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第1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现状 对策

我国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建国之初,我国已经形成了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的工业布局结构,此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新建工业项目大致上按照均衡发展的思路进行布局。而改革开放后,我国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梯度推移”的战略构想,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沿海的优越地位和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来的产业大大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先发地区。到了20世纪末,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已经较大,并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三大区域战略,旨在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之后,全国逐步形成了新的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区域经济新格局诞生。

四个经济区域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10个省市(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中部地区包括6个省(晋、豫、鄂、湘、赣、皖)、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渝、川、滇、黔、桂、藏、陕、甘、宁、青、新、内蒙古)、东北地区包括东三省(辽、吉、黑)。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四大经济区域的空间架构,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已经形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无论是从增速还是从经济总量上都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从区域经济的“四大板块”分析,东部地区仍然是经济高速增长区。从1997~2006年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三大产业发展总量上看,三次产业增加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东北地区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较为缓慢。

到2006年,从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从南向北和从东向中、西部移动的两大新趋势,东部地区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西部地区的整体提升之势位于四大区域之首,区域增长差距扩大趋势减缓(见表1)。

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2006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5.7%,比上一年增长16.98%,明显快于中部和东北地区,但不及西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是全国的1.7倍,增长速度仅高于东北地区,不及中、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明显低于东部,中部地区以占全国27.3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7%的地区生产总值,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的优势相对强于第二、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76倍。

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经济整体提升水平居于四大区域之首。

东北地区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时期,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5%,继续呈下降趋势,比上年增长15.02%,增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四大区域中增速也是最低,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1.13 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大区域中仅次于东部地区,居第二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又需要一定的财力做支撑,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为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国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中西北部地区应着力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加大对外开发力度,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二)促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要各梯度地区形成一定的合作和互动,而产业梯度转移正是发生在不同梯度区域之间的一种由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自发现象,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的顺利实现,无论对转出地区还是对转入地区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我国既可以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也可以在国内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国内的产业梯度转移是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延伸,也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区域技术扩散

加快技术在区域间的扩散速度将是缩小区域技术差距、整合区域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吸收先进区域的技术扩散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更快提高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区域发展新兴技术产业的路径。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应科学合理地利用FDI、技术交易、技术合作所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缩小与先进地区的技术差距,改善区域的技术能力,为缩小我国的区域科技差距提供可能。

(四)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东北地区应该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下,努力促进东北传统优势产业-重化工产业的崛起,与“长三角制造”基地形成分工互补,共筑“中国制造”新格局。

(五)转变政府职能以强化区域经济功能

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建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同时,企业要从产业链末端的高耗、高污染的“制造业车间”走出来,依靠自主创新,培育出别人学不来、拿不走的“杀手锏”。以高质量的品牌和人性化的服务打市场,从满足市场需求的供应型销售转向通过发现、创造市场,以创新满足新的潜在市场。

参考文献:

第2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邢台;区域经济;发展建言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30-02

一、自然条件及特色产业现状

邢台市地处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交汇处,自西而东山地、丘陵、平原阶梯排列,三者面积之比为2∶1∶7,以平原为主。西部山区和山前丘陵区,位于太行山东麓,海拔在100m~1 000m之间;主要山峰有十字格梁、吉道山、紫金山、灵霄山、老爷山、奶奶顶、仙翁山等,最高山峰海拔1 822m。中部、东部为河北平原(华北在平原西北部)的一部分,中部以山前冲积平原为主,东部为子牙河和古黄河系冲积平原,海拔在100m以下。平原区缓岗、自然堤、废河道随处可见,洼地较多;平乡、威县、巨鹿、广宗、临西、清河、新河、南宫东部八县属黑龙江港流域,地势低洼平坦,有宁晋泊、大陆泽两大洼地,最低海拔仅20m。

