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商务学科评估范文

国际商务学科评估精选(九篇)

国际商务学科评估

第1篇:国际商务学科评估范文

商标评估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商标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与有形资产一样是企业所拥有的资产,通过商标评估可以明确产权关系并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商标评估有利于规范和发展产权市场通过商标评估,可以合理确定商标在产权变动中的价值量,给交易双方提供可参考的价值依据,保障双方交易的公平性,从而对规范产权市场是非常有效的。

商标评估有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商标评估的目的是使商标的价值量化,使商标的价值得以定位,为其参与市场交易活动提供依据―交易的价值,合理的价值评估使交易得以顺畅,效益得以实现。尤其在商标权投资、入股、使用许可和设定质权等形式参与市场活动时,商标评估作用显得十分突出。使得作为经济资源的商标可以发挥其作用。

商标评估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商标的评估可以使社会各界重视商标的作用,进而有利于人们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

商标评估为司法实践提供依据商标评估可以为司法实践中处理商标等涉及无形资产的侵权纠纷提供定量条件。

二、对商标价值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商标价值评估特点中,可以看到商标不仅代表了商品的质量、性能、技术水平及其他特征,更具有使资本价值增值功能放大的特殊使用价值,通过商标的独占使用及许可转让,可以给商标所有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而商标的交易中需要对商标的价值做出合理的评估,从而为商标的交易提供公正的交易价格基础。有大量的属性和因素会影响商标的价值。

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经济价值并非简单由设计、制造、申报、保护等费用形成,广告宣传有利于扩大商标知名度,并需要花费高额费用,这些费用对商标价值起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商标的经济价值表现为它能获得的超额收益,不能带来超额收益,商标就不具有经济价值。因此,商标价值评估应重点商标的超额收益能力、商标的开发购置成本及广告宣传、商标的法律状态、商标所依附的产品或服务、商标的内涵、知名度以及宏观经济状况。

三 、商标价值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标资产不评和低评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企业对商标资产认识不够,对商标资产的确认以及管理缺乏规范化,造成我国国有企业在与外商进行合资、合作过程中以及实行股份制或公司化改造过程中,商标资产不评和低评现象严重,致使大量国有商标白白流失。

2、商标评估的目的不纯

纵观近年来媒体披露的商标评估价值状况,不难看出,很多企业评估商标并不是为了变动产权或进行市场交易,也不是出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只是为达到宣传的轰动效应。

3、商标评估的随意性较大,评估价值严重背离实际市场价值

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规范的评估程序,使得商标价值评估的随意性较大,时间一长,社会及公众便怀疑其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商标价值是反映创造未来经济收益的潜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商标评估由于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同,加上商标评估委托方帐务混乱,家底不清,不能提供确实有效的数据等原因,不同的评估机构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商标评估出不同的结果是完全可能的,但也不能相差的太离谱了。

4、商标评估方法欠科学

商标评估是按照一定的估价标准,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计算确定商标资产在某一评估基准日现时价值的工作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可简单化和庸俗化。因此,商标评估应根据不同的评估对象、评估目标,全面评价和综合衡量各种因素的影响,采用科学适当的评估方法。几十年来,国外在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像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倍率法等商标评估方法,这些方法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四、商标价值评估问题解决措施

1、加强商标评估理论的研究

商标价值构成比较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之我国开展商标评估的时间较短,经验积累还很不够。为了促进并实现商标评估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应当在借鉴国外商标评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商标价值的现状和具体实际,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商标资产评估操作实务,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通过有关政策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商标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2、建立科学合理的商标价值评估体系

由于商标资产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商标资产估价会因评估目的、评估时间、经营环境、评估人员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这就允许评估结果与市场价值之间有一定的误差率,但这种误差不能太大。因此,要在加强调查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探寻商标评估本身固有的规律,真正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商标价值评估体系,完善商标评估方法,以此提高商标评估工作的质量。

3、加强对商标评估数据和资料的搜集和分析

商标评估数据和资料的搜集是商标评估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但目前我国评估的数据都是来自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这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企业的商标法律保护意识和产权意识比较薄弱,加上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往往从谨慎性的原则出发,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未能对商标资产的价值予以单独例示和反映,使得很多会计信息资料和统计数据对商标评估工作并无参考价值,且缺乏行业统计资料,使评估结果缺乏公允性,影响了商标评估业的国际形象和声誉。

4、加强对商标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管理

作为各级政府资产评估主管机关和行业协会,应认真负责地加强商标评估管理工作。作为商标评估机构要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加强内部管理,认真执行内部审核制度、项目风险评价制度、执业操作规范制度 、评估质量监控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克服短期利益行为,树立品牌意识严肃商标评估承揽业务,明确评估目标,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公信,保持评估工作的独立性。作为评估人员要严守职业道德和操作规范,以保证商标评估质量为前提,努力提高执业水平,严禁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行为的发生。

5、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商标评估质量提供了必备的条件,评估机构应广泛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评估方法,开发商标评估软件排除评估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商标评估的准确性 。

第2篇:国际商务学科评估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boom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 China, Business English major comes into existence in many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growth of the major calls for the proper goal of educational program in which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hould be given the priority. To prepare the versatile and practical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and diversified means of evaluation are essential to the fulfillment of its goal.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跨学科专业,它的专业知识涉及英语、贸易商科、文秘和交际学等方面。该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不仅具备较好的英语语言知识、商贸基本知识、东西方文化基本概念,而且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运作能力,能适应职场需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而需求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将人才培养与当地的实际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相匹配。根据几年来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实践和对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调研,总结出其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较高思想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商务运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涉外文秘、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应具备以下能力:

