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问题范文

新农村建设问题精选(九篇)

新农村建设问题

第1篇:新农村建设问题范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是基础,文化是进步,人才是关键,有了实用的人才,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何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献计献策。

现在我镇的农村人口布局有了新变化,我镇4.5万人农村人口,中青壮年大约3.2万人,而其中大部分进城务工,留在农村务工的越来越少。乡镇图书馆等文化场所,文化团体缺少农村青年人的身影,村组文化大量缺失,致使城镇无壁垒长期内难以打破,文化即人化,原镇的农民工、农民商,农民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也是新农村文化队伍的潜力军,应在农村建立农村文化基地,加强乡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镇为中心,以村为辐射,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在城市的大趋势下,广大的农村被边缘化,其后果潜伏着大的生态危机,表现在农村耕地不断被占用,面积越来越少,一是重污染企业从城市转入农村,如化工、石化等等。导致了空气和水污染严重,农民苦不甚言,农村为满足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长期单一耕种,使地力衰竭,生态退化;农村资源开发不计生态后果。为了快速致富,在采石和人文化开发人的过程中导致环境破坏……所以,生态文化建设应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我国长期处在农业社会阶段,自古就有朴素的生态环境观。强调天人合一,主张自觉的构建人与自然友好关系,实现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坚持自然规律优于市场规律的原则。在自然规律面前不能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应当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农村的生态问题绝对不是地方性的,而是具有区域性,国家性甚至人类性。总之,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倡生态建设思路,才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正确道路。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升地方文化形象,知名度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节日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做好规划,注意运作方式,以达到利益分享。多方共赢的目标,在规划中要挖突出地方特色的产业和产品,让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在节日过程中,还要注重实效,搞好服务,提高专业配对。

因为我们在2000年尽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24美元,即达到了原定的小康社会指标,但农民人均1200元的原定指标没有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原定指标没有达到,所以,已经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个惠及4.5万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难点在农村;必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是我们工作重中之重。也是渡舟镇的发展全面性和根本性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发展的持久动力。而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可以概括为“体制之新”和“面貌风气之新”两个主要方面。体制革新需要基层干部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熟悉农村状况;面貌之新则涉及农民群众生活趣味,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需要引导农民群众尊重科学,追求知识自重、互爱、讲求环境卫生,追求生活质量。因此,必须采取造血的人才战略,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教育,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最终实现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如何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建设,实用人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农民共同致富的领军人。要改善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少,比例较低现状,就必须做到政策有力,科学规划,组织健全,落实经费,措施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口人才需要具备三大特征——领导干部由偏重专能到注重统筹,专业人才由偏重致富能力到并重公共事业能力,舆论宣传岗位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一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今年中央1号文件,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已经逐步付诸实施。但是也要看到,这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有许多问题要我们深入研究。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来强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具有决定性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要靠高素质的新农民,实施城镇化战略,也要靠高素质的城市工人和“农民”。如邓小平说过的,我国国家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

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二无结构问题,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靠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靠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同志提创建学习型社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已经把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城市比较活跃,提出了建学习型社会的口号,如大连、常州、上海、北京等地都召开过创学习型城市论坛。现在有必要把学习型社会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过去的20年里,转移了富余劳动,为城镇化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这种二轻局移在某种意义上是代有自发性的,没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素质培训,他们进城以后就形成了城市人与“农民工”之间落差,在未来的几年里,如果农村的劳动力还按以前20年的方式转移,中国的社会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农村的发展也缺乏之持续的动力。唯一的出路是从现在做起,把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点尽快地迅速地转移到农村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特别是劳动技能,一是进一步普及和巩固农村几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加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央和国务院已决定,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全部免除学杂费,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基础工程,二是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为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加大职业教育力度,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养,大规模地开展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对留村务农的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提高务农技术,促进科学种田,对转移出去的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中央已经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积极建立政府扶助,面向社会,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重点工程。

第2篇:新农村建设问题范文

一、存在问题

1、农村会计的管理主体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经济社会体制,农村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被排除在体制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县财政部门只管理到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县办企业的会计工作。许多地方乡镇农村会计工作被划归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管理,有的乡镇即使农村经营管理站与乡镇财政所进行了合并,农村会计的管理还是由原农经部门的一班人马来进行,甚至管理力量还有些削弱。  2、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村民主理财小组享有对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的民主监督权利,有权参与制定本组织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权参与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有权检查审核财务帐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民主理财小组基本上没有行使职权,有的小组成员根本不在村上住,一般找不到人,有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还不知道自己是该小组成员。  3、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呈下降趋势。农村会计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技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又加上长期以来疏于管理,不少会计人员从未接受正规会计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现象也比较严重。有些“会计”名为会计,实际上什么都不懂,不仅不会记帐,甚至连一张简单的借据或收条都不会写。有的乡镇只有一两个村的会计持有会计证。实行村帐站管,集中核算后,会计人员的职权上划,日常的经济核算由乡镇经管人员,村会计的职责范围发生了变化;实行村级财务资金“双代管”后,村级财务资金划归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负责,服务中心为各村设立帐户核算收支,分村设户存储管理资金。这样特别是“双代管”后,村会计人员业务索质呈下降趋势。村会计人员一不做财务收支帐,二不做银行日记帐,名副其实是一个报帐员;有的报帐员都不稳定,村委会三年一换届,旧领导落选,“一朝君王一朝臣”,新领导上台,报帐员也跟着换人;农村财务工作人员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培训学习的机会也随之越来越少。

