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语文的含义范文

大学语文的含义精选(九篇)

大学语文的含义

第1篇:大学语文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语境;会话含义;理解

1.引言

语境对于会话含义的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于任何话语的理解都不能脱离其所在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会话也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对话语的理解,实质上就是对不同语境的识别及对语境中所涵盖的知识的解读,因为语境的参与要素是多方面的,而且语境的构建过程是动态的。

2.语境概述

2.1语境的涵义

语境指的是言语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所处的境况,也即具体语言形式出现的环境。这一术语首先是由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提出的。之后,弗思继承了马林诺夫斯基这个观点,并对“语境”进一步完善,创立了完整的语境理论。韩礼德受弗思影响,于1964年提出“语域”这一术语,也就是语境的另一种说法。

2.2语境的分类

对于语境的分类,中外语言学家都有不同的见解。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1982)按内容把语境分为现实的语言环境和广义的语言环境。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23)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是指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情景语境指的是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弗思认为语境包括: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和由非语言因素构成的情景上下文。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语域即语境这一术语,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话语的范围;(二)话语的方式;(三)话语的风格。语言学家对语境研究还在不断深入,内容也更加完善。根据各语言学家对语境的研究,本文将从以下这三个方面对语境对话语含义的理解进行简述:

(1)语言语境,它是指字、词、句、段等前后可帮助理解和确定其意义的上下文,即文章或言谈中的话题的上下文(何自然,1997);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句子、段落、上下文。

(2)情景语境,;情景语境是指所有与语篇有关的非语言因素(Halliday and Hasan,1976);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方式、人物特征。

(3)社会文化语境,包括社会习俗、、政治经济、社会法规等。

3.会话含义

Harris提出话语是一个结构单位,其分析方法关注的是话语的组织形式、结构特征所体现的话语信息。[1]“会话含义”一词是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格赖斯提出的。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直白地告诉对方某事,而是暗示对方。会话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参与会话活动的人们都是社会人,人们在交谈时好像都遵循某种原则,当说话人说话时,他必须遵守或满足某些条件,以便自己说的话能够被听话人理解和接受,而听话人也必须遵循某些规定,这样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会话才得以顺利进行,格赖斯称这种原则为合作原则,具体包括4条准则:[4](1)量的准则。(2)质的准则。(3)关系准则。(4)方式准则。

4.不同层次语境中的会话含义

话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境。语境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语言交际中的会话含义。同一会话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同时,不同会话在同一语境中表达的意思也可能相同。语境制约着会话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和理解。离开了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使用语言的人和使用语言的目的等语境因素即离开了一定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话语便失去了具体意义。所以要根据语境的变化,来识别会话的含义。以下将分别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社会语境来分析对同一或不同会话含义的理解。

4.1语言语境与会话含义

语言的构成是一级一级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语言的最小单位词素――词――词组――短语――分句――句子――段落――篇章。[3]每个较小的语言单位构成上一级较大的语言单位,每一较大单位的构成都与其相关的语境分不开。比如,在英语的词汇系统中,每个词在孤立存在时都有自己的所指意义。如果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词义就会随着不同语境的动态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内涵意义。[5]此外,英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同音异义词、多义词和词的活用现象,只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以“hand”为例,对语言语境对会话含义的理解进行分析。

(1)Put your hand on the Bible.(请把你的手放在圣经上。)

(2) Marry is a green hand.(玛丽是个新手。)

(3) We have handed in our homework.(我们已经把家庭作业交了)

(4) Let’s give Jack a big hand for his wonderful performance.(让我们为杰克的精彩表演鼓掌。)

通过对上述五个句子中hand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hand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的含义。句(1)中hand是指具体的实物“手”,根据句子含义我们可以判断出其语境应该是在教堂内。句(2)所指的是一个缺乏做事经验的“人”,我们可以猜测在某一公司内,玛丽应该未经培训,或缺乏技术。句(3)是指动作“递交”,该语境应该是在学校,学生把作业交给老师。句(4)hand是指“为……鼓掌”,或是在演唱会,或是舞蹈大赛等等,大家受杰克的精彩表演感染,为他鼓掌。

4.2情景语境与会话含义

情景语境指在交际过程中以显性方式参与其中的各种语境因素的总和,包括交际活动的时间、地点,交际的话题,交际的正式程度,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等,即Halliday的语境三要素。[2]情景语境对会话含义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听话人要真正有效地理解说话者的用意,首先必须要考虑对话的上层含义,并结合所定的情境中的相关信息,把握会话的实质含义。

4.3文化语境与会话含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对于语言的运用与理解都受到了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民族由于受到不同的风俗习惯、、教育程度、社会规范的影响,对语言内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理解会话含义时,首先要联系会话所涉及的民族文化背景。不了解对方的民族文化、历史和社会,理解就往往会出现歧义。

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能听懂对方说的话里的每一个单词,但是却不能理解这句话。这是因为不同的词汇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所指的意思不同。尤其是对话中涉及到典故与成语,如果不将这些词汇与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就会产生误解。比如说:“Adam’s apple”,从字面上看是指:“亚当的苹果”;如果联系圣经故事,我们就会明白,指的是:“喉结”。

5.结语

对会话含义的理解涉及到对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认知;不同的语境不仅影响了会话表达的方式,而且决定了会话含义理解的差异性。语境制约着听话者或读者对话语的理解,同时也制约着听话者或读者对话语的组织和构建。所以对于会话含义的准确理解,我们应该放在合适的语境中来把握。(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Harris・ Zelling.Discourse Analysis [J].Language 28(1952):1- 30.

[2] 戴前伦.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美母语听说教学[J].河北师范学学报,2010.

[3] 何自然.语用学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第2篇:大学语文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含意性 含意化过程 对话性 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含意理论

英语教学中的含意理论,认为语言单位除了表达基本的概念意义外,还可以承载一些有别于语言单位的概念意义、命题意义之外的言外之意。此种理论源于新格赖斯含意理论提出的“常规关系”(stereotypical relation)的假说。常规关系是指人们通常的社会意识,是指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思维现象,以及虚构现象的基本认识的概括。含意就是对语句所体现的常规关系具体内容的解读,社会关系中,一般只要提到某一事物,就会触发多方面的常规关系,这种语言的普遍现象使得人们交际中的话语有了含意理论,这种社会意识的共识性使得这种常规关系的解读也有广泛的共识性,所以含意能够成为交际单位。把握好含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含意理论的回顾

早在古希腊,人们在修辞学中提出的一些辞格,还有我国古代文论家也提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说法,这些都是含意在语言中的实际运用,但却不是对含意的专门研究。格赖斯含意理论是对含意的专门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含意作为语言运用 “点缀在风格上的高级装饰品”,已经超出了修辞格和诗学的领域,成为了日常言语交际的技巧和策略。而列文森的新格赖斯含意理论则是对含意理论的再研究,它确立了一般含意的“常规关系”在研究中的地位。

我国对含意研究有三大课题: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含意本体论研究。我国的外语前辈利用新格赖斯语用推导机制中的一个概念“常规关系”开始了含意本体论研究。他反复提到语义含意产生于常规关系,这样含意理论分析超越了语言学、语法学、语用学的范畴,深入到文学与语言、文艺理论与语言学“对话”的理论层面上。并创发出“含意性”和“含意化”两个概念。前者是话语的普遍特征,即它蕴涵含意;后者则指“被利用的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内化为话语的隐性表述”过程。

3 含意理论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怎样理解含意化过程是话语中所体现的各常规关系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呢?试看下例:

(1)Whenever there is education , there is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Men have always found it essential, from the most primitive stages of society to the most advanced, to teach their scriptures, lore and legends to their children. The youth of Ancient Greece learnt their Homer, Jews their Torah; The aboriginal child learns the legend of his tribe, and the American Child recites 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

在这一例中,当Whenever there is education , there is the study…一出现,一定的常规关系就已形成,the study of literature同to teach their scriptures, lore and legends to their children 也可以形成一定的常规关系。事实上,education- study- teach-learn-recite之间,literature- scriptures- lore- legends- Homer- Torah- Gettysburg Address之间,primitive / advanced stages of society同下文提到的国家、民族、土著等,也可建立起常规关系,这些常规关系交织作用的结果是,在基本话语表达的同时,为语句的关联衔接起到补充、延伸和阐释,实现话语的合理建构。作为反证,试将literature改为mathematics,整段话语的常规关系就不能相互合理地发生作用,含意化过程受阻,话语的建构也就难于正常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都表明,话语建构过程中,含意化过程是存在的。

试进一步比较:

(2)when I visited the Gettysburg National Military Park and came to the site of the battle of 1863,I heard children recite 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

这里同样提到背诵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词》,但与(1)相应部分有不同的含意化过程。

4 含意化过程的控制

含意化过程是话语建构的一种客观存在,必定在语言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例如(1)和(2)都有recite Lincoln’s Gettysburg Address的说法,但它们分别有自己含意化过程,分别获得了“学习文学作品”和“缅怀历史事件”的含意。含意化过程随着话语的建构产生,而说话人对这一过程的驾驭就是含意化过程的控制。

话语含意化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所谓说者无心,而听者有意,所以,我们应努力使含意化过程成为强化、补偿话语内容的有用工具,不要成为说话人的异己力量。

例(1)的主题句说是文学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一部分,接着提到的是各国、各民族的青少年分别读自己本国、本民族的文学作品,并用his/their来强化这种对应关系,这种表述下,就有可能延伸出如下含意:读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作品即为学习文学。这显然是有悖于当今的教育理念的,恐怕也不一定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种可能的含意显偏离了作者所要表达的话语主题,虽说某种程度上无伤大雅,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尽量避免产生此种不必要的误解。

一般来说,作为对事件本身的说明,受话人对有关事件越熟悉,含意化程度就会越高。例如(1)作者就是设想受话人已经知道了education同study和 the study of literature的关系;不然的话,作者可能会按他对受话人的知识状况估计分别写进如下内容:Whenever there is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schooling to youths and children, in order to develop them mentally and morally,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natural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arts and literature, there is the study of literature…例(1)的引文来自大学英语阅读教材,上述的显性表达所体现的知识,对于读者来说已是常识,于是这一切都可让位给含意化过程,让学生通过对有关常规关系的把握自行将这些语义空缺补上。在这个意义上说,含意化程度过低有可能弄得话语拖沓松散、枝蔓旁逸;要做到言简意赅、中心彪炳、意图明晰,有赖于含意化程度控制。

5 含意理论研究的意义

我们渐渐认识到含意性是话语的一种内存的普遍秉性,含意化过程是语言存在的一种基本事实。但从根本上讲,语言是人类社交的一种工具,它在人们的交流中会形成某种约定俗成的“会话”机制,这种会话机制其实就是人们的心理文化的一种积淀。所以,在对含意理论的研究中,我们应把“人”这个重大因素纳入考察范围。语言的流动不仅同意识的内在内容相平行,而且是在不同水平面上同它平行的,这水平面可以低到为个别印象所占据的心理状态,也可以高到注意焦点里只有抽象的概念和它们关系的心理状态,就是通常所谓的推理。可见,语言只有外在形式是不变的,它的内在意义,它的心灵价值或强度,随着心灵选择而自由变化。含意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一般语用学范围,而与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理论的变化随着人本身的认识而变化。这样看来,含意的运用作为人类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应该是人类运用语言的一种内在创造性。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就是抓住了人类语言过程本来的内在创造性,而正是这种内在创造性使人类语言同非人类符号系统有了区别。

如果含意化过程的确反映了人类运用语言的一种内在创造性,作为一种过程,对于全人类操不同语言的人来说是不是应该有着某些共性?读者在阅读中外作品时能读出不少相同或相似的含意化过程,现在,我们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含意性、含意化过程同文学理论的“对话性”遥相呼应,我们有可能期待为中外作品阅读研究提供一个思考的触发点。

参考文献

[1] Levinson,S.C. Pragmatics, Cambridge: CUP. 1983.

