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精选(九篇)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第1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对农村经济影响

坚持农村能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远大目标就是“创造美丽的西北地区”和“壮丽美丽的新山河”,整体农村能源总体工作。依靠科技发展,扩大规模经济,增加有效的能源供应,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对土壤侵蚀的控制、生态农业建设对新型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思想建设中,总结了“八五”和过去,生态建设和农村能源的成功经验,坚持稳定调整农村能源结构,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农村能源消费中的煤炭,电力和新能源,材料能源所占的比例;在阳光充足的地区,普遍推广使用太阳灶;在水,温度,原材料条件等方面与区域结合,结合温室栽培和暖棚养畜,促进沼气的使用,挖掘常规节能潜力,节省省煤的炉灶。按照建设生态农业的规律,寻求能源建设和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点,加快农村能源过程的商业化步伐。

二、农村能源效益改善的几点建议

在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要结合改炉、改灶、改炕,做好思想动员,搞好示范试点,逐步调整生活燃料结构,改烧硬柴为烧薪草或烧煤,大规模推广使用太阳能灶等都是有效的措施。为了体现在社会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为此要加强领导,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六点:

1.各级政府和领导要提高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农村能源建设当作一件重大措施来抓;要与解决当地群众温饱、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列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重点治理区的农村能源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涉及许多方面,工作量大面宽,要实现奋斗目标,必须充实加强农村能源推广管理部门,确保任务的落实。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搞好农村能源建设任务。

3.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的重点区群众经济条件困难,所需开展的各项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完全靠群众自己的力量来办确有困难,加之开展这项工作所得到的主要是社会、生态效益,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国家花一点钱是值得的,除少数项目,如小水电开发、商品煤供应等需解决部门流动资金贷款及少量的有偿投资外,其余项目应给予适当补贴。

4.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植被,建议采用当年“供煤植薪”的办法。贫困户使用太阳灶,适当给予补贴,并要求植2亩薪林或4亩薪草,采取“供太阳灶植薪”的办法,既开发太阳能资源,又积极保护和恢复植被。

5.重点治理区建设规划方案一经确定,建议人大立法,以利更有效地贯彻实施。乡、村两级也应订立相应的乡规民约,约束执行,努力完成农村能源建设计划。

6.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承担的任务和职责,省与县、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检查验收制度。

三、农村能源建设的环境治理措施

1.推?M农村能源建设。对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应大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笔者认为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就是沼气池建设。首先,通过沼气池建设项目,带动农村大兴改厕、改厨项目,既可以让农村粪便遍地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且还有力促进了庭院美化、厨房亮化以及厕所卫生状况,使得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农村生态环境也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其次,通过沼气池建设项目,有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各种废弃物在沼气池中经厌氧发酵后得到的沼渣沼液,除了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外,还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还能提高农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资源再生,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通过沼气池建设项目,能够明显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这样土地就会更加肥沃,有机物含量增加,有利于农作物收成提高,与此同时,还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2.优化工厂排污排气的工序。工厂排污排气也要采取合理的优化工序,通过合适的工序,能够将工厂排放的废气变废为宝,转化为一种工厂可用新能源,既改善了环境,同时也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对污水而言,可以采取净化措施,让其得到重复利用,既节省了水资源,又促进了共存发展。

3.科学进行植树造林。对环境进行治理,还要大面积进行林木种植,以林木自然屏障防止灾害发生,对种植环境不断进行改善,不仅可以让地表更加坚固,而且还能让土壤保持较强的肥力。在大片绿色森林的防护下,农村空气质量也会得到很大改善,这也是生态环境文明可持续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农村节柴改灶、省柴节煤炉及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利用,加之沼气池建设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第2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法制;环境立法;环境政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乡村,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情况。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于城市速度,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近期国家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力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农村的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使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村庄建设规划差,基础设施少,道路无硬化、无公厕、人畜居住混杂、不可降解农膜使用量急剧增加却无法回收,固体垃圾随意堆放。

(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恳荒围湖造田,乱挖乱采,不仅农业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也逐渐污染了土壤、空气、水源,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灾害多发,土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进—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决策不当,盲目开发山区,发展果业,加剧了森林植被破坏。再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伐木为柴,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结果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环境遭受了破坏,并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土地蓄水量下降。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大多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工业化。由于其生存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与资金,治理困难,使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工业化污染问题。同时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地区,或者直接将城市垃圾运往农村,造成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自然、历史、经济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原因,这里只对其法制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现行法制状况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立法是从过去的经济发展为重,环境保护为轻出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①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以新的角度和新的观念完善环境法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成因逐一进行分析。

(一)环境政策原因环境政策原因主要表现是环境政策失灵。环境政策失灵是指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政策失灵和微观政策失灵。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微观政策失灵是指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缺陷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政策不够健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实效性强的政策,即使有政策但因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中国农村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有别于城市,但城市环境保护积累的经验和各项管理制度足以供农村环境管理借鉴。”②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支撑。所以加大政策保障措施,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环境保护法》立法时间较早,受时代影响侧重于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关注不够,仅有几个条文很简单。我国目前的诸多其他有关的生态环境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与制度规定不足。二是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缺乏统一规范,并且未能将农村环境、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生态的保护统一起来,农民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行政法规不到位,本应弥补农村生态环境的上位立法的过于原则性和不足这种情形,却未能出台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行政法规。“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土壤污染防治、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③各地方即使有相关地方法规,在规定上也不尽相同,比较混乱,并且是条块分割,形不成完整统一制度体系。如农业部负责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保护和管理农业环境,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农村村镇环境保护工作,各个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涉及到渔业、水利、林业多个部门,内容和规定都存在差异。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农村环保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将来的《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强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单行法;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也要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专项法规,逐步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修订原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而不适宜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责权清晰,有效防止农村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生活以及外来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防止农村生态遭到破坏。

