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子的思想范文

老子的思想精选(九篇)

老子的思想

第1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老子;道;无为;自由放任;和谐互利

“西汉文章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经济”一词,当然此“经济”非彼“经济”,古文当中的“经济”一词是指“经世济民,治理天下”的意思而并非我们现代人所言的“经济”或“经济学”。虽非如此,但古人的确对现代的经济有着惊人的预见和指导,譬如老子。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老子实乃是“西方经济学的教父”。老子所著《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有着一套独立而完整的经济思想,他与西方诸多著名经济学家的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法国的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就是完全吸取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将其翻译成“自由放任”一词的,并以此思想创立了依赖自然法则的重农经济学。还有重农学派的另一重要人物杜尔哥,他的著作《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便是大量收集并运用老子思想在内的中国文化而编写的,当时的法国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中国是开明政治的发源地。

再如后来的亚当斯密,他所撰写的著名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便是依托法国的重农学派,其直接继承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之后又有人把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与西方的“凯恩斯主义”,即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直接联系,认为老子这一思想是一种高明的经济调控手段。“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第五十七章)“道”就像一只隐形的手,在冥冥之中引导着经济的运作以及发展。统治者在干预经济的时候要遵循“无为”的原则,而不能任意管理,违反“无为”的精神,如果强行干预,肆意人为,那样就会“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六十四章),把经济搞糟。[[[] 徐逸.老子经济思想与中西主流经济思想对比[J].理论观察,2014(5):35-37.]]下面作者将从经济生活当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着重谈老子的经济思想。

重实业,求长远的安全生产观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之基石,是治国安邦的大计,是首要发展的也是最为根本的经济实体。所谓“治人事天,莫若啬”,就是说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啬”。这里“啬”有两个意思,一是吝啬、爱惜、节省,即“经济就是节省”,这也是老子的“三宝”思想之一。就是说:以“啬的原则”来节省,保住资源,保住生态环境,赋予整个自然世界本身具有的无限生机和恢复活力,保持生态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重重的积德了。无独有偶,英文中“economy”经济一词,也有节省之意,可见,“经济同于节省”是古今中外的共通思想。二是同“穑”,即“稼穑”、庄家,引申为农业生产,也就是实体经济。也就是说治理天下最重要的经济工作就是类似于农业生产一样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根本,老子认为“只有抓好了实体经济工作,才能叫做早作准备。也就是叫人不断积累通过劳动带来的。这样就没有什么不胜任的。从而没有人能够估计其国力的极限,国家就可以实现富强。拥有了国之根本,国家就可以长久了。这就是根深蒂固、长久以来生存的道理。

老子注重基础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思想还表现为:“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所谓“虚其心”,河上公注云:“除嗜欲,去烦乱。”换句话说就是要去除人的华而不实精神欲望,而“实其腹”是最为重要的,它是人们生存的基础,“实其腹”就是要让人们吃得饱,同理“弱其志,强其骨”也是让人们减少私心杂念,但要把身体锻炼好。只有发展好实体经济,保障好最根本的供给,人们才能够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老子主张“为腹不为目”(第十二章)在他看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那些愉悦和刺激人们耳目的东西对人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过分追求它们反而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伤害。而纵情于玩乐会使心神不宁,神不守舍;稀有的货品又会诱使人行为不轨。这些东西都不会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次要的。而“为腹”则是重要的,从长远角度出发,实体经济是人类发展和生生存的前提条件,人类社会想要不断前进就必须优先发展实体经济[[[] 刘雅文.老子经济思想探讨[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7-48.

]]所以老子所重视的基础经济也是最为安全的务实的生产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是这个道理。

二、求公正,促民生的和谐分配观

生产产品的分配问题,又是经济领域中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到国家发展动力和长治久安。老子对于分配的问题看得十分透彻,认为分配问题所追求的就是公平和正义,只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就能够让人民看到希望和幸福。而作为国家的统治者要“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认为,“天道”大公无私,不偏不袒。统治者也应该效法“天道”,与老百姓一视同仁。所以老子一直主张身为国家领导人要带头“清静恬淡,无为不争”,要回归自然纯朴的心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三十七章)用道的无名朴实来镇住自己的私念欲望,要效法水的渊深清明,静虚守弱。有道德的统治者人谦虚卑下,博施而不望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老子并称赞这种效法“天道”的德性:“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与以往传统的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取缔行政隶(第三章)即不要用轻易厘定好坏的标准和用控制欲望的手段来吸引和诱导老百姓互相争夺,这是不道德的,也是治理天下祸乱的根源。老子用辛辣的笔法来讽刺朝廷腐败,导致分配不公、民不聊生的情形。破坏了人们的利益自觉性,不利于激发人们勤奋创业、锐意进取,实现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领导者的作用就是要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人民谋取更多的福利。而不应该被私欲所蒙蔽,损人利己。

此外,市场调节存在着短期性、滞后性、盲目性等缺陷,需要运用计划机制弥补,计划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不可外加的。因此,在市场对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从而引导市场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政府调控应该因势利导,起到二次调节,补充不足的作用,可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市场经济是时间、效率、法制、廉政的经济,这就要求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以正治国”,即以正规的方式治理;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七十七章)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社会竞争的不断加重,财富与权力的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现实生活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分配问题上,老子主张求公平,促民生的和谐分配观,反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盗夸”行为,“盗夸”一词就是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大蛋糕没有分配好的严厉讽刺。所以,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全面协调发展,消除地区不平衡,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所带来文明成果,追求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正途。[[[] 徐楚军.老子经济哲学思想初探[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0-31.

]]

讲诚信、不争先的互利交换观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易的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更要讲求“诚信”二字。而作为商家或消费者而言,更期待着资金回笼的畅达和确保商品的高质量服务。从长远来看,买卖双方如能达成互信互利的双赢共识,不仅可以减少双方取得相互信任所花费的交易成本,而且双方的默契配合的达成更能够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需求为第一位的,为了满易双方平等互利的交换需要,目前市场上的信托公司和交易平台一时蜂拥而起,现代市场经济的安保体系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制定和完善。

诚信是中国古代诸多经济思想家的共同的主张,已成为自古以来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自觉遵守的基本原则,最为注重“道”的究竟真实的老子也无一例外的强调了诚信问题。例如,老子鲜明的提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三章)的问题,即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会相信他,政府要带头讲诚信,要形成整个社会讲求诚信的良好风尚。“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四十九章)换句话说,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所以老子主张不要轻易许诺人,轻易允诺一定会失信,所以要三思而后行。“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第六十三章)而判断对方说话的真假老子也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即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真实的话一般不好听,好听的话往往不真实。

此外,老子还提出了“不争先”原则,“不敢为天下先”也是老子的“三宝”思想之一,是内心慈爱的外在表现之一。市场经济是倡导人为利而争的,然而竞争有个前提条件是公平、公正的竞争。老子批判的是那种用欺诈掩饰而进行不正当的竞争,这是源于老子当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任危机的乱代,社会上已存在各种各样 诈期的现象,诈欺现象最开始是体现在老百姓和统治者之间,所以老子一书多次批判了统治者的治理方法,一如庄子所说的“窃钩者诛杀,窃国者诸侯”。作为统治的人玩弄权术诈欺平民百姓,长时间这样,不信任的各种各样的状况随之尔出现。这种不信任的现象也会进一步的弥漫开来,就会引发人人自危的诚信危机,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以诚信为本的竞争才是正当的,为了避免信任危机的发生,老子建议用契约互利原则来确保实现。老子认为诚信需用契约来保障,建立在契约基础上诚信原则是切实可行的,但有道德的“圣人”就算是拿到了契约也不会逼债,因为他相信签订契约的人是会遵守的,而且也肯定会履行诺言的。假如契约双方都遵守诺言,坚定信心,再辅之以市场经济合同制,市场经济发展就会变得井然有序。[[[] 肖平.老子经济伦理思想论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3):115.]]以诚信为本的互利共赢的交换观是良性互动的,合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价值原则。

知廉耻、尚俭朴的理性消费观

在这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时代里,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增多,消费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消费产品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一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面貌,但另一方面也加快了人们的消费速度和生活节奏。面对成山成海的商品市场和铺天盖地的华丽广告,我们应该采取老子的“知廉耻、尚俭朴的理性消费观”方能应对自如。[[[] 张宇杰.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老子消费观[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13(4):16-19.

