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保业务办理流程范文

医保业务办理流程精选(九篇)

医保业务办理流程

第1篇:医保业务办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问题;对策

随着医院规模和业务逐渐扩大,医院内部组织机构庞大,日常业务流程复杂,传统的行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内部管理的需要。为了优化医院管理流程、落实医院管理制度、减轻医院员工工作量、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效率、加强医院各科室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不少医院都开展了医院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系统建设项目。本文主要是对医院OA系统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具体对策。

一、OA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OA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OA系统通常指的是一个单纯的行政事务管理系统,核心模块是公文流转平台,使文件方便流转和批阅;广义上的OA则是一个综合性办公自动化系统,内嵌了众多的业务活动功能,或者集成了众多的业务系统,如:公文流转、会议管理、车辆调度、人事管理、申购管理、各类事项审批等。医院OA系统将逐渐成为医院统一化的信息门户、统一化的工作流程执行平台、统一化的知识文档管理库、统一化的集成整合数据中心。

二、医院OA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t院信息化水平是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医院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诸如医院信息系统(HIS)、检验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等针对医疗业务管理系统,同时也不能忽视OA系统这一基础需求。目前,不少医院启动了医院OA系统建设项目,但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行政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医院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除了依靠出众的医疗技术水平,还包括科学的内部管理能力。医院办公效率正体现了内部管理能力的高低。要通过建设医院OA系统提高内部行政办公效率,首先需要的是院内相关人员行政管理理念的转变。然而,不少医院内部人员却对OA系统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知。一方面,由于医院内部不少管理人员是临床医护出身,缺乏行政或信息管理等专业背景,对与办公自动化相关的行政管理思想和信息化管理理念等认知不足,工作重心往往放在与临床医疗相关的业务管理方面,对行政职能部门的管理思路相对匮乏,甚至轻视和忽略医院行政管理工作,因此,不能意识到建设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建设医院OA系统会使一些沿袭已久的工作内容、方法被陌生的工作流程所代替,加上目前医院工作量大,特别是系统前期试运行阶段,在新旧模式并行过渡磨合过程中,需要花额外的时间去学习适应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势必会导致部分人员有抵触情绪,阻碍了医院OA系统建设工作的推进。

(二)网上流程与实际业务工作不匹配。随着医院运行的规范化,医院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增加,随之产生业务流程也越来越多。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固化这些业务流程,减少了人工执行的不规范性,也避免了人工审批流转时间长、办公效率低、决策缓慢等问题。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表面看起来是信息技术范畴,实际上却是对医院业务流程的一个梳理和检验。但是,不少医院在建设办公自动化过程中,由于医院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再加上缺少各业务部门人员的直接参与,而信息部门和软件公司又不熟悉各部门具体业务,导致OA系统与医院业务模式结合不紧密,系统启用后虽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却不能满足各部门的实际需求,难以为医院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另外,有些流程虽然有制度支撑,但这些制度制定时面对的是传统手工操作环境,不具备在网络环境中的操作性,网上流程不能单单是模仿手动阶段的业务流程。有些制度本身内容笼统含糊,业务流程节点不明确,涉及部门职责不清晰,面临业务流程重造问题。然而现实中,不少牵涉多个部门共同执行的制度,由于背后涉及职责分工等问题,会出现没有牵头部门协调汇总,提意见的人多,具体落实的人少,网上业务流程迟迟不能确定,最终制约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三)信息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信息安全是任何信息系统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OA系统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信息共享,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信息共享要求信息网络交流通畅,而信息安全则要求严格控制信息访问权限。OA系统通过网络的互联互通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势必会带来信息安全隐患。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存储着不少医院内部文件、合同、制度、审批单等电子文件,它涉及医院内部工作内容、核心竞争信息,其安全性尤为重要。如何既能保证信息安全又能做到资源共享,是OA系统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导致信息安全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OA系统所在的网络环境一般都采用的是TCP/IP 协议,该协议是一个开放的协议标准,开放也意味着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OA系统中的信息资源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在,与传统纸质文件相比,具有与载体可分离性,也不再具有特定的字迹、签名等特殊标记,易于修改,保密性弱。所以,OA系统如果缺乏周密的安全性设计,就会受到各类常见的安全威胁,如窃取、篡改、假冒、抵赖、销毁等,最终导致信息系统瘫痪、信息资源失控等严重后果。

(四)电子文件归档问题易被忽略。随着医院OA系统的使用,大量的电子文件不断产生,但由于不少医院缺乏电子文件归档意识和知识,在OA系统建设规划中并没有考虑电子文件归档问题,档案管理模块被排除在医院OA系统之外,医院档案信息化滞后于办公自动化。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电子文件将是未来医院档案的主要来源。但在现实中,医院各部门更注重电子文件在处理事务中的现行作用,常常忽略其凭证和记忆等档案价值。大量的电子文件以数据形式分散在信息系统中,处于失控状态。由于电子文件具有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信息易变性、对系统的依赖性等特点,如果不及时归档,其中的信息就很有可能损失或失真。最终导致医院记忆的缺失,不利于知识文档的积累和分享。

有些医院虽然有独立的档案管理系统,但缺少与OA系统互通的数据接口,电子文件逻辑归档无从谈起,难以真正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医院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一个边缘部门,加上医院电子文件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电子文件归档的具体要求和规范,要想将来源于不同业务部门和OA流程的电子文件集中统一归档,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长久保存,难度很大。

三、推动医院OA系统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与统一认识相结合。OA系统建设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遵循“管理理念先行,信息技术随后”的建设思路。医院要重视OA系统建设背后的管理问题。由于OA系统涉及的用户面广,要想真正落实OA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除了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与推行,同时也需要全院各部门统一认识,相互协作,确保OA系统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与有效实施。

因此,医院要在加大对OA系统硬件和软件投入的同时, 注重对内部管理人员信息化思想和理念的培养,普及协同办公、知识管理、信息共享等概念,特别是行政管理人员,更需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才能顺利推动OA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彻底改变医院内部行政办公模式,根本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为了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不少医院都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议充分发挥该小组的全局领导作用,承担起医院OA系统总体规划决策、组织领导等职责,同时设立专门的OA系统建设项目办公室,负责推进项目建设、计划实施、监督管理等,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进度。

(二)流程建设与医院管理内容相结合。首先,要保证OA系y建设内容与医院管理模式相适应。一方面,通过院外考察,学习吸取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避免走弯路和回头路。同时让那些不太熟悉办公自动化流程和功能的部门有感性认识,避免凭空想象,使其需求更加具体化。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层面的需求开展院内调研,如院领导需求、行政职能部门需求、临床业务部门需求等,整体上把握医院OA系统的整体规模、主要功能、主要流程等。医院要明确熟悉具体业务的人员负责该业务流程的设计、改进、培训和解释。其次,OA系统只是一个信息管理工具,是配合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的,系统的成功与否,跟医院制度完善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将系统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用制度来规范和优化流程,用信息手段来实现网上流程,才能够真正达到高效办公的目的。反过来,OA系统的建设过程,也是对医院制度完善度和可执行度进行检验的过程,促使医院内部各部门不断优化各项管理制度,使其更具有可执行性和有效性。

当然,OA系统实现院内行政办公的自动化和网络化,不是单纯地把行政办公的各个线下操作流程直接照搬到办公自动化的网络平台上,而是要将办公自动化这一信息化手段与医院行政办公的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实现医院内部组织机构的无缝隙化,利用电子信息流打破医院部门间人为造成的各种壁垒,改变传统的医院各部门信息分散、割裂的状态,实现医院行政办公业务流程的一体化和高效化运作,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医院行政职能部门成本高、服务效率低等现象。

(三)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相结合。俗话说信息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首先,信息安全问题中管理水平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从管理角度出发,要健全医院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通过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明确管理人员职责。为了提升OA系统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堵塞各种安全管理漏洞,医院不但要加强对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也要对OA系统使用人员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定期培训。

