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方文化研究范文

地方文化研究精选(九篇)

地方文化研究

第1篇:地方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陕北方言;煮食文化;蒸食文化;烤食文化;炸食文化

著名的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关于饮食陕北方言词语就生动地记载了独具特色的陕北饮食文化。陕北的饮食种类丰富,我们主要以烹饪方式将其分为:煮食,蒸食,烤食,炸食四类。

一、陕北方言与特色煮食文化

河捞:陕北的“河捞”不同于山西、陕南的“饸饹”,陕北的“河捞”是以白面为食材的粉条状的长面条,先把面和好,再揉成柱状放在“河捞床”(一种制作面食的工具),将面团压入沸腾的水中,其呈翻滚状,与人在水中扑腾类似,而“河捞”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是“从河里捞上来”,所以就将这种面食称之为“河捞”。据考证陕北榆林的清涧县与山西柳林等地隔河相望,有经济往来,由于水上交通工具比较落后,时常有人落入黄河之中,因而河捞就被人们给予平安之意,表示死者已被打捞上来,不会再受浸泡之苦,所以在办丧事的时候,吃的第一顿饭就是河捞,久而久之河捞就成了办丧事的必备饮食。由于河捞是一种长面条,在陕北话的发音里,“面”类似于“命”,所以有“长寿”之意,因此在陕北它也就成了婚宴、寿宴等吉祥宴会的“座上宾”。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因此也写作“抿尖”。民间有语云:“挖的那个杂面抿成抿节,挖那个白面揪不成个碴。”那个杂面其实是豌豆和麦子磨合而成,调水和成软面团,放在小孔密布的抿尖床(一种制作面食的工具)上,抿在沸腾的水里,食用时,浇上由豆角丁,豆腐丁、洋芋丁为主的汤,辅以韭菜、葱花、香油、芝麻等,美味可口,是当地人和外来游客的最爱。因其不像“河捞”一样是压下去的长面条,而是抿下去的一节一节的形状,所以称为抿节。钱钱饭:这本来是陕北人缺粮时候的一种度饥荒饭。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精工细做的粥。其做法是先将黄豆煮成六七成熟,使其膨胀变软,捞出来将其晒至潮湿,放在光滑的碾子(一种碾压工具)上,将其碾成铜钱薄厚,状似铜钱,所以称之为“钱钱”。再把“钱钱”和小米等放在水里煮成粘稠状。人们一般在大年初一碾钱钱,希望来年财源滚滚。

二、陕北方言与特色蒸食文化

洋芋擦擦:在陕北地区非常有名,是家家户户最喜爱的吃食,制作方法是取洋芋蛋少许,去皮,用擦子(一种制作食物的工具),将其擦成薄片,同面粉搅拌,然后用蒸锅蒸熟,食用时,拌上蒜汁、西红柿酱、芝麻、香菜等,美味可口,再喝上一碗陕北的“钱钱饭”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其由洋芋擦成,因此得名“洋芋擦擦”。洋芋馍馍:又名黑愣愣。是陕北的一种特色小吃,其制作方法是将洋芋磨成粉末状,用清水浸泡过滤后,加上芡面、大葱等各种佐料,捏成丸子状,放在蒸锅里蒸熟,浇以蒜汁、芝麻、香菜、醋等,味道酸辣可口。因其制作的主要材料是洋芋、芡面,两种食材搅拌在一起会呈黑色状,又因其是各种佐料搅在一起,捏成丸子状,蒸的时候各种东西堆在一起,用陕北话来说,谐音就是“愣”,陕北人喜用ABB式的叠音词语,因此命名“黑愣愣”。这样的命名艺术,也体现出了陕北人民豪爽质朴的特征。黄馍馍:是陕北人临近年关时必备的食物,将新碾的糜子拿出来,制成黄馍馍,摆上除夕饭桌。其制作方法是将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的馅,带着些许甜味,吃起来特别松软,因其呈黄色,所以名为“黄馍馍”。

三、陕北方言与特色烤食文化

果馅:是陕北榆林子洲县的一种特色小吃,是一种有馅的饼,用陕北著名的滩枣制成馅,其制作方法是用油酥面团手套皮,包枣泥馅,用木模子压中点红,外沿鼓圆如轮,摆入平底炉锅内,上下文火,烤至焦黄,其皮酥内甜,枣香怡人。古人常用其来祭祀祖先或供奉神灵,故又名果献。在子洲,青年男女定亲时,男方一定要送双数果馅,图吉利,从最初的八个,二十二个,到现在的六十四个甚至更多。女方收到定亲果馅后将其赠送给亲朋好友,表示请他们喝喜酒。干炉:是陕北榆林镇川镇有名的小吃。用温水和面,讲究面硬,以面剂包一撮干面粉,手压成型,其形贺面鼓,中拓小红印。放在炉鏊上先烙后烤而熟,内空外脆,吃着带劲,最适合长途跋涉当干粮吃,在制作时可以加盐或糖,制作出咸干炉和糖干炉。因其是在炉上烤的,烤熟之后表层是又干又酥的脆皮。所以称为“干炉”。

四、陕北方言与特色炸食文化

油糕: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其制作方法是把软糜子面一层一层地撒在蒸笼里,蒸熟之后,在手上蘸上少许油和水,将其揉成均匀光滑的长条,然后切成片,经植物油炸过后,外黄里嫩,撒上白糖,吃起来香酥可口。因“糕”的发音与“高”同音,有着很好的寓意,因此在陕北的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暖房祝寿,都会将其和河捞搭配迎客。被人们广为传唱的那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就有“热腾腾的油糕桌上端,快把那亲人迎进门”,由此可见油糕是款待贵客用的。油馍馍:因其呈环状,所以又称油忽拉(陕北对环状物的称呼)。其制作方法是将软糜子面和硬糜子面按一定的比例和在一起,发酵后,制成环状,放在油锅里炸至黄褐色即可,入口细腻酥软,味道极佳。一般逢年过节或者是招待客人的时候才会吃,有着吉祥的寓意。五、陕北方言与其他特色饮食文化陕北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除了以上提到的以煮、蒸、烤、炸为主要烹饪方式的一些具有陕北特色的代表性饮食之外。另外,米酒,是一种陕北人用黄软米自制的酒精浓度较低的一种粮食酒,色泽较浑,所以又名黄酒、浑酒,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佳酿,正如陆游在《过故人庄》里所描述的那样:“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再如,子长的煎饼,绥德的碗托,榆林的豆腐、拼三鲜、羊杂碎、大烩菜等,都是别具风味的陕北美食,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北千沟万壑的黄土风貌,孕育了独特的陕北风情,饮食起居、婚丧嫁娶中的陕北方言词语都体现了陕北厚重的文化底蕴,方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陕北方言正承载着这样的历史重任。从陕北方言词语入手可以窥探到陕北的历史与民俗文化,而特色的饮食文化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隅。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值得我们每一个方言爱好者去发掘。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出版社,2004.