二、对策建议

13亿人口,9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也是十七大的重要战略部署。农村形势决定全国形势。农村会计管理主体不合理,监督机制不健全,业务素质低下,队伍不稳定,不仅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农村集体资财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行。针对农村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1、健全管理机构、发挥监督职能。

第3篇:新农村建设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电网规划;问题研究

1引言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于电网规划建设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例如有用电等级跟用电量不相匹配,使得线损严重;重复建设变电站,对电网负荷的预测不够准确;电源能够支撑电荷的能力较低,难以稳定的进行供电。基于此,为了有效的利用资源能源,统一的规划农村电网,对变电站进行合理的规划,解决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农村电网规划概述

2.1电网规划的目的

对农村电网进行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对电网的安全模式进行确定,可以有效结合电源发展的形式自己负荷增长的规范来进行。而农村电网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电网规划以及计划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工作,并且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电网进行规划时要跟农村地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规划的合理性。从而有效降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电网规划建设的成本,使其能够跟农村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相适应。

2.2电网规划的内容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其电网建设进行规划务必要跟相关的标准以及要求相一致。通常对电网进行规划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对电网的现状进行分析;②有效的对电网建设工程进行整体的规划,并做出相应的概括;③确保电力和电量的平衡;④对电网线路中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和分析;⑤对网架以及电源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⑥规划电网建设的目的以及建设电网过程中所需的施工技术;⑦对电网建设近期所需要施工的项目以及工程预算进行规划;⑧绘制出农村电网规划的图纸;⑨对电网规划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⑩编写规划说明书。

2.3农村电网规划的原则

进行农村电网规划时,要注重统筹兼顾,规划的导向要以市场为主,核心以经济效益为主,基础为安全建设。具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遵循安全可靠的原则,推动电网结构与电气化的相互统一,以及电网结构与城市化的统一。②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对技术进行规划时,以现阶段的电网为基准,适当的选用一些新的技术,有效结合技术改造和电网建设。③规划要注重用户的利益,注重以人为本,为用户提供便利。

2.4农网规划要点

(1)规划区域与内容在对新农村电网进行规划的过程中

主要分为中压电网规划和配电网规划两个方面。对于建设力度较大的镇区,通过采用新区规划的办法对电网进行相应的规划。其中,规划的主要内容即是110kV电源点以及35kV电源点,此外,还要相应的规划好10kV的电网。在对那些较为自然生态保存较好的村镇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村镇的实际规模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对所需规划的区域进行确定。单独规划那些规模较大的自然村,而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自然村镇则可以现将小村镇进行合并,而后再进行具体的规划。对于规模较大的自然村来说,通常情况下可以进行单独规划;如果自然村的规模较小,可以对自然村进行合并,而后按照10kV电力线路的实际分布情况再进行后续的规划,以便规划的足够合理科学。

(2)预测负荷时所需关注的问题

①预测负荷时可以利用负荷密度法进行,此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所需处理的数据的量较大,但预测的效果通常都十分的理想。②对农民的生活用电进行预估时,要注重跟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并跟其他地区的实际情况相比较进行预测,以便能够获得的预测结果更加的合理。③需要对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给予关注:a.关注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对农民所受相关能源的影响给予关注;b.关注相对较为优势的产业、公共设施以及人畜饮水工程等用电负荷。④要做好不同发展时段的横向数据的比较,一般来说,如果农民的收入较少,则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会跟人们的人均均收入等各项个体指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反之,规划区域内整体的经济水平会对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3)制定规划的原则

①进行电网网络的接线工作时,要对接线的方式进行简化,并不断规范,这样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使得主干网架的更加的可靠,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从而使得电网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处理新建的主干线、环网柜相关的土建工程时,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实际的规划。②改造以及建设电网时所使用到的新技术、设备、工艺以及相关的材料,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试点工作,而后再对其进行推广利用,以便能够保证中低压配电网能够安全的运作。结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尽可能的选择那些优质的,节能性较好的,安全性较高的器材设备,那些不需要维修的产品则可以优先进行考虑。

3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问题

3.1用电量与用电等级不相匹配

城镇化进程在持续推进,国家对于新农村的建设也是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项目被引入到农村中,跟等级相同的其他地区比起来,这些地区的用电量要超出其他地区很多,导致这些地区的用电量跟用电的等级不相匹配,浪费了大量的电能,损耗了大量的电压。

3.2变电站重复建设

早期在农村,通常都是在农田里建设变电站,通常都是在各个位置处散落着35kV电压变电站。而新农村建设政策的不断推行,建设变电站需要靠近公路边等一些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从而有助于后期的电力维护以及。而对于那些未能够同步进行规划的道路,导致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移动配电线的杆并且需要重新建造配电站,而原先已有的配电站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都是先进行点的布设而后再建设的,而重新对电网进行规划时,会使得输电路径变长,对农民的利益会产生损害,此时,要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与其进行协商,这会对规划的进度以及规划的成本产生影响。

