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精选(九篇)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第1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

论文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及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更新科研理念、树立科研意识,全面、扎实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从2008年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已经从数量的补充过渡到质量的竞争,“幼教本科”成为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招聘教师的准人条件之一。据市场调研,多数优质幼儿园将自己的招聘条件定位于具备学前教育本科学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工作经验、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有全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全面的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和幼儿优化成长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于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愈发迫切,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视已由关注高考向前延伸至人生起点的教育,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诸如幼儿智力的发展、潜能的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关注幼儿身体的健康,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使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生命能够优化地成长,即人们开始以人生发展的前瞻性高度重新审视幼儿教育。在这一视野下,要求刚走出校门的学前毕业生就具备如此深厚的专业技能、理论、实践的经验是不可能的,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具备,却使这一切变得可能,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日渐清晰,甚至为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尽相同的最适宜的教育。因此。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是促使幼儿教师具备无可限量后发优势的保障。

(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相对目前幼儿园中的某些教师仍采用大一统的教育方法,捆住孩子的手脚,禁锢其思维,形成机械的思维定式,甚至连孩子们画笔下的太空飞船都是一样的,势必会阻碍儿童各种潜能的发展,错过儿童的敏感期,甚至贻误天才的成长等情况。而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则不但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作为其后发优势的动力,可以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借助这一科研能力不断地学习、探索,诸如研究幼儿各种潜能的发掘、各种意志品质的培养、各种必要生活经验的习得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既注重个性的彰显,又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用教育专家的准确判断力、恰当的教育方法来把握不同幼儿的敏感期等,将在客观上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需求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历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可见,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是教师通过学习与探究不断完善自我,进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而科研能力是这种学习与探究必备的一种能力。如果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看,涉及到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等方面,其中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高亦是需要科研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的。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自身发展的层面看,无论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还是走上其它工作岗位,只要处于这个学习型社会,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这种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是使其永远走在时代前列,融入主流社会所必备的一种技能。

从目前的情况看,少数高校在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已走在前列,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从事心理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人才。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早已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诚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所言:“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的正是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产生创新的种子。”

二、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教育的科研现状

从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科研情况看,目前在幼儿教育一线的教师科研能力明显不足,根据对教育科研必要性的调查显示,“在湖南省1o个地(市)30所幼儿园的270位幼儿教师中,有25.7%的幼儿教师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有31.9%的人觉得比较必要,有48.2%的人选择了考核、评职或完成工作。”至于教育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则更是较为缺乏。另外,从不同区域问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来看,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基础条件好的发达城市的幼儿园,大多资金、设备不足的幼儿园甚至认为搞科研是一种奢求。

从学前教育专业的科研现状看,多数高校对于这一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过多地关注于其它学前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极少数高校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于“科研型”的幼教实践人才,并且在相应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中有所体现。

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更新科研理念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之前,应使其重新审视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新科研理念,即科研能力是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幼儿教育专业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师必备的技能,是促进幼儿教师具备后发优势的保障,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1.设置相关的科研课程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了解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针对于本专业的科研课程即学前教育专业科研方法课程等。

2.营造科研氛围,树立科研意识

在掌握基本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在实践中营造科研氛围,树立科研意识。日常的教育教学立足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实际问题,能及时收集材料,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注意幼儿教育研究的题目不一定要突出“大”和“深”,应侧重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即在实践中生成的、较小的题目,不一定要有很深的理论研究,应着眼于通过实践论证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这种科研意识的树立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发现问题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

3.全面、扎实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1)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除日常教学中鼓励、强化学生树立科研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外,还可以在作业中布置相关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

第2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学;创新教育;科研培养

1.一般情况

人们对英语教师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英语教育实践的性质,进而促进自身英语教育的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认识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县报名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教程的教师中,从教学研讨活动中观察统计表明,约有40%的教师对于参加英语教育科学研究压根儿没有心理准备;在进一步的教学研讨活动中,据笔者的教育观察调研表明,90%以上的英语教师,在参加本"教程"进修之前,思维层次较低。其表现特征是:他们虽然数十年置身于自身丰富的英语教育教学实际,而没有通过独立思维,提出可供研究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的能力。他们习惯于(或仅满足于)堆砌大量的英语教育事实。水平较高的英语教师,也只限于"梳理教育事实"的水平。

每当研讨学生英语听力训练的学习障碍时,他们往往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缺乏有效的教学对策。他们习惯地把"学习障碍"归咎于"英语语汇的遗忘"。某些比较注重中国学生常见英语语言分析的教师,也只是"用心地"列出错误频度较高的语言知识点;在他(们)的教学对策中,只是以语言知识点(诸如:人称、名词单复数、时态、语态、情态等)加以归类,而后进行反反复复的"大题量"、"高强度"的试题练习,让他们的学生在茫茫题海中,以"苦"作舟。

一谈到新编英语教材的使用,许多教师无所适从,不知用什么教学原则,什么教学方法去实施,只是淡淡地认为,利用"新教材",让学生多听一点;一谈到教学效果,一味埋怨:"从考试成绩来看,到底是语法概念差"。

总之,在他们的"经验总结"中,只是集中了大量的"可直接感知"的课堂英语教育现象。他们常常缺乏分析、抽象、概括、总结、提炼,使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正如伟大哲学家培根所批评的,他们只具备"蚂蚁的工作方法":只知搜集事实,堆砌事实,而不会总结。因此,他们的经验是不系统、不规范、未经验证过的、缺乏迁移价值的。即便是在英语教苑中成功耕耘的"经验",也没法让同行们借鉴,大部分都"自生自灭"。

