语文是素质教育的工具。第二,高中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这说明高中语文是培养个性的工具。第三,高中语文教学,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体现了高中语文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工具。

因此,课程的教育目的规定着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2.培养目标。又例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中说:“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课程目标携带着课程教学的总任务。

3. 课程目标。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通过高中生物教学,要使学生“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浏览该段文字便知,课程目标蕴含着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三个方面。

4.模块目标。例如“生物1:分子与细胞”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其体现了模块目标具备知识、情感和技能向度。①知识维度,即“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②技能维度,如“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③情感维度,有“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5.单元目标。例如生物1第二章的目标有:知识方面,①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②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③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④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⑤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⑥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①认同生命的物质性,探讨组成细胞的分子的重要作用;②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能力方面,①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②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⑹ 小节目标。例如生物1第二章的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课题目标如下:①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②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③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④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其三要素虽然若隐若现,如果仔细思索,三者尽在其中。即①②为知识性目标,③为机能性目标,④为情感性目标。①②、③、④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个课题的课题目标。

7.课程基元目标。包括知识点目标,情感点目标和技能点目标。

8。学科基元目标。即:事实目标、概念目标、原理目标和策略目标。

9。学科原子目标,即实例目标、名称目标、命题目标、和规则目标。

综上所述,课程目标从顶层到底层共有9级。它们都一个共同的灵魂,这就是都由知识、情感、能力共同所构成的一个有机体。课程目标的完整序列和关系如下: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题目标课程基元目标学科基元目标学科原子目标

参考文献:

[1] 课程目标. 百度百科.文库,访问日期:2010年12月25日。

[2] 江苏电化教育馆.现代教育技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06,P.224。

[3] 涂光辉,熊川武,翦开明·教育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10,329-336。

[4] 汪古逊.生物教育目标分类学/测验命题的理论和技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1,P.18-19。

第5篇: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影响;对策;

1.前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于2005年在全国正式推广和实施。新体育课程标准在总结我国多年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目标的学科内涵,强化创新教育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理念。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必将对中小学体育教育产生着全方位的影响;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束缚,新体育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要想顺利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就必须对可能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因素给以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策略,努力促使这些因素转化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力。

2.影响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因素分析

2.1学生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态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大家在轰轰烈烈讨论新课程时,有谁想过我们的主体是否认同我们所作的一切,没有学生参与的新课程是不完整的,诸多文献资料里关注学生感受的文章很少,说明在很多教师头脑中并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主体来进行教学。通过调查也发现学生对新课程了解很少或是根本不了解,但在态度上是欢迎的,说明学生对现状是不满。由于传统的体制使学生丧失了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能力,因此培养这种能力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解决的方法因该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品格。

2.2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对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影响

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存在和发展形式,是师生员工在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学、体育学习、体育活动等过程中所形成并保存的所有内容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依据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以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形式来反映、传播精神和物质文明需要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行为、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等,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行和校园体育风格的形成。同时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体育课及各种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新体育课程的实施也会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因此,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努力创建具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创建有利的文化氛围。

2.3社会环境对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影响

许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说明,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外部机构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课程实施产生影响。学校的教育活动不只是学校内部的问题,政府等权力机构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与支持,对课程实施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从调查中得知,新课程标准在实施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却并没有真正的落实,这可能是新课程标准与学校所在地的需要不相一致造成的。在调查中发现一直以来体育课程所经历的改革对我国的中考、高考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虽然说中考有体育加试,高考也有运动员加分等,但它不像其它主要课程那样变动就会对学生的切身利益产生影响。因此,体育课程标准的改革受到社会、家长的关心相对较少,指责同样相对较少。

3.对策与建议

3.1正确认识体育课程标准实施的复杂性,加强对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指导和培训

