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保业务培训制度范文

医保业务培训制度精选(九篇)

医保业务培训制度

第1篇:医保业务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 全科医师培训 回顾 展望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2-0017-04

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大举措。从1997年开始,上海市连续13年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列入政府10项实事工程,使社区卫生服务的硬件设施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上海市卫生局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推进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培训合格后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全科医师,着重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软实力[1-2]。在国家大医改背景下,上海市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本市医改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予以推进,全科医师培训工作作为培训的重要部分,正不断推出有力举措,提高培训质量和数量。

1 工作回顾

1.1 开展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1994年起,针对当时基层医师全科服务意识淡薄、业务理论培训机会少的特点,上海市卫生局依托上海职工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根据上海卫生服务的需要开展了全科医师概念培训班,主要内容是40学时的全科医学基本概念,至1996年共培训500余人。

1997年起,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临床医师进行了600学时的以理论为主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使他们能初步适应上海开展全科化综合医疗服务的需求。培训主要包括全科医学概论、临床诊断学基础、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等科目。

2001年依托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立了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承担本市全科医师培训的组织管理任务。通过10多年的培训,本市的社区医师已基本接受并完成了培训。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为本市社区实施全科化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2005年起,本市街道地段医院全部转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3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综合性全科医疗服务试点。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医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完成以理论为主的全科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市卫生局于2004年制定了《上海市社区全科医师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04-2007)》,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全科医师实践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半年。2007年在完成技能培训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原定计划进度启动了新三年培训计划。市卫生局根据参加培训医生的职称和岗位的不同,组织专家分别制定了7个组别的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实现了个性化和分层次培训。全科医师实践技能培训工作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37所区域综合性医院和43所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培训任务。

1.2 试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

2000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为期4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点工作。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新分配来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中山医院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2000年、2004年、2006年三年分别招收了23名、58名、15名学员,经过四年培训毕业后已全部在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培训学员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骨干。

1.3 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2010年,根据《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精神,上海市又开始通过转岗培训途径培养一批全科医生。上海市卫生局结合本市已基本完成全科岗位培训、并在全国率先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实际,与区县卫生局签订责任状,由区、县卫生局全面负责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同时落实转岗培训临床实训基地,并由实施单位承担转岗培训的临床带教任务,以“导师制”或“一对一”的带教形式,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对学员进行培训。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临床医学本科执业医师,到区县中心医院接受为期2年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2010年共有95名医师参加了转岗培训,按计划在区域医疗中心接受规范培训。

1.4 实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新模式

针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点工作中突出存在的“工学矛盾”等问题,2006年起上海市卫生局积极探索全科医师培养的新模式,采用“社会化管理”的模式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即面向全国招收应届和近二年毕业的往届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进行规范化培养。培养期间的人事、劳动委托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管理,培养经费按照市、区县政府与用人单位及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筹集。

上海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制定了《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行办法(2006-2010年)》,使全科医师培养工作有了制度和政策保障。办法实行后,市卫生局根据各区县卫生局每年上报的培养对象需求数,按照招录程序组织招生录取。规范化培养分理论学习和技能强化、临床基地轮转、社区基地实践3个阶段,前2个阶段在临床基地进行,最后1个阶段在社区基地进行,临床培训基地由当初的3家扩大到15家,社区基地扩大到45家。随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影响力的扩大,招生规模逐年增加,2006年招收32名,2007年招收60名,2008年招收148名,2009年招收127名。规范化培养结束、培训学员经考核合格后,各区县卫生局负责将分配到本区县的培养对象安排到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2 医改新政下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200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提升临床医师队伍业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此,上海市自2009年12月起正式启动了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

2.1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

2.1.1 建立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委员会、市财政局、市政府法制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及专家组成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领导和协调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日常管理工作。5所高校和39家培训医院均成立了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本校(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2.1.2 建立政策文件体系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了两个层次的文件。一是《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主文件,二是若干具体操作性文件,包括《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劳动人事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培训医院和师资管理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管理办法》、《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同时在市人事局、市府法制办的指导下,制定了统一规范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暨劳动合同》。

2.1.3 建立培训和质量控制体系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环节是培训质量。过程管理和考核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两个重要抓手。为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成立了由6位专职工作人员和5位专家组成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务中心,具体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督导、质量控制和考试考核等工作,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对培训医院进行现场督查指导,了解各医院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当前存在困难、意见建议等,并及时沟通反馈。

2.1.4 建立支撑保障体系

1)工作会议制度:在住院医师制度初步建立后,在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尤其是需要市政府层面决定的重大问题,提交市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联席会议每月定期召开,相关委办局的处室领导共同研究工作推进方案。专家委员会会议每两周定期召开,就培训、质控、考核等业务问题进行决策部署。

2)资金保障:在卫生局设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金专户,市财政局每月定期将住院医师工资和社保费用划入专户,由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将工资部分核拨到培训医院,将社保部分缴纳到指定的社保经办机构。市财政局按照平均每家培训医院600万元的标准对培训医院培训启动工作予以支持。对培训过程督导、专家咨询、考试考核等工作所需要的费用,均列入市卫生局部门预算,由市财政予以保障。

3)带教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2010年6月、7月组织了多次全市性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各医学院校和培训医院毕业后教育委员会成员、培训医院相关管理人员、承担培训任务的科室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共千余人参加了培训。各学科专家组组织本学科的带教师资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培训,重点统一对培训细则的把握,统一培训方式方法,提高了带教师资的带教水平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2.2 全科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参照2006年推行的全科医师培训模式,在全市统一平台上实行“行业人”管理,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由于全科住院医师的身份和待遇得到保证,许多“985”、“211”高校毕业的医学生也优先选择全科作为自己的培训方向。2010年起,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统筹考虑,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从事全科岗位工作;参加培训的本科学历人员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并轨。2010年我市15个培训基地共招纳了253名全科医师,其中含中医全科74人。2011年计划招录2 500名住院医师,其中全科医师招录数增加至500名,占招录总数的20%。

2.3 重点支持发展全科医师培养工作

在全面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市卫生局重点加强了对全科住院医师的管理和政策倾斜。每年详细调研全科岗位的需求,单列招录计划。对承担全科培训任务较重的医院,在启动经费上予以倾斜。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市卫生局共设的“优秀住院医师奖”中单列全科住院医师奖励指标,占总奖励名额的20%。在住院医师招录中,重点宣传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和全科医师培训工作,深化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理解和认同。

在全科住院医师的管理中,逐步探索了一些新的做法并形成常规,如每年组织全科住院医师的开学、毕业典礼;评选表彰全科优秀学员、优秀全科带教师资、优秀全科班主任;组织全科技能大赛、医学科普宣讲大赛,除专家外,还邀请社区居民担任评委;在全科住院医师中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使他们在接受培训之余,利用业务专长为弱势人群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组织中秋晚会、迎春联欢会,全部节目由学生自编自演。这些工作有力地增强了全科住院医师的归属感,增强了全科医学对医学生的吸引力,增强了社区百姓对全科医师的认可度。