[2] 萨裴尔.语言论(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 徐盛恒.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4] 徐盛恒.论“常规关系”.外国语,1993.

第3篇:大学语文的含义范文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英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无疑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如何使英语词汇学习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成为摆在各大高中学校英语教学中的难题。英语词汇教学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具体环境中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极大地强化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促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语境;英语词汇;高中教学

语境,即语言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语言活动时,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语言环境也在不停地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具体环境中,同一语言会出现不同的含义,往往这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改变语言行为。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是重中之重,学生必须在不同的语境中明确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并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词汇,强化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强调语境在学习中的地位,更好地发挥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语境的教学作用

随着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语境词汇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英语词汇的具体含义

英语词汇和汉字一样,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在日常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会教授课本中的英语词汇,学生对词汇含义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课本。在具体语境中,英语词汇会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在词汇教学中,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更明确词汇的含义,加深对英语词汇的理解,有利于英语词汇的学习。

2.熟练英语词汇的实际运用

学习英语词汇,是为了更好地将英语运用于日常交流中。但是在生硬的英语课本词汇教学中,学生往往只会死记硬背,对词汇的实际运用不太擅长,更谈不上良好的实际运用。将语境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不仅加深了对词汇含义的理解,而且进行了相应的实际语境训练,有利于培养实际的语言交流能力,对以后的实际交流帮助巨大。

二、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语境可以分为课本语境、特殊语境和口语语境。

1.课本语境中的应用

在高中英语课本词汇的学习中,对词汇的运用往往是词汇最原始、最本质的含义。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课本词汇含义,在文章的具体环境中,对词汇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第一印象,使学生更清楚明了地理解词汇本意。例如,单词Condition,名词,本意是状态、环境。名词与形容词搭配,就是对名词进行限制,CriticalCondition,就是危机的情况。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单词Condition时,可以通过单词含义展示、语句展示等方法,将Condition这一单词状态、环境的基本含义解释给学生,让学生理解Condition的原始基本含义。

2.特殊语境中的应用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大多数词汇的含义都比较常见,但有一部分词汇在日常语言运用中有特殊的含义。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当将这一部分特殊的英语词汇单独列举出来,进行一系列的学习讲解,使学生在加深词汇基本含义的理解上明白词汇的特殊含义,在具体的特殊语境中实现理解。Whydoyouwanttogosobadly?Everyoneisenjoyingit.语句含义:大家都在兴头上,你为什么要这么着急走?单词Bad,形容词,本意是坏的、不好的。在bad后面加上ly,变成副词badly,意思除了本意严重地、厉害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含义:非常、很,与单词Very的含义相同。如果学生还是按照badly的本意严重来解释这个句子,就会出现语句不通的情况,甚至会闹笑话。所以,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必须注重词汇特殊含义的讲解。

3.口语语境中的应用

口语在英语语言交流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部分之一。同时,口语是英语词汇学习成果的最大检验者,学生词汇学习成果的好坏会直接体现在口语交际中。教师在日常英语词汇教学中应当在口语的具体环境中,注重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与应用。Alice:Howaboutyourholiday?Bob:It’salongstory.从这个简短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个关于假期生活的对话。Alice问Bob他的假期怎么样,Bob回答道:It’salongstory.如果我们按正常的课本意思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这么长的一个故事,显然跟上面的问句对应不起来。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口语语境来解释:Alice问Bob:你的假期怎么样?Bob回答道:一言难尽。这样对话才不会显得突兀,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三、结语

词汇的学习在整个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如果词汇学得不扎实、不牢固,对于后面的英语学习将造成巨大的障碍。将语境与现代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教师根据不同的具体语境对英语词汇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在理解词汇含义的同时,学会对词汇的实际应用,一举两得,既强化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又熟练英语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各校应该继续推进语境在日常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发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作者:孟凡东 单位:赤峰市敖汉旗新惠第六中学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学语文的含义范文

    论文摘要:含意指由语句暗示出来的言词以外的意义。含意问题包含“何为含意”、“何故含意”、“何时含意”和“何知含意”等四个基本问题。本文对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本体论等有关含意的理论学说进行评述;上述理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含意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和原则。

    一、关于“本体论”的翻译

    本体论和存在论是对德语ontologie(英文ontology)的一个词的不同译法。“本体论”一词,由德哲学家郭克兰纽(rudolphusgoclnius)于1613年首创,后又被笛卡尔哲学的信徒克劳伯古斯(jeoannes claubergius)、德哲学家沃尔夫(christian wolfl’)采用。他们用此词来表示研究onta的学问,onta是希腊语einai的动名词复数形式,而einai在希腊语中是动词兼系词,相当于汉语中的“是”、“在”、“有”等诸义。在西语中,系词“是”与动词“在”、“有”等为同一词,如英语中的be,诸义并存,故又称为“系动词”。在汉语中,据俞宣孟先生,先秦时代尚没有形成相当于西语中的系词“是”,因此,汉语传统思想中是没有本体论或存在论的,引发开来,即无“哲学”;而且,汉语“是”、“在”、“有”并不同义,此种局面对于汉语学界翻译ontologie或ontology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且导致了理解的歧义性。故学界在翻译中,多把希腊语einai的“是”之义放置一边,取其“在”、“有”之义,遂译ontologie或ontology为“在论”、“有论”、“万有论”、“存在论”等。在古希腊、ontology所研究的存在,不是“作为偶然或或然的存在”,也不是“作为真而存在”,而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不表述任何别的东西,是不带质料的形式,具有逻辑上在先的“本质性”,故中文在翻译时把此类存在译成了“本体”,ontolo-gie或ontology就顺理成章地译作了“本体论”。

    看来,“存在论”、“本体论”这两种不同的译法,是出现在不同的理论形态(传统本体论和现代本体论)和运思方式中的。相同的一个词,译法不同,却体现了西方本体论的历史命脉。

    但是谈到现代本体论,谁也无法绕过海德格尔。海氏自己也讲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存在意义”问题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可以用他的一句名言来加以概括,这就是“语言是存在的家”。这是一句隐喻的话,其意思通俗地说来大致是:世界存在的意义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得到显现,存在表现在语言之中。哪里有语言,哪里才有世界。另一方面,语言又是“人的本质的住家之所”,是人的历史性生存的基础。因此,语言是人要说出的东西,有了要说出的东西,人才能说,才能领悟其存在,才能生存。所以,通过海德格尔的那句有名的隐喻的语言,可以这样来形象地比喻语言、人、存在的三者关系:语言好比一所房子,人与存在都居于其中,人是这所房子的看护者,它依靠这所房子得以亲近存在,揭示存在的意义。从这个比喻性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德格尔把语言和存在直接联系起来,存在依赖于语言,语言高于一切,具有本体的意义。

    海德格尔从哲学的高度来把握语言,他认为语言可以分成两个层次,较低的是言谈,即发出声音;较高的是语言,即通过发出声音来展示某种意义。他认为言谈和语言的关系是:语言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是言谈。言谈同现身、领会在存在论是同样源始的。把言谈道说出来即成为语言。人们交谈的目的不在于发出声音,而在于传达某种意图,展示某种意义。

    二、关于含意研究

    我国含意研究主要有三大课题: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和含意本体论研究。国内徐盛桓教授在含意研究方面成绩十分突出。他的系列研究已超越了(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范畴,进人到含意本体论研究。徐氏在含意研究方面已24篇,系统地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建构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含意本体论是徐氏吸收了新格氏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将其作为研究含意的本源本性问题的理论假设的基础而提出来的。徐氏之所以提出进行含意本体论研究,是因为列文森的新格氏语用推导机制中“信息原则”引进了一个概念“常规关系”,他以为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可以作为建构含意本体论探索含意本源本性的基点。徐氏正是通过对含意与常规关系的关系的把握,开始了含意本体论研究。含意本体论研究的是含意的本源本性问题。含意是什么?

    含意(implication一有的译为“隐涵”)一般指由语句暗示出来的言词之外的意义。含意的现象古来有之,自从有了语言大概也就有了含意。但含意问题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并引起广泛的讨论则是最近几十年内的事情。语用学研究的兴起,使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从语言本体结构的形式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语境、功能、交际者等新问题,对意义的理解也从言词之内走到了言词之外。如果说语义学主要解决“x句表达了什么p意”的话,那么语用学则主要探索“s某在说x句时,表意为p,实意为q的问题”。这个实意q就是一般所说的含意。含意作为一种特殊的意义具有复杂性、多向度和隐蔽性的特点,给含意的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有关含意的认识和见解众说不一,然而对含意的研究至少应努力解决“何为含意”、“何故含意”、“何时含意”和“何知含意”等四个基本问题。

    三、几种含意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对意义进行探索的起点为言语的目的即施事意义(illocutionary force)。言语行为理论最大的贡献,除了将言语视为一种交际行为以外,就是把人们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语意的间接性上。由于这种语意的间接性,言语的施事意义从根本上说是受到语境制约的。如果用“s某说p事时意指为i",来概述施事性言语行为的特征,那么代表命题内容的p和代表施事意义在本质上是不同的,p需要经过一定语境作用的衍推才能到达i。这是p和i之间的一般关系,也正是间接言语行为的研究要致力解决的问题,只有当p和i恰好相吻时,作为施事意义的i无需太多的推导,就有了直接言语行为的说法。但这只是p和i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且当实际面对某一话语,即使判断其属于直接言语行为时,恐怕也离不开语境的反推导作用。尽管人们对于语境还有种种不同的理解,然而不论是广义或狭义的观点,都基本承认语境主要是一个变量因素而不是一个恒定因素,它独立于语义意义之外,又必须与此时此地的客观条件相结合。人们在通过语境进行意义衍推时势必受到变量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个人知识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对具体语境的主观把握往往存在差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存在误解的现象。

    在这里,我们其实已经感觉到了含意的影子。但言语行为的学者们主要是完成了对施事意义若干重要特征的研究,如前面讨论过的语意的间接性、概率相对性和趋于繁衍性等等,在“何为含意”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铺垫,而在意义衍推的规律和具体方法上尚没有来得及进行深人的探索。西尔虽然曾对“can youpass the salt?”等类句子的施事意义做了一些初步的推导,但其描述还显粗糙,尚达不到规律的升华。