[2]钟敬文.民俗文化学[M].中华书局,1996.

[3]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榆林市志[M].三秦出版社,1996.

[4]彭珂珊.小议陕北风味小吃[J].粮食问题研究,2010(2).

第2篇:地方文化研究范文

>> 高职院校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研究综述 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学生社团传承敦煌文化的研究 传承创新传统文化须向基层延伸 高职高专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模式研究 地方曲艺的文化传承及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文化探析 南水北调工程:灌溉文化的新传承 论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方式 创新传承 微妙玄通 创新传承 弘扬体育智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研究 以教练文化创新高职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学生社团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创新高职特色校园文化 安塞腰鼓发展制约因素与创新传承路径模式研究 基于学生社团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学生社团实践育人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云平台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六卷)[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429.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41.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8

[5]董洪亮,张烁,丁雅诵.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N].人民日报,2016-1-16.

[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国发[2017]16号.

[7]国家统计局.2014年度行政区划[EB/OL].http:///easyquery.htm?cn=C01&zb=A010

1&sj=2014.

第3篇:地方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 地方课程 地方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08-01

20世纪中期,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交流形式多样化,各个国家、民族、地区所代表的不同文化间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使得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多样性的特点。学校课程作为传递文化的重要工具之一,文化的多样性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诉求。因此,学校课程体系设置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的作用,学校除了安排国家课程,传递普遍性知识,还应设置地方课程,传递地方性知识,弘扬地方的多样文化。

一、概念界定

关于多元文化的含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视角进行了界定。国外的文化人类学家沃特森、詹姆斯林奇、多元文化教育学家詹姆斯班克斯等认为多元文化是一场教育改革,这场教育改革不仅强调文化的多样性、课程多元化,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不同种族、性别、阶层、肤色的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改变多种族国家教育的不平等现象以及社会的不公平。我国对多元文化的研究主要是面向少数民族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这种教育传递我国几千年积淀的文化知识,其中包括人类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多元文化不仅要体现“多元”,同时也要注重“一体”,即尊重不同文化多样性、差异性基础上保证文化的整体性。

我国地方课程的研究历史较为短暂,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提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给予了地方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一定的法律地位。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地方课程在新课程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对地方课程解释有几十种,地方课程即包括地方本位课程,又包括地方取向课程。笔者将地方课程界定为:按照国家制定的政策与方针,根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当地学生的兴趣与特殊需求,由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基于地方资源基础上开发的教育内容以及地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等。

二、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阐析

1.后现代知识观

20世纪之前,学校课程中科学知识占据了整个课程体系,所有的知识都是统一的,科学知识以外的知识毫无立足之地。科学知识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霸权局面,导致地方性知识、民间知识等无法传播开来,威胁到人类知识的多元化与多样性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现代知识观的兴起对现代科学知识的控制权提出了批判,他们倡导科学知识与其他知识并重,其他知识不依附于科学知识而独立存在。后现代知识观教会人们尊重与学习多种知识,并从中获得发展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课程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知识的多元化为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也为地方课程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2.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主体建构知识。其中诸多观点可以运用到课程与教学理论中,为课程与教学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与解释却各不相同。个人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解释现实,个体的世界都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不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也强调学习的情境性。

3.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最早出现在批判以美国为中心的盎格鲁文化同化理论和熔炉理论中,美国早期的历史学派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即承认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存在,各种文化区域内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与价值观等,承认各个民族过去和现在创造的各种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文化相对主义是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三、地方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方法

课程开发是文化的选择与构建,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课程的构建同样也是多种文化之间的选择与重建。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出地方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方法:

首先,地方课程开发的原则。由于地方资源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开发地方课程应坚持“从地方实际出发”,即按照我国教育政策、方针,从地方的优秀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地学生的需要等出发,挖掘各个地区的优秀文化成分。

其次,地方课程开发的策略。传统的课程开发形式往往具有单一性、封闭性,主要由国家自主开发,地方与学校按照国家政策文件实施即可,而地方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建立合作机制。

最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结果。课程资源结果通过两种形式来呈现,其一,被挖掘的地方文化直接进入课程。除了形成地方课程内容之外,还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参考资料、辅导资料等,它们共同形式非生命的课程资源;其二,具有生命载体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社区人员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他们主动参与课程资源开发过程,是推动地方课程实施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地方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04

[2]王鉴.地方性知识与多元文化教育之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07

[3]腾星.“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4]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04

[5]邓艳红.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兼谈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J].教育研究,2004(15)

[6]廖辉,徐泽红.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课程开发模式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

[7]田景正.文化体与地方课程开发[J].中国教育学刊,2009.10

[8]成尚荣.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

[9]成尚荣.地方课程管理和地方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4(3)

[10]徐学俊.周冬祥.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5(12)

第4篇:地方文化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由社会与自然整体构成的。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也因此,“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现

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限制与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必须针对气候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热带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温带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极地等不同气候环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就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具体而言,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地域性的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层面。

(一)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性和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两方面:

1、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文化上,为适应不同区域的物理环境,需应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学。高纬度地区需保暖,光辐射强烈的地方需遮阳,温湿地区要防潮通风,雪压大的地区要防积雪,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多沙的地区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区特别要注意防震等。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纬度差别大,气候差异也非常明显,造成了各地建筑设计的差异,从而会产生了不同特色的建筑文化。

2、在建筑材料的地域文化性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设材料地域性的影响。建筑用材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所占造价比重甚大,因此必须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力学的、美学的特长。产石地区多石构,生土地区有土筑窑洞,产木的地区用木构,产竹地区有竹楼,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

(二)非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性,除了表现在物质层面外,还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首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机体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也表现出某些差别,这是建筑文化地域性的民族性或国家性之缘。其次,各个在民族或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一定地方界限的社会生活联系与规则。这种地域性的界限一方面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形成了与建筑文化相互关联的规则、法律、习惯、规范、道德、情操、宇宙观等,另一方面,在不断的联系交往中也沉淀下了各个地区的地域性文化,并反映在地域性的建设文化上。再次,由于礼制的不同,各个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礼制文化与礼制建筑。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宗教建筑,如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宇,如欧洲史前的圆环巨石建筑等。丧葬制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陵墓建筑,官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官场建筑,这些都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与文化。最后,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也必然会产生差异,最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如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家庭习惯、村规民俗对宅区、村镇建设的影响就非常典型。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文化的非物质基因表现为人们通过不同仪式化行为和标志边界等各种方法将文化意义赋予场所和行为。建筑中不同的符号、材料、色彩、形式、空间组织和景观方面都可能包含某种文化意义。当意义、空间与活动系统相互一致时,彼此之间就加强;当建筑变得与社群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致时,就有归属感。

