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叶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茶叶销售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茶叶销售工作计划

第1篇:茶叶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上游供货商总数超过100家;茶叶品种超过100种;

500

―预计到2015年年底将直营店规模扩张到500家;

60%

―2011年来自茶叶的营收占比增至60%;

1.2亿美元

―2010财年营收同比增38.2%至1.2亿美元;

10亿美元

―Teavana目前市值。

一家茶叶零售商,市值做到10亿美元,凭借什么?品牌和渠道。美国Teavana创始人兼CEO Andrew T. Mack表示:“我们不想做一个俗不可耐的茶室,或者街头深巷处的一个茶馆。我们想代表全世界所有文化,包括俄罗斯、中国、英国、日本以及中东。”

本研究报告将从该公司发展概况、业务模式、财务分析、发展战略、行业分析、风险提示、募集资金用途和股权结构等八个方面具体分析。

一、发展概况

创办Teavana的灵感来源于Andrew T. Mack和妻子的一次环球旅行,他们游走于异国他乡时发现,喝茶几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7年Mack在美国亚特兰大创办了第一家Teavana直营店,口号是:“打开通向健康、智慧和幸福之门”。

2004年, Teavana与Parallel Investment Partners合作,获得股权资本、战略咨询以及其他资源来加速扩张计划。1997~2007年,零售店面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扩张。2007年,Teavana在美国30各州总共用拥有70家零售店。同时,美国茶叶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07年Teavana的特种茶销售量增长了10%。

截至2011年5月1日,Teavana在美国35个州拥有161家直营店和19家特许专卖店,计划到2015年年底将商店规模扩张到500家。

二 、业务模式

Teavana 的业务模式:全球采购、配置特种茶叶建立品牌分销和质量控制渠道(线下加线上)。

第一步:全球采购、配置特种茶叶

(1)全球采购

Teavana本身不拥有或者运营任何茶园以及生产设施。该公司建立了一个专业采购团队,负责从全球范围内的茶园和茶商进行采购茶叶,茶叶大多产于东南亚如中国、日本和印度。团队成员精通茶叶,有足够精细敏锐的味觉来分辨不同茶叶的品性,他们每年多次去各地茶园精选,和当地的茶商以及种植者建立关系,并且监督茶叶的运输。

茶类相关商品的采购来源有两个:一、Teavana的采购团队在世界范围内挑选高质量的相关产品,包括某地质量上乘的纯手工艺品;二、和大量工厂和代工厂合作来制作Teavana 品牌类产品。

(2)配置特种茶叶

采购团队也注重对多种茶叶的混合型配制,并且和全球范围内有经验的茶叶配制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且会花费大量时间在混合茶叶的外观、气味和口味上进行不断改善,以保证Teavana出售的每一种茶叶在外观、气味、口味、咖啡因含量以及益于健康的特质等方面做到独一无二。

Teavana为顾客不断提供新品茶叶,每年至少2到3次引进新品,每个零售店的茶墙上的品种每年大概有10%~20%会不断更新。

第二步:建立品牌

品牌是Teavana的核心:该公司通过特种茶叶和相关产品建立起辨识度高的品牌,此外利用网络互动社区的营销方式来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

(1)品牌类茶叶

目前该公司出售的茶叶超过100多个品种,涉及白茶、红茶、绿茶、乌龙茶、巴拉圭茶、路易波士茶和草药茶以及它们的混合茶,其中混合茶占据8成份额。不同品种的价格差异较大。

(2)相关品牌商品

该公司还提供跟茶相关的商品,包括茶壶、茶杯、茶具、茶饰品、茶食品,这些商品产品大多以Teavana为品牌(也有少数商品采用第三方品牌),并融合了东南亚(包括中国、日本、印度等国)的茶文化,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也能享受茶文化的魅力。

1、茶壶:

Teavana出售的茶壶有铸铁壶、陶瓷壶、泥壶、青瓷壶、骨瓷壶、玻璃壶等,其中铸铁壶在日本制造,为手工制品,内部全部涂漆,外部以日本文化标志做装饰。

2、茶杯:

Teavana茶杯大多以其出售茶壶做配套,分为铸铁茶杯、陶瓷茶杯、冲茶器、玻璃杯、旅行茶杯。这些茶杯的价格在7美元至30美元之间。

3、茶具:

茶具主要是作盛茶、泡茶、喝茶所用。Teavana出售的茶具包括泡茶器、茶水壶、热水机、茶盘、茶壶加热器、茶壶架、茶垫和茶叶罐等,其中泡茶器是以Teavana为品牌,内置专利排水装置。茶水壶和热水机使用该公司自有品牌和第三方品牌。茶盘、茶壶加热器以及茶垫都为手工工艺品,涉及多种款式和颜色。这些茶具价格差异比较大,在4美元至250美元之间。

4、茶食品:

为了提高品茶效果,Teavana还提供了茶食品,包括酿造蜂蜜、德国甘蔗糖,饼干、薄荷糖,以及饮料。这些产品价格在4美元至8美元之间。

5、其他相关商品:

Teavana还提供了与茶相关的附属品如茶香烛、雕像、杯盘、抹布、纸巾、茶文化和历史书籍、茶文化音乐CD。这些产品大都加入亚洲文化元素,如观世音雕像、佛像等,而茶香烛则借用古印度医疗系统,融合丁香油、桂皮、香柏木、巴西橙色香料等原料加工而成。这些产品的价格在12美元至150美元。

(3)网络互动营销促进品牌意识

除了产品有高度品牌的识别性,Teavana还非常注重对社交媒体以及移动应用程序的应用等,以此来创造一个茶叶爱好者的社区,培养顾客重视度,并促进品牌意识。

1、博客 “Heaven of Tea”、Facebook和 Twitter官方主页

该公司拥有自己的博客 “Heaven of Tea”、Facebook和 Twitter主页,借助这么媒体来及时更新有关茶叶、茶道、与茶相关的创意礼品等信息。

2、iPhone和iPad应用软件

该公司在iPhone和iPad推出了免费应用软件―PerfecTea Touch。用户通过这款应用软件可以浏览Teavana商店的各种茶类商品,定位销售店,获取商品信息,并为用户泡茶的时间设定一个内置音乐的计时器等。

3、网络社区互动

下面举个实例。今年夏天Teavana借助网络平台推出“Exotic Iced Tea Contest”(奇异冰茶竞赛)线上活动,Teavana曾用六种最受欢迎的草药茶混合配置成72种独特的口味,此次活动意在鼓励在线用户创造自己的茶叶配置方案,活动时间持续八周(从7月5日到8月29日),每周冠军将会赢得Teavana的奖品。

4、其他网络营销方式

利用展示广告、搜索引擎优化以及CPC模式等为公司官网导入流量,此外还进行邮件营销。截至2011年1月30日建立了30万个个人电子邮件库(客户来源于网络订购或者商店购买),及时通过邮件发送公司的新茶品种以及促销信息等。

5、品牌保护

Teavana目前已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注册了多项商标和服务商标,其中包括Teavana®、多种茶叶的名字以及该公司logo。同时,该公司已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几项商标申请,包括“天堂茶”、“茶架”以及其他茶叶的名字。该公司还拥有独立域名省略。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在世界其他国家注册或申请了一个或多个商标。

在保护品牌和专利方面,除了利用商标和商业法律外,该公司还与供货商、管理团队和咨询顾问等签署了保密协议和专利信息协议。

第三步:分销和质量控制

目前,Teavana在美国康乃迪克州斯特拉特福镇拥有一个分销中心,通过这一分销中心将其产品(包括茶叶和相关商品)运输至布遍全国的零售店,运输频率为每周多次。对于Teavana销售体系来说,分销中心类似于“大脑中枢系统”,它承担者调度和管理整个产品分销渠道的任务。

该公司计划在2011年至2012年期间分三个阶段来扩大现有分销中心规模,同时计划在美国其他地区建立第二家分销中心来满足远期的业绩增长。

为了确保茶叶质量,Teavana在产品采购环节采取严格的抽样检测,并遵照欧盟制定的有关农药、重金属残留标准来对茶叶质量进行检测。

在分销中心,Teavana的茶叶接受第三方的抽样检测。对于Teavana所出售的茶类相关商品(如茶杯、茶壶),Teavana要求所有产品都必须取得无铅证书。

第四步:线下+线上渠道

销售渠道有两种:线下的零售店(包括直营店和授权加盟店)和线上网店,目前在美国拥有161个直营店,19家授权加盟店(美国2家和墨西哥的17家)。

(1)线下零售店

Teavana零售店(包括直营店和授权店)是其主要的销售渠道,2010年零售店为该公司贡献了近93%的销售额。直营店一般坐落于高人流量的大型购物超市,特许加盟店店选择与区域生活中心的顶级商户合作,且只出售的全是Teavana授权产品。