3.3预测的负荷精准度较低

现阶段,对负荷进行预测时大部分使用的是电力弹性系数法,然而此预测方法通常精准度较差,用电增长率与社会总产值的比值即为电力弹性系数,因此,电力弹性系数跟社会总产值之间呈反相关,而社会生产总值又是一个时刻变化着的数值,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预测电力弹性系数时使用的方法精确度较低,预测的可信度也就相应的会降低。

4农村电网规划问题应对措施

4.1对新变电站进行科学的规划

为了有效提高农村电网的运行电压,使得输电的损耗有所降低,这就需要对新变电站进行进行重新规划,可以将原先的35kV电压的变电站转换成110kV,并将110kV负荷点跟220kV的电网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农村电网的电压值有所增加,电压的等级也相应的得到提升。此做法能够使得输送电的能力有所提升的同时,降低输电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使得输电距离也得到延长。

4.2对负荷预测方法进行更改

建设新农村电网时,过去较为传统的负荷预测法已经难以与之新的需求相适应,因此,要对负荷预测方法进行更改,而灰色系统理论则在众多的预测方法中脱颖而出,占据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其主要是依据现有的信息,利用微分方程求解未知量。利用该理论预测负荷时,需要用到的数据较少,且运算起来十分的方便。并且现阶段,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投入的成本也逐渐增多,大幅度的增加招商引资的项目,使得用电的需求也有所增加,跟灰色模型中期预测的特点相符,然而,就长远考虑,利用灰色预测法跟实际要求还不是很相符合,因此,可以对年均递增率法进行考虑,求取当年的均值时要参照过去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递增率进行,并有效将灰色预测法以及年均递增法进行结合,从而得到精准的预测方法。

4.3选点前合理规划

对配电线路进行确定时,要按照负荷预测所得的结果,重新接轨配电站跟配电网络,选点时要靠近公路进行选择,避免出现迂回的问题。建设新农村时层对农村电网建设规划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建设农村电网时,为了避免出现混架电力线、有线电线以及通讯线路,则要预留出一定的宽度,因而在进行选点前,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防止需要重建变电站带来较多的损失。

5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其包含的工作较为繁琐,且内容十分的复杂,更是新农村工作中电网建设的重点所在,因此,面对这项耗费时间较长的施工,要做好电网的规划思想,使其与农村地区的实际相符,从而有效的对农村电网进行统一的规划,为农村电力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柯皓.基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电网建设的相关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94.

[2]郭素勤.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工程规划与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5(8):12.

第4篇:新农村建设问题范文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村镇规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村镇规划工作进行详细的了解,对村镇展开科学的规划,实现新农村的健康、稳定、快速建设,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之中,必须借助于科学的指导,而且展开村镇规划工作之中也需要正确的指导,主要实施村镇规划工作的就是政府,政府借助于宏观调控这个手段,对村镇规划进行指导和建设。规划村镇,能够有效的对公共利益展开维护,与此同时还可以对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行协调,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实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村镇规划的特点为战略性和全局性,兼具综合性的性质,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能够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之中,需要重视村镇规划工作,可以有效的保证新农村各个建设环节的质量,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现阶段村镇规划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意识落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的耕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多数农民仍从事第一产业,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比较大,新农村建设难免占用一些土地,不过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多数农民意识不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规划建设与实际落实脱节,导致诸多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二)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现阶段,我国的土地资源还存在着严重浪费的现象,这种现象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更低的非法侵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闲置土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使得土地资源出现了浪费。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阻碍,使新农村建设面临着挑战。

(三)政策不够协调

农民原有的耕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不愿意脱离现状。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增加跨组、跨地难度,要求农民放弃原来宅基地,搬到新的宅基地,不仅占用耕地,而且还需缴纳一定费用,加上村组织协调能力有限,使得农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另外,新农村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存在衔接不良问题。原有土地利用围绕居民点布局,规划小、布点多,而新农村规划减小布局点,增加布局规模,两者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相关手续的审批上两个规划的政策存在矛盾。

(四)村镇环境较差

由于村镇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并且建筑的布局十分混乱,因此,给建筑的规划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方面,部分村镇规模小,居民点较分散, “有新房,无新村”现象较严重。另外,村镇生活能源、供电供水、村镇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共享难度大。另一方面,村民建房设计不够科学,建房面积不断增加,存在一定攀比心理,房屋更新周期越来越快,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

三、解决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统一的村镇规划管理体系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同时,要对规划的内容和层次进行明确,对村镇规划的关键问题进行突出,还应该结合村镇实际进行规划技术标准的设定,进而实现规划理论体系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同时,国家应该继续完善村镇规划的相关标准,对技术标准进行明确,使相关人员可以有一个能够遵循的依据。除此之外,对村镇规划进行管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基于部门,展开城乡统筹规划处的设立,还应该在乡镇地区设立一个规划管理所,监督村镇规划工作的进程和实施情况,进而实现规划管理体系的完善。

