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精选(九篇)

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1篇: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图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E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第2篇: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公民教育;内涵;关联

一、从内涵上看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法律意义、政治意义和道德意义的统一。法律意义上的公民确定了一个自然人取得公民资格的前提条件,凡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即成为该国的公民。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其不受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社会地位的限制。通过对不同社会条件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公民概念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公民是具有历史性和文化特征的概念,反映了民主社会中个人与国家特定法律关系,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个带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政治人,道德规范上的公民把公民的民族认同和和公民德行等作为“好公民”的标准。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国家,公民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公民教育应当是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和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它必须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

从职业教育角度看,公民教育是通过由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作为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民主与法制的框架内,参与政治生活、经济、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执行与管理,成为国家的合格成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待公民教育的内涵:

首先,从对象上来说,公民教育具有普遍性,是以全体公民,即法律意义上的公民为对象的教育,因而具有全民性。也就是说,我们所期望的公民教育是致力于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达到社会成员的目标,而不是以培养个别优秀社会成员为目标。

其次,从目标上讲,公民教育具有广泛性,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国家成员——合格的公民,帮助学生学习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技能以及养成公民德行、知晓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再次,从内容上看,公民教育必然涉及维系、保障、发展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法律、经济、道德、生态环境、国际理念诸领域,公民教育在以政治教育、法律教育为中心的同时,还须涵盖道德、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教育。

二、从任务上看

关于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差别,有一个观点非常明确:“如果说传统德育是人做圣贤的教育。那么公民教育则是教人做人的底线。”

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意见》明确了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指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珍爱生命、健全人格教育为重点,开展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具体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公民教育的任务则是以培养民族精神为首要任务,以权利和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以培养公民意识为核心,以培养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精神,具有团体精神和祖国民族意识的好公民为宗旨。可见,公民教育本来就是职业学校德育的应有之意,两者在基本任务上是一致的。

第3篇: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宣传教育 核心价值观

2014年1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抓好宣传教育始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因为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往往不会自发产生,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活动,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念的种子播入人的心田,从而生根、开花和结果,成为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动力。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宣传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和重大命题,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它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这种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一直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作为覆盖社会道德生活各个领域,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三个倡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为二十四个字,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两者的内在一致性。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方向一致,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精神层面本质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的凝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二者皆是促进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支柱。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正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所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这四句话,实际上是对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两者关系的一个基本定位。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必须把“三个倡导”基本内容讲清楚,引导人们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精神和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为思想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播展示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精神世界和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

在北京大学纪念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是人们在征服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明的总和,任何一种文化都代表着一种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体现着承载这些精神价值的社会物质基础。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种文化的确立和强盛,如果缺失了体现其本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该民族就缺失了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国家意志和社会行动亦很难协调统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包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代表着中华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文明传承供了丰厚思想滋养。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客观、科学、理性的态度,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和思想精华,并以时代需求注入其新的内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其思想活力和感召力,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思想源渊。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中国优秀文化精神价值为“魂”,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事业产业体系以及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内容丰富的文化服务的“体”,使“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时代文化建设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宣传教育过程中,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利用传统的丰富的民族特色节日文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普及活动,以实现思想道德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对于国民教育,重视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学校教育课程内容之中,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人的道德思想。积极举办经典诵读、道德论坛、文化讲堂等活动,开展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新的内涵。

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要结合“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讲清楚中华文化的渊源、特色、价值、理念和内涵,积极汲取中华文化的道德精髓、思想精华,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大力弘扬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全社会积极倡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讲求仁爱、重视民本、诚实信用、崇尚正义、追求和谐的时代价值,通过文化传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中华传统美德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