Teavana零售店推崇的是一种“茶天堂”( Heaven of Tea)销售氛围。店内装饰采用金色木质材料、陶瓷地板、并配有柔和的灯光和亚洲风格音乐。此外还有“茶墙(Wall of Tea)”的展示柜,陈列了近100种颜色各异的茶罐,其中包含了各类高档茶(Premium tea,或称溢价茶)和“特色茶”(Specialty tea,用特定原料茶叶为特定用途或特定品牌拼配的茶叶)。

为了吸引过往客户,在每家零售店门口都设有茶样品展示车,并配有专职人员来做宣传,以此来吸引过往人群。

(2)线上电子商务

2007年Teavana建立在线销售平台省略/,2010财年在线平台为该公司贡献了7%的销售额,2007年至201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56%。

在购物体验方面,在线销售平台复制了零售店“茶天堂”的经营理念,推出虚拟“茶架”,用户可浏览Teavana提供所有茶叶、茶商品和茶礼品以及他们的介绍信息。

为了增加线上销售额,该公司最近推出了在线补给程序(online replenishment program,根据客户以往定期的购买选择来自动向客户出售和交付他们钟爱的茶叶)。

三 、财务状况

从历年财报来看,Teavana的业绩稳定增长,季度销售额季节波动大,其中四季度最高,且来自于茶叶的销售额占比持续提高至60%,因为茶叶的毛利率远高于茶具类商品和茶饮。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Teavana的财报日期和自然年月并不完全对应,2006财年指截至2007年1月28日全年,2007财年指截至至2008年2月3日全年,2008财年指截至至2009年2月1日全年,2009财年指截至至2010年1月31日全年,2010财年指截至至2011年1月30日全年,2011年一季度指截至至2011年5月1日的三个月。

以下是该公司历年的财务状况解析:

(1)营收增长稳定,2010财年同比增38.2%至1.2亿美元

从历年销售额的增长情况来看,Teavana营收增长较稳定,2007~2010财年营收增速均超过35%,2010财年同比增38.2%至1.2亿美元。

销售额包括可比商店销售额(运营时间至少15个月)和其他运营未超过15个月的商店的销售额总和。Teavana运用可比商店销售额(Comparable Store Sales)作为衡量零售店的衡量指标之一,主要是为了排除一些干扰性因素,比如一般来说新开店前3个月的销售额会超过平均量。

2010年Teavana零售店平均占地面积为888平方英尺,平均可比商店销售额(运营时间超过15个月的零售店)为86.2万美元,每平方英尺的平均销售额(包括运营时间超过15个月和低于15个月的所有商店)为1千美元。

来自特许经营店的收入包括:初次特许经营费用, 持续的品牌费用, 满足合同条件下的营收, 来自Teavana商品的批发费用以及相关递延收入。此外,2011年1月30日Teavana终止SpecialTeas品牌以及相关的产品销售。

(2)毛利率、运营利润率和净利率平稳增长,2010财年净利率增至9.6%

就整体趋势来说,Teavana历年的毛利率、运营利润率和净利率呈平稳增长趋势。2011年一季度毛利率增至62.9%,运营利润率增至18.8%,净利润率增至9.6%。

Teavana的销售和运营费用的增长速度小于营收的增长速度,后期预计销售和管理费用将继续增长,主要基于:1、零售店扩张计划;2、与IPO相关以及成为公众公司的相关费用。

此外,随着零售店的扩张,折旧和摊销费用也将继续增长。Teavana预计未来随着供应商规模的扩大,销售额和毛利率会不断提高。

(3)销售额的季节性波动明显,四季度销售额最高

从季度销售额增长情况来看,销售额季节性波动非常明显。一般来说,每年四个季度销售呈递增趋势,四季度达到最高,主要因为美国四季度假日较多,家庭开支相应较大。此外,特种(specialty)商品零售行业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4)2011年一季度茶叶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占比增至60%

由营收产品构成可以看出,来自茶叶的营收增至2011年一季度的60%,茶具类商品占降至一季度的36%,茶饮料占比则保持在4%。

茶叶的毛利率普遍比茶类相关商品的毛利率高,所以成熟的Teavana零售店一般都会更注重茶叶的销售,从而提高整理毛利率。

事实上,消费者在Teavana零售店的主要购物模式是:更注重享受、挑选自己满意的茶叶以及试喝新到货的茶叶混合品种。

(5)2011年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级物为374万美元

截至2011年5月1日(即2011财年Q1)Teavana手持的现金及现金等级物为374万美元。现金流入主要来源于运营利润和基于不断调整的循环信贷额度的融资,现金流出主要包括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两方面。

贷款方面,2008年6月12日,Teavana与五三银行(Fifth Third Bank)签订三年的循环信贷额度的贷款和担保协议。2011年4月22日,Teavana与五三银行续约至2016年4月22日。

资本支出主要用于零售店扩张和更新基础设施包括翻修已有店面和在信息技术系统上的投资。运营支出主要用于购买存货和支付薪酬、租金和其他零售店相关的运营成本。一般来说,二三季度会加大购买存货的力度,从而为四季度销售旺季做准备。

四 、发展战略

该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包括:美国的直营店扩张、国际扩张以及线上销售增长。

(1)直营店增长战略

直营店是teavana营收的主要来源。截至2011年5月1日,Teavana在美国总共拥有161个直营店。该公司2011年计划新开50家直营店(包括一季度已开张的15家),2012年计划新开60家,预计2015年年底将直营店的规模扩张到500家。

(2)国际扩张

目前Teavana的海外市场集中于墨西哥,通过与Casa Internacional公司签署合作协议,Teavana在墨西共拥有17家特许加盟店,此外在美国也拥有两家加盟店。加盟店出售也全是Teavana产品。

(3)电子商务

该公司计划利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营销等方式来增加网站流量,从而增加在线销售额。2010财年在线平台为该公司贡献了7%的销售额,未来的目标是将此比例提高至10%。

五、 行业发展概况

(1)高度分散 门槛低

目前美国茶叶市场还处于高度分散状态,与Teavana形成直接竞争关系的主要是规模相对较小的独立运营茶叶零售商;形成间接竞争关系的包括其他散装、袋装和即饮茶供应商,如超市、俱乐部商店(club store)、网上供应商、家居用品供应商、以及其他提供茶商品(如茶具、茶壶等)供应商。

由于进入茶叶和茶饮料的市场门槛较低,未来Teavana可能面临更多的市场竞争对手。根据招股书,Teavana竞争优势包括:品牌优势、“茶天堂”零售店的销售经验、以及根深蒂固的茶文化,高品质茶叶以及茶商品。

(2)美国茶叶进口量增加 人均茶消费相对较低

近年来美国茶叶进口大幅上涨,2007年进口额达3.1亿美元,同比增长9.97%。2010年,美国茶叶进口量达到 12.7万吨。

尽管美国近年来茶叶进口量猛增,但跟其他地区相比,茶消费程度仍很低,市场调查公司明特尔(Mintel)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茶市场规模预计在566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国内茶叶市场规模只有52亿美元,占比只有9%。Mintel预期2011~2014年美国茶叶的零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为6%。

(3)美国茶叶市场的稳步发展的三个原因

1、对健康的关注:茶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饮料声誉日隆,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咖啡和其他软饮料,尤其是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逐步成为许多美国人心目中最理想的饮料。

2、茶消费方式多样化:茶叶消费方式或茶叶形态日益多样化,饮茶越来越方便。

3、食品和饮料口味的变化:随着茶口味的多元化和创新性混合,消费者对于茶类的食品和饮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六 、募集资金用途

Teavana于今年7月28日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TEA”,发行价17美元,上市首日收盘报27.80美元,较IPO发行价上涨63.53%。Teavana在IPO中发行了714万股普通股,发行价17美元,募集资金1.214亿美元。

该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途:

(1)回购A类可赎回优先股:

回购由Teavana Investment持有的Teavana公司所有在外的A类可赎回优先股,总价值10,683,333美元;根据该Teavana公司2004年与Teavana Investment签署的协议,Teavana当年向后者出售了9,005,217 B类可赎回普通股和10,683,333A类可赎回优先股。在此次IPO中,Teavana将以10,683,333美元回购Teavana Investment所持有所有A类优先股,而Teavana Investment持有的B类普通股则按1:1比率转化为该公司A类普通股;

(2)支付300万美元与此次IPO相关的费用;