(二)切合农村实际

当前村镇规划最大的弊端就是过于照搬城市规划的内容,严重脱离农村实际,造成农村像城市,城市像农村,缺少农村固有体貌特征,不可否认城市规划的建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村镇规划的发展,它的理论内涵,它的理论方法及基本原则至今为村镇规划所沿用,但它毕竟不是村镇规划,就中国的农村而言,它具有于城市不同的发展道路,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适用条件。因此,村镇规划的编制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要更多地体现乡村特色和当地的自然风貌。同时,在村镇规划编制中要充分地尊重当地的民俗风情,要适应当地的传统社会文化。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要遵循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进步。规划建设重点村、镇的时候,还应该将经济方面发展较快的村镇进行提升。而且,国家需要对经济水平略低的地区进行扶持,对规划制度进行总结,实现城乡经济可以协调发展,促进村镇规划的经济型、全方位目的的实现。

(四)理顺村镇规划管理体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对于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而言,面对的最大问题便是基层组织的规划与管理单位主体不统一,造成管理上存在交叉重叠,加之乡村和集镇规划历史欠账大,主要表现因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以及不完善,或功能性规划不健全,即便之前做过规划的也已不适应现阶段发展形势的要求。所以这就需要在不断拓展融资渠道的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并建立新农村示范典型,让村民切实的感受到何为新农村,为什么进行城镇的规划管理,只有感受到规划管理工作所带给广大村民带来的益处,才能够激发其积极性,获得老百姓的?e极配合,以此来确保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奠定基础。

第5篇:新农村建设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意识;问题

Abstract:The farmer i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s body, and the farmer plays the main role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farmers a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s body, only strengthen farmer‘s body consciousness, and can promote the farmer enthusiasm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Country should increase rural public investment, perfect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reduce the farmer‘s sens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in the development。These strengthen farmer‘s body consciousness, actively take part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farmer’s consciousness; problem

中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出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意识,营造农民平等意识的氛围环境,以此强化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参与意识,从而有效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一、强化农民主体意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毛泽东在1926年论述中国革命时曾说过:“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新农村建设作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发挥好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极其重要。而在这一过程,强化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又最为关键。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农村、农民的一切,而农民则处于受支配地位,无法行使独立自主的生产权,在生产、消费等方面也受到极大的限制。虽然农民生活在农村,但却并不是农村的主体,生产什么都要按照政府的说法去做,这样就根本说不上农民的主体意识,农民在农村建设中也就无法发挥其主体作用和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上的成功推动了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不再直接受政府支配,生产、消费获得了自主权,农民逐渐富裕起来。农民经济状况的改善,使得农民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经济上的独立奠定了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自主权的经济基础;此时,农民在经济上开始摆脱政府计划下的种种束缚,开始发挥农村发展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农民主体意识的也开始萌发,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农民的主体意识越发增强,积极推动着农村的进步与发展,比如在农村村民自治的开展就是农民主体意识的一个表现。

在农民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当前一些问题在影响着农民主体意识。首先,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加快了人口流动的速度,特别是从农村到城市,这样就出现了大量青壮年农民转向城市,出现了城市本位,导致农村出现劳动力空虚,遗留在农村的老人、小孩、妇女好则只能维持农村的现状,差则出现农村衰败。农村劳动力的丧失使得农村发展缺乏足够的后劲推动力,根本无法使农村的建设正常化。其次,在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上看,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民的生活资料都是计划分配的,农民对自我认同为被治理者,对于农村的发展,不需要农民出谋划策,这样就形成了对政府的依赖,久而久之,在农民的头脑中就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被治理的客体意识。在使政府与农民发生关系的农业税等取消后,没有了政府的主导,农民由于依赖的客体意识存在,缺乏强有力的主体意识,这样在农村的发展中就出现了农民对自己的发展和自己村发展的不知所措。

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要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只有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他们才会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受益主体、价值主体都是农民。只有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才能建立起以农村为中心的农村本位体系;以农村本位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把农民的聪明才智留在农村,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资源的收益留在农村,进而充实农村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同时,只有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农民才能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缺乏的心态, 充分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从旁观者的角度转变到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

二、平等意识的氛围是新农村建设有利保障

从长期的历史来看,农民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上处于弱势的地位。在经济上看,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农村、农民与农民的贫富差距的存在,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农民产生社会不公正、不公平的评价,并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现代化成果,在心理感到自己的应得利益受到“剥夺”而产生的一种不平衡的心理感受。在政治上看,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与农村不能在资源、资金等方面得到共享。由于城市本身具有的优势,使得很多从农村走出的农民不再对农村保持原有的乡土情怀,这样就使农村处于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中。农民没有获得平等的公民权利,不能享受城市平等的劳动权益和就业机会,这样就容易增加相对剥夺感,产生社会不平等的感觉。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央及时地采取措施积极解决在社会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等,积极营造和谐的平等氛围,以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一方面,中央在2006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并表示在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以及国债和预算内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的比重在2006年都要高于2005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2005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投入,国家把重点转向农村。与此同时,取消针对农民的农业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等措施,以此实现城乡的初步平等。另一方面,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就业上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上,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并积极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降低农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相对剥夺感”;通过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农民的国民待遇,减少城乡二元结构的消极影响,营造新农村建设的平等意识氛围环境。以此来推动农民的农村本位建设,以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建设新农村这一新运动之中去。