英语交际能力。Hymes 认为一个完整的语言交际能力定义应包括四项内容:语法可能性(程度);实用可行性(程度);场合适用性(程度);现实真实性(程度)。这四部分交际能力反映了话语者和听者的语法知识、心理语言学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和现场应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学生除了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还应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以及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商务运作能力(职业能力)。即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除语言技能之外的商务工作基本技能。如:商务领域的业务操作能力和运作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与网络应用能力等。这是商务英语人才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很快,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保证其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明确“一条主线,三个突出 ”,即以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培养,真正体现高职学生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的特点。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1、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我国进入WTO 后,人力资源市场对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所面临更大的挑战,其毕业生必须具有较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跨文化商务交流能力,熟悉掌握商务活动基本规则,并要有相当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简单的英语专业+商贸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也不能体现商务英语的专业特色。另外,英语专业课和商贸专业课开设的课程较多,占用较多的教学课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商务手段已被淘汰,一些商务概念已落后于时展。因此,为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使其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进行调整,使其更科学、更合理。将商务与英语有机结合,适当增加能提供学生必需的国际商务活动操作能力的基本培训,删减一些重复或交叉以及内容滞后的教学内容。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可分成三大模块: 英语语言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语音、英语基础综合课、语法、泛渎、英语听说。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商务翻译、商务口译、商务英语视听。商贸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制单、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英语语言专业基础课程着重英语语言知识基础,强调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的训练,英语基础写作不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因为它被作为英语基础综合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着重训练的是国际商务活动需要的基本技能。商务英语课程涵盖商务基本原则和运作。商务英语阅读包括商务常用文件如报表、信用证等。

商务英语写作涵盖原来的外贸函电和实用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和商务口译课程训练的是商务活动中的会议翻译、谈判翻译、公司及产品介绍等技能。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设 置为的是更有效的利用教学课时和教学资源,更大限度的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要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能力,让他们快速适应社会,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就应重视学生商务英语的基本工作技能、商务英语的业务操作能力与运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与网络应用能力。这些职业能力是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应成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的核心。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建构主义,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权利和机会。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也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学”而不是“教”;注重的是学生要学会什么,而不是应学什么;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教学评估采用的是多元化评估方式;关注个体学习者,同时也注重全体。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口头交际、口头报告、团队合作,信息搜集、电脑操作、商务礼仪等方面的技能。 多元化评估可表现为评估内容多元化如商务英语沟通、商务英语信函、信息搜索、团队合作、文秘技能、办公设备操作技能、国际贸易业务、国际商务文化知识等;评估方式多元化如课堂表现、口试、英语辩论、市场调研、产品演示、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单元测验、期中期末测验等;评估时机多元化强调的是过程评估。在教学的不同时段对学生进行准备性、形成性、诊断性和总结性评估。这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商务英语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元化评估的职业教学模式。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商务活动紧密相关的专业,其培养的人才应突显较强的商务英语职业能力,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元化评估为教学手段,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运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对外商贸人才。

参考文献:

[1] Ellis M?Johnson C.商务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第3篇:国际商务学科评估范文

1开办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国内本科院校己经形成了几种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教育”为主要目的校企合作;以“科研”为主要目的校企合作;以“教学与服务相结合”为主要目的校企合作。我觉得我校可以采取以“教学与服务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本科院校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在外贸企业兼职,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咨询活动,把在实际应用中获得的知识带回课堂,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作为学生与外贸企业之间的联系人,把企业的小额外贸翻译订单通过E撇1发送给学生,既有利于构造学生从事外贸翻译的职场氛围,又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外贸翻译经验,更帮助外贸企业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外贸翻译人才。

2构建新的本科院校外贸翻译人才的质量评估体系。

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对外贸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号召,为了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外贸翻译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必须构建并逐步完善了别具特色的本科院校外贸翻译人才的质量评估体系,这无疑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们的外贸翻译实际应用能力,更符合本科院校外贸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新的本科院校外贸翻译人才的质量评估体系,即采用期末与平时成绩评估和实际外贸翻译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并以实际外贸翻译评估为主。这就弥补了传统的以期末与平时成绩评估为主的评价模式的弊端与不足,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提高他们的实际翻译能力。就每一个学期而言,平时与期末评估是对每一个学生在该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的评价,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而实际翻译评估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翻译技能的双重应用。学生通过外贸企业给任课教师反馈其卓越外贸翻译能力的方式,请求任课教师向学院申请该课程期末满分免试的奖励。除此之外,学生参加学校外贸翻译协会及学校以上级别社会团体或者知名外贸企业举行的外贸翻译大赛等并获得相应荣誉证书,学校应给予期末加分等奖励,进一步推动外贸翻译人才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鼓励家庭私营企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

当今社会,家庭私营企业从事外贸行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学习外贸翻译课程的大学生通过学校或老师的推荐,与外贸进出口企业或者网络上的客商(如:阿里巴巴)开展贸易合作。大学生作为两者之间的联系纽带,通过翻译客户感兴趣的商品信息,并把它告知家庭私营企业,协助家庭私有企业与客户展开广泛商业合作。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外贸翻译能力,开拓大学生对外贸易视野,还能有助于大学生逐渐积累商业人脉,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最终成功实现自主创业。

二、总结

第4篇:国际商务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外资并购 商标 评估

外资并购是引进外资的重要形式。所谓并购是企业合并与收购的总称,企业并购最先在英美国家实践和提出,它泛指以取得企业的财产权和经营权为目的的合并、股票买入和经营权控制等活动。在我国,外资并购指的是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外资进入中国的方式有了重大改变,那就是与中国的知名品牌企业合资。外资的进入虽然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但外资进入中国时所采取的所谓商标战略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品牌损失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外资并购中商标价值评估状况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为了表明自己、区别他人在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的可视性标志,即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所构成的标志。外资企业愿意并购中方企业,更多看重的是中方企业的商标价值,因为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商标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产品的标识,更多意义上是代表一个企业产品的质量、企业文化和在所属行业中的影响力,更多的是在标识一个企业的商誉。特别是驰名商标的价值更是不容小觑。在外资并购中必须要对商标价值进行评估,以便交易双方明晰商标价值,尤其是让被并购企业清楚知道自身商标的价值。然而由于商标评估存在种种问题,以至于中方企业的商标的价值被低估甚至不作价拱手让与合资企业。如1994年,金鸡品牌的持有人天津日化四厂,为了引进外资,与美国莎莉集团所属奇伟日化公司合资组建了中美合资奇伟日用化学(天津)有限公司,当时金鸡鞋油已占据中国鞋油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合资时金鸡品牌却只折价1000万元。又如广州饼干厂与香港一家公司合资时,将其在50年代注册并享有盛誉的岭南商标无偿转让给合资企业使用,这都造成了中方的巨大损失。