    合作原则假设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采取合作的态度,要遵守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否则交际将无法获得成功。应该说,这些准则不是作为一种规定不让会话者违反,而是作为一种标识提醒人们,当会话出现违背准则的情况时,人们可以感觉到“另有所指”,不可简单地望文生义,而应进行必要的推导。合作原则以“合作”为会话基础的观点揭开了含意的一层面纱,主要回答了“何时含意”的问题,同时也掀起了会话含意理论研究的新潮。人们在肯定“合作原则”的同时也看到它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如关系的概念模糊不清、解释力不够充分等等。

    同样是上例为什么言者不直截了当地提出请求而要通过疑问的方式拐弯抹角地表达?作为一种补证,里奇提出了相应的“礼貌原则”与之配套。礼貌原则也有一套相应的准则,其内核可归纳为“强化听者利益、弱化听者损失”。礼貌原则的提出,部分地解决了“何故含意”的问题。

    霍恩级差规则(horn scale)及列文森三原则被公认代表含意理论的“新说”。根据霍恩级差规则,语句的意义有强弱之分,同一含意的不同语句可视其强度大小排列为<s, w>系列,在一定条件下说出弱项语句表明强项语句的意义不能成立。霍恩级差规则揭示了含意现象的部分规律,同时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能那么整齐地进人<s,w>系列。有许多含意现象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级差,用级差规则根本解释不了。

    列文森则把霍恩级差规则的合理内容纳人自己的含意原则里,形成了列文森含意三原则。根据列文森的解释,在符合霍恩级差和使用有标记形式条件下,q隐涵的推导优先于i隐涵的推导;在使用无标记形式且不符合霍恩级差情况下,i一原则导致按常规作具体解释。

    列文森的三原则被认为既覆盖了“旧说”所致力于的特殊会话含意,又适用于“旧说”所不及的一般会话含意问题,故比“旧说”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解释力。

    会话含意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同时涉及了有关含意的四个基本问题,尤其是它在“何知含意”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使人们对含意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何知含意”是四个基本问题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是研究含意问题的最终目的。在这个问题上,会话含意理论做了十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一些可循的原则和步骤,但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了问题。像“cau you pass the salt?”这种例子,进行q隐涵推导似乎难以进人霍恩级差,用m一原则推导充其量只能达到“何时含意”(“另有所指”)的地步,用i隐涵推导则有赖于实情和“常规”关系的具体把握。这个“常规”的内容是什么?它和实情如何发生作用并如何影响意义的衍推?这些仍然是不太清楚的问题。

    四、含意本体论研究

    会话含意理论虽未能对常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但其信息原则中关于常规关系的假设却为含意本体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导向。沿着“常规关系”( conventional relations)这一思路,含意本体论主要研究“何为含意”的一些重要问题,其主要的观点有:含意来自常规关系,含意的实质是对常规关系的解读;含意的运用是人类语言表意的一种“基本方式”或“原方式”;它是人类认知及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含意本体论研究的是含意的本源本性问题。

    对含意本体论研究给予更直接触发的是列文森的新格赖斯会话含意推导机制,包括其雏型“等级含意”和“分句含意”推导机制和信息原则的说明。列文森提出新格氏推导机制有其自身超出含意理论研究的学术目标,所以没作系统的理论阐述,但其中信息原则运用到的“常规关系”却为我们研究含意的本原与生成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论假设。

    徐盛桓教授对含意问题的研究颇有建树,曾发表了“论常规关系”、“会话含意的分类”等多篇很有份量的论文。在题为<含意本体论研究》的论文中,论证了对话性(dlaloglcahty)是常规关系亦即含意性的产物,没有含意性就没有对话性的道理,进而得出含意的运用是人类语言表意的一种“原方式”,含意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的重要观点。

    徐盛桓教授就含意的本原提出了含意的工作定义(workingdefinition)如下:含意是存在于话语的概念意义、命题意义之外的但又确为语言单位的形音义所承载的“言外之意”。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围绕着含意的本源本性展开,认为含意的形成是由于语言的表达利用了事物的常规关系。话语作为显性表述,它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它蕴涵含意,此即话语的“含意性”;被利用的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内化为话语的隐性表述,这一内化过程可改称为“含意化”过程。

    含意本体论既然研究的是含意如何参与话语表达的理论,它的理论目标自然与新格氏理论完全不同。它在新格氏含意推导基础上探究含意的本源本性,开掘含意的内涵外延,了解它作为话语表达的一种“原方式”的运作机制,不但力图认识含意运用的所然,而且力图认识其中的所以然。

    含意本体论的理论目标简单得多,它不谋求关于自然语言理解这样带全局性的理论目标,它只探求含意发生的本原,即探求语言得以发生含意的客观基础。它以探原为本,而不再探究含意的推导规律。

    含意本体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在更为基本的层次上发现含意存在的原因,即作用于语言而形成含意的初始条件。

    含意既然是对常规关系的解读,对含意的研究就不得不首先探讨“常规”的内容及其与含意的关系。含意本体论通过考察含意发生的来由,发现并总结了常规关系的若干种类形式。如:

    (一)索引式。以某种语境作为索引而产生含意。如:"a先生刚才说,他会在一个小时内来。”这句话如果是在九点钟、在办公室说的,那么大家会以此为“索引”而推知:a先生会在10时前即9时之后的一个小时内回到办公室来。

    (二)像似式。即由言词的形似产生含意(如汉字的“之”/“曲折,’)。

    (三)替代式。由于历史典故、文学艺术传统等缘故用另一词语替代原词而产生含意,如“而立”替代“三十岁”。

    (四)链条式。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地推理而产生含意。如:“狐狸饿了,便去找吃的。它来到一个葡萄棚架下,棚架太高,它看着棚架上的葡萄,却吃不到。”这句子,其划线部分实际上是不必说的,但却是句中的含意。

    (五)寄寓式。在某种情况下,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附带共生的关系,通过提及一物伴生对另一物的联想而产生含意。如:在超级商场里,说“某人推着购物车来到出口处”时,购物车一般理解为“装着选购的物品”。

    (六)作譬式。通过修辞上的各种比喻产生含意。换句话说,含意就是常规和语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果说语境是一个变数而难以穷尽,那么常规作为某一语言团体对一定的社会规约、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传统以及历史渊源等约定俗成的共识,则具有相对固化的特点,是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而了解和把握的。

    五、含意本体论的理论依据

    含意理论的分析不再只限于语言学、语法学以及语用学范畴。实际上,普通心理学中的“择近心理”学说对于意向含意的“多义型结构形态”的分析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倾向理论对于意向含意的“断裂型结构形态”的说明和支持等都可表明:徐氏的思辨和推理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尽管他的论著的中心论题是“会话含意”或“含意本体论”,但心理学的概念确为他提供了新的学理依据,从而使他不再满足或局限于既成的结论,为构建自己的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有关文艺理论的研究成果他也是极喜借鉴和引用的。比如对“基础含意”和“前台含意”的创发,对中国对联的含意分析,以及对语言形式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研究的强调等等都是例证。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巴赫金(1895一1975)的“对话理论”也被徐氏引人他的“含意本体论”之中。如此,文学与语言、文艺理论与语言学产生了“对话”,“复调”,在理论层面上成为可能;同时,徐氏在借鉴的基础上创发出“含意性”和“含意化”两个概念。前者是话语的普遍特征,即它蕴涵含意;后者则指“被利用的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内化为话语的隐性表述”的过程。

    心理学和文艺理论观念的引人实质上是对作为本体的人的重视。这说明含意本体论已不再局限于一般语用学范围,而与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理论的变化随着人本身的认识、随着对作为本体的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变化。

    新格赖斯的三原则转向一般含意的研究,但这些原则却未能完全顾及作为本体的含意的不确定性或者说诸多心理因素。也就是说,列文森等并没有把人这个重大因素纳人考察范围,这也许与他研究的是作为句法现象的“上指”这个问题有关。由于徐氏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并且辩证地吸收别的学科的有效成果,这样他对理论的阐发才达到了否定之否定,从而构建出自己的体系,推进了理论的进展。

第5篇:大学语文的含义范文

论文摘要:含意指由语句暗示出来的言词以外的意义。含意问题包含“何为含意”、“何故含意”、“何时含意”和“何知含意”等四个基本问题。本文对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意理论和含意本体论等有关含意的理论学说进行评述;上述理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含意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和原则。

一、关于“本体论”的翻译

本体论和存在论是对德语Ontologie(英文Ontology)的一个词的不同译法。“本体论”一词,由德哲学家郭克兰纽(RudolphusGoclnius)于1613年首创,后又被笛卡尔哲学的信徒克劳伯古斯(Jeoannes Claubergius)、德哲学家沃尔夫(Christian Wolfl’)采用。他们用此词来表示研究Onta的学问,Onta是希腊语einai的动名词复数形式,而einai在希腊语中是动词兼系词,相当于汉语中的“是”、“在”、“有”等诸义。在西语中,系词“是”与动词“在”、“有”等为同一词,如英语中的be,诸义并存,故又称为“系动词”。在汉语中,据俞宣孟先生,先秦时代尚没有形成相当于西语中的系词“是”,因此,汉语传统思想中是没有本体论或存在论的,引发开来,即无“哲学”;而且,汉语“是”、“在”、“有”并不同义,此种局面对于汉语学界翻译ontologie或Ontology产生了一定的困难,且导致了理解的歧义性。故学界在翻译中,多把希腊语einai的“是”之义放置一边,取其“在”、“有”之义,遂译ontologie或ontology为“在论”、“有论”、“万有论”、“存在论”等。在古希腊、Ontology所研究的存在,不是“作为偶然或或然的存在”,也不是“作为真而存在”,而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不表述任何别的东西,是不带质料的形式,具有逻辑上在先的“本质性”,故中文在翻译时把此类存在译成了“本体”,Ontolo-gie或ontology就顺理成章地译作了“本体论”。

看来,“存在论”、“本体论”这两种不同的译法,是出现在不同的理论形态(传统本体论和现代本体论)和运思方式中的。相同的一个词,译法不同,却体现了西方本体论的历史命脉。

但是谈到现代本体论,谁也无法绕过海德格尔。海氏自己也讲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存在意义”问题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可以用他的一句名言来加以概括,这就是“语言是存在的家”。这是一句隐喻的话,其意思通俗地说来大致是:世界存在的意义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得到显现,存在表现在语言之中。哪里有语言,哪里才有世界。另一方面,语言又是“人的本质的住家之所”,是人的历史性生存的基础。因此,语言是人要说出的东西,有了要说出的东西,人才能说,才能领悟其存在,才能生存。所以,通过海德格尔的那句有名的隐喻的语言,可以这样来形象地比喻语言、人、存在的三者关系:语言好比一所房子,人与存在都居于其中,人是这所房子的看护者,它依靠这所房子得以亲近存在,揭示存在的意义。从这个比喻性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德格尔把语言和存在直接联系起来,存在依赖于语言,语言高于一切,具有本体的意义。

海德格尔从哲学的高度来把握语言,他认为语言可以分成两个层次,较低的是言谈,即发出声音;较高的是语言,即通过发出声音来展示某种意义。他认为言谈和语言的关系是:语言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是言谈。言谈同现身、领会在存在论是同样源始的。把言谈道说出来即成为语言。人们交谈的目的不在于发出声音,而在于传达某种意图,展示某种意义。

二、关于含意研究

我国含意研究主要有三大课题: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和含意本体论研究。国内徐盛桓教授在含意研究方面成绩十分突出。他的系列研究已超越了(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范畴,进人到含意本体论研究。徐氏在含意研究方面已24篇,系统地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建构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含意本体论是徐氏吸收了新格氏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将其作为研究含意的本源本性问题的理论假设的基础而提出来的。徐氏之所以提出进行含意本体论研究,是因为列文森的新格氏语用推导机制中“信息原则”引进了一个概念“常规关系”,他以为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可以作为建构含意本体论探索含意本源本性的基点。徐氏正是通过对含意与常规关系的关系的把握,开始了含意本体论研究。含意本体论研究的是含意的本源本性问题。含意是什么?