第2篇:茶叶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一、茶叶产业的现状

目前,全市茶园保存面积为万亩,茶叶总产吨,其中名优茶吨,普通绿茶吨,老青茶吨,年产值约万元,其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茶园有万亩,福鼎大白茶等良种茶园约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约亩,仅占茶园总面积的,通过调查分析制约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⒈茶园老化,品种低劣,经营管理粗放,以老青茶和低档茶为主。生产实践证明:缺少良种,难产名茶,茶叶效益就差。⒉加工设备陈旧老化,加工生产能力低;加工厂房破旧,卫生条件差;加工技术退化,产品质量低。⒊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茶业产业发展,生产、加工与市场脱节,不能有效利用销售市场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⒋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茶叶经营者全部是承包国有、集体茶园进行生产、经营,加之承包期普遍很短,生产经营者对生产投入缺乏积极性,普遍是掠夺式经营,严重地制约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二、茶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工作重点

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兴业富民为目的,以打造精品名牌,扩大赤壁市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目标,以发展良种为先导,以市场销售为龙头,以技术服务做保证,以典型户、专业户为示范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茶叶产业。

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是:改造老茶园,发展良种园,全面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扩大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基地,争创精品名牌,通过品牌效应扩大市场需求,新建茶叶交易市场,组建茶业集团公司,完善生产经营机制。

三、发展目标与任务

⒈五年建成以羊茶、茶庵岭、新店、神山、赵李桥、官塘、中伙为主的个茶叶重点镇,全市形成个茶叶重点村,个茶叶种植专业大户,个名优茶加工大户,新建一个茶叶市场,筹建赤壁市羊楼洞茶业集团公司,形成公司连市场,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茶叶生产经营新格局。

⒉五年后全市茶园面积达到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万吨,其中名优茶达到吨,总产值达到亿元。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经营户突破千户。

⒊良种茶园建设。××年引进优良品种新建亩无性系茶叶良种母本园。采取改造老茶园与发展新茶园相结合的办法,年共发展良种茶园万亩,其中××年亩,××年亩,年至年每年各发展亩。

⒋大力推广无公害茶园生产技术,××年扩大无公害茶园万亩,××年扩大无公害茶园万亩,年全市所有茶园必须达到无公害技术生产标准。

××年申报—个绿色食品茶园生产基地,面积亩。

××年申报一个有机茶生产基地,面积亩(××年选址定点)。

⒌改造和新建个名优茶加工厂,从××年开始每年改造和新建个标准化名优茶加工厂。

⒍××年新建一个简易茶叶交易市场,地点拟定在市特产局附近(待条件成熟筹建农副产品规范市场)。在现有品贵公司的基础上,筹建赤壁市羊楼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和市场的销售为龙头带动茶叶产业发展,年销售茶叶达到万斤。

⒎争创优质名牌,参加省、部名优茶评选,每年创优质名牌—个。

四、主要工作措施及激励办法

⒈加强领导,专班常抓。茶叶是一个多年生经济作物,其经济周期长,经济效益持久,也是我市的一个农业支柱产业,要发展茶叶产业,首先各级要加强对茶叶产业的领导,再就是要有专班人员常抓不懈。为此建议要有一名市级领导专抓茶叶产业发展工作,茶叶重点镇的茶叶生产工作任务要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与此同时组建赤壁市茶叶产业办公室,安排—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主要职责是:抓好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指导与服务,督促落实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加强与国内外茶叶产业界的联系,联络茶叶协会会员,通过信息沟通,促进和指导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

⒉部门支持,项目扶持、促产业发展。市发展计划局、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特产局、科技局、扶贫办、农业综合开发办、金融部门等职能部门都要支持茶叶产业发展。

⒊组建赤壁市茶叶协会,通过协会网络生产、加工、销售大户,共商赤壁茶叶发展大计,协调好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达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信息共享,利益共沾,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⒋培育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典型户、专业户,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茶叶产业发展,对这些茶叶经营大户,从技术、资金、项目、税费优惠等途径给予扶持,使其成为茶叶产业的标兵和带头人。

⒌运用科技创名牌,聘请知名茶叶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与茶叶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合作,建立科技推广网络,将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培训纳入农业培训计划。

⒍采取以奖代补的养事方式扶持茶叶产业发展,具体奖励标准建议如下:

()新建良种母本园,经检查验收,每亩奖励元。

()新建良种茶园,每亩奖励元。

()鼓励争创精品名牌,凡新获得省级名牌产品奖励生产单位元,新获部级名牌产品奖励生产单位元。

()取得无公害茶叶产品认证的生产单位,奖励元;取得绿色食品茶叶产品认证的生产单位,奖励元;取得有机茶产品认证的生产单位,奖励元。

()鼓励茶叶加工户更新机械设备,争取农机补贴政策,按购买机械价值补贴。

()销售名优茶达到万斤,奖励元。

()××年组建茶叶协会、茶叶销售公司、茶叶交易市场,每完成一项工作奖励元。

五、具体工作要求与建议

第3篇:茶叶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一、主动融入,积极引导农民走强化生态观念,共谋茶业发展优势

茶园生态化是关系茶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安溪茶叶生产必须从资源优势向生态优势转换,这是保持长效发展后劲的需要。县广播电视台及时制定宣传计划。开辟《聚焦三农》栏目,引导农民走强化生态观念。一方面。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大力宣传报道生态茶园建设,有计划、有步骤逐年推进。由于建设生态茶园的前提和基础是茶园生态环境的改造和建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技术性强。需要用长远的计划,进行分类指导,强化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引导农民实施茶园“改造工程”,切实保持茶园植物多样化,切实从安溪的实际出发,引导农民把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中低产茶园的改造上来提高茶园产出。打造“生态茶”,营造发展新优势。如蓝田乡地处安溪中西部,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无霜期290天,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非常良好,是安溪乌龙茶主要生产基地,全乡拥有茶园215万亩,年产茶叶2万多担,茶叶连年被检测无污染、农残无超标,合格率达1D0%。域内还有始建于1958年的乡办茶场温宅管区,拥有山地面积2000多亩,森林覆盖率100%,生态环境优良,可供后续开发山地达1000亩以上。作为一个老茶区。该乡的农民们在保持茶叶绿色生态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生态茶园建设、改植换种以及茶叶制作工艺培训、销售市场开拓,来提升蓝田的茶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经过政府的引导、茶农们的努力,蓝田乡现已建设生态茶园4800亩、示范片生态茶园4片、种植酸枣7万多株、改造低产劣质茶园近6000亩。

二、主动融入,积极引导农民走强化标准化建设。开发规模性茶叶基地和交易市场

标准化生产是实现茶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提升茶产业级别的一个重要模式。旧茶园的整合、集中扩张只是生产规划化进程中量的增加过程,只有通过标准化的实施。才是生产规划化进程中质的跃升。为此,县广播电视台派出采编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茶业工厂、加工、销售点,与农民、加工和销售人员们打成一片,同生活、同劳动,获取他们所盼的、所想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 “加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的要求,用镜头、用笔头将其搬上广播、搬上电视荧屏。引导农民、加工和销售人员依照相应的各类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加工、销售,真正实现标准化运作。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如金谷镇是个种茶大镇。通过广播、电视的宣传,农民朋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原来的旧茶园尽快进行整合、集中扩张。目前,全镇共有优质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等生产基地茶园1.7万亩。年产茶近2500吨,产值近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同时。还立足建基地、抓科技、拓市场、做活茶文章,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分别在三元、元口、金东、渊兜、芸美等5个中心村建设茶青交易市场,吸引周边乡镇的大量茶青进入市场交易,使茶青价格一路上扬,平均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10元左右上涨到25元以上,在渊兜村,形成了茶叶产业的分工,专门从事制茶的专业户达200多户,年收入都在6万元以上,全村人均收入近7000元。

三、主动融入,积极引导农民走强化质量检测。确保茶叶品质

茶叶品质是安溪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为引导全县上下生产、加工、销售的茶农茶商们,如何有效应对日本、欧盟等国家实施绿色技术贸易壁垒和我国茶叶新国家卫生标准的贯彻实施。县广播电视台聘请工商、质量监督专业技术人员走进演播室,分别在电台、电视台设立《质量之窗》、《质量检测》专栏,配合县委、县政府加强宣传、培训、引导等常规手段和在茶叶质量监测体系的完善上下功夫。一是主动融入,积极引导茶农、茶商配合县委、政府对安溪县乌龙茶质量检测中心站、中国茶都茶叶质量检验站、福建安溪乌龙茶标准化监测检验中心等3家检测机构进行整合,顺利地建设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杜绝质量卫生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二是依托全县24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完善检测体系。通过统一检测,随机抽检等方式进行了宣传报道,扩大茶叶的检测面,确保茶叶源头质量。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如虎邱镇是安溪县四大名茶的主产区,在罗岩村他们对农残控制工作进行大胆实践,成立了全县第一支由40名茶农组成的“绿色”巡逻队,负责全村无公害茶叶宣传及茶叶农残监督等工作,有了这支义务巡逻队,罗岩村的茶叶质量合格率连年100%,并在全镇得到有效推广。目前,虎邱镇所产茶叶以其独有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倍受市场青睐,现已成为安溪铁观音集团、八马茶业等知名茶企业的生产基地。成品茶长期大量出口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绿色健康成为虎邱茶业发展的品牌。

第4篇:茶叶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追逐热点的背后,是我们不够了解品牌和营销,未能洞察品牌和营销的真相。博客、微博、微信,说到底是工具,是宣传的工具,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展示的工具。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工具比规律更容易“看见”,所以,在困难面前,人们对工具的追逐,往往大过对真实规律的追逐。甚至追逐工具会演变成对自己的安慰,“表明”自己努力了,做不好已不是自己的错!