]]

首先“知廉耻”即是要以“骄奢淫逸、暴殄天物”等不良的消费理念为耻,这些极尽浪费的消费生活在老子看来是不值当的,这不仅是对时间,对生命和精力的极大浪费,也是对人的本真,对“天道”的蒙蔽和损害。老子把这种不道德的消费行为归结为是人不能很好控制的欲望。“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老子用辩证思维将人的欲望,以及如何满足欲望等问题看的十分透彻。在老子看来,人应该用理性要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即要认清自己并时刻提醒自己满足一定要有限度,一但没有这个“度”的把持,便会很有可能适得其反,遭受凶灾祸害。“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用反问的口气提醒人们,人一生最宝贵的是自身的生命,对于那些外在虚无的声名和货利的追逐要看淡一些,适可而止。如果得到了名利却以伤害生命为代价是愚蠢的行为,生命的真谛是“道”赋予每个人的自如本心本性,这是内在的,是最真切最为宝贵的。过度爱惜某样东西,势必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过多的收藏会导致更惨重的损失。因此,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

第2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无;无为;有为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75-01

一、什么是无为与有为

整篇《老子》中,“无为”一词共出现了八次,可见“无为”在《老子》中的重要性。“有为”一词,文章中出现的次数相对较少,仅在第七十五章“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中出现一次,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有为”一词的理解。因为“有为”一词与“无为”一词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可以从对“无为”的深刻了解进而了解到“有为”的含义。

《老子》一文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是在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最后一次在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些章句虽然直接使用了“无为”一词。但是对于我们理解它的本意的帮助并不大,要了解“无为”一词在文章中的意思和内涵,就要先对文章中的哲学概念“无”有所了解。文章的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四章“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有助于我们对“无”的理解。十一章中讲由三十根条辐组成的一个轮子,正是由于它的中间空无才可以作为车的一部分使用、房间因为中间空,中间无才可以作为房室来装东西用。但是我们要看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车轮之中的空不是凭空而空的、由无而无的,而是有条件的“空”与“无”的。是先有由三十根条辐组成的轮子后才能使其中间的部分“无”的,若是先没有轮子的“有”是不存在中间的“无”的,也就不存在整架车子了。同样的,室“当其无”才“有室之用”,但是若没有室的四围墙壁,此室的“无”也是不成立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与有并存的,它们二者是不可分开的。我们在理解“无”和“有”时就要从《老子》整篇文章或是整段文字来理解,而不能断章取意、断文取意。

《老子》中的“无为”并不能按照字面去简单的,无联系的,单一理解成什么都不做,若是什么都不做,那社会就要停止运转了。若是真的什么都不做,那就谈不上“无为而治”的“治”了,因为“治”本身就是一种“为”,“无为”本身就是一种“为”。“无为”在文章中的意思是:不妄为,也就是在做事的时候不违背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或者说是“道”,而是顺应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也就是顺其“自然”,顺其“道”。

“有为”在第七十五章中提到:“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理解《老子》中的“有为”也不能片面的孤立的从字面本身来进行理解,不能把“有为”简单的理解成有所行动、有所作为。《老子》中的“无为”与“有为”是相互依存的,是相对的。若是简单的把“有为”理解为做事情与有所行动,那文章的作者就不会反对“有为”,要是一有为就是错,就要遭到反对,那天下谁也不要行动了,就根本谈不上有人类社会了。

“有为”在《老子》中所讲的是与“无为”对应的,是说做事情时不按照事物的规律也就是事物所固有的“道”来办事,为政时不根据人民的具体情况来施政,从而给人民带来负担与灾害的为政措施与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为时不遵“道”,不“自然”,不“中庸”。

从“无为”和“有为”的关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老子的“无为”包涵了“有为”,在许多情况下无为就是一种有为,二者是一个同一体。

二、怎样无为

我们了解了“无为”与“有为”,那么文章是如何教导人们去“无为”与“有为”呢?第二章中“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也就是要人们学圣人一样做不用只靠言语的教化,让万物自己发展运行而不去控制它,有所为但不去把持与占据。在第三章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都是一种无为的具体措施,“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句话讲了“为”也讲了“无为”,即讲了圣人的无为,同时又讲了“智者不敢为”的“无为”。文章的意思说圣人的统治是要百姓无知又无欲望,使(为)聪明的人也不敢妄加有作为,自己的“无为”统治就是要使智者“无为”。从这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做到无为,不光是圣人与统治者在“无为”的原则下去为,还要做到使民众与智者都不为或是不敢为。也就是达到事物的双方都“无为”。在四十七章中的无为方法有“不出户,不窥牖”,这种无为有些难理解,但也是一种无为的方法,其实这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在研究室就行逻辑推理一类的思维工作。在四十八章中讲的“无为”是通过“有为”而达到的,文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就是先“为学”、“为道”然后损,再损,才到“无为”。要不停的,努力的去为,之后才到损,最后才达到“无为”。

从这些篇章中可以看出《老子》中的无为方法和途径是不完全相同的,根据不同的事物,到达“无为”的方法是有区别的。

三、无为的功用与意义

《老子》中的无为与有为皆有其自身的作用,文章中尤其论述了无为的广大作用:“无不为”。

“无为”使用在政治上就是要“使民不争;……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无不治。”也就是要使社会安定有序的运行,使有聪明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扰乱社会,从而达到社会各个部分都得到治理即“无不治”。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要以无为达到“无败”、“无失”的境界。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若是王侯能遵守道的无为的话,便可以达到“万物将自化”,这样侯王便可以垂拱而治了。“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由无为达到天下其它事很少能到达的益处。四十七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圣人因无为达到知,明、成。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用无为来取天下。“而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的理想社会。我们知道汉朝开国后的七十多年间,为政者采用了黄老的“无为”理念和方法来治国,使国家的社会经济很快恢复过来,使人民得到了修养生息,改变了国家贫困的局面,改变了 “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局面。达到了“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乘牝者摈而不得会聚。”的社会状况。

从这些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无为思想与方法用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事物到达的目的和意义也是有所区别的。用在圣人自己身上是要达到“不去”;在治理社会上是要达到“无不治”;在取天下与神器时可以“无败”、“无失”成就“无为之益”。至此我们可以试着得出一个结论:《老子》中所教导“无为”的最后或是终极目的其实是“有为”,只不过在文章中所用的词是“无不为”。其实也只有用这个词才能最好的表达出“无为”的功用和意义,因为“无不”对范围的广度更能最大限度的表达出来。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一个问题: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或是有资格去“无为”的,去“无为”的主要是圣人而不是常人。“是以圣人之治,……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通篇闪烁着“无为”智慧的光芒。文章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无为,怎样无为,无为的途径与方法,及其无为的功用与意义。在新时代,《老子》的无为思想依然对个人的修身与社会的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依然接受着它智慧光芒的照射。

参考文献:

[1]胡道静主编.十家论老[M]. 上海人名出版社,2006.

[2]何新.《宇宙之道》《老子》新考[M]. 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8.