二、商标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外资并购的前提和难点是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和评估资产。科学准确评估商标的价值,合法公正地处置商标,有利于在并购过程中维护双方企业的利益,推动和保障外资并购的顺利实现。目前在商标价值评估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表现在:

(一)缺乏有关商标评估的法律

国家工商管理局曾在1995年颁布《企业商标管理若干规定》,该规定明确规定企业转让商标或以商标权投资,应当委托商标评估机构进行商标评估。接着1996年又颁布了《商标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但该办法只对商标评估机构的条件、业务范围及评估原则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规定,而对商标价值的构成、评估的具体方法等商标评估的实质内容为予明确,操作性不强。然而这两个规章在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被废止。目前我国没有一部关于商标评估的法律法规。

(二)评估机构不规范

商标等指知识产权的评估技术含量高、程序要求严格,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置把关不严,对从业人员缺乏严格的培训与考核,常常出现评估结果与实际状况差距极大的问题。

(三)评估方法不科学

按照国际惯例,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有三种,即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不同,评估方法也不同。有些单位却是不分对象和目的,只用一种方法或用错了方法。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导致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中,标准不统一,高估低估现象严重。

(四)不重视对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评估

有的中国企业在重视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却忽略了通过自己长期经营形成的商标等知识产权,在评估时将这一部分资产价值低估甚至没有将这一部分资产作价,造成商标流失。尤其是造成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流失时,其损失更为巨大。

三、完善外资并购中商标评估

(一)加强商标评估理论的研究

商标评估是按照一定的估价标准,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计算确定商标资产在某一评估基准日时现时价值的工作。商标价值构成比较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比如,商标的设计、注册、广告宣传等费用,商标的使用期限、侵权状况、法律保护程度,商标的显著性以及商标带来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知名度和信誉,商标资产依附于有形资产发挥的作用,包括所使用产品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与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等。④加之我国开展商标评估的时间较短,积累经验还不够。为了促进并实现商标评估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应当在借鉴国外商标评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商标价值的现状和具体实际,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影响商标价值的定性因素及定量计算方式,逐步发展一套更加科学合理和规则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以及技术规则,通过有关政策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商标价值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二)完善商标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当前商标评估无法可依的状况,应加强商标评估立法,制定商标评估的统一法律规范,详细规定商标评估的形式、时间、表现、机构及工作人员,建立和完善商标价值评估制度。

1.关于商标评估标准和方法。在商标评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商标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并通过法律法规将其确定下来。

2.关于商标等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法律责任。国家工商管理局曾于1996年颁布了《商标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玩忽职守,使评估结果严重失实的,所在地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除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外,视其情节予以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实际上让商标评估机构在对商标价值评估失实时仅承担警告、罚款的法律责任并不能起到处罚作用,也不能有效遏止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并且该规章在2001年被废止。虽然随后国家出台了《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但是这两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并没有规定评估机构承担的法律责任。目前我国没有相关法律对商标等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应承担的责任做出任何规定。由于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对我国商标评估价值失实几乎不承担任何责任,如经济责任、道德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尤其是法律责任,导致背离商标实际价值的评估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一情况,在商标评估立法时要明确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法律责任。

3.关于外资并购时的商标价值评估。外资并购涉及外方企业,与企业并购时双方都是中方企业不同,外资并购时企业商标等无形资产被低估甚至是没有估价,会造成商标流失,造成损失,尤其是造成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流失时损失更大。因此法律要对外资并购时商标等知识产权的评估做出严格的规定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三)强化企业商标保护意识,重视自身商标价值评估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资产的计价是遵循历史成本原则。由于包括知识产权在内无形资产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和取得成本的不可分性,使得大量无形资产不能确认和计量,即使确认入帐,但计量的成本也往往是不完整的。导致专利、商标、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在研制、开发过程中投入的费用并没有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使帐面上反映的无形资产价值与其真实价值相差甚远,这样当企业发生产权变动或产权交易时,帐面无形资产价值并不能成为交易的价值基础。所以当企业涉及资产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资、出售、联营、股份制改造、合资、合作时,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就成为必要,以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⑤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本身具有巨大的价值。中方企业作为外资并购的目标企业,要增强商标价值评估意识,要认识到商标价值评估是必要的,以商标使用权作价出资时要同并购企业商定商标评估办法确定商标价格,避免企业自身商标价值被低估甚至是无偿转让。中方企业与外方企业应当商定评估机构选择办法,比如双方共同选择、委托第三方选择等,应当选择有资质且资质比较高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机构做出报告后,应当聘请无利害关系的独立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和评估,判断评估报告依据的资料是否充分、真实,评估方法是否科学、评估程序是否公正、合法,调整参数是否科学、合理,最终得出评估结论是否真实、可靠。

四、结语

第5篇:国际商务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服务 绩效评估 评估指标 绩效分析

[分类号]G250.7

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问题是当前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此主题在2000―2007年间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68篇,其中2000-2003年为49篇,2004-2007年为219篇,近几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笔者还利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科技信息数据库以及网上搜索,对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关于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的含义的论述

绩效评估方法最初用于企业管理,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图书馆界首次把它引入图书馆。研究者对“图书馆绩效评估”的概念已经有了共识,就是依据某个标准,对照统一指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图书馆投入的资金和资源,对图书馆管理者在一定时间内经营图书馆所取得的业绩和提供各项服务所获得的效益进行评价和测评。简言之,绩效评估就是对其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进行比较。

对于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的概念,研究者只是从各自的角度对其含义进行了阐述。文献认为评估是对资源服务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字资源使用后带来的效益包括当前效益和潜在效益。潜在效益不易被量化,具有间接性,所以评估的重点是通过统计数据和用户调查,分析用户的使用行为及影响服务绩效的因素,对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估。

罗曼曾提出,服务绩效是图书馆实际提供的服务质量,它包括功能质量(形成于服务过程)和技术质量(取决于服务产出和结果)两方面。据此文献将数字资源绩效评估概括为依据指标体系对其服务质量进行定量的测度和定性的分析。