3 工作特色与亮点

3.1 在住院医师培训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衔接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得到了教育部、卫生部和国务院学位办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并列入教育部批准上海实施的23项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和部市共建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改革试验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结合: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根据上海市2010年住院医师实际招录人数,教育部2011年下达了900个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名额的单列计划。因此,2010年起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基地培训的住院医师有望在三年培训结束后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3.2 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

市卫生局于2006年8月会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和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共同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乡村医生培养的通知》(沪卫科教[2006]24号),委托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面向本市郊区招收参加高校统一入学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培养3年制临床医学专科学历的乡村医生,加快本市乡村医生的培养。积极鼓励各区县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应届高中生报考。目前本市嘉定区、原南汇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区等区相继出台了具体的优惠政策,为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2007年至2011年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人数为:2007年85名,2008年58名,2009年、2010年、2011年各招150名。

3.3 完善了全科医师培训体系

为提高各培养基地师资带教水平,保证全科医师培养质量,市卫生局依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成立了上海市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心,定期对临床基地和社区基地的带教师资、管理干部和行政领导进行培训,深化了他们的全科医学理念,提高了各基地管理和带教水平。2011年5月,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为依托的“上海市中美全科医学培训与交流中心”成立,通过引进美国成熟、先进的全科医学培训与评估体系,推出“5+3”全科医师培养新模式,即以“5”年医学本科学历教育为基础,再加上“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借鉴美国家庭医生标准化培养体系的理念和经验,进一步建立标准化的全科医学培训体系。

3.4 规范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编制

2008年,本市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4~5名全科医师,1.5~2.5名公共卫生医师,在全科医师和公共卫生医师的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护士按与全科医师1:1的标准配备。郊区县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地域面积、人口导入等情况,可适当增加人员编制。这一文件的出台,对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配备、有效利用基层卫生人员队伍提供了充分依据和明确标准。

3.5 出台了倾斜政策吸引适宜医学人才进社区

鼓励上级医院医务人员支援社区,对支援社区的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吸引到社区尤其是远郊农村基层开展工作;明确高年资医师下基层的职位待遇和工作职责,帮助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将社区卫生人才列入户籍政策倾斜范围,对经过几年全科医生岗位锻炼、工作优异、并能安心在社区工作的全科医生予以优先引进。通过这些措施,能使社区的卫生人才队伍得到壮大,更好地为全市居民提供适宜、经济、安全和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4 工作展望

目前全科医师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有效实现、医疗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的要求,结合基层卫生人才现状,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整体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上海应继续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为基层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全科医师。因此,在未来工作中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待遇4大环节,营造吸引、留住和发挥社区全科人才的政策环境,建立一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区居民信得过的社区全科服务人才队伍,为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满足居民社区卫生需求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

4.1 构建培训体系,加强队伍培养

积极推进家庭医师制度,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进临床医生必须是经过本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人员;加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比例,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队伍输入新生力量;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在岗临床执业医师的全科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继续农村基层卫生队伍订单定向培养。

4.2 建立考评制度,保障培训质量

建立以能力为导向、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全科人才培训评价体系。制定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考核细则,明确不同模块的考核内容、考核要求和考核方法。主要考核方法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3]。规范评价程序,健全评价组织,将考核评价与奖惩相结合,保障全科医师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4.3 拓宽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引进

广纳贤才,吸引适宜的医疗卫生人才进社区,充实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重点通过以下渠道引入优秀的人才服务基层,一是积极探索鼓励有资质的医务人员向基层一线流动的机制;二是建立灵活的人员评聘和流动机制。同时实行全科医师落户优惠政策、规范化培训与硕士学位衔接等政策吸引优质生源进入全科领域。

4.4 规范用人机制,营造发展环境

营造吸引、留住和发挥社区全科人才的政策环境,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一是进一步增加社区卫生人员编制;二是完善全科医师执业注册制度;三是健全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系列。

4.5 明确投入保障,提高全科待遇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全科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财政对卫生人才培养的投入。针对本市社区医务人员收入水平低、差距大的现状,确立“提高水平、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明确可分配总量逐年递增机制,逐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整体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勘.上海市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回顾和发展愿景[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8,7(8):547-548.

[2] 张勘.上海全科医生培养的探索与展望暨国内外概况[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2007,5(10):847-848.

第2篇:医保业务培训制度范文

1性别、年龄结构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382名医保系统在职人员当中男性168名,女性214名,男女比例约为1∶1.3,总体女性稍偏多一些,这与近些年管理人才多以女性偏多以及大多数女性进入中年后都会追求医疗保险管理这种相对稳定的工作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从年龄构成上看,最小21岁,最大60岁,在职人员年龄结构总体上分布较为合理(见表1),仅部分县区市的分布有所不均。

2学历构成

此次研究对1252名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在职人员的第一学历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79人,占6.31%;中专学历100人,占7.99%;大专学历443人,占35.38%;本科学历614人,占49.04%,比例最大;研究生学历16人,占1.28%,比例最小。由表2可见,大多数省级机构医保管理人员都达到本科学历;市级大中专比例有所增加,总体研究生学历相对偏少。这种比例与当前医保管理尚属于起步阶段有一定关系(见表2)。

3专业背景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我省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在职人员中,是由医疗保险专业(含方向)毕业的仅有17人,占总数的1.80%;由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有126人,占13.32%,由药学专业毕业的有45人,占4.76%,由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的有214人,占22.62%,由文秘(含中文类)专业毕业的有44人,占4.65%,由计算机信息类专业毕业有95人,占10.04%,其它专业毕业的有405人,占总数的42.81%。这一结果从侧面表明了当前我省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人员所涉及的专业面较为广泛且复杂

4职称结构

从我省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在职人员职称的统计结果上看(见表4),职称已评和未评比例接近1∶2,有618人(占65.33%)尚未评定任何职称,在328名已评定职称的职员中:初级职称141人,中级职称161人,副高级职称19人,正高级职称7人,初、中、高三级职称的比例约为5:6:1。且已评职称主要是医师、药师等医学类,经济师、会计师等经济类以及网络工程师等技术类专业技术职称。由前可知,目前我省医保人才中的职称比例不相协调,且有很大一部分人群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评聘对应职称,尤其是医保管理系列中没有属于其自身的一个固定职称评聘体系,以上种种现象都从某种程度上阻碍医保人才发展的绊脚石。