三、参与意识是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社会结构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国家与农村的社会关系以及国家的行政控制能力和意识形态控制能力的弱化,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社会秩序面临着严重倾斜的危险。在农村社会秩序出现失衡的情况下,农村村委会等处于边缘化,受长期封建制度的统治及其意识形态的熏陶,使农民在民主意识和民主传统十分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对远离自己实际生活的社会管理的参与意识就显得十分弱,而且缺乏有效的村级组织对农民进行参与的动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因其自然与历史的原因,使农民为温饱而忙碌奔波,从而导致他们为了生计而不问政治;在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因为农民的“需求的形成”与“需求的满足”之间形成的差距,农民的社会挫折感很明显,这样就造成了参与的冷谈。在传统计划经济下,农民对土地自主经营的权利事实上被剥夺,再加上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对农民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起的作用认识不够,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缺乏民主意识的培育,致使农民的平等意识、民主精神和政治参与的诉求都非常薄弱。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要达到乡风文明就必须要由农民主体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以保障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与乡风文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涉及到政治文明,要实现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就是要真正实现村民自治,要由村民通过参与到农村的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实现农村建设的农民自治。

参与是实现农民主体意识的落脚,没有参与意识,就无法使农民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的衔接;没有参与意识,就无法使农民的聪明才智转化到新农村建设之中去;没有参与意识,就无法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新农村建设中限于农民的特点,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客体意识主导下的农民,通过营造平等的意识氛围,使农民已经形成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锻造农民的参与意识,以此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

郑立敏.农民主体意识浅议[J].农村经济,2000,(7).

郑克岭.高扬农民的主体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大庆社会科学,2006,(4).

贺雪峰.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J].云南社会科学,1999,(3).

第6篇:新农村建设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源;现状;保护;对策建议

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危机的核心问题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饮水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要增强紧迫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落实,使群众能喝上‘放心水’”。

在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指出:五年来解决了9,748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2009 年再解决6,0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1]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投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些农民的饮水问题。但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又由于经济发展和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了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和水资源枯竭问题,这些问题正日益威胁到农民的饮水健康。因此,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2]。

一、农村饮水现状和展望

农村饮水主要是指农村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有氟水区、苦咸水区、用水量不足、用水方便程度低等9 种类型。出现饮水不安全的原因包括: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环境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90%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全国1/4 以上的国家河流监测断面和近1/2 的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最低要求,一半以上的国家河流监测断面和70%以上的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不适宜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河湖污染相当严重。饮水安全问题任道重远。

目前中国农村继续要求饮水解困的人数还有1,000 多万,主要是近年来新出现的饮水困难人口。据了解,目前全国有3 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饮水不安全人口在数量上中部多东部少,中部为1.4 亿人,东部为0.7 亿人;在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上,西部多东部少,西部为40%;东部为27%。按照规划,中国到2010 年底将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至2020年底农村基本普及自来水,其中乡镇实现自来水化。在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解决的基础上,今后的工作重点将着力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 年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让3 亿多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二、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把帮助农村居民解决饮水困难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建设一系列农村饮水工程,并提出和逐步推行一系列措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在取得一些经验和效益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1)水资源紧缺、气候变化,加大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难度。我国水资源紧缺,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一。受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极端气候发生频繁,且水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严重威胁饮水安全。有资料显示,1997 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855 亿m3,2004 年降为24,130 亿m3,特别是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水资源总量下降趋势极为明显。河北省平均年降水量上世纪五十年代为612mm,而近七年只有430mm,明显减少。我国华北、西北地区主要靠地下水源,多年来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单井出水量减少,有的井深在500m 以上。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山丘地区,主要靠集雨的水窖、水池和小水库,由于持续干旱,这些蓄水设施干涸,需要到几十公里外拉水吃。由于水资源短缺和缺少必要的供水设施,全国农村水量不足、保证率低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三分之一。

(2)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主要因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村镇水环境恶化,局部突发性恶性水污染事件经常发生,大范围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活污水直接进入饮用水源、牲畜直接在水源地饮水以及牲畜的粪便也被带入到水中。如果饮用水源流动缓慢,将使藻类及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绿色,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乡镇采矿和冶金工业的尾矿、炉渣乱堆乱放在小河沟旁,造成河道淤积、水体受污染;采用落后工艺技术的乡镇企业对自然资源地掠夺式利用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时有泄漏事故发生,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饮用水源的水质。对农村工业污染源的调查表明,有工业污染源的水源所占百分比较有生活污染源的水源所占百分比低得多, 一般低于 50%, 这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工业发展尚比较落后有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染源的污染饮用水水源问题会日益严重污染不仅造成许多农民的饮水困难,而且给目前已建工程的水源保护带来巨大难度。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广大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且呈不断扩大趋势。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中有近一半是由于水环境污染和水源破坏造成的。[论文网 LunWenData.Com]