(三)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④它是构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制度应当包括: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切实可行外,还应建立如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农村清洁生产促进实施制度,生态环境建设问责制度、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农村环境纠纷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等。

(四)政府管理原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管理不当。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在服务上,要象创建国家环保城市一样大力开展生态乡村示范创建,重点开展农村工业点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与垃圾治理、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流域河道整治、生态产业实施等关键工程。加大农村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做好农村环保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的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执法上各执法单位要切实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和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超级秘书网

(五)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原因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长期以来,农民缺乏环保理念,而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主导作用不足,农民缺少科学规范来保护环境,也缺乏科技与资金,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过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随着各乡镇精简与压缩,基本处于瘫痪与失灵状态。既是尚存的农技推广系统由于缺少财政支持,也无法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从而切断了农民获取环保措施的最重要渠道。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正是由于存在着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问题,从而使农村污染治理体系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防控与治理机制。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制订简单易懂的安全控害技术规程,把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与监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技术编发成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册,把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科学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科技知识与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注释】

第3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尤其是对农村环境的影响,诸如农村“脏、乱、差”现象,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以及村庄小作坊加工污染等问题日趋突出。直接影响农村生产生活质量和农民健康安全。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受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牲畜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气体的影响,导致农村的生活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我们可以做一个数据的推算,假如我们按每人每天产生0.65kg生活垃圾和0.8kg生活废水为标准进行计算,每天就会有将近大量生活垃圾和废水散布在农村各地,并且在散布的过程得到有效处理的占据极少数,这些垃圾和废水将直接对我国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重大的影响。同时,再加上农村所养殖的牛、马、猪、羊等家禽,每天可产生的废弃物则更多,并且大部分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畜禽粪便任意堆放和排放的现象凸显严重,所以,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存在很多问题。

(二)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为了单方面追求农作物产量,无节制的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对农村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农村农民使用化肥的数量高达四千万吨,甚至一些农业耕地比较多的地区化肥使用量超过了使用的安全上限。同时,一些农民为了节省劳动力,使用大量的农药在自家的农作物当中,在对农药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对农药的利用效率认识严重不足,会有将近70%的农药残留在农田中,从而对农作物、土壤、水资源以及空气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农村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乡镇的矿山开采、钢厂、铁厂等各种项目也逐渐兴起,造成了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等向农村转移,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特别是分布在我区乡镇的一些小企业和采矿企业、城镇的小餐饮等,由于分散比较隐蔽,采用的设备又相对简陋,再加上没有精湛的工艺和技术,导致因企业生产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难以得到合理的监管和治理,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的恶化。

(四)农村居民的生态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受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再加上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相对低下,使得农村居民从其本身的思想意识里就没有对生态环境产生足够的重视,乱砍乱伐、过渡开采等多种现象频繁发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此外,由于农民生态意识的淡薄,对保护生态环境漠不关心,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秸秆焚烧等现象屡禁不止,造成了环境污染程度的进一步加剧。而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程,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所以,这就在一定程度需要加强对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争取使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的建议

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故提出加强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工用的几点建议:

1、制定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应将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及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纳入规划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建设进程。如加强农村的垃圾回收设施建设,包括田间垃圾如废旧的农药瓶、塑料袋等的集中与回收。采用科学、生态的方法处理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

2、继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因地制宜扶持多种形式的秸秆收集、加工、贮存,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屡禁不止的问题,把好事做好、做到位。大力推进农用薄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强化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安全管理。对招商引资项目要首先做好环境评估工作,对现有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引导其转型升级或停产。

3、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现代农业、最大限度减少农药、化肥施用,积极推广有机肥使用,努力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和国家生态绿色低碳环保示范县,根本上达到治污减排、改善生态、保障安全之目标。

4、建立农村环保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对废弃物危害的防范意识、处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良好风尚。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中来,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良好局面。

5、健全乡村生活垃圾管理制度。依法明确农村居民、乡镇管理部门在垃圾的收集、清运、贮存、处置过程中的责任和分工。形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实施有目标,项目落实有责任的工作格局;全民总动员,形成大家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6、加强指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采取一系列长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措施应包括:推动农民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如推动禽畜养殖由分散养殖转向集中的大型养殖场养殖,引导小微养殖企业进行粪便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等;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秸秆制气等清洁能源;通过设立专门的卫生保洁员、收取环境卫生清洁费等措施,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总之,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三者协调统一,统筹规划,共同发展,才能构建区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4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在中共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总理又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工作大会上着重强调了环保工作必须实现的三个历史性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受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牲畜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气体的影响,导致农村的生活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我们可以做一个数据的推算,假如我们按每人每天产生0.65kg生活垃圾和0.8kg生活废水为标准进行计算,每天就会有将近大量生活垃圾和废水散布在农村各地,并且在散布的过程得到有效处理的占据极少数,这些垃圾和废水将直接对我国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重大的影响。同时,再加上农村所养殖的牛、马、猪、羊等家禽,每天可产生的废弃物则更多,并且大部分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畜禽粪便任意堆放和排放的现象凸显严重,所以,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存在很多问题。