5培训情况

在医保相关培训方面,382名被调查者中有133人表示最近3年内参加了1~2次医疗保险相关培训,有64人表示参加了3~4次培训,有100人表示参加了5次及以上的培训,而仍有85人表示最近3年内从未参加过任何医保培训,所占比例见表5。而当问及职员认为所参加的医保相关培训与自身的实际需求是否相一致时,有353人认为二者相一致,占总数的92.41%,余下29人则表示所参加的医保相关培训与自身的实际需求培训或学习次数太少,无法满足自身需求,该比例占总数的72.25%。

6学历再教育需求

在学历再教育需求问题上,大部分被调查者(252人,65.97%)表示有学历再教育的需求,其中:有大专学历再教育需求的6人,占2.38%;有大学本科学历再教育需求的85人,占33.73%;有研究生学历再教育的113人,占44.84%;还有48人则表示有其他方式的继续再教育需求,占19.05%(见表6)。

问题

1学历构成不合理

从表2、3可以看出,我省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在职人员的学历大多集中在大专和本科阶段(本文将大专和本科学历视为中间层次学历),而研究生及以上的高层次学历和高中及以下的低层次学历均占少数,高、中、低三个层次学历的人才比例大约为1∶57∶9,即高层次学历人才相对不足,而中间层次学历人才队伍又过于庞大。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医保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逐年提高,在医疗保险理赔、核销、基金管理等实际业务工作过程中也将不断出现更加错综复杂的难题,这就需要具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的高学历医保人才来承担相应的工作。而平均每100名医保从业人员中仅1.48名研究生的这种高层次学历人才数量相对不足的局面,是不利于我省医疗保障事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医疗保险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缺失

福建省的医保人才队伍中尚未形成独立的长效激励机制。首先,医保系统没有自己专门的职称评定体系,使得许多想进行职称评定的人员要么空等,要么转而评定其他系列的职称系列,这已成为阻碍我省医疗保险管理人才发展的一大问题。其次,近些年医疗保险系统开始实行公务员编制,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医保系统的专业技术职称方面,使得医保系统只有职务晋升这个单一的激励机制,职务晋升这种激励机制长时间的垄断存在,往往会让人养成惰性。因为一个科、一个处,晋升的职务往往就那么几个,也就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晋升为处长、科长,且晋升的机会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员晋升空间十分局限。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挫伤了医疗保险管理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从事的工作中就难免有后顾之忧,这一矛盾若无法解决的话,医保人才的增值性也无从体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保险管理队伍的良性发展。

3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机制不完善

医保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就是在于提高其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帮助他们在社会上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省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中大部分在职人员都有继续教育或培训的需求。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在不具备医疗保险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或技能的情况下,就开始从事医保工作的。但是,虽然调查中有六成以上人员表示自身有大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学历再教育或其他的医保培训需求,可在实际中由于规范、系统的培训继续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也没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导致了员工在走上了医保岗位后,仍然没有办法得到足够的培训或进修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医保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水平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以致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医保事业的发展。

建议

近些年,我国分别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这几大文件政策,都从不同角度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的同时,也给医疗保险人才发展创造有利契机。

1确立我省医保人才专业复合化,探寻医保人才资源配置合理化

医疗保险管理作为一项关系民生、影响群众健康权利的系统性工程,随着工作发展的逐步深入,政府应该逐渐转变思想,意识到医疗保险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而不能再像医保实施初期那样,因为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缺乏,就随意任用人员来做医保工作。首先出于当前医疗保险的工作性质,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医疗保险人才应属复合性人才,它可涵盖医学、管理学、财务会计学、文秘、计算机等专业方面人才。建议应根据我省各县市(地区)医疗保险参保、基金稽核等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分配各单位医保工作人员(才)数目,出台相关文件政策,规范医保工作人员和医保管理对象二者数量上的比例,以此来进行招聘、任用、考核。另针对目前我省大多数地区出现的医保编制岗位不够的情况,还可建议参照我国深圳市的做法,在现有的基础上适当聘任一些接近本专业的兼职人员,以此缓解当前医疗保险工作强度大,实际需求量多的情况。

2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系统中的竞争激励体制

现今,我省医保系统工作人员的人事制度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的,在人事编制中只有职务晋升这条单一的手段,致使缺乏一定竞争的激励手段,这是导致医保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很好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状况,一方面,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医疗保险资格认证体系,建立如美国的医疗保险协会(HealthInsuranceAssociationofA-merica,HIAA)所组织的资格认证考试[8],通过考试者评定一定的等级并与工资待遇相挂钩,以提高医疗保险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医保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也适应整个医疗保险人才合格体系建立的需要。另一方面,建议根据实际现状,可分“两条腿”走———即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同时进行,在系统内建立起一个更加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两条腿”走既可以有效执行医疗保险系统参公的政策,也让绝大多数医疗保险人才不会因为长期缺乏竞争激励而失去工作的热情度,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保险人员消极怠工等不利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局面。

3加快医保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完善医保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机制

在医保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可分3个阶段:首先,依托我省各高校特别是医科类院校平台,增设如《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险类相关课程,以此来提高在校大学生对医保管理、核销、基金测算等医保各项工作的初步认识。其次,建议省内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与医疗保险系统合作探索开设诸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疗保险方向)等本科专业,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医疗保险人才本科阶段的培养。再次,在条件、经验成熟前提下,进一步探索发展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进而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保险高级人才,或者举办医保在职人员研究生班、短期高级医保人员培训班等。与此同时,这期间也要加强与欧美、台湾等先进医保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吸收其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另外,针对当前我省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大多在职人员均未接受过正规的医疗保险专业教育,用人单位应首先认识到继续教育培训对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3篇:医保业务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基层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全科医生应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1 学生培训问卷资料

根据设计问卷对我院已经毕业的学员和在培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发出37份问卷,收回36份,1份未回收,回收率97.3%。

1.1培训基地的选择 选择三级医院:11(30.5%),二级医院:20(55.5%),区域医疗中心:5(13.9%),一级医院2(0.05%)。选择的理由:三级医院带教水平高,能引领学生学习。但是三级医院分科太细,不利于全科医生的培养,检查的手段和社区有差距。二级医院与社区的疾病谱接近,检查的手段和社区接近。区域医疗中心是本地区的医疗中心,技术力量强,疾病谱覆盖本地区,适合学生实习学习。北京目前的区域医疗中心为各区县的二级综合医院。

1.2培训内容及继续教育情况 学员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的只占2(5.56%)。对培训内容最需要的前三位内容:接诊技巧(32,占88.9%),临床技能(30,占83.3%),全科医学基础理论知识(21,占58.3%)。培训内容75%(27/36)选择多数能在工作用到。已经毕业10名学生问卷60%(6,占60%)需要以专家对口支援的方式到社区进一步的指导,来巩固规范化培训学习的内容。其他人员(占40%)选择短期学习和进修的方式提高业务水平。80%(8,占80%)人员经培训完后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接诊能力有所提高。