第3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老子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76-02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改革的攻坚阶段,在当代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着形形的社会思潮影响,这使当下部分大学生呈现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淡化、价值观模糊、功利思想严重、信仰迷失等社会现象与问题。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可以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与思考。

一、“上德若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上德若谷”即崇高的品德好像幽深的山谷。老子认为为人处世应宽宏大量、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能原谅人、包容人。老子曾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1]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不仅是建设看得见的美丽,更是看不见的美丽即人的以德报怨的博襟。处在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尔虞我诈、互相欺骗的行为随处可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教育。

1.“诚信不欺”的诚实守信精神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不欺骗别人。老子思想中倡导诚信地对待一切事物,希望每个人拥有质朴纯洁的道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把什么事情都与金钱、自己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几乎没有什么诚信可言,社会上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越来越严重。不说市场上的生产者、销售者欺骗消费者,在比较纯洁的校园里,许多同学也把诚信“丢”到了地上角落里。如:大学生中为了拿到助学金或助学贷款,许多学生欺骗老师撒谎说自己家里贫困。还有一些学生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剽窃、造假,一些学生的求职简历造假。还有一些学生不守信用,为了自己的小利益往往言行不一致。在对某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一条:“你认为当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效果如何?”只有10.9%的人选择了“有很好的效果”,72.3%的人选择了效果一般,16.8%的选择了“效果较差。”[2]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诚信意识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2.“不敢为天下先”的奉献精神

老子曾说:“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思想中慈爱、俭朴、不敢为天下先的谦让精神这三宝他非常喜爱。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即为奉献精神。“上善若水,水善利外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他们相争,人也应像水一样处处先考虑别人,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1]天和地能够长久地存在,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那些谦虚恭让的圣人,由于为他人着想而得到爱戴。不难看出老子思想中许多地方都显现着奉献精神的光芒。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人都只想从别人以及社会中索取,从不考虑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一个公民都应为国家的腾飞出一点力。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努力充实、完善自我,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学生努力学习,工人认真工作,商人守法经营,政府人员执法为民,每个行业的人员都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也可说是我们对国家、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二、“道之博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

“道之博爱”是指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一种情感,是指教育者应怀有博大的胸怀,无论亲疏远近、贫富贵贱,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教育工作者要以人为本,坚持“道之博爱”的重要原则,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价值。

1.端正心态,以每一个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现在高校一些辅导员没有尽自己职责,往往工作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只是一心一意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把辅导员的岗位当作自己升职的一个跳跃板。面对学生需要帮助、需要解决现实问题时,往往表现出不耐烦、不太乐意的表情。辅导员应不断增强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工作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应不断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工作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努力为同学们办实事、解难题。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不断加强与学生沟通,多了解一些情况。辅导员必须把对待每一位同学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心态落实到工作中。如在评选奖学金名额或评选入党人员、学校优秀大学生,辅导员绝不应首先考虑与自己平时关系较亲密的同学,而应根据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由大家公开透明的选举。

2.加强情感交流,师生互注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不断做到人格感化、以情疏导。学生往往会对老师产生一种防范意识和逆反心理,不愿看到老师更不愿意听老师说教。在工作中,教育者只有用真挚的感情去疏导受教育者,让他们认识到老师是善意地帮助他们,这样会心悦诚服地听老师讲。在学校中有的学生死要面子活受罪,往往有烦心郁闷事或有实际问题需要辅导员帮助,却又害怕别人瞧不起等一些的心理负担不敢说出口。辅导员要真诚的关爱、尊重、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从心理感受到老师的善意,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告诉老师。此外,辅导员要用帮助学生、为学生服务的实际行动来打动人心。辅导员应具体了解班里同学情况,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助学金、困难补助或帮助找到勤工助学的岗位,用一些具体的事情感化学生。

三、“行不言之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3]。老子教育思想中“行不言之教”是老子对圣人教育方法的经典表述即“不轻易发号施令,只是身体力行,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4]。具体可以理解为:教育者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不是单独仅仅依赖外部的强制措施。教育者首先应要严格要求自己去做,而不对别人说教[5]。当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借鉴“行不言之教”这种我国本土文化。

1.“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的教育方式

“无为”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主要是指顺其自然、遵循客观规律而不人为地设置一些框架。老子曾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意识,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以及一些基本矛盾而采取教育方法,达到“无不为”目的。就像老子曾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简单仅仅依靠辅导员及老师自上而下的灌输以及面对面的教学,应把思政教育的内容无形地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逐步地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启迪,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每年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在宿舍文化活动月中,使学生感受到宿舍和谐、团结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在平时工作中应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工作者要有一双察言观色的眼睛,应从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及他们的思想觉悟之势来引导说服。根据受教育者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观察找出根源所在,因势利导地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应从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出发,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树立典范形象的方式

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思想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是随便地对学生们进行说教。一定程度上,老师还是学生的崇拜对象。学习生涯中,学生与老师的接触也是最多的。不论专业课老师还是辅导员都是学生成长路上重要的引路人,在学术研究、道德操守、理想信念等方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影响者和教育者。因此,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形成正确对待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态度,老师们必须树立一种典范榜样的形象。

四、“道法自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之处

构建美丽和谐的社会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道法自然”的思想对于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对人们形成“重身轻物”的幸福观,知足常乐的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1.“天人合一”的美丽中国理念教育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建设一个“美丽中国”的理念,这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容和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应形成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们的敬畏自然、回归自然的认识。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天、地、自然四者共同存在于宇宙之间,人类与其他万物是一种平等的地位,没有什么高低贵贱。现代社会中由于人类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的局面。我们人类要持久的发展下去,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国家,必须通过教育不断提高人们作为现代公民的文明素质,形成一种生态意识并且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在生活、工作中自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重身轻物”的心态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都逐渐失去了本性。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涉及关于知足心态,“重身轻物”思想的教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1]老子的思想中,人们要怀有一颗清静的心,不要刻意没有尊严地争夺一些外在的事物。在人生道路中,灾难往往是由于人们自己贪得无厌造成的。社会中许多人常常抱怨自己是最不幸福的,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幸运。事实上,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太在意外在的功利显名,只要按照自己的本性丰富扩充自己,摆脱消除那些浮华不实的东西,认认真真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好。现实生活中,每年选出的十大道德模范如李素丽、洪战辉等他们没有争名夺利,只是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虽说社会发展步伐太快,人们承受着家庭、事业、金钱等方面的压力,被许多烦恼困扰,但人们都应该学会释放自己、顺其自然,做事情时尽力就好,不必太苛求自己。在学校的学生们也应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努力完善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知足的心对待我们所拥有事物,努力活出一个自信、洒脱的自我。

当今时代,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老子思想的精华,不断消除大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培养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而且老子思想对于培养大学生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培养脚踏实地的作风也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谦之.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顾玉萍.构建诚信教育机制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4]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99.

第4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一、老子的道德教育内容

1.贵质朴。老子认为质朴符合自然之道,所以是高尚的品德。对于有深厚修养的人,老子常用“赤子”来比喻,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55章),认为有高深修养的人就像婴儿般纯真、柔和;又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28章),因为溪涧、山谷就是道本身的形象,人的修养到了如溪如谷的程度,就是到了纯真柔和的婴儿状态,也就是和“常德”合而为一了。老子认为要做到质朴必须能讲真话,他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81章),真实的话用不着文饰,需要文饰的话不是真话。所以这里的美不是美好的意思,而是巧饰,和孔子讲的“巧言”意思一样,都体现了“疾伪”的精神。这里美的反面是质朴。

2.轻名利。老子认为重视和爱护自己的生命,不被物质名利所诱惑,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厚,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又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9章)老子的这些言论,意在劝人不要舍生命而追求虚名财利。老子提倡“少私寡欲”“知足”“之止”,对于当时当权贵族的贪婪欲求是一种谴责,对于当今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不顾危亡的过分行为是一种劝告。

3.“自知”“自胜”“强行”“不朽”。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3章)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知足固然重要,而自知、自胜、强行更为重要;不失其所固然重要,死而不亡更为重要。“死而不亡者寿”,这一命题是对于长寿这一概念的很高明的解释。身死而不被人们遗忘,必然是生前在道德和事功方面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这种精神长存的不朽才是真正的长寿。

二、老子的道德教育方法

1.“勤而行之”。老子认为要想把道学好,必须认真实行。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41章)士指读书人,老子把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士听说道,就尽力去实行;中等的士听说道,无动于衷,将信将疑;下等的士听说道,便加以讥笑。教育事业就是我们今天教师的道,应“勤而行之”,而不是加以讥笑。