(二)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为了单方面追求农作物产量,无节制的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对农村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农村农民使用化肥的数量高达四千万吨,甚至一些农业耕地比较多的地区化肥使用量超过了使用的安全上限。同时,一些农民为了节省劳动力,使用大量的农药在自家的农作物当中,在对农药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对农药的利用效率认识严重不足,会有将近70%的农药残留在农田中,从而对农作物、土壤、水资源以及空气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农村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乡镇的矿山开采、钢厂、铁厂等各种项目也逐渐兴起,造成了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等向农村转移,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特别是分布在我区乡镇的一些小企业和采矿企业、城镇的小餐饮等,由于分散比较隐蔽,采用的设备又相对简陋,再加上没有精湛的工艺和技术,导致因企业生产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难以得到合理的监管和治理,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的恶化。

(四)农村居民的生态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受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再加上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相对低下,使得农村居民从其本身的思想意识里就没有对生态环境产生足够的重视,乱砍乱伐、过渡开采等多种现象频繁发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此外,由于农民生态意识的淡薄,对保护生态环境漠不关心,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秸秆焚烧等现象屡禁不止,造成了环境污染程度的进一步加剧。而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程,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所以,这就在一定程度需要加强对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争取使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一)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镜污染的现状,我国在起草污染防治政策、立法、标准体系时,可以吸取一些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具体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各生态要素是彼此相互关联等特点,在研究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信息统计、质量评价等标准、方法体系时,应注意与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综合协调,同时应对现有的这些法规中已有的一些制度进行完善。其次,在立法中应做到预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明确规定相关的法律责任。最后,在法律的制定上,应鼓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的举动中,确立公众参与制度,充分发挥公民个人等环保组织以及社区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加到污染防治工作中来。

(二)强化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所发挥的重要角色和作用,在当今的发展状况下,政府应该采取“发展导向”的模式。首先,政府应该对地方的保护主义进行严厉的打击,加强对环境的执法力度,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做到用制度来监督环境和管理环境。其次,建立宏观综合决策机制,健全中央—地方协商制度,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使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示。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对其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和措施,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大对生态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农村营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和谐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林涛,李倩,张佳,韦海民.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05).

第5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说明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以不到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但同时也造成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加速恶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生产严重污染了广大农村水、大气,给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业生产带来较大隐患。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农村饮用水被污染,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严重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它导致农作物减产、含有毒物质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方面仍缺乏系统的管理,较为科学的农耕方法得不到普及,部分地区的农民仍然依赖提高化肥、农药的应用量来提高产量,而农药的利用率较低,对农田周围的土地、水源、农作物及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引起的污染。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初具规模,使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也日益改变着广大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物质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直接导致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的瓜皮菜叶变成如今的农用薄膜、塑料袋、快餐盒等“白色垃圾”, 这些因未作处理或处理不当,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环境,导致农村水、大气的污染日益加重。

3. 农作物后续处理造成农村土壤污染严重,农作物质量受到影响 。 一方面,当前自动化农业技术已逐步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由此造成的机器噪声污染、尾气排放污染、对大气层环境污染却日趋严重;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使煤炭、天然气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秸秆焚烧,致使大量的秸秆成为垃圾,农民采取火烧的方法来清理秸秆,使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导致出现雾霾、灰尘、沙尘暴等情况。另一方面,我国大面积的耕地不同程度的遭受到了农药、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由于工业三废和城市排污、农药、农膜的过量使用、畜禽养殖场的规模化、农牧脱节、禽粪便和废弃物的使置不及时和不合理,引起土壤污染,这必然使农作物受到影响。

4. 乡镇企业产生的污染。乡镇企业的突飞猛进,促进了经济的巨幅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乡镇企业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量的工业厂区建立在农村周围,由工业制造产生的有害物质都流入到农村附近的水源中,使农村附近的水源受到污染,对村民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有毒河流在灌溉到农作物后,使农作物产量大大减少,同时有毒河流所蒸发的气体对农村环境也造成极其恶劣的污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病率猛然增高。

二、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1. 农业生产的粗放式经营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虽然由原有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稳步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环境污染较重、治理不善、高耗低产等问题日益凸现。一是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这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排放主体分散、随机性大、隐蔽性强,所以监测、治理难度很大。二是由于普及、推广大棚农业,地膜污染、农业废弃物污染也在加剧。大棚农业范围的扩大,导致大量的垃圾、秸秆没有作一定的处理便进入水体,加上水产养殖业对水体的污染,导致农村水源的水质不断恶化;同时禽畜养殖的集约化,多数农民的畜牧、家禽养殖排放出的粪便、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河内,引起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水体。三是工业污染。因工业污染严重的产业不断从城市转向农村,工业废水未作任何有效处理便流入河流、湖泊或水库,农民用这样的水来灌溉、饮用,既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品质,又损害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2.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体制不完善是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首先,我国原有的环境法律体系,是以防治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为目标和重点而设立的,这与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不确定性和不易监测性特点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内在要求大相径庭,因而我国原有环境法规的有关规定和条款与当下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对解决我国农村污染问题作用不大。其次,由于我国许多环保法规内容滞后,与现今农村环境保护的实际相关度不大,因而惩戒力度偏小,已经很难解决我国现今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这必然导致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事件屡禁不止。同时,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过小,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使得一些企业单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宁愿交罚款而不愿选择治理污染。