邢台的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目前已经发现的各类矿产有40余种,以煤、石油、黑色金属矿产铁为主,还有建材和有色金属,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具体的资源分布情况是:(1)以煤铁为主体的沙河小区;(2)以煤炭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为主的邢台小区;(3)以煤、建材和有色金属为主的内丘―临城―隆尧小区;(4)东部平原为地热资源分布区。

特色主导产业,指既有特色又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对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决定意义。邢台市的19个县、市(区)几乎都有各自的特色主导产业,像清河县的羊绒、沙河市的玻璃、隆尧县的方便面、临西县的轴承……这些产业都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邢台区域经济的优势

1.邢台区域经济对资源选择的双重性。首先,邢台资源丰富,是河北主要的煤铁生产基地,既有铁矿,又有煤矿,有利于两者结合起来开采,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但邢台并非典型的资源城市,其纺织、机械作为邢台的传统产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规模。近几年,食品、医药、电子等新产业发展起来,增长迅速,后劲强大。由于邢台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具有两面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的产业集群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国家经济大背景下,各省市都在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作充分的准备,因而现代企业中的信息经济、技术创新及人力资本越来越起主要作用,自然资源在产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经相对次要,而非资源禀赋的产业集群则更具有发展优势。在这一点上,邢台发展得比较到位,它不仅发展资源禀赋型的产业集群,如隆尧的东方食品城、宁晋的纺织、沙河的饲料等,也大力强化了非资源禀赋产业集群――清河羊绒产业的建设。由此可以看出,邢台的区域经济不仅具有资源产业和非资源产业的双重发展优势,而且其资源禀赋和非资源禀赋产业集群并存。

2.民营经济在邢台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邢台近几十年来形成了一批以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的民营个体企业。据统计资料,邢台市有非公有制经济企业13.2万家,创造的GDP占全市GDP的80%以上。如清河县是世界最大的羊绒及制品集散地,具有“世界羊绒之都”美誉的清河县羊绒年销售收入达到130亿元,占全国收入的66%;宁晋县的单晶硅产量亚洲第一,是世界最大的绿色能源――太阳能单晶硅生产基地;隆尧县的华龙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华龙”也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以隆尧县为生产基地的中旺集团生产的非油炸方便面――五谷道场,革新了方便面的生产工艺,扩大了方便面的消费群体;邢台县的板材,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生产基地。

三、邢台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邢台市作为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型城市,是河北省主要的煤铁生产基地,但是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对能源需求量的大量增加,煤铁乱采滥伐现象日趋严重:一方面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开采条件差,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给家庭及国家可能造成损失。另外,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相对地球和人类来说,矿产资源永远是短缺的。为避免资源浪费和在开采中存在的问题,矿产资源开发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加强资源的有效管理:一是要严格审批手续,实行审批责任制,不符合有关条件的坚决不批,谁批谁负责。二是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坚决制止乱采滥挖、浪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三是要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对于一些严重过量开采的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并暂时不再审批新的开采项目。以此来合理的开采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以使资源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虽然邢台的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但是总体来说它们在发展中具有一些共同的弱点:邢台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强,特别是建立在低廉的劳动力生产成本上的产业;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个体、家庭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工艺设备普遍较为落后,技术熟练工人缺乏,管理水平不高,一些特色产业链不完善。特色产业对当地经济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因此有效地解决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1)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行科学规划。要根据地方经济的特点,提出一些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拟发展产业,科学地发展应该建立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而不能凭空的创造集群,毕竟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要有一个演化过程。(2)注重提升产业结构水平,逐步改变低成本竞争策略。采取为市场提供独特、优异的价值和服务的“差异性竞争策略”,以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要通过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举办商品展览会,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3.科技资源力量方面的弱势及策略。邢台作为地级市,其地理位置、信息条件、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一般原意留在大城市,这使得邢台的一些企业缺乏生产上的好帮手和技术创新意识不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拥有了先进的知识、技术,谁就拥有了发展的基本源泉。因此,要想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首先要重视科技人才,吸引大批科技人才,为此要力求做到:(1)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吸引人才,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能使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2)建立合理的薪资制度,留住人才。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知识就是财富,合理的薪酬可以使优秀的工作者甘心情愿地付出自己的劳动。(3)对企事业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能力开发。依据“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采取公开竞争上岗的做法,给更多有经验、有能力的新引进人才提供职位,形成良好的人才竞争机制,加强城市人本文化,增强人本文化凝聚力。

