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精选(九篇)

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

第1篇: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质量;学生素质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一般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是指:“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与推广”。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这一内涵,应当把握以下三点:

(1)教育信息化是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两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而非仅仅指信息技术这一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

(2)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涉及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这两大范畴(前者侧重教育、教学的应用,后者侧重教育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的应用);而非仅仅涉及教育、教学领域或教育、教学部门这一个范畴。

(3)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时空限制、一定组织形式并有教师参与的特定教育活动,教学是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教育信息化在强调应将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领域和教育部门中应用与推广的同时,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领域(教学领域又包括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应用与推广。不抓住这个重点,教育信息化就会本末倒置,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取得显著成效。

只有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的这一基本内涵和以上三点,才能牢牢把握住教育信息化的方向、内容及重点。

2.教育信息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按照上述基本内涵,我们来回顾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迄今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1)从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与规模,并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总的说,在这一阶段的应用还不深入,也尚未确定应用的重点。简而言之,其主要特征就是强调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在数量上的快速发展。

(2)从21世纪初开始到现在――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二阶段,是逐步深入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继续关注教育、教学部门的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应用的同时,信息与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应运渐转向教学领域,并强调要通过这种应用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深化改革,使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情况看,自1998年以来,在发展速度与规模上我们已经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的校园网、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信息与信息管理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基本普及:高校招生人数1998年是108万,2002年是340万,2006年则达530万,和1998年相比。增长了近5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与此同时,硕士生、博士生在学人数以及公办和民办高校的数量也有类似的大幅增长。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这几年已经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从2003年开始,我国教育部启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通过教育信息化与精品课程建设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质量工程”是该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部高教司领导还多次讲话要求把教育信息化重点放在促进高校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上面。可见,就高等教育而言,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开始迈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教育信息化在第二个阶段的发展趋势与特征,还可以从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动向得到佐证:

2003年12月召开的ICCE(计算机教育应用)国际会议的主题是“ICT教育应用的第二浪潮(SecondWave)――从辅助教与学到促进教育改革”。过去只是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一种手段、方法,这次会议则强调要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整个教育的改革,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可见,学术界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作用的认识与过去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微软于2004年11月在新加坡举办国际信息化论坛,其教育分论坛的主题是强调要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IT in education)来促进教育改革并实现教育在质量方面的蛙跳式发展(Leapfrogging Development)。如何利用时间来提升教育质量(而且要求实现蛙跳式即跨越式提升),开始成为国际教育信息化论坛的主题,这无疑对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05年11月于日本东京召开了e-Learning国际研讨会,其主题是“如何建立e-Learning的质量保障机制”。这说明质量是e-Learning的生命,同时也表明如何通过教育信息化来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正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认真追求的根本目标。

为了能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真正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来促进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达到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目标,教育信息化必须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做出严肃而认真的回答。下面先从应用层面看,应如何作出这样的回答。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从理论层面做出的回答

将信息与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多媒体课件,另一种是网络课程。目前中小学应用较多的是多媒体课件方式,高等院校则两种方式都很常用(但由于近年来国家倡导精品课程建设,而精品课程都要求能上网,以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所以这一两年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往往更多地采用网络课程方式)。

1.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课件是指,通过辅助教师的“教”或促进学生自主地“学”来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即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或计算机辅助学习(CAL)软件。

多媒体课件可大可小――小的多媒体课件只涉及一两个知识点(一般称之为“堂件”),较大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涉及众多知识点,例如涉及一个教学单元,甚至一门课程。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管是只涉及一两个知识点的“堂件”,还是涉及众多知识点的较大型课件),要想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即想要达到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日标,关键是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要充分了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适用场合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一般适用于以下三个环节:创

设情境、突破重点难点、促进自主学习。

①用于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作用是通过真实或近似真实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比较深切的感受与体验。在教学中一般有两种情况需要创设情境,一是在一节课的开头,二是在一节课的中间或结尾。这两种情况的运用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完全相同。课首的情境创设,其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主题上来:课中或课尾的情境创设,其作用则是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或是用于对情感类教学目标的巩固拓展与深化。

②用于突破重点难点――理、工科中的抽象概念、原理、法则,医学中的病理分析与手术过程,以及人文科学中的某些重要理论观点,往往难以仅仅通过教师的口授、板书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另外,化学实验中某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其实际操作过程不容易讲解清楚又不便进行示范,对于这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能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通常都能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③用于促进自主学习――有很大一类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教师教的直观教具,更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

(2)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最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特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般说来,理科的抽象概念、基本原理和工科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用三维动画最为有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想了解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医科的各种手术过程和病理分析来说(如肿瘤转移途径、白细胞如何变形等),真实的动态的视频录像,往往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人文学科的许多理论观点则有赖大量资料和案例来说明,这就需要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图表、照片和相关的视频材料(而三维动画在这种场合通常没有用武之地)。

对于艺术学科(如音乐、绘画)多媒体的音响与色彩无疑能发挥重要作用。

(3)多媒体课件设计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4)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正确、形象、生动、丰富

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涉及动画、照片、图表、声音和视频。所有这些内容都要首先满足正确性要求,即保证无科学性、政治性错误;在此前提下,还应满足形象、生动和丰富(内容不能太单一,有关资料不能太贫乏)的要求。

2.网络课程的有效运用

网络课程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在网络课程的特征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是“交互性、共享性”。所以如何体现这两种最本质的特征,在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网络课程的交互性一般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测试;师生交互要求师生应有网上互动(例如网上辅导、答疑、谈心、讨论);生生交互要求学生个人之间、或在小组内、班级内应有网上的在线讨论、协作交流。

网络课程的共享性需要有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所以一般认为,“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至少不能算是优秀的网络课程)”。

如何来满足上述这些要求呢?这就要靠教学设计,要靠有效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精品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与先进性,这是精品网络课程的基础。但是光有这个基础还不够,还要有精心设计的网络课程脚本,而脚本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学设计。可见,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有保证的前提下,网络课程建设的关键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怎样使网络课程达到或接近精品课程的要求,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搞好教学设计,绝不仅仅涉及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本身,还必须关注其他的相关因素。