光有工具不行,要善于使用工具才行。战场上给你一把枪,如果你不会使用,这把枪再先进也是白搭。工具和工具背后的规律,以及使用工具的人、使用工具的环境都很重要。现在很多茶企瞄上了网络营销,做起了电子商务,例如,《东南快报》报道,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今年(2013年)初的一份报告称,2012年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98亿元,销售农产品的网店共计26万家。报告指出,从具体农产品看,茶叶在淘宝网销量最大,日交易额超过700万元。

但是,成功的却不多,仅仅是“少数”,例如,同样根据《东南快报》的报道,最近一份电商报告指出,95%的茶企电商都是不盈利的。与此同时,远卓品牌策划公司的调研资料也表明,有些茶叶企业在网络上苦心经营了两三年,投入过百万,依旧是入不敷出。

为什么会这样?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失败的电商看似“各有各的不幸”,其实质上大多没有解决好四个问题,其一,怎样让客人进入店铺?其二,如何让进入店铺的客人买茶?其三,如何让进入店铺的客人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买茶?其四,如何让客人主动推荐身边的朋友买茶?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分解问题,我和张之闯先生在《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反复强调:“采茶也好,卖茶也罢;劳动密集型工作也好,知识密集型工作也罢,工作中的难题都害怕‘分解’二字,分解之前可以是一本‘糊涂账’,‘云里雾里’,分解之后就有可能条理清晰、化难为易,逐一找到攻克或改进的方法。如果分解之后依旧不知所措,那就继续分解,直到解决方法‘历历在目’时再停止。例如,电脑程序开发虽然是知识密集型工作,但不管多么复杂的电脑程序,也不管其出现了多么严重的问题,其最终都可以分解为有限数量的简单数字‘0’和‘1’,都可以在相关程度上解决问题。”

卖茶过程看似复杂,搞不清楚客人为什么进店,摸不透客人的心理,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但是,一旦精心分解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都是“显而易见的”,都是“可控的”。客人为什么不进店,客人为什么不买茶,客人为什么来了一次就不再回头,客人为什么不把店铺推荐给朋友,其根本原因都是自己的工作没做好。

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适合的茶叶。只不过在具体的策略上存在差别,例如,如何吸引客人进店?如何快速提高茶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何运用沟通技巧,提高成交率?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对网络营销的深入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人性的深度解剖和透视。

我经常在“茶金会”上强调,网店、传统店是个平行的世界,相同之处多过不同之处,不可动不动就厚此薄彼。传统店需要“选址”,网店一样需要“选址”;传统店需要“经销商”,网店一样需要“经销商”;传统店需要“品牌”,网店一样需要“品牌”;传统店需要“促销”,网店一样需要“促销”;传统店需要“销售沟通技巧”,网店一样需要“销售沟通技巧”。不同之处是在操作细节的诸多差异,其背后依然是人性的互动、心态的平衡和利益的分配。

第5篇:茶叶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到09年末,内销茶市场年销售额约为240-250亿元,预计远期销售总额将达到年XX亿元的规模。但国内茶叶市场一直处于一种杂乱无序的竞争状况,产区厂家受各种因素影响,基本还处于小农经济时代,规模小,成本高,技术创新能力弱;加工工艺和设备落后;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受资金、规模等因素的制约,无力打造品牌。销售市场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没有任何一个真正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已有的一些地方品牌也具有极高的地域限制性,品种单一导致销售量到了一定规模即遭遇瓶颈,从而导致无力在更大范围扩张。个体茶庄虽然数量庞大,但是由于规模小,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价格混乱,导致严重缺损社会公信度,外资品牌如立顿等由于产品集中于袋泡茶,很难与大多国人的消费习惯相吻合,虽然有极高的品牌美誉度,但在一个有深厚饮茶传统的国度,亦很难成为市场主流。

很难想象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一个如此庞大且极具成长性的行业,却没有任何一家真正的名牌,也没有任何一家利益集团来投入资源打造一个知名品牌出来,张一元、吴裕泰出了北京还有几个人知道?西湖龙井、碧螺春、安溪乌龙、云南普洱大家耳熟能详,但又有谁能说出到底哪个牌子的产品才有品质保证呢?

项目主题

以现代连锁经营模式,以单一品牌整合国内名优茶叶资源,以品质为本、树信于民,确立安全茶叶的概念,抢占终端市场,打造茶叶行业的真正名牌。

项目背景和市场现状

茶叶是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产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饮茶习惯,社会生活中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的底蕴,茶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消费国、产量第二大国。

消费心理及需要

对处于销售终端的消费者而言,茶叶市场的现状令人感觉一团乱纱,无从下手,如今买其他任何一种日用品,你都可以想出至少几个牌子的商品来购买,但是,茶叶基本上就只能跟着感觉走了,稍微有点这方面知识的消费者根据色香味形,按着价格的高低,脑子里的概念还可以搞个大概,但是,理化指标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这些就根本无从谈起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度的要求有了极大的提高,国家也日益重视食品安全,舆论对茶叶理化指标超标、生产场所不符合卫生标准方面的报道不断,总体检测合格率只有60%强使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明显有疑惑心理。市场迫切需要打造出一个具有良好美誉度、公信度的强势品牌来满足公众的消费要求,无论是绿茶、花茶、乌龙、普洱,我不想成为专业人士:买茶叶,我只需要一个安全优质的品牌。

可行性论证

一.作为终端市场的占领者,借助现代农业概念、环保概念及零售概念,有助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二.作为农业产业化项目,在行业内具有独创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符合创新发展的路子,易于得到政策的支持。

三.通过产销直接见面、规模经营的方式,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合理控制售价,在控制一部分优质资源的同时,也使生产厂家得到良好的效益,茶农增收,也使消费者能在合理的价位上放心购茶。

四.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营一个优质的茶品牌,带动茶文化的发扬,使企业极容易取得较高的社会美誉度,从而有利于提升品牌价值。

五.通过在茶叶界首倡的特许专营、连锁加盟方式,在强势的品牌营销策略下,既可以在最大限度内控制固定资产投入成本,也可以迅速占领终端市场,取得销售的最大一块蛋糕,零售利润

六.茶行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抢先占领终端就等于抢先占有了未来的制高点

品牌理念

以质量为本,以品牌为依托,多品种单一品牌连锁特许专卖方式,打造具有长久生命力,优秀企业文化具有市场公信度和社会美誉度的中国茶叶名牌。

组织架构

总公司、生产厂家、零售终端

总公司主要负责品牌经营及维护,业务物流,质量控制,门店推广、审核、,财务核算,行政事务。品牌经营部门负责品牌、企业logo、整体风格设计维护,制定企业文化及推广,媒体联络,公共关系,广告策划,新产品推广等事务;业务部门负责产品原料基地、生产厂家选择、新产品开发物流配送等;质量控制部门负责质量验收,包装,检验、新产品研发等;门店推广审核部门负责门店的推广战略,加盟商推广、审核、开业准备、门店撤消、员工教育等,财务部门负责财务核算、成本控制等,行政部门负责日常行政事项,公司制度的建立,计算机网络维护、电子商务,法律等。

生产厂家通过合同或股份的方式加盟,根据总公司的要求供应符合相应卫生、质量标准的产品。加盟店负责产品的销售,本地推广,跟进服务等

经营原则及策略

原则:只销售自己品牌的茶叶,只销售符合相应卫生、质量标准的茶叶。

茶叶作为一种商品,既有其他商品的共性,也具有它独特的个性。全国范围内不下上百种品种,按命名的不同更不下上千种,每一种又有高中低档之分,作为单一品牌经营,需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地域、厂家,前期以不超过15?个大品种为宜,与之以入股或签约的方式加入,要求厂家必须通过qc认证,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卫生、质量标准方可出厂,以卫生标准作为绝对淘汰标准,同时在业务开展初期,总公司需要在要货量,价格方面有个严格的测算,一方面吸引合格的厂家加入,一方面控制销售风险,这也可能是前期的一个难点。!共2页,当前第1页1