3. 资金投入滞后,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乏力。建国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实行城乡分治,城乡差别巨大,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我国将预防和治理污染的大部分资金都投放到城市和工业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的加重,使环境污染重的工业和产业陆续向农村转移,但我国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的资金投向并没有作出相应调整,农村从财政得到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是微乎其微,因而环保部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和积极性难以为继,更谈不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主动性。

4. 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村人口、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恶性循环。我国对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认识较晚,对防治的重要性又认识不足,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技能的宣传片面地以城市为着眼点,而对广大农村、农民环保的实际需求考虑不多,缺乏有针对性的、符合农村、农民、农业实际的环境防治知识宣传,加之农民群体整体素质不高、文化层次低,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到尤其是在经济、文化、教育落后的贫困农村山区,人口增长导致环境压力增大,经济发展引起农村环境污染加重,农村环境污染加重又引起农民的高发病率,高发病率导致经济贫困,经济贫困又导致人口素质下降的恶性循环。

5. 农村农民聚居点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农村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染。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不配套、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天农民生活产生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未作任何有害处理就堆放在房前、屋后,每年产生数以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入河流、农田之中,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另外,由于资金有限、人口分散、技术落后、农村生活污染物难以集中进行有效处理。

三、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1. 加大对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要转变观念,彻底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促进大农业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发展,形成生态文明进步和经济稳步发展并举的态势,达成农业生产安全与农民健康生活的目标。一是不断创新生产方式、结合农村地形、土质、气候、雨水等区域自然条件,按照生态平衡、生态文明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运用科学的、先进的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适量地施用化肥和农药;二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技术的力度,努力做好节水灌溉技术的配套开发,大幅度提高农业灌溉水、化肥利用效率;三是努力创建科学化种植,依据各地的土质、水分、温度、地形和灌溉条件因地制宜,实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在空间上、区域上的科学、合理地搭配,实行多种农作物的套种、轮作和倒茬,以减轻水体和土壤污染;四是注重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促进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从根本上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

2.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制。我国现有的环境方面的立法不能很好地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应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和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让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服务向周边村镇辐射,提高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利用率。具体说来主要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界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增强各主体的环境责任意识。二是完善环境保护立法,提高环境污染违法成本,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和小集团主义,加大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减少工业污染,确保农用水资源干净、安全,从根本上改变乡镇企业先污染、后治理或不治理的问题。

3. 创新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方式,提高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创新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方式,充分发挥环保资金的效能,一是应保证环保部门从财政渠道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政府要扶持民营骨干企业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环保事业,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二是政府必须做出排污费不能用做环保部门管理经费的严格规定,政府职能部门应从宏观的角度入手,重点做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计划、决策,部署好各责任主体的应尽职责,将污染防治的具体业务工作交给社会力量去做。

4. 加大农村环境安全知识和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培养农民环保意识,一是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导全体农民群众培养环保意识,树立先进的、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三是开设一些农用技术培训,使村民能合理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从而减少农业方式操作不当造成的污染。

第6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一)耕地资源逐年减少。近年来,纪荀村新农村建设的加速促使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在农村兴建,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再加上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耕地土壤的质量不断下降,使适合农作物生长,可用于耕种的土地持续减少,人均占有耕地资源逐年降低,人多地少的矛盾逐渐显现。目前纪荀村土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18亩,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34.2%。据调查,2010-2014年间,纪荀村累计减少耕地304亩,年均减少76亩,年均递减率为1.54%。虽然减少量有所下降,但是逐年减少的趋势仍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二)水资源面临危机。“60年代饮用灌溉,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水质变坏,现在是黑臭难耐”,这是纪荀村水环境变化的真实写照。工业废水是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有村民表示,村子西头和北头都有小河沟流经,不少工厂直接把污水排到沟里。“我们地下水被污染好多年了,村里的自来水颜色经常发黄”。更有村民发现,村里的小动物都变得越来越少。除了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由于利用率较低,只有30%-40%被农作物吸收,其余大部分随表土流入村庄的河流、湖泊,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水域受到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从而致使水质恶化。另外,乡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造成河道淤积,许多河段鱼虾基本绝迹,水生生物无法生长,而水花生等喜污染植物却生长茂盛。

(三)空气污染加剧。在纪荀村,空气污染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化工厂,汽车、发电厂等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每年都有村民因接触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等。有村民表示,每到晚上,总有小厂偷排废气,“味道大得很,夏天都不敢开窗”。另外,农作物秸秆利用极不合理,大部分在田间被直接焚烧,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烟尘,造成空气污染。尤其是在农忙时节,往往使得整个村庄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最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汽车,量大而集中,所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物质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严重影响村庄的空气质量。