二、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是根,在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1、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质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2、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川西地区传统的养身休闲文化,使人们乐于找寻并享用幽雅的生态环境,成都人潜意识中大多具有盆地意识,小富即安,安逸自在,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上班、下班、菜市场、茶馆、回家,几点一线,周末假日闲暇时到附近休闲放松,有滋有味,其乐融融,也是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就要体现出文化背景设计构思感受体验这一过程,使人们在建筑中亦能享受到当地生活风情的文化习俗。超级秘书网

3、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就存在一个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西方文化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无法回避的文化环境,它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为此,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代表我们要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相反,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要有意识地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精神、利用它的科技性,使地域文化上一个台阶,发出新枝新芽,即在发扬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吸收外域文化精华,滋养自己,使地域建筑文化在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精华。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的创意过程中,可遵循这样的流程:在现有文化的整体感觉中寻找灵感;在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积淀中寻找胚芽;在建筑文化的民族性及地域性中寻找芽蘖;利用当代科技手段及科技观念拓展建筑设计空间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1]王升.建筑文亿的地域性[J].安徽建筑,2006(2).

[2]应方德.地域文化与地域志[J].建筑学报,2005(10).

[3]傅广典.重视地域文化的认定、发掘与保护[J].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第5篇:地方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文化传承 创新 嘉兴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紧迫性

《辞海》中“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本文地方高校文化指广义的文化范畴,即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经由历史积淀、自身发展和外部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文化形态,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观念文化形态和行为文化形态。我国迫切需要加强推进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国家战略实现的迫切需要。

文化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反映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地方高校大力迫切需要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推动全国高等院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型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近年来我国提出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地方高校是推进创新型社会全面实现的重要阵地。高校独特的角色优势、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决定了,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将引领社会创新文化的发展。

(三)地方高校教育水平提高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破解这些难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大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凝练既有优势,转变思维观念,学习国外大学的优秀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形成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二、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殊性

(一)历史性。

地方高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集,必然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并且表现为鲜明的时代特性。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根植性。

1985年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Granovetter)提出这一经济社会学概念,他指出经济行为深深嵌入社会关系中。地方高校文化同样嵌入在当地的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具有显著的区域特色。由于地方高校在地理区位、政策制度、文化发展等方面与所在区域息息相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必然深受当地政治、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地方文化的根植性既遵循和吸收当地的文化、制度、风俗、习惯,又约束和规范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行为与策略。

(三)自主性。

地方高校的发展历史、定位以及发展目标不同,决定了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自主性。高校的发展史也是高校自身文化的发展史,地方高校个性的发展进程,也决定了高校文化发展既要遵循高校发展的普遍规律,更要总结高校内部既有的文化发展经验,形成独特、新颖的文化发展定位和目标。

三、嘉兴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对策

2000年并校十余年来,嘉兴学院获得巨大的发展。学生数量增加,并校时在校学生4000人,现在全日制在校学生24000余人,成教在册学生近万人;专业覆盖面广,并校时以专科教学为主,本科专业仅有7个,现在已设置 4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科研能力提升,“十一五”期间承担部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9项;在一级学术刊物600余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800余篇。经过多年发展,嘉兴学院逐渐形成了以“方正为人、勤慎治学”校训为核心的省身文化和红船精神等文化品牌,为持续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基础。

鉴于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殊性,结合嘉兴学院“内涵发展、特色取胜、开放办学”的战略思想,以及“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构建嘉兴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如图1),并从“挖掘传统、凝练特色、规划布局、制度创新”四个方面系统推进。

(一)挖掘传统,汲取地方传统文化精髓。

嘉兴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红船精神,这为嘉兴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嘉兴自古就繁华富庶,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嘉兴人民崇文好学,““文贤人物之盛前后相望”,近现代就涌现出王国维、茅盾、徐志摩、丰子恺、张乐平、陈省身、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师。

嘉兴是党的诞生地,1921年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胜利召开。历经90余年的发展,红船精神浓缩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并形成以嘉兴南湖红船精神研究会为载体的红色文化,引导和鼓励嘉兴人民奋勇前进,建设美好嘉兴。嘉兴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须要深挖嘉兴传统文化精髓,以红船理论研究为契机,广泛宣传和学习“红船精神”的首创、奋斗和奉献的核心内涵,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图1 嘉兴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

(二)传承特色,不断扩大省身文化影响。

“省身”两字出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句,既包含陈省身先生的名讳,也特指先生题的“方正为人,勤慎治学”的校训。早在2004年,陈省身先生。继续深入开展“方正为人、勤慎治学” 的校训解读活动,开放陈省身纪念馆,设立评比“陈省身奖学金”,邀请名家学者开讲“省身讲堂”,开展陈省身先生诞辰纪念日活动等等,培养全校师生逐渐形成与省身文化品牌氛围相匹配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格。

(三)规划布局,完善嘉兴学院物质文化形态。

在建的新校区应当避免简单地盖教学楼、宿舍楼,注重承接、融合和创新老校区的物质文化。老校区的校训石碑、陈省身先生雕像、陈省身先生纪念馆、文化广场、紫薇园、柳池等景点建筑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新校区的景观建设应当注重传承和延续。

(四)创新发展,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制度建设。

制度创新涉及管理制度、教育制度、组织结构、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创新。应当强化和规范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新老校区文化的延续性,稳定学校工作、学习、生活的正常有序运行。同时,创新制度,推进制度人性化、民主化建设。设计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完善激励机制,实施切实具体的奖惩措施,鼓励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推进管理制度公开化透明化,建立具备独立人格的现代大学制度。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

参考文献:

[1]施小光,文化传承与创新:现代大学新使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6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6篇:地方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水文;化学;勘查;地质;找矿;原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P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一部分;它是在水文地质学及地球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各种组分在其中的迁移规律;它是探索地球壳层中各带地下水地球化学作用的学科。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容易被发现的矿床数量日益减少,找寻埋深较深或被覆盖的矿产迫在眉睫,而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由于其在找寻隐伏盲矿方面的优越性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水文地球化学勘查,具有很大的潜力和远景,因为其研究对象主要为地下水,而地下水在有的地方可以从数百米或更深上升补充地表水,因为其反映的深度更深,对深层矿产的找寻有利。