2.及时预防。老子认为,事物的难和易是相互转化的,难可以成为易,易可以成为难。只要把握时机,就可以变难为易。他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3章)就是说,要想克服困难,应当在它还容易的时候着手;要想实现远大的目的,应当从细微处做起,因为天下的难事一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小事开始。因此,办理任何事情,必须抓紧有利时机,做好准备,而且要认真对待,不可麻痹大意。

3.教师的感化。老子理想的执政者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品质是对人民以身作则的感化作用。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老子认为治理国家的三宝之一就是慈,善于领导国家的执政者不用强迫命令,按照自然天道,让人民自由生活。人民在这种政治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压力。老子既然以这种人格感化来要求他的执政者,也必然以同样的精神要求他理想的教师。

4.师生相互信任。老子在谈他理想的执政者对待人民应持的态度时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49章)大意是说,圣人自己没有私心,以百姓的心为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以使人人向善。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使人人自信。这段话本是讲理想的执政者对待人民应持的态度,同样可以应用到理想的教师对待学生应持的态度。

三、老子的教育思想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1.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教师,都要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最重要的职责。作为当今时代的教师,这一任务显得更为紧迫。因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入一个“学习化”时代,只有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善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新型人才,才能适应这一时展的要求。

2.教育者首先要重视终身学习。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创业社会的到来,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当今教师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学习哲学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教师素养,这是教师在“终身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的必修课。总之,只有通过一切手段提高了自身素质,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在班级管理中立于不败之地。

3.行不言之教。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中,教师要让他的学生在自由活泼的班级生活中发展,不应当制订繁琐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儿童活泼的天性,要用教师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爱的生活环境中自然得到陶冶。根据老子的政治思想,他的德育思想的根本原则也必然是“行不言之教”(43章)。所谓“不言”,当然不是什么话都不讲,而是反对发号施令与空洞说教。

第5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老子》; 辩证法;局限性

《老子》不仅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整个中国哲学的思想宝库和奠基性著作。但是相比唯物辩证法,《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注意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但却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减弱了老子思想的实际应用效果;认识到了事物的一分为二,但却过于强调贵柔、守雌,欠缺对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认识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在事物的发展趋势上又陷入循环论的模式。

首先,没有正确认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变化规律。《老子》一书,过度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从大势上认识到了事物的对立转化规律,但缺少对事物特殊性的关注,忽视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天下万事万物皆循辩证法的矛盾规律运动,这是人们撬开万象本质的钥匙,抓不住这把钥匙,撬不开芸芸万物的本质。但掌握普遍性的总规律,并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最终指向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正确的认识过程也是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老子认识到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的,但这些都是对矛盾普遍性规律的把握。万事万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对于这些《老子》中并未涉及。

其次,没有明确辨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一个矛盾的两方面中,其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老子认识到了矛盾的客观存在,提醒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但就《老子》一书所阐释的内容来看,老子有些不分条件地强调无为、柔弱和处下,忽视了对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辨析。荀子曾经站在儒家的立场批评老子,说:“老子有见于拙,无见于信(伸)。”我觉得这一批评是中肯的,所以初读老子,很容易给人消极无为的感受。老子强调无为、柔弱和处下,一方面与当时社会环境过于强调刚健有为有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当时主流思维倾向的矫枉过正;另一方面也是与老子对世界的本源性认识有关,他认为万物由道生化而来,而由于“反者,道之动”,最后又复归道本身,且道的特征是虚无,故在辩证法思维上,老子强调无为、柔弱和处下。但具体到每一个矛盾上,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并不一定是“阴柔”一方,要想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还得具体分析,否则很容易走向消极,否定事物的发展。

最后,没有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表现出浓重的循环论色彩。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和曲折性前进的发展趋势。老子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停地运动着,但他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则持循环论的观点,他指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第十六章),他不承认事物的矛盾运动是向前发展的运动,因此,他把最终的理想建立在复古的状态上,即希望回归原始部落状态:“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这里需要指出,很多人从《老子》六十四章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为老子认识到了质量互变规律,但仔细分析这一章的内容,会发现老子在这里其实强调是矛盾的相互转化规律,小可以转化为大,低可以转化为高,近可以转化为远,反向思维,这一逻辑同样成立,所以,他接着提出“为者败之,执着失之。”而非我们现在在固有观念指导下,对其字面意义的理解。结合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观念,我认为不会,老子是主张物极必反的,由弱会变强,但强极则又变弱,还是会复归本源,这在本质上还是一种循环论思想,与唯物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是不同的。

以上,我们探讨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一些局限性,但这并不是对《老子》哲学地位的否定。作为一本仅有五千言的哲学著作,《老子》大多是从宏观上、从思维层面给人一些启示,不可能论证详实、面面俱到,况且《老子》本身就不是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再者,人们的认识水平总是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对老子哲学也不能求全责备,我们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利用它、发展它。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15.

第6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老子;小邦寡民;道;往来

[作者简介]陈德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053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1-0024-05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段话可以看作并且是学术界公认的老子“小邦寡民”思想的经典表述。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围绕这个主题不断地进行阐释、新解、辨析,其间既有共识,也有分歧;既赋予老子以种种美名,也贴上了无数偏激的标签。这也许就是推进学术不断前进的动力,但是过多争论却不免有偏颇之嫌,总之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见解来认识老于思想的,同样地。笔者也可能不可避免地落人俗套。尽管如此,笔者仍然希望对“小邦寡民”进行探讨和再认识,以求有所裨益于学术,以使之更进一步地接近老子思想的原貌。

一、老子“小邦寡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老子所生活的时代,对于只要多少具备一点国学或历史学知识的人来说,想必并不陌生。众所周知,老子当时处在一个剧烈动荡的年代,正是中国文明史上的这一特殊时段,却造就了许多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思想巨人和被雅斯贝尔斯誉为“轴心时代”的杰出代表的中国文化。可以说,要认识一个思想家乃至于人类文明导师的思想,一方面如果离开他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就难以说明问题;另一方面历史或时代是思想家思想的起点和归宿,因而有必要用一定的笔墨加以阐述。具体说来,老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上奴隶制的生产方式日趋解体,封建制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

西周末年,奴隶制开始解体,与此同时,封建制开始形成。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衡量一个时展的标志,不是看它生产什么,而是看它如何生产,即在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之中,运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在西周后期,社会生产已经出现了铁制农具。并且广泛采用牛耕从而代替了人力劳动,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随着铁器与牛耕的推广,人口的不断增殖,各级贵族手中的土地势必越来越不够分配了。为了维持日薄西山的分封制度,春秋时期上级贵族对下级贵族多采用‘夺封’、‘削封’的办法以夺回部分土地”。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获得发展的空间,根据史书记载,“肇奇车牛运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如贾之信,君子是识”,由此可见当时也算是商贾不绝了。总之随着商业的发展,“百人之器”丰富了,“舟车”之乘便利了,等等。