二、兴化市纪荀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首先,经济发展不足,农民收入偏低。一方面,农民在子女就学、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各项支出方面,负担沉重,生活艰难。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往往会通过盲目开垦土地、毁山伐林等方式来改善经济状况,这种不顾后果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渠道较少,农业产出增长缓慢,农民便会想到通过发展工业经济来提高收入。和城市相比,农村投资环境不够理想,仅能依靠广阔的土地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吸引外来投资。乡镇、私人企业等据此进入农村,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其次,纪荀村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在农业方面,农民不合理的开荒造田、围湖造田等行为,破坏了植被和水循环系统,使森林和草地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只知道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增产增效,却不知道长期大量使用这些化学品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体污染,最终降低粮食产量。在工业方面,纪荀村有一些乡镇企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印染厂、造纸厂、金属冶炼厂等,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缺少“三废”处理设施,污染物直接被排入到河流、空气和土壤中,再加上县级环境管理部门对于它们的监管力度较弱,在企业利润的驱动下,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无视环境污染问题,大肆从事生产活动。

(二)政治因素。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政府环境管理行为不当等政治因素的影响,纪荀村生态环境状况难以改观,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城乡长期以来存在着二元化的社会结构,使得农村和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过大,这种差距不只表现在经济发展上,还表现在文化、政治、法律、环境等方面。多年来,国家政策倾向于城市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大多用于城市,农村的环境保护受到忽视。和兴化市相比,纪荀村基层环保机构不健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缺乏,环保投入资金不够。在环境管理方面,政府的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立法上,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随着纪荀村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更加复杂,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可操作性不强。第二,在执法上,政府的执法力度不够,人治重于法治。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对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却污染严重的企业偏袒倚重,放任自流,甚至以权压法,干扰环保部门的正常执法。第三,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一些官员只重视经济增长等这些对自己政绩有着实实在在帮助的事情,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却有意无意地忽略。

(三)社会因素。第一,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造成沉重的负荷。一方面,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会引起粮食问题。为了保证粮食的充分供应,农民通过围湖造田、砍伐树林等手段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但却由此造成土地沙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生活垃圾持续增加。其中许多成分危害大、难降解,依靠传统的方式根本无法处理,加之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不完善,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直接排出。很多垃圾长年累月堆积在公路边、河道两侧,既破坏土壤结构,又污染水体。第二,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生态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民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学历,有些甚至没有接受过教育,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因而很难在思想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农业生产上,为了获取最大的产出,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化学产品;在日常生活上,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使农村居民居住点的生活环境严重恶化。淡漠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三、解决兴化市纪荀村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千家万户的参与,而农民的参与有赖于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一方面能够使其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其对自身污染或破坏环境行为的自我约束;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农民参与环境决策的重要思想前提”。首先,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使得年轻一代的思想中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其次,政府或者村委会定期组织农民亲自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切身体会在生产生活中自发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最后,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进行环境法制和知识的宣传,使广大民众明确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针对纪荀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一改往日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首先,制定一个比较系统的农业建设规划。要始终坚持农业生产的洁净化,以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为原则,形成一套极具生态效益的农业建设规划,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其次,探索高效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进喷药的器械,降低农药的散失和残留,多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工业肥料对水体、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最后,将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搞养殖的时候将禽畜的粪便作为农田、果园等的有机肥料,或者是利用沼气发电等。总之,要根据纪荀村的实际情况,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收益,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农业生产路子。

第7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它包括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规划建设、法制建设等诸多方面。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各地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进程。

一、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水污染。无论是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禽畜饲养、工矿业排放等方面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污泥等,在未进行任何处理情况下排入江、河、湖、塘,使原本洁净的水质变得污浊不堪,臭气熏天,造成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甚至濒临灭绝,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食物链遭到极大的破坏。

其次是化肥污染。各地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都会大量使用农膜、农药化肥,有些农户为追求高产增收,常会出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生态污染,更为严重的是还会使农作物受到污染,造成各类农作物及相关产品残留农药超标,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状况。

第三是大气污染。我国各地农村大多延续着传统的烧柴、烧煤取暖方式及生活用火方式,尤其是北方较为寒冷地区,各种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烟雾及灰尘、粉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第四是水土流失。一些地区特别是在部分山区,大量植被遭到砍伐或破坏,使地表土层疏松、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地面出现塌陷,造成水土流失,增加了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高发,无论哪种灾害,都会给人们造成无法挽回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

第五是畜禽、水产养殖业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畜禽、水产养殖业也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增大,禽畜粪便没有得到合理的再利用,滋生蝇类等害虫,渔业食饵的投放也加剧了水质的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威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二、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息的家园,是我国农业经济、农业生产良好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是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的首要条件。今后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尊重规律、爱护环境、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因此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相应措施。

(一)要加大宣传环保力度、增强人们环保意识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只有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因此各地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我们不仅要为当代造福、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空间、适宜的生存环境。

(二)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我国现有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对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缺乏具有地域性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因此要在国家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法律法规基础上再制定出一系列科学有效、适合各地特点、针对不同行业等方面的相应法规政策,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有法可尊、有法可循,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程建设

要尽快改善广大农民生活条件与卫生条件,如取暖、用火、用水、如厕等,同时农户饲养畜禽水产类生物的排泄废物等也是造成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变废为宝,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倡导推广太阳能、沼气、秸秆利用、粪肥利用等技术,从而代替传统的烧柴、燃煤等用火方式,减少一切污染环境的因素。