一、地球化学勘查的概述

勘查地球化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她是通过研究地球化学分散模式,并根据这些分散模式所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去追踪和发现矿床。实际上,根据地球化学方法圈出的异常是一种微矿化露头(micro-outcrops),因此勘查地球化学是继承了人类凭着经验用肉眼去观察矿化露头或矿化引起的蚀变标志进行直接找矿的传统,但借助于分析技术,将辨认矿化直接信息的能力从人类肉眼的万分之几提高到百万分之几至十亿分之几。由于地球化学方法辨认微弱矿化直接信息能力的大大提高,因此在发现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以及盲矿上成为了矿产勘查的主导方法。她历经70年的发展,已经从一门经验或技术,发展成为一门地学分支科学,并且在矿产勘查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一历史巨变中,在国外所表现最为突出的是70年代在斑岩铜矿和铀矿勘查所取得的成就;而在中国这一表现主要是在金矿勘查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今天勘查地球化学一方面在出露区已经系统地建立了地球化学分散模式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程序,但在隐伏区勘查理论、方法技术和大型矿定量评价以及某些难识别矿种勘查方面都正在面临划时代的革新。我们正处于一个过去取得的成就与未来面对的挑战的间歇期。

二、水文地球化学找矿原理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元素可以被用来指示矿体的存在或者找矿的方向,当它们的含量达到一定范围时,利用其含量范围可以区分不同地质体.从而指示矿体的存在或者找矿的方向,它们主要为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等,此外根据指示元素的组合关系也可以知道我们去寻找矿体。当矿体及其原生晕、次生晕中的元素通过溶解作用、氧化作用、电化学溶解、碳酸作用、生物作用以及胶体的作用进入水中,水中某些元素的含量将会增高,可能为原先的数百倍,在个别情况下甚至超过数千倍,水的其他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对所在地区的水进行取样,进行水化学分析,一旦发现水异常,我们就可以根据所在区的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围岩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矿化度、有机物对pH值的影响、水迁移系数与金属元素迁移系数的关系等来分析异常,对这一异常作出评价,若为矿异常则可同时结合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石地化学测量、重力测量、电法测深等方法,可以大致确定这一矿体的位置。

三、水文地球化学勘查在地质找矿中的方法

目前水文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依据其分布和形成的特征分为矿体标志和晕标志,根据其一定类型金属矿床的关系分为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在不同的地区,运用不同的找矿标志,常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灵活运用。

水异常由于矿体产出条件不同,随季节性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当矿于包气带时,水异常只在降雨融雪期、包气带有下渗水通过时形成,并在降雨后期或降雨后一定时期出露,在干旱期,包气带下渗水不存在时,水异常小时;当矿体一部分位于潜水面之上,一部分位于潜水面之下时,水异常可常年被发现,但强度随季节明显波动;当矿于潜水面以下的饱水带中,当矿体接近潜水面时,只要见地下水就会发生水异常,且水异常时水中元素一年内变化微弱,比较稳定,当矿体埋藏在很深的饱水带中时,水异常难以以泉水出露,又是在河水中能发现其微弱异常。

除此之外,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还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应建立一系列有关盲矿体和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联系和空间关系的已知模式,目前主要划分为为五种模式:(1)在深切割的山区,与盲矿体有关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 (2)在受切割的准平原环境内,与隐覆矿床及其被埋的原生晕相联系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3)与流经盲矿的上升水相联系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4)在层间水内受切割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5)在被疏松物覆盖的矿体上的扩散水文地球化学异常。通过对模式的理解,在不同的地区引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可以对异常作出更精确的评价。 步骤:水文地球化学的找矿的步骤主要包括野外勘查、水样分析、正常水化学元素含量分析、异常评价、室内资料整理及图件编制。 野外勘查主要包括水文地球化学剖面的研究、样品的采集和填图等工作;水样分析主要是对采集水中指示元素含量的分析,可以用光谱分析;而正常水化学元素含量分析则是对水中一般元素含量的分析,可以直接在野外用轻便水质分析箱或在野外工作站直接分析;异常评价主要是对水中元素发生异常作出评价,看是否为矿体引起的;室内资料整理及图件编制主要是对前期获得的一些数据和别的资料的整理,,绘制出水文地球化学勘查预测图,预测矿体存在的可能位置。

适用条件:由于原生矿物及大多数次生矿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再加上水的稀释作用,所以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的浓度值往往远远低于岩石、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含量值,低至ppb级,因此目前水文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主要适用于地形切割较强或中等,水系发育特别是水系受地下水补给的地区,而对于地形平坦、水系不发育或者水系完全有地表水补给的地区则效果不好。

结束语

我国水文地球化学虽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发展迅速,逐渐体现出其优势,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不存在一种普遍使用的找矿准则,在任何一个地区我们都应该进行试验,针对当地的景观条件、找寻矿产的物质成分、地形切割程度和异常出现的部位来确定矿体的依据。水文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可用于普查、详查和勘探各阶段寻找盲矿和被疏松层覆盖的矿体,而目前主要用其寻找金属硫化矿床、盐矿、铀矿、石油天然气等。

参考文献

[l]罗先熔,等著。勘查地球化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2]阮天健,朱有光著。地球化学找矿.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3]王崇云,等著。地球化学找矿基础.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4]刘英俊,邱德同等著。勘查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第7篇:地方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路桥经济发展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报告把文化建设工作第一次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现实趋势的新认识、新总结、新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文化建设在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说是如此,对一个地区来说同样是如此。因此,弘扬先进文化,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建设文化大市,是提升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路桥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背景。近些年,路桥区经济高度发展,在文化领域建设较慢,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对路桥区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及意义,那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如何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如开展“文化强区”建设,重视。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等载体。

1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1从宏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其自身的文化,所以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这和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基于对人的影响,受某种特定文化影响的人群将拥有一种基于此文化的思想和观念,而这种思想和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指引这一群体沿特定方向发展。分析目前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经济特征,即一些民族文化的特质正在成为一些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并主导着一些行业和产品,成为或正在成为世界一流或第一,而这些都跟人的因素有关。

1.2从中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自己统一的民族文化,但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也有其自身的区域文化,从而使各区域存在差异,发展也不尽相同,特定的文化能促进区域的特定发展,同样也促进区域特定的创新趋势,如果能准确把握好区域文化,沿特定的方向发展区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浙江,有着比较浓郁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其显著特点是讲求实际,注重功利,重视工商,不尚空谈。由于国家的宏观控制力度较小,浙江的非国有经济比例一直很大,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较少,这就磨练了浙江的企业家与境外强大对手较量的能力,培育具有创新思维方式和。敢为天下先。、勤奋耐劳的企业家,形成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迅速发展的地域优势。

