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精选(九篇)

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

第1篇: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98

1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根据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数据,可以确定中国水稻的生产经历了4个阶段,第1阶段是在1949~1961a,水稻面积、单产、总产量缓慢增长;第2阶段是从1961~1997a,这段时间水稻面积、单产、总产量有很大程度的增长;第3阶段是1997~2003a,水稻面积、单产、总产量都呈现下降趋势;第4阶段是从2003~2013a,水稻面积、单产、总产量恢复增长。从水稻生产发展来看,水稻品种改良,推出的抗病虫性强、耐肥抗倒性的优良品种,促进了水稻产量的增长;水稻栽培技术的创新,比如育秧技术、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使水稻植株良好生长,提高了水稻产量和质量;农业政策的支持,大大刺激农户种粮积极性,加之技术支持,使得水稻产量提升。展望中国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可以确定水稻单产提高了3.5倍,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进步[1]。所以,积极创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2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

2014年云南昆明禄劝县水稻生产超额完成1333.33hm2目标任务,而使这一目标任务完成的根本是昆明市农业局组建水稻高产专家组,负责本县水稻种植指导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落实。具体工作中,按照云南省水稻高产创建测产方法对利用水稻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的水稻试验田产量进行检测,并深入研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技术,为农户水稻生产提供创新技术。

2.1 水稻高产栽培

中国在总结长期高产品种选育和栽培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不同稻区和类型理想株型,并采用理想株型与杂交优势结合,育成一批高产水稻新品种。在此基础上,受科学技术的影响,我国水稻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即根据水稻品种生产特点,适当的改善土壤生理化特点、合理移栽水稻苗、适当降低密度,促使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品种优势,长出大穗,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所以,水稻高产栽培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深入分析水稻生长机理、水稻生长条件、创新、发展技术[2]。

2.2 水稻肥水高效率

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但肥料选用不正确或施肥过量等情况的存在均会影响水稻生长,促使水稻产量和质量降低。所以,深入研究水稻肥水高效率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水稻肥水高效率的创新研究是提出了水稻实施氮肥管理技术,即对水稻植株生长过程中对氮肥的需求进行测试,并检测土壤供氮量,在此基础上,利用SPAD等方法构建叶片氮含量指标,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方法,实时、合理的向水稻输送氮肥,确保水稻含氮量足够,促进水稻植株健康生长。

2.3 水稻生产机械化

社会经济发展及科学技术的创新,使得农业生产逐渐向机械化迈进。在现代化的今天,很多国家水稻耕种、收获均实现了机械化。在我国以水稻为主要口粮的情况下,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不仅可以大大节约人力资源,还使水稻生产规模化进行,为扩大水稻生产面积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内水稻生产中所应用的机械设备主要以机插秧为主,多功能的机插秧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农民可以根据实际水稻种植需求,合理调节水稻插秧距离及插秧深度,从而规模化的、合理化、高效化的进行水稻插秧。尽管水稻机插秧已经应用多年,且技术配套完善,但由于水稻插秧就是一项具有技术性的工作,因此水稻机械育插秧作业环节多、成本相对较高,使得水稻机插秧应用还不够完善,农业技术人员还需要致力于水稻生产机械研究,推动水稻机械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3]。

3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积极研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技术并实践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水稻栽培方法,根据水稻品种生产特点,适当地改善土壤生理化特点、合理移栽水稻苗、适当降低水稻密度,使水稻植株良好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促进水稻产业发展。单从云南昆明禄劝县近些年水稻产业发展情况便能充分说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的作用。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创新与实践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康洪灿.菜后水稻优质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中国稻米,2013,19(1):81-82,84.

第2篇: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稻;强化;施肥技术;栽培技术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对我国的水稻种植和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水稻产量,我们积极推行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使该项栽培技术在我国水稻种植和生产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2006年,我们开始引进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结合地区各方面的特点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研究出符合当地特点的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并对其进行大力的推广,提高了全镇的水稻产量。

一、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定义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一种促进水稻生产和提高水稻产量的水稻种植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新的关于水稻栽培的理念,由马达加斯与美国康乃尔大学水稻栽培的专家研究而成。众所周知,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致力于水稻等粮食的种植和生产,虽然传统的栽培技术能够使我们有所收获,但是却达不到超高产的要求,也无法为我们创造更高的价值。然而,与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相比,作为新型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例如稀植壮株、嫩秧早栽、控苗壮秆、湿强根和足肥高产等。在所有的强化栽培技术中,这些显著特点在三围立体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中的表现尤为明显。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三围立体栽培方式是指在进行水稻的移栽时,每窝水稻栽3苗,使之呈现三角形分布的状态,其苗距为6cm至10cm,并且使其行间错窝,尽可能地实现水稻栽培密中有稀、稀中有密和促进分蘖的效果,使水稻的有效穗数增加,最终使水稻的产量得到切实的提高。