2 师资管理

2.1教师入选标准 ①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有临床和科研经验和基础;②有全科理念,接受全科师资培训;③符合带教标准(参加全科医师师资培训);参与全科授课或带教;④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大专学历并取得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熟悉本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规范熟练的进行本专业技能操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治学态度严谨,能以身作则;熟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规定,能够认真履行各项职责。

2.2教师培训 针对教师全科理念较差,组织三级教学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教师对导师进行培训,提升导师的带教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住院医师培训与考核过程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学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以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如何上好一堂课》《全科医生的素质与角色要求》等内容培训。提升教师对全科医学的了解及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带教能力。

3 基层医院培养全科医师现状

基层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培养全科医师的必要性体现在:①基层医院的疾病谱、检查和治疗手段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似,培养出的全科医师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社区工作;②基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对口支援关系,临床医师定期社区支援,可在完成培训任务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③在基层医院培训的全科医师了解本地区综合医院医院的医疗水平,方便患者的上下转诊及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但存在的问题:①基层医院师资水平有待于提高;②带教医师大部分由专科医师培训后担任,全科医师带教观念需加强[1];③临床教师带教模式单一,需要改进和加强。

4 对策

4.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基层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主战场。作为全科培训基地的管理人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并且明确培养目标:是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不仅要求能够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熟悉主要临床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而且要树立以人为本、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基础的观念,培养为个体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的能力,学习与服务对象沟通并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技巧,训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4.2机构健全规范管理

4.2.1完善的培训体系 2009年我院成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根据培训需求,成立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立全科医学教研室,轮转必备科室设教研组长或教学干事,专人负责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开展。教学体系的完整是教学工作开展的保障。

4.2.2健全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依据住院医师管理办法及要求制定《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全科医师带教师资管理办法》《会议制度》《全科医师出科考核制度》《全科医师考勤管理办法》《临床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14项规章制度,完善健全的规章制度保证了培训的顺利进行及效果。

5 小结

住院医师是医院人才梯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2]在基层医院进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必要的。要健全的组织结构,完善的培训体系及管理制度、培养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为培训顺利进行的提供保障。导师组与科室指导教师向结合的方式极大的帮助学生解决培训过程的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葛辉玉等[3]研究结果指出,导师制培养模式在提高住院医师实践能力的同时,其理论基础、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外语能力。同时对住院医师医德和人格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全科医师培养要选择适合的培训基地。基地规范的管理和优秀的全科师资是培训质量的保证。增加导师组制度能极大的帮助学生完成轮转目标。

参考文献:

[1]崔树起.我国内地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全科医师杂志,2015,14(1):4-8.

第4篇:医保业务培训制度范文

一、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

(一)实施被征地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

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框架基本构成。逐步取消了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实现用人单位自主用工、劳动者公平竞争就业。按照中心城区有市场、主要乡镇有网点、街道社区有窗口的目标,目前已基本形成辐射所辖乡镇、街道、社区的劳动力市场框架体系。加大了对被征地人员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市区被征地人员就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市区被征地人员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被征地人员免费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免费进入劳动力洽谈会,2003年举办12场被征地人员专场劳动力洽谈会,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在培训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做好被征地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府加大对农村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根据不同对象给予相应额度的经费补助,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开展农民职业培训。目前,全市共建立城乡培训基地104个,落实被征地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820万元,组织2.5万名被征地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帮助实施就业1.6万人。

(二)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人员的实际情况,宁波市于2002年制定了《宁波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村改居”的原行政村居民和土地全部或大部分被征用的人员,按照个人、集体、政府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一次性缴纳2―4.6万元不等。男性在年满60周岁、女性在年满55周岁时,可按月享受200―300元不等的养老保障待遇,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调整保障水平,2003年养老保障待遇每人每月调增40元。截止到2003年底,全市434个行政村(社区)进入实质性试点运行阶段,累计参保人数达95908人,按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数达到38058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的实施,对于加快城市化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解决被征地人员的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为了缓解和逐步消除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2003年宁波市出台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指导意见》,建立起包括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医疗服务三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按规定,参保人和村集体每年各缴纳45元/人,市、县、镇三级政府共补助60元/人,参保人即可享受30%―80%不等、最高3万元的住院费用补助及大额医疗费用救助、免费体检等保障。由于政府扶持力度大、体系完整、保障待遇较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推出就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在2003年当年4个试点县(市)、区农民参保率达到85%,共有168.7万人参保,占全市农民的40%以上。

(四)全面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998年宁波市率先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并适时调整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实际补差金额,不断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的差别。截止到2003年底,全市享受农村低保对象共有56936人,比1999年底增加了1.3倍,支出低保保障金3648万元,比1999年增加了3.6倍。农村低保居民月人均补差56.55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5%。同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从2000年开始,低保资金从县、乡、村三级支出改为县、乡政府支出,真正使低保成为政府行为。从对低保对象单一的生活保障,发展成为对低保对象生活、就医、就业等综合救助。

(五)发展农村社会救助事业

积极推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全市五保集中供养率已达到61%,集中供养的条件不断改善,资金得到保障,列入新建、扩建、改建的敬老院项目95个,总投资2.06亿元,将增加6380张福利床位。总投入4500万元的第一、二批160个“星光计划”项目如期完成,第三批66个“星光计划”项目将全部安排给乡镇敬老院,总投入达到1.54亿元。

助医、助学等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出台了农村特困老人和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救助政策,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助”政策,同时开展了社会捐助、慈善帮扶、勤工助学、结对帮扶等活动,帮助困难家庭子女完成学业。

(六)建立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网络

全市普遍建立起镇(乡)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站,将服务平台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服务站承担社会保险、失业和离退休人员等管理服务、就业管理和服务、劳动关系协调、救济救助和帮困助残管理服务、农村大病医疗统筹和救助、老年人福利事业管理和服务、优抚优待等职能,加强了对社会救助以及劳动就业、社保、低保、优抚等社会事务的管理。 目前全市共有48个街道、79个乡镇、204个社区、34个行政村建立了基层服务机构,其中有35个街道(乡镇)、165个社区实现了信息联网。

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需着重抓好的主要问题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要求,理清思路,协同各方,全力推进。各级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协调本地区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氛围。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社保意识。

(二)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打破,一蹴而就。实行统筹社会保障制度,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体制创新、改革与稳定、财政实力与农民利益要求的关系,坚定目标,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到位。要从建立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入手,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政府扶持,多方筹资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用于社会保障、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财政支出比例。要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农民参加社会保障,鼓励社会各界资助农村福利事业。此外还要重点引导农民积极参加社会保障,将参保既是权利同时也是义务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狠抓落实,规范操作

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连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规范操作,统一政策,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并抓紧研究制定法规和规章,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的法制化。