笔者认为,虽然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含义进行了分析,但没有体现出资源与服务的有机统一。目前的数字信息资源呈现出多元化、网络化、动态化的特点,服务类系统也是多种多样,各图书馆引进的资源和服务各不相同,两者如何有机的结合,使资源服务达到最佳效益,是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的关键,评估可以了解其服务的有效性,可以作为图书馆提高数字资源服务质量的手段。

2 对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研究者多数认为指标体系的选取应当遵循国际通行的原则,并结合我国的国情。选择评估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指标的通用性、可比性原则,系统优化、管理优化原则,实用性、可行性原则,稳定性与灵活性兼顾的原则,目标导向性原则,客观性、准确性原则等。研究者对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研究比较全而、详细,为指标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往往以数字图书馆评价的方式进行,以英美为主的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项目,制定了一些标准和指南,发表了一些相关文献,主要有:

2.1.1 美国图书馆研究协会的“ARL电子图书馆服务评价(E―METRICS)”项目(2000-2003)主要内容是研究统计和衡量绩效的方法,研发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为ARL成员馆制定一个网络统计和绩效测度数据收集手册,提出14个指标,功能上较为完善,并对指标的可获取性、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已有49所成员馆采用。

2.1.2 网络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COUNTER项目规定了四大类数字资源的使用统计规范,要求出版商和服务商必须向用户提供符合COUNTER标准的使用统计报告,定义了55个相关词汇,规范了8种报告格式。目前,COUNTER规范是数字资源使用统计研究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标准。然而现有的指标还不能满足评估深层次使用数据的需要。

2.1.3 欧洲图书馆绩效评价和质量管理系统EQUINOX项目(1998-2000)其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5类14个指标m其中一些指标的获得性较差。

2.1.4 IS02789附录A 图书馆电子服务使用评价,包含4个核心指标和4个可选指标,并对每一个指标进行了定义,指标的可获取性较强。

2.1.5 网络环境中国家公共图书馆统计和绩效测度项目(1999―2000) 目标是制定一套核心的能够用以描述公共图书馆网络化资源和服务使用情况的统计和绩效指标,其成果是《公共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统计和绩效测度》手册。

综上所述,国外较注重指标体系的研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形成了指导实践的成果,不仅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也影响到数据库商的服务,研究中重视实践的发展,大多数指标比较详细、具体,量的特征明显,可获取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理论上的探讨、具体指标体系的研究、结合图书馆具体实践的调查和应用研究。

2.2.1 理论上的探讨 论述了建立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意义等,提出了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及所函盖的内容,如文献提出了指标体系应当包括管理性、技术性、内容性、服务性等指标,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述。

2.2.2对具体指标体系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较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指标体系,并且给出了详细的指标及其描述。文献从设施、使用、成本、服务及用户满意度5个方面来构建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12个具体的绩效指标,它侧重于数字资源的服务绩效,着重评估数字资源的效率与效能。文献从数字资源的基本情况、成本、售后服务、使用等4个方面设立成3级体系,包括32个量化指标,每项指标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系数,它侧重于数字资源本身的质量评估。笔者认为前者更具有实用性,因为服务绩效能够反映出数字资源本身的质量。

目前国内多数图书馆属于数字资源建设与纸本文献建设共同发展的复合型图书馆,文献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这类图书馆的指标体系,从数字资源测度、服务测度、管理测度、用户感知四个方面给出了31个指标,并希望通过评估能够促进图书馆达到8个目标。此指标体系比较详细、具体、全面,操作性强。

2.2.3 结合调查和应用的研究 该方面研究较少。有代表性的研究是以问卷调查法对国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总结出22个指标,并在“211工程”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适用性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这22个指标基本适合我国国情;有的研究则结合本馆的数字资源使用情况给出了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实用性较强,但多数侧重于对数字资源本身质量的评价,

对于资源服务绩效评估来说则不够全面。

现有的研究只是从某种角度提出了一些评估指标,关于这些指标的科学性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2.3 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2.3.1 内容包括数字资源的总体收录情况、学科收录范围、数据来源情况和数据库之间的重复情况等,包括数据库商的售后服务。对于购入式资源,需要评估其收录信息的质量,对于自建式/开发式资源,要考虑选题的新颖性、针对性、特色性,数据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描述的规范性等。

2.3.2 可用性即有用性和易用性。数字资源应当为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具有相当的资源保障率,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且能让用户简单方便地使用相关设备和系统,检索功能全面、途径多、结果准确,提供无障碍访问。

2.3.3 访问情况即用户使用情况,包括登录的时间和次数,检索记录、下载记录的使用成本等。

2.3.4 成本包括资源购置成本、设备成本、软件成本、人员的时间成本、培训成本和技术维护成本等。

2.3.5 培训 包括对用户以及这些馆员进行宣传、培训的次数等。

2.3.6 用户满意度 它本身既是评价的内容和对象,同时也是评价其他指标的手段。

3 对绩效分析方法的研究

研究者提出了多种绩效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用户满意度分析法、横向比较分析法、纵向比较分析法、使用成本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还有的提出了对比分析法、引文分析法、利用网络日志分析的方式等。

在多种绩效分析方法中用户满意度分析法是一种较普遍和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往往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主要评估的是用户对数字资源服务的满意程度,是一种个体的定性评价和整体的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具有客观性、系统性的特点。目前国内多家图书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或者通过图书馆主页搜集用户意见,对用户满意度进行评价,但是往往做的不够深入。CALIS有运用用户满意度调查法评估联盟采购数据库的实例,通过这一实例,研究者探讨了用户满意度调查法在数字资源评估中的运用,认为用户利用是资源价值的体现。但是对用户满意度进行评价只是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的一部分,它不能代替整体评价。

横向比较分析法主要对同类不同数字资源的比较分析,可以确定本馆的核心资源;纵向比较分析法是对同一资源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使用规律,采取相应的服务策略;引文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抽样统计进行评价,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总之,对数字资源服务进行绩效评估比较复杂,涉及的因素较多,单纯的运用某种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评估。