教学设计是介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学科,教学设计属于方法学范畴。教学设计能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课程开发者所坚持的教育思想以及他所采用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基础上直接相关;另外,现在讨论的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即有信息技术环境支持的教学设计,我们当然不能忽视信息技术这个因素。所以,对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来说,应当首先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教学设计是以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这种教育思想是否确实具有先进性;

二是教学设计建立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基础之上――这类教与学理论是否能适应网络课程的特定需求(传统的教与学理论可以满足课堂面授的需要,但不一定能适应和体现网络教育、网络课程的特性与需求):

三是要考虑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主要看所用模式是否能反映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新发展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不同模式要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去实现)。

上述三个问题,是在从事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充分注意并认真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教育思想是否具有先进性

我们应当看到,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几年间,整个国际教育界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大的转变。

由于在网络环境下有丰富的资源,有很强的交互性,便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所以,随着网络的普及,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90年代中期甚至到90年代末一直很流行。但是经过十年左右网络教育实践的探索以后,人们发现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方面,在培养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由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所体现的网络教育确实具有其他媒体、其他形式的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人们也认识到,这种网络教育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比如,传统教育中的人文氛围,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更有效发挥等等就是e-Learning所无法取代的。所以近年来国际上比较强调二者的结合――既要发挥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也要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也就是主张把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二者结合起来,并把这种结合称之为Blending Learning或Blended Learning(简称B-Learnlng)。从教育思想看,这就相当于由“以学生为中心”转向“主导一主体相结合”――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国际上教育思想的这种变化应当反映到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来。当前,在一些较先进的网络学院所实施的十多种教育模式中,除了有基于超链接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协作交流、资源提供、网上虚拟实验和

专题研讨等模式以外,还提供网上导学、重点难点分析、网上答疑、面授辅导、巡回教学、案例教学等模式。实际上这就是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在认真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的网络学院在构建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时,强调要从以课程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个人门户网站为中心,以便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体现教师的个人风格,这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这类教育模式和教学平台的选择与设计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比较先进的――是“主导―主体相结合”而不仅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B―Learning,而不仅是e-Learning。

第二个问题:作为传统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教与学理论是否能适应网络课程的特定需求

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直接体现在课堂采用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上。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课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已有很大的变化;这种教与学方式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口授、板书、演示”为特征的传递授受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以“耳听、手记、练习”为特征的刺激强化方式。

近年来,随着网络教育的普遍开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已逐渐由传递授受转向以“启发、诱导、点拨”为特征的启迪诱导方式――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宰、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已逐渐由刺激强化转向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征的主动建构方式,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知识的存储器,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真正主人。

如上所述,教与学方式的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教与学理论的新发展,也反映了网络教育与网络课程的新需求。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必须适应教与学方式的这种改变,以满足网络教育与网络课程的新需求,并要在网络课程内容的设置和网络教学活动的安排上充分体现出来。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多重交互手段)。这就要求网络课程教学设计除了应当考虑诸如情境创设、启发思考、实验仿真、案例分析等与启迪诱导和主动建构的教学方式直接相关的教学活动以外,还应更多地关注信息资源提供和增强交互性这类教学条件。否则启迪诱导和主动建构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除此以外,要想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还要依靠“学教并重”的新型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方法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两大类。“以教为主”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i

②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③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

④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

⑤进行施教,并在施教过程中做形成性评价;

⑥根据形成性评价所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学,它主要包括下列环节:

①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

②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③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

④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⑤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前者是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难以体现新型的学习方式;后者则相反,只强调学生的学,而忽视教师的教,难以体现新型的教学方式。所以最好能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新型教学设计,才能较好地满足上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需求。这种教学设计在过程和方法上兼取“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设计之所长,因而包括下列环节;

①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②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③教与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既包括一般的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也包括建构主义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等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④学习情境创设;

⑤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⑥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所得到反馈对教学内容与策略加以调整。

第三个问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模式是否能反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新发展,从而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优势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标志,所以,基于因特网的网络课程即是由信息技术环境支持的课程,其教学设计必须考虑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模式的变化(因为不同的应用模式要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去实现)。上个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早期模式是CAl――算机辅助教学。后来,信息技术教育专家认识到,“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学”,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能仅仅用于辅助教师的“教”,更要用来辅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地“学”,所以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主要模式就逐渐由CAI转向CAl――计算机辅助学习。但是在我国,由于1982年以后才开始有辅助教学(比国外晚了20多年):加上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历来是以教为主――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在我国始终是以CAI为主,并未经历CAL这个阶段;甚至到了今天,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主要模式还是停留在辅助教学上。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多媒体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国际上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模式又有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主要模式不再是CAI和CAL,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

进入这一阶段以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所强调的不再是工具、手段,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来营造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协作交流等多种教与学活动,也就是能支持上面所述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使学生的主动

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而要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新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模式,从而支持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关键是要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这种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除了要运用上述“学教并重”的新型教学设计方法以外,还需要有科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指导方能奏效。换句话说,要想让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显著提升,就必须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尤其是深层次整台理论)的指导下,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狠下工夫。

有些网络学院已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它们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提供流媒体授课、辅导答疑、测验考试等教学支持,还可以为教师创设数字化教学环境提供适当的工具、手段:要创设情境可进入平台的某个设定区,要安排讨论或辩论可进入另一个设定区,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专题研讨、角色扮演或协作学习又可进入其他的相关设定区(在每个设定区内都配备有灵活、方便的软件工具,以便对相关功能提供支持)。可见,在这类平台上可以较为方便地营造上述信息化教学环境,即可以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有可能更好地支持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从理论层面做出的回答

要想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来促进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达到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目标,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有关信息与信息技术如何有效整台于学科教学过程的理论指导(特别是深层次整合理论的指导)。

下面我们就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来观察一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研究的状况。

1.发达国家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2000年度)报告比较系统、完整地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借鉴。该报告指出:“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台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

这段文字清楚地阐明了整合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也揭示了整合的内涵――是要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能够从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可见,上述理论研究成果确实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借鉴。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报告还为此开出了“处方”――提出了如下的整合步骤与方法;