正确认识体育课程标准实施的复杂性,正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估计实施的难度,以及采取切实的措施为实施做好充分准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继承原有体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方位、彻底的改革,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策略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应给予必要的课程实施指导和培训,以准确把握新体育课程理念,能结合教学实际给受培训者提供有用的建议, 在指导培训中应加强体育教师如下能力的培养:良好的专业技能,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周密细致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高起点的教育和教学技巧;深刻的全面思维和独创精神,敢于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新技术、新观点、新方法,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的能力。与此同时,改进培训的模式,继续鼓励教师反思自己教育实践背后隐藏的背景、文化和思想等,使其与新课程改革“个性化教学"理念相一致。

3.2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和角色转变的意识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没有对新课程思想上的高度认识,就不会转变为具体的实施行动。新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对传统体育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挑战。体育教师们能否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意识,加强自身素质将会对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广大体育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是客观、合理的反思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及时摆正自己的位置,加快角色转变的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保证新体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3.3加强学生对体育新标准的理解程度

学生应当清楚地了解新标准所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体育课程的目标,从身一心一社三维健康观及体育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了国外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并吸取我国体育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并结合体育活动内容构建了相互关联的内容体系。

3.4加强沟通与对话,协调各方面影响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是一个整体行动,单靠体育教师执行课程方案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必须加强课程实施者与课程设计者、管理者以及校长与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与学生等的沟通,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课程实施策略,从而达成对课程方案的一致理解,保证课程实施的有效开展。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树立服务意识,采取多种形式给教师提供有关课改的信息及其对教师的要求,还应积极争取全社会的支持,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同时,从物质方面和精神层面给予体育教师支持和鼓励,以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栋,王宝.新课标下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若干思考川.体育教学2005(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4]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2

第6篇: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构建

1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质量的因素分析

1.1政府的政策文件要求

目前,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要求高校通过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途径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从而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1],使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的学生显著增加。

1.2高校的重视支持程度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既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高校的具体落实和组织实施,需要高校在政策、人员、场地、经费、保障机制等多方面的支持下,才能有效组织开展实施。只有高校领导真正重视此项工作,这项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1.3科学的监测评价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不仅受到政策文件、人员场地、保障条件等硬件条件的影响制约,同时,还受到监测评价体系设定原则、设定方法、适用范围和服务对象等软件因素的影响制约。

2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应反映出新时代高等院校的教育规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教学的客观规律。课程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式方法要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和第三方评估等因素,并在所构建的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开展的课程质量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评价。

2.2可测性原则

高校在制定课程监测与评价体系时,要尽可能囊括制约课程建设质量的全部因素,其中涉及课程数量、授课师资结构、授课方式等。当能对指标进行定性表述时,一定要确保用词准确、标准具体,使监测与评价结果具有客观可信度。同时,对于学生接受效果、教师授课感染力、课程实效性等无法用具体评价标准表述的隐形因素时,要尽可能将其转化为可以定性评价的显性指标,以增强监测与评价的可测性。

2.3多元化原则

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规律,确保制定的指标体系客观准确;要确保制定的指标体系既能考虑到所有影响因素,又能确保监测与评价的方式方法具有可操作性,能顺利实施;要确保指标体系既能反映出教学质量,又便于教师自检自查,从而引导教师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效。

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

3.1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要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应满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需要,要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在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指标进行考评时,要加入对经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的评价内容。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国家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求,适时调整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以完善调整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3],从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

3.2创建多元协商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首先,要考虑评价主客体的有效覆盖面,评价主客体应涵盖学生、教师、学校教学评估部门、社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第三方评估等多个领域。其次,要构建多元协商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第四代评估理论认为:评价的过程是评价主客体在原有不同的价值立场上不断交换意见和共同构建同一观点的过程。构建评价主客体和第三方评估多元协商的评价方法能有效提升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实效性。