同时,信息安全也离不开技术保障。在技术体系上要有先进的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入侵检测与漏洞扫描技术、认证与加密技术,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入侵;为了保证OA系统中信息的传输、存储和访问安全,要在系统中嵌入安全模块,建立有效的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通过数字印章、数字水印等技术防止信息被窃取或者篡改;注意对信息安全域进行科学划分和管理,以此保证医院内部信息安全,又便于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备用系统、建立故障隔离机制、存储设备冗余备份等技术措施,减少灾难或意外造成的损失,确保OA系统的数据安全和运行的持续性。

(四)电子文件日常使用与同步归档相结合。电子文件随着医院OA系统使用而出现,记录和反映了医院日常活动的实际,承担着医院记忆、法律证据、机构留痕的重要责任,医院必须要重视电子文件归档问题,并根据其特点寻找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医院电子文件管理制度。使电子文件从产生、收集、归档、利用每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都有章可循。可以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纳入医院各行政职能部门考核,明确电子文件归档责任,OA系统中业务流程谁主管,业务流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谁负责管理,医院文档部门则负责监督考核。另一方面,医院文档部门要加强前端控制,尽早主动参与OA系统设计,将文档管理的知识和理念传达给系统建设人员,完善文档管理模块的功能,使电子文件从产生开始就符合归档标准和要求,保证电子文件在后续使用、传输、保存等过程中的真实、完整、有效。依据文档一体化管理理念,最终在OA系统中实现将文件处理和归档联系在一起,无须人工进行繁琐的文件归档过程,实现只要文件流程结束,对电子文件及时进行整理、鉴定、归档,即可实时归档,从而大大提高归档的效率。也为档案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多的凭证和参考作用打下基础。

四、结论

尽管在医院OA系统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OA系统是医院加强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它突破了行政办公时间地点的限制,可有效改变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的传统手工办公方式的低效状态,节约管理成本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丽珍.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医院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10).

[2]陈帅.面向协同管理的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3.

[3]温明锋,张保元,陈健超.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8).

[4]车黎刚.建设行业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问题初探[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1).

[5]马学华.基于办公自动化的高职院校电子文件归档问题探讨[J].办公自动化杂志,2011(203).

第2篇:医保业务办理流程范文

1 流程设计

医院流程的核心流程是医院服务流程。而住院流程又是关键流程[3]。所有住院就医的病人都需要通过入院登记、预交押金、确认身份、领取被服等一系列手续才能进到治疗科室。尤其是目前社会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各种商业性保险陆续进入部队医院,在保障部队官兵就医的同时,医院更多地肩负起为地方群众服务的义务和责任,流程重组设计的目标是:提高服务的满意度,缩短出入院服务流程的循环周期,减少病人等待时间,降低服务成本,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医院运用要素分析的方法,把出入院一站式服务做为优化重组住院流程的目标,将过去门诊、收费、核算、结算、后勤保障等部门的功能整合,联合办公,统一管理。并专设为兵服务,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窗口,运用军卫Ⅰ号系统,实现与地方医疗网的对接,使出入院服务流程成为高效便捷的统一体。

2 步骤实施

2.1整体布局改造:医院的传统布局是各自为政,入院登记设在门诊,身份确认在不同部门,核算结算也比较分散,病人办一个住院或出院手续需往返多次,出入不同的部门。布局改造立足于位置明确,标志清楚,窗口集中,设施齐备,服务统一,环境整洁,着装一致。等候大厅宽敞明亮,座椅方便舒适,将入院登记,住院押金,办理餐卡,领取被服,集中在一起,病人十多分钟即可入科。改造后的住院大厅成为医院的一大亮点。

2.2多项功能整合:目前,医院各种身份的病人信息复杂,社会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商业保险、合同单位,计算机网络将这些身份不一、手续不同、规定不一致的信息连在一起,通过系统整合输出准确的结算信息,成为多功能组合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2.3人员在职培训:传统的部门管理,员工身份单一,一站式服务窗口的开放,从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益、实现多种功能上要求员工一专多能。我们采取全员培训的方式,集中学习、分组学习、个人学习相结合,编写了科室规范操作手册,将登记、押金、核算、结算等8个窗口按功能分成两个小组,小组内互相学习,达到一岗多人;新上岗人员除理论培训外,带教分段考试,合格上岗。

2.4规范制度职责:为保证工作质量,科室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职责,各类人员各司其职,责任明确,列为上岗必考项目。其工作质量标准也作为岗位质量控制标准,同时注重科间沟通,各窗口互相协作,遇到问题及时处理,收到很好效果。

3 效果评价

3.1布局合理,双向满意。宽敞明亮的布局,集中服务,免去病人往返时间,简化手续,同时,减少员工过多的解释,集中精力,高效率地办理各种手续,疏导不同时段的排队等候现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达到医患双满意。

3.2功能整合,便于管理。将社会医疗保险网、农村合作医疗网与医院系统对接,将社会保险办公室、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功能整合后集中管理,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网络优势充分发挥,人性化的管理得以实现。

3.3资源重组,提高素质。功能整合,人力资源的重组,一岗多人,一专多能,每个员工至少掌握2-3项业务,促进了科间学习风气的形成,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已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

3.4被服管理,有序统一。被服中心设置在入院窗口附近,病人出入院发放和回收被服及休养服,全院统一管理,一方面方便病人,同时,杜绝了因各科周转不一而出现的闲置和不足,资源合理配置,防止丢失,管理有序。

3.5出院回访,延伸服务。为适应医疗市场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服务的形式,在出院流程的设计上,为出院病人提供一份“出院回访卡”,病人出院后,依据回访卡中提供的咨询热线,就医疗护理、医疗价格、药品价格、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及核算结算、急诊急救、健康体检等有关问题,随时与医院的相关部门联系,不仅保证了治疗、护理、康复一条龙服务的延续性,同时,也为医院赢得相对稳定的医疗市场。

4 讨论

医院流程再造,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中小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效益、效率为目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结合自己的特点,从优化流程的大处着眼,从服务流程的细节入手,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流程必将赢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

参考文献:

[1]金志超,孙金海,等.军队医院服务流程再造的探求.医院管理杂志,2005,12:33―34.

第3篇:医保业务办理流程范文

在组织机构控制方面,目前我局下设统筹股、基金管理股、审核股、办公室四个股室,通过制度建设做为组织机构控制的基础,对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建立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制度,对每项业务的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建立了《业务办理流程》,对各项医保业务的操作规程进行了明确;建立了限时办理制度,做到业务限时办结,权责关系明确;严格实施授权管理,按照规定分配权限,信息系统管理明确;落实岗位责任制度,责任到人,职工之间相互监督、秉公办事,同时不定期开展岗位轮换,既熟悉了各岗位的业务,又避免了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带来的弊端。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执行,做到了有章可循,为内部控制的整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业务运行控制情况

在业务运行控制方面,注重突出医疗保险关系建立和保险待遇享受中的牵制、制约关系,按照医疗保险政策相关规定,制定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参保缴费、待遇享受相关制度,明确管理,严格缴费基数,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严格待遇报销支付,实行岗位控制。同时,认真学习整理上级部门关于业务规范管理方面的文件或操作步骤,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交流,严格操作规范,实行程序控制,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均按上级要求的规定执行。

三、基金财务控制情况

在医保基金管理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注意思想建设,认真严格执行各项政策及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督机制,按照医保基金的管理政策,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会计人员依据合法、有效的会计凭证进行财务记录,会计记录按照规定的要素完整准确地反映各项业务活动,会计报表由会计人员独立编制,会计档案按照要求及时整理归档,印章管理符合要求,基金账户开设符合规定,做到帐帐、帐表、帐单相符,会计核算没有出现违规操作现象,会计科目设置符合财务会记制度要求。