三、进一步推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的设想

(一)统筹城乡就业

加强农民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开展农村劳动力普查登记,进行动态管理。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求职培训,积极推行政府免费职业介绍,培育发展农村劳动力职介机构。挖掘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每个乡镇至少确定一家综合性培训基地,形成县(市)、区、镇(乡、街道)二级培训网络。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建设好城区中心劳动力市场和各乡镇(街道)分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覆盖到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居),实现全市劳动力就业信息联网运作、信息共享。

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和从事家庭来料加工等多种形式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支持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施行鼓励被征地人员自谋职业、鼓励自谋职业者从事非正规就业、从事非正规就业享受失业人员待遇等三项优惠政策,用人单位招用被征地人员,视同招用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减免税费、用工补助、社会保险补贴的优惠政策。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被征地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非农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5年内完成20―30万人次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完成45万人次的农技培训,完成1000名优秀农民进高校培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要达到30%以上。加强培训基地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劳动力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也可采取“订单式”培训、“定向型”培训和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和就业率。实行培训补助政策,对受训的农民进行适当补助,被征地人员培训参照下岗职工培训补助政策。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多渠道建立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加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力度,鼓励在企业从业的农民直接参加城保,积极探索农民特别是近郊农民和失业农民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参加城保的办法。加快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使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35周岁以上的被征地人员和撤村建居人员都纳入保障范围,探索一般农民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的办法。改革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强化基础管理,按照权利义务明确,政府投入、水平适应农村实际,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果,加大工作力度,确保2006年参保率达到应保对象的80%以上,建立健全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医疗服务三大体系。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民门诊统筹办法,在完善深化的基础上,探索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地方性法规,明确政府、集体和农民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探索不同层次社会保险(障)制度及政策的相互衔接。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建立完善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障和就业促进制度,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在建立新制度时要考虑城乡社保的“接口”,通过交费年限折算、交费金额折算等多种形式,探索城乡社保的衔接办法,逐步形成多层次、适合不同人群需要、互通衔接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三)建立健全各项社会救助制度

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正常的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调整保障标准和补差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实际救助金额应达到当地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的60%。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动态管理。进一步实施对低保对象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救助和扶持,把促进低保对象就业作为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重点。

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对有意愿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全面实施集中供养,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对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公益设施建设的投入。

第5篇:医保业务培训制度范文

1 现状

1.1 国内全科医师培养现状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引入全科医学概念。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2000年国家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应以毕业后医学教育为核心,并出台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等配套文件。2006年卫生部启动了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全科医学是首批试点的18个普通专科之一[2]。在全科医学教材方面,卫生部教材办组织全国专家编写出版了本、专科教育规划教材和全科医学培训规划教材;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翻译了一套美国家庭医学教材;浙江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出版了一套培训教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计出版相应系列教材8套[3]。

目前,国内全科医师基本来自基层卫生机构,完成在岗培训学时,考核合格后即取得全科医师证书。培训费用由主送基层卫生机构、各级政府财政、专项基金共同承担。原有基层医师经全科医学培训后多数仍回原单位继续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1.2 国外全科医师培养现状

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医学学科。通过对美国、英国等国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对比,发现典型的全科医师教育包括本科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阶段。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许多国家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为在校本科医学生开设全科/家庭医学课程,同时承担家庭医学住院医师训练项目的组织、指导与教学工作,并在家庭医疗诊所提供见习机会。根据美国家庭医疗专科委员会的规定,即使经严格考试获得家庭医疗专科医师证书,其有效期也只有6年。以后,每6年得重新认定(考试)一次,且在这6年内必须修满至少300个被认可的继续教育学分,并通过严格的笔试和病历审查,才能继续保留家庭医疗专科医师资格,以此来保持家庭医师的学术水平和先进性。

2 国内实施全科医师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开展真正的全科医疗服务

现阶段国内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多由原先的公立地段医院、部分二级医院转制形成。部分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管理层对于医院改名为某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的功能定位一时难以把握,牵扯管理层更多精力的是如何抓住契机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而不是如何开展全科医疗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名后是“换汤不换药”,继续走老的医疗服务模式,与同一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互相竞争以求生存,另谋发展途径。着力于改造医院硬件设施及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等软件投资的资金来源、人事关系、职称晋升、今后工作方向等牵涉的问题很复杂,这又往往不是卫生行政部门、一个医院自己能左右的。

高级医疗人才、高端医疗仪器多集中在经济条件相对发达城市的局部地区,这些因素又造成富裕地区的卫生资源过渡集中,高级人才过剩;另一方面,贫穷地区因卫生资源匮乏,缺医少药,老百姓有病看不到好医生,得不到即时、有效治疗。因小病不治变大病,因病而致穷等又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2.2 全科医师制度缺乏制度保障

我国现有的《执业医师法》及卫生部制定的《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仅宏观地规定医师必须经执业注册才能在核准的执业地点、执业范围执业,尚未涉及专科医师制度,在法律法规方面缺乏保障依据。

全科医学作为一种新型专科形式,培训仍处于试点阶段,而且在培训的初期,考虑最多的是培训全科医师的生源问题,培训期间发生的费用问题以及课程的设置等问题。一旦人员短期培训结束回到原单位,发现自己除了多一个全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外全科医生到底能从事哪些执业活动,执业到何程度,与现有临床诊疗活动在功能定位上如何区分等诸多问题都还存在争议。长此以往,全科医师的培训可能会流于形式,真正从事全科医学者将寥寥无几。

2.3 全科医师培养难度较大

培训工作较难主要有2个原因,一方面目前参加全科医师培训的人员多数来自基层卫生机构,个人学历、年龄、经历差异很大;医疗机构开展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也存在差异。要在短时间解决这些矛盾,培养出高质量的全科医师,难度相当大。另一方面,短时间内较难形成适应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的全科医学系列教材,现有培训内容、形式与传统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无差别,缺乏新意。很多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培训效果评价不高,但对全科医学培训却有着较高的需求。

3 对策

3.1 明确全科医学功能定位,夯实“六位一体”服务内容

全科医学(美国等国家称为家庭医学),国内外有很多正式定义,但是差别不大。如美国家庭医师学会及美国全科/家庭医师考核委员会(AAFP/ABFP)将之定义为:“对个人和家庭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医疗保健的医学专科,是整合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和行为科学的宽广专科;其服务范围涵盖所有的年龄段;它是历史上开业医师的现代表现,并独特地以家庭环境作为学科的要素[4,5]”。

我国现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低效率、卫生人力分布不合理、医疗保险的局限性等诸多弊端,构成实现人人享有优质、廉价的基本卫生保健的严重障碍。要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矛盾日益突出问题,关键是对现有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框架进行改革,而“大力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师”无疑是这一系列重大变革中的首先要完成的任务。