含意(implication一有的译为“隐涵”)一般指由语句暗示出来的言词之外的意义。含意的现象古来有之,自从有了语言大概也就有了含意。但含意问题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并引起广泛的讨论则是最近几十年内的事情。语用学研究的兴起,使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从语言本体结构的形式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语境、功能、交际者等新问题,对意义的理解也从言词之内走到了言词之外。如果说语义学主要解决“X句表达了什么P意”的话,那么语用学则主要探索“S某在说X句时,表意为P,实意为Q的问题”。这个实意Q就是一般所说的含意。含意作为一种特殊的意义具有复杂性、多向度和隐蔽性的特点,给含意的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有关含意的认识和见解众说不一,然而对含意的研究至少应努力解决“何为含意”、“何故含意”、“何时含意”和“何知含意”等四个基本问题。

三、几种含意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对意义进行探索的起点为言语的目的即施事意义(illocutionary force)。言语行为理论最大的贡献,除了将言语视为一种交际行为以外,就是把人们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语意的间接性上。由于这种语意的间接性,言语的施事意义从根本上说是受到语境制约的。如果用“S某说P事时意指为I",来概述施事性言语行为的特征,那么代表命题内容的P和代表施事意义在本质上是不同的,P需要经过一定语境作用的衍推才能到达I。这是P和I之间的一般关系,也正是间接言语行为的研究要致力解决的问题,只有当P和I恰好相吻时,作为施事意义的I无需太多的推导,就有了直接言语行为的说法。但这只是P和I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且当实际面对某一话语,即使判断其属于直接言语行为时,恐怕也离不开语境的反推导作用。尽管人们对于语境还有种种不同的理解,然而不论是广义或狭义的观点,都基本承认语境主要是一个变量因素而不是一个恒定因素,它独立于语义意义之外,又必须与此时此地的客观条件相结合。人们在通过语境进行意义衍推时势必受到变量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个人知识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对具体语境的主观把握往往存在差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存在误解的现象。

在这里,我们其实已经感觉到了含意的影子。但言语行为的学者们主要是完成了对施事意义若干重要特征的研究,如前面讨论过的语意的间接性、概率相对性和趋于繁衍性等等,在“何为含意”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铺垫,而在意义衍推的规律和具体方法上尚没有来得及进行深人的探索。西尔虽然曾对“Can youpass the salt?”等类句子的施事意义做了一些初步的推导,但其描述还显粗糙,尚达不到规律的升华。

合作原则假设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采取合作的态度,要遵守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否则交际将无法获得成功。应该说,这些准则不是作为一种规定不让会话者违反,而是作为一种标识提醒人们,当会话出现违背准则的情况时,人们可以感觉到“另有所指”,不可简单地望文生义,而应进行必要的推导。合作原则以“合作”为会话基础的观点揭开了含意的一层面纱,主要回答了“何时含意”的问题,同时也掀起了会话含意理论研究的新潮。人们在肯定“合作原则”的同时也看到它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如关系的概念模糊不清、解释力不够充分等等。

同样是上例为什么言者不直截了当地提出请求而要通过疑问的方式拐弯抹角地表达?作为一种补证,里奇提出了相应的“礼貌原则”与之配套。礼貌原则也有一套相应的准则,其内核可归纳为“强化听者利益、弱化听者损失”。礼貌原则的提出,部分地解决了“何故含意”的问题。

霍恩级差规则(Horn Scale)及列文森三原则被公认代表含意理论的“新说”。根据霍恩级差规则,语句的意义有强弱之分,同一含意的不同语句可视其强度大小排列为系列,在一定条件下说出弱项语句表明强项语句的意义不能成立。霍恩级差规则揭示了含意现象的部分规律,同时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能那么整齐地进人系列。有许多含意现象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级差,用级差规则根本解释不了。

列文森则把霍恩级差规则的合理内容纳人自己的含意原则里,形成了列文森含意三原则。根据列文森的解释,在符合霍恩级差和使用有标记形式条件下,Q隐涵的推导优先于I隐涵的推导;在使用无标记形式且不符合霍恩级差情况下,I一原则导致按常规作具体解释。

列文森的三原则被认为既覆盖了“旧说”所致力于的特殊会话含意,又适用于“旧说”所不及的一般会话含意问题,故比“旧说”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解释力。

会话含意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同时涉及了有关含意的四个基本问题,尤其是它在“何知含意”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使人们对含意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何知含意”是四个基本问题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是研究含意问题的最终目的。在这个问题上,会话含意理论做了十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一些可循的原则和步骤,但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了问题。像“Cau you pass the salt?”这种例子,进行Q隐涵推导似乎难以进人霍恩级差,用M一原则推导充其量只能达到“何时含意”(“另有所指”)的地步,用I隐涵推导则有赖于实情和“常规”关系的具体把握。这个“常规”的内容是什么?它和实情如何发生作用并如何影响意义的衍推?这些仍然是不太清楚的问题。

四、含意本体论研究

会话含意理论虽未能对常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但其信息原则中关于常规关系的假设却为含意本体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导向。沿着“常规关系”( Conventional relations)这一思路,含意本体论主要研究“何为含意”的一些重要问题,其主要的观点有:含意来自常规关系,含意的实质是对常规关系的解读;含意的运用是人类语言表意的一种“基本方式”或“原方式”;它是人类认知及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含意本体论研究的是含意的本源本性问题。

对含意本体论研究给予更直接触发的是列文森的新格赖斯会话含意推导机制,包括其雏型“等级含意”和“分句含意”推导机制和信息原则的说明。列文森提出新格氏推导机制有其自身超出含意理论研究的学术目标,所以没作系统的理论阐述,但其中信息原则运用到的“常规关系”却为我们研究含意的本原与生成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论假设。

徐盛桓教授对含意问题的研究颇有建树,曾发表了“论常规关系”、“会话含意的分类”等多篇很有份量的论文。在题为

徐盛桓教授就含意的本原提出了含意的工作定义(workingdefinition)如下:含意是存在于话语的概念意义、命题意义之外的但又确为语言单位的形音义所承载的“言外之意”。含意本体论的理论建构围绕着含意的本源本性展开,认为含意的形成是由于语言的表达利用了事物的常规关系。话语作为显性表述,它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它蕴涵含意,此即话语的“含意性”;被利用的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内化为话语的隐性表述,这一内化过程可改称为“含意化”过程。

含意本体论既然研究的是含意如何参与话语表达的理论,它的理论目标自然与新格氏理论完全不同。它在新格氏含意推导基础上探究含意的本源本性,开掘含意的内涵外延,了解它作为话语表达的一种“原方式”的运作机制,不但力图认识含意运用的所然,而且力图认识其中的所以然。

含意本体论的理论目标简单得多,它不谋求关于自然语言理解这样带全局性的理论目标,它只探求含意发生的本原,即探求语言得以发生含意的客观基础。它以探原为本,而不再探究含意的推导规律。

含意本体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在更为基本的层次上发现含意存在的原因,即作用于语言而形成含意的初始条件。

含意既然是对常规关系的解读,对含意的研究就不得不首先探讨“常规”的内容及其与含意的关系。含意本体论通过考察含意发生的来由,发现并总结了常规关系的若干种类形式。如:

(一)索引式。以某种语境作为索引而产生含意。如:"A先生刚才说,他会在一个小时内来。”这句话如果是在九点钟、在办公室说的,那么大家会以此为“索引”而推知:A先生会在10时前即9时之后的一个小时内回到办公室来。

(二)像似式。即由言词的形似产生含意(如汉字的“之”/“曲折,’)。

(三)替代式。由于历史典故、文学艺术传统等缘故用另一词语替代原词而产生含意,如“而立”替代“三十岁”。

(四)链条式。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地推理而产生含意。如:“狐狸饿了,便去找吃的。它来到一个葡萄棚架下,棚架太高,它看着棚架上的葡萄,却吃不到。”这句子,其划线部分实际上是不必说的,但却是句中的含意。

(五)寄寓式。在某种情况下,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附带共生的关系,通过提及一物伴生对另一物的联想而产生含意。如:在超级商场里,说“某人推着购物车来到出口处”时,购物车一般理解为“装着选购的物品”。

(六)作譬式。通过修辞上的各种比喻产生含意。换句话说,含意就是常规和语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果说语境是一个变数而难以穷尽,那么常规作为某一语言团体对一定的社会规约、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传统以及历史渊源等约定俗成的共识,则具有相对固化的特点,是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而了解和把握的。

五、含意本体论的理论依据

含意理论的分析不再只限于语言学、语法学以及语用学范畴。实际上,普通心理学中的“择近心理”学说对于意向含意的“多义型结构形态”的分析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倾向理论对于意向含意的“断裂型结构形态”的说明和支持等都可表明:徐氏的思辨和推理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学研究。尽管他的论著的中心论题是“会话含意”或“含意本体论”,但心理学的概念确为他提供了新的学理依据,从而使他不再满足或局限于既成的结论,为构建自己的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有关文艺理论的研究成果他也是极喜借鉴和引用的。比如对“基础含意”和“前台含意”的创发,对中国对联的含意分析,以及对语言形式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研究的强调等等都是例证。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巴赫金(1895一1975)的“对话理论”也被徐氏引人他的“含意本体论”之中。如此,文学与语言、文艺理论与语言学产生了“对话”,“复调”,在理论层面上成为可能;同时,徐氏在借鉴的基础上创发出“含意性”和“含意化”两个概念。前者是话语的普遍特征,即它蕴涵含意;后者则指“被利用的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内化为话语的隐性表述”的过程。