1.3从微观角度分析

现在人们[论文]越来越重视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区域发展战略中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文化因素,但由于对文化的认识还不透彻,在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比较普遍的倡导就是。借文化搭台,让经济唱戏。,这种提法不错,但几乎都是在做表面工作。不管是发展旅游业,还是进行民族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这些都是区域特有的文化产物,不过都是属于浅层次的物质文化。我们在发展区域经济时,除了要注重区域物质文化外,

更重要的还是要真正理解文化的内涵,抓住区域的精神文化,以这种文化来带动区域内的人群,激发人们的创新创业精神,从而从根本上带动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2路桥区经济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强文化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必然涉及到各种现象和文化问题。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必须摆脱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真正认识自然经济规律和计划经济间的传统弊端,对制约路桥老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要彻底改革。这就需要认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观念。

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增长方式上转变,即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这离不开文化观念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仅是在一定的经济系统内部的制度安排,在现实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也有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讲,粗放经营方式是计划经济观念的必然产物。由于资源配置上长官意志的影响,导致在经济建设上脱离实际,无视区情和原有的基础和资源的状况,追求高指标、大项目,摊子越铺越大,在实际运行中完全是凭主观意志办事,给路桥老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从主观上看,落后的文化环境也是其滋长的土壤条件。比如在文化观念上,有的人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有的人惟我独尊,我行我素;有的人自私自利,化公为私;有的人以邻为壑,损人利己;有的人不守信用,制假售假。他们那种以利己主义为文化内核的观念,使得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缺乏活力,人心涣散,纪律松弛,企业生产不景气,产品粗制滥造,没有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路桥老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转变文化观念,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才可为路桥老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在路桥[论文之家]老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必须在文化观念上破除安于现状的思想和平均主义的惯性。路桥在文化观念上有很多好的东西应当继承和发扬,但也严重存在着平均主义、等级森严的价值观,中庸无为、墨守成规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心理积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常规陋习,以及“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意识。这些传统文化观念如果不彻底改变,从传统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会遇到习惯成自然的强大的本能的抵触,经济的发展就会步履维艰。恩格斯曾经指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必须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开始,加强文化建设。

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已经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因此,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入手,建设先进的区域文化,是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3路桥区经济发展对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实现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努力适应这种客观要求,是路桥老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路桥老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3.1确立市场经济的现代观念,需要重新塑造新的文化品格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市场经济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平等原则、价值原则、竞争原则、效率原则、法治原则、诚信原则、科学原则、民主原则、智能递增原则等等,都体现着新的崭新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所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树立现代的健康的文明的先进文化观念,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及道德体系,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尊法守信、开拓创新精神,发挥社会舆论对市场的监督作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条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树立人才资本的文化观念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在路桥老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取决于全体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本的培育。过去路桥老区粗放经营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其根源很多,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高。加强文化建设,可以给经济增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路桥老区的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21世纪,人才资本越来越发挥着最主要和决定性的作用,知识生产已经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推动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产品的生产、价值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增长都主要通过智力因素来实现。因此,作为智力经济核心的人才资本的开发愈显重要。物质资本与人才资本不同,物质资本是被动资本,属于递减型的消耗;而人才资本是主动资本,属于递增型,在开发利用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增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要把人才资本作为一种经济战略资源,用人才观念的优势来创造人才的优势,就不能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教育的基础地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3.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单纯是一种超社会的经济行为,而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要使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涵中,要突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如果我们只讲物质资料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忽视甚至贬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那么,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不能真正实现,即使在某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只能是短暂的。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们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繁荣。

4以文化的繁荣推动路桥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文化建设,转变文化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可以带来文化自身的繁荣,而且可以为经济的发展牵线搭桥,为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持,抓好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不能就文化论文化,就经济谈经济。必须将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的文化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加大文化复兴的力度,对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在路桥老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4.1牢固树立文化立区的新理念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从建设区域文化中心的需要出发,正确认识文化的功能、地位、作用,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文化大发展。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要进一步确立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观念,破除“先经济、后文化”、“经济是目的,文化是手段”和“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抓文化”的思想,跳出文化建设文化。领导干部要重视个人的文化积累,不断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营养,使自身的文化意识达到先进文化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文化建设的重担。

4.2坚持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要实现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赶超型发展,必须着眼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借鉴和吸收一切先进的文化,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了挑战和变革的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永无止境。伟大的实践迫切要求我们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在区域经济理论、体制改革、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文化进步的创新方面,不断扩展新视野,使路桥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总之,通过文化建设的开展,使老区人民树立起现代意识和竞争精神,进而在路桥老区形成良好的现代化社会的文化氛围,才能使路桥老区在市场经济大潮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4.3提高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能力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领导,在于经济决策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水平的高低。路桥老区各级领导机关和决策管理人员,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氛围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应该说,是能够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的。但是,也还存在着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能同步的问题。除了思想方面的原因外,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能力不高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有许多人不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在素质上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县乡和长期亏损企业,由于领导者文化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贫乏,不是盲目蛮干,浮夸虚报,就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因此,我们既要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着重提高经济决策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好,讲政治、懂科学、善经营、会管理的决策管理队伍。

4.4大力发展科教事业,普及科技文化知识

要加大教育投入,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在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选拔和重用高、精、尖科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提高现代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践证明,凡是文化发达、科技普及、劳动者素质高的地方和企业,集约型经济就发展,劳动生产率就高,社会生产力发展就快;凡是科技不兴、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的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就缓慢,经营就粗放,劳动生产率就低,社会生产力发展就不快。路桥老区部分农村贫困的根源主要还是教育普及率低,有技术、有文化的劳动者比重低。因此,我们要做好扶贫工作,就必须进行科技输血,帮助劳动者提高技术本领,使他们增长智慧。超级秘书网

4.5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法制文化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剔除落后封建糟粕;既要有阳春白雪,又要有下里巴人。路桥的诗词、楹联、山歌、调声是路桥特色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悠久的传统,是传统文化中的奇珍瑰宝,要光大发扬;建祠堂、做斋,搞宗族宗派活动是封建糟粕,要旗帜鲜明,坚决反对。同时,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积极推进文化的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

市场经济与小农经济的重大区别在于:小农经济是以人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则是以法治为基础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把法制文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要使法律从外在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变成人们内在的自觉的意识,自觉的行动,就必须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法律进万家、领导干部学法讲法、村民自治试点村庄全面普法等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只要长期坚持下去,灿烂的法律之花,必将结出丰盛的经济政治之果。

参考文献

1.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伦秀海,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5/03,

2.杭州特色区块建设和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发展导向,杨正宇,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04,

3.地域文化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隋琳,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4.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文化设施建设——台州市体育场地调查与分析,方爱莲,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5,