四、信息系统控制情况

医保信息系统网络是整个医疗保险工作的基础,计算机网络能否安全有效的运行是医保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医保信息网络安全平稳运行这一目标,我们加强网络制度化建设,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医疗保险网络信息系统操、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了具体规范,确保专人负责具体业务,落实了包括权限管理、密码保密等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

五、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

我局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经常不定期的围绕基金收支、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深入查找问题,检查医保基金监管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内控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有无违规操作甚至侵害基金等各方面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维护基金安全的自觉性,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建立了规章制度,就是建立了内控制度,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自律机制。

(二)内控制度建设滞后,内控体系不够完善。自实施内部规范管理以来,我局着重各项业务制度建设,没有将内部制度建设很好地过渡到内部控制建设上来,个别制度虽然建立了,但对系列业务业务流程缺乏牵制、制约关系,个别制度存在牵制、制约关系,却没有随着业务发展而及时更新,而且,没有形成一套整体职责权限相互制约、运作有序的内控体系,缺乏有力的整体监控。

七、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继续按照《通知》的要求和步骤,以这次检查为契机,针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认真做好整改工作的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把工作抓出成效,确保我县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平稳运行。

(一)优化队伍结构,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干部培养、考核和监督,加大轮岗交流和竞争上岗力度。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全面提升经办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单位。

(二)进一步认识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在医疗保险事业不断改革的形势下,既要重视业务发展,又要重视依法行政,既要重视规范管理,又要重视责任追究,认真推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内控机制。

(三)进一步规范网络管理工作制度。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对上网计算机严格把关,

(四)实地稽核与专项稽核相结合,确保医疗保险工作的平稳运行,防止基金流失。同时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确保对各项业务、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控。

第4篇:医保业务办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险 业务流程 标准化 稽核

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它是劳动者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经济社会的“减震器”。2008年7月份以来,宿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和部署,对社保费实行“五险合一、统一征收”,即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险种,统一登记、申报、核定、征缴和结算。“五险合一、统一征收”的办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格局,打乱了原有的业务流程。 “五险合一 ”在为参保单位和个人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业务缺乏标准化,缺乏规范化也给各经办机构带来了新的问题。

1 业务标准化的概念和内容

国标gb/t 3951—83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 科学 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重复性”是指同一事物反复出现,被多次重复运用的性质。如社保业务经办的具体过程往往具有重复性。对具有重复性特征的事物,要靠制定标准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经办效率。对重复性事物制定标准,是为 总结 实践经验,选择最优方案,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 通过对各项服务工作制定、颁布和实施标准,从而“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社会保险标准化包括五个方面:基础标准,即对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中的基础事项;技术标准,即对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管理标准,即对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中需要协调统一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服务标准,即对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中的服务活动,包括服务人员的仪表、语言、服务设施等内容而制定的标准;业务标准是本次标准化建设的中心,即为实现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整个工作过程的协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流程、工作职责和权限,本岗位与组织内部其他岗位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本岗位与外部的联系,服务人员的能力和资格要求等内容制定的标准。

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经办业务流程的规范、统一。目前由于国家、省、市对社保经办业务各环节缺乏统一的规范程序,导致各个省、市在经办同一业务中,程序千差万别,所需申报的资料,经办中产生的表单也各不一样。这主要涉及业务名称的统一、提交相关资料的统一、各种表单(纸质或 电子 )形式和填写的规范与统一。(2)实现经办业务相互制约和监督。社保经办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和钱相关,都是和数字相关,所以社保业务经办过程中要以“零差错”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服务工作,又要以维护社保基金安全为目的,加强内部各业务的相互制约和监督。这就需要各个业务流程之间在关键数据上的相互监督和稽核,比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缴费基数的稽核、保险待遇支付手续的复核等。(3)实现经办业务高效和便民。高效有利于节约社保中心的业务开支,高效也是便民的重要手段。不要人为的设置过多的程序,只要不影响监督、制约的环节能减少的就减少。不要人为的要求参保人员提供过多的申报资料,在一定的风险控制范围内尽量的减少相应的业务环节和需要提交的申报资料,从而提高业务效率。

2 宿迁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在业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社会保险业务,具有银行服务和基金管理的特征,经办工作政策性、业务性强,每个险种、每项业务都涉及许多工作环节。制定最合理、最优化的工作流程,保证各个环节上下衔接、环环相扣,实现服务最高效率和最优效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的工作顺序和工作标准。其实质就是以各种表单为媒介,规范业务名称、行为、流程,确保业务办理工作更合理、更顺畅、更快捷。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科室设置的标准化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各科室业务功能进行标准化就是要求设计合理的科室结构,明确各科室职能定位与人员的合理配备。各科室业务功能进行标准化是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的前提。合理的部门设置与功能定位是与各个部门的业务规范化相辅相成的,两者是既相互控制又相互促进。宿迁市各县市社保部门的科室设置存在一定的不统一现象,这种不统一一方面是因为各个区县在业务种类上有一点区别和侧重,比如市直局农保比较少,而区县农保可能比较多,另一方面多年来社保部门所存积的错综复杂的社会 网络 关系给科室的撤换或合并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2 医疗保险监管部门的功能完善难

医疗保险是人民的“生命线”,对“两定点”医疗保险业务监督评价是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减少或者杜绝冒名顶替、违规入院等现象,以及对入院 治疗 的参保人员实行监控是医疗保险监管的一个重要问题。宿迁市社保中心医疗保险监管科只有三个人,这与庞大的需要监管的业务量相比不协调,另一方面,医保监管缺乏有效科学的监管方法和措施,制定完善的监管方案,比如科学的使用抽样监管、等级监管和网络监管等手段,成为完善医保监管部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2.3 稽核审计深入难

稽核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和社会保险待遇领取情况进行的核查(《社会保险稽核办法》2003年2月27日)。其目是加强经办机构的内控,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宿迁社保基金管理中心稽核审计科主要负责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缴费基数的稽核审计;对与养老有关保险待遇支付手续进行复核;受理与养老有关基金支付违规行为的投诉、举报调查处理;负责对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手续进行复核等。其承担的业务也很多,职责很重要。但科室编制目前只有两人,投入不足,而另一方面本岗位要求人员对社保中心的所有业务,包括医疗保险都要十分熟悉,只有本身对中心各类业务很熟悉,才能实施自己的稽核功能,这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而在实际标准化过程中,在目前的社保人员安排现状下,这种高素质、高要求的人员比较难于培养,从而造成许多地区的稽核部门深入性不足,稽核、监管有流于表面的现象。

2.4 社会化管理平台标准实施难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逐年增多,对于退休人员的社会化工作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街道社区社会保障工作平台是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重要载体,由于宿迁位于苏北落后地区,街道(乡镇)、社区的建设还不规范,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还不完善,一方面社区与社保管理部门的许多关系还没有理顺,无法实现融洽的配合,更重要的是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和人员编制的问题,社区社会保障标准平台人员定位和实施比较困难。

2.5业务环节细化程度把握难

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政策性、业务性强,每个险种、每项业务都涉及许多工作环节,各业务科室都要每个环节进行认真设计,制定最合理、最优化的工作流程,保证各个环节上下衔接、环环相扣,在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上要相互的有效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尽量的减少单个业务环节上的流程数量,从而保证服务最优效果和最高效率。虽然每个地区所办理的社会保险业务十分相似,但在环节的多少上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2008年版《苏州市区社会保险基本业务环节实用手册》有873个环节,2009年版《宿迁市社会保险基本业务实用手册》有311个环节,两者相差比较大。业务环节应掌握多少比较合适?是越多越好还是应该比较简洁更合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个“度”是比较难于把握的。

3 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标准化的政策建议

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目前正处于初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各省份、地区应该加强交流和 总结 ,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正,以便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以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业务的标准化:

3.1 在科室设置上不力求完全一致,但主要的部门应该一致比如财务部门、申报征缴、稽核部门、待遇审批和社会化管理等科室,其他科室可以根据本地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3.2 掌握 科学 的方法对于提高医疗保险监管和稽核审计水平很重要,加强对医保监管和稽核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利用统计学、抽样调查和 现代 网络 等方法,以提高监管水平和稽核能力,增强社会基金的安全性。

3.3 加强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在街道社区建立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机构, 并将相关工作向社区延伸,让社区直接接受、管理 企业 退休人员,依据社区服务组织开展各种服务,从而极大的提高社会化管理效率。

3.4 在环节细致程度的把握上,笔者认为首先要界定清楚社会保险主要的业务环节,现在社保部门所从事的社保业务主要涉及300个环节左右,不要追求过于的细化,业务环节太多,容易造成作业线过长,反而使事情变得冗杂,浪费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办事效率。

伴随着今年7月30日,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社会保险服务、评价、管理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也正在逐步的展开,作为核心内容之一的社会保险业务标准化,在构建过程中应坚持以业务为中心,合理设置各个科室,在合理有效的内控基础上,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参考 文献

[1] 黄敬宝.我国社会保险的现状与 发展 对策[j].价格月刊社,2008,(8).

[2] 王巍.努力提升经办能力 为参保对象服好务 吉林省社会保险系统开展优质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活动[j].劳动保障世界,2007, (9).

[3] 王艳红.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 金融 职工大学学报,2008,(2).

[4] 郑继良等. 农村 社会保险问题的调查与研究[j].农村 经济 ,2008,(4).

[5] 朱小英.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银行业务协作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 (1).

[6] 刘艳欣.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之我见[j]. 天津社会保险,2008,(5).

第5篇:医保业务办理流程范文

1、在举办医院社康部、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和防保科的指导下,社康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包括全科、专科、护理、药房、医技及计划免疫等专业小组。每专业小组设立组长,并制定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各组及各班(岗)岗位职责。社康中心主任应对本部门员工定期进行岗位职责考核。

2、负责成立本社康中心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主任担任组长;成员为各专业小组组长,不断加强社康中心医疗质量管理。质控小组每月就本社康中心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进行自查,质控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

3、社康中心的主任,应每月召开一次各专业小组工作会议,针对各专业小组提出的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制定改进措施。

4、社康中心主任应每月统计中心各项工作的工作量;制定本中心二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对工作人员的每月的绩效工资按照工作量进行二次绩效分配;对社康中心各项业务工作做好质量控制。

(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1、加强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主要包括《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深圳市基本医疗制度》、《深圳市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深圳市医保管理办法》以及举办医院的各项医疗管理制度等)的学习和掌握。对相关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要求熟练掌握,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做到依法行医。

2、社康中心应贯彻执行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科目提供诊疗服务,严禁超范围执业;及时督促协助社康中心医务人员办理执业注册,避免非法行医。

3、社康中心应根据国家收费标准及医保相关规定,及时核对调整医疗收费价格;社康中心主任应直接管理物价,确保社康中心医疗收费价格不高于举办医院。杜绝乱收费。

4、建立社康中心电话回访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对门诊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并做好记录;社康中心主任要定期抽查回访执行情况。

(三)服务流程管理

1、制定适合本社康中心的医疗工作流程,包括全科及专科医疗,护理、药房及收费挂号等流程;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断调整优化服务流程;社康中心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执行。

2、建立社康中心医疗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公共卫生事件、停电和火灾等突发事件等)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社康中心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并将预案落实执行情况作为社康中心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进行定期检查,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医疗缺陷和纠纷管理

1、根据临床医疗、护理缺陷评定标准,建立社康中心医疗差错登记本,并定期组织讨论。

2、对重大差错、纠纷应立即上报医院社康部及其他有关部门。

3、制定社康中心的奖惩制度,并贯彻执行。

4、发生医疗纠纷,应注意妥善保存相关医疗客观资料,包括病历、处方、处置单、诊疗过程涉及的药物、安瓿、器械等各种医疗文书和医疗用物。

(五)员工和公共关系管理

1、严格执行社康中心工作人员岗前及岗位培训制度。要求新进社康中心人员熟练掌握内、外、儿、妇科常见急证的处理、院前急救技术、外科常用操作及急救设备的运用等基本技能,并进行理论及实际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在岗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急救技术的演练及考核,考核成绩与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奖金挂钩。在岗工作人员每年需到举办医院参加临床继续医学教育学习15-30天。

2、社康中心主任应根据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状况及业务特点合理搭配排班。

第6篇:医保业务办理流程范文

(1)系统支撑平台;(2)市级统筹业务数据库平台;(3)市级统筹就医系统组件服务平台;(4)客户端业务系统。方案体系架构图如图1所示:鉴于市级统筹就医系统在业务和技术上的复杂性,通过在统筹经办机构端设置省异地就医前置机具有以下优点:(1)把市级统筹中心应用服务器到各统筹经办机构间的广域网连接变成了市级统筹就医系统内部的连接,数据从统筹经办机构到市级统筹中心的传输与交换的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得到保证,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2)对各统筹经办机构来说,与市级统筹就医系统的系统对接就是与部署在本局域网内的异地就医前置系统的对接,与市级统筹区信息中心的连接是与位置无关的、透明的,大大简化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3)通过市级统筹就医前置机,清楚划分了系统间的边界,市级统筹就医系统不会影响到各统筹经办机构业务系统的运行,便于快速实施系统的对接。按以上的业务系统设计,已经开发出原型系统,对业务协同模式和数据交换方式进行了有效验证,证实面对不同架构的统筹经办机构业务系统[3]都是切实可行的。

总体规划根据本项目建设任务和需求,平台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市级统筹数据中心和网络交换中心,建立业务前置应用系统,通过业务专网与各统筹经办机构业务系统联网,建立一个安全、可靠互联互通的运行平台系统。(1)搭建市级统筹中心主机、存储和应用服务器系统平台,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处理功能;(2)搭建市级统筹中心局域网网络平台,连接全市各经办机构和医疗收费客户端,实现对系统的运行、监控管理和业务办理;(3)搭建市级统筹中心到定点医疗机构、各统筹经办机构间的两级网络平台,通过市级统筹交换中心,实现各个统筹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4]。3.2网络拓扑根据系统拓扑结构图,市级统筹就医交换平台通过南京市内劳动保障业务专网,与各统筹经办机构采用星型网络连接。目前,各个定点医疗机构已经有业务专网和市中心相连,而各个区县统筹经办机构并没有直接的专线与市中心定点医疗机构相连,需要通过市中心到各个区县统筹经办机构间、市中心到市中心定点医疗机构间的2级网络平台,实现市中心与各个统筹区县、定点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5]。

(1)业务范围:市本级和区县享受人群存在差异,确定哪些人群能够纳入市级统筹联网就医,明确业务范围和流程。(2)中间件:各地信息化建设进度不同,南京市早于区县进行3层升级,目前南京市本级的版本较低(CICS5),而区县版本较高(CICS6),使用交换平台调用各统筹区服务存在困难,需要保证各统筹区版本一致。(3)市民卡:南京市市民卡内统筹区全部记为市本级的区码,不能区分具体统筹区,需要建设全市参保人员信息库,作为标志就医人员属于哪个统筹区。(4)参保人员信息库:统一人员信息库尚未建立,建立起来难以管理,由于人员信息是动态数据,变化性比较高,必须制定一套信息管理机制保障数据准确有效。(5)统一界面:各地参保人群纳入医保管理发展进度不同,目前参保人根据待遇标准分为离休干部、公务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户口等多种类别。比如,公务员就会多个补助字段,有的地方可能还有公务员账户字段,界面需要做最大兼容所有信息,才可以满足各地需要。(6)3个目录库管理:目前南京市3个目录库并不完全一致,3个目录库作为整个费用计算的基础,其标准程度对于后面计算的准确程度非常重要。(7)编码参数和定点管理:医疗机构使用的参数标准局限性太大,比如定点机构、疾病编码、医务人员信息属地化太强,不便于共享。如编码不能统一,则需统一标准,各地对照标准库管理;当经办机构有医疗机构服务协议管理和医务人员管理要求,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范围和医生开药权限,应使用市级统筹管理规定。(8)票据格式:票据格式不统一,可能会造成打印出来的信息有歧义,不宜对照。