二、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的优势分析

由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定义可知,与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相比,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例如稀植壮株、嫩秧早栽、控苗壮秆、湿润强根和足肥高产等,这使得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有了许多优势。在水稻种植和水稻生产的过程中,采用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水稻育秧的成本,主要表现在相同种植面积条件下的水稻用种量的减少以及用工量的减少。此外,其嫩秧早栽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秧苗的早生快发,使秧苗低节位分蘖的发生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充分地体现并且发挥了水稻分蘖的巨大优势,使水稻的足穗和大穗等情况得到进一步改善,进而促进水稻的超高产。

栽秧时灌水方法也很重要,要以干湿交换为主。应采用浅水、湿润、晾田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对秧苗灌溉,这样方便稻苗的插入站立,而且有助于水稻高产的生态和生理需求,达到合理灌溉对水稻生长十分有利。干湿交换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与科学技术来衡量,干湿的时间长短要根据科学依据有规律的掌握,有利于秧苗的成长。

三、实现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的有效措施

1、做好水稻品种的选择工作

要想实现和提高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要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水稻优良品种,目前水稻的品种也在不断地更新改进,但选择水稻品种时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情况做出选择。地区的不同温度差异就不同,干旱地区就要选择耐旱、耐痔、感温性强的品种。低温地区也要选择适合当地气温的水稻品种。严格地按照抗病性强、分蘖力强、生长力旺盛、耐肥力高而且穗型偏大的标准来对高产杂交稻进行选择,对此,市、县的相关农业主管部门有所推介,例如川优6203、川香优37、蓉18优198、健优388和内5优828等品种都比较适宜。

2、做好水稻育秧栽培方式的选择工作

做好水稻育秧栽培方式的选择工作对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选择湿润保温育秧的栽培方式来对适龄的壮秧进行培育,根据水稻秧龄的长短来确定和选择适宜的水稻播种量,并且加强对其肥水管理,使适龄的壮秧得到更好的培育。

3、做好水稻栽种时间的确定工作

对水稻进行适时早栽是实现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因为对水稻进行适时早栽可以促进水稻秧苗分蘖和早生快发,实现水稻超高产的目的。

4、做好水稻的稀植强化栽培工作

我们要采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三围立体的栽培方式来对水稻进行栽培,将水稻栽培成每窝水稻栽3苗和三角形分布的形式,将其苗距控制在6cm至10cm之间,并且使其行间错窝,使水稻栽培密中有稀、稀中有密,促进水稻的分蘖,尽可能地做好水稻的稀植强化栽培工作。

5、坚持平衡施肥的原则

施肥量的平衡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很关键,施肥量的不均匀不适当对水稻的秧苗有很强的破坏力,施肥量过高的稻田区域,会因为量大产生肥害,稻苗慢慢的变黄,死掉,而施肥量过低的稻苗区域的秧苗成长会很慢,就像人的身体一样,营养补充不足,导致虚弱,因此产量会大量减少,甚至稻子不成熟。所以在施肥过程中要综合实际情况制定水稻施肥量。而且要根据科学技术对水稻进行分期追肥。从灌溉用水量来看,传统技术习惯漫灌,而强化栽培技术移栽则强调以湿润灌溉为主,两者相比,强化栽培技术用水量大幅减少;从施肥量来看,强化栽培技术以有机肥与化肥并重的方式,视稻田肥力而定;从营养生长方式来看,强化栽培技术更加强调中期晒田,促进水稻有效生长,实现产量大增成果。

6、除虫草防虫草措施

水稻生长时难免会遇到有虫害现象或者生长杂草等现象,水稻强化栽培在水田种植时不可以用水压草,这样杂草会继续生长出来,影响水稻的生长。在抛栽后一般要用化学防治,将出虫草剂均拌在化肥中,撒进稻田里。我们还可以通过节水灌溉的方式灌溉农田,采用综合防控的技术措施来对水稻进行除虫和除草。

综上所述可见,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和施肥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农作物发展迅速的当下,我国对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加强,为提高水稻产业的发展,更应该加强栽培技术和施肥技术的更进。不断地更新、创新水稻作业的技术水平,为我国的水稻产业再进新一阶段的生产高峰。

参考文献:

[1] 易树坚.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J].吉林农业月刊,2015(3);56-58.