5.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成都市新都区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农民快速增收的成功探索,黄蔚,城市发展研究,2006/01,

6.文化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崔慧霞,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01,

第8篇:地方文化研究范文

论文关键词:地方性知识;跨文化传播;视角

人类对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关注与思考由来已久。历史上,人们很早就对跨文化传播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大都是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起步的。跨文化传播本身研究的是文化与传播的关系,因研究对象的不同形成了两个分支:其一,强调文化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其二,强调传播对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在介绍、研究跨文化传播方面有分量的著述却非常稀少,国内的跨文化研究大多属于新闻传播领域和外语领域,缺乏批判精神和形而上学的哲学关怀,从哲学和文化视域对其进行系统的有创新性的研究依然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学术疆域。北京大学关世杰教授在考察了近十年来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后指出,“阅读一些中外相关著述,提出某个观点或理论+一些论据+结论”是中国学者研究跨文化传播常用路径,“因而,著述中通论式的多,专论式的少,宽泛的多,深入的少。这与笔者的看法不谋而合,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创新性视角的缺乏,的确是导致此领域研究薄弱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提升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水平,有必要探索一条适合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视角。

1典型研究视角的局限性

我们知道,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各种文化正是由于吸收不同文化的有益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更新、丰富和发展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所寻求的是在“互相参照”的过程中认识文化的特性,使各种文化都能通过对话而获得思想新资源。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互相参照”的主体是民族和国家。跟人类所有的传播现象一样,跨文化传播离不开“国家、民族”和“市场”的双重介入,国家之问、民族之间、阶级之问乃至性别之间形成的权力关系影响甚至操纵着跨文化传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文化问的交流和冲突更加严重。强势文化在全球的扩张必然带来一些弱势文化的萎缩,文化霸权正在威胁着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导致单向的不平等的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必须从根本上反思这种权力关系及其影响。

在反思跨文化传播的各种权力关系中,“后殖民主义”是学者们经常使用的典型研究视角。的确,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学者对于资本主义文化的反省和批判,更揭示了人们对于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发展特征的思考与认识。这一理论引入我国后,给我们提供了研究跨文化传播的广阔视野,同时也为探讨不平等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较为适宜的角度。目前,我国学者在研究中西跨文化传播时也以它为理论向导,在对西方传媒与西方舆论的认识和评判中,时时显露这一理论思维方式的运用。然而,毋庸置疑,后殖民主义视角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应用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后殖民主义是在综合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基础上对国际文化传播中的不平衡现象的表述,对此,我国学者始终是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霸权,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后殖民主义”表述对中国人来说还包括了许多民族情绪:它包含百年屈辱留给中国人的对西方文化的敌对、仇视和恐怖的情感;它是“帝国主义”印刻在中国内心深处的心理阴影;它是一种民族主义而非殖民化的文化抵抗;它还带有自卑情绪的文化保守主义。如果将后殖民主义的研究视角泛化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难免会导致研究者在审视西方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以及双向的交流传播时欠缺理性思考。另外,“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也仅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而涉及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时则变得无力。因此,在全球文化风暴刮起时,“后殖民主义”只能作为一种坚定的文化立场,不能作为对跨文化传播的认识模式或普遍化的研究视角。

考察跨文化传播应具有世界眼光。无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传播领域存在多少种理论、分歧与辩论,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即世界上的各种文化构成了一种复杂、重叠和离散的秩序,这种秩序使得研究者不能简单地套用以往“中心——边缘”模式认识世界各种文化现象,而应该用综合与发展的眼光去探讨,平等地看待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跨文化传播的精髓所在。无论是从实践还是理论,跨文化传播在21世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多种文化互学、互动、互渗、互补的时代、各种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共同进步的时代、人类新文化交汇与整合的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这种变化也促使我们必须寻求一种适合这一变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视角。而近几年来社会科学中地方性知识研究,顺应世界这种变化,颠覆了我们以往对知识、文化的传统看法,尽管这一成果主要分布在人类学和哲学领域,但是无疑打开了我们研究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面笔者将从地方性知识视角的分析功能、分析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探索式的阐述。

2地方性知识视角及其对跨文化传播的分析功能

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的提出与21世纪跨文化传播有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到底表现在哪里?要解开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回归到地方性知识提出的背景与含义当中。地方性知识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学术和文化背景。根据学者叶舒宪的概括,在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所谓“普遍主义和历史特殊主义之间的方法之争”。普遍主义者相信能在研究中发现或者寻找人类文化的共同结构或者普遍规律;而历史特殊主义者则强调各种不同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主张通过具体的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揭示和解释不同的文化现象。他们不再追求普遍性的解释和说明,而只进行特殊性解释、经验性解释。特别在20世纪60年代,人类学领域兴起了更为尊重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的象征人类学和阐释人类学,以回应随结构主义兴起的不见人、不见特殊文化的独有精神品性的普遍主义。

如果说结构主义背景下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之争是地方性知识出现的学术背景的话,那么全球现代化的过程和思潮则是地方性知识产生的文化背景。全球化和现代化成为时代潮流,荡涤着一切地方性、民族性,使得文化变得愈来愈趋同。这种全球化和现代化也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所谓“现代性”的叙事框架。因而,现代性也是自然而然地成为敌视地方性的一种历史发展进程和思潮的特性。在这种强大的思潮发展的同时以及发展之后,许多有见识的西方学者看到了现代性的问题和弊病,他们开始在自己的关于其他民族知识的研究中逐渐认识到其他民族知识的重要性和认识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地方性知识”的观点就是在这样的针对现代性的文化背景下涌现出来的另类文化。

根据清华大学吴彤教授的归纳,以吉尔兹为代表的人类学观点来看,地方性知识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地方性知识总是与西方知识形成对照,知识的两极是西方以外的知识与西方知识,也就是知识的一端是西方知识,另一段则是西方以外的其他地方性知识。二是地方性知识指代与现代性知识相对照的非现代知识,此处所指的地方性知识有两个纬度:当代可能不总起作用的知识和在当地起作用的知识。三是地方性知识一定是与当地知识掌握者密切关联的知识,是不可脱离who,where和context的知识。

由此看来,跨文化传播与地方性知识有相通之处,首先,地方性知识的提出否定了西方应当主导世界文化格局的观念,认为西方以外的地方性知识同样是构成世界文化格局的组成部分。其次,既然知识的本性是地方性的,那么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文化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跨文化传播中要持有公正的态度,尊重西方国家之外的其他地区的文化。再次,在跨文化传播当中我们应当注重地方性知识生成的语境。