三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系列讲话的精神实质,结合“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教育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既融入国民教育过程之中,又切实落实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倡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积极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把增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引导人们辨别真善美、假恶丑,不断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总体框架,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牢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宣传阐释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协调统一,共同发展提升;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引导人们坚定信念,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倡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事业之中去。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平等观,尊重个人的权利、人格和尊严,倡导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自由;提倡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维护平等、反对特权,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使人的个性、能力、人格、创造性能够全面自由地发展;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社会公平公正理念,保证每一个人享有的权利平等和公平,不因家庭背景、种族、性别以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而不同,体现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和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崇尚法治,实行依法治国,在管理各项社会事务活动中,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并使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增强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识,通过科学的立法、执法、司法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之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厉行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树立法律的权威,使法律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4篇: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十八大;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新构建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就是四句话: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八大的召开提升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它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以十八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不应再局限于四句话,而是形成一个由若干紧密相连的新观点、新论断组成的理论体系。本文试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三方面阐述这一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极为丰富。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取得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发展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深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其每一内涵的前面都对全党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必须要有“更加自觉”的精神状态;其次,对其每一内涵的具体内容都做了新拓展。第一,在发展是第一要义问题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在上述表述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增加了“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即强调要把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正确的方针政策制度化,防止因人而废,因时而易。

第二,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把以人为本从党的十七大所说的“核心”,发展到党的十八大所强调的“核心立场”。也就是说,“以人为本”被提升到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层面,其内在地要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不仅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的具体内容都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而且还必须把“以人为本”当作核心的世界观、方法论、政治原则,从始至终,都要把它作为研究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四位一体”变为“五位一体”相对应,党的十八大报告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内容。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四,在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与把科学发展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针提升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相对应,报告对统筹兼顾的对象做了全面扩展。此外,报告还指出了统筹兼顾所要达到的目标,即: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虽然提出了“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要求,但并未明确概括其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得以明确回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是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创新。

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作为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本身也是一个辩证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解放思想是前提,也是根本路径。其二,实事求是是基础,也是根本遵循。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都是坚持实事求是地客观要求,也都要遵循实事求是地原则。其三,与时俱进是保障,也是理论品质。只有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才能落在实处,事实求是才能得以实现,求真务实才能充分展示其现实意义。其四,求真务实是目的,也是实践品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为了“求真”,即通过把握客观规律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就是要讲求“务实”,即通过实践并注重提高实效来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这四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从思想方法乃至思想路线高度规定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三、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

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容有了新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也作了新的概括,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本文试从以下十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做简要梳理:

第5篇: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作为众多文化中的一种,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思想文化交流交融较量形势下的新态势,是各个行业领域的思想引导者。因此,发展和弘扬黄河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引领。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黄河文化精神内涵的一致性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涵盖着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精神领域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

1.1 适应发展需要的精神产物

从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的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就迫切需要一种主流观念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应势产生的思想领域领航者,它正是适应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而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团结”是凝聚力、战斗力,是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务实”是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开拓”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知难而进,锐意进取,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拼搏”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体现了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黄河文化精神也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发展的需要。二者有着相同的时代精神,对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意识形态的正确指导,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正能量的引导作用。

1.2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求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发展和弘扬优秀的黄河文化,是全面深化治黄改革的思想保障,全面深化治黄改革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黄河文化的深层底蕴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强大支撑,是统筹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部分。

1.3 提升民族和人民精神的支柱

无论是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还是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领域的引领。

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弘扬黄河文化的必要性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赋予了黄河丰富的文化内涵,黄河文化精神承载了黄河的记忆,记录了人类利用黄河、改造黄河、与大自然斗争的宏伟经历,传承了我国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事迹和成就。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黄河文化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黄河文化的精神基础

在宏观上,将黄河文化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黄河精神所提倡的勤劳勇敢、勇于风险、奋勇向前、开拓创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准确的精神实质。在微观上,黄河人都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黄河精神,思想上时刻指导自己,行为上时刻规范自己,才能真正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黄河文化精神。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弘扬黄河文化的社会意义