心理学和文艺理论观念的引人实质上是对作为本体的人的重视。这说明含意本体论已不再局限于一般语用学范围,而与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理论的变化随着人本身的认识、随着对作为本体的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变化。

新格赖斯的三原则转向一般含意的研究,但这些原则却未能完全顾及作为本体的含意的不确定性或者说诸多心理因素。也就是说,列文森等并没有把人这个重大因素纳人考察范围,这也许与他研究的是作为句法现象的“上指”这个问题有关。由于徐氏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并且辩证地吸收别的学科的有效成果,这样他对理论的阐发才达到了否定之否定,从而构建出自己的体系,推进了理论的进展。

第6篇:大学语文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语码转换;会话含义;会话合作原则

一、引言

语码转换现象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的产物,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语码转换近年来受到社会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等领域学者的关注,出现了上述几种不同的研究方向,分别揭示了语码转换的不同方面。有学者将语码转换的研究方向归纳为“功能总结”方向和“理论化”方向两大类。前者指研究者对语码转换的功能进行清单式总结,后者则试图通过建立理论框架来对语码转换的功能和意义进行分析,其目的不仅是发现语码转换的功能,而且还要解释语码转换如何体现这些功能。综观国内外有关语码转换的研究,功能总结方面的成果颇为丰硕,而“理论化”方面则尚嫌不足。笔者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会话含义的角度探讨说话人如何通过转换语码来表达预期的会话含义。

二、会话含义理论与语码转换

会话含义理论是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学说。会话含义是说话者通过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产生的。Grice认为在会话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成功的愿望;为此,交际双方需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的原则和准则[1],这就是所谓“会话合作原则”。Grice 的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下面四条准则:

1.数量准则,即说话者只说交际所需要的信息;不要说多于需要的信息。

2.质量准则,即说话者不要说自已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即说话要有关联性。

4.方式准则,即话语要避免晦涩、歧义;说话要简练和有条理。

Grice又指出,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并不总是遵守合作原则,很多时候他们会有意违反合作原则,通过会话含义达到交际的意图。Grice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推导出来的隐含意义称作“会话含义”。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中并未涉及通过转换语码来制造会话含义的情形。最先尝试将语码转换同会话含义理论联系起来的是Gumperz,他提出语码转换的语用含义可以在G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中找到理据。Gumperz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通过转换语码产生会话含义的情况。这个例子说的是在一节火车车厢里,父亲对走在前面且边走边左右摇摆的儿子说:

“Keep straight!Sidha jao (Keep straight)”. [2]

从会话含义的角度来看,父亲的话违背了数量准则,因为他在英语之后又用母语对英语表述的内容做了重述。父亲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因为儿子听不懂英语,而是因为儿子对他的话置若罔闻,于是才改用印度语,希望通过母语来加强训导的效果。

Gumperz还提出了情景性语码转换和隐喻性语码转换的概念。前者指那些由于情景的变化而引发的语码转换。后者则是指在情景不变的情况下,交际者为了表达一定的交际意图而实施的语码转换。情景性语码转换和隐喻性语码转换都有可能产生语用暗示或会话含义。尤其是隐喻性语码转换,它打破了情景与语言选择之间的规约关系,产生了话语自身以外的信息,要求交际对象付出更多的气力来对语码转换所蕴含的会话含义进行推理。

Gumperz将语码转换同会话含义联系起来的尝试得到了其他一些研究者的认同。Milroy和 Muyskenn提出谈话者能够通过语码转换来传递特殊的语用信息。[3]黄国文也指出,在人们的日常会话里存在许多独特的语码转换情形,这些语码转换可以从会话含义的角度加以分析,其语用意图或为制造神秘气氛,或为缩短人际距离等。[4]

三、利用语码转换表达会话含义的途径

根据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会话含义的产生源于说话者对会话合作原则的有意违反,亦即说话者违反合作原则是一种有意识的言语行为。根据这一原理,说话者如果要表达某种意图而又不便明说,就可以通过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就语码转换而言,说话者同样可以使之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或关联准则来表达会话含义。本文将摘取日常会话及影视作品中的典型语料来加以阐释。

(一)违反方式准则表达会话含义

一般来说,在同一语言社区里,人们通常采用相同的语码进行交际;会话过程中也通常是以某一种语码作为贯穿始终的交际语言。而涉及两种或以上语码的语码转换情形,则打破了常规的单一语码会话方式。因此黄国文指出,人们日常会话里存在的语码转换情形,在实际的交际中通常违反方式准则。[4]说话者为了实现预期的交际意图,恰恰可以利用语码转换的各种功能,巧妙地在两种或以上的语码中进行切换。成龙影片《尖峰时刻3》中有一段对白可以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影片情节如下:

香港警探Lee和美国警探搭档Carter到巴黎追查杀害韩国大使的凶手,结果被三合会骨干Kenji的手下抓到巴黎一处下水道里。Kenji曾经是Lee幼年时在中国孤儿院的玩伴及好友。限于篇幅,仅摘录对话的一部分如下:

Kenji:Welcome to Paris, Lee.

Carter:Lee, you know this clown?

Kenji:Lee, tell him who I am. Don’t be shy. Introduce him to your “兄弟”。

Carter:“兄弟”? Your brother?

Kenji:He doesn’t talk about me much. In fact, he’s spent his whole life trying to forget me. How would it look if HongKong’s great Inspector Lee had a brother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law?

Lee:You are not my brother any more.

Kenji同Lee交谈时突然在共用语码英语中插入汉语语码“兄弟”,其语用意图是想通过“兄弟”两个字唤起Lee对儿时的记忆,暗示他并没有忘记过去的友情。Lee的回答没有沿用“兄弟”而仍然使用“brother”则是在同时向Kenji和Carter暗示他将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之后Kenji转而使用日语,同Lee谈起以前在洛杉矶一次追捕行动中Lee曾经私放Kenji的往事。Kenji用Carter一窍不通的日语讲述这段经历,实际上是告诉Lee他不想让Carter知道Lee以前的渎职行为。这符合祝畹瑾所述的促使人们转换语码的三种原因之一,即“不想让在场的其他人知道交谈的内容”。[5]后来Kenji发现Lee对他的这种“保护”并不领情,只好又切换回英语继续交谈,不再对Carter有所回避。

Kenji的两次语码转换行为中,前者是通过句内语码混用来表达会话含义,后者则通过句间语码转换不露声色地向Lee传递了会话含义。与前者相比,后者所表达的会话含义更加含蓄,通常在不便明说或无需明说的情形下发生。

Myers-Scotton也曾经提供过一个类似的典型实例:有一对兄妹都是Bakukusu 人,哥哥经营着一个批发商店。有一次他的妹妹来买盐,哥哥用第一语言Lubukusu 向妹妹打招呼,然后又马上转用当地的商用语言斯瓦希里语(Swahili)问妹妹买什么。哥哥的语码转换违反了兄妹之间常规的交流方式,向妹妹传递了特别的会话含义,即提醒妹妹他是在做生意,希望妹妹不要指望从他那里免费得到食盐。

前文已经指出,人们日常会话及各类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众多语码转换情形,大都可以归入违反方式准则的行列。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二)违反质量准则表达会话含义

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说自已认为是不真实的话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了表达特殊的意图往往故意违反这一准则。违反质量准则的常见方式有夸大其词或说谎,而被夸大的内容或谎言完全可以通过其他语码来表述。试看下面一则对话:

甲:你还有几篇作业没写完呢?

乙:哎!Uncountable nouns!

此例中,乙在用汉语发出感叹之后,转而使用一个语义夸张的英语名词词组作为答语。“uncountable”一词夸大了实际情况,违反了质量准则,却形象地向甲表达了“作业太多、永远做不完”的无奈心情。

说谎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但说谎并不一定产生会话含义。说谎有真说谎和假说谎之别。真说谎是为了制造假象,蒙骗他人,这种对质量准则的违反只会造成误会,并不产生会话含义。假说谎则不但故意违反质量准则,而且还有意让听话者知道说话者违反了质量准则,这就使得听话者去思索说话者的用意,因此能够产生会话含义。利用其他语码表述假谎言不仅可以产生会话含义,还会起到额外的语用效果。下面是两位英语教师之间的对话:

甲: 你星期天上午能不能帮我监考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我碰巧有事。

乙: 要多长时间?

甲: 从早上八点到十一点半。

乙: Oh, sorry! I have an appointment that time.

本段对话中乙显然是听说要监考三个多小时才要找借口拒绝。此时如果用汉语直接拒绝可能会伤及对方颜面,如果用汉语表述谎言又有些羞于启齿,毕竟说谎不是美德。乙巧妙地利用了语码转换的委婉功能,违反了质量准则,表达了会话含义,既达到了间接、委婉拒绝的目的,又缓解了双方的尴尬程度。

(三)违反数量准则表达会话含义

语码转换的多种功能中有一种可以称之为复言的功能,即对刚刚说过的内容用其他语码再重复一遍,这种复言具有突出语义的交际效果。复言功能通过同义转换,提供了额外的信息,实际上违反了数量准则,因而可能产生会话含义。例如《围城》中有一例:

“因为他是博士, Ph. D. 。我没有到过美国,所以没听见过他毕业的那个大学,据说很有名, 在纽约,叫什么克莱登大学。”[6]

此语是陆子潇向方鸿渐解释为什么韩学愈的薪水比其他系主任高时说的话。通过附加“Ph. D.”这一英语语码,陆子潇向方鸿渐传达了明里羡慕、暗里不服气,同时又对学校薪金制度不满等多重会话含义。

(四)违反关联准则表达会话含义

当交际一方对另一方的问话不想正面作答时,除了沉默之外还可以采取“顾左右而言他”的策略。这种“言他”的行为同样可以通过语码转换来完成。例如:

甲:呵呵,你英语考试怎么又不及格!

乙:Go to hell!

乙的回答表面上看与甲的问话不存在关联,但实质上却表达了对甲及其话题的不满。此例虽然违反了会话的关联准则,但却体现了语码转换的委婉和回避功能,减弱了答语的不礼貌程度,实属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巧妙结合。

四、语码转换产生会话含义的理据分析

社会语言学及语用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语码转换能够产生会话含义提供理据。美国社会语言学家 Myers-Scotton提出的标记模式理论把语码转换看作是说话者协商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一种手段,认为会话交际中语言的选择是社会因素和自身动态考虑相互作用的结果。[7,8]该理论将语码转换划分为有标记转换和无标记转换。作出无标记的选择意味着说话者在协商遵循社会规范、维持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现状;作出有标记的选择暗示着说话者在常规化交际中违反无标记选择准则,试图协商一套新的权利与义务均势。本文涉及的为表达会话含义而进行的语码转换就属于有标记转换。有标记的语码转换意味着说话人试图偏离和改变所预期的、现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这种偏离和改变会迫使听话者思索说话人的用意。后来,Myers-Scotton 等人对标记模式理论进行了修正扩充,认为说话者是理性的行为者,特定会话中的语码转换是基于认知基础上的,是说话者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高利益的一种“算计”行为。

我们也可以从语用学家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中获得依据。顺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的原因且在不同的意识下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他认为人类自然语言具有顺应性。顺应性是指人类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指导下选择语言,其背后实际隐藏着语言使用者的目的和动机。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要进行语码转换,是为了能够接近或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为了实现这种目的,语言使用者会使用一定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就是其中的一种策略。顺应包括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个方面。[9]本文所举的以会话含义为目的而进行的语码转换主要体现了顺应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

无论是社会语言学家还是语用学家都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交际策略,说话者通过这种策略,产生了话语自身以外的信息,要求交际对象付出更多的气力对之加以推理。会话含义即由此而产生。

五、 结语

利用语码转换表达会话含义是说话者将语码转换的特殊语用功能和社会功能同会话合作原则加以巧妙结合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交际手段。迄今为止,从会话含义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的研究还未见系统的理论模式,本文只是在现有语码转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着将语码转换同会话含义理论结合起来,探讨通过转换语码来表达会话含义的实施途径,并试着从已有研究成果中找到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GRICE, 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Cole P. & J. Morgan[M]//Syntax and Semantics 3. NY: Academic Press, 1975.