步骤1: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起来:

步骤2: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

步骤3:依据步骤2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然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的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可以看出,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报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所面对的三大问题(目标与意义、定义与内涵、途径与方法)都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台”最为系统而权威的论述。

2.发达国家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效果

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状况及效果。

(1)美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前与课后,包括资料查找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而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即课内),一般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还是要靠教师去言传身教)。在这种主流观念的指引下,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教育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在课前与课后下工夫,而较少在课内去进行认真的探索;我们中国则相反,我们历来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内(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的有效运用。显然,在这方面难以从美国或西方找到现成的经验。

(2)从美国当前实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上看,也确实可以看到上述主流观念仍在起着支配作用。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Just in time(适时学习),WebQuest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资源的学习等。其中Just in time属于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辅导活动(教师利用这种方式在课前将讲授内容、相关资料、重点难点以及预习要求,事先通过网络,使学生在上课前能作好充分准备;课后若有疑问可以随时找教师辅导,并和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和WebQuest则属于同一类模式――“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由于这类模式是围绕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而展开,往往是多个学科交叉的多种知识综合运用(或是某一学科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需要进行广泛的实际调查、访谈或测量;这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只靠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而要占用大量课外的对间,所以不适合作为课堂上的常规教学模式。在2003年12月由美国“Teaching & Learning'’杂志评选出的全美十佳“教育技术应用项目”中,无一例外都是属于“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由此可以看出上述主流观念的深刻影响。

(3)据美国《教育媒体与技术》的2004年教育技术报告,信息技术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只是用来作为查寻资料准备教案并与同事和家长沟通(属课前应用)以及保存管理记录的工具(属课后应用),很少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或整合于课堂教学;对于少数能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他们最常用的两类整合方式是:第一,利用技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作为奖励的游戏活动,第二,利用技术进行巩固性操练、练习和文字处理。可见,这一报告也证实,当前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关注的还是课前与课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少数教师进行整合的探索,但从他们最常用的两类整合方式看,显然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

(4)据美国“教育周刊网站”近年来就美国11051所中学7~12年级600多万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就教师使用技术辅助学生学习而言,71%的学生说没有;

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且34%的学生认为计算机并没有使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有所不同,甚至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从学习的内容上转移。

(5)美国教育部一位高官在2002年6月曾对我国教育部的一个高级访美代表团坦率地谈到了他对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担忧――“近几年美国基础教育质量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当时该官员把质量下降的原因归咎于极端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上述美高官看法是笔者根据我访美代表团团长讲话记录)。

(6)“美国亚洲协会”(该机构宗旨是专门研究亚洲情况)的教育专家在2006年上半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学生的数学与理科分数大大落后于几乎所有亚太地区国家的学生。为此“美国国内对美国中学的数学和理科教育水平深感担忧。”

以上事例表明,西方的先进经验要借鉴,但未必拿来就能用,路还要靠中国人自己走。

3.中国学者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

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这一理论力图全面地、科学地回答前面所提出的有关整合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整合的目标、内涵和方法问题)。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基本上是引用了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三年度(2000)报告的观点;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是在借鉴该年度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我们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加以补充、深化与拓展而形成;而要解决第三个问题,则基本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只能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去探索。

如上所述,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手段,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或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教学结构变革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从而使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创新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正是我们所理解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这就是我们给出的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即整合的内涵实质)。

由此定义可见,它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由于“环境”这一概念含义很广(教学过程主体以外的一切人力因素与非人力因素都属于教学环境的范畴),所以这一定义就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而言,和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仅仅看成工具、手段的CAI或CAL相比,显然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其实际意义也要重大得多。我们认为,只有从上述三个基本属性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下面五条就是我们经过十多年的整合实践和深入的理论思考而形成的、关于各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都必需遵循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这也就是我们为广大教师开出的实施深层次整合的“处方”,即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换句话说,整合的过程是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既然是改革,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这里之所以要特别强调建构主义理论,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因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以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通过前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与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到:通过“整合”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的目的与落脚点是要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只有实现了这样的教学结构变革,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既然如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否则将会变成纯粹的技术手段的运用与操作。

由于“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所以要想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整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进行的整合,能否使这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结构相比发生某种改变。

正如上面所指出的“教学结构变革的主要标志是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作用的改变”。所以要想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整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关注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要素。同时,也要关心两个要素(即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深层次整合。事实上,对这些问题的认真分析与评价,正是衡量整合效果与整合层次深浅的重要依据。

(3)要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对整合课进行教学设计

如前所述,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方法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方法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所以最好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设计理论既正好能支持“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

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注意的是,对于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它们仅仅看做是辅助教师教课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而应当更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没有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就难以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其后果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就无从说起;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自然也就落空。

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不同学科实现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

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至于“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教学涉及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策略和不同的技术支撑环境等多种因素,所以实现课内整合的教学模式分类要复杂一些。例如,有基于网络、基于多媒体、基于软件工具、基于仿真实验等不同技术支撑环境的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等。

第2篇: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多媒体;互联网;建构主义;历史教学

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我们接受的知识量发生改变,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譬如出行、购物、销售、阅读、学习、娱乐等。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在信息化渗透教育的过程中,人们的教育理念亦在教育信息化中发生改变,促使高校历史教师、学生、课堂及实践方式发生变化。

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理念

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当代两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客观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思维的根本目的就是去反映已经存在的客观实体及其结构,知识是不依赖于人脑而存在的实体,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主张,学习不是外部事物的简单呈现,学习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学习需要对话与合作。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习的情境性,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它所包含的四要素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即强调学生在一定的意义情境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其方式为学习者就某一主题的不同任务进行分工协作,通过会话讨论各自完成任务的经过及所遇到的问题,使每个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学习集体中共享,以明确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中,则会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教学行为。以客观主义理念作为指导,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只不过是将人作为灌输知识的工具,转变由电脑代替人成为知识灌输的工具。而以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则通过软件的相互链接及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形象、直观地营造出与学习目标相似的学习情境。教育者和学习者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然后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设计。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建构主义显然更有助于学习者在现代社会借助于计算机进行学习。