从物质形态的黄河文化看,根据治黄发展的要求,依照“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目标,开展了一系列黄河水利工程建设,这些工程在为社会提供水资源、水电以及防洪安全保障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风光各异的黄河风景区,黄河文化在水利建设中赋予了新的内容。从精神形态的黄河文化看,丰富的水利实践推进了治河思路的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治河思路和民生水利的理念不断丰富完善,推动了传统水利行现代水利转变的进程。自古至今,有关“母亲河”的传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世画作《清明上河图》等,以及大禹的“疏导”治水方法、贾让的治河“三策”、潘季训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三条黄河”、“维持黄河健康新理念”等治河理念。这些都是黄河文化的人文思想构思与大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发生着重要的作用。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弘扬黄河文化体现出的作用

一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凝聚和引导作用,黄河文化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强烈的感召力、持久的向心力,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黄河事业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将事业心和责任心相联系,形成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营造个人目标和整体目标相融合、思想理念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工作氛围,激励和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地为实现终极目标而奋斗。二是,体现了黄河文化的规范和支撑作用,黄河文化也是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对黄河职工行为无形当中有着一种约束力,引导和约束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行为。通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提高自觉遵章守纪的群体意识、自律意识,增强职工自己的自我规范意识,规范自我行为,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思想和工作作风,不断为治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三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协调作用。黄河文化在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中,起到了良好的协调作用。“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认为人是自然繁育恩养的万物之一,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见证了民族悠久的历史,虽然饱受风霜,历经磨难,但仍绵延不绝。这就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作用所在。作为黄河人,我们要不辱使命,发挥好黄河文化的协调作用,坚持人和自然和谐,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妥善化解各种矛盾,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增强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流、理解和信任,团结一致,集思广益,不断探索,使治黄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3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全国各行各业、全体公民的核心价值体系,黄河职工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的全过程,把大力弘扬“团结、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为黄河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和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推动黄河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3.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

在确立治黄发展目标、谋划发展规划、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治黄实践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行政许可等治黄工作中,要符合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3.2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弘扬黄河文化精神中

把弘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抓手,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防汛抗旱、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各个岗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诠释黄河文化精神。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中,在”治河为民、人水和谐“的治黄实践探索中,不断审视人生目标、明晰发展愿景和锻造意志品格,做弘扬黄河精神的带头人、践行者。

3.3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黄河文化建设上

第6篇: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文化建设;内涵;发展

学校发展有多种表现,主要表现为教学资源的集聚、规模的扩张、结构的改善、质量的提升以及效益的提高,归结起来不外乎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两种方式。学校发展究竟采用何种发展方式,应该与学校自身历史发展和文化资源禀赋相适应,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应该满足人们对学校发展认知的新期待,满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新要求。

1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对学校文化的释义虽意蕴纷纷,但殊途同归。郑金州把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惯形成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1]。顾明远认为,“学校文化应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2]。”综合看来,学校文化应是学校教职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思想基础、价值导向和行为方式,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重点是学校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群体意识等方面。学校内涵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资源、能量和创造力的整合、协调、优化和激发,是学校由量的扩张到质的升华,由旧质到新质的不断螺旋式推进的发展过程。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力量,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前提和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内涵发展将为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内容和重点,有力促进整个学校文化系统的形成,乃至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2.1学校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环节

学校文化是一种潜在持续发挥熏陶和教育作用的力量,是一所学校思想精神之脉。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其中铁打的营盘既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更内含学校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学校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物质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层面。学校内涵发展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应该立足于各个学校现有文化建设水平现状。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将学校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挖掘潜力,找寻动力和激发创造力,进而深深根植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3]。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要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变革学校内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过程恰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2学校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手段行为主体和行为目的之间存在一系列中介,主体实现行为目的必须将目的作用于客体,借助工具和手段,改变客体形式、状态。因此,在肯定目的价值的同时应肯定工具价值的合理性。学校文化建设除了自身目的价值以外,相对于学校内涵发展,更应彰显其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文化可以凝聚人心、聚集人气,为学校内涵发展凝聚共识;其次,学校文化可以整合学校愿景、使命、方略以及相应的战略举措,为学校发展统一行动;第三,学校文化可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激励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改造不合内涵发展的文化客体,更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多方面动力源;第四,学校文化建设成果是检验学校内涵发展的评价依据。多样性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最主要载体,学校内涵发展的结果怎么样,通过对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感知便一目了然。