[2] GUMPERZ, J.J. Discourse strategies[M]. Cambridge, New York, New Rochelle, Melbourne, and Sydney: CUP, 1982.

[3] MILROY ,MUYSKEN. One speaker, two languages: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ode-switching[M]. New York and Melbourne, 1995:278-279.

[4] 黄国文. 英语语言问题研究[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5] 祝畹瑾. 社会语言学概论[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6] 钱钟书. 围城[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7] MYERS-SCOTTON, C. Contrasting patterns of code-switching in two communities[M]. //In Code-switching: Anthropological and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ed. Heller, 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88.

第7篇:大学语文的含义范文

[论文摘要] 当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时,它所表达的意义只能是众多义项之一,甚至变成了词典上所没有的临时含义,究其原因,语境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学习语言的人,除了学习词语的基本含义外,还要了解语境对词语含义的影响,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门功课。 

 

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很多时候会求助于词典,然而词典并不是每次都能帮上忙。原因在于,词典上罗列的是词语的基本含义,而当词语进入特定语境或言语片断时,其意义往往要发生变化。因此,要想正确理解这类词语,不仅要了解其基本含义外,更重要的是“揣摩词句的语境含义”。 

一、什么是语境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的语言活动也不例外。“语境”一词,由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首先提出。对这一术语的理解和使用学术界历来有较大的分歧。但大体上,人们认同于把“语境”看成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 

在我国,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汉语修辞学的奠基人陈望道最早明确提出语境问题并作出理论探讨。后来王德春教授又把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明确。他说:“什么是语境呢,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性格、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二、分析语境对把握语义的作用 

1.语境使语义单一化 

“一个多义词虽有几种或十几种含义,但只要把它用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这是因为具体的语言环境把这个多义词的其他讲不通的含义都排除了。” 

(1)语境有助于义项定位 

词的多义现象使得语言可以用较少的词语表达较多的意思,体现了语言的节约多效机制,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这种现象给阅读带来的不便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往往看着众多的义项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分析语境。 

例如,“走”的义项很多,但是在“讲话~了嘴”一句中只适用“漏出,泄漏”这一义项。在“~群众路线”中只适用“实行,贯彻”的含义。而当已知某人已经卧病在床时,再说起“XX走了。”就表示“XX死了”的意思。如在殡仪馆的横幅“XX一路走好!” 

(2)语境消除歧义 

同样的情况还适用于语句,不同的语境会帮助我们确定语句的真实含义。“教师去讲课”和“学生去听课”都可以表达为“去上课”,同样,医生与病人都可能会说“去看病”,但意思是不一样的。在书面上看就成了歧义句,但是在交际过程当中,对说话人的地位、处境等语境的了解就会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又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单独看一句话,不知道到底说的是“猎人死了”还是“狗死了”。如果变成“咬死了猎人的狗,终于被村民制服了。”或者“那头虎咬死了猎人的狗。”有了各自的语境,其意义也就立刻明晰了。 

2.语境使得词义具体化 

词义有概括性,通常都指整类事物或现象。而在具体的使用中,我们研究一下语境就会明确它到底是指整类事物中的某些个还是某一个个体。例如,“鱼”的词义概括了一切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腮呼吸,可供使用或制鱼胶的脊椎动物。“鱼”这个词本身可能指河里、海里的任何一种鱼,包括鲤鱼、鲫鱼、刀鱼、鲅鱼,等等,甚至鲸鱼。但如果有一天在家做饭的妈妈说,“下面我要炖鱼了。”我们就可以根据这句话的内外语境,家人的偏好或者是之前买鱼的情况,判断出到底是哪一种鱼,而且应该是在此之前已经收拾好的那条鱼。从而使具有概括性的词语和具体的事务挂钩,完成顺畅的交流过程。 

3.语境使词义异化 

词义在特殊情景语境作用下,往往会发生多种转变,这种转变叫做词义的异化。 

(1)词类活用现象 

每个词语不论其义项多寡,在运用中都可能会出现其本身不具有的含义、引申义或新义。其原因就是语境在起作用。语境不仅决定词语的义项选择、歧义的确定,而且能赋予词语以临时含义。如: 

①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鲁迅《故乡》 

“隔膜”原指阻碍人与人相互了解的无形障蔽,是个名词,而这里用作动词,当“产生障蔽”讲。 (2)形成修辞手法 

语言离不开修辞,而修辞必须在语境中才能实现。历来研究修辞的学者都很重视语境的作用,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就是以题旨情境为修辞第一义。如: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卖弄”一词本是“有意显示、炫耀”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在这段话里,我们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作者对“鸟儿”是满含喜爱之情的。于是就可以明确地做出判断,“卖弄”在这里是个褒义用法,这里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与此相应,其意义也就变成了“展演”。又如: 

 文具盒里放着崭新的圆规。 

②“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鲁迅《故乡》 

 在“文具盒”这个语境中,“圆规”表达的就是词典上解释的词语意义,展现在读者脑海里的是一种画圆工具。这句话看不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中的语境,则让我们断定,这里说的是个人,而非画图工具,再结合上下文,知道作者把杨二嫂比喻成“圆规”,那这里的“圆规”就成了杨二嫂的代名词,是借代手法的运用。 

4.使词义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化 

词语的运用是离不开社会这个语言环境的,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表达的含义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有必要了解语言的这些外语境。 

很多人看到经典的句子“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第一印象都会困惑,爷爷的大儿子怎么会是木兰的长兄,但了解到古代人的习惯,用“爷娘”来指父母,此处的“爷”即为父亲(一如现在吴方言中的用法),就会明白了。又如大多数地区的人说“东西掉了”,是指“东西落在地上了”,可也有些地区,是指“东西丢失了”。只有了解说话人生活的背景习惯,才能判断其真正含义。 

同时,词语的含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词语在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科技的发展以后往往会获得某些特殊的含义,体现一定的时代特色。如“同志”一词,在我国古代,是朋友之间的称呼。建党初期“同志”一词来源于苏联,意思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被广泛用作陌生人之间打招呼。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性恋开始用“同志”互相称呼。知道这种演变之后,人们在使用时就要慎之又慎了。 

三、小结 

语境在语言交流中对词义起着重要的作用,语境制约着词语的含义,体现了交际者的文化性和时代性。语境使得词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语义。只有参照语境来分析词语,才能准确地认识词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道望.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德春.修辞学探索.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第8篇:大学语文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词汇教学 文化词语 文化义 植物词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78-02

近年来,随着汉语在世界的广泛传播,众多学者开始注意到文化和汉语之间密切的关系。人们意识到如果不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可能造成交流障碍。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应注意含有丰富文化义的词语。尤其是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文化词语,教师和学生都应对这些词语充分了解。

一、词语的文化义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一些特殊的词汇常常可以反映出一种语言包含的文化信息。词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中外文化中一些词语往往具有独特的文化含义。这些词语便是文化词语,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①通过这些词语的文化义,人们可以了解一种语言背后的民族风俗、文化背景、等独特的文化知识。植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汉语中很多植物词常被人们赋予独有的文化义。例如,中国人常常将“牡丹”奉为国花。并且由于中国历史的影响,人们常常将牡丹作为“富贵、荣华、幸福”的象征。

二、汉语常用植物词的文化义

汉语中的植物词多数含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人们往往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结合周围环境和关系密切的事物来构成对这些植物词的联想,这样就形成了植物词独有的文化义。例如人们常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指到了天气最寒冷的时候,植物大多数都凋零了,只有松柏仍然坚韧挺拔,不畏严寒。松柏被人们赋予坚韧不屈的品质,其实也是人们通过观察松柏不惧寒冷的特性而得出的联想意义。再者莲在汉语中象征着坚贞不屈和洁身自鄣钠分剩这也是从莲的生长特点得出的文化义。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汉语常用植物词的文化义。

(1)松:松树,被称为“百木之长”,所以中国人将它作为长寿的象征。并且由于松树耐旱抗寒,在悬崖峭壁上也可以存活,因此它也代表适应能力强、吃苦耐劳和顽强不屈的人。

(2)梅:梅花在寒冬绽放,不惧严寒。因此人们赋予它清雅俊逸的品质,常用它来比喻那些与世无争、坚守本性的君子。而且中国人也常将梅花比作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例如“梅妻鹤子”。

(3)柳:柳树,是一种高大的常见乔木,姿态优美。它可以代表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色。又因为柳的谐音是“留”,所以古人常常在和亲友离别时折柳赠别,用柳条寄托不舍之情。而像“柳叶眉”和“杨柳细腰”则是用柳树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4)竹:竹子高大挺拔,俊美秀丽。在汉语中,“竹”可以代表谦虚。这是因为竹子是空心的,所以古人认为竹子是一种虚心的植物。又因为竹杆有节,所以竹子也是节气的象征,代表高尚的情操,比如成语中有“高风亮节”一词。除此之外,因为“竹”与“足”“祝”音接近,故而人们又将竹作为“富足”和美好祝愿的象征。

(5)菊:,是中国常见的一种观赏植物。汉语中可以象征高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还具有药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久服能轻身延年”,所以因其药用价值被人们作为长寿的象征。而且菊也是隐士的象征,是因为恬淡、高洁有傲气,与传统文化中隐士的特点相同。而且往往在秋季开放,开在百花之后,不与群芳争艳,体现了一种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高尚气节。

(6)桃:桃在中国文化中有丰富的文化义。首先桃花象征着爱情,人们用桃花来形容在爱情上的好运气,例如“桃花运”。此外,桃花在汉语中喻指女子娇美的面容。这是因为桃花颜色粉嫩美丽,和女子娇美的面容相似,所以人们会将它与美女联系起来,比如汉语中用“粉面桃花”“面若桃花”来形容美女的容貌。此外汉语中有“蟠桃”一词,传说王母在众神前来祝寿的时候,用蟠桃宴请诸位神仙,表示感谢。因此“桃”便有了长寿的含义,现在人们在老人过生日的时候有时也会送寿桃,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三、植物词文化义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原则