第3篇: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绿色水稻;栽培技术;生长条件;改良目标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249-01

对于水稻这种植物来说,生长过程中的育秧环节对水稻质量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因为该环节可以很好地保证水稻产量,让种植过程中的所有付出发挥作用,有利于秧苗的生长,保证了水稻秧苗的存活率。此外,水稻栽培技术是保证秧苗成活率的基础,不仅可以保证苗齐苗壮,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返青的成活率,进而保证了秧苗的生长质量,让施肥效果更加明显,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为了提高水稻的生产质量,对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改良是非常必要的。

1 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生长的主要影响

1.1 有效防治病虫害

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水稻栽培对其生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栽培技术的提高不仅可以保证种植的效率,还可以避免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简单来说,栽培技术就是植物生长的保护伞,在很多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种植的失败率。水稻是一种很容易感染各种病害的植物,其中最为严重也是最容易感染的就是纹枯病和稻曲病。此外,还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受到害虫的侵染,对生长极为不利。而目前的栽培技术并不能很好地对病虫害进行控制,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虽然一些防治病虫害的药物可以控制其蔓延,但很难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控制,因为过度使用药物会让水稻产生抗生素物质,最终的结果也只会越来越严重。

1.2 有效缩短叶龄

不得不说,好的栽培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质量,因为其可以在根源上对植物的生长进行有效控制。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叶龄的问题是很多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目前也有很多控制叶龄的技术,但这些技术都很难进行叶龄时态的观察与控制。所谓的观察点就是为了让水稻更好地生长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观察方法,工作任务就是对水稻叶龄的改变进行分析。此外,不同的水稻品种还会存在不同的叶龄变化,种植过程与生产质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水稻叶龄是反应水稻生长状态的重要标准,做好水稻叶龄的标记可以及时发现其生长问题,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水稻的质量与产量。

2 栽培技术改良要注意的问题

2.1 要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

在水稻研究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改进种植技术无疑是最大的任务,这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把研究的焦点放在栽培技术上的原因之一。但是,栽培技术的研究要以一定的基础与目标为前提,也就是要关注水稻的产量问题,让水稻质量与产量有一个根本的提升。对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要在注意叶龄问题的同时改进种植技术,以此来保证水稻前期的一切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益,从而提高水稻种植的质量与产量。此外,在提高产量的问题上不仅要进行技术的推广,还要根据水稻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栽培技术的改进,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在改进的过程中,要注意水稻生产的原则与规律,与水稻的生长环境高度契合。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益,进而达到增加水稻产量的目的,为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2 要充分考虑土地的条件

水稻质量的好坏虽然与栽培技术分不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土地条件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水稻栽培技术研究时要充分考虑土地条件,做到因地制宜。要达到该目标,就要提前进行土地条件的诊断,找到不利于水稻生长的因素,并提前对这些因素进行改善与处理,以降低其对水稻生长的负面影响,从而让水稻更好地生长,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质量与产量。一般情况下,水稻的生长过程都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总是会出现一些条件对其生长产生制约的情况,不利于水稻生长过程问题的改善。因此,对土地进行标准的田间测试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要根据实际经验才能准确实施。因此,对土地条件的了解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这是保证后续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与保障,最终达到提高水稻质量之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要运用相关的管理知识,并与育苗技术有机结合,对育苗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优化,从根本上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在水稻种植问题上,研究人员需要注意生L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因为管理是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水稻的生长最需要的就是水分的保证,而对田地的测试工作在该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保证水稻种植顺利进行的基础。

总之,对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要内外结合。在内保证栽培技术的研究水平,在外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尤其是对飞禽的防范与管理。

参考文献

第4篇: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17

杂交水稻在配套建设之后,现在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应用,在粮食生产上取得了十分显著成果,水稻育秧作为水稻种植伟大成果,现阶段已经发展了1800a的时间。我国水稻育秧技术主要由4种,分别为旱育秧、两段育秧、薄膜湿润育秧与工厂化育秧。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3种育秧方法逐渐被旱育秧所替代。

1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方法

1.1 推广对象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选择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作为主要推广对象,农民需要具有容易接受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相应知识水平,通过少数农民带动多数农民的方式,逐渐让全部农民都能接受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1.2 科技培训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可以先构建示范村,对村民进行统一农业科技培训,对技术资料进行广泛普及,在部门农户田地时间进行示范种植,这样农民能够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实际重视效果进行了解,了解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每个种植环节。

2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效果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推广之后发现,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水稻旱育在秋季情况下抗病性能及耐寒性能较好,能够有效缩短水稻种植时间,水稻秧苗素质良好,整体结构良好,产量大幅度提高。正常情况下,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产量与传统湿润育秧栽培技术相比较产量大约提高15%左右,经济效益增长150元/667m2。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推广技术人员。推广技术人员对于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地点及对象具有选择权,如果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方案制定不够合理,整个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效果都将受到影响,推广工作也就相当于白做。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人员还需要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技巧十分了解,才能够保证在进行试验示范之后,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效果[1]。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对于操作人员要求较低,老人、小孩都能够直接操作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对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短缺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3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1 推广速度缓慢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农村地区青壮年很多都选择外出务工,这样就造成农村地区内主要留守人员为老人与小孩。该类人群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低,造成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即便在这些地区内推广之后,操作也不规范,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即便应用了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所取得的增产效果也不显著。

3.2 培训力度不够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由于受到投入成本有限,造成农民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了解程度有限,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栽培面积较小,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人员指导工作难度较高。