2.理论思索

上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上述反映出的英语师资队伍素质问题的诸多"事实",必须作深入的理论思索,以便探求出这种"现象"的"本质"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找出有效的教学对策和实施途径。

3.缺乏抽象概括能力是阻碍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第一因素

对于英语教师教育才能的研究的理论起点,首先应当检察他们在自身认知结构中的"抽象概括水平"对自身教育能力的作用有多大。从实践角度来研究它,这就是看他是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还是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

那么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与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本质差异在哪里呢?在于他们的思维品质。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思维优势在于,他们能从大量的英语教育经验中提取具体的经验作为自己思维中可供利用的观念,来确定自己解决英语教育问题的方法。即从a[,1]a[,2]…a[,n]中提取最类似于a[,x]的观念,加工出解决a[,x]问题的方案、措施和策略。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还具有一种利用上位观念A,进行演绎、推理或派生类属的思维能力,即从A中,任意选择思维途径,或者同时进行两种思维的可能性。这种思维品质比经验思维型英语教师那种单一思维模式,在思维的多向性、广阔性上更胜一筹。另外,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由于理论思维认知结构的建立,能较熟练地改变主体感性经验的性质。这就是说,同样的有关英语教育的感性知识,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和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的感知,有着质的区别。首先,理论思维型的英语教师常常能从英语教育活动中注意到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注意不到的英语教育现象,获得经验思维型的英语教师不能获得的感性经验。

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亟须研究改进,我国在各阶段的教育(基储高教)对外语教学一直是重视的,开课很早,课时不少,从中学(有的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很多学生经过八年或十二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这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

第3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化不但要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还要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敏锐的问题意识、研究与反思能力、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于教育实践的能力上。研究教育科研素质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意义重大。

1.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

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中明确指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这样,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大目标。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向我们的教师教育向专业化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教师不应是被动地适应新课程,而应是主动地引领新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研究与反思能力,具有能将科学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转化为教学方法、操作技术和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去的能力。教师的这种教育科研素质应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路上来”。以往我们的教师教育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方面培养很多,在教师的科研素质方面培训较少涉及,导致许多师范生参加工作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难出成绩,这与缺乏研究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提高师范生的科研素质将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2.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

21世纪是一个需要新知识、创新知识的时代,一次性的学校学习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人们需要终身学习。然而终身学习的方法、能力、策略,需要从学校教育中获得,学校教育就要把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能力、方法的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有能够更新创造、适应学生学习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去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不断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适应变化的新环境下的新要求。这就要具备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并不能只满足于能当教师,还应该是教育改革者、教育研究型的专家。所以,教师教育必然要从能当教师、会当教师、当好教师向研究教育、独立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模式的方向发展,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

3.教育科研素质培养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学会“研究”,因为教师的职业与“研究”密不可分。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每个儿童都具有与其他人不同的特点,教师要不断地了解儿童、研究适合儿童成长发展的各种方法,掌握教育儿童的基本规律,因此,为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主动参与教育改革的实践,教师研究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4.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要求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

目前,师范院校仍然是教师教育的主体,但在我国的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中,并没有提出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要求,在具体培养措施中也没有给学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以一席之地。这种状况导致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些具备简单教学技能、只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近些年来,一些师范院校开始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并提出“教学和科研统一”思想,且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通过系统学习,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知识要素,同时也掌握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19世纪法国著名生理学家伯尔纳曾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因此,通过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科研才能,减少工作后的盲目探索。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还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提高理论教学的深度和高度,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

5.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应加强对学生教育科研活动的指导

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可以说只是为他们成为合格的教师奠定了教育科研素质的基础。它不同于教师的科研活动,从选题的范围、产生的社会效益以及科研活动的过程来看都有很大的区别,更多的是技能层面的训练。尽管如此,参加科研活动本身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既可以通过实践体验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又可以掌握科研活动的具体方法,同时还可以提高问题研究的意识、培养独立探索科研成果的能力、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有效方法。因为搞科研,就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在学习中提高理论水平;还要查阅资料,整理、分析资料,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且要开展调查研究和实际观察,掌握具体科研方法的运用;通过成果交流又可以掌握大量信息,在比较各种不同意见和思考时吸取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成果。教育科研活动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调查研究水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理论学习的理解与反思都有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能力的发展正是我们所要求培养的教育科研素质。

第4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培养目标;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文本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5-0072-06

随着“985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的相继实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逐渐成为时下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基石的主张也逐渐成为共识。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将引导本科教育健康发展,错误的培养目标定位则会将本科教育带向误区。为了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必须正确定位其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本文结合“985”高校的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试图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目标定位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由于“985”高校是我国研究型大学的集中代表,故选取“985高校”作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样本。经过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水平工作评估,加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推动,“985高校”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2011年9月,“985高校”首度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相继公开了各自学校2010年度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这些报告表达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应该能反映我国研究型大学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情况。由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所高校没有在报告中提出明确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因此将其剔除,即实际纳入统计分析的“985高校”是30所。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要完整全面地认识培养目标的定位,可以从“人才素质、人才层次、人才类型、人才功能”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在这里,人才素质通常指人的内在素质构成;人才层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通常指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之间的层次关系;人才类型是根据专业技术不同而划分的人才规格,通常分为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三种类型。人才功能指所培养的人对社会和行业的作用,一般可以从人的社会作用性质、职业角色或“人才”概念的使用来表达人的社会作用。需要说明地是,之所以认为“人才”概念也能反映人的社会作用。是因为“人才”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对党、国家和社会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劳动者。