1.分阶段教学

因为汉语中很多植物词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义,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这些词语文化义的教授。但是由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往往要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这些教学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掌握着不同的语言,对汉语的熟悉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进行汉语植物词的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掌握程度,分阶段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刚接触汉语的初级阶段学生,教师可以在讲授植物词语基本义的同时,简单介绍一些文化义。而对中高阶段的学生,教师除了讲授植物词语基本义和文化义以外,也应向学生介绍文化义的来源,并与学生的母语和常用语言进行对比。比如在讲解“桃”时,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只介绍这种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生长习性,并简单说明“桃”在汉语中可以表示“长寿”等文化义。但面对中高阶段的学生,教师应该讲明为何桃子可以表示长寿,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主次分明

在进行植物词语的教学时,要注意植物词语在汉语和学生母语、常用语言中有差异的地方,要侧重这些词语的教学。比如汉语中“牡丹”代表着“富贵、荣华、吉祥”,但西方一些国家中“牡丹”却是“腼腆和害羞”。再比如“莲”在汉语中象征着“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而在希腊神话中却指“忘忧果”。因此,在教学中对那些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义相同的词语,教师可以简单向学生介绍词语的含义。但对那些文化义差异较大的词语要进行重点教学,让学生在掌握汉语基本的植物词后,也能理解有丰富文化义的植物词。

3.交际与实用为主

o论是哪一种语言,终究是要用来交流和传递信息的,所以对于植物词的教学也应该注意词语的交际性和实用性。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要多向学生教授在汉语中常见的、使用频率高和实用性强的植物词语,详细介绍它们的基本义和文化义。而对那些生僻的、鲜为人知的词语则尽量进行简单的描述,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用汉语进行交流。

(二)教学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法是用汉语直接向学生介绍词语的基本义和文化义。有些植物词语的含义简单易懂,教师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语的用法。而对于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词语,可以先用直接法向学生直接讲解词语的含义,然后再结合其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文化义。比如在讲解汉语中的“松柏”时,可以直接向学生介绍松柏在中国文化中是顽强不屈的象征,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松柏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帮助他们明白因为松柏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能顺利存活,人们才会赋予它们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文化义。

2.对比分析法

因为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不同国家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考虑到汉语与学生母语、常用语的异同。因为植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往往会赋予同一种植物词不一样的文化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语言和文化的对比来帮助学生掌握植物词语的含义。例如“水仙”在汉语中代表着高雅,而在西方文化中却象征着傲慢和自负。教师在讲解这个词语时,可以先介绍它的基本义,然后讲解汉英文化中“水仙”具有的不同的文化义,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在不同语言中同类植物词语的文化义,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在汉语中独有的文化义,避免学习者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产生误解。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图像和声音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感受事物。在教授植物词文化义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讲解词语的基本义和文化义。比如在讲解“桃”时,光凭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应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关于“桃”的图片和神话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桃的样子,从而知道是怎样的东西可以在汉语中表示长寿。而在介绍“柳叶眉”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柳叶的形状和人类眉毛的样子,引导学生发现柳叶和眉毛的相似处,充分掌握“柳叶眉”的含义。

4.实物教学法

在讲解植物词时,教师可以根据植物的自身特点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来安排教学内容。比如在介绍“菊”时,教师可以安排在重阳节的时候教授这个词语,让学生品尝酒和糕,并介绍“菊”在汉语中包含的文化义。而在讲授“竹”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学生感受竹子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因为竹子有节,汉语中竹子是有气节的象征。通过实物教学,学生可以亲自感受植物词的基本义,进而也能明白因为植物的形态等而产生的文化义。

四、结语

植物,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而通过学习含有独特文化义的汉语植物词,学生也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利用独特的植物词来介绍中国文化,可以丰富汉语的词汇教学,并能够传播中国文化,从而帮助学生在能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如果没有对该语言具有的文化义有足够的了解,必然会在交流中产生问题。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要靠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分析文化差异,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植物词的含义,让学生在能用汉语进行基本交流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各种文化差异,从而能够用汉语进行有效地交流,传播不同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包雅婧.植物类国俗词的对外汉语教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廖光荣.英汉文化植物词对比[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4]麻慧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5]孟鹏丽.对外汉语文化词语及其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第9篇:大学语文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语用测试 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测试 问题

1.引言

作为语言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用能力受到了外语教学界的极大关注,语用能力的培养也在外语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对于语用教学的研究日益增多,作为语用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语用能力测试也随之发展起来。Oller于1979年提出了语用能力测试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用测试成为了测试领域的一个崭新而重要的研究方向。作为语用学的核心概念,会话含义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会话含义很早就受到语用测试研究者的关注并成为语用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语用测试的发展、会话含义理论及会话含义测试、会话含义测试面临的问题。

2.语用测试的发展

Oller在1979年提出了语用能力测试的理念并将“语用”测试定义为:“any procedure or task that causes the learner to process sequences of elements in a language that conform to the normal contextual constraints of that language,and which requires the learner to relate sequences of linguistic elements via pragmatic mappings to extralinguistic context.”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Oller认为语用测试作为一种程序或任务应使受试者的语言运用符合现实世界中语言的实际使用状况,即受试者应以有意义的方式来运用语言而不是毫无交际意图地胡乱堆砌词句。此外,语用测试也要求能够将测试中的语言元素与测试场所之外的真实语境联系起来去使用语言。

Farhady在1980年设计了选择填空试题来测试学生表达请求、建议等言语能力(Liu,2006:26)。之后,语用测试得到了语言学家和语言测试研究者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测试也被设计出来并用于测试实践之中,关于语用测试的研究文章也纷纷出现于各类学术期刊。关于言语行为、礼貌与间接性言语的测试蓬勃发展,如:致歉(apology):Olshtain & Cohen,1983,Trosborg,1987,Olshtain,1989,Maeshiba,Yoshinaga,Kasper & Ross,1996;请求(request):Blum-Kulka,1982,Blum-Kulka & Olshtain,1986,House & Kasper,1987,F?rch & Kasper,1989,Takahashi & DuFon,1989,Ellis,1992;Hassall,1997,Rose,1998,拒绝(refusal):Takahashi & Beebe,1987,Beebe,Takahashi & Uliss-Weltz,1990;抱怨(complaint):Olshtain & Weinbach,1987,1993,Trosborg,1995等。在会话含义测试方面Bouton(1988,1994,1999),Roever(2006),Davidson(2009),Slabakova(2009)等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Coulmas(1981a)和Roever(1996)开展了情景套语的测试研究;House & Kasper和House分别于1981年和1996对会话掌控进行了测试;1995年Hudson,Detmer & Brown采用了6种任务类型进行了跨文化语用原型测试;Yamashita(1996,1997)分别对日本的English-speaking JSL learners和Japanese EFL learners进行了语用测试。Bachman(1990:81-109)在《语言测试要略》一书中定义了语用能力并对语用测试方法的特征进行了探讨。Hudson(2001)讨论了语用测试工具的开发;Yamashita(1996),Brown(2001,2004)也对语用测试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内的语用测试开展时间较短,但是不少研究者已经做了一些研究成果,如:刘建达(2006,2007,2008),谢华、王同顺(2007)、姜占好(2009)等。

总之,在过去的近30年中,语用测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一,在测试内容上,语用测试已经从言语行为(speech acts)逐步扩展到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情景套语(situational routines)、会话掌控(conversational management)和指示语(deixis)等语用学中的核心概念;第二,从测试方法和任务类型设计方面也从过去单一的多项选择填空发展到:书面话语填充(WDCT)、多项选择话语填充(MDCT)、听说话语填充(ODCT)、话语角色扮演(DRPT)、话语自我评估(DSAT)和角色扮演自我评估(RPSA)等各种类型(刘建达,2008)。第三,对语用测试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3.会话含义理论

含义(implicature)的概念(包括会话含义和规约含义)首先由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Williams James讲座中提出。此概念问世以后给语用学理论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至今仍被认为是语用学和语言哲学的思想基石之一。Grice(1989:25)认为存在着一种隐含的规则,这种规则决定了语言在使用时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效果并使得交际得到圆满完成。他将这个规则称为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并次分为4个准则(Maxims):质的准则(Quality)、量的准则(Quantity)、相关的准则(Relation)和方式的准则(Manner)。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中的会话含义是指那些遵守或违反合作原则下的“四准则”而推导出来的特殊会话含义。会话含义本身又分为一般(generalized)和特殊(particularized)两种。一般会话含义和会话的特定语境无关,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依然存在,依然可以推导出来。特殊会话含义的推导则依赖语境。Grice认为,特殊会话含义是违反合作原则下四个准则之中的一个或多个准则、由听话人经过语用推理而得到的结果。

关于“会话含义”,Levinson(2000)在自己开列的“含义分类表”下专门加了个注脚:“即由会话含义准则得出来的含义。”这里,Levinson赋予了“会话含义”以特定的涵义,专指用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的“合作原则”下的四准则推导出来的含义。从含义的推导是否依赖于上下文或语境来说,可以区分出特殊含义(particular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和一般含义(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前者有这种依赖关系,后者没有这种依赖关系。也就是说,一般含义的产生,并不需要任何的特定上下文或专门的语境,而特殊含义的推导,则必需这种推导的语境。1991年,Levinson提出了称为“新格赖斯语用机制”(Neo-Gricean pragmatic apparatus)的三原则。Levinson的三原则是: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不难看出,他的三原则中的量原则和信息原则是由Grice的数量原则的两个次则演化而来的;他保留了Grice数量准则的第一次则为“量原则”(Q-principle),把数量准则的第二次则称为“信息原则”(I-principle),把Grice的方式准则基本保留为“方式原则”(M-principle),并把各个原则都分为“说话人准则”(Speaker’s maxim)和“听话人推论”(Recipient’s corollary)两个部分。

Horn提出了一种两分的模式。按照Horn(2004:3-28)的观点,Grice的准则可以被两个最基本的准则所替代,即量的准则(Quantity-Principle)和关系准则(Relation-Principle)。Q原则(基于听话人)是要使你的话语充分,说得尽可能多(以R原则为条件);R原则(基于说话人)是你的话只是必需的,只说必须说的(以Q原则为条件)。根据Q原则,如果说话人说出p,就意味着最大的极限为p,这就是Horn等级(Horn Scales)。等级含义是一般含义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推理是参照“等级价值表”进行的,说话人从中选择一个词项,说话者的选择蕴涵着“not the highest values”。例如:〈all,most,many,some,few〉,〈always,often,sometimes〉表中所列词项的价值由最高到最低排列。当说话时,说话人从表中选出语境所需的最大语言信息和最真实的词项,如例(3):I’m studying linguistics and I’ve completed some of the required courses.例(3)中,说话者选择了词项“some”,构建成蕴涵(+〉not all)。等级含义的基础是:声言等级表中的任何词项,蕴含着对表中任何高一级词项形式的否定。也就是说:说强蕴含弱;说弱否定强。