(二)政治上分封制日愈衰弱封建制得以确立,群雄并起列国纷争加剧

分封制是周朝的一贯统治制度,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人身依附关系在政治上的表现,而其具体形式则是宗法等级制。《诗经》里说:“大宗为翰……宗子为城。”毛传:“王者天下之大宗。”郑笺说:“宗子谓王之适子。”《左传》载鲁哀公时公山不狃谏叔孙辄说:“今子以小恶而覆宗国,不亦难乎!”也就是说天下都是大宗即王者的江山,而以大王为中心逐渐分封下去的封国则形成小宗,小宗绝对服从大宗,这就是嫡庶制,因而这一规定是不可僭越的。《左传》对此还作了仔细的区分,“天子建国(封建诸侯),诸侯立家(封建卿大夫),卿置侧室(封建众子,即为小宗),大夫有二宗(与小宗略同),士有隶子弟(似指小宗或贰宗所隶属的宗人)”,这样一种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就架构起来了,但是这种制度很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因为随着各诸侯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日愈疏离于旧制度,各国擅自划分势力范围并蚕食到王畿之地,变公天下为私天下而“问鼎中原”。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大势,群雄并起、大国吞并小国、臣弑君、子弑父,原来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白天子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而是“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了,周天子不再是天下共主了,而成为各诸侯国“豢养”的“宠物”了,于是各国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三)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但传统礼乐文化正日趋衰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可谓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枝奇葩,这期间产生了许多思想大家和学术经典,成为中国乃至人类共同的思想文化遗产。但是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周朝礼乐文化在这时却遭到解构,此时礼乐不兴、刑法不中、人心不古、人性浮华,正是有感于红尘周遭的吊诡变迁,稍后时期的孔子才有“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的一番感慨;老子更是道出了人欲浮华的现世本质:“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而综观当时各诸侯国的概况,我们看到当时的文化现状是,“秦地的人好稼穑,务本业”;“晋地的人深思简陋”;“周地的人巧伪趋利,喜为商贾”;“郑地的人男女聚会,风俗”;“齐地的人舒缓迂阔,奢侈夸诈”;“楚地的人懦弱偷生,信鬼神、重淫祀”。由此可见,那种所谓高雅的礼乐文化已经被世俗的大众的甚至是庸俗的文化取代了。同时,各种学术流派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它们相互攻击和排斥。总之这种思想文化的两极分化和激荡成为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而正是这种文化现状为老子等大思想家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于是他们得以思考社会发展的问题,从而建构自己的理想社会。生活于这一时期的老子由于自身特殊的职业背景,他长期接触历史文献因此深谙历史规律,这就决定了他的思想比以往和同时期的许多思想家的思想更为深刻,也更为“异类”,这就是“小邦寡民”。

二、目前学界对“小邦寡民”的认识

目前国内学界对老子“小邦寡民”的研究,大体说来主要有四种,一种观点认为老子的“小邦寡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要摧毁现有文明,重新返回那种蒙昧状态的原始社会;一种观点认为老子的“小邦寡民”思想是积极的,是老子对理想社会状态的理性建构;另一种观点主要是从考据学的角度对其中的个别词句、概念进行辨析;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对老子原文进行意译,把它白话化或经典化。不管这种方法是否可取,但他们的一个共同的缺点是毋庸赘述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过犹不及的解读。以下是这些观点的主要表述。

(一)认为老子的“小邦寡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要摧毁现有文明,重新返回那种蒙昧状态的

原始社会

“小国寡民。他们有千余人,被迫放弃朝廷的编制,被逼无奈逃生……纵有车船没地方用,纵有兵器也没陈设的必要……即便与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也是人到老死不与之往来。”。胡寄窗先生在分析“小国寡民”的原因时,除了讲到避免战争之外,还讲到“可以避免因获取物质数据而酿成社会纷扰的工艺技巧”。胡先生等人还认为老子“反对工艺技巧”,“反对工商”,而他们的根据是“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一句。又有观点认为“小国寡民意即国家要小,一个国家的总人口要少””’。因为老子所处时代春秋五霸争雄,战争每每是大国发动的。所以为了消除战争,因而要小国寡民。“这里的‘国’是指诸侯国,诸侯国不断地分小,小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这样的国,实际上就不成其为国了。那只不过是一个田庄或村社而已。陈国庆等认为是一个个自然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句,意即民情淳朴、善良,直至老死也不拘泥那种繁琐而又浅薄的礼节。‘往来’二字不是指一般的交往、共事,而是借代礼节性的交往。”像这样的相似观点或结论不一而足,“然而有的学者忽略其思想整体,进行孤立的研究,认为老子向往颓废没落的国又小、民又寡的社会,是一种悲观厌世的思想在治国方式上的反映;或者用现代社会的国家形态来诠释,忽略了‘国’之内涵的发展演变,以今臆古,扭曲了它的本来面目”。

(二)认为老子的“小邦寡民”思想是积极的,是老子对理想社会状态的理性建构

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而言,持这一观点的专家和学者应该还是占大多数,并以此批判那种把老子描绘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与文明社会对抗的“异类”的思想和观点。有学者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的政治思想,也是其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因此不能独断地把老子的社会理想定性为保守和反动。有的学者认为不能把“小国寡民”认定是老子要求人们退回到原始社会,它只不过是老子通过理想化的形式来表达老子的社会改造方案,“这一构想的深层理念是自然主义,无为则是实现这一构想的具体方法”,“这些构想都是老于针对时弊提出的,反映了道家学派的社会批判精神”。而一些学者则认为“小国寡民”思想的提出是建立在老子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现实为背景上的,老子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谆谆告诫人们,人类社会的发展要顺应和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要倡无为而任自然。但是,这里必须肯定指出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是在进步与倒退的二元张力中前行的。而要“努力克服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有节制地、合理地开发自然,才能最大效度地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正是老子的智慧所在”。

(三)从考据学的角度对“小邦寡民”的个别词句、概念进行辨析

有学者指出,“‘国’指诸侯封区,是‘天子’领导的‘天下’的第一级行政区划。在诸侯林立的当时,‘国’无疑‘小’,‘民’无疑‘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邻近的城邑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犬吠之声可以相互听到,彼此不相干涉,自然也就没有矛盾,人民到老死都不相往来。说明社会群体互不来往,相安无事,更不干扰和侵犯,直至终了”。“在理想社会中,‘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这里首先肯定的是‘有’,人们并不是过着原始那种可怜的生活,什伯之器、甲兵、舟舆等物质文明还是有的,而‘不用’,也不是甘愿丢弃,而是在于它们的用途,不是用于战争,而是为百姓的和平生活服务,直接否定了战争。””’同样的,也有学者认为“首先要提出的是,古代的‘国’和现在的‘国’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说文,口部》上说:‘国,邦也’。《广韵,德韵)也说:‘国,邦国。’(庄子,逍遥游》则说:‘国是五等之邦。,这里的‘国’代指一个行政区域。《周礼,春官,职丧》上说:‘凡国谓诸侯国。’《周礼,天官,大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以居亦曰国。’可见,古代的‘国’指的是诸侯国””,。当然,这里学者们仅仅就什么是“国”的问题进行了辨析,但透过学者们的分析,无疑深化了对“国”的理解。有的学者则从词性的角度对“小邦寡民”进行分析,并指出从“‘使……’、‘使民……’的句式来看,显然都不是在进行描述,而是在进行设计。此外的‘小’、‘寡’应视为动词。‘小国寡民’乃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有的学者则把整句话完全考证,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四)对老子原文进行直译和意译,把它大众化、精细化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一些研究专著上,比如有学者认为:“小国寡民。他们有千余人。被迫放弃朝廷的编制,被逼无奈逃生……纵有车船没地方用,纵有兵器也没陈设的必要……即便与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也是人到老死不与之往来。””‘一些学者则把这一思想译为:“邦国土地小、人口少,即使在这样的落后状态下,如果君主在用餐时不摆十多盆百多碗的奢华排场……鸡鸣狗吠之声都能听见,但民众到老死也不会成群地迁徙到他邦去。”有学者又认为:“《说文・系传》人部伯下引《老子》曰:‘有什伯之器。’每什伯共享器,谓之兵革属。盖小民少,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每什伯共有器者。防盗贼耳。非所以争胜也。争胜则亡无日矣。故使民虽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大道普民所’(《管子・内业》,俯仰户牖盈(‘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行年九十余。足未出里门。‘宇宙在乎手’(《阴符经》),无劳枉己寻。”对于这些引用观点,不管正确或适当与否,它们至少都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乃至于有些地方不乏精辟的见解,但是老子思想并不像后人想当然的认为那样。事实上,要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老子“小邦寡民”的思想,第一是要紧密结合老子生存的历史文化环境;第二是要对老子思想进行通篇把握;第三就是要采取有效的解读方法,这样才能还老子思想以真实面目,从而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