二、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受众

计算机的人性化设计及多媒体技术应用上的迅速拓展,使得计算机变得简单易学,便于普及。计算机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就年龄结构来说,20~29岁年龄段网民所占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就职业结构来讲,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2014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比例继续保持着增长,从81.0%上升至83.4%。今年,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传统PC上网比例(80.9%),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如此庞大的人群,说明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成为人类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的两个最重要的技术杠杆。

借助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亦大力推进,使教育受众进一步扩大。对高等教育来说,“慕课”,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就是新研制出来的一种影响较大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从“慕课”的定义可以看出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大规模,即不是由个人的一两门课程,而是由大规模参与者的课程;二是开放性,即尊崇创用共享协议,课程只有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是“慕课”;三是网络课程,即这些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

三、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历史教学

无论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改变,还是“慕课”的出现,势必对高校历史专业教学,对教师、学生都产生深刻影响,为高校历史教学的改变提供契机。

1.促使教育者发生改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高校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从图书检索能力演变发展而来,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使这种能力同当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成为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它要求高校教师具备有高效获取、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有序归纳、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并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历史的学习、教学虽然依赖于史料、传统意义上的“故纸堆”,但从“故纸堆”中找出相应的围绕某一主题材料的能力却是基本的能力。为加强史料的使用、学术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书籍、历史资料被数字化。例如:一些著名的网站和大型数据库,如国家图书馆、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CADAL、全国报刊索引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在如此众多的数字化史料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成为这个时代历史教师的必备能力。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只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需将学术前沿发展状态讲述给学生,成为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领路人。因此,高校历史教师的信息素养更应与时俱进,方能站稳课堂,守住阵地。

2.促使学习者发生变化。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全社会的推广,搜索工具越来越强大,知识层面的东西几乎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找到。精品课程的上网,网络课程的开设,以及“慕课”的推广,作为网民主体的学生拥有更多的途径去获得知识。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土著”,他们的思维网络化,不习惯于记忆、积累知识,而是习惯于求助于互联网,从互联网中获取想要的答案。这样,学生的变化单纯通过课堂灌输已经难以将其框住。这就要求高校历史教师讲授的内容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互联网立刻就能获取的内容,而且是他们需要的更为灵活的促使他们思维活跃的授课方式。

3.促使授课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客观主义观念为指导的,重视知识的灌输,缺少学生的参与,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建构主义理念在教学的运用成为改变现状的一种途径。教育信息化促使教育者信息素养提高、学习者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也为传统授课方式的转变提供可能。教师运用自己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营造同教学目的接近的情境,给学习者布置任务,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工协作,分享集体研究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流程,从而使“翻转课堂”成为可能。

4.促使历史教学实践的改变。目前,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大多为中学教师,因此高校重视培养学生将历史知识在课堂上传递给中学生的能力,但容易忽略培养史学专业大学生将史学知识运用于社会的其他实践能力。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拓展培养历史专业大学生的其他能力提供了思路。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际参与制作历史专业课程影视片和历史主题记录片,就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工程实践方法相比,该方法非但不会对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为学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创造了必要的环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历史文化影像化工程”教学实践项目为背景,提出将影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高校历史实践教学过程,以达到学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以及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双重目的。此种方法的运用将使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进一步拓宽,有助于提升了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邬领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效果[J].实验室科学,2007,(4)

第3篇: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现代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与社会的诸多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更是影响到传统教育的改革,也是现代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几年,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得到广泛的发展,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环节中优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现代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学校构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完善科学化、规范化的教育体系,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并不断的发展学校教育理念,完善实践体系。同时,也有助于信息化技术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机制的高效运行起到指导的作用,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引导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规范教育管理者的教育行为,以科学的标准来制定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此外,也可以对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充分展示出信息的作用与特点,这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准,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体现在人力资源与财务的管理,通过网络信息化的方式可以将教育的问题通过网络的方式来管理,教学中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状况直接显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教师的监督力度,在管理上也可以对资源合理的调制,向着公开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学校教育的规范性。同时,对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也从教育的观念、课程结构、教学评价等方面区域全面化与智能化。此外,也提高了教学资源共享的效果,有利于正确教育教学资源考法与管理工作的而进行,实现现代教育资源的共享,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与效率。

二、现代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

(一)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推进教育信息化队伍的建设,这也是完善教育信息化模式的重要前提。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步,应该完善校园信息化队伍的建设,按照新课改的要去来对队伍进行调整,对现有的骨干师资力量进行优化配置,这也是为了加强校园教育技术工作的前提条件。可以成立相应的教育技术工作中心部门,由专业的人员来对这一项工作进行负责。同时,还应该对领导工作人员给予重视,应该由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或者校长直接管理,相关的研训处、各个班级以及教研组等应该不断完善技术建设与管理网络的工作,以此来不断完善师资队伍,提高学校的信息化管理。

(二)不断完善硬件基础设施

加大对校园现代化技术与资金的投入,为现代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奠定硬件设施基础,校园网络是影响校园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因素,所以应该不断着手对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将校园网络完全覆盖到各个区域,形成规模化的校园局域网。同时,为了加强对校园网络的使用效率,应该不断提高学校整体信息化的运用水平,不仅要求教师可以对信息化设备进行高速的运用,对于学生也应该不断的完善,这种方式既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先进设备的运用,也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此外,就现阶段部分市场上的校园软件来看,虽然品种比较繁琐,但由于软件技术的开发人员对教育的实际应应用状况了解程度有限,这也就造成软件的实用性较差,难以有效的对其进行操作,更是无法在教育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在实际发展的基础上来自主开发相应的软件信息平台,并对师生进行系统化的培养与教育,从根本上推动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校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还需要加强自主开发软件,教师课堂教学在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应该构建适合师生发展的软件体系,组织学校的骨干教师来对软件的脚本进行设计,在计算机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来研制开发新的软件,进而营造良好的氛围,还应该系统的培养学科教师,组织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并具有技术支持的教师来独立进行软件开发工作。