各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基本都已经建设完成并正在运行,医保业务系统与本地定点医疗机构也已经联网运行。因各统筹经办机构本地政策、业务经办流程不同及信息系统建设进度差异很大。而为实现市级统筹就医实时联网结算,需要在尽可能不改变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接口的情况下,将各个异构系统的跨统筹区就医相关业务联网起来,各个异构系统按市统一接口规范及标准整合、连接至市级交换平台,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就需要改造现有的信息系统,实现与市级异地就医系统的联网信息交换。所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成熟完善的技术手段,对各统筹经办机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通过最小化改造实现市级统筹就医信息实时交换,这样既能减少改造程序工作量,又能确保市级统筹就医系统尽快上线运行。

本文作者:王超段文宝徐佳工作单位: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7篇:医保业务办理流程范文

(xxx医疗保障局)

近年来,我局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各项制度举措,主动对标省内先进地市经验和做法,结合行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优化营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抬高站位,把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为党组年度重要工作。一是局党组把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升到讲政治的高度。党组成员统一思想,集中学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分析研判我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短板弱项,切实解决阻滞营商工作开展的瓶颈。二是调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局长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主战场从市医保中心转移局整体工作的层面上来。三是成立以局党组成员为组长的4个工作专班,压实责任,形成“人人都抓营商,事事都关营商”的工作氛围,齐抓共管合力提升。

(二)建章立制,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由零敲碎打补漏洞转变为系统建设抓长效。一是局党组指定一名四级调研员专职负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走访调研、摸清工作底数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建章立制,连续出台了《党组成员周巡查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日常考核办法》等4项日常工作制度,从制度上确保了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让全局干部职工看到了局党组下大力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决心和举措。二是在局内分层级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培训工作,重点解决“优化营商是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在吃透上级文件精神、实地走访医药机构和调研部分企业的基础上,由负责营商工作的同志在党组会上给党组成员解读我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局长办公会上向各科长明确各科室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任务区分,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宣讲优化营商工作在日常业务工作中的具体做法,让全体干部职工真正认识到了“人人事事都是营商环境”。三是分阶段扎实推进,真正的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相融合。局每季度要求各单位自主上报《阶段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目标》,季度末结合日常考核检查完成情况并通报全局;每月统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报道、每季度讲评通报并纳入年度考核,多措并举真正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融入到全体干部职工的日常业务工作中。

(三)聚焦主业,把涉企政策落实做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1.医保业务便民推出新举措。一是完善机制,加强领导。成立由市医保中心、各区医保局、业务科长等组成的工作小组,形成了每周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二是紧盯窗口建设抓工作。主动下发了《区医疗保障局工作职能》,明确了各区医保经办窗口业务经办范围;制定了《基本医疗保险各区设置窗口经办业务流程》,明确了各区医保经办窗口工作要求;按照经办业务范围、流程、时限要求为各区医保经办人员开通了经办权限;组织各区医保经办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升各区医保经办窗口人员的服务水平。印制了相关医保业务单证、刻制了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业务经办印章。从xx年x月xx日开始对外经办医保业务,各区医保服务窗口共办理各类医保业务xxxxx件,业务量稳步提升,实现了医保业务就近办、多点办,百姓办事难、排长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医保政策惠民推出新举措。一是完善门诊慢性病申报制度。为方便参保职工享受医保待遇,我中心印发了《关于优化xxx市本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重症慢性并申报鉴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xxxx年度xx市市本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重症慢性病复审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在xxx年将门诊重症慢性病xx个病种鉴定工作下放至三级定点医院的基础上,将其余xx个病种鉴定工作也全部下放至医院,同时明确取消xxx年门诊重症诊慢性病待遇复审工作,患者顺延享受待遇一年。从x月x日起,对市本级基本医疗保险肝硬化等xx个门诊(重症)慢性病病种鉴定程序进行简化,将门诊(重症)慢性病申报每年一次集中申报改为随时申报、当月鉴定、当月享受待遇。目前共有xx余慢性病患者、每月xxx人.次重特大疾病患者享受医保新措施带来便捷。二是升级结算系统优化异地就医结算。研究开展了医保结算系统升级工作,自3月中旬起为系统增加自行异地就医结算模块,实现了自行异地就医在医院实时结算,患者即时享受医保待遇,既降低了经济负担,也免去了报销的麻烦。另外,根据省医保局《关于做好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中心正在推进与省医保公共平台业务联通测试工作,有望于近期依托该平台开通异地就医快速备案业务,让参保人员就医更加方便,服务渠道更加便民高效。三是放宽定点医药机构准入条件,加大全市范围内定点医药机构布局。由过去x人社〔2017〕(151)号文件规定的药品零售服务满一年以上,改为正常运营三个月以上即可申报定点医药机构,放宽了定点医药机构各项准入条件,共有136余家医疗机构进入了定点医疗保障名单。同时印发了《xx市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关于印发2021年xx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考核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提升全市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

3.医保业务高质量建设。开通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和智慧医保APP,广大参保群众和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医疗保障网上办事大厅和APP自主开展网上申报和经办服务办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解决群众办理手续难的问题,实现足不出户的业务经办和信息申报与查询。网上已办理新参保业务xxx件、续保业务xxxx件、停保业务xxx件以及基数申报xxxx余家企业。

4.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一网通办”全面推进,大力推行医保业务“网上办”、电话“预约办”和微信群等线上服务工作机制,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容缺办理”等特色服务。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精简审批环节,取消不必要的申报材料和证明材料。印发市医保中心事项办理一次性告知单,对事项设定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程序、办结时限等内容进行一次性告知,出台了《xxx市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试行)》《xxx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试行)》,将办结有时限的,清单时限压缩即时办结,个别法定办结时限超过xx个工作日的,承诺时限压缩为xx个工作日,承诺办结时限在法定办结时限的基础上全部压缩xx以上。

5.政务服务内容不断深入。一是为积极应对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减轻企业经济负担,我市减半征收企业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费。共减征xxx家企业基本医疗保险费xxx万元、生育保险费xxx万元,退费企业xxxx家xxxx万元,减征退费共计xxxx万元,回应了市场主体期盼,有效落实了中央“六稳六保”决策指示精神。二是全市xxx家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对困难群众就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困难群众就医不用垫资,减轻了困难群众的经济负担。三是对符合申请慢性病条件的困难群众开辟绿色通道,及时为全市xxx名困难群众全部办理了慢性病卡,将他们纳入到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四是配合相关部门和机构共同编织医保扶贫保障网,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落实扶贫“六重保障”,使贫困患者个人就医自付费用比例降到xxx%,达到了省里要求控制在xx%左右的工作目标。