比起以医院为中心,专科医师为主体,重医疗轻预防的既有卫生服务模式,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社区站点甚至居民家中为主要诊疗场所的全科医学更能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更有利于对服务对象作出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诊断,从而夯实基本医疗、疾病预防、疾病康复、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全科医师服务于基层第一线,离服务对象最近,对其健康状况了如指掌,对其客观需求能做到有针对性措施,加之以先进的全科医学理论体系为基础,能将80%~90%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拦截在基层,提供快捷、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另外,依靠双向转诊制度,能有效、合理配置上、下级医疗机构资源,减轻病家和医疗机构负担,降低医疗费用。

3.2 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准入制度

为明确全科医学的职责范围,保障全科医师的既得利益,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目前,我国全科医学面临的困境体现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众多但水平普遍偏低,充分利用这部分人力资源,加以短期培训,是实现全科医师队伍壮大的捷径。但这不等于可以降低全科医师培训质量,否则有悖于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这一宗旨。

另外,低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不但不降低费用,反而会增加医疗支出,加重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卫生资源负担。

3.3 将培养全科医师作为医学生从医的必经之路

从长远考虑,建议提倡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教育,鼓励医学本科毕业生加入全科医师队伍。今后,还可以探索开展医学生本科毕业后必须有在社区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年限制度,从政策上保证全科医师的从业人数、从业质量。

将培养全科医师作为医学院校培养医学本科生的主要目的,适当降低本科学习阶段培养专科化医师的人数,所有临床(包括中、西医)医学本科生均纳入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根据我国社区卫生工作的特点,编写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案,强调学习内容的实用性,着重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尽早建立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制度,培养全科医学教育领军人物,促进全科医学领域科研活动的长足发展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4 参考文献

[1]王健.全科医疗在健康保险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全科医生,2000,9(3):70-71.

[2]张勘. 上海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展望暨国内外概况[J].实用全科医学,2007,5(10):847-848.[3]孟群.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现状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6,2(9):175-176.

[4]Davis DA, Thompson MA , Oxman MD, et al. Changing physician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 strategies[J].J Am Med Soc,1995, 274:700-705.

第6篇:医保业务培训制度范文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继医学基础教育后,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充实专业知识、培养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医学教育,是院校教育过渡到继续医学教育的桥梁。我国目前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对初级临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种培训制度,是毕业后医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环节。通过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全面临床能力的临床医师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目前实行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内容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培训、临床实践培训和理论培训,一般五年为一个周期,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2~3年),培训对象参加本学科及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训练,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以及相关专业技能,同时学习有关医学理论和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成为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住院医师;第二阶段(2~3年),为专业定向培训,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定向培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学科临床专科工作的各种技能,能担负住院总医师工作,达到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规定的主治医师的基本要求。

(二)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我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处于探索阶段,它是对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师进行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种培训制度,是培养合格全科住院医师的重要途径。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造就一支具备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在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能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生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主力军。培训内容主要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培训、业务培训和全科医学理论等培训,一般四年为一个周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个月)为理论学习;第二阶段(33个月)为医院轮转:第三阶段(12个月)为社区实践。通过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规定的全科医学专业主治医师的基本要求。

二、毕业后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经验,但由于毕业后医学教育起步较晚,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培训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制度尚不完善

由于对医学教育这一特殊的、必要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各地区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没能按照各专业学科人才的实际需要,确定统一的人才培训标准和培训内容。由于培训体制的影响,缺少行业的权威性认定,评估机制不完善,导致培训质量不统一的问题比较严重。在人事制度上,虽然设置了全科医师系列职称,但没有具体的细则,使全科医师队伍不稳定。

(二)培训对象概念模糊

由于我国医疗体制的缘故,各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医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后进入各级医院,在选择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和全科住院医师培训时还存在着盲目性。例如,一些以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模式为主的医疗卫生单位的住院医师,也进入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他们没有机会接受全面的、符合二级学科要求的住院医师训练,引起住院医师培训流于形式。

(三)实践环节不扎实

毕业后医学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强调临床能力培养的培训,部分毕业生分配到基层医院后,没有机会接受严格正规的住院医师培训。例如,毕业生分配到专科医院,无法接受全面的、符合二级学科要求的临床相关科室轮转培训,从事全科医疗的住院医师由于本单位人员不足,医疗工作无法脱身,难有机会到上级医疗单位进行临床实践培训;另一方面,虽然卫生部制订了临床基地管理办法,但对基地的管理、评估没有制度化地进行,临床基地、社区实践基地管理不规范,带教指导医师缺少严格规范的培训也影响实践培训的质量。

(四)培训经费问题

毕业后医学教育均在本专科毕业生进入单位的最初4~5年里进行,一般医疗单位没有专项经费,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卫生院,经济压力更大,而政府又难以提供全部的培训经费。经费难以落实,给毕业后医学教育带来很大的阻力,特别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许多内容需要到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培训,更是矛盾的焦点。

三、发展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

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中,法制和行政手段是核心,对毕业后医学教育运行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具有强制和约束力量。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要运用法制和行政手段,以保证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实施;同时,加强对培训的过程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使培训的每个环节达到预期的效果。毕业后医学教育应该与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相结合,实行培训、考核和使用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明确界定培训对象,营造教育支持环境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参加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每个住院医师应有的权利,也是必须经过的教育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分别是对从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住院医师和从事其他临床二级学科住院医师的培训,根据所从事的二级学科不同,分别进行严格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其他二级学科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此同时,必须建立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外部支持环境,例如,要建立全科医师专业设置和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的具体条例,使进入不同培训的住院医师有奋斗目标,可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三)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科学研究,寻找适合我国医疗模式的毕业后医学教育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及相关学科整合的综合教育,因此发展毕业后医学教育必须根据医学教育规律,结合我国现行医疗服务模式,加强科学调研,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模式。高等医学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毕业后医学教育不仅在医疗实践方面,而且在理论方面都需要进行研究,通过学术研究,才能促进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同时,要围绕培训标准的制定、相关政策、培训基地的标准与认定、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等内容进行研究,为制定政策、计划和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发展毕业后医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按照专兼职结合,以兼职为主的原则,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建设。要发挥高等医学院校在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导作用,同时对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社区全科医师实习基地的带教指导老师进行统一培训。使他们熟悉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严格要求培训对象,完成培养计划。

(五)增加投入,保证经费

第7篇:医保业务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原则 问题

【作者简介】 王玲,重庆市中医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与临床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6-005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医疗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对医院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加强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尤其是对刚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才能提高临床医师的技术水平和医疗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这既符合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院(本文特指重庆市中医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把握的原则

1. 开展严格的岗前培训

每年新录取的住院医师进入医院时,都会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通过对医院规章制度、医疗法律法规、医德医风、医疗核心制度、医患沟通及规范化培训标准、培训目标、培训实施方案等方面的学习,让医师了解管理制度,熟知行为规范,明确培训目标,在培训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培训任务,树立为病人服务的理念。