4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意见

4.1 提高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以完善水稻旱育秧作为核心,通过科学化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在这种情况下,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人员必须对水稻栽培种植每个环节十分了解,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效果总结。必要情况下,还需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有效提高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人员自身素质。

4.2 提高科研培训,推广示范点

科研培训并不仅仅是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有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到水稻种植现场进行指导。推广人员还应该积极鼓励农民进行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示范田,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每一个时期所能够出现的情况进行讲解,亲手进行示范。

5 结论

伴S着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水稻种植产量显著提高,农村收入增加,正式由于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对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154-01

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这些年来,黑龙江省为了实现水稻收成实现产量达千亿斤的粮食工程,采取了很多有益的办法和措施。黑龙江省的各级政府相关领导,非常重视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经常召开各市、各县和地区的农技推广负责人和水稻站的站长开会,研究最先进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比如,黑龙江省农科院和绥化市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通过合作,就研发成功了一项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技术。还有其他的市区农业技术部门研制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下就简单的介绍几种被黑龙江地区水稻种植户们广泛应用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水稻两段式育苗栽培技术

水稻的两段式育苗栽培技术,就是选择具有晚熟特点的水稻种子,在室内进行育苗,通过两次的移栽,最后达到高产的目的。此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就是通过两次的秧苗移植,为水稻获得更多的积温,这样培育出的秧苗才会多蘖,而且秧苗非常的壮实,在实现稀、晚、大的超稀植栽培下,保证了水稻的成熟,同时还实现了水稻的增产。具体做法如下:在三月末的时候,把室内准备好钵体育秧苗的秧盘,在每个土穴内放上两粒水稻的种子,盖上近一厘米厚的土,等到一个月后,水稻的秧苗已经有两个左右的叶了,这时,把这些秧苗转移到大棚里,进行第二阶段的养育秧苗,当水稻的叶子增加到五片的时候,再移植出来,进行插秧。这是的秧苗质量特别的好。这种栽培技术,具有秧苗种植较稀、出棚比较晚和秧苗比较大的特点。因而,这种栽培技术培育出的秧苗具有以下的好处:水稻的秧苗长得比较壮实,水稻的个体优势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虽然比以往的育苗期晚,但却能提前成熟,不仅分蘖的优势增加了,还在平方米粒数上有所增加,因而千粒重的比例也明显的提高了很多,每亩的产量都比以往旧式的栽培要增产200多斤。当然了,黑龙江省的老百姓收入也增加了很多。

二、水稻大棚育苗栽培技术

水稻大棚育苗栽培技术,被许多的黑龙江水稻种植户所采用。大棚的建设结构一本分为五个类型,有木架结构的,有竹木结构的,有钢架结构的,有合金钢管结构的,还有玻璃钢管结构的。这些结构的造价一般每公顷亩都在700元至800元之间,最便宜的就数竹木结构了,只需要每公顷亩在300元左右。水稻采用大棚育苗的好处很多,比如,水稻采用大棚育苗,可以在早春时节就把大棚扣好,大棚里的土地积攒、提升温度,有利于水稻的育苗。另外,大棚的采光效果好,大棚的保温作用突出,非常适合种植户培养出结实、茁壮的秧苗。在进行大棚育苗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把种子放在施宝克液体里浸泡,随后要用温水把药剂洗掉,这样有利于秧苗的发芽。其次,要在大棚内秧苗出齐后,把地膜揭去,这时要进行大棚的通风工作,最初选在中午温度最高的时候,进行轻微的通风,使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降下来,慢慢的再长大通风的时间和扩大通风的范围,知道最后实现全天的通风。最后,在插秧的时候,所插的秧苗不能过密,秧苗插入土中的深度要适中,使秧苗不倒也不漂。

三、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

在黑龙江省的一些地区,正在进行着一项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那就是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这种水稻高产的栽培技术,它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壮实的秧苗,还要有肥厚的土壤做基础,另外再加上种植户在田间的高质量管理做后盾。这些年,这里的水稻种植户可尝到了甜头,年年水稻大丰收就是最好的证明。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这种水稻高产的栽培技术。首先,水稻种植户先精选出好的种子,在扣好的大棚中进行培育,培育出结实、茁壮的秧苗,将要种植水稻的土地,进行三年一翻两旋,之后,采用农家肥和化肥相结合的办法,使土地的肥料,完全能保证水稻的生长需求。最后,水稻种植户一定要加强对水稻田间的高质量管理。在给水稻灌溉的时候,要把握好加水的多少和深浅,只要达到水稻生长的需要即可,同时,要加强水稻田间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把水稻田间病虫害控制在最低点。总之,黑龙江省各地区的水稻种植户,通过进行宽窄行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每年都收到了大丰收的良好效果。

四、水稻机械插秧测条深施肥栽培技术

水稻机械插秧测条深施肥栽培技术,是一种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随着黑龙江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步伐在逐步的加快。这是一项既省时,又省力,而且还增产的高新技术。目前已经在黑龙江的一些地区得到了推广,还需在更多的地区进行试用。

五、结语

水稻作为我国人民群众喜爱的粮食作物之一,社会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我国十三亿人口,粮食问题关系着老百姓生存的切身利益。国家领导人和各级的政府都很重视,高产的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户们,这些年由于采用了最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获得了水稻的大丰收,黑龙江省已经成了我国重要的粮仓。这都与当地相关领导的重视、广大的水稻生产技术研发人员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可见,水稻要想获得高产就离不开高超的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海军. 水稻综合栽培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 学,2008(3):141-142.