Sperber & Wilson(1986)则对合作原则提出质疑,提出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说话人不仅要表明他有某种信息要传递,更要表明他所提供的信息有某种关联;这种关联使人们对说话人的意图作出合理的推导,达到对话语的理解。“关联原则”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对以上不足起了弥补作用,它将Grice的四准则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合作原则。Sperber和Wilson(1986)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Sperber和Wilson在推理模式前加上了“明示”(ostensive)一词,即“明示推理模式”(Ostensive Inferential Model)。在他们看来,任何语句在不同的场合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它与其他两种模式的不同在于:信码模式只强调了说话人通过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达到交际的目的;推理模式强调的是听话人通过合作原则推导出的“特殊含义”;而明示推理模式既强调了说话人,也强调了听话人。明示和推理是交际的两个方面。“明示”是对说话人而言的,是说话人通过某种使听话人“显映的”(manifest)方式明确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听话人凭说话人所提供的显映的方式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得到的证据作为前提的一部分,再结合听话人本身的认知语境(旧信息)对话语信息(新信息)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推理,最终达到对话语信息的正确理解。依据最佳关联原则:说话人必然将所要强调的部分通过某种明示手段表现出来,以便听话人进行推理。没有这种“明示性”,有时即使有了语境,听话人也无从下手。正是“明示性”对推理模式的这种规定,最佳关联原则才可能成立。Sperber和Wilson继而提出了关联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Every act of ostensiv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es the presumption of its own optimal relevance.(任何明示际行为都意味着本交际行为所传递的假设具有最佳关联性。)

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行为视为一个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语言交际活动所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intended message)。一个语言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一是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二是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也就是,说话人在说话时,不仅要表明他有某种传递信息的意图,更要向对方表明他有传递这种信息意图的意图。“关联原则”不是规约性的,它是描述性的;不是任何话语解释都必须符合这条原则,不是“必须”,而是任何语言交际活动都有其关联性作保障。因此,关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是因为它相对于语境、依赖于语境;也因为它依赖于交际主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环境,所以关联有强弱的程度之分。关联是一个由最大关联到最小关联或无关联的连续体,这个连续体,简单说可分为最大关联(maximally relevant)、强关联(very relevant)、弱关联(weakly relevant)和完全不关联(irrelevant)。强关联和弱关联都属于不完全关(incomplete relevant)。强关联和弱关联及完全不关联所产生的是特殊会话含义。

语用学会话含义理论由过去的“古典理论”发展到“新理论”标志着会话含义理论全面走向完善和具有实用性。会话含义影响着整个语言运用的过程,对它是研究对于揭示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将会话含义引入语用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是对语言学习者语用能力的检测,并将对语言教学产生反驳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会话含义理论本身的实证检验。

4.会话含义测试

Bouton(1988;1999)从形成性及可教授性的角度对会话含义进行了研究。他采用了25道多项选择题对学习者进行了测试,这些测试是分班测试的一部分。测试所使用的题目以对话为主,如:

(1)When Abe got home,he found that his wife had to use a cane in order to walk.

Abe:What happed to your leg?

Wife:I went jogging today.

Another way the wife could have said the same thing is...

a.Today,I finally got some exercise in jogging.

b.I hurt it jogging.

c.It’s nothing serious.Don’t worry about it.

d.I hurt it doing something silly.

(2)Lars:Where is Rudy,Tom?Have you seen him lately?

Tom:There is a yellow VW parked over Sarah’s house.

What Tom say is here is that...

a.He just noticed that Sarah has bought a yellow VW and is telling Lars about it.

b.He has no idea where Rudy is.

c.He thinks Rudy may be at Sarah’s house.

d.None of these.He is deliberately changing the subject to avoid having to admit that he doesn’t know.

他首先对375名NNS进行了测试,并分别在17和33个月后对同一批受试者进行了同样内容的测试,另外一批已经学习了4―7年的学生也接受了同样的测试。另外77名NS作为参照组也参加了测试。Bouton发现非母语学生在规约含义(formulaic implicature)方面的得分远远低于在会话含义(idiosyncratic implicature)方面的得分。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非母语学生在两种含义的得分上会有所提高,在会话含义上可以接近母语学生的水平,达到97.7%。然而规约含义仍然保持在80%的水平,而母语学生则为94.4%。Bouton认为这些测试结果可由如下情况得到解释:学习者在日常交流中可得到大量的会话含义输入而规约含义的输入较少;他还认为理解会话含义的能力与语言水平之间的相关度很小;他提出应该鼓励母语学生与非母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帮助非母语学习者发展理解会话含义的知识和技能。根据Bouton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理解会话含义的能力是可学和可教的,但是这需要一定量的语言输入和适当的教学安排。

Bouton的研究对于解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设计语用教学具有相当大的价值。但是其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他没有对测试本身的效度和信度进行给予说明,因此其测试结果可信性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Roever(2006)进行了一次基于网络的测试。测试包含了36个项目,测试目的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对于会话含义的理解(多项选择)、学习者对于套语的理解(多项选择)和学习者关于言语行为的知识(话语填充)。共有267名语言水平从初级到高级不等的ESL和EFL学习者参加这次测试。在会话含义部分,有8个项目包含会话含义,4个项目包含规约含义。题目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如:

Jack is talking to his housemate Sarah about another housemate,Frank.

Jack:Do you know where Frank is,Sarah?

Sarah:Well,I heard music from his room earlier.

What does Sarah probably mean?

a.Frank forgot to turn the music off.

b.Frank’s loud music bothers Sarah.

c.Frank is probably in his room.

d.Sarah doesn’t know where Frank is.

规约含义涵盖间接批评,间接批评是指在交流中故意只关注交谈中所谈到的话题的次要部分,从而表达自己的不满或不赞同。如:

(―How do you like your food?―Let’s just say it’s colorful.),as well as the Pope question(―Are rents in New York high?―Is the Pope Catholic?).

这部分测试的时限为12分钟。就会话含义部分而言,测试结果显示:第一,学习者对于会话含义的理解与语言水平之间为正相关;第二,会话含义、套语与言语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第三,与Bouton的研究结果相反,就中等水平的受试者而言,测试结果表明的会话含义理解能力与语言输入的关系不大。

与Bouton相比,Roever的测试具有很大的进步。首先,Roever采用了Messick的模式对测试的效度进行了研究并为效度研究设计了具体的研究问题。如:

1)General test characteristics

a.What were the mean score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test and its sections?

b.Were the time limits appropriate?

c.What is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test?

2)Test-internal analyses

a.Is the test reliable?

b.Does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test reflect the construct,i.e.three distinct factors with some overlap?

c.Does familiarity with using web browsers introduce construct irrelevant variance?

3)Comparison with an external criterion

a.Do native speakers score higher on the test and its individual sections than non-native speakers?

b.Do learners who have had exposure to an English-speaking score higher on implicatures than learners who have not?

c.Do learners who have had exposure to an English-speaking environment score higher on routines than learners who have not?

d.Do scores on the speech act section increase as learners ESL proficiency increases?

e.Are high-imposition speech acts more difficult than low imposition speech acts?

其次,测试的可行性也被纳入了研究的范围。Roever认为网络测试具有很大的便捷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除了以上的研究,Davidson(2009)还测试了聋哑人对于英国和美国手势语中梯级含义(scalar implicature)的理解能力。他的测试结果表明,聋哑人在语言习得方面的延误并没有影响他们对于梯级含义的理解。通过以上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会话含义理解能力的测试已经成为语用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会话含义的测试研究也将愈加成熟和系统化,会话含义的测试结果不仅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而且将带来良好的反拨作用。从Davidson的研究也预示着会话含义测试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将对于聋哑人等特殊群体语言教育和使用方面的研究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5.面临的问题

会话含义测试的意义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对于会话含义测试的研究也不断开展起来。对于含义测试的设计、测试工具、信度和效度等方面的研究也吸引了很多的研究者。尽管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会话含义测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第一,Grice,Levinson,Sperber & Wilson和Horn分别在自己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会话含义理论。我们在测试的时候应以谁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否则以不同的理论依据进行的测试,其结果之间必将没有可比性。

第二,会话含义是语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用能力主要体现在真实交际场景之中。而目前的测试方式大都是多项选择,这使得交际的真实性大为缺乏。如何开发现代化的测试工具以使测试环境更加接近真实场景仍然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挑战。

第三,选择哪些会话含义对受试者进行测试?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系统的原则。

第四,如何将校园环境下的会话含义测试与实验语用学(Experimental Pragmatics)结合起来?实验语用学以社会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发展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取向,采用各种手段对包括会话含义在内的语用能力进行测试(周榕、冉永平,2007),其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Bott & Noveck(2003)对会话含义进行了反应时实验;Bezuidenhenhout & Morris(2004)也利用眼动追踪技术对会话含义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值得目前语言测试界的研究者们学习。

6.结语

语用测试的迅速发展给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对于语言教学也起到了良好的反拨作用。作为语用测试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话含义测试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更多关注。从以上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会话含义测试的研究也越来越系统化了。但是会话含义测试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随着实验语用学的发展,传统的测试方式和理念也不断地受到挑战。从长远来看,传统的会话含义包括语用测试必须学习和引进实验语用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使语用测试和会话含义测试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Bott,L.& Noveck,I.A.The time course of scalar implicature[A].Abstract for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Where Semantics meets Pragmatics”:2003:11-13.

[2]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2004.

[3]Bezuidenhout,A.& Morris,R.Implicature,relevance and default pragmatic inference[A].In I.A.Noveck & D.Sperber,2004:257-282.

[4]Bouton,L.F.A cross- cultural study of ability to interpret implicatures in English.World Englishes 17:183-96.

[5]Bouton,L.F.Can non-native speakers skill in interpreting implicature inAmerican English be improved through explicit instruction?――A pilotstudy.In Bouton,L.F.,editor,Pragmatics and Language Learning.Volume 5.Urbana,IL:DEIL,88-109.

[6]Davidson,K.Testing calculation of scalar implicatures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sign language[J].Proceedings of the Workshop on Formal Approaches to Sign Languages at the Twenty-First ESSLLI Carlo Cecchetto(editor),2009.

[7]Grice,H.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8]Horn,L.R.Implicature.In Horn,L.R.and Ward,G.(eds),2004.[J]Levinson,S.C.Pragmatic reduction of the binding conditions revisited.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1,(27):107-61.

[9]Hudson,T.Indicators for pragmatic instruction:Some quantitative tools.In K.R.Rose & G.Kasper(eds),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0]Levinson,S.C.Presumptive Meanings: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M].Cambridge,MA:MIT Press,2000.

[11]Liu Jianda.Measuring Interlanguage Pragmatic Knowledge of EFL Learners[M].Frankfurt:Peter Lang,2006.

[12]Roever,C.Validation of a web-based test of ESL pragmalinguistics[J].Language Testing,2006,(23):229.

[13]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Blackwell,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