3学校文化建设要以内涵发展为目的

3.1学校内涵发展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

“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科学定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前提。因此,学校发展应围绕“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整合资源、把握趋势、围绕重点、科学定位。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普遍意识和理性精神,也是学校发展的历史沉淀,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理性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应以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以发挥学校内涵发展功能为手段,以学校内涵发展定位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

3.2学校内涵发展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点

学校内涵发展应全面贯彻“以人文本”的价值理念。应该挖掘学校内涵发展内在深层次因素,凸显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性,将文化建设纳入内涵发展的整体设计当中。学校文化是学校之魂,学校文化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明确战略目标前提下,统筹兼顾,有所侧重,抓住重点。学校文化建设应注重培育人文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传承历史文明、优化制度设计、改革课程设置,要将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作为首要,将培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作为重点,将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作为标准。

3.3学校内涵发展赋予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也是落实中央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的生动举措,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文化建设主体角度看,学校内涵发展应该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发展。主体的文化实践需要相应的行为载体。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内容可以分成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者文化,其中管理者文化具有统摄作用,师生文化是建设的重点。另外,从中小学文化建设的对象角度看,深化学校内涵发展,要分类、分层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根据内容的层次性应分成物质层文化、制度层文化以及精神层文化等内在的文化建设。从学校内涵发展的目的性看,中小学文化建设内容立足现实性、注重渗透性、富有特色性、体现发展性。

4学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统一

4.1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建设理念统一

(1)指导思想的一致性。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是关系国家教育全局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化学校内涵发展,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契机,挖掘校内外资源,做足做实校园文化建设这篇文章;以全面深化学校改革为动力,激发全体师生创造活力;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儆校,推进依法治校和管理育人;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证,推动学校廉政文化和制度建设。

(2)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学校内涵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应定位在教师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之上,人是学校开展教育的目标和根本,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内在精神与外在氛围的集中体现,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将学校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紧密融合,在实践中彰显人本精神,重视人文关怀,营造人文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应有的价值认知。同时,学校内涵发展应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前提的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效益提升的本质体现。

(3)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建设二者在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决定着其发展目标的一致性。首先,二者共同终极目标是育人为本。具体体现在一个学校的办学目标上,落实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表现在办学质量和效益上。其次,不可否认二者在目标上的差异性。学校内涵发展应该更加关注学校发展内在质的规定性,学校文化建设较多关注外在形的表达以及同文化载体结合融合程度,在文化传承基础上,体现学校文化的独特性、新颖性和导向性。

4.2二者统一于学校全面发展中

(1)凝练学校精神文化。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指导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演化并伴随的一种非物质力量。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导向作用。建设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精神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需要加以凝练,归纳。学校精神文化主要表现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学校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锻造管理者和教师政治品格、师德素养、健康心理,引导广大管理者、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学校精神文化[4],让教师群体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治学态度和醇和的师生关系。要加强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成长的意识,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文化育人体系,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2)锻造学校制度文化。将顶层设计引入学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系统规划,科学设计契合学校内涵发展的制度文化体系。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既要立足现实,也要着眼长远,既要求变求新,更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切记头脑发热、盲目施行,更不可朝令夕改。制度设计要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公平性、发展性、系统性原则。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涵盖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制度,制度体系内部要围绕主旋律,首尾照应,相互契合[5]。制度的形成过程要体现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化,要反映学校文化历史的传承,要围绕内涵发展的目标前行。