第7篇: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体育;有效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新课程标准下注重体育教学课程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与文化课程相比,高中体育课程的学习要简单的多,而且考试几乎不占分数。所以,在面临高考时,学生往往不重视高中体育课程,而花大量的精力在文化课程上。对高中学生来说,这是必然的,也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一味的忽视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学生对锻炼的积极性越来越低,以致到最后,高中课堂形同虚设,根本就不上课,都是学生自由活动,而学生几乎也都是用来学习文化知识或者是自由活动,自由安排自己的事情。长期以往,学生体能就会下降,身体质量也会越来越差,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都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因此,注重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面临高考的压力与众多的学习,学生不可能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体育课堂上,所以如何为学生设置一堂有意义、有趣味性又能使他们得到良好锻炼的课堂就显得非常重要。对高中生的体育教学,不可盲目进行,而是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来进行,因为自进入到初中之后,学生就不爱上体育课,体育技能相对来说并不好。所以,在进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时,要注意采取恰当的方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例如,在进行球类教学时,女生不爱篮球,因为篮球运动对女生来说太过激烈,所以可以给女生安排更为轻柔的排球教学。但是排球对男生而言,就显得枯燥了些,不够刺激,所以可以给男生安排篮球教学,男女生安排不同的课程。

二、提高高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一)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家长更多地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成绩,从而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短,教学过程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使教学目标具有发展性。教学目标是为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指导思想,而我们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要增强学生体质,最终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二要提高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更加积极有效地促进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

(二)教师的有效性

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在面Ω呖佳沽κ保一味地重视文化课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平,忽视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每个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动下,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主动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不断与学生交流、发现与总结;其次,体育教师要通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增加课堂教学有效性,针对学生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组织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在体育课上出现的突发状况,教师要及时妥善地处理,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最后,体育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的标准下,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再采用老师一味地讲理论、学生盲目的听这种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上,教师要使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体育课上的跑步项目,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体质达标。

(三)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是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然而,与在其他课程的课堂上学习的有效性相比,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度不够,学习的有效性不高。所以,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不仅要端正学习态度,重视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体育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策略,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上学生不能仅仅听教师讲解体育课的理论知识,而是要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下注重高中体育教学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在面对高考时缓解压力,增添动力,增强自信心;进一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创新的学习和全面和谐的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而且,高中体育教学课程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在体育上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改变,从而促进了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在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缓解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因此要求相关教育人员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先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提高策略,最重要的是要完善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体育教学的全面健康发展,最终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更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8篇: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现行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陷正日益显现。为适应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必须优化创新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建构适应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师范特点的课程新体系。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媒体,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高等师范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并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素质结构合理的中学教师,为了高师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认真研究高师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构建面向21世纪的高师课程体系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高师课程体系是指高师各专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现代化、基础化、个性化和综合化特征的,由宏观、中观、微观结构和各专业横向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系统。根据全国三十多所省属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计划调查和考察的情况分析,目前,不少高师院校特别是刚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目标模糊抽象,课程体系松散零碎,课程内容陈旧落后,已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设计强调社会本位和核心专业学科本位

高师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阶级或超意识形态”的课程是不存在的,因此,高师院校课程设计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必须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可见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设计取向具有浓厚的社会中心倾向,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本位课程价值设计模式,缺乏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和谐发展的课程。但许多原本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过的或应该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仍占据着高师课程的主导地位。由于我国高师院校的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仍过分强调“专才”教育,所以各专业的课程大都是围绕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全部课程。然而,社会、知识、学生三要素对课程的综合要求是课程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现行高师课程设计过于强调社会发展和科学知识特别是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课程设计观需要适时更新。

(二)从课程内部看,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面面俱到,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忽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忽视专题学习与范例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过分重视学习目标中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态度与价值观、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重视不够;过分重视间接经验的系统传授和习得,忽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感验,尤其是忽视给学生提供从事自主探究、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创造发明的空间和时间;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缺乏时效性和综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低下,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师范性不突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严重不足。