6.政府服务满意度不断加力。一是根据《xx省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大厅“四项制度”实施细则》有关精神,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过程公开制和责任追究制,在医保政务服务大厅,建立工作日领导带班制,每个工作日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带班,发现问题及时现场协调解决。增设五台医保自助查询机,群众可自助查询医保法规政策、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图等。公布医保咨询台及科室14部电话,方便群众来电咨询,并由医保咨询台工作人员为大厅办事群众解答业务办理有关问题,引导办事群众到窗口办理业务。二是各医保窗口全面印发政务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单”,设置窗口职责牌,让群众对业务办理流程看得清楚、政策规定看得明白,群众办事更加公开透明、舒心顺心。按照xxx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医疗保障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的通知》要求,xxx市医疗保障局印发《医疗保障政务服务评价表》10万份分发到各窗口,方便群众现场对经办服务进行评价,并积极开展“好差评”追评工作,截至目前,已收集现场评价意见近6000份。三是市医保中心采取走访调研、集中座谈、电话回访等方式,先后到xx集团、xx、xx集团等企业走访调研,征求对医保服务和基金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场帮助解决医保基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十家定点医药机构单位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建议和意见,现场为定点医药机构答疑解惑解决困难。同时对400余家单位进行了电话回访,与单位做了良好的沟通,认真记录了企业反映的问题。

(四)心系民生,积极推进集中带量采购、新冠疫苗经费保障等工作把群众利益落在实处。

1.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真正让价格降下来。在国家、省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同时,由我市牵头,邀请xx市、xx市、xx市、xx市、xx市、xxx市、xx参加,开展xx联盟第二批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xxx年x月xx日,xx联盟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我市开标。这次投标的企业有xx家,最后中标xx家,降幅最大的达到了xx%,3个耗材平均降幅达到了xx%。x个品种加在一起,平均降幅达到了xx%。预计xx地区节约医药费用xxx万元以上,xxx市节约医药费用在xxx万元以上。

2.加快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地使用,真正让群众得实惠。第一、二、三、四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xx个中选品种,x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xx个品种,已在我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使用。其他批次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和省局集中采购的耗材落地实施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中。国家组织的四批次药品集采平均降幅xx%—xx%,最高降幅xx%—xx%,尤其是国家局采购的冠脉支架类耗材,从xx万元直降到xx元,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福音。

3.按时上解全市新冠病毒疫苗费用预算资金,保证群众能打上疫苗。xx年第一批新冠病毒疫苗资金已上解xx万元;xx年第二批新冠病毒疫苗资金已上解xx万元;两批新冠病毒疫苗费用共上解xx万元。并及时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费用拨付至各医疗机构,省医保局发x月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员名单xx市共xxx人次,现已为各医疗机构拨付共xxx万元。保障群众能够及时接种新管病毒疫苗。

(五)重拳出击,把打击“欺诈骗保”做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的有效手段。

1.开展打击欺诈骗保“清零”行动。落实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要求。我局对骗取医保基金、侵占群众利益的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实一起、处理一起。成立专项行动小组,联合市审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等单位开展xx市医保领域专项检查和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xxx家(不含村卫生室),覆盖率达xx%,处理定点医药机构xxx家,其中解除服务协议x家,暂停服务协议xx家,约谈警告xx家,协议处罚x家,通报批评xx家,责令整改xx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xx家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件,移交司法机关xx人。全市共追回违规医保基金xxx元,有效的遏制医药机构的不良竞争行为。

2.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医疗保障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及《xx市医疗保障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全面梳理市医保局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优化完善信用平台系统,每月进行信用信息汇集并及时上报“信用xx”平台。同时建立完善数据审核校验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切实落实好“双公示”制度。截至目前,向市信用体系建设平台上报公共信息共计1189105条。组织各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医师签订信用承诺书,向“信用xx”网站上传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信用承诺550条。已完成对市本级定点医药机构的信用分级分类评价,评价结果已在xx市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公布,成功的在医药行业确立了诚信经营的风向标。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几年来,我局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也深知为群众服务、为企业解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惟有对标先进、创新发展才能真正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做实做好。通过对照《2019年度XX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xxx)》《2020年xxx市营商环境评价整改提升工作方案》查找问题如下:

一、局整体优化营商工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由于编制人员少、业务工作量大,局机关人员通常身兼数职,一人同时负责多项工作,导致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研究不深、优化不够,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能力不足。

二、在政策法规研究、推进落地落实上还有短板。上级政策法规下达后,理解、消化、运用能力不足,结合我市实际细化、优化政策法规的能力欠缺,利用现行政策解决遗留问题的能力不足。

三、政务服务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一是医保经办机构信息化建设还需强力推进,由于国家医保主干网络还在建设中,所有医保业务“网上办、不见面”还未实现。二是医保信息化平台不够完善,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欠缺,打击欺诈骗保工作缺少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新的编制体制建立后磨合不够,业务整合能力还有欠缺,导致政务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不够。

四、专业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由于编制体制、抽调组建等原因,基金稽核、药品耗材采购等业务人才严重不足,专业能力、执法能力都亟待提高。

五、服务意识还需增强。日常处理业务时,虽然能够落实首问负责制,及时向当事人介绍和普及相关医保知识,但主动上门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信息等指导服务的能力还不够。

三、下步工作打算

第8篇:医保业务办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根据医院固定资产的自然属性,结合其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共分为五大类:房屋和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及其他固定资产。医疗业务活动的特殊性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品种名称复杂、用途多样、其价值在医院总资产价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要占医院总资产的60%~70%,其中专业设备占固定资产的50%左右。固定资产是开展医疗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其安全性、完整性、真实性对医院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影响极大,医疗收入中的60%来源于专业设备的使用,也是医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维护医院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流动性及使用率、节约医院的资金、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账账、账卡、账实不符

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职责、权限不明确;相互之间沟通不够,缺乏制约,存在相互扯皮现象;分级管理方面出现脱节问题,造成固定资产账账、账实、账卡不符。如部分医院只在财务部门设立总账,未设财产会计、无实物明细账,有些即使有明细账,也常因管理不严,未能及时与总分类账对账,从而使总分类账与明细账不符;管理人员更换时,不能完整交接账簿,甚至不交接账簿,造成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不符;在设备购置时,无专人验收且技术资料不能及时归档;资产管理人与使用人分属不同科室,盘点发现账实不符现象,因分工不明确,不能及时协调解决,盘点过后就元人过问此事;有的医院大楼已投入使用多年,但仍未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和结算手续,财务无法入账,造成资产盘盈;资产使用后,因管理不善,卡片丢失,不及时补办,造成账卡不符;使用科室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科室间出借或转移手续不完备,固定资产增减变动不及时办理登记手续,负责人变动或调动时不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以上这些情况都将导致资产实物脱离账、卡的监督,资产损坏或丢失时无人问津,从而造成资产流失。

(二)资产购置时没有充分论证,致使资产使用率低下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医院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都在不断地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和添置、更新仪器设备,但往往只注重设备的先进性,对其实用性、重复性关注不够,在缺乏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相互攀比、盲目购置,使高投入无回报或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医院在没有充分了解大型和贵重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的必要条件,甚至是在培训人员还难以达到操作技术规范的要求时,就购入仪器,结果造成仪器设备闲置,利用率不高,随着技术损耗和自然损耗,很快被淘汰报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直以来医院各科室申请购人的资产、设备基本上终身在该科室使用,直至报废或丢失为止。很少有人关心使用科室是否还在使甩该项资产,或是已闲置不用、根本无须再用,导致医院内某些资产、设备在部分科室闲置,而同样的资产、设备却又被另外的科室申请购置,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已购置的资产、设备缺乏流动性,导致医院的部分资产、设备利用率低下。

(四)固定资产财务处理不规范

如有的医院按房改政策出售给职工的住宅并未根据房改结果相应调减账面价值;有的旧建筑,由于拆除或重建,原房产的账面价值已不存在,但财务账面上未作相应调整,导致虚增医院的资产;按财务制度的规定购入的固定资产应按购入价格、包装费用、运输、装卸费用、安装调试费用和进口设备的进口税金等计价,但许多医院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不完全,往往不计入运输、装卸、安装等费用,只按发票价入账;按财务制度的规定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应按固定资产原价加改、扩建的支出,减改、扩建过程中发生固定资产被拆除、更换部分的价值及变价收入后重新对固定资产定价,但许多单位简化手续将其作为维修费用直接列支。