(3)提升学校教学文化。坚持科学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确定学校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坚持内涵发展,摒弃学校传统管理模式,引进优化吸收中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完善学校组织结构、部门职能和评价体系的调整,突出“文化和内涵”这两个关键词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评价中的份量。坚持全面发展,开展学生文体活动,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坚持协调发展,既关注学校常规管理,又重视教学管理,既抓好教学,又抓好评测,既注重教师教法的改革,又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改进。

(4)优化学校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手段。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学校历史文化传承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特点,整合资源,科学谋划,创设富有特色的人文环境和校园环境。注重凸显三个目标:一是凸显教育目标。通过营造具有内涵的人文风景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校园环境打上教育的烙印,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二是凸显愉悦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校园环境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增设休憩点、晨练处和英语角,精心设计林荫小道、文化长廊、绿草坪和石板路等自然景观小品,让师生在学习、工作之余有锻炼、放松、聊天和娱乐的空间。三是凸显知识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墙、宣传栏,方便学生课外知识的摄取;设置校史馆、名人墙,班级挂设名人警句等,加强对具有教育意义和时代精神的名人名事宣传[6],以感性的认知激励培养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的意识。

作者:吴铭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郑金州.教育文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76页

[2]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

[3]王良江.论文化建设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体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4]沈胜林.论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生成机制的建构[J].教育与管理.2015(9)

第7篇: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党员干部 核心价值观建设 基本原则 措施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02-02

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是新阶段的的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任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够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政治思想觉悟,在思想上实现与党中央的一致性,将党的精神作为行为准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做好党的政策方针的拥护者和执行性,引领社会形成良好风气,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实现。

一、党员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进行凝结、提炼而来的一种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和内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的价值体现,表现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指引作用,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准则和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会根据建设要求作出变化和调整的,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各项建设任务的目的所在,有利于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阐述,国家层面的基本内涵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建设的最终目标所在;社会层面的基本内涵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和谐、稳定社会的性质表达;个人层面的基本内涵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三个不同层面的基本内涵共同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内涵的相辅相成作用下,完成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价值目标的统一。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其基本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支柱和工作动力,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党的工作和任务放在首要地位,才能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公众面前树立党员的光辉形象[1]。

二、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构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在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要坚定不移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详细、透彻的了解,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内容,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所在,将工作过程中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根据工作要求熟练、灵活运用其中的方法[2]。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最坚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了解和掌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入贯彻党的思想、学习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明确党的建设目的和中心任务,才能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掌握,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标准,成为一名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优秀党员。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综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发展愿望,通过将个人的价值理想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理想相融合,将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美好期盼寄托在共同理想中,以此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的为之努力奋斗,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其中,将党政策方针和理论精神作为言行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指引下,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利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力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奋斗过程中敢于承担、无私奉献,为共同理想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民族内涵的最集中、最基本体现,对民族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是任何发展时期都需要重视的精神内涵。时代精神是根据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将世界先进文化与社会实情相结合,为促进现阶段建设事业的发展提出来的价值取向,是民族发展和进步进程中的助燃剂[3]。在党员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要继承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将国家利益放到首要位置,一切工作的开展都为国家利益让步,发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不畏艰辛的传统优良作风,将民族精神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改革创新工作,将时代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改进、完善工作中的不足。

4.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界限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是人们辨别是非与善恶的参考标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对正确价值观念的方向进行了明确,是时展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在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党员通过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知道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继承民族精神中的传统美德,在生活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做违法乱加的事,加强思想观念上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争做道德模范,树立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在群众面前做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现状

在当前的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有待提高,部分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扭曲,服务人民的意识逐渐淡化、消失,没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逐渐出现现象,严重破坏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有些党员干部组织观念逐渐淡化,对于上级党组织安排的工作比较敷衍,执行力度不强;有些老党员自认为资历较老,对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不够重视或者不服从上级安排,情节严重的还会以权压人,阻止党建活动的正常开展。部分党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党中央的指示和精神不够明确,对党的政策方针了解不够详细,党性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道德素质较低;缺乏创新意识,在运用马克思主力的时候比较死板,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变动,有些党员缺乏时代精神,没有坚韧的品格和追求实事求是的精神;接受能力较差,对时展特性不够了解,在分析、处理问题的时候经常互出现不合理或者不正确现象,难以满足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求。