(三)在实际的基础上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随着教育中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信息化管理逐渐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校园信息化的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有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可以加强业绩管理的集成度,校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对校园的信息进行数字化与集成化的管理,其功能比较齐全,对校园工作的诸多方面都有涉及,例如班级学生档案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教师任教状况等等。教师通过校园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方式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方便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在考试方面也有着较大的便利,教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一模式来创建考试,并掌握相关考生的信息状况,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一录入,以此来掌握学生不同阶段的成绩变化曲线,通过系统自动分析的方式来讲考试状况及时反馈到相关教师处。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以及单亲家庭等因素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为学生性格多样化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再教育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一卡通等系统的运用也为广发校园师生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便利。

(四)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普及

在现代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信息素质也会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运用的效率,所以应该加大培训的力度,定期组织相关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也可以通过座谈会、竞赛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理念。还应该对校内教师进行相关及时的普及,例如电子表格的运用、校园网络系统的运用、课件制作等等。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所以学校的发展也应该围绕信息化进行,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完善。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信息化管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这就要求学校在立足于实际的基础上,应该不断的加强校园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在校园内部普及信息化,以此来保障学校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教育信息化常抓不懈

2003年,白云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程似一针活力素注入我校教职工心田。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全校师生充分感受到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重大变革,深刻地认识到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时,把“信息化建设”放在学校优先发展的位置,成立了“信息技术备课组”,在抓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2007年又将信息技术备课组提升为“信息技术教研组”,要求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同时负责信息化建设、网络的运行维护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工作,2012年8月学校为了有效地整合并扩大优势,构建了管理组织网络,持续推进学校信息化管理,成立了白云一中电教处,由电教处主抓“科技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心”“学校网站”“班班通管理”“广播室”“监控室”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网上档案”,实现网络管理,收集学校各种资料,做好整理、分类、存档,使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常规化、规范化,并全面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1.做好电教设备的“配、管、用”工作

从规范管理入手,深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保证电教设备的高效使用。目前,学校各班教室的“班班通设备”已基本配备好,为了提高使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保证设备的完好,电教处做好了管理及使用登记工作,“管”理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电教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对各班使用“班班通”设备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公示。对“多媒体”教室的使用采取先预约登记后使用等管理措施。“用”主要是指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并将老师制作课件与使用多媒体授课纳入教师业务考核。

2.增强电教人员的服务意识

教师在运用电脑备课、制作课件、使用“班班通”设备授课等操作中有问题或出现故障时都能找到电教人员进行及时排除处理,做到随叫随到,并将学校内的电教资源传递给各位教师,让每位教师了解学校的资源,进而能利用这些资源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较好的教学成果。只要有教师上公开课、研讨课,电教处教师总是主动帮助排查好电教设备,全程做好摄影、摄像等工作。

二、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学校100%的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都能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运用软件制作幻灯片及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位教师每天提高工作、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并早已成为展现教师自身素质和师表形象的重要载体。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开发、实施、管理和今后的维护都需要专门的人才,因此,建立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教育教学及行政管理的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应当是一个始终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我校在做好全体教师的通识培训的基础上,还注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多次组织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参加各级培训,如,组织老师到都匀六中参观,学习该校的“无纸化办公”管理,到哈尔滨参加全国信息化管理学习,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骨干教师学习先进理论和经验,使骨干教师不仅成为学科教学的骨干,还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学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并推进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三、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任何工作都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信息化工作同样如此。为保证我校教育信息网开通后能够正常、有序、高效运行,避免人为的失误给系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主要有:《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班班通设备管理制度》《学生上网守则》等,为规范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四、加大投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

教学从传统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方式向立体化、现代化、数字化转变是大势所趋,纸质教材、电子读本、网络平台、多媒体教学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必将成为新时期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自2003年开始不断加大对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的投入,每年划除一部分专项资金进行设备的增添和维护,力争做到学校电教设备不囤积、不闲搁。为了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教学模式,学校还为各处室、教研组、备课组配备台式电脑,分三批为全体老师配齐笔记本电脑,教师办公、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办公效率和教学水平。

五、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1.学校校园网络服务器资源丰富

在校园网络上建立了“教学资源”平台和“教育教学公示”平台。学校十分重视资源库的建设,资源库内容不断得到充实,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想品德、艺术教育等领域,面广量大。教师利用学校网络访问“教学资源”平台,进行学习、运用,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网络共享及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优质资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而学校“教育教学公示”平台可查看学校的各种政务公告、教师考勤、任务布置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网络智能办公系统和无纸化办公,为学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更为便捷、高效、人性化的信息化平台,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构建网站,提供平台

学校网站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彰显学校内涵、树立外部形象的主要窗口,更是体现精神文化、展示师生风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无纸化办公管理的重要平台。今后,我们将逐步补充各学科在线学习平台的开发与管理,力求突破课堂的时间限制与教室的空间限制,探索网络情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最终要将学校网站打造成融合宣传展示、交流互动、管理办公、自主学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平台,使之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3.实现“室室通”“班班通”

我校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节点,真正实现了全校网络化。学校的任何一台微机都可以实现网络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网路信息化的独特作用。

4.“多媒体网络教室”与广播室的有机结合

第5篇: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

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已经逐步成为衡量一所院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逐步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数字时代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主要背景,从本质上来说,信息化是时代给高等院校提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要求。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逐步迈入信息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还有教育管理方式也势必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而逐步改变。国家在当今世界,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发展趋势,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现代化的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信息是社会信息化的灵魂,也可以认识到社会信息化的关键,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社会信息化的顺利发展。教育管理信息是社会信息化和螺旋桨的基础。与此同时,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跟上社会信息化的步伐,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抓住机遇,积极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想要进一步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就必须进行教育管理信息话建设,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高等院校的教育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发展势头良好,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模式,高校教育普及的过程逐渐加速,如何确保高等学校教育水平已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尽可能多的信息,实现培养目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高等学校教育过程的跟踪和审计,分析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管理、教学现状,并作出科学而有效的决策,积极有效的探索符合高校学生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法做进一步的更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以实现。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加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是唯一的方法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化竞争力是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普遍较差,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平和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教育也势必要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向世界开放市场,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可以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水平的发展,运用的不好,可能会阻碍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着眼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对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已经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教育国际化的竞争,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开拓出了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高等教育管理面对新世的历史使命,如何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上来,快速投身到国际竞争当中去,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应当面对、解决的问题,其中加快研究生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保障。