2. 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

为了让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在临床理论和实践水平上达到培养目标,根据卫生部、重庆市卫生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管理办法,我院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普通专科培训,培训时间为三年,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临床轮转,是以临床实践为主,住院医师通过临床实践以及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临床基础知识和诊疗技能,丰富住院医师的医学经验,培养住院医师的创造力。第二阶段为亚专科培训阶段,培训时间为二年,在三级学科进行培养,是以住院医师的专业技能为主,提高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并完成培训的量化指标。

3. 严格执行轮转时间,保证培训质量

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督导和轮转手册的检查,轮转方案一旦确定,原则上不得随意变动,严格执行轮转时间和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医师的轮转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住院医师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的完成所有的培训项目。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训,使住院医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扎实的临床技能、独立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能力。

4. 建立规范化的监督考核制度

对住院医师培训进行严格的监督考核是规范化培训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了加强考核管理,医院专门成立了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采取每轮转一个科室就考核一次的方式。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评价两部分,考试不合格的医师不允许其进行轮转,直到考核通过为止。要把住院医师考核和医师的待遇挂钩,对于在规定时间内没有通过考核的医师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正确认识培训的重要性是前提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属于医学教育的范畴,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培训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没有院领导的支持,很难顺利开展。正是由于领导重视此项工作,在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培训、学员待遇保障、人事管理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我院才得以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规范化的培训考核制度,为提高住院医师的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保障

很多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都是以本科院校毕业的医师为主,而对于具有研究生学历以及正在读在职研究生的医师,则没有将二者纳入培训体系。在具体的培训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培训模式,有的是从第一阶段开始培训,有的则直接进行第二阶段培训。鉴于此,为了做好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我院成立了医学教育委员会,由院长、分管院长、医务处、科教处等组成,对医师的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并且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标准和规范。设置了专门的教学管理部门――教务科,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组成了以分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各专业考核小组,在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的具体实施及培训的监督考核等方面,都有专人负责,层层落实到各专业组,保障了培训的顺利开展。为了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最好的效果,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了从培训到考核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确保住院医师圆满完成规范化培训内容。

3. 抓好培训过程是关键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要达到培训效果,就要把握好培训质量,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订及实现的整个过程,实现培训质量和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而培训质量的提高也使医学人才的素质得到提高。要提高培训的质量,就要在培训中加强过程管理,适时进行指导和督促,通过督查相关培训资料的准备工作,召开座谈会交流意见及建议,与专业组主任、老师访谈等方式和检查轮转手册等手段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反馈督查结果促使整改,帮助培训医师根据培训标准,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4. 严格考核制度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

有些医院,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体系,在医师的考核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突出的是对医师临床技能的考核,存在重视对医师操作新型设备设施的考核而忽视对医师基本专业技能的考核、重视对医师的临床技术理论知识考核而忽视临床实践考核等问题。这些流于形式的考核,让住院医师的临床技术考核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因此,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对提高临床医学人才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可以保障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也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修正。通过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可以掌握住院医师对培训内容的学习情况。要保证培训质量,就必须重视考核管理,严把考核关。如果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核心是轮转,那么检验培训质量最有效的手段则是出科考核,抓好出科考核是关键。医师经过出科考核、阶段考核、年度考核及结业的综合考核,不断掌握和巩固知识技能,最终完成培训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住院医师。

三、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通过规范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师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养成,从而使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第8篇:医保业务培训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以用为本,提高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卫生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年,卫生人才总量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人才素质显着提高,卫生人才配置结构优化,城乡区域分布趋于合理,农村、城市社区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人才短缺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卫生人才发展内在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卫生人才队伍。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认识卫生人才对于事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把卫生人才建设作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人才促改革,以人才促发展。

--加强卫生人才宏观管理。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建立健全卫生人才宏观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统筹指导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有利于卫生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搞好部门协调和服务,加强优秀卫生人才宣传和表彰,努力营造良好的卫生人才环境。

--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技术培养两手抓。把牢固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作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努力提高卫生人员技术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忠实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生人才队伍。

--坚持各类卫生人才协调发展。以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中医药、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等各类卫生人才协调发展。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兼顾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逐步完善卫生人才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

二、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三)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农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合理配备县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规模适当、相对稳定、水平适宜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

逐步扩大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试点规模,年-年中央财政支持招聘3000余名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招聘规模。到年,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的目标。统筹城乡卫生资源,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继续推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继续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中支医项目,加大医学类高校毕业生选拔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服务期满后扎根基层。

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在职在岗培训。实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规划,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在职在岗卫生人员每5年进行全员岗位培训一次,对村卫生室在职在岗卫生人员每年培训一次,将培训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建立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学习制度,每年要有1名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修;每年要有1名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培训。用3年时间,培训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培训村卫生室医疗卫生人员137万人次。利用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拓宽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渠道。选拔优秀人才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

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规划,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区域卫生规划研究提出农村卫生人才岗位需求,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培养学校,考前学生与学校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定岗服务协议,实施定单定向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适宜卫生人才。定单定向为农村卫生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免缴学费和住宿费,所需经费由定向委托培养部门承担。

从年起,对志愿去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3年以上的高校医学毕业生,其学费(助学贷款)由国家实行补偿(代偿)。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业绩、能力考核和使用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对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鼓励和政策倾斜,落实国家对长期在乡以下基层地区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待遇倾斜政策。

(四)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标准和岗位设置方案配备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大力开展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用3年时间,培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人员16万人次。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

吸引和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鼓励公立医院高中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制度。鼓励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经过全科医师培训转为社区全科医师。凡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和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在社区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等方面制订优惠鼓励政策。

(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应急等方面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扩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吸引、鼓励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工作。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配备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

优化人员结构。争取3年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历构成应当符合以下标准:部级中心本科学历人员占75%以上;省级中心本科学历人员占65%以上;市级中心本科学历人员占50%以上;县级中心本科学历人员占35%以上。妇幼保健人员编制按《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落实,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5%-80%.各级公共卫生机构要根据工作职责和任务,有计划地吸收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工作,对现在专业技术岗位的非专业技术人员要妥善进行调整。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须掌握母婴保健法律法规,从事婚前保健、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终止妊娠和结扎手术服务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六)加强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辖区人口数、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配备。研究落实政策,吸引各类优秀人员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卫生监督人员执法资格管理,优化人员结构。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落实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考核评议和稽查机制,不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推进卫生监督队伍的规范化建设。

(七)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与专业学位衔接的试点。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建立稳定的中医药人才培训机制。大力实施“三名三培”工程,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继续支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统筹加强农村、社区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继续开展县乡村中医药技术骨干培训,实施中医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按照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特色突出的原则,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

(八)加强护理队伍和技能人才建设。

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切实维护护士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护士准入制度,加强护士继续教育,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医疗机构的护士人员配备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研究拟订综合医院编制标准,合理配备护理人员编制,切实保障护士待遇。