4.县域之间缺少联系,需要加强合作意识。缺少合作的经济是没有出路的经济,而没有正确、科学的合作思路,也难以成为有效的合作。要正确认识区域发展优势,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应在充分了解本地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发展程度、人口素质等方面的基础上,认真考虑,详细论证,确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邢台是地级市,辖21县(市、区),农村人口占70%,地理特点决定了邢台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在县,权利在县。因此县域经济是邢台经济发展的方向。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建立在当地资源的比较优势上,如若县域之间联系较少,各县产业类型多,缺乏地域分工意识,无法打破行政分割,必将致使无法调动县域各方参与招商引资办企业的积极性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之间相互协调,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和重新组合,建立区域市场,推动各区域之间的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

四、邢台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道路新构想

地方政府和学者应该围绕影响邢台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主要因素,明确邢台这个特定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进一步加快开放与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邢台加强合作的指导思想、区域功能定位、发展策略、发展目标和发展对策。要确立全市重点发展区域。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现阶段邢台仍处于点轴发展阶段,因此可重点发展“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两大重点区域。以邢台市为中心,应用点―轴开发模式,加快邢台经济快速发展。点―轴开发模式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有不同的定义,它对邢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点”是各级中心城市,它应该有自己的吸引范围。在邢台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可以邢台市为点,它是这个地区内人口和产业集中之地,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是连接点的线状基础设施。在邢台市这个中心点的周围,可以以107国道为纵轴,沿线南向的沙河、南和,北向的内丘、临城都分布在此轴线上;横轴以东向的任县、巨鹿,西面的邢台县为轴,形成十字交错的南北东西的经济轴线带。这样将会形成一个以邢台市为中心点,实现区域经济的合作和辐射。这是从地方性区域角度来定位的点轴发展模式。从大的方面来说,邢台市地处河南北部,位于京津冀经济区边缘,受京津冀经济区中心地区辐射的比较优势较小。在地区经济发展上,一方面积极融入京津冀经济区,同时还要立足于加强与周边地区(冀南、晋南、鲁西、豫北)的经济合作。做大做强做活中原经济区,才能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于中原经济区,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形成与周边地区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以建立产业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杨鹏起.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初探[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7-18.

[2]杨,陈淑梅.我国产业集群特点、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7,(12):72-73.

[3]王利光,葛幼松.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4):333-337.

[4]孙顺利,杨殿.我国能源优质化战略的思考[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3):5-10.

第3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物流需求;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2-0090-0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物流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物流是一种典型的派生需求,由其他相关产业的本源性需求产生,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以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为依托。而区域物流是以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为基础,考察区内物品、区内与区外的物品流动。因此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及与其他区域之间存在的空间差异与互补,决定着区域物流的需求结构和发展水平。研究表明,区域物流规划强调的是系统性和合理性,促进区域经济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构建区域物流体系时,把握好区域经济与物流需求的现状是研究的基础。

1 区域物流需求总体特征

从三次产业结构上看,闽粤赣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从1999年的18.0:46.7:35.3调整为11.7:49.2:39.1。按照工业化进程阶段分类,整个经济区基本是处于第二阶段初期,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基本一致。根据计算得出,该经济区与全国的三次产业的区位商分为:第一产业为1.01,第二产业为1.04,第三产业为0.94,即该经济区的三次产业水平均与国家相近。其中,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产品有剩余,可以向区域外流动。第三产业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品从区外向区内流动。区位商和产业结构表明,经济区现阶段的物流需求层次仍较低,主要体现在原材料、农产品以及初级工业品为主的运输、保管等方面,对于包装、流通加工、尤其是附加值比较高的物流需求比较小。但是闽粤赣经济区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区,与其他经济区对比,无论是地理区位还是经济产业状况上都有着明显的独特性,再加上区位商本身的局限性、物流的复杂性与不成熟性,使得对该区域的物流需求状况分析更加复杂。以下本文将从农产品物流需求、工业品物流需求和消费品物流需求这三方面,对其物流需求状况作更进一步的细化分析。