[2] 张小明. 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2008(10):7-8.

第6篇: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稻;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68

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将农业视为立国之本,粮食的种植技术成熟,经验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旧有的经验和技术已经落后于发展的潮流。目前在水稻种植上最为新颖的技术就是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了把握这项技术,并且作出示范将之推广。下面主要对水稻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希望更多的农业从业者可以增加对这一技术的了解和接受程度。

1 水稻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1 选择优质种

种子选育是种植的第一步,选择优质种子更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培育出来的种子质量也不断提高,以往使用的低品质种子已经被不断淘汰,逐渐留下的都是发芽率高、抗虫害、产量高的种子。但是使用要秉持优胜劣汰的原则,还是需要在种植过程中不断优中择优,在不断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也提高质量。在选取种子时,还需要结合种植土地的情况,因为种子对于土地的含水量、酸碱度都存在不同的要求,所以需要为种子选取最适宜的土地进行种植。

1.2 育苗

在选取育苗土地时需要秉持的原则是土壤肥沃、水源调度方便、背风向阳、干燥平坦,然后经过深耕处理,保证土壤呈现细、松、平的状态。将腐熟的农家肥料与调配的营养土播散在床土上,并利用工作耙平,还需选用农药祛除虫害。床土需要在播种前10d扣棚,并在播种前一天浇足水,播种期是根据当地的季节以及水稻生命周期确定。苗床的温度宜控制在30℃并保持足够的水分;水稻出苗后,温度大概控制在28℃。天气晴朗时要保证通风与苗床水分;当幼苗成长为3片叶子时,却将成长温度控制在22℃左右,根据温度合理控制通风,避免稻秧成长过快。

1.3 确定种植地

选取的种植土地要干净无污染,水稻在成长中没有吸收有害物质,才可称为无公害优质水稻。除了洁净以后,种植地还需要具备土壤肥沃、土地平坦、沟渠灌溉便捷等要求。

1.4 插秧

在插秧之后需要对种植地进行整理,避免土壤粘重在一起,保证砂浆沉积之后进行。在插秧时秧苗不可入土过深,若种植地为沙质土壤,则利用抛秧的方式进行,保证秧苗之间的距离,切记秧苗不可如土过深,否则不利于秧苗返青。

合理布置秧苗之间的距离,才可保证水稻在生长中可以充分吸收养分、水分以及阳光,密集种植容易限制水稻生长,但过疏种植会造成资源浪费。为了合理控制水稻的种植间距,可通过小面积试验田来测试,查看不同间距下水稻的生长情况与产量,确定最合理的种植间距。由于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在插秧前需要在种植地灌溉充足的水分。尽管水稻田中的杂草相对较少,但还是要积极除草,防止杂草吸收养分,阻碍水稻生长。栽插不能太深,不然对秧苗返青非常不利。

1.5 施肥和田间管理

插秧结束之后,需要展开合理的田间管理:进行前期的管理工作,即查看秧苗的生长情况,在水稻初成长阶段主要低施氮元素,其可促进根茎生长。而且水稻穗也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所以需要对秧苗及时的施肥追肥,保证水稻在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一般情况下,农家肥的调配标准是20thm2,根据1:0.5:0.7的配比来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并控制好用量。纯氮肥控制在14kghm2,钾肥则控制在30kghm2,尽量不施用粒肥;为中期的管理工作,水稻正处于拔节孕穗阶段,而且生长速度很快,需要供给充足的营养肥料,尤其是氮元素,但也要合理控制肥料量,避免水稻杆疯狂生长;为后期的管理,此阶段水稻的生长主要体现在谷粒方面,也是确保水稻产量与无公害的关键时期,所以需要提供充足的碳元素供水稻生长。

1.6 灌溉

水稻在生长阶段仍然需要大量的水源,一般秉持着浅水插秧,寸水返青,同时还需昼夜灌溉,在移植过程中,水位高控制在1cm所有,直到返青阶段增加水源,在全生育期需要将水位高度控制在5cm,直到水稻有效分蘖后再予以停止,而且需要将水分排出晒田,才可控制无效分蘖。如果水稻种植地水源充足,可以放跑马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水环境,但是在施肥期间不可采用跑马水。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区域,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与地理位置,合理灌溉,避免水资源浪费。