三、“小邦寡民”思想的真实意蕴

在学术史上,无论古今中外,大凡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人们对他的关注是始终如一的,而对他的思想的争论也是如影随形的,这就给后人一种错觉,仿佛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众说纷纭,那么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地代表思想家们的精神实质呢?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看问题的方法问题或曰什么才是真理,一方面方法、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另一方面,按照辩证法的思想,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因此我们不能苛求前人,更不能对后来的解读者大加责罚。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才有不断地对经典大家的思想进行重新解读和阐释的必要,但是一个必须强调的前提就是,必须要言而有据,逻辑可靠才是唯一的科学的态度和研究方法,而不是主观地猜测。因此考虑到在今天的老子思想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问题,这也是笔者致力于再认

识的冲动所在。而为了避免行文赘述,笔者拟就什么是“小邦寡民”和“老死不相往来”作一点浅显的探究。

何为“小邦寡民”,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仍然见仁见智。这里首先得从语言学角度考察一下它的原始意义,“小:与‘大’相对。墨子鲁问:‘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也即是说“小”是“大”的对应词,一般用于指示物体的外形;“寡:少,缺少。与‘多’相对”;“国:国家。周礼天官太宰:以佐王治邦国。大曰邦,小曰国”,一般是指封地或食邑。又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小:物之微也。”“国:邦也。封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寡:少也。从山,从。,分赋也,故为少。”再根据赵进的见解,“‘小’:象形。像沙粒形,表示很小。本义:细,与‘大’相对。《说文》:‘物之微也。从八,见而分之’。”“国:古代王侯的封地,都有其政治中心即国都。如:诸侯国。”“寡:山页组合,用一个人住在屋里,表示人少。《说文》从颁。颁,分赋也,故为少。”在此,要提出的是,古代的“国”和现在的“国”不是同一个概念。《说文・口部》:“国,邦也。”《广韵・德韵》也说:“国,邦国。”《周礼・春官・职丧》:“凡国谓诸侯国”。《周礼・天官・大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以居亦曰国。”可见,古代的“国”指的是诸侯国。《韩非子・内储说下》中说:“国之利器。”王先慎集解:“喻老篇国作邦,此作国,汉人改也。”也就是说,汉代为避汉高祖刘邦讳,改“邦”作“国”。从上面浩繁的引用注释可以看出,人们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于“小”、“邦”与“国”、“寡”的确切词义和词性,事实上这正是破解老子“小邦寡民”思想的关键所在,但是这其中一个为人们所忽略的问题就是,没有把这一思想放进老子《道德经》的整体文本环境中,而是把它独立化和抽象化,这样造成的曲解就不可避免。

第7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道;自然;审美;意境

老子的“天人合一”、“大象无形”、“有无相生”、“奇正相生”等理论,是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哲学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老子首先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所提出的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实存性的,不可将它和“绝对概念”、“绝对精神”混为一谈。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不是上帝造物,而是“道”生上帝,继生万物。

继而,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都应该遵循“道”。“道”具有超越一切名相概念的无限性,故道家美学以“无”为美。“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在这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是第一位的。肯定了人为宇宙中之一大存在,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老子创造性的贡献,建立了宇宙大道本体论,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早的一种“天人合一”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个人的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与道、自然、天地相契合的最高境界。

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也并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相互联结的范畴。在我们看来,老子把自然无为的“道”作为美的根源。他的自然之美的思想,体现了“道”所派生的特征,也体现了“道”的自然延伸。美的本质就是自然之美,老子以“道”作为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宣告了我国美学系统理论的诞生。老子的“道法自然”说集中体现了老子思想的特征,当然,也毫不例外地表现出老子美学思想的特征。它体现了老子的审美观念、审美认识、审美判断、审美情趣、审美目的和审美方式,同时也体现了老子的艺术观,具有丰富深刻的美学内涵。老子的“道法自然”说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表达要自然,方式为无为。“无为”之所以能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关键就在于“无为”乃“自然”。

因此,自然而然的、无所用心的表达方式正能契合客体的自然天性,达到主客体的自然交融。在老子看来,自然无为乃是人类社会和宇宙万物生存发展的最高法则。万事任其自然,摆脱人为作用,往往能成就一切。“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原因在于这种“无为”法则要求主体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天地相合,以降甘露”(《老子》三十二章)。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从哲学角度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受到了古代文艺理论家、艺术家的高度重视,“自然无为”的法则不但被运用于理论研究领域,而且被运用于指导创作实践。在中国古人看来,艺术家创造精彩作品的关键,在于无为而作,自然天成。比如在艺术创造的“无为”法则不是要求艺术家放弃对艺术美的追求,而是主张艺术家超越对作品成败得失的考虑,上升到艺术创造的高度自由的境界。中国古典美学表现了古典艺术不同于西方古典艺术的重要的美学观点,宗白华对此有很好的论述。他指出,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中国就很不同,中国艺术家要打破这团块,使它有虚有实,使它疏通。即是老子所说的无,也就是中国画上的空间。老子美学是其哲学的延伸,即美本于“道”,道是最高、最大、最难达到的美。而道之为性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因而近于道的美,或者说是体现道之美,也必然是与道的形式同一,“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所以一切美都是以看不见的形式,或者是以看不清的形式存在着,若有若无的道体呈现出一种深朴含蓄之美。

“道”之美融会于江河湖海,葱翠草木,日月星辰等自然生命之中,然而“道”却柔弱无比,寂寥无形。此柔弱含蓄的自然之“道”,无时不在展现着美的本身。浑成之“道”所涵盖的世界万有不齐之物,包括美的存在,无不以自然为基础。可以见出,老庄所强调与追求的“无言之美”,其实就是一种空白的美,它和后来中国美学的“意境”所追求的以少总舵多、以小见大、意蕴含蓄等审美特征是相通的。

参 考 文 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中华书局,1994

[2]朱谦之.老子校释[M].中华书局,1984

第8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关键词: 自然无为 朴美 柔美 虚静

中国古典美学的美学范畴往往并不拘泥于具体的美学命题,而是同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于整个宇宙、社会、人生的严肃思索密切相关。这一事实决定了《老子》美学思想从属于其哲学思想的特质而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形而上学性。从共时的角度看,中国古典美学的建构因有《老子》的参与而显得豁然朗目;从历时的角度看,后世美学多受《老子》的沾溉而蔚为大观。我们应当给予《老子》美学研究以足够的重视与深入的分析,其中所内寓的批判性美学精神,则尤为令人惊醒深思。《老子》美学以“道”为最高范畴和中心范畴,与风雨如晦的社会对立,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在批判现实的同时又希冀着逝去了的远古氏族生活的复归。这种批判性美学精神主要体现为一种否定性的美学观念――“自然无为”。

一、“自然无为”的思想内涵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一个特有范畴,其中“自然”的内涵并非是实指的具体存在着的自然界,而是指顺其事物自我情状发展的一种状态,不受外来意志的规束或制约,《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内涵可以认为是从“自然”的概念中引申来的。既然事物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那么就不必进行刻意的人为干扰。因此,“无为”就含有不强作为、不妄作为的意义了,《老子》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从上面的分析来考察,“自然”、“无为”两个概念,其内质是相通的。为了表述的一致性、严谨性,本文遂将二者合并为一个统一的概念,即“自然无为”。

在《老子》看来,“道”是一个创生万物的原始,《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那么,“道法自然”的意义也就在于“道”以“自然”为法规,换句话说,“道”因自然而然之性而独立,而周行,进而成为天地万物共同遵守的普适原则。李泽厚指出:“在老子看来,‘道’的自然无为的原则支配着宇宙万物,同时也支配着美和艺术的现象,是美与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必须遵循的根本条件。离开了自然无为,就没有了老子所说的美和艺术。”①由此可见,《老子》“自然无为”的美学范畴,从根本上说是由“道”的哲学特性进行统摄的。

春秋争霸,中原鼎革,这一时期古中国完成了由宗法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形态的巨变。“自然无为”的实践品格落实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具体表现为一种“为无为”的统治方略。“为无为”是对“无为”的否定,更是对“为”的否定之否定。“无为”以无功利为出发点,却带来了大功利的客观效果,这个悖论鲜明地体现在“无为”的手段上。侯王只有以无事取天下,才能在自然中实现功成事遂。“道”的特性在“无”,在“虚”,在“静”,在“柔”,在“自然”,这种不可名状的混沌整体,有着超越任何有限、任何实体的优势,它是在统摄全局下的一种“有为”,因此可以实现大治。如李泽厚所说:“先秦各派哲学基本上都是社会论的政治哲学。道家老学亦然。所谓‘无为’乃是一种‘君道’。”②88