四、新形势下做好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措施

1.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

要想做好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是首要工作。在日常的党建工作中,要加大对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力度,使党员干部对党的精神和指示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重点教育内容。通过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思想道德,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依据政治纪律和内容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遵循党的政策方针,在思想上与党中央精神保持一致,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2.提高党员干部的自律能力

将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作为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对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作风进行严格约束,使党员干部明确政治纪律和内容,一切行动听党指挥,坚遵守党的政治纲领,不做逾越政治底线的事。加大反腐防腐宣传教育力度,结合实际案例让党员干部明白反复贪腐的重要性,培养党员干部清洁廉政的生活工作风气,当党员干部出现政治性错误的时候,影响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要给予严肃处理,对于情节严重者绝不姑息,要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在党内蔓延,确保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

党的根本宗旨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要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将人民利益和党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培养党员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党员干部,要给予精神上的褒奖和物质上的奖励,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模仿带头作用,激励其他党员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服务积极性和服务热情[4]。要求党员以内容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保证人民群众和党的利益为基本工作原则,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具有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为实现人民群众和党的利益不断努力奋斗。

4.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和领导作用

党的一切工作的开展都是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引下进行的,要先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就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和领导作用,将广大党员干部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核心任务和最终理想共同奋斗。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党的各项政策方针传达、宣传到位,为党员干部着想,使党员对党组织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提高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准确传达党的精神和观念,在党组织的凝聚和领导作用下,帮助党员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党员干部的光荣使命感,使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党内各项工作建设中。

结束语

在新形势系党员干部核心价值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贯彻党的政策方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涛.浅谈党员干部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知导刊,2015,(18):6-7.

[2]赵俊凤.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J].学理论,2016,(2):169-173.

第8篇: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一、人本法律观基本问题阐释

人类的历史是人类自我解放、人性回归的历史。以人为本,关注人本身是人类的职旨与永恒追求。作为理念的“以人为本”源远流长。无论在中国古代,还是在西方,都有相类似的说法。我国春秋时期法学家管仲就曾经说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在西方,人文主义学派主张用人性否定神性,用个性自由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用平等观念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当然,中国古代的人本观以及西方的人文主义跟我们现在所讲的人本观有本质区别。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以人为本”的“人”是在社会历史中生活着的现实的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其次,“以人为本”的“本”不只是“本位”,更是“根本”,是人的价值与人的意义之所在。正如有学者所指出,以人为本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①]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价值、人格尊严和基本人权的实现为内核的基本精神。其核心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法律领域的具体应用即是我们所主张的人本法律观。为了准确且完整地认识人本法律观这一法律理念,我们必须将其纳入法律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去理解。我们认为,法律观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即神本法律观、物本法律观、社本法律观和人本法律观。[②]其中,神本法律观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盛行。在古希腊、古罗马,学者们将法律与神等同起来。中世纪时期,包括法学在内的一切学科几乎都受到神学的支配,成为神学的附庸。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法律被物役,物本法律观的出现成为必然。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唯物史观揭示了法律的奥秘。揭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任落实到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其为指导,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法律观,即人本法律观。人本法律观创造性运用了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理论,揭示了法律产生异化回归的发展过程。与此相适应,法律观也随之变化,即神本法律观物本法律观社本法律观人本法律观。可见,人本法律观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法律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对法律文化遗产的科学总结和对传统法律观的反思与超越。

人本法律观是以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保障人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目的科学体系。具体讲来,人本法律观的科学涵义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法律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与归宿,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全过程。第二,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弘扬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强调法律同其他社会现象和谐一致,强调法律同经济、社会、环境等安排协调发展。第四,在法制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尊重人格、保障人权,体恤人的自然权利。总之,人本法律观,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尊重和保障人的合法权利为尺度,实现法律服务于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理论体系。人本法律观强调法律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的终极价值的追求。