二、实现高等院校远程教育是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端。

我国部分高等院校于2000年实现了高等院校远程教育,对于高等院校教育来说,他是实现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举措,其主要原因是它能够实现教育的跨时间、跨区域的教育模式,实现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只想说,高校的远程教育是高等学校的发展历史上的一场革命,是教育管理信息的良好的开端。高校远程教育是一种新的工作,因此还需要工人高质量,它还涉及到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必须提高员工的质量。所以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必须将高等院校人员的素质提升上来,根本性问题就是水平提高与人员的培训。专业人员的创造能力和技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高等院校的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更为重要,当然解决这一问题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体工作人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想做一份好工作在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我们必须创建一个既懂业务又懂信息技术团队,然而,培养这样一个团队可以是短期的时间。因此,学校应该建立机制相关工作机制,注重培训和维护能力强,技术团队,快速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和开发能力,使其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总而言之,进行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需要更等院校的所有工作人员一起努力,需要庞大的初始投资作为资本基础。

三、推进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有赖于政府政策导航的作用,在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加大政府的政策导航作用,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设立指导性条文及其相关政策。

第6篇: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医学院校;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快速进步,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已经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全方位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健全教育管理体系、改进教学工作方法等要求,是目前医学院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医学院校应该全面分析现代医学教育的特点以及要求,建立与学校教学管理特色互相符合的信息化系统,促进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有所加强,对社会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一、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信息化缺乏认识

据分析相关调查情况得知,最近几年,我国医学院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以及建设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以及领导仅有着片面的认识,只对网络布线、机房、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工作给予重视,对建设软件设施有所忽略,出现明显的“轻视应用,重视技术”的倾向。另外,医学院校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相对单一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法,没有合理运用与信息化教育互相符合的教学模式。

2.医学院校教学体制以及机制的影响

大多数医学院校在教学管理中没有重视信息化发展与建设的工作。虽然有少部分医学院校已经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必要的内容,但是因为缺乏管理政策以及规章制度进行约束,或者尚未构件领导决策机构,没有建立针对性的政策协助以及支持信息化建设工作;又或者人员编制、机构设置不完善,导致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受到影响。

3.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相对缺乏

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实施信息化建设时教师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但是由于多数教师仅重视日常教学工作,对于在教学中引入信息化建设有所忽略。加上大部分医学院校没有重视教师信息素质培养的工作,导致教师只是了解简单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在教学管理中应用技术手段以及综合课程以及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弱。教师无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完善,无法达到现代教学的具体需求。

二、完善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1.有机融合医学学科课程以及信息技术

通过分析医学院校学科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以专业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设置全面重组以及优化作为前提条件,完善有机融合各学科课程以及信息技术的工作,确保信息化学科课程教学得以实现。医学院校要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学科课程学习效果,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学方法得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妥善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另外,医学院校应该将信息化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根据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融合的方式以及程度,进行多媒体课程、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工作。若课程理论程度较高,可以综合虚拟仿真、动画模拟、网络图片等方式进行讲解;对于诊断学教学,因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可以通过视频课件模块制作的方式,进行信息化实践练习以及教学。

2.加大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力度

医学课程具有教学环境场地多样化、课程门类多等基本特征,要求信息化教学具有较高的平台。因此,医学院校应该以目前网络平台作为基础,升级局域网,在教学场所内增加数字化影像教学设备,确保网络信息中心与教室互联互通得到实现的同时,满足临床病房、练习室、实验室、教室等特殊教学场所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对网络信息终端数量进行扩充,在所有学生宿舍以及教学场所延伸网络终端,相互连接国际互联网以及校园局域网,确保能够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下提高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水平。

3.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

在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积极帮助、引导以及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校园网等进行比较运用、信息收集、网上搜寻等实践,对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探究式学习技巧以及方法进行掌握,将问题作为引导对教学专题进行设置,确保书本知识范围得以有效扩大。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疑难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信息的手机,确保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建构知识,确保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综上所述,医学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实施信息化建设具有复杂性、庞大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医学院校不仅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关的操作方法使各项目标任务得以实现,同时还要进一步分析、研究医学院校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确保医学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波,郑玉云,菅静峰.绩效技术在医学院校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01(21):132-134.

[2]张建勋,郑超,朱琳.医学院校信息技术有效支持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2,02(17):368-372.

[3]张东升.医学院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探索[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05(33):78-80.

第7篇: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当今,信息化浪潮冲击着各行各业的每个角落,信息技术逐步影响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样的,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愈来愈明显的展现出来,通过信息化,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与家长的沟通都将变得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并且更加方便。

1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名称及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着许多不同的提法。对于中日韩等东方国家,大量使用“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对于西方则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如IT in education(教育中的信息技术),e-Education(电子化教育),Network-Based Education(基于网络的教育),Online Education(在线教育),Virtual Education(虚拟教育)等。

无论是哪种名称和提法,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的出现和互联网的普及给全社会带来了各种有深刻影响的变革。它们不是暂时的流行,而是会长期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教育信息化从一出现就开始了迅猛的发展,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下面一些资料可以清楚的看到教育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美国开始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

1994年我国开始投资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国家范围的计算机学术网络“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把教育信息化写入了正式文件,并把其列为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的战略要点,教育信息化从此被提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获得了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

2004年2月10日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2006年5月8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公开发表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更是明确指出: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民自主学习。建立并完善全国教育与科研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提高教育与科研设备网络化利用水平,推动教育与科研资源的共享。

2 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各方面的建设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现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教育经费有限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目前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全国GDP比重的4%左右,与一些发达国家的9%有比较大的差距,同时与世界平均水平7%也有一定距离。再加上我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经济落后地区教育信息化程度较低。

问题二: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

虽然很多学校,特别是高校都有了自己的校园网,并且都能接入到国家的教育网。但是国家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教育信息门户,各校园的资源不能有效的共享(例如:有的校园网仅限于在本校园内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在某种程度上仍是一座座的信息孤岛,要想有效的获取教育资源还需花费很大气力在茫茫网海中搜索。