(三)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各类课程比例失调

对于“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的比例过大,约占总课时的60%一75%,而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比例太小,低于总课时的10%。造成师范生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缺乏,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师范课程结构看,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总学时的40%、33%、20%,课程结构中教育类与学科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

我国现行各高师院校课程类型设置模式虽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也都在尽最大努力实现课程类型的校本化和特色化,但由于不是从确定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者的关系人手的。于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70%以上或80%以上,拓展性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0%左右,探究性课程只占5%。同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不协调,必修课门数过多,课时比例过大,选修课程少,且课题范围窄,大都是学科专业知识课程;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和校本课程缺乏。

(四)忽视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

对于办学历史悠久的高师院校来说,虽形成了自己传统的课程理念和课程风格,课程计划科学规范,但由于自恃高傲而往往因循守旧,缺乏超前意识和敢为人先的课程行为。对于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师范院校来说,课程计划似有将“专科课程计划”分解与扩充的痕迹,专业课程计划多属拼凑而成,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没有科学性,更谈不上自己的特色,“舶来”的多,造成课时膨胀,学生负担过重;同时,受专任教师不足的影响,随意调整课程计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课程计划的法律功能丧失。学校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某方面或某领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学校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是整个高师教育课程的灵魂,所以世界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的研制。然而,我国各高师院校却不注重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造成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各吹各的调”,各科教学难以把握应达到的目标——教育的、知识的、能力的目标。

二、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已Et益开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在实施,高师学生要求提升和完美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等因素,都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而高师课程体系要顺应时代和基础教育的潮流,达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与创新,必须建立在以下“三个面向”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课程创新要面向社会

面向社会主要是指课程要面向当今社会的现代化生产和经济建设实际,面向当代的社会问题,面向当今社会技术化、信息化的发展实际,面向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院校各专业的课程既要重理论性、学术性知识,又要重应用性知识,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要充分全面地反映社会发展对未来中等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融人课程结构之中,做到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方法教育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整合。

(二)课程创新要面向高师学生

学生因素是制约课程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高师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为目的,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又要科学估量学生未来发展和就业创业的需要,要树立“育人为本”、“育师为本”、“发展中心”的课程观,要按照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的标准重新审视和设计课程,改变把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作为课程的价值,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并通过课程创新促进学生素质的完整发展。众所周知,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同以往比较有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同一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相差悬殊,如果各专业课程不顾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游离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外,就不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发展动机,学生将承受不了课程负担,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能供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并科学合理地降低必修课程总学习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从事自主思考与研究。 (三)课程创新要面向基础教育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后,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基础教育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2001年7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基础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2001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课程方案》中提出:均衡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选择性。纵观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种课程改革文件,为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课程改革要以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为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是以培养服务并促进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中学教师为目标的,理所当然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文件为依据,走出学院,深入基础教育实际,改变现有课程设置过分学科专业化,课程内容脱离基础教育实际的倾向,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需要的整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与训练,缩短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期。

三、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举措

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为了培养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中学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应以培养新时期合格的中学教师为宗旨,坚持育师为本的原则,并且要合理确定各大类课程之间和各亚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各相关学科的内容相互交融,各系(院)和各专业课程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达到校内各专业、各类课程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功能和效益,必须从课程设计观上、课程结构上、课程师范性上进行创新。

(一)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设计观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本真,是社会进步与学生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这种课程价值观出发,我国高师课程设计应沿着均衡性、综合性、发展性、选择性、创新性方向努力,要摒弃常把课程的价值当作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的课程设计倾向与行为,要防止那种只重视学生求知的结果,忽视求知的过程,或只重视研究系统的知识,忽视探求知识的经历的课程实施过程。据此,高师课程设计在强调“双基”的同时,更应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努力发掘不同学生的潜质,尊重学生差异和发展需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构筑三维立体的课程结构