品牌是生命线,能不能打造出一个响亮的有公信有美誉的牌子是品牌经营企业能否长盛不衰的根本。品牌的外延需要企业投入巨大的资金、人力去建设、维护,尤其在前期,需要在媒体、社会公关等方面做大的投入,才能在较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个被社会知晓的品牌,投资方是否认可这个行业,是否认可这种方式,是否愿意做这方面的前期投入是能否启动这个项目的前提。!品牌的内涵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高尚的企业文化,作为茶叶行业,本身就具有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文化优势,品牌的内涵需要每位员工时刻去自觉维护,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企业也需要自觉为员工制造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时刻对社会体现出品牌的责任心,社会才会真正认可你这个牌子,而不尽尽只是知道你这个牌子,只有被大众认可,才是品牌长盛的源泉。

建立大客户档案,售后回访制度,预约送货制,名、特品预订制,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增进客户归属感,建立稳定的客户群。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危机公关体系,与政府相关部门,质检、科研部门及大众媒体建立友好的关系,有助于企业及时掌握政策动向,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品牌及公司名称的命名尽可能争取统一,作为向全国推广的品牌,命名需排除地方色彩,体现大家风范,同时需要制定统一的logo,统一的装修风格,针对产品档次以中档以上为主打、消费层次以城市中等收入人群为主的定位,风格应不求豪华,突出传统风格又体现现代企业色彩,应给人愉悦、可信、有气质有不是高高在上的外观感觉。

门店的设置及地域布局,总公司应在消费能力较强,有饮茶传统的中心城市,建议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成都、青岛、济南、大连、重庆、福州、西安、太原择五城市左右开设旗舰店,面积以200平米?以上为宜,以利于打造品牌,树立形象,方便下一步的推广。在强势广告推动下,在中心城市以区为界,次中心城市及市场需求较大的地级市,百强县做加盟推广,在达到一个稳定的门店数量及销售之后,再向下一级推广。首批门店选址应以商业区,大超市,大卖场附近为妥,以求得一个相对容易高的销售,缺点是房租偏高。

积极构建网络销售平台,在品牌运作的前提下,网上销售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而且有利于向更广泛的人群作营销,符合eu标准,美国、日本标准的高品质茶叶可以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积极投入新产品研发,推广,结合市场口味,迎合消费需求,每年推出两只左右的新品种,不但可以促进销售,利用资源,也有助于引导市场,不断增强品牌活力。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保证本品牌任一品种的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逐渐建立一个完整的检测机构,与国家质量检验机构保持良好的互动。注重员工培训,优秀的员工是企业的最大财富,必须对门店一线员工进行严格专业的岗前培训,招工应以原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茶叶从业人员为宜,培训应包括两大项,礼仪及专业知识。建立标准服务规范,奖惩制度。运用电子系统,提高效率。建立完善的库存销售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及时掌握分地区商品销售状况,制止门店私自串货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通过银行现金归集系统,可以及时掌控现金流,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店堂陈列应统一风格,光照明亮,样茶盘洁净有序,多规格包装,针对华北西北地区喜欢选购散茶的特点,应以专用包装袋并即时加封。产品定位以中档以上为宜,如北京地区30元/斤以上的产品,中档产品根据自饮为主的特点,包装应实用。高档茶包装上相应应体现尊贵感觉,以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高档茶亦应建立预订制,以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要。任何品种都需特出安全性、质价相符性。店堂应设休息区,以满足客户饮样茶需要。

第6篇:茶叶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大事就有人借力,以快速提升品牌。据测算,世博会期间,世界范围内来上海参观世博会的人数将突破7000万人次,平均日客流量40万人次,高峰时甚至可以达到60—80万人次,甚至有人预言会超过1亿人次。

如此高的人流量,怎能不叫企业心痒痒?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行业都在打世博的主意,“世博营销”一瞬间就火了,甚至火得让一些企业既不去考虑值不值,也不考虑如何充分发挥世博之力,只顾着一头扎进了世博营销的滚滚洪流之中。

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要借力世博做好茶叶营销,茶叶品牌至少要把握住十“大”要素,即:大彻大悟、大爱无疆、大家风范、大刀阔斧、大处着眼、大张声势、大吵大闹、大街小巷、大破大立和大义灭亲,下面逐一阐释。

要素一:大彻大悟

什么叫大彻大悟?彻底明白、彻底理解、彻底醒悟,才能叫大彻大悟。借力世博的茶叶品牌必须搞清楚:究竟为什么要借力世博?

借力世博不就是为了个“名”吗?很多茶叶品牌的负责人都会这么说。茶叶品牌的名气搞大了,随后的营销工作自然就好做了。

说得有道理,但不完全对,原因有两个。

其一,品牌除了知名度和美誉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差异化和特色,即使茶叶品牌借力世博搞大了名气,也不一定能有效促进营销,前提还是你要有打动消费者的与众不同之处。否则,名气大也不能长期持续发展,仅仅是赚了吆喝而已。

其二,借力世博的真正目的是做强茶叶品牌,助力茶叶营销,提高茶叶销量,获得可观利润,促进区域茶叶行业及相关茶叶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带动一方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质卓越的茶叶产品。所以,茶叶品牌的后续动作一定要围绕这个进行,否则一定打水漂。

要素二:大爱无疆

“爱”有多深,品牌就能走多久,没有“爱”的品牌必定会渐渐衰落。

茶叶品牌,事关千千万万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更是如此。可以说,“爱”是一个茶叶品牌永葆青春的根基,茶叶品牌的最高境界就是“爱”。因此,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大彻大悟的茶叶品牌决策者,在茶叶营销过程中要竭力践行大爱无疆的精神,用一颗博大宽广的爱心去爱消费者。

但是,很多人或者说很多企业都不理解什么是“爱”,例如,很多人以为“爱”只是男女之间、亲友之间的事情,甚至有人会认为“爱”只是口号上的事情,仅仅是说说而已。这当然是十分狭隘的。那么到底什么是“爱”呢?参考《圣经》,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爱”。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由此可见,对于借力世博的茶叶品牌来说,不仅“潘安卖茶”之类的假冒伪劣行为,要深恶痛绝、严加抵制、彻底抛弃,更要竭尽全力确保各个系列产品的质量,倡导健康的饮茶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消费者提供“身心灵”三重健康的茶叶产品及延伸服务。

否则,善恶到头终有报,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一切的辛苦和努力都将在某一天功亏一篑,再现茶叶界的“三鹿”危机,也就不足为怪了。

要素三:大家风范

提到“大家风范”四个字,我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出身高贵人家的独特气质,令人油然而生三分敬意。对于借力世博以强化营销的茶叶品牌而言,其一定要在品牌定位上彰显出“大家风范”,换言之,这些茶叶品牌要在品牌定位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给人“一出生”就“尊贵”的全方位冲击。

那么,什么是品牌定位的基本原则呢?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品牌定位就是从竞争的角度出发,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为品牌找到一个独一无二、富有价值的位置。不难看出,品牌定位的基本原则有两个:一是要“独一无二”,不能盲目跟风,没有高度;二是要“富有价值”,不能赔了本赚吆喝,只挖井却见不到水。

而且,找到定位之后,我们还需要开动脑筋,将其用精炼准确的词语生动地表达出来。根据远卓品牌策划机构的行业经验及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所选用的词语至少需要同时满足七个标准:站得稳,贴得紧,展得开,收得拢,伸得远,传得快,仿得难,具体内容《茶翅高飞——中国茶叶品牌快速崛起之道》一书有详细阐释,这里不再赘述。

“尊贵”又如何体现呢?其实很简单,“世博”二字就同时传达了尊贵的相关内涵,茶叶品牌只要本着这个标准,在品牌定位用语及其他品牌传播用语上做些许调整,巧妙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国语言,就能将尊贵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例如,都匀毛尖的新闻宣传中有着这样的表述:

很多人都知道贵州茅台摔碎酒坛捧回1915年世博奖牌的故事,却鲜有人知道,当时贵州送展的另一特产都匀毛尖也获得了优胜奖。当地后来便有“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的说法。

看了这段文字,不用思考,不用细品,都匀毛尖的“大家风范”已经跃然纸上!

要素四:大刀阔斧

魄力!魄力!魄力!