2 农产品的物流需求分析

从经济区内城市第一产业的GDP来看,基本上与各城市的GDP水平一致,呈现沿海中部内陆的递减规律。从第一产业产业比重来看,大致呈现沿海中部内陆递增的规律。其中沿海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为8.31,低于经济区的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大,为21.27;内陆地区为19.65。因此,从产业结构来看,中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第一产业优势明显,所以该区域农产品的物流流向基本上为内陆和中部地区一沿海地区。如更进一步来分析区内三个地理区的农产品流动状况,沿海地区的第一产业城市间差异很大,所以农产品主要是从漳州(LQ=2.72>1)流向厦门、泉州,更有向中部地区的龙岩流动;而中部地区三个城市的第一产业差距不大,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并有剩余供给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鹰潭与其他两个城市的差距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产业比重上来看,落差很大,因此农产品的物流方向为赣州、抚州流向鹰潭,并有剩余供给经济区的其他城市。总体来说,经济区农产品的物流需求在区域内部基本上可以得到满足。由于农产品一般具有质量大、体积大、时鲜性强等特点,所以区域物流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运输需求量大,价值量小,注重时效性。

3 工业品的物流需求分析

从闽粤赣经济区整体发展水平来看,该地区处于工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初期,第二产业超过50%。但是这个区域的工业水平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支柱产业类型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性。

从第二产业的GDP总量来看,排在前列的都是沿海地区,工业化水平整体上均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逐渐降低的规律,即沿海地区工业水平最高,中部、内陆地区工业化水平相近,都较低。因此结合区位商分析,第二产业的产品物流流向为沿海区一中部地区一内陆地区。

但是这样的分析明显具有片面性,由于工业产品种类繁多,加工深度不一,相互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很难利用模型来分析物流需求。所以我们还需要结合对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分析及区内产业合作的情况来探讨工业品的物流需求。

所谓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分析,就是分析由支柱产业的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所构成的产业链条。目前沿海地区,主要以电子行业、机械行业、化工行业、热电力行业、纺织鞋服、食品加工业为主;中部地区为烟草、矿产、煤炭、机械制造、冶金业为主;内陆地区以有色冶金、矿产、机械制造、钢铁等行业为主。这些支柱产业构成几个主要的产业链:煤炭、矿产冶金业(钢铁行业)机械制造,煤炭、矿产热电力行业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化工行业等。总体来看,经济区的产业链较短,至今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低,区内工业结构差异性很大。同时区域内深入到产品、生产环节层次的分工合作还未大面积展开,经济合作、特别是产业合作不紧密。所以现在区内工业产品的物流方向均为内陆、中部地区沿海地区,运送煤炭、矿产等工业原材料。因此,目前物流需求的主要内容是运输和存储,物流作业量很大,运输需求强度增长迅速,基本不需要包装,总体上还属于低层次的数量要求。

所以,虽然该区域工业区位商≈1,但是由于区内产业链不完整,产业合作不紧密,使得区内的工业品实际上并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物流主要在与其他区域之间进行。

4 消费品的物流需求分析

由于最终零售给消费者的社会消费品,在销售后一般直接由消费者即时消费(如餐饮)、随身携带(如日常生活消费品)或自行解决(如汽车销售),较少产生专门的社会物流需求。因此,社会消费品零售方面的区域物流需求主要产生于在批量采购时,所以消费品的物流需求分析主要利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进行。