4 绩效评估的困难――数据来源存在的问题

4.1 来自数据库商的统计数据

对数字资源进行绩效评估的统计数据主要是来自数据库商,目前部分数据库商能够严格按照COUNTER等相关标准与规定为用户提供规范详细的统计数据。然而有的数据库商则白定标准,数据粗略,给评估工作带来困难。主要表现在:数据库商的统计数据指标定义不明确、统计方式不一致等无法进行相互比较;数据库商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全而,并且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一些数据商提供不r任何统计报告。

图书馆在购买数据库签订协议时,应当要求数据商按标准定期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以便对其评估,进行科学管理。

4.2 利用网络日志

Web服务器日志记录了接收请求以及运行状态的各种原始信息,可以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然而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图书馆对日志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只能获取一些最基本的数据,缺乏对数据的挖掘和深层次的使用。同时文献认为基于Web调查到的统计数据不是完全可信的,因为利用网络调查产生的样本是随机的,用户群体的结构不容易被界定,而且无应答比例往往非常高等原因,都会造成调查表的平均值误差,难以对资源服务作出准确的评价。

4.3 图书馆自行搜集数据

图书馆建立统一的用户认证与管理系统,就可以通过服务器和用户认证服务器两个网关来实现数字资源利用的统计和调查,获得资源利用的统计数据。然而由于图书馆现有的网关都不是专门用于数字资源利用统计和评价的,所以通过这个网关的登录日志文件或业务日志收集到的数据并不是很充分和标准化、规范化,不足以评价数字资源的服务绩效。

5 结论

5.1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5.1.1 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是一个新课题,它与数字资源质量的评估有不同之处,注重资源的服务绩效。近几年虽然不乏对其各方面的研究,但理论研究还没有实质性进展,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没有形成理论体系。

5.1.2 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离 比较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侧重于应用及对实践的指导,研究成果往往形成用于指导图书馆具体实践的文件或标准。国内比较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应用于具体实践的研究。

5.1.3 指标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对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定性分析较多,具体量化研究较少,对指标的获取、统计分析及验证的研究不够具体、深入,实际应用时不便于操作。

5.1.4 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2004年CALIS出台了《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对于数字资源的定义、分类,引进数字资源及二次文献数据库的计量和统计都作了明确规定,但没有涉及到数字资源使用的计量标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正式的、权威的针对数字资源服务的国家评估标准,以至于在数字资源的建设和服务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盲目性。

5.2 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估是一个综合评价评估体系,从以上的研究分析来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继续探讨:

5.2.1 统计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及其获得模式的研究 评估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对于数据的提交格式、方式、周期和具体的量化指标等等需要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其具有通用性、可比性。目前并不是所有的数据库商都能提供符合COUNTER标准的统计数据,如何能及时、准确、完整的获得统计数据,对服务绩效进行分析,是绩效评估的关键。

5.2.2 评估指标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量化指标能够准确反映数字资源的服务现状,但是有些量化指标在实际评估中不便操作,或者无法量化,如科研成果的间接效益、潜在效益、社会效益,需要对其定性分析,然而定性分析往往带有主观随意性,评估中需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5.2.3 注重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的研发如数字资源利用统计网关的研制、图书馆质量管理软件、绩效评价工具等。国外比较注重一些应用软件工具的研究,如数据图书馆联盟(DLF)的ERMI(Electronic Resource Management initiative)项目,SUSI-II(standardized usage statistics harvesting initiative)项目等,以解决数据的可获取性和规范性问题。国内的研究则较缺乏,致使指标数据的获得存在许多困难。

第6篇:国际商务学科评估范文

但无论是进行国际贸易,还是走出国门承包工程,进行劳务合作、开展海外投资,经营者都要面对国际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尤其是国家风险。为了规避风险及由此而造成的损失,经营者有必要参考评估机构的国家风险评估指数。然而,在国家风险评估中,评估机构通常假定面对国家风险的行为人是同质的。事实上,面对国家风险的行为人包括了进出口贸易商、跨过投资者、国际业务金融机构等等。虽然,一个评估者就一个国家的风险评估来说,其国家风险评估结果只能是一个。然而,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家风险对于不同行为当事人来讲,其影响可能并不一样。

一、国家风险概述

国家风险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社会、法律、宗教、经济、金融、外债等多个层面,表现为战争、恐怖行动、内乱、、冲突、人畜疾病流行、地震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对国际商业活动可能采取罚没、收归国有、禁止出入境、废除债务、毁约或强行终止合同。国家风险可以相互影响,如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联,形成连锁风险反应,扩展成为综合的国家风。又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国家风险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在国际间互相传染,形成各国所在的地区风险。

一个广泛被使用的国家风险定义是由Nagy(1984)给出的:“国家风险是由发生在某个特定国家的事件所引起的跨边界贷款中的损失暴露,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国家是在政府但绝不是在私人企业或个人控制下”。

把握这一概念,需要强调两点。一是跨边界贷款包括了一个国家的各种形式的跨边界的贷款,不论它是给政府的、银行的、企业的,还是给个人的。二是损失是由国家层面发生的事件所引起,而不是某个私人部门或个人层面的事件所引起。这些事件包括政治事件、经济政策、经济基本面等等,对于私人部门来说是不可抗因素。

上述定义只是就国际信贷市场而言,实际上,国际市场上的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等等,几乎一切国际资本流动都面临着因债务国“不能”或“不愿”而产生违约的风险。厄尔布等人(Erb.Harvey andViskanta,1996)认为国家风险是影响全球投资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分析了国家风险概念的构成。诺伯特・菲斯(Fiess,2003)证实,国家风险是资本流动中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并且国家风险的增长将降低资本流动。实际上,最著名的几家国家风险测评机构,如国际国家风险指南(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ICRG)、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Invest or Services)、标准普尔信用评级集团(Standard and Poor′s Rating Group)所测定的国家风险,均包含了所有国际贷款和投资面临的损失可能性。

可见,国家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家风险是指在这个国家或因为与这个国家有关联而发生的各种风险(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狭义的国家风险是指因为国家的某种特定政治、社会、经济、金融、自然环境和突发事件等因素引致的经济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主体在国际业务中涉及的外国的国家风险。这些经济活动主体包括商品和服务出口商、跨国投资企业、开办任何国际业务的银行、在国外承包工程的承包公司和劳务人员等。狭义的国家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和转移风险,表现为上述因素导致的价值损失、本金和利息利润汇回本国的限制等。