茶叶品牌营销时时刻刻都需要魄力!萌芽于“小农经济”的茶叶营销,成长于“小商小贩”的茶叶老板,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培育大魄力。

例如,为了降低茶叶品牌营销的成本,我们可以借鉴远卓品牌策划机构倡导的“一分钱做品牌”理念,可以全面采取低成本品牌塑造策略,也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但是,应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少,这就好似我们乘火车从杭州到上海看世博,如果火车只买到嘉兴,则一定得不偿失,不仅会造成时间、精力或经济上的浪费,而且会造成相关“时机”的浪费。

茶叶品牌借力世博不是一件小打小闹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获得上海世博十大名茶称号的茶叶品牌,更要在之后的品牌营销运作中,全方位、立体化、生动地展示自己的综合实力,大刀阔斧地进行世博名茶相关的系统运作,让世博名茶的力量传达到目标受众的心理,并让这种“微妙的世博感觉”转化成“消费者的购买力”,转化成“茶叶品牌的真金白银”。

换句话说,茶叶品牌塑造是一场永不结束的“马拉松赛跑”。茶叶品牌借势世博一定不是“百米冲刺”,前期大把大把地砸钱,后期应用推广却软弱无力、乏善可陈。

过于注重世博的十大名茶称号,忽视挖掘和传播茶叶品牌的深层次内涵,忽视茶叶品牌与“世博品牌”的关系,忽视茶叶品牌资产的有效构建,茶叶品牌及“世博光环”则将成为灿烂夜空的绚丽烟花——只能曾经拥有,不能天长地久。

正如很多品牌都曾借势奥运,但是,成功借助奥运、展翅高飞的品牌却不是多数,例如,IBM、飞利浦、施乐等品牌借势奥运,却淹没在潮水般的奥运品牌大军之中。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借力世博的茶叶品牌不可重蹈他们的覆辙,到头来只是面对“光环”,落了个“一声叹息”。

要素五:大处着眼

世博会是世界大事,“借力世博”本身就是大处着眼,借助了世界大势。但是,大处着眼并没有这么简单。简单地说,大处着眼就是,从大的方面观察,在大处落墨,寻求大的突破和发展。

茶叶品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则需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大处着眼。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浅层次而言,世博十大名茶本身就已经是大处着眼;深层次而言,大处着眼,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其一,茶叶品牌的系列卖点,也要大处着眼,从消费者的健康饮食出发,提出有利于消费者的差异化特征。例如,安溪铁观音集团“凤山”牌铁观音作为世博会联合国馆专用茶,精心推出六款世博会产品。

其二,茶叶品牌的系列传播和推广活动要大处着眼,最好能够站在世界茶叶或饮料的高度,至少也要站在中国茶叶或饮料的高度。

例如,2010年4月25日,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茶叶有限公司、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组成了世博中国茶叶联合体,这一举措将各自极具优势的花茶、绿茶、乌龙、普洱四个茶系的近一百款产品盛装展现在世人面前,有助于推广华夏茶文化,奉献优质服务,实现“世博好茶,世界共享”,可谓是大处着眼的创新之举。

再如,白茶世界网baicha.org报道,世外茗源安吉白茶推出了“凭‘世博门票’,品‘世外茗源’”的“惊‘世’有‘礼’”活动,消费者凭借世博门票,不仅能够在指定销售点免费领取世外茗源“惊世经典”系列茶包,而且能够在指定销售点以特惠价格购买世外茗源系列产品。此举巧妙地将世外茗源和上海世博捆在了一起,既有助于提高终端销售,又有助于提升茶企品牌形象。

其三,茶叶品牌在渠道建设上也需要大处着眼,积极与实力雄厚、品牌强势、辐射力强的渠道商合作。上文提及的“世博中国茶叶联合体”也可以称之为一次茶叶渠道的整合和创新。

要素六:大张声势

谋子不如谋势,茶叶营销“势”在必行。一旦茶叶品牌和世博攀上了亲戚,借了世博的“名”和“势”,就要想方设法,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品牌和世博的“亲缘关系”,尤其是要让与茶叶品牌休戚相关的目标群体知道,让世博之“名”顺顺利利地转化为现实之“利”。

换言之,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茶叶品牌要在世博之“势”的基础上,把握其他富有价值的趋势,搭乘热点事件,千方百计,大张声势,借助各类有价值的媒体,推动茶叶品牌相关信息铺天盖地地传播开去,让世界各地、角角落落的目标受众,反复体验到世博的权威性、国际性和公正性,从而形成对茶叶品牌的独特深刻印象,促成各种状态的茶叶产品销售。

要素七:大吵大闹

有“争吵”,就有“关注”,这是人性使然。茶叶品牌做好营销,尤其是做好低成本营销,最佳捷径就是精通“吵架”。

借力世博同样如此,如果茶叶品牌能够制造出一些有争议的事件,将世博元素置入其中,打入消费者的心智中,那么,茶叶营销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换言之,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借力世博的茶叶品牌,要懂得搭建一个宽广的平台,提供一些有争议性和预见性的话题,调动行业内外的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为某些事件“大吵大闹”,茶叶品牌从中获得高频次、高效率的传播。

当然,必须指出,这里的“大吵大闹”是可以预见、可以引导的,更是严格遵循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而且,争论各方并无严重的分歧,只是看上去“毫无秩序”,看上去“面红耳赤”,实质上都是为了中国茶叶行业的未来,或者都是为了消费者的种种利益。例如,据白茶世界网baicha.org报道,安吉白茶行业领导世外茗源引发的“白茶娶妃”事件,争议很大,但主要目的都是传播健康理念,推广安吉白茶及其他中国茶叶,推动中国茶叶全面复兴。

要素八:大街小巷

茶叶营销必须全力做好“二流”工作,亦即:“产品流”和“信息流”。“产品流”是将产品实物送到消费者的手中,“信息流”则将品牌信息送达消费者的脑中,二者缺一不可,必须完美配合,协调完成。

由此可见,如果借力世博只是在名气上有突破,但是没有相应的渠道作支撑,消费者难以买到你的产品,那么,茶叶营销一定会失败!

换言之,借力世博的茶叶品牌,必须努力让你的产品走进“大街小巷”,方便消费者购买。当然,这里的“大街小巷”只是一种比喻,提醒茶叶品牌必须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便捷的购买方式,并非真的要求茶叶品牌在大大小小的街道胡同中,都去设立实实在在的销售终端。

值得注意的是,据2009年第23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2.9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 %。2009年11月9日,淘宝网单日交易额创历史地达到6.26亿元人民币,即当天在淘宝网上每分钟完成43.47万元的交易。

这是二十年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今天却成了现实,因为,今天是互联网时代,网购作为一种新的便捷方式,已经打破了传统渠道的时空限制,渗透进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心中。所以,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只要茶叶品牌积极利用网络平台,一定可以在“一夜之间”实现“货通天下”的梦想。

这一点,茶叶品牌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尤其是那些正在借力世博的茶叶品牌,则更需要系统地开展网络营销,以实现产品“大街小巷”均能便捷购买的目的,同时亦有可能创造销售额火速飙升的营销神话。

要素九:大破大立

大举击毁旧物,大力建立新事物,这就是“大破大立”。

中国茶文化有千年之久,底蕴深厚,但也日益泛滥,不少茶叶企业在塑造品牌时,未能把握品牌实质,形式大过内容,例如,有的茶叶包装过度精美,甚至有让人“买椟还珠”的想法。

可见,对于茶叶界盛行的“文化营销”,我们必须“大破大立”。由此,2009年,远卓品牌策划机构在茶叶营销实战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盲营销”策略。借力世博的茶叶品牌都是渴望做大做强的品牌,尤其要重视“文盲营销”。

“文盲营销”,是相对于文化营销而言的一种茶叶营销方式,其倡导营销要回归茶叶产品的本质,重心在于强调茶叶在物质层面的功效,同时淡化茶叶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让目标受众迅速知晓茶叶的益处,从而渐渐养成健康的饮茶习惯,最终推动茶叶企业乃至茶叶行业的发展。

不难理解,“文盲营销”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文化,但不是完全拒绝文化,中国茶叶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拒绝文化来谈“文盲营销”,“文盲营销”就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彻底拒绝“文化营销”的茶叶品牌不会成功。茶叶品牌必须充分把握“文盲营销”的实质,而不能陷入营销的形式主义。

例如,世博游客以观光为主,而不是购物,世博茶包装应体现“小巧”、“好拿”,所以,方便携带的小包装茶叶,应作为世博茶叶的主打产品。事实亦是如此,如媒体报道称,目前100元——400元一份的小包装茶比较好卖,比如,福建天毫茶叶公司380元/款的条状白琳工夫茶,已经销售一空。