当然,高校在表述培养目标时,人才的“素质、层次、类型、功能”不一定都要面面俱到。但是毫无疑问,越是好的清晰的培养目标,越是能够反映不同高校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定位,而越是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就越能推动高等学校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2.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利用Word文件“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功能统计培养目标中不同维度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在同一高校中,同一含义关键词若出现多次,仅记录一次。根据关键词在不同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中出现的次数高低,来描述和分析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情况。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人才素质和人才层次定位意识强烈

统计发现,我国“985高校”在本科生培养目标“素质、层次、功能、类型”四个维度的描述中,表达最多的是人才“功能”,30所即100%的学校均有谈到,不过表达的方式有所侧重,有的学校直接强调人的社会作用,有的学校通过人的职业角色来反映,有的学校通过使用“人才”概念(包括3所学校使用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一流科学家和研究工程师”)来表达,有的学校则兼而用之。其次是人才“素质”,有28所即93.3%的学校论及。再次是人才培养“层次”,有26所即86.7%的学校谈到。至于人才的“类型”,有10所即33.3%的学校提到。

总体上看,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有强烈的社会导向意识以及人才素质和人才层次的定位意识,不过人才类型的定位意识较差。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建国后我国各个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关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描述中,一直都很强调“人才素质”、“人才层次”和“人才功能”,但办学特色等目标强调不够,更缺乏分类办学的教育政策引导。而高校又习惯于按照行政授意办学。另外,由于受评价环境和“高校合并”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研究型大学盲目追求“大而全”,忽视办学类型也就不足为奇了。

2.人才素质主要定位于“国际视野、创新素质、实践能力”

由图2可知,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对本科教育人才素质要求的文本描述中,出现频率从高到低的词汇依次是:国际、能力、创新、人品、基础素质、知识、科学精神、人文素质、责任感、全面发展、竞争力、思维、专业素质、创业能力、信念、个性等。具体而言,“国际”使用最多,达20所高校,“国际”中表达最多的是“国际视野”,有16所高校;“能力”使用居次,达18所高校,“能力”中表达最多的是“实践能力”,有10所高校;“创新”使用居第三位,“创新”中使用最多的是“创新精神”,有8所高校。“人格、基础素质、知识、科学精神、责任感”以及“全面发展、竞争力、思维、专业素质”的重视程度一般。“信念与个性”则重视不够,“合作”仅1所学校论及。

“国际”、“能力”、“创新”使用的学校数排在前三位,这既与我国“985高校”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有关,也与我国高校培育创新人才的能力还很薄弱有关,因此高校强调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人才层次主要定位于“高素质”

经过搜索、审阅和统计,发现表达培养目标层次的词汇主要有“高素质、精英、拔尖、领军、卓越、一流、高级、杰出”,具体使用这些词汇的学校数如图3所示。很明显,我国研究型大学最喜欢用“高素质”来表达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当然“高素质”也包含人才的“素质”层面),其次是“精英”和“拔尖”。

笔者认为,使用这些词汇受我国高等教育政策语言变化的影响。自从1998年《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来,教育界习惯用“高级”来表达人才的层次。但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和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对人才层次的表达开始有了明显变化,这集中反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如在论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时,提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论及“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时,再次提出“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在某种程度上,“高素质”逐渐取代“高级”这个具有等级意味的词语,“拔尖”近乎成为形容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层次的专门术语,所以研究型大学广泛使用“高素质”和“拔尖”不足为怪。当然,启用“高素质”,暗含对“素质教育”的回应,认为“素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超越了过去狭隘的“知识”或者“能力”培养观念,包含了知识、能力、情意、人格、方法等多个维度和多种内容。至于研究型大学喜用“精英”,则极有可能与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情结有关。

4.人才类型主要定位于“研究型”、“复合型”和“创新型”

如图4所示,表达“培养目标类型”的词汇使用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多样化型、领袖型。在表达人才类型的词汇中使用最多的词语是“研究型”和“复合型”,均有6所学校使用;其次是“创新型,”有5所高校使用。而“研究型”之所以使用较多,与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定位密切有关;“复合型”和“创新型”之所以使用较多,与我国急需“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现实有关。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一般而言,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主要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的任务,因此研究型大学较少使用这类词汇。

5.强调发挥人才的社会作用。注重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

如前文所述,总体而言,本研究中有30所即100%的学校谈到人的社会作用。具体而言,我国“985高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功能定位分三种情况(如图5所示)。就培养对象的作用性质而言,使用“引领”一词的有7所高校,使用“适应”一词的高校有5所,当然,无论是“引领”还是“适应”,都强调培养对象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就培养对象的职业角色,“工程师”和“科学家”用语最多,且均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3所理工类高校同时使用。而之所以这两种职业角色使用最多,可能与我国正在实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有关。在培养对象的定位上,没有一所研究型大学直接称要培养“人”,有93,3%的研究型大学直接宣称本科教育是培养“人才”(其中有3所学校分别称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一流科学家和研究工程师”),另有1所高校称培养“毕业生”,还有1所单纯表达人的“素质”。之所以如此强调“人才”,主要是我国教育长期重教育的工具价值,希望所培养的人对社会有用,正所谓“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问题与思考