(四)要大力倡导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在农业生产中要尽量减少各类农药化肥的使用,建议测土配方、有针对性的施肥。对各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要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手段,必要时再采用药物防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合理栽培,科学防治,杜绝为求高产而一味的超量、滥用各种农药化肥品,减少污染源、排放源,实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五)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与监督机制

第8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

1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探析

1.1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在当前的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之中,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尽管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为我们国家少生了2亿人,但是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亿人,其中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50.32%,仍然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为农村人口,这样致使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基数一直比较大,难易短时间解决。

1.2 相关政策不到位导致生态问题

所谓的环境管理,是政府能够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的各种行政管理手段积极的引导人们去关注自身的环境。但是具体到农村的环保中政府执法不力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尽管有很多的法律法规,但是一些地区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就业,过分的对一些能够产生经济效益,但是会造成污染的乡镇企业大开绿灯,人为干扰环境保护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比较大的阻碍。

1.3 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

我们国家的农民当前还没有那么高的自觉意识。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普遍处于薄弱状态,缺少有关环保的知识与法律,对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防治办法等了解较少。农民也不是对环境不关心,而是在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对环境带来的危害,造成的各种水土流失或过度开垦的后果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2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进入2000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党中央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科学发展观要求合理的处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多方面重视起来,积极的从落实相关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关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2.1 转变政府观念,落实科学发展

首先,相关法律部门要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及政策确保新农村生态建设中有法可依。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已日益不适应当今农村环境保护的需求,更需要一批能结合农村实际的约束休系,改变当下对农村环境管理的弱化性的趋势。

其次,健全农村环保执法机构,在一些农村地区可通过兼职管理的办法,充分发挥部门联动如农林、渔业、土地、维稳、教育机构的整体优势,联合开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生态环境管理组织体系。

再次,政府要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新农村的生态治理是一项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需要政府积极的扶持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没有资金投入,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最后,在乡镇企业建设中要严把质量关。在项目和工程投产之前都应该做好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尤其是和当地的居民做好协商洽谈,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展开,而不能瞒骗当地的居民。

2.2 树立生态意识,提高农民素养

首先,要加强农民生态意识引导及教育。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成熟的意识,需要既能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还有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科学态度和评价标准,这也是充分的激活了农民个人意识之后的一种状况,是人的价值观、伦理观转变的问题。

其次,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农民的文化水平较城市人口的文化水平而言,显然是处于劣势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就业的渠道,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农业生态化的建设以及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成效,因此,加强农民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就显得十分必要。

再次,塑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更需要一个较好的文化氛围。目前在很多农村生态治理中存在着难点,比如在一些决策中经常发生分歧,经常在一些利益问题上产生冲突,农村生态治理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家庭仍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村庄宗族组织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宗族组织实际上是村庄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如果处理好这些关系能够为新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打下基础,能够使村民们在新农村进程中更好的服务于村庄治理。

2.3 城乡统筹治理,改革城乡分治

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其实长期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重城市、轻农村”,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在规划治理生态环境时,经常将城市工程作为重点工作去对待,忽略了农村治理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这里要详细讨论如何将城市、乡村治理同时做好。

首先,要将农村环境治理法规制度上的漏洞处理好,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工作顺利进行,变得有法可依,在根本上去除法规空缺带给农村生态治理的困难。此外,由于我国政府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本来就不是很足,这时候就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乡村生态环境设立不同的管理措施,破除“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定式,实现我们所提到的城市、农村统筹管理,在宏观调控上给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定下准确的道路,这样才能够在之后的治理工作当中更加快速、准确的解决环境污染、破坏等争端问题。

其次,推动农村社区建设。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村庄格局不能适应现代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虽然家庭的规模在变小,但是家庭的数量确是在增多,规模较小并且村庄数量多。必然会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加重。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对村庄整治合并从而形成一个大的新型村民社区的过程,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使土地、资金等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避免村级公共物品的浪费,同时也能够集中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最终推动村庄治理有效进行。

再次,鼓励能人治村。随着农村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一部分离乡人口在城市买了房子,拥有了城市户口,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很多的农村外出打工者和其他职业的人口面对城市的高房价,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也渴望回到家乡,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也希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农村治理中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事关国际民生的重要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影响巨大。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广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生态文明功能[J].农村经济,2012(2).

[2]余维祥.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9(9).

第9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信用评定;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3-0041-04

一、引言

建设好农村金融生态,对于改善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如何将这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好,还须依赖于选择合理的建设平台、介入方式和工作机制来实现。德州市齐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山东辖内卓有成效。其基本经验是:以广泛开展农户信用评定为突破口,利用政府的号召力、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农村信用社的执行力和农户的广泛参与热情,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路径。

二、理论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逻辑

从经济学角度看,金融生态应该是金融交易双方相互遵守信用交易规则而形成的基本市场次序;换言之,金融生态环境是由一个个微观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及行为结果交互作用的集合。所以,信用是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这一点,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反映得最为突出。