如果说“自然无为”是对现实的一种否定的话,那么,“为无为”又构成了《老子》社会政治实践中的双重否定。《老子》正是在解构现实的基础上建构出了具有如此深刻的批判哲学体系的。

二、“自然无为”的美学内容

《老子》直接涉及美学的内容并不多也不成系统,鲁迅论《老子》时说:“今书又离为八十一章,亦后人妄分,本文实惟杂述思想,颇无条贯。”③总的概括,“自然无为”的美学内容在《老子》美学中具体大致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朴”的美学内核

知人以论世。不论《老子》的哲学,还是社会政治学,抑或是美学,我们都可以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加以探究。从哲学层面讲,《老子》表现为一种“返归本源”的朴素理念;从社会政治学层面讲,《老子》表现为一种带有追忆性质的“小国寡民”式的原始状态。从美学层面讲,《老子》可以归结为一种自然天淳的“朴”美。

“朴”的本义是指未经雕饰过的原木,《说文解字》:“朴,木素也。”清人段玉裁注解为:“素犹‘质’也,以木为质,未雕饰,如瓦器之坯然。”王弼在“朴散则为器”下注:“‘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所谓“真”即事物本然之状态。由于“道”是混沌的原始,故而具有“朴”的特性。

(二)美学本质的建构

“自然无为”引申到美学领域,其次表现为对美的本质的建构上。既然“自然无为”是一种顺其事物自然本性发展的状态,那么,《老子》所建构的就是一种以“自然为美”的美的本质观。这一美学观的形成,首先建立在解构“人为为美”的世俗美学观的基础上。《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牧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在这里,绚丽的色彩、繁杂的音乐以及丰富的口味,因带上了极为浓重的世俗的、实用的、享乐的、功利的目的而遭到批判,五色、五音、五味本身具有美感特质,符合人们追求美的历史规律,但这种对美的追求不应逾越人们感官所能承受的范围,一旦超越了生理极限,那必然会损害人的体质,甚至会导致“耳聋”、“目盲”、“口爽”、“心发狂”等病态。相对的,《老子》常以婴儿、赤子说明自然纯真之美的价值,“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在《老子》看来,美是自然的,是符合事物自身发展的自然之道的,它必然体现出事物的内在本质,因而它必然是真的。

与《老子》“自然为美”的美学本质相一致的是《老子》追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种无需凭借外在形式的内在美、内容美。艺术是对生活真实的一种审美提炼,是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老子》第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然而艺术对形式的经营不应以损害内容为代价,附丽在事物身上的伪饰是为《老子》否定的,《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解构了美的形式之后,《老子》建构起了“大巧若拙”的美学取向。艺术不分轩轾,但追求艺术的技巧却有等次之分。为巧而巧,取法乎下,如《诗品》评永明体诗歌为“文多拘忌,伤其真美”;④巧而不见其巧,方乃取法乎上,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⑤《老子》以“巧”与“拙”的辩证思维诠释了“自然为美”的美学理想:一方面,“巧”与“拙”相对立;另一方面,“巧”不在人为而贵在自然,自然的形式可能是朴拙,甚或是丑陋的,但这种“拙”的形式背后蕴含了一种老成厚重的精神品质,这与陶诗相类:“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⑥此亦可作为“自然为美”、“自然为巧”的注脚。

“自然为美”作为一种合规律性的美学观,对艺术的创作无疑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艺术自有其成为艺术的内在规律,艺术家们只有尊重这个规律,才能创作出美的作品。美的作品从来不露斧凿的痕迹,而显得浑融一体,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同时,这种美学观念还为审美主体如何进行审美观照树立了范式。不凭借声的“音”与不凭借形的“象”,是一种无须凭依的实体,因其外显的形式不可求,所以它必然会随着审美主体的心理感应而以一种特定的形态即时地从想象的空间里生发出来。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弦外之音、画外之趣、韵外之境等观念都可以说是滥觞于《老子》美学。

(三)美学内容的阐释

“自然无为”引申到美学领域,最后表现为对美的内容的辩证理解上。《老子》将朴素主义辩证法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我们也应注意到“《老子》尽管把矛盾转化的普遍性提扬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的‘道’,却仍然强调只有‘守雌’、‘贵柔’才能得‘道’,即在对立项矛盾双方中仍然非常经验具体地执著和肯定一方”。②93《老子》并非纯粹的思辨说理,而是带有早期哲学特有的经验主义与形象思维。《老子》常常以明喻的形式来阐述“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美学命题,《老子》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守柔曰强”的美学意义不仅在于它揭示了柔美的本质特性,即“柔”不是“衰”的象征,更不意味着“败”,它有自身内在的灵动与韧性。我们不难发现,“以柔为美”的哲学内核是以珍视生命为前提的。既然生命以自然为本质,那么在初始成长阶段,一如“婴儿”一样柔弱,但却蓬勃着一股生的朝气。这与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哲学一道,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

柔美在形态上表现为“虚”、“静”。《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空虚之中蕴含着无穷的创生因子;《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守静能复归事物的本性。其实,“虚”与“静”两个范畴实际上是《老子》悟“道”的手段或方式。“道”是一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单凭感官知觉无法把握,因而需要“虚”、“静”的审美心境。要做到“虚”、“静”,必须澄心;若要澄心,必须去欲;若能去欲,便可做到“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恰是“道”的表现方式。因此,去欲成为“致虚”、“守静”的关键所在。

《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虚”、“静”也是从“无”与“有”的内涵中派生出来的。“有无相生”的理念与中国古典美学中“虚实结合”、“动静相生”的艺术追求一脉相承。中国古典诗歌、园林等艺术的营构非常重视“虚”的美学价值,若诗歌讲究“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⑦园艺讲究“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收四时之烂漫”⑧等。正因艺术中“虚”的存在,才为读者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出读者邈远无限的想象与情思,进而使读者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享受。艺术的魅力正是因有了读者的参与与建构才得以千古流芳。

三、“自然无为”的美学价值

《老子》“自然无为”的美学思想以“朴”为内核,不仅由此彰显出《老子》美学的核心特征,而且也因此奠定了《老子》美学的基础与构架。不论对后世美学理论的生成,还是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实践,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老子》追求“自然无为”的“朴”美,即是追求符合事物本真的自然之美,这传达出《老子》“真”、“美”相统一的美学观。自标举“风雅”的诗三百,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再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自屈原、司马迁,到杜甫、陆游,再到顾炎武、龚自珍等,无不与其精神相吻合。陶渊明而下,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逐渐形成一种别样的审美趣味――“平淡”,与唐诗大异其趣的宋诗,便是在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的手中显示出一种超越青春绚烂的平淡自然之风。后世李贽将其发展为“童心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⑨而成为声讨假道学的一面旗帜。

《老子》在阐述“自然无为”的“朴”美时,以朴素的辩证思维开启了中国古典辩证艺理的先河。自《老子》开始,对于美与丑、文与道、形与神等关涉审美本质问题的讨论,以及对于刚与柔、虚与实、巧与拙等关涉艺术技法的讨论,就代不乏人,成果斐然。这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中蕴含着的丰富辩证艺理,可以理解为文论家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处理艺术与审美的结果。无可置疑,《老子》辩证思维泽被所及,便是辩证艺理传统的树立。

综上所述,《老子》“自然无为”的美学思想以“朴”为内核,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出丰富的美学内容。它不但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着为王先驱的导源作用,而且拓展和发达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老子》的“道”思维,作为对人生、社会与自然理想化的美的意识的反映,已经根深蒂固地熔铸在了中华民族“守静贵柔”的品格中。

注释

①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5.