该经济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32.97亿元,与GDP总量9325.97亿元水平相协调,其中消费额最高的前5名为泉州、汕头、厦门、漳州、赣州,主要为沿海区,沿海区总消费额为2430.73亿元,占72.93%,中部区为501.04亿元,占15.03%,内陆区为401.2亿元,占12.04%,同样呈阶梯状变化,从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区内消费品的物流方向基本是内陆中部沿海。

第4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一、高速公路经济带产业边界的研究

高速公路经济带边界的确定是进行高速公路经济带研究的基础,因而当前的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多数是从研究的高速公路经济边界的界定入手,从已检索到的文献看,国内学者也曾尝试以梯度函数、对角线平分等方法对高速公路经济带边界进行模糊地界定,但缺乏可操作性,也有学者基于高速公路的时间与运费为基本变量,建立了高速公路边界模型,或利用物理学磁场理论建立了边界量化模型,高速公路经济带成长中的地域空间结构分析也为高速公路经济边界的确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1.高速公路对地方社会经济效益产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要科学、完整的实现对一个地区高速公路所能够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产出进行评价,其中建立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成为当前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的重点。从指标体系的构成看,基本上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指标,包括高速公路对GDP、工业产值、利税和居民消费、外资利用等方面。在区域性经济发展中,指标主要涉及到区域内工业、农业、服务业业和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等方面,宽泛一些还有涉及到资源开发、土地增值、旅游业发展等指标。在社会发展方面,指标主要涉及到区域内居民的思想转变、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内容。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高速公路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高速公路在给一个地方或一个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这些地区的生态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环境质量被多数研究纳为评价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指标,以此来评价高速公路建设对一个地区可持续性发展造成的影响,尤其是“三废”含量与处理程度,都赋予了相当大的权重系数。

2.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产出评价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的首要作用在于改善地区交通状况,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而对高速公路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评价,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学科领域涉及到产业经济学、系统动力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微观宏观经济学和数学等各类学科。在具体方法上,有学者运用DEA、VAR等方法对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产出进行了系统分析,神经网络、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被引用到地区性区域经济效益评价上,对区域内的经济均衡性与互补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产生了良好的评价效果。

3.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综合评价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属于大型投资项目,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关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学术研究基本上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在建立与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探讨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阐述了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发展极理论,以及梯度推移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区域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有学者利用物元模型,采用物元理论、灰色理论和信息熵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灰色物元评价模型,利用信息熵大小排列对并列项目进行横向对比或是同一项目进行纵向比较,判断项目的营运后的社会环境影响的程度。

二、济青高速公路经济带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2007年12月22日济青高速南线的正式通车,标志着影响山东半岛经济发展的巨大高速经济带-济青高速经济带正式形成。济青高速南北线之间平均距离不到100公里,并通过南北主干线相连接,形成了便捷的公路交通互联网。济青高速北线沿线地区是山东省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并通过济聊高速、京沪高速和同三高速、潍莱高速等高速公路实现了山东北部经济发展互联互动,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济青高速公路南线的通车将极大地增强这些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带动山东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可以看出,高速公路对一个地区经济影响程度首先在于经济边界的宽窄,尽可能扩大济青高速南线的影响经济边界,无疑将会最大程度的发挥济青高速南线的经济功能。从经济边界模型可以看出,高速公路行车时间、运费和出入口分布和连接支线的质量是影响高速公路边界的重要因素。而济青高速南线主要以途径山区地形为主,经济边界扩展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沿线地方政府应该在高速公路已有支线的基础上,通过道路改造,仅以不增加高速公路道路交通纵深,并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将与道路交通相关产业的地区中心向高速公路经济带延伸,缩减都市经济圈与高速公路边界的距离。

第5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包括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环境。