而目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被充分证实。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贷款难”和“难贷款”应该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最真实写照。“贷款难”是从需求者的角度暴露了金融机构的不作为,“难贷款”则又从供给者的视角流露出金融机构的难作为,这其实是一个硬币的真实两面。形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基本成因在于“三农”的弱质性。在土地不能流转、不能成为基本生产要素的前提下,农村各市场主体可用来与金融机构交易的,只是土地上产生的少量剩余及其历年生活节余,说明农村的基础信用是残缺的和不完整的,难以有足值的经济标的物与银行信用进行等级别的信用交换,因而缺乏对银行信贷足够的吸附能力,使金融资源不断从农村耗散,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因此在短缺均衡下日趋脆弱。

当然,仅拥有足够数量的经济标的物(资本或资产)并不是构成信用交易的唯一条件,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信用,除履约能力和实施履约行为之外,具有履约意愿仍是构成信用的必备要件。具体到农村,“三农”的天然弱质性并不能妨碍和削弱广大农户诚实守信的信用传统。农户作为我国最小的经济单元,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30多年良好的信贷记录已经充分证实了农户是最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这在土地不能成为完全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下,信用成为农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生活可以倚赖的无形生产要素。鉴于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发掘和利用最微观的农户信用资源为突破口,才能收到切实成效。

然而,一家一户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又决定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农户信用资源是弱小的、分散的和不透明的,具有难采集、难量化、难整合等特点,是一种消费了仍不知其质量好坏的“凭证商品”,这也是造成农户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基本症结所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这些弱小、分散和不透明的农村信用资源做符合银行信贷制度要求的大规模采集整理、加工利用,这需要借助信用评定来实现。但是,信用评级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在评级初期只能由政府权威部门来提供才具有“公信力”,私人部门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这一基本特性,就赋予了人民银行作为信用管理机关在信用评定上应该承担主导性的义务和责任。事实上,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生态的倡导者,作为社会信用的管理机关,已经在信用评级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开发设计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评级技术,积累了一定的信用评级和市场管理经验,这都为在农村地区开展农户信用评定提供了制度上、技术上的准备,在此基础上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具备了进一步优化的基础性条件。

三、齐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操作实践

齐河县是德州市的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4%。近年来,齐河县建成了百万亩林地及20万亩无公害蔬菜、百万头肉牛、百万头生猪等特色生产基地,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称号。特色基地的培植和发展,使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快速成长,仅限额以上“农”字号龙头企业就发展到57家,各类经济合作组织536个。与此同时,个体工商户达到4.2万户,私营企业3020家,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374亿元,实现税金5.2亿元。2008年,GDP和财政收入等6项经济指标居德州市第一。齐河县经济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与当地致力于4年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初期成果

2005年,按照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统一部署,齐河县开始着手当地金融生态建设工作。这一年,经过多方努力,齐河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明确表态,今后一定要坚决禁止和杜绝企业改制中任何形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并承诺成立专门组织,对企业失信行为实施联合制裁,对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工商、法院、公安、房管、国土资源等部门给予最大政策优惠和方便。但鉴于当时全国范围的金融生态建设工作尚处于启动和尝试阶段,有关金融生态建设的标准、依据、路径和方法等极为缺乏,致使齐河县金融生态建设初期的工作仅仅停留在企业层面上,并没有渗透和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放在制止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矫正已经扭曲的银企关系上,并没有确立让更多群体受益的正面导向上。

(二)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向农村转移

2008年,作为在金融生态建设一直打头阵的齐河县人民银行意识到其中的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银行、企业、司法等多个部门,单靠人民银行单打独斗不会有好的效果,必须把最有号召力的政府部门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靠行政力量来推动。二是农村金融交易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和包括个体、民营经济在内的广大农户,优化金融生态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双方的交易效率,因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应该转移到这些倍受“贷款难”困扰的个体户、民营经济和农户身上,使其受益,才能得到拥护和支持,才能拥有群体基础,才能切实收到成效。三是导致目前农村弱势信贷群体“贷款难”的基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个体户、民营经济和农户可供交易的资产、抵押、担保又十分匮乏。因此,对这些弱势信贷群体的信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应该成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而最有效的信用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就是信用评定。

基于上述考虑,齐河县人民银行经过反复酝酿,在上级行指导下,最终确定了“政府主导、央行参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案。所谓“政府主导”是指由地方政府来主导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县、乡(镇)、村三级调动起来,充分利用其组织力、推动力和号召力,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优化金融生态。所谓“央行参谋”是指由人民银行负责制定金融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利用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对相关信贷群体进行信用评定。所谓“部门联动”是指政府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尤其是把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农村金融生力军的优势发挥出来,由其具体执行农村信用的评定等事宜。所谓“社会参与”是指利用宣传媒介广泛宣传优化金融生态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该建设方案经报齐河县委、县政府后,得到一致赞同。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齐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工作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经济管理部门、公检法司、金融机构以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碰头会,具体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出台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建立健全了金融机构与政府对话、部门乡镇考评、定期联席会议等运行机制,明确规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县、乡两级政府和部门年度业绩考核。至此,一个由政府主打、人民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农村信用社具体实施“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户”的“三信”评定的金融生态建设方案最终敲定,并于2008年3月开始全面实施。

(三)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近几年,齐河县优化金融生态的每一次重大行动前,宣传教育工作始终走在前头。为把 “三信评定”方案落到实处,齐河县于2008 年4月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月”活动,深入农村、集市、学校等地广泛宣传诚实守信、信用担保、信用评价及与金融生态相关的知识,在当地王牌电视节目《田园金风》中开辟专栏,聘请专家讲授金融征信知识,通过墙体标语、宣传车、专题讲座、宣传咨询台等方式增强宣传效果,出动宣传人员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达8000人次。