那么地方性知识的提出是不是否定了当代文化帝国主义的存在呢?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按照人类学的观点,地方性知识的普遍化是导致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来,文化对话的各方所提供的知识,最初都是地方性知识,当一方在对话时将自己的知识普遍化时,造成了对话各方文化的紧张。尤其当地方性知识的普遍化是伴随着全球化而来,势必会产生文化相遇时某种地方性知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先在性的问题,导致了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强弱之分。某些地方性知识由于处于保守的境况中,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处于守势状态,最终被强势文化所占据。我们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从空间关系来看,现代之为现代,是一个“发现”现代或“制造”现代的文化体系提供特定意义上的“现代”的人类活动时段。西方文化之所以就此具有某种强势支配的理由,是因为西方文化凸显出“现代”特质。地方性知识的普遍化导致了所谓的“全球性知识”,使得某些在其存在的地域起作用的知识演变为一种同情性的全球性知识。按照学者任剑涛的解释,这种同情性的全球性知识,一方面被初具典范性的全球性知识所掩盖;另一方面,成为绝对边缘化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即在文明文化的对话过程中仅仅被列为人类学的对象的古典地方性文明文化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性知识这一概念的提出,重在说明知识的产生、形成、传递,以及辩护的情境均离不开具体的地方性情境。在以往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中,忽视了文化传播的参与性、机会性特征,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文化也具有具体性、情境性的本性。事实上,只要我们把地方性情境考虑到文化传播中去,就会发现,文化传播的内容正是这样的地方性知识。

众所周知,歌剧和话剧《白毛女》在我国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被俘的国民党士兵看了该剧之后,他们的思想很快地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积极地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掉转枪口对准国民党军队,教育的效果相当好。但是,电影《白毛女》给抗美援朝中被俘虏的美国士兵看了,士兵们却说,杨白劳欠债还钱合情合理,欠债自杀不值得同情,根本产生不了在国内的那种效果。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是最不受中国读者喜欢的角色,但在美国读者中却是最受欢迎的人物。有的对外宣传品“讲我们的下乡知识青年如何艰苦创业,人在水田里拉犁。这在我们看来是艰苦奋斗,但拿到外国去看,就会觉得知识青年、知识分子在中国就是不值钱,太可怕了”。如果考虑到地方性知识的情境性,就不难理解上述传播现象。

3地方性知识视角的分析思路:以晚清译书业为对象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兴起于英美的象征人类学与阐释学,强调社会科学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达到普遍化的结论,而应去发现个人和族群的独有精神品性。如象征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侧重于从仪式的象征解释中去把握特定社会秩序的再生产,阐释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吉尔兹则将文化视为一张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越来越多的人类学者借助于对文化他者的认识反过来观照西方自己的文化和社会,终于意识到过去被奉为圭臬的西方知识系统原来也是人为“建构”出来的,从价值上看与形形色色的“地方性知识”相同,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不过被传统认可(误认)成了惟一标准的和普遍性的。用吉尔兹的话说,知识形态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是人类学给现代社会科学带来的进步。虽然“一般性理论”仍在我们中有其信众,但其实质已逐渐空,这种企望已渐被视为虚妄。

用地方性知识的视角探讨中国近代历史,得益于美国学者柯文提倡的中国中心论。长期以来,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皆不能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模式。在美国,战后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受到费正清等人的影响,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西方冲击到来之前已经停滞。只是在近代西方的冲击下才发生“千古变局”,转向以西方普世的价值观为取向的现代化之路。美国学者柯文总结道:西方中心观在研究中表现出三种思路:一是“冲击一反映模式”;二是“传统一近代模式”,认为西方是万世师表,包括中国在内的后现代国家只能以西方现代化的价值为终极目标;三是帝国主义模式,认为资本主义的扩张和侵略是中国近代以来长时间社会崩溃、民族灾难、社会停滞发展的祸根。在批判上述三种模式后,他提出了“中国中心观”的观点,具体方法原则是:“(1)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中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2)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性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把中国社会再按‘纵向’分解为若干不同阶层,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的历史)的撰写;(4) 热忱欢迎历史学以外诸学科(主要是社会科学,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理论、方法与技巧,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瑚这种内部取向(internalapproach)的研究方法考虑到了中国复杂的历史环境,在这种环境里,从中国社会内部结构产生的各种巨大的势力不断发生作用,不断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尽管外来影响在不断加强。正如柯文所言:“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寻求中国史自身的‘剧情主线(storyline)’,他们奇妙地发现确实存在着这条主线,而且在1800或1840年,这条主线完全没有中断,也没有被西方抢占或代替,它仍然是贯穿19乃至20世纪的一条最重要的中心线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陆续将地方性知识观念运用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代表性的作品有:《经学、政治何宗族——中国帝国万亲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艾尔曼)、《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州文化”观的形成》(程美宝)、《儒学的地域化的近代形态》(杨念群)。

以地方性知识分析中国的近代史,是否意味着这样的分析视角可用于晚清译书业的分析当中呢?我们知道,跨文化传播是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和信息交流,它的载体是符号,符号构成了文化传播的文本、信息和话语。就符号的形式而言,有学者将符号的意指形式分为三类:声音形式、形象形式、文字形式。在跨文化传播中,第一、三种形式可体现为同声传译和文字的翻译。l8跨文化传播倚重的翻译是语言与语言的沟通中介,是文化传播的活性转换器,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二度编码上。以地方性知识角度考察这晚清译书业这一特殊的跨文化传播形式——笔者称之为跨语际传播,对其含义的把握应根据与近代翻译史相关的地方性知识要素。

晚清译书业关涉中西地方性知识,它是一种由压抑了并贯穿于东西地方性知识间的不对称的权力关系而产生出来的跨语际传播。探讨晚清译书业的发生、发展就是要探讨文本、词语、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如何在中国地方性知识和话语情境中被移植、再现并取得合法性权威地位的历史。晚清之时,中西方原本隔绝的地方性知识在近代中国相遇,猛然问在中国地方性知识的面前出现了一个“他者”。因此,对“他者”的考量,就成为我们认识自己和他者的起点,而这一切又是或多或少地是建立在西方译本上的。当时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正是用西方的文本、词语和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发现”和构建现代中国的国家形象的。

从地方性知识的角度看,近代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本质上是中西方这两种性质相异地方性知识普遍化造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知识,依然固守“华夷格局”,它要求周边及远近各国,在“君臣父子”等儒家学说框架原则下,同中华帝国建立和平、稳定的关系。而西方知识则伴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将其价值观念普遍化。两种具有普遍化的知识的相遇呈现出权力的不对称,这便是晚清译书业所处的情境。