第9篇:体育新课标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困境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5.012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变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终身教学的思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观念等等,都在影响着我国的体育教学。自2002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体育课程改革在实施与推广的多年以来,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试指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1 在从人的目的性向人的工具性转化中存在矛盾

我国体育教学之所以进行改革,是因为以竞技运动为主导的体育教学价值取向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以人为本,对人进行全面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课改中,教师想尽办法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却淡化了运动负荷的强度,教学起不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使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丢失了。因此,现在体育教学改革在注重创新的同时,不要丢掉体育课程的本质目的。

2 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多且繁杂,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现行的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机制,在理论上看起来比较完善。然而,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评价主体中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我放大效应,使评价不客观;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对关系好的学生打高分,对关系不好的学生打低分,这样也有失公平;另外,对于定性评价中的态度、情感、运动兴趣和参与程度等指标都很难量化地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不太客观。因此,虽然新课标在理论上看起来可能比较完善,然而,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有待继续研究。建议对体育课的目标做出明确的界定,不要制定超出体育教学所能达到的目标范围,加强教学评价的可操作性。

3 体育教师适应不足,体育教学各个学段的衔接不充分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体育与健康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师不仅要深刻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的各个方面,并且还要具有创新意识等,这些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校未毕业的体育大学生,好多没有学习过新课标,对新课标不太了解,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在职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机制不完善,大部分教师没有接受到新课标的培训;有年龄比较大的体育教师对新课标有排斥心理,并且有的体育教师干脆就进行放羊式教学。以上诸多问题使得新课标理论与实践衔接的中间环节薄弱,不利于新课标的继续发展。另外,新课标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各个阶段的教学计划不系统,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低级重复,不利于体育教学各个学段的衔接。建议做好新课标理论与新课标实践的衔接工作,建立起中介机制,以利于理论转化为实践。

4 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运用中比较混乱

体育教学模式是对新教学思想的灌输,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理论基础不牢固、命名不科学、使用对象混乱的问题,比如:使用于小学生的“情景教学模式”,在公开课与观摩课中频频出现在初中或高中生的体育教学课中;而使用于高年级的“发现式教学法”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也频频出现;体育教学模式在借鉴化―本土化―综合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差。以上诸多问题都严重的阻碍我国体育新课标的开展和推广。建议夯实体育教学模式理论基础,科学命名,明确使用对象。

5 学校体育教学不堪重负

竞技体育曾一度提高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改变外国对我国的认识,帮助中国脱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间接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一个大的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剧增,越来越让人意识到竞技体育对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然而竞技体育集体项目却不尽人意,尤其篮排足三大球方面,认为原因是学校体育教学训练质量不高,以致于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薄弱,而忽视了国家体育金牌观下的战略选择和政策支持。另外,在对待学生体质下降这个问题上,学校体育只是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之一,社会、学生、家庭和环境卫生等都对学生体质下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众不应该对体育教学有过多的指责。建议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的作用和功能,卸掉学校体育中的不必要包袱,发挥学校体育育人育体的本质功能。

6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争议较多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施行以后,很多体育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教师的主导性减少了。为了迎合学生的主体要求,教师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开设学生喜欢的课程、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减少学生的运动量、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等,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体质进一步降低。鉴于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越大,教师的主导性越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自主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器材和场地、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等,实际上是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建立和完善在职体育教师培训的机制,对各个年龄段的体育教师进行分批指导。

结语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已经实施了许多年,虽然在改革的进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新课标改革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出现的新面貌新进步,我们应在肯定新课标成就的基础上,正视在新课标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勇于改正缺陷,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课标所带来的挑战,努力为新课标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1] 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6:41-45

[2]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7-41

[3] 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5

[4]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2-56

[5] 朱明武,胡庆山.体育课程实施中异变问题的研究[J].天津体

育学院学报,2006,(5):385-388

[6] 季浏.体育与健康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

育学院学报,2006,(4):76-79

[7] 高松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评价与分析[J]. 体育文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