1.7 防治病虫害

为了快速便捷的去除病虫害,一般都会选用农药,但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会残留部分农药,经过食物链循环,最终还是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无公害水稻需选用合理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保证这些农药高效、无害、残留低。而且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选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制成的农药来预防祛除病虫害。

1.8 水稻的收获

水稻成熟后需要适时收割,一般而言,水稻成熟的标准为籽粒超过90°。已经变黄、成熟水稻穗轴有1/3开始变黄,水稻桔梗有超过70%的已经枯黄。在收割水稻期间,要依照品种分类,不可混杂,要在洁净的地方进行脱粒与晒谷,从而确保稻米的品质。

2 水稻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水稻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在我国的示范和推广力度并不是很大,或许是出于敝帚自珍的心理等,但是这就表明更加需要对此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笔者在分析了其他的作物或蔬菜的栽培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手段之后,总结出以下几条比较有效的途径。

资金的支持,任何技术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对水稻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的时候,更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物力,比如选择示范田地的时候需要花费租金,机器设备的购入,工作人员的工作,还有推广宣传所需要的花费等等。

开创新的宣传渠道,现在的社会,产品的包装和营销非常的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目前农业技术的推广只有是在一些期刊、报纸上进行,而且大部分都要依赖政府的扶持,而推广的主体对象农民其实对于报纸期刊的兴趣并不大,所以应该加大力度在电视、网页广告的宣传上,可以以动漫形式来宣传水稻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优点等。

3 结语

虽然目前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有着突破性的发展,水稻的产量也足够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可供水稻栽培的良田也在日趋退化;世界上大部分的地区仍旧存在着温饱不能解决的情况,因此对水稻的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研究、示范和推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段云慧,赵乾希.无公害优质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43.

第7篇: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稻直播;发展历程;栽培技术;优点缺陷

1日本水稻直播技术发展简述

日本对于水稻直播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63年,比我国早几十年。日本水稻直播技术从研究到推广再到鼎盛时期,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1974年,日本的水稻直播面积达到了5.5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在水稻的直播技术中,水直播占30%,旱直播占70%。水稻直播在日本也遇到过难题,比如:直播容易生长杂草;田里种子发芽不稳定;直播不易维持出苗直立状态等等。针对于此,日本的原正水稻技术研究所探索出一套水稻高产技术“半旱作栽培”。使用这种栽培方法,一定要保证田里要以露泥为主,使得田地浸润,水稻根部有氧。并且,使用这种旱作栽培方法只用传统水稻种植水量的30%,还能降低水稻的生产成本[1]。

2国内水稻直播技术发展简述

众所周知,我国面积广阔,农业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我国在水稻的种植上占据3019万hm2,占全国农作物面积的四分之一,并且,我国的南方人口基本以大米为主。所以,水稻在我国农作物种植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关系到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我国稻田区域分布十分广阔,有些地区已经实现机械化育苗,插秧和收割等,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了让所有的稻作区(六个区)和稻作亚区(十六个区)都能够实现机械化生产,且为了让广大农民能够轻松的种植,我国科研院校等单位的辛勤努力使得水稻直播技术有了飞速发展。

3水稻直播栽培管理

3.1秧苗管理

通过直播技术种植的秧苗在苗期之后(播种一星期左右后,长出四片叶子时),一定要做好查苗,补苗[2]。部分水稻会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不出苗,因此需要在出苗后对田地进行查看,对于没有大面积缺陷秧苗的情况下,需要补苗。而对于大面积的缺苗情况,则需要进行移栽。其次,对于秧田水浆的管理。在完成直播后,需要在没有积水,土地湿润的情况下对水稻进行灌水,此时需要在下午3点后进行,确保水稻的秧苗不倒,便需要在在傍晚之前排出水浆。还应注意在秧苗长出两叶一心时要浅水亲灌。

3.2按时收获

当田地里的稻穗98%达到腊熟中后期,穗的枝梗变得金黄,此时便是最佳的收获时机,应做到及时收割。同时,根据不用的品种和不同的成熟区域进行分段收割,以减少因为水稻的过熟和未熟而造成水稻的质量和品质不过关。收获中做到不撒粮,不漏粮,颗粒归仓。而后进行摊开晾晒,在水分含量不到14.5%时装入粮仓,期间要避免鸟儿虫子以及雨天和潮湿环境。

4水稻直播技术优缺点

1)新的直播栽培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需要的人力资源少,效率高,且在播种过程中步骤简单,易于满足水稻的生产需求。2)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满足了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农产品,掀起了直播技术的热潮,日本、美国等农业大国相比与我国很早便实行了这一水稻直播技术,其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相对成熟和完善,机械化程度较高,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部分地区已经在实践这一水稻直播技术,力争成为我国水稻直播技术的样板工程,进而在全国推广[3-4]。3)杂草难以根除。水稻直播栽培的方式决定着水稻秧苗在脱水换气时杂草的疯狂生长。如果在使用了除草剂后除草效果不明显,杂草仍具有适合环境的能力,大量的繁殖在稻田间,将会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巨大影响。4)由于传统的水稻种植栽培育苗插秧,播种时期便会正常进行,在直播技术栽培时,缺少了在田间育苗插秧,使得播种期将会推迟20多天,导致水稻的产量不稳定。