(3)地下水位下降。因工农业生产开采地下水过量,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浓度增大,地下水源受到污染。研究表明,尽管种类繁多的污染物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地下水,但是构成地下水广域性和持久性污染的并不是潜在有危害的重金属污染物,也不是有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而是存在于地质构造、成为天然水基本溶质成分的主要离子和生物中成份物质,这是因为地下水含水层比地表水有更强的净化能力,以及这些化合物自身的化学性质和在含水层中的化学行为。使地下水变苦、变涩,使形成的水体硬度增加,是当前地下水污染中的突出问题。

(4)农村供水工程小型分散、建设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为4 亿多,约占农村人口的40%,而日供水量大于200m3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人口约占农村总人口的15%;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许多集中式供水工程设施简陋,缺少水处理和消毒设施,工程没有达到原设计标准,没有进行规定的水质检测。由于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小型分散,建设标准低、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今年南方地区冰雪灾害使得大量农村供水设施损坏,影响正常供水。5.12 汶川大地震后,造成上千万人的饮水不安全,灾后重建任务艰巨,关于供水工程建设标准问题需要我们专题研究。

(5)水土流失 由于不适当的人为开发,引起了生态环境改变和自然环境的退化,使水源涵养能力下降,部分草原退化、植被稀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有大量泥沙及腐植质进入地表水体在底部淤积,形成了地表水体的内污染源。

(6)农村面源污染。人们在从事农业耕作活动时,由于使用化肥、农药等,使有害物进入河流、湖泊、水库等,造成农村地表饮用水源的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质是氮、磷营养元素:一方面,我国农田的氮肥使用量居世界首位,但其利用率却很低,过量的氮肥随降雨径流和渗漏排入水体而引起水源污染;另一方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 年统计, 我国农田磷素进入水体的通量为19.5kg/hm2,比美国高8 倍。过量使用化肥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的原因,这类污染是水源保护工作中不易控制的因素。

三、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卫生,保障农民用上足量安全的水,其根本措施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供水工程、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对于农村地区,要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加快以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微型蓄水工程建设。污染一般是由人类活动带来的,对于农村饮用水源来说,主要是生活废弃物和工业“三废”引起的污染[3]。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由于土壤岩性、生活垃圾、卫生条件、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水肆意排放等因素造成了饮用水源地污染。针对于此,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了相应的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的对策与措施。主要包括:(1)选择不易污染的水源:水源的选择应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由于地表水易受到工业废水、农灌尾水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以地表水为饮用水水源会增加水质净化的难度。在同等条件下,地下水源不易受污染,易于防护,卫生条件好,宜优先选择水质符合要求的地下水。只有当地下水短缺或水中含氟、铁等物质过高、水味苦咸或遭受工业有害废弃物严重污染致使水质恶化时才应考虑地表水;(2)严把水源工程关:确保水源水质符合国家饮水卫生标准,应建立坚持在水源工程开工前检验相关水源水质的制度,并尽量采用全封闭水源构筑物,避免污染物直接污染;(3)加强水源卫生防护: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应设置卫生防护地带,划分不同的水源保护区,并规定相应的保护措施;(4)强化水质监测:加强对供水水源地的监测工作。为了防止水的污染,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质检验制度。水源水质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全面掌握水源水质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水源水质的准确评价和水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源污染防治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依据。水源水质监测与评价应包括监测点的布置、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频率的确定、监测方法的选择和水质评价等内容。其中具体监测项目可针对不同水源,按水源环境质量标准及水源污染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论文网 Www.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1] 李仰斌.采取措施 努力工作 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J].中国水利,2005,(3):30-32.

第7篇:新农村建设问题范文

【关键字】新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能源短缺;可再生能源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he pac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s gradually accelerated,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building of the new energy as the main factors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he original there are energy shortages, th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forms of energy slow and the our country'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well a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creasingly of the highlights the. In this paper,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China's energy situation, the utilization of new energy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rural a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hortage; renewable energy

中图分类号: P7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生管理”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能源的建设不但关系到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以上要求具体实施的主要步骤,因此,加大对农村的新能源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农村的能源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农村的消费结构也不断的取得优化,农村的能源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改观。农村使用的能源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优化,从薪柴秸秆过渡到煤炭,进而到液化气、天然气的使用,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沼气等。近几年,我国的农村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农村地区的能源短缺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是,对于能源的利用率低、新型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和能源的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低的问题。农村能源存在的问题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许多消极的作用,甚至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我国农村新型能源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二都分布在农村,农村能源的建设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农村能源发展的好与坏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农村的固有特点:人口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等情况,我国的农村的能源建设有着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对原有能源的利用率很低,能源浪费严重

在农村能源问题中,最突出的是能源的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尽管我国近几年一再强调并且加强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但是收效甚微。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高,对于能源的节约意识比较薄弱,在能源的利用上也达不到科学合理的使用。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农村乡镇企业和各级单位部门的生产生活的耗能比国有工商业企业要高出一倍以上。而农村传统的使用炉具直接燃烧秸秆、薪柴等原始的生物能,能源的转化率较低。