(五)管理混乱

捐赠、上级拨入、外单位赠送、购医疗设备时配备或赠送的设备,入库不及时、人为不入库、入库时验收人员不到场,造成部分设备被遗漏验收入库,管理混乱。用政府或财政部门拨入的科研经费购入的固定资产难以全部入库,往往科研课题完成,课题组解散,部分资产如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手提电脑等变为私有财产,使单位和国有资产流失。

(六)资产处置随意、报废把关不严,导致资产流失

有的医院在固定资产调拨时只由双方约定,不经任何法律手续,资产随意转移,容易导致资产权属不清,责任不明;有的医院资产出售时不审批、不评估、不公开;有的医院因设备的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不注重日常维护,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其性能和操作规程掌握和使用不当导致设备不同程度的损坏,尚达不到报废程度就人为地报废;有些资产入账、卡不全,或被保管人拿出单位,用于个人目的,随意申请报废。报废后对资产的处理没有明确规定,由单位自行处理,如把关不严,极易造成资产流失。

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几项措施

(一)医院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固定资产业务岗位责任制

要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不能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人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以防范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差错和舞弊,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同时医院应配备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并加强对其后续的教育培训工作;对不能胜任工作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充实,始终保持一支高素质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只有同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建设,提高职业道德、业务管理水平,明确岗位职责,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二)建立固定资产授权批准制度

各医院应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程序、审批人的权限和责任以及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不准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审批人应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在职责范围内根据审批人的意见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三)建立固定资产招标采购管理制度

为保护医院的利益,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应成立专门的招标采购领导机构,实行集体讨论决策制度,严禁一人单独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规范医院招标采购活动,确保采购活动有序进行。在新增大型、高精仪器设备和改扩建维修项目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成本效益分析,必要时还应聘请专家进行论证,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报请政府部门审批及进行公开招标购置。

(四)建立固定资产验收管理制度

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应当参与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医院要区别固定资产的不同取得方式,对外购、自行建造、接受捐赠、上级拨入、随购买的仪器设备配备或赠送等方式获得的固定资产进行验收,并与购货合同、发货单、捐赠方提供的有关凭据、资料进行核对,办理验收手续,并及时登记人固定资产账薄。

(五)建立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控制制度

1.建立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权责明晰、责任到人。建立财务部门、财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三账一卡”制度,做到财务部门有账、财产管理部门有账有卡、使用部门有卡有物,使其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2.加强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及时掌握其价值变动的情况,确保固定资产增、减依据充分、计量准确,账务处理正确。

3.建立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保证固定资产正常运行,控制维修保养费用,提高使用效率。医院管理部门应对资产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配备专人负责定期维修、保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固定资产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

4.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医院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在清查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协同财产管理人员到现场逐项清点,检查“固定资产卡片”与实物核对是否一致。对账外资产要及时查明来源,补办手续;对盘亏和毁损的资产,必须认真分析,查明原因,经审批后按规定处理;对科室间调入、调出未办理手续的要及时补办手续;对被盗、人为破坏的资产,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在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除盘点资产的数量外,还要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情况,检查有无长期闲置、不适用、多余的设备、资产,有无因使用不当、维修保管不妥而损坏的设备、资产。对损坏的设备应及时修复,投入使用。对闲置、多余的设备应及时调出,拨给有需要的科室,盘活现有的资产和设备,做到物尽其用,减少医院的资金占用,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9篇:医保业务办理流程范文

关键词: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竞争;第三方托管;非营利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引入“竞争”的理念,提出“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彰显了我国政府职能正在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是提高政府投入效率,让群众得实惠的有效措施。《意见》前瞻性的理论指引表明:只有将医保机构推向市场,走有竞争的改革之路,才能提升经办机构能力,提高政府的投入效应。

一、我国医保机构“无竞争”下的经办弊端在我国,由于医保制度改革推进的时间不长,社会医疗保险经办主要由医保部门具体行使政府的“公共职能”,尚不具备“市场化”特征,一直处于“没竞争”、“不敢竞争”的天然优势中,从某种程度上说,医保经办机构就顺势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垄断性事务经办组织。随着我国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等医疗保障制度框架的构建,公平和效率已逐渐成为评价医保经办服务的一项重要标准,参保人员维权意识和多样化需求的加强,使得医保经办机构依赖于“行政”的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服务需求,弊端逐渐显现。

1.1服务理念差医保经办主要是由政府部门的对外服务窗口具体负责,明显带有一定程度的“机关病”:一是窗口设置不合理。经办服务根据职能划分,无法均衡各窗口的业务量,导致了部分窗口闲置,部分窗口忙碌,“排队等待”现象屡见不鲜。二是业务流程不透明。经办流程只停留于单位内部或个别人员清楚,没有建立告知和审核制度,大部分单位需要依靠专人负责具体经办,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三是经办手续繁琐。没有建立有效的经办资格认可制度,所有业务经办均需申请后加盖单位公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经办和支付的手段更是没有应用普及。四是服务手段单一。医保经办没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没有针对不同的群体设置不同的服务方式,无法满足社会各类人群的服务需求。

1.2运行效率低一方面经办服务缺乏工作模型研究。岗位设置和部门职能未能按照实际需求设计,往往都带有一定的常规性,导致关联业务常常涉及多个部门,不便于参保人员的业务经办。而且单部门办理时还存在着工作时限的制约,使得业务办理难、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经办机构往往不注重人员技能的培养,使得多数人员技术单一,综合服务能力较差。再加上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服务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经办队伍专业化不足,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经办机构“养人办事”现象严重,工作效率比较低。

1.3制度不科学制度设计时,没有通过前瞻性理论研究和实际的精算测算,使得制度之间衔接不够医保资金支配权的全科医生构成,通过各区域卫生管理局和作为“基金持有人”(fundholders)的全科医生向各类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德国允许第三方(医院、医生和制药厂)提供不同类型的医保经办服务,使“自我管理原则”在市场机制的指导下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则更是将许多医保部门进行的工作都“外包”给了一些专业化的社会中介组织。比如通过健康维护组织(HMOs)对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进行管理,通过PBM(第三方中介组织)对医药卫生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等。国外医保经办机构参与竞争的做法提示我们:医保经办机构完全由一方大包大揽弊病较多,只有通过合理的市场化竞争,才能激励经办机构,使其服务行为日臻完善。

1.4责任不到位根据医、保、患三方博弈论,各方只有在履行好各自的职能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达到一个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但是现实领域中,由于医保经办机构在行使政府监督和干预职能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责任缺失,导致了该平衡的破坏,朝着有损参保人员利益的方向倾斜,参保人员对医保的怨言颇多,不利于医保工作的开展。

二、医保经办机构竞争性理论在我国,医保经办机构作为政府的对外服务部门,其主要职责就是医疗保险的服务和经办,伴随服务的医保制度安排及政策成为医保经办机构的核心任务,服务能力包括:(1)医保各项事务;(2)医保制度的理解与宣传;(3)协调供需双方的意见;(4)服务的人本性和对故障的处理。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一旦组织目标确定后,如何通过组织和个体行为去实现目标,就成为了医保经办机构价值观的体现。目前我国医保经办机构由于存在着政府经办的优越性和单一经办的垄断性,其行为的无可替代导致了政府应有价值难以体现,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将医保经办机构参与市场竞争。