第8篇: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

1 水稻高产栽培概况

水稻栽培技术在以水稻作为粮食作物的地区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伴随着逐渐推广的水稻丰产优质品种,极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水稻种植不再是简单的自给自足的种植方式。种植规模化、新栽培技术品种的迅速发展,对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有力进行了推动,为我国有效解决粮食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栽培技术上怎样更新换代,在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上获得创新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

2 水稻栽培的主要方式

2.1 手栽稻

手栽稻属于稻作的传统方式,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大的秧龄弹性、选择品种具有较大的余地以及可以充分应用温光资源等。由于手栽稻育秧与移栽等需要较大的劳动强度与较高的劳动力成本等,势必会被其他移栽方式所替代。

2.2 机插稻

机插稻的主要特点就是较高的播种密度与标准化要求。当前较为成熟的育秧方式包括工厂化、软膜与双膜育秧。工厂化育秧是通过播种流水线对铺土、洒水以及播种等程序一次性完成,适用于企业组织大规模生产或者是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在生产环节中为了有效降低成本,对软膜与双膜育秧进行了简化,是目前机插育秧最广泛的应用方式。

2.3 抛秧栽培

抛秧栽培具体是指利用塑料秧盘培育出根部附有营养土块的秧苗,移栽时通过秧苗带土产生的重力,利用人工或者机械将秧苗均匀的抛洒在田上。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了有效解决水稻在移栽秧苗过程中的抗寒问题,研制出能够有效抵抗低温,秧苗返青快的鱼苗纸筒技术,由此逐渐形成了抛秧技术。

3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相关要点

3.1 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

水稻要想实现高产必须具备优良的品种,目前水稻拥有很多的品种,应当按照本地区土质情况选择具有良好耐热性以及抗倒伏的稻种。之后对种子进行处理,首先要进行1-2天的晒种,并且挑出种子中存在的杂质,晒好种子之后使用食盐水漂洗种子,除去组织。再准备温水对种子浸泡,使用石灰水或者蓝矾溶液对种子进行消毒,持续使用清水对种子浸泡2-3天后捞出。利用种衣剂进行包种,阴干之后备用。

3.2 栽培之前稻田准备工作

由于一些地质土壤中可能含有比较多的重金属元素,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测量土壤,挑选重金属含量比较低的土地进行施肥,同时使用有机肥与复合肥,实施早耕整平,间隔3米挖一条畦沟,方便在田间进行换水与施肥打药管理,当泥浆沉实之后进行排水晒晾最后等待播种。

3.3 安排播种时间

按照气候条件决定播种时间,例如气候较为湿润的地区,年降雨量非常充足,冬季会出现零下温度,播种早稻适合选择每天的平均气温超过10度,因此,这样的地区一般把5月上旬作为播种期,一般选择6月进行晚稻的播种。

3.4 选择科学的催芽方法

当前催芽方法较为简单,缺少科学性,早稻在催芽过程中如果温度较低就会产生出芽较慢或者是烂芽的问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使用1000倍的多菌灵对种子侵泡12小时,使用清水洗净之后晾晒12小时,反复水浸并且晾晒3到4次,将催芽使用湿麻袋包裹好,就可以保证出芽的一致性,最终获得优良质量的芽苗。

3.5 合理管理苗期

播种之前先要整理好秧地,灌水插秧过程中应当选择单双苗插植,防止出现一蔸多苗的现象,直至苗长出1心2叶时才开始灌浅层水并且施肥。之后按时进行施肥并且根据苗期管理规则分别实施,水分的管理工作需要做到在浅水地区插秧,在深水地区促蘖,干湿管理交替进行。

3.6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防治稻田病虫害的方法主要是预防,同时辅助药物施治,按照发生病虫的规律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尤其是在拔节阶段的防治病虫害工作,对每一种病虫害防治使用的药物用量应当遵守使用说明以及相关要求。水稻拔节阶段多发纹枯病,水稻发病时其叶片与叶鞘会出现早枯,造成稻株无法产生抽穗,发现此病害,应当及时施治。

3.7 后期管理水稻

水稻分蘖高峰期之后,除了要防治病虫害之外,还要按照天气情况科学追施拔节肥、长穗肥,并加强管理水资源,在各个时期对水深进行控制且有效调节水温。收割水稻之前一个星期左右应当放干水。

3.8 及时抢收

当水稻成熟之后,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收获,一般收割水稻选择主穗全部变黄,谷粒变硬时进行收割。收获较早则容易出现青米,降低产量,过晚则会出现谷粒脱落甚至是发芽。

4 结束语

第9篇: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 水稻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 有机农业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186-01