二、常见的国家风险评估机构类型

目前,世界上有如下一些常见的国家风险评估机构:

(一)政府间国际组织

包括世界银行(World Ban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WTO)、经合组织(OECD)、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UNCTAD)、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F)、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亚洲开发银行(ADB),多边担保机构(MIGA)、巴黎俱乐部等。有的全面评估一个国家的国家风险,如IMF和世界银行;有的在某个方面对国家风险进行评估,如巴黎俱乐部和世界卫生组织。

(二)官方或半官方机构

大多数国家为了支持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拉动就业、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会对外国政府和进口商提供信贷来采购本国的产品,为了防范贷款风险,需要对借款方的国家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因而都设有官方支持的出口信用机构(ECAs)。这些机构包括英国出口信贷担保局(ECGD)、美国进出口银行(EXIM)、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德国Hermes保险公司、法国COFACE保险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韩国进出口银行等等。此外,如美国中央情报局、国际开发署对各国民主进程进行评估。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国家风险评估一般代表本国政府对该国的国家风险评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在国家风险分析、评估基础上设定国别信贷限额(往往不公开)。

(三)非政府组织(NGOs)

包括透明国际组织、人权国际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组织、反腐国际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等。对国家政治、经济和人类环境进行评价。

(四)私人机构

这些机构有些专门从事国家风险评估,并以此为生;有些属于信用评估公司兼业国家风险评估。它们都提供有偿服务,接受委托进行某个国家的国家风险评估。有偿提供国家风险调查、分析、评估和评级服务的商业机构有《经济学家》情报社、《机构投资人》、《欧洲货币》、政治风险集团的《国际国别风险指南ICRG》、瑞士商业环境风险调查公司(BERI)、Moody’s、标准普尔(S&P)、邓白氏(D&B)、惠普(Fitch’s)、控制风险集团(CRG)、香港政治经济风险金融公司等。此外,许多跨国金融公司、跨国投资公司为了自己的风险管理也对国家风险进行内部评估,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银行。

(五)学术研究机构

西方国家的各种学会、协会、基金会、思想库、大学也对全球风险的某些方面进行研究、评估。如美国的外交学会、兰德公司、华盛顿的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家协会等。

(六)其他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国际问题研究所、主要大学的研究所也分析、评价各国的政治、经济、金融和军事情况,但不进行评估排名,只发表国别和地区某个专门领域的研究报告。

三、国家风险评估的异质性需求

评估机构在进行国家风险评估的时候,总要假定其潜在客户(面对国家风险的行为人)及其需求是同质的,或者说,存在一个“世界性投资者”。这是因为,在同一时间内,一个评估者就同一个国家的风险评估来讲,不可能有多个评估结果。然而,事实上,对国家风险评估的需求多种多样。一方面,需求主体会是多种多样;另一方面,同一主体的需求也可能不尽相同。

对于国家风险评估需求主体的类型,依据业务性质和内容可以划分为:国际贸易商,贸易商面对的国家风险主要是收汇风险,即能否按时按量收回货款;跨国投资者,投资者关心的更多是能否实施项目以及项目运营能否正常、收益可否兑换成国际通货并汇回母国,在经营过程中融资的可获得性等;从事国际业务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主要关心其外国贷款能否如期收回并满足各种监管要求;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如对当事国的贷款能否收回,国际行动会否受到影响等。

依据法律地位可以划分为:自然人,外国汇款是否受到限制,旅行会否受到影响;营利机构,外国业务会否受影响和外国利益能否实现;非营利机构,外国活动能否按计划开展,外国经费能否筹集并实现国际转移。

此外,依据外国风险暴露的时间长短可以划分为:短期资产外国风险暴露者;长期资产外国风险暴露者。一般来讲,前者由于时间较短,风险更具可预见性。

面对国家风险的行为人之所以要分析和监控国家风险,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建立国家风险管理制度,防范和化解国家风险,避免因国家风险导致的损失。国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开展国际业务时就必然会遇到国家风险,如果没有国家风险意识,不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就可能会因为遭遇国家风险而造成财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更好地进行产品定价,获得预先的风险补偿准备。既然在国际业务中必然要面临国家风险,获取风险补偿就不可缺少。否则的话,在风险发生时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预先提取了风险补偿准备金后,就可能降低损失的程度甚至全部补偿了风险导致的损失。另外,在风险防范上,有的还尝试设立国家风险限额和国别限制,逐步做到强制性的国别限制和国家限额,加强还款保证和保险措施。

符合外部监管要求,如从事国际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必须遵从新巴塞尔协议的三个基本监管原则:资本充足率要求,外部监管原则,信息披露的市场纪律。

符合内部监控和合规的要求。

通过自我评估国家风险,从而有针对地调整政策,提高国家声誉。

四、结论

显然,由于面对国家风险的行为人多种多样,以及他们关于国家风险评估的需求目的各不相同等原因,国家风险指数只能是相对的。同时,又因为在国家风险评估中,各评估机构一般有各自的评估标准和评估侧重点。因此,面对各类评估机构所给出的评估结果,行为当事人有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谨慎地选择和运用国家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李福胜.国家风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朱全涛.国家风险与评级[J].统计与决策,2004(6).