关键词:西部 结构调整 发展方式 转变

一、现阶段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战略对策

我国西部地区12省、市、自治区,约占全国人口的1/3,土地面积的71%。不仅人口众多,而且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西部地区发展。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地位,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也是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拓展我国发展空间的客观需要;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不断改善民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国家不断加大投入,西部大开发取得巨大成就。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结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基”攻坚计划如期完成,社会事业和人才开发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互动,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广大干部开拓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各族群众精神风貌昂扬向上,西部地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部大开发不仅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也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西部大开发不仅造福了西部地区人民,对全国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也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但现阶段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特色优势产业亟待培育,“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贫困面广量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繁重,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因此,现阶段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

现阶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我国各项工作都要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经济结构调整既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同时又是中央对现阶段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也应把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在整个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主要是以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等为战略重点。我国现阶段也就应该把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包括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环境。等等。

在现阶段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把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内容。

这是由于现阶段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东部差距继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关键性因素就是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产业配套能力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原料型产品和初级产品比重较大,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不高;粗放型经济特征明显,比较优势没有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充分发挥。要进~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应从产业布局上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应结合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地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现阶段我国在产业布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应逐步提高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努力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改变重工业偏重,轻工业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信息产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发展和现代农业不足的格局。

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加大对西部地区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支持力度。为此,应努力抓住有利时机,将西部地区那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科技成果加快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应加大力度解决西部地区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转化速度慢等转化难问题;应努力加快西部地区适用于民用的军用高科技产业向民用转化的步伐。为此,需要多渠道筹集军用高科技向民用产业转化的高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需要加快这些转移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扩大这些企业的服务领域,同时还需要在加快这些转移企业的技术进步的同时扩大其技术产品转移;应重点扶持一批西部地区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并使它们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具有相当经济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具有竞争力;应在西部地区重点大力发展太阳能及风能等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新一代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产业、高性能材料和功能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高速铁路、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产业,并在西部地区建设一批部级新兴产业重大基地。

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应完善西部地区金

融组织体系,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快西部地区区性金融中心建设,加快西部地区金融业、保险业、信托业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各级物流中心和流通网络建设。加快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加快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咨询、服务外包、商务会展业发展。

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应重点建设优质粮油,优质商品猪和特色畜禽、特色效益农业生产基地,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突破口,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新跨越。

2、现阶段在产业布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科技进步。

在农业领域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根据各地农业的实际情况,在种子、耕作、病虫害防治、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一系列环节上采用新技术,努力实现科技进步的新飞跃:

在工业领域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速度,加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完善企业创新环境,加强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和中小型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成为产品和技术开发主体,鼓励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

在第三产业领域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的第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3、现阶段在产业布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上,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

在产业布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上,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生态环保、集中布局的原则,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实施城市群和产业集群战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规模经济,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化水平;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打造精品投资环境,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4、现阶段在产业布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大开发区建设和发展。

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完善各类开发区基础设施;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定位、完善设施、创新体制,提高各类开发区发展高科技产业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建设一批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开发区,努力使各开发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三、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在现阶段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把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重要内容。

这是由于现阶段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东都差距继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关键性因素就是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乏力,并且目前西部地区资源产品就地加工的产业链条较短,深加工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流通等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特色优势产业亟待培育;同时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又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必须进一步结合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地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现阶段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特点、产业基础、支撑条件、需要与可能,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加快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基地建设和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应加快西部地区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和煤炭产业发展;应加快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优势资源开发基地的建设和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应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大型水电项目和中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应加快西部地区钒铁、稀土、有色金属等稀有优势资源开发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以发电设备、重型装备、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机械、汽车制造、节能环保设备、数控机床和石油钻采成套设备等重点的世界知名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应加快西部地区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数字视听、新一代平板显示、军工电子、智能化仪器仪表及数字医疗等为重点的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应加快西部地区以猪、牛、羊、酒、烟、茶、菜、药、丝、麻、林、竹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西部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四、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结构调整

在现阶段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城乡经济结构调整,为此,应将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全面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作为重要内容。