1.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同质化”现象

学校层面的培养目标是国家层面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但绝不是国家层面培养目标的翻版,学校有权制定符合本校办学传统和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个性色彩的培养目标。而且研究型大学是相对教学型大学而言的,研究型大学更加强调大学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生产和应用知识。因此,作为有权制定学校培养目标的组织和出知识、出思想、出理论的场所,研究型大学所表达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在一定范围内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可是,从上述文本分析来看,无论是人才素质、人才层次、人才类型还是人才功能,学校与学校之间话语雷同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研究型大学所表达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同质化”现象,窥一斑而知全豹,难怪有人说我国大学存在“千人一面”现象。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实行的是以行政为导向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的行政权力过于强大,决定着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的分配,而且常常以行政命令发号施令,高校缺乏应有的办学自,始终处在被控制和被支配的地位。为了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有限空间,高校不得不听命于政府,这种高度统一的管理就导致学校缺乏个性和特色。尽管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一直强调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但迄今为止高校“去行政化”仍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发现,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容表述,与当前我国教育政策的话语如出一辙,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被打上显著的“教育政策”烙印。如果不真正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高校出台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措施。只会唯“国家教育政策”是瞻。高校这种简单模仿的结果,容易使大学失去应有的个性和品格,远离教育的本真,乃至陷入“反教育”泥沼的危险。

2.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与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趋同

杨志坚先生是研究我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专家,他认为。虽然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都属于专业教育,但是两者具有重要区别:在性质上,前者强调基础性,后者更强调学术性;在培养目标上。前者强调培养一般性专门人才或复合型人才,后者强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能力上,前者强调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后者强调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理论知识上,前者强调一般性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后者强调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与之相对照,不能不感慨我国“985高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人才类型、人才素质、人才层次”方面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何其相似!

当然,有人会认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不同于一般高校的本科教育,它应该突出学术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要求,而且随着我国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高等教育的重心开始上移,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更应该发挥基础性作用,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不以培养专业人才为最终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清楚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体系中应该有显著位置”。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谨记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的告诫:“本科生中日后投身学术生涯的并不多……将‘学术探究’置于本科教育之上。会使本科生付出高昂的‘社会代价’”。当然,对于研究型大学,我们既反对其本科教育过度学术化,也反对其本科教育过早或过度专业化。

3.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社会本位色彩浓重

第5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培养模式

DOI:10.13555/j.cnki.c.m.e.2016.02.044

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从2015年招生开始,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将全面调整为“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该意见提出的医学教育模式是一种切合实际的、符合医学人才培养规律、满足社会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该模式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5+3”模式中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承担本科水平理论知识学习,而在后续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的培养中,我们应该同时承担临床技能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任务,二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后续3年的培养是临床基地和临床导师所承担的任务,如何高质量完成这部分工作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对“5+3”培养模式的认识

“5+3”模式通过将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相结合,将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5+3”的“5”是指5年医学本科教育,其教育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管理,国家教育部均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实施严格监管。“5+3”的“3”则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第一个方面,是临床工作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这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该培训使得5年制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向合格医生转变,在没有开展规范化培养之前,5年制大学学习完成后医学生进入各级医疗机构承担医疗任务,他们临床技能的提升与工作的医疗机构的水平、相关科室的专业技术水平、带教教师能力密切相关,同水平医学生因为不同工作单位医疗教育水平的差异使得毕业后医疗工作能力差异化日渐明显,因此毕业后早期规范化教育及培训就特别重要。5+3模式的“3”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培训在国家严格评审合格的规范化培训基地(均是国家三等甲级医院,绝大多数是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进行,让学生能够获得同等的良好早期毕业后教育和临床技能培训。培训使得医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工作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责任和使命感,同时培训能够让他们掌握临床医学的学习方法,为后续自我学习和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个方面,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除完成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以外,“5+3”模式的“3”还包含着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即原来的硕士教育任务,通过研究生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初步科研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后续学习和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因此在3年的培养中,培训基地和导师应该同时承担临床技能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任务,二者同等重要。通过培训,应该让他们具备宽厚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水平的较熟练的临床医师。

2“5+3”模式的“3”需要完成的任务

“5+3”一体化临床教育模式所界定的“3”的任务包含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在同一个3年中同时进行,它必然包含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这两个方面的培养任务。

2.1临床能力的培养

临床能力培养的目标,是通过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后成为一名合格住院医师。它强调以下一些能力和技能的形成:①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再学习,训练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和能力。在这个阶段医学生刚参与实际临床工作,需要不断将原来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疾病相结合,利用所有相关基础知识,全面认识解释临床现象并根据相关原则选择治疗措施和方法,通过医学实践不断验证基础知识并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这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和积累的能力,是一名医学生转变为一名医生的重要能力;②学习临床基本技能。在最初的医疗工作阶段,三基培训(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医生能力培养的核心,也是其今后成为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前面讨论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学习外,基础技能的培训是完成医疗工作的必备能力,医学生在国家严格考核的规范化培训基地参加培训有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能够面对更全面的疾病病种,能够接触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经过培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技能;③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交流沟通技能。面对繁重的医疗任务和较高的社会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交流沟通技能,这方面的教育基地和导师应该特别重视,有意识的全面的人文培训和基地优秀教师的良好表率均会对学生产生长远的影响;④有意识地强化一定方向的专科知识。在培养的末期应该根据个人兴趣和工作需求,有意识地强化某一个或一些方向的专科能力,比如大内科或大外科方向,为今后专科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以便于今后更好的工作。