第7篇:国际商务学科评估范文

一、外向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估基本要求

一是要符合国际化。为适应经济发展逐渐国际化的需要,我国外向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遵照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并及时教育培养,以充分体现外向型创新人才国际化特征。使外向型创新人才成为熟悉国际规则、东南亚各国法律,具有英语、东南亚语言背景,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掌握外贸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富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热爱广西北部湾;要具有国际理念、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要掌握国际规则和外贸专业技术知识等;要掌握一种或多种外语,并善于进行国际间的文化合作、沟通及信息处理;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熟悉东盟国家的历史、地理、风情、政治、经济等;要熟悉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是要符合区域化。区域性是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之一。人才的培养必然植根于经济区这个特定的区域和它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之中。人才的服务功能主要通过对区域性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保障来体现。一是培养区域适用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通过技术服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根据经济区的市场、社会需求,应培养急需的外向型创新人才。外向型创新人才要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为繁荣广西商务经济服务、为经济区开放开发服务、为国际第三产业发展服务。

三是要符合现代化。只有现代化、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才能培养适合经济区需要的外向型创新人才。外向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树立前瞻性、开放性、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增强全球性竞争意识;要不断运用学科的新信息、新知识、新成果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引进当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具前沿性;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来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期逐步实现教学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化、教学内容网络化、教学管理科学化。这样,外向型创新人才才能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四是要符合复合化。随着经济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国际间的商务谈判和交往日趋频繁,复合化的外向型创新人才不可或缺,表现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并非只是行政职务和纯技术型的,它是多学科的复合,是很多领域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仅仅具有单一学科知识是不够的。

二、外向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主要指标

第一个层面是,就人才培养主体而言,质量评估的主要指标可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外向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条件与管理。其中包括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规划、要求与措施,人才培养的机制与管理,各种教学设施、创新型培养基地的建设,各学科专业发展的平台、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等。二是外向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活动。这个指标包括教师的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学校的学术氛围,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实习和社会调查的开展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的能力等方面。三是外向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评估。这应当包括学生思想道德、专业理论、文化素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身心素质状况、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及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等方面。

第二个层面是,就培养的外向型创新人才而言,质量评估主要指标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知识体系。具体指培养的外向型创新人才应该既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有关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的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既懂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又熟悉国际惯例和法律法规及规则;既懂得英语或一种东盟国家语言,又掌握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文化合作、信息沟通及处理的知识。二是能力体系。这主要是指培养的外向型创新人才应该具有以下几种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熟练的外语会话能力;公关和谈判能力;娴熟的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分析、设计的能力;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开拓创新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发现能力;较好的评价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三是素质体系。人们通常把除知识和能力以外的、能支持一个人从事对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非智力因素,称为素质因素,素质体系则是这些素质因素的综合体系。同所有活动必须具备的素质因素一样,外向型创新人才素质因素包括个性心理与人格品质。具体到培养的外向型创新人才方面,应能够使人才应对从事对外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充满自信;对问题善于质疑;对事物高度的兴趣。即所培养的人才愿意主动投身于经济区产业发展中,愿意为北部湾经济提升做贡献,热爱对外经济工作,乐于且善于从事创新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发展专业和素质,以它为起点,有意识地在理性指导下把乐趣与理想、目标联系起来,上升到志趣与追求的高度、上升到对职业的忠诚、敬业。经济区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型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达到“意志坚定、毅力顽强、善于创新、素质过硬”的目标。

三、外向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策略分析

教育工作者和政府等有关部门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构建符合广西北部湾经济需要的新的外向型创新人才评估策略。

一是要从战略高度加强对评估工作的重视力度。要摒弃传统的观念,评估并不是简单的检查工作,而是一项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任务。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事关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等北部湾区城市的长远建设与未来发展,事关广西的建设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事关中央实施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国挺进东盟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成败,关系全局,必须成功。从这个角度而言,经济区建设无小事。因此,外向型创新人才的评估工作是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大局着眼,使其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整体规划外向型创新人才的引进、开发与评定、评估,使人才评价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是评估工作要认真结合经济区建设人才需求。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的创新型人才需求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人才引进与人才开发,而对人才的定义及人才的评估鲜有涉及。然而,什么是适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人才的水平如何,如何评估,这是人才引进与人才开发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应该明确,凡是可以为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服务与技术服务的就是经济区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评估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应该与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制定出适合经济区所需、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评估标准。在不断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标准化、社会化的外向型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同时,还要根据当前创新人才需求特点和整个广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现实情况,在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标准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制订一些特殊政策。

三是要构建外向型创新人才评估工作平台。这是对外向型创新人才的能力、水平的综合反映的前提要求。这要求评估工作要积极参与外向型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与人才开发的规划,要从大局把握发展动态,才会在具体的工作中,方向明确、引导到位、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因此,各有关部门可充分借助政府和各种政策优势,将最新的外向型创新人才需求信息提供给相关的大中专院校,各学校要在从专业的设置到人才培养的改革的各阶段,充分借助各种权威的社会力量来积极参与,使政府等部门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将第一线的外向型创新人才需求信息与人才培养部门的培养计划实现无缝对接,以提高人才培养与人才提供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四是要不断完善外向型创新人才评估机制。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工作、工种的特点,积极探索以考代评、考评相结合的评审新机制;建立并完善充分体现科学性、公平性与公正性的科学评审新机制;使科学评审新机制更利于发现人才。同时,要落实体现以能力、业绩为重点的政策导向,要制定向“高层次和紧缺外向型创新人才”、“为经济区外向型经济做出突出贡献和重大成绩的外向型创新人才”的倾斜政策导向,增加这个方面的评估权重,鼓励这些人才到急需要的企业建功立业。

第8篇:国际商务学科评估范文

第三方评估意义重大

此次督查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等19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至关重要,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另一方面也在于长期以来存在的上动下不动的执行打折问题,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这一点来说,保证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也是政府自身改革的题中之义。虽然督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督查本身缺乏技术支撑,再加上各种因素下的督查独立性不足,评估效果和公信力难免受损。第三方评估恰恰可以发挥研究咨询机构独立性、专业性的优势,避免政府在自我评价体系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独立、客观、公正。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第三方评估已经成为基本常态和程序式表达,其优势在于能够引导决策更科学、改革政策更符合实际、政策更好地落地,并能最大化地实现政府对自身的监督与促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国务院督查中引入第三方评估,表明新一届政府更加开放、乐于接受监督的胸怀和推动国家治理方式创新的勇气。

评估单位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接到委托函后,四家评估单位高度重视,认为国务院把督查和第三方评估结合起来,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听实情、察民情、出实招、求实效的新风,一定要全力以赴,发挥优势,把评估工作抓紧抓实,发挥评估对推动政策落实的重要作用。