②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③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 顾农,讲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18.

④ 钟嵘.诗品笺注[M].曹旭,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08.

⑤ 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586.

⑥ 苏辙.栾城集[M].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402.

⑦ 严羽.沧浪诗话校笺[M].张健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7.

⑧ 计成,李世葵,刘金鹏.园冶[M].北京:中华书局,2011:27.

⑨ 李贽著.李贽文集[M].张建业,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2.

参考文献

[1]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3]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 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 张丽.老子“无为”思想探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第9篇:老子的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美学思想的重要观点,它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以及世间万物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吸收老子美学思想的精髓并把它很好的运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

绪论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音乐美学思想在世界音乐美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是与希腊,印度音乐美学三足鼎立的一门音乐学科。当谈及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时,人们免不了会提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音乐美学思想。本篇文章我仅代表个人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谈一些自身的体会。

一·老子的简介及“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意蕴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致力于“柔弱”“无为”的个人道德修养。其主要著作《道德经》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关于“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老子视其为化生万物的法则,其中包含了对美的重要规律即自由与必然,和目的与合规律的理解。所谓的自然,即自来如此,本性如此。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毫无作为,而是指道孕育,衣养万物,并顺物之性让其充分发展,此外不再另有目的与作为。“无不为”是说道由“无为”而成就了万物生命和世界之美,最终达到目的。老子认为:人只有处处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取得自由。深刻的意识到了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的统一。如在《道德经》第34章这样说:“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为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不名有,不为主”指道化生万物而不另有别的追求,它不以造物主自居。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完全遵循万物之性而让其生长,此外不另有自己的目的与作为。此即“无为”而正是由于“无为”道又达到了“无不为”成就了万物的生长和世界之美“成功遂事”最终达到了目的。它不自以为伟大,也不追求伟大,却又成了真正的伟大,显得无比伟大。也就是所谓的“成其大”.可见道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把自己的目的,追求完全融于万物的本性之中,而不是在此之外令有追求。从目的与规律的关系说,目的是融于规律之中,而不是外于规律的。两者相互渗透和统一。以宇宙万物的生命运动来说,万物各有其性,只有符合其生长规律,万物才能各显风采,世界才能成为美的世界。反之,如果违背了万物之性,拔苗助长,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物性被扭曲或被扼杀,世界就变得丑陋,无美可言。可见,老子从万物的生命运动中看到了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的产生变化都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但其结果又都是合乎其某种目的的。自然并没有有意识的要去追求什么,达到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之中达到了一切,成就了一切。

二.“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思想对我们的启发

从以上对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美学思想的简单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老子美学思想的精髓就在于他主张一切以自然为主,合乎自然规律的去做每一件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抱着一种“无为”之心来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无不为”其实静心思来老子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现在做很多事情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它不仅和我们日常的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都在无形之中遵循着此规律。针对此问题我想就我个人观点做一下分析

1.“无为而无不为”对声乐演唱的启发

作为一个声乐演唱专业美声唱法的学生,时常会因为声音技巧达不到老师想要的高度而异常烦恼。声音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看不到摸不到,只能通过听觉来判断其好坏。并且很多时候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往往和老师所听到的声音是有误差的,自己觉得很舒服的声音在别人听来或许是最不好的声音,所以要想得到好的声音就显得很难,这个难主要指的是对声音概念的把握是否准确。比如老师让学生声音往前走,学生如果把握不好就会使声音过于明亮而显得太白或真声过多失去其原有的美感。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心态过急,越是想找到好的正确的声音就越是距离正确的声音远。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时候,往往为了一味的追求自己听觉上舒服的声音而使身体或腔体的某一部分产生了僵硬感,所以声音出来必定是不好的,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事物就会变得无美可言”。所以当我们在日常上课时遇到类似情景时,不妨多来想想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也就是说,不要把声音想的过于复杂话,顺其自然,投入自己的感情,按照自己最舒服的感觉去唱出最舒服的声音,那么这时的声音则大多情况下是好的。当然,如果一味的追求自然而使身体各部位都处于绝对放松状态也是不行的,因为那样产生不了歌唱时的兴奋状态,自然也得不到好的声音。可能有很多老师都会觉得在他们的学生中最好教的反而是那些思想比较简单的,想的比较少的同学,为什么?因为这些学生大多有一种无所谓的感觉,思想简单,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让怎么唱就怎么唱,想的少一些,对自己能不能唱的好也不是特别在意,反而能很快按照老师的意思的到好的声音。这也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吧。当然不是说每个学生都抱有一种‘无所谓’态度就一定能唱好歌,而是针对于对待声乐想的过于多的,总是把自己的目标定的过于高而又总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同学不妨放松自己的心情,以一种‘无为’的态度去静心研究其规律性,研究怎样顺应其自然的规律,这样的话,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无为”转化为“无不为”最终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所以针对于在声乐道路上不是很一帆风顺的同学(包括我自己)我个人认为,不能过于心急,急于求成就如同“拔苗助长”违背自然去做事,必然事与愿违。其实声音无非就是有一个非常打开的腔体,有足够的气息支撑,有丰富的感情表现,有自身良好的嗓音基础。然后协调好各部位的关系唱出来就可以了,但是说来简单,做来却很难。因为这些部位的协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使其中的一部分出问题。所以我们要认清声乐以及其他很多学科都是需要一辈子去潜心研究的,只有怀有一颗“无为”之心才能使自己不会过于急躁,心平气和的去研究它,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掌握其中的规律顺应其规律而行最终获得成功。 转贴于

以上是针对在声乐演唱中怎样用“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来更好的指导自己学习的一些个人体会。其实,不单单是在学习中,生活中“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也处处给我们启示,教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更好的人。

2.“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对个人修养及生活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现代社会里,生活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往往把人压得喘不过其来。我们周围的很多人都在无形之中互相攀比,该比得比,不该比的也盲目的去比,时间一长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做出很多不该做的而事情,从而失去了自己原本以来人性里很珍贵的东西。这样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做事,即使一时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不能长久,而且最终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落的个不好的结果。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压力重重的社会,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使自己不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呢?我认为真的是要有一颗“无为而为之”的心态,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要急于求成,顺其自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不要太过于注重其结果,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一些你争我斗,大家都只是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就不会太过于在意自己比别人少得到了什么,无形之中也就调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家在一起都能和睦的相处,那么整个社会也就会和谐起来。所以,我认为要提高一个人的个人修养,要建立一个和谐,祥和的社会大家庭,“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对我们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等到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真的能达到那样一种和谐的境界时,也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为的了。现在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也正是遵循这一原则。

3.大自然给人们“无为而无不为”的启示

大自然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上帝赐给人类最宝贵,最美丽的东西,我们每天置身其中,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无限快乐。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却越来越差,违背自然地规律去改造它甚至是破坏它,我们认为我们是万物之灵,我们有思想和意识,我们可以创造事物,也可以改变事物所以我们就认为我们是万物的主人,可以任意命令和指使万物,主宰万物的生长和发展,可以想怎样奴役就怎样奴役万物。这种想法是多么幼稚和无知呀!这种心态是多么可悲,可叹呀!殊不知我们是依靠万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万物为我们提供了生机和能量。如果我们真是万物的主宰,那么在我们肆意蹂躏万物的时候,他们就只有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但是为什么我们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比如我们大量砍伐树木,毁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结果是大地干旱,河流干涸,狂风肆虐,黄沙漫天。又比如我们任意扑杀野生动物,一些珍稀动物甚至成了我们的桌上美味,结果导致生存环境日益恶劣,非典等一系列传染疾病蔓延。还有我们刚刚发生的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罕见的雪灾,日益明显的气温高升等等,哪一个不是大自然在向人们做出的反抗。所以我们现代人更要有“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境界,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去呵护她,改造她,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去不合规律的去改造它,只有这样,大自然才会还给人类一个清新,自然的空间。

三.小结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蕴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刻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去领会其中的奥秘,并且拥有一颗平和之心,以一种“无为”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最终达到“无不为”。

参考书目: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