2.2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做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它强调以下一些能力的完成:①学习科研方法。在此阶段除了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以外,应同时完成研究生教育工作,应该系统地学习科研方法,比如:完成重点科研课程学习、掌握统计理论和基本方法、学习资料查阅及文献检索、学习必要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所有这些是完成科学研究的基础;②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早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通过更多的参与和学习不断提高科研思维能力;③科研标书写作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从发现问题,到寻找方法,到开展研究,到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在每一个环节中均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处理,最终需要将这些研究和研究成果以科学的方法呈现出来,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标书写作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这个能力的培养也是研究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3如何在培养中实现上述目标

3.1临床能力培养

临床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要求实施培养计划,不因为研究生教育和规范化培训重叠而降低标准,做到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为每一个阶段培训做好计划,认真督查,严格考核。同时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交流沟通技能,培训基地应积极开展相关人文课程和讲座,培训基地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3.2科研能力培养

“5+3”临床一体化培养模式相比于早期研究生教育,学生更多的时间承担临床实际工作任务,科研时间会更少,因此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导师更多的引导和合理安排。首先,学生自己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加强相关研究生课程学习,掌握好科研方法;其次,培训基地和导师应该改良传统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更早进入科学实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在不同阶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标书的撰写,参与临床科研论文书写,深入参与临床/基础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实践工作,实施阶段化目标化的管理模式,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总之“5+3”临床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过将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相结合,创造了良好的临床医学培养模式,其中“3”年后续培训承担了重要的教育任务,此阶段将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合理地解决了临床技能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任务,缩短了培训时间。通过医学生、研究生导师和培训基地的积极主动参与,共同努力,能够培养出具备宽厚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良好科研工作能力的优秀临床医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2]亓来华,王成,杨光耀,等.“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五年制教学改革的思路医学[J].医学与社会,2014,26(12):91-93.

[3]闫慧锋,郑建中,覃凯,等.七年制临床实践教学经验对“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启示[J].卫生软科学,2015(6):375-377.

[4]柳英兰.怎样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建立良好的科研思维[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49-50.

[5]高兴亚,唐文,喻荣彬,等.“5+3”本硕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3):332-334.

第6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育硕士;实践能力;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2013年,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率40%,录取了22万余人,到2015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率达到了50%,专业硕士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专业硕士教育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涉及经济管理、理工、法律、社会、农医、教育等多个学科,基本形成了全日制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格局,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备受关注,并逐渐被社会认同.我国专业硕士教育虽然发展较快,形成了庞大规模,但和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从导师队伍到培养体系都偏弱,专业硕士研究生对我国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不高,特别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更低,造成了社会对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质疑.因此,探索和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围绕实现专业硕士教育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对培养应用型的专业硕士人才十分必要.

1构建完善的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36学分,按“12+10+6+8”分布,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课程8学分,实践课程仅占总学分的22.2%,理论课程相对偏多,实践类课程处于边缘位置,仅是辅助理论课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没有受到充分重视.课程建设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对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课程由课程实践环节和独立设置的实践课两部分组成,课程实践环节由教育理论类课程和化学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实践环节组成,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由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微格训练、学位论文等集中实践课程组成.课程实践环节是培养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传统的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程处于分裂状态,增加课程实践环节,提高理论课的实践性是解决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课程学分偏低的有效途径.教育硕士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教育人才,既要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现在的生源来看,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科教学理论知识不强,教育理论知识又偏弱,同时,教育硕士的培养周期为2年,理论课和实践学时都非常紧张,科学设置教学和实践内容尤为重要.在教育理论类课程内容设置上,精心设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课程论的教学内容.教育学重点讲解现代教育理论、体现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及教育科研方法,特别是让教育硕士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原则实施训练、教学方法选择优化训练、学科教学评价训练、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论文写作训练和班主任技能训练;教育心理学重点讲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发展、教学活动的心理规律、知识的迁移规律、群体和个体差异学习心理等,让教育硕士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个案学习的指导分析、知识迁移的教学设计训练;课程论重点讲解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让教育硕士把课程论的主要原理和方法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育硕士运用教育理论知识解决学科教学问题的能力.化学教育专业类课程注重化学教材分析与说课训练、化学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训练等实践环节,将实践能力培养与理论课教学深度融合,为学生独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独立设置的实践课是培养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保障,认真设计好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微格训练、学位论文等集中实践课程,合理安排实践内容和时点,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机制,保证独立实践课的质量.开发中学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化学教学改革热点问题探讨等化学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等特色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实践性课程比例,培养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合理控制课程中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独立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

实践能力是教育硕士培养的关键和核心.国务院学位办明确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在专业领域某一方向具有独立设计、研究、开发、实施、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1].由此可见,培养实践能力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显著特点,也是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的根本区别.教育硕士的培养周期仅为2年,学生的实践环节明显少于学术型硕士,如何结合学科教育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和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十分必要.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教学的设计能力、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化学课堂教学能力、化学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上述能力需在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和独立设置的实践课中完成.教育理论类课程和化学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实践环节学时数应不低于课程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微格训练、学位论文等集中实践课程学分达到《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实践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从学时、学分两方面满足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需要.