在广泛宣传之后,“三信”评定进入实质评定阶段,乡(镇)政府动员各村各户积极参加由农村信用社具体实施的信用评定。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了信用评价机构,本着“自愿申请,严格审核,逐级申报,动态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的评价创建工作。到 2008年7月,历经4个月的第一阶段的“三信”评定基本结束,共有15个乡(镇)、1014个村和86575户农户参与了评定。但由于该阶段属于尝试阶段,评级工作量大、人为因素较多,缺乏科学标准和专业手段,且评级结果有一定随意性。2008年8月,德州市人民银行和齐河县人民银行利用本身信用管理上的技术、平台、权威优势,率先在全省研发了农户“数字信用”评价体系,开发了“农户信用状况指标评价体系”和“信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可根据农户的借贷情况、个人品德、致富能力等信息进行信用评分,并自动生成客观公正的信用报告,使信用评价由“人评变机评”,实现了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

为确保评级结果的实际采用率,推动评级结果切实转化为信贷决策,人民银行协调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配套工作:一是农村信用社全面修订了其“信贷管理系统”,实现了信贷决策与“三信”评定结果的有效对接。二是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目前,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621笔,金额6982万元。三是在全省第一个试办了信用贷款业务,积极推广小额信用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对讲信用的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不用抵押、不用担保,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在乡镇信用社办完所有手续,目前已为250户农户办理了小额信贷业务,授信额度126万元。四是组织开展经济合作组织信用互保,共发展大联保体25个,成员454户,授信额度1864万元,发放贷款555万元。

(四)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成效

目前,齐河县已评定86575户“信用户”、607个“信用村”和7个“信用乡镇”,并为其建立了电子化、网络化的信用档案;“三信”评定的覆盖面分别达到了63%、60%和47%。县政府还对评出的信用乡镇、村、户进行动态管理,优秀者表彰晋级,对信用户敲锣打鼓地进行“挂牌”仪式,对违约者进行处罚,取消其信用贷款资格。受信用评定的正向激励,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守信、守约、守纪”先进典型,全县农村的市场意识、诚信意识、风险意识普遍提高。2008年底,齐河县召开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表彰大会,对19个“模范信用村”、100户“模范信用户”和3家“创建先进单位”进行了公开表彰。

与此同时,齐河县整体金融生态环境也逐渐优化。2008年,全县金融案件执结率由2005年的69%提高到86%。当地政府全力帮助金融机构依法处置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仅2008年7月,县政府为农村信用社处置抵债资产7000多万元。全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2005年的46.3%下降到2008年的8.1%。四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企业逃废债务行为,没有发生一起金融内部责任案件。2005-2007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分别增加了5亿元、5.5亿元和6.5亿元,贷款增幅始终位于德州市前列。2008年该县新增贷款9.72亿元,增幅达23.5%,比全市水平高11个百分点;农业贷款增加1.94亿元,占新增贷款的23%,比全市水平高2个百分点,外部资金流入70亿元,同比增长25%。到2008年底,农户《贷款证》达到59124户,发放农户贷款8.97亿元,回收率高达99%。

同样,“三信”评定成了信用评定对象致富的“护身符”,成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指南针”,成了农民增收的“催化剂”。2008年,齐河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1亿元,新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60个,新增限额以上“农”字号龙头企业12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5996元,同比增长17%。

四、几点启示

齐河县是山东省境内最早把“三信”评定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县域,也是把地方政府的号召力、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农信用社的执行力等综合力量灵活运用于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实践的县域,进而为人民银行济南分行2008年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向农村转移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坚实的决策依据,因而成为人民济南分行辖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先进典型。齐河县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经验可概括如下几点:

(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须从信用培育入手

“贷款难”和“难贷款”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的真实写照。在土地不能流转、不能成为生产要素的制度框架下,信用既是农村最有价值(最值钱)的生产要素,也是与农村正规金融部门相衔接的主要工具,所以,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出发点应该从培育和发掘基础信用开始。齐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之所以有好的成效,也正是抓住了农村基础信用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牛鼻子”,从农村弱势信贷群体和农村金融机构双方都急需的环节做起,从根本上缓解了交易双方的最大障碍――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信用评定是关键

由于弱小的、分散的和不透明的农户信用资源具有难采集、难量化、难整合的特点,这就需要有公信力的政府部门对其进行评定,并出具权威性的证明。齐河县较好利用了人民银行作为信用管理机关在信用评定上的技术、经验、权威等比较优势,发挥了人民银行在信贷引导方面的政策、制度优势,顺利将信用评级结果转化为行之有效的信贷决策,进而调动了信用评定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由于金融生态具有正向激励和负向惩罚功能,好的金融生态对地方经济发展、对金融机构放贷都具有正向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所以,齐河县看到了这一点,将地方政府的号召力、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农信用社的执行力和其他社会各界层力量聚合到了优化金融生态这一点,确定了“政府主导、央行参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参与优化金融生态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沈冰.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6,(1).

[2]张光森.农村金融制度重构:基于需求的视角[J].济南金融,2007,(1).

[3]彭捷.农村信用环境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J].西南金融,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