依据地方性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晚清译书看成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向另一种地方性知识的“旅行”。这场旅行在近代中国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译书业存在着出发点,或者类似于一组起始的环境,在此思想得以降生或者进入话语之内。如晚清对译书业的认可是通过荒谬的“西学中源说”。其次,中西方知识的通约存在着一个被穿越的距离,使得一方的思想进入另一种时间和空间,并被赋予了新的重要性。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即用易经中的“天演”一词对接了西方的“进化”一词。第三,存在着一些接受的条件,或者是抵抗的条件,抵抗的条件对抗着被移植过来的理论或思想,同时也使得对这种理论和思想的引进成为可能。正是越过上述的时间和空间,晚清译书业这一跨语际传播在遭受了抵抗和批判之后,最终取得合法地位的话语被作为“事实”来表征着某种思想或理论,它们作为新的话语权力,直接对历史、社会和文化产生效应并施加影响。随着文本、语言的话语权力在译人语中得以确立,所有的表述也就被当作“事实”来接受了。

4余论:地方性知识视角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如上所述,地方性知识视角所具有的独特跨文化分析功能,如强调了跨文化传播中双方文化的平等性,应对限定于生长地域的彻底区域化知识保持应有的尊重,分析了不顾及地方性知识具体情境性而将地方性知识片面普遍化是导致当今世界跨文化交流中不对等的原因等等,无疑为我们理解 和把握跨文化传播中的关键问题有着建设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跨文化研究视角的不足。但是,在运用这种视角进行分析时,必须注意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地方性知识的视角仅仅是作为一种跨文化研究的分析思路,而并不意味着地方性知识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决定论。在把握跨文化传播中编码者和解码者的文化特征时,不仅要分析其文化内部的结构和内涵,而且还要将这种内涵和结构与社会经济层面结合起来认识。例如,对中国近代儒家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相遇的分析,必须从两种经济制度所导致的经济、政治、文化关系人手。

其次,本属于人类学领域的地方性知识一词最近一再出现在兴起中的科学实践哲学里,人们也一再把这两种地方性知识概念混同一谈。澄清这两种地方性知识是地方性知识观念应用于跨文化传播的前提所在。

以吉尔兹为代表的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概念,是与民间性模式(folkmode1)有关的知识概念,即来自当地文化的自然而然的东西,固有的东西。所谓被奉为圭臬的西方知识系统,从价值上看与形形色色的“地方性知识”一样,没有高下优劣之分。由此可见,地方性知识的确认对于传统的一元化知识观有着颠覆作用。吉尔兹曾讽刺把一元化知识时代的社会科学称作“社会物理学”,告诫人们道: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本来就不能像物理现象那样用机械的因果模式去处理。

这样看来,吉尔兹对地方性知识的理解可拓展到我们跨文化传播研究当中,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只强调“本文化”的优越,无视“他文化”的存在,只强调“本文化”的纯洁而反对与“他文化”进行交流,就可能发展成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拒斥异质文化存在的“文化孤立主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西方推行的文化霸权和媒介帝国主义是有悖于地方性知识的生存现状的。

那么,我们在反对西方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平等权力是不是等于在说向西方学习是没有必要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从人类学意义上的地方性知识对此解释已显无力,科学实践哲学意义下的地方性知识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第9篇:地方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社会文化影响 参与性快速评估(PRA)

随着民族旅游的兴盛,少数民族地区相继掀起旅游开发的热潮,由此也引起了人们对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问题的关注。学者们在探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时,已经普遍地把少数民族放在了一个首要的位置。

一、参与性快速评估研究方法简介

参与性快速评估,即PRA(Participatory Rapid Appraisal)。它是针对被调查者特点,专门设计的由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共同合作,以被调查者为主而完成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与诊断的程序、方法与工具。与传统的问卷调查法相比,PRA是一种强调“基础”参与性的研究方法。由掌握较高技巧的调查者对被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一对一的访谈,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态度、信念和情感等。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常规调查中要受到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受教育水平的限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倾听调查对象的意见,可以获得比较全面、可靠的材料。

二、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调查及分析

1.问卷调查

调查分为两部分,根据两个不同旅游发展程度的居民点作为调查的对象,即阳朔市区与高田镇的一个壮寨。第一部分对两个调查点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进行了PRA调查,并设置了相应的调查问题,记录了被调查者的回答;第二部分根据旅游影响评估指标,参考国内旅游影响文献中的相关范围设计而成调查问卷。调查采用专人直接分发,回收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2份,其中有效问卷260份,占收回的调查表数量的89.04%。

2.调查结果分析

(1)生活区域空前广泛。旅游业发展之后,少数民族们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解放出来。或者自己开办家庭旅馆、店铺,或者参加村里组织的集体旅游服务活动,与游客进行着经济交换。他们与游客、旅行社、来此做生意的外乡人、政府与旅游管理、交通运输的各个机构等等有了更直接、更密切的联系。使得少数民族居民生活区域空前广泛。

(2)生活方式与观念变化显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少数民族居民的生产角色开始由个体家庭单纯的自给自足的劳动者,逐步向市场经营的主体转变,并扩大了其社会交往的范围,使原来建立在家庭、血缘宗族、地缘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受到冲击,这种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少数民族居民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显著变迁。同时,由于从事了旅游业,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居民,主要是年轻的少数民族居民在经济上更为独立。他们在配偶选择上更为自由,不再受经济、社会地位、民族观念的制约,同时妇女在家庭生活中也更为独立,年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更加重视。

(3)休闲方式大众化。开发旅游前,居住在桂林阳朔的少数民族居民们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很少,偶尔可以看见少数村民聚在一起下棋或是看电视。虽然少数民族有良好的文化传统,如跳各种民间舞蹈和唱山歌。但这些文化传统已经渐渐被束之高阁。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很多新的公共活动场所。旅游旺季时,中外游客络绎不绝,除了游客外,当地一些年轻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居民也经常光顾这里。

(4)价值观念的变迁。阳朔的部分少数民族们由于长期从事旅游买卖,其根深蒂固的小生产意识已经受到挑战,已经有了一定的商品意识。在谈及对外地人进入当地经营旅游业有什么看法时,大多数少数民族居民认为:这是现代商品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外乡人的进入虽然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但他们也能够认识到,外乡人有一定的经营经验,这些是值得他们学习的。

三、结论

少数民族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亚文化圈,这种文化较以汉族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文化而言,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旅游地区的少数民族居民具有多重身份,他们既是当地民族文化的拥有者、展示者,也是民族文化的保护者与继承者。其次,少数民族在旅游发展中多重身份决定了在制定相关的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时,要切实考虑到少数民族的切身利益。最后,从少数民族的角度来研究旅游社会文化影响问题,目的是要我们重视、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人力资源优势,指导相关部门开发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同时又要注意保持和保护好当地传统文化,使旅游资源形成更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民族区域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