3创新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西方国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早,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如美国在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中提出了“合作教育”培养模式[2],把课程教学和工作经验培养结合,在校学习半年课程后,以2个月为一个周期进入企业进行实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毕业前半年撰写学位论文,这种模式在世界影响面较大,已经被许多国家采用.又如德国提出了“双元制”培养模式[3],学习分为2个阶段,学生三分之一时间在学校学习,三分之二时间在企业实践,学生的实践时间充分,实践能力培养有保障.再如英国提出了“三明治”培养模式[3],即“学习—实践—学习”工读交替的产教结合的融合模式,教、学、做有机结合,在“学习—实践—学习”的交互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论上得到升华,在实践中获得实际经验,在欧洲获得高度认可.我国专业硕士培养没有成型成熟的可借鉴经验,专业硕士的培养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结合我国实际,在多年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不断创新,建立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交叉融合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化学教育硕士为例,因部分学生本科是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接受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教学论知识学习,也未接受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教育实习,因此,对学生进行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教学论的培训,让学生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十分必要.学生第一学期入学后先教育见习,熟悉中学化学教材和化学教学方法及化学教育改革,了解中学化学教育实际,再集中学习教育硕士学位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论培训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教学,在学生对化学教学具备一定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研讨,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为学生教学能力系统训练打好基础;第二学期校内综合实践,进行微格训练、中学化学综合活动课设计训练、化学教学改革热点问题探讨、化学微课制作训练等,培养学生化学教学基本功,形成稳定的从教能力,基本具备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能胜任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第三学期教育实习,培养学生化学备课能力、教材研究和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问题的研究能力、评课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第四学期硕士论文集中创作,让学生提早阅读教育理论和化学教育研究专著及期刊文献,给学生明确阅读任务和阅读量,利用假期时间认真阅读,撰写阅读笔记,尽早制定论文选题、研究计划,严格审查论文开题报告,实施论文进展报告制度,严把论文评阅答辩关,培养学生化学教育研究能力.

4建立校内“理论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相结合的导师队伍

加强专业硕士导师队伍建设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在选拔专业硕士导师时,既要看重学术能力,又要看重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硕士导师由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兼任,虽不乏指导的热情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但缺乏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难以高屋建瓴,切中要害[4].因此,高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校内导师参加学术会议、国家培训、国内外高校研修学习,进而提高导师的理论水平,把握学科教育前沿,并定期要求导师深入基础教育一线顶岗锻炼,提升导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建立紧密型的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聘请基础教育化学教研员和一线优秀化学教师担任实践导师,通过“双导师”合作指导的创新模式,强化化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技能、专业精神、专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EB/OL].

[2]徐平.美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8):1-4.

[3]周明星,孟庆国.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4):82-85.

第7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卓越教师;教师教育:协同育人;课程资源:个性化培养

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培养普遍存在着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2014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并在全国高校设立了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我校承担了“中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面对国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需求,我们很有必要深入探讨如何在理论上建构教育体系和明确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在实践上拓展和完善培养思路,在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中大胆改革创新,努力破解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和协同育人机制不顺等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形成和落实卓越教师培养的有效措施,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全面实施开辟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明确以多维度培养的目标要求,实现品德、专业和潜力的全面提升

1.品德维度:师德和人格高尚

卓越教师应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全球意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身心健康,情趣高雅;大学毕业之后要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并成为先进教育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发展者。

2.专业维度:理论与实践素养俱佳

卓越教师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正确理解个体生命的意义和多元文化的存在价值,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素养和开展教学实践的国际视野;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改革与教学创新思维,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突出,能够产出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卓越教师还应具备优秀的教育信息化素养与运用国际话语体系从事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发展维度:职业规划与反思能力超前

卓越教师要能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合理定位,树立远大而崇高的教育职业目标,拥有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动力,善于借助各种专业发展手段提升自己的职业品位;具有较强的职业自我反思意识和专业自我发展意识,能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艺术。

二、发挥学科高端引领优势,探索分层推进的培养路径

1.借力学科发展的优势

学科优势是卓越教师培养的立足点。要实现高层次的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在文理基础学科、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把学科建设形成的师资队伍、研究平台和科研成果,与培养卓越教师的实践改革融为一体,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比重适当、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成果为卓越教师培养提供专业保障和支持,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实施需求,带动学科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促进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与卓越教师培养水平的同步提升。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

2.强化本科教育的基础性

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实施,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教师。

从我国学位制度体系来看,本科学士学位与研究生硕士学位属于教育的两个阶段,中间有明显的“物理界面”隔开。从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需求来看,本科教育应该是教师教育的主要起点。因此,现阶段我们一方面要以本科师范生为对象,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学专业能力,形成师范生开展学科教学的实践能力和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职业情感;另一方面,还要以文、理基础学科的本科非师范生为对象,通过多种方式,全面夯实本科教育的学科专业基础,为实施研究生教师教育提供良好的生源保障。