这是由于现阶段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东部差距继续扩大的一个童要因素又在于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西部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农业增效不高;西部地区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没有受过初级培训,广大衣牧民缺乏持续增加收入的渠道和门路,农民增收不多。特别是边远高寒山区、人口较少的民族地区等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十分艰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很弱。新农村建设困难大。为要加快西部发展必须继续努力解决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乃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本途径。

1、现阶段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应做好城市合理布局规划,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

做好城市合理布局规划应做好主体城镇群合理布局规划、核心城市合理布局规划、区域中心特大城市合理布局规划和民族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合理布局规划。

坚持城镇化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中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县中心镇建设,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特色突出的小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要通过努力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增强城市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要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和谐发展,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百姓真正享受到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利益和甜头。

2、现阶段大力支持西部地全面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应总结推广重庆、成都等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扩大改革试点

范围,加快统筹城乡改革。

应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和行政社会管理,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动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资本和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发展;

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家属有序转为城镇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建立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应把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区域扩大到西部地区有条件实行的市、区、县。

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发展环境

在现阶段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发展的软硬环境。

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的硬环境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这是由于现阶段,制约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约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自治区,特别是东部差距继续扩大的重要环境因素就是西部地区发展中基础设施依然滞后,特别是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依然滞后;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矛盾特别突出,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的补偿机制还不健全。要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硬环境,必须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

1、现阶段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继续完善以铁路、公路建设为主体,兼顾发展其他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应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应抓好在建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应加快西部地区交通网络建设和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应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现阶段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建设西部地区连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出海通道、西南地区连接西北地区的南北通道以及我国连接周边国家的国际通道;应把西部地区作为国家公路建设的重点区域,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路段。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应加快西部地区大中型干线机场建设和改造,加快对改善边远地区交通条件、促进旅游等资源开发以及应急保障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建设;应加快西部地区内河航道治理、重点内河港口建设,提高出海通道能力;应加快西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大中型水库和城市水源工程建设,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应加快西部地区油气管道和城乡电网建设;应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建立基本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应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应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和用电和通乡通村道路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现阶段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注重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区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部门协作和监测评估,促进生态环境整体趋好。应加快推进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区的综合治理;应加强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的综合治理。加强沙区林草植被保护及牧区水利设施、人工草场和防护林建设;应加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建设,加强小流域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应加强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的综合治理,推进等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应加强西南石漠化防治区的综合治理,加大封山育林育草和人工造林力度,加强基本口粮田和农村能源建设;应加强西部地区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的综合治理,加强部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应加快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应加强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加快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监测预警体系,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西部地区在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推动东西互动、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坚决不能把东部地区污染的企业搬到西部地区。

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的软环境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支持力度。

――应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缩小西部地区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进一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已有的专项转移支付,应进一步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财政还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的贴息支持力度等政策。中央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经济特别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的专项拨款补助。增加对西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财政补贴、扶贫救济、文教卫生补助、边疆地区补助、基本建设专项补助费、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以及“地区补助费”等直接经济援助。

――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中央应实行加大对西部地区各种形式的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政策;对西部地区的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应适当提高税额,增加资源产地地方财政收入;对西部地区地震灾区的农业、能源、资源开发等“瓶颈”基础产业和开发区,优势产业试验区,以及各种知识经济产业、研究与开发产业、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应进一步实行特殊税收优惠政策;

第6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二、衡水市地方高校的特点

衡水市的高校以衡水学院为例,近几年发展迅速。不但硬件资源增速较快,师资水平也提升较快。软硬件方面:截止到2010年,仪器设备总值已达6000万元,图书馆藏书已达92万册。师资力量也逐年提高,截止到2010年,专任教师达559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5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341人,其士研究生21人,博士后1人。在2008-2012年的五年中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471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103项。验收、鉴定各级各类科研成果343项,其中获省级优秀成果奖7项,市级成果奖42项。各级各类专业期刊共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30余篇,校级非实体性研究所增加到10个。丰富的资源不但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服务,还可以提高利用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实现共赢。