2.2.农村新型能源发展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为了保证农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农村面貌的改变相对较小,在农村总体健康、稳定的社会关系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新型能源的利用是最主要的部分之一,而新型能源建设中的一些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资金的短缺,规划的不合理,农民的心理障碍、技术的不过关等问题而建设缓慢,形成了农村新型能源发展的滞后的主要原因。

2.3.农村的新型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不完善

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加快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进程。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原有的能源,还要大力的推进新型能源的建设,尽管政府对于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问题依旧十分突出。无论是政府机关、普通农民还是企事业单位,能源的意识普遍不高,造成了能源的低效利用、浪费以及新能源建设的困难。在农村,关于新型能源建设的各种体系和管理条理不清,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机制还处于形成时期,相关建设的资金技术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就造成了农村新型能源的建设问题。

2.4.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开发比较落后

在新型农村的建设中,从事能源工作的人数较少,严重缺乏专业的科技队伍,新型能源技术在农村的推广比较困难,新型能源的项目,也由于技术比较落后和资金的投放不到位,而难以实施,而针对于农村的新型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都是在农村已有的资源中就地取材,农民就地使用开发成果,但是在农村的新型能源的建设中与之相对应的技术、人才、物资器材、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

2.5.农村的新型能源推广利用困难

对于新型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开发的规模较小,在生物质能的利用上,农村还是以传统的薪柴、秸秆的直接燃烧为主,生物质气化、炭化技术还处在试用阶段,粪便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直接作为了农作物的肥料,用作沼气的开发,在总利用量中所占比例比较小,太阳能的使用比较广泛,但是尚没有在全国农村总推广,地热能的应用技术目前还处于在个别的地区的试点阶段。

第8篇:新农村建设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问题;对策

前言

在当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础和前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资金严重短缺等金融问题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原因有农村融资困难、金融产品单一、农村信用环境缺失以及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消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约因素,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金融的内涵

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可以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工具,这个系统必须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中介、储蓄、信贷、汇款、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且能长期保持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农村金融包括农村储蓄、借贷、融资和减少风险的机会以及相关的准则和制度,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三个功能:一是生产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生产信贷来提高借款者的生产能力和收入;二是消费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消费信贷来平稳收入和平滑消费;三是保险功能,即通过提供农户获得信贷的潜在可能性来提高农户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

2.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2.1 农村金融中的贷款难

贷款难是一个困扰农村发展的难题,在统筹城乡建设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贷款需要抵押,这对缺乏固定资产的农民来说非常困难;另一方面,贷款有额度和时间限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这对传统农业生产确实足够,而现代农业生产周期一般都需要一年以上,一些附加值高的种植、养殖业及加工业周期更长,有的甚至要三至五年。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农村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一些地区的小额贷款逐步向大额贷款转变,虽然目前政府监管机构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大力推进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但农信社的小额贷款很难满足当前需求,致使农村金融资源匮乏的问题依然存在。

2.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的不足

现阶段发展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存在资金利用效率低、信贷投入减少并且结构不合理、金融品种单一,硬件基础薄弱、业务创新不足等问题。首先,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据统计在新增的存款中信用社约占2/3,邮政储蓄约占1/3,但邮政储蓄只存不贷,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同时农业银行存多贷少,吸收的资金倒流到城市,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其次,农村金融网点主要以存贷业务为主,有少量的收费业务,其他中间和外汇业务缺失,理财工具较少;信用社业务系统尚未全部纵向联网,存款业务普遍缺乏通存通兑功能,与邮政储蓄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第三,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相对滞后,许多金融创新产品不适应农村的新需求,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对各类经济主体的信息、技术、市场服务不能满足农村的需要。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

3.1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要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必须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是既包括商业金融也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既包括银行也包括保险、证券、期货、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信托等在内的完整体系。在农村地区也有很多适合商业金融活动的领域和项目,例如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项目等,商业性金融在这些领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3.2 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除法律环境外,最重要的就是政策环境。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国家对农村金融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扩大内需,减少金融危机对外贸大幅缩水背景下的国内经济发展的冲击力,国务院通过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九项金融政策,加强对农村信贷的政策支持。其中重点提到的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政策有:“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积极扩大住房、汽车和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积极发展‘三农’、住房和汽车消费、健康、养老等保险业务,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扩大国库直接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政府性补助基金范围,优化出口退税流程,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3.3 制度创新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应本着稳定和有利于支持新农村建设融资原则进行。降低农村金融准入的门槛,对整个金融行业进行市场化,允许各种实体在农村建立金融机构,注册资金的限制可以因地制宜。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退出机制,对于经营不善、制度落后、效益低下的农村金融机构,通过有效、安全的途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

3.4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同时,加强和改进监管,防范风险隐患。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而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兴则农业兴,农村金融活则农业活。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构筑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支持新农村建设有较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罗玉冰.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9.