3.突出研究生教育的应用性

研究生教育是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提升途径。实施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是满足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高端需求的必然选择。近十年以来,教育硕士、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阶段教师教育的主体。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包括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内,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从学术学位教育演变而来的痕迹还很明显,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应用性亟待加强。因此,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实施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要以攻读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的研究生为主要对象,着力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学科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强化教育理论运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帮助学生树立和践行成为卓越教师的价值追求,成长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教师。

4.坚持师资队伍建设的开放性

把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的主要依托。从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情况来讲,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仍然是我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师范院校师资队伍水平关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促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学科教育和学科教师教育的共同提升,高等师范院校很有必要面向中小学选聘高水平一线教师,承担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任务;制定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的政策,建立相应的保障和激励新机制,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开放的共同体:在大力加强自身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聘请专家学者,参与教师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工作;鼓励在学术研究上有突出成绩的学科专业课任课教师,开设学科教师教育类课程,为卓越教师培B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三、采取体系构建与模式创新并举的措施,推动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在一个开放、协作和高效能的体系中进行,培养模式应该具有高度的先进性。因此,在我国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卓越教师的培养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实质性突破。

1.建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

培养主体的多元化和培养过程的实践性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特征。按照“平等参与、深度融通、共同受益”的原则,构建师范大学、地方政府和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卓越教师培养共同体,通过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形成高校主导、政府协调、中小学主动参与的培养体系,对于打破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瓶颈和体系封闭性,实现多元培养主体的有效协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主体,主要负责培养对象的专业规划教育,以提升其职业境界,培育其教育家志向;更新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优化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丰富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形成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技能相沟通、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在职前培养阶段全程引入选拔分流机制,借助专业表现、课程考核与心理测试等手段,促进具有卓越教师发展潜质的学生全面发展;为优秀本科毕业生提供教育硕士、教育博士阶段的教育服务,构建高品质的卓越教师在职教育体系。

中小学作为培养卓越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参与主体,要成为卓越教师培养的直接受益者,主要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落实工作。具体任务包括选派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担任实践教学导师,为实习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指导;与师范大学共建教师教育实践模块的课程资源,通过优质课例共享、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协助改进实践教学质量;与师范大学合作开展针对实习生的教学研究训练,观摩实践,同课异构活动与微型课题研究,协助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创新能力与教学元认知能力;参与对师范生实习、研训效果与专业发展水平的考核,确保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在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内,能够胜任本学科的各种教学实践任务,形成乐于探究、勇于变革、追求卓越的基本素养。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和组织机构,在卓越教师培养中主要承担“赋权、搭台、督导、问责”四个职能。具体包括:在政策上支持师范大学选拔更加优秀的生源;协助师范大学搭建教育实习实践平台,督导卓越教师培养参与中小学的协作任务;委托第三方组织针对卓越教师培养的评价活动,向师范大学反馈卓越教师培养改革实施意见。

2.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配置

这里所说的教师教育课程是指在文理基础学科的专业教育之外,为培养、培训教师所设置课程的总称。教师教育课程资源配置是实现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资源配置是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从所谓的“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逐步发展成为模块化、系列化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进一步充实,课程结构趋于合理。但是,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视野仍然不够开阔,国际化进程缓慢,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教学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围绕卓越教师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与发展素养的形成,在全面落实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要以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学校文化特征的教师教育课程群为着力点,不断提升课程资源品质,努力为学生个性化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把服务于卓越教师培养的课程资源划分成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群、学科教学论课程群、教育实践课程群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群,每个课程群都应该是开放的,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在教师教育的不同阶段,按照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教师专业养成的基本要求,进行课程和课程模块的动态组合,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以增强课程教学的适用性和发展性。其中,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群旨在提升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素质和思想境界;学科教学论课程群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教育实践课程群则以增强学生的教育实践体验,培养教育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群重在培育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强化从教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其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升华教育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

3.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

个性化成长是形成卓越品质的重要措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就必须创建基于个体差异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组织方式,大力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在近两年的卓越教师职前培养改革实践中,陕西师大采取的措施有:一是按照“自愿申请、考核选拔、择优录取、动态管理”的办法,选拔好具有鲜明个性和发展潜质、有可能成为卓越教师的培养对象;二是实行以大学教师为主导、优秀中小学教师、学校所在地教研员共同参与的卓越教师培养导师工作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全方位导航;三是通过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短期游学、交换学习、本硕连读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成长动力,提升其发展空间;四是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利用“慕课”进行学习,修读自己感兴趣的第二专业或者辅修专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完善知识结构;五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立专项课题,组织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培养其科研素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目前来看,这些措施,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其个性化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提升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教学能力

第8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235-02

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地方高校重要的办学实践和办学特色之一。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的经验来看,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迫切性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命脉,但是仅在学校范围内难以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所以开拓新的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1,2]。产学研合作培养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能够提供直接面对实际工程问题和科学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培养研究生更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提高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和科学素质[3-5]。综上所述,高校不仅要进一步改革思想教育,改革管理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要瞄准市场发展的最前沿,面向市场和社会,通过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展开来转变办学方式。以开放的办学方式拓展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途径,形成以高校为中心,产学研结合,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新格局,使教学、科研与企业之间能够实现良性循环。教育部的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和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文件中明确指出的重要任务是:“高校应对于新形势下的研究生教育规律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2]这同样也是高校和地方政府在提高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方面需要深刻思考的课题。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显现出了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由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研究生教学资源紧张和硕士生培养质量下降的情况日益严重。例如研究生的知识整合能力较差,创造能力偏低,硕士和博士论文的创新性不足,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缺乏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在学术上缺乏创造力,在工作上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创造性地完成。导师人数少、科研经费低、设备条件差等都是教学资源方面暴露的严重问题。研究生教育的瓶颈便是教育资源短缺,并且是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出现结束了这个瓶颈期。它能有效解决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与资源缓慢增长的矛盾。产学研联合不仅能够改善高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而且可以提升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学质量,以此来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级别就是研究生教育。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效果。不仅如此,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关系到我国的人才培养能否适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问题。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正迈向高速发展阶段,国家鼓励高校采取多种形式发展研究生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走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道路是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二、利用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