2.1医保经办机构参与竞争的内涵所谓的“竞争”从经济学上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从定义上可以看出,“主体”和“市场”是竞争行为的关键点。当医保机构参与竞争后,原有的医、保、患三方博弈的平衡必将被打破,“经办市场”将替代医保的主置参与平衡关系的重构。从医保机构开放竞争的范围上来看,可以将竞争分为完全竞争和竞争经办。理想状态下的完全竞争,医保机构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将经办服务委托给第三方,本身不再参与任何经办,只承担制度政策层面的相关工作;而传统意义上的竞争经办,医保机构只是分出部分业务参与竞争,其本身仍然承担了行政和经办的双重职能。当然,竞争经办只是一个过渡性政策,完全开放的竞争才是医保机构参与竞争的最终目标。经办机构可以通过逐步开放部分竞争性经办的方式,淡出经办市场,回归单一的行政管理,但是在过渡期间,医保经办机构将作为市场的洞察者和业务的经办者,其责任的履行要求将更为严格。

2.2国外经办机构参与竞争的经验医疗保险经办作为政府公共职能的一部分,其社会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参与管理,但是如何通过经办促使各方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医疗保险制度发展道路上一个难点。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先行者,国外医保经办机构也经历了单一经办到竞争经办的过程。各国在制度的执行初期,也只允许按照原始设计进行单一经办,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决策者们逐渐发现医保经办的垄断阻碍了制度的发展,因此纷纷引入了竞争机制。英国在NHS体系中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允许国民健康体系中的购买方由政府卫生主管当局和部分拥有医保资金支配权的全科医生构成,通过各区域卫生管理局和作为“基金持有人”(fundholders)的全科医生向各类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德国允许第三方(医院、医生和制药厂)提供不同类型的医保经办服务,使“自我管理原则”在市场机制的指导下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则更是将许多医保部门进行的工作都“外包”给了一些专业化的社会中介组织。比如通过健康维护组织(HMOs)对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进行管理,通过PBM(第三方中介组织)对医药卫生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等。国外医保经办机构参与竞争的做法提示我们:医保经办机构完全由一方大包大揽弊病较多,只有通过合理的市场化竞争,才能激励经办机构,使其服务行为日臻完善。

2.3我国医保经办机构参与竞争的意义

2.3.1管办分开,有利于强化政策制度并提高其执行力。

医保经办机构一旦参与竞争,其经办的主体职能都将从政府举办的医保经办机构向经办市场过渡,医保机构行政职能将与经办职能分离,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有利于促进经办机构集中精力于政策制度的制度及服务工作,把握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情况,制定正确的调控措施。

2.3.2有利于更好地履行“第三方”角色。脱离了经办的医保机构只是作为政策层面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其本身不存在与经办市场和医疗机构职能交叉的经办利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排外性。在这种情况下,医保经办机构才可以真正地履行好“第三方”责任,打破不合理现状,维护并优化医保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经办市场潜力,规范经办市场和就医市场。

2.3.3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医保患和谐。从目前医保之间的关系上来说,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公立医院也是作为一个非营利事业组织而存在,医保经办机构作为政府组织的管理方,更多是依赖行政手段管理;深化医改后,伴随着医院独立法人主体地位的塑造和强化,医院和医保经办机构之间将成为平等的主体,医、保、患三者关系将面临重构,有利于促进和谐关系的提升。

2.3.4有利于提升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一直以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作为“天然”的垄断性事务经办组织,“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机构本身不存在任何的外来竞争危机,因此,其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上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竞争机制的引入,经办机构这一“天然”的垄断性经办优势将不复存在,随着危机感的增强,必将诱发“鲶鱼效应”,对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推动我国医保经办机构竞争性重组的措施我国医保经办机构竞争性重组的内涵是要通过市场行为打破其“天然的垄断性事务经办”这一优势,重构医保经办市场各主体间的平衡。基于此,在竞争范围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目前政府经办的现状,逐步开放医保经办市场,探索通过第三方托管、发展非营利性医保机构和鼓励跨统筹区经办的方式,走有竞争的医保经办管理之路;在竞争环境的营造上,伴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式,营造“管”“办”分离的改革氛围,确保经办市场的正当竞争。

3.1开放商业性托管商业性托管作为“第三方托管”的一种形式,就是将医疗保险的经办一揽子打包给第三方的商业经办机构经办。

在这样的模式下,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作为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定者和医疗保险经办的托管者,不参与医疗保险其他环节的经办;商业健康险公司作为托管的主体,承担着经办服务的主要责任。托管范围上,一是可以选择制度框架内的部分医疗保险险种;二是可以选择对社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外的待遇的提高(图3中A~F部分);三是可以对医疗服务各个环节费用监管责任进行托管,在托管谈判下用团购的手段降低成本。

商业性托管虽然可以通过谈判的手段降低管理成本,但是在具体经办过程中,必须考虑社会保险给商业保险经办带来的几个特殊问题:(1)商业健康险公司的经办力量问题。目前国内商业健康险公司团险的健康险部分重点还是放在对保险市场的拓展上,真正的专业经办人员却不多,就按普通的市级健康险公司来说,一般只有1~2名人员,这显然无法承担起医疗保险庞大的经办压力。(2)商业经办的税收问题。一旦医保经办主体变为经营性质的商业健康险公司,就须向国家纳税,而医保基金支出根本不应存在“中间环节”,在税收和基金管理的双重要求下,税收问题也将成为承办机构的障碍。如果借鉴公立医院的经营方法,将托管主体确定为财务独立的非赢利性保险机构,政府财务审计的要求也无法匹配。(3)政府经办机构人员的处理问题。管办分开也将使得政府经办机构职能变为单一的行政管理,原享受政府预算的事业单位人员的价值取向缺失,如何实行人员分流也必将成为改革的又一难点。:

3.2发展民办非营利性医保机构根据国外医保机构的经验,新兴的非营利性医保机构将是未来医保机构竞争的生力军。鉴于民办医保机构的非营利性,经办机构必须满足3个条件:(1)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压低其他经办机构的成本而不是为了获取利润;(2)经办的主体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但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因为出资而拥有经办机构的所有权;(3)经办资金来源于医保基金的财政专户的转账,任何结余资金不得向出资者分配,清算后的剩余资金应继续用于其他医保经办。政府可以通过“医保交易所”这一非政府组织,提供包括服务、沟通、评价和考核等环节,审核民办非营利性机构的经办资质,提供经办机构的预警监控,同时负责财务账目的审核和结算。

民办非营利性医保机构不同于其他医保经办机构,有权豁免营业税和单位所得税,有权额外收取其他部分费用,但是在运行中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机制,防止披着“非营利”的外衣而出现的“合法的”谋利;要提高经办人员素质,杜绝,确保“非营利”机构的“志愿性”经办;要明确目标、摆正单位性质,要靠“办事养人”而非“养人办事”,最大限度节省经办成本,从而达到压低经办费用目的。同时医保经办机构或者中间组织(医保交易所)要加强机构运行监督,保护参保人员的合法利益。

3.3鼓励医保机构跨统筹区经办医保机构的跨统筹区经办从商业角度上来说也是“第三方托管”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只是托管的主体仍然是政府部门。从行为方式看,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普遍缺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了许多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医保跨统筹区经办将打破这一格局,管理好和经办优的经办机构可以接管其他地区的经办业务,在行业内部形成竞争。同时,将工资与绩效挂钩,也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医保机构的跨统筹区经办不仅有利于推动实现国家提出的“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的要求,为未来更大范围的统筹奠定基础,而且也必将成为政府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对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鼓励医保机构跨统筹区经办时,要针对经办方向出台鼓励措施。目前国家提出的“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由上级经办部门统筹下级经办,而不是下级统筹上级或者在平级地区之间的统筹,这无疑是对跨统筹区经办造成了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而且一旦实行全国或省级统筹,跨统筹区经办也将成为无效行为。因此鼓励医保机构跨统筹区经办就必须明确根据经办情况来决定“统筹点”,而不是单单依靠行政级别决定统筹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N]。健康报,2009-04-07(1)。

[2]韩洁,周婷玉,江国成。医改意见190余处修改透露出哪些信息[EB/OL]。[200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