实质上,远卓品牌策划机构认为,这种简化包装和茶叶产品,辅以终端销售环境,不仅可以彰显茶文化,而且直奔了“茶叶”主题,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成功演绎了世博会上的“文盲营销”,值得众多茶叶品牌在借力世博的过程中认真借鉴。

要素十:大义灭亲

茶叶营销,是一项涉及区域茶叶产业或茶叶企业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在茶叶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上为消费者着想,让消费者用“钞票”为茶叶品牌“投票”。在茶叶品牌借力世博带动营销的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必定在所难免。

所以,对于那些与当前茶叶品牌不合拍的思维方式、经营策略、管理方法及具体产品,茶叶品牌决策者应该有“大义灭亲”的精神,果断地将之革新、完善或放弃,不能让之阻碍茶叶品牌的提升,也不能让之阻挡茶叶营销的升级。

第7篇:茶叶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概况 创业可行性 创业风险 企业管理

1 企业概况

湖南省安化仙缸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美丽的素有“黑茶之乡”之称的古城——安化,是一家以专营黑茶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万,员工10名。公司产品品种齐全,主营黑茶批发(千两茶、百两茶、十两茶、天尖茶、贡尖茶、茯砖茶、黑砖茶、青砖茶、)、以及黑茶相关工艺品批发等。为您提供一站式黑茶老茶货源基地采购服务。

主要经营方向:在搞好国内市场,站稳根基的同时放眼国外市场,并对国外市场进行跟踪、调研、分析,及时与国外客户沟通,开拓海外贸易。

2 创业计划者的个人情况

湖南省安化仙缸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者为谌艳超,女,21岁,现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国贸专091的学生。大学期间,连续三年担任班级副班长一职,曾多次在校外勤工俭学,做兼职。做过家具商场的导购员、国际饭店和五星饭店的服务员以及销售员等工作。本人未从事过茶叶及相关的工作经验和公司的领导等,完全是出于一个新人的阶段,缺乏必要的实战经验与管理经验。但因为从业过多项工作也算有点社会经验,而且本身也是安化县的居民,对茶叶的相关情况也比较熟悉,希望将黑茶发扬光大。进入大学以来,系统学习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在课后也自主学习了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3 创业可行性分析

①目标客户:主要的目标市场群体是国内的消费者,

同时会兼顾国外市场,如欧美地区、亚非地区以及美国市场等。②市场上:在国内市场上,由于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打响,加上一些不法商人的投机,使得整个茶叶市场活力无限,尤以黑茶最为火爆,发展潜力最高,备受国人关注与青睐。③前景上:近年来我国茶叶经营已从单一销售向多元化发展:包装多样化、医疗保健化、速溶化、饮料化。④保健价值上看,它具有多重功效:补充膳食营养、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降脂、减肥、软化人体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抗癌、抗突变、降血压、改善糖类代谢等。

4 湖南省安化仙缸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优势

①货源优势:湖南省安化仙缸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黑茶之源的湖南安化县,在源头整合了全国最齐全的黑茶,老茶货源。②价格优势:安化实体厂家,出厂价批发,价格优势无可比拟。③产品优势:湖南省安化仙缸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新茶老茶种类多达300种,所有商品均来源于正规渠道,100%正品保证。④创新优势:湖南省安化仙缸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整合了“线上+线下”的推广资源,保证了商业模式和网站平台的不断创新,创新让我们始终走在行业最前沿。⑤在对外贸易方面,考虑到时第一次经营公司,出口产品,我公司与中国著名

的茶叶经销商“怡清源”等合作,保证茶叶的正常有序发

展。

5 湖南省安化仙缸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劣势

①为新建企业,投入需要一定的时间、精力等与当地政府、风景区管委会、村民等进行磨合。②初次创业手续多而繁琐、许多问题处理不及时。③资金初始投入大。需要与茶厂进行多次洽谈、协商。签订合作事宜。④对国内、国际的市场行情,营销策划做得不够到位,分析不够精准。

6 创业风险分析

①现在在市场上从事黑茶经营的商人业务很多,很容易被他人排挤,加上近年来有一部分不法商家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借此机会进行炒作,使黑茶的价格不是太稳定。②市面上也有不法商人打着黑茶旗号造假,导致消费者失去信心。③一些国家提出“绿色壁垒”,对企业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造成国内茶企重新洗牌。④中国经济学家指出,目前我国茶叶出口面临“四忧”难题急需解决,出口需迈“六道槛”,方可独步世界。对初次开拓国外市场的我们是一个挑战。

7 企业的组织与管理

①本企业将登记注册成:有限责任公司。②拟议的企业名称为:湖南省安化仙缸茶业有限责任公司。③企业的员工为:10人,设置总经理、销售部、财务部、采购部、人事部、外事部等。

8 营销策划

①市场定位策划:我们所销售的黑茶不是针对某个市场,而是整个中国市场乃至整个世界市场。尤其是饮茶盛行的省份,如湖南、广东、北京等;国外的日本、东南亚等。尤其是一些高档的餐饮服务业,现在喝茶尤其是高档茶更是一种身份与品位的象征。②市场竞争策划:面对黑茶市场的重新崛起,个商家之间的竞争必不可少,但我们的品牌优势,以及与厂商直接接洽,省去了中间环节,是我们的价格更优惠。但切勿做低价促销,损害我们的品牌和信誉。③企业形象策划:我们要以品牌为基础,以诚信为坐标,以优质服务与客户坦诚沟通、真诚交流树立企业形象。④顾客满意策划:与客户定期沟通,做好售后服务,及时整理和解决客服反馈过来的信息,不断调整与改进。⑤网络营销:当代的社会是网络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多会与网络打交道,现在在网上淘宝人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利用网上平台出售我们的产品。⑥利用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中国广交会等国际博览会寻求多更的客户,尤其是一些国外顾客和商家。

9 产品及报价

10 企业成本预算

①企业将获得的营业执照、许可证等:

②企业的法律责任:

③办公工具和设备:

参考文献:

[1]经济聚焦:茶叶出口如何跨过新门槛..

第8篇:茶叶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然而,近十年来,黄山茶业一直在滑坡,至今深沉谷底未见转机,严重危及着全市的经济发展。为此,笔者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以此文为引。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共同剖析滑坡原因,查出症结所在,指点迷津,使黄山茶业能尽快走出长期滞销亏损的怪圈,再现昔日辉煌。

1 茶业滑坡的原因

1.1 产销观念落后,改革行动滞缓

在计划经济向 市场 经济过渡中,黄山茶叶产销没有及时地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促生产,以质量求生存的轨道上来,仍然用老办法、老工艺、老产品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结果在茶类结构,名茶创新,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一下子拉开了与其它县市的差距。例如,皖西茶区早在1983年就发现了流通的问题,大胆地在茶业 税收 上先行改革,1984 (75)文件下达后,皖西人又敏感地意识到外销市场红火局面不会维持太久,国内市场竞争将会愈加激烈。于是,他们在名优茶的开发和创新上大作文章,扩大内销茶生产,很快占领了市场并形成优势,得到实惠。而同期的黄山市却没能把握时代脉搏,仍持“酒香不怕巷弄深”观念,认为自己是传统出口茶生产区,所产茶质好价低,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生产上仍是大宗红绿茶, 营销 上仍以外贸为主,即使后来出现百家茶厂大战,也只局限于内部竞争原料和瓜分现有的内销市场,并未真正实现“质”的变革。以致于在今天外销萎缩,扶持减少, 成本 上扬,入不敷出的新局面前,黄山人显得束手无策。

1.2 体制转换脱节,宏观调控失灵

茶叶产销全面进入市场后,原有计划体制下的一套 行政 管理 办法基本上停止运转,而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在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黄山市在转轨前对茶业实行的是多头管理;农业部门管生产,供销部门管收购,外贸部门管进出口。转轨后,这些部门之间由于自身利益而互相制约,也就无法行使应有的管理,市里也没有一个统管全局的部门。这样,对全市的茶叶产销失去了宏观调控,茶类发展没有规划,名优茶开发缺乏引导,使一直习惯于计划经济的企业突然失去了主心骨,在外销无保障,内销无市场的情况下,各企业病急乱投医,红改绿,绿改红,盲目生产名优茶,一时间,整个乱了方寸。

1.3 茶叶税赋过重,生产资金匮乏

我国的茶税是比照烟酒等消费品征收的,税率过高。1994年实行新税制, 农林 特产税分茶农交7%,商业收购单位交16%;增值税分收购单位交13%,精制加工、批发、零售单位交17%;出口退税率由17%降至9%,与税收前比,虽然取消了产品税,但提高了农林特产税,同时对初、精制、收购三个环节开征了增值税,这里面还不含地方政府加收的其它税上税。现行税率是世界产茶国中最高的,也是建国以来最高的,与印度、斯里兰卡比要高出数十倍,与国内其它农副产品比仅农特税一项就高1~2倍。黄山市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收入的30%左右来自茶叶税。所以,每年都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加大税收力度。结果,保护茶农利益的企业,产品价格下不来,客商望而却步;只顾自身生存的企业,把流通环节征收的农林特产税通过压价转嫁给茶农,严重挫伤茶农积极性。