四家单位均成立了由主管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中科院成立了由副院长牵头的“重大水利工程评估”和“农村饮水安全评估”两个工作组。发展研究中心组建了由分管副主任牵头的“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和“实行精准扶贫,今年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两个评估小组。行政学院成立了由副院长牵头的“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专家组。全国工商联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落实企业投资自”的调查组。

需要评估的每个项目只有一句话,但这句话的背后是《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和国务院出台的政策措施,有一整套的内容和要求。评估组只有认真学习、充分了解了评估项目的具体含义、目标任务、责任主体以及要达到的效果,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为此,四家单位组织工作组,深入学习领会国务院决策部署精神实质和贯彻落实的具体要求。中科院组织专家学习评估规定,并签署保密协议,确保科学性、独立性。发展研究中心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梳理国务院关于棚户区改造、安居工程建设和扶贫方面的政策文件,理清工作要点。行政学院组织专家深入探讨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政策措施。全国工商联多次开会讨论,力求吃透政策、熟悉评估内容。

四家单位结合评估事项,创新方式方法,制定了具体评估方案。中科院提出开展项目实施地抽样调查,选择3-5个省份,进行重点评估。发展研究中心拟利用全国政策咨询研究机构的工作网络,对省、市、县、区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地方政府、基层群众、企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行政学院确定了实地调研、专家座谈、查阅文件、问卷调查和网络信息采集等评估的基本方法,既调查中央部委、又调查地方政府;既调查大型骨干企业、又调查中小微型企业;既调查专家学者、又调查基层群众。全国工商联对评估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12个重点调研省市。

评估工作紧锣密鼓、科学有序

正式评估前,四家单位均开展了摸底工作,增强评估的针对性、有效性。中科院发挥研究专长,以数据为基础,做好资料搜集等先期准备工作。发展研究中心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座谈,并就扶贫情况召开专家座谈会。行政学院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编办、部分经济专家、地市级市长班学员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的看法以及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的建议,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评估体系和标准。全国工商联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摸底。

目前,第三方评估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评估组以问题为导向,分别深入实地开展“接地气”的调研,既看实物又看数字,还注意倾听基层群众、企业等利益攸关方的反映。中科院评估组6月25日上午,前往水利部调研,听取水利部关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相关规划、项目进展和成效的介绍,并查阅收集了相关书面资料和数据。之后,评估组前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以及湖北、黑龙江、重庆、山东和甘肃5个重点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发展研究中心“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政策评估组6月9日至13日、6月17日至20日,分赴贵州、广西、浙江等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之后,召开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7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并进一步深入有关地方和部分商业银行进行实地调研。“实行精准扶贫,今年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政策评估组分赴安徽、云南、贵州三省,对省、县、乡镇、村居、农户等5个层级进行调研,对县、村居、农户三个层级进行问卷调查。行政学院组成三个专题组,7月1日至5日分别赴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调研,7月5日至20日分赴广东、浙江等13个地区进行调研。全国工商联部署各地方工商联组成4个调研组,7月上旬分赴天津等13个省市和8个全联直属商会开展重点调研评估,直接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实地考察部分示范项目,征求项目业主和社会投资方对示范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第9篇:国际商务学科评估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 工学结合 评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90-01

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培养符合生产需要的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校企结合以及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符合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用人需求,就高职教育过程中的商务英语教学而言,为了鼓励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的专业英语,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的实际,以科学的分析结果有效避免评价方式的片面性,探索出适合职业院校自身英语教学情况的评估模式。

1 传统评估模式不能适应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专业英语与制造业等相关的技术行业联系紧密,当今的生产实际对学生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对商务英语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工作能力,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进行着不断地探索,目前职业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工学结合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基本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工学结合前提下的学生评估工作则缺乏系统化的方案,以往的评估模式不能适应工学结合情况下的教学实际,传统的学生评估工作注重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考察注重成绩忽视其专业性,这种评价方式在工学结合情况下显露出诸多的弊端,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者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对工学结合前提下的学生评估模式进行探索。

2 新型学生评估模式应该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本质上是为了培养技术过硬的毕业生,能掌握一定的商务英语技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以及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技术要求,在这种前提条件下的学生评估模式需要扩展评估的内容,既关注学生对相关的专业技术的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以全面的评估方式,使评估结果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就学生评估工作的过程而言,新型的评估模式应该注重整个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的整体表现,改变以往的以结果论成败、一考定结果的评价方式,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之初引导学生明确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阶段目标,在循序渐进实现阶段目标的过程中,以项目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的评价,最终得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评价,提高学校评估结果的权威性。

3 工学结合前提下学生评估模式的相关探索

为了从本质上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英语能力,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同时,需要注意以新型的评估模式带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教学效果本质上的提升。以评估模式带动教学效果的提升,主要体现在评估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上,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估模式使学生能主动掌握商务英语技能,自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以及研究项目,从而改善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新型的学生评估模式应该注重评估内容和评估方式的多元化,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技术不尽相同,所采用的评估标准应该有所区别。

新型学生评估模式的评价内容应该全面,工学结合情况下学生在顶岗过程中所学习的与专业技术相关的英语也应该纳入考核的范围;在进行考核时,要注意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期末的笔答试卷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开放题目,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学习进行作答,通过这些开放性的题目,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中教师是评估的主体,然而目前的工学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使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在建立新型的评估模式时,可以将企业的技术指导教师以及相关顶岗生的负责人纳入评估体系,也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使整个学生评估工作的评价结果更加全面,更加客观。

为了将新型的学生评估模式落到实处,职业院校的领导层应该主动引导教师及学生管理工作者转变思路,从深刻改变高层的思想认识做起,充分认识到工学结合对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新型学生评估模式全面推行的必要性,号召广大的高职教育工作者为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努力。

以我校国际商务语言学院为例,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动态地开展多元评估体系,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将评价嵌入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组成部分。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习者对商务相关知识及商务材料与商务交际语言特点的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严谨态度、以及学习者在模拟商务活动中表现出的对所学知识能力的评价,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评估体系,并取得一定成效。

4 结语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过程中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其技能进行合理的评估十分必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教学实际,积极探索有效的评估模式,以多元化的评估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技术的主动性,以评估模式的完善指导具体的教学过程,最终实现高职技能教育高端化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高良诚.工学结合下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