人本法律观的确立,既是法律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依法治国的价值定位,更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实施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人本法律观是法律从异化再到回归的必然过程。人本法律观的提出必将引起中国法律观和法治实践的深刻变化。人本法律观是直接影响中国法学走向的重要因素,代表并反映了中国法学发展的方向。

二、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学科定位

哲学一词在英语中即“philosophy”,来源于希腊语,它常被解释为“爱智慧”或“爱真理”之学。宪法哲学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③]应该说,这些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诠释出他们对宪法哲学的认识。在我们看来,宪法哲学是对宪法基本问题形而上、一般性的概括与理解,是隐含于宪法文本背后的价值与准则。它重新审视宪法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目标指向,探讨宪法的伦理价值与正义性问题。换言之,宪法哲学是运用哲学的方法来思考和研究宪法和宪政问题的一门理论宪法学学科,它揭示了宪法和宪政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宪法哲学既有利于我们高瞻远瞩,把握宪法和宪政实践的全局性问题,又便于我们深入认识纷繁复杂的宪法和宪政问题的实质。[④]

需要指出的是,宪法哲学既不属于哲学,也非政治哲学。宪法哲学属于宪法学,是法哲学。它关注的是宪法和宪政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宪法哲学是站在法律的立场而非政治的立场来考量宪法的,是以法学的视野而非政治学的视野来审视宪法和宪政问题。由此,我们说,宪法哲学应当具有独立的法学品性。在当代中国,学者们对宪法哲学的研究刚刚起步,宪法哲学的发展也相对薄弱。这些都已构成制约中国宪法学发展的瓶颈之忧。当代宪法哲学理论基础的匮乏造成了宪法理论上的尴尬与实践中的失范。宪法是人权的保障法,人权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要充分发挥宪法的功能,必须树立科学的宪政理念,加强对宪法哲学的理论研究;必须转变宪政理念,充分认识人权在宪法中的价值和宪法对人权保障的价值功能。因此,我们认为,宪法哲学的研究对于中国宪法和宪政建设而言,具有根本决定性的意义。

三、人本法律观与当代中国宪法哲学

人本法律观作为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是贯穿法治始终的生命线。当代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本法律观,以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于人的功能。[⑤]由于以人为本与立宪主义在发展进程、基本内涵、目标宗旨及实践价值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以人为本理应成为当代中国的宪法哲学的基本内核与根本理念。

首先,从历史发展进程角度看,以人为本与立宪主义具有同步性。如前所述,人类法律观经历了从神本法律观,到物本法律观,再到社本法律观,最终回归人本法律观的演进过程。在西方的历史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的黑暗中解放出来,使人重新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开始了“以人为本”的历史演进。从宪法发展史的角度看,宪法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反特权为使命,以保障和促进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为目标。从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到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与1791年美国的《权利法案》,一部近现代立宪主义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人权发展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宪法史,就是人权保障史。[⑥]保障人权、促进人权是宪法的首要功能与终极价值。离开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引,宪法就将失去其存在的根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其次,从基本内涵方面而言,以人为本与立宪主义具有一致性。如前所指,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价值、人格尊严和基本人权的实现为内核的基本精神。其基本内涵在于尊重并保障人权。“以人为本”实质是“以人权为本”。在整个西方宪政史中,始终不变的一个概念是人类的个体具有最高价值,确认并维护人权是宪法的首要价值和根本功能。就宪法基本内涵讲,它包括国家权力的配置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公民权利的保障是主要的、决定性的方面。毕竟,国家权力的配置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免遭侵害。归根结底,宪法是研究国家权力如何为公民权利服务的。保障人权是宪法的首要内容和核心所在,宪政制度的规定从根本上讲应该服务于人权保障。由此,我们认为,以人为本统率宪法的基本内容,贯穿宪法的始终,是宪法的真正本质和核心。宪法的理论基础应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构成了宪政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基础。