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研究生素质全面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它给研究生提供了机会来直接面对实际工程问题和科学问题[6],使研究生能够直接参与生产项目和科研活动,从而加深研究生对专业内容的理解。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更能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机制和模式是有效整合资源、发挥产学研优势、最终真正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关键。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这也有利于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模式[7-9]。特别是工科类高校可以依托研发能力强大的企业和学研所等建立培养基地,以此来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而企业方面也能够提高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方互赢。产学研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校和企业联合以重大合作项目为依托培养研究生。高校和企业联合申请重大科研任务作为相关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平台和载体,让研究生有机会参与对于企业生产的核心竞争力有引领作用的科技创新活动,从而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采用双导师培养模式,即在高校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前提下,高校还引进企业中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兼任研究生导师。双导师培养模式不仅能够弥补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还能加强企业院所和高校的联系,形成开放的教育模式,拓宽学生视野。

三、对于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实践

第9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

近几年来,全国的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状态,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譬如,从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多样化培养模式发生变化,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发展,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面向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等等。研究生创新教育就是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因此,任何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必然趋势。

一、加强创新管理,健全管理创新体制

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是创新教育的支撑条件和硬件保障,要健全和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首先,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研究生教育要有创新、要达到培养研究生的目的,就必须先在管理上下工夫,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有创新。研究生管理干部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大胆地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扫除体制上的障碍,积极积累知识,使得研究生管理形成一个具有学习创新型的管理体系,适应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

如何加强创新管理,需要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完善。管理者要从大局出发,从当前基础型研究的国内外形势和动态出发,深入了解和清晰认识研究生教育大发展的战略意义,结合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学科等特点、研究生指导教师整体素质和知识结构、发展潜力、地域条件、工作环境以及多年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不断地吸收前人的经验和兄弟单位成功的做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适时调整战略思路,制定新的管理措施和办法。

其次,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进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过程中,一要树立全面质量观,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二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依法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按照有关法规,实行严格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并不断完善从招生、培养、管理到授予学位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把好质量关;三要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等专家系统在执行监督、学科评议、质量监管以及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业务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四要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监督和保证机制,加大检查评估力度。

二、加强学科建设,实施严格的教学管理体制

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师资队伍、科研层次、规模大小、实验条件、学术水平等影响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布局、规模和水平,构成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知识平台,决定了创新教育的学科环境。不同的学科之间的融合有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宽广的学科结构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

首先,为了加快学科发展,促进学科的交叉,培养单位应该大力鼓励研究生导师跨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中,大多都从文化环境、管理环境、学科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教育。因此,良好的学科环境是创新教育的实施基本条件,高水平的硬件资源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利因素。

其次,要推进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改革,逐步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他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而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研究生教学方面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科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和研究生指导形式。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交叉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以及丰富的人文知识,要突出前沿领域知识的教学。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灵感。研究生的指导形成要逐步实行建立“导师组”指导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在研究生的教育中,要注重个性的发展,在培养计划、教学、论文等环节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使得研究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积极锻炼创新能力。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开拓视野。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导师的素质和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因此,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需要导师具有宽厚的知识面、高超的学术水平、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能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中有所建树。导师始终要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立足于知识创新。这样才能保证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同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树立全面质量观。导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不但教导研究生任何做学问,还要教会研究生任何做人,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对研究生来说,要培养他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献身事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加强对研究生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的教育,培养研究生无私无畏、坚定不移的求真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崇尚诊治、推崇逻辑的理性精神和追求实证、把握规律的物质精神。因而,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学风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指导导师队伍,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加强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研究生的自身素质和努力,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研究生培养单位内部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而宽容而又严肃的学术批评是创新教育的源泉,创造的思想来源于批评,浓厚的学术气氛和宽松的学术环境也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保证。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科学表达能力,以客观的、公正的、善意的和求是的态度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质。

因此,在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中,要始终贯穿着批评的基本原则。因此,研究生培养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为研究生的能力训练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指导。研究生要积极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论坛,有效地开阔研究生在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查阅文献、撰写论文等方面视野,有助于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强化训练。

五、增强竞争与激励机制,建立研究生淘汰制度

合理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适当建立淘汰制度能有效地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我国研究生收费实行公费培养和自筹经费并存的双轨制度,公费研究生的比例极低,大多数研究生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研究生为了生活问题忙于奔波,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研究生的精力和时间。许多承担纵向课题的导师及其研究生已获得的科研成果和给予他们的物质奖励远远不能成正比,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优秀人才在具有难度的创造性科研事业上精力与时间的投入量,极大地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使得有才能的研究生从忙于生活问题中解脱出来,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加大助管、助教力度,设立专项研究生科研基金和奖励基金,对研究生产出的创新成果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