对卫生行业工勤技能岗位的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卫生行业技能人才培养。

(九)加快建设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

研究制定高层次卫生人才发展规划,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项目为依托,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医学创新队伍。实施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在国际医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医学科学家,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

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机制。组建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建立高层次人才研修制度,资助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卫生人才,建设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加大对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的支持,为回国人员创造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十)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

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规范,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卫生行业特点的管理人员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

积极推动卫生管理岗位培训工作,逐步建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每5年参加一次3个月以上的管理岗位知识培训。卫生管理岗位培训证书应当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竞聘上岗的重要依据。规范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高等学校要逐步完善卫生管理相关学科建设,实施卫生管理培训及学历教育。

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养、选拔、聘用、考核,努力建设一支岗位职责明晰、考核规范、责权一致的职业化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队伍。

三、以职业道德和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医学人才培养

(十一)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发挥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基地作用。

完善医学教育协调工作机制,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根据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科学合理制定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划,加大投入,改善管理,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促进医学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调控医学教育规模和结构;合理设置医学教育本科专业,推进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体系改革,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和临床技能培养,加强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医学实践教学质量。

积极开展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医学教育院校相关信息和评估结果,做好医学教育与卫生执业准入的衔接。

根据卫生岗位需求,科学确定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合理设置专业,探索建立卫生职业教育的认证、认可制度。

(十二)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继续医学教育稳步发展。

进一步明确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完成院校教育毕业后,在符合要求的医院中接受规定年限的住院医师培训,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由培养单位按其临床能力安排参加相应阶段的住院医师培训,提高医生临床医疗水平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研究制定与住院医师培训相关的人事管理、资金筹措等配套政策,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医院及行业协会的作用,为住院医师培训创造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医学终身教育制度。充分利用各种卫生和教育资源、远程教育的技术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学继续教育活动。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将继续医学教育与卫生技术人员考核、聘用、晋升、执业再注册等人才管理制度相结合,不断提高卫生技术队伍素质。

四、完善卫生人才评价体系和使用机制

(十三)完善卫生人才评价体系。

严格卫生行业技术人员的准入。建立以工作业绩为核心,以品德、知识、能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卫生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评制度。强化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践能力的考核,完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积极探索和改进卫生人才评价方法,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手段,客观、公正地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完善技能型人才职业标准。

研究建立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评价制度,培育、发展和规范卫生人才评价中介组织。

(十四)全面建立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转换用人机制,健全用人制度,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卫生人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人才公平竞争和绩效评价机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科学考核、合同管理。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

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如无相应等级的空缺岗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设置特设岗位。

五、完善卫生事业单位分配机制

(十五)完善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机制。

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工资政策和标准;绩效工资以综合绩效考核为依据,突出服务质量、数量,注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对从事医学基础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贴制度,落实传染病医院、鼠防机构、血防机构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积极探索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形式。落实优秀人才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工资倾斜政策。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安排,按现行财政体制和单位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的补助,按医改政府卫生投入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县级财政要保障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省级财政要强化责任,加强经费统筹力度,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给予适当支持。

六、建立和完善卫生人才市场体系,促进卫生人才的合理流动

(十六)加强卫生人才市场建设。

加强卫生行业人才中介机构和信息化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卫生行业人才社会化服务标准,规范卫生人才中介机构工作。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人才信息网络建设。规范卫生行业人才市场管理,组建全国卫生人才资源网络,加快卫生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的专业化、信息化建设。

(十七)促进卫生人才合理流动。

加强卫生人才库建设和用人信息网络建设,为个人择业和单位用人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促进卫生人才的合理流动与配置。人才服务机构要积极开展、派遣、评价、培训、交流、存档等服务,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各类优秀卫生人才向西部地区和艰苦地区流动。

建立不同地区、不同机构间的人才流动渠道,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开发、科技咨询等方式实现规范有序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

七、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组织领导

(十八)加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人才建设工作需要,逐步加大对卫生人才建设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和困难地区给予必要支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人才队伍建设和高层次卫生人才的培养、选拔、评价、奖励和引进。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外国政府贷款和社会捐助,推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整合卫生人才队伍培训资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形成合力。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9篇:医保业务培训制度范文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1

  为了强化乡村医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其掌握基本的中、西医适宜技术,提高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推进我县三级工程深入实施,县卫生局和我院于10月份全面为全县乡村医生进行全面培训。

  此次培训我们请来了省医院的专家和哈医大的老师,同时还有我院核磁科的专家和呼吸科的主任为乡医们进行讲课,老师们精彩而专业的讲课为乡医解答了许多疑难的问题,让他们满载收获。

  卫生局采取三项措施确保乡医培训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

  一是加强领导。乡镇卫生院成立乡医培训领导小组,卫生院院长为组长,做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健全考勤制度,严格培训纪律,力争使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达到100%,确保培训人员按规定要求时间参加培训。我院院长是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于不按时参加培训,不认真学习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并报卫生局备案,对于屡教不改者,年终考核为不合格,取消其乡医资格。

  二是保证学习质量。参加培训人员必须认真听讲,做好记录,遵守培训纪律,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卫生局将培训点进行巡回监督检查,发现培训班点人员不齐,培训纪律松散,追究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点负责人责任,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较为严重,造成一定影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和处罚。乡医培训工作结束后,各培训点要向市卫生局上报培训工作总结。

  此次乡医的培训非常的成功,我们相信第二期的培训会更加的圆满,这样的工作以后要多加开展,为提高我县乡医的专业水平多努力。同时也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更积极主动的推动乡镇文化的发展,真正的做到位百姓谋福利!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2   

  您好!

  我于xxxx年成都中医药大学院校毕业后到本院工作,xxxx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多年来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xxxx年1月调任二甲办。xxxx年调任质控办。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工作中,积极围绕医院工作方针、制度,以提高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努力工作,能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并发症及合并症,熟练诊治各种急症、重症。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自任现职以来,从无差错事故的发生。在担任质量控制员工作期间,严格按照作要求,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标和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定期检查落实,掌握科室质控情况。配合科室领导,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在创建办期间,积极努力工作,服从安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代的创建任务。

  医德医风方面,严格自律,从不收受红包和开单提成,对待患者热情主动,态度和蔼。工作认真负责,遵守上岗纪律。综上所述,本人从政治表现、任职年限、业务技术、医德医风等方面符合评审标准,本人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

  医院医生学习培训总结3

  为贯彻落实《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村卫生室建设步伐,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乡乡村医生进行分期例会培训,切实提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卫生所防备、保健、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人口3024人,辖7个自然村,6个卫生所,每月例会及培训一同进行,为强调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我乡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乡村医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院领导身体力行,亲自参加并督促每次例会培训的安排和落实,正是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重视,才使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每期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今月6人参加考试,全部及格,培训合格率为100%。

  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学员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应用较新诊疗技术手段的能力,使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充实和更新,知识结构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1、培训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还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