再次,从价值目标的层面说,以人为本与立宪主义的指向具有同一性。人类宪法和人权保障制度的历史表明,宪法与人权是互为表里、紧密联系的。宪法的人权保障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宪法文明发展的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宪法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尺度。正如美国学者费里德里希所指出的,宪法旨在维护具有尊严和价值的自我,因为自我是宪法的首要价值。[⑦]在我们看来,宪政的终极关怀是人权,其根本意义与根本目标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的保障。真正的宪政在于一种特定的精神上的追求,一种尊重与维护每个个体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因此,当代中国宪法文化和宪法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重铸宪法的人文精神,完善宪法的人权保障机制和国家权力的制约机制,以实现从宪法到宪政的历史性过渡。

最后,从宪政实践的维度讲,人本法律观作为法治的核心理念,是解决宪法理论和实践困境的内在诉求,对于中国宪法学走出困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哲学获得较大发展,但仍面临诸多困境。其深刻的缘由在于宪法与部门法学对话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直接切入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公民权利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几个方面。[⑧]要走出现实困境,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和要求,构建宪法哲学理论。这要求我们的宪法理论与宪政实践都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并切实保障人权。以人为本正是重构我国宪法哲学的基本原理,它理应成为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根基。

在当代中国,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以人为本业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业已发展成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业已成为各项工作发展的基本理念。宪政规律告诉我们,人是宪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宪法的根本价值与功能所在。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并保障人权。这既是人本法律观的要义,也是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精义所在。作为法治国家的核心理念,人本法律观为也必将为中国宪法哲学走向成熟提供精神动力,为宪政国家、法治社会的构建贡献理论支撑。唯有坚持人本法律观,并将之真正贯彻到宪政实践过程中,宪政中国的实现必将不再遥远。

注释:

[①] 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载《求是》2005年第22期。

[②] 李龙:《人本法律观简论》,载《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

[③] 相关论文参见李琦:《宪法哲学:追问宪法的正当性》,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范进学:《宪政与方法:走向宪法文本自身的解释》,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江国华:《宪法哲学:自由的哲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5期。

[④] 参见文正邦:《宪法哲学——深化宪政理论的新视野》,载《检察日报》2002年6月16日。

[⑤] 李龙:《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中国法学的全局》,载《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⑥] 李龙著:《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第9篇:法治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和谐”这一新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程中提出的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构想,即要形成和完善一套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其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包含人们的就业、收入、住房、医疗、分配等关系物质利益的民生问题,也包含人的素质、情感、道德等文化内涵。文化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

1.从哲学内涵看,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之总和,同时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文化的基本存在形式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质量。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入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

胡锦涛同志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涵盖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更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基础上实现的全面和谐,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可持续性。从总体上说,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2.从文化功能看,和谐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内涵着人们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念。人类需要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需要心灵的栖息地。满足人们心灵和精神的需求,需要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及和谐文化的引导,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文化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作为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是构建充满创造活力,协调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利益关系的精神基础。尤其当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情况下,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有序、谅解宽容的和谐社会的极其有效的途径之一。

审视社会和谐的运行状态,一般基于下列因素的构成作用:一是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趋于一致,整个社会在精神文化上具有凝聚力与共融性;二是社会管理控制与协调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三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通过制度化途径得到满足;四是社会结构富有弹性,社会成员能够相对自由地流动。这些基本条件中,文化的功能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为:(1)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和谐社会应当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和谐文化的沟通功能可以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2)文化建设可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参与度的需要,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更为和谐。(3)文化的发展可以协调社会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公平,缓解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心理危机。

3.从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关系看,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文化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

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巨大的精神合力。用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能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核心价值取向的一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也即,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社会规范能够被最广大的社会成员遵循。而这种社会和谐发展的黏合剂,正根植于丰富多彩的和谐文化中。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