1994年后, 金融 企业也走向市场,资金投放向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和企业倾斜,一些效益差的企业因此而贷不到款,即使好一点企业得到 银行 支持予以贷款,也因利率过高而犯愁。1996年银行贷款年利率计划内9%左右,计划外18%,茶厂资金周转期一般要200天以上,由于茶叶生产和收购未纳入开发银行的贷款范围,企业靠计划外贷款,靠企业自身资金发展是非常艰难的。黄山市仅五家国营茶厂,在1986~1997年间已累积亏损1.5亿元,多的达几千万元,仅银行本金加罚息就压得透不过气来,更何况严重的三角债困扰,使得企业无法运作,由于缺乏资金,不少厂家都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有的已转产或倒闭。

1.4 生产成本剧涨,市场开拓无力

近年来,茶叶生产成本大幅度急剧上涨,而茶叶的主体大宗茶价格提高甚微,远低于物价上涨指数。据 调查 ,祁门县的尿素价格,1986年每百公斤为56.50元,1994年上涨到160元,涨幅达183%,采茶工资,1985年为每公斤0.40元,1996年上涨到0.90元,涨幅125%;同期烟煤上涨75.50%,运费上涨87.50%,而“祁红”价格,1986年为每百公斤555.90元,1993年为756元,仅提高36%。过重的税赋和生产成本的非常上升,已使茶园无收入可言,茶厂无效益可谈,企业生产越多,亏损越大,有的茶农干脆砍掉了茶树。

现今,市场对一个行业的发展越加显得重要。企业可以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息反映灵敏的优点,实现生产和需求的及时调节。黄山市虽说在全省仍至全国都是一个重点茶区,但由于过去一直没有重视国内市场的建立,黄山茶犹如深藏闺阁之秀女久久未被国人认识,就是在商贸云集的北京城,大多数百姓对黄山茶也是陌生的,笔者在京城长安街一茶庄见到“黄山毛峰”的产地标的是“杭州”;在马连道一家黄山茶叶店目睹营业员为推销黄山茶,苦口婆心向顾客游说;1997年北京市茶叶营业额突破9个亿。然而,排行榜上却没有黄山茶。究其原因,是北京人不识货?还是黄山茶质量差?都不是,是黄山人没有开拓或开拓不力这一

2 今后发展思路

尽管黄山茶业的现状令人堪忧,但也并非山究水尽无路去,只要我们痛定思痛,认真 总结 经验,采取有力措施扭转滑坡局面,黄山茶业渡过难关、走出低谷、重振雄风是完全可能的。

2.1 加强政府宏观 指导 ,政策资金给予支持黄山茶业之所以一滑再滑,甚至到了整个行业的产销都处于一种放任自流,无人管、无秩序的状态。政府的宏观指导与协调不力恐怕是主要原因之一。实行 市场 经济 体制后,政府应对整个行业有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建议成立专门的茶业行业 管理 机构,负责具体事务的运作,从根本上解决政企不分问题,该机构统筹全局,协调管理茶叶产销,它自己不参与经营,只为企业服务,并且监督企业公平竞争,引导企业一致对外,避免自相残杀。定期研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阶段性的政策指导意见,有时也可以行使一定的 行政 干预权力,真正起到政府的宏观指导与协调作用。

黄山茶业要发展,离不开政策上的优惠,资金上的支持。从有利于茶叶生产和经营考虑,建议市政府降低茶叶税率以刺激生产,对茶叶生产资金贷款应大力支持,优惠贷款利率,实行低息贷款,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和低谷,对重点项目,特别是种苗,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等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同时,在茶叶收购上制定保护价,确保茶农利益。

2.2 推进茶业产业化,实施名牌战略

黄山市现有大小茶厂近百家,从性质上分属国有、集体、个体;从隶属上有供销系统的,有 农业 部门的,也有乡镇企业办的,改革前它们之间存着多头领导、多层管理,各自为阵,互不往来状况。这一模式必须淘汰,按照农业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加快传统农业转变,推进茶业产业化,实施名牌战略,尽快走行业化管理和产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以经济为纽带,集团公司为龙头,基地为基础,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经济联合体,建立跨行业、跨县市,多层次、多成份的企业集团,对茶叶生产进行新的布局,经营结构和经营规模进行优化组合,实行集约化经营。做到生产专业化、产品多样化、经营多元化、管理现代化、服务 社会 化,形成产供销、内外贸相结合的新格局。

现今商品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名牌以其特有的高附加值和强竞争力越来越被企业家们所认可,名牌优势也成了企业最大的财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大多没有品牌,使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质量,不同工艺的同名茶叶混杂其间,参与市场竞争,一些茶农自产自销,既无级别,又无标准的茶叶往往随行就市,还有假冒、伪劣及质价不符的茶叶也时有发现,这些都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黄山市拥有传统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休宁松萝”和新研制名茶“黄山翠兰”、“黄山松针”、“黄山绿牡丹”等,可以通过狠抓质量提高,扩大规模经营,搞好宣传促销等措施来树立这些名牌,并通过商标从 法律 上加以保护,从而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经济效益之目的。

2.3 改变 营销 观念,拓展内销市场

黄山市目前急于解决的问题是摒弃旧的营销观念,树立“贸易的全球化,国内市场的竞争就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之新观念。内销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高。全国12亿 人口 ,2万亿元的全国城乡存款余额,如按全球人均消费量每年500g计,我国一年的消费量就可达到60万t,相当于1997年全国茶叶产量,这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而且内销茶价灵活,只要消费者接受就行,其效益明显高于外销。

在促销手段上,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做,首先,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特别是在大中城市设立窗口,以点带面,通过直销、经销、代销、超市、连锁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流通,扩大销售。其次,多媒体,多渠道宣传,加深消费者对黄山茶的了解。比如,可以在新茶上市时举办各种各样的品尝会、斗茶会、也可借助“黄山国际 旅游 节”、“茶 文化 节”等大规模活动进行宣传,提高黄山茶的知名度,再者,建好茶叶批发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 环境 ,吸引茶商茶贩上门,搞活流通,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政府还可以将茶市变化作为指导茶叶产销的重要参照,减少市场波动对企业,茶农利益侵害。

2.4 开发多元化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9篇:茶叶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所有在茶商书店购买“制高点”的读者,都可以免费享受远卓专家提供的远程咨询服务。“制高点”是“指高点”的谐音,代指《指点茶山》《茶翅高飞》《点茶成金》三本书,寓意占领卖茶的“制高点”。三本书均入选了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图书采购目录,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

问题描述:茶叶店生意越来越差,勉强维持,有些茶叶店提出要和茶产地联盟,优势互补,共同推广茶叶,这样的合作应该如何进行?

专家解答:茶叶店和茶产地联盟的话题看上去新颖,实则并不算是新的策略,不少茶叶店老板都是直接到茶产地进货,以尽可能绕过中间商,求得更可观的利润。

但二者联盟和简单进货不同,若要让联盟持续有效,则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关键是看产地的产品是否“出众”。如果产品一般不构成吸引力,则联盟的意义不大。尽管有了好产品不一定能卖好,但是,打市场主要是靠产品。产品特色明显,出类拔萃,容易“出众”,自然会更加顺利。所以,茶叶店要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重点评估茶叶是否值得去“联盟”。

若是值得联盟,则要充分挖掘茶产地的免费资源,从地理资源到历史文化资源,都要深入挖掘并为我所用,将产品“出众”的支撑点逐一细化,并用生动精炼的表述,让产品特色“鲜活”起来,从而让更多人快速感知到茶叶的特色,自然推动茶叶的快速销售。

第二,茶叶店自身的品牌资源、顾客资源等等都可以说是免费资源,要充分挖掘。挖掘之后,茶叶店要重点制定顾客拓展计划,把顾客数量快速提高,让老顾客认识到产品的特色,快速形成稳定的顾客群,以好的口碑推动茶叶的销售。同时,若是双方有更广泛的打算,则要在产品“出众”的基础上,制定品牌的“出名”策略,让更多人了解品牌、认可品牌,形成更广泛的客户群。

第三,要防患于未然。双方联盟要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风险作出评估,同时要制定合适的规划,包括品牌营销策略、经营细则、合同约束等等,不能等到出问题时再相互抱怨。

相关热门标签