三、衡水市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情况

衡水市的企业就目前的状况看与高校实现实际接轨的并不多,只有少数企业与高校有沟通,很多企业有这方面的合作意向,但双方未能达成合作方式。这需要企业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尽量多的为企业提供人才、科研资源方面的帮助,企业要为实际研发和就业提供方向和空间,这对双方的发展都有利。

四、衡水市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渠道与方式

进行校企合作,企业和高校都应该走出去,突破思维和地域界限。

从学校方面看:

1.学校的图书资料和电子阅览资料要对企业开放,可以为企业员工办理阅览证或实行集体租借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2.学校可以选派优秀科研人员进驻企业锻炼,一方面增强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进行科技研发。

3.利用图书馆的专业人才,对情报信息进行分析鉴别、筛选加工,为企业提供专题情报服务。

从企业方面看:

1.企业要为科技研发人员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2.企业要为学校安排教师锻炼和学生实习的机会。

3.企业可以选派优秀的一线技能人员为高校学生传授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持续良性互动的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是互利的过程,是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共同需要,校企合作有助于人才培养,有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应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法规予以支持和鼓励,例如:对于企业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项经费,应在企业所得税中扣除;对于高校师生进行科研实践支持企业发展的应在教育经费中给予补贴等等。促进校企的进一步合作,高校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可以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力、技术。可以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可以弥补各自的资源缺陷,相当于对社会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分配。为增进合作,双方都应尽量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积极沟通、广拓渠道,采取多种模式共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俊.对企业与高校合作情况的调查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9).

[2]张德启.我国企业与高校合作中的问题及分析[J].现代管理,2009(3)

第7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一、引言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区域区位优势、人文环境、资源储存、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政推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国家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运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一切的国家里,政府的作用尤为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基于不同的发展目的,给予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政策,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短短的60多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多个形式的演进,在参考其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时间纵向的角度概括了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方式:“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

二、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

这段时期分布格局,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相对于当时中国其他非工业化地区),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如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等都是省会城市)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四)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五)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2009年至今,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十三个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分布格局,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三、结语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1978至1999),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包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鲁勇.行政区域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第8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四)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五)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结论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1978至1999),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

第9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方法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所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一、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规划布局与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未来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本质、要求和编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要从本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进行资源评价等区域国力的分析,研究区内外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联系,找出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以及空间的重点布局,使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地复杂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要求各组成部分整齐有序,各个分支系统协调合理,在结构层次上,在时间序列上,在空间区位上,在运作过程中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不仅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国经济、其他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要素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空间转换中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依据区情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也必须是动态的区域经济规划的反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现实区域发展状态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实现可能的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原则

将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理论思想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应把区域看作是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决不是把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系统理论的目的是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并根据这一目的去要求和规划各个子系统;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现代的经济发展概念,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含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经济增长是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社会秩序混乱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规划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讲求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其中的关键是立足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专业化部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延伸和扩展产业链,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并以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中,运用上述方法与原则,明确研究对象,合理划分区域内部结构,详尽了解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表现区情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调研的资料与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满足最广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诉求,消除贫困,使整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充分运用系统理论,分清主次,找准规律,逐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分析确立之后,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分解为众多具体指标组成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会子系统主要包括的状态指标:人口劳动力、平均寿命、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经济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资金利率、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控制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等,主要控制指标有: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点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工业废物净化处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类资源再生率、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均环保经费、各类资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众多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大系统的综合思想,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的评价,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详细制定方案及实施

首先,通过上述中对收集、调研的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预案,预案应当是多个,要依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几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

其次,制定目标设计,在以各项指标的分析预测的基础,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应当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谨慎确定。

第三,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入具体内容的设计制定阶段。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主要产业部门、区域内各地区及若干专门问题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各子系统指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归纳地区类型。

(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

(4)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要求区域内部四大子系统和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使生产发展与诸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率。

经过上述步骤,制定出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汤兵勇张神勇杨浩等:上海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T].上海统计,1996

[3]李树桂: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