问题三:教育观念需要转变

教育信息化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但有相当多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它带来的冲击,还只是简单的把信息化理解为看多媒体课件。

3 有效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举措

3.1 建立适合校情的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会依照本校的不同办学定位及自有的特色创建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让管理人员从微观的操作渐渐变成宏观的持控,重点强调管理过程中的监控与结果审核。使用的过程中必需要经专门的人员对系统进行各方面的监控与调试,随时依照不同的需求优化和改良系统。

3.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信息化优势

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搭建好后,还需充分的使用,把先进的技术那运用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最开始教学管理部门还要应对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事务性劳动,特别是在当高校扩招时,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就会肩扛重任。而教学管理部门最终只是个统筹的管理者与下达者,具体的分步执行与操作都需要安排到下层的单位及个人完成。因此就必须要合理利用教学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把管理者及被管理者联系在一起,组成点对面的管理格局。这样就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减轻教学管理的部门劳动压理,让管理者抽出时间和精力研究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成效。

3.3 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素质

教学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教学管理人员,高素质稳定的队伍直接判定了教学管理水平及信息化建设成效的提高。日常的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减轻了管理者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及强化了信息技术的素养。教学管理人员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学习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技术。另外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也十分重要,它可避免管理人才的盲目流失,从而保证了工作效率。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起步并不晚,现在是到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进行再思考的时候了。我想,除了宏观政策需要研究外,对任何在教学实践中的探讨,我们都应给予支持和鼓励。

3.4 教学管理信息化将从重视建管理信息系统向重视开发教学资源转变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教育信息化包含路、车、货、人四个核心要素。经过前期建设,路(教育网、校园网)越建越宽了,车(管理信息系统)也越造越多,货(教学资源)却是结构性短缺,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信息素养水平整体偏低。

结构性短缺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讲,就是99%的人都认为,现有资源中有99%的资源都对教学无用或用处不大。换句话说,名义上教学资源数量不少,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真正有用和好用的并不多。因此,《规划》要求,未来十年,必须把开发应用优质教学资源,摆到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3.5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教育信息化,最根本、最关键还是人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素养。因此,《规划》把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作为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到2015年,要建立12个部级培训基地,健全32个省级培训基地。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到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基本达到教育技术能力规定标准。

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将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进入“融合创新”发展阶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全面深度融合,是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抓手, 为教育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武寿春.浅论高等学校院系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教育信息化,2002(12).

[2]赵复查,林天卫,冯建文.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J].零陵学院学报,2004(07).

第8篇: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

1本钱方面的疑问比照松散,无法做到共享

因为受制于资金疑问、环境疑问等方面的具体的捆绑,许多的中职学校的信息系统是做不到统一性的缔造的。伴随着学校网的根本疑问的完善性,部分开发均施行了比照许多的单元信息系统,例如,教务处理系统方面、财政处理系统方面、图书馆处理系统方面等,这些都造成了信息化环境复杂疑问,这也形成了一个个彼此的阻隔性的信息,造成了重复缔造、本钱松散、信息沟通阻碍等。

2教学方面的资本比较缺乏

信息化基础缔造方面结束以后,教育信息本钱方面的运用都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傍边的重中之重。但是,从各个中职学校实际情况方面而言,普遍存在着信息高速公路之上有路无车的表象、有车无货的表象,所以就造成了大部分师生对于信息设备的运用仅仅限于一般性的信息方面的阅览、发送邮件以及聊天等简略的操作,这些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在教育进程旁边上对于信息本钱运用的根本需求。教育信息本钱方面的缔造疑问的滞后已成为目前中职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3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3.1提供统一平台和充足的资金作保障,注重网络应用实效

在当前的校园网络建造中的重要的问题,应当比较注重于校园网的具体的运用方面的问题,现阶段都处于寻求网络硬件的层次。个人认为,这些方面都可以学习美国的具体的做法。在远程教学或者是网络教学问题等重要的方面,某些校园由于地理问题上的重要缘由,对于远程教学的需要量是非常大的,有不少的高水平的研讨以及运用方面的问题。

3.2依托合作公司开发建造校园信息化方面主要是依托合作

公司开发建造,依托自己的技术力量来保护以及完善在校园信息建造方面的问题,校园与公司联系应当是十分严密的,而且通常都是与一些公司保持着稳固的合作关系,许多公共性软件都是通过这些公司采购或者是委托他们进行开发。此外,校园方面的办理信息体系主要是通过采购方式解决有关建造方面的问题的,办理体系这种公共性体系可以由公司进行商业开发,然后校园进行运用,但必须符合教学以及校园的本质方面的需要。

3.3在信息化管理人才方面,实施CIO的重要的体系改革

教师都爱岗敬业,比较自觉的促进自己进步,学校效法公司,实行CIO(首席信息官)系统。CIO是担任一个公司信息技能方面以及系统方面一切的领域的高级官员疑问。他们通过教导关于信息技能的运用疑问来支持单位的重要政策。他们均具有技能以及业务进程两个重要方面的有关指示,具有着多功能的概念疑问,常常是将安排的技能分配战略以及于业务战略紧密的联络在一起的最合适的人选。各个学校有着由主管教育信息化的校级领导担任的CIO,然后更高层次承担着学校信息资源的处理、开发以及运用等责任。

4结语

第9篇: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高校音乐教育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一、高校音乐专业信息化教学现状

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信息和数字媒体技术,优化教育资源的获取渠道,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具有互动性、共享性的教学模式,并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信息化对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师资素质等多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很多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虽然依托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已不再是新鲜事,但音乐属于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包含了大量自然、人文和各类音乐事项及时空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特殊性,信息化教学在很多方面尚不成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当前高校在音乐信息化教学方面存在误区。近年来,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导向指引下,各高校基本建立了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基础的校园网,用于日常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10]22号》明确规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A级标准是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成效显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但多媒体教学观念仍然没有真正深入到音乐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许多高校音乐教学多是采取小班教学授课方式,听课人数较少又受制于教室环境,再加上音乐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而对教学形式与内容重视不够。