有机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允许使用现代常规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合成农药、转基因技术等,排斥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有不良影响的生产技术和物质,达到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提高产品品质与产量的目的。所以应当将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应用于有机农业生产之中,不仅能够满足有机农业生产的要求,还能促使水稻良好生长,最终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目的[1]。所以,将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有效应用于有机农业生产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1 区域的选择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是在上一季作物收获后未经任何翻耕犁耙的田块内,使用化学除草剂灭除杂草植株和落粒谷幼苗、摧枯稻桩或绿肥作物后,灌水并施基肥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将秧苗抛插或将精选种子直接播到田块中。基于此,可以确定此项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性,但前提是应用在适合的区域。相对来说,对于此项技术应用区域的选择并不是非常严格,但也要符合GB3095、GB15618的要求,选择有机含量高且PH值在6.5~7.5的土壤。当然,通风透光、有机含量高、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最为适宜[2]。

2 主要技术

为了使水稻免耕栽培技术能够在有机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在具体应用此项技术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2.1 稻田整治

相对于普通水稻种植情况来说,利用水稻免耕栽培技术进行水稻种植,在具体进行水稻播种前,稻田当中生长的杂草种类必然多,且密度高、危害性大。为了避免杂草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应当在整治稻田之际,做好除草工作。也就是在晴天且稻田中有水的情况下,将浓度为12%的恶草灵乳油原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滴入稻田当中,并且保持稻田含水3天,如此来达到除草的目的。

2.2 育苗播种

为了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目的,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当尽量选择矮杆、耐肥、抗倒伏的品种。在具体进行育苗播种时,先将水稻种子晾晒2~3天,之后选取色泽金黄、籽粒饱满的种子,用恶敌5g加水浸种3~4d,进行杀菌处理。之后沥水直接育苗,使种子长处嫩芽[3]。

2.3 直播或抛秧

利用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来进行水稻种植,通常采用直播或抛秧的方式。其中,采用直播方式,就是对平整的稻田进行开围沟,之后每20m左后开一条横沟,待横沟开好后进行2.0~2.5m左右的竖沟,尽量保证沟深在18~20cm。在此基础上将嫩芽露白种子直接播于大田。而抛秧通常是在晴天或阴天进行,即将带有泥土的三叶或四~秧苗栽插大田之中,同时做好排水露泥。

2.4 田间管理

2.4.1 水分管理

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其处于不同阶段所需水分不同。为了使水稻能够良好的生长,应当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注意做好水分管理,也就是在水稻秧苗定根成活后,此时秧苗的根系吸水能力较弱,且叶片极易失水干枯。对此,应当适度灌水提苗返青,减少死苗,一般水深3.0~4.0 cm为佳。在分蘖期,为使水稻良好生长,应当将水深保持在1.5cm左右,从而调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平衡,如此可以促进水稻分解和吸收土壤养分,同时还能保证水稻基部得到充足的光照。稻穗期,是水稻最需要水的时期,应当将稻田水深设置为3.0cm,如此可以减少颖花退化、穗短、粒少、空壳等情况发生。在抽穗扬花期,因水稻叶片已经停止生长,且颖花发育已经完成,可以适当的减少水量,使根系有活力[4]。

2.4.2 肥水管理

对于肥水的管理,通常是在秧苗抛插之后的5~7天,按照2:1:3的原则进行氮肥、磷肥、钾肥的施加;而在植株3叶期,应当注意施加适量的氮肥、氯化钾,以此来促进水稻快速生长;在植株6叶期,依旧注意施加适量的氯化钾、氮肥;而在主穗幼穗分化期,则需要施加氮肥、氯化钾及复合肥;而在后期为了保证饱粒增加质量,不施加肥料。

2.4.3 病虫害的防治

通过对以往水稻种植经验的总结,确定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导致水稻植株生长不佳。为了在利用水稻免耕栽培技术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使水稻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应当注意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因水稻主要害虫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水稻螟虫等,所以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害虫的高发期,加强对水稻的管理与观察,一旦发现有病虫害发生的迹象,及时利用吡蚜酮、异丙威、噻嗪酮、烯啶虫胺等农药进行防治,避免大面积的水稻受到害虫的迫害。在防治病害的过程中,应当明确高发病害,如纹枯病、稻瘟病、细条病、稻曲病等,进而采取适合防治措施加以防治。

3 结束语

发展有机农业生产运用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轻型易懂、增产增效且完全符合有机食品生产规程的一种生产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推广意义。当然,要想使水稻免耕栽培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应当在利用此项技术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注意选择适宜的区域、做好稻田整治、育苗播种、直播或抛秧以及田间管理等工作,如此才能保证水稻良好的生长,最终收获优质高产的水稻,为人们提供有机大米。

参考文献

[1] 赵巧玉,冯军.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在有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5,(18):8-8,9.

[2] 赵淑敏.探究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在有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新农村(黑龙江),2016,(16):5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