第9篇:新农村建设问题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新农村教育;“三农”;农民素质;农村高等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在这一背景之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三农”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即使经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即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然而遗憾的是,适应于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在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沦为弱势产业,农村沦为妇老幼看守的家园,农村劳动力沦为农村与城市边界的边缘人。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通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这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一、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就精神文明而言,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哪里人手是非常关键的。余惠芬和唐波勇认为: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从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是根本动力;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是先决条件;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与壮大农村应用人才队伍是关键环节。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怎样提高农民的素质,需要我们在农村教育发展中探求答案。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瓶颈是教育目标、教育投资和农村教育体系问题,转变农村教育唯升学的应试教育目标,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切实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农民受教育水平偏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据统计,2004年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占到88%。目前,我国低素质的劳动力绝大多数留在农村,形成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将长期存在。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金华市,2005年调查显示:全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16年,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占0.82%,高中文化水平占13.97%,初中文化水平占51.32%,小学文化水平占26.92%,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99%。另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湖北省共有3.2万个行政村,6万多名村级主职干部,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低下,也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改观。

我国加入WTO后,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要依照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重大调整,能否取得成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的关键是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经过四、新农村建设中要调整新农村教育的目标定农村教育筛选出的高级专门人才进了城,而淘汰下位与布局结构来的众多人力资源留在了农村,数量供给充裕的农-”釜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新农村村劳动力大军往往伴随着低素质。换句话说,制约建设的根本矛盾之一。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大量的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农村”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即于农村、为了农村”培养人才ol因此,改革新农村教育,进而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成农村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不容回避的紧迫问题。

三、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是改革农村教育目标一元化的倾向

制约农民素质提高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目标的一元化,突出表现在单一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俗话说,就农村青年而言,考上大学的是“鲤鱼跳农门”,未考上大学回乡务农则“种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如果新农村教育再继续这样办下去,那一定是很危险的。农村教育目标的一元化问题,使农村教育与农民生产生活脱节,造成农村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其最终结果是农民素质偏低,高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偏少,农村经济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针对农村教育的弊端,早在20世纪初,一批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乡村建设、乡村改造的主张,并在全国开展了乡村教育实验。黄炎培提出中国农村教育要走“实教结合”的路子。陶行知尖锐地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

一个世纪后的农村,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仍然把应试升学作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教育不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面对少数尖子生;不是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偏重于智育。在智育方面,又忽视智力的开发,而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又忽视教给学生关于农村社会发展和做人的诸多知识,而偏重于与高考相关知识的传授。一偏再偏,使农村教育走上了升学指挥棒导引下的仅有一元化升学目标的独木桥。结果是约占10%的高考中榜者,进了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走向了城市或发达地区。而约占90%的高考落榜者,命运最终要赋予他们难以为承担的新农村建设者的使命,这是20世纪农村教育的最大悲哀,也是21世纪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新农村建设中要调整新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布局结构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矛盾之一。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重新认识新农村教育,在巩固和发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使新农村教育形成“成职普”、“初中高”、“农科教”相结合的完整的立体网状结构和良性的运行机制。

另外,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差别的存在,要求新农村教育发展模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允许各地自主创新。这样,新农村教育的目标就会随之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除了为城市培养人才外,更多地要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应新农村、热爱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高中初级优秀人才。为此,新农村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强化地方人才的培养意识,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从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模式,规划教育未来。当前,新农村教育要紧紧把握完善教育体系、调整布局结构这一突出问题,力求办学最佳效益。一是进行新农村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分散的学校,通过寄宿制或接送制等方式集中起来去办。二是要进行高中阶段学制改革。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其学制可以延长为4~5年。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不断扩大综合高中专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使尽可能多的农村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三是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发展新农村高等教育,实施高层次科技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达到新型农民的水平。

五、新农村建设中要完善新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教育要在“五教统筹”的基础上。采取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袁桂林教授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布局很不合理,过分集中于特大城市,而农村高等教育机构还是寥寥无几。很难想象文盲充斥、缺少高等教育载体的农村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因此,在空间上发展星罗棋布的农村高等教育,应该从战略高度给予重视。笔者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眼下主要应以县为单位在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的同时,通过三教统筹及农科教结合,优化县(市)教育资源,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指导下,以地(市)高等院校为依托,建立县(市)高等教育机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扫除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落后文化,用科学、文明、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这块阵地。

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随着我国“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一些地方已经自觉与高等学校合作举办了“村支书大专班”、“乡镇企业经理大专班”、“科技带头人大专班”等,也有一些地方办起了农民自己的高等学校,培养新农村亟需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自发的实践,为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具有启发和示范作用。比如:早在20世纪90代中期,湖北省就制定了一个宏大的村级干部培训计划:1996—2000,系统培训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各2.5万人,村后备干部和村办企业负责人2万人,保证贫困地区每村干部中至少有1名大学生。浙江林学院2005~首次面向全省211个欠发达乡镇招收101名农民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植物学、森林生态学、土壤学、森林病虫害防治学等与农林类相关的课程。学生在校脱产学习两年,不转户口,毕业后回原乡工作。所需的学习费用由省扶贫经费全额资助。湖北和浙江省的做法,是极有价值的农村高等教育范例。

然而,在农村建立星罗棋布的农村高等教育机构,实施全方位的以高等教育为切人点的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与改革,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全力投入,尤其是中央政府应将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大力投入。此举可视为中国政府实施的“第二个义务教育工程”。

六、发展新农村高等教育要弘扬儒家“有教无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