第二,各综合类院校对于音乐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投入不足。在国外,随着计算机音乐技术教学与多媒体的迅速发展,计算机音乐技术教学日渐深入课堂教学。而在国内,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音乐专业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导致人均占有教学资源比例严重缩水。在目前高校办学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相对于优势学科专业,音乐学科处于明显弱势,在各类综合性院校中,硬件设施投入与更新相对滞后,即使在“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学校”的院校,音乐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仍然相当匮乏,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学中,黑板加钢琴仍然是大部分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具,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教学的深入展开。①例如,在和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谱例,在学生心中无法形成和声音程的听觉联想,而钢琴的乐声转瞬即逝,使学生时常陷入迷惘,尽管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刻苦学习,教学效果则往往事倍功半。又如,曲式分析学属于音乐学科中的基础学科,通过分析不同体裁、规模、时代的作品,对各种作品进行结构、内容、音乐作用与价值的概括,使学生能够准确领会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在演奏(唱)的过程中准确表达。在以往曲式分析教学中,需要讲解谱例时,大多数教师会将其誊写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学生对谱例进行书面上的理解。这样不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学生也仅仅掌握了一些无音响效果的书面规则。

第三,教师在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力亟待提高。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合理地将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但目前音乐专业在综合性高校的学科建设中位置并不突出,师资配备、学历结构、师生比例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再加上音乐教学组织方法、手段具有特殊性,教师工作负担日渐加重,导致音乐专业教师在高负荷教学任务和职称、科研压力的扰动下,疲于应对,难以顾及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而一些年长的教师,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而不愿涉足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多停留于电子教案或者幻灯片水平。

二、对高师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提高师资队伍信息化掌握水平,打造信息化的音乐专业教师队伍。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发达国家就已经把对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提升到新型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及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依据《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标准》②,结合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合格的高校音乐专业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能力包括: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应用能力、能独立进行多媒体课程制作与传播、能及时从网络和媒体获取各种音乐教育相关信息、能通过信息化渠道进行学习与培训等。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当深刻理解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内涵,积极转换传统观念,尽快培养大量熟练掌握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音乐专业教师。高校应当高度重视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并将其纳入议事日程落实到位,尤其要转变优势专业教师培训而忽视音乐等弱势专业教师培训的思想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办学思想。例如,每学期制定信息化教育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和引导音乐专业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技术、教学课件开发及制作等方面的培训与指导,甚至可以将其列入教师年度考核优秀与否的标准。③

第二,将信息化音乐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努力打造高校音乐教学实践体系。尽管信息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象、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不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适应现代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以及信息化背景下音乐教师的岗位需求。在学生培养方面,应着重提高学生对各类音乐资料、专业学习信息的获取、表达及处理的能力;在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有能体现音乐学科信息化的课程,如计算机音乐、数码钢琴、音乐欣赏及作品赏析、音乐网站制作、音乐课件制作、录音制作和现代音乐试听等;在教学内容中,需要努力融入信息化的要求,通过专业音乐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共享,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将网络课程教学与课堂面授教学相结合,从而达到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目的;在课程与教学评价方面,搭建师生互评和交流的网络平台,如网上评课、网上选课、一对一课程的师生双选等。

第三,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构建均衡的高校音乐教育硬软件设施,保证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教育是人类为了获取信息进行信息加工的活动,学校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因为学校充满了各种信息,这是其与家庭和社区的主要区别。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对学校信息的要求也是在变化和发展。有些学生误解信息化就是指现代教育媒体,有的学生甚至认为信息化专指计算机,其实信息化包括了校园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广播电视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各类实验(训)室等众多内容。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首先,应加强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在教学楼大厅、琴房、琴房走廊、楼梯间、音乐厅、排练厅、电梯及各种实验(训)室的墙壁上粘贴著名音乐家头像、励志名言等信息资料,使学生一踏入音乐大楼便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氛围,开阔学生音乐学习的视野。其次,应着力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如在音乐(包括声乐、钢琴、器乐、视唱练耳)教室里设置活动桌椅,以便学生在课内能迅速将桌椅拼凑成若干小组,展开讨论和实践,营造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信息化环境等。

第四,着力构建并优化音乐教育专业人才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养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为了培养高校音乐教育人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各个高校音乐教育应着力建立支持音乐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由于每个高校受到所处的地域、交通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各个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信息化课程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开课的具体效果不断优化和调整,最终确定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设置方案。以中南民族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为例,该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探讨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最终构建起按年级划分的高师音乐专业信息化课程设置方案(表1)。一年级为基础阶段,主要开设数码钢琴、计算机基础、音乐软件与应用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基础的专业能力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二、三年级为积累阶段,着重进行和声学、复调技术、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音乐教学法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计算机音乐和录音制作等科技化课程,以全方位的实践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升华;四年级为产出阶段,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与积累,用课堂教学展示、音乐作品创作、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音乐会来展现信息化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中南民族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在高校音乐教育信息化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通过优化过后的课程设置方案,让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始终处于一个被信息化所覆盖的教学体系之中,值得学习和借鉴。

结语

信息化教学对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努力探索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之路,使高校音乐教育从单一、传统的模式向立体多维模式转变。目前,我国对全面素质教育下了很大的决心,实施力度也大幅增加。这种趋势必将给音乐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高校音乐教育需要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努力实现科学化、信息化,使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赶上21世纪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潮流。

注释:

①③王扬扬.高校音乐专业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对策[J].新乡学院学报, 2009(9).

②此标准由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所制定,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董事会于2000年1月18日通过,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和独立学院理事会分别于1999年10月和2004年2月认可。

参考文献:

[1]田正铁,王炎琪.浅析高师音乐教育的信息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8(6).

[2]周刚兵.现代网络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大理学院学报,2009(7).

[3]李运林.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8(1).

[4]杜金菊,刘海潮.高校音乐资料的管理趋向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

[5]黄先开,范蓓,冯爱秋.信息化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6).

[6]李峰,杨卫萍.信息化对大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J].理工高教研究,2000(6).

[7]王荣.音乐学院实施网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